TWI574463B -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4463B
TWI574463B TW103139031A TW103139031A TWI574463B TW I574463 B TWI574463 B TW I574463B TW 103139031 A TW103139031 A TW 103139031A TW 103139031 A TW103139031 A TW 103139031A TW I574463 B TWI574463 B TW I5744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base
terminal
holding
hol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9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3992A (zh
Inventor
Naotoshi Ito
Kazushige Asakawa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533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3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4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44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6Securing by a separate resilient retaining piece supported by base or case, e.g. collar or metal contact-retention cli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27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with evacuation of penetrating liquids

Description

連接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連接器。
已提案有一種連接器,其安裝有用於將一線纜的多條電線連接的一固持架(retainer)(參見例如專利文獻1)。
圖7是現有技術的一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在圖中,元件編號811是連接器的基座,所述基座811具有多個端子收容孔816,所述多個端子收容孔816用於收容連接於多條電線891的末端的多個端子851。所述多個端子收容孔816沿前後方向貫通基座811,以收容從另一連接器(未示出)突出的多個端子並與在相對所述多個端子851的插入方向的相對側的端子851建立接觸。
此外,821是一固持架,其具有允許各電線891穿過的多個穿孔826以及用於固持各端子851的一固持片825。固持架821還具有插入到形成於基座811的一引導孔812中的一引導片822。一固持開口822a形成於導片822的前端,用於固持形成於引導孔812內的一突起812a。
各端子851插入並收容於對應的端子收容孔816內,同時,電線891穿過固持架821的穿孔826。接下來,固持架821壓靠於基座811的後表面、且各固持片825插入對應的端子收容孔816並固持收容於端子收容孔816中的端子851的固持部855。引導片822插入引導孔812、且固持開口822a固持突起812a。這樣,固持架821安裝於基座811且各端子851由固持架821固持並防止從其自身的端子收容孔816中拔出。
專利文獻1:登記的實用新型公開號2574771。
然而,當這些連接器之一用於空調機的室外機或屋外設置型熱水器時,水進入到端子收容孔816中並導致端子851受到腐蝕並引起短路。
在環境下使用的連接器完全暴露於戶外,採取預防措施來防止直接暴露於雨水,從而水分不進入連接器。一些連接器置於一殼體或箱體內,作為一種進一步的預防措施。然而,在一殼體或箱體上不得不形成開口,以提供通氣,但被風吹送的雨依然能夠經由所述開口進入端子收容孔816。
如果採取徹底的防水預防措施,能夠防止水分進入這些連接器。然而,這些措施(countermeasures)在那些不用於直接暴露於雨水的用途中的連接器中可能是不必要的事情,且這些措施使得連接器更大且更複雜。單獨的防水箱體和遮蔽體也增加了成本。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通過提供一種簡單、不昂貴、小型、可靠、易於製造且易於操作的連接器來解決與現有技術相關的問題,所述連接器減少了進入到一端子收容凹部的水量、使得任何進入到端子收容凹部中的水流出。
本發明為一種連接器,其包括:多個端子,用於與另一連接器的多個端子建立接觸;一基座,用於收容安裝於其內的所述多個端子;以及一固持架,用於防止所述多個端子脫出。所述基座具有一端子收容凹部,用於將所述多個端子收容於內部,所述端子收容凹部在所述基座的後端面處開口。所述固持架具有:一橫框部,沿橫向延伸;以及一固持臂,從所述橫框部的前表面向前方延伸,所述固持臂伸入所述端子收容凹部並固持所述多個端子。所述橫框部的所述前表面具有:一凹入部,連接於所述固持臂的一基部;以及一凸條部,相鄰所述凹入部;以及一間隙,當所述固持架安裝於所述基座時形成在所述凹入部和所述後端面之間。
在本發明的另一連接器中,多個固持臂沿橫向並排佈置,一凸條部在相鄰的固持臂之間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一間隙在各個凸條部的兩側上下方向延伸。
在本發明的另一連接器中,一電線的終端連接於各個端子;以及所述固持架具有從所述橫框部的兩端向下方延伸的一對縱框部,所述橫框部和所述對縱框部形成在一電線通過開口的三側,所述電線通過開口的下方開放 用於容許一電線通過。
在本發明的另一連接器中,所述橫框部的下表面具有:形成為半圓筒壁面狀的一凹面部;以及相鄰所述凹面部的一分隔壁,一電線的外表面接近或接觸所述凹面部。
在本發明的另一連接器中,所述基座具有沿前後方向延伸的一側壁部,所述側壁部具有在橫向向外突出的一鎖定凸部;所述固持架具有從所述縱框部的一前表面向前延伸的一滑動板部,所述固持架具有形成於其上的用於固持所述鎖定凸部的一鎖定凹部。
在本發明的另一連接器中,一上方引導肋及一下方引導肋形成於所述側壁部,用於引導所述滑動板部,所述上方引導肋的後端面位於所述下方引導肋的後端面的後方;以及一上方止擋部及一下方止擋部形成於所述滑動板部的頂部及底部,用於與所述上方引導肋及所述下方引導肋建立接觸,所述上方止擋部的前端面位於所述下方止擋部的前端面的後方。
本發明能提供一種連接器,其減少了進入到一端子收容凹部的水量、使得任何進入到端子收容凹部中的水流出。所述連接器還簡單、不昂貴、小型、可靠、易於製造且易於操作。
1‧‧‧第一連接器
11‧‧‧第一基座
11f‧‧‧第一對接面
11r‧‧‧第一反對接面
11b‧‧‧底面部
111b‧‧‧底面部
12‧‧‧第一頂板部
13‧‧‧插入部
15‧‧‧第一分隔壁
16‧‧‧第一端子收容凹部
16a‧‧‧端子固持凸部
116a‧‧‧端子固持凸部
16b‧‧‧端子止擋部
116b‧‧‧端子止擋部
17‧‧‧第一側壁部
17a‧‧‧鎖定凸部
117a‧‧‧鎖定凸部
18a‧‧‧上方引導肋
118a‧‧‧上方引導肋
18ar‧‧‧上方被抵靠部
118ar‧‧‧上方被抵靠部
18b‧‧‧下方引導肋
118b‧‧‧下方引導肋
18br‧‧‧下方被抵靠部
118br‧‧‧下方被抵靠部
21‧‧‧固持架
821‧‧‧固持架
22‧‧‧本體部
25a‧‧‧本體部
22a‧‧‧橫框部
22b‧‧‧縱框部
22c‧‧‧引導凹面部
22d‧‧‧引導凸部
23‧‧‧電線通過開口
23a‧‧‧引導凹部
24‧‧‧凸條部
24a‧‧‧凹入部
24b‧‧‧縱溝部
25‧‧‧固持臂
25b‧‧‧基部
25f‧‧‧前端部
27‧‧‧滑動板部
27a‧‧‧鎖定凹部
28a‧‧‧上方止擋部
28af‧‧‧上方抵靠部
28b‧‧‧下方止擋部
28bf‧‧‧下方抵靠部
51‧‧‧第一端子
52‧‧‧接觸筒部
52a‧‧‧前方固持部
152a‧‧‧前方固持部
52f‧‧‧前端
152f‧‧‧前端
53‧‧‧電線連接部
153‧‧‧電線連接部
55‧‧‧後方固持部
155‧‧‧後方固持部
91‧‧‧第一電線
101‧‧‧第二連接器
111‧‧‧第二基座
111f‧‧‧第二對接面
111r‧‧‧第二反對接面
112‧‧‧第二頂板部
113‧‧‧收容部
115‧‧‧第二分隔壁
116‧‧‧第二端子收容凹部
117‧‧‧第二側壁部
151‧‧‧第二端子
152‧‧‧筒部
154‧‧‧接觸臂部
191‧‧‧第二電線
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第一連接器的一分解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第二連接器的一分解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固持架的一對立體圖,其中(a)是從後方看到的一視圖而(b)是從前方看到的一視圖。
圖4a至圖4e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固持架的五個視圖,其中圖4a是一俯視圖、圖4b是一後視圖、圖4c是一側視圖、圖4d是一前視圖而圖4e是一仰視圖。
圖5a、圖5b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對接的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的一對視圖,其中圖5a是從第一連接器側看到的一視圖而圖5b是從第二連接器側看到的一視圖。
圖6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對接的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的一剖視圖,其為從圖5的A-A線作出的一剖視圖。
圖7是現有技術的一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下面是參照附圖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第一連接器的一分解立體圖。
在該圖中,元件編號1是用作本實施例中的一個連接器的一第一連接器。該第一連接器1連接於包含多條第一電線91的一線纜的終端。參閱圖1與2,第一連接 器1對接下述的用作本實施例中的另一連接器的一第二連接器101。下面說明的第二連接器101連接於包含多條第二電線191的一線纜的終端。
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可用於任何類型的電氣設備,諸如家庭用電氣設備或車輛用電氣設備。在此,為了方便起見,這兩個連接器用於空調機的室外機或屋外設置型熱水器,且這兩個連接器設置在用於所述設備的一殼體、箱體或蓋體內,以防止直接暴露於雨水。
在本實施例中,用於說明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各個部分的結構和操作的指示方向的表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後)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它們端視示出在圖中的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以及它們的組成構件的姿勢而定。當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或它們的組成構件的姿勢變化時,解釋也對應姿勢的變化而變化。
第一連接器1由一絕緣材料(諸如一合成樹脂)一體模製成型,且包括:一第一基座11,其整體形狀為一直方體;多個第一端子51,由一導電金屬製成,安裝於第一基座11同時也連接於多條第一電線91的終端;以及一固持架21,由一絕緣材料(諸如一合成樹脂)一體模製成型且用作一端子保持元件,防止所述多個第一端子51從第一基座11上拔出。在圖中所示的例子中,有四個第一端子51。然而,第一端子51的數量可以變化,以匹配第一電線91的數量。如果需要,第一端子51之間的間距也可變 化。
第一基座11對接下面說明的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且包括:一對第一側壁部17,用作在左右兩側延伸並沿第一連接器1的前後方向(即沿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的對接方向)延伸的側壁部;一平板狀的第一頂板部12,位於上方;以及一底面部11b,位於下方且平行於第一頂板部12。用作第一基座11的前端面處的對接面的一第一對接面11f沿所述多個第一端子51延伸的方向(即沿與第一頂板部12和兩個第一側壁部17正交的前後方向)佈置。用作第一基座11的後端面處的反對接面的第一反對接面11r平行於第一對接面11f並正交第一頂板部12和兩個第一側壁部17。第一基座11的第一對接面11f附近的部分為一插入部13,插入部13插入下面將說明的第二基座111的收容部113的一空洞內。
第一基座11包括在第一基座11內沿前後方向延伸的多個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為沿前後方向貫通第一基座11的貫通孔,其在第一對接面11f和第一反對接面11r兩端開口。相鄰的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由一第一分隔壁15分隔,第一分隔壁15用作形成於相鄰的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之間的一分隔壁。第一分隔壁15沿平行於兩個第一側壁部17的前後方向延伸。在圖中所示的例子中,有四個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然而,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的數量可變化,以對應第一端子51的數量和第一電線91的數量。如果需要,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 之間的間距也可變化,以對應第一端子51和第一電線91的間距。
第一基座11包括用作引導部的一上方引導肋18a和一下方引導肋18b,它們形成為從兩個第一側壁部17的後端附近的上下兩側在橫向向外突出。一鎖定凸部17a形成在第一側壁部17並位於上方引導肋18a和下方引導肋18b之間,以用作在橫向向外突出的一鎖定部。當固持架21安裝於第一基座11上時,上方引導肋18a和下方引導肋18b引導固持架21的滑動板部27的上側緣和下側緣。鎖定凸部17a固持形成於滑動板部27上的一鎖定凹部27a。
上方引導肋18a的後端面及下方引導肋18b的後端面用作一上方被抵靠部18ar及一下方被抵靠部18br。當固持架21安裝於第一基座11上時,上方抵靠部28af及下方抵靠部28bf接觸上方被抵靠部18ar及下方被抵靠部18br。上方被抵靠部18ar的位置和下方被抵靠部18br的位置沿前後方向稍微錯開。更具體地,下方被抵靠部18br比上方被抵靠部18ar位於更向前方的位置。
所述多個第一端子51通過彎折衝壓一導電金屬板一體形成,且包括:一接觸筒部52,用作本體部;以及一電線連接部53,連接於接觸筒部52的後端。電線連接部53為固定於第一電線91且電連接於第一電線91的芯線的部分。第一電線91和芯線當被固定時被卡接(crimped)。如果需要,芯線可採用焊接而更牢固地固定於電線連接部53。
接觸筒部52接觸下面說明的第二連接器101的一第二端子151。接觸筒部52為從電線連接部53的前端向前延伸的一角筒狀的部分,且由一上板、一下板、以及垂直於上板和下板的左右兩側緣的一對側板構成。這給予其一矩形橫截面形狀。一前方固持部52a(其為從上板切起形成的片)設置在接觸筒部52的前端52f附近。前方固持部52a形成為切起的前端向上向後方延伸。
一後方固持部55(其為一體形成以向上延伸的一凸部)設置在接觸筒部52的上板上並位於前方固持部52a的後方。當固持架21安裝於第一基座11上時,固持架21的固持臂25的前端部25f固持後方固持部55。這樣,防止安裝於第一基座11的第一端子51在後方拔出。
下面是第二連接器101的說明。
圖2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第二連接器的一分解立體圖。
第二連接器101是本實施例的對接並連接於第一連接器1的另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101由一絕緣材料(諸如一合成樹脂)一體模製成型,且包括:一第二基座111,其整體形狀為一直方體;多個第二端子151,由一導電金屬製成,安裝於第二基座111,且還連接於所述多條第二電線191的終端;以及一固持架21,由一絕緣材料(諸如一合成樹脂)一體模製成型並用作一端子保持元件,防止第二端子151從第二基座111上拔出。在圖中所示的例子中,有四個第二端子151。然而,第二端子151的數量可 變化,以匹配第二電線191的數量。如果需要,第二端子151之間的間距也可變化。
第二基座111對接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基座11,且包括:一對第二側壁部117,用作在左右兩側延伸且沿第二連接器101的前後方向(即沿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的對接方向)延伸的側壁部;一平板狀的第二頂板部112,位於上方;以及一底面部111b,位於下方且平行於第二頂板部112。用作第二基座111的前端面處的對接面的一第二對接面111f沿第二端子151延伸的方向(即沿與第二頂板部112和兩個第二側壁部117正交的前後方向)佈置。用作第二基座111的後端面處的反對接面的第二反對接面111r平行於第二對接面111f且正交第二頂板部112和兩個第二側壁部117。第二基座111的第二對接面111f附近的部分是供第一基座11的插入部13插入的一中空的收容部113。
第二基座111包括在第二基座111內前後方向延伸的多個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為沿前後方向貫通第二基座111的貫通孔,其前端在收容部113的空洞內開口而後端在第二反對接面111r處開口。相鄰的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由一第二分隔壁115分隔,第二分隔壁115用作形成於相鄰的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之間的一分隔壁。第二分隔壁115沿平行於兩個第二側壁部117的前後方向延伸。在圖中所示的例子中,有四個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然而,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的數量 可變化,以對應第二端子151和第二電線191的數量。如果需要,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之間的間距也可變化,以對應第二端子151和第二電線191的間距。
第二基座111包括用作引導部的一上方引導肋118a和一下方引導肋118b,上方引導肋118a和下方引導肋118b形成為從第二側壁部117的上下兩側在橫向向外突出。一鎖定凸部117a形成在第二側壁部117上並位於上方引導肋118a和下方引導肋118b之間,以用作在橫向向外突出的一鎖定部。當固持架21安裝於第二基座111上時,上方引導肋118a和下方引導肋118b引導固持架21的滑動板部27的上下兩側緣。鎖定凸部117a固持形成於滑動板部27上的一鎖定凹部27a。
上方引導肋118a的後端面及下方引導肋118b的後端面用作一上方被抵靠部118ar及一下方被抵靠部118br。當固持架21安裝於第二基座111上時,上方抵靠部28af及下方抵靠部28bf接觸上方被抵靠部118ar及下方被抵靠部118br。上方被抵靠部118ar的位置和下方被抵靠部118br的位置沿前後方向稍微錯開。更具體地、下方被抵靠部118br比上方被抵靠部118ar位於更向前方的位置。
所述多個第二端子151通過彎折衝壓一導電金屬板一體形成、且包括:一接觸筒部152,用作本體部;一電線連接部153,連接於接觸筒部152的後端;以及一接觸臂部154,連接於接觸筒部152的前端。接觸臂部154接觸一第一端子51。電線連接部153為固定於第二電線191且 電連接於第二電線191的芯線的部分。第二電線191和芯線當被固定時被卡接。如果需要,芯線可採用焊接而更牢固地固定於電線連接部153。
接觸筒部152為從電線連接部153的前端向前延伸的一角筒狀的部分,且由一上板、一下板、以及垂直於上板和下板的左右兩側緣的一對側板構成。這給予其一矩形橫截面形狀。一前方固持部152a(其為形成於下板的凹部的前壁)設置在接觸筒部152的前端152f附近的位置。前方固持部152a為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壁面。
一後方固持部155(其為一體形成為向上延伸的一凸部)設置在接觸筒部152的上板上且位於前方固持部152a的後方。當固持架21安裝於第二基座111時,固持架21的固持臂25的前端部25f固持後方固持部155。這樣,防止安裝於第二基座111上的第二端子151被從後方拔出。
下面是固持架21的說明。
圖3a、圖3b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固持架的一對立體圖。圖4a至圖4e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固持架的五個視圖。圖3a是從後方看到的一視圖而圖3b是從前方看到的一視圖。圖4a是一俯視圖、圖4b是一後視圖、圖4c)是一側視圖、圖4d是一前視圖而圖4e是一仰視圖。
在本實施例中,固持架21為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所通用。換句話說,第一連接器1的固持架 2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固持架21具有相同的結構和形狀。
如圖所示,固持架21包括:一本體部22,當從後方觀察時具有一C字狀的形狀;多個固持臂25,從本體部22向前方延伸,以形成一梳齒狀的固持元件;以及一滑動板部27,從本體部22向前方延伸,以形成一安裝元件。本體部22具有:一橫框部22a,沿橫向延伸;以及一對縱框部22b,從橫框部22a的左右兩端向下方延伸。沿第一基座11或第二基座111的橫向並排佈置的一組第一電線91或第二電線191由這些框部從上側及左右側包圍。這些框部不佈置在該組第一電線91或第二電線191下方。換句話說,本體部22的電線通過開口23由橫框部22a和兩個縱框部22b在上側及左右側的三側上被限定,且保持下方開放。
所述多個固持臂25各具有:一基部25b,連接於橫框部22a的前表面;一本體部25a,從基部25b向前方延伸;以及一前端部25f,形成於本體部25a的前端。當固持架21安裝於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上時,各固持臂25在對應的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和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內的一第一電線91、一第一端子51、一第二電線191、以及一第二端子151的上面之上延伸。在圖中所示的例子中,有四個固持臂25。然而,固持臂25的數量可變化,以對應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第一端子51、第一電線91、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第二端子151以及第二電線191的數量。固持臂25之間的間距也可變化,以匹配第一端子 收容凹部16、第一端子51、第一電線91、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第二端子151以及第二電線191的間距。
滑動板部27為從各縱框部22b的前表面向前方延伸的一元件。它為一大體矩形的沿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平板狀元件。滑動板部27的上下兩側緣沿前後方向直線延伸並當固持架21安裝於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上時由上方引導肋18a、118a以及下方引導肋18b、118b引導。沿板厚方向貫通滑動板部27的一鎖定凹部27a形成在滑動板部27的上下兩側緣之間。當固持架21安裝於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上時,鎖定凹部27a固持鎖定凸部17a、117a,以將固持架21鎖定於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並防止固持架21從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上脫離。
一向前方突出的上方止擋部28a和下方止擋部28b作為位置停止部在縱框部22b的前表面處形成在滑動板部27的上、下表面。上方止擋部28a的前端面及下方止擋部28b的前端面用作上方抵靠部28af及下方抵靠部28bf。當固持架21安裝於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上時,上方抵靠部28af及下方抵靠部28bf接觸上方被抵靠部18ar、118ar以及下方被抵靠部18br、118br。這樣,當固持架21通過施加一適當強的力而以一適當高的速度向前方行進時,慣性受到止擋且固持架21被可靠地止動在相對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的所需位置。
參閱圖3a、圖3b、圖4a至圖4e,上方抵靠部 28af的位置和下方抵靠部28bf的位置沿前後方向稍微錯開。更具體地,下方抵靠部28bf比上方抵靠部28af位於更向前方的位置。如果固持架21顛倒安裝於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則位於前方的上方抵靠部28af接觸位於前方的上方被抵靠部18ar、118ar,且固持架21不能被推入到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中至預定位置。這防止操作者將固持架21顛倒地安裝於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換句話說,固持架21的上方止擋部28a、下方止擋部28b、上方抵靠部28af及下方抵靠部28bf以及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的上方引導肋18a、118a、下方引導肋18b、118b、上方被抵靠部18ar、118ar及下方被抵靠部18br、118br用作賦予固持架21、第一基座11以及第二基座111的相對關係的“防誤插特性(polarity)”的一機構。
橫框部22a的下表面具有:多個引導凹面部22c,所述多個引導凹面部22c為向上方凹入的一半圓筒形狀的凹面部;以及多個向下方突出的引導凸部22d,形成為相鄰的引導凹面部22c之間的分隔壁。在電線通過開口23中對應引導凹面部22c的位置是用作一半圓筒狀的中空筒狀的空間的引導凹部23a。各引導凹面部22c和引導凹部23a形成為對應於各固持臂25。當固持架21安裝於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上時,各第一電線91及第二電線191收容於對應的引導凹部23a內,且各第一電線91及第二電線191的圓筒壁面狀的外表面接近或接觸對應的引導凹面部22c。各引導凸部22d進入到相鄰的第一電線91及第二電 線191之間。這防止在第一電線91及第二電線191的外表面上行進的水進入到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及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換句話說,這確保了水不從外部滲入。
用作一間隔保持部的一向上延伸的凸條部24在橫框部22a的前表面處形成在相鄰固持臂25的基部25b之間。這些凸條部24是從橫框部22a的上端朝向引導凸部22d的下端上下方向延伸的細長的凸部。相鄰一凸條部24的部分是一凹入部24a(相對地凹入的用作一間隔保持部)。相對橫向,凹入部24a的尺寸比延伸臂25的基部25b的尺寸大。換句話說,凹入部24a的寬度大於基部25b的寬度。這形成了在基部25b和凸條部24之間上下方向延伸的一溝、或一縱溝部24b,縱溝部24b的底面與凹入部24a的底面齊平。當固持架21安裝於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時,凸條部24的前端接觸第一反對接面11r及第二反對接面111r,這在凹入部24a和第一反對接面11r及第二反對接面111r之間形成一間隙。在圖中所示的例子中,上方抵靠部28af的前表面與凸條部24的前表面齊平,由此起到與凸條部24類似的一間隔保持部的作用。這將使任何已進入到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及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的水經由凹入部24a排出。
參閱圖1、圖2、圖3a、圖3b與圖4a至圖4e,下面是第一連接器1如何對接第二連接器101的說明。
圖5a、圖5b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對接的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的一對視圖。圖6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 對接的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的一剖視圖,其為從圖5b的A-A線作出的一剖視圖。圖5a是從第一連接器側看到的一視圖而圖5b是從第二連接器側看到的一視圖。
當第一連接器1對接第二連接器101時,操作者將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姿勢置於第一基座11的底面部11b和第二基座111的底面部111b處於同一平面,然後使第一連接器1相對第二連接器101移動,從而第一基座11的第一對接面11f和第二基座111的第二對接面111f彼此對向。第一基座11的插入部13插入第二基座111的收容部113的空洞內並被推入。這樣,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如圖所示被對接。
當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如圖6所示已對接時,第一基座11的底面部11b與第二基座111的底面部111b基本平齊,第一電線91從第一基座11平行於底面部11b向後方延伸,且第二電線191從第二基座111平行於底面部111b向後方延伸。此外,各第二端子151的接觸臂部154插入並接觸一第一端子51的接觸筒部52。這在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之間建立一電連接、並經由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在第一電線91和第二電線191之間建立一電連接。
因為固持架21安裝於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基座11,所以防止安裝於第一基座11的所述多個第一端子51被從後方拔出。更具體地,防止各第一端子51被從後方拔出,因為接觸筒部52的前方固持部52a固持第一端子收容 凹部16的端子固持凸部16a。它也可靠地防止被從後方拔出,因為固持架21的固持臂25的前端部25f固持後方固持部55。鎖定凹部27a固持第一基座11的鎖定凸部17a,以將固持架21鎖定於第一基座11並防止脫離第一基座11。
被固持架21的一固持臂25的前端部25f向前方壓制的各第一端子51沿前後方向被定位,因為接觸筒部52的前端52f能接觸在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內的前端處的用作一位置停止部的一端子止擋部16b。結果,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被可靠地保持在它們各自的位置,且可靠地保持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之間的電連接。
各第一電線91收容於固持架21的對應的引導凹部23a內,且各第一電線91的圓筒壁面狀的外表面接近或接觸對應的引導凹面部22c。固持架21的各引導凸部22d還伸入到相鄰的第一電線91之間。這防止在第一電線91的外表面上行進的水進入到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換句話說,固持架21確保水不從外部滲入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
如果出於某種原因水的確進入到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因為在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內的固持臂25沿著第一端子51向後的周邊的空間變得越來越窄。使得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內的水在毛細作用下沿固持臂25的表面向後方移動,並將水從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的後端排出。因為固持架21的凸條部24的前端接觸第一基座11的第一反 對接面11r以在凹入部24a和第一反對接面11r之間形成一間隙,所以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內的水經由凹入部24a順暢地被排出到外部。當少量的水已進入到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中時,外部的空氣經由該間隙引入到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中,以促進水的蒸發。
因為固持架21安裝於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所以防止被從後方拔出安裝於第二基座111的所述多個第二端子151。更具體地,防止被從後方拔出各第二端子151,因為接觸筒部152的前方固持部152a固持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的端子固持凸部116a。它也可靠地防止被從後方拔出,因為固持架21的固持臂25的前端部25f固持後方固持部155。鎖定凹部27a固持第二基座111的鎖定凸部117a,以將固持架21鎖定於第二基座111並防止脫離第二基座111。
被固持架21的一固持臂25的前端部25f向前方壓制的各第二端子151沿前後方向被定位,因為接觸筒部152的前端152f能接觸用作在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內的前端處的一位置停止部的一端子止擋部116b。結果,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被可靠地保持在它們各自的位置,且可靠地保持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之間的電連接。
各第二電線191收容於固持架21的對應的引導凹部23a內,且各第二電線191的圓筒壁面狀的外表面接近或接觸對應的引導凹面部22c。固持架21的各引導凸部 22d也伸入到相鄰的第二電線191之間。這阻止在第二電線191的外表面行進的水進入到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換句話說,固持架21確保水不從外部滲入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
如果出於某種原因水的確進入到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因為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內的固持臂25沿著第二端子151向後的周邊的空間變得越來越窄。使得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內的水在毛細作用下沿固持臂25的表面向後移動,並將水從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的後端排出。因為固持架21的凸條部24的前端接觸第二基座111的第二反對接面111r以在凹入部24a和第二反對接面111r之間形成一間隙,所以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內的水經由凹入部24a被順暢地排出到外部。當少量的水已進入到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中時,外部的空氣經由該間隙被引入到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中,以促進水的蒸發。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1包括:多個第一端子51,用於與另一連接器的多個端子建立接觸;一第一基座11,用於收容安裝於其內的所述多個第一端子51;以及一固持架21,用於防止所述多個第一端子51脫離第一基座11。第二連接器101包括:第二端子151,用於與另一連接器的多個端子建立接觸;一第二基座111,用於收容安裝於其內的所述多個第二端子151;以及一固持架21,用於防止所述第二端子151脫離第二基座111。第一基座11及第二基座111具有用於將第一端子51及第二端子151收 容於內部的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及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和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在第一基座11的第一反對接面11r和第二基座111的第二反對接面111r開口。固持架21具有:一橫框部22a,沿橫向延伸;以及多個固持臂25,從橫框部22a的前表面向前方延伸,固持臂25插入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及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並使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固持。橫框部22a的前表面具有:多個凹入部24a,連接於各固持臂25的基部25b;以及一凸條部24,相鄰各凹入部24a。當固持架21安裝於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時,一間隙形成在凹入部24a和第一反對接面11r及第二反對接面111r之間。
這防止了水進入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及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且容易地將任何可能進入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和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中的水排出。由此,能夠提供一定程度的防水性,無需不得不增加防水箱體或防水密封。換句話說,能夠提供第一連接器1和一第二連接器101,其簡單、不昂貴、小型化、可靠、易於製造且易於操作。
此外,多個固持臂25沿橫向並排佈置,一凸條部24在相鄰的固持臂25之間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一間隙在各凸條部24的兩側沿上下方向延伸。這樣,已進入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和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中的水能夠經由凹入部24a排出。
第一電線91的終端及第二電線191的終端連接 於第一端子51及第二端子151、且固持架21具有:一對縱框部22b,從一橫框部22a的兩端向下方延伸,橫框部22a和所述對縱框部22b形成在電線通過開口23的三側,電線通過開口23的下方開放,用於容許使第一電線91及第二電線191通過。因為電線通過開口23在下方開放,所以即使當連接於第一電線91的終端的第一端子51及連接於第二電線191的終端的第二端子151收容於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及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內,固持架21也易於安裝於第一基座11及第二基座111上。
橫框部22a的下表面具有:引導凹面部22c,形成半圓筒壁面狀;以及多個引導凸部22d,相鄰引導凹面部22c,第一電線91及第二電線191的外表面接近或接觸引導凹面部22c。這防止在第一電線91及第二電線191的外表面上行進的水進入到第一端子收容凹部16及第二端子收容凹部116。
第一基座11及第二基座111具有:一第一側壁部17及一第二側壁部117,沿前後方向延伸,第一側壁部17及第二側壁部117具有在橫向向外突出的一鎖定凸部17a、117a;以及固持架21,具有從一縱框部22b的前表面向前延伸的一滑動板部27。該板部還具有形成於上的用於固持鎖定凸部17a、117a的一鎖定凹部27a。這樣,固持架21可靠地安裝於第一基座11及第二基座111,且防止固持架21脫離第一基座11及第二基座111。
一上方引導肋18a、118a及一下方引導肋18b 、118b形成於第一側壁部17及第二側壁部117,用於引導滑動板部27;上方引導肋18a、118a的後端面位於下方引導肋18b、118b的後端面的後方,而一上方止擋部28a和一下方止擋部28b形成於滑動板部27a的頂部及底部,用於與上方引導肋18a、118a及下方引導肋18b、118b建立接觸,上方止擋部28a的前端面位於下方止擋部28b的前端面的後方。這樣,防止操作者將固持架21顛倒安裝於第一基座11及第二基座111。
本發明不限制於上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基於本發明的精神,許多變形時可能的。
1‧‧‧第一連接器
11‧‧‧第一基座
11f‧‧‧第一對接面
11r‧‧‧第一反對接面
11b‧‧‧底面部
12‧‧‧第一頂板部
13‧‧‧插入部
15‧‧‧第一分隔壁
16‧‧‧第一端子收容凹部
17‧‧‧第一側壁部
17a‧‧‧鎖定凸部
18a‧‧‧上方引導肋
18ar‧‧‧上方被抵靠部
18b‧‧‧下方引導肋
18br‧‧‧下方被抵靠部
21‧‧‧固持架
22a‧‧‧橫框部
25‧‧‧固持臂
25f‧‧‧前端部
27‧‧‧滑動板部
27a‧‧‧鎖定凹部
28a‧‧‧上方止擋部
28af‧‧‧上方抵靠部
28b‧‧‧下方止擋部
28bf‧‧‧下方抵靠部
51‧‧‧第一端子
52‧‧‧接觸筒部
52a‧‧‧前方固持部
52f‧‧‧前端
53‧‧‧電線連接部
55‧‧‧後方固持部
91‧‧‧第一電線

Claims (8)

  1. 一種連接器,包括:多個端子,用於與另一連接器的多個端子建立接觸;一基座,用於收容安裝於其內的所述多個端子;以及一固持架,用於防止所述多個端子脫出;所述基座具有一端子收容凹部,用於將所述多個端子收容於內部,所述端子收容凹部在所述基座的後端面處開口;所述固持架具有:一橫框部,沿橫向延伸;以及一固持臂,從所述橫框部的前表面向前延伸,所述固持臂伸入所述端子收容凹部內並固持所述多個端子;所述橫框部的所述前表面具有:一凹入部,連接於所述固持臂的一基部;以及與所述凹入部相鄰的一凸條部;以及一間隙,當所述固持架安裝於所述基座時形成在所述凹入部和所述後端面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連接器,其中,多個固持臂沿橫向並排佈置,一凸條部在相鄰的固持臂之間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一間隙在各個凸條部的兩側沿上下方向延伸。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連接器,其中,一電線的終端連接於各個端子;以及所述固持架具有從所述橫框部的兩端向下方延伸的 一對縱框部,所述橫框部和所述一對縱框部形成在一電線通過開口的三側,所述電線通過開口的下方開放用於容許一電線通過。
  4. 如請求項3所述連接器,其中,所述橫框部的下表面具有:形成為半圓筒壁面狀的一凹面部;以及相鄰於所述凹面部的一分隔壁,一電線的外表面接近或接觸所述凹面部。
  5. 如請求項3所述連接器,其中,所述基座具有沿前後方向延伸的一側壁部,所述側壁部具有在橫向向外突出的一鎖定凸部;所述固持架具有從所述縱框部的一前表面向前延伸的一滑動板部,所述固持架具有形成於其上的用於固持所述鎖定凸部的一鎖定凹部。
  6. 如請求項4所述連接器,其中,所述基座具有沿前後方向延伸的一側壁部,所述側壁部具有在橫向向外突出的一鎖定凸部;所述固持架具有從所述縱框部的一前表面向前延伸的一滑動板部,所述固持架具有形成於其上的用於固持所述鎖定凸部的一鎖定凹部。
  7. 如請求項5所述連接器,其中,一上方引導肋及一下方引導肋形成於所述側壁部用於引導所述滑動板部,所述上方引導肋的後端面位於所述下方引導肋的後端面的後方;以及一上方止擋部及一下方止擋部形成於所述滑動板部 的頂部及底部,用於與所述上方引導肋及所述下方引導肋建立接觸,所述上方止擋部的前端面位於所述下方止擋部的前端面的後方。
  8. 如請求項6所述連接器,其中,一上方引導肋及一下方引導肋形成於所述側壁部用於引導所述滑動板部,所述上方引導肋的後端面位於所述下方引導肋的後端面的後方;以及一上方止擋部及一下方止擋部形成於所述滑動板部的頂部及底部,用於與所述上方引導肋及所述下方引導肋建立接觸,所述上方止擋部的前端面位於所述下方止擋部的前端面的後方。
TW103139031A 2013-11-13 2014-11-11 Connector TWI5744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4587A JP6203606B2 (ja) 2013-11-13 2013-11-13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3992A TW201533992A (zh) 2015-09-01
TWI574463B true TWI574463B (zh) 2017-03-11

Family

ID=53197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9031A TWI574463B (zh) 2013-11-13 2014-11-11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03606B2 (zh)
CN (1) CN104638417B (zh)
TW (1) TWI5744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2868B (zh) * 2018-08-30 2019-09-2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7919B2 (ja) * 2015-11-20 2019-01-23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CN111262077B (zh) 2017-06-23 2022-01-14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CN107221811B (zh) 2017-07-03 2023-06-02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TWI634703B (zh) * 2017-07-06 2018-09-0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及具有該電連接器之電連接器組合
TWI649924B (zh) * 2018-01-18 2019-02-0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JP7026522B2 (ja) * 2018-01-31 2022-02-28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JP2020071921A (ja) * 2018-10-29 2020-05-07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リテーナ、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及びリテーナと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との組立て構造
TWD202846S (zh) 2019-01-31 2020-02-21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之部分
CN209217300U (zh) 2019-01-31 2019-08-06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6235U (ja) * 1992-10-07 1994-05-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5890935A (en) * 1997-12-10 1999-04-06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JP2010177045A (ja) * 2009-01-29 2010-08-12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防水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13534357A (ja) * 2010-08-18 2013-09-02 エルニ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プラグイン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5525A (en) * 1985-07-03 1987-04-07 Amp Incorporated Means for retaining terminals in a connector
US4787864A (en) * 1987-03-25 1988-11-29 Amp Incorporated Terminal stabilization and retention system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978314A (en) * 1988-11-24 1990-12-18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press-connecting connector
JP2813718B2 (ja) * 1993-06-30 1998-10-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リヤホルダ付きコネクタ
US5607318A (en) * 1993-11-05 1997-03-0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aterproof connector
JP3106282B2 (ja) * 1995-04-13 2000-11-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136124B2 (ja) * 1997-09-03 2001-02-19 日本端子株式会社 多極コネクタ用リテイナ
US7377820B2 (en) * 2004-11-19 2008-05-27 J.S.T. Corporation Terminal having a protrusion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insertion
JP5227599B2 (ja) * 2008-02-06 2013-07-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2103200U (zh) * 2011-04-26 2012-01-04 东莞市胜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稳固的电连接器
CN202268553U (zh) * 2011-09-20 2012-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防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6235U (ja) * 1992-10-07 1994-05-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5890935A (en) * 1997-12-10 1999-04-06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JP2010177045A (ja) * 2009-01-29 2010-08-12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防水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13534357A (ja) * 2010-08-18 2013-09-02 エルニ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プラグインコネク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2868B (zh) * 2018-08-30 2019-09-2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03606B2 (ja) 2017-09-27
TW201533992A (zh) 2015-09-01
CN104638417B (zh) 2017-07-21
JP2015095379A (ja) 2015-05-18
CN104638417A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4463B (zh) Connector
TWI618307B (zh) 插座電連接器組合
US1060838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assisting member for guiding
JP6737011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5718631B2 (ja) 電子部品の接続構造
US20170025778A1 (e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assembly
TW201832425A (zh) 電連接器
KR20180037329A (ko) 전기 커넥터
JP6024992B2 (ja) コネクタ
TWI728182B (zh) 電連接器
US11005205B2 (en) Stable female terminal and stable male-female plug-i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ing same
JP2011148461A (ja) Ledランプユニット
JP6551204B2 (ja) 端子金具
US9293902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US9431753B2 (en) Connector with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JP6913278B2 (ja) 板状導電部材の接続構造及び板状導電路
US7892044B2 (en) Terminal module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379610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olarity barrier
TWM493789U (zh) 對接連接器
US2013019652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4600322B (zh) 连接器
JP2018113099A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02134213A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17098019A (ja) コネクタ
TW201639247A (zh) 電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