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7287B - Horizontal blinds - Google Patents

Horizontal blind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7287B
TWI567287B TW102120271A TW102120271A TWI567287B TW I567287 B TWI567287 B TW I567287B TW 102120271 A TW102120271 A TW 102120271A TW 102120271 A TW102120271 A TW 102120271A TW I567287 B TWI567287 B TW I5672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blade
ropes
layer
r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0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2932A (zh
Inventor
Kazuto Yamagishi
Tadashi Okamura
Yoshiyuki Hadano
Original Assignee
Tachikawa Blind Mf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948721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567287(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chikawa Blind Mfg filed Critical Tachikawa Blind Mfg
Publication of TW201402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2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7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72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03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with ladder-tape
    • E06B9/30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with ladder-tape with coaxial tilting bar and raising shaf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03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with ladder-tape
    • E06B9/307Details of tilting bars and their oper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38Other details
    • E06B9/384Details of interconnection or interaction of tapes and lamella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linds (AREA)

Description

橫式百葉窗
本發明係有關於從上樑起藉由方向控制繩懸掛支撐有多層葉片之橫式百葉窗。
在橫式百葉窗中,在被懸掛支撐於上樑上的多根方向控制繩中支撐有多層葉片,並且,透過利用操作裝置對配置在上樑內的方向控制繩懸掛裝置進行操作,從而能夠藉由方向控制繩使各葉片呈同相地進行轉動。
另外,在方向控制繩的下端安裝有下樑,在該下樑上安裝有從上樑垂下的昇降繩的下端。於是,透過在操作裝置的操作下利用上樑內的昇降裝置使昇降繩上昇或下降,由此能夠使下樑昇高或下降從而使葉片昇高或下降。
作為如上所述之橫式百葉窗的一種,存在下述橫式百葉窗,即,使多根昇降繩分別從葉片的前側和後側垂下而不是插通在葉片中,從而能夠使下樑昇高或下降。
透過如此構成,由於無需在各葉片上設置昇降繩插通孔,因此不會從該插通孔產生漏光。
專利文獻1中揭示了一種未將昇降繩插通在葉片中的橫式百葉窗,在該橫式百葉窗中,將葉片插入方向控制繩之相互交叉的橫繩之間,並且使形成於葉片的前後方向 邊緣部上的切口部與橫繩的交叉部卡合,從而能夠防止葉片相對於方向控制繩的晃動、或者在長度方向上移動(以下稱為“橫向偏移”)。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新型公報平7-6477號
但是,在上述那樣的橫式百葉窗中,為了引導昇降繩,必須在方向控制繩的縱繩上設置環狀部件,並將昇降繩插通在環狀部件中。在從環狀部件中穿過的情況下,存在下述問題點,即,橫向偏移的限制效果低,並且,由於能夠在方向控制繩上看到多個環狀部件,從而與通常(方向控制繩上未設有環狀部件)的百葉窗相比美觀性變差。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無論在正向閉合轉動時還是反向閉合轉動時都能夠防止葉片的橫向偏移且比較美觀之橫式百葉窗。
1.一種橫式百葉窗,其利用被懸掛支撐在上樑上的多根方向控制繩來支撐多層葉片,從上述上樑垂下的多根昇降繩分別從上述葉片的前側和後側垂下,能夠透過操作裝置的操作且藉由上述方向控制繩而使葉片轉動,並且能夠透過使上述昇降繩上昇或下降從而使上述葉片昇高或下降;該橫式百葉窗設有單切口層和雙切口層,其中,該單切口層被設置為:僅在上述葉片的前後方向的一側邊緣部上設有切口部,且將上述昇降繩插入上述方向控制繩的橫繩之間,並 且使該昇降繩與上述切口部鄰接;在雙切口層中,未將上述昇降繩插入上述橫繩之間,並且,在上述葉片的前後方向的一側邊緣部和另一側邊緣部上設有切口部。
2.在上述1所述之橫式百葉窗中,從第一層起設有多層上述雙切口層。
3.在上述1或2所述之橫式百葉窗中,上述葉片的前後方向的一側邊緣部為後側邊緣部。
4.在上述1~3中任一個所述之橫式百葉窗中,一側邊緣部上的上述切口部與另一側邊緣部上的上述切口部形成於上述葉片的長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上。
5.在上述4所述之橫式百葉窗中,上述方向控制繩的各層橫繩包括多根橫繩,並且,各層橫繩被設置為多根橫繩相互交叉而形成交叉部;將上述葉片按照各個上述切口部分別與上述交叉部對置的方式插入上述橫繩之間。
6.一種橫式百葉窗,其利用被懸掛支撐在上樑上的多根方向控制繩來支撐多層葉片,從上述上樑垂下的多根昇降繩分別從上述葉片的前側和後側垂下,能夠透過操作裝置的操作且藉由上述方向控制繩對葉片實施轉動操作,並且能夠透過使上述昇降繩上昇或下降從而對上述葉片實施昇降操作;在該橫式百葉窗中,上述方向控制繩的各層橫繩包括多根橫繩,並且,各層橫繩被設置為多根橫繩相互交叉而形成交叉部;該橫式百葉窗設有雙切口層,其中,在該雙切口層中,在上述葉片的前後方向的一側邊緣部上設有切口部,且在上述葉片的前後方向的另一側邊緣部的、在長度方向上 與該切口部不同的位置處也設有切口部,並且將上述葉片按照各切口部分別與上述交叉部對置的方式插入上述橫繩之間。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無論是在正向閉合轉動時還是反向閉合轉動時都能夠防止葉片的橫向偏移且比較美觀之橫式百葉窗。
1‧‧‧上樑
1a‧‧‧方向控制繩導出口
1b‧‧‧昇降繩導出口
2‧‧‧方向控制繩
3、4‧‧‧葉片
3a、4a、4b‧‧‧切口部
5a、5b‧‧‧縱繩
6a、6b、21a、21b、31a~31d、41a~41d、51‧‧‧橫繩
7、22、42‧‧‧交叉部
11~13‧‧‧昇降繩
14a、14b、14c‧‧‧昇降繩卷軸
15‧‧‧方向控制繩卷軸
15a‧‧‧傾斜彈簧
15b‧‧‧端部
16‧‧‧操作裝置
17‧‧‧旋轉軸
18‧‧‧齒輪部
19‧‧‧下樑
19a‧‧‧彎曲部
19b‧‧‧上邊
19c‧‧‧下邊
19d‧‧‧突片
19e‧‧‧帶架
61‧‧‧繩平衡器
L1、L2‧‧‧長度
L3、L4‧‧‧厚度
R‧‧‧環狀部件
Z‧‧‧單獨方向控制繩部分
圖1係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的橫式百葉窗的主要部分之立體圖。
圖2(a)係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的上樑的模式圖,(b)係顯示第一層至第五層的葉片等的俯視圖,(c)係顯示第六層的葉片等的俯視圖,(d)係顯示第七層以下的葉片等的俯視圖,(e)係用於對各昇降繩卷軸等進行說明之模式圖。
圖3(a)、(b)係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的橫式百葉窗之局部側視圖。
圖4係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的方向控制繩之側視圖。
圖5係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的方向控制繩之側視圖。
圖6(a)~(d)係用於對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的方向控制繩、葉片以及昇降繩之組裝狀態進行說明之說明圖。
圖7係用於對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的方向控制繩、葉片以及昇降繩之組裝狀態進行說明之立體圖。
圖8(a)、(b)係用於對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的下樑進行說明之局部側視圖。
圖9(a)~(d)係用於說明正向閉合轉動時的狀態之模式圖,(e)~(h)係用於說明反向閉合轉動時的狀態之模式圖。
圖10(a)~(d)係用於說明正向全閉合時的狀態之模式圖。
圖11(a)~(d)係用於說明反向全閉合時的狀態之模式圖。
圖12(a)、(b)係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的反向閉合轉動時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圖13係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的閉合轉動時的局部剖視圖。
圖14(a)係用於對另一例中的方向控制繩、葉片以及昇降繩之組裝狀態進行說明之立體圖,(b)係用於對另一例中的反向閉合轉動時的狀態進行說明之模式圖。
圖15係另一例中的反向閉合轉動時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圖16係另一例中的方向控制繩的側視圖。
圖17(a)係另一例中的方向控制繩的側視圖,(b)係用於對另一例中的方向控制繩和葉片的組裝狀態進行說明之說明圖,(c)係另一例中的反向閉合轉動時的局部放大立體 圖。
圖18(a)~(d)係用於對另一例中的正向全閉合時的狀態進行說明之模式圖。
圖19係用於對另一例中的橫式百葉窗的類型進行說明之主視圖。
圖20係用於對另一例中的橫式百葉窗的類型進行說明之側視圖。
以下,根據圖式對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具體地進行說明。在圖1和圖2所顯示之橫式百葉窗中,多根(本實施方式中為五根)方向控制繩(rudder cord)2以相隔相同間隔的方式懸掛在上樑(head box)1上,並且,在該方向控制繩2上支撐有多層葉片3、4。另外,在上樑1上懸掛有多根(本實施方式中為三根)昇降繩11~13。
如圖2(a)所示,在上樑1中,以能夠旋轉之方式支撐有能夠捲繞昇降繩11~13的昇降繩卷軸14a~14c,並且,以能夠旋轉之方式支撐有能夠捲繞方向控制繩2的方向控制繩卷軸15。
如圖3(a)、(b)所示,在方向控制繩卷軸15(由於其位於昇降繩卷軸14a的紙面內側,因而未圖示)的外周上卷裝有傾斜彈簧(tilt spring)15a,方向控制繩2的一對縱繩5a、5b的各上端部分別被卡定在該傾斜彈簧15a的各端部15b上。一對縱繩5a、5b從設置於上樑1上的前後一對 方向控制繩導出口1a穿過後向下垂下。因此,例如如圖3(b)所示,當使上述方向控制繩卷軸15轉動(在圖中為順時針方向)時,一根縱繩5a被捲繞在方向控制繩卷軸15(傾斜彈簧15a)上,而另一根縱繩5b從方向控制繩卷軸15(方向控制繩導出口1a)被導出。
該方向控制繩卷軸15在操作裝置16(參照圖2(a))的操作下全部(本實施方式中為五個)同步地朝向同一方向轉動,並且,能夠藉由方向控制繩2將葉片3、4轉動成打開狀態或者閉合狀態。
如圖2(a)、(e)所示,昇降繩11~13的上端部分別被固定在昇降繩卷軸14a~14c上。如圖3(a)、(b)所示,昇降繩11~13從一對昇降繩導出口1b中的任一個穿過後向下垂下,其中,一對昇降繩導出口1b設置在上樑1的相比前後一對方向控制繩導出口1a更偏向前後方向外側之位置上。於是,當使昇降繩卷軸14a~14c轉動時,昇降繩11~13呈螺旋狀地被捲繞在昇降繩卷軸14a~14c上,或者,昇降繩11~13從昇降繩卷軸14a~14c(昇降繩導出口1b)被導出。
如圖1和圖2(a)~(e)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位於葉片3、4的長度方向兩側的昇降繩11、13從葉片3、4的後側垂下,位於葉片3、4的長度方向中央位置處的昇降繩12從葉片3、4的前側垂下。另外,後側係指室外側,前側係指室內側。
而且,將上述昇降繩11~13中的昇降繩11、13捲繞到昇降繩卷軸14a、14c上的捲繞方向與將昇降繩12捲 繞到昇降繩卷軸14b上的捲繞方向相反。
詳細而言構成為:如圖2(a)所示,當透過操作裝置16的操作而使未圖示的電動機進行驅動時,旋轉軸17和昇降繩卷軸14a、14c呈一體地旋轉,並且,藉由齒輪部18而使旋轉力朝向反方向傳遞,由此使相對於旋轉軸17能夠旋轉(空轉)的昇降繩卷軸14b朝向反方向旋轉。由此,昇降繩11~13全部同步地被捲繞在昇降繩卷軸14a~14c上、或者同步地從昇降繩卷軸14a~14c(昇降繩導出口1b)被導出。
如圖8(a)、(b)所示,在方向控制繩2的下端部上安裝有下樑19。詳細而言,本實施方式的下樑19被形成為:在從其長度方向觀察時,在其寬度方向(即前後方向)兩端的下部分別固定有上述方向控制繩2的縱繩5a、5b,並且,其寬度方向兩端的上部被形成為隨著朝向上方而逐漸朝向寬度方向內側彎曲的彎曲部19a。詳細而言,如圖8(b)所示,下樑19的下樑型材的剖面形狀被形成為中空且橫向較長的大致長方形。
如圖8(b)所示,本實施方式的下樑型材被形成為:上邊19b的長度(上述前後方向上的長度)L1比下邊19c的長度L2短,並且其外周呈下述形狀,即,上邊19b和下邊19c均為平緩的曲線,並且,從下邊19c朝向上邊19b延伸的壁呈曲線狀且與上邊19b的外周曲面相連。另外,透過在下邊19c的前後兩端邊緣位置處設置朝向前後方向外側突出的突片19d,從而能夠與帶架(tape holder)19e(參照8 (a))卡合。另外,上邊19b的中央部的厚度L3比下邊19c的厚度L4厚。
另外,從葉片3的後側即室外側垂下的昇降繩11、13的下端部被固定在下樑19的後側下部,從葉片3、4的前側即室內側垂下的昇降繩12的下端部被固定在下樑19的前側下部。另外,圖8(a)圖示的係後側的昇降繩11的下端部被固定在下樑19的後側下部之狀態。
如圖4所示,在上述方向控制繩2中,在縱繩5a、5b之間設有多層橫繩,其中,每層橫繩分別包括兩根用於支撐上述多層葉片3、4的橫繩6a、6b。
各橫繩6a、6b以在中間部相互交叉而形成交叉部7的方式,相對於縱繩5a、5b而形成於在上下方向上相隔一定間隔的位置上。即,在一根縱繩5a上,橫繩6b形成於橫繩6a的下方,而在另一根縱繩5b上,橫繩6a形成於橫繩6b的下方。因此,例如如圖5所示,在透過上述操縱裝置16的操作而使縱繩5a向下移動、使縱繩5b向上移動時,成為橫繩6a稍微鬆弛而橫繩6b繃緊(被施加張力)之狀態。
葉片3、4是鋁制薄板並被形成為從側方(長度方向)觀察時上表面凸起之彎曲形狀。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兩種葉片3、4,如圖2(d)所示,第七層以下的葉片3僅在與昇降繩11、13鄰接的後側邊緣部上設有切口部3a。另外,如圖2(b)、(c)所示,第一層至第六層的葉片4在與昇降繩11、13鄰接的後側邊緣部上設有切口部4a,並且在與昇降繩12鄰接的前側邊緣部上也設有切口部4b。另外,圖2 (b)、(c)、(d)分別圖示的是:第一層至第五層的葉片4、第六層的葉片4以及第七層以下的葉片3。
而且,如圖1、圖6(a)、(b)、(d)以及圖7所示,在設有各切口部3a、4a、4b的位置處,各葉片3、4以各切口部3a、4a、4b分別與上述交叉部7對置的方式被插入橫繩6a、6b之間(插入位置)。另外,如圖1和圖6(c)所示,在未設有各切口部3a、4a、4b的位置處,各葉片3、4被載置於橫繩6a、6b上(載置位置)。
另外,在各層的、沿著方向控制繩2不存在昇降繩11~13的方向控制繩2(本實施例中為從端部起的第二根和第四根方向控制繩2,以下稱為“單獨方向控制繩部分Z”)處,所有葉片3、4均被載置於橫繩6a、6b上,從而成為上述載置位置。
如圖1、圖6(a)以及圖7所示,在第六層以下,上述昇降繩11、13被插入橫繩6a、6b之間。詳細而言,如圖7所示,在第六層以下,本實施方式的昇降繩11、13以在其與上述葉片3、4之間存在上述交叉部7的方式被插入橫繩6a、6b之間。在第六層以下,將昇降繩11、13插入交叉部7後側的橫繩6a、6b之間,而將葉片3、4插入該交叉部7前側的橫繩6a、6b之間。
另外,如圖1和圖6(b)所示,在第一層至第五層中,昇降繩11、13未被插入橫繩6a、6b之間而是沿著縱繩5a配置。在此,在沿著昇降繩11、13的縱繩5a上,每隔兩層(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以及第三層與第四層之間)分 別設有環狀部件R,其中,縱繩5a從該環狀部件R中穿過。進而,透過設置為昇降繩11、13從上述環狀部件R中穿過,從而將昇降繩11、13與縱繩5a之間的距離保持在一定距離以下。
另外,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的環狀部件R被形成為直徑大於第三層與第四層之間的環狀部件R,從而在閉合轉動時引導昇降繩11、13逐漸靠近縱繩5a直到被插入第六層的橫繩6a、6b之間(參照圖3)。另外,本實施方式的環狀部件R由樹脂材料形成。
如圖1和圖6(c)所示,在第六層以下,上述昇降繩12每隔兩層(即在第六層、第九層、第十二層中)被插入上述橫繩6a、6b之間。另外,在第六層中,與昇降繩11、13同樣地,昇降繩12也是以在其與葉片4之間存在上述交叉部7的方式被插入橫繩6a、6b之間。在第六層中,將昇降繩12插入交叉部7前側的橫繩6a、6b之間,而將葉片4插入該交叉部7後側的橫繩6a、6b之間。
另外,在第七層以下(即第九層、第十二層中),將昇降繩12插入交叉部7前側的橫繩6a、6b之間,但並未將葉片3插入該交叉部7後側的橫繩6a、6b之間。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第六層中的與昇降繩11、13鄰接的位置構成第一插入位置,第六層中的與昇降繩12鄰接的位置構成第二插入位置。
另外,如圖1和圖6(d)所示,在第一層至第五層中,昇降繩12並未被插入橫繩6a、6b之間而是沿著縱 繩5b配置。在此,在沿著昇降繩12的縱繩5b上,每隔兩層(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和第三層與第四層之間)分別設有環狀部件R,其中,縱繩5b從該環狀部件R中穿過。進而,透過設置為昇降繩12從該環狀部件R中穿過,從而將昇降繩12與縱繩5b之間的距離保持在一定距離以下。
另外,昇降繩12所穿過的環狀部件R也被形成為: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的環狀部件R的直徑大於第三層與第四層之間的環狀部件R,從而在閉合轉動時引導昇降繩12逐漸靠近縱繩5b直到被插入第六層的橫繩6a、6b之間。
接著,對於上述那樣構成的橫式百葉窗的作用進行說明。
首先,對於有關遮蔽性的作用進行說明。
如圖9(a)~(d)所示,在正向閉合轉動時,成為橫繩6a稍微鬆弛而橫繩6b繃緊(被施加張力)的狀態,其中,該正向閉合轉動係指:透過操作裝置16的操作而使後側的縱繩5a向下移動、使前側的縱繩5b向上移動。
此時,在上部側(第一層至第五層)的昇降繩11、13的垂下位置處,如圖9(a)所示,橫繩6a進入葉片4的切口部4a內,從而葉片4的後側邊緣部(下端邊緣部)向下降低,由此葉片4的立起程度變大。
另外,此時在下部側(第六層以下)的昇降繩11、13的垂下位置處,如圖9(b)所示,橫繩6a進入葉片3、4的切口部3a、4a內,從而葉片3、4的後側邊緣部(下端邊緣部)向下降低,由此葉片3、4的立起程度也變大。
另外,此時在上部側(第一層至第六層)的昇降繩12的垂下位置處,如圖9(c)所示,由於是由橫繩6b支撐葉片4的切口部4b,因此,葉片4的前側邊緣部(上端邊緣部)的位置向下降低,從而與昇降繩11、13的垂下位置處相比葉片4的立起程度相對稍微變小,但是,由於昇降繩11、13的垂下位置處的傾斜而第一層至第六層的遮蔽性並未降低。
在下部側(第七層以下)的昇降繩12的垂下位置處、或者各層中的上述單獨方向控制繩部分Z的位置處,例如如圖9(d)所示,透過呈繃緊(被施加張力)狀態的橫繩6b朝向立起方向推壓葉片3、4的前側邊緣部(上端邊緣部),從而在相同位置處遮蔽性變高。
於是,從整體來看,雖然在上部側(第一層至第六層)的昇降繩12的垂下位置處存在遮蔽性降低的因素,但是,透過在長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加以補充,從而整體的遮蔽性較高而良好。
另外,如圖9(e)~(h)所示,在反向閉合轉動時,成為橫繩6b稍微鬆弛而橫繩6a繃緊(被施加張力)的狀態,其中,該反向閉合轉動係指:透過操作裝置16的操作而使後側的縱繩5a向上移動、使前側的縱繩5b向下移動。
此時,在上部側(第一層至第五層)的昇降繩11、13的垂下位置處,如圖9(e)所示,由於是由橫繩6a支撐葉片4的切口部4a,因此,葉片4的後側邊緣部(上端邊緣部)的位置向下降低,從而葉片4的立起程度稍微變小, 由此在相同位置處遮蔽性降低。
另外,此時在下部側(第六層以下)的昇降繩11、13的垂下位置處,如圖9(f)所示,由於是由橫繩6a支撐葉片3、4的切口部3a、4a,因此,葉片3、4的後側邊緣部(上端邊緣部)的位置向下降低,從而葉片3、4的立起程度稍微變小,由此在相同位置處遮蔽性降低。
但是,在上部側(第一層至第六層)的昇降繩12的垂下位置處,如圖9(g)所示,橫繩6b進入葉片4的切口部4b中,從而葉片4的前側邊緣部(下端邊緣部)向下降低,由此葉片4的立起程度變大,因此遮蔽性並未降低。
另外,此時在下部側(第七層以下)的昇降繩12的垂下位置處、或者各層中的上述單獨方向控制繩部分Z的位置處,如圖9(h)所示,透過呈繃緊(被施加張力)狀態的橫繩6a朝向立起方向推壓葉片4的後側邊緣部(上端邊緣部),從而在相同位置處遮蔽性變高,由此能夠補充反向全閉合時昇降繩11、13的垂下位置處的傾斜角度降低趨勢,從而保持高遮蔽狀態。
於是,從整體來看,在反向全閉合時,雖然在昇降繩11、13的垂下位置處存在遮蔽性降低的因素,但是,透過在長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加以補充,從而整體的遮蔽性較高而良好。
另外,在呈上述圖9(a)、(b)所示狀態(正向閉合轉動狀態)時的昇降繩11、13的垂下位置處,透過由橫繩6b朝向圖9(a)、(b)的左側(葉片3、4的前側)按壓 葉片3、4的前後方向中央部,從而能夠保持葉片3、4的前側邊緣部(上端邊緣部)立起。因此,在相同位置處遮蔽性變高。進而,在第六層以下(參照圖9(b)),由於昇降繩11、13位於葉片3、4的後側邊緣部與縱繩5a之間,因而葉片3、4的立起程度大。因此,在相同位置處遮蔽性進一步變高。
另外,在呈上述圖9(g)所示狀態(反向閉合轉動狀態)時的昇降繩12的垂下位置處,透過由橫繩6a朝向圖9(g)的右側(葉片4的後側)按壓葉片4的前後方向中央部,從而能夠保持葉片4的後側邊緣部(上端邊緣部)立起。因此,在相同位置處遮蔽性變高。
進而,在第六層的昇降繩12的垂下位置處,在正向全閉合時,如圖10(a)、(b)所示,由於昇降繩12和縱繩5b朝向使立起程度變大的方向推壓葉片4的上端邊緣部,因此,(與不存在昇降繩12時相比)遮蔽性提高。
另外,在第六層以下的昇降繩11、13的垂下位置處,在正向全閉合時,如圖10(c)、(d)所示,由於在葉片3、4與縱繩5a之間存在昇降繩11、13,因此遮蔽性也提高。
另外,在第六層的昇降繩12的垂下位置處,在反向全閉合時,如圖11(a)、(b)所示,由於在葉片4與縱繩5b之間存在昇降繩12,因此遮蔽性也提高。
另外,在第六層以下的昇降繩11、13的垂下位置處,在反向全閉合時,如圖11(c)、(d)所示,由於昇降繩11、13和縱繩5a朝向使立起程度變大的方向推壓葉片3、 4的上端邊緣部,因此,(與不存在昇降繩11、13時相比)遮蔽性提高。
接著,對於有關葉片3、4在長度方向上相對於方向控制繩2的移動、即橫向偏移的作用進行說明。
例如,在使葉片3、4的後側邊緣部的切口部3a、4a配置於下方的正向閉合轉動時,該切口部3a、4a與方向控制繩2(尤其是橫繩6a)卡合,從而能夠防止葉片3、4的橫向偏移。
另外,在使葉片4的前側邊緣部的切口部4b移動至下方的反向閉合轉動時,在上部側(第一層至第六層),該切口部4b與方向控制繩2(尤其是橫繩6b)卡合,從而能夠防止葉片4的橫向偏移。
另外,在反向閉合轉動時,在下部側(第七層以下),透過將昇降繩11、13插入橫繩6a、6b之間,從而除了方向控制繩2之外,昇降繩11、13也對後側邊緣部(上端邊緣部)的切口部3a產生作用(卡合),從而能夠防止葉片3的橫向偏移。
詳細而言,當葉片3欲朝向圖12(a)所示的箭頭方向即右側移動時,透過將昇降繩11插入橫繩6a、6b之間,從而橫繩6a與昇降繩11卡合,而橫繩6b與橫繩6a卡合,切口部3a的左側邊緣部分與該橫繩6b卡合,由此能夠防止葉片3朝向右側移動。
另外,相反地,當葉片3欲朝向圖12(b)所示的箭頭方向即左側移動時,橫繩6b與昇降繩11卡合,而切 口部3a的右側邊緣部分與橫繩6b卡合,由此能夠防止葉片3朝向左側移動。
另外,如上所述,在使葉片3、4的後側邊緣部的切口部3a、4a配置於下方的正向閉合轉動時,透過橫繩6b朝向圖9(a)、(b)的左側(葉片3、4的前側)按壓葉片3、4的前後方向中央部,從而能夠使葉片3、4的姿態保持穩定,進而能夠防止葉片3、4的橫向偏移。
另外,如上所述,在使葉片4前側邊緣部的切口部4b位於下方的反向閉合轉動時,透過橫繩6a朝向圖9(g)的右側(葉片4的後側)按壓葉片4的前後方向中央部,從而能夠使葉片4的姿態保持穩定,進而能夠防止葉片4的橫向偏移。
接著,以下對於上述實施方式的特徵性效果進行說明。
(1)在單切口層(第七層以下)中,在使葉片3的切口部3a移動至下方的正向閉合轉動時,該切口部3a與方向控制繩2(尤其是橫繩6a)卡合,從而能夠防止葉片3的橫向偏移。另外,在使該切口部3a移動至上方的反向閉合轉動時,除了方向控制繩2(尤其是橫繩6a)之外,昇降繩11、13也對該切口部3a產生作用,從而也能夠防止葉片3的橫向偏移。
另外,在雙切口層(第一層至第五層)中,在正向全閉合時,沿著昇降繩11、13的方向控制繩2與切口部3a、4a卡合,在反向全閉合時,沿著昇降繩12的方向控制 繩2與切口部4b卡合。因此,無論是正向閉合轉動時還是反向閉合轉動時都能夠防止葉片4的橫向偏移。另外,在第六層中也是同樣的,而且,由於昇降繩11~13被插入橫繩6a、6b之間,因而與之相應地能夠更加可靠地防止葉片4的橫向偏移。
另外,在上述單切口層(第七層以下)中,由於僅在葉片3的後側邊緣部上設有切口部3a,因此比較美觀,並且能夠減少漏光從而遮蔽性變高,而且在反向全閉合時也能夠防止葉片3的橫向偏移。
(2)在上部側的六層中,由於葉片3、4以各切口部3a、4a、4b分別與交叉部7對置的方式被插入橫繩6a、6b之間,因此,各切口部3a、4a、4b分別與交叉部7對置,從而(無論昇降繩11~13如何配置)在打開轉動時、正向閉合轉動時以及反向閉合轉動時都能夠良好地防止葉片3、4的晃動或橫向偏移。
在第六層中,由於在多根方向控制繩2的至少一根中將葉片4插入相交叉的橫繩6a、6b的前側三角中,在至少一根中將該葉片4插入後側三角中,因此,與將葉片插入同一側的三角中時相比不易晃動。另外,雖然設有切口部4a、4b,但是,由於存在昇降繩11~13因而遮蔽性提高。
(3)將昇降繩11~13從上樑1導出的導出位置、即昇降繩導出口1b在上樑1上的前後方向的位置固定不變,從而在第一層至規定層中必須將昇降繩11~13配置在方向控制繩2的縱繩5a、5b外側,但是,在從第一層至規定層中也 能夠防止葉片4的橫向偏移。即,不僅僅滿足在第一層至規定層(本實施方式中為第五層)中必須將昇降繩11~13配置在方向控制繩2的縱繩5a、5b外側這一限制,而且能夠防止葉片4的橫向偏移。
進而,由於在順數規定層的縱繩5a、5b上設置有直徑較大的環狀部件R,在進一步向下規定層的縱繩5a、5b上設置有直徑較小的環部件R,因此,能夠朝向葉片4的前後方向中央側逐漸引導昇降繩11~13直到將昇降繩11~13插入支撐葉片4的方向控制繩2的橫繩6a、6b之間,其中,該葉片4設置於從直徑較小的環狀部件R起進一步向下規定層的層中。
(4)由於“僅在一側邊緣部上設有切口部3a”中的一側邊緣部為後側邊緣部,因此,在設有該切口部3a的葉片3呈前側邊緣部上沒有切口部之結構,從而從前側(室內側)觀察時比較美觀。另外,與現有的穿過飾邊小環(picot)的方式相比設計更為簡潔。
(5)在全閉合角度附近,無論是在正向閉合轉動時還是反向閉合轉動時,橫繩6a、6b中都有一根橫繩呈繃緊(被施加張力)狀態。因此,在葉片3、4被載置於橫繩6a、6b上的載置位置處,透過呈繃緊(被施加張力)狀態的橫繩6a(6b)朝向立起方向(全閉合角度附近為百葉窗的前後方向、或者朝向葉片表面側的方向)推壓葉片3、4的上端邊緣部,從而在相同位置處遮蔽性變高。
另外,在葉片3、4被插入橫繩6a、6b之間的 插入位置處,如上所述,在正向閉合轉動時和反向閉合轉動時,葉片3、4的上端邊緣部的位置降低,從而葉片3、4的立起程度相對稍微變小,由此在相同位置處存在遮蔽性降低的因素。但是,透過在長度方向的不同位置(上述載置位置)處進行補充,整體的遮蔽性變高而良好。
(6)由於在各層中至少設有一處上述載置位置,因此能夠提高各層的遮蔽性。
(7)由於與葉片3、4的長度方向端部對應的位置為上述插入位置,因此,葉片3、4的長度方向端部不易因為風等而晃動。
(8)在昇降繩11~13被插入橫繩6a、6b之間的昇降繩插入位置處,如圖10(a)~(d)以及圖11(a)~(d)所示,藉由昇降繩11~13提高了遮蔽性。
(9)由於下樑19的寬度方向兩端的上部被形成為:隨著朝向上方而朝向寬度方向內側彎曲的彎曲部19a(從下邊19c朝向上邊19b延伸的曲線狀的壁),因此,在閉合轉動時,例如如圖13所示,在上述正向閉合轉動時一根縱繩5a沿著彎曲部19a彎曲,從而(與寬度方向兩端的上部呈方形時相比)下樑19的立起程度變大,由此相同位置處的遮蔽性提高。
上述實施方式也可以如下那樣進行變更。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橫繩6a、6b被形成為:在一根縱繩5a上,橫繩6b形成於橫繩6a的下方,而在另一根縱繩5b上,橫繩6a形成於橫繩6b的下方,由此形成交叉部 7,但是並不限於此,也可以改變橫繩的結構。例如如圖14(a)所示,也可以形成為:相對於縱繩5a、5b而將橫繩21a、21b設置為相互平行,並在上述橫繩21a、21b的中間部處使彼此的上下關係相互顛倒,從而形成一對交叉部22,並將葉片3(4)插入該中間部處的橫繩21a、21b之間。在如此構成的情況下,也能夠得到與上述實施方式的效果相同的效果。例如如圖14(b)所示,在反向閉合轉動時,在橫式百葉窗的長度方向中央部、即上部側(第一層至第六層)的與昇降繩12對應的位置處,無論昇降繩12如何配置(即使配置在縱繩5b的外側),切口部4b都與方向控制繩2(尤其是交叉部22)卡合,從而能夠防止葉片4的橫向偏移。
如圖15所示,也可以形成為:將昇降繩11、13和葉片3(4)以俯視時橫繩31a與31b不交叉、橫繩31c與31d不交叉的方式插入同一空間內,並且,在一枚葉片3(4)的左側,在縱繩5a上將俯視時位於右側的橫繩31b形成於俯視時位於左側的橫繩31a的下方,在同一枚葉片3(4)的右側,在縱繩5a上將俯視時位於右側的橫繩31c形成於俯視時位於左側的橫繩31d的上方。
在該例子中,例如即使葉片3欲朝向左右方向的任一側移動,由於在長度方向的任一端部處,與昇降繩11、13卡合的橫繩31b、31d中的任一根橫繩和切口部3a的邊緣部分卡合,因此能夠防止葉片3在左右方向上移動。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各層橫繩包括兩根橫繩6a、6b,但是並不限於此,也可以包括三根以上的橫繩。
例如如圖16所示,也可以構成為各層具有四根橫繩41a~41d。在該例子中,在一根縱繩5a上,從上到下按照橫繩41a~41d的順序呈等間隔地形成,而在另一根橫繩5b上,從上到下按照橫繩41c、41d、41a、41b的順序呈等間隔地形成。而且,葉片3只要以上述切口部3a(圖16中省略圖示)與橫繩41a和橫繩41d的交叉部42對置的方式插入交叉部42與縱繩5b之間的空間內即可。
例如如圖17(a)所示,也可以構成為各層具有三根橫繩6a、6b、51。在該例子中,橫繩51在縱繩5b與縱繩5a之間的2/3左右的部分內呈螺旋狀地纏繞在橫繩6b上。而且,上述昇降繩11(13)被插入橫繩6b與橫繩51的未被纏繞(縱繩5a側)的部分之間。
在該例子中,如圖17(b)所示,在橫繩6a、6b的交叉部和橫繩6a、51的交叉部的縱繩5b側(前側)葉片3被插入橫繩6a、6b之間。
在如此構成的情況下,如圖17(c)所示,即使在反向閉合轉動時,由於與昇降繩11卡合的橫繩6b、51和切口部3a的邊緣部分卡合,因此也能夠防止葉片3在左右方向上移動。
如圖18(a)、(b)所示,也可以形成為:在第六層的昇降繩12的垂下位置處,將昇降繩12和葉片4以俯視時橫繩6a、6b不交叉的方式插入同一空間內,由此,即使在正向全閉合時,由於昇降繩12和縱繩5b朝向使立起程度變大的方向推壓葉片4的上端邊緣部,因此,(與無昇降繩 12時相比)遮蔽性也提高。
另外,如圖18(c)、(d)所示,也可以形成為:在第六層以下的昇降繩11、13的垂下位置處,將昇降繩11、13和葉片3(4)以俯視時橫繩6a、6b不交叉的方式插入同一空間內,由此,即使在正向全閉合時,由於在葉片3(4)與縱繩5a之間存在昇降繩11、13,因此遮蔽性也提高。
另外,在反向全閉合時,當然也可以同樣地提高遮蔽性。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本發明具體化為利用電動機的驅動力將昇降繩11~13捲繞在昇降繩卷軸14a~14c上這一類型的橫式百葉窗,但是並不限於此,如圖19和圖20所示,也可以具體化為透過用手拉動繩平衡器61從而使昇降繩11~13向上移動這一類型的橫式百葉窗。
即使具體化為這種類型的橫式百葉窗,也可以得到與上述實施方式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第一層至第五層中,昇降繩11~13並未插入橫繩6a、6b之間,並且被設置為在葉片4的前側邊緣部和後側邊緣部上設有切口部4a、4b的雙切口層,但是,也可以根據方向控制繩的寬度、昇降繩導出口1b的前後方向上的寬度將設為雙切口層的層數變更為適當的層數。例如,也可以將第一層至第四層、或者第一層至第七層設為雙切口層。
2‧‧‧方向控制繩
3、4‧‧‧葉片
3a、4a、4b‧‧‧切口部
5a、5b‧‧‧縱繩
6a、6b‧‧‧橫繩
11、12、13‧‧‧昇降繩
Z‧‧‧單獨方向控制繩部分
R‧‧‧環狀部件

Claims (8)

  1. 一種橫式百葉窗,其利用被懸掛支撐在上樑上的多根方向控制繩來支撐多層葉片,從所述上樑垂下的多根昇降繩分別從所述葉片的前側和後側垂下,能夠透過操作裝置的操作且藉由所述方向控制繩使所述葉片轉動,並且能夠透過使所述昇降繩上昇或下降從而使所述葉片昇高或下降,所述橫式百葉窗之特徵在於:設有單切口層和雙切口層,所述單切口層被設置為:僅在所述葉片的前後方向的一側邊緣部上設有切口部,且將所述昇降繩插入所述方向控制繩的橫繩之間,並且使所述昇降繩與所述切口部鄰接;在所述雙切口層中,未將所述昇降繩插入所述橫繩之間,並且在所述葉片的前後方向的一側邊緣部和另一側邊緣部上設有切口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橫式百葉窗,其中,從第一層起設有多層所述雙切口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橫式百葉窗,其中,所述葉片的前後方向的一側邊緣部為後側邊緣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橫式百葉窗,其中,一側邊緣部上的所述切口部和另一側邊緣部上的所述切口部形成於所述葉片的長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橫式百葉窗,其中,一側邊緣部上的所述切口部和另一側邊緣部上的所述切口部形成於所述葉片的長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橫式百葉窗,其中,所述方向控制繩的各層橫繩包括多根橫繩,並且,各層橫繩被設置為多根橫繩相互交叉而形成交叉部,將所述葉片按照各個所述切口部分別與所述交叉部對置的方式插入所述橫繩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橫式百葉窗,其中,所述方向控制繩的各層橫繩包括多根橫繩,並且,各層橫繩被設置為多根橫繩相互交叉而形成交叉部,將所述葉片按照各個所述切口部分別與所述交叉部對置的方式插入所述橫繩之間。
  8. 一種橫式百葉窗,其利用被懸掛支撐在上樑上的多根方向控制繩來支撐多層葉片,從所述上樑垂下的多根昇降繩分別從所述葉片的前側和後側垂下,能夠透過操作裝置的操作且藉由所述方向控制繩對所述葉片實施轉動操作,並且能夠透過使所述昇降繩上昇或下降從而對所述葉片實施昇降操作,所述橫式百葉窗之特徵在於:所述方向控制繩的各層橫繩包括多根橫繩,並且,各層橫繩被設置為多根橫繩相互交叉而形成交叉部,所述橫式百葉窗設有雙切口層,其中,在所述雙切口層中,在所述葉片的前後方向的一側邊緣部上設有切口部,且在所述葉片的前後方向的另一側邊緣部的、在長度方向上與所述切口 部不同的位置處也設有切口部,並且將所述葉片按照各個所述切口部分別與所述交叉部對置的方式插入所述橫繩之間。
TW102120271A 2012-06-20 2013-06-07 Horizontal blinds TWI5672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9253 2012-06-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2932A TW201402932A (zh) 2014-01-16
TWI567287B true TWI567287B (zh) 2017-01-21

Family

ID=49487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0271A TWI567287B (zh) 2012-06-20 2013-06-07 Horizontal blind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2) JP6309891B2 (zh)
KR (1) KR102088185B1 (zh)
CN (1) CN104379863B (zh)
IT (1) ITTO20130498A1 (zh)
TW (1) TWI567287B (zh)
WO (1) WO20131911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34848B2 (ja) * 2013-05-15 2018-05-30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横型ブラインド
TW201634804A (zh) * 2015-01-23 2016-10-01 Tachikawa Blind Mfg 橫式百葉窗
KR102309351B1 (ko) 2016-03-10 2021-10-05 닛산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축합 복소 고리 화합물 및 유해 생물 방제제
CN111911060A (zh) * 2019-05-10 2020-11-10 立川窗饰工业株式会社 横式百叶窗
JP7274959B2 (ja) * 2019-06-28 2023-05-17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横型ブラインド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441A (ja) * 1995-07-25 1997-02-04 Tachikawa Kiko Kk 横型ブラインド
TW200942679A (en) * 2007-12-28 2009-10-16 Masao Ishizuka Bli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0396Y2 (zh) * 1986-05-08 1992-09-22
JPH076477Y2 (ja) * 1989-10-28 1995-02-15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横型ブラインド
JPH088233Y2 (ja) * 1990-07-10 1996-03-06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横型ブラインドにおけるスラットの組付構造
JP2781488B2 (ja) * 1991-12-26 1998-07-30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横型ブラインドのラダーコード及び横型ブラインド
JPH0882175A (ja) * 1994-09-08 1996-03-26 Nisso Kenzai Kk 異方向性ブラインド
DE29701748U1 (de) * 1996-02-08 1997-05-15 Hunter Douglas International N.V., Willemstad, Curacao(Niederländische Antillen) Jalousie
US5727613A (en) * 1996-11-12 1998-03-17 Judkins; Ren Ladder for venetian type blinds
JP2002227560A (ja) * 2001-01-31 2002-08-14 Tachikawa Blind Mfg Co Ltd 横型ブラインドのラダーコード調整装置
JP5937296B2 (ja) * 2010-05-07 2016-06-22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横型ブラインド
JP5504480B2 (ja) * 2010-06-24 2014-05-28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横型ブラインド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441A (ja) * 1995-07-25 1997-02-04 Tachikawa Kiko Kk 横型ブラインド
TW200942679A (en) * 2007-12-28 2009-10-16 Masao Ishizuka Bli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9863B (zh) 2016-06-15
ITTO20130498A1 (it) 2013-12-21
JPWO2013191186A1 (ja) 2016-05-26
TW201402932A (zh) 2014-01-16
JP6309891B2 (ja) 2018-04-11
JP2018087493A (ja) 2018-06-07
KR102088185B1 (ko) 2020-03-12
WO2013191186A1 (ja) 2013-12-27
JP6431226B2 (ja) 2018-11-28
CN104379863A (zh) 2015-02-25
KR20150024895A (ko) 2015-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7287B (zh) Horizontal blinds
JP6703026B2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
JP6408115B2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
TWM468268U (zh) 窗簾升降控制結構
TWI583861B (zh) Horizontal blinds, horizontal blinds directional control ropes, and horizontal blinds
JP6196021B2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
TW201510343A (zh) 用於將百葉窗葉片傾斜的系統及方法
JP6031314B2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
KR20160134115A (ko) 영역별 블라인드 슬랫 조절 장치
JP4945302B2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のスラット角度調節装置
JP6550382B2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
JP4856929B2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のスラット角度調節装置
JP2016033323A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
WO2016084527A1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
JP7018740B2 (ja)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
JP4504842B2 (ja) ブラインド
JP6577538B2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及び横型ブラインド用ボトムレール
JP6572147B2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
JP6948831B2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
JP6271675B2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
JP6738740B2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
JP2020176503A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
JP2008088797A (ja) ブラインド、縦型ブラインド及び横型ブライン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