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4349B - Ink-jet coloring liquid, ink compositio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chromosome - Google Patents

Ink-jet coloring liquid, ink compositio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chromoso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4349B
TWI564349B TW102103525A TW102103525A TWI564349B TW I564349 B TWI564349 B TW I564349B TW 102103525 A TW102103525 A TW 102103525A TW 102103525 A TW102103525 A TW 102103525A TW I564349 B TWI564349 B TW I5643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k
group
water
inkjet
disper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3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3804A (zh
Inventor
Akira Kawaguchi
Akio Kuwahara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Kayaku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Kayaku Kk filed Critical Nippon Kayaku Kk
Publication of TW201343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3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4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43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00Pigment pastes, e.g. for mixing in paints
    • C09D17/001Pigment pastes, e.g. for mixing in paints in aqueous med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on to a macromolecule having groups capable of inducing the formation of new polymer chains bound exclusively at one or both ends of the starting macromolecule
    • C08F293/005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on to a macromolecule having groups capable of inducing the formation of new polymer chains bound exclusively at one or both ends of the starting macromolecule using free radical "living" or "controlled" polymerisation, e.g. using a complex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2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bound to another nitrogen atom
    • C08K5/23Azo-compounds
    • C08K5/235Diazo and polyazo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3415Five-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3415Five-membered rings
    • C08K5/3417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3432Six-membered rings
    • C08K5/3437Six-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1/107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from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4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ontaining carbon black
    • C09D11/326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ontaining carbon black characterised by the pigment dispers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438/00Living radical polymer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 Y10T428/24893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includ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 Y10T428/24901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includ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including coloring mat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Description

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墨水組成物、噴墨記錄方法及著色體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含有該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之墨水組成物、使用該組成物之噴墨記錄方法、及著色體,該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至少含有(I)著色劑、(II)液態介質、及(III)高分子分散劑。
在各種彩色記錄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之一的利用噴墨印表機的記錄方法,是產生墨水的小滴並使其附著於各種被記錄材料(紙、薄膜、布匹等)上而進行記錄。該方法由於記錄頭與被記錄材料不直接接觸,故較少產生聲音、較為安靜。另外,該方法具有容易實現小型化、高速化之優點,故近年來迅速普及,今後亦期待有大幅增長。
該噴墨記錄方法,一般而言,是將各種染料、顏料等的著色劑用水、或水及有機溶劑來溶解,再使用一種墨水組成物,該墨水組成物含有由水溶性有機溶劑組成的潤濕劑。
噴墨記錄方法中,作為被記錄材料,除了具有墨水受容層的噴墨專用紙或噴墨用光澤紙以外,亦會使用水吸收能力低的泛用普通紙。這種被記錄材料因為不積極地具有吸 收層,墨水難以滲透至被記錄材料內,故需花費較多時間來乾燥。
例如,噴墨記錄裝置內,將表面印刷過的用紙馬上反轉進行背面印刷之高速自動雙面印刷時,會產生由未乾燥墨水使反轉滾筒污染等問題。
又,為了使影像濃度提高而增加墨水組成物中的著色劑濃度時,已知會使墨水的安定性變差,並且藉由在噴嘴旁乾燥,會使著色劑沉澱,並使噴嘴堵塞。
因此,使普通紙等不具有墨水受容層的被記錄材料也能快速乾燥、影像濃度高、且高畫質的噴墨記錄方法受到熱切期盼。
用於噴墨用墨水的著色劑中,有染料與顏料兩種,分別作為噴墨用的色素而被廣泛運用。一般而言,染料對於光或臭氧氣體的耐受性低,並可溶於水,因此已知印刷後之被記錄材料對於水的耐受性低。另一方面,顏料已知具有對於光或臭氧氣體、水等之各種穩固性,但因不溶於水,一旦乾燥而顏料凝集後無法再藉由水使其分散,而有容易發生故障的缺點。
為了擴大今後使用墨水之印刷方法的使用範圍,對於用於噴墨記錄的墨水組成物及藉由該物而被著色的著色體,要求具有高發色、耐光性、耐水性等各種穩固性。並且,對於噴墨記錄所用的墨水組成物,強烈要求其作為墨水能長時間穩定、乾燥時能再度用水溶解或分散。
特別是對於顏料墨水,要求在長期下安定。一般而 言在墨水中不作為分子而作為粒子以分散狀態存在的顏料,會因為顏料粒子的凝集而在長時間後產生成沉降現象。因此會有墨水中產生濃度差,而無法得到初期的列印特性,最壞情況是凝集粒子堵住噴嘴,變成無法吐出的狀態這樣的問題。
因此,作為墨水組成物使用時,要求開發各種穩固性良好、印刷而得的影像濃度高、保存安定性良好的墨水組成物,但現狀是具有充分性能者很少。
作為使用顏料之噴墨墨水組成物,可舉例如專利文獻1,此為使用高分子分散劑來製備分散液之墨水組成物。另外,專利文獻2中,揭示一種使用自行分散型的顏料之墨水組成物。
近年來,廣泛研究一種使用自行集合型的顏料之微膠囊顏料,來作為可解決上述問題的手段而進行廣泛研究,專利文獻3中揭示該製造方法。然而,任一種墨水組成物皆未能提供充分滿足市場需求的製品。
又,為了得到噴墨著色分散物,有進行各種分散劑的研究。專利文獻4、5中,揭示一種使用嵌段聚合物之分散劑之製造方法、及使用該分散劑之分散液之製造方法。
專利文獻6中,揭示一種藉由有機碲化合物之嵌段聚合物之製造方法,但未揭示作為該聚合物之分散劑或關於噴墨用分散劑之製造方法、及使用該分散劑之分散液之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353439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401648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許第4078679號公報
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第2010/013651號
專利文獻5:日本特許第2675956號公報
專利文獻6:特許第3839829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1:DIC Technical Review No.10/2004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及使用該水系著色分散液之墨水組成物,其可解決以往的上述問題,且分散液的保存安定性良好,作為墨水組成物利用時亦能實現著色劑的高濃度化,且乾燥後的再分散性亦良好,並且長期保存時墨水的物性亦不產生變化。
本發明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竭力研究的結果,發現了一種至少含有(I)著色劑、(II)液態介質及特定的(III)高分子分散劑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及含有該水系著色分散液之墨水組成物,可解決上述問題,進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是有關於:
1)一種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至少含有(I)著色劑、(II)液態介質、及(III)高分子分散劑,其中,上述(III)高分子分散劑是一種A-B嵌段聚合物(A、B是分別表示不 同單體之聚合物),是使用下述兩種混合物的其中一種作為起始劑,並藉由活性自由基聚合法進行共聚而得:下述通式(1)所示之有機碲化合物與下述通式(2)所示之有機二碲化合物之混合物;或是,下述通式(1)所示之有機碲化合物、偶氮類聚合起始劑及下述通式(2)所示之有機二碲化合物之混合物;並且,構成A嵌段之單體是下述通式(3)所示之一種類以上的單體,構成B嵌段之單體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及/或丙烯酸苯甲酯;
(式中,R1表示C1~C8之烷基、芳基、芳基取代基、或芳香族雜環基,R2及R3表示氫原子或C1~C8之烷基,R4表示芳基、芳基取代基、芳香族雜環基、醯基、醯胺基、氧羰基、或氰基),
(式中,R1與前述通式(1)之R1同義),
(式中,R5表示氫原子或可具有碳數4的分支之烷基, R6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2)如上述1)所述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其中,上述(III)高分子分散劑的酸價是90~200mgKOH/g。
3)如上述1)或上述2)所述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其中,上述(III)高分子分散劑的質量平均分子量是10000~60000。
4)如上述1)至上述3)中的任一項所述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其中,構成上述A嵌段之單體是下述兩種單體:上述通式(3)中,R5為氫原子、R6為甲基之單體;及R5為正丁基、R6為甲基之單體。
5)如上述1)至上述4)中的任一項所述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其中,上述(I)著色劑是顏料或分散染料。
6)一種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的製造方法,是製造如上述1)至上述5)中的任一項所述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使前述(III)高分子分散劑包覆前述(I)著色劑的表面的步驟。
7)一種噴墨記錄用墨水組成物,該組成物含有上述1)至上述5)中的任一項所述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或上述6)所述之製造方法所得的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
8)一種噴墨記錄方法,是使用如上述7)所述之噴墨記錄用墨水組成物作為墨水,根據記錄訊號使該墨水的墨滴吐出在被記錄材料上來進行記錄。
9)如上述8)所述之噴墨記錄方法,其中,上述被記錄材料是資訊傳遞用片材。
10)如上述9)所述之噴墨記錄方法,其中,上述資訊傳遞用片材是具有含多孔性白色無機物的墨水受容層之片材。
11)如上述9)所述之噴墨記錄方法,其中,上述資訊傳遞用片材是被施加過表面改質處理的記錄用媒體,該表面改質處理是選自電暈放電、電漿處理及火焰處理。
12)一種著色體,是藉由如上述7)所述之噴墨記錄用墨水組成物著色而成的著色體。
13)一種噴墨印表機,其裝填有含有如上述7)所述之噴墨記錄用墨水組成物之容器。
本發明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具有良好的保存安定性,使用該分散液之本發明的墨水組成物具有良好的保存安定性、良好的再分散性。並且,記錄於噴墨專用紙或泛用普通紙時,可得到列印濃度高的影像。如此本發明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適用於噴墨用墨水,並且含有該水系著色分散液的墨水組成物,作為噴墨記錄用墨水相當有用。
以下詳細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至少含有(I)著色劑、(II)液態介質及特定的(III)高分子分散劑,含有該分散液的墨水組成物,可適用於噴墨用墨水。
並且,即使墨水組成物含有各種水溶性有機溶劑、界面活性劑、滲透劑及保濕劑,亦可得到本發明之功效。
本發明之(I)著色劑,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任一 種習知慣用的顏料、分散染料等。又,亦可依照需求將這些合併使用。
顏料主要有無機顏料、有機顏料、體質顏料(填料)等,本發明中可使用任一種顏料。又,亦可組合這些顏料,例如可在有機顏料中加入體質顏料來製備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
作為無機顏料,可舉例如:碳黑、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硫化物、亞鐵氰化物、金屬氯化物等。特別是黑色水性墨水組成物中,以碳黑為佳。作為由熱分解法得到的碳黑,可舉例如:熱碳黑、乙炔黑,作為由不完全燃燒法得到的碳黑,可舉例如:油爐黑、氣爐黑、燈黑、氣黑、槽黑。這些碳黑可使用其中一種,或併用多種碳黑。
作為黑色顏料,以爐黑、燈黑、乙炔黑、槽黑等碳黑顏料為佳。碳黑可具體舉例如:Raven760ULTRA、Raven780ULTRA、Raven790ULTRA、Raven1060ULTRA、Raven1080ULTRA、Raven1170、Raven1190ULTRA II、Raven1200、Raven1250、Raven1255、Raven1500、Raven2000、Raven2500ULTRA、Raven3500、Raven5000ULTRA II、Raven5250、Raven5750、Raven7000(Columbian Carbon公司製);Monarch700、Monarch800、Monarch880、Monarch900、Monarch1000、Monarch1100、Monarch1300、Monarch1400、Regal1330R、Regal1400R、Regal1660R、Mogul L(Cabot公司製);Color Black FW1、Color Black FW2、Color Black FW2V、Color Black FW200、Color Black S150、Color Black S160、Color Black S170、Printex 35、Printex U、Printex V、Printex 140U、Printex 140V、Special Black 4、Special Black 4A、Special Black 5、Special Black 6(Degussa公司製);MA7、MA8、MA100、MA600、MCF-88、No.25、No.33、No.40、No.47、No.52、No.900、No.2300(三菱化學公司製);等。
作為有機顏料,可舉例如:可溶性偶氮顏料、不溶性偶氮顏料、不溶性重氮顏料、縮合偶氮顏料、酞花青顏料、喹吖酮顏料、異吲哚啉酮顏料、二噁嗪顏料、苝顏料、迫位酮(perinone)顏料、硫靛顏料、蒽醌顏料、喹啉黃顏料等。這些有機顏料可使用一種,或可併用多種有機顏料。又,亦可併用上述無機顏料,為了改良流動性,亦可併用體質顏料。
作為有機顏料的具體例,可舉例如:C.I.Pigment Yellow 1、2、3、12、13、14、16、17、24、55、73、74、75、83、93、94、95、97、98、108、114、128、129、138、139、150、151、154、180、185、193、199、202等黃色系顏料;C.I.Pigment Red 5、7、12、48、48:1、57、88、112、122、123、146、149、166、168、177、178、179、184、185、202、206、207、254、255、257、260、264、272等紅色系顏料;C.I.Pigment Blue 1、2、3、15、15:1、15:2、15:3、15:4、15:6、16、22、25、60、66、80等藍色系顏料;C.I.Pigment Violet 19、23、29、37、38、50等紫色系顏料;C.I.Pigment Orange 13、16、68、69、71、73等橘至棕色系顏料;C.I.Pigment Green 7、36、54等綠色系顏料;C.I.Pigment Black 1等黑色系顏料;等。
作為體質顏料(填料),可舉例如:二氧化矽、碳酸鈣、滑石、黏土、硫酸鋇、亮石墨等。這些體質顏料不會被單獨使用,通常與無機顏料或有機顏料併用來使用。
作為分散染料,可使用例如偶氮苯類分散染料或蒽醌類分散染料等習知之分散染料,亦可為了調整色相而使用一種以上的分散染料。
作為適用的分散染料,可舉例如:C.I.Disperse Yellow 9、23、33、42、49、54、58、60、64、66、71、76、79、83、86、90、93、99、114、116、119、122、126、149、160、163、165、180、183、186、198、200、211、224、226、227、231、237;C.I.Disperse Red 60、73、88、91、92、111、127、131、143、145、146、152、153、154、167、179、191、192、206、221、258、283;C.I.Disperse Orange 9、25、29、30、31、32、37、38、42、44、45、53、54、55、56、61、71、73、76、80、96、97;C.I.Disperse Violet 25、27、28、54、57、60、73、77、79、79:1;C.I.Disperse Blue:27、56、60、79:1、87、143、165、165:1、165:2、181、185、197、202、225、257、266、267、281、341、353、354、358、364、365、368等。
作為(I)著色劑,可使用單一種顏料或分散染料,為了調整影像的色相,亦可合併使用無機顏料、有機顏料、及/或分散染料中的三種以上。色相調整是為了調整印刷物的濃淡、擴展印刷物的色域,並進一步提升作為墨水組成物的安定性。併用兩種以內的有機顏料為佳,使用單一種有機 顏料更佳。
本發明之墨水組成物中的(I)著色劑的添加量,使用最後所得之水系墨水組成物的1~30質量%當量為佳,較佳為1~10質量%當量,特佳為2~7質量%。
本發明之(II)液態介質,是水或有機溶劑,是用該液態介質將水系著色分散液保持分散狀態的介質。此處之有機溶劑,是指親水性有機溶劑或疏水性有機溶劑,以水系著色分散液不形成具有兩相的界面,而能形成分散狀態者為佳。
作為親水性有機溶劑之具體例,可舉例如:甲醇(沸點:64℃)、乙醇(沸點:78℃)、1-丙醇(沸點:97℃)、2-丙醇(沸點:82℃)等親水性醇類化合物;1,2-甲氧基乙烷(沸點:93℃)、四氫呋喃(沸點:66℃)、對-二噁烷(沸點:101℃)等親水性醚類化合物;丙酮(沸點:56℃);醋酸(沸點:118℃)等。這些親水性有機溶劑可使用一種,或組合多種使用。
作為疏水性有機溶劑之具體例,可舉例如:苯(沸點:80℃)、甲苯(沸點:110℃)、鄰-二甲苯(沸點:144℃)、間-二甲苯(沸點:139℃)、對-二甲苯(沸點:138℃)等芳香族碳氫化合物;2-丁酮(沸點:79℃)、3-戊酮(沸點:102℃)、4-甲基-2-戊酮(沸點:117℃)等難溶於水的酮類化合物;環戊烷(沸點:49℃)、戊烷(沸點:36℃)、異戊烷(沸點:28℃)、新戊烷(沸點:10℃)、甲基環戊烷(沸點:72℃)、環己烷(沸點:81℃)、正- 己烷(沸點:69℃)、2-甲基戊烷(沸點:60℃)、3-甲基戊烷(沸點:63℃)、2,2-二甲基丁烷(沸點:50℃)、2,3-二甲基丁烷(沸點:58℃)、甲基環己烷(沸點:101℃)、庚烷(沸點:98℃)、2-甲基己烷(沸點:90℃)、3-甲基己烷(沸點:92℃)、2,3-二甲基戊烷(沸點:90℃)、2,4-二甲基戊烷(沸點:81℃)、乙基環己烷(沸點:131℃)等飽和脂肪族碳氫化合物;1-丁醇(沸點:118℃)、2-丁醇(沸點:100℃)、2-甲基-1-丙醇(沸點:108℃)、1-戊醇(沸點:138℃)等難溶於水的醇類化合物;乙醚(沸點:35℃)、丙醚(沸點:89℃)、異丙醚(沸點:68℃)、乙丁醚(沸點:92℃)、1,2-環氧丁烷(沸點:63℃)、四氫吡喃(沸點:88℃)等難溶於水的醚類化合物;乙酸甲酯(沸點:56℃)、乙酸乙酯(沸點:77℃)、乙酸丙酯(沸點:102℃)、乙酸異丙酯(沸點:88℃)等酯類化合物;氯乙烷(沸點:12℃)、1-氯丙烷(沸點:47℃)、2-氯丙烷(沸點:35℃)、1-氯丁烷(沸點:78℃)、2-氯丁烷(沸點:68℃)、二氯甲烷(沸點:40℃)、氯仿(沸點:61℃)、四氯化碳(沸點:77℃)、1,1-二氯乙烷(沸點:57℃)、1,1,1-三氯乙烷(沸點:74℃)等鹵化物等。這些疏水性有機溶劑可使用一種,或組合多種使用。
疏水性有機溶劑一般而言不溶於水,但在含有界面活性能之溶液中則為可溶,可作為液態介質使用。本發明中,水系著色分散劑在分散狀態時,只要是不與水分離成兩相的疏水性有機溶劑便可使用。
作為本發明所使用之(II)液態介質,以水為最佳。親水性有機溶劑或疏水性有機溶劑,佔本發明之水系著色分散液的總質量中,10質量%以下為佳,較佳為1質量%以下,亦可不含有親水性有機溶劑或疏水性有機溶劑。
作為使著色分散液在水中穩定的方法,一般而言是使用樹脂等高分子分散劑,由熵的觀點來使用藉由離子斥力或立體斥力使其安定化的方法。此處之高分子分散劑,是指一種高分子,其具有親水性部分與疏水性部分,疏水性部分吸附於著色劑表面,親水性部分使液態介質分散。
可用於此目的並作為具有代表性的樹脂,可舉例如:聚乙烯醇、纖維素衍生物、聚環氧乙烷、聚環氧丙烷、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亞甲基丁二酸、亞甲基丁二酸單酯、順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單酯、反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單酯、乙烯磺酸、乙磺酸甲基丙烯酸酯、丙磺酸甲基丙烯酸酯、磺酸化乙烯萘之α、β-不飽和單體等離子性單體、苯乙烯、苯乙烯衍生物、乙烯萘、乙烯萘衍生物、α、β-乙烯性不飽和羧酸之脂肪族醇酯、丙烯腈、氯亞乙烯、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酸羥乙酯、甲基丙烯酸羥丙酯、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N-丁氧甲基丙烯醯胺等之衍生聚合物。
本發明之(III)高分子分散劑,是一種A-B嵌段聚合物,是使用下述兩種混合物的其中一種作為聚合起始劑,藉由活性自由基聚合法進行共聚而得:下述通式(1)所示之有機碲化合物與下述通式(2)所示之有機二碲化合物之 混合物;或是,下述通式(1)所示之有機碲化合物、偶氮類聚合起始劑及下述通式(2)所示之有機二碲化合物之混合物。並且,A-B嵌段聚合物,意為A聚合物與B聚合物化學鍵結而成之聚合物,A、B是分別表示不同單體之聚合物。
上述通式(1)中,R1表示C1~C8之烷基、芳基、芳基取代基、或芳香族雜環基。R2及R3表示氫原子或C1~C8之烷基。R4表示芳基、芳基取代基、芳香族雜環基、醯基、醯胺基、氧羰基、或氰基。
上述通式(1)中的R1,C1~C8可舉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環丙基、正丁基、二級丁基、三級丁基、環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等碳數1~8之直鏈狀、支鏈狀、或環狀之烷基,其中以碳數1~4之直鏈狀或支鏈狀之烷基為佳,較佳為甲基、乙基、或正丁基。芳基可舉例如:苯基、萘基等,其中以苯基為佳。
又,作為芳基取代基,可舉例如:具有取代基之苯基、具有取代基之萘基等。作為該取代基,可舉例如:鹵素原子、羥基、烷氧基、胺基、硝基、氰基、以-CORa表示之含羰基(Ra=碳數1~8之烷基、芳基、碳數1~8之烷氧基、芳氧基)、磺醯基、三氟甲基等,其中以三氟甲基取代苯基為佳。這些取代基數量以1個或2個為佳,取代位置以對位及/或鄰位為佳。
並且,作為芳香族雜環基,可舉例如:吡啶基、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等。
上述通式(1)中的R2及R3,其C1~C8之烷基可舉 例如與上述R1所示之烷基相同者。
上述通式(1)中的R4,其芳基、芳基取代基、芳香族雜環基可舉例如與上述R1所示之各基相同者。
作為醯基,可舉例如:甲醯基、乙醯基、苯甲醯基等。
作為醯胺基,可舉例如:乙醯胺、丙二醯胺、丁二醯胺、順丁烯醯胺、苯甲醯胺、2-呋喃甲醯胺等羧酸醯胺;硫代乙醯胺、硫代己二醯胺、硫代苯甲醯胺、硫代甲磺醯胺等硫代醯胺;硒代乙醯胺、硒代己二醯胺、硒代苯甲醯胺、硒代甲磺醯胺等硒代醯胺;N-甲基乙醯胺、苯甲醯苯胺、環己甲醯苯胺、2,4’-二氯乙醯苯胺等N-取代醯胺;等。
作為氧羰基,可舉例如-COORb(Rb=氫原子、碳數1~8之烷基、芳基)所示之基,具體而言可舉例如:羧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丙氧羰基、正丁氧羰基、第二丁氧羰基、第三丁氧羰基、正戊氧羰基、苯氧羰基等。其中以甲氧羰基、乙氧羰基為佳。
上述通式(1)中,較佳的有機碲化合物,是R1表示碳數1~4之烷基、R2及R3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4之烷基、R4表示芳基、芳基取代基、或氧羰基之化合物。
特佳為R1表示碳數1~4之烷基、R2及R3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4之烷基、R4表示苯基、苯取代基、甲氧羰基、或乙氧羰基之化合物。
作為上述有機碲化合物之具體的代表例示,可舉例如:(甲基氫碲基甲基)苯、(1-甲基氫碲基乙基)苯、1-氯-4-(1-甲基氫碲基乙基)苯、1-三氟甲基-4-(1 -甲基氫碲基乙基)苯、3,5-雙-三氟甲基-1-(1-甲基氫碲基乙基)苯、1,2,3,4,5-五氟-6-(1-甲基氫碲基乙基)苯、2-甲基氫碲基丙腈、(2-甲基氫碲基丙基)苯、甲基-2-甲基氫碲基-2-甲基-丙酸酯、乙基-2-甲基氫碲基-2-甲基-丙酸酯、2-甲基氫碲基-2-甲基-丙腈等。又,亦可舉例如上述之中,將甲基氫碲基之部分變更為乙基氫碲基、正丁基氫碲基、正辛基氫碲基等之化合物。其他亦可揭示如國際公開第2004/014962號(第4頁第25行~第7頁第18行)所述之全部的有機碲化合物。
上述有機碲化合物,可藉由適當調整其使用量,來得到目標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的聚合物。作為較佳的使用量,大約是將原料乙烯單體之質量(單位為克)除以目標之聚合物的數量平均分子量後之數值(使用量的單位為莫耳),依照情況使用該數值之0.3倍~3倍的量為佳。
此外,可依照所聚合之乙烯類單體的種類,來加入作為上述聚合起始劑之上述通式(1)所示之有機碲化合物,並可進一步添加上述通式(2)所示之有機二碲化合物。
作為該有機有機二碲化合物的具體例,可舉例如:二甲基二碲、二乙基二碲、二-正丙基二碲、二異丙基二碲、二環丙基二碲、二-正丁基二碲、二-第二丁基二碲、二-三級丁基二碲、二環丁基二碲、二苯基二碲、雙-(對-甲氧苯基)二碲、雙-(對-胺苯基)二碲、雙-(對-硝苯基)二碲、雙-(對-氰苯基)二碲、雙-(對-磺醯苯基)二碲、二萘基二碲、二吡啶基二碲等。
其中,以二甲基二碲、二乙基二碲、二-正丙基二碲、二-正丁基二碲、二苯基二碲為佳。
特佳為二甲基二碲、二乙基二碲、二-正丙基二碲、二-正丁基二碲。
使用上述通式(2)所示之有機二碲化合物時,相對於作為聚合起始劑之上述通式(1)所示之有機碲化合物1mol,使用的比例以0.01至100mol為佳,較佳為0.1至10mol,更佳為0.1至5mol。
本發明之聚合步驟所使用的聚合起始劑,在上述有機碲化合物及有機二碲化合物中,並可加入偶氮類聚合起始劑來使用。作為偶氮類聚合起始劑,只要是一般的自由基聚合所使用之起始劑則無特別限定,而可舉例如:2,2’-偶氮雙(異丁腈)(AIBN)、2,2’-偶氮雙(2-甲基丁腈)(AMBN)、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ADVN)、1,1’-偶氮雙(1-環己腈)(ACHN)、二甲基-2,2’-偶氮雙異丁酯(MAIB)、4,4’-偶氮雙(4-氰戊酸)(ACVA)、1,1’-偶氮雙(1-乙醯氧基-1-乙苯)、2,2’-偶氮雙(2-甲基丁醯胺)、2,2’-偶氮雙(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雙(2-甲基甲脒基丙烷)二鹽酸鹽、2,2’-偶氮雙〔2-(2-咪唑啉-2-基)丙烷〕、2,2’-偶氮雙〔2-甲基-N-(2-羥乙基)丙醯胺〕、2,2’-偶氮雙(2,4,4-三甲基戊烷)、2-氰基-2-丙基偶氮甲醯胺、2,2’-偶氮雙(N-丁基-2-甲基丙醯胺)、2,2’-偶氮雙(N-環己基-2-甲基丙醯胺)等。
這些偶氮類聚合起始劑,依照反應條件來適當選擇使用為佳。
例如,低溫聚合(40℃以下)時,以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ADVN)、2,2’-偶氮雙(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為佳;中溫聚合(40~80℃)時,以2,2’-偶氮雙(異丁腈)(AIBN)、2,2’-偶氮雙(2-甲基丁腈)(AMBN)、二甲基-2,2’-偶氮雙異丁酯(MAIB)、1,1’-偶氮雙(1-乙醯氧基-1-乙苯)為佳;高溫聚合(80℃以上)時,以1,1’-偶氮雙(1-環己腈)(ACHN)、2-氰基-2-丙基偶氮甲醯胺、2,2’-偶氮雙(N-丁基-2-甲基丙醯胺)、2,2’-偶氮雙(N-環己基-2-甲基丙醯胺)、2,2’-偶氮雙(2,4,4-三甲基戊烷)為佳。
又,使用水系溶劑之反應中,使用4,4’-偶氮雙(4-氰戊酸)(ACVA)、2,2’-偶氮雙(2-甲基丁醯胺)、2,2’-偶氮雙(2-甲基甲脒基丙烷)二鹽酸鹽、2,2’-偶氮雙〔2-(2-咪唑啉-2-基)丙烷〕、2,2’-偶氮雙〔2-甲基-N-(2-羥乙基)丙醯胺〕為佳
使用上述偶氮類聚合起始劑時,相對於作為聚合起始劑所使用之上述通式(1)的有機碲化合物1mol,使用的比例以0.01至100mol為佳,較佳為0.1至10mol,更佳為0.1至5mol。
使用上述通式(1)所示之有機碲化合物與上述通式(2)所示之有機二碲化合物之混合物;或上述通式(1)所示之有機碲化合物、偶氮類聚合起始劑、及上述通式(2)所 示之有機二碲化合物之混合物之任一種作為聚合起始劑來製備(III)高分子分散劑時,其特徵為(III)高分子分散劑成分中含有有機碲化合物,並可使用ICP發射光譜法或原子吸收光譜法等習知之金屬測定法來測定分散劑中的碲總量。
又,本發明中,構成上述A聚合物之單體是上述通式(3)所示之單體,且構成B聚合物之單體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及/或丙烯酸苯甲酯。通式(3)中,R5表示氫原子或可具有碳數4的分支之烷基,R6表示氫原子或甲基。又,以R5是氫原子、R6是甲基之單體,或R5是正丁基、R6是甲基之單體為佳,特佳之態樣為將這兩種單體併用。構成B聚合物之單體,是選自甲基丙烯酸苯甲酯及丙烯酸苯甲酯之一種以上的單體,較佳為甲基丙烯酸苯甲酯。
又,上述(III)高分子分散劑的酸價,以90~200mgKOH/g為佳。較佳為100~150mgKOH/g,最佳為100~120mgKOH/g。若酸價太小則會產生對於水或液態介質之溶解性降低之問題,相反地若酸價太大則發色性可能降低。
(III)高分子分散劑的質量平均分子量,以10000~60000為佳。較佳為10000~40000,最佳為15000~30000。質量平均分子量若太小則分散液的安定性降低,相反地若太大亦相同。
使用之(III)高分子分散劑的量,一般而言是用被稱為「分限比」之數值來表示。此「分限比」可用下述公式求得。
分限比=(III)高分子分散劑的質量/(I)著色劑的質量。
本發明中,「分限比」以0.1~1.0為佳,較佳為0.1~0.6,特佳為0.2~0.4。若「分限比」太小則分散液的安定性降低,印刷物的影像可能會劣化,相反地若太大亦相同。
本發明之水系著色分散液中,為了將使用(III)高分子分散劑之著色分散物溶解於水中,需使用中和劑。作為中和劑,可舉例如:鹼金屬的氫氧化物、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脂肪族胺化合物、及醇胺化合物等。
作為鹼金屬的氫氧化物,可舉例如:氫氧化鋰、氫氧化鈉、氫氧化鉀。作為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可舉例如:氫氧化鈹、氫氧化鎂、氫氧化鈣、氫氧化鍶等。其中以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為佳,較佳為氫氧化鋰及氫氧化鈉。
作為醇胺化合物,可舉例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丙醇胺、二丙醇胺、三丙醇胺、甲基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其中,以三級胺類為佳,較佳為三乙醇胺。
作為脂肪族胺化合物,可舉例如:氨、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二甲胺、三甲胺,以氨或三甲胺為佳。
這些中和劑可使用一種,或組合多種使用。
本發明之水系著色分散液中,可使用所需用量的中和劑。在(III)高分子分散劑之酸價的理論當量中和時為100%中和度,可使用超過理論量之中和劑。中和度以50~200%中和度為佳,較佳為80~150%中和度,最佳為100~120%中和度。
本發明之水系著色分散液中,使用酸價超過200 mgKOH/g之高分子分散劑時,藉由使用比100%中和度還低的中和度,可得到與使用低酸價之分散劑時同樣的性能。
本發明之水系著色分散液,可為(I)著色劑之表面上,(III)高分子分散劑被包覆之微膠囊顏料,亦可不為微膠囊顏料,而以顏料表面上,(III)高分子分散劑被平均地包覆之微膠囊顏料為佳。
在著色劑表面上,將(III)高分子分散劑平均地包覆之手段中,大致分為物理性、機械性之手段,及化學性手段兩種。後者之化學性手段中,分別提案有表面析出法、揉合法、界面聚合法等。非專利文獻1中詳細地揭示一種微膠囊化之顏料的性能。在此,表面析出法是藉由調整pH值或利用對於溶劑溶解性的差異,使高分子分散劑在顏料表面析出的手段,包括酸析法或相轉移乳化法等。界面聚合法是在顏料表面使單體、寡聚物、顏料衍生物吸附後,進行聚合反應的手段,亦稱為表面聚合法。本發明中,可使用任一種手段,而以表面析出法為佳,較佳為藉由相轉移乳化法得到的著色分散液。
相轉移乳化法,是藉由在著色劑、分散劑、及有機溶劑中混合、分散,並進一步加入水,使分散劑平均地吸附於顏料表面的手段。具體的製造方法已知有下述五種製造方法。
1.在水中分散或溶解之分散劑的親水性有機溶劑之溶液,與將水作為主成分之液體混合後,去除溶劑之製造方法,其中、(I)著色劑已分散。
2.藉由中和而在水中分散或溶解之分散劑的親水性有機溶劑之溶液,與含有水及中和劑之混合液體混合後,去除溶劑之製造方法,其中、(I)著色劑已分散。
3.在水中分散或溶解之分散劑的親水性有機溶劑及疏水性有機溶劑之混合溶液,與將水作為主成分之液體混合後,去除溶劑之製造方法,其中、(I)著色劑已分散。
4.藉由中和而在水中分散或溶解之分散劑的親水性有機溶劑及疏水性有機溶劑之混合溶液,與含有水及中和劑之混合液體混合後,去除溶劑之製造方法,其中、(I)著色劑已分散。
5.將(I)著色劑、在水中分散或溶解之分散劑的親水性有機溶劑、與將水作為主成分之混合溶劑的溶液混合,使顏料分散於溶液後,再去除溶劑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水系著色分散液,可藉由上述製造方法而得,亦可藉由不同製造方法來得到被包覆的著色分散液。該製造方法,是將溶解了(III)高分子分散劑之疏水性有機溶劑的溶液,與含有中和劑並將水作為主成分之液體混合後,作為乳化(Emulsion或Microemulsion)液,在其中加入(I)著色劑並混合、分散後,進一步加入水再去除溶劑之製造方法。
上述詳細地說明了表面上包覆有(III)高分子分散劑之著色劑粒子,並可使用上述方法,容易地得到一種著色劑粒子,該粒子的表面具有(III)高分子分散劑,且平均粒徑在200nm以下。特別是藉由選擇所使用之(I)著色劑的種 類或(III)高分子分散劑之種類、該酸價之值、該分子量等,使平均粒徑較佳為50~150nm,特佳為60~120nm。藉此,可得到一種噴墨記錄用墨水組成物,其具有優異的分散安定性及吐出安定性,且可提高影像的列印濃度,以及由該組成物得到的著色體。在此,本說明書中之平均粒徑,是使用雷射光散射法測定之粒子的平均粒徑。
作為將顏料分散之方法,可舉例如:砂磨(珠磨)、滾筒磨、球磨、顏料攪拌機(paint shaker)、超音波分散機、微流體化機(Microfluidizer),其中以砂磨(珠磨)為佳。又,使用砂磨(珠磨)之顏料分散液的製備,較佳為使用粒徑較小之珠粒(粒徑0.01~1mm),藉由將珠粒的填充率提高等使分散效率提高之條件下進行處理。
藉由這種條件來進行分散,可縮小(I)著色劑的粒子大小,並得到分散性良好的分散液。又,製備該分散液後,藉由過濾及/或離心分離等,去除粒子大小較大之顏料等成分為佳。又,為了抑制該分散液之製備時的起泡,可添加極度微量的上述矽氧類、乙炔二醇類等之消泡劑。但消泡劑具有阻礙分散或微粒子化的物質、不影響分散或分散後之安定性為佳。
接著,對本發明之墨水組成物進行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墨水組成物的總質量中,作為(I)著色劑、(II)液態介質、及(III)高分子分散劑之成分以外的成分,可含有:水溶性有機溶劑可設例如0~50質量%、墨水調配劑可設例如0~30質量%,剩餘部份為水。
作為本發明之墨水組成物的pH值,由提升保存安定性之目的,以pH5~11為佳,較佳為pH7~10。又,作為墨水組成物的表面張力,以10~50 mN/m為佳,較佳為20~40 mN/m。並且,墨水組成物的黏度,以30 mPa‧s以下為佳,較佳為20 mPa‧s以下。本發明之墨水組成物的pH值、表面張力可藉由後述之pH調整劑、界面活性劑來做適當調整。
本發明之墨水組成物,是將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溶解於水或水溶性有機溶劑(可與水混合之有機溶劑),並依照需求來加入墨水調配劑。將此墨水組成物作為噴墨記錄用之墨水來使用時,本發明之墨水組成物所含有的水系著色分散液中,金屬陽離子之氯化物(例如氯化鈉)、硫酸鹽(例如硫酸鈉)等無機雜質的含量使用較少為佳。該無機雜質含量的基準,大約是相對於著色劑之總質量的1質量%以下,下限可為分析機器的偵測極限以下,即為0%。為了製造無機雜質較少之著色劑,可使用例如逆滲透膜之方法;或是將著色劑之乾燥物或溼餅塊在甲醇等之(C1~C4)醇類及水的混合溶劑中攪拌,並將析出物過濾分離、乾燥等方法;或用離子交換樹脂將無機雜質交換吸附之方法等進行脫鹽類處理。
作為上述可用於墨水組成物製備之水溶性有機溶劑的具體例,可舉例如: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異丁醇、第二丁醇、第三丁醇、1,2-己二醇、1,6-己二醇、三羥甲基丙烷等之(C1~C6)烷醇;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等之羧酸胺;2-吡咯啶酮、N-甲基-2 -吡咯啶酮、N-甲基吡咯啶-2-酮等之內醯胺;1,3-二甲基咪唑啶-2-酮、1,3-二甲基六氫嘧啶-2-酮等之環狀尿素類;丙酮、2-甲基-2-羥丙-4-酮、乙烯碳酸酯等之酮類或酮醇;四氫呋喃、二氧陸圜等環狀醚;乙二醇、二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二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硫二乙醇(thiodiglycol)、二硫二乙醇等具有C2~C6伸烷基單元的單、低聚或聚烷二醇或硫乙二醇;甘油、二甘油、己-1,2,6-三醇等多元醇(三元醇);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二乙二醇單乙醚、二乙二醇單丁醚(丁基卡必醇)、三乙二醇單甲醚、三乙二醇單乙醚、三乙二醇單丁醚等多元醇的(C1~C4)烷基醚;γ-丁內酯、二甲基亞碸;分子量400、800、1540、或以上之聚乙二醇類等。這些有機溶劑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這些之中,以異丙醇、N-甲基-2-吡咯啶酮、甘油、丁基卡必醇等為佳。
本發明之墨水組成物的製備中,適合使用的墨水製備劑,可舉例如:防腐防黴劑、pH調整劑、螯合劑、防鏽劑、水溶性紫外線吸收劑、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抗氧化劑、界面活性劑等。以下對於這些墨水製備劑進行說明。
作為防黴劑的具體例,可舉例如:脫氫乙酸鈉、苯甲酸鈉、巰基吡啶-1-氧化物鈉鹽、對羥基苯甲酸乙酯、1,2-苯并異噻唑啉-3-酮及其鹽等。
作為防腐劑的具體例,可舉例如:有機硫類、有機 氮硫類、有機鹵素類、鹵代芳碸類、碘炔丙基類、鹵代烷硫基類、腈類、吡啶類、8-羥基喹啉類、苯并噻唑類、異噻唑啉類、二硫醇類、氧化吡啶類、硝基丙烷類、有機錫類、酚類、四級銨鹽類、三嗪類、噻嗪類、苯胺類、金剛烷類、二硫代胺基甲酸酯類、溴化二氫茚酮類、溴乙酸苯甲酯類、無機鹽類等化合物。作為有機鹵素類化合物的具體例,可舉例如五氯苯酚鈉。作為氧化吡啶類化合物的具體例,可舉例如2-巰基吡啶-1-氧化物鈉鹽。作為異噻唑啉類化合物的具體例,可舉例如:1,2-苯并異噻唑啉-3-酮、2-正辛基-4-異噻唑啉-3-酮、5-氯-2-甲基-4-異噻唑啉-3-酮、氯化(5-氯-2-甲基-4-異噻唑啉-3-酮)鎂、氯化(5-氯-2-甲基-4-異噻唑啉-3-酮)鈣、氯化(2-甲基-4-異噻唑啉-3-酮)鈣等。作為其他防腐防黴劑的具體例,可舉例如:無水乙酸鈉、山梨酸鈉、苯甲酸鈉、Arch Chemicals公司製之商品名為ProxelRTMGXL(S)或ProxelRTMXL-2(S)等。另外,本說明書中,上標的「RTM」意指註冊商標。
作為pH值調整劑,只要不會對所製備的墨水造成不良影響,且可將墨水的pH值控制為例如5~11的範圍內,則可使用任意的物質。作為其具體例,可舉例如:二乙醇胺、三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等烷醇胺;氫氧化鋰、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鹼金屬的氫氧化物;氫氧化銨(氨水);碳酸鋰、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鉀等鹼金屬的碳酸鹽;矽酸鈉、乙酸鉀等有機酸的鹼金屬鹽;磷酸二鈉等無機鹼等。
作為螯合劑的具體例,可舉例如: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氮基三乙酸鈉、羥基乙基乙二胺三乙酸鈉、二乙三胺五乙酸鈉、尿嘧啶二乙酸鈉等。
作為防鏽劑的具體例,可舉例如:酸性亞硫酸鹽、硫代硫酸鈉、巰乙酸銨、亞硝酸銨二異丙酯、季戊四醇四硝酸酯、亞硝酸銨二環己酯等。
作為水溶性紫外線吸收劑的具體例,可舉例如:經磺化之二苯甲酮類化合物、苯并三唑類化合物、水楊酸類化合物、桂皮酸類化合物、三嗪類化合物。
作為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具體例,可舉例如: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纖維素衍生物、聚胺、聚亞胺等。
作為抗氧化劑的具體例,可舉例使用各種有機類及金屬錯合物類的防褪色劑。作為該有機類防褪色劑的例子,可舉例如:對苯二酚類、烷氧酚類、二烷氧酚類、酚類、苯胺類、胺類、茚烷類、二氫苯并哌喃類、烷氧基苯胺類、雜環類等。
作為界面活性劑之例子,可舉例如:陰離子類、陽離子類、非離子類等公知的界面活性劑。
作為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可舉例如:烷基磺酸基羧酸鹽、α-烯烴磺酸鹽、聚氧乙烯烷基醚乙酸鹽、N-醯基胺基酸及其鹽、N-醯基甲基牛磺酸鹽、烷基硫酸鹽聚氧烷基醚硫酸鹽、烷基硫酸鹽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鹽、松香酸皂、蓖麻油硫酸酯鹽、月桂醇硫酸酯鹽、烷基酚型磷酸酯、烷基型磷酸酯、烷基芳基磺酸鹽、二乙基磺酸基琥珀酸鹽、二乙基 己基磺酸基琥珀酸鹽、二辛基磺酸基琥珀酸鹽等。
作為陽離子界面活性劑,可舉例如:2-乙烯基吡啶衍生物、聚(4-乙烯基吡啶)衍生物等。
作為兩性界面活性劑,可舉例如:月桂基二甲基胺基乙酸甜菜鹼、2-烷基-N-羧基甲基-N-羥乙基咪唑啉鎓甜菜鹼、椰子油脂肪醯胺丙基二甲基胺基乙酸甜菜鹼、聚辛基聚胺基乙基甘胺酸、咪唑啉衍生物等。
作為非離子界面活性劑,可舉例如:聚氧乙烯壬基苯醚、聚氧乙烯辛基苯醚、聚氧乙烯十二烷基苯醚、聚氧乙烯油基醚、聚氧乙烯月桂醚、聚氧乙烯烷基醚等醚類;聚氧乙烯油酸酯、聚氧乙烯二硬脂酸酯、山梨醇酐月桂酸酯、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單油酸酯、山梨醇酐倍半油酸酯、聚氧乙烯單油酸酯、聚氧乙烯硬脂酸酯等酯類;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3,6-二甲基-4-辛炔-3,6-二醇、3,5-二甲基-1-己炔-3-醇等乙炔醇類;日信化學公司製造的商品名SurfynolRTM 104、105PG50、82、420、440、465、485、OlfineRTMSTG;聚醇醚類(例如Sigma-Aldrich公司製的TergitolRTM15-S-7等)等。
上述墨水製備劑可分別單獨使用或混合使用,以Surfynol類之界面活性劑為佳,較佳為SurfynolRTM 104 PG50、SurfynolRTM440、SurfynolRTM 465。
本發明之墨水組成物,可在各種領域內使用,其中特別適用於筆記用水性墨水、水性印刷墨水、資料記錄墨水、印染等,並適用於後述的本發明之噴墨記錄方法。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噴墨記錄方法。本發明之噴墨記錄方法是將上述本發明之墨水組成物作為墨水使用,藉由將該墨水的墨滴根據記錄訊號吐出,使其附著在被記錄材料上來進行記錄。記錄時使用之墨水噴嘴並無特別限制,可依照目的來適當選擇。
該記錄方法可採用公知之方法,例如:利用靜電吸引力將墨水吐出之電荷控制方式;利用壓電元件的震動壓力之應需噴印方式(drop on demand method)(壓力脈衝方式);將電訊號轉換成聲束(acoustic beam)來照射墨水,並利用其輻射壓力使墨水噴出之聲波噴墨方式;加熱墨水形成氣泡,並利用所產生的壓力之熱感應式噴墨,亦即氣泡式噴墨(Bubble Jet)(註冊商標)方式等。此外,上述噴墨記錄方法中,亦包括以下方式:將稱為相片墨水(photo ink)之墨水中色素濃度(色素含量)較低的墨水,以小體積大量射出之方式;使用實質上色相相同而墨水中色素濃度不同的多種墨水來改良畫質的方式;使用無色透明的墨水的方式等。
本發明之著色體是藉由本發明之墨水組成物所著色而成的物質,以藉由使用噴墨印表機之噴墨記錄方法,而被本發明之墨水組成物著色之被記錄材料為佳。作為可被著色之被記錄材料並無特別限制,而以例如紙、薄膜等資訊傳遞用片材、纖維或布匹(纖維素、耐綸、羊毛等)、皮革、彩色濾光片用基材等為佳,其中以資訊傳遞用片材為佳。
作為資訊傳遞用片材,有經表面處理的片材,具體而言,是在紙、合成紙、薄膜等基材上設置有墨水受容層之片材。 墨水受容層可藉由例如以下方法而設置:對上述基材含浸或塗佈陽離子類聚合物之方法;將多孔質二氧化矽、氧化鋁溶膠、特殊陶瓷等可吸收墨水中色素的無機微粒子,與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基吡咯啶酮等親水性聚合物一起塗佈於上述基材表面之方法等。這種設置有墨水受容層的資訊傳遞用片材,通常被稱為噴墨專用紙、噴墨專用膜、光澤紙、光澤膜等。
上述資訊傳遞用片材中,將多孔性白色無機物塗佈於表面而得的片材,其表面光澤度高,且具有優異的耐水性,故特別適合照片影像之記錄。然而,已知記錄於這些被記錄材料上的圖像會因臭氧氣體而大幅變/褪色。但是,本發明的墨水組成物因為具有優異的耐臭氧氣體性,故於此種被記錄材料上噴墨記錄時亦可發揮出很大的效果。
作為上述將多孔性白色無機物塗刷於表面的片材,代表性的市售品可舉例有:佳能(Cano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商品名:Professional Photo Paper、Super Photo Paper、光澤Gold及Matte Photo Paper;Seiko Epso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商品名:照片用紙Crispia(高光澤)、照片用紙(光澤)、消光相紙;日本惠普(Hewlett-Packard)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商品名:高級相片用紙(Advanced Photo Paper)(光澤);富士軟片(Fuji Fil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商品名:畫彩照片最後加工Pro等。
作為資訊傳遞用片材,對於未設置墨水受容層之凹版印刷、膠版印刷所用之媒體,本發明之墨水組成物亦可得到適當的影像。
作為資訊傳遞用片材,可適用於未進行表面處理之普通紙等。一般而言普通紙是正反面皆未被塗佈,沿著露出於表面之紙漿的纖維方向上容易大量發生水系墨水的絮化(feathering)。因此,大多數情況下,為了抑制水系墨水的絮化,添加相對於紙漿質量在0.1質量%前後之上漿劑。上述普通紙藉由添加上漿劑,可抑制水系墨水的絮化,並具有提高畫質的效果,相反地,具有降低水系墨水的滲透速度之特性,對於基本上作為滲透乾燥方式之噴墨記錄而言,是難以得到早期乾燥性的記錄用媒體。然而,對於這樣的媒體,亦可得到適當的畫像,正是本發明之墨水組成物的一個重要特徵。
使用上述未設置墨水受容層之媒體時,藉由施加表面改質處理,可進一步得到適當的畫像。
上述表面改質處理,以選自公知的電暈放電、電漿處理及火焰處理之表面改質方法為佳。此處,經過表面改質處理之媒體,已知其效果會隨著時間而減少,故該表面改質處理步驟、及噴墨印刷步驟連續進行為佳,表面改質處理步驟是緊接在噴墨印刷步驟前進行最佳。
電暈放電處理,是在接地的金屬滾輪及與其相隔數mm間隔上放置之鐵絲狀電極之間,施加數千伏特之高電壓,來產生電暈放電的處理方法。在此電暈放電中的電極-滾輪之間,藉由將未設置墨水受容層之媒體配置並處理,可使媒體表面進行親水處理化,成為更適合的資訊傳遞用片材。
電漿處理,是將高分子材料放在含有氬、氖、氦、氮、二氧化碳、氧、空氣等之容器內,並暴露於藉由輝光放 電所產生之電漿中,目的是在材料的表面導入含有氧、氮等之官能基。可推測是在氬或氖等惰性氣體以低壓存在時,未設置墨水受容層之媒體表面受到電漿的攻擊,在該表面生成自由基。之後,並可推測是藉由暴露於空氣中,使自由基與氧結合,在高分子材料表面上導入羧酸基或羰基、胺基等,藉此進行表面加工。
火焰處理,是在化學惰性的表面上,噴上由噴燈噴射之氣體氧化焰,藉由使表面氧化來提升親水性的處理。火焰處理是業者所公知,可使用各種公知的裝置,在磁性層表面施加親水化處理。
對於未設置墨水受容層之媒體,進行上述表面處理加工而未得到所需效果時,亦即依照媒體種類不同而難以得到效果時,可提高上述表面處理加工的次數、處理時間、及外加電壓來進行處理。
使用本發明之噴墨記錄方法在資訊傳遞用片材等之被記錄材料上記錄,可舉例如將含有上述墨水組成物的容器設置於噴墨印表機中既定的位置,用上述一般的記錄方法記錄於被記錄材料上。
本發明之噴墨記錄方法,是可將本發明之黑色墨水組成物、與各種公知之顏色的墨水組成物併用,顏色可舉例如:洋紅色、青色、黃色、及依照需求可併用綠色、藍色(或紫色)、及紅色(或橘色)。
各種顏色之墨水組成物,是分別注入於各容器內,將該各容器與含有本發明之黑色墨水組成物的容器同樣地裝填於 噴墨印表機中既定的位置而用於噴墨記錄。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未限定於以下實施例。並且,本文中之「份」及「%」,若無特別敘述則為質量標準。又,各個合成反應及晶析等之操作,若無特別註明,則皆在攪拌下進行。
本實施例中,嵌段共聚物的聚合率、重量平均分子量(Mw)、多分散性指數(PDI)、酸價是遵照下述方法評估。
<聚合率>
使用NMR測定1H-NMR,由單體之乙烯基與聚合物之酯支鏈的峰面積比來算出聚合率。NMR是使用AVANCE500(500MHz,Bruker BioSpin公司製)。
<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多分散性指數(PDI)>
使用GPC測定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數量平均分子量(Mn)。並由此測定值算出多分散性指數(PDI)。GPC是使用HLC-8320GPC(Tosoh公司製),使用兩支TSK gel Super Multipore HZ-H(Tosoh公司製,4.6mmI.D.×15cm)作為管柱,使用四氫呋喃作為沖提劑。又,標準試樣是使用TSK Standard(Tosoh公司製)。
<酸價>
酸價是表示中和固體成分1g中之酸性成分所需之氫氧化鉀的重量。將5.0g之測定樣品溶解於50ml之四氫呋喃所製備之溶液,以1.0w/v%之酚酞乙醇溶液(90)作為指示劑,用0.5M乙醇性氫氧化鉀溶液滴定,並用下式算出酸價。
A=56.11×Vs×0.5×f/w
A:酸價(mgKOH/g)
Vs:滴定所需之0.5M乙醇性氫氧化鉀的使用量(mL)
f:0.5M乙醇性氫氧化鉀的力價
w:測定樣品的重量(g)(固體成分換算)
[(A)聚合起始劑的製備]
[合成例1]:乙基-2-甲基-2-正丁基氫碲基-丙酸酯(以下稱為「BTEE」)的合成
金屬碲(商品名:Tellurium(-40mesh),Aldrich公司製)6.38g(50mmol)懸浮於THF 50ml。在所得之懸浮液中將正丁基鋰(Aldrich公司製,1.6M己烷溶液)34.4mL(55mmol)在室溫時緩慢滴入(10分鐘)。將所得之反應溶液攪拌至金屬碲完全消失為止(20分鐘)。接著,在室溫時加入乙基-2-溴-異丁酸酯10.7g(55mmol)並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將溶劑進行減壓濃縮,接著減壓蒸餾,得到黃色油狀物8.98g(產率59.5%)之BTEE。
[合成例2]二丁基二碲(以下稱為「DBDT」)的合成
金屬碲(商品名:Tellurium(-40mesh),Aldrich公司製)3.19g(25mmol)懸浮於THF 25ml。在所得之懸浮液中將正丁基鋰(Aldrich公司製,1.6M己烷溶液)17.2mL(27.5mmol)在0℃時緩慢加入(10分鐘)。將所得之反應溶液攪拌至金屬碲完全消失為止(10分鐘)。接著,在室溫時加入氯化銨20ml並攪拌1小時。反應結束後,將有機層分 離,將水層用乙醚萃取3次。將所收集的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鈉乾燥後進行減壓濃縮,得到黑紫色油狀物4.41g(11.93mmol;產率95%)之DBDT。
[(B)嵌段共聚物的製備]
[合成例3]:嵌段共聚物A的合成
在氮氣環境的手套箱內,備有攪拌機之燒杯中放入甲基丙烯酸苯甲酯(東京化成公司製)90g(511mmol)、BTEE 2.00g(6.67mmol)、DBDT 1.22g(3.33mmol)、2,2’-偶氮雙-異丁腈(商品名:AIBN,大塚化學公司製,以下稱為「AIBN」)0.33g(2.00mmol)、及甲氧基丙醇90g,在60℃時反應16小時。聚合率為99.6%,Mw為16,200,PDI為1.41。
將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丁酯(東京化成公司製)45g(317mmol)、甲基丙烯酸(東京化成公司製)25g(290mmol)、AIBN 0.22g(1.33mmol)、及甲氧基丙醇70g,在60℃時反應22小時。聚合率為99.1%。
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溶液倒入庚烷5L中,藉由將沉澱物抽氣過濾並乾燥,得到白色粉末狀的嵌段聚合物A 138.2g(產率86%)。酸價為104。Mw及PDI是將嵌段共聚物中的羧酸成分進行甲酯化後測定,Mw為24,300,PDI為1.49。
[合成例4]:嵌段共聚物B的合成
在氮氣環境的手套箱內,備有攪拌機之燒杯中放入甲基丙烯酸苯甲酯(東京化成公司製)90g(511mmol)、BTEE 3.00g(10.00mmol)、DBDT 1.85g(5.0mmol)、AIBN 0.33g(2.00mmol)、及甲氧基丙醇90g,在60℃時反應23小時。 聚合率為99.8%。Mw為11,800,PDI為1.41。
將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丁酯(東京化成公司製)45g(317mmol)、甲基丙烯酸(東京化成公司製)25g(290mmol)、AIBN 0.22g(1.33mmol)、及甲氧基丙醇70g,在60℃時反應21小時。聚合率為99.1%。
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溶液倒入庚烷5L中,藉由將沉澱物抽氣過濾並乾燥,得到白色粉末狀的嵌段聚合物B 155.2g(產率97%)。酸價為102。Mw及PDI是將嵌段共聚物中的羧酸成分進行甲酯化後測定,Mw為17,300,PDI為1.31。
[合成例5]:嵌段共聚物C的合成
在氮氣環境的手套箱內,備有攪拌機之燒杯中放入甲基丙烯酸苯甲酯(東京化成公司製)90g(511mmol)、BTEE 1.50g(5.0mmol)、DBDT 0.92g(2.5mmol)、AIBN 0.25g(1.50mmol)、及甲氧基丙醇90g,在60℃時反應23小時。聚合率為99.9%,Mw為21,500,PDI為1.46。
將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丁酯(東京化成公司製)45g(317mmol)、甲基丙烯酸(東京化成公司製)25g(290mmol)、AIBN 0.16g(1.00mmol)、及甲氧基丙醇70g,在60℃時反應21小時。聚合率為99.0%。
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溶液倒入庚烷5L中,將沉澱物抽氣過濾並乾燥,得到白色粉末狀的嵌段聚合物C 157.9g(產率99%)。酸價為100。Mw及PDI是將嵌段共聚物中的羧酸成分進行甲酯化後測定,Mw為29,000,PDI為1.39。
[合成例6]:嵌段共聚物D的合成
在氮氣環境的手套箱內,備有攪拌機之燒杯中放入甲基丙烯酸苯甲酯(東京化成公司製)90g(511mmol)、BTEE 1.00g(3.33mmol)、DBDT 0.62g(1.67mmol)、AIBN 0.16g(1.00mmol)、及甲氧基丙醇90g,在60℃時反應23小時。聚合率為99.9%,Mw為21,500,PDI為1.46。
將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丁酯(東京化成公司製)45g(317mmol)、甲基丙烯酸(東京化成公司製)25g(290mmol)、AIBN 0.16g(1.00mmol)、及甲氧基丙醇70g,在60℃時反應19小時。聚合率為99.7%。
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溶液倒入庚烷5L中,將沉澱物抽氣過濾並乾燥,得到白色粉末狀的嵌段聚合物D 138.1g(產率86%)。酸價為102。Mw及PDI是將嵌段共聚物中的羧酸成分進行甲酯化後測定,Mw為43,000,PDI為1.40。
[合成例7]:嵌段共聚物E的合成
在氮氣環境的手套箱內,備有攪拌機之燒杯中放入甲基丙烯酸苯甲酯(東京化成公司製)90g(511mmol)、BTEE 2.00g(6.67mmol)、DBDT 1.23g(3.33mmol)、AIBN 0.33g(1.33mmol)、及甲氧基丙醇90g,在60℃時反應24小時。聚合率為99.3%,Mw為17,200,PDI為1.45。
將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丁酯(東京化成公司製)48g(338mmol)、甲基丙烯酸(東京化成公司製)22g(256mmol)、AIBN 0.22g(0.67mmol)、及甲氧基丙醇70g,在60℃時反應24小時。聚合率為98.9%。
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溶液倒入庚烷5L中,將沉澱物抽氣 過濾並乾燥,得到白色粉末狀的嵌段聚合物E 153.3g(產率96%)。酸價為90。Mw及PDI是將嵌段共聚物中的羧酸成分進行甲酯化後測定,Mw為25,100,PDI為1.29。
[合成例8]:嵌段共聚物F的合成
在氮氣環境的手套箱內,備有攪拌機之燒杯中放入甲基丙烯酸苯甲酯(東京化成公司製)90g(511mmol)、BTEE 2.00g(6.67mmol)、DBDT 1.23g(3.33mmol)、AIBN 0.33g(1.33mmol)、及甲氧基丙醇90g,在60℃時反應21小時。聚合率為99.2%,Mw為17,300,PDI為1.45。
將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丁酯(東京化成公司製)40.7g(286mmol)、甲基丙烯酸(東京化成公司製)29.3g(341mmol)、AIBN 0.22g(0.67mmol)、及甲氧基丙醇70g,在60℃時反應24小時。聚合率為99.6%。
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溶液倒入庚烷5L中,將沉澱物抽氣過濾並乾燥,得到白色粉末狀的嵌段聚合物F 153.9g(產率96%)。酸價為118。Mw及PDI是將嵌段共聚物中的羧酸成分進行甲酯化後測定,Mw為25,600,PDI為1.30。
[(C)水分散液的製備]
[實施例1]
(洋紅色水系分散液-1)
將合成例4所得的高分子分散劑(嵌段聚合物B)取6份,溶解於2-丁酮30份,形成均相溶液。在此之中,加入氫氧化鈉0.44份溶解於離子交換水41份之溶液,攪拌1小時來製備高分子分散劑溶解後之乳化溶液。此時無結晶析出。 在此之中,加入C.I.Pigment Red 122(High Performance Colours Ltd公司製,HPC Red 1220)20份,用砂磨機進行分散。分散是在1500rpm之條件下進行15小時。之後,滴入離子交換水100份,並過濾將分散用珠粒去除後,用蒸發器將2-丁酮及水進行減壓蒸餾後,得到固體成分15.1%之洋紅色分散液。水溶液中的固體成分測定是用A&D公司製之MS-70,由乾燥重量法測定。此時pH值為9.7,平均粒徑為96nm,黏度為6.0mPa‧s。
[實施例2]
(洋紅色水系分散液-2)
將合成例3所得的高分子分散劑(嵌段聚合物A)取6份,溶解於2-丁酮30份,形成均相溶液。在此之中,加入氫氧化鈉0.45份溶解於離子交換水42份之溶液,攪拌1小時來製備高分子分散劑溶解後之乳化溶液。此時無結晶析出。在此之中,加入C.I.Pigment Red 122(High Performance Colours Ltd公司製,HPC Red 1220)20份,用砂磨機進行分散。分散是在1500rpm之條件下進行15小時。之後,滴入離子交換水100份,並過濾將分散用珠粒去除後,用蒸發器將2-丁酮及水進行減壓蒸餾後,得到固體成分13.7%之洋紅色分散液。水溶液中的固體成分測定是用A&D公司製之MS-70,由乾燥重量法測定。此時pH值為9.5,平均粒徑為80nm,黏度為6.7mPa‧s。
[實施例3]
(洋紅色水系分散液-3)
將合成例5所得的高分子分散劑(嵌段聚合物C)取6份,溶解於2-丁酮30份,形成均相溶液。在此之中,加入氫氧化鈉0.43份溶解於離子交換水42份之溶液,攪拌1小時來製備高分子分散劑溶解後之乳化溶液。此時無結晶析出。在此之中,加入C.I.Pigment Red 122(High Performance Colours Ltd公司製,HPC Red 1220)20份,用砂磨機進行分散。分散是在1500rpm之條件下進行15小時。之後,滴入離子交換水100份,並過濾將分散用珠粒去除後,用蒸發器將2-丁酮及水進行減壓蒸餾後,得到固體成分13.9%之洋紅色分散液。水溶液中的固體成分測定是用A&D公司製之MS-70,由乾燥重量法測定。此時pH值為9.6,平均粒徑為102nm,黏度為7.4mPa‧s。
[實施例4]
(洋紅色水系分散液-4)
將合成例6所得的高分子分散劑(嵌段聚合物D)取6份,溶解於2-丁酮30份,形成均相溶液。在此之中,加入氫氧化鈉0.44份溶解於離子交換水41份之溶液,攪拌1小時來製備高分子分散劑溶解後之乳化溶液。此時無結晶析出。在此之中,加入C.I.Pigment Red 122(High Performance Colours Ltd公司製,HPC Red 1220)20份,用砂磨機進行分散。分散是在1500rpm之條件下進行15小時。之後,滴入離子交換水100份,並過濾將分散用珠粒去除後,用蒸發器將2-丁酮及水進行減壓蒸餾後,得到固體成分12.7%之洋紅色分散液。水溶液中的固體成分測定是用A&D公司製之MS-70, 由乾燥重量法測定。此時pH值為9.6,平均粒徑為102nm,黏度為20.2mPa‧s。
[實施例5]
(洋紅色水系分散液-5)
將合成例7所得的高分子分散劑(嵌段聚合物E)取6份,溶解於2-丁酮30份,形成均相溶液。在此之中,加入氫氧化鈉0.38份溶解於離子交換水88份之溶液,攪拌1小時來製備高分子分散劑溶解後之乳化溶液。此時無結晶析出。在此之中,加入C.I.Pigment Red 122(High Performance Colours Ltd公司製,HPC Red 1220)20份,用砂磨機進行分散。分散是在1500rpm之條件下進行15小時。之後,滴入離子交換水100份,並過濾將分散用珠粒去除後,用蒸發器將2-丁酮及水進行減壓蒸餾後,得到固體成分11.7%之洋紅色分散液。水溶液中的固體成分測定是用A&D公司製之MS-70,由乾燥重量法測定。此時pH值為9.8,平均粒徑為104nm,黏度為3.0mPa‧s。
[實施例6]
(洋紅色水系分散液-6)
將合成例8所得的高分子分散劑(嵌段聚合物F)取6份,溶解於2-丁酮30份,形成均相溶液。在此之中,加入氫氧化鈉0.51份溶解於離子交換水41份之溶液,攪拌1小時來製備高分子分散劑溶解後之乳化溶液。此時無結晶析出。在此之中,加入C.I.Pigment Red 122(High Performance Colours Ltd公司製,HPC Red 1220)20份,用砂磨機進行分 散。分散是在1500rpm之條件下進行15小時。之後,滴入離子交換水100份,並過濾將分散用珠粒去除後,用蒸發器將2-丁酮及水進行減壓蒸餾後,得到固體成分12.68%之洋紅色分散液。水溶液中的固體成分測定是用A&D公司製之MS-70,由乾燥重量法測定。此時pH值為9.6,平均粒徑為110nm,黏度為10.4mPa‧s。
[比較例1]
(洋紅色水系分散液-7)
將合成例4所述之高分子分散劑(嵌段共聚物B)取代為星光PMC公司製之Hi-Ros X VS-1202並取9份,溶解於2-丁酮30份,形成均相溶液。上述分散劑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三種單體所組成的隨機聚合物,酸價為140mgKOH/g,且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1000之隨機聚合物。分散劑溶解後的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0.9份溶解於離子交換水76份之溶液,攪拌1小時來製備高分子分散劑溶解後之乳化溶液。此時無結晶析出。在此之中,加入C.I.Pigment Red 122(High Performance Colours Ltd公司製,HPC Red 1220)30份,用砂磨機進行分散。分散是在1500rpm之條件下進行15小時。之後,滴入離子交換水150份,並過濾將分散用珠粒去除後,用蒸發器將2-丁酮及水進行減壓蒸餾後,得到固體成分13.5%之洋紅色分散液。水溶液中的固體成分測定是用A&D公司製之MS-70,由乾燥重量法測定。此時pH值為8.8,平均粒徑為181nm,黏度為6.7mPa‧s。
[比較例2]
(洋紅色水系分散液-8)
將合成例4所述之高分子分散劑(嵌段共聚物B)取代為Ciba公司製之EFKA4585並取18份,溶解於2-丁酮30份,形成均相溶液。上述分散劑是A-B嵌段聚合物,酸價為20mgKOH/g,且為50%水溶液。分散劑溶解後的溶液中,加入離子交換水68份,攪拌1小時來製備高分子分散劑溶解後之乳化溶液。此時無結晶析出。在此之中,加入C.I.Pigment Red 122(High Performance Colours Ltd公司製,HPC Red 1220)30份,用砂磨機進行分散。分散是在1500rpm之條件下進行15小時。之後,滴入離子交換水150份,並過濾將分散用珠粒去除後,用蒸發器將2-丁酮及水進行減壓蒸餾後,得到固體成分13.3%之洋紅色分散液。水溶液中的固體成分測定是用A&D公司製之MS-70,由乾燥重量法測定。此時pH值為8.3,平均粒徑為133nm,黏度為7.0mPa‧s。
[實施例7]
(黑色水系分散液)
除了將上述實施例2之C.I.Pigment Red 122取代為C.I.Pigment Black 7來使用以外,其餘與實施例2相同,得到黑色水系分散液。分散液的固體成分為12.9%,pH值為7.9,平均粒徑為88nm,黏度為4.6mPa‧s。
[實施例8]
(青色水系分散液)
除了將上述實施例2之C.I.Pigment Red 122取代為C.I.Pigment Blue 15:3來使用以外,其餘與實施例2相同,得到 青色水系分散液。分散液的固體成分為12.4%,pH值為9.2,平均粒徑為102nm,黏度為6.2mPa‧s。
[實施例9]
(黃色水系分散液)
除了將上述實施例2之C.I.Pigment Red 122取代為C.I.Pigment Yellow 74來使用以外,其餘與實施例2相同,得到黃色水系分散液。分散液的固體成分為14.1%,pH值為7.3,平均粒徑為82nm,黏度為2.4mPa‧s。
[(D)水系分散液之評估]
將實施例1至9及比較例1、2所得的水系分散液放入密閉容器中,在70℃之恆溫恆溼機內靜置7天。之後,測定黏度及平均粒徑並進行評估。
上述物性之數值,與起始值相差越少則代表越安定,表示保存安定性優異。結果,實施例1至9之水系分散液並未由起始物性值變化,可知這些分散液安定。另一方面,比較例2之水系分散液在保存後分散液固化,可知不適合作為水系分散液。
[(E)墨水之製備-1]
將上述實施例1至6所得的水系分散液,與下述表1所述之各成份混合,並得到本發明之墨水組成物後,用3μm之薄膜濾片將雜質過濾,所得的墨水分別作為實施例10至15。將所得的墨水組成物,以下稱為「墨水」。同樣地,用比較例1及2所得的水系分散液來製備比較例所用的墨水3及4。各個墨水皆將顏料濃度調整至6%,剩餘份用離子交換水進行 調整。
[(F)再分散性之評估]
上述實施例10至12、及比較例3、4之墨水取25μL置於玻璃皿上,在60℃之恆溫恆溼機內乾燥4小時。乾燥後之墨水上,在室溫時滴下2mL之離子交換水,由目測觀察是否再分散並評估。再分散之溶液,因著色溶液會像暈染一樣擴散,故可用目測判斷。墨水越能再分散則表示乾燥後越不容易堵塞而優異。結果如表2所示。並且,評估是藉由以下標準:
◎:無殘渣、全部再分散
○:殘留些許殘渣、但幾乎全部再分散
△:殘留許多殘渣、但有些有再分散
×:完全無再分散
由上述結果明顯可知,各實施例的分散液,與比較例1至2的分散液相較之下,明顯可知其安定性極為優異。亦即意味著,作為分散液保存時,安定性、再分散性亦極為良好。進一步作為墨水利用時,物性的變化亦較少,明顯可知其比各比較例的墨水更優異。
【產業利用的可能性】
本發明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適合用於噴墨用墨水,且含有該水系著色分散液的墨水組成物,作為噴墨記錄用墨水極為有用。

Claims (13)

  1. 一種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至少含有(I)著色劑、(II)液態介質及(III)高分子分散劑,其中,前述(III)高分子分散劑是一種A-B嵌段聚合物(A、B是分別表示不同單體之聚合物),是使用下述兩種混合物的其中一種作為聚合起始劑,並藉由活性自由基聚合法進行共聚而得:下述通式(1)所示之有機碲化合物與下述通式(2)所示之有機二碲化合物之混合物;或是,下述通式(1)所示之有機碲化合物、偶氮類聚合起始劑及下述通式(2)所示之有機二碲化合物之混合物;並且,構成A嵌段之單體是下述通式(3)所示之一種類以上的單體,構成B嵌段之單體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及/或丙烯酸苯甲酯; (式中,R1表示C1~C8之烷基、芳基、芳基取代基、或芳香族雜環基,R2及R3表示氫原子或C1~C8之烷基,R4表示芳基、芳基取代基、芳香族雜環基、醯基、醯胺基、氧羰基、或氰基), (式中,R1與前述通式(1)之R1同義), (式中,R5表示氫原子或可具有碳數4的分支之烷基,R6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其中,前述(III)高分子分散劑的酸價是90~200mgKOH/g。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其中,前述(III)高分子分散劑的質量平均分子量是10000~60000。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其中,構成上述A嵌段之單體是下述兩種單體:上述通式(3)中,R5為氫原子、R6為甲基之單體;及R5為正丁基、R6為甲基之單體。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其中,前述(I)著色劑是顏料或分散染料。
  6. 一種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的製造方法,是製造請求項1所述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使前述(III)高分子分散劑包覆前述(I)著色劑的表面的步驟。
  7. 一種噴墨記錄用墨水組成物,該組成物包括請求項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之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或藉由請求項6所述之製造方法而得的噴墨用水系著色分散液。
  8. 一種噴墨記錄方法,是使用如請求項7所述之噴墨記錄用墨水組成物作為墨水,根據記錄訊號使該墨水的墨滴吐出在 被記錄材料上來進行記錄。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噴墨記錄方法,其中,前述被記錄材料是資訊傳遞用片材。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噴墨記錄方法,其中,前述資訊傳遞用片材是具有含多孔性白色無機物的墨水受容層之片材。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噴墨記錄方法,其中,前述資訊傳遞用片材是被施加過表面改質處理的記錄用媒體,該表面改質處理是選自電暈放電、電漿處理及火焰處理。
  12. 一種著色體,是藉由如請求項7所述之噴墨記錄用墨水組成物著色而成的著色體。
  13. 一種噴墨印表機,其裝填有含有如請求項7所述之噴墨記錄用墨水組成物之容器。
TW102103525A 2012-02-02 2013-01-30 Ink-jet coloring liquid, ink compositio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chromosome TWI5643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20620 2012-0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3804A TW201343804A (zh) 2013-11-01
TWI564349B true TWI564349B (zh) 2017-01-01

Family

ID=48905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3525A TWI564349B (zh) 2012-02-02 2013-01-30 Ink-jet coloring liquid, ink compositio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chromosome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20140363642A1 (zh)
EP (1) EP2810995B1 (zh)
JP (1) JP6046643B2 (zh)
KR (1) KR102042291B1 (zh)
CN (1) CN104093794B (zh)
BR (1) BR112014019182A8 (zh)
CA (1) CA2863374C (zh)
IN (1) IN2014DN06833A (zh)
TW (1) TWI564349B (zh)
WO (1) WO20131150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32506B1 (ko) 2012-11-28 2020-07-09 닛뽄 가야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잉크 조성물 및 날염 방법
EP3015517B1 (en) 2013-07-25 2018-01-03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Ink set,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colored body
JP6588891B2 (ja) * 2014-03-31 2019-10-09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着色体
CN106133072A (zh) * 2014-03-31 2016-11-16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油墨组合物及印染方法
TWI554345B (zh) * 2014-08-06 2016-10-21 東周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噴印用貴金屬觸媒墨水之製造方法及其貴金屬觸媒墨水
JP6265494B2 (ja) * 2014-12-24 2018-01-24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着色体
JP6282221B2 (ja) * 2014-12-24 2018-02-21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着色体
JP6568392B2 (ja) * 2015-04-23 2019-08-28 大塚化学株式会社 ブロック共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分散剤並びに顔料分散組成物
JP6372923B2 (ja) * 2015-05-12 2018-08-15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捺染方法
JP6179695B1 (ja) 2015-10-08 2017-08-16 Dic株式会社 水性顔料分散体、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性グリーンインクまた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性レッドインク
US20180282943A1 (en) * 2015-10-19 2018-10-04 Dic Corporation Printing agent, printing agent production method, and cloth article
JP7023712B2 (ja) 2015-10-30 2022-02-22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用エマルション組成物及び水性インク
WO2017115659A1 (en) * 2015-12-28 2017-07-06 Kao Corporation Water-based pigment dispersion
EP3412693B1 (en) * 2016-02-03 2020-05-13 Otsuka Chemical Co., Ltd. Aba block copolymer, dispersant, and pigment dispersion composition
JP6632027B2 (ja) * 2016-04-19 2020-01-15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7222842A (ja) * 2016-05-11 2017-12-21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モットリングの改善方法
JP2018058935A (ja) * 2016-10-03 2018-04-12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WO2018114140A1 (en) * 2016-12-20 2018-06-28 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 (Switzerland) Gmbh Inks and a process for ink-jet printing textile fibre materials
TWI606071B (zh) * 2016-12-23 2017-11-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雙團塊共聚物與分散液
US10995228B2 (en) 2017-05-11 2021-05-04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Hollow structure particles,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white ink
JP7423175B2 (ja) * 2017-06-15 2024-01-29 Dic株式会社 水性顔料分散体及び水性顔料分散体の製造方法
JP6376711B2 (ja) * 2017-06-22 2018-08-22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摩擦堅牢度の向上方法
US20200270474A1 (en) 2017-09-13 2020-08-27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Ink dispersion composition and water-based ink
JP7058286B2 (ja) 2017-12-11 2022-04-21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中空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白インク
EP3778796A4 (en) 2018-03-26 2022-01-05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WHITE INK, INK SET, AND RECORDING PROCESS
JP2019167494A (ja) * 2018-03-26 2019-10-03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及び繊維の捺染方法
JP7187173B2 (ja) * 2018-05-08 2022-12-12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
KR20210130729A (ko) 2019-02-25 2021-11-01 닛뽄 가야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잉크용 분산액 조성물 및 잉크 조성물
EP3933020B1 (en) 2019-02-26 2023-09-27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Use of a cleaning solution and inkjet printer cleaning method
WO2020229183A1 (en) * 2019-05-16 2020-11-19 Societe Bic Solid ink composition and water-based ink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220315783A1 (en) 2019-07-08 2022-10-06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Ink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WO2021157418A1 (ja) 2020-02-05 2021-08-12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及び印刷メディア
NL2025262B1 (en) * 2020-04-02 2021-10-25 Xeikon Mfg Nv Inkjet printing process, ink set of inkjet inks for forming an image on a substrate
EP3932998A1 (en) * 2020-06-30 2022-01-05 Société BIC Handheld writing tool having improved cap-off time
WO2022203041A1 (ja) 2021-03-26 2022-09-29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メディアセット、及び印刷メディア
EP4328039A1 (en) 2021-04-19 2024-02-28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ink,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ink set, ink medium set, and print medium
CN117120557A (zh) 2021-04-19 2023-11-24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喷墨用油墨、油墨组、油墨介质组及印刷介质
JP7281020B2 (ja) 2021-04-19 2023-05-24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メディアセット、及び印刷メディア
WO2022224787A1 (ja) 2021-04-19 2022-10-27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メディアセット、及び印刷メディア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5253A (zh) * 2002-08-08 2005-09-28 大塚化学株式会社 活性自由基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和聚合物
US20070287770A1 (en) * 2006-06-12 2007-12-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igment ink
US20090022910A1 (en) * 2005-02-04 2009-01-22 Fujifilm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medium
US20090233059A1 (en) * 2008-03-06 2009-09-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igment dispers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pigment dispersion, water-based ink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igment dispersio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using ink composition and ink jet recorded matter using ink composi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34395A (en) 1966-12-27 1970-10-13 Rusco Ind Inc Information transfer from a dielectric sheet
US4016483A (en) 1974-06-27 1977-04-05 Rudin Marvin B Microminiature integrated circuit impedance device including weighted elements and contactless switching means for fixing the impedance at a preselected value
US4078679A (en) 1977-01-28 1978-03-14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mpany Metering flow device for loading and conveying machines
EP0556649B1 (en) 1992-02-20 1999-06-23 E.I. Du Pont De Nemours & Company Incorporated Aqueous dispersions containing ABC triblock polymer dispersants
US5874974A (en) * 1992-04-02 1999-02-2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eliable high performance drop generator for an inkjet printhead
JP4078679B2 (ja) 1995-02-17 2008-04-23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性インク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4016483B2 (ja) 1998-05-29 2007-12-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材料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EP1059341B1 (en) 1998-12-28 2006-11-29 Kao Corporation Water-based ink for ink-jet recording
AU2001292092A1 (en) 2000-10-06 2002-04-15 Biocompatibles Uk Limited Zwitterionic polymers
US7029109B2 (en) * 2001-08-22 2006-04-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ink set,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unit and ink cartridge
KR100589035B1 (ko) * 2002-08-08 2006-06-14 오츠카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빙 라디칼 폴리머의 제조방법 및 폴리머
EP1754760B1 (en) * 2004-06-09 2010-03-24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Aqueous dispersion, ink composition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using same
JP2006169345A (ja) * 2004-12-15 2006-06-29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顔料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TWI347337B (en) 2006-04-14 2011-08-21 Otsuka Chemical Co Ltd Resin composition and heat resistant adhesive
US7812067B2 (en) * 2006-10-20 2010-10-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Binders for pigmented ink formulations
JP5083556B2 (ja) * 2007-06-21 2012-11-28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リビングラジカル重合開始剤及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5417600B2 (ja) * 2008-02-15 2014-02-19 大塚化学株式会社 水性顔料分散体及びコーティング剤
KR101346390B1 (ko) * 2008-07-28 2014-01-02 고쿠리츠 다이가쿠 호진 교토 다이가쿠 수성 안료 분산액, 및 사용
JP5666956B2 (ja) * 2010-04-01 2015-02-12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水性顔料分散液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水性顔料インク
JP5623792B2 (ja) * 2010-06-02 2014-11-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072354A (ja) 2010-08-31 2012-04-1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水性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5253A (zh) * 2002-08-08 2005-09-28 大塚化学株式会社 活性自由基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和聚合物
US20090022910A1 (en) * 2005-02-04 2009-01-22 Fujifilm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medium
US20070287770A1 (en) * 2006-06-12 2007-12-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igment ink
US20090233059A1 (en) * 2008-03-06 2009-09-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igment dispers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pigment dispersion, water-based ink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igment dispersio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using ink composition and ink jet recorded matter using ink compos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4019182A2 (zh) 2017-06-20
US20160160068A1 (en) 2016-06-09
CN104093794B (zh) 2016-10-12
IN2014DN06833A (zh) 2015-05-22
CA2863374C (en) 2019-08-27
CA2863374A1 (en) 2013-08-08
EP2810995A1 (en) 2014-12-10
EP2810995A4 (en) 2015-09-30
JP6046643B2 (ja) 2016-12-21
US20140363642A1 (en) 2014-12-11
CN104093794A (zh) 2014-10-08
KR102042291B1 (ko) 2019-11-07
BR112014019182A8 (pt) 2017-07-11
TW201343804A (zh) 2013-11-01
WO2013115071A1 (ja) 2013-08-08
EP2810995B1 (en) 2018-06-20
US10167405B2 (en) 2019-01-01
KR20140121408A (ko) 2014-10-15
JPWO2013115071A1 (ja) 2015-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4349B (zh) Ink-jet coloring liquid, ink compositio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chromosome
JP6609242B2 (ja)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捺染方法
WO2018221045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水性インキ、及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EP3070132A1 (en) Aqueous pigment dispersion and aqueous ink for inkjet recording use
EP3392319A1 (en) Aqueous ink set for ink jet recording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JP6588891B2 (ja)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着色体
US20110234679A1 (en) Ink set for ink jet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WO2013114929A1 (ja) 水性インク組成物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617441B2 (en) Ink set,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colored body
WO2020250670A1 (ja) 被覆着色剤、着色組成物、および被覆着色剤の製造方法
JP2017210710A (ja) 摩擦堅牢度の向上方法
JP6166685B2 (ja) 摩擦堅牢度の向上方法
JP2021098835A (ja) 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を含有する重合生成物および重合生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0712654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系インク
JP6372923B2 (ja)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捺染方法
JP6166684B2 (ja) インク組成物の保存安定性の向上方法
EP4190868A1 (en) Colored dispersion for inkjet, inkjet recording ink,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JP2023035200A (ja) イソインドリン系顔料含有水性着色組成物、および、着色体
JP2019167494A (ja) インク及び繊維の捺染方法
JP200712654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系イン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