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0046B -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video display device, and a video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ed by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video display device, and a video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ed by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0046B
TWI550046B TW103122500A TW103122500A TWI550046B TW I550046 B TWI550046 B TW I550046B TW 103122500 A TW103122500 A TW 103122500A TW 103122500 A TW103122500 A TW 103122500A TW I550046 B TWI550046 B TW I5500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mpound
resin
display device
imag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2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4264A (zh
Inventor
Takehiro Kinoshita
Kai Suzuki
Ritsuko Azuma
Kazuhiko Ooga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Kk
Publication of TW201514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4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00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004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藉由其製造方法所製造之影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例如使用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PC等的液晶顯示裝置等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以及藉由其製造方法所製造之影像顯示裝置。
以往,此類影像顯示裝置,為人所知者例如有第9圖所示之液晶顯示裝置101。
如第9圖所示,此液晶顯示裝置101,於液晶顯示面板102上,例如具有由玻璃或塑膠所構成之透明的保護部103。
此時,為了保護液晶顯示面板102以及偏光板(圖中未顯示),藉由使間隔材104中介存在於與保護部103之間,而在液晶顯示面板102與保護部103之間設置空隙105。
然而,由於液晶顯示面板102與保護部103之間之空隙105的存在而引起光散射,由此所起因導致對比或亮度的降低,且空隙105的存在亦阻礙面板的薄型化。
鑒於此問題,亦有人提出一種將樹脂充填於液晶顯示面板與保護部之間的空隙之內容(參照圖1)(例如專利文獻1)。
此外,近年來於行動電話中,智慧型手機逐漸成為主流,被稱為平板PC之機器亦急速普及。此類機器一般係裝載靜電電容型觸控面板。靜電電容型觸控面板的一例,可列舉出第2圖或第3圖所示之裝載有外掛式靜電電容型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中之充填於觸控感測器7與保護部3之間之聚合物(層)(第2圖以及第3圖中所記載之5a的聚合物(層))、充填於顯示部2與觸控感測器7之間之聚合物(層)(第2圖以及第3圖中所記載之5b的聚合物(層))、裝載有覆蓋玻璃-觸控感測器一體型靜電電容型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中之充填於顯示部2與觸控感測器一體型的保護部3之間之聚合物(層)(第4圖以及第5圖中所記載之5b的聚合物(層))、裝載有外嵌式靜電電容型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中之充填於表面具有觸控感測器之顯示部2與保護部3之間之聚合物(層)(第6圖中所記載之5a的聚合物(層))以及裝載有內嵌式靜電電容型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中之充填於表面具有觸控感測器之顯示部2與保護部3之間之聚合物(層)(第7圖以及第8圖中所記載之5a的聚合物(層))。
製造此等聚合物(層)之方法,大致區分,例如有:例如專利文獻2所記載般,具有下述步驟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該步驟係於裝載有外掛式靜電電容 型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中之觸控感測器與保護部之間、顯示部與觸控感測器之間、裝載有覆蓋玻璃-觸控感測器一體型靜電電容型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中之顯示部與觸控感測器一體型的保護部之間、裝載有外嵌式靜電電容型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中之表面具有觸控感測器之顯示部與保護部之間、或是裝載有內嵌式靜電電容型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中之表面具有觸控感測器之顯示部與保護部之間,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並照射紫外線,使該聚合性組成物聚合而形成聚合物層之步驟;以及具有下述步驟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該步驟例如使用專利文獻3所記載之光學黏著薄片,來貼合:裝載有外掛式靜電電容型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中之觸控感測器與保護部之間、顯示部與觸控感測器之間、裝載有覆蓋玻璃-觸控感測器一體型靜電電容型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中之顯示部與觸控感測器一體型的保護部之間、裝載有外嵌式靜電電容型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中之表面具有觸控感測器之顯示部與保護部之間、或是裝載有內嵌式靜電電容型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中之表面具有觸控感測器之顯示部與保護部之間。
前者的方法中,係進行具有下述步驟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該步驟係於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間、或是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與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並使用貼合機等形成為既定厚度,然後使用曝光機將光照射在透光性的保 護部以及/或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的全面上,使聚合性組成物聚合而形成聚合物層之步驟。
近年來,為了提升影像顯示裝置的低成本化、輕量化、耐衝擊性等,係探討不採用玻璃,而是採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與聚碳酸酯之層合體等之樹脂板作為透光性的保護部。此外,於觸控感測器的表面,有時會使用環烯烴聚合物等之環狀聚烯烴樹脂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之聚酯樹脂作為保護膜,再者,顯示部上部的偏光板,有時亦會使用三乙醯纖維素等之纖維素樹脂或環烯烴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作為保護膜。對於此等樹脂板、保護膜,從紫外線保護之觀點來看,較多情形會賦予紫外線吸收能。因此,在貼合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板時,係穿越樹脂板照射紫外線,或是在通過紫外線濾光片後,穿越樹脂板照射紫外線。或者是照射具有可見光至紅外線區域的波長之鹵素燈或可見光區域的LED燈。於採用先前技術時,藉由上述照射方法並無法充分進行硬化,且密合性不足,所以於高溫多濕下的使用時,有產生起泡(發泡剝離)之疑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5564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186958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2-233060號公報
本發明係鑒於先前技術所具有之課題而創作出,該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使不使用玻璃而是使用樹脂板作為透光性的保護部時,或是觸控感測器或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的保護膜,均可穿越而硬化,且對樹脂板或保護膜之密合性亦良好之嶄新的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此外,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藉由其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所製造之影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者們係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精心研究,結果發現到可提供一種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係在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於選自於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間、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中的至少1處時可適應,此外,藉由使用包含特定的化合物之光聚合性組成物作為前述光聚合性組成物,即使在穿越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或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觸控感測部或具有影像顯示部之 基部來照射光線時亦可硬化,再者,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或樹脂製的保護膜之密合性亦良好之方法,因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I)係關於一種方法,其係具備有: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影像顯示裝置,或是具備有: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與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該方法係包含: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於選自於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間、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中的至少1處之步驟,以及藉由穿越選自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至少1個透光性的部分來照射光線,使聚合性組成物聚合之步驟;且聚合性組成物,係包含:(成分1)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以及(成分2)於380~780nm的可見光區域具有吸收波長之光聚合起始劑;聚合性組成物之在25℃下的黏度為500~50000mPa‧s。
本發明(II)係關於可藉由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 置之製造方法所製造之影像顯示裝置。
進一步來說,本發明係關於以下[1]~[15]。
[1]一種方法,其係具備有: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影像顯示裝置,或是具備有: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與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該方法係包含: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於選自於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間、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中的至少1處之步驟,以及藉由穿越選自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至少1個透光性的部分來照射光線,使聚合性組成物聚合之步驟;且聚合性組成物,係包含:(成分1)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以及(成分2)於380~780nm的可見光區域具有吸收波長之光聚合起始劑;聚合性組成物之在25℃下的黏度為500~50000mPa‧s。
[2]如[1]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透光性的保護部或觸控感測器的保護膜,係使用選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環烯烴聚合物、纖維素以及聚酯之至少 1種來製造。
[3]如[1]或[2]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光聚合起始劑係包含:選自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苯基)-丁酮-1、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雙(η 5-2,4-環戊二烯-1-基)-雙(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鈦、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之1種以上。
[4]如[1]至[3]中任一項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藉由穿越選自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至少1個透光性的部分來照射光線,使聚合性組成物聚合之步驟中,光的照射量,以使用檢測405nm之紫外線積算光量計所測得之積算光量值計,為1000~10000mJ/cm2
[5]如[1]至[4]中任一項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成分1係包含: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40000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分子量為500以下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
[6]如[5]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40000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高分子化合物,為(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
[7]如[6]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係包含:藉由加氫二聚物二醇與二酯之酯交換反應所得之聚酯多元醇的殘基。
[8]如[5]至[7]中任一項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 法,其中分子量為500以下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係包含:選自由具有碳數8~18的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具有酯鍵之(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之群組之化合物、以及選自由(甲基)丙烯醯胺系化合物以及含有醇性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之群組之化合物。
[9]如[1]至[8]中任一項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聚合性組成物進一步包含:(成分3)僅由碳原子以及氫原子所構成之化合物或是僅由碳原子、氫原子以及氧原子所構成之化合物,且為不具有乙烯性雙鍵之化合物。
[10]如[9]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成分3係包含:選自由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以及在25℃下為固體之化合物所組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化合物。
[11]如[10]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成分3係包含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前述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係包含:選自由聚(α-烯烴)液狀物、乙烯-丙烯共聚物液狀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液狀聚丁烯、液狀加氫聚丁烯、液狀聚丁二烯、液狀加氫聚丁二烯、液狀聚異戊二烯、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液狀聚丁二烯多元醇、液狀加氫聚丁二烯多元醇、液狀聚異戊二烯多元醇以及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多元醇所組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化合物。
[12]如[10]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成分3 係包含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前述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係包含:選自由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以及聚碳酸酯多元醇所組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化合物。
[13]如[10]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成分3係包含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前述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係包含:選自由液狀聚(α-烯烴)液狀物、乙烯-丙烯共聚物液狀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液狀聚丁烯、液狀加氫聚丁烯、液狀加氫聚丁二烯、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液狀加氫聚丁二烯多元醇以及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多元醇所組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化合物。
[14]如[10]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成分3係包含在25℃下為固體之化合物,前述在25℃下為固體之化合物係包含:選自由加氫石油樹脂、萜(Terpene)系加氫樹脂以及加氫松香酯所組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化合物。
[15]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其係可藉由如[1]至[14]中任一項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所製造。
根據本發明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可製作出即使在穿越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或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觸控感測器或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來照射光 線,亦可使聚合性組成物硬化,且硬化後之聚合性組成物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或樹脂製的保護膜之密合性亦良好之影像顯示裝置。
1‧‧‧顯示裝置
2‧‧‧顯示部
3‧‧‧保護部
4‧‧‧間隔材
5a、5b‧‧‧聚合物或聚合物層
6a、6b‧‧‧偏光板
7‧‧‧觸控感測器
第1圖係顯示影像顯示裝置之第1實施形態的要部之剖面圖。
第2圖係顯示影像顯示裝置之第2實施形態的要部之剖面圖。
第3圖係顯示影像顯示裝置之第3實施形態的要部之剖面圖。
第4圖係顯示影像顯示裝置之第4實施形態的要部之剖面圖。
第5圖係顯示影像顯示裝置之第5實施形態的要部之剖面圖。
第6圖係顯示影像顯示裝置之第6實施形態的要部之剖面圖。
第7圖係顯示影像顯示裝置之第7實施形態的要部之剖面圖。
第8圖係顯示影像顯示裝置之第8實施形態的要部之剖面圖。
第9圖係顯示先前技術之影像顯示裝置的要部之剖面圖。
第10圖係顯示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步驟的概略之圖。
第11圖係顯示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步驟之其他實施形態的概略之圖。
以下具體說明本發明。
首先說明本發明(I)。
本發明(I)為一種方法,其係具備有: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影像顯示裝置,或是具備有: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與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
該方法係包含: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於選自於影像顯示裝置之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具有影像顯示裝置之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間、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中的至少1處之步驟,以及藉由穿越選自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至少1個透光性的部分來照射光線,使聚合性組成物聚合之步驟;且聚合性組成物,係包含: (成分1)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以及(成分2)於380~780nm的可見光區域具有吸收波長之光聚合起始劑;聚合性組成物之在25℃下的黏度為500~50000mPa‧s。
首先說明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於選自於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間、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中的至少1處之步驟。
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例如意味著第1圖、第4圖、第5圖的5b部,或是第6圖~第8圖的5a部。此外,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間」,例如意味著第2圖或第3圖的5b部,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例如意味著第2圖或第3圖的5a部。
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於選自於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間、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中的至少1處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
在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於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時,可將聚合性組成物塗布於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上,然後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並使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的聚合性組成物塗布面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的貼合面接觸,或是將聚合性組成物塗布於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的貼合面上,然後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並使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的聚合性組成物塗布面與影像顯示裝置之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的貼合面接觸,此等均可,並無特別限制。
此外,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並使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的聚合性組成物塗布面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的貼合面接觸,或是使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的聚合性組成物塗布面與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的貼合面接觸時,可使塗布有聚合性組成物之部分成為上面來接觸,或是使塗布有聚合性組成物之部分成為下面來接觸,此等均可,並無特別限制。
再者,於接觸後,必須按壓位於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聚合性組成物而擴展,以將聚合性組成物的厚度調整為期望厚度,可僅藉由位置在上面之部分的本身重量來按壓而擴展,或是從外部施加壓力來按壓而擴展,此等均可,並無特別限制。
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於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間、或是於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時,亦與使聚合性組成物中 介存在於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時相同,並無特別限制。
此外,於此等的貼合時,一般係使用貼合機。然而,本發明中,並不一定需使用貼合機,亦可不使用貼合機來進行本步驟。
接著說明藉由穿越選自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至少1個透光性的部分來照射光線,使聚合性組成物聚合之步驟。
第10圖係顯示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步驟的概略之圖。將貼合機12疊合於中介存在有聚合前的聚合性組成物之物品11,並將物品11形成為既定厚度(步驟b)。12為從上方觀看貼合機之圖,意味著貼合機之貼合部分的上面。13為透光性的部分。使用貼合機12形成為既定厚度之物品11,解除其疊合並從貼合機12取出(步驟d)。從貼合機12取出之物品11,係使用曝光機的燈14,將光照射在物品11之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或是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全面(步驟e)。藉由該光的照射,使聚合性組成物聚合而得到中介存在有聚合物層之影像顯示裝置1。(f)所示之影像顯示裝置1中,附有點狀圖樣之部分,係顯示聚合性組成物聚合之部分。
該步驟中,關於所使用之燈,只要可發出使成分2感光之光者即可,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使用金屬 鹵化物燈、高壓汞燈、超高壓UV燈、Deep UV燈、氙燈、鹵素燈、LED燈等。此外,係以燈的照射面積較透光性的保護部或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單面全體更大,或是使用輸送帶方式的曝光機等之能夠以短時間照射光線於透光性的保護部或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單面全體的裝置為佳。
此外,本步驟中之光的照射量,以使用檢測405nm之紫外線積算光量計所觀測之能量計,較佳為1000~10000mJ/cm2,尤佳為1500~9000mJ/cm2,更佳為2000~8000mJ/cm2。此般檢測405nm之紫外線積算光量計,例如可列舉出岩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製EYE紫外線積算照度計UVPF-A1等。
此外,本步驟中所使用之光的照度,以使用檢測405nm之紫外線積算光量計所測得之照度的值計,較佳為10~400mW/cm2,尤佳為30~300mW/cm2,更佳為50~200mW/cm2。未達10mW/cm2時,照度變得不足,可能因聚合性組成物種類的不同,使聚合所需之照度不足,並不佳。此外,本步驟中所使用之光的照度,當以使用檢測405nm之照度計所觀測之能量計大於400mW/cm2時,因聚合性組成物種類的不同,有時使反應率僅達到未滿90%,並不佳。
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使用檢測405nm之紫外線積算光量計所測得之照度的值」,為使用岩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製EYE紫外線積算照度計UVPF-A1所測得之照度 的值。
光的照射,通常可一次地進行。然而,亦可分成2次以上來進行光的照射。
此外,可穿越貼合機將光照射(預曝光)至聚合性組成物的一部分,然後從貼合機取出,並將光照射(主曝光)至聚合性組成物的全面。亦即,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於選自於影像顯示裝置之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於影像顯示裝置之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間、以及於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中的至少1處,然後穿越選自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至少1個透光性的部分將光照射在聚合性組成物的一部分,藉此使聚合性組成物部分地聚合,接著將光照射在選自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至少1個透光性的部分之全面,使包含部分地聚合之處之聚合性組成物聚合。
參考第11圖,說明組合該預曝光與主曝光來製造影像顯示裝置時之例子。
首先,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於選自於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間、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與 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中的至少1處,而製作出中介存在有聚合前的聚合性組成物之物品11。將具有透光性的部分13之貼合機12疊合於中介存在有聚合前的聚合性組成物之物品11,並將物品11形成為既定厚度(步驟b)。12為從上方觀看貼合機之圖,意味著貼合機之貼合部分的上面。接著使用預曝光用燈15,穿越貼合機12將光照射在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以及/或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的一部分,使聚合性組成物部分地聚合(預聚合)(步驟c)。使用貼合機12形成為既定厚度且中介存在有包含部分地聚合之處之聚合性組成物之物品11,解除其疊合並從貼合機12取出(步驟d)。步驟d所示之物品11中,附有點狀圖樣之部分,係顯示聚合性組成物聚合之部分。然後,從貼合機12取出之物品11,使用輸送帶型式等之大型曝光機內的燈14,將光照射在物品11之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以及/或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全面(步驟e)。藉由該光的照射,使聚合性組成物的全面聚合而得到中介存在有聚合物層之影像顯示裝置1。
此外,在組合該預曝光與主曝光來製造影像顯示裝置時之例子中,係穿越選自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至少1個透光性的部分將光照射在聚合性組成物的一部分。在此所謂「一部分」,係意味著少於所充填之聚合性組成物的全部面積,且從本步驟之後開始至後述的下一步驟開始 為止之時間中,所貼合之保護部、觸控感測部、以及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不會偏移之程度的面積。該預曝光的步驟中,一般而言,較佳係將光照射在所充填之聚合性組成物的全部面積之3~70%,尤佳為4~65%,更佳為5~60%。當僅將光照射在所充填之聚合性組成物的全部面積之未達3%時,從本步驟之後開始至後述的下一步驟開始為止之時間中,所貼合之保護部、觸控感測部、以及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可能會偏移,或是未照射光線之部分的聚合性組成物流動而從貼合面的端緣流出,並不佳。此外,將光照射在所充填之聚合性組成物的全部面積之70%以上者,於貼合面積較小時雖可進行,但當貼合面積較大時,乃成為貼合機之設計上的制約項目,或是為了穿越貼合機將光照射在如此的大面積時,曝光機亦須變得大型化,並不具實用性。
該預曝光的步驟中,關於所使用之燈,只要可發出使成分2感光之光者即可,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使用金屬鹵化物燈、高壓汞燈、超高壓UV燈、Deep UV燈、氙燈、鹵素燈、LED燈等。
該預曝光的步驟中所使用之光的照射量,以使用檢測405nm之紫外線積算光量計所測得之積算光量的值計,較佳為10~1000mJ/cm2,尤佳為100~900mJ/cm2,更佳為130~800mJ/cm2。該預曝光的步驟中之光的照射量,以使用檢測405nm之紫外線積算光量計所測得之積算光量的值計未達10mJ/cm2時,有時無法使所需程度之預聚合進 行,並不佳。此外,以使用檢測405nm之紫外線積算光量計所測得之積算光量的值計多於1000mJ/cm2時,因聚合性組成物組成的不同,可能於進行預聚合之處與未進行預聚合之處之交界附近產生交界線(因折射率差所產生之線,並不佳。
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使用檢測405nm之紫外線積算光量計所測得之積算光量的值」,為使用Ushio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製紫外線積算光量計UIT-250所測得之積算光量的值。
此外,該預曝光的步驟中所使用之光的照度,以使用檢測405nm之紫外線積算光量計所測得之照度的值計,較佳為10~400mW/cm2,尤佳為30~300mW/cm2,更佳為50~200mW/cm2。未達10mW/cm2時,照度變得不足,可能因聚合性組成物種類的不同,使聚合所需之照度不足,並不佳。此外,本步驟中所使用之光的照度,當以使用檢測405nm之照度計所觀測之能量計大於400mW/cm2時,因聚合性組成物種類的不同,有時使反應率僅達到未滿90%,並不佳。
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使用檢測405nm之紫外線積算光量計所測得之照度的值」,為使用岩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製EYE紫外線積算照度計UVPF-A1所測得之照度的值。
進行預曝光後,進行主曝光。主曝光,為藉由將光照射在選自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以及具有樹脂 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至少1個透光性的部分之全面,使聚合性組成物聚合之步驟。
該步驟中,關於所使用之燈,只要可發出使成分2感光之光者即可,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使用金屬鹵化物燈、高壓汞燈、超高壓UV燈、Deep UV燈、氙燈、鹵素燈、LED燈等。此外,係以燈的照射面積較透光性的保護部或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單面全體更大,或是使用輸送帶方式的曝光機等之能夠以短時間照射光線於透光性的保護部或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單面全體的裝置為佳。
此外,主曝光的步驟中之光的照射量,以使用檢測405nm之紫外線積算光量計所觀測之能量計,較佳為1000~10000mJ/cm2,尤佳為1500~9000mJ/cm2,更佳為2000~8000mJ/cm2。此般檢測405nm之紫外線積算光量計,例如可列舉出岩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製EYE紫外線積算照度計UVPF-A1等。
接著說明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
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之在25℃下的黏度為500~50000mPa‧s,較佳為650~47000mPa‧s,尤佳為800~45000mPa‧s。當在25℃下之聚合性組成物的黏度未達500mPa‧s時,於採用將聚合性組成物塗布於保護部、觸控感測部或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的上面,並將該塗布面反轉成為下面,然後與使用在貼合之另一方的部分貼合之手法時,在反轉 時,液體有時會從塗布面滴落。此外,於將聚合性組成物塗布於保護部、觸控感測部或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並將使用在貼合之另一方的部分從上方壓抵時,所塗布之聚合性組成物會因該聚合性組成物的本身重量而流動,將使用在貼合之另一方的部分從上方壓抵時,會將空氣捲入而使氣泡殘存於貼合物中。當在25℃下之聚合性組成物的黏度高於50000mPa‧s時,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而疊合2個使用在貼合之部分後之聚合性組成物的流動性變得極小,尤其當貼合面積大時,使聚合性組成物涵蓋貼合面的全面時需耗費較長時間,並不佳。
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黏度,為使用錐板型黏度計(Brookfield公司製、型式:DV-II+Pro、主軸的型號:CPE-42),於轉數5rpm的條件下所測得之黏度的值。
接著說明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作為聚合性組成物的成分之成分1。
成分1為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
在此,所謂(甲基)丙烯醯基,係意味著丙烯醯基以及/或甲基丙烯醯基。亦即,成分1為於分子內具有丙烯醯基與甲基丙烯醯基中的任一種或兩者之化合物。
惟如前述般,包含成分1之聚合性組成物之在25℃下的黏度必須為500~50000mPa‧s。因此,為了容易滿足此等條件,成分1較佳係併用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40000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分子量為500以下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
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40000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高分子化合物,其在25℃下的黏度較多係遠大於500mPa‧s。藉由併用此等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分子量為500以下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可容易將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之在25℃下的黏度調整為500~50000mPa‧s。
本申請案中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所測得之經聚苯乙烯換算的值。
此外,從材料方面來看,較佳係併用(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以及分子量為500以下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亦即,前述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40000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高分子化合物,較佳為(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
所謂(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為具有1個以上的胺甲酸乙酯鍵且具有1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基之化合物。
(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較佳為聚酯多元醇系(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聚異戊二烯系(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聚丁二烯系(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以及加氫聚異戊二烯系(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
所謂(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為藉由使多元醇與聚異氰酸酯與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反應,或是使多元醇與含異氰酸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反應而得 之化合物。此時所選擇之多元醇、聚異氰酸酯、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含異氰酸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並無特別限制。
作為(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的製造原料之多元醇的具體例,可列舉出:加氫二聚物二醇(鏈狀者)、1,3-丙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2-甲基-1,8-辛二醇、1,9-壬二醇、2-乙基-2-丁基-1,3-丙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1,10-癸二醇、1,12-十二烷二醇、聚烯烴多元醇、加氫聚烯烴多元醇等之二聚物二醇以外的鏈狀脂肪族多元醇、加氫二聚物二醇(具有脂環結構者)、1,4-環己烷二甲醇、1,3-環己烷二甲醇、三環[5.2.1.02,6]癸烷二甲醇、2-甲基環己烷-1,1-二甲醇等之二聚物二醇以外之具有脂環結構之多元醇、三聚物三醇、對二甲苯二醇、雙酚A環氧乙烷加成物、雙酚F環氧乙烷加成物、雙酚環氧乙烷加成物等之具有芳香環之多元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亞甲二醇等之聚醚多元醇、聚六亞甲己二酸酯、聚六亞甲琥珀酸酯、聚己內酯等之聚酯多元醇、α,ω-聚(碳酸1,6-己烯酯)二醇、α,ω-聚(碳酸3-甲基-1,5-戊烯酯)二醇、α,ω-聚[碳酸(1,6-己烯:3-甲基-五亞甲)酯]二醇、α,ω-聚[碳酸(1,9-壬烯:2-甲基-1,8-辛烯)酯]二醇等之(聚)碳酸酯二醇、藉由二聚物二醇與二酯之酯交換反應所得之聚酯多元醇、具有從加氫二聚物酸所衍生之結構單位以及加氫二聚物二醇所衍生 之結構單位之聚酯多元醇,市售品可列舉出Daicel股份有限公司製的商品名稱PLACCEL、CD-205、205PL、205HL、210、210PL、210HL、220、220PL、220HL、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的商品名稱Kuraray Polyol C-590、C-1065N、C-1015N、C-2015N等。此等可單獨使用或適當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此外,從對基材之密合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具有芳香環之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聚酯多元醇。更佳為藉由二聚物二醇與二酯之酯交換反應所得之聚酯多元醇。
作為(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的製造原料之聚異氰酸酯的具體例,可列舉出: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亞甲雙(異氰酸4-環己基酯)、1,3-雙(異氰酸甲基)環己烷、1,4-雙(異氰酸甲基)環己烷、2,4-甲苯二異氰酸酯、2,6-甲苯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1,3-二甲苯二異氰酸酯、1,4-二甲苯二異氰酸酯、離胺酸三異氰酸酯、離胺酸二異氰酸酯、六亞甲二異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亞甲二異氰酸酯、2,2,4-三甲基六亞甲二異氰酸酯以及降莰烷二異氰酸酯等。此等可單獨使用或適當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含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出:丙烯酸2-羥乙酯、丙烯酸2-羥丙酯、丙烯酸3-羥丙酯、丙烯酸2-羥丁酯、丙烯酸4-羥丁酯、丙烯酸2-羥基-3-苯氧丙酯、丙烯酸2-羥基-3-(鄰苯基苯氧基)丙酯、2-羥乙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 酯、甲基丙烯酸3-羥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丁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鄰苯基苯氧基)丙酯等。此等可單獨使用或適當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含異氰酸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可列舉出:丙烯酸2-異氰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異氰酸乙酯等。此等可單獨使用或適當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中,較佳係包含:藉由加氫二聚物二醇與二酯之酯交換反應所得之聚酯多元醇的殘基之(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在此,所謂聚酯多元醇的殘基,是指從聚酯多元醇中去除至少2個羥基的氫之後的殘基。
聚酯多元醇的原料之二酯,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出癸二酸甲酯等。
聚酯多元醇的原料之加氫二聚物二醇,係在觸媒的存在下,使二聚物酸、加氫二聚物酸以及該低級醇酯的至少1種還原,將二聚物酸的羧酸或羧酸酯部分形成為醇,當原料具有碳-碳雙鍵時,以將該雙鍵氫化之二醇作為主成分者。
所謂二聚物酸,是指使具有2~4個乙烯性雙鍵之碳數14~22的脂肪酸(以下稱為不飽和脂肪酸A),較佳為具有2個乙烯性雙鍵之碳數14~22的脂肪酸,與具有1~4個乙烯性雙鍵之碳數14~22的脂肪酸(以下稱為不飽和脂肪酸B),較佳為具有1或2個乙烯性雙鍵之碳數 14~22的脂肪酸,於雙鍵部分進行反應所得之二聚物酸。上述不飽和脂肪酸A,可列舉出十四碳二烯酸、十六碳二烯酸、十八碳二烯酸(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等)、二十碳二烯酸、二十二碳二烯酸、十八碳三烯酸(次亞麻油酸(Linolenic acid)等)、二十碳四烯酸(花生油酸(Arachidonic Acid)等)等,最佳為亞麻油酸。此外,不飽和脂肪酸B,除了上述例示者外,可列舉出具有1個乙烯性雙鍵之碳數14~22的脂肪酸之十四烯酸(粗租酸(Tsuzuic Acid)、抹香酸、肉豆蔻油酸(Myristoleic Acid))、十六烯酸(棕櫚油酸(Palmitoleic Acid)等)、十八烯酸(油酸、反油酸(Elaidic Acid)、反11-十八烯酸(Vaccenic Acid)等)、二十烯酸(鱈油酸(Gadoleic Acid)等)、二十二烯酸(芥子酸(Erucic Acid)、鯨油酸(Cetoleic acid)、蕓苔酸(Brassidic acid)等)等,最佳為油酸或亞麻油酸。
加氫二聚物酸,是指使上述二聚物酸的碳-碳雙鍵氫化而得之飽和二羧酸。
上述二聚物酸,例如當使用亞麻油酸與由亞麻油酸或油酸所製造之碳數36的二聚物酸作為原料時,加氫二聚物酸之主成分的結構,為以下述式(1)以及式(2)所示之結構。
(式中,R4以及R5為烷基,且R4以及R5中所包含之各碳數、a以及b之合計為28(亦即R4中所包含之碳數+R5中所包含之碳數+a+b=28))。
(式中,R6以及R7為烷基,且R6以及R7中所包含之各碳數、c以及d之合計為32(亦即R6中所包含之碳數+R7中所包含之碳數+c+d=32))。
加氫二聚物酸的市售品,例如可列舉出PRIPOL(註冊商標)1009等(Croda公司製)、EMPOL(註冊商標)1008以及EMPOL(註冊商標)1062(BASF公司製)。
加氫二聚物二醇,如前述般,係在觸媒的存在下,使二聚物酸、加氫二聚物酸以及該低級醇酯的至少1種還原,將二聚物酸的羧酸或羧酸酯部分形成為醇,當原料具有碳-碳雙鍵時,以將該雙鍵氫化之二醇作為主成 分者,例如在使以式(1)以及式(2)所示之結構的化合物作為主成分之加氫二聚物酸還原而製造加氫二聚物二醇時,加氫二聚物二醇之主成分的結構,為以下述式(3)以及式(4)所示之結構。
(式中,R8以及R9為烷基,且R8以及R9中所包含之各碳數、e以及f之合計為30(亦即R8中所包含之碳數+R9中所包含之碳數+e+f=30))。
(式中,R10以及R11為洗基,且R10以及R11中所包含之各碳數、g以及h之合計為34(亦即R10中所包含之碳數+R11中所包含之碳數+g+h=34))。
加氫二聚物酸二醇的市售品,例如可列舉出PRIPOL(註冊商標)2033等(Croda公司製)或Sovermol(註冊商標)908(BASF公司製)。
此外,(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亦可較佳地使用:包含具有由加氫二聚物酸所衍生之結構單位以及由加氫二聚物二醇所衍生之結構單位之聚酯多元醇的殘基之(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
具有由加氫二聚物酸所衍生之結構單位以及由加氫二聚物二醇所衍生之結構單位之聚酯多元醇,可藉由在酯化觸媒的存在下,使以前述加氫二聚物酸為必要成分之酸成分、與以前述加氫二聚物二醇為必要成分之多元醇成分進行縮合反應而製造。
此外,具有由加氫二聚物酸所衍生之結構單位以及由加氫二聚物二醇所衍生之結構單位之聚酯多元醇,亦可藉由在酯交換觸媒的存在下,使以加氫二聚物酸為必要成分之酸的低級醇酯、與以前述加氫二聚物二醇為必要成分之多元醇成分進行酯交換反應而製造。
分子量為500以下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為於1分子中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分子量為500以下的化合物。
分子量為500以下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出:(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基氧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三級丁基環己酯等之具有環狀脂肪族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 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異硬脂酸酯、(甲基)丙烯酸2-丙基庚酯、(甲基)丙烯酸4-甲基-2-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十八烷酯、(甲基)丙烯酸2-庚基十一烷酯等之具有鏈狀脂肪族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氧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單乙醚酯、(甲基)丙烯酸苯氧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基-3-氧呾基甲酯、(甲基)丙烯酸1,4-二噁螺旋[4.5]癸-2-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乙基-1,3-二氧戊環-4-基)甲酯等之於分子中具有醚鍵之(甲基)丙烯酸酯、α-(甲基)丙烯氧基-γ-丁內酯等之具有環狀酯之含(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丁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鄰苯基苯氧基)丙酯、2-羥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之含醇性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基)丙烯醯基嗎啉、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三級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氧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氧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正丁氧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丁氧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等之(甲基)丙烯醯胺系化合物等。
含有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之分子量的下限並無特定,含 有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之分子量較佳為86以上。
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之分子量的下限並無特定,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之分子量較佳為100以上。
此等分子量為500以下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中,較佳的組合為併用:(a)選自由(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基氧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三級丁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硬脂酸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2-丙基庚酯、(甲基)丙烯酸4-甲基-2-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十八烷酯、(甲基)丙烯酸2-庚基十一烷酯等之具有碳數8~碳數18的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甲氧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單乙醚酯、(甲基)丙烯酸苯氧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基-3-氧呾基甲酯、(甲基)丙烯酸1,4-二噁螺旋[4.5]癸-2-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乙基-1,3-二氧戊環-4-基)甲酯等之具有醚鍵之(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之群組之化合物;以及(b)選自由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基)丙烯醯基嗎啉、N-異 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三級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氧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氧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正丁氧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丁氧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2-羥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之(甲基)丙烯醯胺系化合物,以及(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丁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鄰苯基苯氧基)丙酯等之含醇性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之群組之化合物。
藉由組合使用上述化合物,可抑制後述本發明(II)之影像顯示裝置中的聚合物於高溫條件下的著色,並可抑制後述本發明(II)之影像顯示裝置中的聚合物於高溫多濕下的白化現象。
前述選自由具有碳數8~碳數18的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前述具有醚鍵之(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之群組之化合物,與選自由前述(甲基)丙烯醯胺系化合物以及前述含醇性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之群組之化合物的較佳使用比率,以質量比計為40:60~90:10,更佳為45:55~85:15,特佳為50:50~80:20。當前述選自由具有碳數8~碳數18的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前述具有醚鍵之(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之群組之化合物,與選自由前述(甲基)丙烯醯胺系化合物以及前述含醇性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之群組之化合物 的使用比率小於40:60時,聚合物的耐水性有時會變差。此外,當前述選自由具有碳數8~碳數18的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前述具有醚鍵之(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之群組之化合物,與選自由前述(甲基)丙烯醯胺系化合物以及前述含醇性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之群組之化合物的使用比率大於90:10時,聚合物於高溫多濕下可能會引起白化現象,並不佳。
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中之成分1的用量,相對於成分1與後述成分3的合計總量,較佳為25~75質量%,更佳為30~70質量%,特佳為35~65質量%。當成分1的用量相對於成分1與後述成分3的合計總量未達25質量%時,使聚合性組成物聚合所得之聚合物的塗膜強度有時會不足,並不佳。此外,當成分1的用量相對於成分1與後述成分3的合計總量多於75質量%時,聚合時的體積收縮率過大,有時使偏光板扭曲,或是於貼合部與聚合物之界面產生較大應力,結果可能使貼合部與聚合物之密合強度降低,並不佳。
此外,成分1中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40000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高分子化合物與分子量為500以下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的使用比率,以質量比計較佳為45:55~85:15,以質量比計更佳為50:50~80:20。當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40000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高分子化合物與分子量為500以 下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的使用比率以質量比計小於45:55時,聚合時的體積收縮率有時會過大,或是聚合物的塗膜強度有時會不足,並不佳。此外,當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40000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高分子化合物與分子量為500以下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的使用比率以質量比計大於80:20時,聚合性組成物的黏度有時會過高,並不佳。
接著說明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作為聚合性組成物的成分之成分2。
成分2為於380~780nm的可見光區域具有吸收波長之光聚合起始劑。
於380~780nm的可見光區域具有吸收波長之光聚合起始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出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苯基)-丁酮-1(吸收波長200~430nm)、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吸收波長200~450nm)、雙(η 5-2,4-環戊二烯-1-基)-雙(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鈦(吸收波長200~500nm)、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吸收波長200~420nm)等。此等當中,為了提高硬化後的透明性,可較佳地使用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此等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而使用。
此外,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中,亦可併用成分2以外之光聚合起始劑。從硬化性之觀點來看,相對於全部光聚合起 始劑的合計量,成分2以外之光聚合起始劑較佳為40mol%以下。
所併用之光聚合起始劑,可列舉出其他醯基膦氧化物系或α-羥烷基苯酮系。
其他醯基膦氧化物系光聚合起始劑,可列舉出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2,6-二氯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2,4,6-三甲基苯甲醯基甲氧基苯基膦氧化物、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乙氧基苯基膦氧化物、2,3,5,6-四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雙-(2,6-二氯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雙-(2,6-二氯苯甲醯基)-2,5-二甲基苯基膦氧化物、雙-(2,6-二氯苯甲醯基)-4-丙基苯基膦氧化物、雙-(2,6-二氯苯甲醯基)-1-萘基膦氧化物、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膦氧化物、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5-二甲基苯基膦氧化物、(2,5,6-三甲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膦氧化物等。
α-羥烷基苯酮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出1-羥基-環己基苯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甲基-1-丙烷-1-酮、2-羥基-1-{4-[4-(2-羥基-2-甲基-丙醯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等。
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中之光聚合起始劑的用量,相對於成分1與後述成分3的合計總量100質量份,較佳為 0.1~10.0質量份,尤佳為0.2~7.0質量份,更佳為0.3~5.0質量份。在此,光聚合起始劑的用量,為成分2的光聚合起始劑以及成分2以外的光聚合起始劑之合計量。當光聚合起始劑的用量相對於成分1與後述成分3的合計總量100質量份未達0.1質量份時,光聚合起始劑不足,可能使聚合不足,並不佳。此外,當光聚合起始劑的用量相對於成分1與後述成分3的合計總量100質量份多於10.0質量份時,聚合物的分子量過小,聚合物的強度可能不足,並不佳。
此外,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中,可進一步使用且較佳係使用下述成分3。
成分3,為僅由碳原子以及氫原子所構成之化合物或是僅由碳原子、氫原子以及氧原子所構成之化合物,且為不具有乙烯性雙鍵之化合物。
換言之,成分3亦可稱為選自由不具有(甲基)丙烯醯基、抑制自由基聚合之功能、禁止自由基聚合之功能、以及光聚合起始功能的任一功能之由碳原子以及氫原子所構成之化合物,以及不具有(甲基)丙烯醯基、抑制自由基聚合之功能、禁止自由基聚合之功能、以及光聚合起始功能的任一功能之由碳原子、氫原子以及氧原子所構成之化合物所組成之群組的至少1種化合物。
以將聚合時的體積收縮率抑制較低者為目的而使用成分3。此外,除了抑制聚合時的體積收縮率之外,有時亦 以增加聚合物對樹脂等的被黏著物之密合性者為目的而使用。
成分3,可使用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或是在25℃下為固體之化合物。
用作為成分3之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出:聚(α-烯烴)液狀物、乙烯-丙烯共聚物液狀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液狀聚丁烯、液狀加氫聚丁烯、液狀聚丁二烯、液狀加氫聚丁二烯、液狀聚異戊二烯、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液狀聚丁二烯多元醇、液狀加氫聚丁二烯多元醇、液狀聚異戊二烯多元醇、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多元醇、加氫二聚物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等。
聚(α-烯烴)液狀物,為藉由α-烯烴的聚合所製造之液狀物,α-烯烴為於分子末端具有1個碳-碳雙鍵之烴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出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四烯、1-十六烯、1-十八烯等。
乙烯-丙烯共聚物液狀物,是指使乙烯與丙烯共聚合所製造之共聚物中為液狀者。
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為使乙烯與α-烯烴共聚合所製造之液狀聚合物。α-烯烴如前述般。
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為使丙烯與α-烯烴共聚合所製造之液狀聚合物。α-烯烴如前述般。
液狀聚丁烯,為異丁烯的均聚物、正丁烯的均聚物、異丁烯以及正丁烯的共聚物等之於(共)聚合成分中包含異丁烯或正丁烯之液狀聚合物,係於末端的一方具有碳-碳不飽和鍵之化合物。液狀聚丁烯的市售品,例如可列舉出JX Nippon Oil and Energy股份有限公司製的Nisseki Polybutene LV-7、LV-50、LV-100、HV-15、HV-35、HV-50、HV-100、HV-300等。
液狀加氫聚丁烯,為使前述液狀聚丁烯加氫所得之具有側鏈之液狀物,例如可列舉出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的Palm Reel 4、Palm Reel 6、Palm Reel 18、Palm Reel 24、Palm Reel EX等。
液狀聚丁二烯,為常溫下為液狀之丁二烯聚合物,例如可列舉出Evonik Degussa公司製的POLYVEST 110、POLYVEST 130或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的NISSO-PB B-1000、NISSO-PB B-2000、NISSO-PB B-3000等。
液狀加氫聚丁二烯,為使丁二烯聚合物還原氫化所得之常溫下為液狀之物質,例如可列舉出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的NISSO-PB BI-2000、NISSO-PB B-3000等。
液狀聚異戊二烯,為常溫下為液狀之異戊二烯聚合物,例如可列舉出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的Kuraprene LIR-30等。
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為使異戊二烯聚合物 還原氫化所得之常溫下為液狀之物質,例如可列舉出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的LIR-200等。
液狀聚丁二烯多元醇,為於分子末端具有2個以上的羥基且具有聚丁二烯結構單位之常溫下為液狀之聚合物,例如可列舉出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的NISSO-PB G-1000、NISSO-PB G-2000、NISSO-PB G-3000、出光興產股份有限公司製的Poly bd等。
液狀加氫聚丁二烯多元醇,為具有使聚丁二烯多元醇或聚丁二烯多元羧酸還原氫化所得之結構之液狀多元醇,可列舉出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的NISSO-PB GI-1000、NISSO-PB GI-2000、NISSO-PB GI-3000等。
液狀聚異戊二烯多元醇,為於分子末端具有2個以上的羥基且具有聚異戊二烯結構單位之常溫下為液狀之聚合物,例如可列舉出出光興產股份有限公司製的Poly ip等。
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多元醇,為具有使聚異戊二烯多元醇或聚異戊二烯多元羧酸還原氫化所得之結構之液狀多元醇,例如可列舉出出光興產股份有限公司製的EPOL等。
加氫二聚物多元醇如前述般。
聚醚多元醇,例如可列舉出聚丙二醇、聚四亞甲二醇、環氧丙烷-四氫呋喃共聚物等。
聚酯多元醇,可列舉出多元醇與多元羧酸之聚縮合物,或是多元醇與多元羧酸的酯之酯交換反應物、 往多元醇之環狀酯的開環聚合物等。
聚碳酸酯多元醇,可列舉出多元醇與二氯化羰之聚縮合物,或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酯等之有機碳酸酯類與多元醇之酯交換反應物。
使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聚合而得之聚合物,因該使用場所的不同(亦即使用在5a的部位或使用在5b的部位者)而使所求得之介電常數不同。例如當使用在第2圖~第5圖之5b的部位時,聚合物的介電常數較佳係較低。此外,當使用在第2圖、第3圖以及第6圖~第8圖之5a的部位時,聚合物的介電常數較佳係較高。
使用作為聚酯多元醇的原料之多元醇,具體可列舉出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2-甲基-1,8-辛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等,此等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而使用。此等當中,較佳為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更佳為1,5-戊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等,最佳為3-甲基-1,5-戊二醇。
使用作為聚酯多元醇的原料之多元羧酸的例子,具體可列舉出琥珀酸、戊二酸、甲基琥珀酸、己二酸、庚二酸(Pimelic Acid)、辛二酸(Suberic Acid)、壬二酸、癸二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 1,1-環己烷二羧酸、1,3-環己烷二羧酸、1,4-環己烷二羧酸等,此等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而使用。此等當中,較佳為戊二酸、甲基琥珀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1,1-環己烷二羧酸、1,3-環己烷二羧酸、2-甲基環己烷-1,1-二羧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更佳為戊二酸、甲基琥珀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特佳為戊二酸、甲基琥珀酸、己二酸、庚二酸。
使用作為聚酯多元醇的原料之多元羧酸的酯,一般係使用前述多元羧酸的低級醇酯。
此外,聚酯多元醇亦可使用環狀酯的開環聚合物。當使用環狀酯的開環聚合物時,可列舉出γ-丁內酯或ε-己內酯等,較佳為ε-己內酯的開環聚合物之聚酯多元醇。
使用作為聚碳酸酯多元醇的原料之多元醇,可列舉出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2-甲基-1,8-辛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等,此等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而使用。此等當中,較佳為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更佳為1,5-戊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等,最佳為3-甲基-1,5-戊二醇。
於提高聚合物的介電常數時,以該目的而用 作為成分3之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較佳為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更佳為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之較佳者,為聚四亞甲二醇。
於降低聚合物的介電常數時,較佳係使用聚(α-烯烴)液狀物、乙烯-丙烯共聚物液狀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液狀聚丁烯、液狀加氫聚丁烯、液狀聚丁二烯、液狀加氫聚丁二烯、液狀聚異戊二烯、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液狀聚丁二烯多元醇、液狀加氫聚丁二烯多元醇、液狀聚異戊二烯多元醇以及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多元醇,此外,考量到耐熱性時,較佳為液狀聚(α-烯烴)液狀物、乙烯-丙烯共聚物液狀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液狀聚丁烯、液狀加氫聚丁烯、液狀加氫聚丁二烯、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液狀加氫聚丁二烯多元醇以及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多元醇。
此外,成分3亦可使用在25℃下為固體之化合物。
用作為成分3之在25℃下為固體之化合物,較佳為於分子內不具有碳-碳不飽和鍵之化合物。
該化合物可列舉出在25℃下為固體之環氧樹脂、在25℃下為固體之聚酯樹脂、在25℃下為固體之多元醇樹脂、在25℃下為固體之加氫石油樹脂、萜(Terpene)系加氫樹脂、加氫松香酯等。
當使用在以高介電常數的聚合物為目的之聚合性組成物時,此等當中,特佳為加氫松香酯。
當使用在以低介電常數的聚合物為目的之聚合性組成物時,此等當中,特佳為加氫石油樹脂、萜系加氫樹脂。
加氫石油樹脂,為使石油系樹脂進行氫還原所得之樹脂。加氫石油樹脂的原料之石油系樹脂,可列舉出脂肪族系石油樹脂、芳香族系石油樹脂、脂肪族-芳香族共聚合系石油樹脂、脂環族系石油樹脂、二環戊二烯樹脂以及此等之加氫物等的改質物。合成石油樹脂,可為C5系或C9系。
萜系加氫樹脂,為使萜系樹脂還原氫化所得之樹脂。萜系加氫樹脂的原料之萜系樹脂,可列舉出β-蒎烯(β-Pinene)樹脂、α-蒎烯樹脂、β-檸檬烯(β-Limonene)樹脂、α-檸檬烯樹脂、蒎烯-檸檬烯共聚樹脂、蒎烯-檸檬烯-苯乙烯共聚樹脂、萜-酚樹脂、芳香族改質萜樹脂等。此等萜系樹脂的多數為不具極性基之樹脂。
加氫松香酯,為將使松香系樹脂加氫所得之加氫松香予以酯化、或是將松香予以酯化所得之松香酯進行氫還原所得之樹脂。松香系樹脂黏著賦予劑,可列舉出脂松香、松油松香、木松香、非均化松香、聚合松香、馬來松香等之改質松香等。
本說明書中,係定義為:多元醇的一部分醇性羥基藉由加氫松香所酯化之化合物、以及多元醇的全部醇性羥基藉由加氫松香所酯化之化合物,均包含於加氫松香酯。
此外,為了達成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與黏度或聚合物對被黏著體之密合性之均衡,成分3的化合物,可併用且較佳係併用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與在25℃下為固體之化合物。
成分3中,併用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與在25℃下為固體之化合物時之較佳併用比率,以質量比計為90:10~10:90,更佳為80:20~20:80。
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中之成分3的用量,相對於成分1與成分3的合計總量,較佳為25~75質量%,更佳為30~70質量%,特佳為35~65質量%。當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中之成分3的用量相對於成分1與成分3的合計總量未達25質量%時,有時無法得到添加成分3之效果(亦即聚合時之體積收縮率的降低效果),並不佳。此外,當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中之成分3的用量相對於成分1與成分3的合計總量多於75質量%時,使聚合性組成物聚合所得之聚合物的塗膜強度有時會過低,並不佳。
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可因應必要任意地添加聚合禁止劑、抗氧化劑、改質劑等。
聚合禁止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較佳地使 用氫醌(Hydroquinone)、對甲氧基酚、對苯醌(p-Benzoquinone)、萘醌、菲醌、2,5-二乙醯氧基對苯醌、2,5-二己醯氧基對苯醌、2,5-醯氧基對苯醌、對三級丁基兒茶酚、2,5-二(三級丁基)氫醌、對三級丁基兒茶酚、單三級丁基氫醌、2,5-二(三級戊基)氫醌、二(三級丁基)對甲酚氫醌單甲醚以及吩噻嗪(Phenothiazine)。
此等可單獨使用或適當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通常,聚合禁止劑相對於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的總量,可調整為0.01~5質量%的添加量。惟聚合禁止劑的量為加上成分1中所預先包含之聚合禁止劑之值。亦即,一般係於成分1中預先包含聚合禁止劑,故其意味著將該聚合禁止劑與新添加之聚合禁止劑的總量予以合併後之量,相對於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的總量為0.01~5質量%的添加量。
抗氧化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出新戊四醇四[3-(3,5-二(三級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十八烷基-3-(3,5-二(三級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1,1,3-三(2-甲基-4-羥基-5-三級丁基苯基)丁烷等。此等當中,較佳為新戊四醇四[3-(3,5-二(三級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十八烷基-3-(3,5-二(三級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最佳為新戊四醇四[3-(3,5-二(三級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
通常,抗氧化劑相對於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 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的總量,可調整為0.01~5質量%的添加量。惟抗氧化劑的量係於成分3等之其他成分中所預先包含之抗氧化劑之值。亦即,一般有時會於成分3等中預先包含抗氧化劑,故其意味著將該抗氧化劑與新添加之抗氧化劑的總量予以合併後之量,相對於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的總量為0.01~5質量%的添加量。
改質劑,例如可列舉出用以提升平坦性之平坦化劑等。平坦化劑,例如可使用經聚醚改質之二甲基聚矽氧烷共聚物、經聚酯改質之二甲基聚矽氧烷共聚物、經聚醚改質之甲基烷基聚矽氧烷共聚物、經芳烷基改質之甲基烷基聚矽氧烷共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等。此等可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相對於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的總量,可添加0.01~5質量%。未達0.01質量%時,平坦化劑的添加效果可能無法顯現。此外,多於5質量%時,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中,有時會產生濁度,並不佳。
最後說明本發明(II)。
本發明(II)為可藉由本發明(1)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所製造之影像顯示裝置。
例如於第1圖中,保護部3係由與顯示部2為同等程度的大小之板狀、薄片狀或薄膜狀的透光性構件所形成。該透光性構件,例如可較佳地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與聚碳酸酯之層合體等之樹脂。於保護部3的表面或內面,可形成抗反射膜、遮光膜、視角控制膜等之光學層。
當保護部3由丙烯酸樹脂所形成時,一般而言,其折射率(nD)為1.49~1.51。
保護部3,係中介存在於顯示部2的周緣部上所設置之間隔材4而設置在顯示部2上。該間隔材4的厚度約為0.05~1.5mm,藉此可將影像顯示部2與保護部3之表面間距離保持在約1mm。
此外,為了提升亮度以及對比,於保護部3的周緣部設置有圖中未顯示的框狀遮光部。
此外,例如於第2圖或第3圖中,於顯示部2與保護部3之間中介存在有聚合物層5a、5b。於藉由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所製造之影像顯示裝置中,由於在該聚合物層5a或聚合物層5b中介存在有使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聚合性組成物聚合而得之聚合物,所以可見光區域的穿透率為90%以上。在此,聚合物層5a或聚合物層5b的厚度,較佳係成為10~500μm。尤佳為10~350μm,更佳為10~300μm。此外,由於在聚合物層5a或聚合物層5b中介存在有前述聚合物,使在25℃下的折射率(nD)成為1.45~1.55,較佳成為1.48~1.52,而與顯示部2或保護部3的折射率幾乎呈同等,故較佳。藉此可提高來自影像顯示部2之映像光的亮度或對比,而提升觀看性。
當藉由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來製造影像顯示裝置時,由於在聚合物層5a或聚合物層5b中介存在有前述聚合物,而使在23℃下的拉伸彈性率成為1×107Pa以下,較佳為1×103~1×106Pa。因此,相對於顯示部以及保護部,可防止於聚合性組成物的聚合時起因於體積收縮之應力的影響所造成之應變的產生。
當藉由本發明(I)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來製造影像顯示裝置時,由於在聚合物層5a或聚合物層5b中介存在有前述聚合物,而使聚合性組成物的聚合時之體積收縮率成為4.0%以下,較佳為3.5%以下,更佳為2.7%以下。藉此可降低於聚合性組成物的聚合時累積於聚合物層之內部應力,而防止於聚合物層5a與觸控面板7或保護部3之界面,或是聚合物層5b與觸控面板7、顯示部2或保護部3之界面形成應變。因此,當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於觸控面板7與保護部3之間、觸控面板7與顯示部2之間、或是顯示部2與保護部3之間,並使該聚合性組成物聚合時,可降低聚合物層5a或5b與顯示部2、保護部3、觸控面板7之界面所產生之光的散射,提高顯示影像的亮度,並提升觀看性。
此外,當使用前述聚合物作為聚合物層5b時,由於此等聚合物的介電常數低,所以可薄化聚合物層5b的厚度。
本發明(II)之影像顯示裝置所使用之樹脂板,較佳係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與 聚碳酸酯之層合體。此等樹脂板的平均表面粗糙度,通常為1.0nm以下。
此外,本發明(II)之影像顯示裝置,由於在顯示部2與保護部3之間充填有由前述聚合物所構成之聚合物層5a或5b,所以耐衝擊性強。
除此之外,與在顯示部2與保護部3之間設置空隙之以往例相比,可形成為薄型。
此外,本發明(II)之影像顯示裝置可採用各種型態。例如,如第3圖、第5圖、第8圖所示,可省略間隔材4來製造影像顯示裝置1。於第3圖的聚合物層5b中,例如將聚合性組成物塗布於顯示部2上的偏光板6a上,並將觸控感測器7重疊於其上方,並與前述相同地進行光聚合而得到。
此外,於第5圖的聚合物層5b中,例如將聚合性組成物塗布於顯示部2上的偏光板6a上,並將觸控感測器一體型保護部3重疊於其上方,並與前述相同地進行光聚合而得到。
再者,於第8圖的聚合物層5a中,例如塗布聚合性組成物,並將保護部3重疊於其上方,並與前述相同地進行光聚合而得到。
此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液晶顯示裝置,例如可適用在有機EL(有機電激發光)、電漿顯示裝置等之各種平面顯示器。
[實施例]
以下係藉由實施例來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限於以下實施例。
<黏度的測定>
黏度係藉由以下方法來測定。
使用試樣1mL,並使用錐板型黏度計(Brookfield公司製、型式:DV-II+Pro、主軸的型號:CPE-42),於溫度25.0℃、轉數5rpm的條件下,測出黏度幾乎維持為一定時之值。
<羥基值的測定>
依據JIS K 0070來測定。
<數量平均分子量>
數量平均分子量,為在下述條件下藉由GPC所測得之經聚苯乙烯換算的值。
裝置名稱:日本分光股份有限公司製HPLC單元HSS-2000
管柱:Shodex(註冊商標)管柱LF-804
移動相:四氫呋喃
流速:1.0mL/min
檢測器:日本分光股份有限公司製RI-2031Plus
溫度:40.0℃
試樣量:樣本定量環100μL
試樣濃度:調製成0.5質量%左右
<紫外線積算光量>
為使用紫外線積算照度計「UVPF-A1」(岩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製)所測得之積算光量的值。
<照度>
為使用紫外線積算照度計「UVPF-A1」(岩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製)所測得之照度的值。
(合成例1)
將Pripol(註冊商標)2033(Croda公司製的加氫二聚物二醇、羥基值202mgKOH/g)322.2g、癸二酸二甲酯(東京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87.5g、以及氧化二辛基錫(商品名稱:DOTO、北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0.18g,裝入於具備攪拌裝置及蒸餾裝置之500mL的反應容器中,在約170℃下,一邊從常壓下開始使甲醇流出一邊減壓,以進行酯交換反應。甲醇的總餾出量為24.4g。得到羥基值58.1mgKOH/g之聚酯多元醇(以下稱為聚酯多元醇A)。
(合成例2)
將2,2,4-三甲基六亞甲二異氰酸酯與2,4,4-三甲基六 亞甲二異氰酸酯之混合物(商品名稱:VESTANAT(註冊商標)TMDI、Evonik Degussa公司製)21.89g、二月桂酸二辛基錫12mg及對甲氧基酚24mg投入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滴入漏斗及冷凝器之100mL的反應容器,並使用滴入漏斗將丙烯酸4-羥丁酯15.16g滴入投入。滴入中,使反應容器內的溫度成為70℃以下。滴入結束後,將反應器內的溫度維持在65~70℃ 2小時,並持續攪拌而得到反應生成物(以下稱為反應生成物α)。
將前述聚酯多元醇A 178.9g、Pripol(註冊商標)2033(Croda公司製的加氫二聚物二醇、羥基值202mgKOH/g)1.1g及二月桂酸二辛基錫12mg投入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及冷凝器之300mL的反應容器,並開始攪拌。然後將溫度維持在60℃之反應生成物α 33.7g分成數次投入於反應容器內。於此之間,使反應器內的溫度不會高於70℃。之後將反應器內的溫度維持在65~70℃並持續攪拌。在以IR確認到異氰酸基之C=O伸縮振動的吸收消失後結束反應,而得到數量平均分子量2300之丙烯酸胺甲酸乙酯(以下稱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1」)。
(合成例3)
將含有加氫末端羥基之聚丁二烯(羥基值47.1mgKOH/g、商品名稱:NISSO-PB GI-2000、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180g及二月桂酸二辛基錫20mg投入於附有冷凝器、滴入漏斗、溫度計及攪拌機之300mL的可分離 燒瓶,使用油浴使內溫升溫至50℃。然後從滴入漏斗中,於15分鐘間將甲基丙烯酸2-異氰酸乙酯(商品名稱:Karenz MOI(註冊商標)、昭和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22.86g滴入。於滴入之間,使內溫不會超過70℃。滴入結束後,將內溫管理為70±2℃並持續攪拌。在以紅外線吸收光譜確認到異氰酸基之C=O伸縮振動的吸收消失後,停止攪拌以結束反應,而得到加氫聚丁二烯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1。
(合成例4)
將聚丁二烯多元醇(羥基值47.1mgKOH/g、商品名稱:NISSO-PB G-2000、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180g及二月桂酸二辛基錫20mg投入於附有冷凝器、滴入漏斗、溫度計及攪拌機之300mL的可分離燒瓶,使用油浴使內溫升溫至50℃。然後從滴入漏斗中,於15分鐘間將甲基丙烯酸2-異氰酸乙酯(商品名稱:Karenz MOI(註冊商標)、昭和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22.86g滴入。於滴入之間,使內溫不會超過70℃。滴入結束後,將內溫管理為70±2℃並持續攪拌。在以紅外線吸收光譜確認到異氰酸基之C=O伸縮振動的吸收消失後,停止攪拌以結束反應,而得到數量平均分子量2560之聚丁二烯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以下稱為「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1」)。
(合成例5)
將Pripol(註冊商標)2033(Croda公司製的加氫二聚物二醇、羥基值202mgKOH/g)3200g、Pripol(註冊商標)1009(Croda公司製的加氫二聚物酸、酸值194mgKOH/g)1018g投入於具備攪拌裝置及蒸餾裝置之5L的反應容器中,一邊於常壓下使氮氣流通一邊加熱至200℃,一邊餾除因反應所生成之水一邊進行縮合反應。在生成物的酸值成為20以下之時點,添加四異丙基鈦酸酯0.08g,並藉由真空泵緩慢地提高真空度以進行反應,而得到數量平均分子量1055之聚酯多元醇(以下稱為聚酯多元醇B)。
(合成例6)
將聚酯多元醇B 180g及二月桂酸二辛基錫20mg投入於附有冷凝器、滴入漏斗、溫度計及攪拌機之300mL的可分離燒瓶,使用油浴使內溫升溫至50℃。然後從滴入漏斗中,於15分鐘間將丙烯酸2-異氰酸乙酯(商品名稱:Karenz AOI(註冊商標)、昭和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24g滴入。於滴入之間,使內溫不會超過70℃。滴入結束後,將內溫管理為70±2℃並持續攪拌。在以紅外線吸收光譜確認到異氰酸基之C=O伸縮振動的吸收消失後,停止攪拌以結束反應,而得到數量平均分子量1196之聚丙烯酸胺甲酸乙酯(以下稱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2」)。
(調配例1)
將丙烯酸月桂酯(商品名稱:Blemmer LA、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10.0質量份、萜系加氫樹脂(商品名稱:CLEARON(註冊商標)K100、Yamahara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製)25.0質量份,投入於附有冷凝器、溫度計及攪拌機之200mL的四頸可分離圓底燒瓶中,一邊攪拌一邊使用油浴,使200mL的四頸可分離圓底燒瓶內的溫度升溫至90℃。確認到萜系加氫樹脂完全溶解於丙烯酸月桂酯後,將溫度冷卻至50℃以下。
然後將前述丙烯酸胺甲酸乙酯1 25.0質量份、液狀加氫聚丁二烯多元醇(商品名稱:NISSO-PB GI-1000、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25.0質量份、液狀聚丁烯HV-1514.0質量份、新戊四醇四[3-(3,5-二(三級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商品名稱:IRGANOX(註冊商標)1010、BASF公司製)1.0質量份、以及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商品名稱:Irgacure(註冊商標)819、BASF公司製)1.0質量份,投入於前述200mL的四頸圓底燒瓶中,一邊攪拌一邊使用油浴升溫至73℃,並持續攪拌至溶液呈均一為止,而得到在25℃下的黏度為3300mPa‧s之微黃色均一溶液。將所得之調配物設為聚合性組成物A1。
(調配例2~調配例4以及比較調配例1)
藉由與調配例1相同之方法,依循表1所示之調配組 成來進行調配。將調配例2~調配例4中所調製之調配物分別設為聚合性組成物A2~聚合性組成物A4,將比較調配例1中所調製之調配物設為聚合性組成物B1。
表1的數字,在無特別言明時,係意味著「質量份」。
※1 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氧乙酯(商品名稱:FA-512M、日立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分子量262.35)
※2 丙烯酸月桂酯(商品名稱:Blemmer LA、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分子量240.38)
※3 N-丙烯醯基嗎啉(商品名稱:ACMO、Kohjin Film&Chemicals股份有限公司製、分子量141.17)
※4 N,N-二乙基丙烯醯胺(商品名稱:DEAA、Kohjin Film&Chemicals股份有限公司製、分子量127.19)
※5 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日本觸媒股份有限公司製、分子量144.17)
※6 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商品名稱:Light Ester HOB(N)、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分子量158.20)
※7 萜系加氫樹脂CLEARON(註冊商標)P85(Yamahara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製)
※8 萜系加氫樹脂CLEARON(註冊商標)K100(Yamahara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製)
※9 液狀加氫聚丁二烯多元醇NISSO-PB GI-1000(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
※10 液狀加氫二聚物二醇(商品名稱:Pripol 2033、Croda公司製)
※11 液狀聚丁烯HV-15(JX Nippon Oil and Energy股份有限公司製)
※12 液狀聚丁二烯POLYVEST 110(Evonik Degussa公司製)
※13 IRGANOX(註冊商標)1010(化合物名稱:新戊四醇四[3-(3,5-二(三級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BASF公司製)
※14 光聚合起始劑IRGACURE 184(化合物名稱:1-羥基環己基苯酮、BASF公司製、吸收波長200~380nm)
※15 光聚合起始劑IRGACURE 819(化合物名稱: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BASF公司製、吸收波長200~450nm)
<聚合物膜的製作>
將厚0.8mm的丙烯酸製樹脂板(Mitsubishi Rayon公司製MR-200)裁切為大小50mm×50mm,以使膜厚成為0.2mm之方式夾持聚合性組成物A1~聚合性組成物A4、聚合性組成物B1,並使用採用了金屬鹵化物燈之輸送帶式紫外線照射裝置(GS Yuasa Lighting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稱:GSN2-40),夾持紫外線吸收濾波器SC40(Fuji Film股份有限公司製),在照射強度190mW/cm2(405nm之值)、照射量5000mJ/cm2(405nm之值)的條件下照射紫外線使其聚合,而得到由樹脂板所夾持之膜厚約0.2mm之評估試驗用的聚合物膜。
將由聚合性組成物A1~聚合性組成物A4、聚合性組 成物B1所得之聚合物膜,分別設為聚合物膜A1~聚合物膜A4、聚合物膜B1。
<硬化率的測定>
從各個照射前的聚合性組成物A1~聚合性組成物A4、聚合性組成物B1與聚合後的聚合物膜A1~聚合物膜A4、聚合物膜B1中,使用使聚合性組成物與聚合物膜成為0.2wt%之量的四氫呋喃,將此等之硬化成分(單體、低聚物)予以萃取出,藉由液相層析來求取聚合性組成物中之硬化成分的峰值強度I0、與聚合物膜中之聚合成分的峰值強度I1,並藉由下式來算出硬化率。
硬化率(%)=(I0-I1)/I0×100
結果如表2所示。
<密合性的測定>
將藉由前述方法所製造之膜厚約0.2mm的聚合物膜A1~聚合物膜A4、聚合物膜B1固定在拉伸試驗機(島津製作所公司製、EZ Test/CE),在23℃下以拉伸速度10mm/min進行試驗,求取密合性。該結果如表2所示。
<耐起泡(發泡剝離)性試驗>
將藉由前述方法所製造之膜厚約0.2mm的聚合物膜A1~聚合物膜A4、聚合物膜B1放入於65℃、93%的高溫恆溫槽(IMV股份有限公司製THC-64)3天,並觀察試驗後之塗膜的發泡或剝離、浮起。
○:無發泡或剝離、浮起
×:有發泡或剝離、浮起
結果如表3所示。
[產業上之可應用性]
本發明可較佳地應用在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

Claims (13)

  1. 一種方法,其係具備有: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影像顯示裝置,或是具備有: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與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該方法係包含:使聚合性組成物中介存在於選自於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間、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間中的至少1處之步驟,以及藉由穿越選自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至少1個透光性的部分來照射光線,使聚合性組成物聚合之步驟,且聚合性組成物,係包含:(成分1)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以及(成分2)於380~780nm的可見光區域具有吸收波長之光聚合起始劑,成分1係包含: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40000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分子量為500以下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前述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40000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高分子化合物為(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 將成分1設為100質量份時的光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為0.1~10.0質量份,聚合性組成物之在25℃下的黏度為500~50000mPa‧s。
  2. 如請求項1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透光性的保護部或觸控感測器的保護膜,係使用選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環烯烴聚合物、纖維素以及聚酯之至少1種來製造。
  3. 如請求項1或2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光聚合起始劑係包含:選自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苯基)-丁酮-1、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雙(η 5-2,4-環戊二烯-1-基)-雙(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鈦、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之1種以上。
  4. 如請求項1或2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藉由穿越選自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以及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至少1個透光性的部分來照射光線,使聚合性組成物聚合之步驟中,光的照射量,以使用檢測405nm之紫外線積算光量計所測得之積算光量值計,為1000~10000mJ/cm2
  5. 如請求項1或2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甲基)丙烯酸胺甲酸乙酯係包含:藉由加氫二聚物二醇與二酯之酯交換反應所得之聚酯多元醇的殘基。
  6. 如請求項1或2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分子量為500以下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係包 含:選自由具有碳數8~18的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具有酯鍵之(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之群組之化合物、以及選自由(甲基)丙烯醯胺系化合物以及含有醇性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之群組之化合物。
  7. 如請求項1或2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聚合性組成物進一步包含:(成分3)僅由碳原子以及氫原子所構成之化合物或是僅由碳原子、氫原子以及氧原子所構成之化合物,且為不具有乙烯性雙鍵之化合物。
  8. 如請求項7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成分3係包含:選自由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以及在25℃下為固體之化合物所組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化合物。
  9. 如請求項8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成分3係包含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前述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係包含:選自由聚(α-烯烴)液狀物、乙烯-丙烯共聚物液狀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液狀聚丁烯、液狀加氫聚丁烯、液狀聚丁二烯、液狀加氫聚丁二烯、液狀聚異戊二烯、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液狀聚丁二烯多元醇、液狀加氫聚丁二烯多元醇、液狀聚異戊二烯多元醇以及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多元醇所組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化合物。
  10. 如請求項8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成分3係包含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 前述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係包含:選自由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以及聚碳酸酯多元醇所組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化合物。
  11. 如請求項8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成分3係包含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前述在25℃下為液狀之化合物係包含:選自由液狀聚(α-烯烴)液狀物、乙烯-丙烯共聚物液狀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液狀物、液狀聚丁烯、液狀加氫聚丁烯、液狀加氫聚丁二烯、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液狀加氫聚丁二烯多元醇以及液狀加氫聚異戊二烯多元醇所組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化合物。
  12. 如請求項8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成分3係包含在25℃下為固體之化合物,前述在25℃下為固體之化合物係包含:選自由加氫石油樹脂、萜(Terpene)系加氫樹脂以及加氫松香酯所組成之群組之至少1種化合物。
  13.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其係具備有: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之影像顯示裝置,或是具備有:具有影像顯示部之基部、與樹脂製之透光性的保護部、與具有樹脂製的保護膜之透光性的觸控感測部之影像顯示裝置,且可藉由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所製造。
TW103122500A 2013-09-09 2014-06-30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video display device, and a video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ed by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5500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6644A JP6226652B2 (ja) 2013-09-09 2013-09-09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4264A TW201514264A (zh) 2015-04-16
TWI550046B true TWI550046B (zh) 2016-09-21

Family

ID=52701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2500A TWI550046B (zh) 2013-09-09 2014-06-30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video display device, and a video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ed by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26652B2 (zh)
KR (1) KR101661185B1 (zh)
CN (1) CN104423713B (zh)
TW (1) TWI5500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7981B (zh) * 2015-03-26 2020-06-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触控面板
CN106909025B (zh) * 2017-04-12 2020-06-26 安徽强邦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敏阳图ctp版的感光组合物
CN106933037B (zh) * 2017-04-12 2020-06-26 安徽强邦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阳图ctp版感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7254034A (zh) * 2017-04-20 2017-10-17 浙江传化天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良好抗石击性透明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065129A1 (ja) * 2017-09-27 2019-04-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フレキソ印刷版原版およびフレキソ印刷版
TWI625661B (zh) * 2017-09-30 2018-06-01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17458A (en) * 2003-10-06 2005-06-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glare film
TW200612111A (en) * 2004-10-15 2006-04-16 Mitsubishi Rayon Co Active energy ray-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and the resulting sheet-like optical article
TW201213482A (en) * 2010-09-17 2012-04-01 Showa Denko Kk Light-curing composition for use in transparent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7697A (en) * 1988-05-26 1989-10-31 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Color filter array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P1372004B1 (en) * 2001-02-23 2011-05-11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A phase difference film comprising polymer film having ultraviolet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for alignment film and liquid crystalline compound
JP2005055641A (ja) 2003-08-04 2005-03-03 Yokogawa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2163394B (zh) * 2006-07-14 2013-12-25 迪睿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装置、树脂组成物及树脂固化物层
CN101675461B (zh) 2007-04-09 2013-11-13 迪睿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装置
JP5008682B2 (ja) * 2009-01-21 2012-08-22 株式会社Adeka 光硬化性樹脂と熱硬化性樹脂を含有する液晶滴下工法用シール剤
JP5402419B2 (ja) * 2009-09-04 2014-01-29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性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1158840A1 (ja) * 2010-06-16 2011-12-22 旭硝子株式会社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776189B1 (ko) * 2011-03-18 2017-09-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평판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623975B2 (ja) 2011-04-28 2014-11-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JP5980233B2 (ja) * 2011-12-27 2016-08-31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重合物、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17458A (en) * 2003-10-06 2005-06-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glare film
TW200612111A (en) * 2004-10-15 2006-04-16 Mitsubishi Rayon Co Active energy ray-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and the resulting sheet-like optical article
TW201213482A (en) * 2010-09-17 2012-04-01 Showa Denko Kk Light-curing composition for use in transparent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61185B1 (ko) 2016-09-29
JP6226652B2 (ja) 2017-11-08
CN104423713B (zh) 2017-11-21
TW201514264A (zh) 2015-04-16
JP2015052759A (ja) 2015-03-19
CN104423713A (zh) 2015-03-18
KR20150029535A (ko) 2015-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0046B (zh)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video display device, and a video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ed by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582187B (zh)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polymer, optical adhesive sheet,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520974B (zh) Th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nd an image, a polymer, an adhesive sheet, a display device of the video display device
TWI510550B (zh)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polymer, optical adhesive sheet,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484013B (zh) A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 polymer,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441326A (zh) 聚合性組成物、聚合物、光學用黏著薄片、影像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5642028B2 (ja) 光学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硬化物及び表示装置
TWI480294B (zh) A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 polymer,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5214594A (ja) 重合性組成物、重合物、光学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615419A (zh) 光學構件之製造方法及用於其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TW201640193A (zh) 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用於其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觸控面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WO2014192502A1 (ja) 重合性組成物、重合物、光学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98597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画像表示装置
KR20170039183A (ko) 광학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에 사용하는 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TWI608025B (zh) Image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ed by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15215373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331989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
TW201906971A (zh) 光硬化性樹脂組合物及圖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