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7471B - 壓縮機及其供油方式 - Google Patents

壓縮機及其供油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7471B
TWI537471B TW103127908A TW103127908A TWI537471B TW I537471 B TWI537471 B TW I537471B TW 103127908 A TW103127908 A TW 103127908A TW 103127908 A TW103127908 A TW 103127908A TW I537471 B TWI537471 B TW I5374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otor
supply line
oil supply
compres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7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5290A (zh
Inventor
今城貴徳
宮武利幸
山崎洋武
吉村省二
Original Assignee
神戶製鋼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138356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537471(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神戶製鋼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神戶製鋼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25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5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7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74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8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 F04C18/1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 F04C18/1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oothed rotary pistons
    • F04C18/1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oothed rotary pistons with helical teeth, e.g. chevron-shaped, screw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8Means for improving or restricting lubricant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Description

壓縮機及其供油方式
本發明是關於油冷式的螺旋壓縮機及其供油方法。
在油冷式的螺旋壓縮機中,為了將來自壓縮機主體的吐出空氣中含有的油分離,除了通過油回收器內的離心力的一次分離以外,還進行通過濾器的二次分離(參照專利文獻1)。當由該二次分離所分離的油回收而送回系統內時,被向比二次分離出的油的壓力低的主體的吸入口或各轉子的壓縮中途的齒槽等直接送回的情況較多。但是,由於在被送回的油中含有大量的高溫空氣,所以在直接送回到吸入口側的情況下使得體積效率的下降,在直接送回到壓縮中途的齒槽的情況下帶來壓縮機的驅動所需之動力的增加。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36397號公報
〔發明概要〕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以往的問題點所研創而成,其課題是提供一種能夠使驅動所需的動力變小的壓縮機及其供油方法。
本發明的壓縮機具備:壓縮機主體、油回收器、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排油線路和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上述壓縮機主體具有:吸入口,將氣體吸入;由陰轉子及陽轉子構成的一對轉子,被軸承能夠旋轉地支承,與轉子室協同作用而將從上述吸入口吸入的氣體壓縮;和吐出口,將壓縮後的氣體吐出;上述油回收器具有:一次分離手段,從來自上述壓縮機主體壓縮後的氣體將油第一次分離;和二次分離手段,從以上述一次分離手段第一次分離油後的氣體將油第二次分離;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連接到上述油回收器和上述陰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將由上述一次分離手段所分離出的油向上述陰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述上陰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針對上述壓縮機主體的轉子軸直角方向的剖面,由上述陰轉子的彼此相鄰的一組齒及上述轉子室的內壁劃定;述上排油線路將被 上述一次分離手段分離且在上述轉子的軸承的潤滑中使用後的油不經由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而向上述轉子的低壓齒槽供給;述上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將由上述二次分離手段分離出的油向上述陰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而連接在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上。
油和氣體的混合流經過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內。因而,如果將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連接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則被一次地分離出的油和處於加壓的狀態的氣體的混合流體被供給到陰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所以當混合流體被釋放到陰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時促進油的擴散,不易發生陰轉子的齒槽內的油的偏倚。由此,能夠避免作為特別容易發生部分性斷油的密封部分的陰轉子的齒頂與轉子室的內壁之間的油的不足,防止壓縮中途的氣體從該等之間洩漏的回流。因而,能夠使為了將洩漏的氣體再壓縮而驅動轉子所需的量的動力變小,使得從壓縮機主體吐出的風量也增加。
此外,通過將混合流體釋放到陰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而促進油的微粒化,相對於向陰轉子的供油量的油的表面積變大,所以在供給到壓縮機主體的油與壓縮中途的氣體之間容易熱交換。由此,油的冷卻效率提高,結果氣體接近於等溫壓縮,驅動陰轉子的動力下降。陰轉子側的齒一般的齒頂寬度較窄,從陰轉子的齒頂與壓縮機主體之間的氣體洩漏量容易影響到其間的油的有無。進而,由於陰轉子側的齒槽的容積比陽轉子大,所以可想到向陰 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供給混合流體的益處比向陽轉子側供給的情況大。
較佳為,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還連接到上述陽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將由上述一次分離手段分離出的不包含經過了上述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的油的油向上述陽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上述陽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針對上述壓縮機主體的轉子軸直角方向的剖面,由上述陽轉子的彼此相鄰的一組齒及上述轉子室的內壁劃定。或者較佳為具備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連接到上述油回收器和上述陽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將由上述一次分離手段分離出的油向上述陽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上述陽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針對上述壓縮機主體的轉子軸直角方向的剖面,由上述陽轉子的彼此相鄰的一對齒及上述轉子室的內壁劃定。
藉由上述構成,除了陰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外,並能夠向陽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供給油而進行潤滑及冷卻。此外,由於對陽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供給一次分離出的油,所以能夠確保足夠維持密封性的油的量。其結果,能夠防止氣體從陽轉子的齒頂與轉子室的內壁之間的回流。因而,能夠使為了將洩漏的氣體再壓縮將轉子驅動所需量的動力變小,也能夠增加從壓縮機主體吐出的風量。
較佳為,上述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連接到與上述陽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連接的上述一次分離油供 給線路,將由上述二次分離手段分離出的油也向上述陽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或較佳為將由上述二次分離手段分離出的油經由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向上述陽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
由於能夠將被一次地分離出的油和包含壓縮狀態的氣體的被二次地分離的油的混合流體除了陰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以外也向陽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供給,所以通過將混合流體向陽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釋放而促進油的微粒化。藉此,相對於向陽轉子的供油量的油的表面積變大,所以在供給到壓縮機主體的油與壓縮中途的氣體之間容易熱交換。油的冷卻效率提高的結果,氣體接近於等溫壓縮,驅動轉子的動力下降。此外,在將混合流體釋放到陽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時促進油的擴散,而不易發生陽轉子的齒槽內的油的偏倚。由此,能夠提高壓縮機主體內的密封性,防止壓縮中途的氣體洩漏的回流,所以能夠使為了將洩漏的氣體再壓縮而驅動轉子所需量的動力變小,也能夠增加從壓縮機主體吐出的風量。
較佳為,具備向上述吐出口側的上述軸承供油的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在向該吐出側軸承供油的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設有節流部,上述節流部減少油的供給量。
通過設置節流部,能夠將供給軸承的油量抑制在軸承的潤滑所需的最小量。另一方面,即使是潤滑軸承後而升溫的油,只要是極少量,即便回到吸入空間也不 用擔心將吸氣加熱。因此,通過設置節流部,作為能夠抑制驅動所需動力的增加及性能下降,並能夠將潤滑軸承後的油送回的場所,可以選擇吸入空間。
關於本發明的壓縮機的供油方法,上述壓縮機具備壓縮機主體和油回收器,上述壓縮機主體具有:吸入口,將氣體吸入;由陰轉子及陽轉子構成的一對轉子,被軸承能夠旋轉地支承,將從上述吸入口吸入的氣體在轉子室中壓縮;和吐出口,將壓縮後的氣體吐出;上述油回收器具有:一次分離手段,從來自上述壓縮機主體壓縮後的氣體將油第一次分離;和二次分離手段,從以上述一次分離手段第一次分離油後的氣體將油第二次分離;上述壓縮機的供油方法,經由連接到上述油回收器和上述陰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的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將由上述一次分離手段分離出的油向上述轉子的軸承和上述陰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上述陰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針對上述壓縮機主體的轉子軸直角方向的剖面,由上述陰轉子的彼此相鄰的一組齒及上述轉子室的內壁劃定;不經由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而經由連接在上述壓縮機主體的排油線路,將供上述軸承的潤滑之後的油向上述轉子的低壓齒槽供給;經由連接在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的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將由上述二次分離手段分離出的油供給到上述陰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
根據本發明,能夠使壓縮機的驅動所需的動力變小。
1‧‧‧空氣壓縮機
10‧‧‧壓縮機主體
13‧‧‧吸入口
14‧‧‧吐出口
16‧‧‧吐出側軸承
22‧‧‧陰轉子
24‧‧‧陽轉子
30‧‧‧油回收器
31‧‧‧中空圓筒
34‧‧‧分離部(一次分離手段)
32‧‧‧濾器(二次分離手段)
41‧‧‧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
50‧‧‧節流部
52‧‧‧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
圖1(A)是說明有關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壓縮機的模式圖,圖1(B)是壓縮機主體內部的放大側視圖,圖1(C)是表示設在轉子室的油流入埠的位置的概略圖。
圖2是有關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壓縮機主體內部的放大側視圖。
圖3是有關本發明的參考例的壓縮機主體內部的放大側視圖。
圖4是有關本發明的變形例的壓縮機主體內部的放大側視圖。
圖5是有關本發明的另一變形例的壓縮機主體內部的放大側視圖。
圖6(A)是說明有關比較例1的壓縮機的模式圖,圖6(B)是壓縮機主體內部的放大側視圖。
圖7(A)是說明有關比較例2的壓縮機的模式圖,圖7(B)是壓縮機主體內部的放大側視圖。
圖8是表示相對於軸動力之比動力的曲線圖。
以下,按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1。
在圖1(A)中表示有關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壓縮機1。本發明的壓縮機是螺旋式的壓縮機1,通過在內部流動的油進行潤滑、冷卻。壓縮機1具備壓縮機主體10和油回收器30。
壓縮機主體10具備在內部的轉子室11中可旋轉地收容後述的螺旋轉子20的轉子殼體12。壓縮機主體10具備從外部吸入氣體(gas)的吸入口13和將氣體吐出的吐出口14。
如圖1(B)所示,螺旋轉子20由陰轉子22及陽轉子24的一對構成。在陰轉子22的周向彼此相鄰的一組齒22a、22a之間形成有齒槽27a。關於壓縮機主體10的轉子軸直角方向的剖面,在陰轉子22的周向彼此相鄰的一組齒22a、22a與作為轉子殼體12的內表面的轉子室11的內壁之間劃定了陰轉子22的壓縮齒槽空間27。與陰轉子22同樣,關於壓縮機主體10的轉子軸直角方向的剖面,在陽轉子24的周向彼此相鄰的一組齒24a、24a與作為轉子殼體12的內表面的轉子室11的內壁之間劃定了陽轉子24的壓縮齒槽空間28。兩轉子22、24的一方連結在附設於轉子殼體12的電動機(未圖示)上。成為陰轉子22的旋轉中心的轉子軸23及成為陽轉子24的旋轉中心的轉子軸25分別吸入側被設在轉子殼體12上的吸入側軸承(軸承)15支承。轉子軸23、25的吐出側被設在轉子殼體12上的吐出側軸承(軸承)16支承。另外,在圖1(A)中作為螺旋轉子20代表性地僅表示陰轉子 22。
通過電動機使螺旋轉子20旋轉從上方經由吸入口13被吸入的氣體通過陰轉子22和陽轉子24的旋轉而被壓縮,作為高壓氣體經由吐出口14被向下方吐出。
油回收器30具備中空圓筒31、包括油回收器30的內壁(內部壁面)的一次分離手段的分離部34、二次分離機構的濾器32和油積存部33。被吐出的壓縮氣體穿過由吐出口14和吐出流路構成的吐出線路35被導入油回收器30的分離部34。此時,對於形成在油回收器30的內壁與中空圓筒31之間的環狀流路在大致切線方向上導入壓縮空氣,通過此時產生的迴旋流,將油和氣體離心分離。如上述,從經由吐出線路35向油回收器30內流入的含有油分的壓縮氣體將油一次地分離。被一次地分離了油的壓縮氣體穿過中空圓筒31的內部被導引到濾器32。濾器32例如由除霧器構成,由於壓縮氣體通過,再從該氣體將油二次地分離。油積存部33將被一次地分離,沿著油回收器30的內部壁面通過自重滴下的油積存。另外,經過二次被分離了油的壓縮氣體經由與濾器32連通的供給管36被向壓縮氣體的需求方供給。例如向工廠等氣體供給目標供給。在油回收器30內被從氣體一次地分離出的油經由將油回收器30與壓縮機主體10連通的油迴圈線路40的供給側線路被向轉子殼體12內導引。
油迴圈線路40具備由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41、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和吐出側軸承排油線路54構 成的供給側線路,及由吐出線路35構成的回收側線路。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41一端連通到油積存部33,另一端側被分支成3條子供油線路42、46、48。
子供油線路42的轉子室供油線路42的端部被分支為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和陽轉子側供油線路44(參照圖1(B))。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經由設在陰轉子22側的轉子室11的油流入埠17與陰轉子側壓縮齒槽空間27連通。詳細而言,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針對壓縮機主體10的轉子軸直角方向的剖面,連接到由陰轉子22的彼此相鄰的一組齒22a、22a及轉子室11的內壁劃定的陰轉子側壓縮齒槽空間27(參照圖1(C))。油流入埠17設在轉子室11的與陰轉子22對置的位置。陽轉子側供油線路44經由設在陽轉子24側的轉子室11上的油流入埠18與陽轉子側壓縮齒槽空間28連通。詳細而言,陽轉子側供油線路44針對壓縮機主體10的轉子軸直角方向的剖面,連接到由陽轉子24的彼此相鄰的一組齒24a、24a及轉子室11的內壁劃定的陽轉子側壓縮齒槽空間28(參照圖1(C))。油流入埠18設在轉子室11的與陽轉子24對置的位置。子供油線路46的吐出側軸承供油線路46的端部連通到吐出側軸承(軸承)16。子供油線路48的吸入側軸承供油線路48的端部連通到吸入側軸承(軸承)15。
在吐出側軸承供油線路46的中途,設有減少向吐出側軸承16的油的供給量的節流部50。節流部50 例如是設在油孔處的節流孔。通過設置節流部50,能夠將供給吐出側軸承16的油量抑制在潤滑所需的最小量。同樣的節流部50設在吸入側軸承供油線路48的中途。另外,實施例1中,在吐出側軸承供油線路46和吸入側軸承供油線路48設有節流部50,但不限定於此,也可以採用僅在軸承潤滑後的油的溫度容易變高的吐出側軸承供油線路46設置節流部50的構成。
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的一端與油回收器30的濾器32連通,另一端連接連通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41的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另外,將濾器32二次地分離出的油的至少一部分和氣體的一部分的混合流在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內導引。
吐出側軸承排油線路54的一端連通到吐出側軸承16,另一端經由設在兩轉子22、24的剛封閉後的位置處的連通埠19連通到轉子室11的內側。
以下,對將壓縮機1潤滑的油的迴圈路徑進行說明。
被從由壓縮機主體10吐出的壓縮氣體一次地分離而積存在油積存部33的油經由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41被供給至壓縮機主體10。被導引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41的轉子室供油線路42的油經由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而供給至陰轉子22的壓縮齒槽空間27,並經由陽轉子側供油線路44供給到陽轉子24的壓縮齒槽空間28。從油流入埠17、18供給到轉子室11內的油是供壓縮氣體的 冷卻、轉子22、24的潤滑及轉子22和24的間隙的密封之用。
從一次地分離了油的壓縮氣體藉濾器32二次地分離出的油經由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被導引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由此,在陰轉子側朝向與氣體的壓縮中途的位置抵接的陰轉子22的壓縮齒槽空間27,噴射一次分離油與包含二次分離油的加壓後狀態的氣體的混合流體。另外,如果陰轉子22的壓縮齒槽空間27過於高壓,則油的供給量減少,因此以將混合流體供給成為吸入壓力和吐出壓力的中間壓力以下程度的壓縮齒槽空間27為佳。
如上述,如果將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連接在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41)上,則當從油積存部33向陰轉子22的壓縮齒槽空間27供給油時,會噴射油和氣體的混合流體,所以可促進釋放到壓縮齒槽空間27的油的擴散,不易發生齒槽內的油的偏倚。由此,能夠避免作為特別容易發生部分性斷油的密封部分的陰轉子22的齒頂與轉子室11之間的油的不足,防止壓縮中途的氣體從該等之間洩漏的回流。因而,能夠使為了將洩漏的氣體再壓縮而驅動轉子22、24所需量的動力變小,也可增加從壓縮機主體10吐出的風量。
此外,通過將油和加壓狀態的氣體的混合流體釋放到陰轉子22的壓縮齒槽空間27促進油的微粒化,相對於向陰轉子22的供油量的油的表面積變大,所以在 供給到轉子室11的混合流體與壓縮中途的氣體之間容易進行熱交換。由此,油的冷卻效率提高的結果,氣體接近於等溫壓縮,驅動陰轉子22的動力下降。陰轉子22側的齒一般為齒頂寬度較窄,從陰轉子22的齒頂與轉子室11之間氣體洩漏的量容易影響到其間的油的有無。進而,由於陰轉子22側的齒槽的容積比陽轉子24大,所以向陰轉子22的壓縮齒槽空間27供給混合流體的益處比供給陽轉子24側的情況大。
被供給到吐出側軸承16,將吐出側軸承16潤滑而冷卻後的油為吐出側軸承排油線路54所導引,經由連通埠19送回剛封閉後壓力較低的轉子室11。
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例1,能夠進行各種變形。在實施例1中,將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的另一端僅連接到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經由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41連通到陰轉子22的壓縮齒槽空間27。但是不限於此,例如也可以如圖2表示的一例,將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的另一端連接到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及陽轉子側供油線路44,經由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41的轉子室供油線路42連通到陰轉子22的壓縮齒槽空間27和陽轉子24的壓縮齒槽空間28(實施例2)。
通過上述構成,能夠將一次分離油和包含二次分離油的氣體的混合流體不僅向陰轉子22還供給陽轉子24的壓縮齒槽空間28。如此一來,將混合流體釋放到陽轉子24的壓縮齒槽空間28,由此促進油的微粒化,相 對於向陽轉子24的供油量的油的表面積變大,所以在供給到壓縮機主體10中的油與壓縮中途的氣體之間容易進行熱交換。油的冷卻效率提高的結果,氣體接近於等溫壓縮,可以預想到驅動轉子22、24的動力下降。此外,在將混合流體釋放到陽轉子24的壓縮齒槽空間28時促進油的擴散,不易發生陽轉子24的齒槽28a內的油的偏倚。由此,能夠提高轉子室11內的密封性。因而,能夠使驅動各轉子22、24所需的動力變小,並可增加從壓縮機主體10吐出的風量。
但是,由於向陰轉子22的壓縮齒槽空間27供給的混合流體減少了向陽轉子24的壓縮齒槽空間28供給混合流體的量,所以因密封性提高帶來動力降低的效果變得比實施例1小。該動力降低效果的減少量比上述實施例2的冷卻效率提高帶來的動力降低效果的增加量大,如果抵銷則成為動力的增加及密封性的下降,結果整體上壓縮機1的性能與實施例1比較有稍稍惡化。考慮其原因為,如上述,由於陰轉子22的齒頂的寬度比陽轉子24窄,齒槽空間也較大,所以對油的分佈比陽轉子24變得敏感。
另外,在本實施例2中,將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的另一端經由轉子室供油線路42連接到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及陽轉子側供油線路44。但不限於此,也可以分為連接到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的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及連接到陽轉子側供油線路44的二次分離油供給線 路52。在此情況下,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既可以為從一端到另一端的線路分別獨立的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也可以是將1個線路在另一端側分支的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參照圖4)。
圖3表示將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的另一端以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取代而僅連接連通到陽轉子側供油線路44的參考例(參考例)。
參照圖8可知,實施例2相較於實施例1,比動力變高。因而,實施例1的壓縮機能夠以比實施例2的壓縮機少的動力將許多空氣壓縮,可確認有利於節能。可知參考例相較於實施例1及實施例2,比動力變高。因而,可確認具備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41和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的本發明的實施例1及實施例2的壓縮機能夠以比參考例的壓縮機少的動力將許多空氣壓縮,有利於節能,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41連接到油回收器30和陰轉子22的壓縮齒槽空間27,將由一次分離手段的油回收器30的分離部34分離出的油向陰轉子22的壓縮齒槽空間27供給,上述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將由二次分離手段的濾器32分離出的油向陰轉子22的壓縮齒槽空間27供給,連接在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41上。
此外,在實施例1中,通過將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41分支而構成吐出側軸承供油線路46和吸入側軸承供油線路48。但不限於此,也可以將吐出側軸承供油線路46和吸入側軸承供油線路48的端部直接連通到油積 存部33。但是,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將在軸承潤滑中使用過的油不經由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41而向壓縮開始前(封閉瞬間前)的轉子22、24的齒槽27a、28a或壓縮開始後(封閉隨後)的轉子22、24的齒槽27a、28a、即轉子22、24的低壓齒槽供給。
另外,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對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41的連接方法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能夠進行各種變形。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子供油線路42的轉子室供油線路42的端部分支為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和陽轉子側供油線路44。但是,如圖5所示,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和陽轉子側供油線路44也可以為分別獨立的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在此,為了對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的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和陽轉子側供油線路44連接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只要至少僅連接到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即可。作為變形例,也可以將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除了陰轉子側供油線路43以外還連接到陽轉子側供油線路44。
圖6(A)表示將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的端部直接連通到轉子室11的比較例1的壓縮機2。其中,對於與圖1的壓縮機1相同的要素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說明。
在比較例1中,如圖6(B)所示,轉子室供油線路42的端部經由設在轉子室11的陰轉子22與陽轉 子24之間的一次分離油流入埠81與轉子室11連通。即,轉子室供油線路42的端部在比較例1是針對壓縮機主體10的轉子軸直角方向的剖面,連接到由陽轉子24的齒24a、陰轉子22的齒22a及轉子室11的內壁劃定的成為陰陽轉子22、24的壓縮齒槽空間27、28的連接部的壓縮齒槽空間。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的端部位在比一次分離油流入埠81近轉子室11的吸入側軸承15側,經由設在陰轉子22與陽轉子24之間的二次分離油流入埠82直接連通到轉子室11。吐出側軸承排油線路54經由設在陰轉子22與陽轉子24之間的連通埠83與轉子室11連通。連通埠83在螺旋轉子20的軸向上配設在一次分離油流入埠81與二次分離油流入埠82之間。
通過上述構成,在比較例1的壓縮機2中,經由設在轉子室11的吸入側軸承15側的二次分離油流入埠82,將二次地分離出的油直接送回到壓縮開始隨後的陰轉子22及陽轉子24的低壓齒槽。在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內流動的包含油的大量的氣體的溫度變得比低壓齒槽中的氣體的溫度高。因而,如果將包含油的高溫氣體向一定容積的低壓齒槽供給,則壓縮中的氣體要膨脹的力作為壓力作用。此外,由於被供給了高溫氣體的低壓齒槽與其上游側的壓力差變大,所以容易發生壓縮中氣體的回流。通過這些會導致壓縮機2的驅動所需動力的增加及吐出風量的下降。參照圖8可以確認,在軸動力為A(kW)附近,相對於比較例1,在實施例1中比動力提高 了3.6%的性能。
圖7(A)及圖7(B)表示除了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的端部以外還將吐出軸承排油線路54的端部連通連接到轉子室供油線路42的比較例2的壓縮機3。其中,對於與圖1的壓縮機1相同的要素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說明。在比較例2的壓縮機3中,轉子室供油線路42經由設在轉子室11的陰轉子22與陽轉子24之間的油流入埠88與轉子室11連通。即,在比較例2中,轉子室供油線路42的端部也針對壓縮機主體10的轉子軸直角方向的剖面,連接到由陽轉子24的齒24a、陰轉子22的齒22a及轉子室11的內壁劃定的成為陰陽轉子22、24的壓縮齒槽空間27、28的連接部的壓縮齒槽空間。
在比較例2中,由於轉子室供油線路42為高壓,因此難以將油從吐出側軸承排油線路54送回到轉子室供油線路42,會有使吐出側軸承16潤滑的油的流動停滯而導致吐出側軸承16的壽命惡化之虞。此外,吐出側軸承16處的攪拌損失也較大。在比較例2中,雖然也不是不能使油的路徑為原樣而使油勉強流向吐出側軸承16,但為此需要在轉子室供油線路42的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52的合流點與吐出側軸承排油線路54的合流點之間設置節流孔等。但是,在該方法中轉子室供油線路42的供油量必然也會變少。此時,向轉子室11的供油量減少,通過壓縮氣體溫度的增加及洩漏量的增大,發生壓縮機的驅動所需動力的增加及吐出風量下降的可能性較高。 如此,比較例2是不能使驅動所需的動力變小的缺乏實用性的方案,與實施例1及2似是而非,相對於此,在實施例1及2中,使驅動轉子22、24所需要的動力變小,且能夠增加從壓縮機主體10吐出的風量是具實用性。
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能夠進行各種各樣的變更。例如,在上述實施形態中,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41一端連通到油積存部33,另一端側分支為3條子供油線路42、46、48,但也可以做成與各子供油線路對應的分別獨立的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
1‧‧‧空氣壓縮機
10‧‧‧壓縮機主體
11‧‧‧轉子室
12‧‧‧轉子殼體
13‧‧‧吸入口
14‧‧‧吐出口
15‧‧‧吸入側軸承
16‧‧‧吐出側軸承
17‧‧‧油流入埠
18‧‧‧油流入埠
19‧‧‧連通埠
20‧‧‧螺旋轉子
22‧‧‧陰轉子
22a‧‧‧齒
23‧‧‧轉子軸
24‧‧‧陽轉子
24a‧‧‧齒
25‧‧‧轉子軸
27‧‧‧陰轉子側壓縮齒槽空間
27a‧‧‧齒槽
28‧‧‧陽轉子側壓縮齒槽空間
28a‧‧‧齒槽
30‧‧‧油回收器
31‧‧‧中空圓筒
32‧‧‧濾器(二次分離手段)
33‧‧‧油積存部
34‧‧‧分離部(一次分離手段)
35‧‧‧吐出線路
36‧‧‧供給管
40‧‧‧油迴圈線路
41‧‧‧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
42‧‧‧子供油線路
43‧‧‧陰轉子側供油線路
44‧‧‧陽轉子側供油線路
46‧‧‧子供油線路
48‧‧‧子供油線路
50‧‧‧節流部
52‧‧‧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
54‧‧‧吐出側軸承排油線路

Claims (9)

  1. 一種壓縮機,其特徵為,具備:壓縮機主體、油回收器、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排油線路和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上述壓縮機主體具有:吸入口,將氣體吸入;由陰轉子及陽轉子構成的一對轉子,被軸承能夠旋轉地支承,與轉子室協同作用而將從上述吸入口吸入的氣體壓縮;和吐出口,將壓縮後的氣體吐出;上述油回收器具有:一次分離手段,從來自上述壓縮機主體壓縮後的氣體將油第一次分離;和二次分離手段,從以上述一次分離手段第一次分離油後的氣體將油第二次分離;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連接到上述油回收器和上述陰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將由上述一次分離手段所分離出的油向上述陰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上述陰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針對上述壓縮機主體的轉子軸直角方向的剖面,由上述陰轉子的彼此相鄰的一組齒及上述轉子室的內壁劃定;上述排油線路將被上述一次分離手段分離且在上述轉子的軸承的潤滑中使用後的油不經由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而向上述轉子的低壓齒槽供給;上述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將由上述二次分離手段分離出的油向上述陰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而連接在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壓縮機,其中,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還連接到上述陽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將由上述一次分離手段分離出的不包含經過了上述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的油的油向上述陽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上述陽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針對上述壓縮機主體的轉子軸直角方向的剖面,由上述陽轉子的彼此相鄰的一對齒及上述轉子室的內壁劃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壓縮機,其中,具備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連接到上述油回收器和上述陽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將由上述一次分離手段分離出的油向上述陽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上述陽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針對上述壓縮機主體的轉子軸直角方向的剖面,由上述陽轉子的彼此相鄰的一對齒及上述轉子室的內壁劃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壓縮機,其中,上述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連接到與上述陽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連接的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將由上述二次分離手段分離出的油也向上述陽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記載的壓縮機,其中,上述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連接到與上述陽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連接的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將由上述二次分離手段分離出的油也向上述陽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壓縮機,其中,將由上述二次分離手段分離出的油經由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向上述陽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記載的壓縮機,其中,將由上述二次分離手段分離出的油經由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向上述陽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中任一項記載的壓縮機,其中,具備向上述吐出口側的上述軸承供油的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在向該吐出側軸承供油的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設有節流部,上述節流部減少油的供給量。
  9. 一種壓縮機的供油方法,上述壓縮機具備壓縮機主體和油回收器,上述壓縮機主體具有:吸入口,將氣體吸入;由陰轉子及陽轉子構成的一對轉子,被軸承能夠旋轉地支承,將從上述吸入口吸入的氣體在轉子室中壓縮;和吐出口,將壓縮後的氣體吐出;上述油回收器具有:一次分離手段,從來自上述壓縮機主體壓縮後的氣體將油第一次分離;和二次分離手段,從以上述一次分離手段第一次分離油後的氣體將油第二次分離;上述壓縮機的供油方法,其特徵為:經由連接到上述油回收器和上述陰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的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將由上述一次分離手段分離出 的油向上述轉子的軸承和上述陰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供給,上述陰轉子的壓縮齒槽空間針對上述壓縮機主體的轉子軸直角方向的剖面,由上述陰轉子的彼此相鄰的一組齒及上述轉子室的內壁劃定;不經由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而經由連接在上述壓縮機主體的排油線路,將供上述軸承的潤滑之後的油向上述轉子的低壓齒槽供給;經由連接在上述一次分離油供給線路的二次分離油供給線路,將由上述二次分離手段分離出的油供給到上述陰轉子的上述壓縮齒槽空間。
TW103127908A 2013-10-15 2014-08-14 壓縮機及其供油方式 TWI5374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14987A JP6126512B2 (ja) 2013-10-15 2013-10-15 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5290A TW201525290A (zh) 2015-07-01
TWI537471B true TWI537471B (zh) 2016-06-11

Family

ID=51383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7908A TWI537471B (zh) 2013-10-15 2014-08-14 壓縮機及其供油方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863060B2 (zh)
JP (1) JP6126512B2 (zh)
CN (1) CN104564686B (zh)
TW (1) TWI5374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1388B (zh) * 2017-10-30 2020-08-11 日商愛發科股份有限公司 真空泵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21781B2 (ja) * 2015-07-29 2019-05-2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BE1024462B1 (nl) * 2016-08-01 2018-03-05 Atlas Copco Airpower Naamloze Vennootschap Vloeistofgeïnjecteerd compressor- of expanderelement en werkwijze voor het regelen van de vloeistofinjectie van een compressor- of expanderinrichting
JP7072350B2 (ja) * 2017-05-24 2022-05-20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油冷式圧縮機
JP6899288B2 (ja) 2017-09-04 2021-07-07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WO2021084996A1 (ja) * 2019-10-31 2021-05-06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圧縮機本体及び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12015A (en) 1967-05-03 1970-11-11 Svenksa Rotor Maskiner Aktiebo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meshing screw-rotor compressors
SE388463B (sv) * 1975-01-24 1976-10-04 Atlas Copco Ab Fo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r drenering av vetska fran en vetskeavskiljare
JPS53118104U (zh) * 1977-02-28 1978-09-20
JPS53118104A (en) 1977-03-25 1978-10-16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Magnetic combination type recording material
GB1599878A (en) 1977-07-05 1981-10-07 Pidgeon H H J Oil-injected rotary compressors
JPS57135292A (en) * 1981-02-12 1982-08-20 Ebara Corp Screw compressor
JPH0231595Y2 (zh) * 1985-08-20 1990-08-27
SE462232B (sv) 1988-11-16 1990-05-21 Svenska Rotor Maskiner Ab Skruvkompressor med oljedraenering
JPH07117051B2 (ja) * 1991-09-26 1995-12-1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油冷式圧縮機
JPH08189490A (ja) * 1995-01-09 1996-07-23 Hitachi Ltd 油冷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の油分離機構
JP3456090B2 (ja) * 1996-05-14 2003-10-14 北越工業株式会社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US6010320A (en) * 1997-07-30 2000-01-04 Kwon; Hee-Sung Compressor system having an oil separator
JP2001153073A (ja) * 1999-11-24 2001-06-05 Hitachi Ltd 給油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US6975650B2 (en) 2002-02-13 2005-12-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ransport block set segmentation
JP4145830B2 (ja) * 2004-04-09 2008-09-0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油冷式圧縮機
WO2006013636A1 (ja) * 2004-08-03 2006-02-09 Mayekawa Mfg.Co.,Ltd. 多系統潤滑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の潤滑油供給システム及び運転方法
JP4685466B2 (ja) 2005-02-02 2011-05-18 北越工業株式会社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の二次分離潤滑油回収構造
DE102010002649A1 (de) 2010-03-08 2011-09-08 Bitzer Kühlmaschinenbau Gmbh Schraubenverdichter
JP5767527B2 (ja) 2011-08-09 2015-08-19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給油式圧縮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1388B (zh) * 2017-10-30 2020-08-11 日商愛發科股份有限公司 真空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63060B2 (en) 2019-03-20
EP2863060B1 (en) 2016-07-13
TW201525290A (zh) 2015-07-01
CN104564686A (zh) 2015-04-29
CN104564686B (zh) 2017-01-18
EP2863060A1 (en) 2015-04-22
JP6126512B2 (ja) 2017-05-10
JP2015078623A (ja) 2015-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7471B (zh) 壓縮機及其供油方式
JP6986117B2 (ja) 流体機械
US20180119601A1 (en) Two-stage oil-injected screw air compressor
WO2020042432A1 (zh) 泵体组件和压缩机
US6422844B2 (en) Screw compressor
JPH10159764A (ja)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CN102251969B (zh) 旋叶式压缩机
JP5950870B2 (ja)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JP2011069309A (ja)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JP6511321B2 (ja) 給油式容積型圧縮機
KR101064152B1 (ko) 직접 냉각 스크루식 진공펌프
US20200378385A1 (en) Screw Compressor
JP7356044B2 (ja)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および冷凍装置
JP5844980B2 (ja) 2段スクリュ圧縮式冷凍装置
CN113167278B (zh) 螺杆压缩机
WO2021084925A1 (ja) 給液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JP2012036862A (ja) 密閉型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H08543Y2 (ja)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CN113167275A (zh) 螺杆压缩机
JP2007162679A (ja) 流体機械
JP2008127990A (ja)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JP2020007982A (ja) 二段スクリュー流体機械
JP2018040324A (ja) 圧縮機
WO2023112424A1 (ja) 給液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JPS6123392B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