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4686B - 压缩机及其供油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及其供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64686B CN104564686B CN201410543814.XA CN201410543814A CN104564686B CN 104564686 B CN104564686 B CN 104564686B CN 201410543814 A CN201410543814 A CN 201410543814A CN 104564686 B CN104564686 B CN 1045646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oil
- rotor
- separation
- supply lin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8—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 F04C18/1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 F04C18/1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oothed rotary pistons
- F04C18/1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oothed rotary pistons with helical teeth, e.g. chevron-shaped, screw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8—Means for improving or restricting lubricant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压缩机的驱动所需的动力变小的压缩机及其供油方法。压缩机具备:压缩机主体(1),具有将气体吸入的吸入口(13)、与转子室(11)协同作用而将气体压缩的阴转子(22)及阳转子(24)、和将气体吐出的吐出口(14);油回收器(30),具有一次分离机构(31)和二次分离机构(32);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连接到油回收器和关于转子轴直角方向的截面由阴转子的相互相邻的一组齿(22a)及转子室的内壁划定的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27),将被一次地分离出的油向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供给;排油线路(54);和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将被二次分离出的油向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供给,连接在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冷式的螺旋压缩机及其供油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冷式的螺旋压缩机中,为了将在来自压缩机主体的吐出空气中含有的油分离,除了通过油回收器内的离心力的一次分离以外,还进行通过过滤器的二次分离(参照专利文献1)。当将由该二次分离分离的油回收而向系统内送回时,被向比二次分离出的油压力低的主体的吸入口或各转子的压缩中途的齿槽等直接送回的情况较多。但是,由于在被送回的油中含有大量的高温空气,所以在直接送回到吸入口侧的情况下带来体积效率的下降,在直接送回到压缩中途的齿槽的情况下带来压缩机的驱动所需要的动力的增加。
专利文献1:特开2013-363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点而做出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驱动所需要的动力变小的压缩机及其供油方法。
本发明的压缩机具备:压缩机主体、油回收器、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排油线路和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所述压缩机主体具有:吸入口,将气体吸入;由阴转子及阳转子构成的一对转子,被轴承能够旋转地支承,与转子室协同作用而将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气体压缩;和吐出口,将压缩后的气体吐出;所述油回收器具有:一次分离机构,从由上述压缩机主体压缩后的气体一次地将油分离;和二次分离机构,从由上述一次分离机构一次地分离了油的气体二次地将油分离;所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连接到上述油回收器和上述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将由上述一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向上述阴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所述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关于上述压缩机主体的转子轴直角方向的截面,由上述阴转子的相互相邻的一组齿及上述转子室的内壁划定;所述排油线路将被上述一次分离机构分离且在上述转子的轴承的润滑中使用后的油不经由上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而向上述转子的低压齿槽供给;所述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将由上述二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向上述阴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连接在上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上。
油和气体的混合流经过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内。因而,如果将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连接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则被一次地分离出的油和处于加压的状态的气体的混合流体被向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供给,所以当将混合流体释放到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中时促进油的扩散,不易发生阴转子的齿槽内的油的偏倚。由此,能够避免作为特别容易发生部分性的断油的密封部分的阴转子的齿顶与转子室的内壁之间的油的不足,防止压缩中途的气体从它们之间泄漏的回流。因而,能够使为了将泄漏的气体再压缩而驱动转子所需要的量的动力变小,使从压缩机主体吐出的风量也增加。
此外,通过将混合流体释放到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中而促进油的微粒化,相对于向阴转子的供油量的油的表面积变大,所以在供给到压缩机主体中的油与压缩中途的气体之间容易热交换。由此,油的冷却效率提高,结果,气体接近于等温压缩,驱动阴转子的动力下降。阴转子侧的齿一般齿顶宽度较窄,从阴转子的齿顶与压缩机主体之间的气体的泄漏量容易影响到其之间的油的有无。进而,由于阴转子侧的齿槽的容积比阳转子大,所以可以想到向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供给混合流体的益处比向阳转子侧供给的情况下大。
优选的是,上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还连接到上述阳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将由上述一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不包含经过了上述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的油的油向上述阳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所述阳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关于上述压缩机主体的转子轴直角方向的截面,由上述阳转子的相互相邻的一组齿及上述转子室的内壁划定。或者优选的是,具备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所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连接到上述油回收器和上述阳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将由上述一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向上述阳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所述阳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关于上述压缩机主体的转子轴直角方向的截面,由上述阳转子的相互相邻的一对齿及上述转子室的内壁划定。
通过上述结构,除了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以外,能够向阳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也供给油而进行润滑及冷却。此外,由于对阳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供给一次分离出的油,所以能够确保足够维持密封性的油的量。结果,能够防止气体从阳转子的齿顶与转子室的内壁之间的回流。因而,能够使为了将泄漏的气体再压缩将转子驱动所需要的量的动力变小,能够使从压缩机主体吐出的风量也增加。
优选的是,上述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连接到与上述阳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连接的上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将由上述二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也向上述阳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或者优选的是,将由上述二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经由上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向上述阳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
由于能够将被一次地分离出的油和包含压缩的状态的气体的被二次地分离的油的混合流体除了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以外也向阳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供给,所以通过将混合流体向阳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释放而促进油的微粒化。由此,相对于向阳转子的供油量的油的表面积变大,所以在供给到压缩机主体中的油与压缩中途的气体之间容易热交换。油的冷却效率提高,结果,气体接近于等温压缩,驱动转子的动力下降。此外,在将混合流体释放到阳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中时促进了油的扩散,不易发生阳转子的齿槽内的油的偏倚。由此,能够提高压缩机主体内的密封性,防止压缩中途的气体泄漏的回流,所以能够使为了将泄漏的气体再压缩驱动转子所需要的量的动力变小,使从压缩机主体吐出的风量也增加。
优选的是,具备向上述吐出口侧的上述轴承供油的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在该向吐出侧轴承供油的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中设有节流部,所述节流部减少油的供给量。
通过设置节流部,能够将向轴承供给的油量抑制为轴承的润滑所需要的最小量。另一方面,即使是将轴承润滑后的升温的油,只要是极少量,即便回到吸入空间也不用担心将吸气加热。因此,通过设置节流部,作为能够抑制驱动所需的动力的增加及性能下降、并且能够将润滑轴承后的油送回的场所,可以选择吸入空间。
有关本发明的压缩机的供油方法,所述压缩机具备压缩机主体和油回收器,所述压缩机主体具有:吸入口,将气体吸入;由阴转子及阳转子构成的一对转子,被轴承能够旋转地支承,将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气体在转子室中压缩;和吐出口,将压缩后的气体吐出;所述油回收器具有:一次分离机构,从由上述压缩机主体压缩后的气体一次地将油分离;和二次分离机构,从由上述一次分离机构一次地分离了油的气体二次地将油分离;所述压缩机的供油方法中,经由连接到上述油回收器和上述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的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将由上述一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向上述转子的轴承和上述阴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所述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关于上述压缩机主体的转子轴直角方向的截面,由上述阴转子的相互相邻的一组齿及上述转子室的内壁划定;不经由上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而经由连接在上述压缩机主体上的排油线路,将供上述轴承的润滑之后的油向上述转子的低压齿槽供给;经由连接在上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上的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将由上述二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向上述阴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压缩机的驱动所需要的动力变小。
附图说明
图1(A)是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缩机的示意图,图1(B)是压缩机主体内部的放大侧视图,图1(C)是表示设在转子室上的油流入端口的位置的概略图。
图2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压缩机主体内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3是有关本发明的参考例的压缩机主体内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有关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压缩机主体内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5是有关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压缩机主体内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6(A)是说明有关比较例1的压缩机的示意图,图6(B)是压缩机主体内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7(A)是说明有关比较例2的压缩机的示意图,图7(B)是压缩机主体内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8是表示对于轴动力的比动力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
在图1(A)中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缩机1。本发明的压缩机是螺旋式的压缩机1,通过在内部流动的油进行润滑、冷却。压缩机1具备压缩机主体10和油回收器30。
压缩机主体10具备在内部的转子室11中可旋转地收容后述的螺旋转子20的转子壳体12。压缩机主体10具备从外部吸入气体(gas)的吸入口13、和将气体吐出的吐出口14。
如图1(B)所示,螺旋转子20由阴转子22及阳转子24的一对构成。在阴转子22的周向上相互相邻的一组齿22a、22a之间形成有齿槽27a。关于压缩机主体10的转子轴直角方向的截面,在阴转子22的周向上相互相邻的一组齿22a、22a与作为转子壳体12的内表面的转子室11的内壁之间划定了阴转子22的压缩齿槽空间27。与阴转子22同样,关于压缩机主体10的转子轴直角方向的截面,在阳转子24的周向上相互相邻的一组齿24a、24a与作为转子壳体12的内表面的转子室11的内壁之间划定了阳转子24的压缩齿槽空间28。两转子22、24的一方连结在附设于转子壳体12上的电动机(未图示)上。作为阴转子22的旋转中心的转子轴23及作为阳转子24的旋转中心的转子轴25分别吸入侧被设在转子壳体12上的吸入侧轴承(轴承)15支承。转子轴23、25的吐出侧被设在转子壳体12上的吐出侧轴承(轴承)16支承。另外,在图1(A)中作为螺旋转子20而代表性地仅表示阴转子22。
通过电动机使螺旋转子20旋转而从上方经由吸入口13被吸入的气体通过阴转子22和阳转子24的旋转而被压缩,作为高压气体经由吐出口14被向下方吐出。
油回收器30具备中空圆筒31、包括油回收器30的内壁(内部壁面)的作为一次分离机构的分离部34、作为二次分离机构的过滤器32和油积存部33。被吐出的压缩气体穿过由吐出口14和吐出流路构成的吐出线路35被向油回收器30的分离部34导入。此时,对于形成在油回收器30的内壁与中空圆筒31之间的环状流路在大致切线方向上导入压缩空气,通过此时产生的回旋流,将油和气体离心分离。这样,从经由吐出线路35向油回收器30内流入的含有油分的压缩气体将油一次地分离。被一次地分离了油的压缩气体穿过中空圆筒31的内部被导引到过滤器32。过滤器32例如由除雾器构成,通过压缩气体穿过,再从该气体将油二次地分离。油积存部33将被一次地分离、沿着油回收器30的内部壁面通过自重滴下的油积存。另外,经过二次被分离了油的压缩气体经由与过滤器32连通的供给管36被向压缩气体的需求方供给。例如被向工厂等气体供给目标供给。在油回收器30内被从气体一次地分离出的油经由将油回收器30与压缩机主体10连通的油循环线路40的供给侧线路被向转子壳体12内导引。
油循环线路40具备由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和吐出侧轴承排油线路54构成的供给侧线路、和由吐出线路35构成的回收侧线路。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一端连通到油积存部33,另一端侧被分支为3条子供油线路42、46、48。
作为子供油线路42的转子室供油线路42的端部被分支为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和阳转子侧供油线路44(参照图1(B))。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经由设在阴转子22侧的转子室11上的油流入端口17与阴转子侧压缩齿槽空间27连通。详细地讲,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关于压缩机主体10的转子轴直角方向的截面,连接到由阴转子22的相互相邻的一组齿22a、22a及转子室11的内壁划定的阴转子侧压缩齿槽空间27(参照图1(C))。油流入端口17设在转子室11的与阴转子22对置的位置。阳转子侧供油线路44经由设在阳转子24侧的转子室11上的油流入端口18与阳转子侧压缩齿槽空间28连通。详细地讲,阳转子侧供油线路44关于压缩机主体10的转子轴直角方向的截面,连接到由阳转子24的相互相邻的一组齿24a、24a及转子室11的内壁划定的阳转子侧压缩齿槽空间28(参照图1(C))。油流入端口18设在转子室11的与阳转子24对置的位置。作为子供油线路46的吐出侧轴承供油线路46的端部连通到吐出侧轴承(轴承)16。作为子供油线路48的吸入侧轴承供油线路48的端部连通到吸入侧轴承(轴承)15。
在吐出侧轴承供油线路46的中途,设有减少向吐出侧轴承16的油的供给量的节流部50。节流部50例如是设在油孔处的节流孔。通过设置节流部50,能够将向吐出侧轴承16供给的油量抑制为润滑所需要的最小量。同样的节流部50设在吸入侧轴承供油线路48的中途。另外,在实施例1中,在吐出侧轴承供油线路46和吸入侧轴承供油线路48中设有节流部50,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仅在轴承润滑后的油的温度容易变高的吐出侧轴承供油线路46中设置节流部50的结构。
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的一端与油回收器30的过滤器32连通,另一端连接连通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的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另外,将被过滤器32二次地分离出的油的至少一部分和气体的一部分的混合流在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内导引。
吐出侧轴承排油线路54的一端连通到吐出侧轴承16,另一端经由设在两转子22、24的刚关入后的位置处的连通端口19连通到转子室11的内侧。
以下,对将压缩机1润滑的油的循环路径进行说明。
被从由压缩机主体10吐出的压缩气体一次地分离而积存在油积存部33中的油经由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被向压缩机主体10供给。被导引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的转子室供油线路42中的油经由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被向阴转子22的压缩齿槽空间27供给,并经由阳转子侧供油线路44被向阳转子24的压缩齿槽空间28供给。被从油流入端口17、18供给到转子室11内的油供压缩气体的冷却、转子22、24的润滑及转子22和24的间隙的密封之用。
从被一次地分离了油的压缩气体被过滤器32二次地分离出的油经由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被向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导引。由此,在阴转子侧朝向与气体的压缩中途的位置对应的阴转子22的压缩齿槽空间27,喷射一次分离油与包含二次分离油的加压的状态的气体的混合流体。另外,如果阴转子22的压缩齿槽空间27过于高压,则油的供给量减少,所以优选的是向为吸入压力和吐出压力的中间压力以下左右的压缩齿槽空间27供给混合流体。
如以上这样,如果将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连接在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上,则当从油积存部33向阴转子22的压缩齿槽空间27供给油时,将油和气体的混合流体喷射,所以促进了释放到压缩齿槽空间27中的油的扩散,不易发生齿槽内的油的偏倚。由此,能够避免作为特别容易发生部分性的断油的密封部分的阴转子22的齿顶与转子室11之间的油的不足,防止压缩中途的气体从它们之间泄漏的回流。因而,能够使为了将泄漏的气体再压缩而驱动转子22、24所需要的量的动力变小,使从压缩机主体10吐出的风量也增加。
此外,通过将油和加压的状态的气体的混合流体释放到阴转子22的压缩齿槽空间27中,促进油的微粒化,相对于向阴转子22的供油量的油的表面积变大,所以在供给到转子室11中的混合流体与压缩中途的气体之间容易进行热交换。由此,油的冷却效率提高,结果,气体接近于等温压缩,驱动阴转子22的动力下降。阴转子22侧的齿一般齿顶宽度较窄,从阴转子22的齿顶与转子室11之间气体泄漏的量容易影响到其之间的油的有无。进而,由于阴转子22侧的齿槽的容积比阳转子24大,所以向阴转子22的压缩齿槽空间27供给混合流体的益处比向阳转子24侧供给的情况大。
被供给到吐出侧轴承16、将吐出侧轴承16润滑而冷却后的油被吐出侧轴承排油线路54导引,经由连通端口19被向刚关入后的压力较低的转子室11送回。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1,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在实施例1中,将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的另一端仅连接到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经由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连通到阴转子22的压缩齿槽空间27。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2中表示一例那样,将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的另一端连接到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及阳转子侧供油线路44,经由作为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的转子室供油线路42连通到阴转子22的压缩齿槽空间27和阳转子24的压缩齿槽空间28(实施例2)。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将一次分离油和包含二次分离油的气体的混合流体不仅向阴转子22、还向阳转子24的压缩齿槽空间28供给。通过这样,将混合流体释放到阳转子24的压缩齿槽空间28中,由此促进油的微粒化,相对于向阳转子24的供油量的油的表面积变大,所以在供给到压缩机主体10中的油与压缩中途的气体之间容易进行热交换。油的冷却效率提高,结果,气体接近于等温压缩,可以预想到驱动转子22、24的动力下降。此外,当将混合流体释放到阳转子24的压缩齿槽空间28中时,促进油的扩散,不易发生阳转子24的齿槽28a内的油的偏倚。由此,能够提高转子室11内的密封性。因而,能够使驱动各转子22、24所需要的动力变小,此外增加从压缩机主体10吐出的风量。
但是,由于向阴转子22的压缩齿槽空间27供给的混合流体减少了向阳转子24的压缩齿槽空间28供给混合流体的量,所以因密封性提高带来的动力降低的效果相比实施例1变小。该动力降低效果的减少量比因上述实施例2的冷却效率提高带来的动力降低效果的增加量大,如果抵销则成为动力的增加及密封性的下降,结果整体上压缩机1的性能相比实施例1稍稍恶化。考虑这是因为,如上述那样,由于阴转子22的齿顶的宽度比阳转子24窄,齿槽空间也较大,所以相比阳转子24对油的分布变敏感。
另外,在本实施例2中,将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的另一端经由转子室供油线路42连接到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及阳转子侧供油线路44。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分为连接到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的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及连接到阳转子侧供油线路44的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在此情况下,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既可以为从一端到另一端的线路分别独立的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也可以为将1个线路在另一端侧分支的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参照图4)。
图3表示将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的另一端代替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而仅连接连通到阳转子侧供油线路44的参考例(参考例)。
参照图8可知,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1,比动力变高。因而,实施例1的压缩机能够以比实施例2的压缩机少的动力将许多空气压缩,可以确认有利于节能。可知参考例相比实施例1及实施例2,比动力变高。因而,可以确认具备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和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的本申请发明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压缩机能够以比参考例的压缩机少的动力将许多空气压缩,有利于节能;所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连接到油回收器30和阴转子22的压缩齿槽空间27,将由作为一次分离机构的油回收器30的分离部34分离出的油向阴转子22的压缩齿槽空间27供给;所述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将由作为二次分离机构的过滤器32分离出的油向阴转子22的压缩齿槽空间27供给,连接在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上。
此外,在实施例1中,通过将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分支而构成吐出侧轴承供油线路46和吸入侧轴承供油线路48。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吐出侧轴承供油线路46和吸入侧轴承供油线路48的端部直接连通到油积存部33。但是,在哪种情况下,都需要将在轴承润滑中使用过的油不经由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而向压缩要开始前(要关入前)的转子22、24的齿槽27a、28a或压缩刚开始后(刚关入后)的转子22、24的齿槽27a、28a、即转子22、24的低压齿槽供给。
另外,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向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的连接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子供油线路42的转子室供油线路42的端部分支为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和阳转子侧供油线路44。但是,如图5所示,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和阳转子侧供油线路44也可以为分别独立的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这里,为了对作为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的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和阳转子侧供油线路44连接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只要至少仅连接到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就可以。作为变形例,也可以将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除了阴转子侧供油线路43以外还连接到阳转子侧供油线路44。
图6(A)表示将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的端部直接连通到转子室11的比较例1的压缩机2。其中,对于与图1的压缩机1相同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比较例1中,如图6(B)所示,转子室供油线路42的端部经由设在转子室11的阴转子22与阳转子24之间的一次分离油流入端口81与转子室11连通。即,转子室供油线路42的端部在比较例1中,关于压缩机主体10的转子轴直角方向的截面,连接到由阳转子24的齿24a、阴转子22的齿22a及转子室11的内壁划定的作为阴阳转子22、24的压缩齿槽空间27、28的连接部的压缩齿槽空间。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的端部位于比一次分离油流入端口81靠转子室11的吸入侧轴承15侧,经由设在阴转子22与阳转子24之间的二次分离油流入端口82直接连通到转子室11。吐出侧轴承排油线路54经由设在阴转子22与阳转子24之间的连通端口83与转子室11连通。连通端口83在螺旋转子20的轴向上配设在一次分离油流入端口81与二次分离油流入端口82之间。
通过上述结构,在比较例1的压缩机2中,经由设在转子室11的吸入侧轴承15侧的二次分离油流入端口82,将二次地分离出的油直接向压缩刚开始后的阴转子22及阳转子24的低压齿槽送回。在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内流动的包含油的大量的气体的温度变得比低压齿槽中的气体的温度高。因而,如果将包含油的高温气体向一定容积的低压齿槽供给,则压缩中的气体要膨胀的力作为压力作用。此外,由于被供给了高温气体的低压齿槽与其上游侧的压力差变大,所以容易发生压缩中的气体的回流。通过这些,导致压缩机2的驱动所需要的动力的增加及吐出风量的下降。参照图8可以确认,在轴动力为A(kW)附近,相对于比较例1,在实施例1中比动力提高了3.6%的性能。
图7(A)及图7(B)表示除了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的端部以外还将吐出轴承排油线路54的端部连通连接到转子室供油线路42的比较例2的压缩机3。其中,对于与图1的压缩机1相同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在比较例2的压缩机3中,转子室供油线路42经由设在转子室11的阴转子22与阳转子24之间的油流入端口88与转子室11连通。即,在比较例2中,转子室供油线路42的端部也关于压缩机主体10的转子轴直角方向的截面,连接到由阳转子24的齿24a、阴转子22的齿22a及转子室11的内壁划定的作为阴阳转子22、24的压缩齿槽空间27、28的连接部的压缩齿槽空间。
在比较例2中,由于转子室供油线路42为高压,所以难以将油从吐出侧轴承排油线路54送回到转子室供油线路42,将吐出侧轴承16润滑的油的流动有可能停滞而吐出侧轴承16的寿命恶化。此外,吐出侧轴承16处的搅拌损失也较大。在比较例2中,虽然也不是不能使油的路径为原样而使油勉强流向吐出侧轴承16,但为此需要在转子室供油线路42的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52的合流点与吐出侧轴承排油线路54的合流点之间设置节流孔等。但是,在该方法中必然转子室供油线路42的供油量也变少。此时,向转子室11的供油量减少,通过压缩气体温度的增加及泄漏量的增大,发生压缩机的驱动所需的动力的增加及吐出风量的下降的可能性较高。这样,比较例2是不能使驱动所需的动力变小的缺乏实用性的方案,与实施例1及2似是而非,相对于此,在实施例1及2中,使驱动转子22、24所需要的动力变小,此外能够增加从压缩机主体10吐出的风量,是实用的。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41一端连通到油积存部33,另一端侧分支为3条子供油线路42、46、48,但也可以做成与各子供油线路对应的分别独立的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
附图标记说明
1 空气压缩机
10 压缩机主体
13 吸入口
14 吐出口
16 吐出侧轴承
22 阴转子
24 阳转子
30 油回收器
31 中空圆筒
34 分离部(一次分离机构)
32 过滤器(二次分离机构)
41 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
50 节流部
52 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
Claims (7)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压缩机主体、油回收器、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排油线路和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
所述压缩机主体具有:吸入口,将气体吸入;由阴转子及阳转子构成的一对转子,被轴承能够旋转地支承,与转子室协同作用而将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气体压缩;和吐出口,将压缩后的气体吐出;
所述油回收器具有:一次分离机构,从由上述压缩机主体压缩后的气体一次地将油分离;和二次分离机构,从由上述一次分离机构一次地分离了油的气体二次地将油分离;
所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连接到上述油回收器和上述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将由上述一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向上述阴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所述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关于上述压缩机主体的转子轴直角方向的截面,由上述阴转子的相互相邻的一组齿及上述转子室的内壁划定;
所述排油线路将被上述一次分离机构分离且在上述转子的轴承的润滑中使用后的油不经由上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而向上述转子的低压齿槽供给;
所述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将由上述二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向上述阴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连接在上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还连接到上述阳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将由上述一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不包含经过了上述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的油的油向上述阳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所述阳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关于上述压缩机主体的转子轴直角方向的截面,由上述阳转子的相互相邻的一对齿及上述转子室的内壁划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所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连接到上述油回收器和上述阳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将由上述一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向上述阳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所述阳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关于上述压缩机主体的转子轴直角方向的截面,由上述阳转子的相互相邻的一对齿及上述转子室的内壁划定。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连接到与上述阳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连接的上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将由上述二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也向上述阳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将由上述二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经由上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向上述阳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向上述吐出口侧的上述轴承供油的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在该向吐出侧轴承供油的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中设有节流部,所述节流部减少油的供给量。
7.一种压缩机的供油方法,
所述压缩机具备压缩机主体和油回收器,
所述压缩机主体具有:吸入口,将气体吸入;由阴转子及阳转子构成的一对转子,被轴承能够旋转地支承,将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气体在转子室中压缩;和吐出口,将压缩后的气体吐出;
所述油回收器具有:一次分离机构,从由上述压缩机主体压缩后的气体一次地将油分离;和二次分离机构,从由上述一次分离机构一次地分离了油的气体二次地将油分离;
所述压缩机的供油方法的特征在于,
经由连接到上述油回收器和上述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的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将由上述一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向上述转子的轴承和上述阴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所述阴转子的压缩齿槽空间关于上述压缩机主体的转子轴直角方向的截面,由上述阴转子的相互相邻的一组齿及上述转子室的内壁划定;
不经由上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而经由连接在上述压缩机主体上的排油线路,将供上述轴承的润滑之后的油向上述转子的低压齿槽供给;
经由连接在上述一次分离油供给线路上的二次分离油供给线路,将由上述二次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向上述阴转子的上述压缩齿槽空间供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14987 | 2013-10-15 | ||
JP2013214987A JP6126512B2 (ja) | 2013-10-15 | 2013-10-15 | 圧縮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64686A CN104564686A (zh) | 2015-04-29 |
CN104564686B true CN104564686B (zh) | 2017-01-18 |
Family
ID=51383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43814.XA Active CN104564686B (zh) | 2013-10-15 | 2014-10-15 | 压缩机及其供油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863060B2 (zh) |
JP (1) | JP6126512B2 (zh) |
CN (1) | CN104564686B (zh) |
TW (1) | TWI53747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21781B2 (ja) * | 2015-07-29 | 2019-05-29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
BE1024462B1 (nl) * | 2016-08-01 | 2018-03-05 | Atlas Copco Airpower Naamloze Vennootschap | Vloeistofgeïnjecteerd compressor- of expanderelement en werkwijze voor het regelen van de vloeistofinjectie van een compressor- of expanderinrichting |
JP7072350B2 (ja) * | 2017-05-24 | 2022-05-20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油冷式圧縮機 |
JP6899288B2 (ja) | 2017-09-04 | 2021-07-07 |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
CN111226040B (zh) * | 2017-10-30 | 2020-11-03 | 株式会社爱发科 | 真空泵 |
US11965510B2 (en) * | 2019-10-31 | 2024-04-23 |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 Compressor body and compressor to supply liquid into working chambers and whose downstream portion reaches a suction bearing chamber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36268U (zh) * | 1985-08-20 | 1987-03-03 | ||
JP3456090B2 (ja) * | 1996-05-14 | 2003-10-14 | 北越工業株式会社 |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
JP4145830B2 (ja) * | 2004-04-09 | 2008-09-03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油冷式圧縮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212015A (en) † | 1967-05-03 | 1970-11-11 | Svenksa Rotor Maskiner Aktiebo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meshing screw-rotor compressors |
SE388463B (sv) * | 1975-01-24 | 1976-10-04 | Atlas Copco Ab | Fo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r drenering av vetska fran en vetskeavskiljare |
JPS53118104U (zh) * | 1977-02-28 | 1978-09-20 | ||
JPS53118104A (en) † | 1977-03-25 | 1978-10-16 |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 Magnetic combination type recording material |
GB1599878A (en) † | 1977-07-05 | 1981-10-07 | Pidgeon H H J | Oil-injected rotary compressors |
JPS57135292A (en) * | 1981-02-12 | 1982-08-20 | Ebara Corp | Screw compressor |
SE462232B (sv) † | 1988-11-16 | 1990-05-21 | Svenska Rotor Maskiner Ab | Skruvkompressor med oljedraenering |
JPH07117051B2 (ja) * | 1991-09-26 | 1995-12-18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油冷式圧縮機 |
JPH08189490A (ja) * | 1995-01-09 | 1996-07-23 | Hitachi Ltd | 油冷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の油分離機構 |
US6010320A (en) * | 1997-07-30 | 2000-01-04 | Kwon; Hee-Sung | Compressor system having an oil separator |
JP2001153073A (ja) * | 1999-11-24 | 2001-06-05 | Hitachi Ltd | 給油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
US6975650B2 (en) † | 2002-02-13 | 2005-12-13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Transport block set segmentation |
WO2006013636A1 (ja) * | 2004-08-03 | 2006-02-09 | Mayekawa Mfg.Co.,Ltd. | 多系統潤滑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の潤滑油供給システム及び運転方法 |
JP4685466B2 (ja) † | 2005-02-02 | 2011-05-18 | 北越工業株式会社 |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の二次分離潤滑油回収構造 |
DE102010002649A1 (de) † | 2010-03-08 | 2011-09-08 | Bitzer Kühlmaschinenbau Gmbh | Schraubenverdichter |
JP5767527B2 (ja) † | 2011-08-09 | 2015-08-19 |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 給油式圧縮機 |
-
2013
- 2013-10-15 JP JP2013214987A patent/JP6126512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8-14 TW TW103127908A patent/TWI537471B/zh active
- 2014-08-18 EP EP14181227.1A patent/EP2863060B2/en active Active
- 2014-10-15 CN CN201410543814.XA patent/CN10456468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36268U (zh) * | 1985-08-20 | 1987-03-03 | ||
JP3456090B2 (ja) * | 1996-05-14 | 2003-10-14 | 北越工業株式会社 |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
JP4145830B2 (ja) * | 2004-04-09 | 2008-09-03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油冷式圧縮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863060A1 (en) | 2015-04-22 |
EP2863060B2 (en) | 2019-03-20 |
JP2015078623A (ja) | 2015-04-23 |
CN104564686A (zh) | 2015-04-29 |
JP6126512B2 (ja) | 2017-05-10 |
TWI537471B (zh) | 2016-06-11 |
TW201525290A (zh) | 2015-07-01 |
EP2863060B1 (en) | 2016-07-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64686B (zh) | 压缩机及其供油方法 | |
CN101218433B (zh) | 用于双级螺杆式压缩机的供油方法、装置及制冷装置的运转方法 | |
CN1690590B (zh) | 双级螺杆制冷机 | |
CN103452838B (zh) | 齿轮泵、包括齿轮泵的泵送装置、和包括齿轮泵的飞行器燃料系统 | |
CN103486768B (zh) | 压缩装置以及包括该压缩装置的热力学系统 | |
CN103821713A (zh) | 螺杆压缩机和油路循环系统及空调机组 | |
CN104235022B (zh) | 油冷式螺杆压缩机 | |
CN210660711U (zh) | 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制冷设备 | |
US7165949B2 (en) | Cavitation noise reduction system for a rotary screw vacuum pump | |
WO1995035446A1 (en) | Rotary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with liquid circulation system | |
CN207647779U (zh) |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
CN202900657U (zh) | 螺杆压缩机和油路循环系统及空调机组 | |
CN102678572B (zh) | 空调及其电机预冷的低背压压缩机 | |
WO2021018079A1 (zh) | 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制冷设备 | |
WO2021018076A1 (zh) | 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制冷设备 | |
CN102444583B (zh) | 双转子压缩机 | |
CN104696227B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1241669Y (zh) | 螺杆增压采气装置 | |
CN208831045U (zh) | 螺杆膨胀机、螺杆压缩机、电机的集成系统 | |
CN115507034A (zh) | 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循环系统 | |
CN114922818A (zh) | 一种应用于双螺杆压缩机的工况控制系统 | |
CN113167278B (zh) | 螺杆压缩机 | |
CN205876471U (zh) | 辅机冷却系统 | |
US20230384008A1 (en) | Refrigeration system | |
CN112302991A (zh) | 静压轴承供气系统、制冷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hengang Compressor Co.,Ltd. Address before: Kobe City, Hyogo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Kobe Steel,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