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2277B - Plug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Plug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2277B
TWI532277B TW099138666A TW99138666A TWI532277B TW I532277 B TWI532277 B TW I532277B TW 099138666 A TW099138666 A TW 099138666A TW 99138666 A TW99138666 A TW 99138666A TW I532277 B TWI532277 B TW I5322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elastic
connector
type connector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8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21173A (en
Inventor
Tetsutaro Ohsako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21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1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2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22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006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the coupling part being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duplex wall receptacl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插頭型電連接器
本發明是關於插頭型電連接器,在殼體設置有彈性腕部,該彈性腕部具有:當與對象側插座型連接器嵌合時互相鎖定的鎖定部。
作為這種插頭型連接器,已知有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連接器。該插頭型連接器,在相對於朝對象側的插座型連接器的嵌合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接線成延伸出電纜。該插頭型連接器,具有:從位於上述電纜的兩側的殼體的側面,朝與插座型連接器的嵌合方向延伸的彈性腕部。該彈性腕部,具有突起狀的鎖定部,並且受到操作力可朝上述殼體的側面側彈性撓曲。
專利文獻1的插頭型連接器,當與插座型連接器嵌合時,若將該插頭型連接器朝嵌合方向按壓,則上述鎖定部與插座型連接器的對應鎖定部抵接而受到反作用力,藉由該反作用力讓上述彈性腕部產生彈性變形,而可進行在嵌合方向的移動,當該鎖定部移動至越過對應鎖定部的位置時,則解除上述彈性變形,達成與對應鎖定部的鎖定。得到卡嗒感而能確認已經鎖定。當從插座型連接器拔出時,將操作力施加在上述彈性腕部,使該彈性腕部彈性變形,將鎖定部與對應鎖定部的鎖定解除,在該狀態將插頭型連接器拔出。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6-269141
當將專利文獻1的插頭型連接器朝插座型連接器嵌合時,彈性腕部在鎖定部會因為來自對應鎖定部的反作用力而彈性撓曲變形,在鎖定部越過對應鎖定部的瞬間,會自動急遽解除彈性撓曲,所以能得到能確認已鎖定的卡嗒感。
可是,操作者,會在彈性腕部的部位以抓取插頭型連接器的狀態進行嵌合操作。也就是說,在進行鎖定的前後,彈性腕部會被施加操作力而成為彈性撓曲變形狀態。於是,在鎖定部越過對應鎖定部的瞬間,藉由操作力而彈性腕部還處於彈性撓曲變形的狀態,在過了上述瞬間而操作者確認是否已鎖定而解除操作力。並且,該解除動作,與操作者不接觸彈性腕部,而從該彈性腕部僅以來自對應鎖定部的反作用力彈性撓曲變形的狀態朝自由狀態解除鎖定的正規動作相比,鎖定解除並不算劇烈。所以在上述鎖定進行的瞬間沒有獲得卡嗒感,即使有卡嗒感也不夠充分。
本發明的課題是要提供一種插頭型連接器,當連接器嵌合時可得到確實的卡嗒感。
本發明的插頭型電連接器,是朝對象側的插座型連接器嵌合的插頭型連接器,該插頭型連接器的殼體具有:作為朝嵌合方向延伸且互相相對向的面的正面部與背面部,該殼體具有:從該正面部的後部朝著朝向插座型連接器的前方延伸,而將前端作為自由端的彈性腕部,在該彈性腕部設置有:用來與插座型連接器卡止的鎖定部,施加:將上述彈性腕部與形成於背面部的被壓部予以夾壓的操作力,使該彈性腕部朝向背面部側彈性變形,將上述鎖定部與插座型連接器的鎖定解除。
在插頭型連接器,在本發明,彈性腕部具有:傾斜成朝向前方從該正面部離開的斜面部,該斜面部的前部形成有用來承受上述操作力的被操作部,殼體,在前後方向的上述正面部的後部且在位於上述彈性腕部的兩側的部分,設置有:從該正面部朝該彈性腕部的彈性變形方向突出的正面突部,該正面突部的突出頂部,與在前後方向與該正面突部在相同位置的斜面部相比,位於相同位置或更突出的位置。
當將插頭型連接器朝插座型連接器嵌合操作時,容易用手指抓持該插頭型連接器的部位,是位於與嵌合方向相反側的後部,也就是位於接近操作者側而容易看到的部位。在本發明的插頭型連接器,在該插頭型連接器,具有彈性腕部,該彈性腕部形成有用來解除與插座型連接器的鎖定的斜面部,在該插頭型連接器的正面部的後部,在該彈性腕部的兩側設置有正面突部。該正面突部的突出頂部,與在前後方向相同位置的上述斜面部相比,位於相同位置或更突出的位置。於是,操作者,當嵌合操作時,即使以手指抓持正面部與背面部的各後部,只按壓正面突部,不會壓到彈性腕部的斜面部。也就是說,以不會彈性變形的狀態將彈性腕部進行嵌合操作,鎖定部與作為對象連接器的插座型連接器的對應部抵接才因為其反作用力而彈性變形,鎖定部越過上述對應部而在通過瞬間解除彈性變形。此時,彈性腕部沒有被手指按壓,所以其彈性變形的解除很急遽。結果讓操作者獲得充分的卡嗒感。
當將上述插頭型連接器從插座型連接器拔出時,必須以手指按壓彈性腕部使其彈性變形來解除鎖定。當拔出時,操作者,由於充分意識到是進行拔出,所以在前後方向,不需要抓持最容易抓持的部位也就是後部。彈性腕部在前部形成被操作部,在其側方沒有上述正面突部,操作者以該被操作部與背面部能容易抓持插頭型連接器,以其力量使彈性腕部彈性變形,在解除鎖定的狀態進行拔出。
在本發明,彈性腕部的被操作部,在正面突部的突出方向,與該正面突部的突出頂部相比位於相同位置或更突出的位置。在前後方向在與上述被操作部對應的位置,在該被操作部的側方沒有正面突部,所以該被操作部突出到哪個位置變得不是問題,而確實是突出量較大越容易操作,與正面突部的突出頂部相比,在相同位置或更突出的位置,會更容易操作。
在本發明,殼體在背面部的後部,設置有:從該背面部突出的背面突部,在該背面突部形成有被壓部。藉由設置上述背面突部,則當以手指抓持插頭連接器時,在背面部,手指按壓該背面部的位置會定在該背面突部,操作位置及操作本身容易穩定進行。此時,上述背面突部在前後方向設置在與正面突部具有重複範圍的位置較佳。藉此,正面突部與背面突部在前後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進行連接器嵌合時的抓持操作,而變得容易操作。
在本發明,正面突部,其具有突出頂部的部分是朝向彈性腕部彎折形成較佳。藉由這樣彎折形成,正面突部的突出頂部,對於彈性腕部擴及至非常近的位置,當嵌合操作時,即使以手指強力按壓上述突出頂部,則手指的表面從兩側的突出頂部之間進入按壓彈性腕部這樣的可能性也會變低。
在本發明,在正面突部與背面突部的後面,形成有:當將插頭型連接器嵌合於插座型連接器時,承受朝前方的壓入力的壓入面較佳。當形成上述壓入面時,當嵌合操作時容易對插座型連接器施加朝前方的壓入力,並且不會壓到其他部分,可在最佳效果的位置施加壓入力。
本發明,如以上,當將插頭型連接器朝作為對手側的插座型連接器嵌合時,在前後方向,在作成最容易抓持該插頭型連接器的部位的殼體的後部,設置有:在彈性腕部的兩側,較該彈性腕部的後部更突出的正面突部,所以嵌合時即使在正面部與背面部抓持該殼體,只按壓上述正面突部而彈性腕部不會受到力量,在不會彈性變形的狀態進行嵌合,當鎖定部與對應鎖定部抵接時,鎖定部從對應鎖定部受到反作用力而彈性變形,在鎖定部越過對應鎖定部之後,會急遽解除彈性變形,而得到確實且充分的卡嗒感。
以下根據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
第1圖是從本實施方式的插頭型連接器10與其對象側的插座型連接器40的嵌合前的正面側且後面側(上面側)觀察的立體圖,第2圖是從第1圖的插頭型連接器10的背面側且前面側(下面側)觀察的立體圖,第3圖是第1圖的嵌合前的兩連接器10、40的第1圖的III-III線剖面圖,關於插頭型連接器10,省略顯示附有電纜的端子。在圖中是將作為嵌合方向的下方作為前方,將上方作為後方。
在圖中,插頭型連接器10,接線有電纜C的端子11,插裝到:開口於殼體20的後面朝向前方延伸的端子孔21。在本實施方式,形成有兩個端子孔21,朝各個端子孔21插裝上述端子11,電纜C朝後方(上方)延伸出。
殼體20以電絕緣材料作成,外形為大致長方體型而作成在一部分具有凸狀部分的形狀。該殼體20,如第3圖所示,在朝後方開口而延伸至前壁(底壁)附近的端子孔21的背面部側(在第3圖的右側),設置有:局部切入成U字型而朝前方延伸的矛狀突起22,該矛狀突起22以其前端22A卡止於端子11的局部,而防止該端子11(在第3圖省略端子11的圖示)的脫落(參考第2圖)。
殼體20,在與上述背面部側相反側的正面部側,設置有:在正面部的後部具有基部而朝前方延伸的彈性腕部23。該彈性腕部23,其內面24(在第3圖右側面)大致垂直地延伸,外面(在第3圖左側面)形成:隨著朝向前方而依序延伸成朝左方的突出量越大的斜面部25。該彈性腕部23,如第1圖所示,從後端涵蓋接近前端,形成有:寬度方向中央部分貫穿於內外面的挖空部23A,而涵蓋全長容易彈性撓曲。前端部,沒有挖空,在斜面部25作成平坦面形成被操作部25A。
上述彈性腕部23,在其兩側面的靠近背面部的緣部,設置有:從後端延伸至前端的突條部26,在其前端外側面具有鉤狀的鎖定部26A。
上述殼體20,設置有:從上述彈性腕部23的後端的基部的兩側位置,朝正面方向(在第1圖的左下方向)突出的突出腕部27。該突出腕部27作成剛性較高,其突出方向(在第3圖左方)前端側朝向上述彈性腕部23的方向彎曲形成L字型(參考第1圖、第2圖)。該前端側的部分,形成:當進行插頭型連接器10的嵌合操作時用來抓持該插頭型連接器10的其中一方的部分的正面突部28。該正面突部28的最突出的位置的面也就是突出頂部28A,其功能為當抓持插頭型連接器時其中一方手指按壓的面。為了確保該功能,該突出頂部28A,相較於在前後方向對應於該突出頂部28A的上述彈性腕部23的斜面部25的部分25B,位於在第3圖朝左方突出。位於上述彈性腕部23的兩側的上述突出頂部28A,與彈性腕部23的側面相對向的面,在前提是與該彈性腕部23之間形成間隙而在任何情況下部與該彈性腕部23非接觸之下,位於盡可能地接近該彈性腕部23較佳。
在彈性腕部23的斜面部25的前端部處形成的被操作部25A(在該被操作部25A,其傾斜較其後方的部分更和緩),在前後方向位於上述突出頂部28A更前方,在第3圖的左右方向,雖然是在與該突出頂部28A大致相同位置,而也可位於朝稍左方突出。
形成上述正面突部28的突出腕部27,其後面(在圖中的上面)形成平坦的面,形成:當連接器嵌合時將該插頭型連接器10朝嵌合方向的前方按壓的壓入面29的部分29A。
上述殼體20,在其背面側,具有朝前後延伸而面向側方的伸出部30。該伸出部30其上面形成了上述壓入面29的其他部分29B。上述殼體20,在背面側的壁部,如第2圖所示,形成了:用來形成矛狀突起22的缺口溝部30A,用來允許後述的對象側插座型連接器40的板狀的端子48的接觸部48A進入的端子溝30B,與形成上述矛狀突起用的缺口溝部30A連通而朝下方開放形成,具有讓背面側的壁部的強度降低的可能性(參考第2圖),上述伸出部30也有確保殼體其背面側的壁部的用處。
並且,上述殼體20,具有在背面後部突出的背面突部31。該背面突部31,當插頭型連接器10朝插座型連接器40進行嵌合時以操作者的手指抓持時,會與被其中一方的手指按壓的上述正面突部28的突出頂部28A共同作動,當抓持插頭型連接器10時,具有:作為被另一方的手指按壓的面的被壓部31A(參考第2圖)。該背面突部31,其上面作成與上述伸出部30的上面連續的相同水平面,與伸出部30的上面同樣地形成壓入面29的另一部分29C(參考第1圖)。上述背面突部31,雖然在前後方向與正面突部28為相同位置較佳,而並不限於此,只要形成為在同方向與正面突部28具有重複範圍即可。
相對的,用來嵌合上述插頭型連接器10的插座型連接器40,具有:形成供該插頭型連接器10用的收容凹部42的殼體41、以及保持於該殼體41的後述的端子48。
上述殼體41,以電絕緣材料作成,當插頭型連接器10朝上述收容凹部42嵌合時,在正面側,突出腕部27與彈性腕部23的作為前端部的被操作部25A,以及在背面側的背面突部31的被壓部31A,分別形成為位於上述殼體41外。
殼體41的收容凹部42,經過開口部43而開口於正面側,該開口部43在後方(上方)也開口。上述殼體41,在正面側,與插頭型連接器10的突出腕部27相當的區域,是階段狀地形成為上面較低,具有:第一段部44、與較低的第二段部45。第一段部44的階段差,與上述突出腕部27的前後方向尺寸大致相等,而用來收進該突出腕部27的基部側。較第一段部44更低的第二段部45,其位置在與上述突出腕部27的前端側也就是正面突部28之間具有間隔,藉由該間隔的存在,則以手指按壓上述正面突部28的面也就是突出頂部28A不會造成妨礙而容易進行按壓。
在前後方向相當於第二段部45的位置,在上述開口部43的相對向內面設置有互相接近的鎖定腕部46,如第3圖所示,該鎖定腕部46的後面(上面)及前面(下面)都傾斜成朝向上述開口部43的內側及下側,當將插頭型連接器10朝插座型連接器40嵌合時,以後面導引該插頭型連接器10的鎖定部26A,嵌合之後以前面確實地與該鎖定部26A卡止。當嵌合完成時,在插頭型連接器10的彈性腕部23的前部處形成的被操作部25A,位於上述鎖定腕部46的前方(下方),較插座型連接器40的正面大幅突出。
在上述插座型連接器40的殼體41的背面側壁,形成朝後方開放的凹部47,當插頭型連接器10嵌合時,在前後方向收容插頭型連接器10的背面突部31,且該背面突部31在背面側大幅突出。
上述殼體41保持著端子48。該端子48,是將金屬板進行衝裁加工所作成,是具有:在殼體41的收容凹部42內作成平板狀的接觸部48A、與從殼體41的底面突出而朝橫方向彎曲而朝向基板的連接部48B。(參考第3圖)。上述接觸部48A,進入插頭型連接器10的端子溝30B而與該插頭型連接器10的具有彈性的端子11接觸。在殼體41的側壁,形成有貫穿於前後方向的孔部50,在該孔部50設置有安裝配件49,焊接安裝於基板。
接著,針對本實施方式的插頭型連接器的使用方法及動作原理來加以說明。
(1)首先,將插裝有附有電纜的端子的插頭型連接器10,如第1圖及第3圖所示帶到:已安裝於電路基板(沒有圖示)的插座型連接器40的上方位置。然後,在該狀態使上述插頭型連接器10下降,開始朝上述插座型連接器40的收容凹部42進行嵌合。此時,進行嵌合操作的操作者,以兩支手指抓持上述插頭型連接器10,其中一方的手指按住正面突部28的突出頂部28A的面,且另一方的手指按住背面突部31的被壓部31A的面,在兩面間進行夾壓。上述正面突部28,與背面突部31同樣的,是插頭型連接器10的最後部也就是最上位置,操作者最容易看到最容易抓持的位置。於是,當操作者進行連接器的嵌合操作時,抓持正面突部28與背面突部31,在正面側,操作者的其中一方的手指,不接觸彈性腕部23而讓手指按住正面突部28。假設即使操作者的手指與該正面突部28同時地接觸彈性腕部23,手指也會被正面突部28的突出頂部28A限制而按壓力幾乎不會施加作用到該彈性腕部23,該彈性腕部23不會彈性變形,仍維持原本的自由狀態。
(2)在該狀態,插頭型連接器10,在其鎖定部26A抵接於插座型連接器40的鎖定腕部46之前,毫無困難地進入到收容凹部42內。
(3)在上述插頭型連接器10的鎖定部26A抵接於插座型連接器40的鎖定腕部46之前,操作者的手指不會接觸彈性腕部23,假設即使與正面突部28一起接觸,該彈性腕部23因為上述的理由而不會受到按壓力,所以不會有任何彈性變形。該抵接,操作者用手指朝插頭型連接器10的後面的壓入面29朝向前方(下方)施加壓入力。受到該壓入力之後,插頭型連接器10的彈性腕部23,受到來自上述鎖定腕部46的反作用力才朝背面部方向產生彈性撓曲變形,鎖定部26A越過上述鎖定腕部46通過該鎖定腕部46。在鎖定部26A通過鎖定腕部46的瞬間,來自上述鎖定腕部46的反作用力消失,所以上述彈性腕部23急遽朝向原本狀態而其彈性變形量減少,突條部26碰撞鎖定腕部46,所以操作者會在這裡獲得表示確實進行了鎖定的卡嗒感。而插頭型連接器10與插座型連接器40鎖定而防止脫落。
(4)接著,當操作者要將插頭型連接器10從插座型連接器40拔出時,操作者其中一方的手指按在位於正面突部28的前方的彈性腕部23的被操作部25A,另一方的手指按在背面突部31的被壓部31A。由於操作者是有意識地進行插頭型連接器10的拔出,所以即使上述被操作部25A在前後方向是在與被壓部31A偏離的位置,而也沒有分開很遠,所以能確實地抓住該被操作部25A。而以被操作部25A與被壓部31A抓持插頭型連接器10,按壓上述被操作部25A使彈性腕部23彈性撓曲變形,解除鎖定,在該狀態將插頭型連接器10朝後方拉起拔出。
10‧‧‧插頭型連接器
20‧‧‧殼體
23‧‧‧彈性腕部
25‧‧‧斜面部
25A‧‧‧被操作部
28‧‧‧正面突部
28A‧‧‧突出頂部
29‧‧‧壓入面
31‧‧‧背面突部
31A‧‧‧被壓部
第1圖是從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插頭型連接器與插座型連接器的正面側且後面側觀察的立體圖。
第2圖是從第1圖的插頭型連接器的背面側且前面側觀察的立體圖。
第3圖是第1圖的兩連接器的剖面圖。
10...插頭型連接器
20...殼體
21...端子孔
23...彈性腕部
23A...挖空部
25...斜面部
25A...被操作部
26...突條部
26A...鎖定部
27...突出腕部
28...正面突部
28A...突出頂部
29...壓入面
29A...部分
29B...部分
29C...部分
30...伸出部
31...背面突部
40...插座型連接器
41...殼體
42...收容凹部
43...開口部
44...第一段部
45...第二段部
46...鎖定腕部
47...凹部
48...端子
48A...接觸部
49...安裝配件
50...孔部

Claims (5)

  1. 一種插頭型電連接器,是朝對象側的插座型連接器嵌合的插頭型連接器,該插頭型連接器的殼體具有:作為朝嵌合方向延伸且互相相對向的面的正面部與背面部,該殼體具有:從該正面部的後部朝著朝向插座型連接器的前方延伸,而將前端作為自由端的彈性腕部,在該彈性腕部設置有:用來與插座型連接器卡止的鎖定部,施加:將上述彈性腕部與形成於背面部的被壓部予以夾壓的操作力,使該彈性腕部朝向背面部側彈性變形,將上述鎖定部與插座型連接器的鎖定解除,其特徵為:彈性腕部具有:傾斜成朝向前方從該正面部離開的斜面部,該斜面部的前部形成有用來承受上述操作力的被操作部,殼體,在前後方向的上述正面部的後部且在位於上述彈性腕部的兩側的部分,設置有:從該正面部朝該彈性腕部的彈性變形方向突出的正面突部,該正面突部的突出頂部,與在前後方向與該正面突部在相同位置的斜面部相比,位於相同位置或更突出的位置,且彈性腕部的被操作部,在正面突部的突出方向,與該正面突部的突出頂部相比,位於相同位置或更突出的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插頭型電連接器,其中殼體在背面部的後部,設置有:從該背面部突出的背面突部,在該背面突部形成有被壓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插頭型電連接器,其中背面突部的設置位置,係在前後方向上與正面突部具有重疊 範圍的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的插頭型電連接器,其中正面突部,其具有突出頂部的部分是朝向彈性腕部彎折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的插頭型電連接器,其中在正面突部與背面突部的後面,形成有:當將插頭型連接器嵌合於插座型連接器時,承受朝前方的壓入力的壓入面。
TW099138666A 2009-12-10 2010-11-10 Plug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5322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80299A JP4971412B2 (ja) 2009-12-10 2009-12-10 プラグ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1173A TW201121173A (en) 2011-06-16
TWI532277B true TWI532277B (zh) 2016-05-01

Family

ID=44143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8666A TWI532277B (zh) 2009-12-10 2010-11-10 Plug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25248B2 (zh)
JP (1) JP4971412B2 (zh)
KR (1) KR101671355B1 (zh)
CN (1) CN102185218B (zh)
TW (1) TWI5322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51500B2 (ja) * 2013-06-27 2017-12-20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686804B2 (ja) * 2016-09-05 2020-04-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M547198U (zh) * 2017-03-27 2017-08-11 Molex Taiwan Ltd 電連接裝置
JP7066596B2 (ja) * 2018-11-16 2022-05-13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15201972A (zh) * 2022-06-29 2022-10-18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光纤连接器及光纤适配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99621A (ja) * 1997-01-09 1998-07-3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ロックアーム付き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116938A (en) * 1997-08-28 2000-09-12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1023729A (ja) * 1999-07-02 2001-01-26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JP3077696B1 (ja) * 1999-08-17 2000-08-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741356B2 (ja) * 2000-05-29 2006-02-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JP2002203635A (ja) * 2000-12-28 2002-07-19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コネクタ
JP3813836B2 (ja) * 2001-05-18 2006-08-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EP1279556B1 (en) * 2001-07-23 2012-03-07 Ichikoh Industries,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vehicle rear view mirror
JP2003068400A (ja) * 2001-08-29 2003-03-0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構造
JP2003173840A (ja) * 2001-12-05 2003-06-20 Jst Mfg Co Ltd 防水コネクタ
JP4579021B2 (ja) * 2005-03-23 2010-11-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4356843B2 (ja) * 2005-11-25 2009-11-0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4844304B2 (ja) * 2006-09-05 2011-12-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371115B1 (en) * 2006-12-15 2008-05-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at seal device
US8052458B2 (en) * 2009-09-25 2011-11-0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66082A (ko) 2011-06-16
US20110143570A1 (en) 2011-06-16
KR101671355B1 (ko) 2016-11-01
TW201121173A (en) 2011-06-16
US8425248B2 (en) 2013-04-23
JP4971412B2 (ja) 2012-07-11
CN102185218A (zh) 2011-09-14
CN102185218B (zh) 2014-07-23
JP2011124071A (ja) 2011-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48432B2 (ja) 慣性ロック式コネクタ
KR100829733B1 (ko) 로크 기구 부착 커넥터 어셈블리
JP4926836B2 (ja) コネクタ
JP325078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ロック装置
US810070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latching members
EP1986284A2 (en) A connector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US7462070B2 (en) Connector having lock mechanism
JPH1050408A (ja)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TWI532277B (zh) Plug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WO2004114471A1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6012647A (ja) コネクタ
JPH02244574A (ja) コネクタ
JP6609210B2 (ja) ロック機構付きコネクタ
JP5837543B2 (ja) ケーブル体用ホルダ、プラグ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JP568805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573642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4523062B1 (ja) 低背形電気コネクタ
JP5737446B1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嵌合構造
JPH0528698Y2 (zh)
JP7330029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4602050B2 (ja) マルチ接続形ヘッダーコネクタ並びにこれに接続する縦積形ソケットコネクタ及び横置形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CN112952450B (zh) 连接器
JP512979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09295366A (ja) 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そしてこれと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とを有するコネクタ組立体
WO2020071077A1 (ja) コネク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