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9574B - 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及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 Google Patents

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及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9574B
TWI519574B TW100145687A TW100145687A TWI519574B TW I519574 B TWI519574 B TW I519574B TW 100145687 A TW100145687 A TW 100145687A TW 100145687 A TW100145687 A TW 100145687A TW I519574 B TWI519574 B TW I5195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light
diffusing film
anisotropic light
ran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5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4023A (en
Inventor
大類知生
草間健太郎
所司悟
Original Assignee
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224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4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9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957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57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creating an anisotropic diffusion characteristic, i.e. distributing output differently in two perpendicular ax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C08L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0Esters; Ether-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halogen, nitrogen, sulfur, or oxygen 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Description

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及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本發明關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及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特別
關於可以獲得於光之透過及擴散中具有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並且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寬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以及將其光固化而成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以往,在液晶顯示裝置中,可以利用自設於裝置內部之光源(內部光源)射出的光以辨識給定圖像。
但是,近年來,隨著攜帶電話、車載電視等的普及,在室外觀看液晶顯示畫面的機會增加,從而產生與之相伴的、來自內部光源之光強度不敵外來光而難以辨識給定畫面的問題。
另外,在攜帶電話等移動用途中,由於液晶顯示裝置之內部光源的耗電相對於總耗電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大量使用內部光源之情況下,會產生電池之續航時間變短的問題。
所以,為解決此等問題,開發出將外來光作為光源之一部分利用的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
若為該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時,則由於將外來光作為光源之一部分利用,因此外來光越強,則越可以辨識出鮮明的圖像,並且對於內部光源之電力消耗,亦可有效地予以抑制。
另外,此種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中,為使外來光有效地透過而導入液晶顯示裝置之內部,並且將該外來光作為光源之一部分有效地利用,已提出裝備用於有效地進行光擴散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的方案(例如專利文獻1)。
若更具體地進行說明時,則在專利文獻1中,如圖10(a)~(b)所示,已公開具有在上基板1103與下基板1107之間夾持有液晶層1105之液晶單元、設於下基板1107側之光反射板1110、與設於液晶層1105與光反射板1110間之光控制板(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108之液晶裝置(1112)。
此外,設有用於選擇性地使以給定角度入射的光散射並且使以給定角度以外的角度入射的光透過的光控制板1108,該光控制板1108被以如下的方式配置於液晶單元中,亦即,將選擇性地散射以給定角度入射的光的方向投影至光控制板1108之表面而得的散射軸方向1121在液晶單元面內大致上為6點鐘方向之方位。
另外,作為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中所用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已知有各種方式,然而尤其是具備如下的百葉窗結構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得到廣泛的使用(例如專利文獻2~4),亦即,通過在膜面方向上將細長板狀的高折射率區域,與細長板狀的低折射率區域交替地平行配置,而可以在膜內控制光方向、調節光分散性。
亦即,專利文獻2中,已公開一種光控制膜,該光控制膜是對含有多種具有聚合性碳-碳雙鍵之化合物的膜狀組合物從特定方向照射紫外線,使該組合物固化而得的,僅選擇性地散射特定角度範圍之入射光(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其特徵在於,該組合物中所含的至少1種化合物係於分子內具有多個芳香環及1個聚合性碳-碳雙鍵之化合物。
另外,專利文獻3中,已公開一種光固化性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含有在分子內具有聚合性的碳-碳雙鍵之茀(fluorene)系化合物(A)、折射率與該茀系化合物(A)不同的陽離子聚合性化合物(B)以及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C),並已公開使之固化而得的光控制膜。
此外,專利文獻4中,已公開一種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至少包含(A)以通式(7)表示的雙酚A型環氧樹脂或溴化雙酚A型環氧樹脂、(B)在結構單元中含有至少1個以上烯鍵式不飽和鍵之具有自由基聚合性的化合物、(D)利用化學放射線產生自由基種子的光聚合起始劑以及(E)利用熱產生陽離子種子之熱聚合起始劑,並已公開使用其所製造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較具體而言,已公開一種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在常溫下,(B)具有自由基聚合性的化合物之折射率比(A)雙酚A型環氧樹脂或者溴化雙酚A型環氧樹脂以及(C)在分子內具有至少一個陽離子聚合性基團的化合物低,並已公開使用其所製造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化學式1]
通式(7)中,R表示氫原子或溴原子,重複數p表示自然數。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3480260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6-350290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
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008-239757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
專利文獻4 日本專利3829601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
但是,專利文獻1~4中公開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不僅缺乏光之透過及擴散中的入射角度依賴性,而且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亦甚窄,因此在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中,較難有效地利用外來光。
另外,雖然已嘗試將多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層疊,以拓寬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之寬度,然而圖像之鮮明度降低或出現虹彩色(波紋現象),此外,更顯現出在經濟上不利的問題。
所以,本發明人等鑒於如上所述的情況,進行深入的努力研究,結果發現,通過在將具有特定的結構之聯苯化合物及重量平均分子量為給定的範圍內的值之聚合性化合物,以給定的比例配合後進行光固化,即可得具有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從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可以獲得於光之透過及擴散中具有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並且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寬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以及將其光固化而得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若根據本發明時,提供一種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含有作為(A)成分之以下述通式(1)表示的聯苯化合物,及作為(B)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3000~20000的範圍內之值的聚合性化合物,其特徵在於,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將(A)成分之含量設為25~400重量份之範圍內的值,可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化學式2]
通式(1)中,R1~R10各自獨立,R1~R10之至少一個為以下述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其餘者為氫原子、羥基、羧基、烷基、烷氧基、鹵化烷基、羥基烷基、羧基烷基及鹵原子之任意一個取代基。
[化學式3]
通式(2)中,R11為氫原子或甲基,碳數n為1~4之整數,重複數m為1~10之整數。
亦即,可以推定,由於作為(A)成分,含有具有特定的結構之聯苯化合物,並且將(B)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設為給定的範圍內之值,因此即於各個成分之聚合速度(例如光自由基聚合速度)方面產生給定的差別,將(A)成分與(B)成分之相溶性降低至給定的範圍,從而抑制兩成分之間均勻地共聚,降低兩成分間之共聚性。
如此,在使之光固化時,(A)成分之固化物及(B)成分之固化物經予交替地延伸配置,可以有效地形成於膜面方向上交替地平行配置細長板狀的高折射率區域及細長板狀的低折射率區域而成的百葉窗結構。
所以,若為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則可以獲得於光之透過及擴散中具有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並且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寬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而且,本發明中所謂的「膜面方向」係指將膜厚方向設為z軸時之x-y平面方向。
另外,本發明中,所謂「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係指在相對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改變來自點光源之入射光的角度之情況下,與射出擴散光對應的入射光之角度範圍。對於該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之詳細情況,將在後面加以敘述。
另外,所謂「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係指產生入射光之光擴散的相對於膜之入射角度區域(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與不產生光擴散的其他入射角度區域間之區別可予明確的控制。
此外,對於本發明之「各向異性」的意義亦於後面加以敘述。
另外,於構成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宜為於通式(1)中,R2~R9之任意一個為以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
通過如此構成,即可以在使之光固化之前的階段,有效地防止(A)成分之間發生取向而結晶化。如此,在光固化的階段,可以實現(A)成分及(B)成分之微細水準的凝聚、相分離,從而可以更為有效地獲得具備給定的百葉窗結構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另外,於構成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宜為將(A)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設為200~2500之範圍內的值。
通過如此構成,即可以更為有效地降低兩成分之共聚性,從而可以更為有效地獲得具有給定的百葉窗結構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另外,於構成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宜為將(A)成分之折射率設為1.5~1.65之範圍內的值。
通過如此構成,即可以更為容易地調節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A)成分的板狀區域與源自(B)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的差,從而可以更為有效地獲得具備給定的百葉窗結構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而且,此處所謂的(A)成分之折射率係指利用光照射固化前的(A)成分之折射率。
另外,於構成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較宜為(B)成分係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通過如此構成,不僅可以更為容易地調節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A)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與源自(B)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的差,而且可以有效地抑制源自(B)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的波動,從而可以更為有效地獲得具有給定的百葉窗結構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另外,於在構成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宜為將(B)成分之折射率設為1.4~1.5之範圍內的值。
通過如此構成,即可以更為容易地調節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A)成分的板狀區域與源自(B)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的差,從而可以更為有效地獲得具備給定的百葉窗結構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而且,此處所謂的(B)成分之折射率係是指利用光照射固化前的(B)成分之折射率。
另外,於構成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宜為將上述的(A)成分之折射率與(B)成分之折射率的差設為0.01以上的值。
通過如此構成,即可以獲得於光之透過及擴散中具有更為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並且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更寬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而且,此處所謂的(A)成分及(B)成分之折射率係指利用光照射固化前的(A)成分及(B)成分之折射率。
另外,至於本發明之(C)成分,宜為含有光聚合起始劑,並且相對於(A)成分及(B)成分之合計量(100重量%),將其含量設為0.2~20重量%之範圍內的值。
通過如此構成,在對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射線時,可以有效地形成給定的百葉窗結構。
另外,本發明之其他的形態為一種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其通過對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射線而成,其特徵在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含有作為(A)成分之以下述通式(1)表示的聯苯化合物及作為(B)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3000~20000之範圍內的值之聚合性化合物,並且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將(A)成分之含量設為25~400重量份之範圍內的值。
[化學式4]
通式(1)中,R1~R10各自獨立,R1~R10之至少一個為以下述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其餘者為氫原子、羥基、羧基、烷基、烷氧基、鹵化烷基、羥基烷基、羧基烷基及鹵原子之任意一個取代基。
[化學式5]
通式(2)中,R11為氫原子或甲基,碳數n為1~4之整數,重複數m為1~10之整數。
亦即,若為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時,則由於係將給定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光固化而成,因此可以形成於光之透過及擴散中具有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並且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寬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另外,於構成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時,宜為將膜厚設為100~500μm之範圍內的值。
通過如此構成,即使在不將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層疊而直接以單層的狀態應用於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等中時,亦可以有效地將外來光作為光源利用,並且可以防止所顯示的圖像之鮮明度降低或出現虹彩色之問題的產生。
[第一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為一種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含有作為(A)成分之以通式(1)表示的聯苯化合物、及作為(B)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3000~20000之範圍內的值之聚合性化合物,其特徵在於,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將(A)成分之含量設為25~400重量份之範圍內的值。
以下,適當地參照附圖,對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進行具體說明。
1.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基本原理
最初先使用附圖,對將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光固化而得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以下簡稱為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基本原理進行說明。
首先,圖1(a)中,表示出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之頂視圖(俯視圖),圖1(b)中,將圖1(a)所示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沿著虛線A-A於垂直方向上切割,表示出自箭頭方向注視切割面時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之剖面圖。
如該圖1(a)之俯視圖中所示,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在膜面方向上具備將源自(A)成分之折射率相對較高的線條狀之板狀區域12與源自(B)成分之折射率相對較低的線條狀之板狀區域14,交替地平行配置的百葉窗結構13。
另外,如圖1(b)之剖面圖中所示,源自(A)成分之高折射率的板狀區域12與源自(B)成分之低折射率的板狀區域14分別具有給定厚度,在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之垂直方向上亦保持著交替地平行配置的狀態。
由此可以推定,在如圖2所示入射角在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內的情況下,入射光會由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擴散。
亦即,可以推定,如圖1(b)所示,在相對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之入射光的入射角係與百葉窗結構13之交界面13’實質上接近平行的給定的範圍內之角度,亦即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內的角度之情況下,因入射光(52,54)在改變方向的同時,沿著膜厚方向在百葉窗結構內的高折射率之板狀區域12內穿行,而使出光面側之光的行進方向不一樣。
結果,可以推定,在入射角在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內的情況下,入射光會由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擴散(52’,54’)。
而且,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係由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中的百葉窗結構之折射率差、傾斜角等隨著該各向異性光擴散膜而決定的角度區域。
另外,對於百葉窗結構內的高折射率之板狀區域12內的入射光之方向變化,利用高折射率之板狀區域12內的折射率梯度,除利用如圖1所示的全反射以直線狀鋸齒般地進行方向變化的突變折射率型之情況以外,亦可以考慮以曲線狀進行方向變化的漸變折射率型之情況。
另一方面,在相對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之入射光的入射角脫離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的情況下,可以推定,入射光56不會由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擴散,而是原樣不變地透過(56’)。
利用以上的原理,具備百葉窗結構(12,14)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可以如圖2所示,於光之透過及擴散中發揮入射角度依賴性。
另外,如圖2所示,具備百葉窗結構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於入射光之入射角在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內的情況下,即使其入射角不同時,亦可以在出光面側進行大致相同的光擴散。
所以可以說,具備百葉窗結構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亦具有將光集中於給定部位之聚光作用。
而且,本發明中所謂的「各向異性」係指如下的性質,即,例如於如圖2之受到擴散的光(52’,54’)般利用膜將光擴散的情況下,已擴散的出射光之與膜平行的面內之該光的擴散程度(擴散光之展寬的形狀)隨著相同面內的方向而不同。
較具體而言,於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的情況下,主要於已擴散的出射光之與膜平行的面內,在與沿著膜10之面內方向延伸的百葉窗結構之方向垂直的方向將光予以擴散,使光之展寬的形狀成為近似橢圓狀(52’,54’)。
另外,使用圖3(a),對相對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入射光的入射角與由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已擴散的擴散光之開口角度的關係進行說明。
亦即,圖3(a)中,表示出在橫軸中採取相對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入射光的入射角(°),及在縱軸中採取由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已擴散的擴散光之開口角度(°)而成的特性曲線。
而且,如圖4(a)~(c)所示,所謂入射角θ1係指將相對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垂直地入射的角度設為0°時之角度(°)。
較具體而言,如上所述,由於參與各向異性光擴散的入射光之成分主要係與沿膜面方向延伸的百葉窗結構之朝向垂直的成分,因此在本發明中提及的入射光之「入射角θ1」的情況下,係指與沿膜面方向延伸的百葉窗結構之朝向垂直的成分之入射角。另外,此時,入射角θ1係指將相對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入射側表面的法線之角度設為0°時的角度(°)。
另外,所謂擴散光之開口角度θ2,如字面所示係指擴散光之開口角度(°)。
另外,擴散光之開口角度越大,則越加意味著以此時之入射角入射的光由各向異性光擴散膜有效地擴散。
相反,擴散光之開口角度越小,則越加意味著以此時之入射角入射的光原樣不變地透過各向異性光擴散膜,未予擴散。
對於該擴散光之開口角度的具體的測定方法,在實施例中予以記載。
自該特性曲線中可以理解,若為各向異性光擴散膜時,則因入射角之差別,光之透過及擴散的程度有很大不同,可以將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與其以外的入射角度區域予以分離清楚。
另一方面,在不具有入射角度依賴性之膜的情況下,如圖3(b)所示,入射角之變化對光的透過及擴散的程度不會造成明確的影響,無法認定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
而且,本發明中之目的在於,獲得如圖3(a)所示般,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與其以外的入射角度區域之差別相當清楚、並且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寬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以及可以獲得該膜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
2.(A)成分:聯苯化合物
(1)種類
本發明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特徵在於,作為(A)成分,包含以下述通式(1)表示的聯苯化合物。
[化學式6]
通式(1)中,R1~R10各自獨立,R1~R10之至少一個為以下述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剩餘者為氫原子、羥基、羧基、烷基、烷氧基、鹵化烷基、羥基烷基、羧基烷基及鹵原子之任意一個取代基。
[化學式7]
通式(2)中,R11為氫原子或甲基,碳數n為1~4之整數,重複數m為1~10之整數。
對於其理由,可以推定係因為,通過作為(A)成分包含具有特定的結構之聯苯化合物,會使(A)成分之聚合速度較(B)成分之聚合速度快,於此等成分間之聚合速度方面產生給定的差別,從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兩成分之共聚性。
結果,在使之光固化時,可以有效地形成將源自(A)成分之板狀區域及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交替地延伸的所謂百葉窗結構。
另外,可以推定,通過作為(A)成分包含具有特定的結構之聯苯化合物,會將與(B)成分之相溶性降低至給定的範圍,從而可以更為有效地形成百葉窗結構。
此外,通過作為(A)成分包含具有特定的結構之聯苯化合物,即可以提高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A)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將與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的折射率之差調節為給定值以上的值。
所以,通過作為(A)成分包含具有特定的結構之聯苯化合物,即可以與後述的(B)成分之特性相結合,有效地獲得具備將折射率不同的板狀區域交替地延伸的百葉窗結構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如此,即可以獲得於光之透過及擴散中具有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並且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寬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另外,在通式(1)中的R1~R10包含烷基、烷氧基、鹵化烷基、羥基烷基、以及羧基烷基之任意一個的情況下,宜為將其烷基部分之碳數設為1~4之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係因為,若該碳數為超過4的值時,則(A)成分之聚合速度降低或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A)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變得過低,從而會有難以有效地形成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給定的百葉窗結構之情況。
所以,在通式(1)中的R1~R10包含烷基、烷氧基、鹵化烷基、羥基烷基、以及羧基烷基之任意一個的情況下,較宜為將其烷基部分之碳數設為1~3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1~2之範圍內的值。
另外,宜為通式(1)中的R1~R10當中所選擇的取代基為鹵化烷基或鹵原子以外的取代基,亦即,不包含鹵素之取代基。
其理由係因,在對各向異性光擴散膜進行焚燒等時,自防止產生戴奧辛,進而保護環境之觀點考慮為宜。
而且,在以往的具備百葉窗結構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中,於獲得給定的百葉窗結構時,出於使單體成分高折射率化的目的,一般而言在單體成分中進行鹵素取代。
於此一點上,若為以通式(1)表示的聯苯化合物時,則即使在不進行鹵素取代的情況下,亦可以設為高折射率。
所以,若為將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光固化而成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時,則即使在不包含鹵素之情況下,亦可以發揮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
另外,宜為通式(1)中的R2~R9之任意一個為以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
其理由係因,通過將以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之位置設為聯苯環中之R1及R10以外的位置,則在使之光固化前的階段,可以有效地防止(A)成分之間發生取向而結晶化。
如此,在光固化的階段,即可以實現(A)成分及(B)成分之微細水準的凝聚、相分離,從而可以更為有效地獲得具備給定的百葉窗結構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此外,基於相同的觀點,較宜為通式(1)中之R3、R5、R6及R8的任意一個係以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
另外,一般而言將以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中之重複數m設為1~10的整數。
其理由係因,若重複數m為超過10的值時,則連結聚合部位與聯苯環之氧化亞烷基鏈就會變得過長,從而會有阻礙聚合部位的(A)成分間之聚合的情況。
所以,較宜為將以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中之重複數m設為1~4的整數,尤宜為設成1~2的整數。
而且,基於相同的觀點,一般而言將以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中之碳數n設為1~4的整數。
另外,若亦考慮如下的情況時,亦即,作為聚合部位的聚合性碳-碳雙鍵之位置與聯苯環過於接近,聯苯環即會成為立體阻礙,降低(A)成分之聚合速度,則較宜為將以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中之碳數n設為2~4的整數,尤宜為設成2~3的整數。
另外,作為以通式(1)表示的聯苯化合物之具體例,較宜為可以下述通式(3)~(4)表示的化合物。
[化學式8]
[化學式9]
(2)重量平均分子量
另外,宜為將作為(A)成分之具有特定的結構之聯苯化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設為200~2500之範圍內的值。
對於其理由,可以推定係因,通過將作為(A)成分之具有特定的結構之聯苯化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及後述的作為(B)成分之聚合性化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分別設為給定的範圍,即可以更為有效地降低兩成分之共聚性。
結果,在使之光固化時,可以更為有效地形成將源自(A)成分之板狀區域及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交替地延伸的百葉窗結構。
即,可以推定係因,若(A)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小於200的值時,則聯苯環之位置與聚合性碳-碳雙鍵之位置即會變得過近,因立體阻礙而降低聚合速度,接近(B)成分之聚合速度,從而會有易於產生與(B)成分之共聚的情況。另一方面,若(A)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超過2500的值時,則與(B)成分之分子量的差變小,(A)成分之聚合速度降低,接近(B)成分之聚合速度,從而易於產生與(B)成分之共聚,結果,會有難以有效地形成百葉窗結構之情況。
所以,較宜為將作為(A)成分之具有特定的結構之聯苯化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設為240~1500的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260~1000之範圍內的值。
而且,(A)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可以根據由分子之組成及構成原子之原子量而得的計算值來求出。
另外,(A)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亦可以使用凝膠透過層析儀(GPC)予以測定。
另外,雖然(A)成分亦可以將分子結構或重量平均分子量不同的2種以上並用,然而自抑制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A)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的波動的觀點考慮,宜為僅使用1種。
亦即,於(A)成分之與(B)成分的相溶性低的情況下,例如在(A)成分是鹵素系化合物等情況下,有時作為用於使(A)成分與(B)成分相溶的第三成分,並用其他的(A)成分(例如非鹵素系化合物等)。
但是,該情況下,因該第三成分之影響,會有源自(A)成分之折射率高的板狀區域中之折射率發生波動、易於降低的情況。
結果,會有與源自(B)成分之折射率低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差變得不均勻、或易於過度地降低的情況。
所以,宜為選擇具有與(B)成分之相溶性的高折射率之單體成分,將其作為單獨的(A)成分使用。
而且,例如若為作為(A)成分之以通式(3)表示的聯苯化合物時,則由於黏度低,因此具有與(B)成分之相溶性,所以可以作為單獨的(A)成分使用。
(3)折射率
另外,宜為將作為(A)成分之具有特定的結構之聯苯化合物的折射率設為1.5~1.65之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係因,通過將(A)成分之折射率設為該範圍內的值,就可以更為容易地調節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A)成分的板狀區域、與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的折射率的差,從而可以更為有效地獲得具備給定的百葉窗結構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亦即因為,若(A)成分之折射率為小於1.5的值時,則與(B)成分之折射率的差即會過小,從而會有難以獲得所需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之情況。另一方面,若(A)成分之折射率為超過1.65的值時,則雖然與(B)成分之折射率的差變大,然而會有與(B)成分之相溶變得困難的情況。
所以,較宜為將作為(A)成分之具有特定的結構之聯苯化合物的折射率設為1.55~1.6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1.56~1.59之範圍內的值。
而且,上述的所謂(A)成分之折射率係指利用光照射固化之前的(A)成分之折射率。
另外,折射率可以依照例如JIS K0062予以測定。
(4)含量
另外,其特徵在於,相對於後述的作為(B)成分之聚合性化合物100重量份,將作為(A)成分之具有特定的結構之聯苯化合物的含量設為25~400重量份之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係因,通過將(A)成分之含量設為該範圍內的值時,即可以在維持與(B)成分之混合性的同時,有效地防止在進行光照射時兩成分發生共聚,從而可以有效地形成給定的百葉窗結構。
亦即因為,若(A)成分之含量為小於25重量份的值時,則(A)成分相對於(B)成分之存在比例變少,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A)成分的板狀區域之寬度與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的寬度相比變得過小,從而會有難以獲得具有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之百葉窗結構的情況。另外,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厚度方向的百葉窗之長度變得不足,從而會有不能顯示出光擴散性之情況。另一方面,若(A)成分之含量為超過400重量份的值時,則(A)成分相對於(B)成分之存在比例變多,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A)成分的板狀區域之寬度與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的寬度相比變得過大,相反地會有難以獲得具有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之百葉窗結構的情況。另外,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厚度方向的百葉窗之長度變得不足,從而會有不能顯示出光擴散性之情況。
所以,較宜為相對於作為(B)成分之聚合性化合物100重量份,將作為(A)成分之具有特定的結構之聯苯化合物的含量設為40~300重量份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50~200重量份之範圍內的值。
3.(B)成分:聚合性化合物
(1)種類
至於(B)成分之聚合性化合物可為陽離子聚合性、陰離子聚合性及自由基聚合性之任意一種聚合性化合物,然而由於可以利用與(A)成分相同的聚合體系,亦可以共用後述的(C)成分,處置容易,因此宜為設為自由基聚合性的聚合性化合物。
另外,至於該自由基聚合性的聚合性化合物,例如可以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在側鏈中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矽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等,然而較宜為設成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其理由係因,若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時,則不僅可以更為容易地調節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A)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與源自(B)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的差,而且亦可以有效地抑制源自(B)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的波動,從而可以更為有效地獲得具備給定的百葉窗結構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所以,下面主要對作為(B)成分之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進行說明。
而且,所謂(甲基)丙烯酸酯係指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雙方。
首先,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由(a)含有至少2個異氰酸酯基之化合物、(b)聚烯烴二醇、以及(c)(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形成。
其中,對於作為(a)成分之含有至少2個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舉出2,4-甲苯二異氰酸酯、2,6-甲苯二異氰酸酯、1,3-二甲苯二異氰酸酯、1,4-二甲苯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多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脂肪族多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氫化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等脂環式多異氰酸酯、以及此等之縮二脲體、異氰尿酸體、以及作為與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羥甲基丙烷、蓖麻油等含有低分子活性氫之化合物的反應物的加合物(例如二甲苯二異氰酸酯系三官能加合物)等。
另外,在上述當中,較宜為脂環式多異氰酸酯。
其理由係因,若為脂環式多異氰酸酯時,則與脂肪族多異氰酸酯相比,因立體配位等關係而更容易在各異氰酸酯基之反應速度方面形成差別所致。
如此,即可以抑制(a)成分僅與(b)成分反應、或(a)成分僅與(c)成分反應,可以可靠地使(a)成分與(b)成分及(c)成分反應,從而可以防止多餘的副產物的產生。
結果,可以有效地抑制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中之源自(B)成分的板狀區域、亦即低折射率之板狀區域中的折射率之波動。
另外,若為脂環式多異氰酸酯時,則與芳香族多異氰酸酯相比,可以將所得的作為(B)成分之聚合性化合物與作為(A)成分之具有特定的結構之聯苯化合物的相溶性降低至給定的範圍,從而更為有效地形成百葉窗結構。
此外,若為脂環式多異氰酸酯時,則與芳香族多異氰酸酯相比,可以減小所得之作為(B)成分的聚合性化合物之折射率,因此可以增大與作為(A)成分之具有特定的結構之聯苯化合物的折射率之差,從而更為有效地形成各向異性方面優異的百葉窗結構。
另外,在此種脂環式多異氰酸酯當中,宜為僅含有2個異氰酸酯基之脂環式二異氰酸酯。
其理由係因,若為脂環式二異氰酸酯時,則可以與(b)成分及(c)成分定量地反應,得到單一的(B)成分。
作為此種脂環式二異氰酸酯,較宜為可以為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
其理由係因,可以在2個異氰酸酯基之反應性方面形成有效的差異所致。
另外,在形成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之成分當中,作為屬於(b)成分之聚烯烴二醇,例如可以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聚己二醇等,其中尤宜為聚丙二醇。
其理由係因,若為聚丙二醇時,則由於黏度低,因此可以不加溶劑地操作。
另外亦因為,若為聚丙二醇時,則在使(B)成分固化時,會形成該固化物之良好的柔性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操作性或安裝性。
而且,(B)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主要可以利用(b)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予以調節。此處,(b)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一般而言為2300~19500,較宜為4300~14300,尤宜為6300~12300。
另外,在形成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之成分當中,作為屬於(c)成分之(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例如可以為(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等。
另外,自降低所得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之聚合速度,及更為有效地形成給定的百葉窗結構之觀點考慮,較宜為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尤宜為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
另外,根據(a)~(c)成分之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可以依照常法予以實施。
宜為將此時的(a)~(c)成分之配合比例以莫耳比計設為(a)成分:(b)成分:(c)成分=1~5:1:1~5之比例。
其理由係因,通過設為該配合比例,可以有效地合成如下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即,對於(b)成分具有的2個羥基,分別與(a)成分具有的一者之異氰酸酯基反應而結合,此外對於2個(a)成分分別具有的另一者之異氰酸酯基,則與(c)成分所具有的羥基反應而結合。
所以,較宜為將(a)~(c)成分之配合比例以莫耳比計,設為(a)成分:(b)成分:(c)成分=1~3:1:1~3的比例,尤宜為設成2:1:2之比例。
(2)重量平均分子量
另外,其特徵在於,將作為(B)成分之聚合性化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設成3000~20000之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係因,通過將作為(B)成分之聚合性化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設成給定的範圍,即會於(A)成分及(B)成分之聚合速度方面產生給定的差別,從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兩成分之共聚性。
結果,在使之光固化時,可以有效地形成將源自(A)成分之板狀區域及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交替地延伸的百葉窗結構。
亦即因為,若(B)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小於3000的值時,則(B)成分之聚合速度變快,接近(A)成分之聚合速度,易於產生與(A)成分之共聚,結果,會有難以有效地形成百葉窗結構之情況。另一方面,若(B)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超過20000的值時,則會有難以形成將源自(A)成分及(B)成分之板狀區域交替地延伸的百葉窗結構之情況,或過度地降低與(A)成分之相溶性而於塗佈階段析出(A)成分之情況。
所以,較宜為將作為(B)成分之聚合性化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設成5000~15000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7000~13000之範圍內的值。
而且,(B)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可以使用凝膠透過層析儀(GPC)予以測定。
另外,雖然(B)成分亦可以並用分子結構或重量平均分子量不同的2種以上,然而自抑制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B)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的波動之觀點考慮,宜為僅使用1種。
亦即因為,於使用多種(B)成分之情況下,源自(B)成分之折射率低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發生波動或變高,從而會有與源自(A)成分之折射率高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差變得不均勻或過度地降低的情況。
(3)折射率
另外,宜為將作為(B)成分之聚合性化合物的折射率設成1.4~1.5之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係因,通過將(B)成分之折射率設成該範圍內的值,就更容易調節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A)成分的板狀區域與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的折射率之差,從而可以更為有效地獲得具備給定的百葉窗結構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亦即因為,若(B)成分之折射率為小於1.4的值時,則雖然與(A)成分之折射率的差變大,然而與(A)成分之相溶性極端地惡化,有可能無法形成百葉窗結構。另一方面,若(B)成分之折射率為超過1.5的值時,則與(A)成分之折射率的差變得過小,從而會有難以獲得所需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之情況。
所以,較宜為將作為(B)成分之聚合性化合物的折射率設成1.45~1.49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1.46~1.48之範圍內的值。
而且,上述之所謂(B)成分的折射率係指利用光照射固化之前的(B)成分之折射率。
另外,折射率可以依照例如JIS K0062予以測定。
另外,宜為將上述的(A)成分之折射率與(B)成分之折射率的差設為0.01以上的值。
其理由係因,通過將該折射率之差設為給定的範圍內之值,即可以獲得於光之透過及擴散中具有更為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並且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更寬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亦即因為,若該折射率之差為小於0.01的值時,則由於入射光於百葉窗結構內全反射的角度區域變窄,因此會有擴散光之開口角度變得過窄的情況。另一方面,如果該折射率之差為過大的值時,則(A)成分與(B)成分的之溶性即會過於惡化,從而有可能無法形成百葉窗結構。
所以,較宜為將(A)成分之折射率與(B)成分之折射率的差設成0.05~0.5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0.1~0.2之範圍內的值。
而且,此處所謂的(A)成分及(B)成分之折射率係指利用光照射固化之前的(A)成分及(B)成分之折射率。
(4)含量
另外,宜為相對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之總量100重量%,將作為(B)成分之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設成20~80重量%之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係因,若(B)成分之含量為小於20重量%的值時,則(B)成分相對於(A)成分之存在比例變少,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B)成分的板狀區域之寬度與源自(A)成分之板狀區域的寬度相比變得過小,從而會有難以獲得具有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知百葉窗結構的情況。另外,會有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厚度方向的百葉窗之長度變得不足的情況。另一方面,若(B)成分之含量為超過80重量%的值時,則(B)成分相對於(A)成分之存在比例變多,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B)成分的板狀區域之寬度與源自(A)成分之板狀區域的寬度相比變得過大,相反地會有難以獲得具有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之百葉窗結構的情況。另外,會有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厚度方向的百葉窗之長度變得不足的情況。
所以,較宜為相對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之總量100重量%,將作為(B)成分之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設成30~70重量%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40~60重量%之範圍內的值。
4.光聚合起始劑
另外,在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中,視需要時,以含有光聚合起始劑作為(C)成分較宜。
其理由係因,通過含有光聚合起始劑,在對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射線時,可以有效地形成給定的百葉窗結構。
此處,所謂光聚合起始劑係指利用紫外線等活性能量射線之照射產生自由基種子的化合物。
作為該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以為安息香、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異丙醚、安息香正丁醚、安息香異丁醚、苯乙酮、二甲基氨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2-羥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1-丙酮、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丙基)酮、二苯甲酮、對苯基二苯甲酮、4,4-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二氯二苯甲酮、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第三丁基蒽醌、2-氨基蒽醌、2-甲基9-氧硫[口+山][口+星](thioxanthone)、2-乙基9-氧硫[口+山][口+星]、2-氯9-氧硫[口+山][口+星]、2,4-二甲基9-氧硫[口+山][口+星]、2,4-二乙基9-氧硫[口+山][口+星]、苯偶醯二甲基縮酮、苯乙酮二甲基縮酮、對二甲氨基苯甲酸酯、低聚[2-羥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烷等,既可以單獨使用此等當中的1種,亦可以組合使用2種以上。
而且,作為含有光聚合起始劑時之含量,相對於(A)成分及(B)成分之合計量100重量%,宜為設成0.2~20重量%之範圍內的值,較宜為設成0.5~15重量%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1~10重量%之範圍內的值。
5.其他的添加劑
另外,在不損害本發明之效果的範圍內,可以適當地添加其他的添加劑。
至於其他的添加劑,例如可以舉出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防靜電干擾劑、聚合促進劑、聚合阻止劑、紅外線吸收劑、塑化劑、稀釋溶劑、以及調平劑等。
而且,對於其他的添加劑的含量,一般而言,相對於(A)成分及(B)成分之合計量100重量%,宜為設成0.01~5重量%之範圍內的值,較宜為設成0.02~3重量%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0.05~2重量%之範圍內的值。
[第二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為一種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其對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射線而成,其特徵在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含有作為(A)成分之以通式(1)表示的聯苯化合物,及作為(B)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3000~20000的範圍內之值的聚合性化合物,並且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將(A)成分之含量設成25~400重量份之範圍內的值。
下面,在參照圖5的同時,以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方面為中心,對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進行具體說明。
1.製造方法
下面,對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然而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當然並不受以下的製造方法限定。
(1)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之準備步驟
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之準備步驟係準備含有(A)成分及(B)成分之給定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之步驟。
較具體而言,宜為將(A)成分及(B)成分在40~80℃的高溫條件下攪拌,製成均勻的混合液。
另外,與此同時,宜為通過對混合液中,根據所需添加(C)成分等其他的添加劑後,一邊攪拌至表觀上均勻,一邊以達到所需的黏度之方式,視需要時再加入稀釋溶劑,而得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之溶液。
而且,對於各成分的詳細情況以及配合比例等,由於如第一實施方式中記載所述,因此予以省略。
(2)塗佈步驟
塗佈步驟如圖5(a)中所示,係將已準備妥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對工程片2予以塗佈而形成塗佈層1之步驟。
至於工程片,無論塑膠膜抑為紙均可以使用。
其中,至於塑膠膜,可以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聚酯系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等聚烯烴系膜、三乙醯纖維素膜等纖維素系膜、以及聚醯亞胺系膜等。
另外,至於紙張,例如可以為玻璃紙、塗佈紙、以及層壓紙板等。
另外,對於工程片,為使於光固化之後,易於將所得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自工程片上予以剝離,宜為在工程片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塗佈面側設置剝離層。
該剝離層可以使用矽氧系剝離劑、氟系剝離劑、醇酸系剝離劑、烯烴系剝離劑等以往習知的剝離劑來形成。
而且,工程片之厚度一般而言宜為設成25~200μm之範圍內的值。
另外,至於在工程片上塗佈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之方法,例如可以利用刀片塗佈法、輥塗法、棒塗法、刮刀塗佈法、光學塗佈法、以及凹版塗佈法等以往習知的方法予以進行。
而且,此時,宜為將塗佈層之厚度設成100~700μm之範圍內的值。
(3)光固化步驟
光固化步驟係使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之塗佈層光固化,而將塗佈層製成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步驟。
亦即,如圖5(b)所示,對形成於工程片2上之塗佈層1,照射僅由已控制照射角度之直接光構成的活性能量射線50。
較具體而言,例如如圖6(a)所示,通過線狀的紫外線燈25中設有聚光用之冷反光鏡22的紫外線照射裝置20(例如若為市售品,有Eyegraphics(股)製造的ECS-4011GX等)中,配置紅外線截止濾光片21及遮光板23,而取出僅由已控制照射角度之直接光構成的活性能量射線50,向形成於工程片2上的塗佈層1照射。
而且,對於線狀的紫外線燈,以與具有塗佈層1之工程片2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為基準(0°),一般而言設置為-80~80°之範圍內的值,宜為設置為-50~50°之範圍內的值,較宜為設置成-30~30°之範圍內的值。
此時,至於照射光之照射角度,如圖6(b)所示,一般而言宜為將以相對於塗佈層1之表面的法線之角度為0°時的照射角度θ3設成-80~80°之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係因,若照射角度θ3為-80~80°之範圍外的值時,則塗佈層1之表面中的反射等之影響即會變大,從而會有難以形成充分的百葉窗結構之情況。
另外,照射角度θ3宜為具有1~80°之寬度(照射角度寬度)θ3’。
其理由係因,若該照射角度寬度θ3’為未滿1°之值時,則百葉窗結構之間隔即會過窄,從而會有難以獲得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情況。另一方面,若該照射角度寬度θ3’為超過80°的值時,則照射光就會過於分散,從而會有難以形成百葉窗結構之情況。
所以,較宜為將照射角度θ3之照射角度寬度θ3’設成2~45°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5~20°之範圍內的值。
而且,通過使用線狀光源,即可以照射自線狀光源之軸向觀看時實質上係平行光,而自與線狀光源之軸向垂直的方向觀看時係非平行的照射光。
另外,至於照射光,可以為紫外線、電子束等,然而宜為使用紫外線。
其理由係因,在電子束的情況下,由於聚合速度非常快,因此聚合過程中(A)成分與(B)成分無法充分地進行相分離,從而會有難以形成百葉窗結構之情況。另一方面,在與可見光等比較時,紫外線一方利用其照射而固化的紫外線固化樹脂,可以使用的光聚合起始劑之變化豐富,因此可以拓寬(A)成分及(B)成分之選擇的範圍。
另外,至於紫外線之照射條件,宜為以使照射時的峰值照度為0.1~50mW/cm2之範圍內的值,並且達到將塗佈層充分地固化的累計光量之方式進行。
而且,較宜為以達到將塗佈層充分地固化的累計光量之方式,多階段地照射紫外線。
另外,宜為使形成於工程片上的塗佈層以0.1~10m/分鐘之速度移動,穿過紫外線照射裝置之紫外線照射部分。
其理由係因,若該速度為未滿0.1m/分鐘之值時,則會有批量生產率過度降低的情況。另一方面,若該速度為超過10m/分鐘之值時,則會較塗佈層之固化,換言之,較百葉窗結構之形成更快地,紫外線相對於塗佈層之入射角度沿著膜厚方向大幅度變化,從而會有百葉窗結構之形成不足的情況。
所以,較宜為使形成於工程片上的塗佈層以0.2~5m/分鐘之範圍內的速度移動,穿過紫外線照射裝置之紫外線照射部分,尤宜為以0.5~3m/分鐘之範圍內的速度穿過。
而且,如圖5(c)所示,光固化步驟後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通過剝離工程片2而最終變成可以使用的狀態。
2.膜厚
另外,宜為將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膜厚設成100~500μm之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係因,通過將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膜厚設成該範圍內的值,即使在不將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層疊而直接以單層的狀態應用於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等中時,亦可以有效地將外來光作為光源利用,並且可以防止所顯示的圖像之鮮明度降低或出現虹彩色的問題之產生。
亦即因為,若該膜厚為未滿100μm的值時,則形成於膜內的膜厚方向之百葉窗結構的長度變得過短,在百葉窗結構內直行的入射光增加,從而會有難以獲得足夠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之情況。另一方面,若該膜厚為超過500μm之值時,則由於長時間照射照射光,因此生產力過度降低,或照射光自初期形成的百葉窗結構予以擴散,從而會有難以形成所需的百葉窗結構之情況。
所以,較宜為將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膜厚設成130~300μm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150~250μm之範圍內的值。
3.百葉窗結構
另外,如圖7(a)~(c)所示,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具備將源自(A)成分之板狀區域12與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14交替地延伸的百葉窗結構,然而宜為將源自(A)成分之板狀區域12及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14的各自的寬度(S1、S2)設成0.1~15μm之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係因,若該寬度為小於0.1μm的值時,則無論入射光之入射角度為何,均會有難以顯示出光擴散性之情況。另一方面,若該寬度為超過15μm之值時則相反,無論入射光之入射角度為何,均會有難以顯示出光擴散性之情況。
所以,較宜為將源自(A)成分之板狀區域12及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14的各自的寬度(S1、S2)設成0.5~10μm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1~5μm之範圍內的值。
另外,宜為將百葉窗結構之初期傾斜角θ4設成0~80°之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係因,若該初期傾斜角θ4為超過80°的值時,則會有難以顯示出入射角度依賴性之情況。
所以,較宜為將百葉窗結構之初期傾斜角θ4設成0~50°之範圍內的值。
而且,所謂初期傾斜角θ4,如圖7所示,係指入射光照射側之膜面的法線與百葉窗所成的角度中窄的一側之角度。
較具體而言,初期傾斜角θ4係指,在以與沿著膜面方向延伸之百葉窗結構垂直的面切割膜時所測定之將相對於膜面的法線之角度設為0°時的板狀區域之傾斜角(°)。
另外,如圖7所示,以板狀區域向右側傾斜時之傾斜角作為基準,將板狀區域向左側傾斜時之傾斜角用負值表記。
此外,本實施方式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既可以如圖7(a)所示在整個膜厚方向形成百葉窗結構(膜厚方向長度L1),亦可以如圖7(b)所示在膜10的上端部分及下端部分之至少任意一方具有未形成百葉窗部分(膜厚方向長度L2)。
另外,百葉窗結構之膜厚方向的長度L1由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之膜厚而定,然而一般而言,宜為50~500μm之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係因,若該長度為未滿50μm之值時,則在百葉窗結構內直行的入射光增加,從而會有難以獲得足夠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之情況。另一方面,若該長度為超過500μm之值時,則會有在穿過百葉窗結構內期間產生光之反射或吸收等損耗的情況。
所以,較宜為將百葉窗結構之膜厚方向L1的長度設成130~300μm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150~250μm之範圍內的值。
另外,未形成百葉窗結構之上下端部分的寬度L2由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之膜厚而定,然而一般而言,宜為0~200μm之範圍內的值,較宜為0~100μm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0~50μm之範圍內的值。
另外,如圖7(c)所示,以百葉窗結構為彎曲的較宜。
其理由係因,因百葉窗結構係彎曲的,而可以減少在百葉窗結構內直行的入射光,提高光擴散之均勻性。
而且,此種已彎曲的百葉窗結構可以通過在進行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之光固化時,一邊改變照射光之照射角度一邊照射光予以獲得,然而亦相當程度地依賴於(A)成分及(B)成分之種類。
另外,宜為將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A)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設成1.5~1.7之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係因,若源自(A)成分之板狀區域的折射率為未滿1.5之值時,則與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的折射率之差即會過小,從而會有無法獲得所需的各向異性之情況。另一方面,若源自(A)成分之板狀區域的折射率為超過1.7的值時,則會有與(B)成分之相溶性變得過低的情況。
所以,較宜為將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A)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設成1.52~1.65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1.55~1.6之範圍內的值。
而且,折射率可以依照例如JIS K0062予以測定。
另外,宜為將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B)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設成1.4~1.5之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係因,若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的折射率為小於1.4的值時,則會有降低所得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剛性的情況。另一方面,若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的折射率為超過1.5的值時,則與源自(A)成分之板狀區域的折射率之差變得過小,從而會有難以獲得所需的各向異性之情況。
所以,較宜為將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B)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設成1.42~1.48之範圍內的值,尤宜為設成1.44~1.46之範圍內的值。
而且,折射率可以依照例如JIS K0062予以測定。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中,宜為將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A)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與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的折射率之差設成0.01以上的值。
其理由係因,若該折射率之差為未滿0.01的值時,則由於入射光在百葉窗結構內全反射的角度區域變窄,因此會有擴散光之開口角度變得過窄的情況。
所以,較宜為將百葉窗結構中之源自(A)成分的板狀區域之折射率、與源自(B)成分之板狀區域的折射率之差設成0.03以上的值。
而且,雖然折射率之差越大越好,然而可以認為0.1左右是上限。
4.用途
另外,如圖8所示,宜為將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於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100中。
其理由係因,若為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時,則可以按照將外來光有效地透過而導入液晶顯示裝置之內部,並且能夠將該光作為光源利用的方式使之有效地擴散。
所以,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宜為配置於包含玻璃板(104,108)、液晶106、以及鏡面反射板107等的液晶單元110之上面或者下面,作為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100之光擴散板103使用。
[實施例]
下面,參照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1.(B)成分之合成
在容器內,相對於作為(b)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9200的聚丙二醇(PPG)1莫耳,收容作為(a)成分之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2莫耳、以及作為(c)成分之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HEMA)2莫耳後,依照常法使之聚合,得到重量平均分子量9900之聚醚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而且,PPG及聚醚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利用凝膠透過層析儀(GPC),依照下述條件測定而得的聚苯乙烯換算值。
GPC測定裝置:東曹(股)製的HLC-8020
GPC柱子:東曹(股)製(以下依通過次序記載)
TSK guard column HXL-H
TSK gel GMHXL(×2)
TSK gel G2000HXL
測定溶劑:四氫呋喃
測定溫度:40℃
2.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之製備
然後,相對於所得的作為(B)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9900的聚醚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100重量份,添加作為(A)成分之以下述通式(3)表示的重量平均分子量268之鄰苯基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學(股)製的NK Ester A-LEN-10)100重量份,及作為(C)成分之2-羥基-2-甲基苯丙酮10重量份後,在80℃的條件下進行加熱混合,得到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
此處,(A)成分及(B)成分之折射率係利用阿貝折射儀(ATAGO(股)製,商品名:阿貝折射儀DR-M2,光源:Na光源,波長:589nm),依照JIS K0062予以測定的。
而且,下面有時將以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稱作聯苯-1。
[化學式10]
3.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之塗佈
然後,將所得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使用分配器塗佈於作為工程片之透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以下稱作PET。)上,得到膜厚250μm的塗佈層。
4.塗佈層之光固化
然後,備妥如圖6所示之線狀的高壓水銀燈中附設有聚光用的冷反光鏡之紫外線照射裝置(Eyegraphics(股)製的ECS-4011GX)。
然後,在紅外線截止濾光片框上設置遮光板,將向塗佈層之表面照射的紫外線設定為,於將自線狀的紫外線燈之長度方向觀看時的包含塗佈層及PET之層疊體的法線方向設成0°的情況下,來自燈之直接的紫外線之照射角度(圖6(b)之θ3)為0~10°的範圍(照射角度寬度θ3’=10°)。
此時,設定為自塗佈層算起的燈之高度為290mm,峰值照度為9mW/cm2
另外,遮光板等處之反射光在照射機內部成為雜散光,為防止對塗佈層之光固化造成影響,在傳送帶附近亦設置遮光板,按照僅將自燈中直接發出的紫外線向塗佈層照射之方式設定。
然後,於利用傳送帶將塗佈層向圖6的右方向以0.2m/分鐘之速度移動的同時照射紫外線,得到膜厚250μm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而且,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膜厚係使用恆壓厚度測電器(寶製作所(股)製的TECLOCK PG-02J)予以測定的。
另外,利用光學數位顯微鏡(Kyence(股)製)觀察該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截面,其結果係,照射光最先照射至膜面側之百葉窗結構的傾斜角(初期傾斜角)為6.5°,百葉窗結構之膜厚方向的長度(圖7(b)的L1)為200μm。
5.評價
(1)基於測定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之評價
使用變角測色計(須賀Suga試驗機(股)製的VC-2),自所得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下方,向該膜射入光(C光源、視場角2°)。
然後,每隔5°之角度測定由各向異性光擴散膜擴散的擴散光之亮度(%)。
然後,將相鄰的測定點間之亮度的差小於10%的兩端的測定點間之角度範圍設為擴散區域,將該角度區域之角度寬度設為擴散光之開口角度(°)。
另外,將入射光之入射角為0°時的擴散區域、該擴散區域之亮度的平均值、以及該平均值與擴散區域之亮度的最大值及最小值之差的絕對值分別表示於表1中。
另外,連續地改變入射光之入射角,測定各個入射角時的擴散光之開口角度,將該擴散光之開口角度為10°以上的入射角度之範圍設為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而且,擴散光之開口角度的值越大,則越意味著以此時之入射角入射的入射光由各向異性光擴散膜有效地擴散。
相反,擴散光之開口角度越小,則越意味著以此時之入射角入射的光原樣不變地透過各向異性光擴散膜,未予擴散。
另外,對於實施例1、3及4,將在橫軸中採取相對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入射角(°),以及在縱軸中採取擴散光之開口角度(°)的特性曲線分別表示於圖9中。
而且,例如如實施例1之情況般,在特性曲線上不存在擴散光之開口角度為10°時的測定點之情況下,則根據特性曲線(外插線)與擴散光之開口角度=10°的直線之交點處的入射角(°)的值,而得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之值。
(2)基於目視的各向異性之評價
(2)-1光擴散性
對5名小組成員自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正面(擴散方向)藉由該膜目視其相反一側情況時的看法,依照下述基準進行評價,作為基於目視的光擴散性之評價。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A:5人中5人判斷為具有足夠的不透明性。
B:5人中3~4人判斷為具有足夠的不透明性。
C:5人中3~5人判斷為雖然不透明性較差然而仍然具有不透明性。
D:5人中3~4人判斷為不具有不透明性。
E:5人中5人判斷為不具有不透明性。
(2)-2光透過性
對5名小組成員自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斜向45°方向(透過方向)藉由該膜目視其相反一側情況時的看法,依照下述基準進行評價,作為基於目視的光透過性之評價。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5人中5人判斷為完全透明並且無著色。
○:5人中3~4人判斷為完全透明並且無著色。
△:5人中3~4人判斷為呈現出白濁或黃色。
×:5人中5人判斷為呈現出白濁或黃色。
[實施例2]
實施例2中,除通過將(b)成分變更為重量平均分子量比實施例1之情況小的PPG,而將作為(B)成分之聚醚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變為6100以外,餘與實施例1同法製備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製造並評價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實施例3]
實施例3中,除通過將(b)成分變更為重量平均分子量比實施例1之情況大的PPG,而將作為(B)成分之聚醚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變為14500外,餘與實施例1同法製備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製造並評價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實施例4]
實施例4中,除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將(A)成分之添加量設為60重量份,將(C)成分之添加量設為20重量份外,餘與實施例1同法製備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製造並評價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實施例5]
實施例5中,除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將(A)成分之添加量設為150重量份外,餘與實施例1同法製備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製造並評價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實施例6]
實施例6中,除在合成(B)成分時,作為(c)成分使用丙烯酸2-羥基乙酯(HEA),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將(C)成分之添加量設為20重量份外,餘與實施例1同法製備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製造並評價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實施例7]
實施例7中,除將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膜厚設為500μm外,餘與實施例6同法製備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製造並評價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實施例8]
實施例8中,除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將(C)成分之添加量變為4重量份,並且將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膜厚設為500μm外,餘與實施例6同法製備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製造並評價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實施例9]
實施例9中,除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將(C)成分之添加量變為2重量份,並且將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膜厚設為500μm外,餘與實施例6同法製備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製造並評價了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實施例10]
實施例10中,除作為(A)成分使用以下述通式(4)表示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312之鄰苯基苯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外,餘與實施例1同法製備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製造並評價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而且,下面有時將以通式(4)表示的化合物稱作聯苯-2。
[化學式11]
[實施例11]
實施例11中,除將(A)成分設為聯苯1及聯苯2之50:50(重量比)的混合物外,餘與實施例1同法製備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製造並評價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比較例1]
比較例1中,除將(B)成分變為琥珀酸(2-丙烯醯氧基乙酯)(重量平均分子量:216)(新中村化學(股)製的NK Ester A-SA),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將(C)成分之添加量變為20重量份,並且將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膜厚設為500μm外,餘與實施例1同法製備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製造並評價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比較例2]
比較例2中,除在合成作為(B)成分之聚醚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時,作為(c)成分使用丙烯酸2-羥基乙酯(HEA),並且將聚醚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變為740,亦將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膜厚設為500μm外,餘與實施例1同法製備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製造並評價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比較例3]
比較例3中,除將(A)成分變為以下述通式(5)表示的乙氧基化雙酚A型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學(股)製的NK Ester A-BPE-4),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將(C)成分之添加量設為4重量份外,餘與實施例1同法製備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製造並評價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化學式12]
[比較例4]
比較例4中,除將(A)成分變為以下述通式(6)表示的9,9’-雙[4-(2-丙烯醯氧基乙氧基)苯基]茀(新中村化學(股)製的NK Ester A-BPEF),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將(C)成分之添加量設為4重量份外,餘與實施例1同法製備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製造並評價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將所得的結果表示於表1中。
[化學式13]
[表1]
如上詳述所示,若依本發明時,通過將具有特定的結構之含有聯苯環的化合物與重量平均分子量為給定的範圍內之值的聚合性化合物以給定的比例配合,可以獲得具有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較具體而言,可以獲得於光之透過及擴散中具有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並且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寬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所以,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除可以應用於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之光控制膜中以外,亦可以應用於視場角控制膜、視場角擴大膜、以及投影用螢幕中,有望對此等之高品質化產生顯著的貢獻。
上述實施例僅係為方便說明而舉例而已,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該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塗布層
2...工程片
10...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12...源自(A)成分之折射率較高的板狀區域
13...百葉窗結構
13’...交界面
14...源自(B)成分之折射率較低的板狀區域
20...紫外線照射裝置
21...紅外線截止濾光片
22...冷反光鏡
23...遮光板
25...線狀的紫外線燈
50,52,54,56,...入射光(活性能量射線)
52’,54’,56’...擴散光
100...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
101...偏振片
102...相位差板
103...光擴散板
104...玻璃板
105...濾色片
106...液晶
107...鏡面反射板
108...玻璃板
110...液晶單元
1103...上基板
1105...液晶層
1107...下基板
1108...光控制板
1110...光反射板
1112...液晶裝置
1121...散射軸方向
θ1...入射角
θ2...開口角度
θ3...照射角度
θ3’...照射角度寬度
θ4...初期傾斜角
B...傳送帶移動方向
S1,S2...膜厚方向寬度
L1,L2...膜厚方向長度
圖1(a)~(b)係供說明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百葉窗結構的概略情況而用之圖。
圖2係供說明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入射角度依賴性及各向異性而用的圖。
圖3(a)~(b)係供說明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入射角度依賴性而用的圖。
圖4(a)~(c)係供說明入射角及擴散光之開口角度而用的圖。
圖5(a)~(c)係供說明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製造方法而用的示意圖。
圖6(a)~(b)係供說明光固化步驟而用的圖。
圖7(a)~(c)係供說明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的百葉窗結構之形態而用的圖。
圖8係供說明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中的本發明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的應用例而用之圖。
圖9係表示實施例1、3及4之相對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的入射角與擴散光之開口角度的關係而用之圖。
圖10(a)~(b)係供說明已使用以往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之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而用的圖。
10...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12...源自(A)成分的折射率較高的板狀區域
13...百葉窗結構
13’...交界面
14...源自(B)成分的折射率較低的板狀區域
52,54,56...入射光(活性能量射線)
52’,54’,56’...擴散光

Claims (7)

  1. 一種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係含有作為(A)成分之以下述通式(1)表示的聯苯化合物、及作為(B)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15,000的範圍內之值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其中,相對於該(B)成分100重量份,將該(A)成分之含量設為25~400重量份之範圍內的值,其中,作為(C)成分,含有光聚合起始劑,並且相對於該(A)成分及(B)成分之合計量以100重量%計,將其含量設為0.2~20重量%之範圍內的值 於通式(1)中,R1~R10各自獨立,R3、R5,R6、及R8之任意一個係以下述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其餘者為氫原子、羥基、羧基、烷基、烷氧基、鹵化烷基、羥基烷基、羧基烷基及鹵原子的任意一個取代基; 於通式(2)中,R11為氫原子或甲基,碳數n為2~4的整數,重複數m為1~4的整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中,將該(A)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設為200~2500之範圍內的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中,將該(A)成分之折射率設為1.5~1.65之範圍內的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中,將該(B)成分之折射率設為1.4~1.5之範圍內的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中,將該(A)成分之折射率與該(B)成分之折射率的差設為0.01以上的值。
  6. 一種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其係通過對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射線而成,其中,該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係含有作為(A)成分之以下述通式(1)表示的聯苯化合物、及作為(B)成分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15,000之範圍內的值之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並且相對於該(B)成分100重量份,將該(A)成分之含量設為25~400重量份之範圍內的值,其中,作為(C)成分,含有光聚合起始劑,並且相對於該(A)成分及(B)成分之合計量以100重量%計,將其含量設為0.2~20重量%之範圍內的值; 於通式(1)中,R1~R10各自獨立,R3、R5,R6、及R8之任意一個為以下述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其餘者為氫原子、羥基、羧基、烷基、烷氧基、鹵化烷基、羥基烷基、羧基烷基及鹵原子的任意一個取代基; 於通式(2)中,R11為氫原子或甲基,碳數n為2~4之整數,重複數m為1~4之整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其中,將膜厚設為100~500μm之範圍內的值。
TW100145687A 2010-12-15 2011-12-12 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及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TWI5195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79584 2010-1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4023A TW201224023A (en) 2012-06-16
TWI519574B true TWI519574B (zh) 2016-02-01

Family

ID=46340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5687A TWI519574B (zh) 2010-12-15 2011-12-12 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及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26941B2 (zh)
KR (1) KR101883939B1 (zh)
CN (1) CN102532423B (zh)
TW (1) TWI5195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6676B2 (ja) 2012-03-06 2015-12-0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6093113B2 (ja) * 2012-03-19 2017-03-08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異方性光学フィルム
KR102045391B1 (ko) * 2012-11-29 2019-11-15 가부시키가이샤 도모에가와 세이시쇼 이방성 광학 필름
JP2014137467A (ja) * 2013-01-16 2014-07-28 Japan Display Inc 表示装置
US9869803B2 (en) 2013-03-28 2018-01-16 Lintec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for light diffusion film, and light diffusion film
JP5927340B2 (ja) 2013-03-29 2016-06-01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用組成物および光拡散フィルム
WO2014156421A1 (ja) 2013-03-29 2014-10-0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1532341B1 (ko) * 2014-10-21 2015-06-29 (주)코앤코 고굴절율을 갖는 광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JP6082078B2 (ja) * 2015-10-13 2017-02-1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2017097067A (ja) * 2015-11-19 2017-06-01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黄変抑制用層構造及びウィンドウフィルム
CN109564304B (zh) * 2016-09-14 2021-07-30 株式会社巴川制纸所 反射型显示装置用光漫射膜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反射型显示装置
TWI674462B (zh) * 2017-09-18 2019-10-11 奇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擴散板與具有所述擴散板的直下式背光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JP7040959B2 (ja) * 2018-02-21 2022-03-23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拡散粘着剤組成物、光拡散粘着剤シート、及び光拡散粘着剤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12771441B (zh) * 2018-09-28 2023-10-10 株式会社巴川制纸所 使用了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导光层叠体及使用了该导光层叠体的显示装置用面状照明装置
JP2020134894A (ja) * 2019-02-26 2020-08-31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
JP7414397B2 (ja) * 2019-02-26 2024-01-16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3266B2 (ja) * 1996-04-18 2003-12-02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捩じれネマチック型液晶表示装置
JP3480260B2 (ja) 1997-09-01 2003-1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H11322868A (ja) * 1998-05-12 1999-11-26 Nippon Kayaku Co Ltd 樹脂組成物、レンズ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JP3829601B2 (ja) 2000-02-10 2006-10-04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異方性光散乱フィルム用組成物及び異方性光散乱フィルム
JP4928693B2 (ja) * 2001-09-17 2012-05-09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制御された散乱・透過特性を有する光学積層体
JP4135940B2 (ja) * 2004-10-20 2008-08-20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異方性拡散媒体
CN1869082A (zh) * 2005-05-17 2006-11-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控薄膜
JP4802707B2 (ja) * 2005-05-17 2011-10-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制御膜
JP2008239757A (ja) 2007-03-27 2008-10-0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光硬化性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硬化させてなる光制御膜
KR101207184B1 (ko) * 2008-08-20 2012-11-30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광경화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휘도 강화 시트,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0060890A (ja) * 2008-09-04 2010-03-18 Dic Corp 光学物品用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び硬化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26941B2 (ja) 2016-05-25
CN102532423B (zh) 2016-01-06
TW201224023A (en) 2012-06-16
CN102532423A (zh) 2012-07-04
KR20120067289A (ko) 2012-06-25
KR101883939B1 (ko) 2018-08-30
JP2012141591A (ja) 201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9574B (zh) 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及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TWI519585B (zh) 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及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TWI537611B (zh) 光擴散膜及光擴散膜之製造方法
JP5324728B1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拡散フィルム
TWI578026B (zh) 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TWI600711B (zh) 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和光擴散膜
JP5912767B2 (ja) 異方性光拡散フィルム
TWI606273B (zh) 光擴散膜
JP5999992B2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912766B2 (ja) 異方性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201437270A (zh) 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和光擴散膜
TWI613465B (zh) 光擴散膜之製造方法
JP2013148712A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用組成物および光拡散フィル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