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7183B - 用於太陽能電池之導電漿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太陽能電池之導電漿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7183B
TWI517183B TW103128332A TW103128332A TWI517183B TW I517183 B TWI517183 B TW I517183B TW 103128332 A TW103128332 A TW 103128332A TW 103128332 A TW103128332 A TW 103128332A TW I517183 B TWI517183 B TW I5171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xide
cerium
glass frit
cerium oxide
conductive pas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8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7059A (zh
Inventor
葉志賢
施柏仰
辛璧宇
Original Assignee
碩禾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碩禾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碩禾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28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1718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17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7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7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71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24Electrodes
    • H01L31/022408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2425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04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 C03C3/062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less than 40% silica by we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12Silica-free oxide 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122Silica-free oxide 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oxides of As, Sb, Bi, Mo, W, V, Te as glass for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8/00Enamels; Glazes; Fusion seal compositions being frit compositions having non-frit additions
    • C03C8/02Frit compositions, i.e. in a powdered or comminuted form
    • C03C8/04Frit compositions, i.e. in a powdered or comminuted form containing zin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8/00Enamels; Glazes; Fusion seal compositions being frit compositions having non-frit additions
    • C03C8/02Frit compositions, i.e. in a powdered or comminuted form
    • C03C8/10Frit compositions, i.e. in a powdered or comminuted form containing lea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8/00Enamels; Glazes; Fusion seal compositions being frit compositions having non-frit additions
    • C03C8/14Glass frit mixtures having non-frit additions, e.g. opacifiers, colorants, mill-additions
    • C03C8/18Glass frit mixtures having non-frit additions, e.g. opacifiers, colorants, mill-additions containing free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8/00Enamels; Glazes; Fusion seal compositions being frit compositions having non-frit additions
    • C03C8/22Enamels; Glazes; Fusion seal compositions being frit compositions having non-frit addition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stinct frit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14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inorganic material
    • H01B1/16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in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metals or allo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太陽能電池之導電漿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導電漿,特定而言係有關於一種用於提昇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之導電漿。
太陽能發電產業是一個充滿發展遠景之新興產業,已逐漸從能源概念產業中脫穎而出。目前國際油價節節高漲,全球的石油資源有限,加上京都議定書對於廢氣減量之環保意識抬頭,使得傳統燃石油、燃煤等發電方式受到限制。故此,世界主要國家近年來積極研發以潔淨之再生能源來取代礦物燃料發電,以減輕傳統發電方式所產生之污染問題。在替代性能源中,無論是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質能等,均為各先進國家共同推展之目標,其中,尤以太陽能之應用需求最為強烈。據太陽能研究機構Solarbuzz調查顯示,在過去二十年內,太陽能光電的需求呈現向上發展的趨勢。從太陽能光電系統安裝量來看,全球的安裝量自2001年至2006年,已從340MW攀升至1,744MW,5年之間的成長逾5倍,每年平均增幅約39%。可預見太陽能發電在未來人類能源利用方面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可將光能轉換成電能之裝置,其一般是以半導體材料,如包含單晶矽、多晶矽及非晶矽等矽基材,或是化合物半導體,如GaAs、GaP、InP、AlGaAs等Ⅲ、V族元素化合物基材所製成。以矽基材而言,業者一般作法是在P型矽基材正面的受光區域摻雜磷原子以形成一負電極區,而其背面未受光之區域則為對應之正電極端。上述半導體基材中所形成之PN接面會將特定波長(λ)之入射光能量轉換成電子電洞對往兩電極相反方向移動而產生出電流,該電流即為太陽能電池的電能來源。一般而言,矽基材的受光面還會鍍上一層抗反射膜(例如氮化矽SiNx薄膜),來避免光反射造成的能量損失,以增加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Eff%)。除了上述太陽能電池之半導體基材外,業者一般都會在PN介面完成後於矽基材背面形成一層鋁背面電場(BSF,back surface field)。鋁背面電場可減少少數載子(電子、電洞)在背面復合(recombination)的機率,亦可用來作為電池的背面電極,進而改善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製作該鋁背面電場最簡單的方式係為在矽基材背面塗佈一層鋁膜並燒結使鋁原子擴散進入矽晶片內,形成一高鋁摻雜(Al-dopant)濃度之P+層。
為了將太陽能電池所產生的電流導引出來成為可用之電能,半導體基材的兩端還須形成金屬電極來將電流導至外部的電流負載端。然而,基材受光面(即正面)之金屬電極會擋住受光面而阻礙太陽光之吸收,故太陽能電池的正面金屬電極面積越小越好,以增加太陽能電池的受光區域。故此,現今一般的金屬電極主要是利用網印技術在太陽能電池的兩正反面印製出網狀電極結構。所謂的網印電極備製,即係利用網印的方法,把導電金屬漿料(即導電漿)依照所設計之圖形印刷在已經摻雜過的矽基材上,並在適當的燒結條件下將導電金屬漿料中的有機溶劑揮發,使金屬顆粒與表面的矽形成矽合金,形成矽材之間良好的歐姆接觸,進而成為太陽能電池的正反面金屬電極。但是,過細的電極網線易造成斷線,或使其電阻升高而降低了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故如何達到細線化又不降低電池整體的發電效率便為此領域之技術重點。一般而言,金屬電極的膜厚約為10~25μm,而正面金屬的網線(finger line)寬度約為120~150μm。以此類技術來製作太陽能電池電極有自動化、高產能及成本低之優點。
綜上所言可知,除了形成PN接面的半導體基材外,製作太陽能電池最主要的材料就是導電漿的部分。導電漿的成分、含量、比例、製程參數等都會影響到最後電極產物之性能。以正面金屬電極為例,其用以形成之導電漿優劣就會直接影響到各項重要的太陽能電池性能,如轉換效率(Eff%)、開路電壓Voc(open circuit voltage)、短路電流Isc(short circuit current)、填充因子(F.F.,fill factor)、串聯電阻Rs(series resistance)、以及分流電阻Rsh(shunt resistance)等,亦會決定有效之燒結溫度範圍Ts與黏著力之大小。故如何調配出一種能改善上述各項太陽能電池性能之導電漿為目前業界研發之重點。
一般先前技術中的導電漿都會加入含鉛材料,例如氧化鉛(PbO)。氧化鉛的添加能達到許多優異的效果,如降低導電漿的燒結溫度、降低導電漿與半導體基材之間的接觸電阻。目前業界正在積極尋找或開發新成分導電漿,以期製作出一具有優越性能的太陽能電池。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太陽能電池之正面電極於燒結之後具有良好的歐姆接觸、較高的填充因子以及提昇轉換效率。太陽能電池基板之正面電極可以由導電漿構成。
於一觀點中,本發明揭露一種導電漿,包含以下成分:導電金屬粉;第一玻璃熔塊,其包含鉍氧化物、碲氧化物、鎢氧化物、矽氧化物、鋅氧化物;第二玻璃熔塊,其包含鉛氧化物、碲氧化物、鋅氧化物;其中上述導電漿係用以形成太陽能電池基板之電極,以利提昇該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
其中第一玻璃熔塊之鉍氧化物、碲氧化物、鎢氧化物、矽氧化物、鋅氧化物佔第一玻璃熔塊之重量百分比分別為35~70、0.1~25、1~28、1~28、0.1~20,而第二玻璃熔塊之鉛氧化物、碲氧化物、鋅氧化物佔第二玻璃熔塊之重量百分比分別為10~45、54~89、0.1~10;其中第一玻璃熔塊之鉍氧化物、碲氧化物、鎢氧化物、矽氧化物、鋅氧化物係可為三氧化二鉍(Bi2O3)、二氧化碲(TeO2)、三氧化鎢(WO3)、二氧化矽(SiO2)、氧化鋅(ZnO),第二玻璃熔塊之鉛氧化物、碲氧化物、鋅氧化物係可為氧化鉛(PbO)、二氧化碲(TeO2)、氧化鋅(ZnO)。
其中第一玻璃熔塊更可包含以下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錫(Sn)、磷(P)、氟(F)、鋰(Li)、鋇(Ba)、鋁(Al)、鎂(Mg)、鈦(Ti)、鋯(Zr)、鉛(Pb)、釩(V)、硒(Se)、鉬(Mo)、鎢(W)、鎳(Ni)、銀(Ag)、鉺(Er)、鍺(Ge)、鎵(Ga)、鈰(Ce)、鈮(Nb)、釤(Sm)、鑭(La),其比例可為重量百分比0.1~3。其中第二玻璃熔塊系更可包含以下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磷(P)、鋇(Ba)、鋁(Al)、鎂(Mg)、鈦(Ti)、鋯(Zr)、釩(V)、硒(Se)、銀(Ag)、鉺(Er)、鐿(Yb)、鍺(Ge)、鎵(Ga)、鈰(Ce)、鈮(Nb)、鉍(Bi)、鋰(Li),其比例可為重量百分比0~10。
上述導電漿更配合有有機載體以及得加入添加劑。其中該添加劑係可選自於下列所組成之群組:氧化鋯(ZrO2)、五氧化二釩(V2O5)、氧化銀(Ag2O)、三氧化二鉺(Er2O3)、氧化錫(SnO)、氧化鎂(MgO)、三氧化二釹(Nd2O3)、二氧化鈦(TiO2)、二氧化硒(SeO2)、氧化鉛(PbO)、三氧化二鉻(Cr2O3)、氧化鉀(K2O)、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錳(MnO2)、氧化鎳(NiO)、三氧化二釤(Sm2O3)、二氧化鍺(GeO2)、氟化鋅(ZnF2)、三氧化二銦(In2O3)、三氧化二鎵(Ga2O3)等及其衍生物。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觀點,本發明提供一種導電漿之製造方法,其 中包含備製載體;提供導電金屬粉;備製第一玻璃熔塊,包含鉍氧化物、碲氧化物、鎢氧化物、矽氧化物、鋅氧化物;備製第二玻璃熔塊,包含鉛氧化物、碲氧化物、鋅氧化物;最後,將載體、導電金屬粉、第一玻璃熔塊、與第二玻璃熔塊混合以形成導電漿。上述各成分的含量比例以及化學成分可以參考前面所述。
根據本發明之一觀點中,本發明揭露一種導電漿,包含以下成分:導電金屬粉;第一玻璃熔塊,其包含鉍氧化物、碲氧化物、鉛氧化物、矽氧化物、鋰氧化物;第二玻璃熔塊,其包含矽氧化物、碲氧化物、鉍氧化物、鎢氧化物、鋰氧化物;其中上述導電漿係用以形成太陽能電池基板之電極,以利提昇該太陽能電池基板上之電極的歐姆接觸。
第一玻璃熔塊之鉍氧化物、碲氧化物、鉛氧化物、矽氧化物、鋰氧化物佔該第一玻璃熔塊之重量百分比分別為0.1~25、60~90、10~40、0.1~10、0.1~10。第二玻璃熔塊之矽氧化物、碲氧化物、鉍氧化物、鎢氧化物、鋰氧化物佔該第二玻璃熔塊之重量百分比分別為12~16、5~35、37~50、10~15、0.1~10。其中第一玻璃熔塊更包含以下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硼(B)、鋅(Zn)、磷(P)、氟(F)、鈉(Na)、鋇(Ba)、鋁(Al)、鎂(Mg)、鎢(W)、鈦(Ti)、鋯(Zr)、釩(V)、硒(Se)、鉬(Mo)、鐵(Fe)、鎳(Ni)、銀(Ag)、鉺(Er)、鍺(Ge)、鎵(Ga)、鈰(Ce)、鈮(Nb)、釤(Sm)、鑭(La),該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之重量百分比為0.1~5。第二玻璃熔塊更包含以下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磷(P)、鋇(Ba)、鋁(Al)、鎂(Mg)、鈦(Ti)、鋯(Zr)、釩(V)、鋅(Zn)、硒(Se)、銀(Ag)、鉛(Pb)、鉺(Er)、鐿(Yb)、鍺(Ge)、鎵(Ga)、鈰(Ce)、鈮(Nb),該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之重量百分比為0.1~10。
根據本發明之又一觀點,本發明提供一種導電漿之製造方法,其中包含備製載體;提供導電金屬粉;備製第一玻璃熔塊,包含鉍氧化物、碲氧化物、鉛氧化物、矽氧化物、鋰氧化物;備製第二玻璃熔塊,包含矽氧化物、碲氧化物、鉍氧化物、鎢氧化物、鋰氧化物;最後,將載體、導電金屬粉、第一玻璃熔塊、與第二玻璃熔塊混合以形成導電漿。上述各成分的含量比例以及化學成分可以參考前面所述。
本發明之一優點係為本發明所提供之導電漿可在低燒結溫度進行燒結,進而使太陽能電池之正面電極在低燒結溫度下達到高轉換效率,而達 到節能之功效。
本發明之另一優點係為利用本發明所提供之太陽能電池用導電漿完成的太陽能電池之正面電極可具有高轉換效率以及較佳的歐姆接觸。
此些優點及其他優點從以下較佳實施例之敘述及申請專利範圍將使讀者得以清楚了解本發明。
第一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氧化鋰含量與太陽能電池基板之電極的Rs值之關係圖。
第二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導電漿之備製方法之流程圖。
此處本發明將針對發明具體實施例及其觀點加以詳細描述,此類描述為解釋本發明之結構或步驟流程,其係供以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除說明書中之具體實施例與較佳實施例外,本發明亦可廣泛施行於其他不同的實施例中。
本發明提出一種可提高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之導電漿,於一實施例中,其可用以形成太陽能電池基材之正面電極(即受光面)。本發明所提出之導電漿可在低燒結溫度下進行燒結,使得製作完成的太陽能電池具有高轉換效率。以下謹以此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但非欲以限制本發明之用途。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之導電漿如發明內容中所陳,其成分大體上包含了導電金屬粉、第一及第二玻璃熔塊(frit)、有機載體(vehicle)、以及必要時之各類添加劑(additives)。首先,有鑑於銀是導電性非常好的介質,於一發明實施例中,可採用銀粉顆粒呈片狀(flake)、球狀(spherical)或兩者之混合。銀粉的顆粒大小會影響導電漿燒結的速度,一般而言,銀顆粒越大則燒結速度越慢,亦容易產生燒結不完全之現象使電極的導電度與強度降低;而顆粒太小又會使部分區域燒結過快,使得銀與其他成分之介面處產生裂縫。於本發明實施例中,其銀粉粒徑分佈在0.1~10.0μm之間。在實施例中,只要導電漿銀成分含量能達到本發明之目的,本發明並不會特別對其比例加以限定。不過就本實施例而言,其銀粉比例約佔整體導電漿重量60~90wt%(重量百分比)為佳。此外,實施例中之銀粉僅為本發明中導電金屬粉之例示而非限制,其他任何導電金屬元素、合 金、或混合物等物質而適用於本發明者,均為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
於一實施例中,導電漿包含第一玻璃熔塊,其包含鉍氧化物、碲氧化物、鎢氧化物、矽氧化物、鋅氧化物,第二玻璃熔塊,其包含鉛氧化物、碲氧化物、鋅氧化物,以利提昇該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於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玻璃熔塊之鉍氧化物包含但不限於三氧化二鉍(Bi2O3)、碲氧化物包含但不限於二氧化碲(TeO2)、鎢氧化物包含但不限於三氧化鎢(WO3)、矽氧化物包含但不限於二氧化矽(SiO2)、鋅氧化物包含但不限於氧化鋅(ZnO)。於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二玻璃熔塊之鉛氧化物包含但不限於氧化鉛(PbO)、碲氧化物包含但不限於二氧化碲(TeO2)、鋅氧化物包含但不限於氧化鋅(ZnO)。在此,須說明的是,對於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亦可針對上述各個金屬化合物或非金屬化合物使用不同價數之氧化物,因此不應僅以說明書中所揭示之實施例來限定本發明之範疇。在實施例中,只要玻璃熔塊的含量能達到本發明之目的,本發明並不會特別對其比例加以限定。不過就本實施例而言,玻璃熔塊的比例含量約佔整體導電漿重量0.1~10wt%為佳。於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玻璃熔塊之鉍氧化物(例如三氧化二鉍)的比例含量約佔整體第一玻璃熔塊重量35~70wt%(重量百分比)為佳、碲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碲)的比例含量約佔整體第一玻璃熔塊重量0.1~25wt%(重量百分比)為佳、鎢氧化物(例如三氧化鎢)的比例含量約佔整體第一玻璃熔塊重量1~28wt%(重量百分比)為佳、矽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矽)的比例含量約佔整體第一玻璃熔塊重量1~28wt%(重量百分比)為佳、鋅氧化物(例如氧化鋅)的比例含量約佔整體第一玻璃熔塊重量0.1~20wt%(重量百分比)為佳。於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二玻璃熔塊之鉛氧化物(例如氧化鉛)的比例含量約佔整體第二玻璃熔塊重量10~45wt%(重量百分比)為佳、碲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碲)的比例含量約佔整體第二玻璃熔塊重量54~89wt%(重量百分比)為佳、鋅氧化物(例如氧化鋅)的比例含量約佔整體第二玻璃熔塊重量0.1~10wt%(重量百分比)為佳。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玻璃熔塊系的組成可進一步含有一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此元素可選自於下列所組成之群組:錫(Sn)、磷(P)、氟(F)、鋰(Li)、鋇(Ba)、鋁(Al)、鎂(Mg)、鈦(Ti)、鋯(Zr)、鉛(Pb)、釩(V)、硒(Se)、鉬(Mo)、鎢(W)、鎳(Ni)、銀(Ag)、鉺(Er)、鍺(Ge)、鎵(Ga)、鈰(Ce)、鈮(Nb)、釤(Sm)、鑭(La),其比例可為重量百分比0.1~3。另外,於一實施例中,第二玻璃熔塊系的組成可進一步含有一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此元素可選自於下列所組成之 群組:磷(P)、鋇(Ba)、鋁(Al)、鎂(Mg)、鈦(Ti)、鋯(Zr)、釩(V)、硒(Se)、銀(Ag)、鉺(Er)、鐿(Yb)、鍺(Ge)、鎵(Ga)、鈰(Ce)、鈮(Nb)、鉍(Bi)、鋰(Li),其比例可為重量百分比0~10。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有機載體是分別以有機溶劑與樹脂調配而成,其有機溶劑通常可由二種或以上的溶劑混合而成,如醇醚類的二甘醇一丁醚(Butyl Carbitol,DB)、α-松油醇(alpha-Terpineol)、Texanol成膜劑等;樹脂通常亦以二種或以上不同分子量的纖維素混合為佳,如乙基纖維素(Ethyl cellulose,EC)或其混合物。在實施例中,只要有機載體的含量能達到本發明之目的,本發明並不會特別對其成分、配方或比例加以限定。不過就本實施例而言,其比例含量約佔整體導電漿重量10~30wt%為佳。
此外,本發明導電漿亦可視各項需求添加一定含量的添加劑,如分散劑(dispersant)、流平劑(levelling agent)、觸變劑(thixotropic agent)、穩定劑(stabilizer)、黏度調節劑(viscosity adjuster)、以及介面活性劑(surfactant)等助劑,其含量約可佔導電漿整體0~5wt%之間。其主要作用係為調整膠體之黏度且具有潤濕與粒子均勻分散的功能,亦可增進燒結後金屬粒子的緊密度、導電度,故添加二種以上的添加物能達到更佳的效果。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導電漿可進一步含有一或多種添加劑(物),此添加劑(物)可選自於下列所組成之群組:氧化鋯(ZrO2)、五氧化二釩(V2O5)、氧化銀(Ag2O)、三氧化二鉺(Er2O3)、氧化錫(SnO)、氧化鎂(MgO)、三氧化二釹(Nd2O3)、二氧化鈦(TiO2)、二氧化硒(SeO2)、氧化鉛(PbO)、三氧化二鉻(Cr2O3)、氧化鉀(K2O)、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錳(MnO2)、氧化鎳(NiO)、三氧化二釤(Sm2O3)、二氧化鍺(GeO2)、氟化鋅(ZnF2)、三氧化二銦(In2O3)、三氧化二鎵(Ga2O3)等及其衍生物。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第一玻璃熔塊的組成如表一所示,而第二玻璃熔塊的組成如表二所示。表一中之A1~A7分別表示具有不同比例的三氧化二鉍(Bi2O3)、二氧化碲(TeO2)、三氧化鎢(WO3)、二氧化矽(SiO2)、氧化鋅(ZnO)、氧化鉛(PbO)之玻璃熔塊系的組成。表二中之B1~B7分別表示具有不同比例的氧化鉛(PbO)、二氧化碲(TeO2)、氧化鋅(ZnO)、氧化鋰(Li2O)、五氧化二磷(P2O5)、三氧化二鉍(Bi2O3)之玻璃熔塊系的組成。
表一
在此些實施例中,選定表一第一玻璃熔塊系(A)中的一成分特定比例與表二第二玻璃熔塊系(B)中的一成分特定比例作為混合玻璃熔塊。經實驗結果指出,混合兩種玻璃融塊的效果較佳,其中單獨使用第一玻璃熔塊系或第二玻璃熔塊系的標的,轉換率(NCell)均低於14%;然而使用兩種玻璃融塊混合的標的其轉換率均接近18%,大幅提升約4%的轉換率。其中由實驗發現,又以表一A3混合表二B7的電性表現最佳。實施例中以上述A3混合B7的比例配比約為如下:A3為0%~4%,B7為0%~4%(比例為0者即表示僅使用他種單一玻璃熔塊系),例如在A3的重量百分比為3.2%、B7的重量百分比為0.8%。上述實驗於920℃燒結後得到之性質表列於表三。其中對照組1為單獨使用A3,而對照組2為單獨使用B7;實驗組1~5則為混合A3與B7兩者。
在進一步實施例中,為確認兩者的影響,故再以表三A3:B7所得轉換率表現最佳之實驗組4為基準,分別將A3的成分比例設定為固定參數,將B的不同成分比例設定為變數,如表四所示;另一方面則將B7的成分比例設定為固定參數,將A的不同成分比例設定為變數,如表五所示。亦即表四的A3為固定,B為變動,由B1變換到B7;另外,表五的B7為固定,A為變動,由A1變換到A7。所得的實驗數據如表四與表五所列。
請參考另一實施例,本發明之第一玻璃熔塊的組成如表六所示,而第二玻璃熔塊的組成如表七所示。表六中之C1~C7分別表示具有不同比例的三氧化二鉍(Bi2O3)、二氧化碲(TeO2)、氧化鉛(PbO)、二氧化矽(SiO2)、氧化鋰(Li2O)以及三氧化二硼(B2O3)、氧化鋅(ZnO)、氧化鈉(Na2O)、三氧化二鐵(Fe2O3)、三氧化鎢(WO3)、三氧化二鋁(Al2O3)之玻璃熔塊系的組成。表七中之D1~D7分別表示具有不同比例的二氧化矽(SiO2)、二氧化碲(TeO2)、三氧化二鉍(Bi2O3)、三氧化鎢(WO3)、氧化鋰(Li2O)以及氧化鋅(ZnO)、氧化鎂(MgO)、三氧化二鋁(Al2O3)、氧化鉛(PbO)之玻璃熔塊系的組成。
在表六中,主要的成分包括:三氧化二鉍(Bi2O3)、二氧化碲(TeO2)、氧化鉛(PbO)、二氧化矽(SiO2)、氧化鋰(Li2O)。在表七中,第二玻璃熔塊主要的成分包括:二氧化矽(SiO2)、二氧化碲(TeO2)、三氧化二鉍(Bi2O3)、三氧化鎢(WO3)、氧化鋰(Li2O)。其它的成分小量的加入於第一玻璃熔塊或第二玻璃熔塊之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選定表六第一玻璃熔塊系(C)中的一成分特定比例與表七第二玻璃熔塊系(D)中的一成分特定比例作為混合玻璃熔塊。經實驗結果指出,混合兩種玻璃融塊的效果較佳,其中單獨使用第一玻璃熔塊系或第二玻璃熔塊系的標的,轉換率(NCell)均低於17%;然而使用兩種玻璃融塊混合的標的其轉換率約17.5%左右,大幅提升約1%的轉換率。其中經實驗發現,又以表六C3混合表七D4的電性最佳。實施例中以上述C3混合D4的比例配比約為如下:C3為0%~4%,D4為0%~4%(比例為0者即表示僅使用他種單一玻璃熔塊系),例如在C3的重量百分比為2.3%、D4的重量百分比為1.7%。上述實驗於920℃燒結後得到之性質表列於表八。其中對照組1為單獨使用C3,而對照組2為單獨使用D4;實驗組1~5則為混合C3與D4兩者。
在進一步實施例中,為確認兩者的影響,故再以表八C3:D4所得轉換率表現最佳之實驗組2為基準,分別將C3的成分比例設定為固定參數,將D的不同成分比例設定為變數,如表九所示;另一方面則將D4的成分比例設定為固定參數,將C的不同成分比例設定為變數,如表十所示。亦即表九的C3為固定,D為變動,由D1變換到D7;另外,表十的D4為固定,C為變動,由C1變換到C7。所得的實驗數據如表九與表十所列。
另外,在一實施例中,表十一為將選定表七中之D4玻璃熔塊來添加不同比例的氧化鋰(Li2O),並於實施例中,選定表六中之第一玻璃熔塊系(C)中的一成分C1,以特定比例與表七中之第二玻璃熔塊系(D4-L1~D4-L7)中的成分依特定比例作為混合玻璃熔塊,例如表十一的各混合作為例示。經實驗結果顯示,混合兩種玻璃融塊之導電漿所形成於太陽能電池基板之電極的Rs值隨著氧化鋰(Li2O)增加而降低,結果如表十二及第一圖所示。如第一圖所示,氧化鋰(Li2O)的含量幾乎與太陽能電池基板之電極的Rs值成一反比例的線性關係。根據本實施例可以了解,透過上述混合兩種玻璃融塊,適度地增加氧化鋰(Li2O)的含量,其導電漿所形成以作為太陽能電池基板上之電極,可以於燒結之後具有較好的歐姆接觸。換言之,氧化鋰(Li2O)於第一玻璃融塊及/或第二玻璃融塊中的含量,對於太陽能電池基板之電極的Rs值是一個關鍵性的影響因子。
上述之中,轉換效率NCell為太陽能電池性能中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其關係到所接收之光能有多少比例能轉換為可供利用之電能。填充因子為最大功率點(maximum power point,MPP)(亦即所能輸出之最大功率)除以開路電壓(Voc)和短路電流(Isc)之比例。所謂開路電壓即為太陽能電池在負載無限大的情況下,也就是外部電流斷路時所量到之電壓,此時的輸出電流為0。短路電流即是太陽電池在無負荷狀態下,也就是外部電路短路時的輸出電流,此時電壓為0。在理想狀態下,太陽能電池的短路電流即等於照光時所產生之電流。開路電壓值及短路電流之值均關係到太陽能電池之最大功率點。一般而言,當太陽能電池所能產生之開路電壓值與短路電流值越大時,其所能產生之功率輸出越大。對一個高效率的太陽能電池而言,除了要有高的開路電壓與短路電流外,還要有盡量接近1的填充因子,因為填充因子即表示最大輸出功率與Voc、Isc乘積接近之程度,越接近1其最大輸出功率與理論上開路電壓與短路電流所能產生之功率越相近。
透過本發明所揭露之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玻璃熔塊於不同比例之添加下,此實施例之導電銀膠係可賦予太陽能電池正面銀電極燒結後有好的歐姆接觸(Ohmic Contact)、較高填充因子(F.F.)與轉化效率(Eff%)表現。換言之,上述第一玻璃熔塊(包含鉍氧化物、碲氧化物、鎢氧化物、矽氧化物、鋅氧化物)以及第二玻璃熔塊(包含鉛氧化物、碲氧化物、鋅氧化物)構成的導電漿,使得太陽能電池之正面電極於燒結之後具有良好的歐姆接觸、較高的填充因子以及提昇的轉換效率。
以下之實施例中將描述導電漿之備製方法。須注意在實施例中,包括但不限於該配置方法之步驟、成分比例、用途、各實驗參數等,均僅供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請求項。首先,在步驟101之中,備製載體;先備製導電漿之有機載體(vehicle),其係將5~25克重之乙基纖維素(EC)溶於5~75克重的有機溶劑中,本實施例中使用之有機溶劑為二乙二醇丁醚,但並不限於僅能使用此類的有機溶劑,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亦可使用其他醇醚類溶劑或可溶纖維素樹脂類之有機溶劑。於本實施例中,該溶劑之沸點約為120~300℃之間。可在有機載體內添加少許添加劑,這些添加劑可以是黏度調 整劑、分散助劑、觸變助劑、潤濕助劑等功能性添加劑。接著,在步驟102之中,提供導電金屬粉;例如取70~95克重的一般市售銀粉。然後,在步驟103之中,備製第一與第二玻璃熔塊。最後,在步驟104之中,混合載體、導電金屬粉、第一玻璃熔塊與第二玻璃熔塊以形成導電漿;例如,取70~95克重的一般市售銀粉與10~30克重的有機載體及1~10克重的玻璃熔塊(例如包括前述第一玻璃熔塊與第二玻璃熔塊)混合,藉由使用三滾筒機(Three-roll mill)幫助混合分散均勻,混合後所得到之糊狀或膏狀物即為導電漿。
接著,使用網印技術將導電漿塗佈於太陽能電池基材的正面,該基材的表面有事先經過一氮化矽抗反射處理。用於形成背面電極的鋁膠則採用GSMC A136鋁膠。不同功能的導電漿,網印後的乾燥溫度與時間會隨著有機載體使用的有機溶劑與印刷重量而有所不同,乾燥溫度約為100~250℃之間,乾燥時間約為5~30分鐘。正面與背面導電漿的網印動作完成後,使用紅外線傳送帶式燒結爐對導電漿進行燒結,其燒結溫度可在850~980℃之間調整,燒結過後的導電漿會在基材的正反面形成固態的電極。電極製作完成後,使用太陽能測試機對太陽能電池進行電性的測試。在AM1.5G的太陽狀態下來量測太陽能電池的電氣特性。
綜合上述,此實施例提供一種導電漿之製造方法,其中各成分的含量比例以及化學成分可以參考前面的實施例配方。
除描述於此之外,可藉由敘述於本發明中之實施例及實施方式所達成之不同改良方式,皆應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中。因此,揭露於此之圖式及範例皆用以說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本發明之保護範疇僅應以列於其後之申請專利範圍為主。

Claims (24)

  1. 一種導電漿,其中包含:導電金屬粉;第一玻璃熔塊,包含鉍氧化物、碲氧化物、鎢氧化物、矽氧化物、鋅氧化物,其中該鉍氧化物、該碲氧化物、該鎢氧化物、該矽氧化物、該鋅氧化物佔該第一玻璃熔塊之重量百分比分別為35~70、0.1~25、1~28、1~28、0.1~20;以及第二玻璃熔塊,包含鉛氧化物、碲氧化物、鋅氧化物,其中該鉛氧化物、該碲氧化物、該鋅氧化物佔該第二玻璃熔塊之重量百分比分別為10~45、54~89、0.1~10;其中該導電漿係用以形成太陽能電池基板之電極,以利提昇該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電漿,其中該第一玻璃熔塊更包含以下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錫(Sn)、磷(P)、氟(F)、鋰(Li)、鋇(Ba)、鋁(Al)、鎂(Mg)、鈦(Ti)、鋯(Zr)、鉛(Pb)、釩(V)、硒(Se)、鉬(Mo)、鎢(W)、鎳(Ni)、銀(Ag)、鉺(Er)、鍺(Ge)、鎵(Ga)、鈰(Ce)、鈮(Nb)、釤(Sm)、鑭(La),其比例可為重量百分比0.1~3。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電漿,其中該第二玻璃熔塊更包含以下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磷(P)、鋇(Ba)、鋁(Al)、鎂(Mg)、鈦(Ti)、鋯(Zr)、釩(V)、硒(Se)、銀(Ag)、鉺(Er)、鐿(Yb)、鍺(Ge)、鎵(Ga)、鈰(Ce)、鈮(Nb)、鉍(Bi)、鋰(Li),其比例可為重量百分比0~10。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電漿,其中該第一玻璃熔塊之鉍氧化物、碲氧化物、鎢氧化物、矽氧化物、鋅氧化物分別為三氧化二鉍(Bi2O3)、二氧化碲(TeO2)、三氧化鎢(WO3)、二氧化矽(SiO2)、氧化鋅(ZnO),該第二玻璃熔塊之鉛氧化 物、碲氧化物、鋅氧化物分別為氧化鉛(PbO)、二氧化碲(TeO2)、氧化鋅(ZnO)。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電漿,其中更包含:有機載體;以及添加劑。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導電漿,其中該添加劑係選自於下列所組成之群組:氧化鋯(ZrO2)、五氧化二釩(V2O5)、氧化銀(Ag2O)、三氧化二鉺(Er2O3)、氧化錫(SnO)、氧化鎂(MgO)、三氧化二釹(Nd2O3)、二氧化鈦(TiO2)、二氧化硒(SeO2)、氧化鉛(PbO)、三氧化二鉻(Cr2O3)、氧化鉀(K2O)、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錳(MnO2)、氧化鎳(NiO)、三氧化二釤(Sm2O3)、二氧化鍺(GeO2)、氟化鋅(ZnF2)、三氧化二銦(In2O3)、三氧化二鎵(Ga2O3)等及其衍生物。
  7. 一種導電漿之製造方法,其中包含:備製載體;提供導電金屬粉;備製第一玻璃熔塊,包含鉍氧化物、碲氧化物、鎢氧化物、矽氧化物、鋅氧化物,其中該鉍氧化物、該碲氧化物、該鎢氧化物、該矽氧化物、該鋅氧化物佔該第一玻璃熔塊之重量百分比分別為35~70、0.1~25、1~28、1~28、0.1~20;備製第二玻璃熔塊,包含鉛氧化物、碲氧化物、鋅氧化物,其中該鉛氧化物、該碲氧化物、該鋅氧化物佔該第二玻璃熔塊之重量百分比分別為10~45、54~89、0.1~10;將該載體、該導電金屬粉、該第一玻璃熔塊、與該第二玻璃熔塊混合以形成導電漿。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導電漿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玻璃熔塊更包含以下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錫(Sn)、磷(P)、氟(F)、鋰(Li)、鋇(Ba)、鋁(Al)、鎂(Mg)、鈦(Ti)、鋯(Zr)、鉛(Pb)、釩(V)、硒(Se)、鉬(Mo)、鎢(W)、鎳(Ni)、銀 (Ag)、鉺(Er)、鍺(Ge)、鎵(Ga)、鈰(Ce)、鈮(Nb)、釤(Sm)、鑭(La),其比例可為重量百分比0.1~3。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導電漿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二玻璃熔塊更包含以下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磷(P)、鋇(Ba)、鋁(Al)、鎂(Mg)、鈦(Ti)、鋯(Zr)、釩(V)、硒(Se)、銀(Ag)、鉺(Er)、鐿(Yb)、鍺(Ge)、鎵(Ga)、鈰(Ce)、鈮(Nb)、鉍(Bi)、鋰(Li),其比例可為重量百分比0~10。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導電漿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玻璃熔塊之鉍氧化物、碲氧化物、鎢氧化物、矽氧化物、鋅氧化物分別為三氧化二鉍(Bi2O3)、二氧化碲(TeO2)、三氧化鎢(WO3)、二氧化矽(SiO2)、氧化鋅(ZnO),該第二玻璃熔塊之鉛氧化物、碲氧化物、鋅氧化物分別為氧化鉛(PbO)、二氧化碲(TeO2)、氧化鋅(ZnO)。
  11. 如請求項7所述之導電漿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載體為有機載體,並可加入添加劑於該有機載體中。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導電漿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添加劑係選自於下列所組成之群組:氧化鋯(ZrO2)、五氧化二釩(V2O5)、氧化銀(Ag2O)、三氧化二鉺(Er2O3)、氧化錫(SnO)、氧化鎂(MgO)、三氧化二釹(Nd2O3)、二氧化鈦(TiO2)、二氧化硒(SeO2)、氧化鉛(PbO)、三氧化二鉻(Cr2O3)、氧化鉀(K2O)、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錳(MnO2)、氧化鎳(NiO)、三氧化二釤(Sm2O3)、二氧化鍺(GeO2)、氟化鋅(ZnF2)、三氧化二銦(In2O3)、三氧化二鎵(Ga2O3)等及其衍生物。
  13. 一種導電漿,包含:導電金屬粉;第一玻璃熔塊,包含鉍氧化物、碲氧化物、鉛氧化物、矽氧化物、鋰氧化物,其中該鉍氧化物、該碲氧化物、該鉛氧化物、該矽氧化物、該鋰氧化物佔該第一玻璃熔塊之重量百分比分別為0.1~25、60~90、10~40、0.1~10、0.1~10; 以及第二玻璃熔塊,包含矽氧化物、碲氧化物、鉍氧化物、鎢氧化物、鋰氧化物,其中該矽氧化物、該碲氧化物、該鉍氧化物、該鎢氧化物、該鋰氧化物佔該第二玻璃熔塊之重量百分比分別為12~16、5~35、37~50、10~15、0.1~10;其中該導電漿係用以形成太陽能電池基板之電極,以利提昇該太陽能電池基板上之該電極的歐姆接觸。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導電漿,其中該第一玻璃熔塊更包含以下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硼(B)、鋅(Zn)、磷(P)、氟(F)、鈉(Na)、鋇(Ba)、鋁(Al)、鎂(Mg)、鎢(W)、鈦(Ti)、鋯(Zr)、釩(V)、硒(Se)、鉬(Mo)、鐵(Fe)、鎳(Ni)、銀(Ag)、鉺(Er)、鍺(Ge)、鎵(Ga)、鈰(Ce)、鈮(Nb)、釤(Sm)、鑭(La),該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之重量百分比為0.1~5。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導電漿,其中該第二玻璃熔塊更包含以下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磷(P)、鋇(Ba)、鋁(Al)、鎂(Mg)、鈦(Ti)、鋯(Zr)、釩(V)、鋅(Zn)、硒(Se)、銀(Ag)、鉛(Pb)、鉺(Er)、鐿(Yb)、鍺(Ge)、鎵(Ga)、鈰(Ce)、鈮(Nb),該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之重量百分比為0.1~10。
  16.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導電漿,其中該第一玻璃熔塊之該鉍氧化物、該碲氧化物、該鉛氧化物、該矽氧化物、該鋰氧化物分別為三氧化二鉍(Bi2O3)、二氧化碲(TeO2)、氧化鉛(PbO)、二氧化矽(SiO2)、氧化鋰(Li2O),該第二玻璃熔塊之該矽氧化物、該碲氧化物、該鉍氧化物、該鎢氧化物、該鋰氧化物分別為二氧化矽(SiO2)、二氧化碲(TeO2)、三氧化二鉍(Bi2O3)、三氧化鎢(WO3)、氧化鋰(Li2O)。
  17.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導電漿,其中更包含:有機載體;以及添加劑。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導電漿,其中該添加劑係選自於下列所組成之群組:氧化鋯(ZrO2)、五氧化二釩(V2O5)、氧化銀(Ag2O)、三氧化二鉺(Er2O3)、氧化錫(SnO)、氧化鎂(MgO)、三氧化二釹(Nd2O3)、二氧化鈦(TiO2)、二氧化硒(SeO2)、氧化鉛(PbO)、三氧化二鉻(Cr2O3)、氧化鉀(K2O)、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錳(MnO2)、氧化鎳(NiO)、三氧化二釤(Sm2O3)、二氧化鍺(GeO2)、氟化鋅(ZnF2)、三氧化二銦(In2O3)、三氧化二鎵(Ga2O3)等及其衍生物。
  19. 一種導電漿之製造方法,其中包含:備製載體;提供導電金屬粉;備製第一玻璃熔塊,包含鉍氧化物、碲氧化物、鉛氧化物、矽氧化物、鋰氧化物,其中該鉍氧化物、該碲氧化物、該鉛氧化物、該矽氧化物、該鋰氧化物佔該第一玻璃熔塊之重量百分比分別為0.1~25、60~90、10~40、0.1~10、0.1~10;備製第二玻璃熔塊,包含矽氧化物、碲氧化物、鉍氧化物、鎢氧化物、鋰氧化物,其中該矽氧化物、該碲氧化物、該鉍氧化物、該鎢氧化物、該鋰氧化物佔該第二玻璃熔塊之重量百分比分別為12~16、5~35、37~50、10~15、0.1~10;將該載體、該導電金屬粉、該第一玻璃熔塊、與該第二玻璃熔塊混合以形成導電漿。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導電漿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玻璃熔塊更包含以下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硼(B)、鋅(Zn)、磷(P)、氟(F)、鈉(Na)、鋇(Ba)、鋁(Al)、鎂(Mg)、鎢(W)、鈦(Ti)、鋯(Zr)、釩(V)、硒(Se)、鉬(Mo)、鐵(Fe)、鎳(Ni)、銀(Ag)、鉺(Er)、鍺(Ge)、鎵(Ga)、鈰(Ce)、鈮(Nb)、釤(Sm)、鑭(La),該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之重量百分比為0.1~5。
  21.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導電漿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二玻璃熔塊更包含以下一 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磷(P)、鋇(Ba)、鋁(Al)、鎂(Mg)、鈦(Ti)、鋯(Zr)、釩(V)、鋅(Zn)、硒(Se)、銀(Ag)、鉛(Pb)、鉺(Er)、鐿(Yb)、鍺(Ge)、鎵(Ga)、鈰(Ce)、鈮(Nb),該一種或多種元素或其氧化物之重量百分比為0.1~10。
  22.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導電漿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玻璃熔塊之該鉍氧化物、該碲氧化物、該鉛氧化物、該矽氧化物、該鋰氧化物分別為三氧化二鉍(Bi2O3)、二氧化碲(TeO2)、氧化鉛(PbO)、二氧化矽(SiO2)、氧化鋰(Li2O),該第二玻璃熔塊之該矽氧化物、該碲氧化物、該鉍氧化物、該鎢氧化物、該鋰氧化物分別為二氧化矽(SiO2)、二氧化碲(TeO2)、三氧化二鉍(Bi2O3)、三氧化鎢(WO3)、氧化鋰(Li2O)。
  23.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導電漿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載體為有機載體,並可加入添加劑於該有機載體中。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導電漿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添加劑係選自於下列所組成之群組:氧化鋯(ZrO2)、五氧化二釩(V2O5)、氧化銀(Ag2O)、三氧化二鉺(Er2O3)、氧化錫(SnO)、氧化鎂(MgO)、三氧化二釹(Nd2O3)、二氧化鈦(TiO2)、二氧化硒(SeO2)、氧化鉛(PbO)、三氧化二鉻(Cr2O3)、氧化鉀(K2O)、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錳(MnO2)、氧化鎳(NiO)、三氧化二釤(Sm2O3)、二氧化鍺(GeO2)、氟化鋅(ZnF2)、三氧化二銦(In2O3)、三氧化二鎵(Ga2O3)等及其衍生物。
TW103128332A 2013-10-25 2014-08-18 用於太陽能電池之導電漿及其製造方法 TWI517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8332A TWI517183B (zh) 2013-10-25 2014-08-18 用於太陽能電池之導電漿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8618 2013-10-25
TW103128332A TWI517183B (zh) 2013-10-25 2014-08-18 用於太陽能電池之導電漿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7059A TW201517059A (zh) 2015-05-01
TWI517183B true TWI517183B (zh) 2016-01-11

Family

ID=51842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8332A TWI517183B (zh) 2013-10-25 2014-08-18 用於太陽能電池之導電漿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15207A1 (zh)
EP (1) EP2881952B1 (zh)
JP (1) JP6074752B2 (zh)
CN (1) CN104575661B (zh)
TW (1) TWI5171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4897B (zh) * 2017-10-31 2021-01-01 南韓商LS Nikko銅製鍊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能電池電極用導電漿料以及包含於上述導電漿料中的玻璃熔塊和太陽能電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90227B1 (ko) * 2013-06-05 2016-01-29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태양전지 전극 형성용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전극
KR101696968B1 (ko) * 2014-01-09 2017-01-16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태양전지 전극 형성용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전극
JP6046753B2 (ja) * 2014-01-17 2016-12-21 ヘレウス プレシャス メタルズ ノース アメリカ コンショホーケン エルエルシー 改良された接着特性を有する鉛−ビスマス−テルル−ケイ酸塩無機反応系
EP2913313A1 (en) * 2014-02-26 2015-09-02 Heraeus Precious Metals North America Conshohocken LLC Tungsten-containing glass frit for electroconductive paste composition
US9734929B2 (en) * 2014-05-15 2017-08-15 Samsung Sdi Co., Ltd.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solar cell electrode and electrode prepared using the same
JP6531421B2 (ja) * 2015-02-19 2019-06-19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Bi2O3−TeO2−SiO2−WO3−RO系ガラス
US10134925B2 (en) 2016-04-13 2018-11-2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nductive paste composition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de therewith
JP6714275B2 (ja) * 2016-08-23 2020-06-24 ナミックス株式会社 導電性ペースト及び太陽電池
KR20180046808A (ko) 2016-10-28 2018-05-0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태양전지 전극 형성용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전극
KR20180090245A (ko) * 2016-12-30 2018-08-10 디케이 일렉트로닉 머티리얼스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태양 전지의 전극을 제조하는데 이용되는 페이스트 조성물, 태양 전지의 전극 및 태양 전지
CN110291595A (zh) * 2017-02-15 2019-09-27 巴斯夫欧洲公司 玻璃料、导电浆料和导电浆料的用途
TWI632114B (zh) * 2017-08-14 2018-08-11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導電銀膠複合組成物
US10040717B1 (en) * 2017-09-18 2018-08-07 Jiangxi Jiay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Thick-film paste with multiple discrete frits and methods for contacting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 emitter surfaces
CN107759093B (zh) * 2017-10-23 2020-05-22 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方阻浅结晶硅太阳能电池用玻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浆料
CN109903886A (zh) * 2019-01-17 2019-06-18 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无网结网版的正面细栅浆料
CN111599509B (zh) * 2019-02-21 2022-04-26 大州电子材料 太阳能电池前电极用糊剂组合物及其的制备方法
KR102283727B1 (ko) * 2020-01-21 2021-08-02 박태호 글라스 프릿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태양전지 전극용 페이스트 조성물
CN111599506B (zh) * 2020-04-08 2021-10-08 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导电浆料、玻璃料及太阳能电池
CN111499208B (zh) * 2020-04-23 2021-08-06 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用玻璃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564508B (zh) * 2020-05-20 2021-12-28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浆料及抗湿热衰减的光伏电池
CN112830682B (zh) * 2020-12-18 2022-06-14 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导电浆料用玻璃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315159B (zh) * 2021-12-16 2023-10-31 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TOPCon电池主栅电极银浆料用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550970B (zh) * 2022-02-11 2022-10-14 上海银浆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银浆及其制法、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硅太阳能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59509B2 (ja) * 2009-10-28 2014-07-23 昭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電極形成用導電性ペースト
JP5480448B2 (ja) * 2010-05-04 2014-04-23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鉛−テルル−リチウム−酸化物を含有する厚膜ペーストと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においてのそれらの使用
WO2012014812A1 (ja) * 2010-07-26 2012-02-02 旭硝子株式会社 有機led素子の散乱層用ガラス及び有機led素子
KR101795112B1 (ko) * 2010-10-28 2017-11-07 헤레우스 프레셔스 메탈즈 노스 아메리카 콘쇼호켄 엘엘씨 금속 첨가제를 함유하는 태양 전지 금속화
US8486308B2 (en) * 2010-12-17 2013-07-1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nductive past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lithium,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US8696948B2 (en) * 2011-08-11 2014-04-1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hick film paste containing lead—tellurium—lithium—titanium—oxide and its use in the manufactur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9023254B2 (en) * 2011-10-20 2015-05-0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hick film silver paste and its use in the manufactur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8956557B2 (en) * 2012-01-24 2015-02-1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hick film silver paste containing copper and lead—tellurium—oxide and its use in the manufactur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CN102603196B (zh) * 2012-02-13 2015-04-01 江苏瑞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混合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含该玻璃混合粉的导电银浆
SG194312A1 (en) * 2012-04-17 2013-11-29 Heraeus Precious Materials North America Conshohocken Llc Tellurium inorganic reaction systems for conductive thick film paste for solar cell contacts
JP6356389B2 (ja) * 2012-04-17 2018-07-11 ヘレウス プレシャス メタルズ ノース アメリカ コンショホーケン エルエルシー 太陽電池接点用導電性厚膜ペースト
CN102898024A (zh) * 2012-09-27 2013-01-30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含碲玻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600652B1 (ko) * 2012-11-12 2016-03-07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태양전지 전극용 페이스트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전극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4897B (zh) * 2017-10-31 2021-01-01 南韓商LS Nikko銅製鍊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能電池電極用導電漿料以及包含於上述導電漿料中的玻璃熔塊和太陽能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81952B1 (en) 2016-10-26
JP2015092567A (ja) 2015-05-14
CN104575661B (zh) 2017-09-12
JP6074752B2 (ja) 2017-02-08
CN104575661A (zh) 2015-04-29
TW201517059A (zh) 2015-05-01
EP2881952A1 (en) 2015-06-10
US20150115207A1 (en) 2015-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7183B (zh) 用於太陽能電池之導電漿及其製造方法
TWI631088B (zh) 玻璃熔料組成物、膏糊、以及使用其之太陽能電池
TW201529513A (zh) 太陽電池用導電性糊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JP6137852B2 (ja) 太陽電池の電極形成用導電性ペースト
TWI493729B (zh) 用於太陽能電池正面電極之導電漿及其製造方法
US20150287850A1 (en) Solar C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WI520154B (zh) 可低溫燒結且具高轉換效率之太陽能電池用導電膠
CN117095852A (zh) 一种导电浆料与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TWI714897B (zh) 太陽能電池電極用導電漿料以及包含於上述導電漿料中的玻璃熔塊和太陽能電池
JP5279699B2 (ja) 太陽電池用導電性ペースト組成物
TWI532060B (zh) 用於太陽能電池之導電漿及製備太陽能電池電極之方法
CN108806828B (zh) 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导电浆、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
TWI482291B (zh) 一種太陽能電池用之導電膠
KR101595035B1 (ko) 전극형성용 은 페이스트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실리콘 태양전지
TWI509049B (zh) 含有玻璃熔塊之導電銀膠
TW201432920A (zh) 用於提昇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之導電漿
TWI532058B (zh) 用於太陽能電池之導電漿及製備太陽能電池電極之方法
TWI364847B (en) An electroconductive paste for solar cell
CN114283963A (zh) 导电浆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晶硅太阳能电池
TW201428771A (zh) 可提升拉力、轉換效率及開路電壓之太陽能電池用導電膠
TWI473119B (zh) 含有玻璃熔塊之導電銀膠及其用以提升太陽能電池背部電極拉力之方法
TWI502046B (zh) 可提升拉力及耐泡水時間之太陽能電池用導電膠
TWI740684B (zh) 玻璃料及包括其的太陽能電池電極用漿料組合物
JP2016115873A (ja) 太陽電池電極形成用導電性ペースト、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素子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20120086406A (ko) 태양전지 후면 전극 형성용 도전성 페이스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태양전지의 제조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