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3911B - 用於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及其固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及其固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3911B
TWI513911B TW100108658A TW100108658A TWI513911B TW I513911 B TWI513911 B TW I513911B TW 100108658 A TW100108658 A TW 100108658A TW 100108658 A TW100108658 A TW 100108658A TW I513911 B TWI513911 B TW I5139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member
chamber
fluid pressure
pressure device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8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0743A (en
Inventor
Koji Hara
Yusuke Saito
Toshio Sato
Hironobu Imamura
Original Assignee
Smc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c Kk filed Critical Smc Kk
Publication of TW201200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0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3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39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2Mechanical layou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fluid-actuated element into movement of the finally-operated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F15B15/1423Component par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15B15/1438Cylinder to end cap assembl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3/00Covers or similar closure members for pressure vessels in general
    • F16J13/02Detachable closure members; Means for tightening clos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F15B15/140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in clusters, e.g. multiple cylinders in one blo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F15B15/1423Component par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15B15/1471Guiding means other than in the end ca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908Joining by deforming
    • Y10T29/49938Radially expanding part in cavity, aperture, or hollow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ctuator (AREA)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用於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及其固定方法
本發明關於一種用於配備有包括在其中導入有壓力流體之腔室之本體之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以及將該蓋件固定在該腔室中的固定方法。
舉例而言,迄今為止,已將形成流體壓力裝置的一種之流體壓力汽缸使用為工件等的運輸手段。如SMC株式會社在日本專利第3795968號專利案提出一種流體壓力汽缸,其可藉由將滑動檯沿著該汽缸主體在直線方向來回移動以運輸安裝在該滑動檯上的工件。上述流體壓力汽缸包括在其中具有汽缸室之汽缸主體,壓力流體係被提供至該汽缸室。該汽缸室容置有活塞,經提供該壓力流體,該活塞沿著軸方向位移。另外,在其外圍表面具有密封環的遮蓋構件係裝設在該汽缸室的一端部以密封該汽缸室,使得在該汽缸室中的壓力流體不會洩漏到外部。
本發明之一般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及固定方法,其可確實避免壓力流體外洩同時減少製造成本和組件數量,並減少組合和安裝蓋件所需的組合步驟數目。
本發明為用於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用以密封流體壓力裝置內腔室的一開口端部分,該流體壓力裝置包括具有該腔室之本體,且壓力流體流入該腔室。
該蓋件包括可變形區,係由與該腔室的截面形狀對應的板體所組成,且該可變形區的直徑朝徑向向外方向為可擴展;以及閂扣區,係配置在該可變形區的外緣部分並閂扣於該腔室的內壁表面。
根據本發明,該蓋件配備有該可變形區,其直徑朝徑向向外方向為可擴展,以及閂扣區,其配置在該可變形區的外緣部分並閂扣於該腔室的內壁表面。此外,該可變形區藉由自身的變形而擴大直徑,且藉由該閂扣區對該內壁表面的閂扣,該蓋件可確實固定於該腔室內並密封該腔室。
因此,由於習知技術之用以將使用在壓力流體裝置中的該蓋件固定的閂扣環、用以將該閂扣環安裝在其中的溝槽和配置在該蓋件外圍表面的O型環等變得多餘,可減少製造成本和用於流體壓力裝置所須的組件數量,亦減少組合的步驟數目,而得以增進製造效率。
當採取配合藉由舉例說明而顯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附圖時,本發明之上述與其他特徵及優點由於以下說明而變得顯而易見。
於第1圖中,元件編號10表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作為具有蓋件之流體壓力裝置之流體壓力汽缸。
如第1至7圖所示,該流體壓力汽缸10包括汽缸主體(本體)12、配置在該汽缸主體的上部分且沿著縱向方向(箭號A和B方向)直線來回移動的滑動檯14、置於該汽缸主體12與滑動檯14之間且沿著該縱向方向(箭號A和B方向)導引該滑動檯之導引機構16以及可調整滑動檯14的位移量之可調整止動機構18。
例如,沿著該縱向方向(箭號A和B方向),在截面中形成有拉長形狀之汽缸主體12具有預定的長度並以如鋁等金屬材料所形成。此外,在其弧狀截面為凹陷的凹部20,其大約形成在沿著該縱向方向(箭號A和B方向)延伸的汽缸主體12的上表面的中心。一對螺栓孔24穿過凹部10,供連接螺栓22插入穿過螺栓孔以連接汽缸主體12和該引機構16。
再者,在汽缸主體12的一側表面上(如第5圖所示),形成垂直汽缸主體12的縱向方向並和一對穿孔30a、30b(稍後述及)相連通之第一和第二端口26、28,而壓力流體係透過其提供或排出。此外,在汽缸主體12的另一側表面,兩排的感測器附接溝槽32分別沿著該縱向方向(箭號A和B方向)形成,其可安裝未圖示的感測器。
在該汽缸主體的下表面有一對形成在軸線上橫向中心處之螺栓孔24,以供連接螺栓22從下方插入穿過。此外,連接螺栓22的端部從汽缸主體12的該上表面凸出,以透過螺紋嚙合與導引機構16的導引塊34相互連接。
另一方面,在汽缸主體12的內部有一對沿著該縱向方向(箭號A和B方向)穿過的穿孔30a、30b,其形成有圓形的截面。該穿孔30a和該其他穿孔30b係實質上平行排列並彼此分開預定距離。
在穿孔30a、30b的內部設置有汽缸機構44,汽缸機構包括在其外圍表面安裝有密封環36和磁鐵38的活塞(可移動物體)40以及連接活塞40的活塞桿42。汽缸機構44係藉由分別在穿孔30a、30b安裝該對活塞40和活塞桿42而構成。
穿孔30a、30b的末端部分藉由一對平板形狀的蓋件46所密封,藉此分別形成介於活塞40和蓋件46間的汽缸腔室(腔室)48。此外,穿孔30a、30b的其他末端部分藉由在其中保留有鎖環50通過的桿固持具52來密封。O型環54經由環狀溝槽安裝在桿固持具52的外圍表面,以便防止在穿孔30a、30b之間通過的壓力流體外洩。
如第8和9圖所示,各蓋件46是由碟狀主體部分(可變形區)58所製成,碟狀主體部分58藉由對例如由鋁等金屬材料所製成的板體56進行壓製成型而形成,且彎曲部分(閂扣區)60則形成在主體58的邊緣,其朝徑向向外方向傾斜預定角度。將蓋件46的彎曲部分60配置成面對穿孔30a、30b之原本開放的一端側(箭號A方向)。
換言之,將蓋件46的彎曲部分60安裝在汽缸主體12內,以便面對汽缸室48的相對側。
此外,於各個蓋件中,彎曲部分60的外圍直徑係被設計為稍大於穿孔30a、30b的內圍直徑。例如,蓋件46可由和汽缸主體12相同的鋁材料所形成。然而,蓋件46的應力E1係設計為大於汽缸主體12的應力E2(E1>E2)。
更具體地來說,當將蓋件46安裝在汽缸主體12的穿孔30a、30b內時,蓋件46的彎曲部分60係安裝以咬入穿孔30a、30b的內圍表面。再詳細言之,用以形成彎曲部分60的外周圍側之傾斜部分係咬入穿孔30a、30b的內圍表面預定深度,以使蓋件46牢牢地固定在穿孔30a、30b的內部。
此外,例如表面滲鋁(alumite)處理等在蓋件46上發揮了效用。舉例而言,藉由這樣的表面處理所形成的處理層厚度被設定為5至30μm的等級。對蓋件46所實施的表面處理並不限於上述的表面滲鋁處理,但可藉由例如酪酸鹽處理或藉由其他表面塗敷的應用來實行。
其中一個穿孔30a分別與第一和第二端口26、28連通,而其他穿孔30b經由形成於該一穿孔30a和該另一穿孔30b之間的一對連接通道62而與第一和第二端口26、28連通。更具體來說,提供至第一及第二端口26、28的壓力流體在被導引至一個穿孔30a之後,流過連接通道62並被導引至其他穿孔30b。
滑動檯14包括檯主體64、連接於檯主體64一端的止動機構18以及連接於檯主體64另一端的端板66。端板66係垂直連接於檯主體64。
檯主體64是由在縱向方向(箭號A和B方向)延伸的基座部分68以及自基座部分68的相對側垂直向下延伸的一對導引壁70a、70b所構成。導引壁70a、70b的內側表面上形成有第一滾珠導引溝74,導引機構16的滾珠76(稍後述之)會被引導至第一滾珠導引溝74。四個工件固定孔76分別形成於基座部分68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間。
端板66固定於檯主體64的另一端並配置成朝向汽缸主體12的端表面,同時,活塞桿42的端部插入通過該對桿孔78a、78b並分別被固定在端板66上。有鑑於此,包含端板66的滑動檯14和活塞桿42一起在汽缸主體12的縱向方向(箭號A和B方向)上位移。
再者,於端板66內界於一桿孔78a與另一桿孔78b之間的位置開設有一擋板安裝孔82,用以供擋板80安裝。例如,當將係由例如橡膠等塑膠材料所形成的擋板80從汽缸主體12的該側上的端板66的另一側表面安裝於擋板安裝孔82時,擋板80的端部於徑向方向擴大並往另一端表面凸出。
止動機構18包含配置於滑動主體64一端的下表面上之固持部分84、與固持部分84螺紋嚙合的止動螺栓86以及調整止動螺栓86前進和後退移動之鎖固螺帽88。配置止動機構18以朝向配置於汽缸主體12上的導引機構16的一端表面。
固持部分84形成塊形狀,且其頂部藉由螺栓90而固定在構成滑動檯14的檯主體64的基座部分68。在固持部分84的大約中間處螺紋嚙合有止動螺栓86,其可沿著軸方向前進和後退。例如,止動螺栓86為柱狀螺栓所製成,其外圍表面刻有螺紋,且鎖固螺帽88螺紋嚙合在止動螺栓86的位置,使得止動螺栓86自固持部分84的端表面凸出。
此外,藉由止動螺栓86對固持部分84螺紋旋轉,止動螺栓86沿著軸方向(箭號A和B方向)位移以便接近或遠離導引機構16。例如,在旋轉止動螺栓86且其朝導引機構16的側邊凸出預定長度時,螺紋旋轉並移動鎖固螺帽88以鄰接於固持部分84的側表面。因此,調整止動螺栓86對於固持部分84之前進和後退移動。
如第3、6及7圖所示,導引機構16包括寬扁形狀的導引塊34、配置在導引塊34上且在其中循環通過有滾珠72的一對滾珠循環構件92a、92b、分別安裝在沿導引塊34的縱向方向之相對端的一對遮蓋件94以及分別覆蓋遮蓋件94表面的一對遮蓋板96。遮蓋件94係安裝以覆蓋導引塊34的相對端表面。
在導引塊34的相對側表面上,第二滾珠導引溝98係沿縱向方向形成,且在接近第二滾珠導引溝98的位置,插入有滾珠循環構件92a、92b之一對安裝溝槽100a、100b在縱向方向穿過。第二滾珠導引溝98係形成半圓形的橫截面,以至於當將導引機構16安排在滑動檯14的上部分時,第二滾珠導引溝98形成在面對第一滾珠導引溝74的位置。
安裝溝槽100a、100b係形成在導引塊34的下表面,且滾珠循環構件92a、92b配置於安裝溝槽100a、100b中。於其間循環通過有滾珠72的滾珠循環孔102穿過滾珠循環構件92a、92b內部,且同時,用以翻轉滾珠72循環方向的一對翻轉構件104a、104b分別配置於滾珠循環孔102的相對端部分。有鑑於此,以環狀方式連接的滾珠循環通道係由滾珠循環構件92a、92b的滾珠循環孔102、該滾珠溝槽、滑動檯14的第一滾珠導引溝74以及導引塊34的第二滾珠導引溝98所形成。藉由沿著該滾珠循環通道滾動的複數個滾珠72,滑動檯14便沿著導引機構16以往復運動的形式緩慢移動。
上述已基本建構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使用之具有蓋件46之流體壓力缸10。接著,請參閱第10A及10B圖,其為描述組合蓋件46和汽缸主體12之案例。
首先,在活塞40及活塞桿42沒有插入通過構成流體壓力缸10的汽缸主體12的穿孔30a、30b之情形下,設定將汽缸主體12的一端安排為向上方的方向的預備情況。
於此預備狀態下,將第一沖頭(成型夾具)106自汽缸主體12的另一端(例如底部側)插入穿孔30a、30b,使得第一沖頭(成型夾具)106的一端位在穿孔30a、30b中的蓋件46的安裝位置。第一沖頭106由桿狀本體所構成,其端部為平面形狀且其直徑被設定為稍小於穿孔30a、30b的內圍直徑。此時,第一沖頭106及穿孔30a、30b為同軸配置,且安排第一沖頭的端部表面大致垂直於穿孔30a、30b的軸線。
其次,將形成蓋件46的基座之板體56自穿孔30a、30b的一端側插入(即上側)。板體56為形成曲面形的截面並具有大致不變的厚度。板體56的外直徑係形成稍小於穿孔30a、30b的內直徑。
換言之,板體56的截面面積被設定為約略相同或小於穿孔30a、30b的截面面積。
此外,將板體56插入穿孔30a、30b使得其中央凸起部分指向下,且板體56係處於在第一沖頭106的端部表面上靜止的狀態。此時,因為板體56為形成小於穿孔30a、30b的內圍表面,因而插入時,板體56不會移動而是沿著內表面滑動,故可避免內壁表面的損害。
最後,如第10B圖所示,將第二沖頭(成型夾具)108自穿孔30a、30b的一端側插入(即上側),並以預定的壓力降低第二沖頭108。第二沖頭108小於第一沖頭106,係由其底部端表面為平面型的桿狀本體所製成,且其直徑被設定為小於第一沖頭106的直徑。
此外,如第10B圖所示,藉由降低第二沖頭108以將板體56緊抓且擠壓於第二沖頭108和第一沖頭106的端部表面之間,且藉由其壓力,平面形狀的主體部分58係形成在第一沖頭106和第二沖頭108之間,且在其外緣上,彎曲部分60形成彎曲向上的狀態。換言之,板體56係製作為蓋件46,其中被第一沖頭106和第二沖頭108抓緊的部分成為平板形狀的主體部分58,而主體部分58的外緣成為彎曲部分60,其直徑朝徑向向外方向擴張且向上塑性變形。
此時,由於該彎曲區域被塑性變形成平面形狀,板體56的直徑朝徑向向外方向擴張,使得藉由塑性變形所形成的蓋件46的直徑D2大於板體56的直徑D1(D2>D1)。再者,由於被第一及第二沖頭106及108所壓製成型,蓋件46的外緣直徑相對於板體56在徑向向外方向擴張,而形成在外緣的彎曲部分60咬住穿孔30a、30b的內壁表面的某處,藉此,將蓋件46固定於穿孔30a、30b。
在上述的方法中,以第一實施例而言,於形成蓋件46的基座之板體56已插入於穿孔30a、30b內之後,因為蓋件46的形成是由於其直徑徑向向外擴張,在安裝時,當蓋件46於穿孔30a、30b的內壁表面滑動接觸時蓋件46沒有插入。有鑑於此,相較於習知有蓋件46自穿孔30a、30b的端部側插入之壓力汽缸,不會發生沿著穿孔30a、30b的內圍表面的軸方向之損害(裂痕、損傷),更進一步避免流經上述損害區域的壓力流體某種程度的外洩。
再者,因為蓋件46是固定在沿穿孔30a、30b的軸方向上所需的位置,如同根據先前技術已使用於流體壓力汽缸之用以固定蓋件46的鎖緊環、用以安裝前述鎖緊環的溝槽以及配置在蓋件46外圍表面的O型環乃成為不必要且可以省略不用者。因此,可減少流體壓力汽缸10的製造成本和所使用的組件數量,並增進製造效率。
進一步言之,因為蓋件46的彎曲部分60是設置成面對朝向汽缸室48的相對側,即使是在對蓋件46提供來自活塞40的壓力之情況中,來自汽缸室48中壓力流體的壓力會提供至蓋件46,且蓋件46被壓往遠離汽缸室48的方向,以及由於該壓力,使得彎曲部分60再咬入穿孔30a、30b的內圍壁,藉此可確實避免蓋件46脫離穿孔30a、30b。更具體來說,彎曲部分60提供脫離預防功能以預防蓋件46的脫離。
進一步言之,因為對蓋件46實施表面處理,藉由例如鍍膜或其他這樣的表面處理,可將蓋件46與汽缸主體12內穿孔30a、30b的內圍壁緊密接觸。因此,甚至可確實避免在蓋件46及汽缸主體12的穿孔30a、30b之間的微量外洩。
再者,因為蓋件46是由和汽缸主體12相同的材料所形成,其線性擴張係數和其因受熱的形變量相同。有鑑於此,即使在流體壓力汽缸10經歷溫度變化之事件中,汽缸主體12和蓋件46的改變速率相同,因而在兩者之間沒有產生間隙。因此,可確實避免由於溫度變化所導致之外洩。此外,因為蓋件46和汽缸主體12可相互黏結,即使是在蓋件46及汽缸主體12的穿孔30a、30b之間的微量外洩亦可確實予以避免。
再者,因為汽缸主體12的硬度形成低於蓋件46的硬度,可安裝蓋件46並咬入汽缸主體12內的穿孔30a、30b的內圍表面。因此,蓋件46可確實固定且強力接合銜接於汽缸主體12。
此外,因為汽缸主體12和蓋件46皆由鋁所形成,在將蓋件46安裝於汽缸主體12之後,以整合的方式在蓋件46上實行如表面滲鋁處理等表面處理是可能的。因此,當實施表面處理時,處理劑滲入到汽缸主體12和蓋件46之間,以至於甚至兩者之間的微小間隙阻塞,可防止微小的外洩,並減少製造的步驟數量。
此外,因為蓋件46是由平板狀金屬材料所形成,即使在活塞40鄰接並終止於蓋件46之情況中,蓋件46在鄰接處彈性形變,並可緩衝來自活塞40所提供的衝擊。
接著,將敘述在其中組裝有上述蓋件46的流體壓力汽缸10之運作。如第4圖所示,滑動檯14的端板66鄰接汽缸主體12的端表面之狀態為所稱之初始位置。
首先,將來自未圖示之流體壓力源之壓力流體引導進至第一端口26。在此情況中,藉由未圖示的切換閥使第二流體入/出口處於開放至大氣的情況。
提供予第一端口26的壓力流體係提供至其中之一穿孔30a,且同時,當通過連接通道62時,該壓力流體亦提供至另一穿孔30b,據此將活塞40朝桿固持具52的該側(箭號B方向)擠壓。因此,連接活塞40的活塞桿42和滑動檯14係在分開遠離汽缸主體12方向上一起位移。
此時,伴隨著滑動檯14的位移,構成導引機構16的滾珠72沿著滾珠循環通道運轉,藉此由導引機構16在軸方向導引滑動檯14。
此外,藉由將配置在滑動檯14的一端之止動螺栓86的端部鄰接在構成導引機構16的導引塊34的端表面,滑動檯14的位移係終止於其位移終端位置。
在止動機構18中,在鬆開鎖固螺帽88後,因而使止動螺栓86能前進和後退,螺紋轉動止動螺栓86以調整止動螺栓86凸出固持部分84的端表面的量,藉此使滑動檯14的位移量可以被調整。
另一方面,在從上述位移終端位置的相反方向位移滑動檯14之情況中,先前提供至第一端口26之壓力流體反而提供至第二端口28,同時第一端口26處於開放至大氣的狀態。有鑑於此,將活塞40往分開遠離固持具52的方向(箭號A方向)擠壓。因此,活塞40藉由提供進至穿孔30a、30b的壓力流體在遠離汽缸主體12的方向上移動,且滑動檯14經過與活塞40一起的活塞桿42在接近汽缸主體12的方向上移動。此外,藉由將配置在滑動檯14的端板66上的擋板80鄰接於汽缸主體12的端表面,回復到初始位置(請參閱第4圖)。
形成蓋件46的板體56並不限於上述截面為曲面形狀之情況。例如,如第11A圖所示,具有彎曲部分(閂扣區)120的板體122,其外緣可用以預先彎曲向上,且蓋件126可使用與板體120的截面形狀相符合的第二沖頭124來形成(請參閱第11B圖)。於此情況中,因為彎曲部分120預先形成在板體122中,可更確實地且高精度地形成蓋件126上的彎曲部分(閂扣區)60,使得當將蓋件126安裝於穿孔30a、30b內時,彎曲部分60可確實咬住並成為閂扣於穿孔30a、30b的內圍表面。
此外,可使用具有橢圓形狀的蓋件130取代上述蓋件46、126,如第12A及12B圖所示,或可使用具有截面為曲面的主體部分140之蓋件144,其外緣上形成有平坦部分,如第13A及13B圖所示。再者,在如第12A及12B所示的蓋件130之情況中,於其中安裝有蓋件130的汽缸主體12內的穿孔30a、30b的形狀亦為橢圓形。
此外,如第13A和13B所示之蓋件144,由於藉由第一及第二沖頭106、108的壓製成型,主體部分144塑性形變成平面狀態,接著在徑向向外方向和平坦部分142一起塑性地流動。因此,蓋件144完全形成平面狀,且其外直徑成為擴大。有鑑於此,蓋件144的外周圍部位咬入並垂直閂扣於穿孔30a、30b的內圍表面。
其次,第14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具有蓋件168之流量調節閥150。
如第14圖所示,流量調節閥150包括具有至其中供應有壓力流體的供應端口152之閥本體(本體)158及透過其排出該壓力流體之第一和第二排放端口154、156、容納於配置在閥本體158的上部分的閥帽160中之電磁閥162和藉由電磁閥162的刺激而在供應端口152與第一及第二排放端口154、156之間切換連通狀態的閥栓塞(可移動物體)164。
在閥本體158的一側表面上,供應端口152配置成向內打開。供應端口152通過管道等和未圖示的壓力流體供應源連接,並提供壓力流體至供應端口152。另一方面,將第一和第二排放端口154、156配置在閥本體158的另一側表面上,由供應端口152所提供的壓力流體係選擇性地排放通過第一和第二排放端口154、156。
此外,大約在閥本體158的中間處形成有連通室(腔室)166,供應端口152與第一和第二排放端口154、156通過連通室166而連通。連通室166形成向下開放。連通室166的開口以大致不變的直徑向下延伸,且蓋件168安裝在開口附近。安裝蓋件168以使彎曲部分60在下側,使得彎曲部分60的角度咬入連通室166的內壁表面。有鑑於此,連通室166被蓋件168所密封。在連通室166的上部分配置有固持具170,稍後述及的閥栓塞164可移動地容納於連通室166中。關於蓋件168的材料、其形狀等,因為他們基本上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之蓋件46的材料、形狀相同,則省略該些特徵的詳細說明。
電磁閥162係由纏繞有線圈172的線軸174所製成,固定鐵芯180藉由螺帽178而相對安裝於閥帽160內的套管176而固定,且閥栓塞164係可移動地配置在沿著線軸174內的軸方向。安裝電磁閥162以使固定鐵芯180和閥栓塞164同軸設置。此外,連接至配置在閥帽160內的電線182之連接板184,係電性連接至線軸174,以至於線圈172藉由經電線182所提供的電流之刺激以產生電磁力。
在閥栓塞164的下端上設置有座部分188,其坐落在閥本體158的閥座186上。彈簧190係置於閥栓塞164的上端與固定鐵芯180之間。此外,閥栓塞164乃藉由彈簧190在遠離固定鐵芯180的方向上之彈力而偏移,使得當電磁閥162被刺激時,閥栓塞164朝固定鐵芯180之相對於該彈力的一側移動。
於上述第二實施例中,蓋件168係配置在形成於閥本體158中的連通室166內。安裝蓋件168的彎曲部分60以咬入連絡室166的內壁表面,藉此蓋件168可確實且簡易地密封連通室166。因此,可確實避免從供應端口152流至連通室166的壓力流體外洩。
再者,於第二實施例中,可達到與根據上述第一實施例使用於流體壓力汽缸10的蓋件46相同的功效。
根據本發明之用於流體壓力裝置的蓋件及其固定方法並不限於上述實施例。當然,可以採用各種型式或另外結構而不會偏離如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所提出的本質特性和本發明之目的。
10‧‧‧流體壓力汽缸
12‧‧‧汽缸主體(本體)
14‧‧‧滑動檯
16‧‧‧導引機構
18‧‧‧止動機構
20‧‧‧凹部
26‧‧‧第一端口
28‧‧‧第二端口
30a、30b‧‧‧穿孔
34‧‧‧導引塊
40‧‧‧活塞(可移動物體)
42‧‧‧活塞桿
44‧‧‧汽缸機構
46、126、130、144、168‧‧‧蓋件
48‧‧‧汽缸室(腔室)
52、170‧‧‧固持具
56‧‧‧板體
58、140‧‧‧主體部分(可變形區)
60、120‧‧‧彎曲部分(閂扣區)
62‧‧‧連接通道
64‧‧‧檯主體
66‧‧‧端板
68‧‧‧基座部分
70a、70b‧‧‧導引壁
72‧‧‧滾珠
74‧‧‧第一滾珠導引溝
78a、78b‧‧‧桿孔
80‧‧‧擋板
82‧‧‧擋板安裝孔
84‧‧‧固持部分
86‧‧‧止動螺栓
88‧‧‧鎖固螺帽
90‧‧‧螺栓
92a、92b‧‧‧滾珠循環構件
94‧‧‧遮蓋件
96‧‧‧遮蓋板
98‧‧‧第二滾珠導引溝
100a、100b‧‧‧安裝溝槽
102‧‧‧滾珠循環孔
104a、104b‧‧‧翻轉構件
106‧‧‧第一沖頭(成型夾具)
108、124‧‧‧第二沖頭(成型夾具)
142‧‧‧平坦部分
150‧‧‧流量調節閥
152‧‧‧供應端口
154‧‧‧第一排放端口
156‧‧‧第二排放端口
158‧‧‧閥本體(本體)
160‧‧‧閥帽
162‧‧‧電磁閥
164‧‧‧閥栓塞(可移動物體)
166‧‧‧連通室
172‧‧‧線圈
174‧‧‧線軸
176‧‧‧套管
178‧‧‧螺帽
180‧‧‧固定鐵芯
182‧‧‧電線
184‧‧‧連接板
186‧‧‧閥座
188‧‧‧座部分
190‧‧‧彈簧
第1圖係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具有蓋件之流體壓力汽缸之外部透視圖; 第2圖係為顯示第1圖之向上遠離流體壓力汽缸之情況之分解透視圖; 第3圖係為從第1圖之流體壓力汽缸的下側所視之展開透視圖; 第4圖係為第1圖之流體壓力汽缸之整體縱切截面圖; 第5圖係為沿著V-V線的截面圖; 第6圖係為沿著VI-VI線的截面圖; 第7圖係為沿著VII-VII線的截面圖; 第8圖係為第5圖所示之蓋件之簡易透視圖; 第9圖係為在第5圖所示之流體壓力汽缸內的蓋件內部之放大透視圖; 第10A圖係為顯示板體插入穿孔內並置於第一和第二沖頭之間之情況之放大透視圖; 第10B圖係為藉由第一沖頭和第二沖頭形成蓋件以使該蓋件的直徑擴大之情況之放大透視圖;第11A圖係為根據第一修改,板體插入穿孔內並置於第一和第二沖頭之間之情況之放大透視圖;第11B圖係為藉由第一沖頭和第二沖頭形成蓋件以使該蓋件的直徑擴大之情況之放大透視圖;第12A圖係為根據第二修改,蓋件之放大透視圖;第12B圖係為蓋件之截面圖;第13A圖係為根據第三修改,蓋件之外部透視圖;第13B圖係為蓋件之截面圖;以及第14圖為係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具有蓋件之流量調節閥之外部透視圖。
10...流體壓力汽缸
12...汽缸主體(本體)
14...滑動檯
18...止動機構
32...感測器附接溝槽
64...檯主體
66...端板
68...基座部分
70a、70b...導引壁
76...工件固定孔
82...擋板安裝孔
86...止動螺栓
90...螺栓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46、126、130、144、168),用以密封該流體壓力裝置(10、50)中的腔室(48、166)的開口端部分,該流體壓力裝置(10、50)包括具有該腔室(48、166)在其中的本體(12、158),且壓力流體流入該腔室(48、166),該蓋件(46、126、130、144、168)係藉由使與該腔室(48、166)的截面形狀對應的板體(56、122)的直徑至少朝徑向向外方向塑性地擴展而形成者,藉此該蓋件(46、126、130、144、168)係包括:平板狀之可變形區(58);以及閂扣區(60),係配置在該可變形區(58)的外緣部分並閂於該腔室(48、166)的內壁表面;該閂扣區(60)係相對於該可變形區(58)彎曲而延伸至該腔室(48、166)內的該開口端部分之一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其中,該蓋件(46、126、130、144、168)係由與該本體(12、158)相同的材料所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其中,該蓋件(46、126、130、144、168)的材料之硬度設定為大於該本體(12、158)的材料之硬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其中,該蓋件(46、126、130、144、168)係藉由表面處理或藉由將塗層施加至該蓋件而經塗敷。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其中,在該蓋件(46、126、130、144、168)安裝於該腔室(48、166)內之情況下,該蓋件(46、126、130、144、168)和本體(12、158)係一併藉由表面處理或藉由將塗層施加至該蓋件與該本體而將塗敷。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其中,該流體壓力裝置為流體壓力汽缸(10),其中可移動物體(40)係可位移地配置於該腔室(48)內,並藉由該壓力流體的供應而可位移。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其中,該流體壓力裝置為流量調節閥(150),其中可移動物體(164)係配置以在該腔室(166)內位移,使得流入該腔室(166)內並自該腔室(166)內排出之該壓力流體的流量情況,可藉由該可移動物體(164)的位移而切換。
  8. 一種用於蓋件(46、126、130、144、168)之固定方法,該蓋件(46、126、130、144、168)用於流體壓力裝置(10、150)以密封流體壓力裝置(10、50)中的腔室(48、166)的開口端部分,該流體壓力裝置(10、50)包括具有該腔室(48、166)在其中的本體(12、158),且壓力流體流入該腔室(48、166),該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板體(56、122)插入至該腔室(48、166)內,該板體(56、122)具有弓形部分,該弓形部分係顯現出被該弓形部分所界定的凹陷部,且該凹陷部係面向該開口端 部分,並且該板體(56、122)具有等於或小於該腔室(48、166)截面面積的截面面積;以及沿著該腔室(48、166)內的軸方向緊抓該板體(56、122),同時施壓該板體(56、122)之兩側並導致該板體(56、122)的直徑至少朝徑向向外方向塑性地擴展,藉此形成:平板狀之可變形區(58),以及閂扣區(60),係配置在該可變形區(58)的外緣部分;該閂扣區(60)係相對於該可變形區(58)彎曲而延伸至該腔室(48、166)內的該開口端部分之一側,並且閂於該腔室(48、166)的內壁表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用於蓋件之固定方法,復包括下列步驟:於將該板體(56、122)插入至該腔室(48、166)內之後,將該板體(56、122)設置於沿著該腔室(48、166)內的軸方向的預定位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用於蓋件之固定方法,復包括下列步驟:藉由該腔室(48、166)內的成型夾具(106、108、124)對該板體(46、166)施壓並使該板體(46、166)塑性變形。
TW100108658A 2010-04-01 2011-03-15 用於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及其固定方法 TWI5139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5538A JP5636612B2 (ja) 2010-04-01 2010-04-01 流体圧機器に用いられるキャップ及びその固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0743A TW201200743A (en) 2012-01-01
TWI513911B true TWI513911B (zh) 2015-12-21

Family

ID=44708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8658A TWI513911B (zh) 2010-04-01 2011-03-15 用於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及其固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60074B2 (zh)
JP (1) JP5636612B2 (zh)
KR (1) KR101850306B1 (zh)
CN (1) CN102213247B (zh)
DE (1) DE102011015682A1 (zh)
TW (1) TWI5139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28994B2 (ja) * 2012-06-18 2016-11-24 Smc株式会社 流体圧シリンダ
JP6278310B2 (ja) * 2014-02-05 2018-02-14 Smc株式会社 開閉チャック
JP6332688B2 (ja) * 2014-09-02 2018-05-30 Smc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507134B2 (ja) * 2016-09-27 2019-04-24 Ckd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6224321A (zh) * 2016-10-10 2016-12-14 天津明光太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夹持固定设备
CN117092568A (zh) * 2018-01-19 2023-11-21 北京绪水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冷头效率的监测方法
CN110701910B (zh) * 2018-07-10 2021-08-10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安装锚固组件
CN113090607B (zh) * 2021-03-18 2023-05-26 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高压液压油缸及其密封寿命延长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01006A (en) * 1927-12-03 1931-04-14 La Mont Corp Sealing closure and method of applying same
JPS58123905U (ja) * 1982-02-17 1983-08-23 トキコ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
JPH0415306A (ja) * 1990-04-27 1992-01-20 Kuroda Precision Ind Ltd 流体圧シリンダと該シリンダ本体へのカバー部材取り付け方法
US5265331A (en) * 1992-01-16 1993-11-30 Caterpillar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iston for an axial piston fluid translating device
US20060070520A1 (en) * 2004-10-06 2006-04-06 Fish Elson B End cap assembly
TW200817594A (en) * 2006-09-04 2008-04-16 Smc Kk Seal structure of fluid pressure machine
JP2009257475A (ja) * 2008-04-17 2009-11-05 Fuji Koki Corp 三方切換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3904A (ja) 1982-01-13 1983-07-23 リルコ・マシ−ネンフアブリ−ク・ゲゼルシヤフト・ミツト・ベシユ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自走式の締固め装置
JPS58123904U (ja) * 1982-02-17 1983-08-23 トキコ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
JPS6433056A (en) 1987-07-27 1989-02-02 Kobe Steel Ltd Shaft shaped ceramic cutting tool
JPS6433056U (zh) * 1987-08-21 1989-03-01
JPH0641790B2 (ja) 1990-09-13 1994-06-01 エスエムシー株式会社 筒体の密閉構造及びその加工方法
DE9406613U1 (de) * 1994-04-20 1994-06-30 Festo Kg Arbeitszylinder
GB2316132B (en) 1996-08-13 1999-02-17 Smc Kk Linear actuator
JP3648903B2 (ja) * 1997-02-05 2005-05-18 Nok株式会社 ゲートバルブ用シリンダ
JP2000130405A (ja) * 1998-10-29 2000-05-1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液圧シリンダ
JP3786620B2 (ja) 2002-04-05 2006-06-14 シーケーディ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US6866063B2 (en) * 2002-09-06 2005-03-1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Low leak pressure control actuator
JP3941064B2 (ja) * 2004-02-27 2007-07-04 Smc株式会社 流体圧シリンダ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654189B2 (en) * 2006-10-18 2010-02-02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Heavy duty cylind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01006A (en) * 1927-12-03 1931-04-14 La Mont Corp Sealing closure and method of applying same
JPS58123905U (ja) * 1982-02-17 1983-08-23 トキコ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
JPH0415306A (ja) * 1990-04-27 1992-01-20 Kuroda Precision Ind Ltd 流体圧シリンダと該シリンダ本体へのカバー部材取り付け方法
US5265331A (en) * 1992-01-16 1993-11-30 Caterpillar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iston for an axial piston fluid translating device
US20060070520A1 (en) * 2004-10-06 2006-04-06 Fish Elson B End cap assembly
TW200817594A (en) * 2006-09-04 2008-04-16 Smc Kk Seal structure of fluid pressure machine
JP2009257475A (ja) * 2008-04-17 2009-11-05 Fuji Koki Corp 三方切換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0743A (en) 2012-01-01
CN102213247B (zh) 2015-10-07
JP2011214697A (ja) 2011-10-27
US8960074B2 (en) 2015-02-24
DE102011015682A1 (de) 2012-05-10
CN102213247A (zh) 2011-10-12
KR101850306B1 (ko) 2018-04-19
JP5636612B2 (ja) 2014-12-10
US20110240649A1 (en) 2011-10-06
KR20110110723A (ko) 201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3911B (zh) 用於流體壓力裝置之蓋件及其固定方法
US20100276618A1 (en) Electromagnetic hydraulic valve
TWI577893B (zh) 流體壓力缸
TWI412677B (zh) 先導式提動閥
US11168801B2 (en) Fluid component body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8882078B2 (en) Flow rate control valv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JP6829869B2 (ja) オイルジェット装置
TWI545268B (zh) 線性致動器
TWI467095B (zh) 線型致動器
JP2013082059A (ja) ワークパレット及びこれに用いる固定具
US9010236B2 (en) Linear actuator
JP5184675B2 (ja) 電磁弁
TW201937093A (zh) 閥裝置及流體控制裝置
JP3941064B2 (ja) 流体圧シリンダ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81448B2 (ja)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EP2992210B1 (en) Wax actuator with high cycle life
JP6854276B2 (ja) 計量された逆流を有する油圧テンショナーリザーバ用の圧入逆止弁
JP7391906B2 (ja) 金属-ゴム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895854B1 (en) Power cylinder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varying actuation forces
CN108561562B (zh) 一种电磁阀的阀芯
KR101380178B1 (ko) 고진공 대응용 진공 차단 장치
JP2008181394A (ja) 減圧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