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8234B - 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8234B
TWI498234B TW101140956A TW101140956A TWI498234B TW I498234 B TWI498234 B TW I498234B TW 101140956 A TW101140956 A TW 101140956A TW 101140956 A TW101140956 A TW 101140956A TW I498234 B TWI498234 B TW I4982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disposed
motor
type electric
strad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0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5940A (zh
Inventor
Kenichi Morimoto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25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59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8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8234B/zh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
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於跨坐型電動車輛中將馬達支撐於車體框架,且於馬達之上方或下方配置電池之構造。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2945094號公報
於上述習知之構造中,因作為重量物品之馬達與電池分散(於上下及前後分開)來配置,故而易於成為因馬達及電池之前後方向之位置之不同而導致於施加於前後輪之重量發生偏差,又易於發生行駛時之車輛振動(擺振、搖擺)。
再者,擺振係前輪繞轉向軸小幅搖動之現象,於前輪承載負重較高時容易發生,搖擺係後輪產生組合於偏轉與滾轉方向之搖動的現象,於後輪承載負重較高時容易發生。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實際情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前後輪之重量平衡良好而可抑制行駛時之車輛振動之發生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
作為上述課題之解決手段,第1發明係提供一種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其係包括車體框架(F)者,該車體框架(F)包括頭管部(12)、自該頭管部(12)向後方延伸之框架部(13)、及配置於該框架部(13)中較上述頭管部(12)靠後下方之樞軸部(17),且一方面將把手(19)可旋轉地支撐於上述頭管部(12),一方面於該頭管部(12)之前下方配置前輪(WF),且經由可搖動地支撐於上述樞軸部(17)之支臂部(18)而支撐後輪(WR),且於側視下,於連接上述頭管部(12)與上述後輪(WR)之接地點(X)之直線上配置有馬達(26),於側視下,於與該馬達(26)重疊之位置配置有電池(27、28)。
第2發明係如第1發明所記載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其中上述電池(27、28)係作為獨立單元而配置於上述馬達(26)之側面。
第3發明係如第2發明所記載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其中,於上述馬達(26)突出設置有對上述後輪(WR)傳遞動力之輸出軸(29),且上述電池(27)係配置於上述馬達(26)之輸出軸(29)之側面。
第4發明係如第3發明所記載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其中包括:驅動構件(32),其與上述輸出軸(29)一體地旋轉、或與上述輸出軸(29)嚙合而產生旋轉;及動力傳遞構件(33),其自上述驅動構件(32)對上述後輪(WR)傳遞旋轉力;且上述電池(27、28)配置於上述驅動構件(32)及上述動 力傳遞構件(33)之側面。
第5發明係如第1發明所記載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其中上述電池(27、28)係側視下於上述樞軸部(17)之後下方具有位於上述直線上之後部延長部(27R、28R),且側視下於上述後部延長部(27R、28R)之上方且座椅(21)之下方配置有後收納部(36)。
第6發明係如第1至5發明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其中側視下,於上述電池(27、28)及上述馬達(26)之上方且於上述頭管部(12)與上述座椅(21)之間配置有上收納部(20)。
第7或8發明係如第1至6發明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其中,上述電池(27、28)係側視下於高於上述前輪(WF)之上端之位置具有位於上述直線上之上方突出部(27U、28U),且側視下,於上述上方突出部(27U、28U)之下方且上述前輪(WF)之後方配置有前收納部(35)。
根據第1發明,使作為重量物品之馬達與電池於配置於前輪與後輪之間的狀態下、於車體之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上產生重疊,並使馬達與電池集中於連接頭管部與後輪之接地點之直線上或直線附近,藉此,可形成使前後輪之重量平衡良好者,從而可抑制行駛時之車體振動之發生。
再者,本發明者等人進行銳意研究之結果發現:藉由使重 量物品集中於連接頭管部與後輪之接地點之直線上或直線附近,而可使擺振難以發生,且藉由將重量物配置於車輛前方而可使搖擺難以發生,從而達成本發明之構成。
根據第2發明,可形成使電池之冷卻、拆卸作業良好者。又,藉由使馬達與電池之間之間隙以向前後延伸之方式來形成,可對馬達導入行駛風而促進馬達之冷卻。
根據第3發明,可利用電池來保護馬達之輸出軸。
根據第4發明,一方面使電池容量大型化,並一方面可保護鏈輪等驅動構件及鏈條等動力傳遞構件。
根據第5發明,使作為重量物品之電池之一部分配置於連接頭管部與後輪之接地點之直線上,使輕量之收納部配置於偏離上述直線上之較該直線靠上方處,藉此,可極力抑制車體振動之發生並一方面確保電池之容量,並一方面可設置收納部來確保方便性。
根據第6發明,將輕量之收納部配置於偏離連接頭管部與後輪之接地點之直線之較該直線靠上方處且頭管部附近,藉此,可極力抑制車體振動之發生並確保收納部之容量,並可確保方便性。
根據第7或8發明,將作為重量物品之電池之一部分配置於連接頭管部與後輪之接地點之直線上,使輕量之收納部配置於偏離上述直線上之較該直線靠下方處,藉此,可極力抑制車體振動之發生並一方面確保電池之容量,並一方面可設 置收納部而確保方便性。
以下,根據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於以下所使用之圖式中,箭頭FR係表示車輛之前方,箭頭UP係表示車輛之上方,箭頭LH係表示車輛之左方。
圖1係表示適用與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相關之構造之跨坐型電動二輪機車1,該跨坐型電動二輪機車1之車體框架F包括:頭管部12,其可旋轉地支撐著軸支前輪WF之前叉11;主框架部13,其自頭管部12以緩角度向後下方延伸後,產生彎曲而以急角度向後下方延伸;下行框架部14,其自頭管部12以急角度向後下方延伸後,呈大致水平地向後方延伸,其後,向後上方延伸而與主框架部13之後端部產生結合;座椅軌條部15,其自主框架部13之彎曲部位向後方延伸;及支撐框架部16,其自主框架部13與下行框架部14相結合之部位向後上方延伸,而與座椅軌條部15產生結合。
頭管部12係於上下方向上具有固定之高度尺寸,且於頭管部12之上部側結合有主框架部13,於頭管部12之下部側結合有下行框架部14。又,支撐框架部16、主框架部13之以急角度向後下方延伸之部位、及座椅軌條部15之前部於側視下形成三角形狀之區域。
於主框架部13與下行框架部14產生結合之部位之前側固定附著有樞軸盤17,支臂部18可於上下方向搖動地支撐於 樞軸盤17,且後輪WR軸支於支臂部18之後部。
於前叉11之上部固定有把手19,於主框架部13之上方配置有模仿具有內燃機之機車之燃料箱之形狀的上收納部20。上收納部20係由樹脂材料等所形成,於內側具有收納空間,且敞開適當位置來被使用。又,於上收納部20之後方,且於座椅軌條部15之上方配置有供駕駛員就座之座椅21。又,於車輛前部設置有覆蓋頭管部12之兩側面及前方之前罩22。
位於上下夾持樞軸盤17之主框架部13之後部及下行框架部14之後部,分別固定附著有用以支撐馬達之支架23、24。固定附著於主框架部13之後部之支架23係向前方突出,固定附著於下行框架部14之後部之支架24係向上方突出。又,於下行框架部14之以急角度向後下方延伸之部位之下部,用以支撐馬達之支架25係以向後方突出的方式而被固定附著。
驅動用之馬達26係藉由上述支架23~25而固定外周部之三點,並支撐於主框架部13及下行框架部14。馬達26係配置於由主框架部13及下行框架部14所包圍之空間之內側,且位於車輛前後方向之大致中央。
圖2係表示自圖1之A-A線向下方觀察馬達26周邊之概略圖,亦參照該圖,於馬達26之左方及右方,配置有蓄積供給至馬達26之電力之左電池27與右電池28。左電池27 及右電池28係例如以框體收容鋰離子電池等而成,亦可為收容鉛電池等而成者。
而且,馬達26、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係以側視下重疊之方式來配置,於本實施形態中,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係自側面安裝於車體上,且以可裝卸地之方式來構成。又,於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之間形成有車輛寬度方向之間隙,且該間隙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
此處,如圖2所示,馬達26係具有向左方突出之輸出軸29,且於輸出軸29之前端側外周部形成有嚙合部30。於該嚙合部30嚙合有在馬達26中與輸出軸29鄰接且可旋轉地支撐於支持軸之惰輪31。於惰輪31上設置有與其一體地旋轉之鏈輪32。而且,於鏈輪部32上捲繞有作為動力傳遞構件之驅動鏈條33,如圖1所示,驅動鏈條33向後方延伸並捲繞於後輪WR之後鏈輪34上。藉此,成為使馬達26之旋轉力傳遞至後輪WR。
參照圖1,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係側視下呈現相同形狀,且於上下方向自上收納部20之下緣開始延伸至下行框架部14之呈大致水平地延伸之部位之側面的位置為止。又,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係於前後方向自頭管部12之下方開始延伸至樞軸盤17之附近,於本實施形態中馬達26整體成為藉由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而自兩側面覆蓋之狀態。進而,如圖2所示,馬達26之輸出軸29、惰輪31、鏈 輪部32、及驅動鏈條33之前部係成為藉由左電池27而自左方覆蓋之狀態。
又,於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中側視下位於前輪WF之後方且馬達26之前方之部位,係以局部切除之方式而產生凹陷,並且於該凹陷部位,並以填埋該部位之方式設置有由樹脂材料等所形成之前收納部35。又,側視下,於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之後方區域,露出有由支撐框架部16、主框架部13之以急角度向後下方延伸之部位、及座椅軌條部15之前部所形成之側視下三角形狀之區域,並且於該區域設置有由樹脂材料等所形成之後收納部36。
另一方面,側視下,作為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之一部分之後部延長部27R、28R位於後收納部36之下方且樞軸盤17之後下方,且於後部延長部27R、28R內收容有電池,從而謀求電池容量之大型化。又,如圖2所示,於左電池27之前部下側,形成有於車輛寬度方向內側延伸之內側延長部37,於該內側延長部37中亦收容有電池。進而內側延長部37位於輸出軸29之前方,自前方保護著輸出軸29。
於圖1中,L1係表示連接頭管部12之下端部(詳細而言為下端部之軸中心)與後輪WR之接地點X之直線,L2係表示連接頭管部12之上端部(詳細而言為上端部之軸中心)與後輪WR之接地點X之直線。此處,於本實施形態中,側視下馬達26係以於靠近其中央之部位與直線L1產生重 疊,且於上部側之一部分與直線L2產生重疊之方式來配置,而馬達26係配置於直線L1或L2上。又,關於馬達26之左右之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亦配置於直線L1或直線L2上。
若詳細說明直線L1、L2與跨坐型電動車輛之構成要素之配置關係,則上述前收納部35及後收納部36係位於偏離直線L1及直線L2之位置。又,後部延長部27R、28R係位於直線L1及直線L2上。
又,於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之前部上表面,形成有位於直線L1上之上方突出部27U、28U,該上方突出部27U、28U係位於較前輪WF之上端靠上方之位置,且於其內部收容有電池。再者,上述前收納部35係成為位於上方突出部27U、28U之下方且前輪WF之後方。
如上所說明,上述跨坐型電動二輪機車1係包括如下構造,即其包括車體框架F,該車體框架F包括頭管部12、自頭管部12向後方延伸之主框架部13、及配置於主框架部13中較頭管部12靠後下方之位置之樞軸盤17,且一方面將把手19可旋轉地支撐於頭管部12,並且於頭管部12之前下方配置有前輪WF,且經由可搖動地支撐樞軸盤17之支臂部18來支撐後輪WR,側視下於連接頭管部12與後輪WR之接地點X之直線L1或直線L2上配置有馬達26,且側視下於與馬達26重疊之位置配置有左電池27及右電池 28。
於此種構造中,使作為重量物品之馬達26與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於配置於前輪WF與後輪WR之間的狀態下、於車體之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產生重疊,並使馬達26與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集中於直線L1或直線L2上,藉此,可形成使前後輪之重量平衡良好者,從而可抑制行駛時之車體振動之發生。
再者,關於將馬達26配置於連接頭管部12與後輪WR之接地點X之直線L1或直線L2上之方面,換言之,可說馬達26係以使其至少一部分重疊於由頭管部12、直線L1、及直線L2所包圍之區域R(參照圖1)之方式來配置。
此處,於本實施形態中,對馬達26、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側視下配置於直線L1上及直線L2上之構成進行了說明,但於本發明中,馬達並非必須配置於上述直線L1上及直線L2上之兩者,亦可配置於任一直線上,可說於馬達26僅位於直線L1上之情形時,就低重心化之方面而言為有利,於僅位於直線L2上之情形時,就操作性之方面而言為有利。
並且,關於電池,較佳為與直線L1及L2中之任一者產生重疊,但若與馬達重疊、且與馬達一起集中於上述直線L1及L2中之任一者或其等附近,則可以期待有振動抑制之效果,因此,亦可不需一定與直線L1及L2中之任一者相 重疊。
並且,於該跨坐型電動二輪機車1中,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係作為獨立單元來配置於馬達26之側面,於此種構造中,可使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之冷卻及拆卸作業良好。參照圖2,關於電池之冷卻,具體而言,使馬達26與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之間之間隙以向前後延伸之方式來形成,藉此,可對馬達26導入行駛風Y,而促進馬達26之冷卻。
又,於該跨坐型電動二輪機車1中,於馬達26突出而設置有對後輪WR傳遞動力之輸出軸29,左電池27係配置於馬達26之輸出軸29之側面,於該構造中,可利用左電池27來保護馬達26之輸出軸29。進而,於跨坐型電動二輪機車1中,設置有與輸出軸29嚙合而旋轉之鏈輪部32、及自鏈輪部32對後輪WR傳遞旋轉力之驅動鏈條33,左電池27係配置於鏈輪部32及驅動鏈條33之側面,於此情形時,成為可一方面使左電池27大型化而使電池容量大型化,並且亦可一方面保護鏈輪部32及驅動鏈條33等之構件。
進而,於該跨坐型電動二輪機車1中,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側視下於樞軸盤17之後下方具有位於直線L1及直線L2上之後部延長部27R、28R,側視下於後部延長部27R、28R之上方且座椅21之下方配置有後收納部36,於該構造中,使作為重量物品之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之一部分配置於直線L1及L2上,使輕量之後收納部36配置於偏離上述 直線L1及L2上之較該等直線L1及L2靠上方處,藉此,極力抑制車體振動之發生,且一方面確保電池之容量,一方面可設置收納部來確保方便性。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後部延長部27R、28R係位於直線L1及直線L2上之構成,亦可使該等直線中之任一者與後部延長部27R、28R產生重疊。
又,於該跨坐型電動二輪機車1中,側視下於左電池27右電池28及馬達26之上方且於頭管部12與座椅21之間配置有上收納部20,於該構造中,將輕量之上收納部20配置於偏離直線L1及直線L2之較該等直線L1及直線L2靠上方且於頭管部12附近,藉此,極力抑制車體振動之發生,可確保收納部之容量,並且可確保方便性。
又,於該跨坐型電動二輪機車1中,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係在側視下於高於前輪WF之上端之位置,具有位於直線L1上之上方突出部27U、28U,側視下於上方突出部27U、28U之下方且前輪WF之後方配置有前收納部35。
於該構造中,將作為重量物品之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之一部分配置於直線L1上,將輕量之前收納部35配置偏離上述直線L1上之該直線L1之下方,藉此,極力抑制車體振動之發生,且一方面確保電池之容量,一方面可設置收納部來確保方便性。
以上,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受 上述實施形態限定,可於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進行適當變更。
例如,使用圖3對上述實施形態之變形例進行說明。於該變形例中,馬達之數量係與上述實施形態不同而設置有3個馬達26'。於此例中,使3個馬達中之1個與直線L1產生重疊。即便於以此方式來設置數個馬達之情形時,只要使其中之至少1個與直線L1或直線L2產生重疊,便成為使前後輪之重量平衡良好者而可獲得抑制行駛時之車體振動之效果。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馬達26與左電池27及右電池28係由獨立單元而構成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亦可為馬達26與電池作為一個單元而所構成者。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跨坐型電動車輛,對跨坐型電動二輪機車1進行了說明,但跨坐型三輪電動車輛亦可適用本發明。
進而,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使用驅動鏈條33而對後輪WR傳遞旋轉力之構成進行了說明,但亦可採用軸驅動之構成作為驅動構件及動力傳遞構件。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設置有左右一對電池之構成進行了說明,但電池亦可為單個者。
1‧‧‧跨坐型電動二輪機車(跨坐型電動車輛)
11‧‧‧前叉
12‧‧‧頭管部
13‧‧‧主框架部(框架部)
14‧‧‧下行框架部
15‧‧‧座椅軌條部
16‧‧‧支撐框架部
17‧‧‧樞軸盤(樞軸部)
18‧‧‧支臂部
19‧‧‧把手
20‧‧‧上收納部
21‧‧‧座椅
22‧‧‧前罩
23‧‧‧支架
24‧‧‧支架
25‧‧‧支架
26‧‧‧馬達
26'‧‧‧馬達
27‧‧‧左電池(電池)
27R‧‧‧後部延長部
27U‧‧‧上方突出部
28‧‧‧右電池(電池)
28R‧‧‧後部延長部
28U‧‧‧上方突出部
29‧‧‧輸出軸
30‧‧‧嚙合部
31‧‧‧惰輪
32‧‧‧鏈輪部(驅動構件)
33‧‧‧驅動鏈條(動力傳遞構件)
34‧‧‧後鏈輪
35‧‧‧前收納部
36‧‧‧後收納部
37‧‧‧內側延長部
F‧‧‧車體框架
FR‧‧‧車輛之前方
LH‧‧‧車輛之左方
R‧‧‧由頭管部、直線L1及直線L2所包圍之區域
UP‧‧‧車輛之上方
WF‧‧‧前輪
WR‧‧‧後輪
X‧‧‧接地點
Y‧‧‧駛風
圖1係適用與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相關之構造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之側視圖。
圖2係自圖1之A-A線觀察上述跨坐型電動車輛之主要部分之概略圖。
圖3係說明上述實施形態之變形例之圖。
1‧‧‧跨坐型電動二輪機車(跨坐型電動車輛)
11‧‧‧前叉
12‧‧‧頭管部
13‧‧‧主框架部(框架部)
14‧‧‧下行框架部
15‧‧‧座椅軌條部
17‧‧‧樞軸盤(樞軸部)
16‧‧‧支撐框架部
18‧‧‧支臂部
19‧‧‧把手
20‧‧‧上收納部
21‧‧‧座椅
23‧‧‧支架
22‧‧‧前罩
24‧‧‧支架
25‧‧‧支架
26‧‧‧馬達
27‧‧‧左電池(電池)
27U‧‧‧上方突出部
27R‧‧‧後部延長部
28R‧‧‧後部延長部
28‧‧‧右電池(電池)
29‧‧‧輸出軸
28U‧‧‧上方突出部
34‧‧‧後鏈輪
33‧‧‧驅動鏈條(動力傳遞構件)
36‧‧‧後收納部
35‧‧‧前收納部
FR‧‧‧車輛之前方
F‧‧‧車體框架
R‧‧‧由頭管部、直線L1及直線L2所包圍之區域
UP‧‧‧車輛之上方
WF‧‧‧前輪
WR‧‧‧後輪
X‧‧‧接地點

Claims (8)

  1. 一種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其具備有車體框架(F),該車體框架(F)具備有頭管部(12)、自該頭管部(12)向後方延伸之框架部(13)、及配置於該框架部(13)中較上述頭管部(12)靠後下方之樞軸部(17),且一方面將把手(19)可旋轉地支撐於上述頭管部(12),一方面於該頭管部(12)之前下方配置前輪(WF),並經由可搖動地支撐於上述樞軸部(17)之支臂部(18)而支撐後輪(WR);其特徵在於:以側視時,於連接上述頭管部(12)與上述後輪(WR)之接地點(X)之直線上配置有馬達(26),且以側視時,於與該馬達(26)重疊之位置配置有電池(27、28),於上述電池(27、28)之下方且上述前輪(WF)之後方,且偏離上述直線之該直線之下方,配置有前收納部(35),並且上述前收納部(35)係相較於上述電池(27、28)為輕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其中,上述電池(27、28)係作為獨立單元而配置於上述馬達(26)之側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其中,於上述馬達(26)突出設置有對上述後輪(WR)傳遞動力之輸出軸(29),且上述電池(27)係配置於上述馬達(26)之輸出軸(29)之側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其中,具有:驅動構件(32),其與上述輸出軸(29)一體地旋轉、或與上述輸出軸(29)嚙合而旋轉;及動力傳遞構件(33),其自上述驅動構件(32)對上述後輪(WR)傳遞旋轉力;且上述電池(27、28)係配置於上述驅動構件(32)及上述動力傳遞構件(33)之側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其中,上述電池(27、28)係以側視時,於上述樞軸部(17)之後下方具有位於上述直線上之後部延長部(27R、28R),且以側視時,於上述後部延長部(27R、28R)之上方且座椅(21)之下方配置有後收納部(36)。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其中,以側視時,於上述電池(27、28)及上述馬達(26)之上方且上述頭管部(12)與上述座椅(21)之間配置有上收納部(20)。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其中,上述電池(27、28)係以側視時,於高於上述前輪(WF)之上端之位置具有位於上述直線上之上方突出部(27U、28U),且以側視時,於上述上方突出部(27U、28U)之下方且上述前輪(WF)之後方配置有上述前收納部(35)。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其中,上述電池(27、28)係以側視時,於高於上述前輪(WF)之上端之位置具有位於上述直線上之上方突出部(27U、28U),且以側視時,於上述上方突出部(27U、28U)之下方且上述前輪(WF)之後方配置有上述前收納部(35)。
TW101140956A 2011-12-28 2012-11-05 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 TWI4982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8402A JP5600668B2 (ja) 2011-12-28 2011-12-28 鞍乗型電動車両の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5940A TW201325940A (zh) 2013-07-01
TWI498234B true TWI498234B (zh) 2015-09-01

Family

ID=48674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0956A TWI498234B (zh) 2011-12-28 2012-11-05 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00668B2 (zh)
CN (1) CN103183086B (zh)
TW (1) TWI4982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2941B2 (ja) * 2013-11-05 2017-11-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の支持構造
CN108698666B (zh) * 2016-03-08 2020-04-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装品收纳构造
JP6839296B2 (ja) * 2017-09-11 2021-03-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二輪車
WO2019186954A1 (ja) * 2018-03-29 2019-10-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電動車両
JP6977148B2 (ja) * 2018-03-29 2021-12-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電動車両
TWI778458B (zh) * 2020-11-26 2022-09-21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機車
WO2023127075A1 (ja) * 2021-12-28 2023-07-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0979A (ja) * 1990-08-02 1992-03-24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式二輪車
JPH05330465A (ja) * 1992-03-30 1993-12-14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および電動車両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JP2004210074A (ja) * 2002-12-27 2004-07-29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二輪車
TW200508089A (en) * 2003-06-09 2005-03-01 Honda Motor Co Ltd Hybrid vehicle
JP2008247166A (ja) * 2007-03-30 2008-10-16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TW201026558A (en) * 2008-09-30 2010-07-16 Honda Motor Co Ltd Saddle-ride electric vehicle
TW201130675A (en) * 2010-02-18 2011-09-16 Honda Motor Co Ltd Scooter type vehicle
WO2011121758A1 (ja) * 2010-03-31 2011-10-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47989B2 (ja) * 1990-08-03 2002-01-2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二輪車
JP3939831B2 (ja) * 1997-09-14 2007-07-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水冷エンジンのサーモスタット取付け構造
JP3889275B2 (ja) * 2001-12-20 2007-03-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モータ構造
TW201012669A (en) * 2008-09-30 2010-04-01 Honda Motor Co Ltd Electric motorcycle
JP5084685B2 (ja) * 2008-09-30 2012-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電動車両
JP5479855B2 (ja) * 2009-11-10 2014-04-23 アピックヤマダ株式会社 切削装置及び切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0979A (ja) * 1990-08-02 1992-03-24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式二輪車
JPH05330465A (ja) * 1992-03-30 1993-12-14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および電動車両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JP2004210074A (ja) * 2002-12-27 2004-07-29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二輪車
TW200508089A (en) * 2003-06-09 2005-03-01 Honda Motor Co Ltd Hybrid vehicle
JP2008247166A (ja) * 2007-03-30 2008-10-16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TW201026558A (en) * 2008-09-30 2010-07-16 Honda Motor Co Ltd Saddle-ride electric vehicle
TW201130675A (en) * 2010-02-18 2011-09-16 Honda Motor Co Ltd Scooter type vehicle
WO2011121758A1 (ja) * 2010-03-31 2011-10-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3086B (zh) 2015-10-14
CN103183086A (zh) 2013-07-03
TW201325940A (zh) 2013-07-01
JP2013136310A (ja) 2013-07-11
JP5600668B2 (ja) 2014-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8234B (zh) 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
JP5536909B2 (ja) 電動二輪車
JP5715642B2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JP6183089B2 (ja) 電動車両
KR20130111378A (ko) 전동 삼륜 차량
JP2012201258A (ja) スロットルセンサの取り付け構造
JP2016203954A (ja) 電動車両
TWI486278B (zh) 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
JP2007137408A (ja) 鞍乗り型車両
TWI581997B (zh) Straddle type electric vehicle
TWI751486B (zh) 跨坐型電動車輛
JP677091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スイングアーム構造
JP2014061855A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3184628A (ja) 電動二輪車
JP2013129337A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JP2015033901A (ja) 鞍乗型車両の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JP2017105440A (ja) 自転車
JP6094904B2 (ja) 自動二輪車
JP2019131146A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JP5946355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395492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配線構造
JP3158957U (ja) 自動二輪車
CN100480126C (zh) 低踏板式车辆
JP2014148234A (ja)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配置構造
JP4437899B2 (ja) 二輪車の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