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4368B - A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 molded product of the resin composition - Google Patents
A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 molded product of the resin composition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94368B TWI494368B TW100111486A TW100111486A TWI494368B TW I494368 B TWI494368 B TW I494368B TW 100111486 A TW100111486 A TW 100111486A TW 100111486 A TW100111486 A TW 100111486A TW I494368 B TWI494368 B TW I49436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carbonate resin
- structural unit
- resin composition
- polycarbonate
- group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2—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2—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41—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bound to oxygen
- C08K5/42—Sulfonic acids; Derivative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9/00—Use of PC, i.e. polycarbonat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更詳言之,係關於含有構造單位不同的至少2種聚碳酸酯樹脂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聚碳酸酯樹脂係機械強度、電氣特性、透明性等優異,且已作為工程塑膠而在電氣‧電子機器領域、自動車領域等各種領域中被廣泛地利用。近年,在該等用途領域中,成形加工品的薄壁化、小型化、輕量化係進展,對成形素材進一步的性能提升便有所需求。然而,以雙酚A作為原料之習知聚碳酸酯樹脂,表面硬度係稱不上足夠優異。特別是,在屋外使用之用途中,由於硬度不足,故時常進行對表面實施硬塗處理等附加處理。
於是,期望開發表面硬度高的聚碳酸酯樹脂,並已提出數個提案。
例如,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中,係提案有使用與雙酚A不同的雙酚類當作單體而製造表面硬度優異的聚碳酸酯或共聚碳酸酯之方法。
專利文獻1中,係記載有對聚碳酸酯成形體進行藉由硬化皮膜之硬塗,該硬化皮膜係包括在同一分子內含有2個以上烯性不飽和基及胺甲酸酯鍵結的化合物。
專利文獻2中,作為提高硬度之方法,係提案有包括2種以上芳香族二羥基化合物之共聚碳酸酯樹脂。
又,專利文獻3中,係提案有如硬塗處理般在成形片上貼付不同種類的聚合物並作成多層結構之方法。
又,專利文獻4中,係提案有藉由來自二甲基雙酚環己烷之聚碳酸酯樹脂及雙酚A型聚碳酸酯樹脂之摻合系材料而提升表面硬度。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5-27270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8-18385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0-188719號公報
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第2009/083933號說明書
然而,藉由習知方法所獲得之材料,係無法獲得雖然薄壁卻為高強度、耐熱性及成形性優異、表面硬度高、且色調優異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此現狀下,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高硬度且色調、耐衝擊性及難燃性優異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再者,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表面硬度優異、耐衝擊性優異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中,係由包括表面硬塗層及不同聚碳酸酯樹脂之積層結構所構成。
本發明者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不斷努力研究,結果發現,藉由作成含有特定二種聚碳酸酯樹脂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便成為符合上述目的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而完成本發明。具體而言,本發明者瞭解:藉由作成含有鉛筆硬度相對較高的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之組成物物,且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和上述聚碳酸酯樹脂(b)設成特定重量比,便可獲得表面硬度優異且色調良好,且耐衝擊性、成形性亦不遜於習知聚碳酸酯樹脂之優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更具體而言,本發明者判明:藉由將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以特定重量比混合,便可特異地提升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物性,特別是表面硬度,並且良好地維持色調。例如,聚碳酸酯摻合物、和具有與其相同的構造單位及量之共聚合聚碳酸酯樹脂通常大多為相同物性,但本發明之以特定重量比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的表面硬度,相較於以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相同的重量比率具有相同構造單位之共聚合聚碳酸酯樹脂的表面硬度而言,係顯著較高。此外,若依具有與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同等的表面硬度之方式在共聚合聚碳酸酯樹脂中進行設計,則色調係明顯劣化。
本發明之要旨係在於以下的<1>~<30>。
即,首先,本發明係有關以下的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發明。
<1>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至少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及具有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不同的構造單位之聚碳酸酯樹脂(b)者,其特徵為,係滿足以下條件:(i)聚碳酸酯樹脂(a)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係高於聚碳酸酯樹脂(b)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ii)聚碳酸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之重量比為1:99~45:55;(iii)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係高於聚碳酸酯樹脂(b)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2級以上;(iv)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夏比衝擊強度值(Charpy impact strength value)係大於聚碳酸酯樹脂(a)之夏比衝擊強度值。
<2>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至少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及具有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不同的構造單位之聚碳酸酯樹脂(b)者,其特徵為,係滿足以下條件:(i)聚碳酸酯樹脂(a)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係高於聚碳酸酯樹脂(b)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ii)聚碳酸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之重量比為1:99~45:55;(iii)聚碳酸酯樹脂(a)之黏度平均分子量Mv(a)和聚碳酸酯樹脂(b)之黏度平均分子量Mv(b)之比,Mv(a)/Mv(b),為0.02以上且1.5以下。
<3>如上述<2>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Mv(a)為20000以下。
<4>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至少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及具有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不同的構造單位之聚碳酸酯樹脂(b)者,其特徵為,係滿足以下條件:(i)聚碳酸酯樹脂(a)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係高於聚碳酸酯樹脂(b)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ii)聚碳酸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之重量比為1:99~45:55;(iii)聚碳酸酯樹脂(b)於溫度280℃、剪切速度122sec-1
之熔融黏度係高於聚碳酸酯樹脂(a)於溫度280℃、剪切速度122sec-1
之熔融黏度。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為F以上。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為HB以上。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係至少含有來自下述一般式(1)所示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之聚碳酸酯樹脂;
[化1]
(一般式(1)中,R1
及R2
係分別獨立地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R3
及R4
係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X係表示單鍵、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烷基、經氧化或未經氧化之硫原子、或氧原子)。
<8>如上述<7>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係至少含有來自從下述一般式(1a)~(1c)所組成群組中選出之至少一種化合物的構造單位(a)之聚碳酸酯樹脂;
[化2]
[化3]
[化4]
<9>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b)係主要含有來自下述一般式(2)所示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b)之聚碳酸酯樹脂;
[化5]
<10>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黃色指數(YI)為4.0以下。
<11>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進一步含有難燃劑。
<12>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在製造上述<1>至<11>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方法中,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及上述聚碳酸酯樹脂(b)予以熔融混練。
<13>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在製造上述<1>至<11>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方法中,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及上述聚碳酸酯樹脂(b)予以乾式摻合。
<14>一種射出成形體,其特徵為,將上述<1>至<11>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予以射出成形而獲得。
<15>一種擠出成形體,其特徵為,將上述<1>至<11>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予以擠出成形而獲得。
<16>如上述<15>記載之擠出成形體,其中,擠出成形體為片材或薄膜。
<17>一種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係含有來自下述一般式(1)所示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a)、及與上述構造單位(a)不同的構造單位(b)者,其特徵為,上述構造單位(a)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之含有率[S]和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之含有率[T]之比([S]/[T])為大於1.00且2.00以下;
[化6]
(一般式(1)中,R1
及R2
係分別獨立地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R3
及R4
係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X係表示單鍵、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烷基、經氧化或未經氧化之硫原子、或氧原子)。
<18>如上述<17>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為射出成形體。
<19>如上述<17>或<18>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上述構造單位(a)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之含有率[S]和在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之含有率[T]之比([S]/[T])為1.01以上且1.50以下。
<20>如上述<17>至<19>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為HB以上。
<21>如上述<17>至<20>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上述構造單位(a)係來自從下述一般式(1a)~(1c)所組成群組中選出之至少一種化合物的構造單位;
[化7]
[化8]
[化9]
<22>如上述<17>至<21>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上述構造單位(b)係主要為來自下述一般式(2)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
[化10]
<23>如上述<17>至<22>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係至少含有:含有來自上述一般式(1)所示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a)之聚碳酸酯樹脂(a);及含有與上述構造單位(a)不同的構造單位(b),且具有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不同的構造之聚碳酸酯樹脂(b)。
<24>如上述<23>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係高於上述聚碳酸酯樹脂(b)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
<25>如上述<23>或<24>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為F以上。
<26>如上述<23>至<25>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之黏度平均分子量係大於上述聚碳酸酯樹脂(b)之黏度平均分子量。
<27>一種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製造方法,係上述<23>至<26>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製造方法,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係至少含有:含有來自下述一般式(1)所示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a)之聚碳酸酯樹脂(a)、及含有與上述構造單位(a)不同的構造單位(b)之聚碳酸酯樹脂(b),並將該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予以熔融混練或乾式摻合後而成形,其特徵為,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之黏度平均分子量係大於上述聚碳酸酯樹脂(b)之黏度平均分子量;
[化11]
(一般式(1)中,R1
及R2
係分別獨立地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R3
及R4
係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X係表示單鍵、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烷基、經氧化或未經氧化之硫原子、或氧原子)。
<28>如上述<27>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構造單位(a)係來自從下述一般式(1a)~(1c)所組成群組中選出之至少一種化合物的構造單位;
[化12]
[化13]
[化14]
<29>如上述<27>或<28>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構造單位(b)係主要為來自下述一般式(2)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
[化15]
<30>如上述<27>至<29>中任一項記載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成形為射出成形。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表面硬度大幅提升、且色調良好、耐衝擊性和成形性平衡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即,藉由作成以特定重量比含有聚碳酸酯樹脂(b)、及鉛筆硬度相對較高的聚碳酸酯樹脂(a)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便可在不損及聚碳酸酯樹脂(b)之物性的情況下,提高表面硬度,且良好地保持色調,並使耐衝擊性和成形性達到平衡。例如,在使用雙酚A型聚碳酸酯當作聚碳酸酯樹脂(b)之情況,可一面將屬於雙酚A型聚碳酸酯之特徵的耐衝擊性、透明性、色調等的下降設為最小限度,一面提升屬於雙酚A型聚碳酸酯之缺點的表面硬度。
又,根據本發明,可提供表面硬度優異、難燃性良好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
首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至少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及具有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不同的構造單位之聚碳酸酯樹脂(b)者,其特徵為,上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滿足以下說明之(i)~(iv)的條件。
此外,本發明中,所謂「具有不同的構造單位」,[I]在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各為同元聚合體(均聚物)之情況,係意指“構造單位的種類不同”;[II]在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中之至少任一者為共聚合體(共聚物)之情況,係包含下述者之概念:(A)構造單位的種類不同;或(B)構造單位的種類相同,且該構造單位的組成比不同。
即,上述[I]的具體例為,聚碳酸酯樹脂(a)係由構造單位(a)所構成的均聚物,且聚碳酸酯樹脂(b)係由構造單位(b)所構成的均聚物之情況。
上述[II](A)的具體例為,聚碳酸酯樹脂(a)係由構造單位(a)及構造單位(c)所構成的共聚物,且聚碳酸酯樹脂(b)係由構造單位(b)及構造單位(c)所構成的共聚物之情況。
上述[II](B)的具體例為,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各由構造單位(a)及構造單位(b)所構成,但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中之構造單位(a)及構造單位(b)的比率係相異之情況。
首先,作為條件(i),構成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的聚碳酸酯樹脂(a)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係高於聚碳酸酯樹脂(b)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此外,此處所規定之聚碳酸酯樹脂或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鉛筆硬度,係詳細內容說明於實施例中的評估方法「(1)成形體之鉛筆硬度」,且以射出成形體之形式測定之鉛筆硬度。以下,本說明書中,只要沒有特別說明,在僅記載為「鉛筆硬度」之情況,係意指該射出成形體之鉛筆硬度。
在聚碳酸酯樹脂(a)之鉛筆硬度係相同或低於聚碳酸酯樹脂(b)之鉛筆硬度之情況,會有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鉛筆硬度變低之可能性,成形體表面容易刮傷。
此外,聚碳酸酯樹脂(a)之較適合鉛筆硬度,以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計為F以上。若聚碳酸酯樹脂(a)之鉛筆硬度未滿F,則會有無法充分提升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鉛筆硬度之情形。
其次,作為條件(ii),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中的聚碳酸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之重量比為1:99~45:55之範圍。較佳為3:97~45:55,更佳為5:95~40:60,再佳為10:90~30:70。在聚碳酸酯樹脂(a)的比例過多之情況,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的色調會惡化,且無法獲得充分的耐衝擊性,而在聚碳酸酯樹脂(a)的比例過少之情況,會有鉛筆硬度變得不足之可能性。
又,作為條件(iii),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係高於聚碳酸酯樹脂(b)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2級以上,較佳係謀求高於3級以上。
鉛筆硬度的等級從較低開始為2B、B、HB、F、H、2H、3H、4H,所謂「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鉛筆硬度係高於聚碳酸酯樹脂(b)之鉛筆硬度2級以上」,係意指例如,若聚碳酸酯樹脂(b)之鉛筆硬度為2B,則為HB以上之鉛筆硬度;若聚碳酸酯樹脂(b)之鉛筆硬度為B,則為F以上之鉛筆硬度;若聚碳酸酯樹脂(b)之鉛筆硬度為HB,則為H以上之鉛筆硬度。
再者,作為條件(iv),係謀求含有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而構成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夏比衝擊強度值大於聚碳酸酯樹脂(a)之夏比衝擊強度值。
此外,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夏比衝擊強度值係根據最終製品的形態、用途等而適宜地決定,通常為8kJ/m2
以上,較佳為10kJ/m2
以上。夏比衝擊強度值未滿8kJ/m2
之情況,會有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變得容易破裂之疑虞。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夏比衝擊強度值係可藉由依照JIS K-7111之測定法而求得。具體的測定法係詳述於實施例中。
聚碳酸酯樹脂(a)、具有與上述構造單位(a)不同的構造單位之聚碳酸酯樹脂(b),係只要滿足上述要件(i)~(iii),則無特別限定。
依此,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以特定重量比含有鉛筆硬度相對較低之聚碳酸酯樹脂(b)、及鉛筆硬度相對較高之聚碳酸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鉛筆硬度係高於聚碳酸酯樹脂(b)2級以上,且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夏比衝擊強度值係大於聚碳酸酯樹脂(a)。
藉由作成上述構成,可獲得表面硬度大幅提升、且色調良好、耐衝擊性和成形性平衡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依此,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以特定重量比含有鉛筆硬度相對較低之聚碳酸酯樹脂(b)、及鉛筆硬度相對較高之聚碳酸酯樹脂(a),且聚碳酸酯樹脂(a)之黏度平均分子量Mv(a)和聚碳酸酯樹脂(b)之黏度平均分子量Mv(b)之比,Mv(a)/Mv(b),係為特定的範圍。具體而言,聚碳酸酯樹脂(a)之黏度平均分子量Mv(a)和聚碳酸酯樹脂(b)之黏度平均分子量Mv(b)之比,Mv(a)/Mv(b),較佳為0.02以上且2.0以下,更佳為0.3以上且1.5以下,再佳為0.4以上且1.2以下。Mv(a)/Mv(b)未滿0.02之情況,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表面硬度變低。Mv(a)/Mv(b)小之情況,會有耐衝擊性下降之可能性。又,Mv(a)/Mv(b)大之情況,表面硬度提升效果變小,會有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表面硬度變低之可能性。又,熔融黏度變得非常大,流動性惡化,會有成形性差劣之情形。
藉由作成上述構成,可獲得表面硬度高且良好、且色調、耐衝擊性均優異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依此,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以特定重量比含有鉛筆硬度相對較低且熔融黏度較高之聚碳酸酯樹脂(b)、及鉛筆硬度相對較高且熔融黏度較低之聚碳酸酯樹脂(a)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具體而言,係謀求聚碳酸酯樹脂(b)於溫度280℃、剪切速度122sec-1
之熔融黏度(以下有時簡稱為「聚碳酸酯樹脂(b)之熔融黏度」)高於聚碳酸酯樹脂(a)於溫度280℃、剪切速度122sec-1
之熔融黏度(以下有時簡稱為「聚碳酸酯樹脂(a)之熔融黏度」)。
若不滿足此條件,則表面硬度提升效果變小,且會有色調惡化之疑虞,故而不佳。此外,熔融黏度可使用後述於實施例中之毛細管流變儀「Capillograph 1C」(東洋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進行測定。
藉由作成上述構成,可獲得雖然薄壁卻為高強度、表面硬度高、成形性高且良好,色調、耐衝擊性均優異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此外,聚碳酸酯樹脂之組成物、和具有與其相同的構造單位及量之共聚合聚碳酸酯樹脂通常大多為相同物性,然,雖然詳細的理由現在並不清楚,但本發明之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的表面硬度,相較於以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相同的重量比具有相同構造單位之共聚合聚碳酸酯樹脂的表面硬度而言,係顯著較高。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較佳係滿足以下。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通常為HB以上,較佳為F以上,更佳為H以上。若鉛筆硬度低,則表面硬度變低,會有作成成形體時容易刮傷之情形。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黃色指數(YI)通常為4.0以下,較佳為3.5以下,更佳為3.0以下,特佳為2.5以下。通常,係為3.0以下,較佳為2.8以下,更佳為2.5以下。若YI過高,則色調變差,就成形體而言變得缺乏設計性,尤其在需要著色的成形體中,亮度變得不足,會有成為暗淡的顏色之可能性。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熔融黏度於溫度280℃、剪切速度122(sec-1
),較佳為30,000Poise以下,更佳為25,000Poise以下,特佳為11,000Poise以下,最佳為9,000Poise以下。若熔融黏度為30,000Poise以上,則流動性大幅下降,會有成形性惡化之疑虞。此外,該熔融黏度可使用後述之毛細管流變儀「Capillograph 1C」(東洋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進行測定。
聚碳酸酯樹脂(a)之熔融黏度通常為500~30,000Poise之範圍,較佳為1,000~25,000Poise之範圍,更佳為1,500~20,000Poise之範圍。
若聚碳酸酯樹脂(a)之熔融黏度過高,則會有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表面硬度提升效果變小之疑虞,且會有成形體之色調變差之疑虞,故而不佳。
若聚碳酸酯樹脂(a)之熔融黏度過低,則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變低,會有耐熱性惡化之疑虞,且亦會有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的耐衝擊性變低之疑虞,故而不佳。
聚碳酸酯樹脂(b)之熔融黏度通常為1,000~40,000Poise之範圍,較佳為3,000~30,000Poise之範圍,更佳為5,000~25,000Poise之範圍。
若聚碳酸酯樹脂(b)之熔融黏度過高,則會有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表面硬度提升效果變小之疑虞,且會有成形體之YI變高之疑虞,故而不佳。
若聚碳酸酯樹脂(b)之熔融黏度過低,則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變低,會有耐熱性惡化之疑虞,且亦會有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的耐衝擊性變低之疑虞,故而不佳。
聚碳酸酯樹脂(a)之黏度平均分子量通常為1,000~100,000之範圍,較佳為3,000~50,000之範圍,更佳為5,000~30,000之範圍,特佳為6,000~20,000之範圍,最佳為6,000~19,000之範圍。若黏度平均分子量過高,則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熔融黏度變高,且表面硬度提升效果有變小之可能性,故而不佳。又,若黏度平均分子量過低,則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表面硬度提升效果變小,且亦會有耐衝擊性、強度等變低之情形,故而不佳。
聚碳酸酯樹脂(b)之黏度平均分子量通常為1,000~100,000之範圍,較佳為5,000~50,000之範圍,更佳為10,000~40,000之範圍,特佳為20,000~30,000之範圍。若黏度平均分子量過高,則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熔融黏度變高,會有流動性下降之可能性,故而不佳。又,若黏度平均分子量過低,則樹脂組成物之表面硬度提升效果變小,且亦會有耐衝擊性、強度等變低之情形,故而不佳。
再者,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係含有來自下述一般式(1)所示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a)、及與上述構造單位(a)不同的構造單位(b)者,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的該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S]和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的該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T]之比([S]/[T])為大於1.00且2.00以下。
[化16]
(一般式(1)中,R1
及R2
係分別獨立地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R3
及R4
係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X係表示單鍵、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烷基、經氧化或未經氧化之硫原子、或氧原子)。
本發明之特徵,係在含有上述2種構造單位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中,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的該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S]和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的該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T]之比([S]/[T])為大於1.00且2.00以下,較佳係S/T為1.01以上且1.50以下,更佳係1.10以上且1.20以下。
即,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的該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係大於在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的該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
依此,若為含有較多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的構造單位(a)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則可獲得表面硬度大幅提升且色調良好、耐衝擊性獲得改良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
特定而言,若[S]/[T]為1.01以上且1.50以下,則可獲得表面硬度、耐衝擊性更優異的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
此外,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之該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S]、及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之該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T],係可藉由NMR法求得。更詳言之,藉由使用核磁共振裝置(NMR裝置),對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氘代氯仿溶液進行1
H-NMR測定時所觀測到依存於二羥基化合物的特徵訊號之面積強度比,便可求得各構造單位之莫耳組成。由該所獲得之莫耳組成、及各構造單位之式量,而求得各構造單位之重量比。
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之該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S]、及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之該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T]之個別具體求取方法係如下。
在室溫(25℃),將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浸漬於二氯甲烷中。從浸漬開始經過5秒後,將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從二氯甲烷中取出,獲得二氯甲烷溶液。從該二氯甲烷溶液中除去二氯甲烷,獲得殘渣。將該殘渣溶解於氘代氯仿,使用1
H-NMR法測定該溶液。
經由所獲得1
H-NMR圖譜之構造單位(a)的訊號強度及其他構造單位的訊號強度,算出構造單位(a)相對於所獲得之所有構造單位合計的比例,設為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之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S](wt%)。
在室溫(25℃),將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浸漬並完全溶解於二氯甲烷中,獲得二氯甲烷溶液。分取該二氯甲烷溶液中之約50g,除去二氯甲烷,獲得殘渣。將該殘渣溶解於氘代氯仿,使用1
H-NMR法測定該溶液。
經由所獲得1
H-NMR圖譜之構造單位(a)的訊號強度及其他構造單位的訊號強度,算出構造單位(a)相對於所獲得之所有構造單位合計的比例,設為成形體整體之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T](wt%)。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較佳為射出成形體。
若為射出成形體,則具有可依高週期將複雜形狀的成形體予以成形等之優點。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通常為HB以上,較佳為F以上,更佳為H以上。若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之鉛筆硬度低,則有成形體容易刮傷之情形。此外,鉛筆硬度的等級從較低開始為2B、B、HB、F、H、2H、3H、4H。
此外,評估表面之鉛筆硬度時的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成形條件並無特別限定,任意成形方法皆可。
以下,針對適合作為構成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聚碳酸酯樹脂(a)、及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係構造單位不同之聚碳酸酯樹脂(b)的聚碳酸酯樹脂進行說明。
作為聚碳酸酯樹脂(a),首先,可列舉至少含有來自下述一般式(1)所示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a)之聚碳酸酯樹脂作為適合例。
[化17]
(一般式(1)中,R1
及R2
係分別獨立地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R3
及R4
係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X係表示單鍵、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烷基、經氧化或未經氧化之硫原子、或氧原子)。
此處,一般式(1)中,作為R1
及R2
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可列舉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正戊基、第二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等;作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可列舉例如,苯基、苄基、甲苯基、4-甲基苯基、萘基等。
作為R3
及R4
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可列舉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正戊基、第二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等;作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可列舉例如,苯基、苄基、甲苯基、4-甲基苯基、萘基等。
此等之中,R1
及R2
較佳為甲基、乙基、正丙基、4-甲基苯基,特佳為甲基。R3
及R4
較佳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4-甲基苯基,特佳為氫原子。此處,一般式(1)中之R1
、R2
、R3
及R4
之鍵結位置,係選自相對於各苯環上之X為2位、3位、5位及6位之任意位置,較佳為3位或5位。
又,一般式(1)中,X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烷基之情況,係以下述構造式表示。作為X之經氧化或未經氧化之硫原子,可列舉例如,-S-、-SO2
-。
[化18]
此處,R5
及R6
係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Z係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4~20之伸烷基或多亞甲基。n係表示1~10之整數。
作為R5
及R6
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可列舉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正戊基、第二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等;作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可列舉例如,苯基、苄基、甲苯基、4-甲基苯基、萘基等。
此等之中,R5
及R6
較佳為甲基、乙基、正丙基、4-甲基苯基,特佳為甲基。特佳係R5
及R6
兩者皆為甲基,n為1,即,式(1)之X為亞異丙基。
Z係在一般式(1)中,鍵結至與2個苯基鍵結的碳,並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價碳環。作為二價碳環,可列舉例如,亞環戊基、亞環己基、亞環庚基、亞環十二基或亞金剛烷基等亞環烷基(較佳為碳數4~碳數12);作為經取代者,可列舉例如,該等中具有甲基取代基、乙基取代基者等。此等之中,較佳為亞環己基、亞環己基之甲基取代體、亞環十二基。
至少含有來自上述一般式(1)所示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之聚碳酸酯樹脂(a)中,較適合使用含有來自從下述一般式(1a)~(1i)所組成群組中選出之至少一種化合物的構造單位(a)之聚碳酸酯樹脂。
[化19]
[化20]
[化21]
[化22]
[化23]
[化24]
[化25]
[化26]
[化27]
上述化合物中,特別適合使用含有來自從下述一般式(1a)~(1c)所組成群組中選出之至少一種化合物的構造單位(a)之聚碳酸酯樹脂。
此外,聚碳酸酯樹脂(a),在不損及其性能之範圍中,亦可含有來自上述一般式(1)所示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以外之構造單位。
作為構造單位(a)以外之構造單位,並無特別限制,具體而言,可列舉來自2,2-雙(4-羥基苯基)丙烷(以下有時稱為「雙酚A」)、無水糖醇等脂環式二羥基化合物、螺甘油等環狀醚化合物的構造單位。此等之中,特佳為來自雙酚A的構造單位。
此外,從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製造容易性的觀點而言,聚碳酸酯樹脂(a)中的構造單位(a)之含量,以聚碳酸酯樹脂(a)之構造單位總量作為100重量%,較佳為50重量%以上,更佳為75重量%以上,特佳為95重量%以上(含有100重量%)。
此外,聚碳酸酯樹脂(a)中的構造單位之含量,係可藉由在上述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中所說明之NMR法求得。
其次,作為聚碳酸酯樹脂(b),較適合使用含有來自從下述一般式(2)~(13)所組成群組中選出之至少一種化合物的構造單位(b)之聚碳酸酯樹脂,更適合使用主要含有來自下述一般式(2)所示之雙酚A的構造單位之雙酚A型聚碳酸酯樹脂。此處,所謂「主要含有來自雙酚A的構造單位」,係意指構成聚碳酸酯樹脂(b)之構造單位中,50重量%以上,較佳80重量%以上,更佳90重量%以上為來自雙酚A的構造單位。
此外,聚碳酸酯樹脂(b)只要含有屬於構造單位(a)以外之構造單位的構造單位(b)即可,含有構造單位(b)以外之構造單位亦可。因此,聚碳酸酯樹脂(b)亦可含有構造單位(a)(即,聚碳酸酯樹脂(b)係含有構造單位(a)及構造單位(b)之共聚物)。
一方面,聚碳酸酯樹脂(b)若含有多量構造單位(a),則會有色調惡化、耐衝擊性下降之疑虞,因此,含於聚碳酸酯樹脂(b)之構造單位(a)的比例,以聚碳酸酯樹脂(b)之構造單位總量作為100重量%,較佳為未滿50重量%,更佳為未滿25重量%,且以未滿5重量%(含有0重量%)為佳。
此外,聚碳酸酯樹脂(b)中的構造單位之含量,係可藉由NMR法求得。具體而言,藉由使用核磁共振裝置(NMR裝置),對聚碳酸酯樹脂(b)之氘代氯仿溶液進行1
H-NMR測定時所觀測到依存於合成聚碳酸酯樹脂(b)時所使用之二羥基化合物的特徵訊號之面積強度比,便可求得各構造單位之莫耳組成。由該所獲得之莫耳組成、及各構造單位之式量,而求得各構造單位之重量比。
[化28]
[化29]
[化30]
[化31]
[化32]
[化33]
[化34]
[化35]
[化36]
[化37]
[化38]
[化39]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中,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平均含有率)並無特別限定,以該聚碳酸酯樹脂之構造單位總量(構造單位(a)、構造單位(b)及其他構造單位之合計)作為100重量%,通常為未滿50重量%,較佳為20重量%以下。
此外,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中的構造單位之含有率,係可藉由NMR法求得。
此外,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就製造容易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至少含有:含有來自上述一般式(1)所示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a)之聚碳酸酯樹脂(a);及含有與上述構造單位(a)不同的構造單位(b),且具有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不同的構造之聚碳酸酯樹脂(b)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
此外,上述聚碳酸酯樹脂(b)係含有與上述構造單位(a)不同的構造單位(b),且具有與聚碳酸酯樹脂(a)不同的構造之聚碳酸酯樹脂。即,不僅是聚碳酸酯樹脂(a)係由構造單位(a)所構成之均聚物、且聚碳酸酯樹脂(b)係由構造單位(b)所構成之均聚物之情況,在聚碳酸酯樹脂(b)係含有構造單位(a)作為構造單位(b)以外之構造單位的共聚合體(共聚物)之情況,與聚碳酸酯樹脂(a)均為「不同的構造」。
此外,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含有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之情況,係期望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高於上述聚碳酸酯樹脂(b)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
在聚碳酸酯樹脂(a)之鉛筆硬度相同或低於聚碳酸酯樹脂(b)之鉛筆硬度之情況,會有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鉛筆硬度變低之可能性,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容易刮傷。
聚碳酸酯樹脂(a)之較適合鉛筆硬度,以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計為F以上。若聚碳酸酯樹脂(a)之鉛筆硬度未滿F,則會有無法充分提升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鉛筆硬度之情形。
此外,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之鉛筆硬度,係以依照後述於實施例的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之鉛筆硬度中記載的方法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表面強度,分別作為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a)之鉛筆硬度。
再者,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含有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之情況,聚碳酸酯樹脂(a)之黏度平均分子量較佳係大於上述聚碳酸酯樹脂(b)之黏度平均分子量。藉由此種黏度平均分子量之差異,而推定可獲得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與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的構造單位之含量係不同的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
其次,針對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以下有時將「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總稱為「聚碳酸酯樹脂」。)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係藉由使用二羥基化合物與羰基化合物進行聚合而獲得。具體而言,係有:使二羥基化合物與氯化羰基(以下有時稱為「CDC」或「光氣」)在未任意混合之有機相與水相間之界面進行反應,藉此製造聚碳酸酯樹脂之界面聚縮合法(以下有時稱為「界面法」);以及使二羥基化合物與羰基化合物在酯交換反應觸媒存在下,以熔融狀態進行酯交換反應,藉此製造聚碳酸酯樹脂之熔融聚縮合法(以下有時稱為「熔融法」)。
以下,分別針對界面法及熔融法進行具體說明。
關於根據界面法之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通常,係調製二羥基化合物之鹼水溶液(原料調製步驟),在例如作為縮合觸媒之胺化合物的存在下,在有機溶媒中進行二羥基化合物與光氣(COCl2
)之界面聚縮合反應,接著,經過中和、水洗、乾燥步驟,便獲得聚碳酸酯樹脂。具體而言,根據界面法之聚碳酸酯樹脂製程,係至少具有:進行單體成分等原料調製之原料調製步驟;進行寡聚化反應之寡聚化步驟;進行使用寡聚物的聚縮合反應之聚縮合步驟;藉由鹼洗淨、酸洗淨、水洗淨而洗淨聚縮合反應後的反應液之洗淨步驟;預濃縮經洗淨之反應液並將聚碳酸酯樹脂造粒後進行單離之聚碳酸酯樹脂單離步驟;以及將經單離之聚碳酸酯樹脂粒子乾燥之乾燥步驟。
界面法中,一般係使用有機溶媒。
以下,針對各步驟進行說明。
原料調製步驟係於原料調製槽中,調製含有二羥基化合物、氫氧化鈉(NaOH)或氫氧化鎂(Mg(OH)2
)等金屬化合物之水溶液、及脫鹽水(DMW),以及視需要復含有亞硫酸氫鹽(HS)等還原劑之二羥基化合物的鹼水溶液等原料。
作為屬於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的原料之二羥基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上述一般式(1)所示之式(1a)~(1i)及式(2)~(13)所示之二羥基化合物等。
作為金屬化合物,通常較佳為氫氧化物,可列舉例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鋰、氫氧化鉀、氫氧化鎂、氫氧化鈣等。此等之中,特佳為氫氧化鈉。
金屬化合物相對於二羥基化合物之比例,通常為1.0~1.5(當量比),較佳為1.02~1.04(當量比)。金屬化合物之比例過多或過少之情況,會對後述之寡聚化步驟中所獲得之碳酸酯寡聚物之末端基造成影響,結果,有聚縮合反應變得異常之傾向。
其次,寡聚化步驟係在既定反應器中,將原料調製步驟所調製之二羥基化合物的鹼水溶液與光氣(CDC),在二氯甲烷(CH2
Cl2
)等有機溶媒之存在下,進行二羥基化合物之光氣化反應。
接著,於已進行二羥基化合物之光氣化反應的混合液中,添加三乙胺(TEA)等縮合觸媒、及對第三丁基酚(pTBP)等連鎖停止劑,並進行二羥基化合物之寡聚化反應。
其次,二羥基化合物之寡聚化反應液係在進一步進行寡聚化反應後,導入既定的靜置分離槽,分離含有碳酸酯寡聚物之有機相與水相,將經分離之有機相供給至聚縮合步驟。
此處,從將二羥基化合物的鹼水溶液供給至進行二羥基化合物之光氣化反應的反應器開始,至置入靜置分離槽為止的寡聚化步驟之滯留時間,通常為120分鐘以下,較佳為30~60分鐘。
在寡聚化步驟使用之光氣,通常係以液狀或氣體狀使用。寡聚化步驟中之CDC較佳使用量,係根據反應條件,特別是反應溫度及水相中之二羥基化合物的濃度而適宜地選擇,並無特別限定。通常,相對於二羥基化合物1莫耳,CDC為1~2莫耳,較佳為1.05~1.5莫耳。若CDC之使用量過多,則有未反應CDC變多,原單位極端地惡化之傾向。又,若CDC之使用量過少,則有氯甲酸酯基量不足,變得無法進行適切的分子量伸長之傾向。
在寡聚化步驟中,通常係使用有機溶媒。作為有機溶媒,可列舉在寡聚化步驟之反應溫度及反應壓力中,溶解光氣及碳酸酯寡聚物、聚碳酸酯樹脂等反應生成物,且與水不相溶(或者,不會與水形成溶液)之任意惰性有機溶媒。
作為此種惰性有機溶媒,可列舉例如,己烷、正庚烷等脂肪族烴;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二氯丙烷及1,2-二氯乙烯等氯化脂肪族烴;苯、甲苯及二甲苯等芳香族烴;氯苯、鄰二氯苯及氯甲苯等氯化芳香族烴;其他硝基苯及乙醯苯等經取代之芳香族烴。
此等之中,較適合使用二氯甲烷或氯苯等氯化烴。此等惰性有機溶媒係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溶媒形成混合物而使用。
寡聚化反應可在縮合觸媒之存在下進行。縮合觸媒之添加時期,較佳為消耗CDC之後。作為縮合觸媒,可從使用於二相界面縮合法之多個縮合觸媒中任意選擇。可列舉例如,三烷基胺、N-乙基吡咯啶、N-乙基哌啶、N-乙基啉、N-異丙基哌啶、N-異丙基啉等。其中,較佳為三乙基胺、N-乙基哌啶。
本實施形態中,在寡聚化步驟,通常係使用單酚作為連鎖停止劑。作為單酚,可列舉例如,苯酚;對第三丁基酚、對甲酚等碳數1~碳數20之烷基酚;對氯酚;2,4,6-三溴酚等鹵化酚。單酚之使用量係根據所獲得之碳酸酯寡聚物之分子量而適宜選擇,通常相對於二羥基化合物,為0.5~10莫耳%。
界面法中,聚碳酸酯樹脂之分子量係由單酚等連鎖停止劑之添加量而決定。因此,從控制聚碳酸酯樹脂之分子量的觀點而言,連鎖停止劑之添加時期,較佳為從碳酸酯形成性化合物的消耗終了後之即刻,至分子量伸長開始前之間。
若在碳酸酯形成性化合物之共存下添加單酚,則單酚彼此之縮合物(碳酸二苯酯類)係大量生成,會有難以獲得目標分子量之聚碳酸酯樹脂之傾向。若單酚之添加時期極晚,則分子量控制變得困難,並且,變成分子量分佈在低分子側具有特異肩部的樹脂,會有在成形時造成產生下垂等弊害之傾向。
又,在寡聚化步驟中,可使用任意的分支劑。作為此種分支劑,可列舉例如,2,4-雙(4-羥基苯基異丙基)酚、2,6-雙(羥基-5-甲基苄基)-4-甲基酚、2-(4-羥基苯基)-2-(2,4-二羥基苯基)丙烷、1,4-雙(4,4’-二羥基三苯基甲基)苯等。又,亦可使用2,4-二羥基苯甲酸、對稱苯三甲酸、三聚氯化氰等。此等之中,較適宜為具有至少3個酚性羥基之分支劑。分支劑之使用量係根據所獲得之碳酸酯寡聚物之分子量而適宜選擇,通常相對於二羥基化合物,為0.05~2莫耳%。
在寡聚化步驟中,採用二相界面縮合法之情況,特佳係在二羥基化合物之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光氣接觸之前,使包含含有二羥基化合物之有機相與金屬化合物的相、和未與水任意混合之有機相接觸,以形成乳濁液。
作為形成此種乳濁液之手段,較佳係使用例如,具有既定攪拌翼之攪拌機、均質機、均質混合機、膠體研磨機、噴流混合機(flow jet mixer)、超音波乳化機等之動態混合機、靜態混合機等混合機。乳濁液通常具有0.01~10μm的液滴徑,並具有乳化安定性。
乳濁液之乳化狀態通常係以韋伯數(Weber number)或P/q(每單位容積之負荷動力值)表示。作為韋伯數,較佳為10,000以上,更佳為20,000以上,最佳為35,000以上。又,作為上限,1,000,000以下左右係足夠。又,作為P/q,較佳為200kg‧m/L以上,更佳為500kg‧m/L以上,最佳為1,000kg‧m/L以上。
乳濁液與CDC之接觸,係在較上述乳化條件更弱的混合條件下進行,其用意是抑制CDC向有機相溶解,而較佳。作為韋伯數,係未滿10,000,較佳為未滿5,000,更佳為未滿2,000。又,作為P/q,係未滿200kg‧m/L,較佳為未滿100kg‧m/L,更佳為未滿50kg‧m/L。CDC之接觸可藉由將CDC導入管型反應器或槽型反應器中而達成。
寡聚化步驟中的反應溫度通常為80℃以下,較佳為60℃以下,更佳為10~50℃之範圍。反應時間係根據反應溫度而適宜選擇,通常為0.5~10小時,較佳為1分鐘~2小時。若反應溫度過高,則無法控制副反應,會有CDC原單位惡化之傾向。若反應溫度過低,則在反應控制上雖為較佳狀況,但冷凍負荷增大,會有成本提高之傾向。
有機相中的碳酸酯寡聚物濃度,只要是在所獲得之碳酸酯寡聚物係可溶範圍即可,具體而言,為10~40重量%左右。有機相之比例較佳係相對於含有二羥基化合物之金屬化合物鹽水溶液的水相,為0.2~1.0容積比。
其次,在聚縮合步驟中,將含有在靜置分離槽與水相分離之碳酸酯寡聚物的有機相移送至具有攪拌機的寡聚物貯槽。於寡聚物貯槽中,進一步添加三乙基胺(TEA)等縮合觸媒。
接著,將在寡聚物貯槽內予以攪拌之有機相導入既定聚縮合反應槽中,接著,於聚縮合反應槽中,供給脫鹽水(DMW)、二氯甲烷(CH2
Cl2
)等有機溶媒及氫氧化鈉水溶液,予以攪拌混合,以進行碳酸酯寡聚物之聚縮合反應。
聚縮合反應槽中的聚縮合反應液,之後,係連續依次導入複數個聚縮合反應槽中,並完成碳酸酯寡聚物之聚縮合反應。
此處,聚縮合步驟中,在連續進行碳酸酯寡聚物之聚縮合反應的聚縮合反應槽中之滯留時間,通常為12小時以下,較佳為0.5~5小時。
作為聚縮合步驟之較佳態樣,首先,將含有碳酸酯寡聚物之有機相與水相分離,於經分離的有機相中,視需要追加惰性有機溶媒,並調整碳酸酯寡聚物之濃度。此時,依藉由聚縮合反應所獲得之有機相中的聚碳酸酯樹脂濃度成為5~30重量%之方式,調整惰性有機溶媒之量。其次,重新添加含有水及鹼金屬化合物或鹼土金屬化合物之水溶液,再者,為了調整聚縮合條件,較佳係添加縮合觸媒,並依據界面聚縮合法進行聚縮合反應。聚縮合反應中的有機相和水相之比例,以容積比計,較佳為有機相:水相=1:0.2~1:1。
作為金屬化合物,可列舉與上述聚縮合步驟中所使用者同樣的化合物。其中,工業上較佳為氫氧化鈉。金屬化合物之使用量,只要是聚縮合反應中,反應系統可恆常保持鹼性的量以上即可,於聚縮合反應開始時,將總量一次全部添加亦可,又,於聚縮合反應中予以適宜分割而添加亦可。
若金屬化合物之使用量過多,則有增進屬於副反應的水解反應之傾向。因此,可使在聚縮合反應終了後之水相中所含之金屬化合物濃度成為0.05N以上,較佳為0.05~0.3N左右。
聚縮合步驟中的聚縮合反應之溫度通常為常溫附近。反應時間為0.5小時~5小時,較佳為1~3小時。
其次,聚縮合反應槽中的聚縮合反應完成後,聚縮合反應液係藉由公知方法,進行經由鹼洗淨液之鹼洗淨、經由酸洗淨液之酸洗淨及經由洗淨水之水洗淨。此外,洗淨步驟之總滯留時間,通常為12小時以下,較佳為0.5~6小時。
在聚碳酸酯樹脂單離步驟中,首先,將含有在洗淨步驟中予以洗淨之聚碳酸酯樹脂的聚縮合反應液,調製為濃縮至既定固形份濃度之濃縮液。濃縮液中之聚碳酸酯樹脂的固形份濃度,通常為5~35重量%,較佳為10~30重量%。
其次,濃縮液係連續供給至既定造粒槽中,並與既定溫度的脫鹽水(DMW)攪拌混合。然後,進行一面在水中保持懸濁狀態,一面使有機溶媒蒸發之造粒處理,形成含有聚碳酸酯樹脂粒狀體之水漿。
此處,脫鹽水(DMW)之溫度,通常為37~67℃,較佳為40~50℃。又,藉由造粒槽內進行的造粒處理,聚碳酸酯樹脂之固形化溫度,通常為37~67℃,較佳為40~50℃。
從造粒槽連續排出之含有聚碳酸酯樹脂粒狀體之水漿,之後,係連續導入既定分離器中,並自水漿分離水。
在乾燥步驟中,將在分離器中自水漿分離水之聚碳酸酯樹脂粉狀體連續供給至既定乾燥機中,並以既定滯留時間滯留後,予以連續抽出。作為乾燥機,可列舉例如,流動床型乾燥機。此外,亦可串聯複數個流動床型乾燥機,連續進行乾燥處理。
此處,乾燥機通常具有熱媒夾套等加熱手段,並例如經由水蒸氣,而通常保持於0.1~1.0MPa-G,較佳0.2~0.6MPa-G。藉此,流通乾燥機中的氮(N2
)之溫度,通常保持於100~200℃,較佳120~180℃。
其次,針對熔融法進行說明。
作為屬於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原料的二羥基化合物,可列舉與在界面法所示者同樣的二羥基化合物等。
作為屬於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原料的碳酸二酯,可列舉下述一般式(14)所示之化合物。
[化40]
此處,一般式(14)中,A’為亦可經取代之碳數1~10之直鏈狀、分支狀或環狀的1價烴基。2個A’亦可相同,亦可相互不同。
此外,作為A’上之取代基,可例示鹵素原子、碳數1~10之烷基、碳數1~碳數10之烷氧基、苯基、苯氧基、乙烯基、氰基、酯基、醯胺基、硝基等。
作為碳酸二酯化合物之具體例,可列舉例如,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苯酯等經取代之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第三丁酯等碳酸二烷酯。
此等之中,較佳為碳酸二苯酯(以下,有時稱為「DPC」)、經取代之碳酸二苯酯。此等碳酸二酯係可單獨使用或混合2種以上使用。
又,上述碳酸二酯化合物,較佳係將其50莫耳%以下,更佳30莫耳%以下的量,以二碳酸或二碳酸酯取代亦可。
作為代表性的二碳酸或二碳酸酯,可列舉例如,酞酸、異酞酸、酞酸二苯酯、異酞酸二苯酯等。在以此種二碳酸或二碳酸酯取代之情況,可獲得聚酯碳酸酯。
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經由熔融法之製造方法中,此等碳酸二酯(含有上述取代之二碳酸或二碳酸酯。以下皆同)之使用量,通常係以相對於二羥基化合物1莫耳,碳酸二酯化合物為1.01~1.30莫耳,較佳為1.02~1.20莫耳之比使用。若上述碳酸二酯之莫耳比過小,則酯交換反應速度下降,會有具有所期望分子量之聚碳酸酯樹脂的生產變得困難、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末端羥基濃度變高、熱安定性惡化之傾向。又,若上述碳酸二酯之莫耳比過大,則會有具有所期望分子量之聚碳酸酯樹脂的生產變得困難之傾向,另外,會有樹脂中的碳酸二酯化合物之殘存量變多,而成為成形加工時或作成成形體時臭氣的成因之情形,因而不佳。
作為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經由熔融法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酯交換觸媒,可列舉通常藉由酯交換法製造聚碳酸酯樹脂時所使用之觸媒,並無特別限定。
一般而言,可列舉例如,鹼金屬化合物、鹼土金屬化合物、鈹化合物、鎂化合物、鹼性硼化合物、鹼性磷化合物、鹼性銨化合物、胺系化合物等鹼性化合物。此等之中,實用上較佳為鹼金屬化合物、鹼土金屬化合物。此等酯交換觸媒,亦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
酯交換觸媒之使用量,通常係相對於總二羥基化合物1莫耳,以1×10-9
~1×10-3
莫耳之範圍使用,而為了獲得成形特性及色相優異的聚碳酸酯樹脂,酯交換觸媒之使用量,在使用鹼金屬化合物及/或鹼土金屬化合物之情況,係相對於總二羥基化合物1莫耳,較佳為1.0×10-8
~1×10-4
莫耳之範圍內,更佳為1.0×10-8
~1×10-5
莫耳之範圍內,特佳為1.0×10-7
~5.0×10-6
莫耳之範圍內。若少於上述下限量,則無法獲得製造所期望分子量之聚碳酸酯樹脂所必要的聚合活性,而多於上述上限量之情況,聚合物色相惡化,分支成分量過多而使流動性下降,無法製造目標熔融特性優異的聚碳酸酯樹脂。
作為鹼金屬化合物,可列舉例如,鹼金屬之氫氧化物、碳酸鹽、碳酸氫化合物等無機鹼金屬化合物;鹼金屬與醇類、酚類、有機碳酸類所形成之鹽等有機鹼金屬化合物等。此處,作為鹼金屬,可列舉例如,鋰、鈉、鉀、銣、銫等。
此等鹼金屬化合物之中,較佳為銫化合物,特佳為碳酸銫、碳酸氫銫、氫氧化銫。
作為鹼土金屬化合物,可列舉例如,鹼土金屬之氫氧化物、碳酸鹽等無機鹼土金屬化合物;鹼土金屬化合物與醇類、酚類、有機碳酸類所形成之鹽等。此處,作為鹼土金屬,可列舉例如,鈣、鍶、鋇等。
又,作為鈹化合物及鎂化合物,可列舉例如,該金屬之氫氧化物、碳酸鹽等無機金屬化合物;上述金屬與醇類、酚類、有機碳酸類所形成之鹽等。
作為鹼性硼化合物,可列舉例如,硼化合物之鈉鹽、鉀鹽、鋰鹽、鈣鹽、鎂鹽、鋇鹽、鍶鹽等。此處,作為硼化合物,可列舉例如,四甲基硼、四乙基硼、四丙基硼、四丁基硼、三甲基乙基硼、三甲基苄基硼、三甲基苯基硼、三乙基甲基硼、三乙基苄基硼、三乙基苯基硼、三丁基苄基硼、三丁基苯基硼、四苯基硼、苄基三苯基硼、甲基三苯基硼、丁基三苯基硼等。
作為鹼性磷化合物,可列舉例如,三乙基膦、三正丙基膦、三異丙基膦、三正丁基膦、三苯基膦、三丁基膦等3價磷化合物,或衍生自該等化合物之4級鏻鹽等。
作為鹼性銨化合物,可列舉例如,氫氧化四甲基銨、氫氧化四乙基銨、氫氧化四丙基銨、氫氧化四丁基銨、氫氧化三甲基乙基銨、氫氧化三甲基苄基銨、氫氧化三甲基苯基銨、氫氧化三乙基甲基銨、氫氧化三乙基苄基銨、氫氧化三乙基苯基銨、氫氧化三丁基苄基銨、氫氧化三丁基苯基銨、氫氧化四苯基銨、氫氧化苄基三苯基銨、氫氧化甲基三苯基銨、氫氧化丁基三苯基銨等。
作為胺系化合物,可列舉例如,4-胺基吡啶、2-胺基吡啶、N,N-二甲基-4-胺基吡啶、4-二乙基胺基吡啶、2-羥基吡啶、2-甲氧基吡啶、4-甲氧基吡啶、2-二甲基胺基咪唑、2-甲氧基咪唑、咪唑、2-巰基咪唑、2-甲基咪唑、胺基喹啉等。
本發明中,在酯交換反應終了後,亦可添加用於使酯交換觸媒中和失活之觸媒失活劑。藉由此種處理,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的耐熱性、耐水解性係提升。
作為此種觸媒失活劑,較佳為諸如磺酸、磺酸酯之pKa為3以下的酸性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苯磺酸、對甲苯磺酸、苯磺酸甲酯、苯磺酸乙酯、苯磺酸丙酯、苯磺酸丁酯、對甲苯磺酸甲酯、對甲苯磺酸乙酯、對甲苯磺酸丙酯、及對甲苯磺酸丁酯等。
此等之中,較適合使用對甲苯磺酸及對甲苯磺酸丁酯。
經由熔融法之聚碳酸酯樹脂之製造方法,係藉由下述步驟而進行:調製屬於原料之二羥基化合物及碳酸二酯之原料混合熔融液(原料調製步驟),並在酯交換反應觸媒之存在下,使用複數座反應槽使上述原料混合熔融液以熔融狀態多階段地進行聚縮合反應(聚縮合步驟)。反應方式為批次式、連續式、或批次式與連續式的組合之任一者皆可。反應槽係使用複數座直式攪拌反應槽,及視需要接續其後之至少一座橫式攪拌反應槽。通常,該等反應槽係串聯設置,並進行連續處理。
聚縮合步驟後,使反應停止,適宜追加將聚縮合反應液中的未反應原料或反應副生成物予以去揮發除去之步驟;添加熱安定劑、脫模劑、著色劑等之步驟;將聚碳酸酯樹脂形成既定粒徑之步驟等亦可。
其次,針對製造方法之各步驟進行說明。
使用作為聚碳酸酯樹脂之原料的二羥基化合物及碳酸二酯化合物,通常係於氮、氬等惰性氣體環境下,使用批次式、半批次式或連續式攪拌槽型裝置,調製為原料混合熔融液。熔融混合之溫度,例如,使用雙酚A作為二羥基化合物並使用碳酸二苯酯作為碳酸二酯化合物之情況,通常係從120~180℃,較佳125~160℃中選擇。
以下,以使用雙酚A作為二羥基化合物並使用碳酸二苯酯作為碳酸二酯化合物之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此時,二羥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化合物之比例,係調整成碳酸二酯化合物為過剩,並調整成相對於二羥基化合物1莫耳,碳酸二酯化合物通常為1.01~1.30莫耳,較佳為1.02~1.20莫耳之比例。
經由二羥基化合物與碳酸二酯化合物之酯交換反應的聚縮合,通常係以2階段以上,較佳3階段~7階段之多段方式連續進行。作為各階段之具體反應條件,係溫度:150~320℃,壓力:常壓~0.01Torr(1.3Pa),平均滯留時間:5~150分鐘。
在多段方式之各反應槽中,為了在酯交換反應進行的同時,更有效地將副生成的酚等單羥基化合物除去至系統外,係在上述反應條件內,階段性地設定成更高溫、更高度真空。
以多段方式進行聚縮合步驟之情況,通常,係設置含有直式攪拌反應槽之複數座反應槽,以使聚碳酸酯樹脂之平均分子量增大。反應槽通常係設置2~6座,較佳4~5座。
此處,作為反應槽,可使用例如,攪拌槽型反應槽、薄膜反應槽、離心式薄膜蒸發反應槽、表面更新型雙軸混練反應槽、雙軸橫型反應槽、濕壁式反應槽、一面自由落下一面進行聚縮合之多孔板型反應槽、一面沿導線落下一面進行聚縮合之附導線多孔板型反應槽等。
作為直式攪拌反應槽之攪拌翼形式,可列舉例如,渦輪翼、槳翼、Faudora翼、錨型翼、Full Zone翼(神鋼環境Solutions公司製)、Sanmeler翼(三菱重工業公司製)、Maxblend翼(住有重機械工業公司製)、螺帶翼、扭曲格型翼(日立Plant Technologies公司製)等。
又,所謂「橫式攪拌反應槽」,係指攪拌翼之旋轉軸為橫式(水平方向)者。作為橫式攪拌反應槽之攪拌翼,可列舉例如,圓板型、槳型等單軸型攪拌翼,及HVR、SCR、N-SCR(三菱重工業公司製)、Bivolac(住有重機械工業公司製)、或眼鏡型翼、格子翼(日立Plant Technologies公司製)等雙軸型攪拌翼。
此外,二羥基化合物與碳酸二酯化合物之聚縮合所使用的酯交換觸媒,通常可預先以溶液形式準備。觸媒溶液之濃度並無特別限定,係根據觸媒對溶媒之溶解度而調整至任意濃度。作為溶媒,可適宜選擇丙酮、醇、甲苯、酚、水等。
選擇水作為觸媒的溶媒之情況,水的性狀係只要所含有的雜質種類及濃度為恆定,則無特別限定,通常,較佳係使用蒸餾水、去離子水等。
針對製造本發明之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1)將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予以熔融混練之方法;(2)將熔融狀態之聚碳酸酯樹脂(a)及熔融狀態之聚碳酸酯樹脂(b)予以熔融混練之方法;(3)將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以溶液狀態混合之方法;(4)將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予以乾式摻合之方法;等。
以下,針對各方法進行說明。
將聚碳酸酯樹脂(a)之丸粒或粉粒體、及聚碳酸酯樹脂(b)之丸粒或粉粒體,使用例如捏合機或雙軸擠出機、單軸擠出機等混合裝置予以熔融混練。聚碳酸酯樹脂(a)之丸粒或粉粒體、及聚碳酸酯樹脂(b)之丸粒或粉粒體可預先以固體狀態混合,之後進行混練,或者,亦可先以上述混合裝置將任一者熔融,對其添加另一聚碳酸酯樹脂,並進行混練。進行混練之溫度並無特別規定,較佳為240℃以上,更佳為260℃以上,特佳為280℃以上。
又,較佳為350℃以下,特佳為320℃以下。若進行混練之溫度低,則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之混合不完全,會有製造成形體時,硬度及耐衝擊性出現變異之疑虞,故而不佳。又,若進行混練之溫度過高,則會有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色調惡化之可能性,故而不佳。
將熔融狀態之聚碳酸酯樹脂(a)及熔融狀態之聚碳酸酯樹脂(b),使用例如攪拌槽或靜態混合機、捏合機、雙軸擠出機、單軸擠出機等混合裝置予以混合。此時,只要是藉由例如熔融聚合法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則亦可在未進行冷卻‧固化之下,以熔融狀態導入至上述混合裝置中。作為進行混合之溫度,並無特別規定,較佳為150℃以上,更佳為180℃以上,再佳為200℃以上。又,較佳為300℃以下,特佳為250℃以下。若進行混合之溫度低,則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之混合不完全,會有製造成形體時,硬度及耐衝擊性出現變異之疑虞,故而不佳。又,若進行混合之溫度過高,則會有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色調惡化之可能性,故而不佳。
將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溶解於適當溶媒中而作成溶液,以溶液狀態進行混合,之後,予以單離作為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方法。作為適當溶媒,可列舉例如,己烷、正庚烷等之脂肪族烴;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二氯丙烷及1,2-二氯乙烯等等氯化脂肪族烴;苯、甲苯及二甲苯等芳香族烴;其他硝基苯及乙醯苯等經取代之芳香族烴。此等之中,較適合使用例如,二氯甲烷或氯苯等氯化烴。此等溶媒係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溶媒形成混合物而使用。
作為混合裝置,可列舉攪拌槽及靜態混合機等。又,作為混合溫度,只要是溶解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之條件,則無特別規定,通常,係在所使用溶媒之沸點以下實施。
將聚碳酸酯樹脂(a)之丸粒或粉粒體、及聚碳酸酯樹脂(b)之丸粒或粉粒體,使用滾筒、高速混合機、Henschel混合機或NAUTA混合機等予以乾式摻合之方法。
上述(1)~(4)之方法中,較佳為將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予以熔融混練之(1)及(2)的方法、將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予以乾式摻合之(4)的方法。
此外,在製造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時,於上述任一方法,均可在不損及本發明目的之範圍中適宜添加顏料、染料、脫模劑、熱安定劑等。
作為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難燃劑,可列舉例如,從磺酸金屬鹽系難燃劑、含鹵素化合物系難燃劑、含磷化合物系難燃劑及含矽化合物系難燃劑所組成群組中選出之至少一種。此等之中,較佳為磺酸金屬鹽系難燃劑。
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難燃劑之調配量,通常,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100重量份,為0.01~1重量份,較佳為0.05~1重量份之範圍。
作為磺酸金屬鹽系難燃劑,可列舉脂肪族磺酸金屬鹽、芳香族磺酸金屬鹽等。作為此種金屬鹽之金屬,可列舉鈉、鋰、鉀、銣、銫之鹼金屬;鈹、鎂之鎂類;鈣、鍶、鋇等之鹼土金屬等。磺酸金屬鹽係可使用1種或混合2種以上使用。
作為磺酸金屬鹽,可列舉芳香族碸磺酸金屬鹽、全氟烷磺酸金屬鹽等。
作為芳香族碸磺酸金屬鹽之具體例,可列舉例如,二苯基碸-3-磺酸鈉、二苯基碸-3-磺酸鋰、4,4’-二溴二苯基碸-3-磺酸鈉、4,4’-二溴二苯基碸-3-磺酸鉀、4-氯-4’-硝基二苯基碸-3-磺酸鈣、二苯基碸-3,3’-二磺酸二鈉、二苯基碸-3,3’-二磺酸二鉀等。
作為全氟烷磺酸金屬鹽之具體例,可列舉例如,全氟丁烷磺酸鈉、全氟丁烷磺酸鉀、全氟甲基丁烷磺酸鈉、全氟甲基丁烷磺酸鉀、全氟辛烷磺酸鈉、全氟辛烷磺酸鉀、全氟丁烷磺酸之四乙基銨鹽等。
作為含鹵素化合物系難燃劑之具體例,可列舉例如,四溴雙酚A、三溴酚、溴化芳香族三、四溴雙酚A環氧寡聚物、四溴雙酚A環氧聚合物、十溴二苯基醚、三溴烯丙基醚、四溴雙酚A碳酸酯寡聚物、乙烯雙四溴酞醯亞胺、十溴二苯基乙烷、溴化聚苯乙烯、六溴環十二烷等。
作為含磷化合物系難燃劑之具體例,可列舉例如,紅磷、經被覆之紅磷、多磷酸鹽系化合物、磷酸酯系化合物、磷氮環(phosphazene)系化合物等。此等之中,作為磷酸酯化合物之具體例,可列舉例如,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酚酯、磷酸甲苯酚基二苯基酯、磷酸辛基二苯基酯、磷酸二異丙基苯基酯、磷酸參(氯乙基)酯、磷酸參(二氯丙基)酯、磷酸參(氯丙基)酯、磷酸雙(2,3-二溴丙基)-2,3-二氯丙基酯、磷酸參(2,3-二溴丙基)酯、磷酸雙(氯丙基)單辛基酯、雙酚A雙磷酸酯、氫醌雙磷酸酯、間苯二酚雙磷酸酯、三氧基苯三磷酸酯等。
作為含矽化合物系難燃劑,可列舉例如,聚矽氧清漆、與矽原子鍵結之取代基係由芳香族烴基及碳數2以上之脂肪族烴基所構成的聚矽氧樹脂、主鏈為分支構造且所含有之有機官能基中具有芳香族基的聚矽氧化合物、在氧化矽粉末表面擔持亦可具有官能基之聚二有機矽氧烷聚合體的聚矽氧粉末、有機聚矽氧烷-聚碳酸酯共聚合體等。
本實施形態所應用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藉由將具有上述式(1)所示之構造單位的聚碳酸酯樹脂與難燃劑組合,例如,在與使用以雙酚A作為原料單體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記為「A-PC」)的樹脂組成物進行比較之下,難燃性係提升。
本實施形態所應用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的難燃性提升之理由雖不明確,但舉使用「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分中,使用芳香族二羥基化合物2,2-雙(3-甲基-4-羥基苯基)丙烷作為原料單體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記為「C-PC」)」之情況為例,可考慮如下。
即,在與A-PC進行比較之下,C-PC係熱分解開始溫度較低,而容易分解。因此,由於C-PC係迅速地分解而石墨化,並形成斷熱層(炭),而容易展現難燃性。在與A-PC進行比較之下,C-PC之熱分解開始溫度較低,其係雙酚骨架之「2個苯環的3位經甲基取代」的構造上之差異所影響。特定而言,藉由上述熔融法製造C-PC之情況,若在高溫且高剪切力下之熔融狀態進行聚合反應,則容易從雙酚化合物之兩個苯環的3位產生分支鏈。因此,在燃燒試驗中抑制燃燒滴下物(滴液)等之難燃性係提升。
再者,在與A-PC進行比較之下,由於C-PC分子鏈彼此間之堆積密度(packing density)降低,且分子鏈剛直而難以移動,故有樹脂成形體之收縮率低、線膨脹係數低之傾向。因此,可預測樹脂成形體之尺寸安定性高。
本實施形態所應用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由於具有此種特質,故適合於例如,攜帶電話、PC等精密機器用框體;TV等家電製品外殼;螢幕用薄膜;鑲嵌玻璃等二色以上之多色成形樹脂成形體的外裝構件;車棚、農房、隔音板等建築材料之表層二層以上的多層擠出品等要求高尺寸精度的樹脂構件。
又,本實施形態所應用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由於可獲得高硬度且難燃性提升之樹脂成形體,故適合於例如,燈具鏡片、保護蓋、擴散板等之LED等照明相關樹脂成形體;眼鏡鏡片、自動販賣機按鈕、攜帶機器等之按鍵的用途。
本實施形態所應用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中,視需要可調配各種添加劑。作為添加劑,可列舉例如,安定劑、紫外線吸收劑、脫模劑、著色劑、抗靜電劑、熱可塑性樹脂、熱可塑性彈性體、玻璃纖維、玻璃碎片、玻璃珠粒、碳纖維、矽灰石、矽酸鈣、硼酸鋁晶鬚等。
聚碳酸酯樹脂與難燃劑及視需要調配之添加劑等之混合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在本實施形態,可列舉例如,將丸粒或粉末等固體狀態之聚碳酸酯樹脂與難燃劑等混合後,以擠出機等予以混練之方法;將熔融狀態之聚碳酸酯樹脂與難燃劑等混合之方法;在熔融法或界面法中之原料單體的聚合反應途中或聚合反應終了時,添加難燃劑之方法等。
在由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製造樹脂成形體時,可使用通常的擠出成形機或射出成形機。
由於具有可依高週期將複雜形狀的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予以成形等優點,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較佳係使用射出成形機,藉由射出成形而予以成形。
該成形溫度並無特別規定,較佳為200℃以上,更佳為250℃以上,最佳為280℃以上。又,較佳為350℃以下,特佳為320℃以上。若成形之溫度過低,則熔融黏度變高,流動性下降,有成形性降低的可能性,且表面硬度提升效果減少,會有所獲得之樹脂組成物之表面硬度降低之疑慮。若成形之溫度過高,則聚碳酸酯樹脂會著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色調亦有惡化之情形,故而不佳。
在由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製造射出成形體時,可使用通常的射出成形機。
使用射出成形機之情況中的模具溫度,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150℃以下,更佳為120℃以下,最佳為100℃以下。又,較佳為30℃以上,特佳為50℃以上。若模具溫度過高,則必須加長成形時的冷卻時間,成形體之製造週期變長,會有生產性下降之情形。若模具溫度過低,則樹脂組成物之熔融黏度變得過高,會有無法獲得均勻成形體之可能性,並產生於成形體表面出現斑之問題,故而不佳。
在由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製造擠出成形體時,可使用通常的擠出成形機。一般而言,該擠出成形機係裝著有T型模或圓形模,並可獲得各種形狀的擠出成形體。所獲得之擠出成形體可列舉片材、薄膜、板材、管件(tube)、導管(pipe)等。此等之中,較佳為片材或薄膜。
為了改良本發明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擠出成形體的接著性、塗裝性、印刷性,可將硬塗層積層於該擠出成形體之兩面或單面、或將耐候性及/或耐擦傷性改良薄膜熱層壓於該擠出成形體之兩面或單面,亦可施行表面紋理加工、半透明及不透明加工等處理。
又,在進行射出成形或擠出成形時,可在不損及本發明目的之範圍中適宜添加顏料、染料、脫模劑、熱安定劑等。
上述成形體可在建築物、車輛、電氣‧電子機器、機械、其他各種領域中使用。
使用上述本實施形態所應用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調製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成形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例如,使用射出成形機等以往公知的成形機進行成形之方法等。本實施形態所應用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例如,在與使用以苯環上不具有取代基之雙酚A等作為單體而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情況進行比較之下,可抑制成形體之表面硬度及透明性下降,且難燃性良好。
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所應用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就難燃性而言,較佳為在利用厚度2mm以下的試驗片之UL94難燃性試驗中,係滿足V-0規格。就透明性而言,較佳為依照JIS-K7136之規定利用厚度3mm的試驗片之霧度值為1.0以下。
以下,依照實施例進一步具體說明本發明。此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實施例。實施例中所使用之聚碳酸酯樹脂及組成物之物性係藉由下述方法評估。
使用射出成形機J50E2(日本製鋼所股份有限公司製),在筒體溫度280℃、模具溫度90℃之條件下,將厚度3mm、縱60mm、橫60mm的聚碳酸酯樹脂板狀物(成形體)或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板狀物(成形體)射出成形。針對此成形體,根據ISO 15184,使用鉛筆硬度試驗機(東洋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以750g荷重求得所測定之鉛筆硬度。
使用射出成形機J50E2(日本製鋼所股份有限公司製),在筒體溫度280℃、模具溫度90℃之條件下,將聚碳酸酯樹脂或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予以成形,獲得成形片,使用該成形片,依照JISK-7111,以缺口0.25mmR測定夏比衝擊強度。
使用上述(1)中所組成形之成形體,以分光測色計C M-3700d(Minolta公司製)測定黃色指數(YI)。數值愈小表示色調愈良好。
將聚碳酸酯樹脂溶解於二氯甲烷中(濃度6.0g/L),使用烏式(Ubbelohde)黏度管在20℃測定比黏度(ηsp),藉由下式算出黏度平均分子量(Mv)。
ηsp/C=[η](1+0.28ηsp)
[η]=1.23×10-4
Mv0.83
使用具備模徑1mmψ×30mm之毛細管流變儀「Capillograph 1C」(東洋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於加熱至280℃且剪切速度122(sec-1
)測定在120℃乾燥5小時之聚碳酸酯樹脂或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若此熔融黏度過高,則流動性變低,成形性惡化,因此必須設於適度範圍內。
使用25mmψ單軸射出成形機(Isuzu化工機股份有限公司製),在筒體溫度280℃、滾筒溫度90℃之條件下,將厚度240μm、寬度140±5mm的聚碳酸酯樹脂或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擠出成形而成為片材(擠出成形體)。針對此擠出成形體,根據ISO 15184,使用鉛筆硬度試驗機(東洋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以750g荷重求得所測定之鉛筆硬度。
使用上述(6)中所組成形之擠出成形體,以分光測色計CM-3700d(Minolta公司製)測定黃色指數(YI)。數值愈小表示色調愈良好。
聚碳酸酯樹脂之分子量低,而無法藉由上述(1)記載之方法使鉛筆硬度評估用成形體成形之情況,係作成評估用樣品如下。
添加100g聚碳酸酯樹脂至附攪拌翼的玻璃製容器內之後,進行氮置換,將該玻璃製容器內之壓力保持於絕對壓101.3kPa(760Torr)。將該玻璃製容器浸漬於加熱至280℃之油浴中,使該聚碳酸酯樹脂熔融。該聚碳酸酯樹脂均勻熔融後,依在不鏽鋼製缸中形成約3mm厚之方式從該玻璃製容器取出熔融之聚碳酸酯樹脂,並冷卻至常溫。經冷卻之該聚碳酸酯樹脂係根據ISO 15184,使用鉛筆硬度試驗機(東洋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以750g荷重測定鉛筆硬度。
使用示差操作熱量計DSC6220(SII公司製),將聚碳酸酯樹脂試料約10mg以20℃/分鐘之升溫速度加熱並測定熱量,根據JIS-K7121,求得外插玻璃轉移溫度,其係低溫側基線向高溫側延長的直線、和經由玻璃轉移階段狀變化部分曲線斜率為最大的點所引出切線的交點之溫度。將該外插玻璃轉移溫度設為玻璃轉移溫度(Tg)。
對於聚碳酸酯樹脂或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藉由射出成形機J50E2(日本製鋼所股份有限公司製),在筒體溫度280℃、模具溫度90℃之條件下,將厚度3mm、縱60mm、橫60mm的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成形。針對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根據ISO 15184,使用鉛筆硬度試驗機(東洋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以750g荷重求得所測定之鉛筆硬度。
對於聚碳酸酯樹脂或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藉由射出成形機J50E2(日本製鋼所股份有限公司製),在筒體溫度280℃、模具溫度90℃之條件下,將依照JIS K-7111之形狀的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成形。使用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依照JIS K-7111,以缺口0.25mmR測定夏比衝擊強度。
將聚碳酸酯樹脂溶解於二氯甲烷中(濃度6.0g/L),使用烏式黏度管在20℃測定比黏度(ηsp),藉由下式算出黏度平均分子量(Mv)。
ηsp/C=[η](1+0.28ηsp)
[η]=1.23×10-4
Mv0.83
將聚碳酸酯樹脂溶解於二氯甲烷中而成為溶液(濃度6.0g/L)。接著,對於該溶液,藉由烏式黏度管在20℃之溫度測定極限黏度。
對於聚碳酸酯樹脂或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藉由射出成形機J50E2(日本製鋼所股份有限公司製),在筒體溫度280℃、模具溫度90℃之條件下,將厚度3mm、縱60mm、橫60mm的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成形。接著,在室溫(25℃),將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浸漬於二氯甲烷(約400g)中。從浸漬開始經過5秒後,將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從二氯甲烷中取出,獲得二氯甲烷溶液。藉由蒸發器從該二氯甲烷溶液中減壓除去二氯甲烷,獲得殘渣。將該殘渣溶解於氘代氯仿,使用1
H-NMR法測定該溶液。經由所獲得1
H-NMR圖譜之構造單位(a)的訊號強度及其他構造單位的訊號強度,算出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之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S](wt%)。
與上述(14)同樣地進行,將厚度3mm、縱60mm、橫60mm的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成形。其次,在室溫(25℃),將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浸漬並完全溶解於二氯甲烷中,獲得二氯甲烷溶液。分取該二氯甲烷溶液中之約50g,藉由蒸發器減壓除去二氯甲烷,獲得殘渣。將該殘渣溶解於氘代氯仿,使用1
H-NMR法測定該溶液。經由所獲得1
H-NMR圖譜之構造單位(a)的訊號強度及其他構造單位的訊號強度,算出成形體整體之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T](wt%)。
此外,實施例、比較例中所使用之聚碳酸酯樹脂係如下。
於作為原料二羥基化合物之2,2-雙(4-羥基-3-甲基苯基)丙烷(以下,有時簡記為「BPC」)(本州化學公司製)37.60kg(約147mol)及碳酸二苯酯(DPC)32.20kg(約150mol)中,依每1mol二羥基化合物,碳酸銫為2μmol之方式添加碳酸銫水溶液,而調製混合物。其次,將該混合物投入至具備攪拌機、熱媒夾套、真空泵、及回流冷卻器之內容量200L的第1反應器中。
其次,將第1反應器內減壓至1.33kPa(10Torr),接著,藉由氮反覆進行5次復壓至大氣壓之操作,進行第1反應器內部之氮置換。氮置換後,通過熱媒夾套中溫度230℃之熱媒而使第1反應器之內溫逐漸升溫,使混合物溶解。之後,使攪拌機以300rpm旋轉,並控制熱媒夾套內之溫度,以將第1反應器之內溫保持於220℃。之後,一面餾去由於在第1反應器內部進行之BPC與DPC之寡聚化反應所副生成之酚,一面花費40分鐘將第1反應器內之壓力從絕對壓101.3kPa(760 Torr)減壓至13.3kPa(100 Torr)。
接著,將第1反應器內之壓力保持於13.3kPa,一面進一步餾去酚,一面進行酯交換反應80分鐘。
之後,藉由氮將系統內復壓至絕對壓101.3kPa,並升壓至計示壓力0.2MPa,經由預先加熱至200℃以上之移送配管將第1反應器之寡聚物壓力輸送至第2反應器。此外,第2反應器係內容量200L,並具備攪拌機、熱媒夾套、真空泵及回流冷卻管,內壓為大氣壓,內溫係控制於240℃。
其次,將壓力輸送至第2反應器之寡聚物以38rpm攪拌,以熱媒夾套將內溫升溫,花費40分鐘將第2反應器內從絕對壓101.3kPa減壓至13.3kPa。之後,繼續升溫,再花費40分鐘將內壓從絕對壓13.3kPa減壓至399Pa(3Torr),將餾出的酚除去至系統外。再者,繼續升溫,第2反應器內之絕對壓到達70Pa(約0.5Torr)後,保持70Pa,進行聚縮合反應。第2反應器內之最終內部溫度為285℃。在第2反應器之攪拌機成為預定之既定攪拌動力時,終止聚縮合反應。
接著,藉由氮將第2反應器內復壓至絕對壓101.3kPa,並升壓至計示壓力0.2MPa,將聚碳酸酯樹脂從第2反應器之槽底以束狀抽出,一面在水槽冷卻,一面使用旋轉式切割器予以丸粒化。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8,500。熔融黏度為2,361Poise。
將作為原料二羥基化合物之BPC(本州化學公司製)360重量份、25重量%氫氧化鈉(NaOH)水溶液585.1重量份及水1721.5重量份,在亞硫酸氫鹽0.41重量份之存在下,於40℃溶解之後,冷卻至20℃,獲得BPC水溶液。將此BPC水溶液8.87kg/小時(表示每1小時之量,以下皆同)及二氯甲烷4.50kg/小時導入至具有回流冷卻器、攪拌機、冷媒夾套之1.8L玻璃製第一反應器中,在此處與另外供給之常溫光氣0.672kg/小時接觸。此時之反應溫度係達到35℃。其次,將該反應液.反應氣體之混合物藉由安裝於反應器之溢流管導入至隨後之與第一反應器具有相同形狀的第二反應器(1.8L),使其進行反應。第二反應器中,係另外導入對第三丁基酚(8重量%二氯甲烷溶液)0.097kg/小時作為分子量調整劑。接著,由安裝於第二反應器之溢流管將該反應液‧反應氣體導入至與第一反應器具有相同形狀的寡聚化槽(4.5L)中。寡聚化槽中係另外導入2重量%三甲基胺水溶液0.020kg/小時。接著,將依此獲得之寡聚化乳濁液進一步導入至內容積5.4L之分液槽(沉降器),將水相與油槽分離,獲得寡聚物之二氯甲烷溶液。
將上述寡聚物之二氯甲烷溶液中之2.60kg饋入內容積6.8L之附槳翼反應槽中,於其中追加稀釋用二氯甲烷2.44kg,並進一步添加2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0.278kg、水0.927kg、2重量%三乙基胺水溶液8.37g、對第三丁基酚(8重量%二氯甲烷溶液)25.8g,於10℃攪拌,進行180分鐘聚縮合反應。
將上述聚縮合反應液中之3.12kg饋入內容積5.4L之附槳翼反應槽中,於其中添加二氯甲烷2.54kg及水0.575kg,攪拌15分鐘後,停止攪拌,將水相與有機相分離。於分離之有機相中,添加0.1N鹽酸1.16kg,攪拌15分鐘,萃取出三乙基胺及少量殘存之鹼成分後,停止攪拌,將水相與有機相分離。再者,於分離之有機相中,添加純水1.16kg,攪拌15分鐘,停止攪拌,將水相與有機相分離。反覆進行此操作3次。藉由將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溶液投至60~75℃溫水中,而將聚碳酸酯樹脂予以粉化。之後,予以乾燥,獲得粉末狀聚碳酸酯樹脂。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9,500。
除了使用1,1-雙(4-羥基-3-甲基苯基)環己烷(以下,有時簡記為「Bis-OCZ」)(本州化學公司製)43.48kg代替BPC作為原料二羥基化合物,並依每1mol二羥基化合物,碳酸銫為5μmol之方式添加碳酸銫水溶液以外,與參考例1同樣地實施。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0,200。熔融黏度為1,641Poise。
除了使用BPC(本州化學公司製)17.71kg及雙酚A(以下,有時簡記為「BPA」)(三菱化學公司製)17.71kg代替BPC作為原料二羥基化合物以外,與參考例1同樣地實施,獲得聚碳酸酯樹脂。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9,800。
除了使用BPC(本州化學公司製)10.38kg及BPA(三菱化學公司製)24.22kg代替BPC作為原料二羥基化合物以外,與參考例1同樣地實施,獲得聚碳酸酯樹脂。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20,300。
除了使用BPC(本州化學公司製) 3.39kg及BPA(三菱化學公司製)30.47kg代替BPC作為原料二羥基化合物以外,與參考例1同樣地實施,獲得聚碳酸酯樹脂。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21,000。
除了使用BPA20.62kg(約90mol)及1,1-雙(4-羥基-3-甲基苯基)環十二烷(以下,有時簡記為「CDOBC」)(田岡化學公司製) 20.62kg(約54mol)作為原料二羥基化合物,並依每1mol二羥基化合物,碳酸銫為1μmol之方式添加碳酸銫水溶液而調整混合物以外,與參考例1同樣地實施。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1,700,鉛筆硬度為2H。
除了在第2反應器之攪拌機成為預定攪拌動力(較參考例1時更高的攪拌動力)時,終止聚縮合反應以外,與參考例1同樣地進行,獲得聚碳酸酯樹脂。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33,000。熔融黏度為18,195Poise。
使用Bis-OCZ(本州化學公司製)43.48kg(約147mol)作為原料二羥基化合物,並於碳酸二苯酯(DPC) 32.20kg(約150mol)中,依每1mol二羥基化合物,碳酸銫為5μmol之方式添加碳酸銫水溶液,而調整混合物。其次,將該混合物投入至具備攪拌機、熱媒夾套、真空泵、及回流冷卻器之內容量200L的第1反應器中。
其次,將第1反應器內減壓至1.33kPa(10Torr),接著,藉由氮反覆進行5次復壓至大氣壓之操作,進行第1反應器內部之氮置換。氮置換後,通過熱媒夾套中溫度230℃之熱媒而使第1反應器之內溫逐漸升溫,使混合物溶解。之後,使攪拌機以300rpm旋轉,並控制熱媒夾套內之溫度,以將第1反應器之內溫保持於220℃。之後,一面餾去由於在第1反應器內部進行之BPC與DPC之寡聚化反應所副生成之酚,一面花費40分鐘將第1反應器內之壓力從絕對壓101.3kPa(760 Torr)減壓至13.3kPa(100 Torr)。
接著,將第1反應器內之壓力保持於13.3kPa,一面進一步餾去酚,一面進行酯交換反應80分鐘。之後,將聚碳酸酯樹脂從槽底閥抽出。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2,100。
將作為原料二羥基化合物之Bis-OCZ 100重量份、25重量%氫氧化鈉(NaOH)水溶液272.1重量份及水411.3重量份,在亞硫酸氫鹽0.339重量份之存在下,於60℃溶解之後,冷卻至常溫,獲得Bis-OCZ水溶液。將此Bis-OCZ水溶液8.87kg/小時及二氯甲烷4.37kg/小時導入至具有回流冷卻器、攪拌機、冷媒夾套之1.8L玻璃製第一反應器中,在此處與另外供給之常溫光氣0.775kg/小時接觸。此時之反應溫度係達到38℃。其次,將該反應液.反應氣體藉由安裝於反應器之溢流管導入至隨後之與第一反應器具有相同形狀的第二反應器(1.8L),使其進行反應。第二反應器中,係另外導入對第三丁基酚(16重量%二氯甲烷溶液) 0.037kg/小時作為分子量調整劑。接著,由安裝於第二反應器之溢流管將該反應液.反應氣體導入至與第一反應器具有相同形狀的寡聚化槽(4.5L)中。寡聚化槽中係另外導入2重量%三甲基胺水溶液0.016kg/小時(相對於Bis-OCZ 1莫耳,為0.00083莫耳)。接著,將依此獲得之寡聚化乳濁液進一步導入至內容積5.4L之分液槽(沉降器),將水相與油槽分離,獲得寡聚物之二氯甲烷溶液。
將上述寡聚物之二氯甲烷溶液中之2.44kg饋入內容積6.8L之附槳翼反應槽中,於其中追加稀釋用二氯甲烷2.60kg,並進一步添加2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0.245kg、水0.953kg及2重量%三乙基胺水溶液8.39g,於10℃攪拌,進行180分鐘聚縮合反應。
將上述聚縮合反應液中之3.12kg饋入內容積5.4L之附槳翼反應槽中,於其中添加二氯甲烷2.54kg及水0.575kg,攪拌15分鐘後,停止攪拌,將水相與有機相分離。於分離之有機相中,添加0.1N鹽酸1.16kg,攪拌15分鐘,萃取出三乙基胺及少量殘存之鹼成分後,停止攪拌,將水相與有機相分離。再者,於分離之有機相中,添加純水1.16kg,攪拌15分鐘,停止攪拌,將水相與有機相分離。反覆進行此操作3次。藉由將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投至60~75℃溫水中,而將聚碳酸酯樹脂予以粉化。之後,予以乾燥,獲得粉末狀聚碳酸酯樹脂。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49,900,熔融黏度為127,200Poise。
於作為原料二羥基化合物之2,2-雙(4-羥基-3-甲基苯基)丙烷(以下,有時簡記為「BPC」)(本州化學公司製)37.60kg(約147mol)及碳酸二苯酯(DPC)32.20kg(約150mol)中,依每1mol二羥基化合物,碳酸銫為2μmol之方式添加碳酸銫水溶液,而調整混合物。其次,將該混合物投入至具備攪拌機、熱媒夾套、真空泵、及回流冷卻器之內容量200L的第1反應器中。
其次,將第1反應器內減壓至1.33kPa(10Torr),接著,藉由氮反覆進行5次復壓至大氣壓之操作,進行第1反應器內部之氮置換。氮置換後,通過熱媒夾套中溫度230℃之熱媒而使第1反應器之內溫逐漸升溫,使混合物溶解。之後,使攪拌機以300rpm旋轉,並控制熱媒夾套內之溫度,以將第1反應器之內溫保持於220℃。之後,一面餾去由於在第1反應器內部進行之BPC與DPC之寡聚化反應所副生成之酚,一面花費40分鐘將第1反應器內之壓力從絕對壓101.3kPa(760 Torr)減壓至13.3kPa(100 Torr)。
接著,將第1反應器內之壓力保持於13.3kPa,一面進一步餾去酚,一面進行酯交換反應80分鐘。
之後,藉由氮將系統內復壓至絕對壓101.3kPa,並升壓至計示壓力0.2MPa,經由預先加熱至200℃以上之移送配管將第1反應器之寡聚物壓力輸送至第2反應器。此外,第2反應器係內容量200L,並具備攪拌機、熱媒夾套、真空泵及回流冷卻管,內壓為大氣壓,內溫係控制於240℃。
其次,將壓力輸送至第2反應器之寡聚物以38rpm攪拌,以熱媒夾套將內溫升溫,花費40分鐘將第2反應器內從絕對壓101.3kPa減壓至13.3kPa。之後,繼續升溫,再花費40分鐘將內壓從絕對壓13.3kPa減壓至399Pa(3Torr),將餾出的酚除去至系統外。再者,繼續升溫,第2反應器內之絕對壓到達70Pa(約0.5Torr)後,保持70Pa,進行聚縮合反應。第2反應器內之最終內部溫度為285℃。在第2反應器之攪拌機成為預定之既定攪拌動力時,終止聚縮合反應。
接著,藉由氮將第2反應器內復壓至絕對壓101.3kPa,並升壓至計示壓力0.2MPa,將聚碳酸酯樹脂從第2反應器之槽底以束狀抽出,一面在水槽冷卻,一面使用旋轉式切割器予以丸粒化。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7,200。
將該聚碳酸酯樹脂依據上述項目進行評估。
其結果示於表1。
除了變更第2反應器之攪拌機所預定之既定攪拌動力以外,與參考例1同樣地實施。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30,300。又,藉由與參考例1同樣的方法進行評估。結果示於表1。
除了在第2反應器之攪拌機成為預定攪拌動力(較參考例5時更高的攪拌動力)時,終止聚縮合反應以外,與參考例5同樣地進行,獲得聚碳酸酯樹脂。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25,200。
除了在第2反應器之攪拌機成為預定攪拌動力(較參考例6時更高的攪拌動力)時,終止聚縮合反應以外,與參考例6同樣地進行,獲得聚碳酸酯樹脂。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24,700。
使用僅由來自BPA之構造單位所構成之經由熔融法而得的市售聚碳酸酯樹脂(三菱工程塑膠公司製M7022J)作為PC(b1)。該PC(b1)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20,600。熔融黏度為9,010Poise。
使用僅由來自BPA之構造單位所構成之經由熔融法而得的市售聚碳酸酯樹脂(三菱工程塑膠公司製M7027J)作為PC(b3-1)。該PC(b2)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25,600,熔融黏度為22,120Poise。
除了使用Bis-OCZ(本州化學公司製)3.4kg及BPA(三菱化學公司製) 30.9kg代替BPC作為原料二羥基化合物以外,與參考例1同樣地實施,獲得聚碳酸酯樹脂。所獲得之聚碳酸酯樹脂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9,800。
使用僅由來自BPA之構造單位所構成之經由熔融法而得的市售聚碳酸酯樹脂(三菱工程塑膠公司製M7022J)作為PC(b4-1)。該PC(b4-1)之黏度平均分子量為20,000。又,藉由與參考例1同樣的方法進行評估。結果示於表4-1。
將分別作為聚碳酸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之PC(a1)及PC(b1)以表1所示之比例藉由具有1個通風口之日本製鋼所製雙軸擠出機(LABOTEX30HSS-32)予以熔融混練,從該雙軸擠出機之出口擠出成束狀,以水冷卻固化後,以旋轉式切割器予以丸粒化,獲得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此時,該雙軸擠出機之筒體溫度為280℃,在該雙軸擠出機之出口的聚碳酸酯樹脂溫度為300℃。此外,熔融混練時,該雙軸擠出機之通風口係連結至真空泵,並依於該通風口之壓力成為500 Pa之方式進行控制。
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而評估鉛筆硬度、夏比衝擊強度、黃色指數(YI)、熔融黏度、及黏度平均分子量。其結果示於表1。
再者,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藉由上述方法而作成擠出成形體(片材),以評估鉛筆硬度、及黃色指數(YI)。
除了設為表1所示之2種聚碳酸酯樹脂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實施,獲得實施例2~9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而評估鉛筆硬度、夏比衝擊強度、黃色指數(YI)、熔融黏度、及黏度平均分子量。
其結果示於表1。
再者,實施例2及實施例3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藉由上述方法而作成擠出成形體(片材),以評估鉛筆硬度、及黃色指數(YI)。
將表1所示之2種聚碳酸酯樹脂予以乾式摻合,而獲得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而評估鉛筆硬度、夏比衝擊強度、黃色指數(YI)、及黏度平均分子量。
其結果示於表1。
對作為比較例1之PC(a1)、作為比較例2之PC(b1)、作為比較例3之PC(a5)、作為比較例4之PC(a6)、作為比較例5之PC(a3)個別單獨之鉛筆硬度、夏比衝擊強度、黃色指數(YI)、熔融黏度、及黏度平均分子量進行評估。其結果示於表1。
再者,比較例1~4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藉由上述方法而作成擠出成形體(片材),以評估鉛筆硬度、及黃色指數(YI)。
除了設為表1所示之2種聚碳酸酯樹脂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實施,獲得比較例6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而評估鉛筆硬度、夏比衝擊強度、黃色指數(YI)、熔融黏度、及黏度平均分子量。
再者,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藉由上述方法而作成擠出成形體(片材),以評估鉛筆硬度、及黃色指數(YI)。其結果示於表1。
除了設為表1所示之PC(a1)及BPC單體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實施,獲得比較例7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而評估鉛筆硬度、夏比衝擊強度、黃色指數(YI)、及熔融黏度。其結果示於表1。
可瞭解,就實施例1及比較例3而言,由於二羥基化合物之調配量比率相同,故可推定來自各二羥基化合物之構造單位之含量係相同,但僅管如此,實施例1中之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在等級上亦高於比較例3之鉛筆硬度。再者,亦可瞭解,就黃色指數(YI)而言,相較於比較例3,實施例1亦較良好。
亦可瞭解,就可同樣地推定來自各二羥基化合物之構造單位之含量係相同之實施例3及比較例4而言,相較於比較例4,實施例3之鉛筆硬度係格外優異。又,若將實施例1與比較例6進行比較,可瞭解若聚碳酸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之重量比超過特定範圍,則夏比衝擊強度及黃色指數(YI)係惡化。
將分別作為聚碳酸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之BPC及PC(b1)以表2-1所示之比例藉由具有1個通風口之日本製鋼所製雙軸擠出機(LABOTEX30HSS-32)予以熔融混練,從該雙軸擠出機之出口擠出成束狀,以水冷卻固化後,以旋轉式切割器予以丸粒化,獲得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此時,該雙軸擠出機之筒體溫度為280℃,在該雙軸擠出機之出口的聚碳酸酯樹脂溫度為300℃。此外,熔融混練時,該雙軸擠出機之通風口係連結至真空泵,並依於該通風口之壓力成為500 Pa之方式進行控制。
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而評估鉛筆硬度、熔融黏度、夏比衝擊強度、黃色指數(YI)。再者,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評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鉛筆硬度、及黃色指數(YI)。其結果示於表2-1。
除了設為表2-1所示之2種聚碳酸酯樹脂以外,與實施例2-1同樣地實施,獲得實施例2-2~2-5、2-7、及2-8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而評估鉛筆硬度、熔融黏度、夏比衝擊強度、及黃色指數(YI)。再者,實施例2-2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評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鉛筆硬度、及黃色指數(YI)。其結果示於表2-1。
將表2-1所示之2種聚碳酸酯樹脂予以乾式摻合,而獲得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而評估鉛筆硬度、夏比衝擊強度、黃色指數(YI)、及黏度平均分子量。其結果示於表2-1。
除了設為表2-1所示之2種聚碳酸酯樹脂以外,與實施例2-1同樣地實施,獲得比較例2-1、2-3及2-7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而評估鉛筆硬度、熔融黏度、夏比衝擊強度、及黃色指數(YI)。再者,針對比較例2-1及2-7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評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鉛筆硬度、及黃色指數(YI)。其結果示於表2-1。
對作為比較例2-2之PC(a5)、作為比較例2-4之PC(a6)、作為比較例2-5之PC(a1)、作為比較例2-6之PC(b1)個別單獨之鉛筆硬度、熔融黏度、夏比衝擊強度、及黃色指數(YI)進行評估。再者,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評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鉛筆硬度、及黃色指數(YI)。其結果示於表2-1。
除了設為表2-1所示之PC(b1)及BPC單體以外,與實施例2-1同樣地實施,獲得比較例2-8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評估鉛筆硬度、熔融黏度、夏比衝擊強度、及黃色指數(YI)。其結果示於表2-1。
可瞭解,就實施例2-1及比較例2-2而言,由於二羥基化合物之調配量比率相同,故可推定來自各二羥基化合物之構造單位之含量係相同,但僅管如此,實施例2-1中之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在等級上亦高於比較例2-2之鉛筆硬度。再者,亦可瞭解,就黃色指數(YI)而言,相較於比較例2-2,實施例2-1亦較良好。
亦可瞭解,就可同樣地推定來自各二羥基化合物之構造單位之含量係相同之實施例2-2及比較例2-4而言,相較於比較例42-,實施例2-2之鉛筆硬度係格外優異。又,若將實施例2-1與比較例2-1、及實施例2-2與比較例2-3進行比較,可瞭解若聚碳酸酯樹脂(a)之黏度平均分子量和聚碳酸酯樹脂(b)之黏度平均分子量之比未滿足特定範圍,則鉛筆硬度下降,且黃色指數(YI)係顯著惡化。又,若將實施例2-1、實施例2-2與比較例2-7進行比較,可瞭解若聚碳酸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之重量比超過特定範圍,則夏比衝擊強度及黃色指數(YI)係顯著惡化。
將分別作為聚碳酸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之PC(a1)及PC(b1)以表1所示之比例藉由具有1個通風口之日本製鋼所製雙軸擠出機(LABOTEX30HSS-32)予以熔融混練,從該雙軸擠出機之出口擠出成束狀,以水冷卻固化後,以旋轉式切割器予以丸粒化,獲得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此時,該雙軸擠出機之筒體溫度為280℃,在該雙軸擠出機之出口的聚碳酸酯樹脂溫度為300℃。此外,熔融混練時,該雙軸擠出機之通風口係連結至真空泵,並依於該通風口之壓力成為500 Pa之方式進行控制。
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而評估表面硬度、玻璃轉移溫度(Tg)、夏比衝擊強度、及黃色指數(YI)。其結果示於表3-1。
再者,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藉由上述方法而作成擠出成形體(片材),以評估鉛筆硬度、及黃色指數(YI)。將其結果一併示於表3-1。
除了設為表3-1所示之2種聚碳酸酯樹脂以外,與實施例3-1同樣地實施,獲得實施例3-2~3-4及3-6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而評估表面硬度、玻璃轉移溫度(Tg)、夏比衝擊強度、及黃色指數(YI)。其結果示於表3-1。
再者,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藉由上述方法而作成擠出成形體(片材),以評估鉛筆硬度、及黃色指數(YI)。將其結果一併示於表3-1。
將分別作為聚碳酸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之PC(a1)之丸粒及PC(b1)之丸粒以表3-1所示之比例予以乾式摻合,而獲得實施例3-5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而評估表面硬度、玻璃轉移溫度(Tg)、夏比衝擊強度、及黃色指數(YI)。其結果示於表3-1。
再者,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藉由上述方法而作成擠出成形體(片材),以評估鉛筆硬度、及黃色指數(YI)。將其結果一併示於表3-1。
除了設為表3-1所示之2種聚碳酸酯樹脂以外,與實施例3-1同樣地實施,獲得比較例3-1~3-4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而評估表面硬度、玻璃轉移溫度(Tg)、夏比衝擊強度、及黃色指數(YI)。其結果示於表3-1。
再者,該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藉由上述方法而作成擠出成形體(片材),以評估鉛筆硬度、及黃色指數(YI)。將其結果一併示於表3-1。
對作為比較例3-5之PC(b1)、作為比較例3-6之PC(a1)、作為比較例3-7之PC(a6)、作為比較例3-8之PC(b3-2)個別單獨之表面硬度、玻璃轉移溫度(Tg)、夏比衝擊強度、及黃色指數(YI)進行評估,其結果皆示於表3-1。
再者,比較例3-5~3-7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藉由上述方法而作成擠出成形體(片材),以評估鉛筆硬度、及黃色指數(YI)。將其結果一併示於表3-1。
可瞭解,就實施例3-1及比較例3-7而言,由於二羥基化合物之調配量比率相同,故可推定來自各二羥基化合物之構造單位之含量係相同,但僅管如此,實施例3-1中之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亦高於比較例3-7之鉛筆硬度2級之多。再者,亦可瞭解,就黃色指數(YI)而言,相較於比較例3-7,實施例3-1亦較良好。就可同樣地推定來自各二羥基化合物之構造單位之含量係相同之實施例3-2及比較例3-8而言,相較於比較例3-8,實施例3-2之鉛筆硬度亦格外優異。又,若分別將實施例3-1與比較例3-1、及實施例3-2與比較例3-3進行比較,可瞭解若聚碳酸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之重量比超過特定範圍,則玻璃轉移溫度(Tg)、夏比衝擊強度、及黃色指數(YI)係顯著惡化。又,若分別將實施例3-3與比較例3-2、及實施例3-4與比較例3-4進行比較,可瞭解若聚碳酸酯樹脂(a)之熔融黏度和聚碳酸酯樹脂(b)之熔融黏度未滿足特定範圍,則夏比衝擊強度下降、且黃色指數(YI)係顯著惡化。
將分別作為聚碳酸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之PC(a4-1)及PC(b4-1)以表4-2所示之比例藉由具有1個通風口之日本製鋼所製雙軸擠出機(LABOTEX30HSS-32)予以熔融混練,從該雙軸擠出機之出口擠出成束狀,以水冷卻固化後,以旋轉式切割器予以丸粒化,獲得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此時,該雙軸擠出機之筒體溫度為280℃,在該雙軸擠出機之出口的聚碳酸酯樹脂溫度為300℃。此外,熔融混練時,該雙軸擠出機之通風口係連結至真空泵,並依於該通風口之壓力成為500 Pa之方式進行控制。
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係根據上述評估項目中所記載之方法,而評估表面硬度、夏比衝擊強度、黃色指數(YI)、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之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及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之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
其結果示於表4-2。此外,實施例4-1中,構造單位(a)係來自BPC之構造單位。
除了設為表4-2所示之2種聚碳酸酯樹脂以外,與實施例4-1同樣地實施,獲得實施例4-2~4-4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再者,藉由與實施例4-1同樣的方法進行各種評估。其結果示於表4-2。此外,實施例4-2及4-3中,構造單位(a)係來自BPC之構造單位,而實施例4-4中,構造單位(a)係來自Bis-OCZ之構造單位。
除了設為表4-2所示之2種聚碳酸酯樹脂以外,與實施例4-1同樣地實施,獲得比較例4-1~4-4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再者,藉由與實施例4-1同樣的方法進行各種評估。其結果示於表4-2。此外,比較例4-1~4-4中,構造單位(a)係來自BPC之構造單位。
如表4-2所示,作為聚碳酸酯樹脂,分別單獨在比較例4-5中使用PC(a1)、在比較例4-6中使用PC(b1)、在比較例4-7中使用PC(a4-3)、在比較例4-8中使用PC(a4-4),獲得比較例4-5~4-8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再者,藉由與實施例4-1同樣的方法進行各種評估。其結果示於表4-2。此外,比較例4-5、4-7及4-8中,構造單位(a)係來自BPC之構造單位,而比較例4-6中,構造單位(a)係來自BPA之構造單位。
若將實施例4-1與比較例4-2進行比較,則可瞭解,僅管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之構造單位(a)(來自BPC之構造單位)之含有率係相同,但實施例4-1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之構造單位(a)之含有率係較高,且實施例4-1中之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亦高於比較例4-2之鉛筆硬度。
同樣地,若將實施例4-2與比較例4-3及比較例4-8進行比較,則可瞭解,僅管該等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之構造單位(a)(來自BPC之構造單位)之含有率係相同,但相較於比較例4-3及比較例4-8,實施例4-2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之構造單位(a)(來自BPC之構造單位)之含有率係較高,且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較高。
根據本發明,以較低的泛用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為主成分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硬度之表面硬度係大幅提升,且可獲得透明性高、色調良好、耐衝擊性及成形性平衡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而可利用於攜帶電話‧個人電腦等電氣‧電子機器領域、頭燈鏡片‧車輛用窗等自動車領域、照明‧外觀等建材領域等,特別是可利用於要求表面硬度之用途。
此外,引用2010年3月31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0-083181號、2010年11月25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0-262053號、2010年11月25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0-262054號、2010年1月31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0-262057號、2011年1月31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1-018523號、2011年1月31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1-018524號、2011年1月31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1-018527號、2011年3月4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1-047877號及2011年3月30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1-076450號之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及摘要之全部內容,併入此處作為本發明說明書之揭示內容。
Claims (30)
- 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至少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及具有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不同的構造單位之聚碳酸酯樹脂(b)者,其特徵為滿足以下條件:(i)聚碳酸酯樹脂(a)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係高於聚碳酸酯樹脂(b)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ii)聚碳酸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之重量比為1:99~45:55;(iii)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係較聚碳酸酯樹脂(b)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高2級以上;(iv)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夏比衝擊強度值(Charpy impact strength value)係大於聚碳酸酯樹脂(a)之夏比衝擊強度值。
- 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至少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及具有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不同的構造單位之聚碳酸酯樹脂(b)者,其特徵為滿足以下條件:(i)聚碳酸酯樹脂(a)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係高於聚碳酸酯樹脂(b)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ii)聚碳酸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之重量比為1:99~45:55;(iii)聚碳酸酯樹脂(a)之黏度平均分子量Mv(a)和聚碳酸酯 樹脂(b)之黏度平均分子量Mv(b)之比Mv(a)/Mv(b),為0.02以上且1.5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Mv(a)為20000以下。
- 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至少含有聚碳酸酯樹脂(a)、及具有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不同的構造單位之聚碳酸酯樹脂(b)者,其特徵為滿足以下條件:(i)聚碳酸酯樹脂(a)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係高於聚碳酸酯樹脂(b)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ii)聚碳酸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之重量比為1:99~45:55;(iii)聚碳酸酯樹脂(b)於溫度280℃、剪切速度122sec-1 之熔融黏度係高於聚碳酸酯樹脂(a)於溫度280℃、剪切速度122sec-1 之熔融黏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為F以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為HB以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係至少含有來自下述一 般式(1)所示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之聚碳酸酯樹脂;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係至少含有來自從下述一般式(1a)~(1c)所組成群組中選出之至少一種化合物的構造單位(a)之聚碳酸酯樹脂;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b)係主要含有來自下述一般式(2)所示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b)之聚碳酸酯樹脂;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黃色指數(YI)為4.0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係進一步含有難燃劑。
- 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在製造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方法中,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及上述聚碳酸酯樹脂(b)予以熔融混練。
- 一種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在製造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方法中,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及上述聚碳酸酯樹 脂(b)予以乾式摻合。
- 一種射出成形體,其特徵為,將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予以射出成形而獲得。
- 一種擠出成形體,其特徵為,將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予以擠出成形而獲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擠出成形體,其中,擠出成形體為片材或薄膜。
- 一種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係含有來自下述一般式(1)所示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a)、及與上述構造單位(a)不同的構造單位(b)者,其特徵為,上述構造單位(a)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之含有率[S]和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之含有率[T]之比([S]/[T])為大於1.00且2.00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為射出成形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或18項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上述構造單位(a)在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之含有率[S]和在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整體之含有率[T]之比([S]/[T])為1.01以上且1.50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或18項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表面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為HB以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上述構造單位(a)係來自從下述一般式(1a)~(1c)所組成群組中選出之至少一種化合物的構造單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或21項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上述構造單位(b)係主要為來自下述一般式(2)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或21項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係至少含有:含有來自上述一般式(1)所示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a)之聚碳酸酯樹脂(a);及含有與上述構造單位(a)不同的構造單位(b),且具有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不同的構造之聚碳酸酯樹脂(b)。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係高於上述聚碳酸酯樹脂(b)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依ISO 15184規定之鉛筆硬度為F以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之黏度平均分子量係大於上述聚碳酸酯樹脂(b)之黏度平均分子量。
- 一種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製造方法,係申請專利範圍第23至26項中任一項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製造方 法,該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係至少含有:含有來自下述一般式(1)所示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a)之聚碳酸酯樹脂(a)、及含有與上述構造單位(a)不同的構造單位(b)之聚碳酸酯樹脂(b),並將該聚碳酸酯樹脂(a)及聚碳酸酯樹脂(b)予以熔融混練或乾式摻合後而成形,其特徵為,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之黏度平均分子量係大於上述聚碳酸酯樹脂(b)之黏度平均分子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構造單位(a)係來自從下述一般式(1a)~(1c)所組成群組中選出之至少一種化合物的構造單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或28項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構造單位(b)係主要為來自下述一般式(2)之化合物的構造單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或28項之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成形為射出成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83181 | 2010-03-31 | ||
JP2010262057 | 2010-11-25 | ||
JP2010262053 | 2010-11-25 | ||
JP2010262054 | 2010-11-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41943A TW201141943A (en) | 2011-12-01 |
TWI494368B true TWI494368B (zh) | 2015-08-01 |
Family
ID=44762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11486A TWI494368B (zh) | 2010-03-31 | 2011-03-31 | A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 molded product of the resin composition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77152B2 (zh) |
EP (1) | EP2557123B1 (zh) |
KR (1) | KR101455487B1 (zh) |
CN (1) | CN102822276B (zh) |
TW (1) | TWI494368B (zh) |
WO (1) | WO201112589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25903A1 (ja) * | 2010-03-31 | 2011-10-13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同樹脂組成物の成形体 |
KR101948356B1 (ko) | 2011-08-01 | 2019-02-14 | 미쯔비시 케미컬 주식회사 |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적층체 |
JP6163644B2 (ja) | 2012-03-30 | 2017-07-19 |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及びその組成物 |
JP2013216796A (ja) * | 2012-04-10 | 2013-10-24 |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体 |
JP6055655B2 (ja) * | 2012-07-12 | 2016-12-27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品 |
JP6125181B2 (ja) * | 2012-09-05 | 2017-05-10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
KR20140085260A (ko) * | 2012-12-27 | 2014-07-07 |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 공중합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성형품 |
EP3174935B1 (de) * | 2014-08-01 | 2023-06-21 | Covestro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 Co. KG | Copolycarbonat-zusammensetzungen mit cyclischen und linearen oligomeren und verbesserten optischen eigenschaften |
CN106574109A (zh) * | 2014-08-01 | 2017-04-19 |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环状和线性的低聚物以及改进的流变性质的共聚碳酸酯组合物 |
US20170233571A1 (en) * | 2014-08-01 | 2017-08-17 |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 Co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with Branch Structures and Cyclic Oligomers and Improve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
WO2019078162A1 (ja) * | 2017-10-17 | 2019-04-25 |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
KR20210091215A (ko) * | 2018-11-08 | 2021-07-21 | 미쓰비시 엔지니어링-플라스틱스 코포레이션 | 방향족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47610A (zh) * | 2008-12-17 | 2010-06-23 |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 具有改善的透光度和抗刮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248817C2 (de) | 1972-10-05 | 1981-09-24 |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 Polycarbonatmischungen |
JPS6210160A (ja) | 1985-07-08 | 1987-01-19 | Idemitsu Kosan Co Ltd | 光学機器用素材 |
JPH0621227B2 (ja) | 1986-08-11 | 1994-03-23 | 日本合成ゴム株式会社 | ポリカ−ボネ−ト樹脂組成物 |
JPS6469625A (en) | 1987-09-10 | 1989-03-15 | Daicel Chem | Polycarbonate polymer having excellent surface hardness |
JPH04279659A (ja) | 1991-03-08 | 1992-10-05 | Asahi Chem Ind Co Ltd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
JPH08183852A (ja) | 1994-12-28 | 1996-07-16 | Nippon G Ii Plast Kk | 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
JPH09176473A (ja) | 1995-12-25 | 1997-07-08 | Teijin Chem Ltd |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
CN1180025C (zh) | 2000-05-01 | 2004-12-15 | 通用电气公司 | 透明的聚碳酸酯混合物 |
US6537636B1 (en) | 2000-06-05 | 2003-03-25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Data storage media containing clear polycarbonate blends |
US20030060575A1 (en) * | 2001-07-16 | 2003-03-27 | Caruso Andrew James | Polycarbonates suitable for use in optical articles |
JP2003128906A (ja) | 2001-10-29 | 2003-05-08 | Teijin Chem Ltd |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用成形品 |
JP4281998B2 (ja) * | 2003-06-06 | 2009-06-17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
JP2005272708A (ja) | 2004-03-25 | 2005-10-06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表面処理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成形品 |
US7700696B2 (en) * | 2006-06-28 | 2010-04-20 |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scratch resistance, and articles formed therefrom |
US20080015289A1 (en) * | 2006-07-12 | 2008-01-17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Flame retardant and chemical resistant thermoplastic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
WO2008018467A1 (fr) | 2006-08-08 | 2008-02-14 |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 Corps photosensible électrophotographique |
US20090176946A1 (en) | 2008-01-03 | 2009-07-09 |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 Polycarbonate blends with high scratch resistance and ductility |
JP5524463B2 (ja) | 2008-09-04 | 2014-06-18 | 帝人株式会社 | ガラス繊維強化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鏡筒 |
EP2199076B1 (en) * | 2008-12-18 | 2013-02-20 |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the compositions formed thereby, and articles thereof |
JP5468896B2 (ja) | 2009-01-22 | 2014-04-09 | 帝人株式会社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積層体 |
-
2011
- 2011-03-31 CN CN201180016601.6A patent/CN102822276B/zh active Active
- 2011-03-31 WO PCT/JP2011/058326 patent/WO201112589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3-31 KR KR1020127025228A patent/KR10145548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3-31 TW TW100111486A patent/TWI494368B/zh active
- 2011-03-31 EP EP11765796.5A patent/EP2557123B1/en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10-01 US US13/632,957 patent/US9777152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47610A (zh) * | 2008-12-17 | 2010-06-23 |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 具有改善的透光度和抗刮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57123B1 (en) | 2020-04-29 |
WO2011125896A1 (ja) | 2011-10-13 |
KR20130024893A (ko) | 2013-03-08 |
CN102822276B (zh) | 2015-10-14 |
KR101455487B1 (ko) | 2014-10-27 |
EP2557123A1 (en) | 2013-02-13 |
CN102822276A (zh) | 2012-12-12 |
US20130030113A1 (en) | 2013-01-31 |
EP2557123A4 (en) | 2013-09-18 |
US9777152B2 (en) | 2017-10-03 |
TW201141943A (en) | 2011-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94368B (zh) | A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 molded product of the resin composition | |
TWI491665B (zh) | A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 molded product of the resin composition | |
KR101538206B1 (ko) |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동 수지의 조성물 및 동 수지의 성형체 | |
JP6252650B2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WO2013018835A1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積層体 | |
JP6100416B2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及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 |
TWI565729B (zh) | 聚碳酸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 |
JP6252649B2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5989358B2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213025B2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及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 |
JP2012177091A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2177090A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