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1776B - Sewing machine trimm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ewing machine trimm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1776B
TWI491776B TW099101347A TW99101347A TWI491776B TW I491776 B TWI491776 B TW I491776B TW 099101347 A TW099101347 A TW 099101347A TW 99101347 A TW99101347 A TW 99101347A TW I491776 B TWI491776 B TW I4917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state
driven wheel
movable blade
tension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01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37119A (en
Inventor
Takayuki Hayashida
Takashi Iba
Kunihiko Komatsu
Original Assignee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filed Critical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Publication of TW201037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7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1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17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2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controlled by the sewing mech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7/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litting, grooving, or cutting
    • D05B37/04Cutt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Description

縫紉機的剪線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涉及縫紉機的剪線裝置。
發明背景
第6圖為表示現有技術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1的結構的透視圖。該現有技術記載在例如日本實用新型登錄第3136842號公報中。現有技術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1採用下述結構:聯動軸5的一端部通過連接塊4連接在氣壓缸2的活塞桿3上,通過固定在該聯動軸5另一端部上的凸輪部件6將面線和底線夾在被稱為“面線保持器”的縫線張力調整裝置(圖中沒有表示)上對其賦予所希望的張力,並且解除該夾持狀態釋放面線(針糸)和底線(糸)的張力,同時使設置在針板(圖中沒有表示)下面的近似C字形狀的可動刀片12與上述聯動軸5移動同步地朝箭頭B1、B2的方向角位移,剪斷面線和底線。
上述聯動軸5的軸線與上述氣壓缸2的活塞桿3的軸線平行。並且,上述氣壓缸2利用單動氣壓缸來實現,利用空氣壓力使活塞桿3朝箭頭A1的方向後退,利用恢復彈簧2a的彈力使活塞桿3朝箭頭A2的方向前伸。
上述連接塊4上連接著推桿7的一端部,第1擺臂9的一端部通過第1銷8連接在上述推桿7的另一端部上。刀片驅動桿11的一端部通過第2銷10連接在上述第1擺臂9的另一端部上,上述可動刀片12利用第3銷13角位移自由地連接在上述刀片驅動桿11的另一端部上。
上述第1擺臂9的中間部分用第4銷14樞支承成在縫紉機的機體上,當上述活塞桿3朝箭頭A1的方向後退時,上述第1擺臂9圍繞第4銷14的軸線角位移,通過刀片驅動桿11推擠可動刀片12朝箭頭B1的方向前進。並且,當上述活塞桿3朝箭頭A2的方向伸出時,上述第1擺臂9圍繞上述第4銷14的軸線朝反方向角位移,通過刀片驅動桿11拉動可動刀片12朝箭頭B2的方向後退。這樣的上述可動刀片12用第5銷15樞支承在上述針板的下面。
上述凸輪部件6由與上述聯動軸5大致平行地延伸的長條形板狀部件構成,在上部形成有第1和第2凸輪面6a、6b。上述第1凸輪面6a朝箭頭A2的方向向上傾斜而形成。並且,上述第2凸輪面6b從第1凸輪面6a的上端水準延伸而形成。
上述氣壓缸2大致水準地設置在固定於上述縫紉機主體背面上的支架16上,支持框17的下端部固定在上述支架16上。第2擺臂19的中央部位用第6銷18圍繞上述第6銷18的水準軸線擺動自由地連接在上述支持框17的上端部上。在該第2擺臂19的一端部設置有由上述第1和第2凸輪面6a、6b引導的從動輪()20。並且,沿上下延伸的連接桿23的配置在下方的一端部用第7銷21連接在上述第2擺臂19的另一端部上。上述第6和第7銷18、21由帶銷螺栓實現。
上述連接桿23的配置在上方的另一端部連接在上述縫線張力調整裝置上,通過連接桿23朝箭頭C1的方向上升以及朝箭頭C2的方向下降,能夠切換上述縫線張力調整裝置對面線和底線的夾持狀態以及解除了該夾持狀態的解除狀態。
這樣的剪線裝置1在縫製過程中將面線和底線彈性地夾持在上述縫線張力調整裝置中賦予適當的張力,當縫製動作停止時,解除面線和底線的夾持狀態而釋放面線和底線的上述縫製時的張力,當可動刀片12朝箭頭B1的方向前進時使面線和底線鬆弛、防止在不恰當的時機剪斷面線和底線。
上述現有技術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1由於採用用凸輪部件6上部形成的第1和第2凸輪面6a、6b承載設置在第2擺臂19一端部上的從動輪20,通過使凸輪部件6朝箭頭A1、A2的方向移動來使連接桿23朝箭頭C1、C2的方向上下移動的結構,因此即使以所希望的傾斜角度在上述凸輪部件6上形成第1和第2凸輪面6a、6b以便在可動刀片12朝箭頭B1的方向前進的途中解除上述縫線張力調整裝置對面線和底線的夾持狀態,也不能使從動輪20順暢地追隨,存在不能在可動刀片12朝箭頭B1的方向前進途中最恰當的時機解除縫線張力調整裝置對面線和底線的夾持狀態這樣的問題。
發明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能夠在可動刀片前進途中的最恰當時機解除對面線和底線的夾持狀態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
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的特徵在於包括:縫線張力調整單元,設置在縫紉機主體的上部,能夠切換到夾持面線和底線賦予上述面線和底線張力的夾持狀態以及解除了該夾持狀態的夾持解除狀態中的一種狀態;可動刀片,在針板的下方朝靠近落針位置的方向前進或者朝離開上述落針位置的方向後退,剪斷上述面線和底線;擺臂,一端部角位移自由地連接在上述縫紉機主體上,在另一端部與上述一端部之間的中間部位設置從動輪;凸輪部件,形成有上述從動輪移動自由地嵌入的長孔,利用該凸輪部件朝一個方向移動使上述擺臂向一個方向角位移,利用該凸輪部件朝另一個移動使上述擺臂另一個方向角位移;驅動部,使上述凸輪部件朝上述一個方向或上述另一個方向移動;第1連接部,將上述擺臂的另一端部的移動傳遞給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使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從上述夾持狀態向上述夾持解除狀態動作,或者使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從上述夾持解除狀態向上述夾持狀態動作;第2連接部,將上述驅動部的驅動力傳遞給上述可動刀片,使上述可動刀片前進或後退。
如果採用本發明,由於在第2擺臂的一端部與另一端部之間的中間部位設置從動輪,在將該從動輪移動自由地嵌入凸輪部件的長孔中的狀態下,能夠利用凸輪部件朝一個方向移動使擺臂朝一個方向角位移,利用凸輪部件朝另一個方向移動使擺臂朝另一個方向角位移,因此能夠根據凸輪部件朝一個方向或另一個方向移動使從動輪追隨上述長孔,能夠在可動刀片前進動作的過程中與旋梭外周部即將擴張面線之前最合適的位置相對應的時機解除縫線張力調整單元對面線和底線的夾持狀態。
本發明優選在上述凸輪部件的靠近上述長孔的內周部形成當上述凸輪部件朝上述一個方向移動時引導上述從動輪的第1凸輪面,以及當上述凸輪部件朝上述另一個方向移動時引導上述從動輪的第2凸輪面。
如果採用本發明,由於在上述長孔內形成第1凸輪面和第2凸輪面,因此能夠用第1和第2凸輪面確實地使從動輪追隨移動,能夠在可動刀片前進動作的過程中與旋梭外周部即將擴張面線之前最合適的位置相對應的時機解除縫線張力調整單元對面線和底線的夾持狀態。
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的特徵在於包括:縫線張力調整單元,設置在縫紉機主體的上部,能夠切換到夾持面線和底線賦予上述面線和底線張力的夾持狀態以及解除了該夾持狀態的夾持解除狀態中的一種狀態;可動刀片,在針板的下方朝靠近落針位置的方向前進或者朝離開上述落針位置的方向後退,剪斷上述面線和底線;從動輪;從動輪引導部件,固定在上述縫紉機主體上,設置有允許上述從動輪朝第1方向和與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移動、並且阻止上述從動輪朝與上述第1和第2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的從動輪引導部;凸輪部件,形成有上述從動輪移動自由地嵌入的長孔,利用該凸輪部件朝上述交叉方向的一個方向移動使上述從動輪朝上述第1方向移動,並且利用該凸輪部件朝上述交叉方向的另一個方向移動使上述從動輪朝上述第2方向移動;驅動部,使上述凸輪部件朝上述一個方向或上述另一個方向移動;第1連接部,將上述從動輪的位移傳遞給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使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從上述夾持狀態向上述夾持解除狀態動作,或者使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從上述夾持解除狀態向上述夾持狀態動作;第2連接部,將上述驅動部的驅動力傳遞給上述可動刀片,使上述可動刀片前進或後退。
如果採用本發明,由於能夠用從動輪引導部件允許從動輪朝第1方向和第2方向移動、並且阻止從動輪朝與第1和第2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在將從動輪移動自由地嵌入凸輪部件的長孔內的狀態下,能夠利用凸輪部件朝一個方向移動使上述從動輪朝上述第1方向移動,利用凸輪部件朝另一個方向移動使上述從動輪朝上述第2方向移動,因此能夠根據凸輪部件朝一個方向或另一個方向移動使從動輪追隨上述長孔,能夠在可動刀片前進動作的過程中與面線旋梭外周部即將擴張面線之前最合適的位置相對應的時機解除縫線張力調整單元對面線和底線的夾持狀態。
圖式簡單說明
本發明的目的、特色以及優勢從下述詳細的說明和附圖應該更加明確。
第1圖為表示本發明一個實施形態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的結構的系統圖;第2圖為縫紉機的剪線裝置的分解透視圖;第3圖為設置了剪線裝置的縫紉機的透視圖;第4A圖~第4E圖為用來說明縫紉機的剪線裝置的動作的說明圖,第4A圖表示可動刀片即將進入右面線的線環中之前的狀態;第4B圖表示右面線被面線旋梭的外周部推擴開的狀態;第4C圖表示右面線不能完全抵抗面線旋梭外周部向寬度方向兩側的推擴力而被剪斷的狀態,第4D圖表示右面線、中央面線和左面線不能完全抵抗面線旋梭的向外推擴力而被剪斷,底線越過面線旋梭的外周部嵌入剪線器刃部的狀態,第4E圖表示可動刀片正常地進入面線和底線的各線環中的狀態;第5圖為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的結構的分解透視圖;第6圖為表示現有技術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的結構的透視圖。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下圖面參考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形態。
第1圖為表示本發明一個實施形態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30的結構的系统圖,第2圖為縫紉機的剪線裝置30的分解透視圖,第3圖為設置了剪線裝置30的多針雙重環縫紉機(多針環縫)31的透視圖。
本實施形態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30包括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可動刀片35、擺臂38、凸輪部件40、驅動部41、第1連接部42和第2連接部43。
多針雙重環縫紉機31採用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設置在縫紉機主体32的上部,能够切換到下述狀態中的任一個狀態的結構:夾着多根(本實施形態為3根)面線A1、A2、A3(總稱時寫為“面線A”)、上飾線(上飾糸)B和底線C而賦予各面線A、上飾線B和底線C張力的夾持狀態,以及解除了該夾持狀態的夾持解除狀態。
上述可動刀片35在針板34的下方朝靠近針落下的位置P的箭頭B11的方向(以下有時寫為“前進方向B11”)前進,並且朝離開上述落針位置P的箭頭B12的方向(以下有時寫為“後退方向B12”)後退,從而剪斷上述面線A和底線C。
上述擺臂38的一端部用第1銷36角位移自由地連接在上述縫紉機主體32上,在另一端部與上述一端部之間的中間部位設置有從動輪37。
在上述凸輪部件40上形成上述從動輪37移動自由地嵌入的長孔39,通過上述凸輪部件40朝箭頭A11的方向的位移,使上述擺臂38向上角位移;通過上述凸輪部件40朝箭頭A12的方向的位移,使上述擺臂38向下角位移。
上述第1連接部42將上述擺臂38另一端部的位移傳遞給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使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從上述夾持狀態向上述夾持解除狀態動作,或者使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從上述夾持解除狀態向上述夾持狀態動作。
上述第2連接部43將上述驅動部41的驅動力傳遞給上述可動刀片35,從而使上述可動刀片35朝前進方向B11以及後退方向B12角位移。
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包括基板50和在基板50的與第1圖的圖面垂直的縱長方向上隔開間隔設置的多個(本實施形態為5個)夾持器51。各夾持器51包括:固定在上述基板50上的筒狀保持片52;安裝在保持片52上,設置了穿過保持片52而向裏側突出的夾持解除銷53的操作片54;夾設在操作片54與保持片52之間,用與上述操作片54的操作量相對應的夾持力夾持面線A、上飾線B和底線C,從而賦予面線A、上飾線B和底線C所希望的張力的一對夾持片55a、55b;安裝在保持片52上,分別形成了一對供各面線A、上飾線B和底線C穿插的通孔56a、56b的縫線引導片57。
在上述基板50的同一個面上,一體地設置了形成有各一對供各面線A、上飾線B和底線C分別穿過的縫線穿插孔58a、58b的線道引導部59。各面線A、上飾線B和底線C捲繞到圖中沒有表示的捲繞捲筒或筒管上,這些面線A、上飾線B和底線C穿過上述線道引導部59的各縫線穿插孔58a、58b,從表面一側穿過各縫線引導片57的一個縫線穿插孔58a到裏面一側後,從裏面一側穿過另一個縫線穿插孔58b到表面一側。
穿過上述線道引導部59的各縫線穿插孔58a、58b的各面線A、上飾線B和底線C從裏面一側穿過各縫線引導片57的一個通孔56a到表面一側,經過各夾持片55a、55b之間從表面一側穿過另一個通孔56b到裏面一側,分別穿過設置在縫紉機主體32上部的多個(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線道引導部件61、62、63、64、65上形成的通孔,各面線A穿進各針S的穿線孔中,並且上飾線B穿進線道金屬件(糸道金具)66的通孔67中。
並且,上述底線C穿過線道引導部59的縫線穿插孔58a、58b,從裏面一側穿過縫線引導片57的一個通孔56a到表面一側,經過夾持片55a、55b之間,從表面一側穿過另一個通孔56b到裏面一側,從底線鬆弛部69經過底線引導片70、71、72、73、74導入彎針75。
上述凸輪部件40在面臨上述長孔39的內周部,朝另一個方向A12形成從水準方向向下彎曲的互相平行的第1凸輪面81和第2凸輪面82,所述第1凸輪面81在上述凸輪部件40朝上述一個方向A11移動時引導上述從動輪37,所述第2凸輪面82在上述凸輪部件40朝上述另一個方向A12移動時引導上述從動輪37。
上述驅動部41具有:電磁螺線管83;固定在該電磁螺線管83的插棒式鐵芯84上的連接件85;一端部固定在連接件85上的連接軸86;固定在連接軸86另一端部上的連接塊87;一端部固定在連接塊87上的聯動軸88;供聯動軸88穿插,使聯動軸88沿軸線方向朝箭頭A11、A12的方向移動自由地保持聯動軸88另一端部的引導部件89;保持上述電磁螺線管83和聯動軸88,固定在縫紉機主體32背面的支架79。
上述聯動軸88上安裝有用來賦予使該聯動軸88從被電磁螺線管83驅動朝箭頭A11的方向位移了的狀態向朝箭頭A12的方向回歸的彈力的回歸輔助彈簧100。
上述引導部件89具有供上述聯動軸88穿插的引導筒部分90和從引導筒部分90突出的板狀凸緣部91,上述擺臂38的一端部用上述第1銷36角位移自由地連接在凸緣部91上。
上述第1連接部42具有配置在下方的一端部用第2銷92角位移自由地連接在上述擺臂38的另一端部上的第1連接部件94,一端部用第3銷95角位移自由地連接在第1連接部件94的配置在上方的另一端部上的第2連接部件96。
上述第2連接部件96的另一端部固定在大致水準配置的轉動軸97上,用來推壓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的各夾持器51的夾持解除銷53的推壓片99固定在轉動軸97上。該推壓片99通過推壓上述夾持解除銷53解除各夾持器51的各一對夾持片55a、55b的夾持力,釋放各面線A、上飾線B和底線C的張力。
上述第2連接部43包括:第3連接部件101;第4連接部件102;第5連接部件103;將第3連接部件101的一端部角位移自由地連接在上述連接塊87上的第4銷104;角位移自由地連接第3連接部件101的另一端部和第4連接部件102的一端部的第5銷105;角位移自由地連接第4連接部件102的另一端部和第5連接部件103的一端部的第6銷106;角位移自由地將第4連接部件102的兩端部之間的中間部分連接在縫紉機主體32上的第7銷107;角位移自由地連接第5連接部件103的另一端部和可動刀片35的中間部分的第8銷108。
上述可動刀片35的一端部用第9銷109角位移自由地連接在上述針板34的裏面。上述第1~第9銷36、92、95、104~109也可以由例如帶銷螺栓實現。並且,上述可動刀片35的另一端部在作為角位移中心的第9銷109一側設置有面線旋梭(針糸)35a和底線旋梭()35b。
第4A圖~第4E圖為用來說明縫紉機的剪線裝置30的動作的圖,第4A圖表示可動刀片35即將進入右面線A的線環中之前的狀態;第4B圖表示右面線A1被面線旋梭35a的外周部推擴開的狀態;第4C圖表示右面線A1不能完全抵抗面線旋梭35a外周部向寬度方向兩側的推擴力而被剪斷的狀態,第4D圖表示右面線A1、中央面線A2和左面線A3不能完全抵抗面線旋梭35a的向外推擴力而被剪斷,底線C越過面線旋梭35a的外周部嵌入剪線器刃部的狀態,第4E圖表示可動刀片35正常地進入面線A1~A3和底線C的各線環中的狀態。另外,這裏就用可動刀片35剪斷的面線A1~A3和底線C進行說明,不作為可動刀片35剪斷對象的上飾線B的說明省略。
在上述縫紉機的剪線裝置30中,在設置於縫紉機主體32上部的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夾著面線A1~A3、上飾線B和底線C而賦予上述這些面線A1~A3、上飾線B和底線C張力的夾持狀態下,如第4A圖所示在各針S(參照第3圖)停止在大致上死點的狀態下,可動刀片35在針板34的下方朝靠近落針位置P的箭頭B11的方向前進,如第4B圖所示右面線A1被面線旋梭35a的外周部推擴開。
此時,如果剪線裝置30解除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對面線A1~A3和底線C的夾持狀態的時機和可動刀片35前進/後退動作的時機沒有調整到最恰當的時機,維持夾持狀態的話,則在縫製時的張力被賦予面線A1~A3上的狀態下可動刀片35朝箭頭B11的方向前進,推擴開面線線環。此時,如果不在適當的時機解除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對面線A1~A3和底線C夾持的狀態的話,則如第4C圖所示右面線A1不能完全抵抗面線旋梭35a外周部的推擴力而被剪斷了。並且,中央面線A2和左面線A3被面線旋梭35a的外周部推擴開,底線C被推到面線旋梭35a的外周部上。
而且,當可動刀片35繼續朝箭頭B11的方向前進時,如第4D圖所示,中央面線A2和左面線A3不能夠完全抵抗面線旋梭35a外周部的推擴力而被剪斷,底線C越過面線旋梭35a的外周部而嵌入剪線器刃部。
如果在這樣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夾著各縫線的狀態下剪斷面線A1~A3的話,則面線A1~A3的張力急劇釋放,在其反作用下麵線被拉回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一側。結果從針的穿線孔到剪斷的面線的剪斷端部的長度變短,當為了進行下一次縫製而再次賦予張力並開始針的上下運動時,面線被從針的穿線孔拔出,產生不能順暢地進行縫製這樣的問題。並且,當底線C像上述那樣被面線旋梭35a的剪線器刃部剪斷時,底線C的堵在彎針的穿線孔中的剪斷端部不能被退避的可動刀片35和壓線彈簧(圖中沒有表示)保持,當開始下一次縫製動作時,底線C被從彎針75拔出來。
為了防止產生這樣的問題,在凸輪部件40上形成長孔39,在面臨該長孔39的內周面上形成第1和第2凸輪面81、82,強制地使從動輪37在長孔39內被第1和第2凸輪面81、82引導從動,能夠準確地將剪線裝置30帶來的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的夾持解除的時機調整到可動刀片35朝箭頭B11的方向前進途中的適當時機,能夠像第4E圖所示那樣,可動刀片35在最適當的時機解除各面線A1~A3和底線C的夾持狀態,使各面線A1~A3和底線C鬆弛後,剪斷面線A1~A3和底線C。
因此,能夠使各面線A1~A3為離開各針S的穿線孔適當的長度,底線C能夠用可動刀片和壓線彈簧(圖中沒有表示)保持,防止下一次縫製動作開始時縫線拔出,不會產生上述那樣的問題。
在本實施形態這樣的剪線裝置30中,在擺臂38的一端部與另一端部的中間部分設置有從動輪37,在將該從動輪37移動自由地嵌入凸輪部件40的長孔39中的狀態下,由於通過使凸輪部件40朝一個方向A11位移能夠使擺臂38向一個方向角位移,通過使凸輪部件40朝另一個方向A12位移能夠使擺臂38向另外一個方向角位移,因此利用上述凸輪部件40朝一個方向A11和另一個方向A12的位移能夠使擺臂38、第1連接部件94和第2連接部件96聯動,能夠以高的回應特性使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從夾持狀態和夾持解除狀態中的任何一個向另一個動作,能夠在可動刀片35前進途中的最恰當時機高精度地解除面線A和底線C的夾持狀態。
第5圖為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30a的結構的分解透視圖。另外,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對應的部分添加相同的附圖標記,並省略說明避免重複。本實施形態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30a包括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可動刀片35、從動輪37、從動輪引導部件121、凸輪部件40、驅動部41、第1連接部42和第2連接部43。
上述從動輪引導部件121被固定在支架79上,設置有允許從動輪37朝第1方向J1和與第1方向J1相反的第2方向J2位移、並且阻止上述從動輪37朝與上述第1和第2方向J1、J2交叉的方向K1、K2位移的從動輪引導部120。其中,上述第1方向J1與使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從夾持狀態向夾持解除狀態動作的方向相對應,第2方向J2與使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從夾持解除狀態向夾持狀態動作的方向相對應。
上述凸輪部件40形成將上述從動輪37移動自由地嵌入的長孔39,通過朝箭頭K1的方向位移,使上述從動輪37朝上述第1方向J1位移,並且通過朝箭頭K2的方向位移,使從動輪37朝第2方向J2位移。並且,上述凸輪部件40一體地形成在一端部用螺栓36a結合在引導部件89的凸緣部91上的臂38a的另一端部上。上述從動輪37被安裝在上述第1連接部42的第2銷92上。
上述第1連接部42將上述臂38a另一端部的位移──即上述從動輪37的位移傳遞給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使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從上述夾持狀態向上述夾持解除狀態動作或者使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從上述夾持解除狀態向上述夾持狀態動作。
上述第2連接部43將上述驅動部41的驅動力傳遞給上述可動刀片35,使上述可動刀片35朝前進方向B11以及後退方向B12位移。在本實施形態中,上述第1連接部42用第1連接部件94實現。
這樣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30a用從動輪引導部件121允許從動輪37朝第1方向J1和第2方向J2位移、並且阻止上述從動輪37朝與第1和第2方向J1、J2交叉的箭頭K1、K2的方向位移,在將從動輪37移動自由地嵌入凸輪部件40的長孔39中的狀態下,凸輪部件40朝一個方向K1的位移使上述從動輪37朝第1方向J1位移,凸輪部件40向另一個方向K2的位移使上述從動輪37朝第2方向J2位移,從而能夠高精度地切換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的夾持狀態和夾持解除狀態。
並且,由於將從動輪37嵌入凸輪部件40的長孔39中,用第1凸輪面81和第2凸輪面82承載該從動輪37而構成,因此即使作業者的手或周圍的物體等不小心接觸而產生的衝擊力作用於第1和第2連接部42、43,從動輪37也會與第1和第2凸輪面82中的某一個或者兩者抵接,能夠防止離縫線張力調整單元33最近的第2連接部件96位移,並解除了面線A、上飾線B和底線C的夾持狀態這樣的問題。
本發明能夠以不脫離其精神和主要特徵的各種形態來實施。因此,上述實施形態所有點只不過是一個例子,本發明的範圍為權利要求所述的範圍,並不受說明書文本的任何限制。而且,屬於權利要求範圍內的變形或變更都在本發明的範圍之內。
1...剪線裝置
2...氣壓缸
2a...彈簧
3...活塞桿
4...連接塊
5...聯動軸
6...凸輪部件
6a...第1凸輪面
6b...第2凸輪面
7...推桿
8...第1銷
9...第1擺臂
10...第2銷
11...刀片驅動桿
12...可動刀片
13...第3銷
14...第4銷
15...第5銷
16...支架
17...支持框
18...第6銷
19...第2擺臂
20...從動輪
21...第7銷
23...連接桿
30...剪線裝置
30a...剪線裝置
31...多針雙重環縫紉機
32...縫紉機主體
33...縫線張力調整單元
34...針板
35...可動刀片
35a...面線旋梭
35b...底線旋梭
36...第1銷
36a...螺栓
37...從動輪
38...擺臂
38a...臂
39...長孔
40...凸輪部件
41...驅動部
42...第1連接部
43...第2連接部
50...基板
51...夾持器
52...筒狀保持片
53...夾持解除銷
54...操作片
55a、55b...夾持片
56a、56b...通孔
57...縫線引導片
58a、58b...縫線穿插孔
59...線道引導部
61、62、63、64、65...線道引導部件
66...線道金屬件
67...通孔
69‧‧‧底線鬆弛部
70、71、72、73、74‧‧‧底線引導片
75‧‧‧彎針
79‧‧‧支架
81‧‧‧第1凸輪面
82‧‧‧第2凸輪面
83‧‧‧電磁螺線管
84‧‧‧插棒式鐵芯
85‧‧‧連接件
86‧‧‧連接軸
87‧‧‧連接塊
88‧‧‧聯動軸
89‧‧‧引導部件
90‧‧‧引導筒部分
91‧‧‧凸緣部
92‧‧‧第2銷
94‧‧‧第1連接部件
95‧‧‧第3銷
96‧‧‧第2連接部件
97‧‧‧轉動軸
99‧‧‧推壓片
100‧‧‧回歸輔助彈簧
101‧‧‧第3連接部件
102‧‧‧第4連接部件
103‧‧‧第5連接部件
104‧‧‧第4銷
105‧‧‧第5銷
106‧‧‧第6銷
107‧‧‧第7銷
108‧‧‧第8銷
109‧‧‧第9銷
121‧‧‧從動輪引導部件
A‧‧‧夾持面線
A1、A2、A3‧‧‧面線
A1‧‧‧箭頭
A2‧‧‧箭頭
A2‧‧‧中央面線
A3‧‧‧左面線
A11,A12‧‧‧箭頭
B1、B2‧‧‧箭頭
B11‧‧‧前進方向
B12‧‧‧後退方向
C‧‧‧底線
C1、C2‧‧‧箭頭
P‧‧‧位置
S‧‧‧針
J1‧‧‧第1方向
J2‧‧‧第2方向
K1、K2‧‧‧方向
第1圖為表示本發明一個實施形態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的結構的系統圖;
第2圖為縫紉機的剪線裝置的分解透視圖;
第3圖為設置了剪線裝置的縫紉機的透視圖;
第4A圖~第4E圖為用來說明縫紉機的剪線裝置的動作的說明圖,第4A圖表示可動刀片即將進入右面線的線環中之前的狀態;第4B圖表示右面線被面線旋梭的外周部推擴開的狀態;第4C圖表示右面線不能完全抵抗面線旋梭外周部向寬度方向兩側的推擴力而被剪斷的狀態,第4D圖表示右面線、中央面線和左面線不能完全抵抗面線旋梭的向外推擴力而被剪斷,底線越過面線旋梭的外周部嵌入剪線器刃部的狀態,第4E圖表示可動刀片正常地進入面線和底線的各線環中的狀態;
第5圖為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的結構的分解透視圖;
第6圖為表示現有技術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的結構的透視圖。
30...剪線裝置
33...縫線張力調整單元
34...針板
35...可動刀片
35a...面線旋梭
35b...底線旋梭
36...第1銷
37...從動輪
38...擺臂
39...長孔
40...凸輪部件
41...驅動部
42...第1連接部
43...第2連接部
50...基板
51...夾持器
52...筒狀保持片
53...夾持解除銷
54...操作片
55a、55b...夾持片
56a、56b...通孔
57...縫線引導片
58a、58b...縫線穿插孔
59...線道引導部
81...第1凸輪面
82...第2凸輪面
83...電磁螺線管
84...插棒式鐵芯
85...連接件
86...連接軸
87...連接塊
88...聯動軸
89...引導部件
90...引導筒部分
91...凸緣部
92...第2銷
94...第1連接部件
95...第3銷
96...第2連接部件
97...轉動軸
99...推壓片
100...回歸輔助彈簧
101...第3連接部件
102...第4連接部件
103...第5連接部件
104...第4銷
105...第5銷
106...第6銷
107...第7銷
108...第8銷
109...第9銷
A...夾持面線
A11,A12...箭頭
B11...前進方向
B12...後退方向
P...位置

Claims (1)

  1. 一種縫紉機的剪線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縫線張力調整單元,設置在縫紉機主體的上部,能夠切換到夾持面線和底線來賦予上述面線和底線張力的夾持狀態以及解除了該夾持狀態的夾持解除狀態中的任一種狀態;可動刀片,在針板的下方朝靠近落針位置的方向前進並且朝離開上述落針位置的方向後退,剪斷上述面線和底線;擺臂,一端與另一端部之間的中間部位設置有從動輪;驅動部,包含角位移自由地連接有前述擺臂之一端部的導引部件,可使前述導引部件朝一個方向或另一個方向位移;凸輪部件,形成有上述從動輪移動自由地嵌入的長孔,利用上述導引部件朝一個方向的位移使上述擺臂之另一端部朝角位移方向之其中一個方向角位移,利用上述導引部件朝另一個方向的位移使上述擺臂之另一端部朝角位移方向之另一個方向角位移;第1連接部,將上述擺臂的另一端部的位移傳遞給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使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從上述夾持狀態向上述夾持解除狀態動作,或者使上述縫線張力調整單元從上述夾持解除狀態向上述夾持狀態動作;以及 第2連接部,將上述驅動部的驅動力傳遞給上述可動刀片,使上述可動刀片前進和後退地位移,且,上述長孔是以在前述可動刀片前進的途中前述縫線張力調整部從夾持狀態切換到夾持解除狀態的方式彎曲而形成,在上述凸輪部件的面臨上述長孔的內周部形成有:當上述導引部件朝上述一個方向移動時引導上述從動輪的第1凸輪面、以及當上述導引部件朝上述另一個方向移動時引導上述從動輪的第2凸輪面。
TW099101347A 2009-02-24 2010-01-19 Sewing machine trimming device TWI4917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41542A JP5403401B2 (ja) 2009-02-24 2009-02-24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7119A TW201037119A (en) 2010-10-16
TWI491776B true TWI491776B (zh) 2015-07-11

Family

ID=42620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1347A TWI491776B (zh) 2009-02-24 2010-01-19 Sewing machine trimm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403401B2 (zh)
KR (1) KR101669674B1 (zh)
CN (1) CN101812779B (zh)
TW (1) TWI4917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50439B2 (ja) * 2013-09-20 2016-02-03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二重環縫い方法及び二重環縫いミシン
CN109797492B (zh) * 2019-02-27 2021-04-20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面料上针线的控制方法
CN111945311B (zh) * 2019-05-17 2022-03-01 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剪线控制方法、剪线系统和缝纫机
CN113235232B (zh) * 2019-10-12 2022-05-20 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剪线抬压脚机构及包缝机
CN112064221B (zh) * 2020-09-30 2021-10-15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缝纫机剪线系统及缝制方法
CN112323274B (zh) * 2020-11-21 2021-07-09 吴江市震宇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服生产用缝纫机剪线机构
CN115323641A (zh) * 2022-08-29 2022-11-11 浙江中森缝纫机有限公司 一种切断装置及缝纫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05092A (ja) * 1989-12-29 1991-09-06 Juki Corp サイクルミシ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4452A (ja) * 1985-12-07 1987-06-17 Katsumi Kuwabara 湯の循環加熱装置
JP3531524B2 (ja) * 1999-04-30 2004-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下糸切断装置
JP3817159B2 (ja) * 2001-10-15 2006-08-30 Juki株式会社 水平釜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4138355B2 (ja) * 2002-04-02 2008-08-27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装置
CN101191276A (zh) * 2006-11-22 2008-06-04 梁海强 一种暗缝垫肩缝纫机
KR200447773Y1 (ko) * 2007-07-10 2010-02-17 치 시앙 인더스트리얼 캄퍼니 리미티드 재봉기의 자동사절 제어기구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05092A (ja) * 1989-12-29 1991-09-06 Juki Corp サイクルミシ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97012A (ko) 2010-09-02
KR101669674B1 (ko) 2016-11-09
JP5403401B2 (ja) 2014-01-29
JP2010194066A (ja) 2010-09-09
CN101812779B (zh) 2013-10-30
CN101812779A (zh) 2010-08-25
TW201037119A (en) 201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1776B (zh) Sewing machine trimming device
EP2716804B1 (en) Seam ravel preventing method, seam ravel preventing apparatus and seam structure
JP5885018B2 (ja) 二重環縫いの縫目のほつれ止め方法及び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縫目のほつれ止め装置
JP5321938B2 (ja)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KR101955279B1 (ko) 솔기 풀림 방지 장치를 가진 이중 체인 스티치 재봉틀
TWI412642B (zh)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venting thread blooming
US9739001B2 (en) Sew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needle threading device
JP5468334B2 (ja) 縫目ほつれ防止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H02152495A (ja) ミシンの上糸たぐり装置
JPH0734838B2 (ja) ルーパミシンの下糸把持装置
TWI333989B (en) Eye-type buttonhole sewing machine
US11105029B2 (en) Sewing or looping device for closing a tubular knitted article
JP2006075219A (ja)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装置
CN108796855B (zh) 产生具有目标线缝突出部的线缝起始顶线的组件和缝纫机
TW201739980A (zh) 布料之縫製方法及雙環縫合縫紉機
TW201043744A (en) Yarn carrier of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JP2008018282A (ja) ミシンの上糸クランプ装置
JP2006271476A (ja) ミシン
JP2009213529A (ja)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機構
JPH06503008A (ja) 本縫いミシンにおいて縫製開始時に上糸端の長さを短縮させる方法及び装置
CN210420448U (zh) 起缝夹线装置
KR101476631B1 (ko) 택건의 실고리의 신장장치
JP4734076B2 (ja) 綴結び機での針幅調整機構
JP2002126387A (ja) ミシン
JPH03133485A (ja)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