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6241B - 膜切機檢測方法 - Google Patents

膜切機檢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6241B
TWI486241B TW101138886A TW101138886A TWI486241B TW I486241 B TWI486241 B TW I486241B TW 101138886 A TW101138886 A TW 101138886A TW 101138886 A TW101138886 A TW 101138886A TW I486241 B TWI486241 B TW I4862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utting
stroke
film
film cu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8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6197A (zh
Inventor
Hsin Jen Liu
cheng liang Liu
Jyun Yi Peng
Original Assignee
Link Labe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k Labe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k Labe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38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62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16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6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6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6241B/zh

Link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 Control Of Cutting Processes (AREA)

Description

膜切機檢測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膜切機檢測方法,尤指一種用以檢測膜切機刀模與底紙、補材等之待切物間對應關係是否正確的膜切機檢測方法。
按,一般而言,自黏貼紙在完成面材印刷以及面材對離型紙(底材)的回黏後,加工業者需要對面材進行進一步的切割,以在面材上留下可撕性的切割痕跡,此即為膜切,可使日後的使用者可以自由地將帶有印刷圖樣、字樣的面材從離型紙上撕下。
膜切屬於一種極精細的切割加工程序,因此在刀模(或可稱為刀具)的型號、厚度選擇上需要極為精確並與待切物的厚度相對應,才能進行正確的膜切以完成加工,否則即使只有1公釐的尺寸規格差距,仍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無奈的是,膜切前刀模錯誤的選用是一種經常發生卻難以避免的人為疏失,錯誤的刀模選用小則耽誤膜切事前檢查工作的效率或是延誤膜切的工作進度,大則可能因為用到錯誤的刀模,而使得整個膜切機招致毀損,帶來不必要的設備保修成本。
緣是,本發明人有感上述之課題,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之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發明。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膜切機檢測方法,以解決刀模經常性的選用錯誤問題,並避免因為刀模不正確的選 用而帶來不必要的設備毀損。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膜切機檢測方法,該膜切機至少包含一刀座及一與該刀座相對應的加工座,該刀座安裝有一刀模,該加工座鋪設有一底紙及一補材,該底紙包含一面材及一離型紙,該膜切機檢測方法包含如下步驟:輸入一膜切參數,該膜切參數包含一對應於該刀模的刀模高度數值、一對應於該底紙的底紙厚度數值以及一對應於該補材的補材厚度數值;將該膜切參數比對於一膜切參數資料庫而生成一對應的第一刀模接觸行程;使該刀模朝該底紙作動以進行探刀並在該刀模接觸該底紙時紀錄一第二刀模接觸行程;比較該第一刀模接觸行程與該第二刀模接觸行程;以及生成一初級刀模檢測結果。
透過上述的技術內容,可有效避免工作人員對刀模選用上的誤判,並簡化刀模的事前檢查、確認步驟,促進膜切的工作效率,並確保膜切機不會因為選用錯誤的刀模而招致毀損。
為使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請參閱圖1及圖5所繪示,本發明提供一種膜切機檢測方法,所述膜切機1至少包含一刀座10及一與刀座10相對應的加工座20,刀座10安裝有一刀模111,刀模111位於刀座10的一刀模座11上,加工座20鋪設有一底紙30及一補材40,底紙30包含一面材31及一離型紙32,在進行膜切機檢測時,裝有刀模111的刀座10可沿下切方向 F1或回復方向F2而上下來回作動,而若是在膜切加工過程中刀座10上下作動的同時,加工座20上的底紙30一沿著送紙方向F3持續輸送。
本發明所述膜切機檢測方法包含如下步驟:輸入一膜切參數,膜切參數包含一對應於刀模111的刀模高度數值、一對應於底紙30的底紙厚度數值以及一對應於補材40的補材厚度數值(S101);將膜切參數比對於一膜切參數資料庫而生成一對應的第一刀模接觸行程(S103);使刀模111朝底紙30作動以進行一探刀的動作,並在刀模接觸底紙30時紀錄一第二刀模接觸行程(S105);比較第一刀模接觸行程與第二刀模接觸行程(S107);以及生成一初級刀模檢測結果(S109)。
第一刀模接觸行程即相當於圖1的接觸距離L1,並請對照下列表1,假設刀模高度數值為9.18公釐、底紙厚度數值為0.06公釐、補材厚度的數值為0.89公釐,將上述三個膜切參數輸入膜切參數資料庫並生成相對應的第一刀模接觸行程,若第一刀模接觸行程預計約為9.781473617公釐,姑且取概數9.78公釐來表示,但不以此概數為限,接著即可使刀模111朝底紙30作動以進行探刀的動作,並在刀模接觸底紙30時記錄第二刀模接觸行程,透過第一刀模接觸行程以及第二刀模接觸行程兩者的比對後即可生成一初級刀模檢測結果,探刀後所得之第二刀模接觸行程理當與膜切參數資料庫的第一刀模接觸行程一致,如不一致,例如刀模高度數值因為取錯刀模而為9.0時(但是實際輸入於模切參數資料庫時仍是輸入9.18),初級刀模檢測結果R1則 給出檢測結果並顯示設定尺寸錯誤,而此時就有必要再次回頭檢查刀模111的種類型號、所選用的底紙30是否有錯以及所選用的補材40是否正確,其中又以拿錯刀模111或補材40取用錯誤最常發生;如一致,則初級刀模檢測結果會顯示膜切機1正處於待機中的狀態,然而以下所例之數值僅作為實施例的示範用,不得用來侷限本發明之權利範圍,亦不得用來狹義化本發明的精神內涵。
所述的刀模高度數值、底紙厚度數值、補材厚度數值皆可在首次進行膜切的測試時,事先輸入於所述膜切參數資料庫,並在上述三個數值的設定下進行所述第一刀模接觸行程的偵測,將所得第一刀模接觸行程記錄到膜切參數資料庫以對應於所述的刀模高度數值、底紙厚度數值、補材厚度數值,如此假如在日後再度進行同規格的膜切工作時,即可將探刀所得之第二刀模接觸行程對照於先前由模切參數資料庫的刀模高度數值、底紙厚度數值、補材厚度數值所生成的第一刀模接觸行程,以判斷之。
請參閱圖1、圖2以及圖4所繪示,較佳地,第一刀模接觸行程及第二刀模接觸行程進一步分別對應於兩個第一 偏心傳動軸50的轉動角度,而且第一偏心傳動軸50的第一偏心部52負責用以轉動而透過軸桿70帶動第二偏心傳動軸60的第二偏心部62轉動,第二偏心傳動軸60更藉由一設置於加工座底桿22的連接件61,而帶動、連動刀座10,再進一步帶動刀模111向鋪設有底紙30及補材40的加工座20移動,同時使刀模111接觸於底紙30,此時就第一偏心傳動軸50來討論,由於第一刀模接觸行程或第二刀模接觸行程皆分別由第一偏心傳動軸50轉動不同的角度所致,故比較第一刀模接觸行程與第二刀模接觸行程即相當於比較第一偏心傳動軸50的兩個轉動角度,又由於第一偏心傳動軸50可直接地或間接地受驅動於一第一伺服馬達S1,故第一偏心傳動軸50的轉動角度即可以因第一伺服馬達S1作動時所回饋的訊號而紀錄之,而較佳地,第一偏心傳動軸50可由一主傳動軸80的主齒輪81帶動第一偏心傳動軸的第一齒輪51而作動,第一齒輪51位於第一偏心傳動軸50上的非偏心部(未標號),第一齒輪51用以隨著主齒輪81的連動而非偏心地使第一偏心傳動軸50轉動,然而第一偏心傳動軸50真正產生偏心傳動的部位是其第一偏心部52,因此由上可知,無論第一刀模接觸行程或是第二刀模接觸行程所指的行程,皆不一定只能由長度表示,亦可由第一偏心傳動軸50的轉動角度表示之,因此若遇及使用第一偏心傳動軸50的轉動角度表示第一刀模接觸行程或第二刀模接觸行程時,此法仍應無歧異地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進一步地,膜切參數更對應於一第一刀模切割行程,第一切割行程可由類似上述之膜切參數與第一刀模接觸行程的方式而建構於膜切參數資料庫中,當刀模111接觸於底紙30 時,更包含有依據第一刀模切割行程對底紙30進行切割的步驟。而當刀模111對底紙30進行切割後,更包含有利用一第二伺服馬達S2對刀模111紀錄一第二刀模切割行程的步驟,但是第一伺服馬達S2亦可用以紀錄第二刀模切割行程,故不僅以第二伺服馬達S2為限,直得一提的是,當刀模111向下對底紙30進行切割的時候,刀模111將因為對底紙30的面材31或離型紙32不同材質的接觸而對第二伺服馬達S2回饋不同的切割應力訊號,因此當底紙30、補材40以及刀模111皆正確的時候,第二刀模切割行程的切割應力訊號理論上將會與第一刀模切割行程無異,然而若底紙30、補材40或刀模111其中任一者的規格有誤時,切割應力訊號將可能延後或提早出現,這表示材質同為面材31與離型紙32但是不同厚度(如圖1中的面材厚度L2、底紙厚度L3以及離型紙厚度L3減去L2之數值);或者切割應力訊號所能回饋的應力不一致,這表示面材31與離型紙32至少有其中之一的材質是不一致的。
承上,至少可藉由第一刀模切割行程與第二刀模切割行程的數值比較,以進一步地反應底紙30的面材31以及離型紙32個別的厚度,以比對並顯示出一次級刀模檢測結果,如下表2的範例所示。
由表2則更可清楚了解到,雖然底紙30厚度相同,但是 在面材31與離型紙32的個別厚度上仍有差異,透過本發明即可輕易地判斷膜切機檢測過程中錯誤的環節。
而切割時因為不同材質對刀模111乃至於第一伺服馬達S1或第二伺服馬達S2所回饋而產生的切割應力訊號,則可用以判斷材質的差異。
請參閱圖1、圖3以及圖4所繪示,對於底紙30、面材31或離型紙32之個別的厚度,亦可以第二偏心傳動軸60的轉動角度表示,故在進行檢測時,第一刀模切割行程及第二刀模切割行程也分別對應於第二偏心傳動軸60的兩個轉動角度,第二偏心傳動軸60用以轉動而連動刀座10帶動該刀模11而使刀模111位於一有效切割刀壓位置,同時使刀模111對底紙30進行有效切割,因此比較第一刀模切割行程與第二刀模切割行程即相當於比較第二偏心傳動軸60的兩個轉動角度,此有效切割通常指可僅對面材31進行完成的裁切,但不至於連帶將整個離型紙32切斷,換句話說即是對底紙30進行部份的裁切,然而在某些情況下,膜切加工仍需對底紙30的面材31以及離型紙32作完整的切割,故有效切割至少包含上述兩種狀況。
因此,請參閱圖3所繪示,本發明更包含對第二刀模切割行程所對應的第二偏心傳動軸60的轉動角度進行一相對於水平0度增加或減少0度至90度的微調(以圖3的數學角度M1為準),以生成一切割修正角度,而且切割修正角度可用以對應於刀模111對底紙30的切割深度並決定刀模111的刀壓,而偏心曲軸半徑R即代表第二偏心傳動軸60的曲軸半徑,第二偏心傳動軸60的轉動而為刀模111(如圖1)在刀座10上所帶來的起始位置之改變即為R-R*sinM1(即為在Y軸上的投 影),如將第二偏心傳動軸60取數學角度M1為30度,則將使刀模111在Y軸上的真正位置成為R-R*sin30=0.5R,此一0.5R即決定了第二偏心傳動軸60的切割修正角度也決定了刀壓以及切割深度。
較佳地,上述的切割深度可為面材31的厚度或者可為面材31與離型紙32厚度的總和,即為圖1的底紙厚度L3。故可以了解到,切割修正角度可用以調整刀模111對於底紙30的切割深度及刀壓大小,以達到最佳的有效切割,此外所述切割修正角度亦可被記錄於上述的膜切參數資料庫,如此即可在下次又進行相同膜切加工時,一旦輸入完所述的三組膜切參數即可直接對第二偏心傳動軸60進行切割修正角度的設定,以在第二刀模接觸角度的測試通過後,可直接進行膜切加工,顯然本發明可有效增進膜切加工的效率與正確性,若此時膜切加工仍無法順利進行切割,則可能有必要再度對第一刀模接觸行程進行微調(利用第一伺服馬達S1而對第一偏心傳動軸50的轉動角度進行微調而達成)或是對切割修正角度進行微調(利用第二伺服馬達S2而對第二偏心傳動軸50的轉動角度進行微調而達成)。
請參閱圖1以及圖3所繪示,較佳地,本發明更包含一開機程序,所述開機程序更包含一開機檢測步驟,開機檢測步驟用以檢測第二偏心傳動軸60的偏心(圖未標號,或可稱為第二偏心部62的圓心,圖未標號)是否位於數學角度M1的0度(機械角度M2為90度,或稱為X軸上的0度)。
較佳地,如第二偏心部62的圓心未位於數學角度M1的0度位置,所述開機程序還包含調整第二偏心傳動軸60的偏心(圖未標號)的數學角度M1至0度(機械角度M2至90度)的 位置,或調整第一偏心傳動軸50的數學角度M1至270度(機械角度M2至0度)的位置,而得以為之後的膜切工作進行一儀器歸零校準的動作。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其中的較佳實施例,並非用 來限定本發明的實施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1‧‧‧膜切機
10‧‧‧刀座
11‧‧‧刀模
111‧‧‧刀模座
20‧‧‧加工座
22‧‧‧加工座底桿
30‧‧‧底紙
31‧‧‧面材
32‧‧‧離型紙
40‧‧‧補材
50‧‧‧第一偏心傳動軸
51‧‧‧第一齒輪
52‧‧‧第一偏心部
60‧‧‧第二偏心傳動軸
61‧‧‧連接件
62‧‧‧第二偏心部
70‧‧‧軸桿
80‧‧‧主傳動軸
81‧‧‧主齒輪
F1‧‧‧下切方向
F2‧‧‧回復方向
F3‧‧‧送紙方向
L1‧‧‧接觸距離
L2‧‧‧面材厚度
L3‧‧‧底紙厚度
M1‧‧‧數學角度
M2‧‧‧機器角度
R‧‧‧偏心曲軸半徑
S1‧‧‧第一伺服馬達
S2‧‧‧第二伺服馬達
圖1為膜切機的示意圖;圖2為膜切機的偏心傳動結構示意圖;圖3為偏心傳動軸的轉動角度座標圖;圖4為膜切機的偏心傳動結構側面剖視示意圖;以及圖5為本發明膜切機檢測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Claims (10)

  1. 一種膜切機檢測方法,該膜切機至少包含一刀座及一與該刀座相對應的加工座,該刀座安裝有一刀模,該加工座鋪設有一底紙及一補材,該底紙包含一面材及一離型紙,該膜切機檢測方法包含如下步驟:輸入一膜切參數,該膜切參數包含一對應於該刀模的刀模高度數值、一對應於該底紙的底紙厚度數值以及一對應於該補材的補材厚度數值;將該膜切參數比對於一膜切參數資料庫而生成一對應的第一刀模接觸行程;使該刀模朝該底紙作動以進行探刀並在該刀模接觸該底紙時紀錄一第二刀模接觸行程;比較該第一刀模接觸行程與該第二刀模接觸行程;以及生成一初級刀模檢測結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膜切機檢測方法,其中該第一刀模接觸行程及該第二刀模接觸行程進一步分別對應於兩個第一偏心傳動軸的轉動角度,該第一偏心傳動軸用以轉動而連動該刀座帶動該刀模向鋪設有該底紙及該補材的該加工座移動,同時使該刀模接觸於該底紙,比較該第一刀模接觸行程與該第二刀模接觸行程即為比較該兩個第一偏心傳動軸的轉動角度,該第一偏心傳動軸受驅動於一第一伺服馬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膜切機檢測方法,其中該膜切參 數更對應於一第一刀模切割行程,該刀模接觸於該底紙時,更包含依該第一刀模切割行程對該底紙進行切割。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膜切機檢測方法,其中該刀模對該面材進行切割後,更包含對該刀模紀錄一第二刀模切割行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膜切機檢測方法,其中更包含比較該第一刀模切割行程及該第二刀模切割行程,並顯示一次級刀模檢測結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膜切機檢測方法,其中該第一刀模切割行程及該第二刀模切割行程分別對應於一第二偏心傳動軸的兩個轉動角度,該第二偏心傳動軸用以轉動而連動該刀座帶動該刀模位於一有效切割刀壓位置同時使該刀模對該底紙進行有效切割,比較該第一刀模切割行程與該第二刀模切割行程即為比較該第二偏心傳動軸的兩個轉動角度,該第二偏心傳動軸受驅動於一第二伺服馬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膜切機檢測方法,其中更包含對該第二刀模切割行程所對應的第二偏心傳動軸的轉動角度進行一相對於水平0度增加或減少0度至90度的微調,以生成一切割修正角度,該切割修正角度用以對應於該刀模對該底紙的一切割深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膜切機檢測方法,其中該切割深度為該面材的厚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膜切機檢測方法,其中該切割深度為該面材及該離型紙厚度的總和。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膜切機檢測方法,其中該膜切機檢測方法更包含一開機程序,該開機程序更包含一開機檢測步驟,該開機檢測步驟用以檢測該第二偏心傳動軸是否位於一數學角度為0度的位置,以進行該開機程序。
TW101138886A 2012-10-22 2012-10-22 膜切機檢測方法 TWI4862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8886A TWI486241B (zh) 2012-10-22 2012-10-22 膜切機檢測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8886A TWI486241B (zh) 2012-10-22 2012-10-22 膜切機檢測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6197A TW201416197A (zh) 2014-05-01
TWI486241B true TWI486241B (zh) 2015-06-01

Family

ID=51293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8886A TWI486241B (zh) 2012-10-22 2012-10-22 膜切機檢測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8624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4633A (ja) * 1994-03-16 1995-10-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ィルムキャリヤの打抜装置
TW200948567A (en) * 2008-05-20 2009-12-01 Wei-Yue Lin Full-cut/semi-cut knife mold device that can automatically remove excess materials
CN102172918A (zh) * 2011-01-06 2011-09-07 硕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半切控制设备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4633A (ja) * 1994-03-16 1995-10-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ィルムキャリヤの打抜装置
TW200948567A (en) * 2008-05-20 2009-12-01 Wei-Yue Lin Full-cut/semi-cut knife mold device that can automatically remove excess materials
CN102172918A (zh) * 2011-01-06 2011-09-07 硕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半切控制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6197A (zh) 2014-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4891B (zh) Calibration method of gear measuring device
JP6659723B2 (ja) 材料を除去することによって工具を機械加工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9370848B2 (en) Device for fastening screw onto workpiece and method of judging loosening of screw
JP5142271B2 (ja) 用紙断裁機における断裁順表示装置
US2013026810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cutting tool
JP2010117196A (ja) 歯車測定方法
WO2008010594A1 (fr)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pour réaliser des données de profil de référence pour inspecter un pneu
CN106104201A (zh) 轮胎模具的刻印检查方法及装置
JP2019035639A (ja) ねじ軸測定装置、ねじ軸測定方法および調整用治具
TWI486241B (zh) 膜切機檢測方法
JP5301818B2 (ja) ガラス基板の側辺加工装置における補正値の登録方法
CN110757261B (zh) 刀具加工设备在线调试方法
CN107287717A (zh) 精梳机落棉隔具定规综合误差校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EP3427113B1 (en) Method of making a counter-die cutter, adapting unit for a milling machine and milling machine comprising this unit
CN103802156B (zh) 模切机检测方法
CN102756406B (zh) 用于锯齿刀片对正的操作方法
JP2011167826A (ja) 溝深さ保証装置及び溝深さ保証方法
KR20120057534A (ko) 기계 커터의 시험 방법
US7530937B2 (en) Envelope processing evaluation guide
JP6967276B2 (ja) ブレーク装置
CN202912845U (zh) 异形切割装置
TW201628811A (zh) 切割線形成方法及切割線形成裝置
JP6643849B2 (ja) 打刻検査方法
CN211276714U (zh) 能够检测校正夹装偏心、偏角的切断坡口机
CN220853443U (zh) 一种新型检测机构及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