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5301B - Drum washing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Drum washing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5301B
TWI485301B TW101105253A TW101105253A TWI485301B TW I485301 B TWI485301 B TW I485301B TW 101105253 A TW101105253 A TW 101105253A TW 101105253 A TW101105253 A TW 101105253A TW I485301 B TWI485301 B TW I4853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um
water tank
damper
control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5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7961A (en
Inventor
Yoshinori Kaneda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Kk
Toshiba Consumer Elect Holding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Kk, Toshiba Consumer Elect Holding,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Kk
Publication of TW201247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7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5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530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3/00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washing machines or washer-dryers 
    • D06F33/30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33/48Preventing or reducing imbalance or nois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0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 D06F37/04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adapted for rotation or oscillation about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0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 D06F37/22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in machines with a receptacle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6Casings; Tub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30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lectric moto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24Spin speed; Drum mov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46Drum speed; Actuation of motors, e.g. starting or interrup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滾筒式洗衣機
本實施形態是關於一種滾筒式洗衣機。
例如在滾筒式洗衣機,藉由配置在外箱與水槽之間的複數個懸吊彈性地支持配置於外箱內的水槽,而減低隨著滾筒的旋轉的水槽的振動。
作為這種的懸吊,近年有考慮使用衰減力可變的阻尼器的想法,在阻尼器內填充有磁性黏性流體作為功能性流體(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具體而言,例如將推桿可往復動地設在壓缸內,並且在其推桿前端的活塞配設使磁場產生用的線圈。而構成收容在活塞外周與壓缸內周的間隙的磁性黏性流體流動。而且,當水槽在上下方向振動時,活塞與壓缸相對性地振動,並利用磁性黏性流體的黏性產生的抵抗賦予衰減力,減弱水槽的振動。
於此,對線圈通電時,磁場產生而對磁性黏性流體賦予磁場,使磁性黏性流體的黏度變高。藉此,因為活塞與壓缸之間的抵抗增大,活塞相對的移動變的不易,所以衰減力變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95906號公報
在滾筒式洗衣機存在複數個共振點(共振頻率),當滾筒的旋轉速度上昇時,水槽主要產生在上下方向振動的共振、在左右方向振動的共振等。
然而,在以往的滾筒式洗衣機,不一定有對應水槽的振動的態樣,藉由阻尼器抑制振動、噪音的效果並不足夠。
於此,一種具阻尼器的滾筒式洗衣機,係以獲得可更有效果地抑制振動、噪音的滾筒式洗衣機作為目的。
本實施形態的滾筒式洗衣機具備有:外箱;設於前述外箱內的水槽;可旋轉地設於前述水槽內的滾筒;設於前述外箱與前述水槽之間,使前述水槽的振動減弱的阻尼器;以及可變控制前述阻尼器的衰減力的控制手段。前述控制手段是構成可在前述滾筒進行旋轉一次的期間使前述阻尼器的衰減力改變,並依據前述滾筒的旋轉週期性地反覆執行其可變控制的控制。
藉此,進行對應隨著滾筒的旋轉的週期性的扭矩變動,在滾筒旋轉一次的期間使衰減力改變的極細微的控制,而可提昇振動、噪音的抑制效果的滾筒式洗衣機。
[實施發明用的形態] <第1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1至圖9針對第1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2表示滾筒式洗衣機(以下,僅稱為洗衣機)的全體構造。如同圖所示,外箱1呈形成洗衣機的外殻的箱狀,在其前面側(同圖的右側)的中央部,形成有洗滌物出入口2,並且設有開閉出入口2的門扇3。又,在外箱1的前面部的上部設有操作面板4,在其裏側設有運轉控制用的控制裝置5。
在外箱1的內部配設有軸線指向前後方向的橫軸圓筒狀的水槽6。水槽6是藉由複數(例如左右一對)個懸吊(在圖2僅以符號7b表示一方),在外箱1的底板1a上以向前上傾斜的狀態被彈性支撐。此外,關於本實施形態的懸吊7a、7b的具體的構成容後敘述。
在水槽6的後端側中心部配設有例如由直流無刷直流馬達形成的馬達8。馬達8是外轉子式者,經由軸承托架9將安裝在其轉子8a中心部的未圖示的旋轉軸插到水槽6的內部,而連結於滾筒10的後端側中央部。
滾筒10配設於水槽6內部,作為收容洗滌物的洗濯槽發揮功能。滾筒10是形成軸線指向前後方向的橫軸圓筒狀,且連結於馬達8的旋轉軸而以與水槽6呈朝同軸狀的前上傾斜的狀態被支持,滾筒10是以馬達8作為驅動 手段而被直接驅動。
滾筒10是在整個全區域形成有在其周側部(胴部)可通水及通風的許多個小孔11,另一方面,水槽6是以略無孔狀構成可貯水。又,滾筒10及水槽6是在各自的前面部具有開口部12及13。
在水槽6的開口部13與洗滌物出入口2之間安裝有環狀的波紋管14。藉此,洗滌物出入口2是經由波紋管14、水槽6的開口部13、及滾筒10的開口部12連接於滾筒10的內部。此外,在水槽6的最低部位,經由排水閥15a連接有排水管15。
在洗衣機,從水槽6的背面側跨到上方及前方配設有烘乾單元16作為烘乾手段。該烘乾單元16是由:送風裝置18;加熱裝置19;以及具備未圖示的除濕手段等的循環通道17所構成,對從水槽6內被排出的空氣中的水分進行除濕,接著予以加熱進行回到水槽6內的循環,藉此,形成烘乾滾筒10內的洗滌物。
在水槽6的上部的前方部與後方部分別配設有振動感測器20a、20b(參照圖2、圖4)。該振動感測器20a、20b皆由例如加速度感測器構成,當滾筒10旋轉時有不平均的時候,形成檢知因其滾筒10的振動造成的水槽6的振動。
詳細如後述,振動感測器20a、20b與控制裝置5,是構成作為檢出滾筒10旋轉時的旋轉週期的同時,檢出水槽6的振動的手段。
接著,針對前述懸吊7a、7b的構成進行說明。
懸吊7a、7b是如圖2所示,具備安裝在外箱1的底板1a側的安裝板21的壓缸裝置30;可上下動地插穿到該壓缸裝置30內,且上端部被安裝在水槽6側的安裝板6a的軸件24;安裝於該軸件24與壓缸裝置30間的線圈彈簧25。
壓缸裝置30與軸件24構成本實施形態的阻尼器23,與線圈彈簧25一起相對於水槽6呈左右對稱地配設(參照圖6(b))。藉此,構成將外箱1與水槽6之間連結於上下方向的左右一對的懸吊7a、7b。
詳細為,前述壓缸裝置30是如圖3所示,具備有:呈圓筒狀的鐵製的壓缸22;嵌入該壓缸22的下端部的壓缸連結部30a;以及配置於壓缸22內部的後述的磁場產生裝置40等。
經由橡膠等的彈性襯板26等以螺帽27將壓缸連結部30a鎖緊在底板1a的安裝板21(參照圖2),而將壓缸裝置30安裝在底板1a的安裝板21並予以固定。
另一方面,軸件24具備有:被插入壓缸裝置30的內部的軸件主部24a;以及在其上端部呈一體被連結的軸件連結部24b。軸件24中,至少軸件主部24a是由鐵製的磁性體構成。
經由橡膠等的彈性襯板28等以螺帽29將軸件連結部24b鎖緊在水槽6的安裝板6a,而使軸件24作為追隨水槽6的振動呈一體在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等振動的連結構 成。
如圖3所示,線圈彈簧25是其下端部支撐於壓缸裝置30的上端部,上端部抵接在配置於軸件24上部的圓板狀的彈簧座部49。藉此,線圈彈簧25是被設成從壓缸裝置30朝成為上方的外方拉出軸件24的彈推的狀態。
將軸件24軸支成可朝上下方向直線往復動的軸承手段33、39在壓缸裝置30的壓缸22內上、下部分開而被配置固定。在被夾在該上下一對的軸承手段33、39的中間部位,收容有磁場產生裝置40及磁性黏性流體等。
下側的軸承手段33,具備有:被收容固定在壓缸22內的上下方向的中間部的軸承保持構件31;以及被收容固定在該軸承保持構件31內的軸承33a。軸承保持構件31是例如由鋁製的非磁性體形成中空筒狀,且在其外周部具有朝周向延伸的溝部32。
壓缸22的周壁部是將與溝部32對應的部分以朝內方突出的方式鉚接,而將軸承保持構件31固定在壓缸22內。
軸承33a是以銅系的非磁性體形成環狀的燒結含油軸承。軸承33a嵌合固定在軸承保持構件31的內周部,而構成作為支撐軸件24可往成為軸向的上下方向往復動的滑動軸承。
在軸承保持構件31中的軸承33a的上面側壓入保持有1個封止構件38c。此外,在軸件24的下端部安裝有擋環34,該擋環34與軸承保持構件31的下面抵接,而限制 軸件24往上方移動不會脫落。
上側的軸承手段39具備有:被收容固定於壓缸22上端部的內部的軸承保持構件35;以及被收容固定於該軸承保持構件35內的軸承39a。軸承保持構件35是例如與下側的軸承保持構件31同樣,由鋁製的非磁性體形成中空筒狀。
軸承保持構件35是形成下半部徑大而上半部徑小的段差形狀,在其徑大筒部35a的外側面,具有被形成在全周的溝部36。
壓缸22的周壁部,是例如藉由滾軋鉚接,使與前述溝部36對應的部分朝內方突出,而將軸承保持構件35固定在壓缸22的上端部。
此外,在溝部36安裝有具彈性的O環37。O環37是藉由對溝部36進行前述的鉚接保持在緊貼狀態,而形成確實固定軸承保持構件35,並且防止水往壓缸22內的浸入。
在軸承保持構件35的外周部,形成於徑小筒部35b與徑大筒部35a的邊界的段差部35c,是支撐線圈彈簧25的下端部。又,軸承保持構件35也作為相對於線圈彈簧25的下端內徑從側方將徑小筒部35b的外側面予以保持的彈簧保持構件發揮功能。
軸承39a是與前述的軸承33a同樣,由非磁性體形成環狀的燒結含油軸承。
在軸承保持構件35的中空內部,除了軸承39a之外 ,壓入保持有位於其下側例如兩個封止構件38a、38b。封 止構件38a、38b及前述的封止構件38c皆在具有密封用的邊緣的橡膠製的本體鑲入成形金屬環的所謂無彈簧的油封。
前述金屬環是與一般的油封中的鐵製者不同,例如由鋁製的非磁性體構成。
又,軸承保持構件35的內部形狀也形成徑尺寸不同的段差的中空形狀,在與徑大筒部35a對應的位置的徑大內部35d,封止構件38a、38b被壓入而形成上下連結。在軸承保持構件35的中空內部,形成有與徑大內部35d的上部連接,而以比此更徑小壓入軸承39a的徑小內部35e。
又,在軸承保持構件35形成有更為徑小的插通孔35f,而形成兼具防止軸承39a往上方的脫落防止的段差部,在該插通孔35f插入有軸件24。
前述磁場產生裝置40具備有:在軸件24周圍呈上下兩段被配置的捲線軸43U、43D;捲裝於該等捲線軸43U、43D的線圈41U、41D;以及3個軛42a~42c。
捲線軸43U、43D是在與穿過成為其中心的中空部的軸件24的外周面之間形成筒狀的間隙。
在捲線軸43U上側及捲線軸43D下側配置有軛42a及軛42c,在該等捲線軸43U、捲線軸43D間配置有軛42b。軛42a~42c的中空部,是在與軸件24的外周面的之間具有狹小的間隙(例如0.4mm左右),而形成與由前述捲 線軸43U、43D所形成的間隙連通朝上下方向延伸的圓筒狀的間隙。此外,上下的線圈41U、41D互相串聯連接。
磁場產生裝置40是對捲線軸43U、43D捲裝線圈41U、41D,並且如上述,在配置軛42a~42c的狀態下,例如由熱可塑性樹脂(尼龍、PBT、PET、PP等)進行樹脂鑄模(圖中,參照樹脂鑄模部44)。
藉此,磁場產生裝置40中的捲線軸43U、43D;線圈41U、41D;軛42a~42c被一體化。因此,磁場產生裝置40在軸件24周圍形成有間隙,並且由上下的封止構件38b、38c,封鎖該間隙的上下端部而形成筒狀的收容部50。
又,最上部的封止構件38a,是將收容部50的封鎖狀態以雙重封鎖而形成可確實的封鎖,並且確實防止來自上部側滲水。
在前述收容部50收容有磁性黏性流體45,該磁性黏性流體45,是藉由電能量的施加使黏性改變的流體,並依據磁場(磁場)的強度使黏性特性改變。
該磁性黏性流體45,是由例如使鐵、羰基鐵等的強磁性粒子分散在以聚α-烯烴油作為主體的基油構成,施加磁場時,強磁性粒子形成鏈狀的群組而使看起來的黏度具有上昇的特性。
往該收容部50的磁性黏性流體45的供給,是在軸件24插入有磁場產生裝置40、軸承手段33、39等而形成有收容部50的狀態下,從未圖示的注入口進行的注入的方 式進行。
雖省略詳細的圖示,可是磁性黏性流體45,是以例如佔據收容部50全體的容積的7、8成左右,而剩下的2、3成為空氣48(圖中,以空白表示)的方式被封入。收容部50中空氣48佔據軸向長度L,是依據脫水運轉的初期(後述的共振區域R1)的振動設定成比上下動的軸件24的衝程更小。
亦即,為了盡可能產生磁性黏性流體45所為的減弱作用,若脫水起動時的振動所為的軸件24的衝程假設為10mm時,則前述軸向長度設定L在10mm以下。如此一來,雖然收容部50本來為狹小的間隙,可是由於空氣48佔據其上層部,所以可極力減少磁性黏性流體45的使用量。
又,隨著水槽6的振動,軸件24由於是超過空氣48接觸的範圍進行上下動,所以與下層側的磁性黏性流體45接觸成為可能,即使減量磁性黏性流體45,也可促進上述的減弱作用。
如上述,對軸件24組裝磁場產生裝置40等的狀態下,將該等構件連整個軸件24插入到壓缸22的預定位置,於此狀態,進行壓缸22中與各軸承保持構件31、35的溝部32、36對應的部位的鉚接加工。
藉此,一體固定壓缸22內的構件,因而構成壓缸裝置30。此外,在壓缸裝置30的下部,形成有由連結部30a所閉鎖的空洞部30b,並確保容許往軸件24的下方的 移動空間。
又,在該壓缸裝置30裝入線圈彈簧25而組合作為懸吊7a、7b。此時,線圈彈簧25是以被壓縮而蓄積著彈發力的狀態被安裝在軸承保持構件35的段差部35c、與前述彈簧座部49之間。
如此一來,懸吊7a、7b是如前述,在外箱1的底板1a與水槽6之間的上下方向,在壓缸裝置30位於外箱1側的狀態下,被配置在水槽6的左右兩側。該懸吊7a、7b皆是以朝略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被配置,可是嚴格來說,誇張地進行說明時在正面觀看(參照圖6(b))互相的上方部間比下方部間更窄,亦即,是以互相的分開距離愈下側變的愈大的方式傾斜。
軸件24、壓缸22、磁場產生裝置40、磁性黏性流體45等是構成阻尼器23。
此外,從線圈41U、41D分別所拉出的兩根的導線46,是經由設置在壓缸22的襯套47被導出到外部。該導線46是經由未圖示的驅動電路與控制裝置5連接,而作成可對磁場產生裝置40的線圈41進行通斷電控制。
圖3中所示的虛線箭頭印A1、A2,是表示隨著對線圈41U、41D的通電在線圈41U、41D周圍產生的磁性回路,且是表示其磁場的方向。
又,構成磁性回路A1、A2的軸件24、軛42a~42c、壓缸22的各構件,皆是由鐵製的磁性體所形成。
圖4表示電性構成的方塊圖。控制裝置5是以微電腦 構成主體,且是控制包含進行滾筒10內的洗滌物的洗濯、脫水、烘乾的洗濯行程~烘乾行程的洗衣機的動作全體的控制手段。
控制裝置5作為記憶手段例如具有ROM51a、RAM51b及EEPROM51c。在ROM51a記憶有控制洗衣機中的洗濯運轉等的運轉全體的控制程式、各種數據。
在控制裝置5輸入有:來自由設在操作面板4的各種的操作開關所構成的操作部52的各種操作訊號、來自檢知馬達8的旋轉的旋轉感測器53的旋轉檢知訊號、來自檢出水槽6的振動的振動感測器20a、20b的振動檢知訊號、以及來自檢知流到馬達8的電流的電流感測器54的電流檢知訊號等。
控制裝置5是依據來自旋轉感測器53的檢知訊號,進行馬達8(滾筒10)的旋轉數除以檢知所要時間的演算,並依據其演算結果檢知滾筒10的旋轉速度。又,控制裝置5是依據振動感測器20a、20b的檢出值算出振幅(振動值),或是依據來自電流感測器54的電流檢知訊號算出後述的q軸電流。
控制裝置5是向量控制馬達8。在向量控制將流到電樞線圈的電流分離成作為場磁鐵的永久磁石的磁通方向、與正交於此的方向,並獨立調整該等,控制磁通與產生扭矩。
在電流控制雖使用與馬達8的轉子8a一起旋轉的座標系,所謂由d-q座標系所呈獻的電流值,可是,d軸是 被安裝在轉子的永久磁石作成的磁通方向,q軸是與d軸正交的方向。
作為流到卷線的電流的q軸成分的q軸電流,是使旋轉扭矩產生的成分(扭矩成分電流),又,作為流到卷線的電流的d軸成分的d軸電流是作成磁通的成分(激磁或磁化成分電流)。
因此,因滾筒10內的洗滌物的偏倚而使偏荷重(亦即不平均狀態)產生,當其旋轉扭矩變大時q軸電流也變大。因此,依據q軸電流的大小,可檢知馬達8的扭矩變動的大小。
於此,圖5表示以洗滌物W偏置在滾筒10內的位置為0度,在正面觀看,滾筒10例如朝順時針方向旋轉之際的扭矩變動為兩次旋轉程度(360度×2)。
在圖5以曲線T100 表示的扭矩,與作用於洗滌物W的重力的關係上,當滾筒10內的洗滌物W在成為最上位置的180度為最大,洗滌物W在成為最下位置的360度(0度)為最小。又,扭矩是如圖5所示,由於滾筒10每一次旋轉以描繪出週期曲線的方式變動,所以可檢出不平均的相位。
如此,電流感測器54與控制裝置5,是作為檢出馬達8的扭矩變動的扭矩變動檢出手段、及檢出滾筒10的旋轉週期的旋轉週期檢出手段被構成。
而且,控制裝置5是形成依據上述的輸入訊號、檢出訊號;以及預先被記憶在ROM51a、EEPROM56c的控制程 式及數據,對顯示設定內容等的顯示部55;對水槽6內供水的供水閥56;馬達8;排水閥15a;驅動送風裝置18的送風翼18a(參照圖1)的馬達18b(參照圖1)、加熱裝置19的加熱器19a(參照圖1)、及驅動線圈41U、41D的驅動電路57賦予驅動控制訊號。
再者,如圖1、圖6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控制裝置5,是對左側的懸吊7a及右側的懸吊7b各別進行可變控制,並且執行在滾筒10的每一次旋轉使衰減力增減的週期性的控制。
具體而言,例如當滾筒10朝順時針方向一次旋轉之際,在左側的懸吊7a,如圖1(a)所示,在不平均的相位為0度~90度的範圍對線圈41U、41D(以下,僅寫為線圈41)通電,在180度~270度的範圍也對線圈41通電。在右側的懸吊7b,如圖1(b)所示,在不平均的相位為90度~180度的範圍對線圈41通電,在270度~360度的範圍也對線圈41。
亦即,控制裝置5是依據來自電流感測器54的電流檢知訊號,反覆進行滾筒10的每1/4旋轉的ON/OFF控制,使衰減力在左側的懸吊7a與右側的懸吊7b交替提昇。
如在以下的作用說明之敘述,藉由該週期性的控制,可在低速度區域極力提昇振動的抑制效果。
接著,也一面參照圖7、圖8一面說明上述構成的作用。
首先,使用者ON操作洗衣機的操作部52的電源開 關(未圖式),進行洗濯運轉的設定操作時,控制裝置5例如依洗濯行程~烘乾工程的順序執行洗濯運轉。
此外,本實施形態的洗濯運轉,是總稱包含洗濯行程~烘乾行程中的任一行程的運轉者,並包含各種的洗濯運轉。
對懸吊7a、7b的線圈41的通電控制,是與在洗濯運轉中,水槽6的振動變大的期間對應進行設定。在以下,是以在脫水行程中的加速時,例如從滾筒10的旋轉開始到達穩定旋轉速度為止,亦即以馬達8的旋轉速度上昇工程為例進行說明。
在脫水行程,使馬達8(滾筒10)的旋轉速度階段性地上昇,藉由離心力使殘留於洗滌物的水掙脫排出。在該旋轉速度上昇工程,尤其圖6(a)中,在由R1表示的區域,產生水槽6以左右方向為主體振動的一次共振。
於此,如圖6(b)中模式表示,與水槽6的左右振動互動,懸吊7a、7b是經由連結於水槽6的軸件24,以本身的下端部(對前述底板1a的安裝部分)作為支點朝左右搖動。此時,藉由阻尼器23中的磁性黏性流體45的黏性,相對於軸件24的往復動,賦予摩擦抵抗,並迅速減弱水槽6的振動振幅。
又,控制裝置5是開始脫水行程時,如圖1所示,對於左右的懸吊7a、7b,依據來自電流感測器54的電流檢知訊號,在滾筒10每1/4旋轉交替切換對線圈41的通電方式反覆進行通電與斷電的控制。
對線圈41通電當磁場產生時,在線圈41的周圍形成有磁性回路A1、A2,磁性黏性流體45的黏度急速提昇,而使對於軸件24的抵抗增大。
又,此時,如圖1所示,與不平均的相位對應,在滾筒10一次旋轉的期間,進行兩次對左側的懸吊7a的線圈41的ON/OFF控制,並且,進行兩次對右側的懸吊7b的線圈41的ON/OFF控制,而與對該左側的懸吊7a的通電交替進行通電。
對應滾筒10的旋轉週期性地對這類的可變控制執行反覆控制,而在懸吊7a、7b,使各阻尼器23的衰減力交替提昇。如此,在本實施形態,在正面觀看當滾筒10朝順時針方向旋轉之際,以每90度執行交替提高懸吊7a、7b的各阻尼器23的衰減力的可變控制,而在不平均的相位為0度~90度的範圍,相對提高左側的懸吊7a的衰減力(參照圖1(a)),並相對降低右側的懸吊7b的衰減力(參照圖1(b))。
於此,在圖6(a),以兩點鏈線表示的曲線S1c,是表示執行週期性的控制時的水槽6的左右方向的振動振幅。以實線表示的曲線S2,是表示在馬達8的旋轉速度上昇工程,對雙方的懸吊7a、7b的線圈41持續通電時(參照圖9)的前述左右方向的振動振幅。
如由圖6(a)可明白,對於水槽6的左右方向的振動,進行了曲線S1c的週期的的控制者,不論是否使通電時間減半,也可獲得更高的減弱效果(減低效果)。
這是可理解關於水槽6的左右方向的振動,與不平均的相位對應在滾筒10一次旋轉的期間,進行使阻尼器23的衰減力改變的可變控制,其抑制效果會提高。
此外,圖中R1表示一次共振區域。
另一方面,在圖7(a),以兩點鏈線表示的曲線S3c,是表示執行週期性的控制時的水槽6的上下方向的振動振幅。以下側的實線表示的曲線S4,是表示在馬達8的旋轉速度上昇工程,對雙方的懸吊7a、7b的線圈41U、41D連續通電時(參照圖9)的前述上下方向的振動振幅。
如由圖7(a)可知,關於水槽6的上下方向的振動,持續高設定各阻尼器23的衰減力的狀態者,可更進一步抑制作為其衝程方向的上下方向的振動。而且,該傾向,隨著滾筒10的旋轉速度提高則愈顯著。
又,在重疊上述的曲線S1c~S4表示的圖8中,在一次共振區域R1,水槽6的左右方向的振幅最大,上下方向的振幅比較小。之後,隨著滾筒10的旋轉速度提高,左右方向的振幅欲緩慢地降低,另一方面,上下方向的振幅慢慢增加。
於此,必須有效果地抑制水槽6的左右方向的振動與上下方向的振動,控制裝置5在圖8,利用以Vc所示的預定的旋轉速度切換懸吊7a、7b的控制模式。
亦即,在ROM51a預先記憶有切換控制模式的預定的旋轉速度Vc,該旋轉速度Vc是例如被設定在水槽6的左 右方向的共振產生的旋轉速度(參照一次共振區域R1)、與上下方向的共振產生的旋轉速度(參照兩次共振區域R2)之間的值。
而且,控制裝置5是依據來自旋轉感測器53的檢知訊號,當判斷滾筒10的旋轉速度到達Vc時,從圖1所示的週期性的控制對雙方的懸吊7a、7b的線圈41進行通電,並切換成持續其通電狀態的控制(參照圖9)。
如圖8由虛線所示,在水槽6的共振顯現的脫水行程的一次共振區域R1,控制裝置5執行週期性的通斷電控制,使實質上的通電時間減半,並可有效抑制左右方向的振動(參照曲線S1c)。
又,當滾筒10的旋轉速度成為Vc以上時,控制裝置5是如圖9所示,持續對雙方的懸吊7a、7b的線圈41的通電。藉此,皆設高各懸吊7a、7b的阻尼器23的衰減力,可縮小水槽6的上下方向的振動(參照圖8的曲線S4)。
如此,即使位於二次共振區域R2以後的高速度區域(旋轉速度為Vc以上的速度區域),也可迴避水槽6的共振的產生,使滾筒10旋轉的啟動性能更佳而可上昇到穩定旋轉速度為止。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的共振區域是指,在包含共振點(共振頻率)的共振點附近的區域,一次共振區域R1是屬於存在於洗衣機的複數個共振點之中的比較低的頻率區域的共振區域。
如以上說明,根據本實施形態中的滾筒式洗衣機,具備:設在外箱1與水槽6之間,使水槽6的振動減弱的懸吊7a、7b的阻尼器23;以及可變控制該阻尼器23的衰減力的控制裝置5,控制裝置5是構成在滾筒10一次旋轉的期間,可使阻尼器23的衰減力改變,並依滾筒10的旋轉週期性地執行其可變控制的反覆控制。
據此,在洗衣機由於因滾筒10內的洗滌物W的重量的原因,滾筒10在一次旋轉的期間扭矩變動產生,所以依其週期使阻尼器23的衰減力改變,而可有效果地抑制水槽6的振動。
亦即,在滾筒10一次旋轉的期間進行使衰減力改變的極細微的控制,而隨著滾筒10的旋轉對應週期性的扭矩變動可提高振動的抑制效果。
此外,在一般的懸吊,為了支撐水槽,將軸件以成為上下方向的方式進行配置,所以對於水槽的上下方向的振動,雖可期待阻尼器本來的振動減低效果,可是,對於這以外的振動(左右方向的振動)的振動減低效果並不足夠。
這點,如本實施形態,構成從其正面(軸向)觀看水槽6,具備左右一對的懸吊7a、7b,利用其左右的阻尼器23執行週期性地控制,也可有效果地抑制水槽6的左右方向的振動。
又,具備檢出滾筒10的旋轉週期的旋轉週期檢出手段,控制裝置5是依據以旋轉週期檢出手段所檢出的旋轉 週期,執行阻尼器23的週期性的控制。
據此,藉由旋轉週期檢出手段,正確配合不平均的相位亦即實際的滾筒10的旋轉週期,可使阻尼器23的衰減力可變。因此可更提高振動、噪音的抑制效果。
此外,旋轉週期檢出手段並不限於電流感測器54、控制裝置5,如在後述的第2實施形態詳細地說明也可使用振動感測器20a、20b的構成。
具備檢出使滾筒10旋轉的馬達8及該馬達8的扭矩變動的扭矩變動檢出手段,控制裝置5是依據由扭矩變動檢出手段所檢出的扭矩變動的週期,執行阻尼器23的週期性的控制。
據此,可依據扭矩變動正確掌握不平均的相位,並可配合實際的滾筒10的旋轉週期使阻尼器23的衰減力可變。又,使用檢知流到馬達8的電流的電流感測器54構成扭矩變動檢出手段等,可以比較便宜且作成簡單的構成。
前述控制裝置5,是在水槽6一次共振發生的低速度區域(一次共振區域),亦即,水槽6主要在左右方向振動時,執行阻尼器23的週期性的控制。在比該低速度區域更高的高速度區域(二次共振區域),亦即,水槽6主要在上下方向振動時,執行相對提昇阻尼器23的衰減力的控制。
據此,由於在高速度區域,水槽6的上下方向的振動變大,所以配合這個相對提高阻尼器23的衰減力,可提高振動的抑制效果。因此,與依據水槽6的振動的檢出, 在振動變大的時點,變更控制的構成不同,在低速度區域與高速度區域的雙方進行依照水槽6的振動的態樣的控制,而可事先抑制振動的發生。
因此,可將水槽6與外箱1之間的間隙設定的比以前小,而可謀求外箱1的小型化或使滾筒10的容量增加。
<第2實施形態>
圖10~圖11(b)表示第2實施形態,在與已說明的部分的同一部分標示同一符號等,並省略說明,以下針對不同點進行說明。
圖10表是以洗滌物W配置在滾筒10內的位置為0度,當滾筒10朝順時針方向旋轉之際的振動感測器20a、20b(參照圖1、圖4)的輸出為兩次旋轉。亦即,圖10所示的曲線P100 是誇張表示不足一次共振時的滾筒10的旋轉速度的旋轉速度(100rpm)中的振動感測器20a、20b的輸出,可知輸出曲線P100 是以與在圖5說明的扭矩變動同樣的週期進行變化。
更進一步如圖11(a)所示,滾筒10的旋轉速度為100rpm時,振動感測器20a、20b的輸出曲線P100 描繪出其變化比前述的扭矩變動的曲線T100 更小的緩和的曲線。如此,振動感測器20a、20b在一次共振發生前的旋轉速度,由於輸出曲線P100 的變化也小,所以會有滾筒10的旋轉週期的檢出困難的虞慮。
而相對於此,圖10所示的曲線Pf,是表示一次共振 時的振動感測器20a、20b的輸出,且相位比曲線P100 (或扭矩變動)更遲90度。再者,曲線P200 是表示超過一次共振時的滾筒10的旋轉速度的旋轉速度(200rpm)中的振動感測器20a、20b的輸出,相位比曲線P100 (或扭矩變動)更遲180度。
此時,如圖11(b)所示,由於滾筒10的旋轉速度相對高,所以振動感測器20a、20b的輸出曲線P200 的變化也明顯。又,如該圖所示,滾筒10的旋轉速度為200rpm的時候,扭矩變動的曲線P200 的變動變小。
總和觀察圖10~圖11(b)時,可是滾筒10的旋轉速度為100rpm的時候,依據利用扭矩變動(曲線)T100 來自電流感測器54的電流檢知訊號,可確實檢知不平均的相位。
又,滾筒10的旋轉速度為200rpm的時候,振動感測器20a、20b的輸出曲線P200 雖會產生與不平均的相位偏移180度的,可是可確實檢出滾筒10的旋轉週期。
因此,在ROM51a記憶成為切換檢出旋轉週期用的手段用的指標的旋轉速度(例如振動感測器20a、20b的輸出相對於前述相位落後180度的時點的旋轉速度)。
然後,當控制裝置5在旋轉速度上昇工程,依據來自旋轉感測器53的檢知訊號,判斷滾筒10的旋轉速度到達發生落後180度的旋轉速度時,執行從電流感測器54將旋轉週期檢出手段切換到振動感測器20a、20b的控制。
此外,滾筒10的旋轉速度為200rpm時,振動感測器 20a、20b的輸出雖從不平均的相位落後180度,可是如圖1所示,在180度週期進行阻尼器23的可變控制時,即使不依據振動感測器20a、20b的輸出演算不平均的相位,也可進行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的週期的控制。
如以上,控制裝置5是具備有:成為扭矩變動檢出手段的電流感測器54;與成為振動檢出手段的振動感測器20a、20b作為檢出旋轉週期檢出手段或不平均的相位的手段。
而且,在與滾筒10的旋轉速度的關係,構成選擇性的使用成為輸出的變化大的一方的扭矩變動檢出手段的電流感測器54、成為振動檢出手段的振動感測器20a、20b。據此,不論滾筒10的旋轉速度的變化,可正確檢出不平均的相位。
在本實施形態,「週期性的可變控制」是指:不限定為前述ON/OFF控制者。亦即,以流到線圈41的電流的大小作為大電流IL 及小電流IS 時,(IL >IS ),亦可執行在滾筒10的每一次旋轉反覆週期性地控制大電流IL 及小電流IS 的通電狀態,來取代反覆控制低速度區域中的通電狀態及斷電狀態(參照圖1)。
又,在高速度區域,只要執行比低速度區域相對提昇阻尼器23的衰減力控制即可。具體而言,在低速度區域,執行反覆控制在小電流IS 的通電狀態及斷電狀態,在高速度區域,執行反覆控制在大電流IL 的通電狀態及斷電狀態,可抑制在高速度區域R2的振動、噪音。
其他,懸吊7a、7b雖是將各線圈41作成上下兩段的配置,可是例如作成1個的線圈構成等,可有各種的變更。
以上,雖說明本發明的幾個實施形態,可是該等的實施形態是作為例子所提示者,並沒有意圖限定發明的範圍。該等新穎的實施形態,可在其他的各式各樣的形態被實施,在不脫離發明的要旨的,可進行各種的省略、置換、變更。該等實施形態、其變形,是包含於發明的範圍、要旨,並且包含於記載於專利申請範圍的發明與其均等的範圍。
1‧‧‧外箱
5‧‧‧控制手段(旋轉週期檢出手段)
6‧‧‧水槽
7a、7b‧‧‧懸吊
10‧‧‧滾筒
23‧‧‧阻尼器
20a、20b‧‧‧旋轉週期檢出手段(振動檢出手段..振動感測器)
54‧‧‧旋轉週期檢出手段(扭矩變動檢出手段..電流感測器)
[圖1]表示第1實施形態者,且表示滾筒的旋轉週期與左右的阻尼器的衰減力的關係的圖
[圖2]滾筒式洗衣機的縱剖側視圖
[圖3]懸吊全體的縱剖面圖
[圖4]表示電性構成的方塊圖
[圖5]表示不平均位置的相位與q軸電流的關係的圖
[圖6](a)是說明滾筒的旋轉數與水槽的左右方向的振幅的關係用的圖,(b)表示洗衣機中的該左右方向的振幅的模式圖
[圖7](a)是說明滾筒的旋轉數與水槽的上下方向的振幅的關係用的圖,(b)表示洗衣機中的該上下方向的振幅的模式圖
[圖8]說明水槽的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振幅、與控制模式的切換時機用的圖
[圖9]表示控制模式切換後的阻尼器的衰減力之相當於圖1的圖
[圖10]表示第2實施形態,表示不平均位置的相位與振動檢出手段的輸出的關係的模式圖
[圖11]說明不平均位置的相位與q軸電流及振動檢出手段的輸出的關係用者,(a)表示滾筒的旋轉為100rpm時,(b)表示滾筒的旋轉為200rpm之時的狀態的圖

Claims (4)

  1. 一種滾筒式洗衣機,其特徵為,具備有:外箱;設於前述外箱內的水槽;可旋轉地設於前述水槽內的滾筒;設於前述外箱與前述水槽之間,使前述水槽的振動減弱的阻尼器;以及可變控制前述阻尼器的衰減力的控制手段,前述控制手段是構成可在前述滾筒進行旋轉一次的期間使前述阻尼器的衰減力改變,並依據前述滾筒的旋轉週期性地反覆執行其可變控制的控制,前述滾筒進行旋轉一次的期間的前述阻尼器的衰減力的改變,是隨著前述水槽的不平均的相位範圍而改變,來增強對應不平均位置之側的前述阻尼器的衰減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滾筒式洗衣機,其中,具備檢出前述滾筒的旋轉週期的旋轉週期檢出手段,前述控制手段是依據以前述旋轉週期檢出手段所檢出的旋轉週期,執行前述阻尼器的週期性的控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滾筒式洗衣機,其中,前述旋轉週期檢出手段是具有檢出使前述滾筒旋轉的馬達及前述馬達的扭矩變動的扭矩變動檢出手段而構成,前述控制手段是依據以前述扭矩變動檢出手段所檢出的扭矩變動的週期,執行前述阻尼器的週期性的控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滾筒式洗衣機,其中,前述控制手段是在前述水槽一次共振產生 的低速度區域執行對前述阻尼器的週期性的控制,在比前述低速度區域更高的高速度區域,執行相對提昇前述阻尼器的衰減力的控制。
TW101105253A 2011-04-22 2012-02-17 Drum washing machine TWI4853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6046A JP5851111B2 (ja) 2011-04-22 2011-04-22 ドラム式洗濯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7961A TW201247961A (en) 2012-12-01
TWI485301B true TWI485301B (zh) 2015-05-21

Family

ID=47028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5253A TWI485301B (zh) 2011-04-22 2012-02-17 Drum washing machin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851111B2 (zh)
KR (1) KR101273042B1 (zh)
CN (1) CN102747587B (zh)
TW (1) TWI4853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74700B1 (ko) * 2000-09-18 2003-03-04 장철호 천연 기능성 식품의 곡물 코팅 방법
KR20040008790A (ko) * 2002-07-19 2004-01-31 주식회사 피엔라이스 맹종죽 추출물을 코팅한 쌀의 제조방법
JP2015150378A (ja) * 2014-02-19 2015-08-24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6446185B2 (ja) * 2014-06-13 2018-12-26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CN106367916B (zh) * 2015-07-23 2019-01-08 乐星产电(无锡)有限公司 工业洗衣机的不平衡保护方法
JP6624689B2 (ja) * 2017-03-10 2019-12-25 株式会社フォーカルワークス 洗濯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7840A (zh) * 2007-04-17 2007-09-19 海尔集团公司 具有磁流变主动减振器的滚筒洗衣机
CN101319452A (zh) * 2007-06-04 2008-12-10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66122B2 (ja) * 1991-01-25 1999-10-25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3188230B2 (ja) * 1997-03-24 2001-07-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遠心脱水装置
JPH11128584A (ja) * 1997-10-30 1999-05-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脱水兼用洗濯機
JP3573948B2 (ja) * 1998-03-03 2004-10-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遠心脱水装置
JP3977762B2 (ja) * 2003-03-06 2007-09-19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ム式洗濯機
US7591038B2 (en) * 2003-04-28 2009-09-22 Emerson Electric Co.,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 clothes washing machine
JP4357523B2 (ja) * 2006-11-21 2009-11-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127667B2 (ja) * 2008-10-30 2013-01-23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ム式洗濯機及びサスペンション
JP4894874B2 (ja) * 2009-03-13 2012-03-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洗濯機
JP2011229554A (ja) 2010-04-23 2011-11-17 Toshiba Corp ドラム式洗濯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7840A (zh) * 2007-04-17 2007-09-19 海尔集团公司 具有磁流变主动减振器的滚筒洗衣机
CN101319452A (zh) * 2007-06-04 2008-12-10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73042B1 (ko) 2013-06-10
JP5851111B2 (ja) 2016-02-03
CN102747587B (zh) 2015-04-15
KR20120119991A (ko) 2012-11-01
JP2012223491A (ja) 2012-11-15
TW201247961A (en) 2012-12-01
CN102747587A (zh) 2012-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27873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TWI485301B (zh) Drum washing machine
JP5127667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及びサスペンション
KR101516470B1 (ko) 세탁기
JP5854587B2 (ja) 洗濯機
JP5597439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330345B2 (ja) 洗濯機
JP5509122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12141045A (ja) ダンパ及びランドリー機器
KR101258341B1 (ko) 세탁기
JP5630734B2 (ja) 洗濯機
KR101286819B1 (ko) 세탁기
KR101291874B1 (ko) 세탁기
JP5127912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及び洗濯機
JP5489104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508951B2 (ja) 洗濯機
JP5751980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468433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15150378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11240019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