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4566B - 連接器及其連接對象物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及其連接對象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4566B
TWI474566B TW101109437A TW101109437A TWI474566B TW I474566 B TWI474566 B TW I474566B TW 101109437 A TW101109437 A TW 101109437A TW 101109437 A TW101109437 A TW 101109437A TW I474566 B TWI474566 B TW I4745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mating
portions
exposed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9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4317A (zh
Inventor
Takahiro Yamaji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Publication of TW201304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4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4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456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presenting a contact carrying strip, e.g. edge-like stri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及其連接對象物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連接器,其可在安裝於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或FFC(Flexible Flat Cable)之類的薄片狀連接對象物的狀態下,與搭載於對象物(例如基板)之配對連接器嵌合並連接。
其中一例為低背之連接器組合體,其被揭示於特開2011-18488號公報。藉由參照該公報之內容,形成本說明書之一部分。
如第14圖所示,特開2011-18488號公報所揭示之連接器組合體包括第一連接器及第二連接器,兩者為相互嵌合之構造。第一連接器可搭載於基板上。第二連接器可安裝於複數條纜線(亦即複數個連接對象物)上。特開2011-18488號公報之第一連接器及第二連接器為低背形式,另一方面,可有效率地嵌合在一起。更具體地說,定位操作和最終嵌合操作這兩種操作可被執行,藉此,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相互嵌合。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藉由定位操作,沿著垂直方向進行相對定位。第二連接器藉由最終嵌合操作,沿著水平方向與第一連接器嵌合。詳細地說,如第14(a)圖及第14(b)圖所示,使位於第一連接器之上方(亦即,位於第一連接器之+Z那側)的第二連接器移動至下方(亦即,使其沿著-Z方向移動),藉此,第一連接器被第二連接器覆蓋。第14(b)圖所示之第一連接器及第二連接器沿著垂直方向(Z方向)相互進行相對定位。接 著,如第14(b)圖及第14(c)圖所示,使第二連接器沿著+X方向水平移動,以使第二連接器與第一連接器嵌合。
FPC之類的薄片狀連接對象物被要求要連接至可嵌合並連接至配對連接器的連接器(亦即,與特開2011-18488號公報之第二連接器相同的連接器)。換言之,第二連接器不是被要求要連接至具有複數條纜線的連接對象物,而是被要求要連接至FPC之類的薄片狀連接對象物。
就此而言,專利文獻1之第二連接器在構造上可安裝至薄片狀連接對象物上。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種在構造上適合安裝在薄片狀連接對象物上的連接器。
本發明之其中一發明提供一種連接器,其與具有主面且為薄片形狀之連接對象物有關,該連接對象物具有配置於上述主面上之信號端子及接地端子,在該連接器安裝於該連接對象物的狀態下,與配對連接器嵌合並連接。上述連接器包括外殼、複數個接觸點、上蓋外鞘及鎖定桿。上述複數個接觸點沿著高度方向排列且被上述外殼保持住。上述接觸點中的每一個皆具有被保持部及被露出部。上述被保持部被上述外殼保持。上述被露出部在配置上可連接至上述連接對象物之上述信號端子。上述被露出部沿著與上述高度方向垂直相交之前後方向從上述外殼突出。上述被露出部沿著與上述高度方向垂直相交之第一垂直方向, 被設置於既定之位置。上述上蓋外鞘沿著上述第一垂直方向覆蓋上述外殼之至少其中一部分。上述上蓋外鞘具有接地連接部。上述接地連接部在配置上可連接至上述連接對象物之上述接地端子。上述接地連接部沿著上述第一垂直方向,設置於上述既定之位置。上述鎖定桿以可轉動之狀態受上述外殼及/或上述上蓋外鞘支持。上述鎖定桿鎖定上述連接器與上述配對連接器嵌合之嵌合狀態。
本發明之另一發明為提供一種薄片狀之連接對象物。上述連接對象物包括2個主面、信號端子及接地端子。上述信號端子及上述接地端子在上述主面之其中一者上露出。
藉由一邊參照附加之圖面,一邊討論下述之最佳實施型態之說明,本發明之目的可得到正確的理解,並且,本發明之構造也能完全被理解。
本發明可以多種變形及各式各樣之型態來實現,作為其中一例,以下將詳細說明圖面所示詳細說明圖面所示之特定實施型態。圖面及實施型態本身不受本發明在此所揭示之特定型態的限定,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明示之範圍內的所有變形例、同等物、代替例皆包含在其針對的對象內。
如第1圖、第2圖及第4圖所示,本發明實施型態之連接器組合體10包括連接器100及配對連接器200。連接 器100在構造上安裝於FPC(連接對象物)50上。配對連接器200在構造上搭載於基板(未圖示)上。連接器100之構造為,在安裝於FPC50的狀態下,與配對連接器200嵌合並連接。詳細地說,使位於配對連接器200之上方的連接器100移動至下方(亦即,使其沿著-Z方向移動)。連接器100覆蓋配對連接器200之+Z那側,藉此,連接器100與配對連接器200沿著垂直方向(Z方向)進行相對定位。接著,連接器100朝向配對連接器200沿著前後方向(X方向)移動,藉此,連接器100嵌合並連接至配對連接器200。從上述之說明可理解,藉由本發明,可使連接器組合體10低背化。再者,連接器100與配對連接器200可更容易互相嵌合。
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配對連接器200包括金屬製之複數個配對接觸點210、由絕緣性材料所構成之配對外殼220及金屬製之配對外鞘230。配對外殼220保持配對接觸點210。更具體地說,配對接觸點210在配對外殼220形成時,插入成型於配對外殼220中。配對外鞘230部分地覆蓋配對外殼220。在配對外鞘230上,設有2個彈簧部240。每個彈簧部240沿著高度方向(Y方向)長長地延伸。每個彈簧部240具有分別形成於高度方向上之兩端部的自由端及固定端。沿著高度方向,自由端比固定端更靠近配對外鞘230的中心。換言之,2個彈簧部240之自由端沿著高度方向相向。彈簧部240具有形成於自由端附近的接點242。配對外鞘230具有複數個接地連接部250及2 個壓緊部260。詳細地說,本實施型態之配對外鞘230具有4個接地連接部250。接地連接部250於配對外鞘230之底部朝向+X方向延伸。2個壓緊部260沿著+X方向延伸,分別形成於配對外鞘230在高度方向上的兩端。接地連接部250及壓緊部260在配對連接器200搭載於基板(未圖示)時,連接至在基板(未圖示)上所形成的接地圖樣。配對連接器200具有2個分別形成於高度方向(Y方向)上之兩端的配對嵌合部202。每個配對嵌合部202由配對外殼220之一部分與配對外鞘230之一部分所形成。配對嵌合部202朝向-Z方向凹入。配對嵌合部202具有作為鎖定接受部204且在-X那側的側壁。
如第4圖至第13圖所示,連接器100包括金屬製之複數個接觸點110、絕緣性之外殼120、金屬製之底部外鞘130、金屬製之上蓋外鞘140及金屬製之鎖定桿150。接觸點110沿著高度方向(Y方向)排列,被外殼120保持。底部外鞘130插入成型於外殼120中。上蓋外鞘140朝向第一垂直方向(+Z方向),覆蓋外殼120之至少一部分。連接器100包括分別形成於高度方向上之兩端的2個嵌合部102。嵌合部102朝向高度方向之外側突出。嵌合部102與配對連接器200之配對嵌合部202分別嵌合。更具體地說,嵌合部102在連接器100和配對連接器200相互嵌合時,嵌合並被收納至配對嵌合部202。
如第7圖及第10圖所示,FPC50(亦即,連接器100之連接對象物50)為薄片狀。詳細地說,FPC50包括2個主面 50a,50b、信號端子52及接地堆子54。根據本實施型態,FPC50具有沿著高度方向排列的複數個信號端子52及沿著高度方向排列的複數個接地端子54。信號端子52及接地端子54在主面50a上露出(亦即,在2個主面50a,50b之其中一者露出),配置於主面50a。FPC50具有前端50e。每個信號端子52從FPC50之前端50e朝向+X方向延伸。相較於信號端子52,接地端子54沿著X方向與前端50e分離而定位。換言之,FPC50之前端50e與信號端子52之間之前後方向(X方向)上的距離比FPC50之前端50e與接地端子54之間之前後方向(X方向)上的距離短。FPC50進一步包括2個分別形成於高度方向上之兩端的被定位部56。被定位部56位於前端50e附近。每個被定位部56從凸部及凹部形成,藉此,當連接器100安裝在FPC50上時,沿著前後方向跨過被定位部56之凸部(亦即,跨過FPC50之前端50e)。不過,僅凸部或僅凹部可作為被定位部56來作用。換言之,可在被定位部56上形成凸部及/或凹部。
如第10圖及第12圖所示,每個接觸點110具有接點部112、被保持部114及被露出部116。接點部112若沿著Y方向觀看,具有J字形。接點部112在連接器100與配對連接器200相互嵌合時,與配對接觸點210連接。被保持部114被外殼120保持。被露出部116從外殼120朝向+X方向突出。被露出部116在配置上可連接至FPC50的信號端子52。更具體地說,被露出部116沿著Z方向具有連接面及背面。再者,被露出部116沿著高度方向(Y方向) 具有兩側面。連接面為被露出部116在+Z那側的面(亦即,第10圖中所描繪之被露出部116的下側面),背面為被露出部116在-Z那側的面(亦即,第10圖中所描繪之被露出部116的上側面)。換言之,背面在沿著Z方向上的連接面的相反側。被露出部116的連接面在構造上連接至FPC50的信號端子52,從外殼120露出。根據本實施型態,被露出部116之背面及側面也露出。被露出部116之四面露出,所以,當信號端子52及被露出部116以回流方式進行相互焊接時,可輕易形成填角焊接。根據本實施型態,信號端子52及被露出部116藉由焊接,可得到更強固的連接。但是,被露出部116之背面也可不露出。例如,被露出部116之背面可藉由形成外殼120之樹脂來覆蓋。
如第9圖至第12圖所示,外殼120具有2個支持部122、2個屋簷狀部124、2個定位部126及保持部128。2個支持部122分別形成於高度方向上之外殼120的兩端。每個支持部122為沿著Z方向凹下且延伸至高度方向內側的溝。支持部122以可轉動之狀態支持鎖定桿150。屋簷狀部124位於外殼120在-X那側的端部附近。換言之,屋簷狀部124與FPC50分離而形成。每個屋簷狀部124部分地覆蓋外殼120,在外殼120之上方伸出。在底部外鞘130上,形成2個分別對應屋簷狀部124的強化部132。每個屋簷狀部124被強化部132強化。屋簷狀部124及強化部132作為在構造上用來鎖定鎖定桿150的鎖定維持部160來作用。定位部126針對被定位部56在XY平面上進行二 維定位。在本實施型態之每個定位部126上,形成了分別對應被定位部56之凸部及凹部的孔部及突出部,藉此,定位部126分別與FPC50的被定位部56對應。不過,在定位部126上,可形成孔部及/或突出部。定位部126之孔部為朝向-Z方向及沿著高度方向外側這兩個方向凹下的凹孔。定位部126之突出部朝向+Z方向突出。當被定位部56之凸部及凹部分別被定位於定位部126之孔部及突出部時,FPC50在XY平面上被適當地進行二維定位(亦即,信號端子52及接地端子54在XY平面上被適當地定位)。定位部126沿著高度方向定位於2個嵌合部102之間。保持部128保持接觸點110之被保持部114。
如第6圖至第10圖所示,上蓋外鞘140具有板狀部142、2個支持部上蓋144及複數個接地連接部146。板狀部142沿著高度方向長長地延伸。板狀部142沿著X方向具有端部142a(亦即,+X那側的端部)。從第1圖、第2圖、第4圖及第6圖可理解,板狀部142在連接器100與配對連接器200嵌合的嵌合狀態下,與配對外鞘230之彈簧部240連接。接點242在嵌合狀態下,藉由彈簧部240之彈力被推至板狀部142,所以,可使上蓋外鞘140更強固地與配對外鞘230作電子連接(亦即,通過配對外鞘230而使上蓋外鞘140接地)。如第10圖及第12圖所示,板狀部142若沿著-Z方向被觀看時,被露出部116與板狀部142重疊而配置。詳細地說,如第10圖所示,板狀部142沿著Z方向與被露出部116分離。再者,如第10圖及第12圖 所示,板狀部142之端部142a超過被露出部116而朝向+X方向伸出。從第10圖可理解,當連接器100安裝於FPC50上時,X方向上之板狀部142之端部142a與FPC50之前端50e之間的距離比X方向上之被露出部116之前端與FPC50之前端50e之間的距離長。2個支持部上蓋144分別位於板狀部142之高度方向兩端。每個支持部上蓋144從板狀部142延伸至高度方向外側。從第8圖及第9圖可理解,支持部上蓋144覆蓋外殼120之支持部122。本實施型態之板狀部142在嵌合狀態下,與配對連接器200之彈簧部240連姬。於是,板狀部142必須具有可確實連接至配對連接器200之彈簧部240的形狀。換言之,要在本實施型態之板狀部142上設置較大的孔(亦即,開口部)很難。但是,若配對外鞘230和上蓋外鞘140能夠不包括彈簧部240又相互連接,可在板狀部142上形成沿著高度方向延伸的開口部。在此情況下,是否與FPC50的信號端子52所對應的被露出部116連接,可透過開口部確認。
如第6圖至第8圖所示,每個接地連接部146從板狀部142之端部142a朝向+Z方向延伸。接地連接部146在配置上可連接至FPC50的接地端子54。接地連接部146的數目與接地端子54的數目相等。當連接器100安裝於FPC50上時,接地連接部146與對應的接地端子54連接。換言之,連接器100具有複數個與對應的接地端子54連接的連接點。於是,連接器100的接地性能得以提高。再者,當連接器100安裝於FPC50上時(亦即,當接地連接部146固定 於接地端子54上時),上蓋外鞘140更確實地安裝於外殼120上且被保持。如第10圖所示,每個接地連接部146在前後方向與第一垂直方向所規範的面內(亦即,XZ平面內)為L字形。詳細地說,接地連接部146在從板狀部142之端部142a朝向第一垂直方向(+Z方向)延伸後,朝向+X方向延伸(亦即,與被露出部116分離而延伸)。如第10圖所示,被露出部116沿著X方向定位於被保持部114與接地連接部146之間。再者,接地連接部146與被露出部116朝向第一垂直方向(+Z方向)位於同一平面上(亦即,設置於既定之位置)。更具體地說,沿著第10圖中之上下方向(亦即,沿著Z方向),接地連接部146之下面及被露出部116之下面實質上配置於同一位置,藉此,可分別和FPC50之接地端子54及信號端子52連接。換言之,接地連接部146與被露出部116規範了可搭載FPC50的虛擬面。此虛擬面與Z方向垂直相交。
從第7圖至第10圖可理解,接地連接部146及被露出部116之配置與FPC50之主面50a上之接地端子54及信號端子52之配置對應。如第12圖所示,若沿著第二垂直方向(-Z方向)觀看,被露出部116及接地連接部146為可辨識狀態。換言之,接地連接部146與被露出部116在+Z那側(亦即,配置有FPC50的那側)露出。於是,當連接器100安裝於FPC50時,接地連接部146及被露出部116同時分別對位於接地端子54及信號端子52上。換言之,只要將連接器100適切地設置於FPC50的主面50a上,連接器100 及FPC50可相互作電子連接。再者,當連接器100設置於主面50a時,可直行回流工程。於是,根據本實施型態,連接器100得以更容易連接並固定於FPC50。在本實施型態之連接器100上,設有與FPC50之被定位部56對應的定位部126。定位部126在連接器100安裝於FPC50時,將被露出部116及接地連接部146定位於設置有信號端子52及接地端子54的平面上。於是,藉由簡單的操作,可將連接器100適切地設置於FPC50的主面50a上。換言之,接地連接部146及被露出部116得以輕易對位於接地端子54及信號端子52上。詳細地說,連接器100沿著前後方向(X方向)跨過FPC50的前端50e,搭載於FPC50上。接著,定位部126之位置對準所對應之被定位部56之位置,藉此,接地連接部146及被露出部116分別與接地端子54及信號端子52對位。
如第8圖及第11圖所示,鎖定桿150具有主部152、2個被維持部154及2個U字形部156。主部152沿著高度方向延伸。2個被維持部154分別形成於沿著主部152之高度方向上的兩端。每個被維持部154從主部152之端部斜向延伸。詳細地說,每個被維持部154沿著X方向延伸,並且朝向高度方向外側延伸。2個U字形部156從對應的被維持部154進一步延伸。更具體地說,每個U字形部156為U字形狀,朝向高度方向外側延伸之後,朝向高度方向內側j延伸。如第9圖所示,鎖定桿150以可轉動之狀態受外殼120及/或上蓋外鞘140支持。詳細地說,本實施型態 之鎖定桿150之每個U字形部156的端部受支持部122支持,藉此,鎖定桿150可轉動。鎖定桿150可在解除位置(參照第5圖)與鎖定位置(參照第1圖)之間轉動。當鎖定桿150位於解除位置時,安裝於FPC50的連接器100可與配對連接器200嵌合並連接。鎖定桿150鎖定連接器100與配對連接器200嵌合的嵌合狀態。更具體地說,當鎖定桿150與FPC50分離且從解除位置倒向鎖定位置時,鎖定配對連接器200與連接器100的嵌合狀態。
從第8圖及第11圖可理解,主部152及U字形部156在鎖定桿150轉動時,不會對連接器100或配對連接器200產生干涉。另一方面,被維持部154在鎖定桿150轉動時,對外殼120之鎖定維持部160產生干涉。如第8圖所示,當沿著+Z方向觀看時,鎖定桿150之被維持部154位於鎖定維持部160之前方。另一方面,如第11圖所示,當沿著-Z方向觀看時,鎖定維持部160位於鎖定桿150之被維持部154之前方。換言之,第8圖之被維持部154覆蓋鎖定維持部160,另一方面,第11圖之鎖定維持部160覆蓋被維持部154。從上述之說明可理解,被維持部154在鎖定桿150從解除位置轉動至鎖定位置時,越過鎖定維持部160而位於鎖定維持部160之下方(亦即,位於鎖定維持部160的-Z那側)。
鎖定桿150在移動到鎖定位置時,與FPC50分離而倒下。於是,FPC50不會干涉鎖定桿150的轉動。根據本實施型態,當在具有鎖定桿150之連接器100上安裝FPC50 時,連接器組合體10也維持低背。當鎖定桿150轉動時,U字形部156被收納於配對連接器200之配對嵌合部202內。U字形部156配推至鎖定接受部204的+X那側,藉此,從鎖定接受部204接受沿著+X方向的反作用力。連接器100藉由此反作用力朝向+X方向移動。根據本實施型態,在連接器100沿著Z方向定位後,鎖定桿150之轉動使連接器100朝向+X方向水平移動。於是,連接器100嵌合至配對連接器200,與此同時,可鎖定連接器100之嵌合狀態。
再者,根據本實施型態,連接器100在被上蓋外鞘140覆蓋的狀態下,可安裝於FPC50上。換言之,在連接器100與FPC50作電子連接後,不需要在連接器100上安裝零件。根據本實施型態,可大大減少連接器100與FPC50連接後的工程。
本發明可與配對連接器嵌合,可應用於可安裝於FPC、FFC之類之薄片狀連接對象物的連接器。
本發明根據2011年3月29日日本國特許廳所提出之日本特許出願2011-72910號,參照其內容而形成本說明書之一部分。
本發明之最佳實施型態已作出說明,熟習該技術領域者應明白,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的範圍內,可對實施型態作出變形,此種實施型態亦屬本發明之範圍。
10‧‧‧連接器組合體
50‧‧‧FPC(連接對象物)
50a‧‧‧主面
50b‧‧‧主面
50e‧‧‧前端
52‧‧‧信號端子
54‧‧‧接地端子
56‧‧‧被定位部
100‧‧‧連接器
102‧‧‧嵌合部
110‧‧‧接觸點
112‧‧‧接點部
114‧‧‧被保持部
116‧‧‧被露出部
120‧‧‧外殼
122‧‧‧支持部
124‧‧‧屋簷狀部
126‧‧‧定位部
128‧‧‧保持部
130‧‧‧底部外鞘
132‧‧‧強化部
140‧‧‧上蓋外鞘
142‧‧‧板狀部
142a‧‧‧端部
144‧‧‧支持部上蓋
146‧‧‧接地連接部
150‧‧‧鎖定桿
152‧‧‧主體部
154‧‧‧被維持部
156‧‧‧U字形部
160‧‧‧鎖定維持部
200‧‧‧配對連接器
202‧‧‧配對嵌合部
204‧‧‧鎖定接受部
210‧‧‧配對接點
220‧‧‧配對外殼
230‧‧‧配對外鞘
240‧‧‧彈簧部
242‧‧‧接點
250‧‧‧接地連接部
260‧‧‧壓緊部
第1圖為表示發明實施型態之連接器組合體的立體 圖。在此,連接器組合體之連接器之鎖定桿在鎖定位置。
第2圖為表示第1圖之連接器立體圖之配對連接器的立體圖。
第3圖為沿著III-III線表示第2圖之配對連接器的剖面圖。
第4圖為表示第1圖之連接器組合體之連接器的立體圖。在此,鎖定桿在鎖定位置。
第5圖為表示第4圖之連接器的立體圖。在此,鎖定桿在解除位置。
第6圖為表示第4圖之連接器之底側的立體圖。在此,連接器安裝於FPC上。
第7圖為表示第4圖之連接器之底側的立體圖。在此,連接器安裝於PFC上。
第8圖為表示第4圖之連接器的底視圖。
第9圖為去除連接器之上蓋外鞘來表示第8圖之連接器的底視圖。
第10圖為沿著X-X線表示第8圖之連接器的剖面圖。
第11圖為表示第4圖之連接器的俯視圖。
第12圖為去除FPC來表示第11圖之連接器的俯視圖。
第13圖為去除PFC及上蓋外鞘來表示第11圖之連接器的俯視圖。
第14圖為表示既有之連接器組合體之構造的剖面圖,其中,該構造具有藉由第14(a)圖至第14(c)圖中所描繪之操作來相互嵌合的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
10‧‧‧連接器組合體
50‧‧‧FPC(連接對象物)
100‧‧‧連接器
200‧‧‧相配連接器

Claims (14)

  1. 一種連接器,與具有主面且為薄片形狀之連接對象物有關,該連接對象物具有配置於上述主面上之信號端子及接地端子,在該連接器安裝於該連接對象物的狀態下,與配對連接器嵌合並連接,其特徵在於包括:外殼;接觸點,為沿著高度方向排列且被上述外殼保持住的複數個接觸點,其中每一個皆具有被保持部及被露出部,上述被保持部被上述外殼保持,上述被露出部在配置上可連接至上述連接對象物之上述信號端子,沿著與上述高度方向垂直相交之前後方向,上述被露出部從上述外殼突出,沿著與上述高度方向垂直相交之第一垂直方向,上述被露出部被設置於既定之位置;上蓋外鞘,為沿著上述第一垂直方向覆蓋上述外殼之至少其中一部分的上蓋外鞘,具有接地連接部,上述接地連接部在配置上可連接至上述連接對象物之上述接地端子,沿著上述第一垂直方向,上述接地連接部設置於上述既定之位置;及鎖定桿,為以可轉動之狀態受上述外殼及/或上述上蓋外鞘支持的鎖定桿,鎖定上述連接器與上述配對連接器嵌合之嵌合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當朝向作為上述第一垂直方向之反方向的第二垂直方向觀看時,可辨識出上述被露出部及上述接地連接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連接器,其中,上述連接對象物具有前端,沿著上述連接對象物之上述前端與上述信號端子之間之上述前後方向的距離比沿著上述連接對象物之上述前端與上述接地連接部之間之上述前後方向的距離短,當上述連接器安裝於上述連接對象物時,沿著上述前後方向,跨過上述連接對象物之上述前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連接器,其中,上述上蓋外鞘具有板狀部,當朝向上述第二垂直方向觀看上述板狀部時,上述被露出部與上述板狀部重疊而配置,上述板狀部朝向上述第二垂直方向與上述被露出部分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連接器,其中,上述板狀部沿著上述前後方向具有端部,上述接地連接部從上述板狀部之上述端部朝向上述第一垂直方向延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連接器,其中,上述接地連接部在規範於上述前後方向與上述第一垂直方向之面內具有L字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當上述鎖定桿遠離上述連接對象物而倒下時,鎖定上述配對連接器與上述連接器之上述嵌合狀態。
  8. 一種連接器,其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特徵在於:定位部,上述定位部在上述連接器安裝於上述連接對象物時,將上述被露出部及上述接地連接部定位於上述信號端子及上述接地端子所被設置的平面上。
  9. 一種連接器,其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連接 器,其特徵在於:上述連接器可安裝於上述連接對象物,該連接對象物具有分別形成於上述高度方向之兩緣的2個被定位部,在上述2個被定位部上,形成凸部及/或凹部,在上述外殼上,形成2個上述定位部,在上述2個定位部上,形成孔部及/或突出部,藉此,上述定位部分別與上述被定位部對應。
  10. 一種連接器,其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連接器,其特徵在於:上述連接器與具有2個配對嵌合部之上述配對連接器嵌合,包括2個嵌合部,上述嵌合部形成於上述連接器之上述高度方向之兩端,上述嵌合部分別與上述配對連接器之上述配對嵌合部嵌合,上述外殼之上述定位部沿著上述高度方向定位於2個嵌合部之間。
  11. 一種連接器,其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特徵在於:上述被露出部沿著上述高度方向具有兩側面,上述側面為露出狀態。
  12. 一種連接器,其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連接器,其特徵在於:上述被露出部具有與上述連接對象物連接的連接面及作為上述連接面之相反側的背面,上述背面為露出狀態。
  13. 一種連接器,其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特徵在於:上述被露出部沿著上述前後方向定位於上述被保持部與上述接地連接部之間。
  14. 一種連接器,其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特徵在於:在上述連接器與上述配對連接器朝向第 一垂直方向被相對定位後,沿著上述前後方向朝向上述配對連接器移動上述連接器,藉此,上述連接器與上述配對連接器嵌合並連接。
TW101109437A 2011-03-29 2012-03-20 連接器及其連接對象物 TWI4745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2910A JP5813349B2 (ja) 2011-03-29 2011-03-29 コネクタ及び接続対象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4317A TW201304317A (zh) 2013-01-16
TWI474566B true TWI474566B (zh) 2015-02-21

Family

ID=46927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9437A TWI474566B (zh) 2011-03-29 2012-03-20 連接器及其連接對象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50849B2 (zh)
JP (1) JP5813349B2 (zh)
KR (1) KR101290130B1 (zh)
CN (1) CN102738608B (zh)
TW (1) TWI4745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48335B2 (ja) * 2011-06-08 2015-07-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507507B2 (ja) * 2011-08-11 2014-05-2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装置及びこの電気コネクタ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コネクタ
CN103247913A (zh) * 2013-04-25 2013-08-14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快扣式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JP6437182B2 (ja) * 2013-05-17 2018-12-1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704364B2 (ja) * 2013-05-31 2015-04-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04365B2 (ja) * 2013-06-03 2015-04-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47953B2 (ja) * 2013-06-27 2015-07-15 Smk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49676B2 (ja) * 2013-08-21 2017-12-20 宏致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Aces Electronics Co.,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5046355A (ja) * 2013-08-29 2015-03-12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
JP6056830B2 (ja) * 2014-10-10 2017-01-1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JP6052268B2 (ja) * 2014-11-28 2016-12-2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JP6360445B2 (ja) * 2015-01-26 2018-07-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25941B2 (ja) * 2015-04-17 2017-11-0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CN109155475B (zh) * 2016-05-23 2021-10-22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柔性扁平线缆连接件、柔性扁平线缆连接构造体以及旋转连接器装置
US10847934B2 (en) 2016-09-22 2020-11-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flat circuits
CN206282999U (zh) * 2016-11-11 2017-06-2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110611221B (zh) * 2018-06-14 2021-02-26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锁固结构及采用该锁固结构的线缆接头组件
US10756468B2 (en) * 2018-11-07 2020-08-25 Bellwether Electronic Corp.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flexible flat cable assembly thereof, and flexible flat cable thereof
TWM584035U (zh) * 2019-06-18 2019-09-21 貝爾威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取代電路板金手指之保護件的插頭連接器
JP7387412B2 (ja) * 2019-12-03 2023-11-2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7404142B2 (ja) * 2020-04-17 2023-12-2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ハーネス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14256693B (zh) * 2021-11-29 2023-12-1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极细同轴线连接器弹性钩锁紧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65186B2 (en) * 2006-07-03 2008-12-16 I-Pex Co. Ltd. Electric connector
US7722387B2 (en) * 2007-07-26 2010-05-25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Board connector, mating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I325654B (zh) * 2005-10-21 2010-06-01 Hirose Electric Co Ltd
TWM399479U (en) * 2010-07-16 2011-03-01 P Two Ind Inc The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78690B1 (ko) 1998-11-30 2001-01-15 정진택 전기 접속기용 커넥터와 회로기판의 결합장치
TW414411U (en) * 1999-07-27 2000-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onnector
JP2002352915A (ja) * 2001-05-25 2002-12-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
JP3097709U (ja) * 2003-05-09 2004-02-05 詮欣股▲分▼有限公司 Pcmcia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カードのコネクター
CN101312273A (zh) * 2007-05-21 2008-11-26 黄添宏 电连接器插头及电连接器组件
JP4837711B2 (ja) * 2008-09-02 2011-12-14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327461B2 (ja) * 2009-05-13 2013-10-3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4792517B2 (ja) * 2009-07-07 2011-10-1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TW201103207A (en) * 2009-07-15 2011-01-16 Adv Flexible Circuits Co Ltd Shielded insertion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flat cable connector
JP5333034B2 (ja) * 2009-08-12 2013-11-0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344239B2 (ja) * 2009-08-28 2013-11-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基板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11060479A (ja) * 2009-09-08 2011-03-24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の基板表面実装構造
JP5480652B2 (ja) * 2010-02-03 2014-04-2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22420B2 (ja) * 2010-02-23 2012-04-2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5019079B2 (ja) * 2010-03-10 2012-09-0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063748B2 (ja) * 2010-06-30 2012-10-3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859261B1 (ja) * 2010-10-20 2012-01-2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25654B (zh) * 2005-10-21 2010-06-01 Hirose Electric Co Ltd
US7465186B2 (en) * 2006-07-03 2008-12-16 I-Pex Co. Ltd. Electric connector
TWI359532B (en) * 2006-07-03 2012-03-01 I Pex Co Ltd Electric connector
US7722387B2 (en) * 2007-07-26 2010-05-25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Board connector, mating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M399479U (en) * 2010-07-16 2011-03-01 P Two Ind Inc The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52252A1 (en) 2012-10-04
JP5813349B2 (ja) 2015-11-17
KR20120112052A (ko) 2012-10-11
CN102738608B (zh) 2014-08-13
KR101290130B1 (ko) 2013-07-26
TW201304317A (zh) 2013-01-16
CN102738608A (zh) 2012-10-17
US8550849B2 (en) 2013-10-08
JP2012209079A (ja) 201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4566B (zh) 連接器及其連接對象物
TWI644487B (zh) 連接器
TWI540801B (zh) Connector
US9203186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wire cover
JP449444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201818614A (zh) 連接器
TWI621309B (zh) 電連接器
JP2008091299A (ja) コネクタ
TWI431863B (zh) 可安裝至安裝物件而不需在該安裝物件中形成大開口之連接器
JP5979498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N109037994A (zh) 连接器
KR101530431B1 (ko) 커넥터 장치
TWI515976B (zh) 連接器
TWI472095B (zh) 連接器
JP684129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94719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201806254A (zh) 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JP2009272104A (ja) リテーナ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JP5783661B2 (ja) コネクタ
JP2012038713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08243779A (ja) ベースコネクタおよびこれと対をなす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US11715903B2 (en) Connector including a rotatble connection member
JP6410166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JP2019029080A (ja) 嵌合検知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雌コネクタ
JP3857511B2 (ja) コネクタ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