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3933B - Door lock device and its door device - Google Patents

Door lock device and its door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3933B
TWI473933B TW101117041A TW101117041A TWI473933B TW I473933 B TWI473933 B TW I473933B TW 101117041 A TW101117041 A TW 101117041A TW 101117041 A TW101117041 A TW 101117041A TW I473933 B TWI473933 B TW I47393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roller
door roller
top side
swing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7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0622A (zh
Inventor
Kazutama Takahashi
Katsuji Kawasaki
Original Assignee
Nabtes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tesco Corp filed Critical Nabtesc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00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0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3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393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0621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 E05D15/0626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spended at the top
    • E05D15/063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spended at the top on wheels with fixed axis
    • E05D15/0634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spended at the top on wheels with fixed axis with height adjust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0621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 E05D15/0626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spended at the top
    • E05D15/063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spended at the top on wheels with fixed axi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32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32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05F15/64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operated by flexible elongated pulling elements, e.g. belts, chains or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6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1Cooperation between 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 E05Y2201/612Cooperation between 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between carriers and rails
    • E05Y2201/614Anti-derailing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800/00Details, accessories and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5Y2800/26Form or shape
    • E05Y2800/31Form or shape eccentric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1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for railway cars or mass transit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Description

門吊裝置及具備其之門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設置於構造物並藉由開閉驅動機構而開閉驅動之門以相對於構造物滑動移動自如地懸架之狀態支持並且連結於開閉驅動機構之門吊裝置、及具備該門吊裝置之門裝置。
習知,眾所周知一種將設置於構造物並藉由開閉驅動機構而開閉驅動之門以相對於構造物滑動移動自如地懸架之狀態支持並且連結於開閉驅動機構之門吊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於專利文獻1中,作為應用於作為構造物之鐵路車輛中之門吊裝置,揭示有包括具有上軌道及下軌道之軌道構件、及具有於軌道構件上移行之門滾輪之門滾輪裝置之門吊裝置。而且,於專利文獻1中,懸架於門吊裝置上之門係藉由連結於門吊裝置之開閉驅動機構而開閉驅動,在相對於鐵路車輛之側壁即構造物滑動移動自如地懸架之狀態下所支持。
又,於上述門吊裝置之門滾輪裝置,設置有沿軌道構件之長度方向配置之支持構件,於此支持構件上,設置有可於下軌道上移行之第1門滾輪及可於上軌道上移行之第2門滾輪。而且,第2門滾輪設置於支持構件之一端側,可懸架(可懸吊)門之懸吊部係設置於支持構件之另一端側。藉此,門 之自重作用於懸吊部,以於下軌道上移行之第1門滾輪作為支點使第2門滾輪與上軌道接觸,藉此支持門。因此,可提供一種能防止門自軌道構件脫軌,而順利且安全地進行門之開閉,且能降低製造或施工成本之門吊裝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WO2008/149632號
根據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門吊裝置,設置有以於下軌道上移行之第1門滾輪作為支點藉由門之自重作用將第2門滾輪按壓於上軌道之荷重而防止門滾輪自軌道脫軌之機構,亦可防止門之傾斜。然而,於專利文獻1之門吊裝置中,第2門滾輪藉由以利用門之自重之第1門滾輪作為支點而作用之荷重,在始終以與門之自重成比例之面壓按壓於上軌道之狀態下,於上軌道上移行。因此,在門滾輪於軌道上移行時,於防止脫軌之機構中會產生與門之自重相應之移行阻力,從而產生由開閉驅動機構所導致門之開閉驅動之驅動效率的降低。又,由於產生與門之自重相應之移行阻力,使門滾輪之磨耗變得易於進展。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實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既能確實地防止在門之開閉時門滾輪之脫軌及門之傾斜,又能降低由防止脫軌之機構所造成移行阻力的門吊裝置,又,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備該門吊裝置之門裝置。
用以達成上述目的之第1發明之門吊裝置係關於一種將設置於構造物而藉由開閉驅動機構開閉驅動之門以相對於上述構造物滑動移動自如地懸架之狀態支持並連結於上述開閉驅動機構之門吊裝置。而且,第1發明之門吊裝置之特徵在於:軌道,其固定於上述構造物,並且具有分別設置有於上下方向上相對向之移行面之上軌道及下軌道;第1門滾輪,其抵接於上述下軌道之移行面而移行;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其懸架上述門,並且旋轉自如地支持上述第1門滾輪;複數個擺動構件,其可相對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擺動地連結;第2門滾輪,其由相對於上述擺動構件中之至少1個旋轉自如地支持,並且設置為可抵接於上述上軌道之移行面;驅動連結部,其用以保持上述門並連結於上述開閉驅動機構;及彈性連結機構,其具有可藉由彈性變形而變更上述第2門滾輪與上述驅動連結部之相對位置之彈性部,並 且將上述擺動構件與上述驅動連結部連結;上述第1門滾輪相對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設置於上述門之關閉方向之端部側即門頂側(戶先側,指關門時前側)與上述門之打開方向之端部側即門底側(戶尻側,指關門時尾側)兩處,上述第2門滾輪於上述門之開閉方向上,設置於上述門頂側之上述第1門滾輪與上述門底側之上述第1門滾輪之間。
根據此發明,設置為支持於懸架門之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上之第1門滾輪係於下軌道上移行,且支持於可擺動地連結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之擺動構件上之第2門滾輪係可抵接於上軌道。因此,藉由設置於上下軌道之間而移行之第1門滾輪及第2門滾輪構成防止脫軌之機構,從而確實地防止在門之開閉時門滾輪之脫軌及門之傾斜。
而且,根據本發明,將用以相對於開閉驅動機構連結門之驅動連結部與擺動構件連結之彈性連結機構具有彈性部,且設置為可藉由其彈性變形變更第2門滾輪與驅動連結部之相對位置。因此,雖然於門之開閉驅動時之加速時或減速時,隨著彈性部之彈性變形使彈性連結機構及擺動構件相對於門係相對地移位,且相對於上軌道自第2門滾輪所作用之面壓係暫時性地變高,但於等速時彈性部之彈性變形係立即恢復成原貌,上軌道與第2門滾輪之距離關係恢復成原本之狀態。又,即便在門之開閉方向之端部因異物撞擊或夾持有異物而使得負荷自門側朝產生彈性部之彈性變形之方向作 用之情況下,亦隨著彈性部之彈性變形使彈性連結機構及擺動構件相對於門進行相對地移位,且第2門滾輪相對於上軌道之位置係定位於與上述負荷相應之適當之位置處。
因此,根據本發明,藉由將第2門滾輪相對於上軌道以輕微接觸之程度設置,可在門滾輪於軌道上移行時將防止脫軌之機構設定為可充分地降低移行阻力之狀態。而且,於門之加減速時或異物撞擊時門滾輪亦定位於與負荷相應之適當位置,從而確實地防止門滾輪之脫軌及門之傾斜。再者,根據本發明,將第2門滾輪相對於上軌道以何種程度接觸之狀態設置等第2門滾輪之位置調整,幾乎不會對上述脫軌防止性能造成影響。因此,於設置本發明之門吊裝置時,可幾乎不要位置調整之工夫,而容易地進行設置作業。
又,根據本發明,第2門滾輪係設置於門頂側之第1門滾輪與門底側之第1門滾輪之間。因此,可相對於門頂側及門底側之第1門滾輪,於該等之內側,設置第2門滾輪、擺動構件及彈性連結機構。藉此,便不會產生諸如因裝置配置上之限制而產生避開第1門滾輪來設置第2門滾輪、擺動構件及彈性連結機構之必要而使得構造大型化之問題。即,可於門頂側及門底側之第1門滾輪之內側,緊湊地設置第2門滾輪、擺動構件及彈性連結機構,從而謀求門吊裝置及門裝置之構造之小型化。
因此,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既能確實地防止在門之開 閉時門滾輪之脫軌及門之傾斜,又能降低由防止脫軌之機構所造成之移行阻力之小型化構造的門吊裝置。
第2發明之門吊裝置之特徵在於:於第1發明之門吊裝置中,上述第2門滾輪相對於上述彈性連結機構,設置於上述門頂側與上述門底側兩處。
根據此發明,第2門滾輪係相對於彈性連結機構設置於門頂側及門底側兩處。因此,於門之打開驅動時及關閉驅動時之任一情況中,在加減速時或門端部受異物撞擊時,第2門滾輪相對於上軌道之位置係穩定地定位於適當之位置。因此,於門之打開驅動時及關閉驅動時之任一情況中,均可實現既能確實地防止門滾輪之脫軌及門之傾斜,又能降低由防止脫軌之機構所造成之移行阻力之小型化構造的門吊裝置。
第3發明之門吊裝置之特徵在於:於第1發明或第2發明之門吊裝置中,作為上述擺動構件,設置有相對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於上述門頂側連結之門頂側擺動構件、及相對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於上述門底側連結之門底側擺動構件,且上述彈性連結機構具有分別旋轉自如地連結上述門頂側擺動構件及上述門底側擺動構件之擺動連結構件,於上述門朝關閉方向移動時,限制上述驅動連結部相對於上述擺動連結構件之移位,於上述門朝打開方向移動時,以藉由上述彈性部之彈性變形可變更上述驅動連結部相對於上述擺動連結構件之相對位置之方式,使經由上述彈性部 連結上述擺動連結構件於上述驅動連結部。
根據此發明,驅動連結部相對於旋轉自如地連結門底側擺動構件及門頂側擺動構件之擺動連結構件之移位,於門朝打開方向移動時隨著彈性構件之彈性變形而被容許,於門朝關閉方向移動時被限制。因此,比起門朝打開方向移動之時,在易於引發門滾輪脫軌及門之傾斜之門朝關閉方向移動之時,更可謀求防止脫軌之機構反應性之提昇。藉此,可更確實地防止門滾輪之脫軌及門之傾斜。
第4發明之門吊裝置之特徵在於:於第1發明或第2發明之門吊裝置中,作為上述擺動構件,設置有相對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於上述門頂側連結之門頂側擺動構件、及相對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於上述門底側連結之門底側擺動構件,且上述彈性連結機構具有分別旋轉自如地連結上述門頂側擺動構件及上述門底側擺動構件並且經由上述彈性部連結於上述驅動連結部之擺動連結構件,作為上述擺動連結構件,設置有旋轉自如地連結上述門頂側擺動構件之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及旋轉自如地連結上述門底側擺動構件之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作為上述第2門滾輪,設置有由相對於上述門頂側擺動構件旋轉自如地支持之門頂側第2門滾輪、及由相對於上述門底側擺動構件旋轉自如地支持之門底側第2門滾輪,上述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及上述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經由上述彈性部於上述門之開閉方向上可相對 移動地連結。
根據此發明,連結支持門頂側第2門滾輪之門頂側擺動構件之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及連結支持門底側第2門滾輪之門底側擺動構件之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係於門開閉方向上經由彈性部可相對移動地連結。因此,隨著彈性部之動作,可根據上軌道及下軌道間之距離尺寸自動地調整門頂側第2門滾輪及門底側第2門滾輪之間之距離、以及門頂側擺動構件及門底側擺動構件相對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之擺動方向之角度。因此,無論上下軌道間之距離尺寸如何,第2門滾輪均以自動地成為既定之面壓以下之方式抵接於上軌道,因此於設置門吊裝置時,可完全不要位置調整之工夫,而極其容易地進行設置作業。
第5發明之門吊裝置之特徵在於:於第4發明之門吊裝置中,於上述驅動連結部,設置有可抵接於上述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及上述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中之至少任一者之抵接部,藉由上述抵接部抵接於上述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及上述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中之至少任一者,將上述驅動連結部相對於上述擺動連結構件之移位限制於既定距離之範圍內。
根據此發明,藉由驅動連結部之抵接部抵接於門頂側及門底側之擺動連結構件中之至少任一者,驅動連結部相對於擺動連結構件之移位係限制於既定距離之範圍內。因此,無論彈性部之彈性變形量如何,於驅動連結部相對於擺動連結構 件之移位達到既定距離之階段,均可使防止脫軌之機構確實地動作。
第6發明之門吊裝置之特徵在於:於第1發明至第5發明中任一項之門吊裝置中,上述驅動連結部具有可相對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滑動移動地設置之滑動構件、及與上述滑動構件分開地形成並連結於上述開閉驅動機構之連結構件,上述連結構件係設置為相對於上述滑動構件可安裝在上述門頂側及上述門底側兩處,並保持上述彈性部之一端側或受該彈性部賦能之軸狀之構件之一端側。
根據此發明,於驅動連結部中,連結於開閉驅動機構並保持彈性部或受其賦能之軸狀構件之一端側之連結構件,可在門頂側及門底側兩處安裝地設置於滑動構件。因此,對於滑動構件、連結構件、彈性部等零件,可使用相同零件,對應於右開(right hand)門及左開(left hand)門雙方之門。藉此,可易於進行零件管理。
第7發明之門吊裝置之特徵在於:於第1發明至第6發明中任一項之門吊裝置中,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以將相對於上述擺動構件旋轉自如地支持上述第2門滾輪之輪軸周圍之空間開放而容許該擺動構件之旋動之方式,形成有缺口狀之凹陷部分。
根據此發明,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上,形成有以容許擺動構件之旋動之方式將第2門滾輪之輪軸之周圍開放之缺 口狀之凹陷部分。因此,可實現使第2門滾輪及擺動構件、與第1門滾輪及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更密集地配置之構造。藉此,可謀求門吊裝置更進一步之小型化。
第8發明之門吊裝置之特徵在於:於第1發明至第7發明中任一項之門吊裝置中,上述第1門滾輪及上述第2門滾輪至少於上述第1門滾輪之上述下軌道之移行面滾動之第1滾動面之形狀、及於上述第2門滾輪中滾動上述上軌道之移行面之第2滾動面之形狀,形成為相同,且於上述第1滾動面及上述第2滾動面,設置有作為於與上述第1門滾輪及上述第2門滾輪之旋轉中心線方向平行之方向之外側突出之凸狀曲面所形成之一對外側滾動面、及相對於上述一對外側滾動面作為於與上述旋轉中心線平行之方向之內側呈凹陷狀之曲面所形成之內側滾動面,在上述第1門滾輪及上述第2門滾輪之一者中上述一對外側滾動面抵接於上述上軌道及上述下軌道之一者,在上述第1門滾輪及上述第2門滾輪之另一者中上述內側滾動面抵接於上述上軌道及上述下軌道之另一者,於上述上軌道及上述下軌道之一者,設置有於上述第1門滾輪及上述第2門滾輪之一者中在上述一對外側滾動面之間突出之突起。
根據此發明,第1門滾輪及第2門滾輪至少於第1滾動面及第2滾動面之形狀上共通化,因此可易於進行第1門滾輪及第2門滾輪之零件管理。而且,第1及第2門滾輪之一者 之一對凸狀之曲面即外側滾動面係抵接於上下軌道之一者,第1及第2門滾輪之另一者之凹陷狀之曲面即內側滾動面係抵接於上下軌道之另一者,而且,於上下軌道之一者上設置在與其抵接之一對外側滾動面間突出之突起。因此,即便在第1及第2門滾輪沿上下軌道間與軌道長度方向垂直之方向傾斜之情況下,更可確實地防止第1及第2門滾輪自軌道脫落。
第9發明之門吊裝置之特徵在於:於第8發明之門吊裝置中,在上述第2門滾輪中上述一對外側滾動面抵接於上述上軌道,在上述第1門滾輪中上述內側滾動面抵接於上述下軌道。
根據此發明,第2門滾輪之一對外側滾動面係抵接於上軌道,第1門滾輪之內側滾動面係抵接於下軌道,上軌道之突起係於第2門滾輪之一對外側滾動面間突出。因此,即便為相對於軌道偏向側方而懸架之懸突(overhang)狀態之門之情況下,於一對外側滾動面來抵接於上軌道之突起而第2門滾輪傾斜之範圍內,亦可維持使第2門滾輪之移行阻力充分降低之狀態。即,即便於懸突狀態之門之情況下,亦可高效地吸收門滾輪之傾斜,維持使第2門滾輪之移行阻力充分降低之狀態。
又,作為其他觀點之發明,亦可構成具備上述任一項之門吊裝置之門裝置之發明。即,第10發明之門裝置之特徵在 於:具備第1發明至第9發明中任一項之門吊裝置、設置於構造物且藉由上述門吊裝置在相對於上述構造物滑動移動自如地懸架之狀態下所支持之門、及連結於上述門吊裝置並且開閉驅動上述門之開閉驅動機構。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門裝置,其具備有既能確實地防止在門之開閉時門滾輪之脫軌及門之傾斜,又能降低由防止脫軌之機構所造成之移行阻力之小型化構造之門吊裝置。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既能確實地防止在門之開閉時門滾輪之脫軌及門之傾斜,又能降低由防止脫軌之機構所造成之移行阻力的門吊裝置,又,可提供一種具備該門吊裝置之門裝置。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形態進行說明。本發明係可作為將設置於構造物而藉由開閉驅動機構開閉驅動之門以相對於構造物滑動移動自如地懸架之狀態支持並且連結於開閉驅動機構之門吊裝置及具備該門吊裝置之門裝置而應用者。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雖然已以應用於鐵路車輛之門吊裝置及門裝置為例進行說明,但並不一定限於此例,本發明可作為設置於各種構造物之門吊裝置及門裝置而廣泛應用。
圖1係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門裝置2之前 視圖。圖1所示之門裝置2例如係將鐵路車輛之側壁作為構造物而應用。再者,圖1係表示自鐵路車輛之內側所觀察之門裝置2之前視圖。又,於圖1中,省略鐵路車輛之側壁之圖示。門裝置2具備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門吊裝置1、門11(於圖1中圖示一部分)、開閉驅動機構12等而構成。
門11係作為設置於鐵路車輛之側壁(以下稱為「構造物」)之拉門而構成,其沿上下方向設置,構成為鐵路車輛中為了供乘客進出而設置之側門。於門裝置2中,作為門11設置有2扇門11a及門11b。而且,門11(11a、11b)係藉由下述門吊裝置1以相對於構造物滑動移動自如地懸架之狀態所支持。再者,於構造物上,以於水平方向直線狀地延伸之方式配置之狀態固定有門吊裝置1之軌道13。而且,門11a及門11b係以藉由門吊裝置1之下述門滾輪機構14而分別支持於上端部,且藉由沿軌道13相互接近並抵接而關閉,藉由相互分離而開放之方式構成。
開閉驅動機構12係設置於構造物上,作為連結於門吊裝置1並且開閉驅動門11(11a、11b)之機構而設置。圖1所例示之開閉驅動機構12具備驅動馬達(未圖示)、驅動輪15、從動輪16、皮帶17等而構成。皮帶17係作為相對於驅動輪15及從動輪16環繞滾動自如地捲掛之環狀皮帶而構成。而且,藉由連結於驅動馬達之驅動輪15之旋轉,使捲掛於驅動輪15之皮帶17環繞滾動,從而使從動輪16亦與此皮 帶17一起旋轉。
又,驅動馬達係以根據來自未圖示之控制裝置之指令,朝正轉方向及逆轉方向旋轉既定量之方式控制。藉此,使在經由連結於開閉驅動機構12之皮帶17之門吊裝置1而懸架之狀態下所支持之門11(11a、11b)朝打開方向及關閉方向驅動。再者,圖1係表示關閉2扇門11(11a、11b)之全閉位置之狀態,圖2係表示出開放2扇門11之全開位置之狀態。於圖1中開閉驅動機構12以使皮帶17朝箭頭A所示之方向環繞滾動之方式進行動作,藉此使門吊裝置1之下述各門滾輪機構(14a、14b)朝相互分離之方向移動,使2扇門11(11a、11b)移行而成為圖2所示之全開位置之狀態。另一方面,於圖2中開閉驅動機構12以使皮帶17沿箭頭B所示之方向環繞滾動之方式進行動作,藉此從而使各門滾輪機構(14a、14b)朝相互接近之方向移動,從而使2扇門11(11a、11b)移行而成為圖1所示之全閉位置之狀態。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雖然作為開閉驅動機構,例示有具備驅動馬達、驅動輪、從動輪、皮帶所構成之機構,但亦可與此不同,只要為設置於構造物上可開閉驅動門之機構,便可進行各種變更而實施。例如,亦可實施具備如下開閉驅動機構之門裝置,該開閉驅動機構具備驅動馬達、藉由驅動馬達而旋轉驅動之小齒輪、咬合於小齒輪並且可隨著小齒輪之旋轉往復移動地且相互平行地設置並連結於門吊裝置之 上齒條及下齒條等而構成。又,亦可實施具備如下開閉驅動機構之門裝置,該開閉驅動機構具備驅動馬達、藉由驅動馬達而旋轉驅動之螺旋軸、螺合於螺旋軸並且連結於門吊裝置之螺帽構件等而構成。
如圖1及圖2所示,門吊裝置1具備軌道13、及門滾輪機構14(14a、14b)所構成。圖3係自圖2之C-C線箭視位置所觀察之軌道13之剖面圖。圖1至圖3所示之軌道13係固定於構造物上,並且具備分別設置有於上下方向上相對向之移行面(18、19)之上軌道13a及下軌道13b而構成。上軌道13a及下軌道13b係於水平方向上-平行地以直線狀延伸,經由軌道13中之橋接部13c而形成為一體。
上軌道13a之移行面18係作為朝水平方向平行地延伸之一對凹狀移行面(18a、18b)而設置。而且,一對凹狀移行面(18a、18b)之剖面係以彎曲成圓弧狀之方式形成,並且以分別朝向上方平緩地凹陷之方式彎曲而形成。又,於上軌道13a上,設置有於一對凹狀移行面(18a、18b)之間朝向下方突出之突起20。此突起20於一對凹狀移行面(18a、18b)之間朝水平方向延伸,並且其剖面係以朝向下方鼓起成圓弧狀之方式所形成。另一方面,下軌道13b之移行面19之剖面係以對向於上軌道13a之移行面18而朝向上方鼓起成圓弧狀之方式所形成。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雖然例示有上軌道及下軌道形成 為一體之軌道,但亦可與此不同。即,亦可實施上軌道及下軌道個別地形成而設置之軌道,又,亦可實施分開形成而經由其他構件結合之軌道。
如圖1及圖2所示,門滾輪機構14(14a、14b)係與各門(11a、11b)對應而逐一地設置,並分別連結於開閉驅動機構12之皮帶17。而且,門滾輪機構14a將門11a以相對於構造物滑動移動自如地懸架之狀態支持,門滾輪機構14b將門11b以相對於構造物滑動移動自如地懸架之狀態支持。
圖4係表示自鐵路車輛之內側觀察門裝置2之門吊裝置1之狀態之前視圖。圖5係將圖4之一部分放大表示之圖式,並將門滾輪機構14a及其附近放大表示之圖式。圖6係表示自正面側觀察門裝置2之一部分之狀態(自鐵路車輛之內側觀察之狀態)之立體圖,並表示門滾輪機構14b及門11b之一部分之圖式。圖7係表示自後視側觀察門裝置2之一部分之狀態(自鐵路車輛之外側觀察之狀態)之立體圖,並表示門滾輪機構14b及門11b之一部分之圖式。圖8係將圖1之一部分放大表示之圖式,並將門滾輪14a及其附近放大表示之圖式。
如圖4至圖8清楚所示,各門滾輪機構(14a、14b)具備複數個第1門滾輪(21、22)、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複數個擺動構件(24、25)、複數個第2門滾輪(26、27)、驅動連結部28、彈性連結機構29、吊架30等而構成。再者,配置於 驅動輪15側且連結於門11a之門滾輪機構14a、及配置於從動輪16側且連結於門11b之門滾輪機構14b係如上述,具備相同之機器要素而構成。而且,門滾輪機構14a及門滾輪機構14b除了以介隔2扇門11之中間位置而使機器呈線對稱之狀態之方式配置之方面、及於驅動連結部28中連結於皮帶17之部分之長度不同之方面以外,均同樣地構成。
圖9係表示門滾輪機構14a之前視圖。圖10係表示門滾輪機構14a之俯視圖。圖11係門滾輪機構14a之立體圖,且為自圖9之H線箭頭方向所觀察之圖式。圖12係表示自圖5之D-D線箭視位置所觀察之剖面之剖面圖。圖13係表示自圖5之E-E線箭視位置所觀察之剖面之剖面圖。圖14係表示自圖5之F-F線箭視位置所觀察之剖面之剖面圖。圖15係表示自圖5之G-G線箭視位置所觀察之剖面之剖面圖。如上述,由於門滾輪機構14a及門滾輪機構14b係同樣地構成,因此於以下之說明中,一面參照圖5、圖8至圖15一面對門滾輪機構14a進行說明,並省略關於門滾輪機構14b之說明。再者,會適當參照圖6及圖7,並對門滾輪機構14b亦有所提及。
如圖5、圖8~圖11、圖15所示,第1門滾輪(21、22)係作為抵接於下軌道13b之移行面19而移行之門滾輪而設置。而且,第1門滾輪(21、22)係配置在相對於通過與軌道13之長度方向平行之方向上之門滾輪機構14a之中心位置 朝上下方向延伸之假想之中心線(以下稱為「門滾輪機構14a之中心線」)大致呈線對稱之位置。
作為第1門滾輪(21、22),設置有門底側第1門滾輪21及門頂側第1門滾輪22。門底側第1門滾輪21係相對於門滾輪機構14a之中心線,設置於門11a之打開方向(於圖5、圖8中箭頭I所示之方向)之端部側即門底側。另一方面,門頂側第1門滾輪22係相對於門滾輪機構14a之中心線,設置於門11a之關閉方向(於圖5、圖8中箭頭J所示之方向)之端部側即門頂側。藉此,第1門滾輪(21、22)係相對於下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設置於門11a之關閉方向之端部側即門頂側及門11a之打開方向之端部側即門底側兩處。
圖5、圖8~圖15所示之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係作為經由吊架30懸架門11a並且旋轉自如地支持第1門滾輪(21、22)之構件而設置。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例示有如下者:具有支持門底側第1門滾輪21之門底側構件23a、支持門頂側第1門滾輪22之門頂側構件23b、及將此等二個構件分別固定於二個端部而一體化地結合並且形成為細長之圓柱軸狀之結合軸構件23c,且作為以1條直線狀地延伸之方式結合之構件而構成。此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係與軌道13之長度方向平行而設置。而且,門底側第1門滾輪21係經由輪軸21a旋轉自如地支持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之門底側構件23a 上。又,門頂側第1門滾輪22係經由輪軸22b旋轉自如地支持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之門頂側構件23b上。
如圖8之示意圖所示,吊架30係作為用以將門11a懸架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上之機構而設置。此處,關於吊架30,一面參照圖6及圖7一面對門滾輪機構14b進行說明。圖6及圖7所示之吊架30例如係藉由對平板狀之構件實施彎折加工及衝壓加工所形成。而且,於吊架30,設置有結合並固定於門11b之上端部之部分、及安裝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側之部分。於吊架30之安裝在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側之部分係形成有複數個吊掛孔(30a、30a)。
形成於吊架30上之各吊掛孔30a係作為長孔狀之貫通孔而設置。而且,於各吊掛孔30a之內側,分別插入有可相對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旋轉地安裝之複數個調整凸輪(36、36)。藉此,吊架30係以相對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側之各調整凸輪36滑動嵌合之狀態卡止於各吊掛孔30a中。而且,門11b係成為經由吊架30而懸架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上之狀態。
再者,調整凸輪(36、36)係相對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分別可旋轉地安裝於門底側構件23a及門頂側構件23b上。各調整凸輪36係作為圓盤狀之偏心凸輪而設置。而且,如關於門滾輪機構14a之圖5、圖9及圖13所示,各調整凸輪36係安裝在中心位置相對於旋轉軸36a偏離而偏心之 位置。藉此,於進行門11a之吊掛作業時,作業者可藉由使各調整凸輪36以旋轉軸36a為中心偏心而旋轉,變更以各調整凸輪36之旋轉軸36a為中心之角度位置,從而易於進行門11a之吊掛位置之調整。再者,於圖13中,自中心軸36a偏心之調整凸輪36之中心位置配置於下方之調整凸輪36之位置係以實線表示,調整凸輪36之中心位置配置於上方之調整凸輪36之位置係以二點鏈線表示。
以下,以門滾輪機構14a為例對擺動構件(24、25)、第2門滾輪(26、27)、驅動連結部28、彈性連結機構29進行說明。圖5、圖8~圖10、圖13所示之擺動構件(24、25)設置有複數個(於本實施形態中為2個),分別相對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可擺動地連結。作為擺動構件(24、25),設置藉由門底側之門底側構件23a而連結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之門底側擺動構件22、及藉由門頂側之門頂側構件23b而連結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之門頂側擺動構件23。而且,門底側擺動構件24係相對於門底側構件23a之長度方向之中間位置旋轉自如地連結於其一端部。又,門頂側擺動構件25相對於門頂側構件23b之長度方向之中間位置旋轉自如地連結於其一端部。
圖5、圖8~圖11、圖14所示之第2門滾輪(26、27)係作為相對於擺動構件(24、25)旋轉自如地受到支持,並且可抵接於上軌道13a之移行面18地設置之門滾輪而設置。而且, 第2門滾輪(26、27)係配置在相對於門滾輪機構14a之中心線大致成線對稱之位置,相對於下述彈性連結29設置在門底側及門頂側兩處。又,第2門滾輪(26、27)係於門11a之開閉方向上,設置在門底側第1門滾輪21與門頂側第1門滾輪22之間。
作為第2門滾輪(26、27),設置有相對於門滾輪機構14a之中心線配置於門底側之門底側第2門滾輪26、及相對於門滾輪機構14a之中心線配置於門頂側之門頂側第2門滾輪27。門底側第2門滾輪26係相對於門底側擺動構件24,經由輪軸26a旋轉自如地支持於該門底側擺動構件24之連結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之門底側構件23a之一端部的門底側之另一端部。而且,於門底側擺動構件24中,支持門底側第2門滾輪26之另一端部係相對於連結在門底側構件23a之一端部,而配置於門底側。又,門頂側第2門滾輪27係相對於門頂側擺動構件25,經由輪軸27a旋轉自如地支持於該門頂側擺動構件25之連結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之門頂側構件23b之一端部的門底側之另一端部。而且,於門頂側擺動構件25中,支持門頂側第2門滾輪27之另一端部係相對於連結在門頂側構件23b之一端部,而配置於門頂側。
再者,如圖5及圖9清楚所示,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之門底側構件23a上,以將相對於門底側擺動構件24旋 轉自如地支持門底側第2門滾輪26之輪軸26a周圍之空間開放而容許門底側擺動構件24之旋動之方式,形成有缺口狀之凹陷部分37a。而且,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之門頂側構件23b上,以將相對於門頂側擺動構件25旋轉自如地支持門頂側第2門滾輪27之輪軸27a周圍之空間開放而容許門頂側擺動構件25之旋動之方式,形成有缺口狀之凹陷部分37b。
此處,對第1門滾輪(21、22)、第2門滾輪(26、27)、及軌道13之構造,更詳細地進行說明。圖5、圖8~圖11、圖14、圖15所示之第1門滾輪(21、22)及第2門滾輪(27、28)係作為相同形狀之門滾輪而構成。因此,第1門滾輪(21、22)及第2門滾輪(27、28)係於第1門滾輪(21、22)之下軌道13b之移行面19滾動之第1滾動面38之形狀、及於第2門滾輪(26、27)之上軌道13a之移行面18滾動之第2滾動面39之形狀上,形成為相同。
於第1門滾輪(21、22)之各第1滾動面38上,設置有一對外側滾動面(38a、38b)、及內側滾動面38c(參照圖11、圖15)。一對外側滾動面(38a、38b)係作為於與第1門滾輪(21、22)之旋轉中心線方向平行之方向上之外側突出之凸狀曲面而形成。內側滾動面38c係相對於一對外側滾動面(38a、38b)作為於與上述旋轉中心線平行之方向上之內側呈凹陷狀之曲面而形成。而且,各第1門滾輪(21、22)係於第1滾動面 38之內側滾動面38c上以在下軌道13b之移行面19滾動從而於下軌道13b上移行之方式設置。再者,內側滾動面38c之垂直於門滾輪周方向之剖面係以對應於移行面19凹陷呈圓弧狀之方式所形成。
於第2門滾輪(27、28)之各第2滾動面39上,設置有一對外側滾動面(39a、39b)、及內側滾動面39c(參照圖11、圖14)。一對外側滾動面(39a、39b)係作為於與第2門滾輪(27、28)之旋轉中心線方向平行之方向上之外側突出之凸狀曲面而形成。內側滾動面39c係相對於一對外側滾動面(39a、39b)作為於與上述旋轉中心線平行之方向上之內側呈凹陷狀之曲面而形成。
而且,各第2門滾輪(27、28)係於第2滾動面39之一對外側滾動面(39a、39b)上以在上軌道13a之移行面18滾動從而於上軌道13a上移行之方式設置。再者,一外側滾動面39a係於移行面18之一凹狀移行面18a上滾動,另一外側滾動面39b係於移行面18之另一凹狀移行面18b上滾動。因此,外側滾動面39a之垂直於門滾輪周方向之剖面係以對應於凹狀移行面18a隆起成圓弧狀之方式形成,外側滾動面39b之垂直於門滾輪周方向之剖面係以對應於凹狀移行面18b隆起成圓弧狀之方式形成。又,設置於上軌道13a上之突起20係以於第2門滾輪(26、27)之一對外側滾動面(39a、39b)之間突出之方式所構成。
如上述,於本實施形態中,門吊裝置1係以第2門滾輪(27、28)之一對外側滾動面(39a、39b)抵接於上軌道13a,第1門滾輪(21、22)之內側滾動面39c抵接於下軌道13b之方式構成。然而,亦可與此不同。只要以第1門滾輪(21、22)及第2門滾輪(26、27)之一者之一對外側滾動面(38a及38b、或39a及39b)抵接於上軌道13a及下軌道13b之一者,第1門滾輪(21、22)及第2門滾輪(26、27)之另一者之內側滾動面(38c、或39c)抵接於上軌道13a及下軌道13b之另一者之方式構成即可。而且,只要於上軌道13a及下軌道13b之一者上設置有於第1門滾輪(21、22)及第2門滾輪(26、27)之一者之一對外側滾動面(38a及38b、或39a及39b)之間突出之突起20即可。
如圖5、圖8~圖12所示,驅動連結部28係作為用以相對於開閉驅動機構12保持並連結門11a之機構而設置。此驅動連結部28之上端側係固定於皮帶17,下端側係連結於下述彈性連結機構29。藉此,驅動連結部28係經由彈性連結機構29、擺動構件(24、25)、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及吊架30,將門11a保持並連結於皮帶17。而且,驅動連結部28係具備滑動構件34、連結構件35、驅動機構固定構件40等而構成。
滑動構件34係作為可相對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滑動移動地設置之構件而設置,並設置在對應於第1門滾輪支持 構件23之中央部分之位置。此滑動構件34形成有與軌道13之長度方向平行地延伸之貫通孔,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之結合軸構件23c以相對於此貫通孔滑行自如且旋動自如地滑動嵌合之狀態貫通而插入。因此,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相對於驅動連結部28相對移位時,可將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之相對移位方向以朝與驅動連結部28之移動方向平行之方向導引之方式限制。藉此,對經由吊架30連結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之門11a之移動,可以於與配置上下軌道(13a、13b)之平面平行之平面內滑動移動之方式進一步進行限制。
驅動機構固定構件40係作為相對於開閉驅動機構12之皮帶17固定一端側之端部之構件而設置。而且,驅動機構固定構件40之另一端側之端部係固定於連結構件35。關於驅動機構固定構件40,僅圖示於圖8之示意圖中,於圖8以外之圖式中係省略圖示。
連結構件35係作為與滑動構件34分開形成,且經由驅動機構固定構件40而連結於開閉驅動機構12之方塊狀之構件而設置。此連結構件35係設置為可於門頂側及門底側兩處安裝於滑動構件34。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例示有連結構件35藉由螺栓而於門底側之端部固定於滑動構件34之狀態。又,於本實施形態中,雖然例示有連結構件35及驅動機構固定構件40作為個別構件而設置之形態,但亦可與此 不同,連結構件35及驅動機構固定構件40亦可作為一體之構件而構成。
如圖5、圖8~圖12所示,彈性連結機構29係作為將擺動構件(24、25)與驅動連結部28彈性地連結之機構而設置,並具備擺動連結構件(31、32)、彈簧構件33、連結軸構件41等而構成。彈簧構件33係構成為可藉由彈性變形而變更第2門滾輪(26、27)與驅動連結部28之相對位置之本實施形態之彈性部。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彈簧構件33係作為螺旋彈簧而設置。而且,彈簧構件33之門底側之端部係相對於下述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32而被支持,彈簧構件之33之門頂側之端部係支持於貫通此彈簧構件33內側之軸狀構件即連結軸構件41之門頂側之端部。
擺動連結構件(31、32)係作為分別旋轉自如地連結門底側擺動構件24及門頂側擺動構件25,並且可相對於驅動連結部28經由彈簧構件33變更相對位置地連結之連桿構件而設置。作為此擺動連結構件(31、32),設置有旋轉自如地連結門底側擺動構件24之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31、及旋轉自如地連結門頂側擺動構件25之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32。而且,於彈性連結機構29中,經由彈簧構件33可於門11a之開閉方向上相對移動地連結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31及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32。
此處,關於擺動構件(24、25)、擺動連結構件(31、32)、 彈簧構件33、連結軸構件41、驅動連結部28之連結構成,進一步詳細地進行說明。分離而設置之構件即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31及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32係分別作為厚壁且細長之板狀構件而設置,且以沿軌道13之長度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而且,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31及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32係沿軌道13之長度方向直列地排放而設置。
又,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31之門底側之端部係相對於門底側擺動構件24旋轉自如地連結。而且,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31相對於門底側擺動構件24之連結位置係設定為門底側擺動構件24之連結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之端部與支持門底側第2門滾輪26之端部之間之位置。
又,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32之門頂側之端部係相對於門頂側擺動構件25旋轉自如地連結。而且,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32相對於門頂側擺動構件25之連結位置係設定為門頂側擺動構件25之連結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之端部與支持門頂側第2門滾輪27之端部之間之位置。
又,於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31之門頂側之端部,設置有相對於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31之長度方向大致直角地彎曲而形成之彎曲端部31a。而且,於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32之門底側之端部,設置有相對於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32之長度方向大致直角地彎曲而形成之彎曲端部32a。彎曲端部31a及彎曲端部32a係相互對向而配置。而且,擺動連結構 件(31、32)係以隨著彈簧構件33之彈性變形而彎曲端部31a與彎曲端部32a之間之距離變化之方式構成。
又,分別於相對向之彎曲端部31a及彎曲端部32a中,在相對向之位置上,形成有貫通孔。而且,連結軸構件41係以相對於彎曲端部(31a、32a)之兩貫通孔在滑動嵌合狀態下貫通之方式插穿。於連結軸構件41中,自彎曲端部32a之貫通孔朝門頂側突出之部分係貫通彈簧構件33之內側,將彈簧構件33之門頂側之端部支持於該門頂側之端部。即,彈簧構件33係支持於貫通內側之連結軸構件41之門頂側之端部與彎曲端部32a之間。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彈簧構件33係作為藉由沿延伸之方向進行賦能之彈簧力,相對於彎曲端部32a將連結軸構件41之門頂側之端部朝向門頂側進行賦能之壓縮螺旋彈簧而設置。
又,於連結軸構件41中自彎曲端部31a之貫通孔朝門底側突出之部分係於該門底側之端部螺合而固定於驅動連結部28之連結構件35。藉此,受彈簧構件33賦能之連結軸構件41之一端側係藉由連結構件35而保持。而且,於連結軸構件41中之彎曲端部31a與連結構件35之間,螺合而安裝有複數個螺帽構件(42a、42b)。螺帽構件42a係作為用以防止連結軸構件41相對於連結構件35之固定位置之偏移之止轉構件而設置。螺帽構件42b係作為設置在抵接於彎曲端部31a之位置並以使連結構件35與彎曲端部31a之間之距 離不會變為既定距離尺寸以下之方式限制之構件而設置。再者,於連結軸構件41上,亦進一步安裝有為了防止螺帽構件42b相對於連結軸構件41之位置之偏移而設置在抵接於螺帽構件42b之位置之止轉之螺帽構件。
彈性連結機構29係以藉由設置有連結軸構件41及螺帽構件42b,而於門11a朝關閉方向移動時限制驅動連結部28相對於擺動連結構件(31、32)之移位之方式構成。而且,彈性連結機構29係以藉由設置有連結軸構件41及彈簧構件33,而於門11a朝打開方向移動時可藉由彈簧構件33之彈性變形而變更驅動連結部28相對於擺動連結構件(31、32)之相對位置之方式,且以擺動連結構件(31、32)經由彈簧構件33連結於驅動連結部28之方式構成。
再者,於上述彈性連結機構29中,雖然已經以相對於彎曲端部(31a、32a)設置在門頂側之作為壓縮螺旋彈簧之彈性部為例進行說明,但彈性部之形態亦可與此不同。亦可使用螺旋彈簧以外之彈簧構件所構成之彈性部。例如,亦可將形成為圓筒狀之海綿橡膠等各種形態之彈性構件作為彈性部使用。又,彈性部亦可相對於彎曲部(31a、32a)而設置在門底側。又,亦可不使用作為壓縮螺旋彈簧而設置之彈性部而使用作為拉伸螺旋彈簧而設置之彈性部。
又,於門滾輪機構14a中,在驅動連結部28之滑動構件34上,設置有可抵接於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32之彎曲端部 32a之抵接部43。抵接部43係於滑動構件34中將使彎曲端部32a以橫越之方式配置之隙間作為以區劃之方式形成為缺口狀之部分的緣部分而設置。而且,門滾輪機構14a係以藉由抵接部43抵接於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32之彎曲端部32a,而將驅動連結部28相對於擺動連結構件(31、32)之移位限制於既定距離之範圍內之方式構成。
其次,對上述門裝置2及門吊裝置1之動作進行說明。於門裝置2中,如上述,於圖1所示之狀態下開閉驅動機構12進行動作,藉此使各門滾輪機構(14a、14b)朝相互分離之方向移動,從而使分別懸架於各門滾輪機構(14a、14b)上之各門(11a、11b)如圖2所示開放。另一方面,於圖2所示之狀態下開閉驅動12之驅動馬達係朝上述開放動作之情況之反方向旋轉,藉此使各門滾輪機構(14a、14b)朝相互接近之方向移動,從而使各門(11a、11b)如圖1所示關閉。
又,於門吊裝置1中,隨著開閉驅動機構12之動作,於沿軌道13之長度方向之開閉方向上,門滾輪機構14a使門11a滑動移動,門滾輪機構14b使門11b滑動移動。再者,關於門滾輪機構14a及門滾輪機構14b,由於係以介隔2扇門11之中間位置呈線對稱之狀態同樣地進行動作,因此以下僅對門滾輪機構14a之動作進行說明。
於門11a關閉之狀態下,開閉驅動機構12並未動作,而成為門11a相對於構造物停止之狀態。於此狀態下,以根據 由上下軌道(13a、13b)間之尺寸所決定之第2門滾輪(26、27)之上下方向之位置彈簧構件33藉由既定之彈簧力對擺動連結構件(31、32)進行賦能之狀態,使第2門滾輪(26、27)與驅動連結部28之相對位置維持為既定之位置狀態。
若自上述之狀態,開閉驅動機構12開始動作而進行門11a之打開方向之動作,則亦會進行門滾輪機構14a之加減速運轉(於等速運轉之前後所進行之運轉,且為較等速運轉之時間短之時間)。而且,於門11a之打開方向之動作中之門滾輪機構14a之加速運轉時,隨著彈簧構件33之彈性變形擺動連結構件(31、32)及擺動構件(24、25)相對於門11a之相對之位置狀態將會稍微地變化,從而使自第2門滾輪(26、27)對上軌道13a作用之面壓變化。又,於門11a之打開方向之動作中,即便由於門11a之打開方向之端部受異物撞擊或夾持有異物而使得負荷自門11a側作用之情況下,亦同樣地,隨著彈簧構件33之彈性變形擺動連結構件(31、32)及擺動構件(24、25)相對於門11a之相對之位置狀態將會變化。而且,第2門滾輪(26、27)相對於上軌道13a之位置係定位於與上述負荷相應之適當之位置。
再者,若門滾輪機構14a自加速運轉切換成等速運轉,則彈簧構件33之狀態會恢復成加速運轉前之狀態,擺動連結構件(31、32)及擺動構件(24、25)相對於門11a之相對之位置狀態會恢復成初始狀態。而且,自第2門滾輪(26、27)對 上軌道13a作用之面壓會恢復成初始狀態,移行阻力會降低。
另一方面,於自門11a開放而停止之狀態至開閉驅動機構12開始動作而進行門11a之關閉方向之動作之情況下,亦進行門滾輪機構14a之加減速運轉。而且,於門11a之關閉方向之動作中之門滾輪機構14a之加速運轉時,藉由連結軸構件41及螺帽構件42b限制驅動連結部28相對於擺動連結構件(31、32)之移位,及彈簧構件33不會彈性變形。又,於門11a之關閉方向之動作中,即便由於門11a之關閉方向之端部受異物撞擊或夾持有異物而使得負荷自門11a側作用之情況下,亦同樣地,限制驅動連結部28相對於擺動連結構件(31、32)之移位,而使彈簧構件33不會彈性變形。因此,於門11a朝關閉方向移動時,門滾輪機構14a之防止脫軌之機構會立即進行動作。
根據以上所說明之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支持於懸架門11(11a、11b)之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上之第1門滾輪(21、22)係於下軌道13b上移行,支持於可擺動地連結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之擺動構件(24、25)之第2門滾輪可抵接於上軌道13a地設置。因此,設置於上下軌道(13a、13b)之間而移行之第1門滾輪(21、22)及第2門滾輪(26、27)係構成防止脫軌之機構,藉此確實地防止在門11(11a、11b)之開閉時門滾輪(21、22、26、27)之脫軌及門11(11a、11b)之傾 斜。
而且,根據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將用以將門11(11a、11b)連結於開閉驅動機構12之驅動連結部28與擺動構件(24、25)連結之彈性連結機構29具有彈性部即彈簧構件33,且藉由其彈性變形可變更第2門滾輪(26、27)與驅動連結部28之相對位置地設置。因此,儘管於門11(11a、11b)之開閉驅動時之加速時或減速時,隨著彈簧構件33之彈性變形,且彈性連結機構29及擺動構件(24、25)相對於門11(11a、11b)進行相對地移位,且相對於上軌道13a自第2門滾輪(26、27)作用之面壓暫時性地變高,但於等速時彈簧構件33之彈性變形立即恢復成原狀,上軌道13a與第2門滾輪(26、27)之距離關係恢復成原本之狀態。又,即便由於門11(11a、11b)之開閉方向之端部受異物撞擊或夾持有異物而使得負荷自門11(11a、11b)側對產生彈簧構件33之彈性變形之方向作用之情況下,亦隨著彈簧構件33之彈性變形,且彈性連結機構29及擺動構件(24、25)相對於門11(11a、11b)進行相對地移位,且第2門滾輪(26、27)相對於上軌道13a之位置係定位於與上述負荷相應之適當之位置。
因此,根據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藉由將第2門滾輪(26、27)以相對於上軌道13a輕微接觸之程度而設置,可在門滾輪(21、22、26、27)於軌道13上移行時將防止脫軌之機構 設定為可充分地降低移行阻力之狀態。而且,於門11(11a、11b)之加減速時或異物撞擊時門滾輪(21、22、26、27)亦定位於與負荷相應之適當之位置,從而確實地防止門滾輪(21、22、26、27)之脫軌及門11(11a、11b)之傾斜。又,根據本實施形態,以使第2門滾輪(26、27)相對於上軌道13a何種程度接觸之狀態設置等第2門滾輪(26、27)之位置調整幾乎不會對上述脫軌防止性能造成影響。因此,於設置門吊裝置1時,可幾乎不要位置調整之工夫,而容易地進行設置作業。
又,根據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第2門滾輪(26、27)係設置於門頂側之第1門滾輪21與門底側第1門滾輪22之間。因此,可相對於門頂側及門底側之第1門滾輪(21、22),於其等之內側,設置第2門滾輪(26、27)、擺動構件(24、25)及彈性連結機構29。藉此,便不會產生諸如因裝置配置上之限制而產生避開第1門滾輪來設置第2門滾輪、擺動構件及彈性連結機構之必要而使得構造大型化之問題。即,可於門頂側及門底側之第1門滾輪(21、22)之內側,緊湊地設置第2門滾輪(26、27)、擺動構件(24、25)及彈性連結機構29,從而謀求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之構造之小型化。
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可提供一種既能確實地防止在門11(11a、11b)之開閉時門滾輪(21、22、26、27)之脫軌及門11(11a、11b)之傾斜,又能降低由防止脫軌之機構所造成之 移行阻力之小型化構造的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
又,根據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第2門滾輪(26、27)係相對於彈性連結機構29設置於門頂側及門底側兩處。因此,於門11(11a、11b)之打開驅動時及關閉驅動時之任一情況中,均在加減速時或門端部受異物撞擊時,第2門滾輪(26、27)相對於上軌道13a之位置係穩定地定位於適當之位置。因此,於門11(11a、11b)之打開驅動時及關閉驅動時之任一情況中,均可實現既能確實地防止門滾輪(21、22、26、27)之脫軌及門11(11a、11b)之傾斜,又能降低由防止脫軌之機構所造成之移行阻力之小型化構造的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
又,根據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驅動連結部28相對於旋轉自如地連結門底側擺動構件24及門頂側擺動構件25之擺動連結構件(31、32)之移位,於門11(11a、11b)朝打開方向移動時隨著彈簧構件33之彈性變形而被容許,於門11(11a、11b)朝關閉方向移動時被限制。因此,比起門11(11a、11b)朝打開方向移動之時,在易於引發門滾輪(21、22、26、27)脫軌及門11(11a、11b)之傾斜之門11(11a、11b)朝關閉方向移動之時,更可謀求防止脫軌之機構反應性之提昇。藉此,可更確實地防止門滾輪(21、22、26、27)之脫軌及門11(11a、11b)之傾斜。
又,根據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連結支持門底側第2門 滾輪26之門底側擺動構件24之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31、及連結支持門頂側第2門滾輪27之門頂側擺動構件25之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32係於門開閉方向上經由彈簧構件33可相對移動地連結。因此,隨著彈簧構件33之動作,可根據上軌道13a及下軌道13b間之距離尺寸而自動地調整門底側第2門滾輪26及門頂側第2門滾輪27之間之距離、以及門底側擺動構件24及門頂側擺動構件25相對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之擺動方向之角度。因此,無論上下軌道(13a、13b)間之距離尺寸如何,第2門滾輪(26、27)均以自動地成為既定之面壓以下之方式抵接於上軌道13a,因此於設置門吊裝置1時,可完全不要位置調整之工夫,而極其容易地進行設置作業。
又,根據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藉由驅動連結部28之抵接部43抵接於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32,驅動連結部28相對於擺動連結構件(31、32)之移位係限制於既定距離之範圍內。因此,無論彈簧構件33之彈性變形量如何,於驅動連結部28相對於擺動連結構件(31、32)之移位達到既定距離之階段,均可使防止脫軌之機構確實地動作。
又,根據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於驅動連結部28中,連結於開閉驅動機構12並保持受彈簧構件33賦能之連結軸構件41之一端側之連結構件35,可在門頂側及門底側兩處安裝地設置於滑動構件34。因此,對於滑動構件34、連結 構件35、彈簧構件33等零件,可使用相同零件,對應於右開門及左開門雙方之門。藉此,可易於進行零件管理。
又,根據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於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上,形成有以容許擺動構件(24、25)之旋動之方式將第2門滾輪(26、27)之輪軸(26a、27a)之周圍開放之缺口狀之凹陷部分(37a、37b)。因此,可實現使第2門滾輪(26、27)及擺動構件(24、25)、與第1門滾輪(21、22)及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23更密集地配置之構造。藉此,可謀求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更進一步之小型化。
又,根據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第1門滾輪(21、22)及第2門滾輪(26、27)至少於第1滾動面38及第2滾動面39之形狀上共通化,因此可易於進行第1門滾輪(21、22)及第2門滾輪(26、27)之零件管理。而且,第2門滾輪(26、27)中之一對凸狀之曲面即外側滾動面(39a、39b)係抵接於上軌道13a,第1門滾輪(21、22)中之凹陷狀之曲面即內側滾動面38c係抵接於下軌道13b,而且,於上軌道13a上設置有在與其抵接之一對外側滾動面(39a、39b)間突出之突起20。因此,即便在第1及第2門滾輪(21、22、26、27)沿上下軌道(13a、13b)間與軌道長度方向垂直之方向傾斜之情況下,更可確實地防止第1及第2門滾輪(21、22、26、27)自軌道13脫落。
又,根據門吊裝置1及門裝置2,第2門滾輪(26、27)之 一對外側滾動面(39a、39b)係抵接於上軌道13a,第1門滾輪(21、22)之內側滾動面38c係抵接於下軌道13b,上軌道13a之突起20係於第2門滾輪(26、27)之一對外側滾動面(39a、39b)間突出。因此,即便為相對於軌道13偏向側方而懸架之懸突狀態之門11(11a、11b)之情況下,於一對外側滾動面(39a、39b)未抵接於上軌道13a之突起20而第2門滾輪(26、27)傾斜之範圍內,亦可維持使第2門滾輪(26、27)之移行阻力充分降低之狀態。即,即便於懸突狀態之門11(11a、11b)之情況下,亦可高效地吸收門滾輪(21、22、26、27)之傾斜,維持使第2門滾輪(26、27)之移行阻力充分降低之狀態。
以上,雖然已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可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之限度內進行各種變更而實施。例如,門11亦可為1扇,此外亦可以如下方式變更而實施。
(1)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已經以於門滾輪機構中第1門滾輪及第2門滾輪均各設置2個之形態為例進行說明,但亦可與此不同,對於設置在門滾輪機構上之第1門滾輪及第2門滾輪之個數,亦可變更而實施。
(2)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已經以於各擺動構件上分別旋轉自如地連結有第2門滾輪者為例進行說明,但並非一定要與此相同。即,只要設置相對於複數個擺動構件中之至少 1個旋轉自如地被支持之第2門滾輪即可。
(3)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擺動連結構件,雖然已經以設置有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及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之形態為例進行說明,但亦可與此不同。亦可為擺動連結構件作為一體之構件而構成之形態。
(4)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已經以驅動連結部中之抵接部可抵接於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而設置之形態為例進行說明,但亦可與此不同。驅動連結部之抵接部亦可抵接於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而設置,又,亦可抵接於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及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之雙方而設置。
(5)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已經以驅動連結部之連結構件保持受彈性部賦能之軸狀之構件之一端側的形態為例進行說明,但亦可與此不同。亦可實施驅動連結部之連結構件保持彈性部之一端側之形態。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作為將設置於構造物上藉由開閉驅動機構而開閉驅動之門以相對於構造物滑動移動自如地懸架之狀態支持並且連結於開閉驅動機構之門吊裝置、及具備該門吊裝置之門裝置而廣泛應用。
1‧‧‧門吊裝置
2‧‧‧門裝置
11、11a、11b‧‧‧門
12‧‧‧開閉驅動機構
13‧‧‧軌道
13a‧‧‧上軌道
13b‧‧‧下軌道
13c‧‧‧橋接部
14、14a、14b‧‧‧門滾輪機構
15‧‧‧驅動輪
16‧‧‧從動輪
17‧‧‧皮帶
18、19‧‧‧移行面
18a、18b‧‧‧凹狀移行面
20‧‧‧突起
21‧‧‧門底側第1門滾輪(第1門滾輪)
21a、22b、26a、27a‧‧‧輪軸
22‧‧‧門頂側第1門滾輪(第1門滾輪)
23‧‧‧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
23a‧‧‧門底側構件
23b‧‧‧門頂側構件
23c‧‧‧結合軸構件
24‧‧‧門底側擺動構件(擺動構件)
25‧‧‧門頂側擺動構件(擺動構件)
26‧‧‧門底側第2門滾輪(第2門滾輪)
27‧‧‧門頂側第2門滾輪(第2門滾輪)
28‧‧‧驅動連結部
29‧‧‧彈性連結機構
30‧‧‧吊架
30a‧‧‧吊掛孔
31、32‧‧‧擺動連結構件
31a、32a‧‧‧彎曲端部
33‧‧‧彈簧構件(彈性部)
34‧‧‧滑動構件
35‧‧‧連結構件
36‧‧‧調整凸輪
36a‧‧‧中心軸
37a、37b‧‧‧凹陷部分
38‧‧‧第1滾動面
38a、38b、39a、39b‧‧‧外側滾動面
38c、39c‧‧‧內側滾動面
39‧‧‧第2滾動面
40‧‧‧驅動機構固定構件
41‧‧‧連結軸構件
42b、42a‧‧‧螺帽構件
43‧‧‧抵接部
A、B、C、H、I、J‧‧‧箭頭
圖1係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門裝置之前視圖。
圖2係示意性地表示於圖1所示之門裝置中門為開放之狀態之前視圖。
圖3係於圖2所示之門裝置中自軌道之C-C線箭視位置所觀察之剖面圖。
圖4係表示於圖1所示之門裝置中門吊裝置之前視圖。
圖5係將圖4之一部分放大表示之圖式。
圖6係表示自前視側觀察圖1所示之門裝置之一部分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7係表示自後視側觀察圖1所示之門裝置之一部分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8係將圖1之一部分放大表示之圖。
圖9係表示於圖5所示之門吊裝置中門滾輪機構之前視圖。
圖10係圖9所示之門滾輪機構之俯視圖。
圖11係圖9所示之門滾輪機構之側視圖。
圖12係表示自圖5之D-D線箭視位置所觀察之剖面之剖面圖。
圖13係表示自圖5之E-E線箭視位置所觀察之剖面之剖面圖。
圖14係表示自圖5之F-F線箭視位置所觀察之剖面之剖面圖。
圖15係表示自圖5之G-G線箭視位置所觀察之剖面之剖 面圖。
1‧‧‧門吊裝置
13‧‧‧軌道
14、14a、14b‧‧‧門滾輪機構
21‧‧‧門底側第1門滾輪(第1門滾輪)
22‧‧‧門頂側第1門滾輪(第1門滾輪)
23‧‧‧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
24‧‧‧門底側擺動構件(擺動構件)
25‧‧‧門頂側擺動構件(擺動構件)
26‧‧‧門底側第2門滾輪(第2門滾輪)
27‧‧‧門頂側第2門滾輪(第2門滾輪)
28‧‧‧驅動連結部
29‧‧‧彈性連結機構
31、32‧‧‧擺動連結構件
33‧‧‧彈簧構件(彈性部)
34‧‧‧滑動構件
35‧‧‧連結構件

Claims (11)

  1. 一種門吊裝置,其係將設置於構造物而藉由開閉驅動機構開閉驅動之門以相對於上述構造物滑動移動自如地懸架之狀態支持並且連結於上述開閉驅動機構者,其特徵在於,上述門吊裝置具備有:軌道,其固定於上述構造物,並且具有分別設置有於上下方向上相對向之移行面之上軌道及下軌道;第1門滾輪,其抵接於上述下軌道之移行面而移行;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其懸架上述門,並且旋轉自如地支持上述第1門滾輪;擺動構件,其可相對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擺動地連結;第2門滾輪,其相對於上述擺動構件旋轉自如地支持,並且設置為可抵接於上述上軌道之移行面;驅動連結部,其用以相對於上述開閉驅動機構保持上述門並予以連結;及彈性連結機構,其具有可藉由彈性變形而變更上述第2門滾輪與上述驅動連結部之相對位置之彈性部,並且將上述擺動構件與上述驅動連結部連結,而使上述第2門滾輪移位至與上述彈性部之變形相應的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門吊裝置,其中,上述第2門滾輪係相對於上述彈性連結機構,而設置於上 述門之關閉方向之端部側即門頂側(戶先側,指關門時前側)與上述門之打開方向之端部側即門底側(戶尻側,指關門時尾側)兩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門吊裝置,其中,上述第1門滾輪及上述第2門滾輪於上述下軌道及上述上軌道滾動之滾動面之形狀,係形成為相同,於上述滾動面,設置有作為於與上述第1門滾輪及上述第2門滾輪之旋轉中心線方向平行之方向之外側突出之凸狀曲面所形成之一對外側滾動面、及相對於上述一對外側滾動面作為於上述平行之方向之內側呈凹陷狀之曲面所形成之內側滾動面,在上述第2門滾輪中的上述一對外側滾動面,係抵接於上述上軌道,在上述第1門滾輪中的上述內側滾動面,係抵接於上述下軌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門吊裝置,其中,上述第1門滾輪係相對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而設置於上述門之關閉方向之端部側即門頂側與上述門之打開方向之端部側即門底側兩處,上述第2門滾輪係於上述門之開閉方向上,被設置於上述門頂側之上述第1門滾輪與上述門底側之上述第1門滾輪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門吊裝置,其中,作為上述擺動構件,設置有相對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 件而於上述門之關閉方向之端部側即門頂側連結之門頂側擺動構件、及相對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而於上述門之打開方向之端部側即門底側連結之門底側擺動構件;上述彈性連結機構具有分別旋轉自如地連結上述門頂側擺動構件及上述門底側擺動構件之擺動連結構件,於上述門朝關閉方向移動時,限制上述驅動連結部相對於上述擺動連結構件之移位,而於上述門朝打開方向移動時,以藉由上述彈性部之彈性變形可變更上述驅動連結部相對於上述擺動連結構件之相對位置之方式,使上述擺動連結構件經由上述彈性部相對於上述驅動連結部進行連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門吊裝置,其中,上述第1門滾輪及上述第2門滾輪於上述下軌道及上述上軌道滾動之滾動面之形狀,係形成為相同,於上述滾動面,設置有作為於與上述第1門滾輪及上述第2門滾輪之旋轉中心線方向平行之方向之外側突出之凸狀曲面所形成之一對外側滾動面、及相對於上述一對外側滾動面作為於上述平行之方向之內側呈凹陷狀之曲面所形成之內側滾動面,在上述第1門滾輪及上述第2門滾輪之一者中的上述外側滾動面,係抵接於上述上軌道及上述下軌道之一者,在上述第1門滾輪及上述第2門滾輪之另一者中的上述內側滾動面,係抵接於上述上軌道及上述下軌道之另一者, 於上述上軌道及上述下軌道之一者,設置有於上述第1門滾輪及上述第2門滾輪之一者中在上述一對外側滾動面之間突出之突起。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門吊裝置,其中,作為上述擺動構件,設置有相對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而於上述門之關閉方向之端部側即門頂側連結之門頂側擺動構件、及相對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而於上述門之打開方向之端部側即門底側連結之門底側擺動構件,上述彈性連結機構具有分別旋轉自如地連結上述門頂側擺動構件及上述門底側擺動構件並且經由上述彈性部相對於上述驅動連結部進行連結之擺動連結構件,作為上述擺動連結構件,設置有旋轉自如地連結上述門頂側擺動構件之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及旋轉自如地連結上述門底側擺動構件之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作為上述第2門滾輪,設置有相對於上述門頂側擺動構件旋轉自如地支持之門頂側第2門滾輪、及相對於上述門底側擺動構件旋轉自如地支持之門底側第2門滾輪,上述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及上述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係經由上述彈性部而於上述門之開閉方向上可相對移動地連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門吊裝置,其中,於上述驅動連結部,設置有可相對於上述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及上述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中之至少任一者抵接之抵 接部,藉由上述抵接部相對於上述門頂側擺動連結構件及上述門底側擺動連結構件中之至少任一者之抵接,將上述驅動連結部相對於上述擺動連結構件之移位限制於既定距離之範圍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門吊裝置,其中,上述驅動連結部具有可相對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滑動移動地設置之滑動構件、及與上述滑動構件分開地形成並連結於上述開閉驅動機構之連結構件,上述連結構件係設置為相對於上述滑動構件可安裝在上述門之關閉方向之端部側即門頂側及上述門之打開方向之端部側即門底側兩處,並保持上述彈性部之一端側或受該彈性部賦能之軸狀之構件之一端側。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門吊裝置,其中,於上述第1門滾輪支持構件,以將相對於上述擺動構件旋轉自如地支持上述第2門滾輪之輪軸周圍之空間開放而容許該擺動構件之旋動之方式,形成有缺口狀之凹陷部分。
  11. 一種門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之門吊裝置、設置於構造物且藉由上述門吊裝置在相對於上述構造物滑動移動自如地懸架之狀態下所支持之門、及與上述門吊裝置之上述驅動連結部連結而開閉驅動上述門之開閉驅動機構。
TW101117041A 2011-05-16 2012-05-14 Door lock device and its door device TWI4739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9371 2011-05-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0622A TW201300622A (zh) 2013-01-01
TWI473933B true TWI473933B (zh) 2015-02-21

Family

ID=47176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7041A TWI473933B (zh) 2011-05-16 2012-05-14 Door lock device and its door devic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249609B2 (zh)
EP (1) EP2711492A4 (zh)
JP (1) JP5870096B2 (zh)
CN (1) CN103562482B (zh)
HK (1) HK1194449A1 (zh)
TW (1) TWI473933B (zh)
WO (1) WO20121574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00206B2 (en) * 2012-08-20 2014-08-12 New Visions Yezirot Aluminum, Ltd. Motorized closure assembly
JP2015132104A (ja) * 2014-01-14 2015-07-2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開閉体開閉装置
JP6530612B2 (ja) * 2015-02-10 2019-06-12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戸吊装置
JP6542540B2 (ja) 2015-02-10 2019-07-10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戸吊装置
KR101718659B1 (ko) * 2016-01-11 2017-03-21 신정철 슬라이딩도어의 자동닫힘장치
KR101661080B1 (ko) * 2016-01-11 2016-09-28 신정철 다방향 회동가능한 슬라이딩도어 자동닫힘장치
CN105696913B (zh) * 2016-01-22 2017-03-08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开塞拉门系统
DE102017214268B4 (de) * 2017-08-16 2020-07-09 Roto Frank Ag Laufwagen mit einer starren Aushebesicherung
CA3040746C (en) * 2017-11-02 2022-07-05 Fuji Electric Co., Ltd. Door opening/closing device
GB2591456B (en) * 2020-01-22 2023-04-05 Knorr Bremse Rail Systems Uk Ltd Platform screen doo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4623Y1 (zh) * 1968-07-13 1972-02-17
JPH102330A (ja) * 1996-06-18 1998-01-06 Daito Seiki Kk 直動案内装置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懸架装置
TWM316920U (en) * 2006-12-15 2007-08-11 Jia-Rung Chen Buffering/positioning device for rail-based slide door
WO2008149632A1 (ja) * 2007-06-07 2008-12-11 Nabtesco Corporation 鉄道車両用扉装置及び鉄道車両用扉システム
TW201115007A (en) * 2009-09-10 2011-05-01 Nabtesco Corp Door hanger device and door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81545A (en) * 1922-08-01 1928-08-21 Wagner Mfg Company Elevator-door-operating mechanism
US2659939A (en) * 1950-05-18 1953-11-24 Woodall Industries Inc Sliding door assembly
US2650387A (en) * 1951-07-21 1953-09-01 Donald D Foss Top guide for sliding panel construction
US2940112A (en) * 1958-02-04 1960-06-14 Lawrence Brothers Sliding door hanger
GB1084812A (en) * 1963-06-06 1967-09-27 Deans And Lightalloys Ltd Suspension for sliding door
US3798839A (en) * 1972-08-31 1974-03-26 Industrial Acoustics Co Movable wall panel
US4149615A (en) * 1977-09-15 1979-04-17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n elevator door operator
NL8105876A (nl) * 1981-12-28 1983-07-18 Jan Jacob Gerard Markus Inrichting voor het bedienen van een schuifdeur.
DE3663376D1 (de) * 1985-03-20 1989-06-22 Shinko Electric Co Ltd Door apparatus
JPH074623Y2 (ja) 1985-04-19 1995-02-01 株式会社キ−エンス 光学式検出器
JP3007619B1 (ja) * 1998-10-27 2000-02-0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引戸装置
JP4174719B2 (ja) * 2003-06-18 2008-11-05 富士電機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車用側引戸装置
DE10343717A1 (de) * 2003-09-20 2005-04-21 Edscha Ag Schiebetürsystem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einem in einer Schiene laufenden Rollenelement
US7228659B2 (en) * 2004-01-09 2007-06-12 Overhead Door Corporation Sliding door reinforced frame header with movable cover
DE102008009046B4 (de) * 2008-02-13 2014-10-02 Günther Zimmer Beschleunigungs- und Verzögerungsvorrichtung mit zwei Mitnahmeelementen
KR101302922B1 (ko) * 2009-11-17 2013-09-06 나부테스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도어 행잉 장치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도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4623Y1 (zh) * 1968-07-13 1972-02-17
JPH102330A (ja) * 1996-06-18 1998-01-06 Daito Seiki Kk 直動案内装置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懸架装置
TWM316920U (en) * 2006-12-15 2007-08-11 Jia-Rung Chen Buffering/positioning device for rail-based slide door
WO2008149632A1 (ja) * 2007-06-07 2008-12-11 Nabtesco Corporation 鉄道車両用扉装置及び鉄道車両用扉システム
TW201115007A (en) * 2009-09-10 2011-05-01 Nabtesco Corp Door hanger device and door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2482B (zh) 2016-02-10
JP5870096B2 (ja) 2016-02-24
WO2012157492A1 (ja) 2012-11-22
CN103562482A (zh) 2014-02-05
US20140090301A1 (en) 2014-04-03
HK1194449A1 (zh) 2014-10-17
EP2711492A4 (en) 2014-10-15
TW201300622A (zh) 2013-01-01
US9249609B2 (en) 2016-02-02
EP2711492A1 (en) 2014-03-26
JPWO2012157492A1 (ja) 2014-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3933B (zh) Door lock device and its door device
TWI411722B (zh) 門吊裝置及包括該門吊裝置之門裝置
TW200904683A (en) Railway vehicle door device and railway vehicle door system
WO2011043378A1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係合装置
JP280067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CN103291162A (zh) 用于滑门或滑窗的配件
JP2012001919A (ja) 脱輪防止機能を有する引戸用戸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引戸装置
JP2008031805A (ja) 引戸案内具及び該引戸案内具を備えたキャビネット
CN107858878A (zh) 一种组合型跨座式单轨道岔
WO1999052808A1 (fr) Escalier mecanique
CN1289779C (zh) 门开关机构
EP2065547B1 (en) Natural ventilation window
JP2007303240A (ja) フラット引戸装置
JP6366482B2 (ja) 引戸装置
JP3790788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3825274B2 (ja) キャブの前面窓装置
JP4076133B2 (ja)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ドアの支持構造
JP4432687B2 (ja) 防水扉装置
CN102296903A (zh) 一种塞拉门齿带摇块导杆槽型凸轮组合空间机构
JP2003129735A (ja) 引き違い戸装置
KR200373830Y1 (ko) 슬라이딩 도어용 주행기구
JP2006233476A (ja) 引戸装置
JP4477462B2 (ja) 扉の密閉装置
RU48180U1 (ru) Блок дл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дверей кабины лифта
JPH06346663A (ja) 引戸の開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