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1342B - 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及光碟 - Google Patents

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及光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1342B
TWI471342B TW99136837A TW99136837A TWI471342B TW I471342 B TWI471342 B TW I471342B TW 99136837 A TW99136837 A TW 99136837A TW 99136837 A TW99136837 A TW 99136837A TW I471342 B TWI471342 B TW I47134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violet curable
group
meth
acrylate
m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36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29589A (en
Inventor
Hirokazu Saito
Takeshi Isonaka
Hideya Suzuki
Youzou Yamashina
Shin Sasamoto
Jun Noguchi
Original Assignee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Publication of TW201129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9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1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134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81Unsaturated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8108Unsaturated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having only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 C08G18/8116Unsaturated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having only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esters of acrylic or alkylacrylic acid having only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50Polyether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 C08G18/5003Polyether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halogens
    • C08G18/5015Polyether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halogens having fluorine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1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2Esters of acrylic or alkyl acrylic acid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unsaturated compounds
    • C08G65/005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un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halogens
    • C08G65/00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un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halogens containing fluor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75/16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terminal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5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protective topcoat layers
    • G11B7/254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protective topcoat layers 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 organic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65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650/2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mer type
    • C08G2650/4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mer type containing halogen
    • C08G2650/4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mer type containing halogen containing fluorine, e.g. perfluropolyeth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54Of fluorinated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855Of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10T428/31935Ester, halide or nitrile of addition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及光碟
本發明關於一種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其係使用於光碟,尤其藉由在370nm~430nm的範圍內具有振盪波長的藍光雷射進行資訊記錄或回收之光碟的最外層。
作為可高密度記錄的光碟而成為主流的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係具有藉由黏著劑貼合厚度0.6mm的2片基板之構造。於DVD中,為了達成高密度化,使用比CD(Compact Disc)短的波長之650nm的雷射,光學系統亦高數值孔徑化。
然而,為了記錄或回收對應於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的高畫質之影像等,必須更高密度化。探討位於DVD的下一世代之更高密度記錄的方法及其光碟的同時,有提案使用比DVD還更短波長的藍光雷射及高數值孔徑的光學系統之新光碟構造所致的高密度記錄方式。
該光碟係於聚碳酸酯等的塑膠所形成的透明或不透明的基板上形成記錄層,接著在記錄層上積層約100μm的透光層,記錄光或回收光或其兩方通過該透光層而入射的構造之光碟。於此光碟的透光層中,從生產性的觀點來看,專門研究使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者。
此等光碟必須保持長期安定的記錄回收特性。因此,於透光層中希望形狀安定性優異,而且作為最外層使用時,要求不易損傷,即使於指紋等附著時,也難以附著而容易擦去的表面特性。作為光碟的最外層使用的組成物,例如有揭示藉由含有矽石等的無機粒子或矽烷化合物等,而提高表面的光滑性之組成物(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2)。然而,將含有無機微粒子或矽烷化合物的組成物作為厚膜的透光層,而使用於光碟的最外層時,會相溶性差而發生混濁。
指紋等的污髒不易附著的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有揭示含有矽烷化合物的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參照例如專利文獻3)。該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係可適合於防止指紋的附著,但將此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使用於記錄型藍光光碟的BD-R或BD-RE之透光層的表面,附著指紋後,進行記錄回收時,由於指紋的液滴尺寸大,會有得不到足夠良好的信號特性之情形。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5-216352
[專利文獻2]特開2006-219657
[專利文獻3]特開2007-046049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在於提供可形成即使指紋附著,信號的記錄回收也良好,於所附著的指紋之擦去時,不易發生損傷,而且即使於重複的擦去時,指紋拂拭性之劣化少的光碟之最外層的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以及光碟。
本發明的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係藉由微量使用特定的氟化丙烯酸共聚物,而適宜地相溶,適宜地不均於塗膜的表面至其附近,可實現優異的耐指紋附著性。
即,本發明提供一種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其係使用於光碟的最外層之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其特徵為含有具聚(全氟伸烷基醚)鏈與紫外線硬化性基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
本發明的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由於即使在指紋等的油分附著時,其液滴尺寸也小,故在透過振盪波長短的雷射時,不易發生光的散射。又,即使在重複擦去所附著的指紋等的油分時,也具有適宜的擦去性,即使在重複進行擦去時,擦去性的劣化也少。再者,由於不發生白濁等,而可實現適宜的透明性,故可有用地作為藉由振盪波長短的藍光雷射光進行資訊記錄或回收之光碟的最外層而使用。
實施發明的最佳形態 [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
本發明的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係使用於光碟的最外層之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其係含有具聚(全氟伸烷基醚)鏈與紫外線硬化性基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之組成物。
(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
本發明所用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係具有聚(全氟伸烷基醚)鏈與紫外線硬化性基者。此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係可藉由如以下的方法獲得。
以具有聚(全氟伸烷基醚)鏈的前述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而言,可舉出於以具有聚(全氟伸烷基醚)鏈與在其兩末端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基之結構部位之化合物(d1)、與具有反應性官能基(R1)的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d2)作為必要的單體成分進行共聚合所獲得之聚合物(P1)中,使具有對前述官能基(R1)有反應性的官能基(R2)與紫外線硬化性基之化合物(d3)反應所獲得之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又,亦可舉出於具有反應性官能基(R1)的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d2)之聚合物(P2)中,使具有聚(全氟伸烷基醚)鏈與在其兩末端對於前述反應性官能基(R1)有反應性的官能基(R2)之化合物(d1’)、與具有對於前述官能基(R1)有反應性的官能基(R2)與紫外線硬化性基化合物(d3)反應所獲得之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2)。
在此,作為前述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d2),可舉出丙烯酸系單體、芳香族乙烯系單體、乙烯酯系單體、順丁烯二醯亞胺系單體等。又,以前述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d2)所具有的反應性官能基(R1)而言,可舉出羥基、異氰酸酯基、環氧基、羧基等。
以前述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d2)的具體例而言,可舉出(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丁酯、1,4-環己烷二甲醇單(甲基)丙烯酸酯、N-(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甘油單(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2-羥乙基苯二甲酸酯、含有末端羥基的內酯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含羥基的不飽和單體,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2-(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氧基)乙基異氰酸酯、1,1-雙((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乙基異氰酸酯等之含有異氰酸酯基的不飽和單體,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丙烯酸4-羥丁酯縮水甘油醚等之含有環氧基的不飽和單體,(甲基)丙烯酸、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琥珀酸、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二甲酸、伊康酸等之含有羧基的不飽和單體。
又,前述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d2)亦可與其它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進行共聚合。以該其它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等的(甲基)丙烯酸酯類,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對甲氧基苯乙烯等的芳香族乙烯基類,順丁烯二醯亞胺、甲基順丁烯二醯亞胺、乙基順丁烯二醯亞胺、丙基順丁烯二醯亞胺、丁基順丁烯二醯亞胺、己基順丁烯二醯亞胺、辛基順丁烯二醯亞胺、十二基順丁烯二醯亞胺、十八基順丁烯二醯亞胺、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環己基順丁烯二醯亞胺等的順丁烯二醯亞胺類等。
其次,前述化合物(d1)或化合物(d1’)所具有的聚(全氟伸烷基醚)鏈,具體而言可舉出具有碳原子數1~3的2價氟化碳基與氧原子所交互連結的結構者。碳原子數1~3的2價氟化碳基係可為一種類,也可為複數種的混合,具體而言可舉出下述結構式1所示者。
(上述結構式1中,X係下述結構式a~d,結構式1中的全部X可為相同結構者,而且複數的結構可無規地或嵌段狀存在。又,n係表示重複單位的1以上之數)。
於此等之中,尤其從得到塗膜表面的指紋擦去性等之防污性良好的塗膜之點來看,特佳為前述結構式a所示的全氟亞甲基結構與前述結構b所示的全氟伸乙基結構共存者。在此,前述結構式a所示的全氟亞甲基結構與前述結構b所示的全氟伸乙基結構之存在比率,從得到防污性優異的塗膜之點來看,以莫耳比率(結構a/結構b)表示較佳為1/4~4/1之比例,而且前述結構式1中的n值為3~40的範圍,特佳為6~30。
又,前述聚(全氟伸烷基醚)鏈,從指紋擦去性等的防污性和光滑性優異之點及容易提高與非氟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溶解性之點來看,1條聚(全氟伸烷基醚)鏈中所含有的氟原子之合計較佳為18~200個的範圍,特佳為25~80個的範圍。
本發明所用之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所具有的紫外線硬化性基,係藉由活性能量線的照射而顯示硬化性之乙烯性雙鍵,具體而言可舉出下述結構式U-1~U-3所示者。
為了將上述紫外線硬化性基導入本發明所用之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中,可舉出在得到前述聚合物(P1)或聚合物(P2)後,對存在於該聚合物之側鏈的反應性官能基(R1),使具有與該反應性官能基(R1)有反應性的官能基(R2)和紫外線硬化性基之化合物(d3)反應之方法。
因此,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具體而言為於以具有聚(全氟伸烷基醚)鏈與在其兩末端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基的結構部位之化合物(d1)、與具有反應性官能基(R1)的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d2)作為必要的單體成分進行共聚合所獲得之聚合物(P1)中,使具有對前述官能基(R1)有反應性的官能基(R2)與紫外線硬化性基之化合物(d3)反應而得者(以下將此稱為「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或於具有反應性官能基(R1)的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B)之聚合物(P2)中,使具有聚(全氟伸烷基醚)鏈與在其兩末端對前述反應性官能基(R1)有反應性的官能基(R2)之化合物(d1’)、與具有對於前述官能基(R1)有反應性的官能基(R2)與紫外線硬化性基之化合物(d3)反應而得者(以下將此稱為「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2)」),因為其工業上的製造係容易故較佳。
在此,用於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製造時之具有聚(全氟伸烷基醚)鏈與在其兩末端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基的結構部位之化合物(d1),係可舉出在前述聚(全氟伸烷基醚)鏈的兩末端,具有例如下述結構式U’-1~U’-4所示的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基者。
於此等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基之中,尤其從化合物(d1)本身的取得或製造的容易度,或與前述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的反應性優異之點來看,較佳為結構式U’-1所示的丙烯醯氧基或結構式U’-2所示的甲基丙烯醯氧基。
於前述化合物(d1)之中,以具有前述丙烯醯氧基或甲基丙烯醯氧基者而言,可舉出下述結構式d1-1~d1-10所示者。另外,下述各結構式中的「-PFPE-」表示聚(全氟伸烷基醚)鏈。
於此等之中,尤其從化合物(d1)本身的取得或工業上製造為容易,以及聚合物(P1)製造時的聚合反應亦容易之點來看,較佳為前述結構式d1-1、d1-2、d1-5、d1-6所示者。
為了製造上述化合物(d1),例如可舉出對於在聚(全氟伸烷基醚)鏈的兩末端具有各一個羥基的化合物,使(甲基)丙烯醯氯進行脫鹽酸反應而得之方法、使(甲基)丙烯酸進行脫水反應而得之方法、使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進行胺甲酸酯化反應而得之方法、使伊康酸酐進行酯化反應而得之方法,對於在聚(全氟伸烷基醚)鏈的兩末端具有各一個羧基的化合物,使丙烯酸4-羥丁酯縮水甘油醚進行酯化反應而得之方法、使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進行酯化反應而得之方法、對於在聚(全氟伸烷基醚)鏈的兩末端具有各一個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使2-羥乙基丙烯醯胺進行反應之方法。於此等之中,從合成上容易得到之點來看,特佳為對於在聚(全氟伸烷基醚)鏈的兩末端具有各一個羥基的化合物,使(甲基)丙烯醯氯進行脫鹽酸反應而得之方法、與使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進行胺甲酸酯化反應而得之方法。
在此,製造聚合物(P1)的方法,可舉出在有機溶劑中,使用自由基聚合引發劑,使前述化合物(d1)及具有反應性官能基(R1)的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d2)以及進一步視需要的其它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進行聚合之方法。以在此所用的有機溶劑而言,較佳為酮類、酯類、醯胺類、亞碸類、醚類、烴類,具體而言可舉出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二甲亞碸、二乙醚、二異丙醚、四氫呋喃、二烷、甲苯、二甲苯等。此等係考慮沸點、相溶性、聚合性而適當地選擇。以自由基聚合引發劑而言,例如可例示過氧化苯甲醯基等的過氧化物、偶氮雙異丁腈等的偶氮化合物等。再者,視需要可使用月桂基硫醇、2-巰基乙醇、硫甘油、乙硫乙酸、辛硫乙酸等的鏈轉移劑。
所得之聚合物(P1)較佳為數量平均分子量在800~3,000的範圍者,更佳為在1,000~2,000的範圍者。又,聚合物(P1)較佳為重量平均分子量在1,500~20,000的範圍者,更佳為在2,000~8,000的範圍者。聚合物(P1)的平均分子量若在此等範圍,則可防止在聚合中發生交聯不溶化。又,可增多最終所得之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之1分子中的聚合性不飽和基之個數。
對如此所得之聚合物(P1),使具有對前述官能基(R1)有反應性的官能基(R2)與紫外線硬化性基之化合物(d3)進行反應,而得到目的之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
在此,前述化合物(d3)所具有的官能基(R2),例如可舉出羥基、異氰酸酯基、環氧基、羧基等。例如當反應性官能基(R1)為羥基時,可舉出異氰酸酯基當作官能基(R2),當反應性官能基(R1)為異氰酸酯基時,可舉出羥基當作官能基(R2),當反應性官能基(R1)為環氧基時,可舉出羧基當作官能基(R2),當反應性官能基(R1)為羧基時,可舉出環氧基當作官能基(R2)。
以如此的化合物(d3)而言,可使用與作為前述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d2)所例示的同樣者。又,作為其它具有二個以上的紫外線硬化性基者,亦可使用甲基丙烯酸2-羥基-3-丙烯醯氧基丙酯、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五丙烯酸酯。
於此等之中,尤其從紫外線等的活性能量線照射之聚合硬化性較佳之點來看,丙烯酸2-羥乙酯、丙烯酸2-羥丙酯、丙烯酸3-羥丙酯、丙烯酸2-羥丁酯、丙烯酸4-羥丁酯、1,4-環己烷二甲醇單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丙烯醯氧基丙酯、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五丙烯酸酯、N-(2-羥基乙基)丙烯醯胺、2-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丙烯酸4-羥丁酯縮水甘油醚、丙烯酸。
對前述聚合物(P1),使具有對前述官能基(R1)有反應性的官能基(R2)與紫外線硬化性基之化合物(d3)進行反應之方法,只要在化合物(d3)中的紫外線硬化性基不聚合的條件下進行即可,例如較佳為將溫度條件調節至30~120℃的範圍而使其反應。此反應較佳為在觸媒或聚合抑制劑的存在下進行,視需要可在有機溶劑的存在下進行。
例如,當前述官能基(R1)為羥基且前述官能基(R2)為異氰酸酯基時,或當前述官能基(R1)為異氰酸酯基且前述官能基(R2)為羥基時,使用對甲氧基苯酚、氫醌、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酚等作為聚合抑制劑,使用月桂酸二丁錫、二乙酸二丁錫、辛酸錫、辛酸鋅等作為胺甲酸酯化反應觸媒,在反應溫度40~120℃、尤其60~90℃使其反應的方法係較佳。又,當前述官能基(R1)為環氧基且前述官能基(R2)為羧基時,或當前述官能基(R1)為羧基且前述官能基(R2)為環氧基時,使用對甲氧基苯酚、氫醌、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酚等作為聚合抑制劑,使用三乙胺等的三級胺類、氯化四甲銨等的四級銨類、三苯膦等的三級膦類、氯化四丁鏻等的四級鏻類等作為酯化反應觸媒,在反應溫度80~130℃、尤其100~120℃使其反應者係較佳。
上述反應所用的有機溶劑較佳為酮類、酯類、醯胺類、亞碸類、醚類、烴類,具體而言可舉出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丙二醇單甲基醚醋酸酯、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二甲亞碸、二乙醚、二異丙醚、四氫呋喃、二烷、甲苯、二甲苯等。此等係可考慮沸點、相溶性而適當地選擇。
其次,為了製造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2),首先將具有反應性官能基(R1)的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d2)聚合而製造聚合物(P2)。此時,如前所述地與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d2)一起,亦可併用其它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而使其共聚合。聚合方法係與製造聚合物(P1)時相同,可舉出使用自由基聚合引發劑,使具有反應性官能基(R1)的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d2)、視需要的其它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進行聚合之方法。此時,較佳為在有機溶劑的存在下進行,視需要亦可使用鏈轉移劑。所可使用的有機溶劑、自由基聚合引發劑、鏈轉移劑係可使用與製造聚合物(P1)時同樣者。
如此所得之聚合物(P2)係GPC所測定的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在800~3,000的範圍者,較佳為在1,000~2,000的範圍者。又,聚合物(P2)較佳係重量平均分子量在1,200~6,000的範圍者,較佳為在1,500~5,000的範圍者。聚合物(P2)的平均分子量若在此等範圍,則可防止聚合中發生交聯不溶化。
其次,對所得之聚合物(P2),藉由使具有聚(全氟伸烷基醚)鏈與在其兩末端對於前述反應性官能基(R1)有反應性的官能基(R2)之化合物(d1’)、與具有對於前述官能基(R1)有反應性的官能基(R2)與紫外線硬化性基之化合物(d3)進行反應,而得到作為目的之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2)。
此時,亦可使化合物(d1’)先與聚合物(P2)反應後,使化合物(d3)反應,其相反的順序亦可。再者,也可使化合物(d1’)和化合物(d3)同時與聚合物(P2)反應。
又,從使本發明的效果變顯著之點來看,希望適當地調整聚合物(P2)中的反應性官能基(R1)之量以及化合物(d1’)和化合物(d3)對該反應性官能基(R1)之反應比例,具體而言聚合物(P2)中的反應性官能基(R1)之量若為100~200g/eq.的範圍,則在官能基濃度變高、耐鹼性更良好之點來看係較佳,又相對於1莫耳的反應性官能基(R1)而言,化合物(d1’)中的官能基(R2)為0.05~0.20莫耳之比例,而且相對於1莫耳的反應性官能基(R1)而言,化合物(d3)中之具有反應性的官能基(R2)為以0.80~0.95莫耳之比例進行反應為較佳。
在此,具有聚(全氟伸烷基醚)鏈與在其兩末端對於前述反應性官能基(R1)有反應性的官能基(R2)之化合物(d1’)中的官能基(R2),舉出有羥基、異氰酸酯基、環氧基、羧基等。例如當反應性官能基(R1)為羥基時,可舉出異氰酸酯基作為官能基(R2),當反應性官能基(R1)為異氰酸酯基時,可舉出羥基作為官能基(R2),當反應性官能基(R1)為環氧基時,可舉出羧基作為官能基(R2),當反應性官能基(R1)為羧基時,可舉出環氧基作為官能基(R2)。
以如此的化合物(d1’)而言,例如可舉出下述結構式d1’-1~d1’-6所示的化合物,及對此等的化合物以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等的多官能型異氰酸酯化合物、或雙酚型環氧樹脂等的二官能型環氧樹脂等所改性的化合物。另外,下述各結構式中的「-PFPE-」表示聚(全氟伸烷基醚)鏈。於此等之中,較佳為未改性的下述結構式d1’-1~d1’-6所示的化合物,尤其當官能基(R1)為異氰酸酯基時,從對於官能基(R1)的反應性優異之點來看,較佳為下述結構式d1’-1所示的化合物(d1’)。
又,在此所用的化合物(d3)係可使用與前述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之製造時所用的化合物(d3)相同者。
聚合物(P2)與化合物(d1’)及化合物(d3)的反應係如前述,可使聚合物(P2)與化合物(d1’)反應後,使化合物(d3)反應,亦可使聚合物(P2)與化合物(d3)反應後,使化合物(d1’)反應,或亦可同時使化合物(d1’)與化合物(d3)與聚合物(P2)反應。反應條件可為此等的任何方法,也可按照參與反應的官能基之種類來適當地選擇。
例如,當聚合物(P2)中的官能基(R1)及化合物(d1’)中的官能基(R2)之一方為羥基,另一方為異氰酸酯基時,或當聚合物(P2)中的官能基(R1)及化合物(d3)中的官能基(R2)之一方為羥基,另一方為異氰酸酯基時,使用對甲氧基苯酚、氫醌、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酚等作為聚合抑制劑,使用月桂酸二丁錫、二乙酸二丁錫、辛酸錫、辛酸鋅等作為胺甲酸酯化反應觸媒,在反應溫度40~120℃、尤其60~90℃使其反應的方法為較佳。
又,當聚合物(P2)中的官能基(R1)及化合物(d1’)中的官能基(R2)之一方為羧基,另一方為環氧基時,或當聚合物(P2)中的官能基(R1)及化合物(d3)中的官能基(R2)之一方為羧基,另一方為環氧基時,使用對甲氧基苯酚、氫醌、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酚等作為聚合抑制劑,使用三乙胺等三級胺類、氯化四甲銨等的四級銨類、三苯膦等的三級膦類、氯化四丁鏻等的四級鏻類等作為酯化反應觸媒,在反應溫度80~130℃、尤其100~120℃使其反應為較佳。
又,於此等的反應中可使用適合的有機溶劑,以可使用的有機溶劑而言,可舉出酮類、酯類、醯胺類、亞碸類、醚類、烴類,具體而言可舉出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丙二醇單甲基醚醋酸酯、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二甲亞碸、二乙醚、二異丙醚、四氫呋喃、二烷、甲苯、二甲苯等。此等係可考慮沸點、相溶性而適當地選擇。
又,前述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或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2)所代表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係較佳為數量平均分子量(Mn)為1,000~10,000的範圍,而且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2,000~100,000的範圍,更佳為數量平均分子量(Mn)為1,500~5,000的範圍,而且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4,000~50,000的範圍。若為此等的平均分子量之範圍者,則從在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的製造時不會產生膠化,更且得到高交聯而顯像性優異的塗膜之點來看係較佳。
在此,數量平均分子量(Mn)及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以GPC測定為根據的聚苯乙烯換算值。另外,GPC的測定條件係如以下。
[GPC的測定條件]
測定裝置: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HLC-8220 GPC」、
管柱: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保護管柱「HHR-H」(6.0mmI.D.×4cm)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 GMHHR」(7.8mmI.D.×30cm)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 GMHHR」(7.8mmI.D.×30cm)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 GMHHR」(7.8mmI.D.×30cm)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 GMHHR」(7.8mmI.D.×30cm)
檢測器:ELSD(Ortec製「ELSD2000」)
數據處理: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GPC-8020型II 4.10版」
測定條件:管柱溫度40℃,展開溶劑四氫呋喃,流速1.0ml/分鐘
標準:依照前述「GPC-8020型II 4.10版」的測定手冊,使用分子量為已知的下述單分散聚苯乙烯。
(使用的聚苯乙烯)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A-500」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A-1000」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A-2500」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A-5000」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F-1」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F-2」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F-4」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F-10」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F-20」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F-40」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F-80」
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F-128」
試料:以微過濾器過濾樹脂固體成分換算為1.0質量%的四氫呋喃溶液者(100μl)。
又,前述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中的氟原子之含有率較佳為2~35質量%的範圍,更佳為5~25質量%的範圍。前述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中的氟原子之含有率若為此範圍,則得到高的防污性。
再者,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中的紫外線硬化性基之含量,較佳為紫外線硬化性基當量200~900g/eq.的範圍,更佳為200~600g/eq.的範圍。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中的紫外線硬化性基之含量若為此範圍,則硬化塗膜的防污性、指紋擦去性優異。
前述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的含量,相對於光碟用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的總量而言,較佳為0.1~5質量%的範圍,更佳為0.1~3質量%的範圍。前述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即使為該少量的含量,也可展現適宜的防污性、指紋擦去性,可實現適宜的相溶性。
(光硬化性化合物)
以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光硬化性化合物而言,可使用不飽和聚酯型、丙烯酸型、硫醇‧烯型、環氧型等各種的光硬化性化合物,使用作為光資訊記錄媒體的硬質塗層用時可考慮硬度或彈性模數、與所黏著的基板之黏著性、塗布時的黏度等而適當地選擇。
其中,以光資訊記錄媒體用途而言,較佳為使用透明且耐候性良好的作為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之丙烯酸型光硬化性化合物。以如此的丙烯酸型光硬化性化合物而言,例如可使用下述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或(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
以(甲基)丙烯酸酯單體而言,可適宜地使用一分子中具有一個丙烯醯基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具有二個丙烯醯基的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具有三個以上的丙烯醯基之二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以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之例而言,可舉出(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十三酯、(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異十八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等的脂肪族(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壬基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壬基苯氧基乙基四氫糠酯、己內酯改性(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丙烯醯基啉、(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等的芳香族(甲基)丙烯酸酯。又,作為脂環式的單體,亦可使用(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甲基)丙烯酸降莰酯、2-(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2-甲基雙環庚烷金剛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環十二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等。此外,也可使用丙烯醯基啉、環氧乙烷改性磷酸(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改性烷基化磷酸(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N-乙烯吡咯啶酮、N-乙烯己內醯胺、乙烯基醚單體等。
以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之例而言,可舉出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3-甲基-1,5-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1,8-辛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於1莫耳的新戊二醇加成4莫耳以上的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而得之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又,作為脂環式的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亦可使用降莰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降莰烷二乙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於降莰烷二甲醇加成2莫耳的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而得之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環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環癸烷二乙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於三環癸烷二甲醇加成2莫耳的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而得之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五環十五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五環十五烷二乙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於五環十五烷二甲醇加成2莫耳的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而得之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於五環十五烷二乙醇加成2莫耳的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而得之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羥甲基二環戊烷二(甲基)丙烯酸酯、羥基三甲基乙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此等單官能及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係可適合使用於塗附時的黏度之調整或交聯密度之調整等,(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改性(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丙烯醯基啉、(甲基)丙烯酸異莰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於1莫耳的新戊二醇加成4莫耳以上的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而得之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因為在使用聚碳酸酯作為所積層的基板時,可賦予良好的黏著性故較佳,尤其可使用(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又,具有脂環式結構者,係藉由具有完整的環結構,而可對所得之硬化物賦予在高溫的高彈性模數與高玻璃轉移溫度。
作為三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使用雙(2-丙烯醯氧基乙基)羥乙基三聚異氰酸酯、雙(2-丙烯醯氧基丙基)羥丙基三聚異氰酸酯、雙(2-丙烯醯氧基丁基)羥丁基三聚異氰酸酯、雙(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羥乙基三聚異氰酸酯、雙(2-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羥丙基三聚異氰酸酯、雙(2-甲基丙烯醯氧基丁基)羥丁基三聚異氰酸酯、參(2-丙烯醯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參(2-丙烯醯氧基丙基)三聚異氰酸酯、參(2-丙烯醯氧基丁基)三聚異氰酸酯、參(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參(2-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聚異氰酸酯、參(2-甲基丙烯醯氧基丁基)三聚異氰酸酯、三羥甲基丙烷參(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參(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於1莫耳的三羥甲基丙烷加成3莫耳以上的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而得之三醇的二或參(甲基)丙烯酸酯、於1莫耳的新戊四醇加成4莫耳以上的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而得之四醇的四(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
此等三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由於可對硬化物賦予高的彈性模數而較佳。其中,特佳可使用參(2-丙烯醯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參(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三羥甲基丙烷參(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參(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於1莫耳的三羥甲基丙烷加成3~6莫耳的環氧乙烷而得之三醇的參(甲基)丙烯酸酯、及於1莫耳的新戊四醇加成4~8莫耳的環氧乙烷而得之四醇的四(甲基)丙烯酸酯,因為硬化後可賦予特別高的彈性模數。
又,亦較佳為在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中併用(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以該寡聚物而言,可適合地使用具有剛性的結構之環氧(甲基)丙烯酸酯。以環氧(甲基)丙烯酸酯而言,可舉出藉由雙酚A與表氯醇之反應物和(甲基)丙烯酸之反應所合成的雙酚A型環氧(甲基)丙烯酸酯、藉由雙酚S與表氯醇之反應物和(甲基)丙烯酸之反應所合成的雙酚S型環氧(甲基)丙烯酸酯、藉由雙酚F與表氯醇之反應物和(甲基)丙烯酸之反應所合成的雙酚F型環氧(甲基)丙烯酸酯、藉由苯酚酚醛清漆與表氯醇之反應物和(甲基)丙烯酸之反應所合成的苯酚酚醛清漆型環氧(甲基)丙烯酸酯等。此等雙酚型的環氧(甲基)丙烯酸酯係可對所得之硬化物賦予高的彈性模數、高的硬度。其中,較佳可使用雙酚A型的環氧(甲基)丙烯酸酯。
又,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亦可適宜使用,以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而言,較佳可使用由分子內具有二個以上的異氰酸酯基之化合物、與具有羥基和(甲基)丙烯醯基的化合物、與分子內具有二個以上的羥基之化合物所得之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又,亦較佳可使用使具有羥基與(甲基)丙烯醯基的化合物與分子內具有二個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反應而得之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再者,其它寡聚物亦可適宜使用,亦可併用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等。
(聚合引發劑)
於本發明的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中,視需要可使用光聚合引發劑。以光聚合引發劑而言,可使用周知慣用的任一者,但分子裂解型或奪氫型者係適合作為本發明所使用的光聚合引發劑。
以光聚合引發劑而言,例如可使用苯偶姻異丁基醚、2,4-二乙基噻噸酮、2-異丙基噻噸酮、二苯乙二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苯偶姻乙基醚、苄基二甲基縮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1-酮、1-(4-異丙基苯基)-2-羥基-2-甲基丙-1-酮及2-甲基-1-(4-甲基硫苯基)-2-啉基丙-1-酮、2-羥基-1-{4-[4-(2-羥基-2-甲基-丙醯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1-酮、1-[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甲基-1-丙-1-酮、汽巴日本(股)公司製Irgacure 754、日本Siberhegner(股)公司製ESACURE KIP 150等的分子裂解型、或二苯基酮、4-苯基二苯基酮、異酞基苯酮、4-苯甲醯基-4’-甲基-二苯基硫化物等的奪氫型光聚合引發劑。
以該光聚合引發劑而言,較佳為在所採用的光資訊記錄媒體中不吸收進行資訊讀取或寫入的光之波長者,例如當採用於藍光雷射光碟時,較佳可使用400nm附近的光吸收少者。
(添加劑)
又,以添加於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的任意成分而言,有如以下者,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可使用。例如,作為對於光聚合引發劑的增感劑,有三甲胺、甲基二甲醇胺、三乙醇胺、對二甲胺基苯乙酮、對二甲胺基苯甲酸乙酯、對二甲胺基苯甲酸異戊酯、N,N-二甲基苄胺及4,4’-雙(二乙胺基)二苯基酮等,再者亦可併用與前述光聚合性化合物不發生加成反應的胺類。當然,此等較佳為選擇使用對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的溶解性優異且不阻礙紫外線透過性者。
另外,為了提高硬化物的硬度,可含有矽石粒子等的無機成分,但亦可不使用使無機粒子分散的溶劑,而且為了不發生無機粒子所致的光散射等問題,較佳為不含有無機粒子。
含有上述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的本發明之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係適宜用於光碟的最外層,特別適用作為在信號的記錄或回收中使用波長為370~430nm的藍光雷射之光碟的最外層。
本發明的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只要按照光碟的構成來適宜地摻合上述例示的(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或(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即可,例如作為薄的硬質塗層設置於光碟的最外層時,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在25℃的B型黏度較佳為20~150mPa‧s的範圍。藉由成為該黏度,可用旋塗機等的塗布合適地將1~10μm左右的薄塗層作為最外層形成。
又,作為硬質塗層使用時,紫外線硬化後的硬化膜在25℃的彈性模數較佳為1000~4000MPa的範圍,更佳為1500~3000的範圍。藉由使硬化膜的彈性模數成為該範圍,可特別適合於抑制損傷或硬化膜的破裂。
作為硬質塗層使用時,本發明的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較佳為含有三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又,亦較佳為含有雙酚型的環氧丙烯酸酯及/或胺甲酸酯丙烯酸酯,再者,藉由併用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一官能及/或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適宜地調整硬度或彈性模數、與所黏著的基板之黏著性、塗布時的黏度等。各自的含量係可按照所需要的特性進行適宜調整,但於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中較宜使用30質量%以下的環氧(甲基)丙烯酸酯及/或胺甲酸酯丙烯酸酯,較佳含有1~30質量%,更佳含有5~15質量%。藉由以該範圍含有環氧(甲基)丙烯酸酯,因為可對所得之硬化物賦予高的硬度,同時亦可合適地調整塗附時的黏度,在翹曲的減低亦為有效故較佳。藉由以該範圍含有胺甲酸酯丙烯酸酯,可對硬化膜賦予柔軟性,而有效於翹曲的減低。又,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較佳為2~80質量%,更佳為30~70質量%。再者,一官能及/或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較佳為5~50質量%,更佳為10~40質量%。一至三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之比率,必須按照所使用的(甲基)丙烯酸酯之種類進行適宜調整,但藉由在上述範圍內調整,可使塗附時的黏度或硬化後的交聯密度成為合適的範圍,可對硬化物賦予高的硬度,同時可減低硬化物的翹曲。
本發明的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亦可適用作為以厚度為70~110μm左右的透光層當作最外層的不具有硬質塗層的光碟之最外層。採用於以透光層當作最外層的光碟時,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在25℃的B型黏度較佳為500~3000mPa‧s,更佳為800~2000mPa‧s。由於成為該黏度,可藉由旋塗機等的塗布而合適地將70~110μm左右的厚膜之透光層作為最外層形成。
又,作為透光層使用時,紫外線硬化後的硬化膜在25℃的彈性模數較佳為100~2000MPa的範圍,更佳為200~1500的範圍。藉由使硬化膜的彈性模數成為該範圍,可特別適合地抑制損傷或硬化膜的翹曲。
[光碟]
本發明的光碟係藉由使用上述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作為最外層,而可實現適宜的耐指紋附著性或指紋擦去性。以本發明的光碟之構成例而言,可例示具有硬質塗層作為最外層的構成、或不具有該硬質塗層而以透光層作為最外層的構成。於本發明中,可為任一構成的光碟。即使為任一構成,也可採用上述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的硬化膜作為最外層,故可良好地透過光,同時具有優異的防污性或污髒的拂拭性,而且即使長期間經過後或在高溫高濕環境下放置時,亦可展現安定的防污性。因此,本發明的光碟係不易發生光碟表面的光散射,可良好地進行光所致的資訊讀取或寫入。
就以透光層為最外層的光碟而言,在基板上至少依順序積層光反射層、資訊記錄層及透光層,通過前述透光層藉由藍光雷射光進行資訊的記錄或回收之光碟係為合適。以具有硬質塗層作為最外層的光碟而言,在基板上至少依順序積層光反射層、資訊記錄層及透光層,具有硬質塗層作為最外層,通過前述硬質塗層藉由藍光雷射光進行資訊的記錄或回收之光碟係為合適。
本發明的光碟之透光層,較佳為高效率地透過雷射光的振盪波長為370~430nm的藍光雷射,405nm的光在100μm的厚度之透過率較佳為85%以上,特佳為90%以上。
本發明的光碟之透光層的厚度較佳為70~110μm。透光層的厚度通常係設定在約100μm,由於厚度對透光率或信號的讀取及記錄造成大的影響,故必須充分的管理。
於透光層的彈性模數中,在25℃的彈性模數較佳為100~2000MPa的範圍,更佳為200~1500的範圍。藉由使硬化膜的彈性模數成為該範圍,變得容易實現損傷的防止與硬化膜的翹曲之減低。
以光反射層而言,只要是將雷射光反射,可形成能記錄.回收的光碟者即可,例如可使用金、銅、鋁等的金屬或其合金、矽等的無機化合物。其中,從400nm附近的光之反射率高來看,較佳為使用銀或以銀為主成分的合金。光反射層的厚度較佳為10~60nm左右的厚度。
以基板而言,可使用圓盤形狀的圓形樹脂基板,以該樹脂而言較佳可使用聚碳酸酯。當光碟為回收專用時,在基板上擔任資訊記錄的凹坑係形成在與光反射層所積層的表面上。
於光碟上設有硬質塗層時,該硬質塗層較佳為1~10μm的厚度,特佳為2~5μm。藉由成為2~5μm的膜厚,尤其可減少翹曲變化量。
又,作為硬質塗層,為了減低損傷,較佳為具有高的硬度者,表面鉛筆硬度較佳為2H以上,更佳為4H以上。
以硬質塗層的彈性模數而言,在25℃的彈性模數較佳為1000~4000MPa的範圍,更佳為1500~3000的範圍。彈性模數為上述範圍者,當彈性模數低時膜會變軟,相反地彈性模數高者係膜變脆而不宜。
又,於可寫入的記錄型光碟時,在光反射層與透光層之間設置資訊記錄層。本發明的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係即使於指紋等的油分附著時,液滴尺寸也小,在光記錄時不易發生記錄錯誤,故適合用於記錄型的光碟。以記錄型光碟的資訊記錄層而言,只要是可進行資訊記錄‧回收即可,亦可為相變化型記錄層、光磁性記錄層或有機色素型記錄層的任一者。
當資訊記錄層為相變化型記錄層時,該資訊記錄層通常由介電體層與相變化膜所構成。介電體層係要求發生於緩衝相變化層的熱之機能、調整光碟的反射率之機能,使用ZnS與SiO2 的混合組成。相變化膜係藉由膜的相變化而在非晶狀態與結晶狀態產生反射率差者,可使用Ge-Sb-Te系、Sb-Te系、Ag-In-Sb-Te系合金。
本案發明的光碟亦可形成二個以上的資訊記錄部位。例如,於回收專用光碟的情況,可在具有凹坑的基板上積層第一光反射層、第一透光層,在該第一透光層上或積層其它層,於該層上形成第二光反射層、第二透光層。在此情況,在第一透光層或其上所積層的其它層上形成凹坑。又,於可進行記錄‧回收的光碟的情況,為在基板上具有積層資訊記錄層、光反射層及透光層的構成者,而於該透光層上進一步形成第二光反射層、第二資訊記錄層、第二透光層而具有二層的資訊記錄層之構成,或亦可同樣地將層進行積層而具有三層以上的資訊記錄層之構成。於積層複數層時,適宜調整而使得各層的層厚度之和成為上述的厚度即可。
於本發明的光碟中,有回收專用的光碟與可記錄‧回收的光碟。回收專用的光碟係可藉由於將一片圓形樹脂基板射出成形時,設置資訊記錄層的凹坑,接著在該資訊記錄層上形成光反射層,再經由旋塗法等在該光反射層上塗布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後,藉由紫外線照射使其硬化,形成透光層而製造。又,可記錄‧回收的光碟係可藉由在一片圓形樹脂基板上形成光反射層,接著設置相變化膜或光磁性記錄膜等的資訊記錄層,再經由旋塗法等在該光反射層上塗布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後,藉由紫外線照射使其硬化,形成透光層而製造。
藉由紫外線照射光反射層上所塗布的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而使其硬化時,例如亦可以使用金屬鹵素燈、高壓水銀燈等的連續光照射方式來進行,也可以USP5904795記載的閃光照射方式來進行。從可有效率地硬化之點來看,閃光照射方式為更佳。
於照射紫外線時,較佳為控制累計光量以使得成為0.05~1J/cm2 。累計光量更佳為0.05~0.8J/cm2 ,特佳為0.05~0.6J/cm2 。使用於本發明的光碟之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係即使累計光量為少量,也充分硬化,不發生光碟端面或表面的發黏,更且不發生光碟的翹曲或變形。
[實施態樣]
以下,作為本發明的光碟之具體例,顯示單層型光碟及二層型光碟的具體構造之一例。
於本發明的光碟之中,以單層型光碟的較佳實施態樣而言,例如像圖1所示,可例示於基板1上積層光反射層2與透光層3,自透光層側入射藍光雷射而進行資訊記錄或回收之構造。圖中的凹凸係示意地表示記錄軌跡(溝紋)者。透光層3係由含有本發明的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之硬化物的積層體所成之層,其厚度為100±10μm的範圍。基板1的厚度為1.1mm左右,光反射膜係銀等的薄膜。又,如圖2所示,亦可較佳地例示在該構造上設有硬質塗層的構造。
以多層型光碟的較佳實施態樣而言,例如像圖3所示,可例示在基板1上積層光反射層5與透光層6,進一步於其上積層光反射層2與透光層3,自透光層3側入射藍光雷射而進行資訊的記錄或回收之二層型光碟的構造。透光層3及透光層6係由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的硬化物所成之層,至少任一層係由本發明的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所成之層。以層的厚度而言,透光層3的厚度與透光層6的厚度之和為100±10μm的範圍。基板1的厚度為1.1mm左右,光反射膜係銀等的薄膜。
於該構造的二層型光碟中,由於記錄軌跡(溝紋)係亦形成在透光層6的表面,故透光層6亦可為由在黏著性優異的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之硬化膜所成的層上,能適宜地形成記錄軌跡的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之硬化膜所成的層所積層之複層所形成。又,於該多層型光碟中,如圖4所示,亦可為設有硬質塗層作為最外層的構造。
以下說明圖1所示的光碟之製造方法。
首先,藉由將聚碳酸酯樹脂射出成形,製作具有稱為記錄軌跡(溝紋)的用於追蹤雷射光的導溝之基板1。其次,於基板1的記錄軌跡側之表面上,藉由濺鍍或蒸鍍銀合金等而形成光反射層2。於其上形成由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所成的透光層後,塗布本發明的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由光碟的一面或兩面照射紫外線,而使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硬化,形成透光層3,製作圖1的光碟。
以下說明圖3所示的光碟之製造方法。
首先,藉由將聚碳酸酯樹脂射出成形,製作具有稱為記錄軌跡(溝紋)的用於跟蹤雷射光的導溝之基板1。其次,於基板1的記錄軌跡側之表面上,藉由濺鍍或蒸鍍銀合金等而形成光反射層6。
於其上,形成本發明的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或任意的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之透光層5,而於該情況下使用模具將記錄軌跡(溝紋)轉印至表面上。轉印記錄軌跡(溝紋)的步驟係如以下。於基板1上所形成的光反射層6上,塗布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在其上貼合用於記錄軌跡(溝紋)的模具,自此經貼合的光碟之一面或兩面照射紫外線,以使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硬化。然後,剝離模具,藉由在透光層5之具有記錄軌跡(溝紋)側的表面上濺鍍或蒸鍍銀合金等而形成光反射層2,於其上塗附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後,藉由紫外線照射以使其硬化,而形成透光層3,而可製作圖3的光碟。又,使用相變化型記錄層於光反射層時,亦可藉由與上述同樣的方法來製作光碟。
[實施例]
其次,舉出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不受此等實施例所限定。
(合成例1)
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冷卻管、滴液裝置的玻璃燒瓶中,投入20質量份的下述式(X-1)所示的在兩末端具有羥基的全氟聚醚化合物、20質量份作為溶劑的二異丙醚、0.02質量份作為聚合抑制劑的對甲氧基苯酚、3.1質量份作為中和劑的三乙胺,在空氣氣流下開始攪拌,邊將燒瓶內保持在10℃邊以1小時滴下2.7質量份的丙烯醯氯。滴下結束後,在10℃攪拌1小時,進行升溫,在30℃攪拌1小時後,升溫至50℃,攪拌10小時,以進行反應。以氣相層析術測定確認丙烯醯氯的消失。接著,追加40質量份作為溶劑的二異丙醚後,混合80質量份的離子交換水,攪拌後靜置,使水層分離而去除,重複此方法的洗淨3次。接著,添加0.02質量份作為聚合抑制劑的對甲氧基苯酚,添加8質量份作為脫水劑的硫酸鎂,靜置1日而完全脫水後,過濾分離脫水劑。
(式中,X係全氟亞甲基及全氟伸乙基,每1分子中的全氟亞甲基係平均存在7個,全氟伸乙基係平均存在8個,氟原子之數平均為46。又,以GPC測定的數量平均分子量係1,500)。
其次,藉由在減壓下餾去溶劑,而得到下述結構式(d1-1-1)所示的單體。
(式中,X係全氟亞甲基及全氟伸乙基,每1分子中的全氟亞甲基係平均存在7個,全氟伸乙基係平均存在8個,氟原子之數平均為46)。
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冷卻管、滴液裝置的另一玻璃燒瓶中,投入63.0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在氮氣流下邊攪拌邊升溫至105℃。接著,將21.5質量份的在上述所得之單體(d1-1-1)、41.3質量份的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135.4質量份的混合有9.4質量份作為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第三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與126.0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之引發劑溶液的3種類之滴下液各自設置於各別的滴液裝置,邊將燒瓶內保持在105℃邊同時以2小時滴下。滴下結束後,在105℃攪拌10小時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而得到聚合物(P1-1)。
其次,於在上述所得之聚合物(P1-1)中,投入74.7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0.1質量份作為聚合抑制劑的對甲氧基苯酚、0.06質量份作為胺甲酸酯化觸媒的月桂酸二丁錫,在空氣氣流下開始攪拌,邊保持60℃邊以1小時滴下44.8質量份2-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滴下結束後,在60℃攪拌1小時後,升溫至80℃,攪拌10小時以進行反應,結果藉由IR光譜的測定確認異氰酸酯基的消失。接著,以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稀釋後,藉由過濾而過濾分離不溶於溶液之物,得到含有20質量%的具聚合性基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之甲基乙基酮溶液。用GPC(聚苯乙烯換算分子量)測定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的分子量,結果數量平均分子量為2,4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7,100,最大分子量為20萬。又,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中的氟含量為11質量%,紫外線硬化性基當量為339g/eq.。
(合成例2)
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冷卻管、滴液裝置的玻璃燒瓶中,投入68.3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邊在氮氣流下攪拌邊升溫至105℃。接著,將32.3質量份的在合成例1所得之單體(d1-1-1)、36.0質量份的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146.7質量份的混合有10.2質量份作為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第三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與136.5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之引發劑溶液的3種類之滴下液各自設置於各別的滴液裝置,邊將燒瓶內保持在105℃邊同時以2小時滴下。滴下結束後,在105℃攪拌10小時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而得到聚合物(P1-2)。
其次,於在上述所得之聚合物(P1-2)中,投入75.1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0.1質量份作為聚合抑制劑的對甲氧基苯酚、0.06質量份作為胺甲酸酯化觸媒的辛酸錫,在空氣氣流下開始攪拌,邊保持60℃邊以1小時滴下39.2質量份的2-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滴下結束後,在60℃攪拌1小時後,升溫至80℃,攪拌10小時以進行反應,結果藉由IR光譜的測定確認異氰酸酯基的消失。接著,以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稀釋後,藉由過濾而過濾分離不溶於溶液之物,得到含有20質量%的具聚合性基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2)之甲基乙基酮溶液。用GPC(聚苯乙烯換算分子量)測定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2)的分子量,結果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7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700,最大分子量為10萬。又,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2)中的氟含量為17質量%,紫外線硬化性基當量為387g/eq.。
(合成例3)
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冷卻管、滴液裝置的玻璃燒瓶中,投入107.4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邊在氮氣流下攪拌邊升溫至115℃。接著,將38.5質量份的在合成例1所得之單體(d1-1-1)、32.8質量份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120.6質量份的混合有10.7質量份作為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第三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與109.9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之引發劑溶液的3種類之滴下液各自設置於各別的滴液裝置,邊將燒瓶內保持在115℃邊同時以2小時滴下。滴下結束後,在115℃攪拌10小時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而得到聚合物(P1-3)。
其次,於在上述所得之聚合物(P1-3)中,投入106.9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0.1質量份作為聚合抑制劑的對甲氧基苯酚、0.03質量份作為胺甲酸酯化觸媒的辛酸錫,在空氣氣流下開始攪拌,邊保持60℃邊以1小時滴下35.6質量份的2-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滴下結束後,在60℃攪拌1小時後,升溫至80℃,攪拌10小時以進行反應,結果藉由IR光譜的測定確認異氰酸酯基的消失。接著,以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稀釋後,藉由過濾而過濾分離不溶於溶液之物,得到含有20質量%的具聚合性基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3)之甲基乙基酮溶液。用GPC(聚苯乙烯換算分子量)測定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3)的分子量,結果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8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900,最大分子量為8萬。又,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3)中的氟含量為20質量%,紫外線硬化性基當量為423g/eq.。
(合成例4)
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冷卻管、滴液裝置的玻璃燒瓶中,投入44.2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邊在氮氣流下攪拌邊升溫至105℃。接著,將38.5質量份的在合成例1所得之單體(d1-1-1)、32.8質量份的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混合有10.7質量份作為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第三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與88.3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之引發劑溶液的3種類之滴下液各自設置於各別的滴液裝置,邊將燒瓶內保持在105℃邊同時以2小時滴下。滴下結束後,在105℃攪拌10小時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而得到聚合物(P1-4)。
其次,於在上述所得之聚合物(P1-4)中,投入106.9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0.1質量份作為聚合抑制劑的對甲氧基苯酚、0.03質量份作為胺甲酸酯化觸媒的辛酸錫,在空氣氣流下開始攪拌,邊保持60℃邊以1小時滴下35.6質量份的2-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滴下結束後,在60℃攪拌1小時後,升溫至80℃,攪拌10小時以進行反應,結果藉由IR光譜的測定確認異氰酸酯基的消失。接著,以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稀釋後,藉由過濾而過濾分離不溶於溶液之物,得到含有20質量%的具聚合性基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4)之甲基乙基酮溶液。用GPC(聚苯乙烯換算分子量)測定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4)的分子量,結果數量平均分子量為3,0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5,000,最大分子量為150萬。又,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4)中的氟含量為20質量%,紫外線硬化性基當量為423g/eq.。圖1中顯示所得之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4)的IR光譜圖,圖2中顯示13 C-NMR的圖。
(合成例5)
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冷卻管、滴液裝置的玻璃燒瓶中,投入29.1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邊在氮氣流下攪拌邊升溫至105℃。接著,將38.5質量份的在實施例1所得之單體(d1-1-1)、32.8質量份的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混合有10.7質量份作為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第三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與58.1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之引發劑溶液的3種類之滴下液各自設置於各別的滴液裝置,邊將燒瓶內保持在105℃邊同時以2小時滴下。滴下結束後,在105℃攪拌10小時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而得到聚合物(P1-5)。
其次,於在上述所得之聚合物(P1-5)中,投入106.9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0.1質量份作為聚合抑制劑的對甲氧基苯酚、0.03質量份作為胺甲酸酯化觸媒的辛酸錫,在空氣氣流下開始攪拌,邊保持60℃邊以1小時滴下35.6質量份的2-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滴下結束後,在60℃攪拌1小時後,升溫至80℃,攪拌10小時以進行反應,結果藉由IR光譜的測定確認異氰酸酯基的消失。接著,以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稀釋後,藉由過濾而過濾分離不溶於溶液之物,得到含有20質量%的具聚合性基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5)之甲基乙基酮溶液。用GPC(聚苯乙烯換算分子量)測定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5)的分子量,結果數量平均分子量為3,2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87,000,最大分子量為700萬。又,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5)中的氟含量為20質量%,紫外線硬化性基當量為423g/eq.。
(合成例6)
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冷卻管、滴液裝置的玻璃燒瓶中,投入36.8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邊在氮氣流下攪拌邊升溫至105℃。接著,將42.8質量份的在實施例1所得之單體(d1-1-1)、30.7質量份的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混合有11.0質量份作為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第三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與73.5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之引發劑溶液的3種類之滴下液各自設置於各別的滴液裝置,邊將燒瓶內保持在105℃邊同時以2小時滴下。滴下結束後,在105℃攪拌10小時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而得到聚合物(P1-6)。
其次,於在上述所得之聚合物(P1-6)中,投入107.0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0.1質量份作為聚合抑制劑的對甲氧基苯酚、0.03質量份作為胺甲酸酯化觸媒的辛酸錫,在空氣氣流下開始攪拌,邊保持60℃邊以1小時滴下33.5質量份的2-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滴下結束後,在60℃攪拌1小時後,升溫至80℃,攪拌10小時以進行反應,結果藉由IR光譜的測定確認異氰酸酯基的消失。接著,以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稀釋後,藉由過濾而過濾分離不溶於溶液之物,得到含有20質量%的具聚合性基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6)之甲基乙基酮溶液。用GPC(聚苯乙烯換算分子量)測定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6)的分子量,結果數量平均分子量為2,5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4,000,最大分子量為60萬。又,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6)中的氟含量為23質量%,紫外線硬化性基當量為450g/eq.。
(合成例7)
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冷卻管、滴液裝置的玻璃燒瓶中,投入32.3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邊在氮氣流下攪拌邊升溫至105℃。接著,將42.8質量份的在實施例1所得之單體(d1-1-1)、29.0質量份的丙烯酸2-羥乙酯、混合有7.1質量份作為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第三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與75.5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之引發劑溶液的3種類之滴下液各自設置於各別的滴液裝置,邊將燒瓶內保持在105℃邊同時以2小時滴下。滴下結束後,在105℃攪拌10小時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而得到聚合物(P1-7)。
其次,於在上述所得之聚合物(P1-7)中,投入107.0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0.1質量份作為聚合抑制劑的對甲氧基苯酚、0.03質量份作為胺甲酸酯化觸媒的辛酸錫,在空氣氣流下開始攪拌,邊保持60℃邊以1小時滴下21.6質量份的2-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滴下結束後,在60℃攪拌1小時後,升溫至80℃,攪拌10小時以進行反應,結果藉由IR光譜的測定確認異氰酸酯基的消失。接著,以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稀釋後,藉由過濾而過濾分離不溶於溶液之物,得到含有20質量%的具聚合性基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7)之甲基乙基酮溶液。用GPC(聚苯乙烯換算分子量)測定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7)的分子量,結果數量平均分子量為3,1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7,300,最大分子量為14萬。又,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7)中的氟含量為23質量%,紫外線硬化性基當量為429g/eq.。
(合成例8)
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冷卻管、滴液裝置的玻璃燒瓶中,投入81.9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邊在氮氣流下攪拌邊升溫至105℃。接著,將30.3質量份的在實施例1所得之單體(d1-1-1)、51.6質量份下述式(d2-1)所示之含有聚氧伸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式中的n平均為5)、混合有12.2質量份作為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第三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與69.9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之引發劑溶液的3種類之滴下液各自設置於各別的滴液裝置,邊將燒瓶內保持在105℃邊同時以2小時滴下。滴下結束後,在105℃攪拌10小時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而得到聚合物(P1-8)。
其次,於在上述所得之聚合物(P1-8)中,投入70.7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0.1質量份作為聚合抑制劑的對甲氧基苯酚、0.06質量份作為胺甲酸酯化觸媒的辛酸錫,在空氣氣流下開始攪拌,邊保持60℃邊以1小時滴下18.1質量份的2-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滴下結束後,在60℃攪拌1小時後,升溫至80℃,攪拌10小時以進行反應,結果藉由IR光譜的測定確認異氰酸酯基的消失。接著,以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稀釋後,藉由過濾而過濾分離不溶於溶液之物,得到含有20質量%的具聚合性基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8)之甲基乙基酮溶液。用GPC(聚苯乙烯換算分子量)測定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8)的分子量,結果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8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400,最大分子量為9萬。又,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8)中的氟含量為17質量%,紫外線硬化性基當量為780g/eq.。
(合成例9)
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冷卻管、滴液裝置的玻璃燒瓶中,投入56.2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邊在氮氣流下攪拌邊升溫至105℃。接著,將38.7質量份的在實施例1所得之單體(d1-1-1)、16.6質量份的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21.9質量份的下述式(d2-2)所示的不飽和脂肪酸羥烷酯改質ε-己內酯(式中的n平均為1)、混合有11.6質量份作為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第三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與112.3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之引發劑溶液的4種類之滴下液各自設置於各別的滴液裝置,邊將燒瓶內保持在105℃邊同時以2小時滴下。滴下結束後,在105℃攪拌10小時後,得到聚合物(P1-9)之溶液。
其次,於在上述所得的聚合物(P1-9)之溶液中,投入0.1質量份作為聚合抑制劑的對甲氧基苯酚、0.06質量份作為胺甲酸酯化觸媒的辛酸錫,在空氣氣流下開始攪拌,邊保持60℃邊以1小時滴下30.3質量份的2-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滴下結束後,在60℃攪拌1小時後,升溫至80℃,攪拌10小時以進行反應,結果藉由IR光譜的測定確認異氰酸酯基的消失。接著,以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稀釋後,藉由過濾而過濾分離不溶於溶液之物,得到含有20質量%的具聚合性基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9)之甲基乙基酮溶液。用GPC(聚苯乙烯換算分子量)測定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9)的分子量,結果數量平均分子量為2,1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5,100,最大分子量為60萬。又,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9)中的氟含量為20質量%,紫外線硬化性基當量為500g/eq.。
(合成例10)
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冷卻管、滴液裝置的玻璃燒瓶中,投入20質量份的下述結構式(X-1)所示的含有兩末端羥基之全氟聚醚化合物(X-1)、10質量份作為溶劑的二異丙醚、0.006質量份作為聚合抑制劑的對甲氧基苯酚及3.3質量份作為中和劑的三乙胺,在空氣氣流下開始攪拌,邊將燒瓶內保持在10℃邊以2小時滴下3.1質量份的甲基丙烯醯氯。滴下結束後,在10℃攪拌1小時,進行升溫,在30℃攪拌1小時後,升溫至50℃,攪拌10小時以進行反應,藉由氣相層析術測定確認甲基丙烯醯氯的消失。
(式中,X係全氟亞甲基及全氟伸乙基,每1分子中的全氟亞甲基係平均存在7個,全氟伸乙基係平均存在8個,氟原子之數平均為46。又,GPC所測定的數量平均分子量係1,500)。
其次,追加72質量份作為溶劑的二異丙醚後,混合72質量份的離子交換水,攪拌後靜置,使水層分離而去除,重複此方法的洗淨3次。接著,添加8質量份作為脫水劑的硫酸鎂,靜置1日而完全脫水後,過濾分離脫水劑而得到濾液。藉由在減壓下餾去此濾液的溶劑,而得到20.8質量份作為化合物(A)的下式所示之單體(d1-2-1)。
(式中,X係全氟亞甲基及全氟伸乙基,每1分子中的全氟亞甲基係平均存在7個,全氟伸乙基係平均存在8個,氟原子之數平均為46)。
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冷卻管、滴液裝置的玻璃燒瓶中,投入57.3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在氮氣流下邊攪拌邊升溫至105℃。接著,將19.6質量份的在上述所得之單體(d1-2-1)、37.7質量份的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混合有8.6質量份作為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第三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及115.0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之引發劑溶液的3種類之滴下液各自設置於各別的滴液裝置,邊將燒瓶內保持在105℃邊同時以2小時滴下。滴下結束後,在105℃攪拌10小時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而得到聚合物(P1-10)。
其次,於在上述所得之聚合物(P1-10)中,投入97.3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0.05質量份作為聚合抑制劑的對甲氧基苯酚及0.04質量份作為胺甲酸酯化觸媒的辛酸錫,在空氣氣流下開始攪拌,邊保持60℃邊以1小時滴下39.7質量份的2-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滴下結束後,在60℃攪拌1小時後,升溫至80℃,攪拌5小時以進行反應,結果藉由IR光譜的測定確認異氰酸酯基的吸收峰的消失。接著,以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稀釋後,藉由過濾而過濾分離不溶於溶液之物,得到含有20質量%的具聚合性基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0)之甲基乙基酮溶液。用GPC(聚苯乙烯換算分子量)測定此自由基聚合性樹脂(10)的分子量,結果數量平均分子量為2,2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6,200,最大分子量為10萬。又,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0)中的氟含量為11質量%,紫外線硬化性基當量為357g/eq.。
(合成例11)
於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冷卻管、滴液裝置的玻璃燒瓶中,投入69.0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在氮氣流下攪拌邊升溫至105℃。接著,將137.8質量份的混合有40.0質量份的下述式(Y-1)所示之具有氟化烷基的丙烯酸酯、28.8質量份的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69.0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之單體溶液、25.9質量份的混合有3.4質量份作為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第三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與22.5質量份作為溶劑的甲基異丁基酮之引發劑溶液的2種類之滴下液各自設置於各別的滴液裝置,邊將燒瓶內保持在105℃邊同時以3小時滴下。滴下結束後,在105℃攪拌10小時,而得到聚合物溶液。
其次,於在上述所得之聚合物溶液中,投入0.1質量份作為聚合抑制劑的對甲氧基苯酚、0.05質量份作為胺甲酸酯化觸媒的辛酸錫,在空氣氣流下邊保持60℃邊以1小時滴下31.2質量份的2-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滴下結束後,在60℃攪拌1小時後,升溫至80℃,攪拌10小時以進行反應,結果藉由IR光譜的測定確認異氰酸酯基的消失。接著,以作為溶劑的甲基乙基酮稀釋後,藉由過濾而過濾分離不溶於溶液之物,得到含有20質量%的具聚合性基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1)之甲基異丁基酮溶液。用GPC(聚苯乙烯換算分子量)測定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1)的分子量,結果數量平均分子量為3,0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7,000,最大分子量為4萬。又,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1)中的氟含量為25質量%,紫外線硬化性基當量為452g/eq.。
將以下述表1~4中顯示之調配(表中的組成之數值係表示質量份)所調整的各組成物在60℃加熱3小時,進行溶解,而調製實施例1~17及比較例1~3的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再者,表中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1)~(10)之含量表示作為在上述合成例所得之20質量%溶液使用之質量份。對於所得之組成物,進行下述的評價,同表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黏度的測定方法>
對於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使用B型黏度計((股)東京計器製,BM型)測定在25℃的黏度。
<彈性模數的測定方法>
將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塗布於玻璃板上,以使得硬化塗膜成為100±10μm後,使用金屬鹵素燈(附冷鏡,燈輸出120W/cm),在氮環境中以500mJ/cm2 使其硬化。用TA Instruments(股)公司的自動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測定此硬化塗膜的彈性模數,將在30℃的動態彈性模數E’當作彈性模數。
<相溶性>
將所摻合的組成物為均勻相溶者當作○,將發生相分離或白濁者當作×。
<信號評價用光碟之作成條件>
準備直徑120mm、厚度1.1mm的聚碳酸酯基板,以20~40nm的膜厚濺鍍(股)COBELCO科研製銀合金靶GBD05(以銀為主成分的與鉍之合金)。於所得的基板之銀合金反射膜上,使用ORIGIN電氣(股)製的塗布實驗機,塗布迪愛生股份有限公司製Daicuacria SD-8802,以使得膜厚在硬化後成為97±2μm。使用USHIO電機(股)製氙閃光照射裝置(型式:FUV-201WJ02),於假硬化2閃射(充電電壓3420V)、正式硬化10閃射(充電電壓3420V)的條件下照射紫外線而使其硬化。
於上述硬化物上,使用ORIGIN電氣(股)製的塗布實驗機,塗布表1的各組成物,以使得膜厚在硬化後成為約3μm。使用USHIO電機(股)製氙閃光照射裝置(型式:FUV-201WJ02),於正式硬化10閃射(充電電壓3420V)的條件下照射紫外線而使其硬化,得到試驗用樣品光碟。
<人工指紋液的調製>
對於10質量份的稀釋劑甲氧基丙醇,添加1質量份的三油酸甘油酯,再添加0.4質量份的JIS Z8901所規定的試驗用粉體1第11種之關東壤土,進行攪拌而調製人工指紋液。
<偽指紋圖案轉印用原版的製作>
邊攪拌人工指紋液邊採集約1ml,藉由旋塗法塗布於聚碳酸酯製基板(直徑120mm、厚度1.2mm)上。將此基板以60℃加熱3分鐘,去除甲氧基丙醇,而得到偽指紋圖案轉印用原版。
<偽指紋圖案的轉印>
使用No.9的矽氧橡膠塞之小側的端面(直徑24mm)經研磨紙(日本研紙製CC 150-Cw)一樣地研磨者作為偽指紋轉印材。以126N的荷重將偽指紋轉印材端面向上述原版推壓10秒,而使人工指紋液成分轉移至轉印材的前述端面。在自形成有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的光碟表面之中心起半徑方向37mm附近處,以126N的荷重將附著有人工指紋液成分的轉印材之前述端面推壓10秒,而轉印人工指紋液成分。
<人工指紋附著試驗>
對轉印有人工指紋成分的各光碟樣品,使用KEYENCE公司製數位顯微鏡VHX-200,以1000倍的倍率測定液滴尺寸。
液滴尺寸係測定畫面中液滴大者10個的直徑,算出其平均。將所測定的液滴尺寸為15微米以下者當作○,將15微米以上者當作×。
<光碟的錯誤率測定>
對附著有人工指紋液的各樣品光碟,使用PULSTEC工業(股)公司製BD-MASTER,測定36~38mm的Randam SER。又,算出Randam SER的錯誤率比(人工指紋附著後/人工指紋附著前)。
將Randam SER的錯誤率比為50以下者當作○,將50以上當作×。
<擦去試驗>
測定SER後,以25N將重疊有8片市售的衛生紙((股)CRECIA製)者夾入於No.12的橡膠塞之大側的端面(直徑36mm)與附著有人工指紋液的樣品光碟之間,使其徐徐移動而進行人工指紋的擦去。
重複進行5次擦去試驗後,對各樣品光碟,使用PULSTEC工業(股)公司製BD-MASTER,測定36~38mm的Randam SER。算出當時的Randam SER比(擦去後/人工指紋附著前)。將其值為10以下者當作○,將10以上者當作×。
表中的符號係如以下。
V-5530:於雙酚A型環氧樹脂的縮水甘油基附加有直接丙烯酸的結構之環氧丙烯酸酯迪愛生(股)公司製
PH-6019:三官能性脂肪族胺甲酸酯丙烯酸酯COGNIS日本(股)公司製
EB-1290:6官能性脂肪族胺甲酸酯丙烯酸酯DAICEL科學(股)公司製
TMPTA: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EO-TMPTA:環氧乙烷(3莫耳)改性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EO-PETA:環氧乙烷(4莫耳)改性新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PETA:新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NPGDA: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
DPGD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Irgacure 184: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汽巴日本(股)公司製
Irgacure 907:2-甲基-1-(4-甲基硫苯基)-2-啉基丙-1-酮
Tegorad 2200N:反應性聚矽氧烷Evonik-Degussa日本(股)公司製
於實施例1~17中,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的相溶性優異,同時人工指紋液的液滴尺寸亦小到15微米以下而為良好。於此水準,即使在使用於記錄型藍光光碟的BD-R或BD-RE的透光層,使其附著指紋後,進行記錄回收,也得到充分良好的信號特性。
又,於比較例1中,確認擦去性差。於比較例2中,人工指紋的液滴尺寸係變大到15微米以上。
於比較例3中,確認人工指紋的附著性差,擦去性亦差。
1...基板
2...光反射層
3...透光層
4...硬質塗層
5...光反射層
6...中間透光層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單層型光碟之一例的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的單層型光碟之一例的圖。
圖3係顯示本發明的二層型光碟之一例的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的二層型光碟之一例的圖。

Claims (8)

  1. 一種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其係使用於光碟的最外層之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其特徵為:含有具聚(全氟伸烷基醚)鏈與紫外線硬化性基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該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係使具有聚(全氟伸烷基醚)鏈與在其兩末端具有(甲基)丙烯醯氧基的結構部位之化合物(d1)、與具有羥基、異氰酸酯基、環氧基或羧基之反應性官能基(R1)及(甲基)丙烯醯基的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d2)作為必要的單體成分進行共聚合所獲得之聚合物(P1),與具有對於該官能基(R1)有反應性之羥基、異氰酸酯基、縮水甘油基或羧基的官能基(R2)與紫外線硬化性基之化合物(d3)反應所獲得之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
  2. 一種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其係使用於光碟的最外層之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其特徵為:含有具聚(全氟伸烷基醚)鏈與紫外線硬化性基的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該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係使具有羥基、異氰酸酯基、環氧基或羧基之反應性官能基(R1)及(甲基)丙烯醯基的自由基聚合性不飽和單體(d2)之聚合物(P2),與具有聚(全氟伸烷基醚)鏈與在其兩末端對於該反應性官能基(R1)有反應性之羥基、異氰酸酯基、縮水甘油基或羧基的官能基(R2)之化合物(d1’), 與具有對於該官能基(R1)有反應性的官能基(R2)與紫外線硬化性基之化合物(d3)反應所獲得之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其中相對於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的總量係含有0.1至3質量%的該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其中該光碟係在基板上依順序至少積層光反射層及透光層,具有硬質塗層作為最外層,通過該硬質塗層,藉由藍光雷射光進行資訊的記錄或回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其中含氟紫外線硬化性樹脂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100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100000。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其中相對於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的總量係含有30至70質量%的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相對於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的總量係含有5至50質量%的一官能及/或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其中相對於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的總量係含有1至30質量%的環氧(甲基)丙烯酸酯。
  8. 一種光碟,其特徵為:其係在基板上依順序積層光反射層、資訊記錄層及透光層,於最外層具有硬質塗層,自 該硬質塗層側入射藍光雷射而進行資訊記錄或回收之光碟,且該硬質塗層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的硬化物所成。
TW99136837A 2009-10-29 2010-10-28 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及光碟 TWI4713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48816 2009-10-29
JP2009267370 2009-1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9589A TW201129589A (en) 2011-09-01
TWI471342B true TWI471342B (zh) 2015-02-01

Family

ID=43921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36837A TWI471342B (zh) 2009-10-29 2010-10-28 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及光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09687B2 (zh)
EP (1) EP2495725A1 (zh)
JP (1) JP4748377B2 (zh)
CN (1) CN102741926A (zh)
TW (1) TWI471342B (zh)
WO (1) WO20110523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96741A (ja) * 2012-03-22 2013-09-3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多層光ディスク
JP6111843B2 (ja) * 2013-05-14 2017-04-1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硬化性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皮膜を有する物品
US9069294B1 (en) * 2014-01-15 2015-06-30 Xerox Corporation Transfer assist members
CN109929066A (zh) * 2017-12-15 2019-06-25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光固化树脂、制备方法、涂料
CA3031936A1 (en) 2019-01-30 2020-07-30 J.J. Mackay Canada Limited Spi keyboard module for a parking meter and a parking meter having an spi keyboard modu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9613A (ja) * 2003-12-24 2005-07-07 Tdk Corp ハードコート剤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情報媒体
WO2009034931A1 (ja) * 2007-09-14 2009-03-19 Mitsubishi Kagaku Media Co., Ltd. 光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記録再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7978A (en) * 1968-07-01 1974-11-12 Montedison Spa Perfluorinated linear polyethers having reactive terminal groups at both ends of the chain an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US6391459B1 (en) * 1992-04-20 2002-05-21 Dsm N.V. Radiation curable oligomers containing alkoxylated fluorinated polyols
JPH09193249A (ja) 1995-08-15 1997-07-29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ディスクの貼り合わせ方法及び装置
EP1661923A1 (en) * 2003-08-26 2006-05-31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Ultraviolet-curing resin composition and cured product thereof
JP3644453B1 (ja) * 2003-10-24 2005-04-2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硬化性含フッ素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硬化してなる光学部材
JP4232025B2 (ja) 2004-01-28 2009-03-04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
JP2006219657A (ja) 2005-01-13 2006-08-24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
JP4033224B2 (ja) 2005-07-15 2008-01-16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WO2007010712A1 (ja) * 2005-07-15 2007-01-25 Daikin Industries, Ltd. 光機能性組成物
JPWO2009125697A1 (ja) * 2008-04-08 2011-08-04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モールド、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転写微細パターンを有する基材の製造方法
CN102015933B (zh) * 2008-04-30 2013-05-08 Dic株式会社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涂料组合物、其固化物及固化性树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9613A (ja) * 2003-12-24 2005-07-07 Tdk Corp ハードコート剤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情報媒体
WO2009034931A1 (ja) * 2007-09-14 2009-03-19 Mitsubishi Kagaku Media Co., Ltd. 光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記録再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1052369A1 (ja) 2013-03-21
EP2495725A1 (en) 2012-09-05
US20120163158A1 (en) 2012-06-28
JP4748377B2 (ja) 2011-08-17
WO2011052369A1 (ja) 2011-05-05
US8409687B2 (en) 2013-04-02
TW201129589A (en) 2011-09-01
CN102741926A (zh)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93156B2 (ja)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その硬化物
JP4880030B2 (ja) 光透過層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及び光ディスク
TWI253073B (en) Optical data media
TWI471342B (zh) 光碟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及光碟
JP4033224B2 (ja)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WO2006051895A1 (ja)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TWI419929B (zh)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光資訊記錄媒體
US8703264B2 (en) Optical disc
JP4305576B2 (ja) 光ディスク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および光ディスク
TWI395217B (zh) 光碟用樹脂組成物及其硬化物
JP2004217879A (ja) 光ディスク用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及び光ディスク
Moon et al. A study on UV-curable coatings for HD-DVD: Primer and top coats
KR20060079793A (ko) 자외선 경화형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경화물
JP4840538B2 (ja) 光ディスク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及び光ディスク
JP4140654B2 (ja) 光ディスク
JP5104766B2 (ja) 光ディスク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および光ディスク
CN101641741A (zh) 光盘用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及光盘
JP5098783B2 (ja) 光ディスク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および光ディスク
JP5054843B2 (ja) 光ディスク及びそれ用の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硬化物及び物品
TW201115572A (en) Optical disk and ultraviolet-cur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disk intermediate layer
JP2010205347A (ja)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
JP2010044812A (ja) 光情報媒体
JP2010211867A (ja) 光ディスク用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及び光ディス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