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0146B - 拉門機構 - Google Patents

拉門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0146B
TWI470146B TW99141174A TW99141174A TWI470146B TW I470146 B TWI470146 B TW I470146B TW 99141174 A TW99141174 A TW 99141174A TW 99141174 A TW99141174 A TW 99141174A TW I470146 B TWI470146 B TW I4701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door
frame
engaging
state
pie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41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28049A (en
Inventor
Akio Ozawa
Original Assignee
Ykk Architectur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Architectural filed Critical Ykk Architectural
Publication of TW201128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8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0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0146B/zh

Link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Description

拉門機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拉門機構,其具有以沿著形成開口之框體可自由移動之方式設置且可關閉開口之拉門。
以具有以沿著形成開口之框體可自由移動之方式設置且可關閉開口之拉門之拉門機構而言,已知有一種具備拉門限制器(guard)的拉門機構,其係於縱框之室內側縱框材安裝有臂(arm)之基端,且於縱框之室內側固定有供臂之自由端嵌合之承座件,藉由將臂嵌合於承座件將拉門開啟,藉此規限拉門之開口寬度(請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220936號公報
由於上述之拉門機構係在縱框之室內側固定有供臂之自由端嵌合之承座件,因此即使是拉門關閉之狀態,承座件總是會露出於室內側。因此,從拉門機構之室內側觀看會有外觀不良的問題。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問題而研創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備規限拉門開口寬度之機構的拉門機構而不會損及拉門機構的外觀。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拉門機構係具有:形成開口之框體、及以沿著前述框體可自由移動之方式設置且可將前述開口關閉之拉門,該拉門機構之特徵為具備:轉動構件,一面以在關閉前述拉門時用於收容前述拉門第1框之縱框之收容部內與前述第1框內中之一方部位所設之軸為中心轉動一面可從前述一方部位突出;及卡合部,設於前述縱框之收容部內與前述第1框內中之另一方部位,用以與前述轉動構件卡合;前述轉動構件與前述卡合部係構成為:於關閉前述拉門時,前述轉動構件與前述卡合部係卡合,而於開啟前述拉門時,一面與前述卡合部卡合,前述轉動構件一面從前述一方之部位突出而規限前述拉門朝開放方向之移動量。
依據此種拉門機構,係藉由轉動構件與卡合部卡合而規限拉門朝開放方向之移動量。此時,卡合部係設於縱框之收容部內與第1框內中之另一方之部位,而轉動構件係以設於縱框之收容部內與第1框內中之一方之部位的軸為中心轉動,於開啟拉門時一面與卡合部卡合一面從前述一方之部位突出,因此在拉門關閉之狀態下,轉動構件及卡合部不會露出於外部。因此,不會損及拉門機構之美觀,而可提供一種具備規限拉門移動量,亦即開口寬度之機構的拉門機構。
此種拉門機構中,係以在前述另一方之部位設有切換桿(lever),用以切換前述卡合部與前述轉動構件卡合之卡合狀態、及前述卡合部與前述轉動構件之卡合解除之解除狀態為佳。
依據此種拉門機構,藉由操作切換桿,即易於切換為卡合部與轉動構件卡合之卡合狀態、及卡合部與轉動構件之卡合解除之解除狀態。亦即,可使未露出於外部之轉動構件與卡合部易於卡合及解除。
此種拉門機構中,前述轉動構件係以在從前述一方之部位突出之側的前端部,具有沿著縱深方向所設且與前述卡合部卡合之銷(pin),前述卡合部係具有卡合片,其藉由前述切換桿之操作朝上下方向移動,且在前述拉門關閉之狀態下,將前述切換桿從前述解除狀態操作成前述卡合狀態,藉此使前述卡合部移動而與前述銷卡合為佳。
依據此種拉門機構,轉動構件之在從縱框突出之側的前端部所設之銷,係沿著縱深方向設置,且在拉門關閉之狀態下,藉由將切換桿從解除狀態操作成卡合狀態而使卡合部移動而由卡合片與銷卡合,因此在卡合片與銷卡合之狀態下開啟拉門,藉此即可確實地規限拉門之移動量,亦即開口寬度。
此種拉門機構中,前述卡合部係以可朝解除與前述轉動構件之卡合之解除位置移動之方式彈推而位於與前述轉動構件卡合之卡合位置,於前述卡合部與前述轉動構件未卡合而從開啟前述拉門之狀態關閉前述拉門時,前述卡合部係藉由前述銷移動至前述解除位置側而與前述銷卡合為佳。
依據此種拉門機構,由於卡合部以可朝解除位置移動之方式彈推而位於卡合位置,因此藉由卡合部與銷未卡合而從拉門開啟之狀態關閉拉門,即可使卡合部移動至解除位置側而與銷卡合。因此,操作者不論卡合部的位置如何均可將拉門關閉。
在此種拉門機構中,在前述第1框係具有:將前述拉門上鎖之上鎖把手(handle)、及將前述上鎖把手操作成上鎖位置,藉此朝前述拉門上方及下方突出之突出部;藉由前述上鎖把手之操作所突出之前述突出部係構成為與設於前述框體用以引導前述拉門之軌道(rail)卡合,以規限前述拉門之移動為佳。
依據此種拉門機構,由於藉由操作上鎖把手而使朝拉門上方及下方突出之突出部與引導拉門之軌道卡合,因此可維持為開啟拉門之狀態。尤其突出部所卡合者係為與拉門所移動之窗框寬度方向相連之軌道,因此可將拉門維持在以任意開口寬度開啟之狀態。
此種拉門機構中,係具有切換操作部,其係將前述突出部與前述軌道之卡合切換成可解除之狀態與不可解除之狀態,且構成為與前述切換操作部一同操作前述上鎖把手而解除前述突出部與前述軌道之卡合為佳。
依據此種拉門機構,由於與將突出部與軌道之卡合切換成可解除之狀態與不可解除之狀態之切換操作部一同操作上鎖把手而解除突出部與軌道之卡合,因此只要單純操作上鎖把手,拉門就不會移動。因此,可防止例如幼兒等誤將拉門關閉之類的誤操作。
此種拉門機構中,與前述拉門之第2框在縱深方向對向之對向構件係具有突出於前述第2框側之突出片,前述第2框係構成為突出於前述對向構件側,且具有藉由前述上鎖把手之上鎖操作朝與前述對向構件相反側移動之移動片,於關閉前述拉門時,前述移動片係位於前述突出片之前述對向構件側而與該突出片卡合,藉由前述上鎖把手之操作所為之前述移動片的移動,使前述第2框朝前述對向構件側靠近為佳。
上鎖機構設於門前側時,第2框側之氣密性雖有降低之虞,惟依據上述之拉門機構,由於關閉拉門時,移動片位於突出片之對向構件側而與突出片卡合,且藉由上鎖把手之操作而使移動片移動,藉此而使第2框靠近對向構件側,因此可確保第2框側之氣密性。此時,操作者所操作者僅為上鎖把手,因此僅僅上鎖就確保第2框側之氣密性,而可提供一種具有優異操作性之拉門機構。
依據本發明,即可提供一種不會損及拉門機構美觀,具備規限拉門開口寬度之機構的拉門機構。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拉門機構。
本實施形態之拉門機構1,如第1圖、第2圖所示,係為構成單片拉窗之拉門機構1,該單片拉窗係具有形成開口之框體3、及沿著框體3可自由移動所設,可將開口關閉之拉門10。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拉門機構1,係為具有框體3與拉門10之拉門機構,再者,如第4圖所示,係具有:在關閉開口之狀態下上鎖之上鎖機構20、規限拉門10之移動所形成之開口寬度之開口寬度規限機構50、在維持開口之狀態下規限拉門10之移動之移動規限機構30、及使拉門10靠近與第2框12相對向之對向構件3b側之靠近機構40。第2框12係為「相接框」,如第3圖所示,係於拉門10關閉時重疊於對向構件3b之部分。在拉門10係設有上鎖機構20、移動規限機構30、靠近機構40、設於第1框11之作為上鎖把手之操作把手8、及用以解除由開口寬度規限機構50所為之規限的解除桿9。第1框11係為「門前框」,成為拉門10之前端部(門前)。此外,為了不使藉由移動規限機構30規限移動之拉門10僅被操作把手8之操作解除,用以進行操作把手8之鎖止及解除之鎖止機構60亦設於拉門10。
在以下說明中,從室內側觀看拉門機構1時,係將成為上下之方式定義為上下方向、將成為左右之方向定義為左右方向、將從室內朝向室外之方向或從室外朝向室內之方向之室內外方向定義為縱深方向。此外,拉門機構1所具備之拉門10或各機構20、30、40、50、60等所具有之各構件,就單體進行說明時,亦以在安裝於建築物作為拉門機構1之狀態下之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縱深方向等之方向特別界定方向加以說明。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框體3係呈矩形,具有安裝於建築物(未圖示)之外周框3a。外周框3a係具有上框3c、下框3d及縱框3e,再者在外周框3a之左右方向之中央,係於上框3c與下框3d之間設有對向構件3b。在由對向構件3b與外周框3a所包圍的區域,亦即從屋內側觀看為較對向構件3b靠右側之區域係嵌入有玻璃2。
構成外周框3a之上框3c及下框3d係具備拉門10之軌道4。拉門10係沿著軌道4移動,用以關閉由框體3之外周框3a與對向構件3b所形成之開口。
如第1圖所示,拉門10係於位於拉門10前端之第1框11之室內側,具有用以將拉門10開閉操作之拉手7、設於拉手7下側之操作把手8、及設於拉手7上側之解除桿9。
在拉門10之第1框11、第2框12、與用以連結第1框11及第2框12下端之下框13之內部,如第4圖所示,係設有與操作把手8連接之上鎖機構20、移動規限機構30、靠近機構40、與解除桿9連接之開口寬度規限機構50之拉門10之部位、及鎖止機構60。
上鎖機構20、移動規限機構30、靠近機構40係構成為一連串相接之連桿(link)機構。上鎖機構20係具備:與操作把手8為同軸設於第1框11而與操作把手8成為一體轉動之操作板(plate)21、藉由操作板21朝上下方向移動之移動板22、固定於第1框11而引導移動板22之移動的引導板23、及以可轉動自如之方式支撐於第1框11之轉動板24。如第4圖至第6圖所示,藉由移動規限機構30、靠近機構40所構成之鏈結機構係具有:固定於移動板22之上連桿26、與轉動板24卡合,且朝與上連桿26之移動方向反方向移動之下連桿25、用以將操作把手8之轉動動作傳遞至下框13側及第2框12側之2個角落驅動器(corner drive)27、用以連結2個角落驅動器27間之連結構件28、設於第2框12內之靠近連桿41、及伴隨靠近連桿41之上下方向之移動而朝縱深方向移動之靠近移動機構44。
上鎖機構20復具備:在藉由操作把手8朝上下移動之上連桿26所設之4個上鎖鉤(hook)構件38、及設於左側縱框3e,分別與4個上鎖鉤構件38卡合之上鎖卡合構件39。
上鎖機構20係例如首先藉由操作操作把手8,與操作把手8一同轉動操作板21,且隨著操作板21之轉動,而使與操作板21卡合之移動板22上下移動。移動板22之水平剖面係呈L字形,其在沿著左右方向之面所設之銷22a,係插入於在固定於第1框11之引導板23之上下方向較長的長孔23a。藉由將銷22a引導至長孔23a,而使移動板22朝上下方向移動。在移動板22中,係以螺釘固定有用以連結移動板22與上連桿26之連結板29。
轉動板24之中央係以可轉動自如之方式安裝於第1框11,且轉動板24係從轉動中心在兩側形成有腕部24a,在一方之腕部24a係設有長孔24b,而在另一方之腕部24a則設有銷24c。轉動板24係在長孔24b以可轉動自如之方式與上連桿26以銷結合,且在銷24c以可轉動自如之方式與下連桿25以銷結合。具體而言,設於上連桿26之銷26b係插入於長孔24b,而在設於下連桿25之長孔25a則插入有銷24c。再者,藉由轉動板24之轉動,銷26b即移動於長孔24b內,且銷24c即移動於下連桿25之長孔25a內,同時上連桿26與下連桿25係朝上下方向移動。
上連桿26係為朝與轉動板24以銷結合之位置之上方與下方延伸之構件,其具有沿著長度方向形成於縱深方向兩端部之段部26a。如第3圖所示,段部26a係引導至設於第1框11內之引導片11a,而上連桿26係以與經由連結板29所連結之移動板22一同可朝上下方向移動之方式形成。
如第4圖所示,設於上連桿26之4個上鎖鉤構件38,係以從上連桿26突出於左縱框3e側之方式,於操作把手8之上方側與下方側分別各安裝2個。如第5圖所示,鉤構件38係具有安裝於上連桿26之板狀安裝部38a、及與安裝部38a正交之鉤部38b,鉤部38b係具有與安裝部38a隔開間隔之鉤片38c。亦即,鉤構件38係具有在安裝部38a與鉤片38c之間朝上方開放之空隙。
再者,操作把手8朝上鎖方向轉動而移動於上鎖位置十上連桿26朝上方拉起,藉此而使鉤構件38位於移動範圍之上端側,於操作把手8朝解鎖方向轉動而移動於解鎖位置時使上連桿26朝下方拉下,藉此而使鉤構件38構成為位於移動範圍之下端側。
設於左縱框3e之4個上鎖卡合構件39,係具有沿著縱深方向所設之銷39a,且經由角撐架(bracket)39b固定於左縱框3e。上鎖卡合構件39之各銷39a,係於操作把手8在解鎖狀態下關閉拉門10時,位於朝鉤構件38上方開放之空隙的上方,藉由操作把手8朝上鎖方向移動而使鉤構件38朝上方移動,使鉤片38c插入於縱框3e之安裝有角撐架39b之部位與銷39a之間來上鎖。
如第2圖、第5圖、第6圖所示,移動規限機構30係具有:從上鎖機構20之操作把手8至上連桿26之機構、以銷結合於轉動板24之另一方之長孔24b的下連桿25、在上連桿26上端部與下連桿25下端部所設之作為突出部的推壓片31、及設於上框3c與下框3d,用以引導拉門10之軌道4。在第2圖中,係以一點鏈線顯示對拉門10規限移動時之推壓片31之位置。
由於上連桿26與下連桿25係包夾轉動板24之轉動中心而卡合於兩側,因此轉動板24轉動時,即彼此朝相反方向移動。例如,操作操作把手8而使轉動板24轉動時,上連桿26朝上方移動時,下連桿25即朝下方移動,而上連桿26朝下方移動時,下連桿25即朝上方移動。亦即,上連桿26與下連桿25係藉由操作把手8之操作,彼此朝從拉門10突出之方向移動,或彼此朝拉門10之內側移動。
如前所述,藉由操作把手8使上連桿26朝上方移動時,由於係上鎖,因此上連桿26及下連桿25從拉門10突出之狀態成為上鎖之狀態。此時,在上連桿26上端部與下連桿25下端部所設之推壓片31,亦從拉門10突出,而從第2圖之位置朝上框3c側及下框3d側突出,而將引導有拉門10之軌道4朝上下方向推壓。藉由推壓片31將上下軌道4推壓,來規限拉門10的移動。
此外,藉由將操作把手8朝解除方向操作,使上連桿26及下連桿25移動於拉門10內側,及使推壓片31從軌道4離開而容許拉門10之移動。亦即,本拉門機構1係無論拉門10移動於任何位置,均可藉由在當場操作操作把手8而規限拉門10的移動。
此外,本拉門機構1之上鎖機構20及移動規限機構30,雖藉由操作把手8來規限上鎖及拉門10之移動,惟為使不要僅由操作把手8之操作就上鎖、或拉門10之移動受規限,於操作把手8之上側,設有鎖止機構60。
如第7圖(a)、(b)及第8圖(a)、(b)所示,鎖止機構60係具有:安裝於上連桿26之擋止構件61、用以維持由移動規限機構30所規限之狀態的鎖止片62、用以收容鎖止片62之收容部63、具有僅使鎖止片62之操作部突出之操作部突出孔64a之片保持部64、及將鎖止片62朝縱框3e側彈推之壓縮線圈彈簧(coil spring)65。
如第7圖(a)、第8圖(a)所示,鎖止片62係具有:在左右方向較長之長方形本體部62a、及位於本體部62a之中央靠縱框3e側而朝上下突出之被彈推部62b。鎖止片62之被彈推部62b靠縱框3e側,係為用以將推壓片31與軌道4之卡合切換成可解除之狀態與不可解除之狀態之切換操作部62d,而被彈推部62b靠第2框12側則係為鎖止功能部62e。在鎖止功能部62e中係設有凹部62c。
設於鎖止功能部62e之凹部62c,係以鎖止功能部62e之縱深方向之寬度變窄之方式設於縱深方向之兩側。鎖止功能部62e之第2框12側之端部62f,係縱深方向之寬度形成為較寬廣。
收容部63係具有在第2框12側突出有鎖止功能部62e之功能部突出孔63a,在鎖止功能部62e從功能部突出孔63a突出之狀態下收容鎖止片62,而收容鎖止片62時,片保持部64即被固定。此外,在收容部63與片保持部64之間所收容之鎖止片62係具有:朝本體部62a上下突出之被彈推部62b、及介設於收容部63之功能部突出孔63a之上下部位之間的壓縮線圈彈簧65。被彈推部62b係被壓縮線圈彈簧65彈推,如第8圖(a)所示,切換操作部62d構成為從操作部突出孔64a突出於縱框3e側。
在藉由壓縮線圈彈簧65而使切換操作部62d突出之狀態下,係構成為凹部62c位於收容部63內。此外,將切換操作部62d朝第2框12側彈推時,壓縮線圈彈簧65即被壓縮而使鎖止片62朝第2框12側移動,且如第7圖(a)所示,係構成為鎖止功能部62e之鎖止功能部62e朝收容部63外突出。
如第7圖(b)、第8圖(b)所示,擋止構件61係於上下方向在設有鎖止片62之位置安裝於上連桿26。擋止構件61係上下端部抵接於上連桿26而固定,而所固定之端部間係與上連桿26在左右方向隔開間隔,並且配置於與收容鎖止片62之收容部63在左右方向接近之位置。在擋止構件61係於與收容部63相對向之部位,朝上下連接設有縱深方向寬度不同之細縫61a、61b,及於上側形成有寬度較寬廣的細縫61a、下側形成有寬度較窄的細縫61b。
寬度較寬廣的細縫61a,係較鎖止片62之在第2框12側之端部62f之縱深方向的寬度稍寬,而寬度較窄的細縫61b,係較鎖止片62之在第2框12側之端部62f之縱深方向之寬度窄,而且,係形成為較設有凹部62c之部位之縱深方向之寬度稍寬。
因此,鎖止機構60係當操作把手8位於移動規限機構30之解除位置時,上連桿26即位於下側,而下連桿25則位於上側,因此鎖止片62被壓縮線圈彈簧65彈推,而使端部62f進入擋止構件61之寬度較寬的細縫61a,且使切換操作部62d朝縱框3e側突出。因此,欲將操作把手8操作為上鎖位置時,上連桿26即朝上方拉起,藉此而使擋止構件61之寬度較窄之細縫61b之兩側部位抵接於鎖止片62之端部62f。因此,操作把手8位於移動規限機構30之解除位置時,無法僅藉由操作把手8之操作而將操作把手8操作為上鎖位置。
將鎖止機構60之切換操作部62d推壓而將鎖止片62在左右方向朝與縱框3e相反側移動時,鎖止片62之凹部62c係配置於擋止構件61之寬度較窄之細縫61b兩側之部位的上方。在此狀態下,將操作把手8操作為上鎖位置時,擋止構件61之寬度較窄之細縫61b兩側的部位即進入鎖止片62之凹部62c,並且上連桿26朝上方、此外下連桿25朝下方移動,而使推壓片31推壓上下的軌道4,藉此而規限拉門10的移動。
另外,在拉門10關閉之狀態下,由於鎖止機構60之切換操作部62d藉由縱框3e推壓,因此不需留意鎖止機構60,即可操作操作把手8而進行上鎖及解鎖。
如第4圖所示,靠近機構40係由以下所構成:2個角落驅動器27、用以連結2個角落驅動器27之連結構件28、設於第2框12內之4個靠近移動機構44、及用以連結4個靠近移動機構44之3個靠近連桿41。
角落驅動器27係具有:涵蓋第1框11及第2框12與下框13之內部而配置,呈L字形之中空的箱(case)體27a與以可沿著L字形在箱體27a內移動之方式所設之具有可撓性之板狀中繼構件27b。中繼構件27b之兩端部係構成為分別從箱體27a之兩端部突出,即使沿著L字形移動於箱體27a內,亦被拉近至箱體27a內。
涵蓋第1框11與下框13所配置之角落驅動器27,係中繼構件27b之一方端部固定於上連桿26,而另一方端部則固定於連結構件28。涵蓋第2框12與下框13所配置之角落驅動器27,係中繼構件27b之一方端部固定於在第2框12內所設之靠近移動機構44之一部分,而另一方端部則固定於連結構件28。如此,藉由結合構成為藉由操作操作把手8而使上連桿26朝下方移動時,靠近移動機構44之一部分即朝上方移動,而上連桿26朝上方移動時,靠近移動機構44之一部分即朝下方移動。亦即,將操作把手8移動於上鎖位置時,靠近移動機構44之一部分即朝下方移動。
4個靠近移動機構44係相同。如第9圖(a)、(b)所示,靠近移動機構44係具有:具有沿著縱深方向之平面且朝上下方向移動之上下移動構件45、及具有與上下移動構件45之平面相對向之平面且朝縱深方向移動之縱深移動構件46。在縱深移動構件46係以下端側較上端側更位於室外側之方式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較長之長孔46a,而在此長孔46a係卡合有設於上下移動構件45之銷45a。
4個靠近移動機構44中之位於最下方之靠近移動機構44之上下移動構件45係與角落驅動器27之中繼構件27b固定。此外,4個靠近移動機構44之各上下移動構件45係以靠近連桿41接合,且形成為一體朝上下方向移動。
縱深移動構件46係在維持位置於上下方向之狀態下,保持為可朝縱深方向移動,如第10圖所示,在室內側緣部,係設有朝左右方向突出之作為移動片之爪部46b。爪部46b係構成為從設於第2框12之開口(未圖示)突出。從開口突出之爪部46b,係配置於與設於第2框12之段部12a大致相同位置。此段部12a係稱為「防煙部」,用以防止火災時等煙霧的進入。
靠近機構40係當將操作把手8移動於解鎖位置時,上連桿26即朝下方移動。由此,藉由靠近連桿41成為一體之4個上下移動構件45,即藉由2個角落驅動器27及連結構件28之動作朝上方移動。此時,銷45a朝上方移動時,藉由設於縱深移動構件46,且銷45a接觸於彎曲的長孔46a邊緣而推壓縱深移動構件46,而使縱深移動構件46朝室內側移動。
在關閉拉門10之狀態下,係為第2框12之段部12a及爪部46b、及在與第2框12相對向之作為對向構件之對向構件3b所設之作為突出片之段部3f卡合。在此狀態下,將操作把手8操作而成為上鎖位置時,縱深移動構件46雖朝室外側移動,然而對向構件3b不會移動,因此第2框12朝對向構件3b側移動而將兩者拉近。此外,操作把手8移動於解除位置時,爪部46b即朝室內側移動,而解除第2框12與對向構件3b之靠近。
如此,即可藉由操作把手8之操作將拉門10上鎖,並且規限拉門10之移動,而且可使第2框12靠近對向構件3b側。
開口寬度規限機構50係設於鎖止機構60上側。開口寬度規限機構50係具有:設於第1框11內之鉤機構51、及與設於左側縱框3e之鉤機構51卡合之卡合連桿機構56。
如第11圖(a)、(b)所示,鉤機構51係具有:較操作把手8小之解除桿9;與解除桿9同軸設於第1框11,且與解除桿9形成一體而轉動之解除板52;在解除板52朝上下方向移動之解除移動板53;固定於第1框11,用以引導解除移動板53之移動的解除引導板54;及固定於解除移動板53之作為卡合部的鉤構件55。
解除桿9係為用以切換作為卡合部之鉤構件55與卡合連桿機構56卡合之卡合狀態、及鉤構件55與卡合連桿機構56之卡合解除之解除狀態的切換桿。
鉤機構51係例如首先藉由操作解除桿9,與解除桿9一同轉動解除板52。藉此,隨著解除板52之轉動而使與解除板52卡合之解除移動板53及以螺釘與解除移動板53結合之連結板49朝上下移動。
在沿著連結板49之縱深方向的面,係以可朝上下方向移動之方式設有鉤構件55,而從上方藉由拉伸線圈彈簧70彈推。亦即,鉤構件55係藉由拉伸線圈彈簧70,通常位於上下方向之移動範圍之上端側的卡合位置。鉤構件55係構成為於解除桿9朝解除方向操作時,或於將鉤構件55朝下方推的下推力作用時朝下方移動而位於解除位置,並且於解除桿9朝卡合方向操作時,或於將鉤構件55朝下方推的下推力解除時,鉤構件55係構成為位於上下方向之移動範圍之上端側的卡合位置。
如第12圖所示,鉤構件55係具有:水平剖面呈大致U字形的固定部55a;從固定部55a之縱深方向之兩端部朝左右方向突出之補強部55b;及與卡合連桿機構56之卡合銷59c卡合之鉤部55c。鉤部55c係具有與固定部55a隔開間隔之作為卡合片之鉤片55d。亦即,鉤構件55係在固定部55a與鉤片55d之間具有於上方開放的空隙。此外,在鉤片55d之上端部且為縱框3e側,係設有朝向下方傾斜於縱框3e側之傾斜部55e。
再者,係構成為於解除桿9朝解除方向轉動時,解除移動板53朝下方移動而使鉤構件55位於移動範圍之下端側,且於解除桿9朝卡合方向移動時,解除移動板53朝上方移動而使鉤構件55位於移動範圍之上端側。
如第11圖(b)所示,於關閉拉門10時,拉門10之第1框11係收容於左側縱框3e之收容部3g內。如第12圖所示,卡合連桿機構56係具有:設於收容部3g內之保持構件57;以設於保持構件57之軸56a為中心,以可轉動自如之方式支撐有基端58a之基端連桿58;在基端連桿58之前端58b以可轉動自如之方式安裝有一方之端部59a之前端連桿59;及在成為前端連桿59之另一方側之端部的前端部59b以沿著縱深方向所設之卡合銷59c。在此,以可轉動自如之方式支撐於保持構件57之基端連桿58、及以可轉動自如之方式支撐於基端連桿58之前端連桿59係相當於轉動構件。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設有作為轉動構件之基端連桿58及前端連桿59之左側縱框3e之收容部3g內,係相當於將拉門10關閉時收容拉門10之第1框11之縱框3e之收容部3g內與第1框11內中之一方之部位,而設有作為卡合部之鉤構件55之第1框11內,係相當於縱框3e之收容部3g內與第1框11內中之另一方之部位。
卡合連桿機構56係以由保持構件57與基端連桿58之轉動支撐部、及前端連桿59之前端成為上側,而基端連桿58與前端連桿59之轉動支撐部成為下側之方式摺疊而收容於縱框3e之收容部3g內。此外,如第12圖所示,係構成為前端連桿59之前端部59b側藉由朝第2框12側拉出,使基端連桿58一面以軸56a為中心轉動,一面由前端連桿59對基端連桿58轉動一面從縱框3e突出而朝左右方向延伸。
開口寬度規限機構50係在將拉門10關閉之狀態下使解除桿9位於卡合位置之方式操作時,如第13圖所示,卡合連桿機構56之卡合銷59c即成為位於鉤構件55空隙之狀態。在此狀態下開啟拉門10時,卡合銷59c即被鉤片55d拉伸而使基端連桿58與前端連桿59朝左右方向伸展,當成為基端連桿58與前端連桿59伸展之狀態時,即規限拉門10朝右方向,亦即朝開放方向的移動。換言之,開口寬度規限機構50藉由將拉門10之移動量規限至基端連桿58與前端連桿59伸展之位置來規限開口寬度。
另一方面,在將拉門10關閉之狀態下使解除桿9以位於解除位置之方式操作時,如第14圖所示,鉤構件55即成為位於移動範圍下側之狀態。由於卡合連桿機構56之卡合銷59c係位於鉤構件55之空隙之外,因此在此狀態下即使開啟拉門10,卡合銷59c亦不會被鉤片55d拉伸,因此拉門10不會被規限朝右方向的移動。
此外,在將拉門10開啟之狀態下若使解除桿9以位於卡合位置之方式操作,於關閉拉門10時,如第15圖所示,設於第1框11之鉤構件55即在位於移動範圍上端側之狀態下接近縱框3e。再者,於拉門10關閉時,鉤片55d之傾斜部55e係與縱框3e側之經摺疊之卡合連桿機構56之卡合銷59c接觸。
再者,將拉門10關閉時,由於鉤構件55藉由卡合銷59c朝推壓,因此一面使拉伸線圈彈簧70伸展一面使鉤構件55朝下方移動。再者,當鉤片55d在卡合銷59c靠左側,亦即在卡合銷59c與固定有縱框3e之卡合連桿機構56之部位之間移動時,鉤構件55即由拉伸線圈彈簧70拉起而使卡合銷59c進入鉤構件55之空隙。在此狀態下開啟拉門10時,卡合銷59c即由鉤片55d拉伸而使基端連桿58與前端連桿59朝左右方向伸展,且在基端連桿58與前端連桿59伸展之狀態下,規限拉門10朝右方向的移動。
依據本實施形態之拉門機構1,係藉由卡合連桿機構56之卡合銷59c與鉤片55d卡合而規限拉門10朝開放方向的移動量。此時,具有鉤片55d之鉤構件55係設於拉門10之第1框11內,而卡合連桿機構56之基端連桿58、前端連桿59、卡合銷59c係以設於縱框3e之收容部3g內的軸56a為中心轉動,且於開啟拉門10時一面與鉤片55d卡合一面從縱框3e突出,因此在關閉拉門10之狀態下,卡合連桿機構56及鉤構件55不會露出於外部。因此,可防止開口寬度規限機構50之誤操作,並且不會損及拉門機構1之外觀,而可提供一種具備規限拉門10之移動量,亦即規限開口寬度之開口寬度規限機構50的拉門機構1。
此外,藉由操作解除桿9,即可易於切換為鉤片55d與卡合銷59c卡合之卡合狀態、及鉤片55d與卡合銷59c之卡合解除之解除狀態。亦即,可使未露出於外部之卡合連桿機構56及鉤構件55易於卡合及解除。
此外,卡合連桿機構56之從縱框3e突出之側之前端部,亦即設於前端連桿59前端之卡合銷59c,係沿著縱深方向設置,且在拉門10關閉之狀態下,藉由解除桿9從解除狀態操作成卡合狀態而使鉤構件55移動且使鉤片55d與卡合銷59c卡合。藉此,由於拉門10在鉤片55d與卡合銷59c卡合之狀態下開啟,因此可確實地規限拉門10之移動量,亦即開口寬度。
此外,鉤構件55係以可朝解除位置移動之方式彈推而位於卡合位置。因此,即使是在將鉤構件55之鉤片55d與卡合銷59c未卡合之狀態下開啟的拉門10關閉之情形下,由於鉤構件55亦會移動於解除位置側,因此可使鉤片55d與卡合銷59c卡合。因此,操作者不論鉤構件55之位置如何,均可將拉門10關閉。
此外,由於藉由操作操作把手8而使朝拉門10之上方及下方突出之推壓片31與引導拉門10之軌道4卡合,因此可使拉門10維持於開啟的狀態。尤其由於推壓片31所卡合者係為與拉門10所移動之左右方向相接之軌道4,因此可使拉門10維持於以所希望之開口寬度開啟之狀態。
此外,由於與用以將推壓片31與軌道4之卡合切換成可解除之狀態與不可解除之狀態的切換操作部62d一同操作操作把手8而使推壓片31與軌道4卡合,因此只是單純操作操作把手8,並無法將拉門10上鎖。因此,可防止例如幼兒等誤將拉門10上鎖之誤操作。
在門前側設有上鎖機構20時,第2框12側之氣密性雖有降低之虞,惟依據上述之拉門機構1,由於關閉拉門10時,從第2框12突出於室內側之爪部46b位於對向構件3b之段部3f之室內側而與段部3f卡合,且藉由操作把手8之操作而使爪部46b朝室外側移動,藉此而使第2框12靠近對向構件3b側,因此可確保第2框12側之氣密性。此時,由於操作者所操作者僅為操作把手8,因此可提供一種只要上鎖就可確保第2框12側之氣密性,且具有優異操作性之拉門機構1。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已以具有單片拉門10之單片拉窗用之拉門機構1為例進行了說明,惟亦可為例如不同拉窗的拉門機構或區隔窗用的拉門機構。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已以將作為轉動構件之基端連桿58及前端連桿59設於左側縱框3e之收容部3g內,而且將作為卡合部之鉤構件55設於第1框11內為例進行了說明,惟亦可為將基端連桿58及前端連桿59設於第1框11內,及將鉤構件55設於縱框3e之收容部3g內的形態。
此外,上述實施形態係用以易於理解本發明者,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予以解釋者。本發明只要未脫離其主旨均可加以變更及改良,而且本發明當然亦包含其等效物。
1...拉門機構
2...玻璃
3...框體
3a...外周框
3b...對向構件
3c...上框
3d、13...下框
3e...縱框
3f、12a、26a...段部
3g、63...收容部
4...軌道
7...拉手
8...操作把手
9...解除桿
10...拉門
11...第1框
11a...引導片
12...第2框
20...上鎖機構
21...操作板
22...移動板
22a、25a、26b、39a、45a...銷
23...引導板
23a、24b、46a...長孔
24...轉動板
24a...腕部
25...下連桿
26...上連桿
27...角落驅動器
27a...箱體
27b...中繼構件
28...連結構件
29、49...連結板
30...移動規限機構
31...推壓片
38、55...鉤構件
38a...安裝部
38b、55c...鉤部
38c、55d...鉤片
39...上鎖卡合構件
39b...角撐架
40...靠近機構
41...靠近連桿
44...靠近移動機構
45...上下移動構件
46...縱深移動構件
46b...爪部
50...開口寬度規限機構
51...鉤機構
52...解除板
53...解除移動板
54...解除引導板
55a...固定部
55b...補強部
55e...傾斜部
56...卡合連桿機構
56a...軸
57...保持構件
58...基端連桿
58a...基端
58b...前端
59...前端連桿
59a、62f...端部
59b...前端部
59c...卡合銷
60...鎖止機構
61...擋止構件
61a、61b...細縫
62...鎖止片
62a...本體部
62b...被彈推部
62c...凹部
62d...切換操作部
62e...鎖止功能部
63a...功能部突出孔
64...片保持部
64a...操作部突出孔
65...壓縮線圈彈簧
70...拉伸線圈彈簧
第1圖係為從本實施形態之拉門機構之室內側觀看之圖。
第2圖係為本實施形態之拉門機構之縱剖面圖。
第3圖係為本實施形態之拉門機構之水平剖面圖。
第4圖係為用以說明本實施形態之拉門機構所具備之機構之圖。
第5圖係為第4圖之A部之放大圖。
第6圖係為第5圖之E箭頭圖。
第7圖係為顯示第4圖所示拉門機構所具備之機構,第7圖(a)係係為第4圖之B部之放大圖,第7圖(b)係為第7圖(a)之鎖止片(lock piece)與細縫(slit)之位置關係圖。
第8圖係為顯示第4圖所示拉門機構所具備之機構,第8圖(a)係為顯示鎖止機構鎖止狀態圖,第8圖(b)係為顯示第8圖(a)之鎖止片與細縫之位置關係圖。
第9圖係為用以說明靠近機構之圖,第9圖(a)係為正面圖,第9圖(b)係為第9圖(a)之F箭頭圖。
第10圖係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拉門機構之相接部分之水平剖面圖。
第11圖係為用以說明開口寬度規限機構者,第11圖(a)係為正面圖,第11圖(b)係為平面圖。
第12圖係為顯示開口寬度受規限之狀態之開口寬度規限機構之圖。
第13圖係為用以說明解除桿在卡止位置開啟拉門時之開口寬度規限機構之動作之圖。
第14圖係為用以說明解除桿在解除位置開啟拉門時之開口寬度規限機構之動作之圖。
第15圖係為用以說明解除桿在卡合位置關閉拉門時之開口寬度規限機構之動作之圖。
50...開口寬度規限機構
51...鉤機構
55...鉤構件
55d...鉤片
56...卡合連桿機構
57...保持構件
58...基端連桿
59...前端連桿
59c...卡合銷

Claims (4)

  1. 一種拉門機構,係具有:形成開口之框體、及以沿著前述框體可自由移動之方式設置且可將前述開口關閉之拉門,該拉門機構之特徵為具備:轉動構件,一面以在關閉前述拉門時用於收容前述拉門第1框之縱框之收容部內與前述第1框內中之一方部位所設之軸為中心轉動一面可從前述一方部位突出;及卡合部,設於前述縱框之收容部內與前述第1框內中之另一方部位,用以與前述轉動構件卡合;前述轉動構件與前述卡合部係構成為:於關閉前述拉門時,前述轉動構件與前述卡合部係卡合,而於開啟前述拉門時,一面與前述卡合部卡合,前述轉動構件一面從前述一方之部位突出而規限前述拉門朝開放方向之移動量;在前述另一方之部位具有切換桿(lever),用以切換前述卡合部與前述轉動構件卡合之卡合狀態、及前述卡合部與前述轉動構件之卡合解除之解除狀態;前述轉動構件係於從前述一方之部位突出之側的前端部,具有沿著縱深方向所設且與前述卡合部卡合之銷(pin);前述卡合部係具有卡合片,其藉由前述切換桿之操作朝上下方向移動,且在前述拉門關閉之狀態下,將前 述切換桿從前述解除狀態操作成前述卡合狀態,藉此使前述卡合部移動而與前述銷卡合;前述卡合部係以可朝解除與前述轉動構件之卡合之解除位置移動之方式彈推而位於與前述轉動構件卡合之卡合位置;前述轉動構件與前述卡合部係構成為:於前述卡合部與前述轉動構件未卡合而從開啟前述拉門之狀態關閉前述拉門時,前述卡合部係藉由前述銷移動至前述解除位置側而與前述銷卡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拉門機構,其中,在前述第1框係具有:將前述拉門上鎖之上鎖把手(handle)、及將前述上鎖把手操作成上鎖位置,藉此朝前述拉門上方及下方突出之突出部;藉由前述上鎖把手之操作所突出之前述突出部係構成為與設於前述框體用以引導前述拉門之軌道(rail)卡合,以規限前述拉門之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拉門機構,其中,具有切換操作部,其係將前述突出部與前述軌道之卡合切換成可解除之狀態與不可解除之狀態,且構成為與前述切換操作部一同操作前述上鎖把手而解除前述突出部與前述軌道之卡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拉門機構,其中,前述拉門更具有第2框,該第2框之下端藉由下框而與前述第1框連結, 與前述拉門之第2框在縱深方向對向之對向構件係具有突出於前述第2框側之突出片,前述第2框係構成為突出於前述對向構件側,且具有藉由前述上鎖把手之上鎖操作朝與前述對向構件相反側移動之移動片,於關閉前述拉門時,前述移動片係位於前述突出片之前述對向構件側而與該突出片卡合,藉由前述上鎖把手之操作所為之前述移動片的移動,使前述第2框朝前述對向構件側靠近。
TW99141174A 2009-12-03 2010-11-29 拉門機構 TWI4701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5824A JP2011117197A (ja) 2009-12-03 2009-12-03 建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8049A TW201128049A (en) 2011-08-16
TWI470146B true TWI470146B (zh) 2015-01-21

Family

ID=44098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41174A TWI470146B (zh) 2009-12-03 2010-11-29 拉門機構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117197A (zh)
CN (1) CN102086741B (zh)
HK (1) HK1154413A1 (zh)
TW (1) TWI4701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12012B2 (en) * 2013-08-23 2018-07-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atching device for selectively latching and unlatching a closure of a vehicle
CN103883184B (zh) * 2014-04-01 2017-12-05 浙江力兴五金有限公司 推拉限位器
CN103993811A (zh) * 2014-06-09 2014-08-20 南京武家嘴门窗装饰有限公司 系统推拉窗
JP6587914B2 (ja) * 2015-11-20 2019-10-09 Ykk Ap株式会社 建具
JP7260456B2 (ja) * 2019-10-28 2023-04-18 Ykk Ap株式会社 建具
JP7267218B2 (ja) * 2020-02-05 2023-05-01 Ykk Ap株式会社 障子開口量制限具及び建具
JP7424955B2 (ja) * 2020-10-12 2024-01-30 Ykk Ap株式会社 面材オープナー及び建具
CN115199156A (zh) * 2021-04-09 2022-10-18 吉田建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锁装置和推拉门窗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15721A (ja) * 1999-10-14 2001-04-24 Miwa Lock Co Ltd 引戸用ガードアーム錠
JP2005213760A (ja) * 2004-01-27 2005-08-11 Howa Mach Ltd 横引きサッシにおける操作ハンドルの引手兼用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15565B1 (en) * 2000-04-18 2002-07-09 Vent-Alarm Corporation Storm rail for sliding door
CN2693914Y (zh) * 2004-03-31 2005-04-20 三和卷帘门工业株式会社 自闭拉门装置
CN201100064Y (zh) * 2007-08-08 2008-08-13 林庆义 改进的拉门结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15721A (ja) * 1999-10-14 2001-04-24 Miwa Lock Co Ltd 引戸用ガードアーム錠
JP2005213760A (ja) * 2004-01-27 2005-08-11 Howa Mach Ltd 横引きサッシにおける操作ハンドルの引手兼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6741B (zh) 2013-08-07
JP2011117197A (ja) 2011-06-16
HK1154413A1 (en) 2012-04-20
TW201128049A (en) 2011-08-16
CN102086741A (zh) 201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0146B (zh) 拉門機構
US20070194578A1 (en) Self latching device
KR101199223B1 (ko) B-필라리스 차량용 프론트 도어의 락킹 장치
KR20180090471A (ko) 보조잠금부가 구비된 창호용 핸들조립체
AU2002211125B2 (en) A restrictor device
EP2592210B1 (en) Locking assembly for windows or doors
JP2009197402A (ja) 移動間仕切り装置におけるドア付間仕切りパネル
US11242224B2 (en) Elevator door device
JP2007303183A (ja) 錠装置
AU2002211125A1 (en) A restrictor device
KR20070020783A (ko) 승합차용 슬라이딩 도어의 안전장치
JP2834115B1 (ja) 自動ロック型錠装置
JPH09317360A (ja) シャッター
JP5531803B2 (ja) 上げ下げ窓の施錠装置
JP7460992B1 (ja) 窓開閉ロック装置、窓サッシ及び壁構造
JP4453913B2 (ja) 自動扉の施錠装置
JP3990096B2 (ja) 耐火庫等の扉部の破損防止装置
JP5808920B2 (ja) 上下分割ドア
JP2003239607A (ja) 窓換気用ステー
JP5963891B2 (ja) 折り戸構造体
JP4674203B2 (ja) 建具
JPH08310247A (ja) 車両用サンルーフのサンシェード連動装置
JP2519976Y2 (ja) 出窓用雨戸の開閉装置
JPH0510077A (ja) 間仕切りパネル
KR20090034649A (ko) 창호의 프로젝트 및 케이스먼트 제어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