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1811B - 光學裝置之遮光構造及可伸縮光學裝置之遮光構造 - Google Patents

光學裝置之遮光構造及可伸縮光學裝置之遮光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1811B
TWI461811B TW098104162A TW98104162A TWI461811B TW I461811 B TWI461811 B TW I461811B TW 098104162 A TW098104162 A TW 098104162A TW 98104162 A TW98104162 A TW 98104162A TW I461811 B TWI461811 B TW I4618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axis
lens
light shielding
lens group
optical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4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5156A (en
Inventor
Hiroshi Nomura
Takamitsu Sasaki
Kazunori Ishizuka
Kunihiko Shimizu
Original Assignee
Hoy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ya Corp filed Critical Hoy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35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5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1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18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3Light absorb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Description

光學裝置之遮光構造及可伸縮光學裝置之遮光構造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光學裝置之遮光結構。
在由一組環形部件構成的光學裝置(例如透鏡鏡筒)中,使用了各種用於防止例如雜散光的有害光通過環形部件之間形成的縫隙進入光學裝置的遮光結構。在這樣的遮光結構通常具有的一般結構中,有害光的進路是明確的以及至少一個遮光部件(環)被固定地安裝在明確的進路中,例如在日本未審查專利公開No.2000-121903(日本專利No.4094747)中所公開的。
但是,為了在明確的進路中固定地安裝遮光部件,需要特殊的固定結構,因此元件數量的增加和工時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遮光結構,其能夠在被安裝時,特別是被安裝在多個光學元件之間時,以簡單的方式支撐至少一個環形遮光部件。
基於在多個彈簧的彈簧力間的平衡狀態(浮動狀態)下支撐環形遮光部件的觀點,提出了本發明。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光學裝置的遮光結構,其包括設置在光軸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上的多個光學元件,該遮光結構包括至少一個位於多個光學元件中的兩個光學元件之間的環形遮光部件,以遮蔽有害光;以及保持在兩個光學元件之間的多個彈簧,在光軸方向上可彈性變形。多個彈簧包括至少兩個彈簧,該兩個彈簧的中的一個保持在兩個光學元件之一與環形遮光部件之 間,而該兩個彈簧中的另一個保持在兩個光學元件的另一個與環形遮光部件之間。環形遮光部件在多個彈簧的彈簧力間的平衡狀態下被支撐在兩個光學元件之間。
據上述結構,當環形遮光部件被安裝時,環形遮光部件在多個彈簧的彈簧力間的平衡狀態(浮動狀態)下被支撐,從而能夠通過適當地確定各種規格,諸如每個彈簧的彈簧負載、每個彈簧沿光軸方向的長度、環形遮光部件的直徑及其形狀,來獲得最佳遮光效果。本發明中的各個光學元件可以是任意的光學元件。例如,環形遮光部件可以用於防止光進入到多個透鏡組之間的空間或快門單元和透鏡組之間的空間。
理想的是環形遮光部件具有安裝在光軸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上的兩個光學元件之間的至少兩個環形遮光部件,以及多個彈簧包括保持在環形遮光部件之間的中間彈簧,沿光軸方向可彈性變形。
理想的是至少兩個環形遮光部件包括前置環形遮光部件和在光軸方向上位於前置環形遮光部件後方的後置環形遮光部件。多個彈簧包括前彈簧、中間彈簧和後彈簧,在光軸方向上按照上述順序安裝。前置環形遮光部件保持在前彈簧的後端與中間彈簧的前端之間。後置環形遮光部件保持在中間彈簧的後端與後彈簧的前端之間。
此外,如果當兩個光學元件在其變焦範圍內彼此緊密接近時環形遮光部件被保持在兩個光學元件之一的徑向外側的空間中,那麼可以提高可伸縮透鏡鏡筒中的空間利用率,以及使可伸縮透鏡鏡筒小型化。
理想的是多個光學元件之一是快門單元。
理想的是環形遮光部件包括至少一個徑向邊緣部分,該徑向邊緣部分位於基本上垂直於光軸的平面內,以及與多個彈簧的端部接觸。更具體的,理想的是環形遮光部件的徑向邊緣部分包括第一徑向邊緣部分,該第一徑向邊緣部分與位於第一徑向邊緣部分之前的多個彈簧中的一個彈簧的後端接觸,以及第二徑向邊緣部分,該第二徑向邊緣部分與位於第一徑向邊緣部分之後的多個彈簧中的另一個彈簧的前端接觸。此外,理想的是第一徑向邊緣部分及第二徑向邊緣部分設置在光軸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上,以及環形遮光部件包括具有基本在光軸上的中心軸的環形連接部分,互相連接第一徑向邊緣部分及第二徑向邊緣部分。
理想的是第一徑向邊緣部分相較於第二徑向邊緣部分設置在光軸方向上較後面的位置。
此外,由於環形遮光部件包括截去頂端的圓錐部分,該截去頂端的圓錐部分徑向地位於徑向邊緣部分之內,並且形成為截去頂端的圓錐部分的直徑沿光軸方向向後減小,遮光效應可以被增強。
根據本發明的每個用作遮光結構的元件的彈簧可以是任何類型的。例如,壓縮螺旋彈簧(compression coil spring)。
理想的是多個彈簧沿光軸方向壓縮,當兩個光學元件沿光軸方向移動以彼此緊密接近時,環形遮光部件保持固定在所述兩個光學元件之間。
在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可伸縮透鏡鏡筒,其設有至少一個可以沿光軸方向前移和縮回的可移動的鏡筒,該可伸縮的透鏡鏡筒包括設置在光軸方向上的不 同位置上的多個光學元件,至少一個環形遮光部件,該環形遮罩部件環繞多個光學元件的兩個光學元件之間的光軸放置,以及多個彈簧,所述多個彈簧保持在兩個光學元件之間,並且當可移動的鏡筒縮回時,沿光軸方向彈性壓縮。環形遮光部件在多個彈簧的彈簧力之間的平衡狀態下被支撐在兩個光學元件之間。
由於至少一個環形遮光部件在得到的多個彈簧的彈簧力之間的平衡狀態(浮動狀態)下被支撐(彈性保持)在設置在光軸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上的光學元件之間,得到了一種儘管結構簡單但是可以可靠地遮罩光的遮光結構。
在下文中將首先討論變焦透鏡71的實施例的總體結構。變焦透鏡71設有包括從目標一側按順序排列的第一透鏡組LG1、快門S、可調光圈A、第二透鏡組LG2、第三透鏡組LG3、低通濾波器(濾光片)LF以及固態圖像拾取裝置(下文稱為圖像感測器)60的成像光學系統(拍照光學系統)。成像光學系統的成像光軸(照相光軸)Z1基本上與形成變焦透鏡71的外觀的每個外部鏡筒(12、13和18)的中心軸重合。第一透鏡組LG1及第二透鏡組LG2被驅動沿成像光軸Z1以預設的移動方式進行變焦操作,而第三透鏡組L3被驅動沿成像光軸Z1進行聚焦操作。在以下描述中,如果在表述中沒有不同的注釋,術語“光軸方向”均表示成像光軸Z1的方向或與其平行的方向。
變焦透鏡71設有固定鏡筒22,以及在固定鏡筒22後面還設有固定在固定鏡筒22的後部的圖像感測器固 定器21。圖像感測器60安裝在圖像感測器固定器21上以被其固定,低通濾波器LF被圖像感測器固定器21固定以通過濾波器固定器62和環形密封部件61置於圖像感測器60的前方。濾波器固定器62固定在感測器固定器21的前部。
變焦透鏡71在固定鏡筒22中設有AF(自動對焦)透鏡框架(支撐並固定第三透鏡組LG3的第三透鏡框架)51,該AF透鏡框架被沿光軸方向導向,即不環繞成像光軸Z1轉動。AF透鏡框架51設有固定第三透鏡組LG3的透鏡固定器部分51a,以及從透鏡固定器部分51a以基本相反的方向向外徑向延伸的一對臂狀部分51b和51c。變焦透鏡71在固定鏡筒22和圖像感測器固定器21之間設有AF導向軸52(見第五圖),該AF導向軸52的前後端分別被固定鏡筒22和圖像感測器固定器21支撐,從而該AF導向軸52平行於成像光軸Z1延伸。AF透鏡框架51的臂狀部分51b在其徑向外端設有導向孔51d,AF導向軸52可滑動地嚙合在該導向孔51d中。AF透鏡框架51的臂狀部分51c在其徑向外端設有導向端部分51e,該導向端部分51e可滑動地嚙合在線性導向槽22a(第二圖及第三圖中顯示了一部分)中,該線性導向槽22a形成在固定鏡筒22的內圓周表面上從而平行於成像光軸Z1延伸。變焦透鏡71設有AF馬達160(見第五圖),該AF馬達160設有刻有螺紋以作為進給螺桿軸的轉動驅動軸,該轉動驅動軸通過形成在AF螺母54(見第五圖)上的螺孔擰緊。該AF螺母54從前面鄰近臂狀部分51b在導向孔51d附近的部分,同時被防止相對於AF透鏡框架51轉動。AF透鏡框架 51通過AF框架偏動彈簧55向前偏動,以壓到AF螺母54上,AF透鏡框架51在光軸方向上的向前運動極限通過AF透鏡框架51和AF螺母54之間的嚙合確定。通過這種結構,當沿光軸方向向後移動AF螺母54時,AF透鏡框架51被螺母54向後推壓,從而克服AF框架偏動彈簧55的偏動力向後移動。相反地,當AF螺母54沿光軸方向向前移動時,AF透鏡框架51跟隨AF螺母54的向前運動,通過AF框架偏動彈簧55的偏動力向前移動。通過上述結構,向前和向後轉動AF馬達160的轉動驅動軸分別使AF透鏡框架51沿光軸方向向前和向後移動。
變焦透鏡71設有安裝在固定鏡筒22上從而被其支撐的變焦馬達150和減速齒輪箱74。減速齒輪箱74包括用於向變焦齒輪28傳遞變焦馬達150的轉動的減速齒輪系(見第五圖)。變焦齒輪28位於固定鏡筒22之內並且可轉動地裝在平行於成像光軸Z1延伸的變焦齒輪軸上。
如第五圖所示,固定鏡筒22在其內圓周表面上設有一組三個線性導向槽22b、一組三個傾斜槽22c和一組三個轉動導向槽22d。線性導向槽22b平行於成像光軸Z1延伸。傾斜槽22c關於成像光軸Z1傾斜。轉動導向槽22d形成在固定鏡筒22的內圓周表面的前端附近,以沿固定鏡筒22的圓周延伸,從而與每個傾斜槽22c的前端連通。三個線性導向槽22b、三個傾斜槽22c和三個轉動導向槽22d分別沿圓周方向基本上等角度間隔地設置。
變焦透鏡71直接在固定鏡筒22內設有第一前移 (advancing)鏡筒(可移動鏡筒)18,該第一前移鏡筒18從固定鏡筒22中前移或回縮進固定鏡筒22中。第一前移鏡筒18在其外圓周表面設有一組三個轉動導向突起(projection)18a和外圓周齒輪18b。一組三個轉動導向突起18a分別與一組三個傾斜槽22c和一組三個轉動導向槽22d嚙合。外圓周齒輪18b與變焦齒輪28嚙合。在一組三個轉動導向突起18a保持嚙合在一組三個傾斜槽22c中的期間,第一前移鏡筒18在被一組三個傾斜槽22c導向轉動的同時沿光軸方向縮回和前移。之後,當一組三個轉動導向突起18a分別進入一組三個轉動導向槽22d中時,第一前移鏡筒18被一組三個轉動導向槽22d導向,僅在軸向固定位置環繞成像光軸Z1轉動(即,不相對固定鏡筒22沿光軸方向移動)。
第一前移鏡筒18在其內圓周表面設有環繞成像軸Z1的圓周槽18c和平行於成像光軸Z1延伸的一組三個轉動傳遞(transfer)槽18d。變焦透鏡71設有置於第一前移鏡筒18之內並由其支撐的第一線性導向環14。第一線性導向環14在其外圓周表面上設有一組三個線性導向突起14a和多個相對轉動導向突起14b。一組三個線性導向突起14a徑向向外突出,以及多個相對轉動導向突起14b在第一線性導向環14上的不同的圓周位置上徑向向外突出。通過一組三個線性導向突起14a與一組三個線性導向槽22b嚙合,第一線性導向環14被沿光軸方向相對於固定鏡筒22線性導向。通過使圓周槽18c與多個相對轉動導向突起14b嚙合,將第一前移鏡筒18連接在第一線性導向環14上。第一前移鏡筒18及第一線性導向環14沿光軸方向一起移動。
第一線性導向環14設有穿過第一線性導向環14的內圓周表面和外圓周表面而形成的一組貫通狹縫(through-slot)14c。如第五圖所示,每個貫通狹縫14c包括前圓周狹縫部分14c-1和關於光軸方向傾斜的傾斜引導(lead)狹縫部分14c-2。貫通狹縫14c的數目是三個;三個貫通狹縫14c設置在不同的圓周位置上。變焦透鏡71設有置於第一線性導向環14之內並由其轉動支撐的凸輪環11。一組三個凸輪環導向突起11a固定在凸輪環11的外圓周表面的不同的圓周位置上,並分別與一組三個貫通狹縫14c嚙合。凸輪環11在一組三個凸輪環導向突起11a上設有一組三個轉動傳遞突起11b,所述一組三個轉動傳遞突起11b徑向突出以分別嚙合至第一前移鏡筒18的一組三個轉動傳遞槽18d中。一組三個轉動傳遞突起11b可相對於一組三個轉動傳遞槽18d沿光軸方向滑動,並且被阻止相對於一組三個轉動傳遞槽18d沿圓周方向移動,從而凸輪環11隨第一前移鏡筒18轉動。
由變焦透鏡71的上述結構可以理解變焦透鏡71的可移動元件的從固定鏡筒22到凸輪環11的前移操作。換言之,通過變焦馬達150沿透鏡鏡筒前移方向轉動變焦齒輪28導致第一前移環18在轉動的同時由於一組三個傾斜槽22c與一組三個轉動導向突起18a的嚙合而向前移動。由於第一前移鏡筒18連接在第一線性導向環14上,連接方式是使得第一前移鏡筒18及第一線性導向環14可以相對移動,並且由於多個相對轉動導向突起14b與圓周槽18c的嚙合,可隨第一線性導向環14沿光軸方向移動,因此第一前移鏡筒18的上述轉動導 致第一線性導向環14隨第一前移鏡筒18向前移動。此外,第一前移鏡筒18的轉動通過一組三個轉動傳遞槽18d和一組三個轉動傳遞突起11b傳遞到凸輪環11。因此,當相對於第一線性導向環轉動時,一組三個凸輪環導向突起11a分別通過一組三個貫通狹縫14c的引導狹縫部分14c-2被導向,凸輪環11向前移動。由於第一線性導向環14如上所述本身也隨第一前移鏡筒18向前移動,凸輪環11最終沿光軸方向向前移動,移動量相當於凸輪環11(在其轉動時)按照一組三個貫通狹縫14c的引導狹縫部分14c-2的輪廓向前移動的量與第一線性導向環14的向前線性移動的量的和。
僅在每個轉動導向突起18a和相連的傾斜槽22c互相嚙合的時候,執行凸輪環11的上述前移操作。當第一前移鏡筒18向前移動預定的移動量時,一組三個轉動導向突起18a分別從一組三個傾斜槽22c脫離,以進入一組三個轉動導向槽22d中。因此,由於一組三個轉動導向突起18a與一組三個轉動導向槽22d的嚙合,使第一前移鏡筒18向前移動的向前移動力不再施加至第一前移鏡筒18上,從而第一前移鏡筒18只在軸向固定位置轉動,即,不沿光軸方向移動。此外,在基本上相同的時間,當一組三個轉動導向突起18a分別從一組三個傾斜槽22c滑動到一組三個轉動導向槽22d中時,一組三個凸輪環導向突起11a分別進入一組三個貫通狹縫14c的圓周狹縫部分14c-1中。因此,使凸輪環11向前移動的力也不再施加到凸輪環11上。因此,凸輪環11僅在沿光軸方向的軸向固定位置轉動,與第一前移鏡筒18的轉動一致。
第一線性導向環14在其內圓周表面上設有多個線性導向槽14d,所述多個線性導向槽14d形成在不同的圓周位置上以平行於成像光軸Z1延伸。變焦透鏡71在第一線性導向環14的內部設有第二線性導向環10。第二線性導向環10在其外部邊緣上設有相應的多個線性導向突起10a,所述多個線性導向突起10a徑向突出以分別可滑動地嚙合在多個線性導向槽14d中。變焦透鏡71直接在第一前移鏡筒18內部設有第二前移鏡筒(可移動鏡筒)13,該第二前移鏡筒13從第一前移鏡筒18前移以及回縮至第一前移鏡筒18中。該第二前移鏡筒13在第二前移鏡筒13的後端附近的外圓周表面上設有多個徑向突出13a,所述多個徑向突出13a徑向向外突出以分別可滑動地嚙合到多個線性導向槽14d中。因此,每個第二前移鏡筒13及第二線性導向環10通過第一線性導向環14被沿光軸方向線性地導向。
變焦透鏡71在凸輪環11內部設有間接支撐並固定第二透鏡組LG2的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變焦透鏡71直接在第二前移鏡筒13內部設有第三前移鏡筒(可移動鏡筒)12,所述第三前移鏡筒12從第二前移鏡筒13前移以及縮回至第二前移鏡筒13中。第二前移鏡筒13充當用於線性導向支撐第一透鏡組LG1的第三前移鏡筒12的線性導向部件。
下面將討論用於第二透鏡組LG2的第二支撐結構。第二線性導向環10設有環形邊緣部分10b以及前環形邊緣部分10c。多個線性導向突起10a從環形邊緣部分10b的外邊緣向外徑向突出,以及前環形邊緣部分10c形成在環形邊緣部分10b的前方,並且直徑比環形 邊緣部分10b的短。前環形邊緣部分10c可滑動地嚙合在圓周槽11c中,該圓周槽11c形成在凸輪環11後端附近的內圓周表面上。由於該結構,第二線性導向環10連接到凸輪環11上,以便可以相對於凸輪環11轉動以及被阻止相對於凸輪環11沿光軸方向移動。第二線性導向環10設有第一線性導向栓10d以及第二線性導向栓10e,所述第一線性導向栓10d以及第二線性導向栓10e都從前環形邊緣部分10c向前突出。第一線性導向栓10d及第二線性導向栓10e向前突出以置於凸輪環11之內。第一線性導向栓10d在第二線性導向環10的圓周方向上的相反邊緣形成為與成像光軸Z1平行的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1,以及第二線性導向栓10e在第二線性導向環10的圓周方向上的相反邊緣形成為也與成像光軸Z1平行的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2。
置於凸輪環11內且由其支撐的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設有第一線性導向槽8a及第二線性導向槽8b,第一線性導向栓10d及第二線性導向栓10e分別嚙合在第一線性導向槽8a及第二線性導向槽8b中。第一線性導向槽8a及第二線性導向槽8b的每一個在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的外圓周表面上形成為部分基底的槽;更具體的,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在第一線性導向槽8a的寬度方向的中部設有徑向通孔,用於曝光控制的柔性PWB77(電源板)從該徑向通孔中穿過,以及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在其後端的第二線性導向槽8b的寬度方向的中部設有貫通切口(through-cutout)8g,該貫通切口8g形成沿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的徑向方向穿過第二線性導向槽8b的下壁(bottom wall)。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 8在其圓周相反側的第一線性導向槽8a中具有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3,所述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3與第一線性導向栓10d的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1分別滑動接觸。同樣地,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在其圓周相反側的在第二線性導向槽8b中設有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4,所述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4與第一線性導向栓10e的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2分別滑動接觸。由於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3與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1之間的嚙合以及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4與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2之間的嚙合,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被沿光軸方向線性地導向。
凸輪環11在其內圓周表面上設有多個凸輪槽11d,形成在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的外圓周表面上的相應的多個凸輪從動件8c分別嚙合在所述多個凸輪槽11d中。多個凸輪槽11d和多個凸輪從動件8c用於沿光軸方向相對移動第二透鏡組LG2。即,由於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通過第二線性導向環10被沿光軸方向線性地導向,凸輪環11的轉動導致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沿光軸方向以預定的移動方式按照多個凸輪槽11d的輪廓移動。
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設有中心處具有貫通開口的環形邊緣8d,成像光軸Z1通過該開口。第二透鏡組樞軸33固定在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上以平行於成像光軸Z1延伸。第二透鏡組樞軸33的前端和後端分別通過形成在環形邊緣部分8d(見第四圖及第六圖)的軸支撐部分8e和軸支撐部件36支撐。軸支撐部件36固定在通過緊固螺釘37形成在環形邊緣8d的後端的安裝座8f(見第八圖及第九圖)上。變焦透鏡71在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內設有支撐並固定第二透鏡組LG2的第二透 鏡框架6。第二透鏡框架6樞軸安裝在第二透鏡組樞軸33上。第二透鏡框架6設有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6a、搖臂部分6b以及樞軸柱面部分6c。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6a固持第二透鏡組LG2。搖臂部分6b沿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6a的徑向方向延伸,以及樞軸柱面部分6c形成在搖臂部分6b的自由端(相反端)。樞軸柱面部分6c設有沿平行於第二透鏡組LG2的光軸Z2的方向延伸的通孔6d。第二透鏡組樞軸33插在通孔6d中,從而允許它們之間的相對轉動。第二透鏡組樞軸33關於成像光軸Z1離心地放置,並且平行於成像光軸Z1延伸。第二透鏡組框架6可繞第二透鏡組樞軸33在第二圖、第三圖、第十二圖及第十三圖所示的第二透鏡組LG2的光軸Z2與成像光軸Z1重合的軸上位置(拍照位置)以及第一圖、第十圖、第十一圖及第二十圖至第二十二圖所示的第二透鏡組LG2的光軸Z2關於成像光軸Z1離心地放置的離軸移位位置(遠離成像光軸Z1縮回)之間轉動(擺動)。第二透鏡框架6偏置,以通過扭轉螺旋彈簧(第二透鏡組返回彈簧)39沿朝向軸上位置的方向轉動。第二透鏡框架6及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分別設有嚙合突起6e以及轉動限制銷35(見第九圖、第十一圖及第十三圖),以及通過第二透鏡框架6的嚙合突起6e與轉動限制銷35的嚙合確定第二透鏡框架6的軸上位置。第二透鏡框架6通過壓縮螺旋彈簧(軸向壓力彈簧)38向前偏置(沿著將第二透鏡組6帶向與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的環形邊緣8d接觸的方向),以去除第二透鏡框架6相對於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沿光軸方向的間隙(backlash)。
第二透鏡框架6與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沿光軸方向整體移動。圖像感測器固定器21在其前部設有位置控制凸輪桿21a,該凸輪桿21a從圖像感測器固定器21向前突出以能夠與第二透鏡框架6嚙合。如果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以在軸上位置支撐第二透鏡框架6的方式沿縮回方向向後移動以接近圖像感測器固定器21,在位置控制凸輪桿21a的前端表面上形成的凸輪表面與第二透鏡框架6接觸,以向上述離軸移位位置轉動第二透鏡組框架6克服扭轉螺旋彈簧39的偏置力。
變焦透鏡71在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中設有快門單元76,該快門單元76包括快門S(打開和關閉拍照孔徑76a)以及可調光圈A。快門單元76固定在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的環形邊緣部分8d的前部。快門S及第二透鏡組LG2之間沿光軸方向的距離被固定,以及可調光圈A及第二透鏡組LG2之間沿光軸方向的距離被固定。快門單元76中設有分別用於驅動快門S和可調光圈A的快門激勵器和光圈激勵器(均未示出),以及柔性PWB 77從快門單元76延伸出以在裝有變焦透鏡71的照相機(未示出)的控制電路和這兩個激勵器的每一個之間建立電連接。
下文將討論用於第一透鏡組LG1的支撐結構。通過第一線性導向環14沿光軸方向導向的第二前移鏡筒13在其內圓周表面上設有形成在不同的圓周位置以沿光軸方向延伸的一組三個線性導向槽13b。第三前移鏡筒12在其後端的外圓周表面設有分別可滑動地嚙合在一組三個線性導向槽13b中的一組三個線性導向槽12a。因此,第三前移鏡筒12通過第一線性導向環14及第二 前移鏡筒13沿光軸方向被線性導向。第二前移鏡筒13在其後端附近的內圓周表面上進一步設有沿第二前移鏡筒13的圓周延伸的不連續的內緣13c。凸輪環11在其外圓周表面上設有不連續的圓周槽11e,不連續的內緣13c可滑動地嚙合在該圓周槽11e,從而凸輪環11可相對於第二前移鏡筒13轉動,以及從而第二前移鏡筒13不能沿光軸方向關於凸輪環11相對移動。第三前移鏡筒12在其內圓周表面上設有徑向向內突出的一組三個凸輪從動件31,而凸輪環11在其外圓周表面上設有一組三個外凸輪槽11f(用於移動第一透鏡組LG1的凸輪槽),一組三個凸輪從動件31分別可滑動地嚙合在所述一組三個外凸輪槽11f中。固持第一透鏡組LG1的第一透鏡框架1(見第一圖至第三圖)設置在第三前移鏡筒12之內。
下文將討論變焦透鏡71的前移操作和縮回操作。
由於上文已經討論了凸輪環11被驅動從縮回位置(第一圖所示)前移到凸輪環11在軸向沿光軸方向的固定位置轉動的位置(第二圖所示)的階段,下文只簡要地討論該階段。從第一圖所示的變焦透鏡71的縮回狀態通過變焦馬達150沿透鏡鏡筒前移方向轉動變焦齒輪28,導致第一前移鏡筒18在轉動的同時向前移動。這時,通過凸輪環11及第一線性導向環14之間的引導結構(即通過一組凸輪導向突起11a和一組三個貫通狹縫14c的引導狹縫部分14c-2的分別嚙合),通過第一前移鏡筒18的轉動而轉動的凸輪環11沿光軸方向向前移動,移動量相當於第一線性導向環14的向前移動量和凸輪環11的向前移動量之和。一旦第一前移鏡筒18和 凸輪環11前移到各自的預定位置,第一前移鏡筒18和凸輪環11的轉動前移結構的功能失效,從而第一前移鏡筒18和凸輪環11的每一個繞成像光軸Z1轉動,而不沿光軸方向移動。
由於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的多個凸輪從動件8c與多個凸輪槽11d的分別嚙合,凸輪環11的轉動導致置於凸輪環11之內的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沿光軸方向關於凸輪環11以預定的移動方式移動。在第一圖所示的變焦透鏡71處於縮回狀態的狀態下,置於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之內的第二透鏡框架6通過位置控制凸輪桿21a固定在離軸移位位置上,第二透鏡組LG2的光軸Z2從成像光軸Z1向下離心放置在其中。在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在變焦範圍內從縮回位置移動到廣角端位置的過程中,第二透鏡框架6從位置控制凸輪桿21a脫離,以通過扭轉螺旋彈簧39的彈簧力環繞第二透鏡組樞軸33從離軸移位位置轉動至第二透鏡組LG2的光軸Z2與成像光軸Z1重合的拍照位置。在下文中,第二透鏡框架6保持固定在拍照位置,直到變焦透鏡71縮回到縮回位置。
此外,由於一組三個凸輪從動件31與一組三個外凸輪槽11f的分別嚙合,凸輪環11的轉動導致環繞凸輪環11放置並通過第二前移鏡筒13沿光軸方向線性導向的第三前移鏡筒12沿光軸方向相對凸輪環11以預定的移動方式移動。
因此,當第一透鏡組LG1從縮回位置向前移動時的第一透鏡組LG1相對於成像表面(圖像感測器60的光接收表面)的軸向位置通過凸輪環11相對於固定鏡筒 22的向前移動量及第三前移鏡筒12相對於凸輪環11的移動量之和確定,而當第二透鏡組LG2從縮回位置向前移動時的第二透鏡組LG2相對於成像表面的軸向位置通過凸輪環11相對於固定鏡筒22的向前移動量及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相對於凸輪環11的移動量之和確定。沿成像光軸Z1移動第一及第二透鏡組LG1和LG2同時改變它們之間的空間距離執行變焦操作。當變焦透鏡71被驅動從第一圖所示的縮回位置前移,變焦透鏡71首先延伸至第二圖所示的狀態,其中變焦透鏡71設置在廣角端。隨後,變焦透鏡71進入第三圖所示的狀態,在該狀態中通過變焦馬達150沿其透鏡鏡筒前移方向進一步轉動變焦透鏡71設置在遠攝(telephoto)端。如第二圖及第三圖所示,當變焦透鏡71設置在廣角端時的第一及第二透鏡組LG1和LG2之間的距離大於當變焦透鏡71設置在遠攝端下時的距離。當變焦透鏡71設置在遠攝端時,第一及第二透鏡組LG1和LG2已經移動以彼此接近,它們之間的距離小於當變焦透鏡71設置在廣角端時它們之間的距離。用於變焦操作的第一及第二透鏡組LG1和LG2之間的空間距離的這一變化通過多個凸輪槽11d和一組三個外凸輪槽11f的輪廓獲得。在廣角端和遠攝端之間的變焦範圍(變焦操作可執行的範圍)中,凸輪環11及第一前移鏡筒18在它們各自的軸向固定位置轉動,即不沿光軸方向移動。
當第一至第三透鏡組LG1、LG2和LG3置於變焦範圍中時,通過AF電機160的轉動根據目標距離沿成像光軸Z1移動第三透鏡組LG3(AF透鏡框架51)執行聚焦操作。
沿透鏡鏡筒縮回方向驅動變焦馬達150導致變焦透鏡71以與上述前移操作相反的方式操作,從而將變焦透鏡71完全縮回到縮回位置,如第一圖所示。在變焦透鏡71的該縮回移動過程中,第二透鏡框架6隨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向後移動的同時,通過位置控制凸輪桿21a環繞第二透鏡組樞軸33轉動到離軸移位位置。當變焦透鏡71縮回到縮回位置時,第二透鏡組LG2縮回至第三透鏡組LG3所在的空間的徑向外側的空間,如第一圖所示容置低通濾波器LF和圖像感測器60。換言之,第二透鏡組LG2徑向縮回到基本上與第三透鏡組LG3、低通濾波器LF和CCD圖像感測器60放置的光軸方向的軸向範圍一致的軸向範圍。變焦透鏡71的這一用於以該方式縮回(移位)第二透鏡組LG2的結構減小了當變焦透鏡完全縮回時變焦透鏡71的長度,從而可以減小安裝變焦透鏡71的照相機的厚度。
在上述變焦透鏡71中,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通過第二導向環10的第一線性導向栓10d及第二線性導向栓10e沿光軸方向線性導向。如第四圖、第六圖、第七圖及第十四圖所示,第二線性導向栓10e成型為局部圓柱形,其在第二線性導向環10d的圓周方向上比第一線性導向栓10d寬。第二線性導向栓10e在其中心部分設有容置貫通切口10e1,該容置貫通切口10e1沿第二線性導向環的徑向方向貫通第二線性導向栓10e形成。第二線性導向栓10e在容置貫通切口10e1的兩側沿第二線性導向環10的圓周方向設有分別具有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2的一對導向桿部分10e3,以及直接在一對導向桿部分10e3前方進一步設有橋接部分10e2,所述橋接 部分10e2沿第二線性導向環10的圓周方向延伸以將一對導向桿部分10e3前端彼此連接。如同由第九圖、第十一圖及第十三圖可理解的,從前方觀察,第二線性導向栓10e具有以成像光軸Z1為圓心的圓弧形狀。此外,在如第十四圖所示的展開平面圖中,第二線性導向栓10e基板上是矩形的形狀,在第二線性導向栓10e的周圍具有容置貫通切口10e1,以及容置貫通切口10e1基本上也是矩形的形狀。
如第四圖、第六圖至第十三圖及第十五圖所示,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在第二線性導向槽8b中對應於容置貫通切口10e1的圓周位置的圓周位置上設有貫通切口8g。貫通切口8g的尺寸基本上相當於容置貫通切口10e1的尺寸。由於第二線性導向環10將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沿光軸方向線性導向,貫通切口8g和容置貫通切口10e1之間的在環繞成像光軸Z1的圓周方向上的相對位置不變。另一方面,貫通切口8g和容置貫通切口10e1之間的在光軸方向上的相對位置通過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相對於第二線性導向環10沿光軸方向的移動而變化。
此外,如第四圖、第六圖至第九圖及第十七圖所示,凸輪環11在其內圓周表面上設有容置凹槽11g。容置凹槽11g的尺寸基本上相當於容置貫通切口10e1的尺寸;但是,由於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通過凸輪環11相對於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的轉動沿光軸方向移動,如上所述,所以容置凹槽11g和容置貫通切口10e1之間的在環繞成像光軸Z1的圓周方向上的相對位置以及容置凹槽11g和容置貫通切口10e1之間的在光軸方向上的 相對位置均根據變焦透鏡71的延伸/縮回狀態(位置)而變化。
更具體地,當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處於對應於變焦透鏡71的準備拍照狀態的操作位置時(見第二圖、第三圖、第十二圖及第十三圖),第二線性導向環10的容置貫通切口10e1及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的貫通切口8g沿光軸方向的位置不完全彼此重合;此外,第二線性導向環10的容置貫通切口10e1和凸輪環11的容置凹槽11g的環繞成像光軸Z1的圓周位置不互相重合,而第二線性導向環10的容置貫通切口10e1和凸輪環11的容置凹槽11g的沿光軸方向的位置也不互相重合。另一方面,當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處於對應於變焦透鏡71的縮回狀態的縮回位置時(見第一圖、第八圖、第九圖、第十圖及第十一圖),貫通切口8g與第二線性導向環10的容置貫通切口10e1沿光軸方向的位置重合,從而貫通切口8g和容置貫通切口10e1沿徑向方向互相連接以形成單一徑向切口部分。當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處於縮回位置時,凸輪環11的容置凹槽11g的圓周位置和徑向切口部分(構成貫通切口8g和容置貫通切口10e1)互相重合,而凸輪環11的容置凹槽11g和該徑向切口部分沿光軸方向也互相重合,重合方式使得容置凹槽11g置於容置切口10e1的徑向外側。
如上所述,在變焦透鏡71的縮回狀態,第二透鏡框架6在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內環繞第二透鏡組樞軸33轉動到離軸移位位置,其中第二透鏡組LG2的光軸Z2關於成像光軸Z1的離心放置。當第二透鏡框6進行這種轉動時,第二透鏡框架6的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6a 的一部分進入到上述通過貫通切口8g和容置貫通切口10e1形成的徑向切口部分中,以及通過其進入到置於徑向切口部分的徑向外側的容置凹槽11g中,從而如第十圖、第十一圖及第十八圖所示地容置到容置凹槽11g中。通過這種結構,能夠以高度的空間利用率容置第二透鏡組LG2,同時減小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第二線性導向環10和凸輪環11的直徑,從而使變焦透鏡71小型化。
具體地,關於第二線性導向環10,形成在第二線性導向栓10e中的容置切口10e1用作容置第二透鏡組LG2的空間(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6a),以及該配置具有下文所述的優點。首先,在例如第二線性導向環10的環形線性導向部件中,理想情況是環形線性導向部件在不同的圓周位置上設有多個線性導向部分,以在環形線性導向部件沿光軸方向線性導向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時確保支撐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的精確度。另一方面,由於透鏡組樞軸33、快門單元76等以緊湊方式安裝在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中,在被第二線性導向環10線性導向的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中很難保證足夠的安裝線性導向部件的圓周空間。在變焦透鏡71的本實施例中,將這樣的多個線性導向部分設為兩個部件:第一線性導向栓10d及第二線性導向栓10e,這樣可以保證,與例如三個線性導向栓以120度的等角度間隔設置在圓周方向上的情況相比,第一線性導向栓10d及第二線性導向栓10e之間具有較大的圓周空間,從而可以在獲得具有高度空間利用率的緊湊的元件設置的同時使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保持最小化。此外,將用於第二線性 導向栓10e的空間的一部分用作供第二透鏡組LG2縮回的空間,可以有效地利用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中剩餘的圓周空間。
對於第二線性導向栓10e,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2之間沿第二線性導向環10的圓周方向的距離加大,從而第二線性導向栓10e可以包括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2之間的沿第二線性導向環10的圓周方向的容置貫通切口10e1。這可以使第二線性導向栓10e充當用於導向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的線性導向部分,以便獲得相較於具有窄的圓周寬度的線性導向突起的高度的導向穩定性。此外,由於第二線性導向栓10e的容置貫通切口10e1的前部被橋接部分10e2關閉,因此相較於第二線性導向栓10e不具有橋接部分10e2而只具有作為兩個獨立的栓突起的一對導向桿部分10e3的情況,第二線性導向栓10e具有更高的強度。此外,從變焦透鏡71的前部觀察,包括橋接部分10e2的第二線性導向栓10e的整個部分形成為環繞成像光軸Z1的圓弧形壁的一部分,從而具有強度優異並且能夠以高度的空間利用率容置在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和凸輪環11之間的圓弧形結構。
雖然在變焦透鏡71的上述實施例中,第二線性導向栓10e沿圓周方向在第二線性導向栓10e的相對側包括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2,可以改變一對線性導向表面G2的形成位置。例如,第二線性導向栓10e的每個導向桿部分10e3可以在其面向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的內圓周表面上設有至少一個徑向突起或槽,而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可以在其外圓周表面上設有相應的與在導向桿部分10e3的徑向突起或槽可滑動地嚙合的至少一個徑 向槽或突起。該結構能夠增加用於線性導向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的嚙合部分的數目,從而可以改善上述支撐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的穩定性和精度。此外,如果可以令互相嚙合的徑向突起的高度和徑向凹槽的深度彼此相等,則可以防止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及第二線性導向栓10e中的每一個的徑向尺寸出現實質的增加,從而保持了變焦透鏡71的緊湊。
變焦透鏡71的上述實施例的特徵還在於其用於縮回第二透鏡組LG2及第三透鏡組LG3的縮回結構。下文將討論變焦透鏡71的這一特徵。如第十九圖及第二十圖所示,圖像感測器60具有橫向延長的矩形成像表面,該成像表面包括兩個長邊和兩個短邊,其中兩個長邊沿水平方向(第一方向)延長,以及兩個短邊沿與水平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第二方向)延長。為了與圖像感測器60的該形狀對應,第三透鏡組LG3成形為具有非圓形的形狀(雙D缺口形狀),即,第三透鏡組LG3按照下述方式成形:去掉第三透鏡組LG3的與圖像感測器的上長邊和下長邊對應的上部和下部(沿圖像感測器60的兩個長邊放置的第三透鏡組LG3的邊沿的上部和下部)。更具體的,第三透鏡組LG3具有基本上與圖像感測器60平行的一對(上和下)長邊直線邊緣(直線輪廓)LG3-V,以及進一步具有分別將一對(上和下)長邊直線邊緣LG3-V互相連接起來的一對短邊圓弧形邊緣LG3-W,以及第三透鏡組LG3的外緣通過一對長邊直線邊緣LG3-V和一對短邊圓弧形邊緣LG3-W形成為非圓形的形狀。當假設第三透鏡組LG3的對應於圖像感測器60的上和下長邊的上述上部和下部(D缺口部 分)沒有被去掉時,一對短邊圓弧形邊緣LG3-W形成為位於與第三透鏡組LG3的光軸Z1垂直的平面(見第二十二圖)內的參考圓LG3-Q的一部分,以及一對長邊直線邊緣LG3-V形成為在參考源LG3-Q內延伸的直線邊緣。為了與第三透鏡組LG3的形狀對應,AF透鏡框架51的透鏡固定器部分51a也形成在由一對(上和下)切除部分51a-1限定的具有非圓弧形狀(雙D缺口形狀)的環形部分中,所述切除部分51a-1沿第三透鏡組LG3的長邊直線邊緣LG3-V形成,從而透鏡固定器部分51a的上邊和下邊(即上和下切除部分51a-1的輪廓)基本上平行於圖像感測器60的長邊。此外,透鏡限動板53與橫向延長的矩形開口53a一起安裝在透鏡固定器部分51a的前部,以將第三透鏡組LG3限制在透鏡限動板53和透鏡固定器部分51a之間,以及也形成為非圓形形狀(雙D缺口形狀),方式與第十九圖到22所示的類似。另一方面,第二透鏡組LG2是圓形的,即在第二透鏡組LG2的外緣上不包括如上述去掉部分(D缺口部分)的部分。
第二十圖至第二十二圖顯示了變焦透鏡71在縮回狀態下時第二透鏡組LG2(第二透鏡框架6)及第三透鏡組LG3(AF透鏡框架51)之間的位置關係。如上所述,當變焦透鏡71縮回到縮回位置時,第二透鏡組LG2徑向縮回至第三透鏡組LG3以下的空間中,從而第二透鏡組LG2的一部分置於基本上與光軸方向上放置第三透鏡組LG3的的軸向範圍相同的軸向範圍內。在該階段,如第二透鏡框架6和AF透鏡框架51等的前視正視圖第二十圖所示,第二透鏡組LG2(第二透鏡框架6的 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6a)在離軸移位位置部分置於透鏡固定器部分51a的去掉部分(下D缺口部分)中,從而直接位於第三透鏡組LG3的下長邊直線邊緣LG3-V的下方,以及第二透鏡組LG2的光軸Z2從軸上平面P1向左(朝向導向孔51d所處的一側)偏移,該軸上平面通過第三透鏡組LG3的光軸(即成像光軸Z1)並且平行於圖像感測器60的短邊。此外,第二透鏡組樞軸33的位置靠近一對短邊圓弧形邊緣LG3-W之中的在離軸移位位置更靠近第二透鏡組LG2的光軸Z2的那一個,其中第二透鏡框架6環繞該第二透鏡組樞軸33樞軸安裝。換言之,第二透鏡組樞軸33的位置設在第三透鏡組LG3的長邊方向上的兩個側邊之中的在離軸位置更靠近第二透鏡組LG2的光軸Z2的那一個(對第二十圖而言為左側邊)上。此外,第二透鏡組樞軸33從軸上平面P2向下偏移(朝向第二透鏡組LG2的離軸移位位置側),所述軸上平面P2通過第三透鏡組LG3的光軸(即成像光軸Z1)以及平行於成像感測器60的長邊。
在上述結構中,當第二透鏡組LG2在離軸移位位置時,直徑大於第二透鏡組樞軸33(樞軸柱面部分6c)的直徑的第二透鏡組LG2(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6a)的位置靠近一對長邊直線邊緣LG3-V之一(對第二十圖而言為下長邊直線邊緣LG3-V),使得直徑小於第二透鏡組LG2(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6a)的直徑的第二透鏡組樞軸33(樞軸柱面部分6c)靠近一對短邊圓弧形邊緣LG3-W(對第二十圖而言為左短邊圓弧形邊緣LG3-W)之一,因此,第二透鏡組LG2(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6a)及第二透鏡組樞軸33(樞軸柱面部分6c)縮回,在第三 透鏡組LG3的長邊和短邊上都具有高度空間利用率。具體地,第二透鏡框架6的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6a靠近第三透鏡組LG3,直到這樣的位置:如果假設第三透鏡組LG3的上述上部和下部(D缺口部分)沒有被去掉並且透鏡固定器部分51a不具有切除部分51a-1,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6a如不在該位置將會與第三透鏡組LG3的參考圓LG3-Q或AF透鏡框架51固定第三透鏡組LG3的透鏡固定器部分51a干涉。因此,能夠高度有效地使圖像感測器60在短邊方向上小型化。
另外,由於第二透鏡組LG2的光軸Z2在離軸移位位置從平行於圖像感測器60的短邊的軸上平面P1偏離,因此第二透鏡組樞軸33的位置可以接近軸上平面P1(至成像光軸Z1),這進一步使變焦透鏡71緊湊化。作為該成果的前提,第二透鏡框架6的柱面部分6c被樞軸地安裝在其上的第二透鏡組樞軸33的位置需要設在與成像光軸Z1垂直的平面內,從而不與包括圖像感測器固定器21上的圖像感測器60的感測器封裝重疊。此外,還需要滿足每個樞軸柱面部分6c和搖臂部分6b位於不與AF透鏡框架51的透鏡固定器部分51a干涉的位置的條件。與上述實施例不同,假設即使滿足這個條件,第二透鏡組LG2的光軸Z2也在離軸移位位置位於軸上平面P1中,那麼第二透鏡組樞軸33的位置離成像光軸Z1比本實施例的附圖中所示的更遠,或者第二鏡頭框架6的轉動半徑(從第二透鏡組樞軸33到光軸Z2的距離)增加。如果是這樣,用於第二透鏡組LG2的支撐結構將不再位於凸輪環11的在第二十二圖中用雙點鏈線(two-dot chain line)表示的內徑內。相反,根據上 述實施例的結構,第二透鏡組LG2和其支撐結構可以縮回並且固定在有限的空間中而凸輪環11的尺寸不會增加。雖然第二透鏡框架6的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6a從第二十二圖所示的凸輪環11的內圓周位置(內徑)徑向向外部分突出,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6a的該部分突出部分不與凸輪環11干擾,因為該部分突出部分是通過貫通切口8g和容置貫通切口10e1固定在凸輪環11的容置凹槽11g中的部分。
下文將討論變焦透鏡71的其他特徵,具體地,設置在第一透鏡組LG1及第二透鏡組LG2之間的遮光結構的特徵。如第一圖至第三圖及第二十三圖所示,固定第一透鏡組LG1的第一透鏡框架1設有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1a和徑向壁部分1b。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1a對應於的第一透鏡組LG1的外圓周表面的形狀形成,並且具有與成像光軸Z1重合的中心軸,以及徑向壁部分1b從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1a徑向向外突出。變焦透鏡71在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之內設有彈簧接觸環78,該彈簧接觸環78固定到快門單元76的前部。該彈簧接觸環78在其前部設有多個邊緣部分78a,以及彈簧穩固突起78b(見第二十三圖)。每個邊緣部分78a都是環繞成像光軸Z1的圓弧形的並且從彈簧接觸環78的外緣向前突出,以及彈簧穩固突起78從彈簧接觸環78的前表面的部分向前突出到稍微地徑向進入到繞成像光軸Z1的圓之內的位置(即相較於每個邊緣部分78a稍微更靠近成像光軸Z1的位置),其中多個邊緣部分78a位於所述成像光軸上。
變焦透鏡71直接在徑向壁部分1b後方設有第一彈 簧(前彈簧)79,所述第一彈簧是前端與徑向壁部分1b的後表面接觸的壓縮螺旋彈簧的形式。變焦透鏡71直接在彈簧接觸環78前方設有第二彈簧(後彈簧)80,所述第二彈簧由後端與彈簧接觸環78的前表面在其上的環形區域接觸的壓縮螺旋彈簧組成,所述環形區域在每個邊緣部分78a和彈簧穩固突起78b之間環繞成像光軸Z1周圍延伸。第一彈簧79及第二彈簧80中的每一個都是截去頂端的圓錐形的壓縮螺旋彈簧,所述壓縮螺旋彈簧的直徑朝光軸的後端方向(在第一圖至第三圖中觀察為向右)增加,以及第二彈簧80的直徑大於第一彈簧79的直徑。
變焦透鏡71在第一彈簧79的後端與第二彈簧80的前端之間具有環形遮光部件81,所述環形遮光部件被支撐以浮動在第一彈簧79的後端與第二彈簧80的前端之間,同時在第一彈簧79及第二彈簧80的彈簧裏之間獲得平衡。環形遮光部件81是環繞成像光軸Z1的環形部件,以及具有徑向邊緣(徑向壁部分/第一徑向邊緣部分)81a、徑向邊緣(徑向壁部分/第二徑向邊緣部分)81b、環形連接部分81c及遮光壁81d。徑向邊緣81a與第一彈簧79的後端接觸。徑向邊緣81b沿光軸方向位於徑向邊緣81a的前方,直徑大於徑向邊緣81a的直徑(位於相較於徑向邊緣81a距離光軸Z1徑向更遠的位置),以及與第二彈簧80的前端接觸。環形連接部分81c具有環繞成像光軸Z1的柱面形狀以及環形連接部分81c的前後端分別與徑向邊緣81b和81a連接。遮光壁81d位於徑向邊緣81a的徑向之內。遮光壁81d設有截去頂端的圓錐部分81d-1和後端環形部分81d-2,所述截去頂 端的圓錐部分81d-1從徑向邊緣81a的內沿延伸以及直徑朝光軸後端方向減小從而逐漸接近成像光軸Z1,以及所述後端環形部分81d-2固定到所述截去頂端的圓錐部分81d-1的後端並且位於基本上與成像光軸Z1垂直的平面內。第一彈簧79及第二彈簧80被保持以基本彼此同心(以使第一彈簧79及第二彈簧80的軸互相重合),第一彈簧79的後端的外圓周表面及第二彈簧80的前端的內圓周表面分別與環形連接部分81c的內外圓周表面接觸。此外,第一彈簧79被保持以基本與第一透鏡框架1同心,第一彈簧79的前端與環形階梯部分嚙合,所述環形階梯部分通過第一透鏡框架1的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1a和徑向壁部分1b形成,而第二彈簧80被固定以基本與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同心,彈簧接觸環78通過快門單元76固定到所述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上,第二彈簧80的後端在彈簧接觸環78的彈簧穩固突起78b和多個邊緣部分78a之間嚙合到其中。
在上述遮光結構中,第一彈簧79及第二彈簧80中的每一個根據第一透鏡框架1及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之間的沿光軸方向的相對位置而變化擴展或收縮,從而環形遮光部件81被固定在第一透鏡組LG1及第二透鏡組LG2之間的預定位置上。更具體的,在第一圖所示的第一透鏡框架1及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之間的距離達到最小的變焦透鏡71的縮回狀態下,第一彈簧79及第二彈簧80中的每一個的壓縮程度都達到最大,以及環形遮光部件81容置在第一透鏡框架1的球面透鏡固定器部分1a的徑向外側(即第一透鏡組LG1之外)的空間(環形空間)中。在設為設為廣角端的變焦透鏡71 的準備拍照狀態下,其中第一透鏡框架1及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如第二圖所示地有點彼此分開,環形遮光部件81被保持在第一透鏡組LG1及第二透鏡組LG2之間的空間中,並且遮罩掉否則會通過第一透鏡組LG1並隨後環繞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外部徑向射入而不穿過第二透鏡組LG2的光。環形遮光部件81(特別是遮光壁81d)的直徑和形狀被預定,從而在第二圖所示的狀態下其有害遮光效率達到最高。此外,第一彈簧79及第二彈簧80中的每一個的軸向長度和彈簧力也被預定,從而環形遮光部件81被保持在光軸方向上的位置上,在第二圖所示的狀態下環形遮光部件81的有害遮光效率在該位置上達到最高。變焦透鏡71的焦距從第二圖所示的廣角端向第三圖所示的遠攝端變化,導致第一透鏡框架1及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8互相接近。當變焦透鏡71被設在第三圖所示的遠攝端時,環形遮光部件81被容置在第一透鏡框架1的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1a徑向外側的空間中,與變焦透鏡在縮回狀態下的情況類似。當變焦透鏡71被設置在遠攝端時,第一透鏡組LG1及第二透鏡組LG2互相接近,以及可以通過快門單元76及其他來遮罩射向圖像感測器60而不通過第二透鏡組LG2的光的有害光線,因此,即使環形遮光部件81被容置在第一透鏡框架1的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1a徑向外側的空間中也不會出現問題。此外,在上述容置結構中,環形遮光部件81、第一彈簧79及第二彈簧80被容置在第一透鏡框架1的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1a徑向外側的空間中,通過該容置結構,第一透鏡組LG1及第二透鏡組LG2可以互相靠近而不會互相干涉,從而該容置結 構在空間利用率方面表現優異以及可能不會為變焦透鏡71的光學性能增加約束。
如上所述,根據遮光結構的上述實施例,由於環形遮光部件80以第一彈簧79及第二彈簧80之間的彈簧力的平衡方式被保持在浮動狀態,即使遮光結構是簡單的,上述光的有害射線也可以被可靠地遮蔽。
變焦透鏡71可以設有多個遮光部件,例如如在第二十四圖及第二十五圖顯示的變焦透鏡171的第二實施例中所示的兩個環形遮光部件81A和81B。在第二十四圖及第二十五圖中,與變焦透鏡的第一實施例的元件類似的元件被分配相同的附圖標記。變焦透鏡171在第一彈簧79及第二彈簧80之間設有壓縮螺旋彈簧形式的中間彈簧82。前置環形遮光部件81A被保持在第一彈簧79的後端和中間彈簧82的前端之間,而後置遮光部件81B被保持在中間彈簧82的後端及第二彈簧80的前端之間。在第二十四圖所示的變焦透鏡171的縮回狀態中,以及還在第二十五圖所示的變焦透鏡171的下半部所示的被設置在遠攝端的變焦透鏡171的狀態中,兩個環形遮光部件81A和81B、第一彈簧79、第二彈簧80和中間彈簧82全部被容置在第一透鏡框架1的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1a’的徑向外側的空間(環形空間)中,從而與變焦透鏡71的第一實施例類似,變焦透鏡的第二實施例的該容置結構在空間利用率方面表現優異。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1a’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1a不同的形狀,從而環繞其容置兩個環形遮光部件81A和81B以及三個彈簧79、80和82。如在第二十五圖所示的變焦透鏡171的上半部分所示的變焦透鏡 171被設置在廣角端的狀態下,兩個遮光部件81A和81B被固定在第一透鏡組LG1及第二透鏡組LG2之間的空間中,兩個環形遮光部件81A和81B之間沿光軸方向具有一距離,通過該距離可以得到適當的遮光效應。雖然在變焦透鏡171的第二實施例中安裝了兩個遮光部件81A和81B,然而也可以安裝多餘兩個的環形遮光部件。
雖然在變焦透鏡71的第一實施例中用於保持環形遮光部件81的彈簧是兩個壓縮彈簧(壓縮螺旋彈簧)的形式的,以及在變焦透鏡171的第二實施例中用於固定兩個環形遮光部件81A和81B的彈簧是三個壓縮彈簧(壓縮螺旋彈簧)的形式的,然而每個這樣的彈簧可以用拉伸螺旋彈簧代替。
變焦透鏡71和171的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僅作為使本發明具體化的示例,本發明的實質和範圍並不限於上述實施例。
例如,雖然當變焦透鏡完全縮回時,第二透鏡組LG2遠離成像光軸Z1縮回,然而本發明也可以應用到光學裝置的遮光結構,用於防止有害光進入到並不以這種方式遠離成像光軸縮回的光學元件之間。
可以對本文描述的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顯而易見的變化,這樣的改變應該在本發明要求保護的實質和範圍內。需指出,本文所包含的所有實體都是說明性的,而不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1‧‧‧第一透鏡框架
1a‧‧‧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
1b‧‧‧徑向壁部分
6‧‧‧第二透鏡框架
6a‧‧‧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
6b‧‧‧搖臂部分
6c‧‧‧樞軸柱面部分
6d‧‧‧通孔
6e‧‧‧嚙合突起
8‧‧‧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
8a‧‧‧第一線性導向槽
8b‧‧‧第二線性導向槽
8c‧‧‧凸輪從動件
8g‧‧‧貫通切口
10‧‧‧第二線性導向環
10d‧‧‧第一線性導向栓
10e‧‧‧第二線性導向栓
10e1‧‧‧容置貫通切口
10e2‧‧‧橋接部分
10e3‧‧‧導向桿部分
11‧‧‧凸輪環
11d‧‧‧凸輪槽
11g‧‧‧容置凹槽
12‧‧‧外部鏡筒
13‧‧‧外部鏡筒
14‧‧‧第一線性導向環
18‧‧‧外部鏡筒
21‧‧‧圖像感測器固定器
21a‧‧‧凸輪桿
22‧‧‧固定鏡筒
33‧‧‧第二透鏡組樞軸
51‧‧‧AF透鏡框架
51a‧‧‧透鏡固定器部分
52‧‧‧AF導向軸
53‧‧‧透鏡限動板
54‧‧‧AF螺母
60‧‧‧圖像感測器
71‧‧‧變焦透鏡
76‧‧‧快門單元
78‧‧‧彈簧接觸環
79‧‧‧第一彈簧(前彈簧)
80‧‧‧第二彈簧(後彈簧)
81‧‧‧環形遮光部件
81A‧‧‧環形遮光部件
81B‧‧‧環形遮光部件
81a‧‧‧徑向邊緣(徑向壁部分/第一徑向邊緣部分)
81b‧‧‧徑向邊緣(徑向壁部分/第二徑向邊緣部分)
81c‧‧‧環形連接部分
82‧‧‧中間彈簧
150‧‧‧變焦馬達
160‧‧‧AF馬達
A‧‧‧可調光圈
G1、G2、G3、G4‧‧‧線性導向表面
LF‧‧‧低通濾波器(濾光片)
LG1‧‧‧第一透鏡組
LG2‧‧‧第二透鏡組
LG3‧‧‧第三透鏡組
LG3-Q‧‧‧參考圓
LG3-V‧‧‧長邊直線邊緣
LG3-W‧‧‧左短邊圓弧形邊緣
P1‧‧‧軸上平面
P2‧‧‧軸上平面
S‧‧‧快門
Z1‧‧‧光軸
Z2‧‧‧光軸
第一圖是根據本發明的變焦透鏡的實施例的軸截面圖,顯示了變焦透鏡的完全縮回狀態; 第二圖是變焦透鏡的軸截面圖,顯示了處於廣角端的變焦透鏡的狀態;第三圖是變焦透鏡的軸截面圖,顯示了處於遠攝端的變焦透鏡的狀態;第四圖是變焦透鏡的一部分的分解立體圖;第五圖是變焦透鏡的另一部分的分解立體圖;第六圖是變焦透鏡的包括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第二透鏡框架、凸輪環以及第二線性導向環的部分的分解立體圖;第七圖是從沿與第六圖的觀察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後側斜向觀察到的、安裝了第二透鏡框架的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凸輪環及第二線性導向環的分解立體圖;第八圖是裝配在一起的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凸輪環及第二線性導向環的後視立體圖,去掉了第二透鏡框架;第九圖是第八圖所示的元件的後視正視圖;第十圖是第八圖所示的元件的後視立體圖,其中加入了第二透鏡框架,顯示了這些元件在變焦透鏡的縮回狀態;第十一圖是第十圖所示的元件的後視正視圖;第十二圖是第十圖所示的元件的後視立體圖,顯示了在透鏡從縮回狀態過渡到準備拍照的狀態之後這些元件的狀態;第十三圖是第十二圖所示的元件的後視正視圖;第十四圖是第二線性導向環的平面展開圖;第十五圖是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的平面展開圖;第十六圖是變焦透鏡處於完全縮回狀態時的第二 線性導向環及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的平面展開圖;第十七圖凸輪環的平面展開圖;第十八圖是變焦透鏡處於完全縮回狀態時的第二線性導向環、凸輪環及第二透鏡框架的平面展開圖;第十九圖是AF透鏡框架、第二透鏡框架和圖像感測器的立體圖,顯示了AF透鏡框架的分解狀態以及AF透鏡框架與分別位於AF透鏡框架的前方和後方的每個第二透鏡框架和圖像感測器之間的位置關係;第二十圖是變焦透鏡處於完全縮回狀態時的第二透鏡框架、AF透鏡框架和圖像感測器的前視正視圖,顯示了它們之間的位置關係;第二十一圖是變焦透鏡處於完全縮回狀態時的第二透鏡框架、AF透鏡框架和圖像感測器固定器的立體圖,顯示了它們之間的位置關係;第二十二圖是變焦透鏡處於完全縮回狀態時的第二透鏡框架、AF透鏡框架和圖像感測器固定器的前視正視圖,顯示了它們之間的位置關係;第二十三圖是設置在變焦透鏡的第一及第二透鏡組之間的遮光結構的分解立體圖;第二十四圖變焦透鏡的第二實施例處於縮回狀態時的軸截面圖,其中多個環形遮光部件安裝在變焦透鏡的第一及第二透鏡組之間;以及第二十五圖是變焦透鏡的第二實施例處於準備拍照狀態時的軸截面圖,其中成像光軸以上的上半部分顯示了處於遠攝端的變焦透鏡的狀態,以及成像光軸以下的下半部分顯示了處於廣角端的變焦透鏡的狀態。
1‧‧‧第一透鏡框架
1a‧‧‧柱面透鏡固定器部分
1b‧‧‧徑向壁部分
8‧‧‧第二透鏡組移動框架
8a‧‧‧第一線性導向槽
8b‧‧‧第二線性導向槽
8c‧‧‧凸輪從動件
8d‧‧‧環形邊緣
8e‧‧‧軸支撐部分
8g‧‧‧貫通切口
12‧‧‧外部鏡筒
12a‧‧‧線性導向槽
76‧‧‧快門單元
76a‧‧‧拍照孔徑
77‧‧‧柔性PWB
78‧‧‧彈簧接觸環
78a‧‧‧邊緣部分
78b‧‧‧彈簧穩固突起
79‧‧‧第一彈簧(前彈簧)
80‧‧‧第二彈簧(後彈簧)
81‧‧‧環形遮光部件
81a‧‧‧徑向邊緣(徑向壁部分/第一徑向邊緣部分)
81b‧‧‧徑向邊緣(徑向壁部分/第二徑向邊緣部分)
81c‧‧‧環形連接部分
81d‧‧‧遮光壁
81d-1‧‧‧截去頂端的圓錐部分
81d-2‧‧‧後端環形部分
LG1‧‧‧第一透鏡組

Claims (11)

  1. 一種光學裝置之遮光結構,其包括設置在光軸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多個光學元件,所述遮光結構包括:至少一個位於所述多個光學元件中的兩個光學元件之間的環形遮光部件,以遮蔽有害光;以及保持在所述兩個光學元件之間的多個彈簧,在所述光軸方向上可彈性變形,所述多個彈簧包括至少兩個彈簧,所述兩個彈簧的中的一個保持在所述兩個光學元件之一與所述環形遮光部件之間,而所述兩個彈簧中的另一個保持在所述兩個光學元件的另一個與所述環形遮光部件之間,其中所述環形遮光部件在所述多個彈簧的彈簧力間的平衡狀態下被支撐在所述兩個光學元件之間;其中所述環形遮光部件包括至少一個徑向邊緣部分,該徑向邊緣部分位於基本上垂直於所述光軸的平面內,以及與所述多個彈簧的端部接觸;其中所述環形遮光部件的所述徑向邊緣部分包括:第一徑向邊緣部分,與位於所述第一徑向邊緣部分之前的所述多個彈簧中的一個彈簧的後端接觸;以及第二徑向邊緣部分,與位於所述第一徑向邊緣部分之後的所述多個彈簧中的另一個彈簧的前端接觸。其中所述第一徑向邊緣部分和所述第二徑向邊緣部分設置在所述光軸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上,以及其中所述環形遮光部件進一步包括具有基本在所述光軸上的中心軸的環形連接部分,所述環形連接部分將所述第一徑向邊緣部分和所述第二徑向邊緣部分互相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遮光結構,其中所述 環形遮光部件包括安裝在所述光軸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所述兩個光學元件之間的至少兩個環形遮光部件,以及其中所述多個彈簧包括保持在所述環形遮光部件之間的中間彈簧,沿所述光軸方向可彈性變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遮光結構,其中所述至少兩個環形遮光部件包括前置環形遮光部件和在所述光軸方向上位於所述前置環形遮光部件後方的後置環形遮光部件,其中所述多個彈簧包括前彈簧、所述中間彈簧和後彈簧,在所述光軸方向上按照上述順序安裝,其中所述前置環形遮光部件保持在所述前彈簧的後端與所述中間彈簧的前端之間,以及其中所述後置環形遮光部件保持在所述中間彈簧的後端與所述後彈簧的前端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遮光結構,其中所述遮光結構結合在可伸縮透鏡鏡筒中,其中所述兩個光學元件沿所述光軸方向可彼此相對移動,其中當所述可伸縮透鏡鏡筒處於不執行拍照操作的縮回狀態時,所述兩個光學元件沿所述光軸方向彼此接近地放置,從而所述環形遮光部件保持在所述兩個光學元件之一的徑向外側的空間中,以及其中當所述可伸縮透鏡鏡筒從所述縮回狀態向準備拍照的狀態移動時,所述兩個光學元件沿所述光軸方向彼此分開地移動,從而所述環形遮光部件置於所述兩個光學元 件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遮光結構,其中所述多個光學元件形成焦距根據所述兩個光學元件之間的距離的變化而改變的變焦光學系統,以及其中當所述兩個光學元件在其變焦範圍內彼此緊密接近時,所述環形遮光部件被保持在所述兩個光學元件之一的徑向外側的空間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遮光結構,其中所述多個光學元件之一包括快門單元。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遮光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徑向邊緣部分相較於所述第二徑向邊緣部分設置在所述光軸方向上較後面的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遮光結構,其中所述環形遮光部件包括截去頂端的圓錐部分,該截去頂端的圓錐部分徑向地位於所述徑向邊緣部分之內,並且從而形成為所述截去頂端的圓錐部分的直徑沿所述光軸方向向後減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遮光結構,其中所述多個彈簧中的每一個包括壓縮螺旋彈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遮光結構,其中所述多個彈簧沿所述光軸方向壓縮,當所述兩個光學元件沿所述光軸方向移動以彼此緊密接近時,所述環形遮光部件保持固定在所述兩個光學元件之間。
  11. 一種可伸縮透鏡鏡筒,其具有至少一個能夠沿光軸方向前移和縮回的可移動的鏡筒,所述可伸縮的透鏡鏡筒包括:設置在所述光軸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上的多個光學元件;至少一個環形遮光部件,環繞所述多個光學元件的兩個光學元件之間的所述光軸放置;以及多個彈簧,保持在所述兩個光學元件之間,並且當所述可移動的鏡筒縮回時,沿所述光軸方向彈性壓縮。其中所述環形遮光部件在所述多個彈簧的彈簧力之間的平衡狀態下被支撐在所述兩個光學元件之間。
TW098104162A 2008-02-14 2009-02-10 光學裝置之遮光構造及可伸縮光學裝置之遮光構造 TWI4618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33376A JP5172376B2 (ja) 2008-02-14 2008-02-14 光学装置の遮光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5156A TW200935156A (en) 2009-08-16
TWI461811B true TWI461811B (zh) 2014-11-21

Family

ID=40548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4162A TWI461811B (zh) 2008-02-14 2009-02-10 光學裝置之遮光構造及可伸縮光學裝置之遮光構造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835088B2 (zh)
JP (1) JP5172376B2 (zh)
KR (1) KR101171918B1 (zh)
CN (1) CN101509995B (zh)
DE (1) DE102009009042A1 (zh)
GB (1) GB2457383B (zh)
TW (1) TWI4618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75518A1 (en) * 2010-09-29 2012-03-29 Hoya Corporation Imaging unit
TWI495946B (zh) * 2011-01-26 2015-08-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遮光片及採用該遮光片的相機模組
JP5908288B2 (ja) * 2012-01-25 2016-04-26 Hoya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TWI467108B (zh) * 2012-07-12 2015-01-01 Univ Southern Taiwan Flexible flat panel storage lamps
TWI486665B (zh) * 2013-05-03 2015-06-01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光學裝置
JP6478199B2 (ja) * 2014-02-28 2019-03-06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光学機器
KR20150108679A (ko) * 2014-03-18 2015-09-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오토 포커스 잠금 유닛 및 이를 가지는 촬영 장치
EP3009997B1 (en) * 2014-10-15 2016-11-23 Axis AB Arrangement for a monitoring camera device
TWI667507B (zh) * 2018-04-20 2019-08-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環形光學元件、成像鏡頭以及取像裝置
TWI777499B (zh) * 2021-04-16 2022-09-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成像鏡頭驅動模組、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4196A (en) * 1992-09-09 1998-03-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barrel
JP2000121903A (ja) * 1998-10-14 2000-04-28 Asahi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鏡筒の遮光装置
US20010017736A1 (en) * 2000-01-31 2001-08-30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and a movable lens hood mounting mechanism of the zoom lens
JP2004205678A (ja) * 2002-12-24 2004-07-22 Nitto Kogaku Kk 鏡筒駆動機構
US20040160679A1 (en) * 2003-02-13 2004-08-19 Pentax Corporation Retracting mechanism of a zoom lens barrel
US20040160678A1 (en) * 2003-02-06 2004-08-19 Pentax Corporation Retracting mechanism of a zoom lens barrel
US20060193625A1 (en) * 2002-08-27 2006-08-31 Pentax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lens barrel
JP2006322967A (ja) * 2005-05-17 2006-11-30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
US20070019938A1 (en) * 2005-07-22 2007-01-25 Pentax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lens barrel
JP2007249064A (ja) * 2006-03-17 2007-09-27 Casio Comput Co Ltd 可動絞り付き移動レンズ機構及びこのレンズ機構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66503A (en) * 1962-11-15 1967-04-26 Rank Precision Ind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optical objectives of variabl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JPH0738839Y2 (ja) * 1990-05-15 1995-09-0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流れ式粒子分析装置
JPH0494747A (ja) 1990-08-08 1992-03-26 Ibiden Co Ltd セラミックス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237363C (zh) * 2001-06-15 2006-01-18 雅客设计有限公司 数字静物照相机镜头组件区域的有害漏光防止装置
JP2004020774A (ja) 2002-06-14 2004-01-22 Nikon Corp 遮光装置を備えるレンズ鏡筒
JP4571811B2 (ja) 2004-02-16 2010-10-27 Hoya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のカム機構
JP4537892B2 (ja) * 2005-06-01 2010-09-08 Hoya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4196A (en) * 1992-09-09 1998-03-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barrel
JP2000121903A (ja) * 1998-10-14 2000-04-28 Asahi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鏡筒の遮光装置
US20010017736A1 (en) * 2000-01-31 2001-08-30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and a movable lens hood mounting mechanism of the zoom lens
US20060193625A1 (en) * 2002-08-27 2006-08-31 Pentax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lens barrel
JP2004205678A (ja) * 2002-12-24 2004-07-22 Nitto Kogaku Kk 鏡筒駆動機構
US20040160678A1 (en) * 2003-02-06 2004-08-19 Pentax Corporation Retracting mechanism of a zoom lens barrel
US20040160679A1 (en) * 2003-02-13 2004-08-19 Pentax Corporation Retracting mechanism of a zoom lens barrel
JP2006322967A (ja) * 2005-05-17 2006-11-30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
US20070019938A1 (en) * 2005-07-22 2007-01-25 Pentax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lens barrel
JP2007249064A (ja) * 2006-03-17 2007-09-27 Casio Comput Co Ltd 可動絞り付き移動レンズ機構及びこのレンズ機構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9009042A1 (de) 2009-08-20
JP2009192815A (ja) 2009-08-27
KR20090088327A (ko) 2009-08-19
GB2457383B (en) 2011-01-19
GB0902487D0 (en) 2009-04-01
KR101171918B1 (ko) 2012-08-08
GB2457383A (en) 2009-08-19
JP5172376B2 (ja) 2013-03-27
CN101509995A (zh) 2009-08-19
US20090207505A1 (en) 2009-08-20
TW200935156A (en) 2009-08-16
US7835088B2 (en) 2010-11-16
CN101509995B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1811B (zh) 光學裝置之遮光構造及可伸縮光學裝置之遮光構造
US7777976B2 (en) Imaging device
US7780362B2 (en) Retracting mechanism of a lens barrel
TWI384270B (zh) 可縮回的鏡頭系統
JP4688208B2 (ja) レンズ鏡胴、カメラおよび携帯型情報端末装置
US20060115261A1 (en) Imaging device containing flexible printed wiring board
US7808728B2 (en) Lens barrel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6434331B1 (en) Lens barrel
JP2011154347A (ja) レンズ鏡筒
JP2007034013A (ja) レンズ鏡筒
US7016123B2 (en)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taking apparatus
JP4763342B2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5208855B2 (ja) レンズ鏡筒
JP2010271492A (ja) バリア装置
JP5215235B2 (ja) レンズ鏡筒
JP2008020488A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US20050254814A1 (en) Zoom finder drive mechanisms
JP6136089B2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2010266749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763341B2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6550773B2 (ja) 光学機器
JP5129172B2 (ja) 電子カメラ
JP2018077381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6201394A (ja) ズームファインダ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JP5681961B2 (ja) 撮像素子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