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8602B - A drying treatment device and a remov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A drying treatment device and a remov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8602B
TWI448602B TW100132809A TW100132809A TWI448602B TW I448602 B TWI448602 B TW I448602B TW 100132809 A TW100132809 A TW 100132809A TW 100132809 A TW100132809 A TW 100132809A TW I448602 B TWI448602 B TW I4486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y air
wall
drying
port
fiel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2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1722A (en
Inventor
Tsuyoshi Murao
Toshiyuki Kurakake
Masahiro Suzuki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21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1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8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860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2Lint collecting arrangements

Description

乾燥處理裝置及除去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使衣物乾燥之乾燥處理裝置及自乾燥空氣去除由衣物產生之棉絨之除去裝置。
發明背景
使衣物乾燥之乾燥機或除了乾燥機能之外具有洗衣機能之乾燥處理裝置典型來說係將乾燥空氣供給到收容有衣物之滾筒內,使衣物乾燥。自衣物分離之棉絨(紗屑)與乾燥空氣一起在筐體內循環。
乾燥空氣之循環路徑中,配設有除去乾燥空氣之除濕裝置、用以加熱乾燥空氣之加熱裝置或用以引起乾燥空氣之流動之送氣裝置。上述之棉絨若附著於除濕裝置、加熱裝置或送氣裝置的話,會引起乾燥機能之降低或乾燥處理裝置之故障。因此,乾燥空氣之循環路徑中,一般而言除了上述之除濕裝置、加熱裝置及/或送氣裝置之外,還配設有用以除去棉絨之過濾器(參照例如日本專利特開第2008-6045號公報)。
第17圖係日本專利特開第2008-6045號公報所揭示之過濾器的概略截面圖。使用第17圖說明日本專利特開第2008-6045號公報所揭示之過濾器。
日本專利特開第2008-6045號公報所揭示之過濾器900具有:半筒形狀之過濾筒920,係配設成在洗衣乾燥機910之筐體911內,橫切規定乾燥空氣之循環路徑之管路912;及回收筒921,係連接於過濾筒920之一端部。過濾器900更具有:線圈構件922,係配設於過濾筒920內;及馬達923,係安裝於過濾筒920之他端部。馬達923使線圈構件922在過濾筒920內旋轉。在這期間,線圈構件922滑接於過濾筒920之內面。該結果是,被過濾筒920捕捉到之棉絨L由過濾筒920之內面被掏出。然後,棉絨L藉由線圈構件922而送出到回收筒921。
洗衣乾燥機910具有:包圍回收筒921之外筒931、連接外筒931之底壁913與管路912之副管路914。回收筒921之底部924包含朝下方突出之環狀筒925。環狀筒925插入至副管路914。而且,副管路914連結於外筒931。
回收筒921包含副過濾器926。用以覆蓋環狀筒925所規定之底部924之開口部之副過濾器926可容許自過濾筒920流入回收筒921之乾燥空氣通過副管路914而回到管路912,另一方面防止棉絨L的通過。
線圈構件922進行之來自過濾筒920之棉絨L的除去,可抑制通過過濾筒920之乾燥空氣的流量減少。然而,來自過濾筒920之棉絨L之頻繁的除去會招致小如通過過濾筒920的棉絨L的增加。通過過濾筒920之細小棉絨L之增加結果會引起乾燥機能的降低或乾燥處理裝置的故障。
發明概要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長期間適當維持乾燥機能之乾燥處理裝置及除去裝置。
本發明之一局面之乾燥處理裝置一種乾燥處理裝置,具有:乾燥槽,形成有吸入用以使衣物乾燥之乾燥空氣之吸氣口及排出前述乾燥空氣之排氣口;除去裝置,係用以由前述排氣口所排出之前述乾燥空氣除去棉絨;除濕加熱裝置,係對藉由該除去裝置除去前述棉絨之前述乾燥空氣進行除濕及加熱;及送氣裝置,係藉由該除濕加熱裝置,將業經除濕及加熱之前述乾燥空氣送入前述吸氣口,前述除去裝置包含:筐體,形成有導入前述排氣口所排出之前述乾燥空氣之導入口及朝前述除濕加熱裝置排出前述乾燥空氣之排出口;過濾元件,安裝於前述排出口,以由前述乾燥空氣除去前述棉絨;及調整機構,調整由前述導入口往前述過濾元件之前述乾燥空氣的流動方向,該調整機構包含在前述筐體內旋轉之旋轉軸、及由該旋轉軸延伸之調整板,前述過濾元件包含:朝前述旋轉軸之延伸方向延伸之第1領域、及沿該第1領域延伸之第2領域,前述調整板隨著前述旋轉軸之旋轉,使通過前述第1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的流量及通過前述第2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的流量變化。
本發明之其他局面之除去裝置,係由用以使衣物乾燥之乾燥空氣除去棉絨者,其特徵在於具有:筐體,形成有導入前述乾燥空氣之導入口及排出前述乾燥空氣之排出口;過濾元件,係安裝於前述排出口,以由前述乾燥空氣除去前述棉絨;及調整機構,係調整由前述導入口往前述過濾元件之前述乾燥空氣之流動方向,該調整機構包含在前述筐體內旋轉之旋轉軸、及由該旋轉軸延伸之調整板,前述過濾元件包含:朝前述旋轉軸之延伸方向延伸之第1領域、及沿著該第1領域延伸之第2領域,前述調整板隨著前述旋轉軸之旋轉而使通過前述第1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之流量及通過前述第2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之流量變化。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一實施型態之洗衣乾燥機之概略的立體圖。
第2圖係第1圖所示之洗衣乾燥機之概略的截面圖。
第3圖係第1圖所示之洗衣乾燥機之頂壁之放大立體圖。
第4圖係概略地顯示第1圖所示之洗衣乾燥機之外部空氣導入機構者。
第5圖係沿著第4圖所示之A-A線之外部空氣導入機構之截面圖。
第6圖係概略的顯示第4圖所示之外部空氣導入機構之蓋機構之平面圖。
第7圖係第6圖所示之蓋機構之概略的底面圖。
第8圖係第4圖所示之外部空氣導入機構之過濾裝置之概略的平面圖。
第9圖係沿著第8圖所示之B-B線之過濾裝置之概略的截面圖。
第10圖係沿著第9圖所示之C-C線之過濾裝置之概略的截面圖。
第11A圖係顯示第5圖所示之過濾裝置之調整機構之動作。
第11B圖係顯示第5圖所示之過濾裝置之調整機構之動作。
第12A圖係顯示第5圖所示之過濾裝置之調整機構之動作。
第12B圖係顯示第5圖所示之過濾裝置之調整機構之動作。
第13圖係掌管第11A圖至第12B圖所示之調整機構之動作之控制之元件之概略的區塊圖。
第14圖係顯示根據對於第13圖所示之調整機構之控制之旋轉軸的旋轉範圍。
第15圖係概略地顯示第9圖所示之過濾裝置之旋轉軸的截面圖。
第16A圖係概略地顯示第9圖所示之過濾裝置之筐體之開關動作的截面圖。
第16B圖係概略地顯示第9圖所示之過濾裝置之筐體之開關動作的截面圖。
第17圖係概略地顯示習知過濾裝置的截面圖。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以下、使用圖式說明乾燥處理裝置及除去裝置之一實施型態。再者,以下之說明所使用之「上」、「下」、「左」或「右」等表示方向之用語係單純以說明之明瞭化為目的者,對於乾燥處理裝置及除去裝置之原理並無任何限定。
(洗衣乾燥機之全體構成)
第1圖係例示一實施型態之乾燥處理裝置之洗衣乾燥機之概略立體圖。本實施型態中,係例示兼具洗衣機能與乾燥機能之洗衣乾燥機之乾燥處理裝置。取而代之,亦可使用不具有洗衣機能之乾燥機作為乾燥處理裝置。
洗衣乾燥機100具有:主筐體200、及門體300。主筐體200形成為略長方體形狀。主筐體200包含:豎立設置於上下方向之正面壁210、與正面壁210為相反側之背面壁220、在正面壁210與背面壁220之間朝上下方向豎立設置之左側壁230及右側壁240、形成主筐體200之上面之頂壁250以及形成主筐體200之下面之底壁260。
正面壁210包含:配設於下方之下部壁211、配設於下部壁211之上方之中央壁212、及配設於中央壁212之上方之上部壁213。中央壁212及上部壁213係彎曲傾斜成隨著愈朝向上方愈接近背面壁220。
中央壁212包含形成凹領域之環狀凹面214,且該凹領域構成與略圓板狀之門體300略為互補之形狀。凹面214包圍形成為貫通中央壁212之大略中央之投入口215。投入口215連通於收容在主筐體200之內部之洗衣乾燥槽(後述)。使用者可透過投入口215而在主筐體200之內外取出投入衣物(衣服或類似物)。
洗衣乾燥機100具有可使門體300旋動地連接於主筐體200之鉸合構造330。藉由鉸合構造330,門體300可在用以閉塞投入口215之閉塞位置、及用以開放投入口215之開放 位置之間旋動。在閉塞位置旋動之門體300收容在被包圍於凹面214之凹領域。又,第1圖所示之門體300存在於開放位置。
第2圖係具有存在於閉塞位置之門體300之洗衣乾燥機100之概略的截面圖。第2圖所示之主筐體200中之元件的配置、形狀及構造不應做限定解釋。主筐體200內之元件的配置、形狀及構造亦可因應於乾燥處理裝置之設計或機能適當設定。使用第1圖及第2圖進一步說明洗衣乾燥機100之全體構造。
如第2圖所示,主筐體200內構築有用以進行乾燥處理之處理裝置400。本實施型態中,處理裝置400除了乾燥處理之外還進行洗衣處理、洗清處理或脫水處理等需要衣物C之洗衣以及乾燥之處理。取而代之的是,若使用不具有洗衣機能之乾燥機作為乾燥處理裝置,處理裝置亦可僅進行乾燥處理。
處理裝置400具有上述之洗衣乾燥槽410。洗衣乾燥槽410包含:可旋動自如地受支持於主筐體200之內部之一端有底筒狀之水槽420、及可旋轉自如地受支持於水槽420內且為一端有底筒狀之旋轉滾筒440。處理裝置400具有可彈性支持洗衣乾燥槽410之懸吊裝置490。連接於主筐體200之底壁260之懸吊裝置490可適當地吸收在如上述之乾燥處理、洗衣處理、洗清處理或脫水處理之各種處理間所產生之振動。
處理裝置400更包含使旋轉滾筒440旋轉之馬達430。馬 達430之本體部安裝於水槽420之底壁431的外面。又,馬達430之旋轉軸貫通水槽420之底壁431,連接於旋轉滾筒440之底壁432。馬達430係使旋轉滾筒440在乾燥處理、洗衣處理、洗清處理或脫水處理等各種處理之間旋轉。
於水槽420之與底壁431為相反側之前壁433,形成與存在於閉塞位置之略圓形之門體300大略同心之開口部434。同樣地在與旋轉滾筒440之底壁432為相反側之前壁435,形成與形成於水槽420之前壁433之開口部434為大略同心之開口部436。使用者可使門體300移動到開放位置,並透過投入口215而將衣物C投入旋轉滾筒440內。處理裝置400更具有配設在主筐體200之中央壁212與水槽420之前壁433之間的伸縮管437。水槽420經由伸縮管437而與主筐體200彈性連接。
如第1圖所示,門體300包含:大略一端為有底梯形圓錐狀之透明窗部310、及用以支持窗部310之略板狀支持枠320。如第2圖所示,當門體300配置於閉塞位置時,窗部310插入到形成於主筐體200之投入口215內。當門體300存在於閉塞位置時,使用者可透過透明窗部310而觀察洗衣乾燥槽410內之衣物C。
如第2圖所示,水槽420形成有用以排出洗滌液之排出口423、及供洗滌液流入之流入口424。使用於洗衣之洗滌液在排出口423與流入口424之間循環使用。洗衣乾燥機100具有用以規定排出口423與流入口424之間之洗滌液之循環路徑的管路425。管路425包含上游管路426與下游管路427。上游管路426之一端部連接於排出口423。上游管路426之他端部連接於主筐體200之底壁260。下游管路427之一端部連接於上游管路426之途中部。下游管路427之他端部連接於流入口424。
洗衣乾燥機100具有:產生在排出口423與流入口424之間之洗滌液之循環的循環泵428、及用以控制往主筐體200外之洗滌液之排出之排出閥429。循環泵428及排出閥429皆安裝於上游管路426。循環泵428係配置於較上游管路426與下游管路427之間之連接部更上游。排出閥429配置於較循環泵428下游。洗衣乾燥機100在進行洗衣乾燥槽410中之要求預定量之貯水之處理(例如,洗衣處理或洗清處理)期間,關閉排出閥429。該期間,循環泵428可視需要作動,產生在排出口423與流入口424之間之洗滌液之循環。另一方面,洗衣乾燥機100進行不需要洗衣乾燥槽410中之貯水的處理(例如,脫水處理或乾燥處理)時,排出閥429會被打開。該結果是,洗衣乾燥槽410中之洗滌液通過上游管路426而自底壁260往主筐體200外排出。
洗衣乾燥機100具有循環機構600,該循環機構600係用以使收容在旋轉滾筒440中之衣物C乾燥之乾燥空氣循環。水槽420包含在底壁431與前壁433之間延伸之筒狀周壁438。水槽420之周壁438形成有用以自洗衣乾燥槽410排出乾燥空氣之排氣口601。又,水槽420之底壁431形成有用以將乾燥空氣吸氣到洗衣乾燥槽410內之吸氣口643。循環機構600使乾燥空氣在排氣口601與吸氣口643之間循環。
旋轉滾筒440之底壁432形成底孔645,該底孔645係用以促進自吸氣口643吸入之乾燥空氣進入旋轉滾筒440內。旋轉滾筒440包含在底壁432與前壁435之間延伸之圓筒狀周壁439。旋轉滾筒440之周壁439形成有多數之周孔646,該多數之周孔646用以促進乾燥空氣進入形成於水槽420之周壁438之排氣口601。藉由由底孔645朝向周孔646之乾燥空氣,促進旋轉滾筒440內之衣物C的乾燥。本實施型態中,進行乾燥處理之洗衣乾燥槽410可例示作為乾燥槽。
使乾燥空氣在主筐體200內循環之循環機構600具有:由排氣口601向主筐體200之頂壁250延伸之第1管路610、連接於第1管路610之過濾裝置700、及鄰接於過濾裝置700之加熱泵630。如第1圖所示,頂壁250包含:形成主筐體200之上面之大部分之略矩形之主壁252、及包圍主壁252之略矩形之蓋機構800。如第2圖所示,過濾裝置700鄰接於蓋機構800。
在旋轉滾筒440中之乾燥處理期間,自衣物C分離棉絨(所謂棉屑之塵埃成分)。棉絨隨著乾燥空氣之流動而通過第1管路610導入到過濾裝置700。過濾裝置700形成用以除去乾燥空氣中之棉絨。本實施型態中,過濾裝置700係例示為除去裝置。
如後述,過濾裝置700係與可自由裝卸於主壁252之蓋機構800連結。蓋機構800由主壁252拆下時,過濾裝置700會與蓋機構800一起往主筐體200外被除去。然後使用者可除去貯存於過濾裝置700內之棉絨。
加熱泵630亦可為一般使用之熱交換機。加熱泵630具有:用以冷卻乾燥空氣,並除去乾燥空氣中之濕氣之除濕部635、及用以加熱通過除濕部635之乾燥空氣之加熱部633。除濕部635進行之除去以及加熱部633進行之加熱係藉由對於通過除濕部635及加熱部633中之冷媒之加減壓而達成。本實施型態中,加熱泵630係例示作為除濕加熱裝置。除濕加熱裝置亦可如加熱泵630,為組裝有除濕部635與加熱部633之裝置。取而代之,除濕加熱裝置亦可包含用以進行除濕之除濕裝置、及與除濕裝置分開設置之加熱裝置。
循環機構600具有:藉由加熱泵630除濕以及將被加熱之乾燥空氣送往吸氣口643之送風機621、及將藉由送風機621流動之乾燥空氣導往吸氣口643之第2管路620。送風機621在送風機621之上游側製造出負壓,並在送風機621之下游側製造出正壓。該結果是,製造出在排氣口601與吸氣口643之間之乾燥空氣的循環。本實施型態中,送風機621係例示作為送氣裝置。
循環機構600具有:由第2管路620分歧之分歧管路650、及配設於第2管路620與分歧管路650之連接部之切換閥651。分歧管路650具有連通於在旋轉滾筒440之前壁435形成之開口部436的前端部。切換閥651在用以遮蔽由送風機621向吸氣口643之乾燥空氣的流動之第1位置、與沿著由送風機621向吸氣口643之乾燥空氣之流動之第2位置之間旋動。當切換閥651存在於第1位置時,乾燥空氣之大部分會通過分歧管路650而由旋轉滾筒440之開口部436吹向衣物C。當切換閥651存在於第2位置時,乾燥空氣之大部分會向吸氣口643。切換閥651係例如從乾燥處理開始而設定成預定期間第2位置。然後,在乾燥處理結束之前,切換閥651設定於第1位置。而且,乾燥動作可配合衣物C之乾燥程度變更。
(外部空氣導入機構)
使用第1圖及第2圖說明用以冷卻加熱泵630之外部空氣導入機構。本實施型態中,為了維持上述加熱泵630之熱交換效率,主筐體200外之外部空氣作為冷卻空氣導入至主筐體200內部。
如第2圖所示,外部空氣導入機構150包含上述之過濾裝置700與配設於過濾裝置700之上方之蓋機構800。如上述,蓋機構800安裝於主筐體200之頂壁250。
第3圖係頂壁250之放大立體圖。使用第1圖至第3圖更進一步說明外部空氣導入機構150。
頂壁250形成呈略矩形開口之取出口251。取出口251形成用以在主筐體200之內外取出放入過濾裝置700。如後述,蓋機構800連接於過濾裝置700。因此,使用者由取出口251拆下蓋機構800,藉此可經由取出口251而在主筐體200外取出過濾裝置700。又,使用者藉由使蓋機構800連接於過濾裝置700,將蓋機構800安裝於取出口251,藉此可將過濾裝置700配設於收容衣物C之主筐體200內之適當處。
如第1圖所示,蓋機構800包含:具有與取出口251互補之外面813之蓋板810、及可旋動地安裝於蓋板810之桿板820。蓋板810可適當地閉塞取出口251。因此,可適切地抑制從收容於主筐體200之各種元件(例如,洗衣乾燥槽410、過濾裝置700、加熱泵630或送風機621)發生之機械音或流動音的漏出。如後所述,蓋板810與桿板820之間形成用以將外部空氣導入主筐體200內之吸引口。又,過濾裝置700形成外部空氣導入口,該外部空氣導入口形成為連通於吸引口。通過過濾裝置700之外部空氣導入口而被吸入主筐體200內之外部空氣使用於上述加熱泵630的冷卻。本實施型態中,蓋機構800係例示作為蓋元件。又,蓋板810之外面813例示作為第1外面。
第4圖係外部空氣導入機構150之正面圖。第5圖係第4圖所示之沿著A-A線之外部空氣導入機構150之截面圖。第6圖係蓋板810之平面圖。使用第1圖、第4圖至第6圖說明形成於蓋板810與桿板820之間之吸引口。
第如4圖及第5圖所示,蓋機構800之蓋板810安裝於過濾裝置700之上部。如第6圖所示,蓋板810包含形成與桿板820互補之安裝口811之安裝緣812。本實施型態中,安裝緣812係沿著略矩形狀之封閉環狀。如第1圖所示,桿板820安裝成封閉安裝口811。
如第5圖所示,桿板820包含:位於洗衣乾燥機100之背面側之基端緣821、位於基端緣821之相反側(即,正面側)之前端緣822、及在基端緣821與前端緣822之間延伸之外面 823。基端緣821沿著桿板820之旋動軸。本實施型態中,桿板820之外面823係例示為第2外面。
桿板820係繞著基端緣821附近之旋動軸而朝上下旋動。因此,使用者可下壓桿板820而抓住蓋板810。前端緣822位於安裝緣812之下方(即,主筐體200內方)。
桿板820之外面823包含:由基端緣821沿著蓋板810之外面813而朝正面方向延伸之基面824、及由前端緣822向基面824傾斜延伸而彎曲之傾斜面825。在傾斜面825與安裝緣812之間形成之空間使用作為用以吸引外部空氣之吸引口830。吸引口830係於與正面壁210為相反方向(即,朝向背面壁220)開口。於斜上方開口之吸引口830主要係用以規定於背面方向在主筐體200內產生之聲音的傳達方向,因此可適當地抑制往在正面壁210附近作業之使用者的聲音。
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安裝緣812包含朝上方隆起之隆起緣814。隆起緣814位於桿板820之前端緣822的上方。隆起緣814可適當地抑制例如從使用者載置頂壁250上之洗衣物滴落之水往吸引口830流入。
第7圖係蓋機構800之底面圖。使用第5圖及第7圖說明桿板820之旋動。
桿板820具有:配設於基端緣821之附近之第1軸片826及第2軸片827。第1軸片826及第2軸片827由桿板820之底面朝下方突出。第1軸片826包含略呈柱狀之第1軸828。第2軸片827包含比第1軸828短且略呈柱狀之第2軸829。第1軸828及第2軸829沿著基端緣821延伸。
蓋板810具有沿著略呈矩形之環路而延伸之安裝壁815。安裝壁815由蓋板810之底面朝下方突出。安裝壁815包含:可旋轉地支持第1軸828之第1軸承片816、及可旋轉地支持第2軸829之第2軸承片817。第1軸承片816及第2軸承片817由鄰接於桿板820之基端緣821之安裝壁815的內面往正面方向突出。而且,桿板820可旋動地安裝於蓋板810。沿著桿板820之基端緣821而排列之第1軸828及第2軸829係用以規定桿板820之旋動軸。
蓋機構800具有捲繞第1軸828之螺旋彈簧840。螺旋彈簧840之一端部連接於蓋板810之底面。螺旋彈簧840之他端部連接於桿板820之底面。而且,螺旋彈簧840賦與桿板820勢能,而將桿板820之前端緣822朝上方上推。本實施型態中,螺旋彈簧840係例示為賦與勢能元件。
桿板820包含略U型之定位片891。定位片891形成前端緣822及桿板820之側緣的一部份。定位片891與蓋板810部分地疊合。而且,定位片891適當地限制螺旋彈簧840之勢能造成往桿板820上方之旋動。
第8圖係過濾裝置700之平面圖。使用第1圖、第2圖、第4圖、第5圖、第7圖及第8圖,說明蓋機構800與過濾裝置700之連接。
如第4圖、第5圖及第8圖所示,過濾裝置700具有筐體710。筐體710形成有用以導入由排氣口601排出之乾燥空氣之導入口712及用以導入主筐體200外之外部空氣之外部空氣導入口725。於筐體710,與導入口712相對向形成排出口713。排出口713形成直角格子狀支持部714。沿著支持部714安裝濾網720(參照第5圖)。
由排氣口601藉由第1管路610而導往過濾裝置700之乾燥空氣經由導入口712而導入筐體710內。之後,乾燥空氣由與導入口712相對向而形成之排出口713排出。乾燥空氣通過排出口713時,濾網720過濾。該結果是,濾網720可適當地捕捉乾燥空氣所含之棉絨。加熱泵630配設於排出口713之後。因此,業經棉絨之除去處理之乾燥空氣由排出口713往加熱泵630排出。本實施型態中,濾網720係例示作為過濾元件。以下的說明中,由導入口712向排出口713之乾燥空氣的流動方向(即,由正面壁210向背面壁220之方向)稱為第1方向。
筐體710包含:形成有導入口712及外部空氣導入口725之第1筐體壁715、及形成有排出口713之第2筐體壁716。第1筐體壁715包含用於與蓋機構800之連接且具有略U型之截面的連接壁717。如第5圖所示,於下方彎曲之連接壁717與平板狀蓋板810之間形成用以供桿板820旋動之空間R1。
如第5圖所示,連接壁717包含朝上方隆起之突條718。突條718沿著連接壁717之背面側之緣部而形成。配設成覆蓋連接壁717之蓋板810之安裝壁815鄰接於突條718。安裝壁815與突條718使用螺絲或螺栓之適當的固定具連結。本實施型態中,安裝壁815係例示連結部。
第9圖係沿著第8圖所示之B-B線之過濾裝置700的截面圖。使用第1圖、第5圖、第8圖及第9圖說明外部空氣往筐體710內之導入。
如第5圖相關說明,略平板狀之蓋板810與朝下方彎曲之連接壁717之間形成空間。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第1筐體壁715具有朝第1方向延伸之分隔壁719。分隔壁719部分地劃分為供桿板820在蓋板810與連接壁717之間的空間旋動之空間R1、及供外部空氣流入之空間R2。空間R2隔著分隔壁719之上緣與蓋板810之間的間隙而連通於吸引口830。
用以規定空間R2之連接壁717形成呈略矩形狀開口之外部空氣導入口725。吸引口830與外部空氣導入口725之間的空間(即,蓋板810與連接壁717之間的空間)係藉由從連接壁717之上面朝上方突出之分隔壁719而部分地分隔。分隔壁719適當地抑制從吸引口830流下到連接壁717上之液體往外部空氣導入口725之流入。
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過濾裝置700包含用以開關外部空氣導入口725之開關機構730。開關機構730包含閥片735。閥片735包含:嵌入至鄰接外部空氣導入口725而形成之開口部的基部731、在用以閉塞外部空氣導入口725之閉塞位置與用以開放外部空氣導入口725之開放位置之間變位的閥塞部732、及形成於基部731與閥塞部732之間之較薄部733。本實施型態中,閥片735係例示作為閥元件。再者,第9圖中,存在於開放位置之閥塞部732係以虛線描繪。
形成為略長方體形狀之基部731固定地安裝於連接壁717。形成為略長方體形狀之閥塞部732通過外部空氣導入口725而部分地朝筐體710之內部空間突出。閥塞部732繞著 較薄部733而在開放位置與閉塞位置之間旋動。閥塞部732存在於開放位置期間,外部空氣經由吸引口830通過連通於主筐體200之外部之外部空氣導入口725而流入筐體710內。本實施型態中,較薄部733係例示作為樞紐部。
第10圖係沿著第9圖所示之C-C線之過濾裝置700的截面圖。使用第5圖、第9圖及第10圖說明開關機構730。
如第10圖所示,筐體710包含形成略圓柱形狀之內部空間之內壁面726。內壁面726形成之內部空間朝與第1方向大略直交之第2方向延伸。筐體710具有將朝第2方向延伸之內部空間分隔成第1室727與第2室728之環狀分隔板729。第1室727與導入口712連通。因此,乾燥空氣在第1室727內流動。如第9圖所示,第2室728與外部空氣導入口725連通。因此,閥塞部732存在於開放位置期間,外部空氣在第2室728內流動。
過濾裝置700包含在筐體710內旋轉之旋轉軸740。第1筐體壁715包含在導入口712與排出口713之間延伸之第1側壁736及第2側壁737。第1側壁736之外面安裝齒輪738。齒輪738具有插通於在第1側壁736形成之貫通孔之齒輪軸739。齒輪軸739插入到形成於旋轉軸740之一端部之凹部。螺絲或螺栓之適當的固定具沿著齒輪軸739及旋轉軸740之長向軸而螺通。而且,適當地連接齒輪738及旋轉軸740。齒輪738連接有馬達或者其他適當的驅動源。藉由往齒輪738之驅動力的傳達,旋轉軸740在筐體710內適當地旋轉。第2側壁737包含插入到在旋轉軸740之他端部形成之凹部 的軸套741。軸套741係支持可旋轉之旋轉軸740。
開關機構730包含由第2室728內之旋轉軸740之周面突出之凸輪片745。與旋轉軸740一起旋轉之凸輪片745形成為與存在於閉塞位置之閥塞部732接觸。與凸輪片745接觸之閥塞部732被上推到上方。而且,閥塞部732繞著較薄部733朝上方旋動,並變位到開放位置。然後,業經解除與凸輪片745之接觸之閥塞部732會因為自身重量而繞著較薄部733朝下方旋動,並且往閉塞位置變位。而且,開關機構730可與旋轉軸740之旋轉連動,而開閉外部空氣導入口725。
分隔板729包含:連接於筐體710之內壁面726之外緣746、及形成供旋轉軸740插通之開口部的內緣747。旋轉軸740橫切形成內緣747之開口部。內緣747與旋轉軸740之間形成用以使第1室727與第2室728連通之環狀空隙部。
由導入口712流往排出口713之流動之乾燥空氣的流動使第2室728為負壓。該結果是,閥塞部732被凸輪片745上推時,外部空氣由吸引口830往第2室728內流入。
如第10圖所示,排出口713包含:用以將由導入口712流入第1室727內之乾燥空氣朝加熱泵630排出之第1排出口748、及流入到第2室728內之外部空氣朝加熱泵630排出之第2排出口749。又,濾網720包含:用以覆蓋第1排出口748之第1過濾部751(參照第5圖)、及用以覆蓋第2排出口749之第2過濾部752(參照第9圖)。第1過濾部751用以過濾由導入口712流入之乾燥空氣,並除去乾燥空氣所含之棉絨。棉絨除去後,乾燥空氣會直接(即,不會被夾持在送風機621間) 往加熱泵630供給。第2過濾部752係用以過濾由外部空氣導入口725流入之外部空氣,並且除去外部空氣所含之異物(例如,埃)。異物除去後,外部空氣直接往(即,不會被夾於送風機621間)加熱泵630供給。
(調整機構)
使用第5圖及第10圖說明用以調整由導入口712向排出口713之乾燥空氣之流動方向的調整機構。
過濾裝置700具有用以調整由導入口712往排出口713之乾燥空氣之流動方向的調整機構500。調整機構500具有:上述之旋轉軸740、及由旋轉軸740延伸之調整片765。調整片765隨著旋轉軸740在筐體710內之旋轉而旋轉。調整片765為略矩形之板材。本實施型態中,調整片765係例示為調整板。
筐體710包含:由內壁面726朝排出口713突出之上側止動銷773及下側止動銷774。上側止動銷773形成於導入口712之上側。下側止動銷774形成於導入口712之下側。調整片765包含在上側止動銷773與下側止動銷774之間旋轉之前端部766。當調整片765移動到移動上方時,前端部766抵接於上側止動銷773。該結果是,限制調整片765往上方之移動。調整片765移動到下方時,前端部766抵接於下側止動銷774。該結果是,限制調整片765往下方之移動。本實施型態中,上側止動銷773及/或下側止動銷774例示作為限制元件。
第11A圖至第12B圖係概略地顯示調整機構500之動作。第11A圖及第12A圖係過濾裝置700之概略的截面圖。第11B圖及第12B圖係顯示第1過濾部751。使用第10圖至第12B圖說明調整機構500之動作。
第11A圖所示之調整片765由旋轉軸740朝下方突出,前端部766抵接於下側止動銷774。第12A圖所示之調整片765保持著較第11A圖所示之調整片765更水平之姿勢。
旋轉軸740在第2方向上延伸。第1過濾部751與旋轉軸740同樣朝第2方向延伸。第11B圖及第12B圖中,係顯示了將第1過濾部751二分為上下之假想線FL。假想線FL規定沿著旋轉軸740之延伸方向延伸之上側領域753、及沿著上側領域753延伸之下側領域754。本實施型態中,上側領域753例示作為第1領域。又,下側領域754例示作為第2領域。
如第11A圖及第11B圖所示,由旋轉軸740向下方突出之調整片765干擾欲流經較旋轉軸740下方之乾燥空氣。該結果是,大部分的乾燥空氣被促使往上方。結果,通過下側領域754之乾燥空氣的流量減少,另一方面通過上側領域753之乾燥空氣的流量增大。
第12A圖及第12B圖所示之調整片765相較於第11A圖及第11B圖所示之調整片765,可容許乾燥空氣之流暢的流動。該結果是,當調整片765由第11A圖及第11B圖所示之位置移動到第12A圖及第12B圖所示之位置時,通過下側領域754之乾燥空氣的流量增大,另一方面通過上側領域753之乾燥空氣的流量減少。
因此,調整片765可隨著旋轉軸740之旋轉而使通過上側領域753之乾燥空氣的流量及通過下側領域754之乾燥空氣的流量變化。
第13圖係負責對過濾裝置700之控制之元件的區塊圖。使用第2圖、第11A圖至第13圖說明對過濾裝置700之控制。
洗衣乾燥機100具備用以控制調整機構500之控制元件510。調整機構500包含用以使旋轉軸740旋轉之步進馬達520。控制元件510透過與第10圖相關說明之齒輪738咬合之步進馬達520的控制,調整過濾裝置700內之乾燥空氣的流動。本實施型態中,步進馬達520係例示作為驅動源。取而代之,驅動源亦可使用可使旋轉軸740旋轉之其他驅動元件。
送風機621具備:葉片622、及用以使葉片622旋轉之馬達623。馬達623使葉片622旋轉,以使在洗衣乾燥機100內循環之乾燥空氣的量保持在預定之水準。洗衣乾燥機100具備用以將電力供給至馬達623之電力供給源530。控制元件510根據由電力供給源530送往馬達623之電力,控制步進馬達520。該結果是,適當地進行第11A圖至第12B圖相關說明之過濾裝置700內之乾燥空氣之流動的調整。
本實施型態中,控制元件510控制步進馬達520,以讀取或者接收由電力供給源530往馬達623流動之電流值,並降低電流值(即,降低電力)。例如,第1過濾部751之上側領域753中,附著了較下側領域754多之棉絨時,相較於設定調整片765之位置使較多的乾燥空氣通過上側領域753,設定調整片765之位置以使較多的乾燥空氣通過下側領域754者,可以較低之電流值使同量的乾燥空氣循環。因此,此種情況下,控制元件510調整調整片765之位置,使較多的乾燥空氣通過下側領域754。
加熱泵630具備:用以檢測使用於與乾燥空氣熱交換之冷媒之溫度的溫度感測器631、及壓縮冷媒之壓縮機632。控制元件510根據溫度感測器631所檢測出之冷媒溫度與壓縮機632之旋轉數,控制步進馬達520,並使閥塞部732移動到開放位置或閉塞位置。
控制元件510具備用以讀取或者接收由電力供給源530往馬達623流動之電流值之取得部511。取得部511更進一步接收來自溫度感測器631之輸出信號。除此之外,取得部511讀取或者接收壓縮機632之旋轉數。本實施型態中,由電力供給源530往馬達623流動之電流值係例示作為電力情報。又,來自溫度感測器631之輸出信號及/或壓縮機632之旋轉數係例示作為溫度情報。
控制元件510具備輸出用以使步進馬達520動作之動作信號之輸出部512。動作信號包含第1動作信號,第1動作信號係使旋轉軸740旋轉涵括上側止動銷773及/或下側止動銷774所規定之預定旋轉範圍。旋轉軸740根據第1動作信號在涵括預定旋轉範圍旋轉期間,取得部511監測供給至送風機621之電流值。
旋轉軸740之旋轉之基準位置係設定為例如,調整片765抵接於上側止動銷773之位置、及/或、調整片765抵接 於下側止動銷774之位置。步進馬達520根據第1動作信號,使旋轉軸740在涵括預定之旋轉範圍旋轉。取得部511監視旋轉軸740之旋轉期間之電流值,找出自旋轉軸740開始旋轉後到觀察到成為最小之電流值之期間。本實施型態中,被取得部511找出之期間的資料係例示作為關於調整片765之位置的位置情報。
控制元件510具備用以記憶取得部511所找出之期間之資料之記憶部513。動作信號包含第2動作信號,該第2動作信號係使調整片765移動到根據第1動作信號之旋轉軸740之旋轉期間電力最為減低之位置。根據期間之資料,找出旋轉軸740旋轉期間電力降到最低時之調整片765的位置。輸出部512在根據第1動作信號之旋轉軸740之旋轉結束後,將第2動作信號輸出到步進馬達520。該結果是,調整片765移動到供給到送風機621之電力最低之位置。
第14圖係外部空氣導入機構150之概略的截面圖。使用第9圖、第13圖及第14圖進一步說明控制元件510的控制。
本實施型態中,旋轉軸740之旋轉範圍包含上側旋轉範圍UR與下側旋轉範圍LR。上側旋轉範圍UR係規定為例如調整片765抵接於上側止動銷773後朝下方移動約60°之範圍。下側旋轉範圍LR係規定為例如調整片765抵接於下側止動銷774後朝上方移動約49°之範圍。旋轉軸740在上側旋轉範圍UR內旋轉期間,閥塞部732保持在開放位置。旋轉軸740在下側旋轉範圍LR內旋轉期間,閥塞部732保持在閉塞位置。本實施型態中,下側旋轉範圍LR係例示作為第1範 圍。又,上側旋轉範圍UR係例示作為第2範圍。
上述之第1動作信號包含:使旋轉軸740在涵括下側旋轉範圍LR內旋轉之第1模式信號、及使旋轉軸740在涵括上側旋轉範圍UR內旋轉之第2模式信號。取得部511根據來自溫度感測器631之輸出信號及/或壓縮機632之旋轉數,判定加熱泵630之冷卻是否為必要。當加熱泵630之冷卻為非必要時,取得部511選擇旋轉軸740在下側旋轉範圍LR內旋轉之第1模式。當加熱泵630之冷卻為必要時,選擇旋轉軸740上側旋轉範圍UR內旋轉之第2模式。該結果是,閥塞部732移動到開放位置,外部空氣供給到加熱泵630。
輸出部512根據取得部511之判定,選擇性地輸出第1模式信號與第2模式信號。該結果是,旋轉軸740在涵括上側旋轉範圍UR或下側旋轉範圍LR旋轉。這期間,取得部511監視旋轉軸740旋轉期間之電流值,並找出旋轉軸740之旋轉開始到觀察到成為最小之電流值之期間。記憶部513記憶旋轉軸740之旋轉開始後觀察到成為最小之電流值之期間。然後輸出部512輸出第2動作信號。該結果是,調整片765移動到供給到送風機621之電力最低之位置。
第15圖係沿著旋轉軸740之長向軸之過濾裝置700的截面圖。使用第15圖說明旋轉軸740。
如上述,分隔板729之內緣747形成使第1室727與第2室728連通之開口部。旋轉軸740包含鄰接於由內緣747所規定之開口部的環狀突出部775。形成與開口部為略等大之環狀突出部775包含沿著分隔板729之內緣747之周緣776。因 此,環狀突出部775適當地抑制順著往第2方向之乾燥空氣之流動之棉絨由第1室727進入第2室728。再者,在分隔板729與環狀突出部775之間形成些微的間隙。藉由分隔板729與環狀突出部775之間的間隙,保持第1室727與第2室728之間的連通。
第16A圖及第16B圖係顯示過濾裝置700之筐體710之概略的截面圖。第16A圖係顯示使用時之筐體710。第16B圖係顯示分解時之筐體710。使用第16A圖及第16B圖說明筐體710。
第2筐體壁716係可旋動地安裝於第1筐體壁715。於第1筐體壁715之連接壁717的下方,設置第1筐體壁715與第2筐體壁716之間的連接部780。第2筐體壁716包含:例如配設於連接壁717之正下方之連接板781、及由連接板781突出之銷782。連接壁717形成為保持銷782旋轉。使用者藉由使第2筐體壁716旋動,可適當地除去在筐體710內蓄積之棉絨。
(以下為重複請求範圍區)
上述之實施型態中,主要包含具有以下構成之乾燥處理裝置及除去裝置。具有以下構成之乾燥處理裝置及除去裝置可長期維持適當的乾燥機能。
上述之實施型態之一局面之乾燥處理裝置具有:乾燥槽,形成有吸入用以使衣物乾燥之乾燥空氣之吸氣口及排出前述乾燥空氣之排氣口;除去裝置,係用以由前述排氣口所排出之前述乾燥空氣除去棉絨;除濕加熱裝置,係對藉由該除去裝置除去前述棉絨之前述乾燥空氣進行除濕及 加熱;及送氣裝置,係藉由該除濕加熱裝置,將業經除濕及加熱之前述乾燥空氣送入前述吸氣口,前述除去裝置包含:筐體,形成有導入前述排氣口所排出之前述乾燥空氣之導入口及朝前述除濕加熱裝置排出前述乾燥空氣之排出口;過濾元件,安裝於前述排出口,以由前述乾燥空氣除去前述棉絨;及調整機構,調整由前述導入口往前述過濾元件之前述乾燥空氣的流動方向,該調整機構包含在前述筐體內旋轉之旋轉軸、及由該旋轉軸延伸之調整板,前述過濾元件包含:朝前述旋轉軸之延伸方向延伸之第1領域、及沿該第1領域延伸之第2領域,前述調整板隨著前述旋轉軸之旋轉,使通過前述第1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的流量及通過前述第2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的流量變化。
根據上述構成,乾燥空氣通過吸氣口而流入乾燥槽。然後,通過排氣口而由乾燥槽排出。該結果是,乾燥槽內之衣物被吹乾。除去裝置從乾燥槽所排出之乾燥空氣除去棉絨。棉絨之除去處理之後,除濕加熱裝置對乾燥空氣進行除濕以及加熱。送氣裝置將除濕並加熱後之乾燥空氣送入乾燥槽之吸氣口。乾燥空氣再度用於使乾燥槽內之衣物乾燥。除去裝置之筐體形成有導入排氣口所排出之乾燥空氣之導入口及朝除濕加熱裝置排出乾燥空氣之排出口。安裝於排出口之過濾元件由乾燥空氣除去棉絨。調整機構調整由導入口向過濾元件之乾燥空氣之流動方向。調整機構包含:在筐體內旋轉之旋轉軸與、由旋轉軸延伸之調整板。過濾元件包含:朝旋轉軸之延伸方向延伸之第1領域、及沿 著第1領域延伸之第2領域。調整板隨著旋轉軸之旋轉而使通過第1領域之乾燥空氣之流量及通過第2領域之乾燥空氣之流量變化,因此第1領域及第2領域中之一者貯存較多的棉絨時,可視需要而調整乾燥空氣之流動方向,使乾燥空氣朝向他方。該結果是,乾燥空氣之流量維持在適切的程度。被過濾元件捕捉之棉絨係捕捉細棉絨,因此可降低流向除濕加熱裝置之細棉絨量。因此,可適當地抑制通過除去裝置之細棉絨所引起之乾燥機能之降低或乾燥處理裝置之故障。而且,乾燥機能適當地維持較長期間。
上述構成中,宜進一步具有用以收容前述乾燥槽、前述除去裝置、前述除濕加熱裝置及前述送氣裝置之主筐體,前述筐體形成有導入來自前述主筐體外之外部空氣之外部空氣導入口,前述除去裝置包含:閥元件,包含在用以閉塞前述外部空氣導入口之閉塞位置、及用以開放前述外部空氣導入口之開放位置之間變位之閥塞部;及凸輪片,係連接於前述旋轉軸,該凸輪片隨著前述旋轉軸的旋轉而使前述閥塞部在前述閉塞位置與前述開放位置之間變位。
根據上述構成,在形成於筐體之外部空氣導入口,導入來自收容乾燥槽、除去裝置、除濕加熱裝置及送氣裝置之主筐體外之外部空氣。閥元件之閥塞部藉由連接於旋轉軸之凸輪片而在閉塞外部空氣導入口之閉塞位置與開放外部空氣導入口之開放位置之間變位。當需要除濕加熱裝置之冷卻時,則開放外部空氣導入口。因此,可適當地冷卻除濕加熱裝置。而且乾燥機能可視當地維持較長期間。
上述構成中,前述筐體宜包含:規定供前述乾燥空氣及前述外部空氣流動之內部空間的內壁面、及將前述內部空間分隔成供前述乾燥空氣流動之第1室與供前述外部空氣流動之第2室之分隔板,前述排出口包含:用以將前述第1室中之前述乾燥空氣朝前述除濕加熱裝置排出之第1排出口、及用以將前述第2室中之前述外部空氣朝前述除濕加熱裝置排出之第2排出口,前述過濾元件包含:覆蓋前述第1排出口之第1過濾部、及覆蓋前述第2排出口之第2過濾部。
根據上述構成,筐體之內壁面規定供乾燥空氣及外部空氣流動之內部空間。分隔板分隔成乾燥空氣在內部空間流動之第1室與外部空氣流動之第2室。第1過濾部覆蓋用以將第1室中之乾燥空氣往筐體外排出之第1排出口。第2過濾部覆蓋用以將第2室中之外部空氣往筐體外排出之第2排出口。分隔板抑制由第1室往第2室之棉絨之移動,因此可抑制第2過濾部被棉絨阻塞。因此,外部空氣適當地供給至除濕加熱裝置。而且乾燥機能可視當地維持較長期間。
上述構成中,前述除濕加熱裝置宜鄰接於前述除去裝置,且通過前述第1過濾部之前述乾燥空氣及通過前述第2過濾部之前述外部空氣可直接地供給到前述除濕加熱裝置。
根據上述構成,通過第1過濾部之乾燥空氣直接供給到鄰接於除去裝置之除濕加熱裝置,因此除濕加熱裝置可以高效率對乾燥空氣進行除濕及加熱。又,通過第2過濾部之外部空氣也直接地供給至鄰接於除去裝置之除濕加熱裝置。因此,可提高除濕加熱裝置之冷卻效率。而且乾燥機能可適當地維持較長期間。
上述構成中,前述分隔板宜包含:連接於前述內壁面之外緣、及規定供前述旋轉軸插通之開口部之內緣,且前述第2室通過前述開口部而連通於前述第1室。
根據上述構成,分隔板之外緣連接於內壁面。分隔板之內緣規定供旋轉軸插通之開口部。因此,分隔板可適當地抑制在外緣與內緣之間,由第1室往第2室之棉絨之移動。該結果是,可抑制第2過濾部被棉絨阻塞。因此,外部空氣適當地供給到除濕加熱裝置。而且,乾燥機能適當地維持較長期間。通過開口部而連通於第1室之第2室會因為在第1室內之乾燥空氣之流動而成為負壓,因此外部空氣可適當地自主筐體外被導入外部空氣導入口。因此,除濕加熱裝置適當地被冷卻。而且,乾燥機能可適當地維持較長期間。
上述構成中,前述旋轉軸宜包含具有沿著前述內緣之周緣之環狀突出部,且該環狀突出部鄰接於前述開口部。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具有沿著內緣之周緣的環狀突出部鄰接於開口部,因此可適當地抑制由第1室往第2室之棉絨之移動。該結果是,可抑制第2過濾部被棉絨阻塞。因此,外部空氣可適當地供給至除濕加熱裝置。而且,乾燥機能適當地維持較長期間。
上述構成中,前述主筐體宜包含形成該主筐體之上面之頂壁,該頂壁形成與前述外部空氣導入口連通之吸引口,前述除去裝置鄰接於前述頂壁。
根據上述構成,在形成主筐體之上面之頂壁,形成與外部空氣導入口連通之吸引口。由於除去裝置鄰接於頂壁,可提高對於鄰接於除去裝置之除濕加熱裝置的冷卻效率。而且,乾燥機能可適當地維持較長期間。
上述構成中,前述頂壁宜包含:形成有前述吸引口之蓋元件、及形成有藉由該蓋元件閉塞之取出口之主壁,前述蓋元件包含連接於前述筐體之連結部,前述蓋元件自前述主壁拆卸時,與前述蓋元件連結之前述除去裝置經由前述取出口而往前述主筐體外取出。
根據上述構成,頂壁包含:形成有吸引口之蓋元件、及形成有藉由蓋元件閉塞之取出口之主壁。蓋元件之連結部連結於筐體。當蓋元件由主壁拆下時,與蓋元件連結之除去裝置經由取出口而往主筐體外被取出。因此,可容易進行除去裝置之維修。
上述構成中,前述主筐體宜前述主筐體包含形成有用以將前述衣物投入前述乾燥槽之投入口之正面壁,前述吸引口朝與前述正面壁為相反方向開口。
根據上述構成,主筐體之正面壁形成用以將衣物投入乾燥槽之投入口。吸引口係朝與正面壁為相反方向開口,因此在主筐體內發生之音難以傳達到位於正面壁之附近之使用者。
上述構成中,前述蓋元件宜前述蓋元件包含:包含與 前述取出口互補之第1外面之蓋板、及可旋動地安裝於該蓋板之桿板,前述蓋板包含形成與前述桿板(820)互補之安裝口之安裝緣,安裝於前述安裝口之前述桿板包含:沿著該桿板之旋動軸之基端緣、與該基端緣為相反側之前端緣、及形成於前述基端緣與前述前端緣之間之第2外面,前述前端緣位於較前述安裝緣為前述主筐體之內方,前述第2外面包含:由前述基端緣沿著前述第1外面延伸之基面、及由前述前端緣向前述基面延伸之傾斜面,前述安裝緣與前述傾斜面規定前述吸引口。
根據上述構成,蓋元件包含:具有與取出口互補之第1外面之蓋板、及可旋動地安裝於蓋板之桿板。蓋板包含形成與桿板互補之安裝口之安裝緣。安裝於安裝口之桿板包含:沿著桿板之旋動軸之基端緣、與基端緣為相反側之前端緣、及形成在基端緣與前端緣之間之第2外面。前端緣相較於安裝緣位於主筐體之內方。第2外面包含:由基端緣沿著第1外面延伸之基面、及由前端緣朝向基面延伸之傾斜面。安裝緣與傾斜面規定吸引口。使用者將手指插入在安裝緣與傾斜面之間所規定之吸引口,可容易地由取出口拆下蓋元件。因此,除去裝置之更換或維修作業的效率提高。
上述構成中,前述安裝緣宜包含朝上方隆起之隆起緣,且該隆起緣位於前述前端緣之上方。
根據上述構成,使用者可將物載置於構成主筐體之上面之頂壁。朝上方隆起之隆起緣位於前端緣之上方。即使使用者將液體灑落於頂壁上,隆起緣亦可適當地抑制液體 通過吸引口往主筐體內進入。
上述構成中,前述蓋元件宜包含賦予前述前端緣朝上方之勢能之賦予勢能元件。
根據上述構成,賦與勢能元件賦與前端緣朝上方之勢能,因此可抑制吸引口不必要地變大。因此,在筐體內發生之音難以傳達到使用者。
上述構成中,前述筐體宜包含分隔壁,該分隔壁可部分地分隔前述吸引口與前述外部空氣導入口之間的空間,且該分隔壁由前述筐體之上面朝上方突出。
根據上述構成,由筐體之上面朝上方突出之分隔壁可部分地分隔吸引口與外部空氣導入口之間的空間。因此,分隔壁可適當地抑制在頂壁上灑落之液體經由外部空氣導入口而流入筐體內。
上述構成中,前述筐體宜包含:形成有前述導入口及前述外部空氣導入口之第1筐體壁、及形成有前述排出口之第2筐體壁,且前述第2筐體壁可旋動地安裝於前述第1筐體壁。
根據上述構成,筐體包含:形成有導入口及外部空氣導入口之第1筐體壁、及形成排出口之第2筐體壁。由於第2筐體壁可旋動地安裝於第1筐體壁,因此可容易除去筐體內部之棉絨。
上述構成中,前述閥元件宜包含:安裝於前述筐體之基部、及形成在前述基部與前述閥塞部之間之樞紐部,接觸於前述凸輪片之前述閥塞部繞著前述樞紐部而朝上方旋 動,並且變位到前述開放位置,業經解除與前述凸輪片之接觸之前述閥塞部藉由自身重量而繞著前述樞紐部朝下方旋動,並且變位至前述閉塞位置。
根據上述構成,閥元件包含:安裝於筐體之基部、及形成於基部與閥塞部之間之樞紐部。接觸到凸輪片之閥塞部繞著樞紐部朝上方旋動,變位到開放位置。業經解除與凸輪片之接觸之閥塞部可藉由自身重量而繞著樞紐部朝下方旋動,變位到閉塞位置。而且,藉由較簡化之構造達成外部空氣導入口之開關。
上述之實施型態之其他局面之由用以使衣物乾燥之乾燥空氣除去棉絨之除去裝置的特徵在於具有:筐體,形成有導入前述乾燥空氣之導入口及排出前述乾燥空氣之排出口;過濾元件,係安裝於前述排出口,以由前述乾燥空氣除去前述棉絨;及調整機構,係調整由前述導入口往前述過濾元件之前述乾燥空氣之流動方向,該調整機構包含在前述筐體內旋轉之旋轉軸、及由該旋轉軸延伸之調整板,前述過濾元件包含:朝前述旋轉軸之延伸方向延伸之第1領域、及沿著該第1領域延伸之第2領域,前述調整板隨著前述旋轉軸之旋轉而使通過前述第1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之流量及通過前述第2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之流量變化。
根據上述構成,於除去裝置之筐體形成導入乾燥空氣之導入口及排出乾燥空氣之排出口。安裝於排出口之過濾元件從乾燥空氣除去棉絨。調整機構調整由導入口往過濾元件之乾燥空氣之流動方向。調整機構包含:在筐體內旋轉之旋轉軸、及由旋轉軸延伸之調整板。過濾元件包含:朝旋轉軸之延伸方向延伸之第1領域、及沿著第1領域延伸之第2領域。調整板隨著旋轉軸之旋轉而使通過第1領域之乾燥空氣之流量及通過第2領域之乾燥空氣之流量變化,因此第1領域及第2領域中之一者貯存有較多的棉絨時,可是需要而調整乾燥空氣之流動方向,以使乾燥空氣朝向另一方。該結果是,乾燥空氣之流量維持在適切的程度。被過濾元件捕捉之棉絨捕捉細棉絨,因此可降低來自筐體之細棉絨之漏出。因此,可適當地抑制通過除去裝置之細棉絨引起之乾燥機能之降低。而且,乾燥機能適當地維持較長期間。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實施型態之原理適合利用於乾燥機及洗衣乾燥機。
100...洗衣乾燥機
150...外部空氣導入機構
200...主筐體
210...正面壁
211...下部壁
212...中央壁
213...上部壁
214...凹部
215...投入口
220...背面壁
230...左側壁
240...右側壁
250...頂壁
251...取出口
252...主壁
300...門體
310...窗部
320...支持框
330...鉸合構造
400...處理裝置
410...洗衣乾燥槽
420...水槽
423...排出口
424...流入口
425...管路
426...上游管路
427...下游管路
428...循環泵
429...排出閥
430...馬達
431...水槽底壁
432...旋轉滾筒底壁
433...水槽前壁
434...開口部
435...旋轉滾筒前壁
436...開口部
437...伸縮軟管
438...水槽周壁
439...旋轉滾筒周壁
440...旋轉滾筒
490...懸吊裝置
500...調整機構
510...控制元件
511...取得部
512...輸出部
513...記憶部
520...步進馬達
530...電力供給電源
600...循環機構
601...排氣口
610...第1管路
620...第2管路
621...送風機
622...葉片
623...馬達
630...加熱泵
631...溫度感測器
632...壓縮機
633...加熱部
635...除濕部
643...吸氣口
645...底孔
646...周孔
650...分歧管路
651...切換閥
700...過濾裝置
710...筐體
712...導入口
713...排出口
714...支持部
715...第1筐體壁
716...第2筐體壁
717...連接壁
718...突條
719...分隔壁
720...濾網
725...外部空氣導入口
726...內壁面
727...第1室
728...第2室
729...分隔板
730...開關機構
731...基部
732...閥塞
733...較薄部
735...閥片
736...第1側壁
737...第2側壁
738...齒輪
739...齒輪軸
740...旋轉軸
741...軸套
745...凸輪片
746...外緣
747...內緣
748...第1排出口
749...第2排出口
751...第1過濾部
752...第2過濾部
753...上側領域
754...下側領域
765...調整片
766...前端部
773...上側止動銷
774...下側止動銷
775...突出部
776...周緣
780...連接部
781...連接板
782...保持銷
800...蓋機構
810...蓋板
811...安裝口
812...安裝緣
813...外面
814...隆起緣
815...安裝壁
816...第1軸承片
817...第2軸承片
820...桿板
821...基端緣
822...前端緣
823...外面
824...基面
825...傾斜面
826...第1軸片
827...第2軸片
828...第1軸
829...第2軸
830...吸引口
840...螺旋彈簧
891...定位片
900...過濾裝置
910...洗衣乾燥機
911...筐體
912...管路
260,431,913...底壁
914...副管路
920...過濾筒
921...回收筒
922...線圈構件
923...馬達
924...底部
925...環狀筒
926...副過濾器
931...外筒
C...衣物
FL...假想線
L...棉絨
UR...上側旋轉範圍
LR...下側旋轉範圍
R1,R2...空間
第1圖係一實施型態之洗衣乾燥機之概略的立體圖。
第2圖係第1圖所示之洗衣乾燥機之概略的截面圖。
第3圖係第1圖所示之洗衣乾燥機之頂壁之放大立體圖。
第4圖係概略地顯示第1圖所示之洗衣乾燥機之外部空氣導入機構者。
第5圖係沿著第4圖所示之A-A線之外部空氣導入機構之截面圖。
第6圖係概略的顯示第4圖所示之外部空氣導入機構之蓋機構之平面圖。
第7圖係第6圖所示之蓋機構之概略的底面圖。
第8圖係第4圖所示之外部空氣導入機構之過濾裝置之概略的平面圖。
第9圖係沿著第8圖所示之B-B線之過濾裝置之概略的截面圖。
第10圖係沿著第9圖所示之C-C線之過濾裝置之概略的截面圖。
第11A圖係顯示第5圖所示之過濾裝置之調整機構之動作。
第11B圖係顯示第5圖所示之過濾裝置之調整機構之動作。
第12A圖係顯示第5圖所示之過濾裝置之調整機構之動作。
第12B圖係顯示第5圖所示之過濾裝置之調整機構之動作。
第13圖係掌管第11A圖至第12B圖所示之調整機構之動作之控制之元件之概略的區塊圖。
第14圖係顯示根據對於第13圖所示之調整機構之控制之旋轉軸的旋轉範圍。
第15圖係概略地顯示第9圖所示之過濾裝置之旋轉軸的截面圖。
第16A圖係概略地顯示第9圖所示之過濾裝置之筐體之開關動作的截面圖。
第16B圖係概略地顯示第9圖所示之過濾裝置之筐體之開關動作的截面圖。
第17圖係概略地顯示習知過濾裝置的截面圖。
500...調整機構
700...過濾裝置
740...旋轉軸
751...第1過濾部
753...上側領域
754...下側領域
765...調整片
FL...假想線

Claims (16)

  1. 一種乾燥處理裝置,具有:乾燥槽,形成有吸入用以使衣物乾燥之乾燥空氣之吸氣口及排出前述乾燥空氣之排氣口;除去裝置,用以由前述排氣口所排出之前述乾燥空氣除去棉絨;除濕加熱裝置,對已藉由該除去裝置除去前述棉絨之前述乾燥空氣進行除濕及加熱;及送氣裝置,藉由該除濕加熱裝置,將業經除濕及加熱之前述乾燥空氣送入前述吸氣口,前述除去裝置包含:筐體,形成有導入前述排氣口所排出之前述乾燥空氣之導入口及朝前述除濕加熱裝置排出前述乾燥空氣之排出口;過濾元件,安裝於前述排出口,以由前述乾燥空氣除去前述棉絨;及調整機構,調整由前述導入口往前述過濾元件之前述乾燥空氣的流動方向,該調整機構包含在前述筐體內旋轉之旋轉軸、及由該旋轉軸延伸之調整板,前述過濾元件包含:朝前述旋轉軸之延伸方向延伸之第1領域、及沿該第1領域延伸之第2領域,若前述棉絨相較於前述第1領域較多附著於前述第2領域,則前述調整板會隨著前述旋轉軸之旋轉,朝通 過前述第1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的流量較通過前述第2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的流量多的位置移動,若前述棉絨相較於前述第2領域較多附著於前述第1領域,則前述調整板會隨著前述旋轉軸之前述旋轉,朝通過前述第2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的流量較通過前述第1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的流量多的位置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乾燥處理裝置,其中更具有用以收容前述乾燥槽、前述除去裝置、前述除濕加熱裝置及前述送氣裝置之主筐體,前述筐體形成有導入來自前述主筐體外之外部空氣之外部空氣導入口,前述除去裝置包含:閥元件,包含在用以閉塞前述外部空氣導入口之閉塞位置、及用以開放前述外部空氣導入口之開放位置之間變位之閥塞部;及凸輪片,連接於前述旋轉軸,該凸輪片隨著前述旋轉軸的旋轉而使前述閥塞部在前述閉塞位置與前述開放位置之間變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乾燥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筐體包含:規定供前述乾燥空氣及前述外部空氣流動之內部空間的內壁面、及將前述內部空間分隔成供前述乾燥空氣流動之第1室與供前述外部空氣流動之第2室之分隔板,前述排出口包含:用以將前述第1室中之前述乾燥空氣朝前述除濕加熱裝置排出之第1排出口、及用以將 前述第2室中之前述外部空氣朝前述除濕加熱裝置排出之第2排出口,前述過濾元件包含:覆蓋前述第1排出口之第1過濾部、及覆蓋前述第2排出口之第2過濾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乾燥處理裝置,其中前述除濕加熱裝置鄰接於前述除去裝置,且通過前述第1過濾部之前述乾燥空氣及通過前述第2過濾部之前述外部空氣直接地供給至前述除濕加熱裝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乾燥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分隔板包含:連接於前述內壁面之外緣、及規定供前述旋轉軸插通之開口部之內緣,前述第2室通過前述開口部而連通於前述第1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乾燥處理裝置,其中前述旋轉軸包含具有沿著前述內緣之周緣之環狀突出部,且該環狀突出部鄰接於前述開口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乾燥處理裝置,其中前述主筐體包含形成該主筐體之上面之頂壁,該頂壁形成與前述外部空氣導入口連通之吸引口,前述除去裝置鄰接於前述頂壁。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之乾燥處理裝置,其中前述頂壁包含:形成有前述吸引口之蓋元件、及形成有藉由該蓋元件閉塞之取出口之主壁,前述蓋元件包含連接於前述筐體之連結部,前述蓋元件自前述主壁拆卸時,與前述蓋元件連結 之前述除去裝置經由前述取出口而往前述主筐體外取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乾燥處理裝置,其中前述主筐體包含形成有用以將前述衣物投入前述乾燥槽之投入口之正面壁,前述吸引口朝與前述正面壁為相反方向開口。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乾燥處理裝置,其中前述蓋元件包含:包含與前述取出口互補之第1外面之蓋板、及可旋動地安裝於該蓋板之桿板,前述蓋板包含形成與前述桿板互補之安裝口之安裝緣,安裝於前述安裝口之前述桿板包含:沿著該桿板之旋動軸之基端緣、與該基端緣為相反側之前端緣、及形成於前述基端緣與前述前端緣之間之第2外面,前述前端緣位於較前述安裝緣為前述主筐體之內方,前述第2外面包含:由前述基端緣沿著前述第1外面延伸之基面、及由前述前端緣向前述基面延伸之傾斜面,前述安裝緣與前述傾斜面規定前述吸引口。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乾燥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安裝緣包含朝上方隆起之隆起緣,且該隆起緣位於前述前端緣之上方。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乾燥處理裝置,其中前述蓋 元件包含賦予前述前端緣朝上方之勢能之賦予勢能元件。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乾燥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筐體包含分隔壁,該分隔壁可部分地分隔前述吸引口與前述外部空氣導入口之間的空間,且該分隔壁由前述筐體之上面朝上方突出。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乾燥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筐體包含:形成有前述導入口及前述外部空氣導入口之第1筐體壁、及形成有前述排出口之第2筐體壁,且前述第2筐體壁可旋動地安裝於前述第1筐體壁。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4項中任一項之乾燥處理裝置,其中前述閥元件包含:安裝於前述筐體之基部、及形成在前述基部與前述閥塞部之間之樞紐部,接觸於前述凸輪片之前述閥塞部繞著前述樞紐部而朝上方旋動,並且變位到前述開放位置,業經解除與前述凸輪片之接觸之前述閥塞部藉由自身重量而繞著前述樞紐部朝下方旋動,並且變位至前述閉塞位置。
  16. 一種除去裝置,係由用以使衣物乾燥之乾燥空氣除去棉絨者,其特徵在於具有:筐體,形成有導入前述乾燥空氣之導入口及排出前述乾燥空氣之排出口;過濾元件,安裝於前述排出口,以由前述乾燥空氣除去前述棉絨;及 調整機構,調整由前述導入口往前述過濾元件之前述乾燥空氣之流動方向,該調整機構包含在前述筐體內旋轉之旋轉軸、及由該旋轉軸延伸之調整板,前述過濾元件包含:朝前述旋轉軸之延伸方向延伸之第1領域、及沿著該第1領域延伸之第2領域,若前述棉絨相較於前述第1領域較多附著於前述第2領域,則前述調整板會隨著前述旋轉軸之旋轉而朝通過前述第1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之流量較通過前述第2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之流量多的位置移動,若前述棉絨相較於前述第2領域較多附著於前述第1領域,則前述調整板會隨著前述旋轉軸之旋轉,朝通過前述第2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的流量較通過前述第1領域之前述乾燥空氣的流量多的位置移動。
TW100132809A 2010-09-30 2011-09-13 A drying treatment device and a removing device TWI4486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2608A JP5537374B2 (ja) 2010-09-30 2010-09-30 乾燥処理装置及び除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1722A TW201221722A (en) 2012-06-01
TWI448602B true TWI448602B (zh) 2014-08-11

Family

ID=44651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2809A TWI448602B (zh) 2010-09-30 2011-09-13 A drying treatment device and a remov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441879A1 (zh)
JP (1) JP5537374B2 (zh)
CN (2) CN102535128B (zh)
TW (1) TWI4486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37374B2 (ja) * 2010-09-30 2014-07-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乾燥処理装置及び除去装置
JP7160525B2 (ja) * 2017-08-08 2022-10-25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衣類乾燥機
CN112301696A (zh) * 2019-07-26 2021-02-02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干衣设备及用于干衣设备的毛絮检测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KR20220145243A (ko) * 2021-04-21 2022-10-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2612A (en) * 1976-09-02 1978-10-31 Mrofchak John J Energy saving device utilizing normally wasted heat from clothes dryers
TW200716815A (en) * 2005-06-24 2007-05-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loths dry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69713A (en) * 1973-02-23 1974-10-09 Morgans C H Direct-air tumbler-driers and air-recirculatory conversion means therfor
US4034482A (en) * 1975-06-13 1977-07-12 Briscoe Harry H Heat recovery system
JP2597122Y2 (ja) * 1991-10-04 1999-06-28 ミスズテクノ株式会社 水洗物乾燥装置等におけるリントの分離装置
JPH119527A (ja) * 1997-06-20 1999-01-19 Yoshiro Yamamoto 除塵構造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2006101904A (ja) * 2004-09-30 2006-04-20 Toshiba Tec Corp 電気掃除機
JP4706571B2 (ja) * 2006-06-29 2011-06-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洗濯乾燥機
JP4706572B2 (ja) * 2006-06-29 2011-06-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洗濯乾燥機
JP4246762B2 (ja) * 2006-09-27 2009-04-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4666521B2 (ja) * 2006-10-18 2011-04-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4896793B2 (ja) * 2007-03-30 2012-03-14 株式会社東芝 電気掃除機
JP2010035848A (ja) * 2008-08-06 2010-02-18 Toshiba Corp 電気掃除機
DE102009046920A1 (de) * 2009-11-20 2011-05-26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Verfahren zum Reinigen einer Prozessluft eines Wäschetrocknungsgeräts und Wäschetrocknungsgerät
JP5537374B2 (ja) * 2010-09-30 2014-07-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乾燥処理装置及び除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2612A (en) * 1976-09-02 1978-10-31 Mrofchak John J Energy saving device utilizing normally wasted heat from clothes dryers
TW200716815A (en) * 2005-06-24 2007-05-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loths dry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75598A (ja) 2012-04-19
CN102535128A (zh) 2012-07-04
CN202227167U (zh) 2012-05-23
EP2441879A1 (en) 2012-04-18
CN102535128B (zh) 2014-04-09
TW201221722A (en) 2012-06-01
JP5537374B2 (ja)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5853B (zh) 烘乾機
KR101171486B1 (ko) 세탁건조기
TWI437150B (zh) Drying apparatus
JP4691473B2 (ja) 洗濯乾燥機
TWI448602B (zh) A drying treatment device and a removing device
CN103103719B (zh) 滚筒式洗涤干燥机
JP2012075601A (ja) 洗濯乾燥装置
KR20200142840A (ko) 의류 관리기
JP5948661B2 (ja) 乾燥装置
JP6373020B2 (ja) 乾燥機
JP5537369B2 (ja) 除去装置及び乾燥処理装置
WO2020083085A1 (zh) 洗干一体机
JP2016043087A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2008284071A (ja) 洗濯乾燥機
JP4728834B2 (ja) 洗濯乾燥機
JP2013070921A (ja) 乾燥装置
CN110219149B (zh) 衣物干燥机
EP2759634B1 (en)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KR101842199B1 (ko) 건조기
JP2012183110A (ja) 除去装置及び乾燥装置
JP2014073289A (ja) 除去装置及び乾燥処理装置
JP2019180962A (ja) 衣類乾燥機
JP5537370B2 (ja) 乾燥処理装置
JP5479283B2 (ja) 除去装置及び乾燥処理装置
WO2023134645A1 (zh) 一种过滤支架、线屑过滤装置及衣物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