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4364B - 由c烴類的工業混合物製造1-丁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由c烴類的工業混合物製造1-丁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4364B
TWI444364B TW095148571A TW95148571A TWI444364B TW I444364 B TWI444364 B TW I444364B TW 095148571 A TW095148571 A TW 095148571A TW 95148571 A TW95148571 A TW 95148571A TW I444364 B TWI444364 B TW I4443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age
alcohol
butene
reaction
isobutyle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48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36215A (en
Inventor
Armin Rix
Udo Peters
Jochen Praefke
Dirk Roettger
Franz Nierlich
Original Assignee
Evonik Degussa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onik Degussa Gmbh filed Critical Evonik Degussa Gmbh
Publication of TW200736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36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4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436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7/00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7/04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distil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1/00Aliphatic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 C07C11/02Alkenes
    • C07C11/08Alkenes with four carbon ato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由C 4 烴類的工業混合物製造1-丁烯的方法
本發明關於一種由至少含有1-丁烯、異丁烯、正丁烷及2-丁烯之C4 烴類的工業混合物製造1-丁烯的方法。
從工業C4 餾分,例如來自蒸汽裂解器或FCC單元之C4 餾分,獲得大量的1-丁烯與其它的C4 烴類,如異丁烯及2-丁烯。這些C4 餾分基本上由丁二烯、單烯烴異丁烯、1-丁烯及兩種2-丁烯,以及飽和烴類異丁烷及正丁烷所組成。由於該等成分具有小的沸點差異及彼等小的分離因子,故難以蒸餾整理且不合乎經濟。直鏈丁烯因此經常係藉由組合化學反應與物理分離操作而自其它產物獲得。
所有以標準方式的整理變體共有的第一步驟為移出所存在的大部分丁二烯。該移出係藉助於萃取蒸餾或選擇性氫化成丁烯。在該兩種情況中餘留的是烴混合物(又稱為萃餘物I或選擇性氫化裂解物-C4 ),其包括烯烴類異丁烯、1-丁烯及2-丁烯(順式與反式)與飽和烴類正丁烷及異丁烷,且其中多元不飽和C4 烴類典型係以低於1%存在於餾分中。
由於1-丁烯及異丁烯的沸點非常接近,故沒有可能以任一合乎經濟的可行方式藉由簡單的蒸餾方式自這些混合物移出1-丁烯。因此可藉由選擇性化學反應自萃餘物I或氫化裂解物-C4 大量移出異丁烯。在移出異丁烯之後,餘留的是含有直鏈丁烯與飽和烴類異丁烷及正丁烷之烴混合物(萃餘物II)。該混合物可進一步以蒸餾分離,例如分離成異丁烷及1-丁烯以及2-丁烯與正丁烷二者的混合物。在進一步的蒸餾步驟中,可從1-丁烯餾分獲得具有高純度的1-丁烯,其僅包括少量的異丁烯。該蒸餾步驟是必要的,因為1-丁烯被大規模地用作在乙烯聚合反應中的共單體,其中不希望有異丁烯雜質。1-丁烯的代表性規格因此限制在1-丁烯中的異丁烯含量低於2000 ppm。
已知各種用於異丁烯之選擇性化學反應的方法。一種移出異丁烯的方式為與醇,例如甲醇或乙醇反應,得到對應之第三丁醚。該反應的優點為異丁烯實際上可在直鏈丁烯的存在下以高選擇性完全轉化(沒有發生顯著的正丁烯轉化)。就該目的而言,已發展出各種方法技術的變體。頃發現反應性蒸餾技術特別有用於達成高的異丁烯轉化率。
工業上最顯著的方法為異丁烯與甲醇的反應,得到甲基第三丁醚(MTBE),發現其主要的大規模用途為燃料添加劑。
異丁烯的另一化學轉化方式為與水的反應,得到第三丁醇(TBA)。由於水在C4 烴類中的低溶解度,故該途徑在技術上比醚合成法更複雜。
另一可能性為寡聚合及移出寡聚物。缺點為所存在的直鏈丁烯的大部分會在利用寡聚合反應移出全部的異丁烯期間被轉化成共-或均-寡聚物。另一缺點為1-丁烯以部分異構化成2-丁烯。
在其它C4 烴類存在下的另一異丁烯的化學轉化方式為與甲醇的反應。所獲得的產物被進一步加工,例如得到異戊二烯。
許多已知的異丁烯轉化作用,例如轉化成第三丁醇(TBA)或異丁烯寡聚物未提供完全的異丁烯轉化作用或只在直鏈丁烯的存在下在高轉化率下提供差的選擇性。所提出的解決實例為同時組合這些方法(EP 0 048 893、DE 29 44 457)或餘留的異丁烯接著被轉化成第三丁醚。
US 4,797,133尤其說明一種其中異丁烯在第一反應區中自原始烴混合物移出,例如藉由得到第三丁醇(TBA)的反應,以及餘留的殘餘物在醚化階段被轉化的方法。
DE 103 02 457說明由異丁烯C4 流製造丁烯寡聚物及第三丁醚的方法,其中異丁烯可自實質上無丁二烯之C4 烴流移出,而只有少許的直鏈丁烯損失。在該方法中,使一部分的異丁烯在第一反應步驟中在酸性觸媒上寡聚合,以及餘留的異丁烯在第二反應步驟中利用與醇的反應而被移出,在反應性蒸餾塔中得到醚。
DE 25 21 964說明用於製造烷基第三丁醚的兩階段法,其中在第一階段中,異丁烯與醇反應,移出所形成的醚,而餘留的殘餘物被引導至第二反應階段中,以轉化餘留的異丁烯。
在先前技藝中詳細說明且包含使異丁烯部分轉化的所有方法具有在移出一部分異丁烯之後,餘留的餾分從整個C4 烴類被轉化的缺點。這具有至少兩個缺點:第一,有大量必須被引導至第二個反應步驟,以及第二,在混合物中相對低濃度的異丁烯。該兩種情勢通常迫使裝置設備具有不希望的大尺寸及經常額外造成增加的能量消耗。因此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一種不具有所述缺點之一或多者的改進方法。
目前驚訝地發現可由至少含有1-丁烯、異丁烯、正丁烷及2-丁烯之C4 烴類的工業混合物獲得1-丁烯,只具有少許的直鏈丁烯損失,其係藉由在第一個反應步驟a)中,使一部分的異丁烯被轉化成具有沸點高於30℃之產物,在階段b)中,自a)之流出物移出未轉化之C4 烴類,在階段c)中,利用蒸餾分離這些烴類成為至少含有1-丁烯與異丁烯的餾分及實際上至少含有2-丁烯與正丁烷的無異丁烯餾分,在階段d)中,使含異丁烯之餾分中存在的異丁烯與醇在酸性催化劑的存在下反應,得到烷基第三丁醚,在階段e)中,自階段d)之流出物移出未轉化之C4 烴類,及在階段f)中,利用蒸餾自階段e)之流出物移出1-丁烯。
本發明因此提供一種由至少含有1-丁烯、異丁烯、正丁烷及2-丁烯之C4 烴類的工業混合物I製造1-丁烯的方法,其特徵為下列的方法步驟; a)使工業混合物中存在的異丁烯的一部分反應,得到 在標準壓力下在高於30℃沸騰的產物II,b)藉由熱分離法自階段a)之流出物移出未轉化之C4 烴類III,c)蒸餾分離C4 烴類III成為至少含有1-丁烯與異丁烯的餾分IV及至少含有2-丁烯與正丁烷的實際上無異丁烯的餾分V,d)使餾分IV中存在的異丁烯與醇VI在酸性催化劑的存在下反應,得到第三丁醚VII,e)自階段d)之流出物移出未轉化之C4 烴類VIII,及f)自在e)中所獲得的C4 烴類VIII蒸餾移出1-丁烯。
根據本發明方法的特殊優點是由於在步驟c)中自反應混合物額外移出2-丁烯及正丁烷而使較少的流體積必須被引導通過反應步驟d),這是為什麼在方法步驟d)中的反應器可具有與習知的方法比較而相對小的設計,或以相同的尺寸達成較高的轉化率。在步驟c)中移出2-丁烯及正丁烷的進一步優點是在步驟d)中的異丁烯之起始濃度相應較高,其簡化在方法步驟d)中異丁烯與醇的反應。
與傳統的步驟比較,減少在階段d)至f)中的流體積額外引起整個方法明顯較低的能量消耗,例如以熱載體流的形式。
當製造MTBE及1-丁烯的現有工廠轉變成製造乙基第三醚(ETBE)及1-丁烯時,則也可特別有利地使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與從異丁烯及甲醇形成MTBE的作用比較,由於在從異丁烯及乙醇形成ETBE的作用中較不利的平 衡位置,在只改變醇的情況中會減低異丁烯轉化率。由此所引起的產能損失至少可藉由轉變成根據本發明的方法而予以有利的補償。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將以下述的實例方式說明,而沒有任何意圖使本發明以申請專利範圍及整體說明突顯的保護範圍受限於此。申請專利範圍本身也被包括在本發明的揭示內容中。當在隨後於本文中指定範圍或較佳的範圍時,置於這些範圍內的所有理論上可能的份量範圍也會被包括本發明揭示內容中,為了更清楚的理由而沒有明確地陳述這些範圍。
根據本發明由至少含有1-丁烯、異丁烯、正丁烷及2-丁烯之C4 烴類的工業混合物I製造1-丁烯的方法具有下列的方法步驟:a)使工業混合物中存在的異丁烯的一部分反應,得到在標準壓力下在大於30℃下沸騰的產物II,b)藉由熱分離法自階段a)之流出物移出未轉化之C4 烴類III,c)蒸餾分離C4 烴類III成為至少含有1-丁烯與異丁烯的餾分IV及至少含有2-丁烯與正丁烷的實際上無異丁烯的餾分V,d)使餾分IV中存在的異丁烯與醇VI在酸性催化劑的存在下反應,得到第三丁醚VII,e)自階段d)之流出物移出未轉化之C4 烴類VIII,及f)自在e)中所獲得的C4 烴類VIII蒸餾移出1-丁烯。
方法步驟a)在步驟a)中藉由轉化異丁烯所獲得的產物II可藉由例如異丁烯與水、醇或甲醛反應,或藉由寡聚合異丁烯予以製造。所以有可能以簡單的方式(例如蒸餾)自餘留的未轉化之烴類移出產物,該產物在標準壓力下(101 325巴)必須具有大於30℃的沸點。該產物為例如第三丁基甲醚(MTBE)、第三丁基乙醚(ETBE)、第三丁醇(TBA)、3-甲基-3-丁-1-醇(MBOL)、4,4-二甲基-1,3-二噁烷或二異丁烯。該產物較佳地係在標準壓力下具有大於45℃之沸點,而優先為大於50℃。在步驟a)中的反應較佳地係在方法步驟a)中的異丁烯轉化率大於30%,較佳為大於50%,優先為大於70%,而更佳為大於80%的該形式進行。在異丁烯與水或醇的反應中,轉化率較佳為大於75%。異丁烯轉化率的大小可以例如在步驟a)中所使用的反應器數量或適合的反應條件選擇予以控制,這可由熟諳本技藝者以簡單的初步實驗決定。
方法步驟b)未轉化之C4 烴類III在步驟b)中利用熱分離法自步驟a)之流出物移出,應了解熱分離法在本發明的上下文中代表例如蒸餾與分餾,以及萃取二者。當方法a)包括反應性蒸餾時,則可在進行反應性蒸餾期間實際上發生至少部分方法步驟b),若適當時,可免除分離步驟b)。
方法步驟c)
在步驟b)中移出產物及被加入步驟a)中作為反應物而留存的任何未轉化之化合物之後,所得烴流在步驟c)中利用蒸餾分離。蒸餾分離係在獲得至少含有1-丁烯與異丁烯之餾分IV及至少含有2-丁烯與正丁烷且具有較佳為低於5質量%,優先為低於1質量%,而更佳為低於0.1質量%之異丁烯的實際上無異丁烯餾分V的形式進行。餾分V包括至少95質量%,較佳為至少99質量%,更佳為至少99.8質量%之2-丁烯原來存在於所獲得成為步驟c)之產物的烴流中。餾分IV較地地具有低於1質量%,更佳為低於0.2質量%之正丁烷。蒸餾分離可在習知用於分離該等烴混合物之裝置中進行。該裝置可為例如蒸餾或分餾塔。
較佳的是在超分餾塔中進行分離。進入該塔的進料較低地在塔的下半部,較佳為塔的下三分之一處。由於欲分離之混合物具有窄的沸點,故塔被設計成具有較佳為超過100個,優先為超過125個,更佳為150個或更多理論塔板,而最佳為從150至200個理論塔板。回流比(回流量對抽出之蒸餾物)係依據所實現的階段數量及操作壓力而定,較佳為小於或等於20,較佳為小於14,更佳為小於11。冷凝可以冷卻水或空氣進行。蒸餾物容器較佳地被設計成液體-液體分離器。這允許在進料流中存在的任何水成為在蒸餾物容器中的第二相而被移出,以及獲得嚴密地來說為沒有水之塔底產物。
在方法步驟c)中的分離較佳地係在從4至10巴絕對 (絕壓巴,bara)之壓力下,較佳為從5至7絕壓巴之壓力下進行。進行該分離的溫度較佳為從35至65℃,較佳為從40至50℃。
為了加熱塔的蒸發器,有可能使用典型的熱載體,例如蒸汽或熱水,而較佳地也是來自其它方法的餘熱。在後述情況中,可能有利的是使塔配備一個以上的蒸發器。該塔較佳地被配備成具有至少一個蒸發器及至少一個冷凝器的簡式塔。由於高能量需求及在塔底與塔頂之間小的溫度差異,故節能安排法為特別佳的具體實施例。較佳的是,例如,蒸氣壓縮法。更特別佳的安排法為第二塔整合的雙壓力連接法(雙效蒸餾)。第二塔較佳地可為一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分離任務之平行連接塔。其中一個塔係在其冷凝溫度足以加熱其它塔的充分高壓下操作。在以加熱為目的具有不同的分離任務之塔安排中,原則上有可能以來自根據本發明方法的任何適合的塔,但也以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之外的廠區現有的塔與方法步驟c)的本發明的塔連接。第二塔更佳為來自方法步驟f)的C4 分離塔。
在步驟c)中所獲得的餾分V可用作烷基化試劑。特別適合製造正丁烯寡聚物,特別為二-正丁烯或三丁烯,例如利用OXENO Olefinchemie GmbH之OCTOL法,如在DE 196 29 906或EP 0 395 857中所述。
方法步驟d)在步驟c)中所獲得的異丁烯餾分IV在另一反應步驟(步驟d)中以根據本發明的方法被轉化,其中餘留的異丁烯利用加入醇而被轉化,得到相應之第三丁醚。
異丁烯之醚化作用係以酸催化之反應進行。所使用的醇可為一級、二級、單-或多元醇,較佳為具有從1至5個碳原子,更佳為甲醇或乙醇。所使用的醇可為高純度醇、純醇或具有少量雜質的醇。以質量%之醇所記述之所使用的醇純度超過90%,更佳為超過95%,最佳為超過99%。水含量較佳為低於3質量%,更佳為低於1質量%,最佳為低於0.3質量%。
已發展出以異丁烯與醇,特別與甲醇反應而得到甲基第三丁醚的各種變體(參見Wiley & Sons之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Online Version,2004中屬於甲基第三丁醚的部分及其中所引述的文獻:Obenaus,Fritz;Droste,Wilhelm,Erodel & Kohle,Erdgas,Petrochemie(1980),33(6),271-275;DE 26 29 769;DE 28 53 769)。原則上,所有已知用於異丁烯與醇反應的方法皆適合用作本發明上下文中的方法步驟d)。
較佳的是使用其中反應係在酸性離子交換樹脂上的液相中完成的方法。其中使醇與異丁烯反應至接近於熱力平衡的反應器可為慣例的固定床反應器(管束反應器、絕熱固定床反應器、循環反應器)。彼等可以或不以部分再循環方式操作,而且再循環流可隨意地被冷卻。
反應器可在從10至160℃之溫度下,較佳為從30至110℃之溫度下操作。壓力較佳為從5至50絕壓巴,較佳為從10至20絕壓巴。因為在醇/異丁烯與醚之間的熱力平衡在低溫下以醚端佔優勢,當使用數個反應器時,有可能使第一個反應器(高反應速度)在比下游的反應器更高的溫度下操作(平衡位置的利用)。
在進入方法步驟d)之進料中的醇對異丁烯之莫耳比較佳為從10:1至1:1,更佳為從5:1至1.1:1,而最佳為從3:1至1.2:1之範圍內。在固定床階段及在任何存在的反應性蒸餾塔中二者所使用的觸媒為既不可溶於原料混合物中,也不可溶於產物混合物中,以及在其表面上具有酸性位置的固體物質。在反應條件下,觸媒不應釋放任何酸性物質至產物混合物中,因為這可導致產量損失。
較佳地以所選擇的觸媒活性使得彼等在反應條件下催化乙醇加入異丁烯中,但是幾乎不會加入直鏈丁烯中。而且即使有的話,觸媒幾乎不應該會催化直鏈丁烯的寡聚合反應及由所使用的兩個乙醇分子形成二烷基醚。關於高產量的1-丁烯,則較佳地應該具有低的1-丁烯成為2-丁烯的異構化活性。
所使用的固體觸媒可為例如沸石、以酸活化之膨潤土及/或氧化鋁、硫酸化氧化鋯、蒙脫石或酸性離子交換樹脂。
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中,較佳的酸性觸媒群組為固體離子交換樹脂,特別為那些具有磺酸基團者。適合的離子交換樹脂為例如那些藉由磺酸化酚-醛縮合物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共寡聚物所製造者。用於製造共寡聚物之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實例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乙烯萘、乙烯基乙苯、甲基苯乙烯、乙烯基氯苯、乙烯基二甲苯及二乙烯苯。特別地,利用苯乙烯與二乙烯苯的反應所形成的共寡聚物用作以磺酸基團製造離子交換樹脂的前驅體。樹脂可製成凝膠型式、巨孔型式或海綿型式。
這些樹脂特性,特別為比表面積、孔隙度、穩定性、膨脹或收縮性及交換能力可因製造方法而改變。
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中,可使用H型式的離子交換樹脂。苯乙烯-二乙烯苯型式的強酸性樹脂為固體,尤其為下列商標的樹脂:Duolite C20、Duolite C26、Amberlyst 15、Amberlyst 35、Amberkite IR-120、Amberlite 200、Dowex 50、Lewatit SPC 118、Lewatit SPC 108、K2611、K2621、OC1501。
孔體積較佳為從0.3至0.9毫升/公克,特別為從0.5至0.9毫升/公克。樹脂的粒子尺寸較佳為從0.3毫米至1.5毫米,特別為從0.5毫米至1.0毫米。可以相對狹窄地或相對寬廣地選擇粒子尺寸分布。例如可使用具有非常均勻的粒子尺寸之離子交換樹脂(單分散樹脂)。離子交換劑的容量係以供應型式為基準計較佳為從0.7至2.0當量/公升,特別為從1.1至2.0當量/公升,或較佳為從0.5至5.5莫耳/公斤,特別為從0.8至5.5莫耳/公斤(以莫耳/公斤計之容量數據分別係以在例如105℃下之溫氮氣流中乾燥成固定重量的離子交換樹脂為基準)。
在較佳的具體實施例中,醇加入異丁烯中係在酸性觸媒的存在下使得至少一個反應階段係以反應性蒸餾的形式進行。更佳地在步驟d)中酸催化的醚化作用係在至少兩個反應階段中進行,在該情況中,較佳為至少一個,更佳為最後的反應階段係以反應性蒸餾進行。在固定床反應器中,先由異丁烯餾分IV及醇VI在酸性觸媒上製造關於其異丁烯、醇及第三丁醚濃度接近於熱力平衡的反應混合物。異丁烯的轉化率較佳為超過90%。在下一/最後的反應階段中,使該混合物進料至反應性蒸餾塔中,其中異丁烯的另一部分被轉化成醚。
在反應性蒸餾塔的反應部分中,可使用與上述不使用反應性蒸餾的方法階段之簡式具體實施例相同的觸媒。
在反應性蒸餾塔中,可將觸媒整合在填充物中,例如KataMax(如在EP 0 428 265中所述)或KataPak(如在EP 0 396 650或DE 298 07 007.3中所述),或聚合在模塑物上(如在US 5 244 929中所述)。
得到相應之第三丁醚的異丁烯與醇的反應係在較佳為從10至140℃,優先為從40至90℃,更佳為從60至80℃之溫度範圍(其中配置觸媒的塔區域,塔底溫度可能更高)的反應性蒸餾中完成。
特別地藉由與甲醇的反應得到MTBE或與乙醇的反應得到ETBE來移出異丁烯。在該情況中,該步驟特別如DE 101 02 082中所述之甲醇與異丁烯的反應。含有異丁烯之C4 烴混合物與醇(甲醇或乙醇)一起進料至預反應器中,較佳地使用過量醇。在預反應器中,形成其中異丁烯、醇(甲醇或乙醇)及相應之烷基第三丁醚(ATBE)以平衡或實際上平衡存在的混合物。該反應混合物進入反應性蒸餾塔中。
在反應性蒸餾塔的進料中,醇(甲醇,乙醇)可以比完全轉化仍存在的異丁烯所需更多的量存在。但是應該有過量醇使得有充分的醇量存在供醇(甲醇,乙醇)與C4 烴形成共沸物。
例如當塔進料中的醇含量低於最大可容許值時,則可隨意地將額外的醇加入塔進料中。此外,醇可以在反應性蒸餾塔頂處或在其它點的分離設備進料,例如在觸媒填充物的液體分配器之上或之中直接進料。
反應蒸餾塔較佳地在觸媒填充物之上具有一純粹的蒸餾分離區域。在觸媒填充物之上的反應區域較佳地具有從5至20個,特別從10至15個分離階段。在觸媒之下的分離區包含從12至36個,特別從20至30個分離階段。觸媒區/反應區的高度可以簡單的初步實驗以所欲之異丁烯轉化率為函數予以決定。較佳地所選擇的觸媒量係在達成以反應性蒸餾之進料中的異丁烯含量為基準計從75至99%,較佳為從85至98%,而更佳為從95至97%之異丁烯轉化率的該程度。
反應性蒸餾塔的進料處可在觸媒區之上或之下,較佳為之下。反應性蒸餾塔的進料處較佳地在反應性填充物之下,較佳為反應性填充物之下從3至13個,更佳為從4至10個理論板處。
反應性蒸餾塔係在從3絕壓巴至25絕壓巴,較佳為從5絕壓巴至15絕壓巴,特別為從7絕壓巴至10絕壓巴之壓力下操作,該壓力係在塔頂所測量。在塔的觸媒填充物中的液壓負荷較佳為其湧出點負荷的從10%至110%,較佳為從20%至70%。應了解蒸餾塔的液壓負荷意味以上升的蒸氣流及回流的液體流對塔橫截面均勻的流動需求。負荷上限表示利用蒸氣及回流液體的最大負荷,大於該上限會使分離作用下降,其係由於上升的蒸氣流而使回流液體滲入或累積。負荷下限表示最小負荷,小於該下限會使分離作用下降或瓦解,其係由於不規則的流動或變空的塔,例如塔盤的流動或變空(Vauck/Mller,“Grundoperationen chemischer Verfahrenstechnik”[Basic operations in chemical process technology],p.626,VEB Deutscher Verlag fr Grundstoffindustrie)。
在湧出點,從氣體轉移成液體的切應力變得太大,使得整個液體量以小滴型式的氣體滲入,或使得在塔中出現相反轉(J.Mackowiak,“Fluiddynamik von Kolonnen mit modernen Fllkrpern und Packungen fr Gas/Flssigkeitssysteme”[Fluid dynamics of columns with modern random packings and structured packings for gas/liquid systems],Otto salle Verlag 1991)。
反應性蒸餾塔較佳地以從0.2至4之回流比操作,特別以那些從0.4至2之回流比,較佳為從0.5至1。
當除了甲醇及乙醇之外的醇被用於醚化作用時,則反應性蒸餾的參數相應改變。
當反應性蒸餾被用作階段d)中最後的步驟時,則步驟d)及也以步驟e)有可能至少一部分發生在其中,尤其自未轉化之烴類移出ATBE。若適當時,接著有可能免除另一步驟e)。
反應性蒸餾術語包括其中蒸餾與反應同時進行的所有方法技術策略。在所述之反應器中,這係藉由在塔中特殊的填充物的設計而達成。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中也有可能以空間分離這些區域而不損失反應性蒸餾的優點。在一種變體中,反應性蒸餾塔被設計成具有一或多個外部反應器的蒸餾塔,該反應器包括觸媒及/或以分流操作。
方法步驟e)當未以任何蒸餾塔用在方法步驟d)中的醚化作用及同步的分離作用時,則必須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中提供分離步驟e),其中來自方法步驟d)的產物被分離成烷基第三丁醚及未轉化之烴類。分離作用可藉由例如將來自方法步驟d)之反應器流出物進料至蒸餾塔中而完成。該塔可配備塔底蒸發器及用於塔頂產物的冷凝器。從蒸餾塔所獲得的塔底產物為ATBE及任何過量醇。可使塔頂產物部分地送回塔中作為回流物。其它部分可進料至方法步驟f)。
蒸餾塔具有較佳為超過20個,優先為超過25個,更佳為超過30個理論塔板。依據所實現的階段數量而定,回流比較佳為小於或等於2,而更佳為小於1。冷凝可以冷卻水或空氣進行。也有可能例如使用蒸汽加熱塔的蒸發器。可能有利的是使進料流以至少部分預蒸發型式通過塔而進入塔中,或使其直接快速進入塔中。就該目的而言,熱被供應至外部傳熱器中的進料流,例如利用餘熱。為了達成部分蒸發,鍋式蒸發器為較佳的傳熱器具體實施例。當以加工熱或餘熱被加熱至較低溫程度的中間蒸發器用在塔的下區段也可能有利。
無關乎該步驟是否已在蒸餾或反應性蒸餾塔中進行,當方法步驟e)之塔頂產物仍包含在C4 烴類中的殘餘醇量時,則可能有利的是在至少一個額外的方法步驟中移出該醇量。移出醇,特別為甲醇或乙醇的方法構成先前技藝的一部分。移出可藉由在分子篩上的吸附、薄膜法、共沸劑蒸餾或萃取方式達成。移出可特別講究地在萃取步驟中利用水萃取醇予以完成。該洗出係以已知標準的工業法完成,例如在萃取塔中或在一系列混合器及分離容器中。與其它的方法相比,該洗出具有各種優點,例如低投資成本及低操作成本。
當甲醇或乙醇被用作醇時,則在C4 烴類中的殘餘醇量較佳地在萃取塔中以水移出。在C4 烴類中的殘餘醇含量較佳地下降至低於0.2%,更佳為低於500 ppm,最佳為低於50 ppm。萃取塔具有較佳為從25至2個,更佳為從15至5個理論塔板,以及較佳地在從10至90℃之溫度下及比C4 之蒸氣壓大至少1巴的壓力下操作。
來自萃取之負荷醇的洗出水較佳地在一分離單元中整理及至少一部分被送回萃取。該整理可例如利用蒸餾完成,其中在塔底獲得實際上沒有醇之水餾分及富含醇之餾分成為塔頂產物。
蒸餾塔或反應性蒸餾塔的塔頂產物較佳地被轉移至一萃取塔中,其中萃取劑(例如水)係經由在塔頂配置的進料處以反方向進料。萃取劑可經由在塔底的出口抽出。自萃取所獲得的在塔頂的產物為在階段d)及其中存在的e)中未轉化之烴類流VIII,使其進料至步驟f)。
在步驟d)及/或e)的反應性蒸餾或蒸餾中所獲得成為塔底產物且仍含有殘餘醇量之烷基第三丁醚可用於各種目的。除了用作汽油燃料之外,還發現其作為例如溶劑的用途。高純度異丁烯可藉由解離第三丁醚而獲得。
當使用甲醇時,所獲得的MTBE除了用作汽油燃料中的組份之外還被用作溶劑。為了獲得高純度MTBE,其較佳地被用作溶劑,可將在方法中所獲得的MTBE利用蒸餾進一步純化。這減低以少量存在的雜質含量(例如甲基第二丁醚、C8 HC、TBA、醇)。
解離MTBE而獲得異丁烯係說明在例如DE 100 20 943中。以該形式所獲得的異丁烯純度係依據包括在MTBE中的甲基第二丁醚餾分之因素而定。依據需求而定,預純化成不同的密集程度的MTBE被用於解離。
在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例中,在步驟d)中的反應以化學計算過量的醇引導及在步驟d)及/或e)的反應性蒸餾或蒸餾中所獲得且包括烷基第三丁醚與殘餘醇量的塔底產物被全部或部分地送回步驟a)及/或b)中。被引導至步驟d)中的醇對異丁烯之比為從1.1至10莫耳/莫耳,較佳為從1.2至5莫耳/公升。在步驟d)的該變體中,反應較佳地只在固定床反應器中進行,而在蒸餾塔中的蒸餾分離係在步驟e)中進行。獲得成為塔頂產物的未轉化之C4 烴類VIII,而所獲得包含至少第三丁醚及殘餘醇量的塔底產物被全部或部分地送回步驟a)及/或b)。
方法步驟f)利用蒸餾自C4 烴混合物VIII移出1-丁烯,該混合物係自步驟e)中的反應性蒸餾或蒸餾所獲得,可能沒有醇且由基本上包括1-丁烯、異丁烷及低沸騰物所組成。利用在一或多個蒸餾塔中蒸餾混合物VIII而移出1-丁烯。
在較佳的具體實施例中,在蒸餾塔中移出1-丁烯,其中獲得成為塔底產物的非常純的1-丁烯。所獲得的塔頂產物為富含異丁烷之餾分,其另外包括低沸騰物(例如C3 烴類)。
分離較佳地在超分餾塔中進行。進入該塔的進料較佳地在塔的上半部,較佳為塔的上半部中的下半部。由於欲分離之混合物具有窄的沸點,故塔較佳地被設計成具有超過100個,優先為超過125個,更佳為150個,而最佳為從150至200個理論塔板。回流比(回流量對移出之蒸餾物)係依據所實現的階段數量及操作壓力而定,較佳為小於或等於100,較佳為小於70,更佳為小於60。回流比罪佳為從30至60。冷凝可以冷卻水或空氣進行。蒸餾物容器較佳地被設計成液體-液體分離器。這允許在進料流中存在的任何水成為蒸餾物容器中的第二相而被移出,以及可獲得嚴密地來說為沒有水之塔底產物。
有可能使用典型的熱載體加熱塔的蒸發器,例如蒸汽或熱水,而較佳地也是來自其它方法的餘熱。在後述情況中,可能有利的是使塔配備一個以上的蒸發器。該塔較佳地被配備成具有至少一個蒸發器及至少一個冷凝器的簡式塔。由於高能量需求及在塔底與塔頂之間小的溫度差異,故節能安排法為特別佳的具體實施例。較佳的是,例如,蒸氣壓縮法。更特別佳的安排法為第二塔整合的雙壓力連接法(雙效蒸餾)。第二塔較佳地可為一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分離任務之平行連接塔。其中一個塔係在其冷凝溫度足以加熱其它塔的充分高壓下操作。在以加熱為目的具有不同的分離任務之塔安排中,原則上有可能以來自根據本發明方法的任何適合的塔,但也以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之外的廠區現有的塔與方法步驟f)的本發明的塔連接。第二塔更佳為來自方法步驟c)的C4 分離塔。其中一個塔係在其冷凝溫度足以加熱其它塔的充分高壓下操作。
在方法步驟f)更佳的具體實施例中,在第一個蒸餾塔中移出成為塔頂產物的低沸騰物;在塔底獲得主要包含1-丁烯與異丁烷的混合物。在第二塔中,塔底混合物被分離成1-丁烯(成為塔底產物獲得)及富含異丁烷之餾分(塔頂產物)。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所獲得的純1-丁烯包括較佳為低於5000ppmw(以質量計ppm),優先為低於2000ppmw,而更佳為低於1500ppmw之異丁烯,並為受歡迎的中間物。其被用作例如製造聚乙烯(LLDPE或HDPE)及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共單體。也發現其作為烷基化試劑的用途,並為製造丁-2-醇、氧化丁烯、特戊醛的原料。根據本發明所製造的實際上無異丁烯之1-丁烯的進一步用途為製造正丁烯寡聚物,特別利用Octol法。
在方法步驟f)中,除了1-丁烯之外,典型係獲得富含異丁烷之餾分(依據C4 烴類的起始組成物而定)。這些可被進一步整理,較佳地得到純異丁烷。在該整理中所獲得的異丁烷具有較佳為至少90質量%之異丁烷,更佳為95質量%之異丁烷的純度,並包括較佳為低於1000ppmw,更佳為低於200ppmw之烯烴。純化成純異丁烷可藉由例如仍存在的烯屬烴被完全氫化成烷屬烴及接著蒸餾而完成。
具體實施例1:異丁烯與水在步驟a)中的反應
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第一個較佳的具體實施例中,使工業C4 烴混合物中存在的異丁烯在步驟a)中與水反應,得到第三丁醇(TBA)。步驟a)可以使用該方法製造TBA的形式進行。用於異丁烯與水反應而得到TBA的較佳方法為使用不均相觸媒的方法。該方法說明在例如DE 10 2004 030 943、DE 103 30 710、EP 0 579 153、US 6,111,148或DE 30 25 262中。
利用異丁烯C4 烴流I與水反應製造第三丁醇(TBA)較佳地在酸性離子交換樹脂上完成。步驟a)可發生在一、二或多個反應器中。當在步驟a)中製造TBA的至少一個方法階段,較佳為最後的方法階段包含一反應性蒸餾時也可能有利。
較佳的是使用其中反應係在酸性離子交換樹脂上以數個步驟完成的異丁烯與水的反應。較佳地只有一個液相存在。C4 烴類、水及共溶劑(其在比C4 烴類沸點更高的溫度下沸騰,較佳為TBA)被引入第一階段中。共溶劑允許在混合物中的水部分增加而不會形成兩個液相。
因為異丁烯的水合作用會消耗水,所以在反應混合物中的水含量下降。為了獲得最大產量及/或反應速度,因此當有數個反應階段存在,在下游階段之前計量在每一情況中的水時可能有利。
根據本發明,較佳地只以均勻溶液進料至反應器中。因此水或水-第三丁醇溶液必須與起始烴混合物或反應器流出物混合,所以均勻的溶液係隨著其進入第一個反應器或下游反應器之一的時間而形成。這可例如利用靜態混合器達成。在反應器進料中所欲之水濃度可藉由在側量各個流的水含量之後定量控制該流而確立。
計量至各個階段的水量較佳地使得以單一液相存在於反應器入口。由於水在反應混合物中的溶解度,故較佳的是使用水含量從30至100質量%,更佳為從70至98質量%之可能的水量。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可在典型係用於液體/固體接觸反應的間歇式或連續式反應器中進行,在使用連續式流動反應器的情況中,經常但不是只使用固定床。當使用固定床流動反應器時,則液體可向上或向下流動。通常較佳的是液體向下流動。
也有可能以再循環的產物或以直通的方式操作反應器。
在使用管式反應器的情況中,觸媒床的長度對直徑之比可由於反應器的幾何尺寸方式或由於其填充程度而改變。在等量的觸媒及載量(LHSV)的情況中,於是有可能達成不同的表觀速度。其中使一部分的反應混合物再循環的反應器可以較佳從10至30公尺/小時之表觀速度操作。在以直通方式流通的反應器中,表觀速度較佳地在從1至20公尺/小時之範圍內。
因此在反應器以再循環的產物操作的情況中,觸媒載量(LHSV)較佳為從0.3至20小時-1 ,優先為從1至10小時-1 。在反應器以直通方式流通的情況中,該載量較佳地在從0.1至5.0小時-1 之範圍內,較佳為從0.4至3小時-1 之範圍內。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可在一個反應器中進行,但是也可在數個,特別為2、3或4個連續連接的反應器中,其可具有依流動方向下降的溫度。
當第一個反應器或數個反應器以再循環的產物操作時,則較佳的是設定從0.1至10之循環因子(循環的泵抽量對新鮮進料之比)。第一個反應器的循環因子較佳為從1至4,特別為從2至3.5。
較佳的變體係由以再循環的產物操作第一個反應器及更多以直通方式操作的反應器所組成。所使用的反應器數量較佳為從2至10個,特別為從2至4個,其係依據所欲之轉化率而定。
每一個反應器可以絕熱或實際上等溫方式進行,即以低於10℃之升溫。由於不利的平衡影響(解離作用)及可能副產物形成,故避免太高的升溫。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進行步驟a)的溫度較佳為從30至120℃。反應速度在較低的溫度下太低,而副產物的增加程度(例如烯烴的寡聚合反應)出現在較高的溫度下。反應器較佳地在35至70℃之溫度範圍下操作。在不同的反應器中的溫度可在指定的範圍內相同或不同。一種變體係由依從反應器至反應器的流動方向降低溫度所組成。因為平衡位置隨下降溫度變得更有利,於是有可能達成較高的轉化率。但是溫度下降至35℃以下不可行,因為該反應接著會變得就工業方法而言太慢。
根據該方法步驟a)之具體實施例的本發明反應較佳地在特殊的反應溫度下在等於或大於起始烴混合物的蒸氣壓下進行,較佳為小於40巴之壓力下。為了避免在反應器中的蒸發問題,故壓力較佳地比反應混合物的蒸氣壓高至少2至4巴。
異丁烯的總轉化率係依據所使用的觸媒型式與量、所確立的反應條件及反應階段數量而定。就經濟的理由而言,使異丁烯轉化率正常係維持在從50至95%之範圍內,較佳為介於70至90%之間。
根據本發明方法的方法步驟b),自產物II移出未轉化之C4 烴類III較佳地藉由蒸餾完成,特別藉由將處於最後反應器的反應混合物進料至在等於或小於最後反應器的壓力下,但是至少在大於1巴的壓力下運作的蒸餾塔中在蒸餾中所獲得的塔頂產物為未轉化之烴類III。因為C4 烴類與水形成共沸物,所以在塔頂的冷凝蒸氣與C4 烴類中額外獲得一極性水相。較佳地將其移出。這可以標準的工業方法做到,例如在塔頂傾析器中。因此較佳的是C4 烴類III與少量水一起自TBA/水之混合物移出。可在移出水之前或之後,較佳為移出水之後,烴類III可用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之方法步驟c)中。
所獲得的塔底產物為第三丁醇水溶液。一部分的塔底產物較佳地被送回(再循環)至方法步驟a)中,較佳地送回方法步驟a)的第一個反應器中。較佳的是再循環以每公噸進料之C4 烴類計從0.1至2公噸之塔底產物,更佳為從0.2至0.5公噸。
塔底產物可以其原樣子使用或被進一步整理。典型的進一步整理完成第三丁醇(無水)及水與第三丁醇之共沸物。文獻揭示許多關於製造無水第三丁醇的方法(DE 102 41 762及本文所引述之先前技藝)。
也有可能再循環由水與第三丁醇所組成且整理粗第三丁醇所獲得的另一流至方法步驟a)中,較佳地進入方法步驟a)的第一個反應器中。
當使用共溶劑時,則由於沸點,也會在蒸餾塔底獲得該共溶劑。其可以適合的熱分離法方式自塔底產物移出且全部或部分地再循環至方法步驟a),較佳地進入方法步驟a)的第一個反應器中。
在方法步驟a)的該具體實施例的全部(兩個)階段中所使用的實際觸媒為既不可溶於原料混合物中,也不可溶於產物混合物中,以及在其表面上具有酸性位置的固體物質。較佳的是使用在方法步驟d)中所述之觸媒作為在方法步驟a)的該具體實施例中的觸媒。該觸媒可用在所有可用的反應器中,即例如在固定床反應器及反應性蒸餾塔的反應部分中。可用於該變體的酸性觸媒較佳為具有磺酸基團的固體離子交換樹脂。在步驟a)的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可使用H型式的離子交換樹脂。苯乙烯-二乙烯苯型式的強酸性樹脂為固體,尤其為下列商標的樹脂:Lewatit SCP 118、Lewatit SCP 108、Amberlyst 15或Amberlyst 35、Lewatit K2621、Lewatit K2629、Lewatit K2431。孔體積較佳為從0.3至0.9毫升/公克,特別為從0.5至0.9毫升/公克。樹脂的粒子尺寸較佳為介於0.3毫米至1.5毫米之間,特別為介於0.5毫米至1.0毫米之間。可以相對狹窄地或相對寬廣地選擇粒子尺寸分布。例如可使用具有非常均勻的粒子尺寸之離子交換樹脂(單分散樹脂)。離子交換劑的酸容量係以供應型式為基準計較佳為從0.7至2.0當量/公升,特別為從1.1至2.0當量/公升,或較佳為從0.5至5.5莫耳/公斤,特別為從0.8至5.5莫耳/公斤(以莫耳/公斤計之容量數據係以在例如105℃下之溫氮氣流中於每一情況中乾燥成固定重量的離子交換樹脂為基準)。
在具體實施例1進一步較佳的變體中,最後階段係以一反應性蒸餾執行。經由反應蒸餾的方法製造TBA的方法說明在例如DE 102 60 991中。
異丁烯C4 烴流及水或C4 烴流、TBA與水的混合物進料至較佳地在反應區之下的反應性蒸餾塔中。蒸餾區可存在於進料與反應區之間。在反應區域之下配置一純粹的蒸餾分離區域,其充當移出TBA及任何過量水。反應性蒸餾塔的塔底產物包括優勢的TBA及水,理論上具有水濃度低於在水/TBA之共沸物。隨意地,另一蒸餾區域可跟隨在反應區域之上,以便調整在反應區中的異丁烯濃度。所獲得的塔頂產物為未轉化之C4 烴類III。在該變體中,方法步驟b)於是為步驟a)的一部分。
因為C4 烴類與水形成共沸物,所以在塔頂的冷凝蒸氣與C4 烴類III中額外獲得一極性水相。較佳地將其移出,並隨意地全部或部分地再循環至塔中。該移出係根據標準的工業方法完成,例如在塔頂傾析器中。該變體具有使反應的水大量循環及塔的塔頂產物只包括少量水的優點。隨意地,蒸餾物有機相的一部分或整個蒸餾物的一部分可再循環至反應性蒸餾塔中。蒸餾物水相可在反應區之上及/或之下再循環,而蒸餾物有機相在反應區之上再循環。以該方式所獲得的C4 烴類典型為水飽和,但是不含不均的水餾分。於是該C4 烴類可用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之方法步驟c)中。
反應性蒸餾的進料包括較佳為低於20質量%,特別為低於15質量%之異丁烯,其在反應性蒸餾塔中選擇性地轉化成TBA。
當異丁烯與水進料至反應性填充物之下的反應性蒸餾塔中時,則低沸騰C4 烴類以蒸發形式上升進入反應區中,並由於水與C4 烴類最少的共沸物,故一部分的水也以蒸氣形式與反應物輸送至反應區中。在進料混合物中存在的任何TBA及一部分的水餘留在塔底且被移出。
在整流塔中,反應性蒸餾塔包括觸媒,在觸媒填充物之上或之下可配置分離塔盤及/或蒸餾填充物。可將觸媒整合在填充物中,例如KataMax(如EP 0 428 265)或KataPak(EP 0 396 650或DE 298 07 007.3),或聚合在模型上(US 5,244,929)。較佳的是使用具有高觸媒含量的觸媒填充物,例如Katapak-SP 12或更佳為Katapak-SP 11。
反應性蒸餾術語包括其中蒸餾與反應可以整合材料中及以活躍的方式進行的所有方法技術策略。在所述之觸媒填充物中,這係藉由將填充物固定在塔中而達成。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中也有可能以空間分離這些區域而不損失反應性蒸餾的優點。
在一種變體中,反應性蒸餾塔被設計成具有一或多個外部反應器的蒸餾塔,該反應器包括觸媒及/或以分流操作。
其中異丁烯被轉化及其中富含TBA之流被引出成為塔底產物的反應性整流塔具有較佳為從2至60個,特別為從3至50個分離階段。較佳地從5至58個分離階段被佔據為汽提區段,從2至55個分離階段被佔據為反應區及從2至20個分離階段被佔據為在反應區之上的整流區。額外的水可在所有的位置計量加入塔中。較佳的是在相同的位置上引入水及預反應之混合物。
在塔頂所測量的反應性蒸餾塔的操作壓力係介於3至30絕壓巴之間,特別介於4至12絕壓巴之間。回流比係在從0.5至40之範圍內,特別在從0.9至20之範圍內。
具體實施例2:異丁烯與醇在步驟a)中的反應
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較佳的具體實施例2)中,使來自異丁烯工業烴混合物的異丁烯在步驟a)中與醇在酸性觸媒下反應,得到烷基第三丁醚(ATBE,也稱圍第三丁基烷基醚)。在根據本發明方法的該具體實施例中,異丁烯與醇的反應可超過90%,較佳為超過95%。所使用的醇可特別為甲醇或乙醇。
異丁烯的醚化作用係在酸催化之反應中進行。所使用的醇可為一級、二級、單-或多元醇,較佳為具有從1至5個碳原子,更佳為甲醇或乙醇。所使用的醇可為高純度醇、純醇或具有少量雜質的醇。以質量%之醇所記述之所使用的醇純度較佳為超過90%,更佳為超過95%,最佳為超過99%。水含量較佳為低於3質量%,更佳為低於1質量%,最佳為低於0.3質量%。乙醇可以共沸蒸餾或薄膜法利用慣例方式脫水。
已發展出以異丁烯與醇,特別與甲醇反應而得到甲基第三丁醚的各種變體(參見Wiley & Sons之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Online Version,2004中屬於甲基第三丁醚的部分及其中所引述的文獻:Obenaus,Fritz;Droste,Wilhelm,Erodel & Kohle,Erdgas,Petrochemie(1980),33(6),271-275;DE 2629769;DE 2853769)。原則上,所有用於異丁烯與醇反應的方法皆適合用作本發明上下文中的方法步驟a)。較佳的是其中反應係在酸性離子交換樹脂上的液相中完成的方法。異丁烯與醇的反應可如方法步驟d)所述完成。其中使醇與異丁烯反應至接近於熱力平衡的反應器可為慣例的固定床反應器(管束反應器、絕熱固定床反應器、循環反應器)。彼等可以或不以部分再循環方式操作,而且若適當時,再循環流可被冷卻。
在較佳的具體實施例中,異丁烯的反應係在至少兩個階段中進行,在該情況中,第一階段係以有再循環的絕熱固定床反應器的方式引導及下游階段係以沒有循環的固定床階段及/或以反應蒸餾塔的方式引導。再循環量對新鮮進料(C4 烴與醇)之比較佳為從0.5至20公噸/公噸,更佳為從1至5公噸/公噸。反應器可在較佳為從10至160℃,優先為從30至110℃之溫度下操作。在固定床階段中的壓力較佳為從5至50絕壓巴,較佳為從10至20絕壓巴。因為在醇/異丁烯與醚之間的熱力平衡在低溫下以醚端佔優勢,當使用數個反應器時,則較佳的是第一個反應區(高反應速度)在比下游反應區更高的溫度下操作(平衡位置的利用)。
在本發明的方法步驟a)的該具體實施例中,醇對異丁烯之莫耳比較佳為從5:1至0.9:1,較佳為從2:1至1:1,而更佳為從1.5:1至1:1。因為在方法步驟a)中可接受低的異丁烯轉化率,所以與方法步驟d)相比,較低的醇過量可能有利。
在較佳的具體實施例中,醇在酸性觸媒的存在下加在異丁烯上的步驟是使得以反應性蒸餾的形式進行至少一個反應階段。更佳地在步驟a)中的酸催化之醚化作用係在至少兩個反應階段中進行,在該情況中,較佳為至少一個,更佳為最後的反應階段係以反應性蒸餾進行。在固定床反應器中,先由異丁烯工業烴混合物I及醇在酸性觸媒上製造關於其異丁烯、醇及第三丁醚濃度接近於熱力平衡的反應混合物。異丁烯的轉化率較佳為大於90%。在下一/最後的反應階段中,將該混合物進料至反應性蒸餾塔中,其中異丁烯的另一部分被轉化成醚。
在固定床階段及在反應性蒸餾塔中二者所使用的觸媒為既不可溶於原料混合物中,也不可溶於產物混合物中,以及在其表面上具有酸性位置的固體物質。在反應條件下,觸媒不應釋放任何酸性物質至產物混合物中,因為這可導致產量損失。所使用的觸媒較佳地可為方法步驟d)中所述之觸媒,在該情況中,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可以在每一情況的步驟a)及d)中使用相同或不同觸媒的形式執行。
在反應性蒸餾塔中,可將觸媒整合在填充物中,例如KataMax(如EP 0 428 265)或KataPak(EP 0 396 650或DE 298 07 007.3),或聚合在模塑物上(US 5,244,929)。
異丁烯與醇在較佳為從10至140℃,優先為從40至90℃,更佳為從60至80℃之溫度範圍(其中配置觸媒的塔區域,塔底溫度可能更高)的反應性蒸餾中反應,得到相應的第三丁醚。
特別地藉由與醇(甲醇,乙醇)的反應得到ATBE(MTBE、ETBE)而移出異丁烯。得到MTBE的該步驟特別如DE 101 02 082中所述。含有異丁烯之C4 烴混合物與醇一起進料至預反應器中。較佳地使用過量醇。其中異丁烯、醇及ATBE以平衡或實際上平衡存在的混合物存在於在預反應器中。該反應混合物進入反應性蒸餾塔中。
在反應性蒸餾塔的進料中,醇可以比完全轉化仍存在的異丁烯所需更多的量存在。但是應該有過量醇使得有充分的醇量存在供醇與C4 烴形成共沸物。
例如當進入反應性蒸餾塔的塔進料中的醇含量低於最大可容許值時,則可隨意地將額外的醇加入塔進料中。此外,醇可以在液體分配器之下或之中的反應性蒸餾塔頂處的分離設備方式進料。
在觸媒填充物上方的反應性蒸餾塔較佳地具有單純的蒸餾分離區,更佳為具有5至20個,特別為具有10至15個分離階段。可以每公尺填充物高度計從1至5個理論塔板的蒸餾作用估算觸媒區。在觸媒之下的分離區可包含從12至36,特別為從20至30個理論塔板。觸媒區/反應區的高度可依據所欲之異丁烯轉化率以簡單的初步實驗決定。較佳地所選擇的觸媒量係在達成以反應性蒸餾進料中的異丁烯含量為基準計從75至99%,較佳為從85至98%,而更佳為從95至97%之異丁烯轉化率的該程度。
在觸媒區的平均溫度較佳為從55℃至70℃,更佳為從58℃至67℃,其係依據在塔中的壓力而定。反應性蒸餾塔係在從3絕壓巴至15絕壓巴,較佳為從5絕壓巴至11絕壓巴,特別為從7絕壓巴至10絕壓巴之壓力下操作,該壓力係在塔頂所測量。
在塔的觸媒填充物中的液壓負荷較佳為其湧出點負荷的從10%至110%,較佳為從20%至70%。應了解蒸餾塔的液壓負荷意味以上升的蒸氣流及回流的液體流對塔橫截面均勻的流動需求。負荷上限表示利用蒸氣及回流液體的最大負荷,大於該上限會使分離作用下降,其係由於上升的蒸氣流而使回流液體滲入或累積。負荷下限表示最小負荷,小於該下限會使分離作用下降或瓦解,其係由於不規則的流動或變空的塔,例如塔盤的流動或變空(Vauck/Mller,“Grundoperationen chemischer Verfahrenstechnik”,p.626,VEB Deutscher Verlag fr GrundstoffinduStrie)。在湧出點,從氣體轉移成液體的切應力變得太大,使得整個液體量以小滴型式的氣體滲入,或使得在塔中出現相反轉(J.Mackowiak,“Fluiddynamik von Kolonnen mit modernen Fllkrpern und Packungen fr Gas/Flssigkeitssysteme”,Otto Salle Verlag 1991)。
反應性蒸餾塔較佳地以小於1.5之回流比操作,特別為那些大於0.4及小於1之回流比,較佳為大於0.5及小於0.9。
反應性蒸餾塔的塔底產物較佳地主要由ATBE所組成。較佳的是含有小於2500 ppmw之烷基第二丁醚及小於2500 ppmw之C8 烴類。
反應性蒸餾的塔頂產物可依次被分離成C4 烴混合物及醇,在該情況中,C4 烴混合物較佳地包括低於0.5 ppmw之ATBE及/或TBA。
例如可以水萃取而移出醇。如果微量丁二烯未在方法步驟a)之前移出時,則彼等可藉由選擇性氫化法(SHP)自所獲得的萃餘物II移出(參見Erdoel,Kohle,Erdgas,Petrochemie(1986),39(2),37-8)。由反應性蒸餾所獲得且隨意地已不含醇的C4 烴混合物可進料至方法步驟c)。
當使用除了甲醇及乙醇之外的醇於醚化作用時,則反應性蒸餾的參數可相應改變。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的該具體實施例中所獲得的ATBE同樣地可被送至以方法步驟d)所述的最終應用中。
當異丁烯與醇在沒有使用反應性蒸餾的步驟a)中反應時,則若適當時,C4 烴類與殘餘醇量一起在階段b)的第一步驟中較佳地利用蒸餾自產物II移出,若必要時,該醇在第二步驟中自C4 烴類III萃取移出。當反應性蒸餾塔如步驟a)中最後的方法階段進行時,則有可能免除在步驟b)中的蒸餾分離,而在反應性蒸餾中所獲得及由所存在的任何未轉化之醇與未轉化之C4 烴類所組成的塔頂產物可直接進料至萃取塔以移出醇,或進料至步驟c)。萃取可如步驟e)所述予以執行。
具體實施例3:以異丁烯的寡聚合反應作為在步驟a)中的轉化作用
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進一步較佳的具體實施例中,來自異丁烯工業烴混合物的異丁烯在步驟a)中被轉化成異丁烯寡聚物,尤其成為二異丁烯。在本發明的上下文中的異丁烯寡聚物特別為如異丁烯之二-、三-或四聚物的異丁烯寡聚物。此外彼等也包括與1-或2-丁烯之共寡聚物。
異丁烯在步驟a)中的部分寡聚合反應原則上可以均勻方式進行,即使用可溶於反應混合物中的觸媒,或以不均方式進行,即使用不溶於反應混合物中的觸媒。均勻法的缺點在於觸媒與反應產物及未轉化之反應物留置在反應器中,必須將其移出、整理及處置或再循環。
由於該高度的分離複雜性,故在步驟a)中的異丁烯部分寡聚合反應較佳地在該不均觸媒上進行,此外該觸媒常被安排在固定床中,所以免除複雜的觸媒移出。
所使用的固體觸媒可為不溶於於反應物/產物的酸性物質。大部分的這些觸媒屬於下列群組之一:a)在支撐材料(例如氧化鋁或二氧化矽)上的無機酸(例如硫酸或磷酸),b)有或沒有以更多金屬(尤其為過渡金屬)摻雜的沸石或其它矽酸鋁,或c)酸性離子交換樹脂,尤其為酸性離子交換劑。
由於對異丁烯寡聚物形成作用具有相對高的選擇性及由於相對低的副產物形成作用,故較佳的是使用酸性離子交換樹脂作為觸媒。適合的離子交換樹脂為例如那些以磺酸化酚/醛縮合物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共寡聚物所製造者。用於製造共寡聚物之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實例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乙烯萘、乙烯基乙苯、甲基苯乙烯、乙烯基氯苯、乙烯基二甲苯及二乙烯苯。特別地,使用苯乙烯與二乙烯苯的反應所形成的共寡聚物作為以碸基團製造離子交換樹脂的前驅體。這些樹脂特性,特別為比表面積、孔隙度、穩定性、膨脹或縮小及交換能力可因製造方法而改變。樹脂可製成凝膠型式、巨孔型式或海綿型式。苯乙烯/二乙烯苯型式的強酸性樹脂為固體,尤其為下列商標的樹脂:來自Purolite之CT 151;來自Rohm & Haas之Amberlyst 15、Amberlyst 35、Amberlite IR-120、Amberlite 200;來自DOW之Dowex M-31;來自Bayer之K2611、K2431。
全部轉化成H 型式的樹脂之離子交換容量典型係以每公升濕性樹脂(市售)計介於1至2莫耳之間,特別為從1.5至1.9莫耳之H 。在本發明的方法中,較佳的是使用巨孔型樹脂,例如來自Bayer之K2431;來自Rohm & Haas之Amberlyst 15或Amberlyst 35。孔體積較佳為從0.3至0.6毫升/公克,特別為從0.4至0.5毫升/公克(以市售的水濕性樹脂為基準)。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中,在步驟a)中較佳的是使用的樹脂之粒子尺寸係在從500微米至1500微米之範圍內,特別為從600微米至1000微米。可以相對狹窄地或相對寬廣地選擇粒子尺寸分布。例如可使用具有非常均勻的粒子尺寸之離子交換樹脂(單分散樹脂)。
在以高直線速度流入的反應器中,可能有利的是使用單分散粒子減低壓力差,而在以低直線速度流入的反應器中,可能有利的是使用具有寬的粒子尺寸分布的粒子達成最優的轉化率。可隨意地使用模型形式的離子交換樹脂,例如圓筒型、環型或球型。
酸性離子交換樹脂被適當地調整成能夠使異丁烯寡聚合的活性,但是幾乎不會催化異丁烯與直鏈丁烯的共寡聚合反應、直鏈丁烯的寡聚合反應或直鏈丁烯的異構化反應。而且放熱因此被設定為反應器中可以技術控制之值。
所欲之觸媒活性的設定可輔以調節劑做到。這些物質與反應物一起通過觸媒。所使用的調節劑可為例如水、醇類(如第三丁醇(TBA)、甲醇、異壬醇或乙醇)或醚類(如MTBE或ETBE),在每一種情況中,使用純物質或混合物。在階段a)中的寡聚合反應因此較佳地在這些調節劑存在下進行。在使用調節劑的情況中,較佳的是設定以每莫耳異丁烯計從0.01至5莫耳,較佳為從0.01至1莫耳,特別為從0.01至0.7莫耳之調節劑。
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中,也有可能使用固體的磺酸化陽離子交換劑/交換樹脂而不加入調節劑,其具有在步驟a)中的寡聚合反應所要求的活性。這些特別為部分中和的陽離子交換劑,其中磺酸基團的一些酸性氫原子被金屬離子交換,特別為週期表的1至12族元素的金屬離子。較佳的是使用其中從1至70%,較佳為從5至50%,最佳為從10至40%之磺酸基團的酸性氫原子被金屬離子交換。置換氫原子的金屬離子可特別為鹼金屬、鹼土金屬或過渡金屬離子,例如鉻、錳、鐵、鈷、鎳、鋅離子及鋁離子,有為鑭族(稀土金屬)的離子。酸性氫原子較佳地被鹼金屬離子,特別為鈉離子置換。也有可能使離子交換樹脂負荷二或多個不同的金屬離子。
可使用所有在技術文獻中所述的各種方法製造部分中和的離子交換樹脂。這些方法說明在例如EP 1 388 528中。
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中,一個反應器可包括不同活性的離子交換樹脂之混合物。同樣有可能的是一個反應器包括具不同活性的觸媒,例如安排成層的觸媒。當使用一個以上的反應器時,各個反應器可填充相同或不同活性的觸媒。
各種方法有可能用於轉化異丁烯烴混合物的工業執行。反應可以典型係用於液體/固體接觸反應的間歇式或較佳為連續式反應器進行,在使用連續式流動反應器的情況中,經常但不是只使用固定床。另一作為固定床反應器的設計為例如其中離子交換劑以懸浮在液相中存在的反應器(參見”Bayer Verfahren”[Bayer process],Erdl und Kohle,Erdgas,Petrochemie,1974,27,No.5,page 240)。
當使用固定床流動反應器時,則液體可向上或向下流動。經常較佳的是液體向下流動。若適當時,在反應器周圍流動的冷卻液體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方向。也有可能以再循環的產物或以直通的方式操作反應器。
在使用管式反應器的情況中,觸媒床的長度對直徑之比可由於反應器的幾何尺寸方式或由於其填充程度而改變。於是有可能以等量的觸媒及載量(LHSV)達成不同的表觀速度。
在工業法中使用的反應器可以絕熱、多元熱帶區或實際上等溫方式進行。實際上等溫方式意味在反應器中任何位置的溫度最多比在反應器入口的溫度高10℃。在以絕熱操作反應器的情況中,通常建議以連續連接數個反應器及較佳地在反應器之間冷卻。適合於多元熱帶區或實際上等溫方式操作的反應器為例如管式反應器、攪拌槽及環流反應器。有可能組合數種反應器,甚至不同設計的反應器。另外有可能以再循環產物來操作反應器。
其中引導寡聚合反應的溫度可從15至160℃,較佳為從40至110℃。
反應可以或不以加入額外的溶劑來完成。所使用的溶劑較佳為飽和烴類,特別為C4 、C8 或C12 烴類。最佳的是使用異辛烷。在加入溶劑的情況中,彼之部分為從0至60質量%,較佳為從0至30質量%。
本發明可在特殊的反應溫度下在等於或大於起始烴混合物的蒸氣壓下進行,較佳為低於40巴之壓力,即異丁烯烴混合物在寡聚合反應期間全部或部分地以液相存在,壓力較佳地應該比反應混合物的蒸氣壓高從2至4巴,以便防止在反應器中的蒸發問題。
甚至當反應在反應混合物不全部以液體形式存在的壓力下進行時(例如在類似於US 5,003,124的反應性蒸餾或變體中),則根據本發明方法的寡聚合反應於是發生在液相中,即超過〝潮濕〞,即液體濕化之觸媒。
異丁烯成為寡聚物的總轉化率可經由所使用的觸媒型式與量、所確立的反應條件及反應階段數量來調整。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中,較佳為從30至95%,優先為從50至80%,更佳為從55至70%於反應物中存在的異丁烯被寡聚合。
部分異丁烯寡聚合反應的反應混合物可以不同的方式整理。產物II(寡聚物)及具有從5至7個碳原子之烴類(當存在時)在步驟b)中適當地利用蒸餾而自未轉化之C4 烴類III移出。蒸餾較佳地在從1至10絕壓巴之壓力下,更佳為從4至7絕壓巴之壓力下進行。塔底溫度較佳為從120至220℃,更佳為從170至200℃。回流比較佳地被設定為從0.1至1.5之值。較佳為從0.3至1.0。蒸餾較佳地在具有從20至40個,較佳為從25至35個塔盤數量之塔中進行。於是移出的未轉化之C4 烴類進一步在本發明的步驟c)中處理。
所移出之寡聚物餾分主要包括C8 烴類,並在適當時可包含所使用的調節劑。除了二異丁烯之外,彼等也可包括共二聚物及高碳寡聚物(C12 ,C16+ )。共寡聚物餾分較佳為低於50質量%,更佳為低於25質量%。例如,有可能移出包含高純度二異丁烯之餾分,以便單獨用於例如化學合成。為了用作汽油引擎的燃料組份,有必要移出高沸騰組分(較佳為沸點>220℃)。
也有可能全部或部分地氫化丁烯寡聚物,尤其為C8 烯烴類。使寡聚合產物氫化成相應之石蠟的方法完全為熟諳本技藝者所熟知。常見用於烯烴的氫化法說明在例如F.Asinger,“Chemie und Technologie der Monoolefine”[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monoolefins],Akademie Verlag,Berlin,1957,page 626-628或DE 197 19 833中。
在較佳的具體實施例中,氫化係在不溶於氫化混合物中的固體觸媒上的液相中進行。所使用的氫化觸媒較佳為支撐型觸媒,其由無機撐體所組成且包括鉑及/或鈀及/或鎳作為活性金屬。進行氫化作用的溫度較佳為從10至250℃之範圍及壓力介於1至100巴之間。
在氫化之後,可以蒸餾分離獲得更多餾分。具有某些特性的燃料添加劑可從這些餾分及未氫化之餾分利用摻合獲得。一些餾分也可用作溶劑。
具體實施例4:異丁烯與甲醛在步驟a)中的反應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進一步較佳的具體實施例中,異丁烯與甲醛或甲醛衍生物在步驟a)中反應。依據反應條件而定,所獲得的主要產物為4,4-二甲基-1,3-二噁烷或3-甲基-3-丁烯-1-醇。已有一段時間從文獻中已知該方法。可在最新版的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Wiley-VCH Verlag中屬於〝異戊二烯〞的部分及其中所引述的文獻;第四版的Weissermel,Arpe,Industrielle Organische Chemie[Industrial organic chemistry],VCH,1994,pages 127至131;及W.Swodenk,W.Schwerdtel,P.Losacker,Erdl und Kohle-Erdgas-Petrochemie,1970,23,641至644。該兩種產物3-甲基-3-丁烯-1-醇及4,4-二甲基-1,3-二噁烷(1,3-二噁烷)主要用於製造異戊二烯。以異丁烯與甲醛反應可獲得的1,3-二噁烷可被轉化成異戊二烯,例如在酸性觸媒上於從200至300℃之氣相中裂解,在該情況中,製造1,3-二噁烷所需要之甲醛的一半量可再回收(參見DE 196 31 005)。
也可藉由消除甲醛而從1,3-二噁烷獲得的3-甲基-3-丁烯-1-醇也可用於製造3-甲基丁-1-醇,可藉由消除水而依次獲得3-甲基-1-丁烯。
異丁烯可與甲醛直接反應,若適當時與在水或另一溶劑中的甲醛溶液,或與甲醛衍生物反應。適合的甲醛衍生物為例如二甲氧甲烷或二噁茂烷。反應可以或不以觸媒完成,並有可能在液相及氣相二者中(參見DE 15 93 851、DE 17 68 057、DE 12 75 049、US 2,308,192、FR 155 6915、Studies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Vol.125,199,507至514)。反應較佳地在使用觸媒的液相中進行。所使用的觸媒較佳為金屬觸媒、布氏(Brnsted)與路易士酸。特別佳的是使用也用在方法步驟a)之具體實施例1中的過渡金屬觸媒及酸性離子交換樹脂。
在與甲醛的反應中所達成的異丁烯轉化率較佳為從30至90%,更佳為從40至70%。
在步驟a)之具體實施例4中的反應之反應混合物係依據所選擇的反應型式而以不同的方式整理。當反應之後有數個相存在時,例如水相及主要包括未轉化之C4 烴類及反應主產物的有機相,則先進行相分離。為了移出殘餘甲醛量,故接著可進行洗出。產物II(烯丙醇、1,3-二噁烷或1,3-二元醇)及若適當時具有從5至7個碳原子之烴類接著在步驟b)中適當地利用蒸餾自未轉化之C4 烴類III移出。在至少一個蒸餾塔中獲得成為塔頂產物的未轉化之C4 烴類。該蒸餾較佳地在從1至11絕壓巴,更佳為從3至8絕壓巴,而最佳為從4至7絕壓巴之壓力下進行。在塔頂的溫度較佳為從40至60℃,優先為從45至50℃。較佳地在蒸餾中確立從0.5至2之回流比,較佳為約1。當在塔頂除了未轉化之C4 烴類之外還獲得第二水相時,則較佳地將其在塔頂傾析器中移出。蒸餾較佳地在具有至少20個,較佳為從25至50個,而更佳為從30至40理論塔板數量之塔中進行。於是移出的未轉化之烴類III進一步在本發明的步驟c)中處理。
在蒸餾中所獲得的餾分(其可包含3-甲基-3-丁烯-1-醇及/或4,4-二甲基-1,3-二噁烷)可進一步如上述直接或在進一步純化(例如進一步蒸餾或萃取)之後轉化成異戊二烯。
原料
在本發明的方法中,可使用所有典型可取得的工業C4 烴混合物。適合的異丁烯C4 流為例如來自裂解器(例如蒸汽裂解器、加氫裂解器、催化裂解器)之輕石油餾分、來自費雪-闕布希(Fischer-Tropsch)合成法之混合物、來自丁烷脫氫之混合物、來自直鏈丁烯的骨架異構化之混合物及以烯烴置換所形成的混合物。這些技術說明在技術文獻中(K.Weissermel,H.J.Arpe,Industrielle Organische Chemie,Wiley-VCH,5th edition,1998,pages 23-24;65-99;122-124)。
較佳的是使用來自蒸汽裂解器之C4 餾分,主要操作其用於生產乙烯及丙烯且其中所使用的原料為例如煉油氣、輕油、汽油、LPG(液化石油氣)及NGL(天然汽油),或來自催化裂解器之C4 餾分。成為副產物所獲得的C4 餾分係依據裂解方法而包括不同的異丁烯量。更多的主要成分為1,3-丁二烯、1-丁烯、c-2-丁烯、t-2-丁烯、正丁烷及異丁烷。在C4 餾分中典型的異丁烯含量在來自蒸汽裂解器之C4 餾分的情況中為從18至35質量%,在催化裂解器(FCC)流體的情況中為從10至20質量%。
本發明的方法有利的是自使用混合物移出多元不飽和烴類,如1,3-丁二烯。這可由已知的方法做到,例如以萃取、萃取蒸餾或複合物形成(參見K.Weissermel,H.J.Arpe,Industrielle Organische Chemie,Wiley-VCH,5th edition,1998,pages 119至121)。
一種移出多元不飽和烴類的替代法為選擇性化學轉化。例如1,3-丁二烯可被選擇性氫化成直鏈丁烯,如例如在EP 0 523 482中所述。也有可能以1,3-丁二烯的選擇性轉化至少部分移出1,3-丁二烯,例如成為環辛二烯的二聚合反應、成為環十二碳二烯的三聚合反應、聚合或短鏈聚合反應。當使用裂解物-C4 餾分作為原料時,總是餘留烴混合物(萃餘物I或氫化裂解物-C4 (HCC4 )),而且主要包括飽和烴類、正丁烷與異丁烷及烯烴類異丁烯、1-丁烯與2-丁烯。
在本發明的方法中,在C4 烴流中存在的多元不飽和烴類較佳地在連接方法步驟a)、b)、c)、d)、e)或f)之一或多者上游的一額外的純化階段中被催化性及選擇性氫化。更佳地該純化階段係提供在至少方法步驟a)及/或c)之前,尤其當不可能排除所使用的工業C4 烴流包含多元不飽和烴類時。
多元不飽和烴類主要為1,3-丁二烯,即使有1,2-丁二烯、烯炔及1-丁炔的存在,也是相當少量。氫化可在鈀觸媒上的液相中以一階段或多階段氫化法完成。為了使1,3-丁二烯含量降低至較佳為低於1000ppmw,故將增加鈀觸媒選擇性的調節劑加入氫化的最後階段。所使用的調節劑較佳為一氧化碳,其係以質量計0.05至100ppm(ppmw)之份量加入。在該階段的進料中的多元不飽和烴類含量應低於1%,較佳為低於0.5%。在文獻中,殘餘的1,3-丁二烯含量的該選擇性氫化型式已知名為SHP(選擇性氫化法)(參見EP 0 081 041;Erdöl,Kohle,Erdgas,Petrochem.1986,39,73)。
當超過1%之多元不飽和烴類,如1,3-丁二烯的量存在於異丁烯C4 流時,則較佳地彼等係在上游氫化中被轉化。這些氫化較佳地係在鈀觸媒上的液相中進行。依據多元不飽和烴類含量而定,氫化可在數個階段中進行。頃發現兩階段設計的氫化有用於轉化來自蒸汽裂解器具有典型從38至45%之1,3-丁二烯含量的裂解物-C4 。在該情況中,單獨或所有階段可配備部分產物再循環。於是可獲得在流出物中具有低於1%之1,3-丁二烯濃度,所以進一步的轉化可在選擇性氫化(SHP)中完成。
在本發明的方法中所使用的具有異丁烯及直鏈丁烯的烴混合物較佳地具有下列組成物,氫化或選擇性氫化係在步驟a)至d)之一之前進行,較佳地在步驟c)之前,其係依據不飽和烴類含量而定。
解釋
-HCC4 :典型的C4 混合物,其係在沒有額外調節的觸媒氫化1,3-丁二烯之後,得自蒸汽裂解器的裂解物-C4 (高嚴謹性)。
-HCC4 /SHP:HCC4 組成物,其中已進一步減低在SHP中殘餘的1,3-丁二烯。
-萃餘物I(Raff.I或raffinate I):典型的C4 混合物,其係在移出1,3-丁二烯(例如利用NMP萃取整流)之後,自蒸汽裂解器的裂解物-C4 (高嚴謹性)所獲得。
-萃餘物I/SHP:萃餘物I組成物,其中已進一步減低在SHP中殘餘的1,3-丁二烯。
-CC4 :典型的裂解物-C4 之混合物,其係自催化裂解器所獲得。
-CC4 /SHP:CC4 組成物,其中已進一步減低在SHP中殘餘的1,3-丁二烯。
其中,萃餘物I或HCC4 為本發明的上下文中優先使用的異丁烯烴混合物。因為整理C4 烴類的工廠通常被建構成工廠線(數個工廠的整合系統),所以在進入本發明的方法之前,無論如何有可能使萃餘物I或HCC4 烴混合物通過一或多個其它的方法階段。該方法階段或這些方法階段例如也可為方法步驟a)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之方法或方法步驟。可在本發明的方法中使用的C4 烴混合物也可為依照方法步驟a)之具體實施例的方法及接著依照方法步驟b)分離而獲得的那些混合物。特別地也可使用在由異丁烯製造TBA及在移出TBA之後所獲得的那些混合物。在該方式中,可在每一情況中實現以適當的產品組合整理的個別改造的總體觀念。
可與本發明的方法上游連接的典型方法為水洗出、在吸附劑中的純化法、乾燥法及蒸餾。
水洗出
水洗出可從所使用的含有異丁烯及直鏈丁烯的工業烴混合物全部或部分地移出親水性組份,例如氮組份。氮組份的實例為乙腈或N-甲基吡咯烷酮(其可起源於例如1,3-丁二烯萃取蒸餾)。氧化合物(例如來自FCC裂解器的丙酮)也可以水洗出方式被部分移出。在水洗出之後,將異丁烯烴流以水飽和。為了避免在反應器中的下游方法步驟中的雙相現象,故該處的反應溫度應比水洗出溫度高約10℃。
吸附劑
使用吸附劑移出雜質。例如這在方法步驟之一使用貴金屬觸媒時可能有利。氮或硫化合物常以上游吸附劑的方式被移出。吸附劑的實例為氧化鋁、分子篩、沸石、活性碳、以金屬浸滲的氧化鋁。吸附劑由不同的公司銷售,例如Alcoa(Selexsorb® )。
乾燥
可能源於例如水洗出而留存在異丁烯烴混合物中的任何水可以已知的乾燥方法移出。適合的方法為例如成為共沸物而蒸餾移出水。常可利用含有C4 烴類之共沸物或可加入共沸劑。
烴混合物的乾燥可有利於許多理由,例如減低在具體實施例2及3的方法步驟a)中形成醇(主要為第三丁醇) ,防止在丁烯寡聚合中(未控制)的水調節(步驟a之具體實施例3),避免由於分離水的技術性問題或防止在低溫下形成冰(例如在中間物儲存期間)。
蒸餾
可利用蒸餾步驟例如移出雜質(例如低沸騰物,如C3 烴類;高沸騰物,如C5 烴類)或獲得具有不同的異丁烯濃度的餾分。這可直接以萃餘物I或HCC4 ,或在已通過一或多個其它方法階段之後做到。有可能直接蒸餾萃餘物I或HCC4 ,例如分離成在2-丁烯及正丁烷中所耗乏之相對富含異丁烯之餾分。
依據所使用的工業烴混合物的組成物及/或目標產物的純度而定,工業烴混合物因此可直接用在本發明方法的步驟a)中,否則只在以一或多個上述方法的預處理之後使用。
圖式的說明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以參考圖1至圖6及圖9詳細例證於下,沒有任何使本發明侷限於本文以實例方式描述之具體實施例的意圖。圖7及圖8展示比較用變體。圖示只展示基本階段。有利於更清楚起見而部分地免除以本方法的技術為目的習知的流之例證,例如冷卻水流、循環流、觸媒再循環或返回流,及/或一些習知的裝置,例如熱交換器或分離器。
圖1
在圖1所示之方法中,C4 烴類的工業混合物先被引入階段(a)中。在階段(a)中,使工業混合物中存在的異丁烯一部分反應。反應可以例如水、醇、甲醛或以其本身完成。階段(a)之產物被轉移至分離階段(b)中,其中未轉化之C4 烴類III較佳地利用熱分離法自產物II分離。未轉化之C4 烴類III被轉移至階段(c),其可利用例如簡單的蒸餾塔實現。在該塔中,流III分離成含有異丁烯、異丁烷與1-丁烯的餾分IV及含有2-丁烯與正丁烷的無異丁烯或實際上無異丁烯的餾分V。餾分IV較佳地被轉移至第二反應階段(d),其中使異丁烯與醇VI反應,得到烷基第三丁醚(ATBE)。在後續的分離階段(e)中,ATBE VII與未轉化之烴類VIII分離。這些烴類VIII被轉移至階段(f)中,其中1-丁烯係利用蒸餾自餘留的烴類分離。
圖2
圖2為方法階段a)及b)可能的具體實施例之圖示,在階段(a)中的異丁烯反應為異丁烯之寡聚合反應(具體實施例3)。工業混合物I先被引導至第一個寡聚合反應器R-a1中。來自第一個反應器的產物被引導至第二個寡聚合反應器R-a2中(以可能相同或不同的溫度等操作)。來自第二個寡聚合反應器的流出物被轉移至蒸餾塔K-b1中,其配備用於塔頂產物的冷凝器W-b2及塔底蒸發器W-b1。 塔頂產物的一部分返回塔中作為回流物。所移出的塔頂產物為含有未轉化之C4 烴類的流III,以及所獲得的塔底產物為自異丁烯轉化之產物II,其主要由異丁烯的二-與三-聚物所組成。
圖3
圖3為方法階段a)及b)可能的具體實施例之圖示,在階段(a)中的異丁烯轉化作用為第三丁醇(TBA)的合成法(具體實施例1)。使工業混合物I進料至三個反應器系列的第一個反應器R-a1中,水也被引導至其中。反應器R-a1具有再循環管線,反應器流出物的一部分可以該管線送回進入反應器的進料流中。來自第一個反應器的反應器流出物的其它部分被引導至第二個反應器R-a2中,同樣地水也被引導至其中。來自第二個反應器的反應器流出物被引導至第三個反應器R-a3中,水也進料至其中。來自第三個反應器的流出物被轉移至蒸餾塔K-b1中,其配備用於塔頂產物的冷凝器W-b2及塔底蒸發器W-b1。塔頂產物的一部分返回塔中作為回流物。所移出的塔頂產物為含有未轉化之C4 烴類的流III,以及所獲得的塔底產物為產物II,其主要為來自異丁烯與水反應的第三丁醇與過量水。
圖4
圖4為方法階段a)及b)可能的具體實施例之圖示,在 階段(a)中的異丁烯轉化作用為烷基第三丁醚(ATBE)的合成法(具體實施例2)。使工業混合物I進料至兩個反應器系列的第一個反應器R-a1中,使醇也進料至其中。反應器R-a1具有再循環管線,反應器流出物的一部分可以該管線送回進入反應器的進料流中。來自第一個反應器的反應器流出物的其它部分被引導至第二個反應器R-a2中。來自第二個反應器的流出物被轉移至蒸餾塔K-b1中,其配備用於塔頂產物的冷凝器W-b2及塔底蒸發器W-b1。塔頂產物的一部分返回塔中作為回流物。所獲得的塔底產物為產物II,其主要為來自異丁烯與醇反應的第三丁醚與或沒有殘餘醇量。所移出的塔頂產物為包含未轉化之烴類的流D-b1其具有或不具有醇。當流包含醇時,其為例如當使用甲醇及乙醇時的情況,則該流被引導至蒸餾塔K-b2的塔底中,萃取劑(例如水)以反方向經由配置在塔頂的入口E-b1進料至其中,並經由在塔底的出口E-b2抽出。自萃取所獲得在塔頂的產物為在階段(a)中未轉化之烴類流III。
圖5
圖5為階段c)、d)及e)可能的具體實施例之圖示。使來自階段b)之烴流III進料至蒸餾塔K-c1中,其配備塔底蒸發器W-c1及在塔頂配備冷凝器W-c2與傾析器,並被分離成含有2-丁烯與正丁烷之(實際上)無異丁烯的餾分V(其在塔底移出),以及含有異丁烯與1-丁烯之實際上不含正丁烷與2-丁烯之餾分IV,並在適當時在傾析器中被分離成水相D-c1。塔頂被裝配成使得塔頂產物的一部分返回塔中作為回流物的形式。餾分IV被轉移至反應器R-d1中,使醇也進料至其中,以及在餾分IV中存在的異丁烯北被轉化成ATBE(階段d)。使來自反應器R-d1的流出物進料至塔K-e1中,該塔可被設計成簡單的蒸餾塔,如本文所示作為反應性塔。使來自反應器的流出物進料至較佳地在反應性填充物之下的反應性塔K-e1中。塔K-e1配備塔底蒸發器W-e1及用於塔頂產物的冷凝器W-e2。自塔K-e1所獲得的塔底產物為ATBE。塔頂產物D-e1可部分地返回塔中作為回流物。其它部分被轉移至萃取塔K-e2中,萃取劑(例如水)經由配置在塔頂的入口E-e1進料至其中,並經由在塔底的出口E-e2抽出。自萃取所獲得在塔頂的產物為在階段d)及若適當時在e)中未轉化之烴類流VIII。
圖6圖6為方法步驟f)可能的具體實施例之圖示。使來自階段e)之烴流VIII進料至蒸餾塔K-f1中。該塔K-f1配備塔底蒸發器W-f1及在塔頂配備冷凝器W-f2。自塔K-f1所獲得的塔底產物為1-丁烯S-f1。若適當時,來自在傾析器移出水的塔頂產物D-f1可部分地返回塔中作為回流物。塔頂產物D-f1的其它部分被轉移至萃取塔K-f2中。該塔K-f2中也配備塔底蒸發器W-f3及用於塔頂產物的冷凝器W-f4。自塔K-f2所獲得的塔底產物為異丁烷S-f2。若適當時,來自在傾析器移出水的塔頂產物D-f2可部分地返回塔中作為回流物。塔頂產物D-f2的其它部分可送回供進一步使用或供熱利用,其主要由低沸騰物所組成。
在該整理中所獲得的異丁烷(流S-f2)仍可包含不飽和組份之餾分,主要為1-丁烯。這些可在下游氫化反應中氫化成相應鏈烷。該氫化係以已知的工業方法完成,較佳地在鈀觸媒上的液相中。該氫化也可隨意地於塔K-f2的上游完成;在該情況中,使流D-f1先進料至氫化反應(未展示在圖6中)及接著至塔K-f2。
圖7該圖展示在比較用實例中推測的一階段法的變體A。在該變體中,階段(a)及(b)在係如圖4的安排中完成,以存在的反應器系統R-a取代反應器R-a1及R-a2。自萃取塔K-b2所獲得的產物III被轉移至蒸餾塔K-c1中,在其中經由塔頂移出異丁烷、異丁烯及1-丁烯。所獲得的塔底產物S-c1為含有2-丁烯與正丁烷的(實際上)無異丁烯之餾分V。塔K-c1的蒸餾物VI直接被轉移至另一塔K-f1中,其中該蒸餾物被分離成含有1-丁烯之塔底產物及含有異丁烷及/或低沸騰物的塔頂產物。所獲得的塔底產物為富含1-丁烯之餾分,但是其包括在R-a中大部分未轉化之異丁烯。
圖8該圖展示在比較用實例中推測的兩階段法的變體B。在該變體中,階段(a)及(b)在如圖3的安排中完成,以存在的反應器系統R-a1取代反應器R-a1、R-a2及R-a3。自塔K-b1所獲得的蒸餾物D-b1直接被引導至第二個反應器R-b2中,其中使存在於蒸餾物D-b1中餘留的異丁烯與同樣存在的醇反應。來自反應器R-b2的反應產物被引導至塔K-b3中,其中在R-b2中所形成的醚自餘留的C4 烴流D-b3移出,成為塔底產物VII。蒸餾物D-b3如圖7所示進行進一步整理為蒸餾物D-b1。
圖9為了使實例中所使用根據本發明方法的具體實施例的安排與根據圖7及8之變體相比較,圖9為其中醚化步驟係在階段(a)及階段(d)二者之中進行的安排圖示。階段(a)及(b)在如圖4所示之安排進行,以存在的反應器系統R-a取代反應器R-a1及R-a2。階段(c)、(d)及(e)如圖5所述進行。自萃取塔K-e2所獲得的產物VIII被引導至蒸餾塔K-f1中,其中該產物被分離成含有1-丁烯的塔底產物及含有異丁烷及/或低沸騰物的塔頂產物。
意圖以隨後的實例例證本發明,而非限制從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方式明白的保護範圍。
實例
隨後的實例推測係以模擬程序ASPEN Plus進行。為了獲得清楚的可再現數據,只使用廣泛可取得的物質數據。慎重地免除使用動力學處理。在所有的變體中也免除使用反應性蒸餾。這些簡化有可輕易能夠使熟諳本技藝者理解該推測。雖然所使用的方法不具有足以為工業工廠設計的精確性,但是正確地偵測在安排中的定性差異,在所示的所有變體中,異丁烯轉化率係藉由使用一或多個反應性蒸餾而予以增加。
反應器及MTBE塔係以〝UNIFAC-DMD〞屬性法推測。使用〝Peng-Robinson〞屬性法的狀態方程式推測C4 塔。提出下列假設:-所有的反應器在50℃完全達到以UNIFAC推測的平衡。
-塔係以0.8之回流比推測。
-在MTBE塔中,C4 /甲醇之共沸物係經由塔頂移出。MeOH係在以簡單的單組份分流器模型化的萃取器中以水洗出。
-自萃取器所獲得的MeOH-水之混合物在未展示在連接圖中的另一塔K-MeOH中以蒸餾整理。K-MeOH的兩種產物可再循環至方法中。
所推測的實例係以在市場上可獲得典型的C4 原料的原料混合物為基準。10公噸/小時的原料流包含28質量%之異丁烯及35質量%之1-丁烯。異丁烯係利用MTBE合成法自該流以化學方式移出,並製造具有純度大於99.6%之3公噸/小時的1-丁烯量。這相應於約85%之1-丁烯產量。在1-丁烯產物中有最大2000 ppm之異丁烯的存在。表2比較所欲之1-丁烯規格的C4 原料流之組成物。在實例中所使用的甲醇量為1900公斤/小時(約19%過量)。
用於達成目標的三種不同的適用性之變體的推測於下。
最簡單的變體A為意圖充當比較標準的一階段法。根據圖7,使甲醇與異丁烯在反應階段R-a中反應至平衡。在蒸餾階段K-b1中,獲得成為塔底產物的MTBE(II)。該塔具有50個理論塔板且以0.8之回流比操作。該塔的蒸餾物為C4 /MeOH之共沸物,可洗出其中的MeOH,例如在萃取塔K-b2中以水洗出。將萃取塔K-b2的萃餘物進料至類似於圖5中的K-c1之C4 塔中,在其中經由塔頂移出異丁烷、異丁烯及1-丁烯。K-c1之蒸餾物IV直接進入根據圖6的另一塔K-f1中,原則上在其中經由塔頂移出異丁烷。所獲得的塔頂產物為富含1-丁烯之餾分,其包括在R-a中大部分未轉化之異丁烯。
以變體A所製造的1-丁烯包括1.9質量%之異丁烯,參見表3,於是其未達到2000 ppm的標的。需要進一步的策略來增加轉化率。
推測另一改進方法為變體B,並被展示在圖8中。為了驅動進一步在MTBE方向的平衡,故將另一反應器R-b2連接在塔K-b1的下游,使殘餘的異丁烯與在K-b1中以共沸物D-b1經由塔頂移出的MeOH在該反應器中反應。所形成的MTBE在另一C4 /MTBE蒸餾塔K-b3中移出。這需要使整個C4 流第二次經由塔頂蒸餾。於是K-b3的能量需求實際上只與K-b1一樣多。接著如同於變體A中般,進行萃取K-b2與1-丁烯蒸餾K-c1及K-f1。接著具有低於500 ppm之1-丁烯產物達成要求的產物規格。但是工廠的總能量需求比變體A高出約12%(參見表4)。
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中,根據圖9的變體C,將第二次反應、蒸餾及萃取階段:R-d、K-e1及K-e2連接在兩個C4 塔K-c1與K-f1之間。此優點為K-c1的進料III有很大一部分係成為塔底產物V而獲得,僅一小部分的C4 流(在K-f1中整理而得到純1-丁烯)必須進行第二次蒸餾。在此情況中,在變體B中的K-b2之能量需求比在變體C中的K-e1之能量需求高出兩倍以上。變體C的缺點為必須建造第二個萃取塔K-e2。因為經由R-d1、K-e1及K-e2的生產力雖然比在變體B中經由K-b3的生產力少一半,但是總投資成本相應較低。在所推測的實例中,在1-丁烯產物中的異丁烯量同樣低於500 ppm。
表3展示在三種變體中所達成的轉化率。雖然變體A顯然無法符合1-丁烯產物的品質,但是在兩個兩階段法B及C中推測得到合規格的產物。在二種變體中,在利用第二個反應階段之前,以蒸餾移出MTBE反應產物及利用因此增加的能量輸入而達成增加的異丁烯轉化率。但是在變體C中,本發明之在兩個C4 塔K-c1與K-f1之間的第二個反應階段的安排進一步使欲蒸餾的流量減低至少於一半。這導致明顯節省的能量需求及投資。
表4比較全部三種變體中的能量需求值。在全部三種安排中,塔K-b1、K-c1及K-f1的能量需求實際上相同。雖然變體A具有最低的總能量需求,但是產物規格不符合。在變體B中,兩倍的C4 量必須經由MTBE工廠中的塔頂蒸餾,其能量需求因此比變體A高12%。相對之下,變體C顯示一種以能量需求僅增加約6%而達成所要求之轉化率的方式。
在圖1至圖9中的標示具有下列意義:
(a)...部分異丁烯轉化成為產物II
(b)...移出C4 烴類III
(c)...III蒸餾分離成IV及V
(d)...異丁烯與醇VI的醚化作用
(e)‧‧‧移出第三丁醚VII
(f)‧‧‧移出1-丁烯
I‧‧‧C4 烴類的工業混合物
II‧‧‧來自異丁烯轉化的產物
III‧‧‧餘留的C4 烴類
IV‧‧‧1-丁烯及異丁烯餾分
V‧‧‧含有2-丁烯與正丁烷的無異丁烯之餾分
VI‧‧‧醇
VII‧‧‧烷基第三丁醚
VIII‧‧‧來自階段e)的C4 烴類
D-b1‧‧‧K-b1之蒸餾物
D-b3‧‧‧K-b3之蒸餾物
D-c1‧‧‧在K-c1的塔頂上以冷凝所獲得的水相
D-e1‧‧‧K-e1的塔頂產物
D-f1‧‧‧K-f1的蒸餾物,有機相
D-f2‧‧‧低沸騰物
E-b1‧‧‧萃取劑入口
E-b2‧‧‧萃取劑出口
E-e1‧‧‧萃取劑入口
E-e2‧‧‧萃取劑出口
K-b1‧‧‧蒸餾
K-b2‧‧‧萃取塔
K-b3‧‧‧蒸餾
K-c1‧‧‧分離C4 烴類的塔
K-e1...移出醚的塔
K-e2...萃取塔
K-f1...移出1-丁烯的塔
K-f2...異丁烷移出塔
R-a...反應器
R-a1...反應器
R-a2...反應器
R-a3...反應器
R-b2...醚化反應器(比較實例)
R-d1...醚化反應器
S-f1...1-丁烯
S-f2...異丁烷
W-b1...塔底蒸發器
W-b2...冷凝器
W-b3...塔底蒸發器
W-b4...冷凝器
W-c1...塔底蒸發器
W-c2...冷凝器
W-e1...塔底蒸發器
W-e2...冷凝器
W-f1...塔底蒸發器
W-f2...冷凝器
W-f3...塔底蒸發器
W-f4...冷凝器
圖1至6及9為本發明方法可能的具體實施例之圖示。
圖7及8展示在比較用實例中推測的一階段法的變體A。
(a)‧‧‧部分異丁烯轉化成為產物II
(b)‧‧‧移出C4 烴類III
(c)‧‧‧III蒸餾分離成IV及V
(d)‧‧‧異丁烯與醇VI的醚化作用
(e)‧‧‧移出第三丁醚VII
(f)‧‧‧移出1-丁烯
I‧‧‧C4 烴類的工業混合物
II‧‧‧來自異丁烯轉化的產物
III‧‧‧餘留的C4 烴類
IV‧‧‧1-丁烯及異丁烯餾分
V‧‧‧含有2-丁烯與正丁烷的無異丁烯之餾分
VI‧‧‧醇
VII‧‧‧烷基第三丁醚
VIII‧‧‧來自階段e)的C4 烴類

Claims (24)

  1. 一種由至少含有1-丁烯、異丁烯、正丁烷及2-丁烯之C4 烴類的工業混合物I製造1-丁烯的方法,其特徵為下列的方法步驟:a)使工業混合物中存在的異丁烯的一部分反應,得到在標準壓力下在高於30℃沸騰的產物II,其中異丁烯轉化率超過70%,b)藉由熱分離法自階段a)之流出物移出未轉化之C4 烴類III,c)蒸餾分離C4 烴類III成為至少含有1-丁烯與異丁烯的餾分IV及至少含有2-丁烯與正丁烷之實際上無異丁烯的餾分V,其中得自階段c)的餾分IV的體積小於導入階段a)的工業混合物I之體積,d)使餾分IV中存在的異丁烯與醇VI在酸性催化劑的存在下反應,得到第三丁醚VII,e)自階段d)之流出物移出未轉化之C4 烴類VIII,及f)自在e)中所獲得的C4 烴類VIII蒸餾移出1-丁烯。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酸催化的醚化作用係在階段d)中進行,使得至少一個反應階段係以反應性蒸餾的形式進行。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及2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階段d)中酸催化的醚化作用係在至少兩個反應階段中進行,其中至少最後的反應階段係以反應性蒸餾的形式進行。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 中階段d)中的醚化作用所使用的醇為甲醇或乙醇。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C4 烴類中殘餘量的醇係在階段e)中以水的萃取步驟洗出。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C4 烴流中存在的多元不飽和烴類係在先於方法階段a)、b)、c)或d)之一或多者的額外純化階段中催化氫化。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多元不飽和化合物在至少兩個反應階段中氫化,其中至少最後的反應階段係在從0.05至100ppmw之CO存在下進行。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方法階段a)中異丁烯的反應係以水或醇作為反應物而進行,及異丁烯轉化率超過75%。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異丁烯在階段a)中於酸性催化條件下與醇反應,得到烷基第三丁醚類(ATBE),或與水反應,得到第三丁醇(TBA)。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使用離子交換樹脂作為異丁烯與水或醇反應中的酸性催化劑。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及10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所使用的醇為甲醇或乙醇。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0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當異丁烯已在階段a)中與醇反應時,則在階段b)中C4 烴類在第一步驟中與殘餘量的醇一起經由蒸餾而自產物II移出,且醇係在第二步驟中經由萃取而自該C4 烴類III移出。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0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相同的醇用在階段a)及階段d)中。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方法,其中在方法步驟e)的移出C4 烴類VIII之過程中所獲得的第三丁醚VII與過量醇一起全部或部分地送回步驟a)及/或b)中。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及10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當異丁烯已在階段a)中與水反應時,則在階段b)中C4 烴類利用蒸餾而自產物II移出。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當異丁烯已在階段a)中與水反應時,則在階段b)中C4 烴類與少量水一起自TBA/水之混合物移出。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異丁烯在階段a)中轉化成二異丁烯。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方法,其中階段a)中的反應係在酸性催化下完成。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及18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階段a)中的反應係在陽離子交換劑的存在下完成。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至18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所用的陽離子交換劑是酸性氫原子已被週期表的1至12族金屬離子部分交換的陽離子交換劑。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方法,其中階段a)中所使用的離子交換劑的從1至70%之酸性氫原子已被金屬離子交換。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至18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C4 烴類III係在階段b)中利用蒸餾自產物II移出。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異丁烯在階段a)中與甲醛反應,得到4,4-二甲基-1,3-二噁烷或3-甲基-3-丁烯-1-醇。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獲得具有小於5000ppmw之異丁烯含量的1-丁烯。
TW095148571A 2005-12-28 2006-12-22 由c烴類的工業混合物製造1-丁烯的方法 TWI4443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5062700A DE102005062700A1 (de) 2005-12-28 2005-12-28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1-Buten aus technischen Mischungen von C4-Kohlenwasserstoff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36215A TW200736215A (en) 2007-10-01
TWI444364B true TWI444364B (zh) 2014-07-11

Family

ID=38050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48571A TWI444364B (zh) 2005-12-28 2006-12-22 由c烴類的工業混合物製造1-丁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7932428B2 (zh)
EP (1) EP1806330B1 (zh)
JP (1) JP5006644B2 (zh)
KR (1) KR101381841B1 (zh)
CN (1) CN1990438B (zh)
AR (1) AR058872A1 (zh)
BR (1) BRPI0605382B1 (zh)
CA (1) CA2572510C (zh)
DE (1) DE102005062700A1 (zh)
ES (1) ES2433515T3 (zh)
MX (1) MXPA06014685A (zh)
PL (1) PL1806330T3 (zh)
SG (1) SG133583A1 (zh)
TW (1) TWI444364B (zh)
ZA (1) ZA2006108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62699A1 (de) * 2005-12-28 2007-09-06 Oxeno Olefinchemie Gmbh Verfahren zur Feinreinigung von 1-Buten-haltigen Strömen
DE102008007081B4 (de) * 2008-01-31 2018-12-06 Evonik Degussa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n-Buten-Oligomeren und 1-Buten aus technischen Mischungen I von C4-Kohlenwasserstoffen
DE102008040511A1 (de) 2008-07-17 2010-01-21 Evonik Oxeno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Isobuten durch Spaltung von MTBE-haltigen Gemischen
IT1392673B1 (it) * 2009-01-13 2012-03-16 Saipem Spa Procedimento per l'ottenimento di 1-butene ad elevata purezza da miscele idrocarburiche c4
DE102009026582A1 (de) 2009-05-29 2010-12-02 Evonik Oxeno Gmbh Aufbereitung eines 3-Methyl-1-buten-haltigen Gemisches
DE102009027404A1 (de) 2009-07-01 2011-01-05 Evonik Oxeno Gmbh Herstellung von Isobuten durch Spaltung von MTBE
DE102009027406A1 (de) * 2009-07-01 2011-01-05 Evonik Oxeno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geruchsarmen n-Butan
DE102009027405A1 (de) 2009-07-01 2011-01-05 Evonik Oxeno Gmbh Verfahren zur Regeneration eines Katalysators
CN102892729B (zh) * 2010-03-15 2015-08-05 道达尔研究技术弗吕公司 异丁醇在酸性催化剂上的同时脱水和骨架异构化
DE102010042774A1 (de) 2010-10-21 2012-04-26 Evonik Oxeno Gmbh Verfahren zur Aufreinigung von MTBE-haltigen Gemischen sowie zur Herstellung von Isobuten durch Spaltung von MTBE-haltigen Gemischen
DE102011005608A1 (de) 2011-03-16 2012-09-20 Evonik Oxeno Gmbh Mischoxidzusammensetzung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Isoolefinen
EP2583957A1 (de) 2011-10-18 2013-04-24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Lineare Butene aus Isobutanol
DE102012212317A1 (de) 2012-07-13 2014-01-16 Evonik Industries Ag Thioveretherung von Mercaptanen in C4-Kohlenwasserstoffgemischen
DE102012215956A1 (de) 2012-09-10 2014-03-13 Evonik Industries Ag Methanolbehandlung von Alumosilicat-haltigen ATAE-Spaltkatalysatoren
US9284237B2 (en) 2013-12-13 2016-03-15 Uop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cessing hydrocarbons
EA201790928A1 (ru) 2014-11-03 2017-11-30 Басф Се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1,3-бутадиена из n-бутенов путем окислительного дегидрирования
WO2016075065A1 (de) 2014-11-14 2016-05-19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1,3-butadien durch dehydrierung von n-butenen unter bereitstellung eines butane und 2-butene enthaltenden stoffstromes
WO2017093858A1 (en) 2015-11-30 2017-06-08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Methods for producing olefins
CN105777469A (zh) * 2016-05-17 2016-07-20 广州优华过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碳四分离丁烯-1精馏系统中的换热系统及其换热方法和用途
CN109476574B (zh) * 2016-07-28 2020-05-05 利安德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从含c4的料流中除去链烷烃
JP7355728B2 (ja) 2017-07-27 2023-10-03 サビック グローバ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ベスローテン フェンノートシャップ 燃料添加剤を生成する方法
KR102358406B1 (ko) 2017-07-31 2022-02-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라피네이트-2 의 정제 방법
KR102308606B1 (ko) 2017-08-25 2021-10-0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비점 차이가 작은 혼합물의 분리 정제 방법
FR3074802B1 (fr) * 2017-12-13 2019-12-06 IFP Energies Nouvelles Procede d'elimination simultanee d'isobutanal et d'acetone de charges olefiniques par adsorption sur un materiau zeolithique
US11427518B2 (en) 2018-03-19 2022-08-30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Method of producing a fuel additive
KR20200133360A (ko) 2018-03-19 2020-11-27 사빅 글로벌 테크놀러지스 비.브이. 연료 첨가제 제조 방법
SG11202009410PA (en) * 2018-05-07 2020-10-29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Method of producing a fuel additive
CN112135809A (zh) 2018-05-18 2020-12-25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水合单元生产燃料添加剂的方法
US20210347717A1 (en) * 2018-09-07 2021-11-11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mtbe and 1-butene from a c4 feed stream
US12037313B2 (en) 2018-11-20 2024-07-16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rocess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ethylene and at least one of butanol and an alkyl tert-butyl ether
AR120161A1 (es) * 2019-10-07 2022-02-02 Lummus Technology Inc Coproducción de isobutano y buteno-1 de alta pureza a partir de c₄ mixto
EP3964492A1 (en) * 2020-09-05 2022-03-09 Indian Oil Corporation Limited A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tion and separation of alcohols and oligomerization of hydrocarbon feedstock
CN112358375B (zh) * 2020-09-23 2022-09-06 山东齐鲁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两塔双热泵集成的1-丁烯精制节能工艺及装置
WO2022271796A2 (en) * 2021-06-22 2022-12-29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buten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89479A (en) * 1934-05-15 1935-01-29 Dow Chemical Co Treatment of wells
JPS5262206A (en) * 1975-11-17 1977-05-23 Texaco Ag Method of removal of isobutene from c44hydrocarbon mixture by etheration
FR2474024A1 (fr) * 1980-01-23 1981-07-24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butene-1 a partir d'une coupe c4 d'hydrocarbures
JPS5810527A (ja) * 1981-07-11 1983-01-21 Nippon Oil Co Ltd 高純度ブテン−1の分離回収方法
JPS58188825A (ja) * 1982-04-28 1983-11-04 Nippon Oil Co Ltd 高純度ブテン−1の分離回収方法
IT1151182B (it) * 1982-05-20 1986-12-17 Anic Spa Procedimento integrato per la produzione di eteri alchil ter-butilici e butene-1
US4797133A (en) * 1986-12-29 1989-01-10 Uop Inc. Process for recovery of butene-1 from mixed C4 hydrocarbons
FI92319C (fi) * 1992-03-18 1994-10-25 Neste Oy Menetelmä metyylieetterien valmistamiseksi
FR2773558B1 (fr) * 1998-01-14 2000-02-18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Procede pour l'obtention de 1-butene
DE10102082A1 (de) 2000-10-19 2002-05-02 Oxeno Olefinchemie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hochreinem Raffinat II und Methyl-tert.-butylether
DE10113381A1 (de) 2001-02-13 2002-08-14 Oxeno Olefinchemie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hochreinem Diisobuten
DE10231051A1 (de) 2002-07-10 2004-01-22 Oxeno Olefinchemie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hochreinem Methyl-tert.-butylether
DE10302457B3 (de) 2003-01-23 2004-10-07 Oxeno Olefinchemie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utenoligomeren und tert.-Butylethern aus Isobuten-haltigen C4-Ström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76942A (ja) 2007-07-12
EP1806330B1 (de) 2013-08-14
MXPA06014685A (es) 2008-10-09
BRPI0605382A (pt) 2007-10-16
SG133583A1 (en) 2007-07-30
PL1806330T3 (pl) 2014-01-31
BRPI0605382B1 (pt) 2016-03-15
CN1990438B (zh) 2012-07-11
TW200736215A (en) 2007-10-01
ES2433515T3 (es) 2013-12-11
ZA200610806B (en) 2008-06-25
KR20070070124A (ko) 2007-07-03
DE102005062700A1 (de) 2007-07-05
CA2572510C (en) 2014-03-18
EP1806330A1 (de) 2007-07-11
CA2572510A1 (en) 2007-06-28
KR101381841B1 (ko) 2014-04-08
US7932428B2 (en) 2011-04-26
US20070149839A1 (en) 2007-06-28
CN1990438A (zh) 2007-07-04
JP5006644B2 (ja) 2012-08-22
AR058872A1 (es) 2008-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4364B (zh) 由c烴類的工業混合物製造1-丁烯的方法
TWI440623B (zh) 1-丁烯流之精製純化方法
JP5192688B2 (ja) C4炭化水素の工業的混合物からエチル−tert−ブチルエーテルを製造する方法
US8940951B2 (en) Preparation of isobutene by dissociation of MTBE
KR101075384B1 (ko) 이소부텐을 함유하는 c4 스트림으로부터 부텐 올리고머와3급-부틸 에테르의 제조 방법
US7026519B2 (en) Obtaining tert-butanol
TW574196B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methyl tert-butyl and isobutene-free C4-hydrocarbon mixture
JP2007197447A (ja) エタノールの脱水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