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2647B -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Connector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42647B TWI442647B TW100110425A TW100110425A TWI442647B TW I442647 B TWI442647 B TW I442647B TW 100110425 A TW100110425 A TW 100110425A TW 100110425 A TW100110425 A TW 100110425A TW I442647 B TWI442647 B TW I44264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ding
- cable
- joint
- lever
- movab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連接器。
以往以來,作為連接器,如日本專利第3925919號公報(以下稱為專利文獻1)所揭示,具有與形成於FPC、FFC等的電纜的導體接觸之接頭、收容該接頭之殼體、及可轉動地安裝於該殼體之桿者為眾所皆知。
在此專利文獻1,設有用來進行已被插入於殼體之電纜的脫離防止之鎖定機構。具體而言,在電纜形成有鎖定孔,而另外在接頭的前端部分形成有與該鎖定孔卡合之鎖定突起,藉由伴隨桿朝閉方向之轉動,鎖定突起插入至鎖定孔內,來進行電纜的脫離防止。
但,前述以往的技術,由於自一方側將鎖定突起插入至鎖定孔內,故,在電纜的厚度參差不齊或外力作用於鎖定突起之情況時,會有電纜自連接器脫離之虞。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獲得能夠抑制電纜脫離之連接器。
為了達到前述目的,本發明之連接器,係具備:與形成有保持孔之電纜導通連接之導電性的接頭;用來收容該接頭,並且前述電纜被插入於內部之絕緣性的殼體;及可轉動地裝設於該殼體之桿,其特徵為,在前述殼體,設有保持端子,該保持端子具有一對保持端子卡合突部,該一對保持端子卡合突部是自已被插入於該殼體內之電纜的表裏面插入到前述保持孔並加以卡合者。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一邊參照圖面一邊進行詳細說明。在以下的說明中,將電纜插脫方向稱為前後方向X,殼體的長方向(接頭的並設方向:與電纜插脫方向及厚度方向正交之方向)稱為寬度方向Y,殼體的厚度方向(已插入的電纜的厚度方向)稱為上下方向Z進行說明。又,當插入電纜時電纜移動之方向稱為前方,使電纜脫離時電纜移動之方向稱為後方,裝設於殼體之桿位於上部的方式配置連接器之狀態的上方作為上方來規定上下方向。
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係如圖1所示,具備有供FPC、FFC等的具有表面及裏面之薄片狀的電纜2插入的絕緣性的殼體30。
在此薄片狀的電纜2的插入端部2a(參照圖3及圖10),複數個導體2b以預定的等間距露出於寬度方向Y,並且在導體2b的寬度方向Y兩端,形成有保持孔2c。
又,在殼體30的內部,與電纜2的導體2b導通連接之導電性的接頭40以預定的等間距呈複數個並列設置於寬度方向Y,並且在呈複數個並列設置於寬度方向Y之接頭40的寬度方向Y兩端,分別安裝有與接頭40大致相同形狀之保持端子50。
在本實施形態,藉由將此保持端子50卡合於電纜2的保持孔2c,來保持已插入於殼體30內之電纜2。
又,在殼體30,絕緣性的桿60可轉動地被安裝著。具體而言,桿60係如圖6~圖8所示,以在可將電纜2插入於殼體30之開位置(圖6所示的狀態)與將已插入於殼體30之電纜2以接頭40予以夾持的閉位置(圖8所示的狀態)之間進行轉動的方式,安裝於殼體30。
殼體30係以合成樹脂等的絕緣材料所形成,在此殼體30的後部(圖6的左側:電纜插脫方向的脫離側),自後方供電纜2插入之袋狀的電纜承接部(插入口)31形成於上下方向Z的略中間部。
此電纜承接部31係以頂壁部32、底壁部33、及形成於殼體30後部的寬度方向Y兩端之兩側壁部34、34區劃而成,並朝後方開口。
又,在殼體30的前部的寬度方向Y兩端,如圖1所示,形成有比起側壁部34、34位於更靠寬度方向Y外側之前側壁部(一對縱壁部)34a、34a,在此前側壁部34a、34a的內側,形成有底壁部34e。又,在殼體30的前部,形成有以前側壁部34a、34a與底壁部34e區劃而成並朝上方及前方開放之桿裝設部35。在此桿裝設部35,桿60可轉動地裝設著。
且,在桿裝設部35的寬度方向Y兩端部,形成有朝上方及前方開放之軸承部35a,此軸承部35a在殼體30的寬度方向Y上相對向。在本實施形態,軸承部35a係如圖1及圖4所示,以將側壁部34和前側壁部34a連結之連結壁部34f的內側後面34b、底壁部34e的寬度方向Y兩端部的底面34c、及前側壁部34a的內側側面34d區劃而成的。
又,桿60為可收容於殼體30的桿裝設部35之板狀的構件,此桿60也是以合成樹脂等的絕緣材料所形成的。又,如圖1及圖2所示,在桿60的寬度方向Y兩端面的基端側(桿60的一端部側),分別突出形成有樞支軸61。
又,桿60的本體(桿60的他端部側)成為用來將桿60進行開閉操作(轉動操作)之操作部62。
在本實施形態,自殼體30的前方(電纜承接部31相反側),將桿60的寬度方向Y兩端的樞支軸61載置於殼體30的寬度方向Y兩端的軸承部35a並且將保持扣件70安裝於連結壁部(殼體)34f,藉此,能將桿60可開閉(轉動)地安裝於殼體30的桿裝設部35(參照圖1及圖4)。
保持扣件70係如圖4所示,藉由金屬薄板所形成,並且具備朝前後方向延伸之本體部71。又,自本體部71的前部朝下方延設有插入片(插入固定部)71a,並且自本體部71的後部下方延設有支承片71b,在本體部71的前方,彎曲成朝上呈凸狀之爪狀的樞支軸覆蓋部71c朝前方延設著。
又,為了使此樞支軸覆蓋部71c覆蓋樞支軸61的上方及前方(電纜2的插脫方向一端側),將保持扣件70安裝於連結壁部34f、34f。
具體而言,在連結壁部34f、34f,形成有供插入片(插入固定部)71a插入之插通孔(凹部34g),藉由自上方將插入片(插入固定部)71a壓入(插入)至該插通孔(凹部)34g,將保持扣件70安裝於連結壁部34f、34f。
且,在本實施形態,連結壁部34f的後壁部34h插入於形成在插入片(插入固定部)71a與支承片71b之間的凹部71d內,以插入片(插入固定部)71a與支承片71b夾持後壁部34h。
再者,在插入片(插入固定部)71a,於前後方向兩端設有突起71e、71e。又,藉由將此突起71e、71e分別壓入成咬入至插通孔34g的內面(後壁部34h的前面及前壁部34i的後面),來將持扣件70卡止於連結壁部34f、34f。
如此,在本實施形態,藉由以插入片(插入固定部)71a與支承片71b夾持後壁部34h,可抑制該保持扣件70脫離。又,藉由將突起71e、71e分別壓入成咬入至插通孔34g的內面,當在樞支軸覆蓋部71c產生朝上方之荷重時,可抑制該保持扣件70脫離。
又,在本實施形態,如圖4及圖5所示,藉由將保持扣件70安裝於連結壁部34f、34f,使得樞支軸61的外周被樞支軸覆蓋部71c、內側前面34b及底面34c所覆蓋。
因此,樞支軸61朝上方及前方之移動被樞支軸覆蓋部71c所限制,朝後方之移動被內側前面34b所限制,朝下方之移動被底面34c所限制。即,當在樞支軸覆蓋部71c產生朝前方之荷重之際,樞支軸61朝軸承部35a所開放之上方或前方(電纜插脫方向一端側)移動時,藉由以保持扣件70限制該移動,可抑制桿60自殼體30脫離。
又,就算桿60自接頭40脫離,也藉由保持扣件70及殼體30,限制樞支軸61朝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之移動,因此可抑制桿60自殼體30脫離。如此,在本實施形態,不需要藉由將桿卡合於保持扣件並且卡合於接頭來抑制桿自殼體的脫離,能僅以保持扣件70,能抑制桿60自殼體30脫離。
且,在本實施形態,藉由以較樞支軸61的直徑更大之曲率半徑使樞支軸覆蓋部71c彎曲,來將保持扣件70安裝於連結壁部34f、34f之際,在樞支軸覆蓋部71c與樞支軸61之間形成有間隙。即,在本實施形態,保持扣件70安裝於連結壁部34f、34f,使得樞支軸覆蓋部71c能以非接觸狀態覆蓋樞支軸61的上方及前方(電纜2的插脫方向一端側)。因此,可抑制樞支軸61的轉動被阻礙之情況產生,可使樞支軸61圓滑地轉動。其結果,不需要進行為了確保樞支軸61的轉動而進行切削加工等的高精度之尺寸管理。
又,藉由以非接觸狀態覆蓋樞支軸61,使得樞支軸61可旋轉且可滑動地被收容於軸承部35a。
又,在本實施形態,桿60係如上述,以可自圖6所示的開位置轉動至圖8所示的閉位置的方式安裝於殼體30。
又,當桿60位於開位置時,桿60自殼體30的桿裝設部35以起立姿勢立起,桿裝設部35的前側略一半朝殼體30的上方開放(參照圖6)。
此時,可將電纜2插入於殼體30的電纜承接部31。再者,在桿60的操作部62的一端側(桿60位於開位置之狀態時的後側),以傾斜部62a與平坦部62b形成階差,當使桿60朝開方向轉動之際,平坦部62b會抵接至連結壁部34f的內側後面34b的上端部。即,在本實施形態,藉由連結壁部34f的內側後面34b的上端部,限制桿60朝開方向之轉動。
另外,當桿60位於閉位置時,該桿60成為略水平姿勢而被收容於殼體30的桿裝設部35,將已插入於電纜承接部31內的電纜2以接頭40予以夾持(參照圖8)。
接頭40係呈複數個並列設置於殼體30的寬度方向Y,此接頭40藉由將薄板金屬進行沖壓加工來形成的。
又,接頭40自前方插入至殼體30並被固定保持(參照圖6~圖8)。
在本實施形態,在殼體30,收容複數個接頭40之收容部36是以朝前後方向X貫通的方式呈複數個被設置著,各收容部36藉由朝前後方向X延伸之縱壁部37所區隔著。即,在本實施形態,各收容部36係以頂壁部32、底壁部33、及縱壁部37,形成為朝前後方向X貫通,對個別的收容部36自前方插入1個接頭40。
又,如圖6所示,在縱壁部37的後部,形成有朝後方開口之缺口37a,讓薄片狀的電纜2對電纜承接部31之插入不會受到縱壁部37干擾。又,藉由形成於缺口37a的深部(前後方向前側)之深部壁面37b,限制電纜2朝前方(插入方向)之移動。
又,縱壁部37的前部作成為切削成L字狀之形狀,在前後方向X斷面視角,形成為略字狀。又,以縱壁部37的前側面37c與底面37d區劃桿裝設部35。如此,在本實施形態,縱壁部37的前部形成上述的底壁部34e的一部分。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縱壁部37的底面37d形成為較前側壁部34a、34a的底面34c、34c位於若干上方的位置。即,在本實施形態,以寬度方向Y兩端的軸承部35a形成若干深的方式來形成桿裝設部35。
接頭40係如圖6所示,具備有:在底壁部33附近,朝前後方向X延伸之棒狀的固定側接頭部41;及在頂壁部32附近,朝前後方向X,與固定側接頭部41在上下方向(殼體30的厚度方向:電纜2的厚度方向)Z相對向之棒狀的可動側接頭部42。又,固定側接頭部41及可動側接頭部42係各自的前後方向(長方向)X中間部彼此以連結彈簧部43加以連結,形成為略工字狀。
固定側接頭部41係如圖6所示,具備有:沿著底壁部33朝前後方向X後側(固定側接頭部41的一側)延伸之固定側接觸部44;及沿著底壁部33朝前後方向X前側(固定側接頭部41的另一側)延伸之端子臂部45。
又,在固定側接觸部44的前端部,形成有朝上方(已插入的電纜2)突出之固定側接點部44a,此固定側接點部44a與電纜2的導體相接觸。
又,在端子臂部45的前端部,形成有向下突出之止擋器45a。又,此止擋器45a係用來限制接頭40插入至收容部36時之接頭40對殼體30之最大插入量。又,此止擋器45a兼作將連接器1安裝於回路基板6時之表面安裝用的焊接部,較殼體30的底壁部33更朝下方若干突出。
又,在端子臂部45的前端部,設有較縱壁部37的底面37d(桿裝設部35的底壁部)更朝上方突出的略山形的突起部45b,當位於開位置之桿60朝前後方向X前方移動(平行移動)時,桿60與突起部45b相抵接。如此,突起部45b係作為抑制桿60脫離用之止擋器來發揮功能。
又,可動側接頭部42係如圖6所示,具有:延伸頂壁部32朝前後方向X後側(可動側接頭部42的一側)延伸之可動側接觸部46;和沿著頂壁部32朝前後方向X前側(可動側接頭部42的另一側)延伸之彈簧部47。且,在可動側接頭部42之上側中央部,設有突起部42a。
又,在可動側接觸部46的前端部,形成有朝下方(已插入的電纜2)突出之可動側接點部46a,此可動側接點部46a與電纜2的導體相接觸。
在本實施形態,當桿60位於開位置時,固定側接點部44a與可動側接點部46a之間的距離形成與電纜2的厚度大致相同(參照圖6)。又,當在未插入電纜2之狀態下,桿60位於閉位置時,固定側接點部44a與可動側接點部46a之間的距離形成為較電纜2的厚度小。因此,當桿60位於開位置時,能將電纜2插入於殼體30,當桿60位於閉位置時,固定側接點部44a與可動側接點部46a將電纜2予以壓接,而接頭40夾持電纜2。
又,在彈簧部47的下面,形成有供後的桿60的凸輪部64滑接之略圓弧狀的凸輪面47a,在此凸輪面47a的前側,形成有卡合突部(相互地卡合的凹凸部)47d,其具有與該凸輪面47a連設且可供凸輪部64滑接之前端面47b、和與該前端面47b之水平面47c。
且,在本實施形態,頂壁部32係覆蓋可動側接觸部46的全範圍與彈簧部47的後側略一半的範圍。又,當桿60位於開位置的狀態時,以彈簧部47成為不與頂壁部32相接觸的狀態之方式,將接頭40卡止於殼體30。即,在彈簧部47的上面與頂壁部32的下面之間形成間隙。在本實施形態,藉由將接頭40壓入至收容部36內,讓僅設置於可動側接頭部42的上側中央部之突起部42a與頂壁部32相接觸,來使彈簧部47不會與頂壁部32相接觸。
又,在以彈簧部47的頂壁部32所覆蓋的部位(彈簧部47的基部側:後側)與未被彈簧部47的頂壁部32所覆蓋的部位(彈簧部47的前端側:前側)之大致境界部的上部,設有階差部47e。即,如圖6所示,彈簧部47形成為基部的厚度較前端部的厚度更厚。
又,連結彈簧部43具有彈簧性,可彈性地撓曲變形。在本實施形態,連結彈簧部43係在朝上方且後方傾斜的狀態下,將固定側接頭部41及可動側接頭部42予以連結。又,當朝彈簧部47的前端與端子臂部45的前端相對地打開之方向使彈簧部47撓曲變形時,連結彈簧部43會彈性地撓曲變形,使得可動側接頭部42的可動側接觸部46與固定側接頭部41的固定側接觸部44之間隔變小。
又,在呈複數個並列設置於寬度方向Y之接頭40的寬度方向Y兩端,如圖9所示,分別安裝有與接頭40大致相同形狀之保持端子50,藉由此保持端子50來保持已插入於殼體30內之電纜2(參照圖3)。
在本實施形態,接頭40的寬度方向Y兩端的保持端子50係與接頭40同樣地,自前方被收容至殼體30的收容部36內並被固定保持。
此保持端子50係如圖9及圖10所示,具備有:在底壁部33附近,朝前後方向X延伸之棒狀的固定側保持部51;和在頂壁部32附近,朝前後方向X,與固定側保持部51在上下方向(殼體30的厚度方向:電纜2的厚度方向)Z相對向之棒狀的可動側保持部52。又,固定側保持部51及可動側保持部52各自的前後方向(長方向)X中間部彼此以連結彈簧部53加以連結,形成為略工字狀。
固定側保持部51係如圖9及圖10所示,具備有:沿著底壁部33朝前後方向X後側(固定側保持部51的一側)延伸之固定側保持臂54;及沿著底壁部33朝前後方向X前側(固定側保持部51的另一側)延伸之支承臂55。
又,在固定側保持臂54的前端部,形成有朝上方(已插入的電纜2)突出之固定側卡合突部54a,此固定側卡合突部54a自下側(裏面側)插入至形成於電纜2的寬度方向Y兩端之保持孔2c。此保持孔2c係以朝上下方向(厚度方向)Z貫通的方式,設置於與插入至殼體30內的狀態之電纜2的固定側卡合突部54a及後述的可動側卡合突部56a相對應的部位。
又,在支承臂55的前端部,形成有向下突出之止擋器55a。又,此止擋器55a係用來限制當保持端子50插入至收容部36時之保持端子50對殼體30之最大插入量。
且,在支承臂55的前端部,設有較縱壁部37的底面37d(桿裝設部35的底壁部)更朝上方突出的略山形的突起部55b,當位於開位置之桿60朝前後方向X前方移動(平行移動)時,桿60與突起部55b相抵接。如此,突起部55b係作為抑制桿60脫離用之止擋器來發揮功能。
又,可動側保持部52係如圖9及圖10所示,具備有:沿著頂壁部32朝前後方向X後側(可動側保持部52的一側)延伸之可動側保持臂56;和沿著頂壁部32朝前後方向X前側(可動側保持部52的另一側)延伸之彈簧部57。且,在可動側保持部52之上側中央部,設有突起部52a。
又,在可動側保持臂56的前端部,形成有朝下方(已插入的電纜2)突出的可動側卡合突部56a,此可動側卡合突部56a自上側(表面側)插入至電纜2的保持孔2c。再者,如圖3所示,在與電纜2的保持端子50對應之部位,未設有導體2b。
又,在彈簧部57的下面,形成有供後的桿60的凸輪部64滑接之略圓弧狀的凸輪面57a,在此凸輪面57a的前側,形成有卡合突部57d,其具有:與該凸輪面57a連設並可供凸輪部64滑接之前端面57b;和與該前端面57b連設之水平面57c。
再者,雖未圖示,保持端子50也與接頭40同樣地,頂壁部32覆蓋可動側保持臂56的全範圍與彈簧部57的後側略一半範圍。又,當桿60位於開位置的狀態時,將保持端子50卡止於殼體30,使得彈簧部57成為不會與頂壁部32接觸之狀態。即,在彈簧部57的上面與頂壁部32的下面之間形成間隙。
又,在以彈簧部57的頂壁部32所覆蓋的部位(彈簧部57的基部側:後側)與未被彈簧部57的頂壁部32所覆蓋的部位(彈簧部57的前端側:前側)之大致境界部的上部,設有階差部57e。即,如圖9所示,彈簧部57形成為基部的厚度較前端部的厚度更厚。
又,連結彈簧部53具有彈簧性,可彈性地撓曲變形。又,當朝彈簧部57的前端與支承臂55的前端相對地打開的方向使彈簧部57撓曲變形時,連結彈簧部53會彈性地撓曲變形,使得可動側保持部52的可動側保持臂56與固定側保持部51的固定側保持臂54之間隔變小。
且,在本實施形態,如圖9所示,至少當桿60位於開位置時,將保持端子50的固定側卡合突部54a與可動側卡合突部56a之距離D1設定成較接頭40之固定側接觸部44的固定側接點部(前端)44a與可動側接觸部46的可動側接點部(前端)46a之間的距離D2更短。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將接頭40之固定側接觸部44的固定側接點部(前端)44a與可動側接觸部46的可動側接點部(前端)46a之間的距離D2設定成與電纜2的厚度大致相等。因此,保持端子50的固定側卡合突部54a與可動側卡合突部56a之距離(一對卡合突部間的距離)D1係較電纜2的厚度小。
又,在桿60的一端部,如圖1及圖2所示,以與分別設置於接頭40及保持端子50之彈簧部47、57相對應的方式,形成有貫通孔63。且,在桿60的與貫通孔63鄰接之位置,形成有伴隨桿60的轉動而轉動並且滑接於設置在伴隨桿60的轉動而轉動並且與設置在彈簧部47、57之凸輪面47a、57a相滑接的凸輪部64(參照圖6~圖8)。
在本實施形態,凸輪部64具備有略圓柱狀的圓形部64a和與該圓形部64a連設之略長方體狀的方形部64b,在前後方向X斷面視角,形成為略鑰匙孔狀。
又,凸輪部64係與縱壁部37的底面37d(桿裝設部35的底壁部)滑接,具備有:當使桿60朝開閉方向轉動時成為轉動支點(旋轉支點)之轉動承受面(旋轉承受部)64c;和藉由桿60的轉動來與接頭40及保持端子50的彈簧部47、57的凸輪面47a、57a滑接之抵接面(接頭抵接面及保持端子抵接面)64d。
且,在凸輪部64,具備有:當將桿60作成為全開狀態時,抵接於縱壁部37的底面37d(桿裝設部35的底壁部)之第1面64e;和當將桿60作成為全閉狀態時,抵接於縱壁部37的底面37d(桿裝設部35的底壁部)之第2面64f。又,第1面64e與第2面64f所成的角度θ(參照圖7)呈銳角。再者,在本實施形態,將第1面64e與第2面64f所成的角度θ設定成大約77度。又,在第1面64e與第2面64f之間,設有上述的凸輪部64的轉動承受面64c,此轉動承受面64c形成作為小的曲率半徑之圓弧面。再者,在本實施形態,將轉動承受面64c的曲率半徑設定成為大約0.05mm。
又,在本實施形態,凸輪部64係當桿60位於開位置時,如圖6所示,形成為朝橫方向(前後方向X)變得細長,上下方向Z的尺寸形成為較接頭40的彈簧部47與端子臂部45之間隔及彈簧部57與支承臂55之間隔更小。即,當桿60位於開位置時,凸輪部64與彈簧部47、57形成為非接觸狀態。
又,當使桿60朝閉方向(圖7的箭號A方向)轉動時,在轉動成凸輪部64站起的途中,凸輪部64的上下方向Z的尺寸形成為較彈簧部47與端子臂部45之間隔及彈簧部57與支承臂55之間隔更大。
即,當使桿60朝閉方向轉動時,伴隨該桿60的轉動,凸輪部64以轉動承受面64c作為轉動支點進行轉動。又,在桿60朝閉方向轉動的途中,抵接面64d抵接於彈簧部47、57的凸輪面47a、57a,而與凸輪面47a、57a滑接。且,當使桿60朝閉方向轉動時,凸輪部64係使抵接面64d一邊滑接於凸輪面47a、57a一邊轉動,使彈簧部47、57彈性地撓曲變形,使得彈簧部47的前端與端子臂部45的前端之間隔及彈簧部57與支承臂55之間隔相對地打開。又,藉由伴隨彈簧部47、57的撓曲變形,連結彈簧部43、53彈性地撓曲變形,接頭40彈性地撓曲變形成可動側接頭部42的可動側接觸部46與固定側接頭部41的固定側接觸部44之間隔變小,保持端子50彈性地撓曲變形成可動側保持部52的可動側保持臂56與固定側保持部51的固定側保持臂54之間隔變小。藉此,在可動側接點部46a朝固定側接點部44a方向移動,而將可動側接點部46a與固定側接點部44a壓接於電纜2之狀態下,電纜2與接頭40被導通連接。又,可動側卡合突部56a朝固定側卡合突部54a方向移動,電纜2被保持端子50所保持。
如此,凸輪部64係對接頭40附加用來將該接頭40壓接於電纜2之按壓力並且對保持端子50附加用來保持電纜2之按壓力。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在將桿60從開位置到閉位置向閉方向轉動時,到途中為止,凸輪部64的高度會逐漸變高,但當超過預定的轉動量時,凸輪部64的高度會逐漸變低。又,因藉由彈簧部47、57的彈性復元力按壓凸輪部64使得作用於桿60之力矩的作用方向會在使桿60從開位置轉動至閉位置之途中,從開方向朝閉方向改變。
如此,在桿60的轉動途中,藉由縮小凸輪部64的旋轉半徑,或使作用於桿60之力矩的作用方向從開方向朝閉方向改變,來對進行桿60的操作時賦予按壓感。
且,在本實施形態,如上述,形成凸輪部64的轉動承受面(旋轉承受部)64c,使得在桿60的開狀態下抵接於縱壁部37的底面37d(桿裝設部35的底壁部)之第1面64e和在桿60的閉狀態下抵接於縱壁部37的底面37d(桿裝設部35的底壁部)之第2面64f所成的角度θ形成為銳角。因此,可將凸輪部64寬度縮得更窄,能使桿60越容易旋轉。如此,藉由使桿60容易旋轉,當超過預定的轉動量而作用於桿60的力矩之作用方向從開方向朝閉方向改變時,比起以往能夠使桿60迅速地朝閉方向轉動,進而可增大桿操作的按壓感。
又,藉由將轉動承受面(旋轉承受部)64c形成為結合第1面64e與第2面64f之圓弧狀,能夠更圓滑地進行桿操作,並且能夠抑制因桿操作造成轉動承受面(旋轉承受部)64c被切削之情況產生。
再者,自閉方向朝開方向朝轉動時,也能夠賦予同樣的按壓感。
又,在本實施形態,在凸輪部64的圓形部64a,如圖6及圖11所示,形成有卡合於卡合突部47d、57d之卡合凹部(相互地卡合的凹凸部)64g。此卡合凹部64g是由可與卡合突部47d、57d的前端面47b、57b抵接之側面64h、和可與卡合突部47d、57d的水平面47c、57c抵接之圓弧面64i所形成。又,藉由前端面47b、57b與側面64h抵接,並且水平面47c、57c與圓弧面64i抵接,使卡合突部47d、57d與卡合凹部64g相互卡合(參照圖12)。
即,在本實施形態,卡合突部47d、57d的前端面47b、57b限制桿60朝前方,卡合突部47d、57d的水平面47c、57c限制桿60朝上方移動。再者,亦可構成為使前端面47b、57b與側面64h及水平面47c、57c與圓弧面64i相互地形成面接觸。藉此,可進一步提高卡合突部47d、57d與卡合凹部64g之卡合精度。
又,在本實施形態,在彈簧部47、57與凸輪部64設有相互地卡合的凹凸部(卡合突部47d、57d與卡合凹部64g),但此卡合突部47d、57d與卡合凹部64g在通常的桿60的開閉操作時不會相互卡合(參照圖6)。
又,當桿60的開閉操作時、非使用狀態(未插入有電纜2之狀態)等時,朝向前方之荷重會施加於開狀態的桿60,桿60呈開狀態狀態下朝前方且朝上方移動(朝桿60對接頭40脫離的方向相對移動),而超越過略山形的突起部45b、55b之情況時,使卡合突部47d、57d與卡合凹部64g卡合,來抑制桿60自殼體30脫離的情況產生(參照圖11及圖12)。
如此,非在已經卡合的狀態下抑制桿60自殼體30脫離,而是藉由過度的負荷造成桿60朝脫離方向相對移動時予以卡止,不僅可提高桿60的脫離阻止效果之可靠性,非單純的卡止,而是藉由凹凸部(卡合突部47d與卡合凹部64g)相互地卡合,能夠更進一步抑制桿60自殼體30脫離。
又,在朝前方的荷重施加於開狀態的桿60之情況,藉由卡合突起47d的前端面47b與卡合凹部64g的側面64h,限制桿60朝前方移動,並且藉由水平面47c與圓弧面64i,限制桿朝上方移動,藉此,能夠更進一步提高桿60的脫離阻止效果。
該結構之桿60朝殼體30之安裝是以下述方式進行。
首先,使彈簧部47、57的前端插通於桿60的貫通孔63,並且從彈簧部47的前端與端子臂部45的前端之間及彈簧部57的前端與支承臂55的前端之間,即,水平面47c與突起部45b之間及水平面57c與突起部55b之間插入凸輪部64。
然後,將桿60的寬度方向Y兩端的樞支軸61載置於殼體30的寬度方向Y兩端的軸承部35a並且將保持扣件70安裝於連結壁部34f,藉此,桿60可開閉(轉動)地安裝於殼體30的桿裝設部35。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當桿60位於開位置時,藉由將凸輪部64朝橫方向(前後方向X)作成細長,使得當將彈簧部47、57的前端插通於貫通孔63時,即,使貫通孔63與彈簧部47、57的前端相對向的狀態時,在水平面47c、57c與突起部45b、55b之間相對向的凸輪部64的厚度變小。因此,當從水平面47c、57c與突起部45b、55b之間插入凸輪部64時,變得不需要以大的力來壓入,能夠容易將凸輪部64予以插入。
其次,依據圖6~圖10說明關於次當關閉桿60時之接頭40及保持端子50的動作。
首先,當桿60位於開位置時,如圖6所示,可動側接頭部42的彈簧部47接近殼體30的頂壁部32,但不與頂壁部32接觸。即,可動側接頭部42的彈簧部47與頂壁部32形成為具有間隙而分離之狀態。此時,桿60的凸輪部64與彈簧部47的凸輪面47a形成為非卡合狀態。又,雖未圖示,可動側保持部52的彈簧部57也形成為同樣的狀態。即,可動側保持部52的彈簧部57與頂壁部32形成為具有間隙而分離之狀態,並且桿60的凸輪部64與彈簧部57的凸輪面57a形成為非卡合狀態。
其次,將電纜2插入至殼體30內。此時,由於接頭40之固定側接觸部44的固定側接點部(前端)44a與可動側接觸部46的可動側接點部(前端)46a之間的距離D2與電纜2的厚度大致相同,故,可抑制在電纜2與接頭40之間產生摩擦力,能將電纜2圓滑地插入至殼體30內。又,由於保持端子50的固定側卡合突部54a與可動側卡合突部56a之距離(一對卡合突部間的距離)D1較電纜2的厚度更小,故,當將電纜2插入至殼體30內時,固定側卡合突部54a及可動側卡合突部56a自電纜2的表裏面插入到保持孔2c。藉此,藉由保持端子50,將電纜2予以暫時保持。再者,在本實施形態,藉由在接頭40的寬度方向Y兩端個別設有1個保持端子50,可極力地抑制在電纜2與保持端子50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力之增加,能夠極力地抑制電纜2對殼體30內之圓滑插入作業被保持端子50所阻礙的情況產生。
又,在已將電纜2插入於殼體30內之狀態下,使桿60朝以箭號A所示的順時鐘轉動時,接頭抵接面64d會如圖7所示,抵接於彈簧部47的凸輪面47a,而與凸輪面47a滑接。且,當使桿60朝閉方向轉動時,凸輪部64一邊使接頭抵接面64d與凸輪面47a滑接一邊進行轉動,使彈簧部47彈性地撓曲變形成接頭40的彈簧部47的前端與端子臂部45的前端之間隔相對地打開。再者,在桿60朝閉方向轉動的途中,彈簧部47的略中間部會與頂壁部32接觸。又,在保持端子50也進行同樣的動作,在桿60朝閉方向轉動的途中,撓曲變形後的彈簧部57之略中間部會與頂壁部32接觸。
然後,伴隨彈簧部47的撓曲變形,連結彈簧部43也會彈性地撓曲變形。如此,藉由使彈簧部47及連結彈簧部43撓曲,使得接頭40彈性地撓曲變形成可動側接頭部42的可動側接觸部46與固定側接頭部41的固定側接觸部44之間隔(可動側接點部46a與固定側接點部44a之距離)變小。即,可動側接點部46a朝固定側接點部44a方向移動。其結果,電纜2在可動側接點部46a與固定側接點部44a壓接之狀態下,與接頭40導通連接。
此時,在保持端子50,如圖10所示,當已將彈簧部57及連結彈簧部53撓曲時,彈性地撓曲變形成可動側保持部52的可動側保持臂56與固定側保持部51的固定側保持臂54之間隔(可動側卡合突部56a與固定側卡合突部54a之距離D1)變小。其結果,形成為可動側卡合突部56a及固定側卡合突部54a自電纜2的表裏面側更進一步插入到保持孔2c之狀態。即,可更進一步增大可動側卡合突部56a及固定側卡合突部54a與保持孔2c之卡合精度,保持端子50可穩固地保持電纜2。
如此,在本實施形態,將保持端子50的形狀作成為與接頭40的形狀大致相同的形狀,藉由桿60的轉動,使得可動側卡合突部56a及固定側卡合突部54a之間的距離(一對卡合突部間的距離)D1改變。即,藉由桿60的轉動,進行可動側卡合突部56a及固定側卡合突部54a朝保持孔2c之卡合。
又,在本實施形態,當使桿60朝閉方向轉動,而使彈簧部47、57的全體朝頂壁部32的方向撓曲時,在桿60朝閉方向轉動的途中,彈簧部47、57的略中間部會與頂壁部32接觸。
又,如圖13所示,當使桿60朝閉方向轉動,而使彈簧部47的全體朝頂壁部32的方向撓曲時,若彈簧部47不與頂壁部32接觸,則會有彈簧部47及可動側接觸部46的撓曲所產生之應力集中於連結彈簧部43,造成連結彈簧部43疲乏之虞產生。再者,在保持端子50,也同樣地會有連結彈簧部53疲乏之虞產生。
但,如本實施形態,藉由在桿60朝閉方向轉動的途中,使彈簧部47的略中間部與頂壁部32接觸,當可動側接頭部42產生撓曲時,亦可將接頭40的撓曲所產生的應力集中於彈簧部47與頂壁部(殼體30內壁)32接觸之接觸部位。其結果,能夠分散施加於連結彈簧部43之應力,可減少應力集中於將可動側接頭部42與固定側接頭部41予以連結之連結彈簧部43的局部,能夠抑制連結彈簧部43疲乏。
又,藉由在桿60朝閉方向轉動的途中,使彈簧部57的略中間部與頂壁部32接觸,當可動側保持部52產生撓曲時,亦可將因保持端子50的撓曲所產生之應力集中於彈簧部57與頂壁部(殼體30內壁)32接觸之接觸部位。其結果,能夠分散施加於連結彈簧部53之應力,可減少應力集中於將可動側保持部52與固定側保持部51予以連結之連結彈簧部53的局部,能夠抑制連結彈簧部53疲乏。
又,當進一步使桿60朝閉方向轉動時,會在彈簧部47、57的略中間部與頂壁部32接觸的狀態下,桿60轉動到閉位置。即,在本實施形態,在將桿60朝閉方向轉動,使可動側接點部46a與固定側接點部44a壓接於電纜2之狀態下,彈簧部47的略中間部會與頂壁部32接觸(參照圖8)。又,雖未圖示,保持端子50也與接頭40同樣地,在使桿60朝閉方向轉動,讓保持端子50保持著電纜2之狀態下,彈簧部57的略中間部會與頂壁部32接觸。
因此,在連接器1使用時(使桿60轉動至閉位置,將接頭40及保持端子50壓接於電纜2之狀態時),能夠分散施加於連結彈簧部43、53之應力,因此,可提升連接器1的製品壽命。
且,在本實施形態,如圖7及圖8所示,設置於彈簧部47、57的略中間部之階差部47e、57e附近的基部側會與頂壁部32接觸(在圖7及圖8,雖顯示接頭40,但保持端子50也相同)。即,在彈簧部47、57與頂壁部32接觸後,較階差部47e、57e更前端側之厚度薄的部分會朝上方撓曲變形。
如此,藉由以階差部47e、57e作為基點使彈簧部47、57撓曲,能夠更有效率地使應力集中於彈簧部47、57。因此,能夠更進一步抑制連結彈簧部43、53疲乏。
如以上所說明,在本實施形態,在電纜2設置保持孔2c,並且將具有自電纜2的表裏面插入並卡合之可動側卡合突部56a及固定側卡合突部54a(一對卡合突部)的保持端子50設置於殼體30。因此,保持端子50的可動側卡合突部56a及固定側卡合突部54a(一對卡合突部)自表裏面插入到電纜2的保持孔2c並卡合。因此,即使在電纜2的厚度參差不齊或外力作用於電纜2之情況,也能夠作成使電纜2不易脫離。即若依據,本實施形態,能夠抑制電纜2自連接器1脫離。
又,在本實施形態,將保持端子50的形狀作成為與接頭40的形狀大致相同的形狀,藉由桿60的轉動,使得可動側卡合突部56a與固定側卡合突部54a之間的距離(一對卡合突部間的距離)D1改變。即,藉由桿60的轉動,進行可動側卡合突部56a及固定側卡合突部54a朝保持孔2c之卡合。因此,不需要個別地進行藉由保持端子50所進行之電纜2的保持用的操作與接頭40的導通連接,可提升連接器1的操作性。
又,在本實施形態,至少當桿60位於開位置時,將保持端子50的固定側卡合突部54a與可動側卡合突部56a之距離D1設定成較接頭40之固定側接觸部44的固定側接點部(前端)44a與可動側接觸部46的可動側接點部(前端)46a之間的距離D2更短。因此,當保持端子50的連結彈簧部53及接頭40的連結彈簧部43各自撓曲時,在接頭40的可動側接點部46a與導體2b接觸前,能使保持端子50的可動側卡合突部56a卡合於保持孔2c。因此,當使接頭40的可動側接點部46a與導體2b接觸之際,能夠更確實地抑制電纜2之位置偏移。
又,在本實施形態,將保持端子50的固定側卡合突部54a與可動側卡合突部56a之距離D1設定成較電纜2的厚度更小。又,當將電纜2插入到殼體30內時,固定側卡合突部54a及可動側卡合突部56a(一對卡合突部)自電纜2的表裏面被插入到保持孔2c,藉由保持端子50,將電纜2予以暫時保持。因此,即使為桿60位於開位置的狀態,也能抑制電纜2脫離的情況產生,因此,當進行桿60的開閉操作時,能夠更確實地抑制電纜2位移。
以上,說明了關於本發明的理想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不限於前述實施形態,可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亦可為下述結構,即,將保持端子連結於與桿不同之其他操作部材,藉由與桿操作不同的操作來與保持孔卡合。
又,保持端子的形狀不限於前述實施形態所示者,能夠作成為各種形狀。
又,殼體、桿、凸輪部、其他細部的規格(形狀、大小、配置等)亦可適宜地進行變更。
1...連接器
2...電纜
2a...插入端部
2b...導體
2c...保持孔
6...電路基板
30...殼體
31...電纜承接部
32...頂壁部
33...底壁部
34...側壁部
34a...前側壁部
34b...內側後面
34c...底面
34d...內側側面
34e...底壁部
34f‧‧‧連結壁部
34g‧‧‧插通孔
34h‧‧‧後壁部
35‧‧‧桿裝設部
35a‧‧‧軸承部
36‧‧‧收容部
37‧‧‧縱壁部
37a‧‧‧缺口
37b‧‧‧深部壁部
37c‧‧‧前側面
37d‧‧‧底面
40‧‧‧接頭
41‧‧‧固定側接頭部
42‧‧‧可動側接頭部
42a‧‧‧突起部
43‧‧‧連結彈簧部
44‧‧‧固定側接觸部
44a‧‧‧固定側接點部
45‧‧‧端子臂部
45a‧‧‧止擋器
45b‧‧‧突起部
46‧‧‧可動側接觸部
46a‧‧‧可動側接點部
47‧‧‧彈簧部
47a‧‧‧凸輪面
47b‧‧‧前端面
47c‧‧‧水平面
47d‧‧‧卡合突部
50‧‧‧保持端子
51‧‧‧固定側保持部
52‧‧‧可動側保持部
52a‧‧‧突起部
53‧‧‧連結彈簧部
54‧‧‧固定側保持臂
54a‧‧‧固定側卡合突起
55‧‧‧支承臂
55a‧‧‧止擋器
55b‧‧‧突起部
56‧‧‧可動側保持臂
56a‧‧‧可動側卡合突起
57‧‧‧彈簧部
57a‧‧‧凸輪面
57b‧‧‧前端面
57c‧‧‧水平面
57d‧‧‧卡合突部
57e‧‧‧階差部
60‧‧‧桿
61‧‧‧樞支軸
62...操作部
64...凸輪部
64a...圓形部
64b...方形部
64c...轉動承受部
64d...抵接面
64e...第1面
64f...第2面
64g...卡合凹部
64h...側面
64i...圓弧面
70...保持扣具
71...本體部
71a...插入片
71b...支承片
71c...樞支軸覆蓋部
71d...凹部
71e...突起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全體斜視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桿的底面圖。
圖3係顯示保持著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電纜的狀態之局部切斷斜視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保持扣件覆蓋樞支軸之狀態的局部切斷斜視圖。
圖5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保持扣件的圖,(a)為顯示桿位於開位置之狀態的斷面圖,(b)為顯示桿處於轉動途中之狀態的斷面圖,(c)為顯示桿位於閉位置之狀態的斷面圖。
圖6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圖,顯示桿位於開位置之狀態的斷面圖。
圖7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圖,顯示桿處於轉動途中之狀態的斷面圖。
圖8係顯示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圖,顯示桿位於閉位置之狀態的斷面圖。
圖9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保持端子及接頭的斜視圖。
圖10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保持端子的動作之圖,(a)為顯示桿位於開位置之狀態的斷面圖,(b)為顯示桿位於閉位置之狀態的斷面圖。
圖11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桿朝脫離方向移動之狀態的斷面圖。
圖12係放大圖11的一點鏈線部之圖。
圖13係作為本發明的比較例加以顯示的連接器的斷面圖。
1...連接器
2...電纜
2a...插入端部
2b...導體
2c...保持孔
30...殼體
32...頂壁部
33...底壁部
34...側壁部
34a...前側壁部
34f...連結壁部
50...保持端子
51...固定側保持部
52...可動側保持部
54...固定側臂部
54a...固定側卡合突起
56...可動側保持臂
56a...可動側卡合突起
60...桿
62...操作部
70...保持扣具
Claims (5)
- 一種連接器,係具備有:與形成有保持孔之電纜導通連接的導電性的接頭;用來收容該接頭,並且前述電纜被插入於內部之絕緣性的殼體;及可轉動地裝設於該殼體之桿,其特徵為:在前述殼體,設有保持端子,該保持端子具有一對卡合突部,該一對卡合突部是自被插入於該殼體內的電纜的表裏面插入到前述保持孔並加以卡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保持端子具備有:棒狀的固定側保持部;與前述固定側保持部對向設置之棒狀的可動側保持部;及將前述固定側保持部與前述可動側保持部以長方向的中間部彼此予以連結之連結彈簧部,在前述固定側保持部的一側設有固定側保持臂,而在另一側設有支承臂,並且在前述可動側保持部的一側設有與前述固定側保持臂相對向之可動側保持臂,而在另一側設有與前述支承臂相對向之彈簧部,前述一對卡合突部係與前述固定側保持臂在前述可動側保持臂的前端側被對向設置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接頭具備有:棒狀的固定側接頭部;與前述固定側接頭部對向設置之棒狀的可動側接頭部;及將前述固定側接頭部與前述可動側接頭部以長方向的中間部彼此予以連結之連結彈簧部,在前述固定側接頭部的一側設有固定側接觸部,而在另一側設有支承臂部,並且,在前述可動側接頭部的一側設有與前述固定側接觸部相對向的可動側接觸部,而在另一側設有與前述支承臂部相對向之彈簧部,將前述保持端子的前述一對卡合突部間的距離設定成較前述接頭之固定側接觸部的前端與前述可動側接觸部的前端之間的距離更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連接器,其中,將前述保持端子的前述一對卡合突部間的距離設定成較前述電纜的厚度更小,當將前述電纜插入至前述殼體內時,前述一對卡合突部自前述電纜的表裏面被插入到前述保持孔,藉由前述保持端子將前述電纜予以暫時保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連接器,其中,藉由前述桿的轉動,改變前述一對卡合突部間的距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89700A JP4951086B2 (ja) | 2010-04-08 | 2010-04-08 | 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23013A TW201223013A (en) | 2012-06-01 |
TWI442647B true TWI442647B (zh) | 2014-06-21 |
Family
ID=44982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10425A TWI442647B (zh) | 2010-04-08 | 2011-03-25 | Connector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951086B2 (zh) |
KR (2) | KR101196554B1 (zh) |
CN (1) | CN102255197B (zh) |
TW (1) | TWI44264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92929B2 (ja) | 2012-06-11 | 2014-01-22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14022279A (ja) * | 2012-07-20 | 2014-02-03 | Panasonic Corp |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組立体で用いられるケーブル |
WO2014171900A1 (en) * | 2013-04-18 | 2014-10-23 | Fci Connectors Singapore Pte Ltd | Low profile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
JP6437182B2 (ja) * | 2013-05-17 | 2018-12-12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5624191B2 (ja) * | 2013-08-27 | 2014-11-12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512551B2 (ja) * | 2015-06-26 | 2019-05-15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組立体で用いられるケーブル |
JP6575898B2 (ja) | 2015-06-26 | 2019-09-18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107591633B (zh) * | 2016-07-06 | 2020-05-15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7768913B (zh) * | 2016-08-15 | 2021-06-22 | 申泰公司 | 用于互连系统的防退出闩扣 |
US11196195B2 (en) | 2017-04-10 | 2021-12-07 | Samtec, Inc. | Interconnect system having retention features |
JP7033727B2 (ja) | 2017-08-09 | 2022-03-11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19102292A (ja) * | 2017-12-04 | 2019-06-2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D886066S1 (en) | 2017-12-06 | 2020-06-02 | Samtec, Inc. | Securement member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79989B2 (ja) * | 2003-08-29 | 2010-06-09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595561B2 (ja) * | 2005-01-26 | 2010-12-08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中継用コネクタ |
JP4750529B2 (ja) * | 2005-10-25 | 2011-08-17 |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07242393A (ja) * | 2006-03-08 | 2007-09-20 | Taiko Denki Co Ltd | ノンジフ式コネクタの組立て体 |
JP4199271B2 (ja) * | 2006-08-23 | 2008-12-17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08053123A (ja) | 2006-08-25 | 2008-03-06 | Jst Mfg Co Ltd | Fpc用コネクタ |
JP4956339B2 (ja) * | 2007-09-07 | 2012-06-20 |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装置 |
JP4548803B2 (ja) * | 2008-04-24 | 2010-09-22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
JP4989741B2 (ja) * | 2010-02-26 | 2012-08-01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JP4980438B2 (ja) * | 2010-02-26 | 2012-07-18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JP4996705B2 (ja) * | 2010-02-26 | 2012-08-08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
2010
- 2010-04-08 JP JP2010089700A patent/JP4951086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3-25 TW TW100110425A patent/TWI442647B/zh active
- 2011-04-06 CN CN201110087839.XA patent/CN102255197B/zh active Active
- 2011-04-07 KR KR1020110032242A patent/KR10119655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
- 2012-05-17 KR KR1020120052634A patent/KR10126870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20060803A (ko) | 2012-06-12 |
JP2011222273A (ja) | 2011-11-04 |
CN102255197B (zh) | 2015-02-25 |
KR20110113149A (ko) | 2011-10-14 |
JP4951086B2 (ja) | 2012-06-13 |
KR101268708B1 (ko) | 2013-05-28 |
KR101196554B1 (ko) | 2012-11-01 |
CN102255197A (zh) | 2011-11-23 |
TW201223013A (en) | 2012-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42647B (zh) | Connector | |
TWI442633B (zh) | Connector | |
TWI442635B (zh) | Connector | |
WO2016047251A1 (ja) |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
US9203186B2 (en) | Lever-type connector, wire cover | |
US8337234B2 (en) | Locking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KR101478042B1 (ko) | 커넥터 | |
TWI548148B (zh) | 連接器 | |
TW200849727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2009064577A (ja) | コネクタ | |
TWI442636B (zh) | Connector | |
TW202131570A (zh) | 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 |
TWI442646B (zh) | Connector | |
JPWO2018012243A1 (ja) | コネクタ | |
JP6464292B2 (ja) |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
TWI460930B (zh) | Connector | |
JP6891699B2 (ja) | 嵌合検知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雌コネクタ | |
JP6891700B2 (ja) | 嵌合検知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雌コネクタ | |
TW202401922A (zh) | 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 |
JP3988984B2 (ja)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