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9381B - To prevent the part of the paste attached to the extinction hard coating - Google Patents

To prevent the part of the paste attached to the extinction hard coatin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9381B
TWI439381B TW99144481A TW99144481A TWI439381B TW I439381 B TWI439381 B TW I439381B TW 99144481 A TW99144481 A TW 99144481A TW 99144481 A TW99144481 A TW 99144481A TW I439381 B TWI439381 B TW I4393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heet
transfer
matte
rele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44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9163A (en
Inventor
Akihiro Maeda
Shinichiro Okuhara
Shinichi Kitamura
Kenta Hamai
Original Assignee
Nissha Print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a Printing filed Critical Nissha Printing
Publication of TW201139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9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9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9381B/zh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ecoration By Transfer Pictures (AREA)

Description

防止印漿附著之部分消光硬塗轉印片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轉印片,其係使用於將在基體片所積層的著色層或圖樣層轉印至物品的表面者,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不會從基體片剝離的消光層及被覆該消光層的硬塗層之轉印片。
發明背景
使用轉印片來保護或裝飾如塑膠零件和外部裝飾品的物品表面之方法係先前已知。轉印片係在含有支撐體亦即基體片的剝離片上設置轉印層而成之構造,且該轉印層會從基體片被轉印至物品表面。被轉印至物品表面之轉印層,其係層狀地積層樹脂和圖案而成之積層體,且在物品表面形成保護被覆和裝飾被覆。
基體片係轉印層的支撐構件,同時亦是裝飾表面形成構件。因為轉印後,轉印層鄰接基體片的面係成為裝飾物品的最外側面。當裝飾物品被要求消光的外觀時,係在基體片的表面上進行微細凹凸的形成。因此,例如在基體片的面上設置在表面形成微細的凹凸之消光層。
在轉印時,雖然具有微細凹凸的消光層之表面係顯示脫模性,但是消光層本身並不會從基體片剝離。因此,在成為轉印層的最外側的層之表面係形成微細凹凸,來對裝飾物品提供消光的外觀。
裝飾物品的外觀被要求有光亮部分及消光部分的兩者時,係在基體片表面的一部分形成消光層。第3圖係模式性顯示在基體片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消光層的狀態之剖面圖。在基體片3的面上係存在消光層4反光亮區域31。
另一方面,在重視對裝飾物品的保護功能之用途上,係在轉印層的最外側設置硬塗層。所謂硬塗層係指含有交聯樹脂且顯示高硬度之被覆層。此種情況,硬塗層係鄰接基體片上的消光層且以覆蓋消光層的方式形成。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一種轉印片,其具有剝離片及轉印層,該剝離片係具有:基體片;及消光層,其係形成於該基體片的面上且不會從基體片剝離;而該轉印層係具有:硬塗層,其係被覆該消光層;圖樣層,其係形成於該硬塗層的面上;及接著層。
在本說明書所謂「不會從基體片剝離之消光層」,係指將轉印層轉印至被裝飾物品時,不會從基體片剝離,而能夠從轉印層剝離之消光層。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1-260596
消光層的圖案係例如能夠藉由印刷用以形成消光層的消光油墨或消光塗料來形成。消光層係有必要對轉印層的最外側面顯示脫模性。因此,消光層係以硬度比轉印層的最外側層高為佳。例如,當轉印層的最外側層為硬塗層時,用以形成消光層的油墨或塗料係含有比硬塗層硬的熱硬化性樹脂。
但是,熱硬化性樹脂具有在進行印刷的過程中吸收熱量等而進行硬化之性質。在印刷油墨所含有的樹脂產生硬化時,油墨的印刷適合性低落且印刷品質亦低落。例如,在使用含有熱硬化性樹脂的油墨進行凹版印刷時,在版的凸部容易殘留油墨,致使版頭及印刷物產生印漿附著。
第4圖係將第3圖的轉印片的光亮區域放大而成之剖面圖。在基體片3的面上、光亮區域31的一部分存在有印漿附著41。因為印漿附著41的表面構造係被轉印至轉印層的最外側面,結果,裝飾物品的光亮區域之品質低落。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先前的問題,其目的係關於一種轉印片,其具有不會從基體片剝離的部分消光層、及被覆該部分消光層的硬塗層,即便在基體片的光亮區域形成印漿附著時,其表面構造會防止轉印至轉印層的最外側面。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轉印片,其具有剝離片及轉印層,該剝離片具有:基體片;消光層,其係形成於該基體片面上的一部分且不會從基體片剝離;及脫模層,其係形成於該基體片及消光層的面上;而該轉印層係具有形成於該脫模層的面上之硬塗層。
在某一形態,前述消光層係使用凹版印刷法形成者。
在某一形態,前述消光層係含有熱硬化性樹脂。
在某一形態,前述脫模層的厚度為0.5~20μm。
在某一形態,前述剝離片係更具有在基體片與消光層之間所形成的基底脫模層。
在某一形態,前述基底脫模層係含有調平劑。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轉印片的製造方法,其包含:在基體片的面上的一部分形成不會從基體片剝離的消光層之步驟;在該基體片及消光層的面上形成脫模層之步驟;及在該脫模層的面上形成硬塗層之步驟。
本發明的轉印片係藉由脫模層被覆在基體片的光亮區域所形成的印漿附著,能夠防止印漿附著的表面構造被轉印至轉印層的最外側面。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模式性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轉印片的構造之剖面圖。
第2圖係模式性顯示本發明的另外實施形態之轉印片的構造之剖面圖。
第3圖係模式性顯示在基體片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消光層的狀態之剖面圖。
第4圖係將第3圖的轉印片的光亮區域放大而成之剖面圖。
第5圖係顯示在第4圖的光亮區域形成有脫模層的狀態之剖面圖。
第6圖係將在實施例1所得到之形成有消光層的基體片表面部分地放大而成之照片。
第7圖係將在實施例1所得到之轉印品的表面部分地放大而成之照片。
第8圖係將在實施例2所得到之形成有消光層的基體片表面部分地放大而成之照片。
第9圖係將在實施例2所得到之轉印品的表面部分地放大而成之照片。
第10圖係將在比較例1所得到之轉印品的表面部分地放大而成之照片。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轉印片
第1圖係模式性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轉印片的構造之剖面圖。在鄰接剝離片1的一面,設置有轉印層2。剝離片1係具有:基體片3;消光層4,其係部分地形成於該基體片面上;及脫模層5,其係形成於該基體片3及該消光層4的面上。
轉印層2係具有形成於該脫模層5的面上之硬塗層7,且按照必要具有接著層8。雖然未表示,轉印層係按照必要可具有著色層、圖樣層、錨固層及金屬薄膜等。
例如,著色層係用以將被裝飾物品的底色遮蔽且將被裝飾物品著色之層。著色層係鄰接基體片側之層,例如,能夠使油墨或塗料展開附著在硬塗層7的表面。
作為著色層的黏合劑之合成樹脂,以選自由聚乙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胺甲酸酯系樹脂、聚乙烯基縮醛系樹脂、聚酯聚胺甲酸酯系樹脂、纖維素酯系樹脂、醇酸樹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熱可塑胺甲酸酯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丙烯酸酯系樹脂、氯化橡膠系樹脂、氯化聚乙烯系樹脂、及氯化聚丙烯系樹脂所組成群組之至少1種的合成樹脂為佳。
作為著色層的著色劑,可舉出顏料或染料。著色層的著色劑能夠使用在著色彩飾片用途,以往所使用的種類。較佳著色劑之具體例,可舉出(1)靛藍、茜素、紅花素、花色苷(anthocyanin)、類黃酮、紫草寧(shikonin)等的植物色素、(2)偶氮、二苯并哌喃(xanthene)、三苯基甲烷等的食用色素、(3)黃土、綠土等的天然無機顏料、(4)丙烯酸系、胺甲酸酯系等的無機顏料、(5)碳酸鈣、氧化鈦、鋁色澱、茜草色澱(madder lake)、胭脂蟲紅色澱(cochineal lake)等。
為了形成著色層,可使用由將金屬薄膜細片分散在黏合劑樹脂中且具有鏡面狀金屬光澤的油墨(以下稱為高亮性油墨)所構成之高亮性油墨層。相對於油墨中的不揮發分,金屬薄膜細片的含量係以3~60質量%的範圍為佳。使用金屬薄膜細片作為顏料之高亮性油墨,將該油墨印刷或塗布時,相對被塗物表面,金屬薄膜細片係在平行方向配向之結果,能夠得到高亮度的鏡面狀金屬光澤。
又,圖樣層係顯示文字或圖案之層。圖樣層的成分及形成方法,係除了形成按照圖樣的圖案狀以外係與著色層同樣。
而且,著色層係形成在轉印片的內側表面之中欲使其黏接在被裝飾物品的部分。亦即,欲使內側表面整體黏接被裝飾物品時,係在其表面整體形成接著層。又,欲使內側表面之中的一部分黏接被裝飾物品時,係在其中的一部分形成接著層。
作為接著層的構成材料,係只要是對被裝飾物品能夠得到充分的接著性,沒有特別限定。將接著層加熱壓黏在被裝飾物品時,作為接著層的構成材料,可適當地選擇具有感熱性、感壓性之合成樹脂。
例如,被裝飾物品的表面部分的構成材料係聚丙烯酸系樹脂時,作為接著層的構成材料係以使用聚丙烯酸系樹脂為佳。又,例如,被裝飾物品的表面部分的構成材料係聚苯醚共聚物、聚苯乙烯系共聚物、聚碳酸酯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摻合樹脂時,作為接著層的構成材料可適當地選擇採用與該等樹脂具有親和性的聚丙烯酸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等。
而且,例如,被裝飾物品的表面部分的構成材料係聚丙烯樹脂時,作為接著層的構成材料,係能夠使用氯化聚烯烴樹脂、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環化橡膠、香豆酮-茚樹脂(coumarone-indene resin)。
接著層的厚度係以0.5μm~50μm為佳。接著層的厚度為0.5μm以上時,能夠更容易且確實地得到充分的接著性。接著層的厚度為50μm以下時,在將轉印片固定在被裝飾物品後容易乾燥,乃是較佳。
構成轉印層的層之中,各樹脂層的形成係沒有特別限定,能夠使用先前同樣的方法來進行。先前的層形成方法之例子,有使用含有構成層的成分之油墨或塗料之凹版塗布法、輥塗布法、刮刀式塗布法等的塗布法、凹版印刷法、網版印刷法等的印刷法。
剝離片
剝離片1係將轉印層2固定在被裝飾物品的表面後,被剝離的構件。
構成剝離片1的基體片3係以往在薄片上支撐圖樣層和硬塗層的用途所使用之薄片材料或薄膜材料。薄膜材料係指由合成樹脂所構成之薄片材料。作為合成樹脂,可適合舉出選自由聚碳酸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醯亞胺系樹脂、聚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烯烴系樹脂、胺甲酸酯系樹脂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系樹脂所組成群組之至少1種的合成樹脂。
又,作為基體片,可舉由上述合成樹脂所形成的單層片、將2片以上的單層片積層而成之積層片(各單層片的材料組成係只要是使用選自上述群組的合成樹脂,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使用上述合成樹脂之共聚合片等。
基體片的厚度係以5~500μm為佳。基體片的厚度為5μm以上時,將轉印片固定在被裝飾物品時,將轉印片配置在模具時,能夠更充分地確保處理性。又,轉印片的厚度為500μm以下時,因為能夠得到適當的剛性,能夠更充分地確保處理性。
消光層4係將轉印層的最外側面成形為無光澤狀而賦予裝飾物品消光的外觀之層。消光層4在轉印時係與基體片3同時被從轉印層剝離。藉由在基體片的面上的一部分形成消光層4,能夠進行組合光亮表面與無光澤(消光)表面之表現。
作為消光層4,可使用將胺基醇酸系樹脂、尿素三聚氰胺系樹脂、或該等的混合物設作主成分且將二氧化矽或碳黑設作消光劑者。
用以形成消光層4之消光印墨或消光塗料係亦可使用含有有機溶劑、作為結合劑之熱硬化性樹脂及作為消光劑之二氧化矽粒子或碳黑粒子之組成物。作為熱硬化性樹脂之例子,可舉出在具有如尿素、胍胺、苯胺的胺基之不乾性油改性醇酸,調配5~40重量%使甲醛加成縮合而得到的樹脂而成之樹脂組成物;或是使三聚氰胺與尿素的混合物與甲醛共縮合反應而得到的樹脂、環氧樹脂與三聚氰胺樹脂的混合物等。
作為消光劑之二氧化矽或碳黑的粒子係平均粒徑為0.01~50μm,以0.1~20μm為佳,以1~15μm者為更佳。消光劑的平均粒徑小於0.01μm時,良好無光澤調裝飾受到損害,大於50μm時,因為消光粒子太大致使油墨的印刷適合性受到損害。
二氧化矽粒子係例如可使用藉由石英和矽酸酐等而得到者,碳黑粒子係例如可使用藉由天然氣和石油、雜酚油(creosote oil)等的烴之熱分解與不完全燃燒的組合而得到者。
在消光油墨或消光塗料中,典型地,消光劑係將固體成分設作基準為0.5~20重量%,以1~10重量%為佳,以含有3~8重量%的量為更佳。消光劑的含量太少時,無法得到良好的無光澤調裝飾,太多時,消光劑在油墨中產生沈澱、凝聚,對印刷適合性造成不良影響。
在基體片3的面上設置消光層4,可使用膠版印刷法、凹版印刷法、網版印刷法等通常的印刷法。為了有效率地形成高品質的圖案,該等之中以使用凹版印刷法為佳。
但是,消光油墨或消光塗料係含有上述胺基醇酸系樹脂或尿素三聚氰胺系樹脂時,該等係熱硬化性樹脂,該油墨或塗料係印刷適合性差。例如進行凹版印刷時,熱硬化性樹脂係隨著印刷片數增加而附著在版整體變薄。因此,使用色漿刮刀係難以將附著在版的凸部之多餘的油墨完全除去。其結果,在版的凸部殘留油墨,如上述,會在基體片的光亮區域產生印漿附著。
消光層4的厚度係0.1μm~50μm。小於0.1μm時,在轉印成為二維和三維形狀時,或成形同時轉印時,因為基體片3係被拉伸,消光層在其部分有被斷切的可能性,會有無光澤感消失之可能性。又,大於50μm時,在轉印成為二維和三維形狀時,或成形同時轉印時,因為無法追隨基體片的伸長,致使消光層本身產生裂縫。消光層的厚度以0.5~30μm為較佳,以1~20μm為更佳。
脫模層5係對剝離片的剝離面整體賦對轉印層的脫模性,同時將印漿附著被覆之層。第5圖係顯示在第4圖的光亮區域形成有脫模層的狀態之剖面圖。印漿附著41係被脫模層5被覆而表面構造的凹凸係被平坦化。
進行凹版印刷法時,版係在被塗布油墨後,使用色漿刮刀摩擦。因此,在版的凸部即便油墨殘留亦是少量,在殘留的油墨所含有的消光劑粒子之量係非常少量。其結果,相較於消光層4,在基體片3的面上、光亮區域31的一部分所形成的印漿附著41係表面構造的凹凸非常小。因此,藉由在剝離片的剝離面的整體形成適當厚度的脫模層5,消光層4的表面構造的凹凸係保留狀態,而能夠將印漿附著41的表面構造的凹凸選擇性地平坦化。
用以形成脫模層5之油墨或塗料,係使用從上述消光油墨或消光塗料除去作為消光劑的功能之如二氧化矽或碳黑的粒子而成之樹脂組成物。因為脫模層5係同時被要求對消光層4及印漿附著41之密著性及對轉印層之脫模性。
脫模層5的厚度係0.1μm~30μm。脫模層5的厚度小於0.1μm時,印漿附著的表面構造之平坦化變為不充分,殘留凹凸會被轉印至轉印層的最外側面,致使裝飾物品的光亮區域的品質低落。脫模層5的厚度超過30μm時,係連消光層的表面構造都被平坦化,致使消光表現不充分。脫模層5的厚度係以0.3~20μm為佳,以1~10μm為更佳。
第2圖係模式性顯示本發明的另外實施形態之轉印片的構造之剖面圖。該轉印片係在基體片3與消光層4之間更形成基底脫模層6。因為脫模層5的厚度係嚴密地被控制,所以脫模性有不充分的可能性。例如此種情況可追加基底脫模層6,藉此能夠補強脫模片1對轉印層2的脫模性。
基底脫模層6能夠藉由使用與形成脫模層5時所使用同樣的油墨或塗料,並使用與以往用以在基體片的面上形成脫模層所使用的同樣方法來形成。
用以形成基底脫模層6之基底脫模油墨或基底脫模塗料,以使其含有調平劑為佳。因為藉由基底脫模層6的表面能量降低,印漿附著容易潤濕擴展,其表面構造的凹凸會變小。
調平劑係只要是以往在濕潤分散劑、表面調整劑、消泡劑、流變控制劑等的用途所使用者,沒有特別限定。作為具體例,可舉出聚乙烯蠟、聚酯矽氧烷、聚醚矽氧烷氟系聚合物等。
在基底脫模油墨或基底脫模塗料中,典型地,調平劑係將固體成分設作基準為0.01~10重量%,以0.05~8重量%為佳,以含有0.1~6重量%的量為更佳。調平劑的含量小於0.05重量%時,其結果會損害與脫模層的剝離性,超過8重量%時,調平劑會在基底脫模油墨表面顯現,其結果脫模層油墨的潤濕性顯著變差。
轉印層
轉印層2係設置在剝離片1的一面而從剝離片1被轉印至被裝飾物品的表面之層。
在轉印後,將剝離片1剝離時,構成轉印層2之硬塗層7係成為轉印層2的最外側之層。在轉印後,將剝離片從被裝飾物品剝離時,硬塗層7係被配置在裝飾物的表面,且具有用以保護轉印層之一定以上的硬度。
硬塗層7係以被覆消光層4的方式形成。作為硬塗層7,係使用施加熱、紫外線或電子射線等的能量時會進行交聯或硬化之能量交聯性樹脂。作為硬塗層的材質,可舉出氰基丙烯酸酯系和胺甲酸酯丙烯酸酯等的電離放射線硬化性樹脂、和丙烯酸系和胺甲酸酯系等的熱硬化性樹脂,但是沒有特別限定。較佳是能量交聯性樹脂係施加紫外線或電子射線會進行交聯之活性能量線交聯性樹脂。因為活性能量線樹脂藉由增減施加的能量之量,能夠容易地調整交聯的程度。
作為硬塗層7的形成方法,有凹版塗布法、輥塗布法、刮刀式塗布法、模唇塗布(lip coat)法等的塗布法、凹版印刷法、網版印刷法等的印刷法。硬塗層7的厚度為1μm~50μm。小於1μm時,無法得到充分的表面硬度,致使無法維持物品表面的保護功能。另一方面,大於50μm時,硬塗層無法得到充分的透明度,致使損害來自著色層的裝飾功能。硬塗層7的厚度係以2~10μm為更佳。
硬塗層7係以形成後使其交聯為佳。因為剝離片從消光層的剝離性變為良好。交聯程度係可以使其完全交聯,又,亦可以停留在能夠得到從消光層的良好剝離性之最低限度的部分性交聯。將交聯部分性地停留時,硬塗層7係以在轉印後使其完全交聯為佳。
藉由以下的實施例來更具體地說明,但是本發明不被該等限定。而且,實施例中的「份」或「%」所表示的量,係只要未預先告知,為重量基準。
[實施例] 實施例1
使用寬度為650nm、厚度為38×10-3 mm(38μm)的雙軸拉伸聚對酞酸乙二酯薄膜作為基體片。在該基體片的一面,使用凹版印刷法印刷消光油墨來部分地形成消光層,該消光油墨係在三聚氰胺樹脂與丙烯酸樹脂的混合物,添加作為消光層之粒徑分布為1~10μm內的二氧化矽粒子而成。消光層的乾燥厚度為2μm。消光油墨的組成係如以下。
從印刷大約第20片,基體片表面之未形成消光層之光亮區域產生印漿附著。第6圖係將形成有消光層的基體片表面部分地放大而成之照片。第6圖中,觀察到白色的部分係消光層4,觀察到黑色的部分係光亮區域31。在光亮區域31的消光層4附近能夠觀察到產生印漿附著41。
使用凹版印刷法,在該具有印漿附著之基體片及消光層的面整體形成厚度為8μm的脫模層。作為用以形成脫模層的油墨,係使用含有胺甲酸酯丙烯酸酯樹脂(紫外線硬化樹脂)者。脫模層的乾燥厚度為5μm。脫模油墨的組成係如以下。
隨後,以被覆脫模層的面整體之方式,使用60重量%胺甲酸酯丙烯酸系樹脂、38.7重量%丙烯酸系樹脂、1.3重量%氧化鋁粉末的組成之油墨形成硬塗層。所形成的硬塗層係隨後在生產線中加熱至200℃,且隨後藉由照射波長600~700nm的紫外線來將樹脂交聯,並將所得到的中間積層體卷取成為卷物。
將所得到的卷物安裝在印刷線,並將中間積層體卷出而重複印刷黑色的著色油墨3層。使全部的著色層乾燥後,以被覆積層片的面整體之方式且厚度為1×10-3 mm(1μm)的方式使用凹版印刷法塗布丙烯酸樹脂,來形成接著層。
使用所得到的轉印片而進行轉印至透明丙烯酸酯板。第7圖係將轉印品的表面部分地放大而成之照片。在轉印品的表面能夠觀察到存在有白色的消光區域51及觀察到黑色的光亮區域52,在光亮區域52係未形成對應印漿附著的表面構造之凹凸。
實施例2
使用寬度為650nm、厚度為38×10-3 mm(38μm)的雙軸拉伸聚對酞酸乙二酯薄膜作為基體片。在該基體片的一面整體,使用凹版印刷法印刷基底消光油墨來形成基底脫模層,該基底消光油墨係在胺甲酸酯丙烯酸酯樹脂(紫外線硬化樹脂)添加作為調平劑之聚酯改性聚二甲基矽氧烷(BYK-Chemie公司製「BYK-310」(商品名))而成。基底脫模層的乾燥厚度為2μm。
基底消光油墨的組成係如以下。
在所得到基底脫模層的面上,使用凹版印刷法印刷消光油墨來部分地形成消光層,該消光油墨係在三聚氰胺樹脂與丙烯酸樹脂的混合物,添加作為消光層之粒徑分布為1~10μm內的二氧化矽粒子而成。消光層的乾燥厚度為4μm。消光油墨的組成係如以下。
從印刷大約第17片,基體片表面之未形成消光層之光亮區域產生印漿附著。第8圖係將形成有消光層的基體片表面部分地放大而成之照片。第8圖中,觀察到白色的部分係消光層4,觀察到黑色的部分係光亮區域31。在光亮區域31的消光層4附近能夠觀察到產生印漿附著41。
使用凹版印刷法,在該具有印漿附著之基體片及消光層的面整體形成厚度為17μm的脫模層。作為用以形成脫模層的油墨,係使用含有胺甲酸酯丙烯酸酯樹脂者。脫模層的乾燥厚度為10μm。脫模油墨的組成係如以下。
隨後,以被覆脫模層的面整體之方式,使用60重量%胺甲酸酯丙烯酸系樹脂、38.7重量%丙烯酸系樹脂、1.3重量%氧化鋁粉末的組成之油墨形成硬塗層。所形成的硬塗層係隨後在生產線中加熱至200℃,且隨後藉由照射波長600~700nm的紫外線來將樹脂交聯,並將所得到的中間積層體卷取成為卷物。
將所得到的卷物安裝在印刷線,並將中間積層體卷出而重複印刷黑色的著色油墨3層。使全部的著色層乾燥後,以被覆積層片的面整體之方式且厚度為1×10-3 mm(1μm)的方式使用凹版印刷法塗布丙烯酸樹脂,來形成接著層。
使用所得到的轉印片而進行轉印至透明丙烯酸酯板。第9圖係將轉印品的表面部分地放大而成之照片。在轉印品的表面能夠觀察到存在有白色的消光區域51及觀察到黑色的光亮區域52,在光亮區域52係未形成對應印漿附著的表面構造之凹凸。
實施例3
除了將脫模層的乾燥厚度變更為3μm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製造轉印片並進行轉印。在轉印品的表面係存在消光區域及光亮區域,且在光亮區域係未形成對應印漿附著的表面構造之凹凸。
實施例4
除了將脫模層的乾燥厚度變更為5μm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製造轉印片並進行轉印。在轉印品的表面係存在消光區域及光亮區域,且在光亮區域係未形成對應印漿附著的表面構造之凹凸。
實施例5
除了將脫模層的乾燥厚度變更為8μm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製造轉印片並進行轉印。在轉印品的表面係存在消光區域及光亮區域,且在光亮區域係未形成對應印漿附著的表面構造之凹凸。
比較例1
除了將脫模層的乾燥厚度變更為0.5μm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製造轉印片並進行轉印。在轉印品的表面能夠觀察到存在有白色的消光區域51及觀察到黑色的光亮區域52,在光亮區域52係形成了對應印漿附著的表面構造之凹凸53。
比較例2
除了將脫模層的乾燥厚度變更為12μm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製造轉印片並進行轉印。在轉印品的表面,消光區域的形成係不充分。
1...剝離片
2...轉印層
3...基體片
4...消光層
5...脫模層
6...基底脫模層
7...硬塗層
8...接著層
31...光亮區域
41...印漿附著
51...轉印品表面的消光區域
52...轉印品表面的光亮區域
53...對應轉印品表面的印漿附著的表面構造之凹凸
第1圖係模式性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轉印片的構造之剖面圖。
第2圖係模式性顯示本發明的另外實施形態之轉印片的構造之剖面圖。
第3圖係模式性顯示在基體片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消光層的狀態之剖面圖。
第4圖係將第3圖的轉印片的光亮區域放大而成之剖面圖。
第5圖係顯示在第4圖的光亮區域形成有脫模層的狀態之剖面圖。
第6圖係將在實施例1所得到之形成有消光層的基體片表面部分地放大而成之照片。
第7圖係將在實施例1所得到之轉印品的表面部分地放大而成之照片。
第8圖係將在實施例2所得到之形成有消光層的基體片表面部分地放大而成之照片。
第9圖係將在實施例2所得到之轉印品的表面部分地放大而成之照片。
第10圖係將在比較例1所得到之轉印品的表面部分地放大而成之照片。
1...剝離片
2...轉印層
3...基體片
4...消光層
5...脫模層
7...硬塗層
8...接著層

Claims (7)

  1. 一種轉印片,其具有剝離片及轉印層,該剝離片具有:基體片;消光層,其係形成於該基體片面上的一部分且不會從基體片剝離;及脫模層,其係形成於該基體片及消光層的面上;而該轉印層係具有形成於該脫模層的面上之硬塗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轉印片,其中前述消光層係使用凹版印刷法形成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轉印片,其中前述消光層係含有熱硬化性樹脂。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轉印片,其中前述脫模層的厚度為0.5~20μ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轉印片,其中前述剝離片係更具有在基體片與消光層之間所形成的基底脫模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轉印片,其中前述基底脫模層係含有調平劑。
  7. 一種轉印片的製造方法,其包含:在基體片的面上的一部分形成不會從基體片剝離的消光層之步驟;在該基體片及消光層的面上形成脫模層之步驟;及在該脫模層的面上形成硬塗層之步驟。
TW99144481A 2010-01-19 2010-12-17 To prevent the part of the paste attached to the extinction hard coating TWI4393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8937A JP4885281B2 (ja) 2010-01-19 2010-01-19 地汚れ防止部分マットハードコート転写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9163A TW201139163A (en) 2011-11-16
TWI439381B true TWI439381B (zh) 2014-06-01

Family

ID=44535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44481A TWI439381B (zh) 2010-01-19 2010-12-17 To prevent the part of the paste attached to the extinction hard coating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885281B2 (zh)
CN (1) CN102205755B (zh)
TW (1) TWI4393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79026B2 (ja) * 2013-01-30 2016-08-24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成形同時加飾用転写フィルム
US11571862B2 (en) 2016-11-03 2023-02-07 Sram, Llc Surface feature transfer media and methods of use
JP6914698B2 (ja) * 2017-03-31 2021-08-04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樹脂膜形成用複合シート
JP7127314B2 (ja) * 2018-03-20 2022-08-3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EP3950343A4 (en) 2019-03-29 2023-01-04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RANSFER SHEET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DECORATIVE MOLDING
CN115570910A (zh) * 2019-03-29 2023-01-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转印片及其制造方法、使用了该转印片的成型体
CN113135055B (zh) * 2021-03-31 2022-11-04 珠海天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烫画转印纸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89198B2 (ja) * 1992-10-15 2002-06-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スウェード調転写箔
JP3332591B2 (ja) * 1993-10-01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転写媒体、インク転写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記録物
JP3017175B1 (ja) * 1998-09-16 2000-03-06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部分マットハードコート転写材と部分マットハードコート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4398612B2 (ja) * 2001-09-27 2010-01-13 ジャパンポリマーク株式会社 表面質感の特異な熱転写ラベルとその製造法
JP2006035690A (ja) * 2004-07-28 2006-02-09 Royal Kogyo Kk 熱転写フィルム
JP5223221B2 (ja) * 2007-03-30 2013-06-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転写加飾シート、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加飾成形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9163A (en) 2011-11-16
JP2011148103A (ja) 2011-08-04
JP4885281B2 (ja) 2012-02-29
CN102205755B (zh) 2013-11-27
CN102205755A (zh) 2011-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9381B (zh) To prevent the part of the paste attached to the extinction hard coating
CA2677255A1 (en) Coating system exhibiting cool dark color
US20170337851A1 (en) Reveal substrates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TW201604037A (zh) 轉印薄膜、及使用其之轉印成形品
WO2015174044A1 (ja) 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転写成形品
KR20080103749A (ko) 입체감이 우수한 전사시트
JP4696492B2 (ja) 水圧転写用フィルムおよび水圧転写体
JP2013193298A (ja) 転写箔および装飾成形品
JP2012040700A (ja) 耐指紋性マット面を有する装飾物品
JP2022100336A (ja) 光沢性を有する変色体
JP6152066B2 (ja) 光輝性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積層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US20030098906A1 (en) Ink jet transfer printing process
US8114485B1 (en) Water resistant shrinkable medium for receiving ink
JP4791596B2 (ja) 部分マットハードコート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51631A (ja) 容器用ラベル印刷物
KR100946201B1 (ko) 전사필름의 제조방법
JP2012041389A (ja) マット層形成用インキ、マット剥離シート及びマット転写シート
JP2015214031A (ja) 転写フィルムおよび装飾成形品
JP3226644B2 (ja) 塩化ビニル樹脂成形体からなる外装材用の転写シート
JP7235516B2 (ja) 装飾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311104A (ja) 転写層形成用インキ又は塗料組成物、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転写シート
JP2008254374A (ja) 装飾用粘着シート
KR102504804B1 (ko) 다면 창호 프로파일의 uv 도장 방법
JP2003053877A (ja) 着色フィルム、着色工程紙および着色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7167605B2 (ja)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加飾成形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