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6731B - 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 - Google Patents

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6731B
TWI436731B TW097148960A TW97148960A TWI436731B TW I436731 B TWI436731 B TW I436731B TW 097148960 A TW097148960 A TW 097148960A TW 97148960 A TW97148960 A TW 97148960A TW I436731 B TWI436731 B TW I4367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el
flange portion
fishing
winding
step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8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50696A (en
Inventor
Keigo Kitajima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Publication of TW200950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50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6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673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31Spool or spool shaft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11Spool detai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
本發明,是有關於捲筒,特別是,進行釣線的捲取及吐出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
在裝設於釣竿進行釣線的捲取及吐出用的釣魚用捲線器中,主要具有:紡車式捲線器、及雙軸承捲線器。這種釣魚用捲線器,是具有:被裝設於釣竿的捲線器本體、及被裝設於捲線器本體的捲線用的捲筒。
在雙軸承捲線器中,捲筒是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撐於捲線器本體。在紡車式捲線器中,捲筒是可前後移動地裝設於捲線器本體。
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是具有:釣線捲附於外周的筒狀的捲線胴部、及從捲線胴部的兩端部朝徑方向外方各別突出設置的圓板狀的凸緣部。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筒,是具有:捲線胴部、及前凸緣部、及後凸緣部、及裙部。捲線胴部,是釣線捲附於外周的筒狀的構件。前凸緣部,是從捲線胴部的前端部朝徑方向外方突出被設置。後凸緣部,是從捲線胴部的後端部朝徑方向外方突出設置。裙部,是從後凸緣部朝後方呈圓筒狀突出設置。這種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是由例如鋁合金和鎂合金等的金屬一體形成,為了提高耐腐蝕在捲筒的表面施加耐酸鋁處理等的陽極氧化處理。
在這種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中,將釣線下捲於捲線胴部時,使成為捲線量的目標的方式,在雙軸承捲線器的凸緣部和紡車式捲線器的前凸緣部的捲線面,已知形成有徑的不同複數圓形的刻度(例如專利文獻1、2參照)。在此,依據這種複數圓形的刻度的位置,例如以2.5號的釣線可捲附50m、100m的方式的話釣者可以容易地目視確認。這種複數圓形的刻度,是例如,將雙軸承捲線器的凸緣部和紡車式捲線器的前凸緣部的金屬表面藉由切削加工形成複數V字狀的溝。
[專利文獻1]日本實公昭58-1117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實開昭52-101786號公報
在前述習知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中,捲線量的目標用的複數圓形的刻度,是將雙軸承捲線器的凸緣部和紡車式捲線器的前凸緣部的金屬表面藉由切削加工,生成複數V字狀的溝。在這種捲筒中,一般,將複數V字狀的溝在加工之後,多施加耐酸鋁處理等的陽極氧化處理。但是,複數V字狀的溝因為寬度狹窄,所以在溝底和溝的端緣部中陽極氧化被膜和塗膜層等無法有效形成。在複數溝底和溝的端緣部陽極氧化被膜和塗膜層等無法有效形成的話,鋁合金等的金屬會從此部分曝露於腐蝕環境,可能發生金屬製的捲筒的耐腐蝕性被損壞的情況。
本發明的課題,是對於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不易損壞金屬製的捲筒的耐腐蝕性。
發明1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是進行釣線的捲取及吐出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具備:捲線胴部、及第1凸緣部及第2凸緣部、及指標部。捲線胴部,是釣線捲附於外周的筒狀的構件。
第1凸緣部及第2凸緣部,是從捲線胴部的兩端部朝徑方向外方各別相面對的方式突出設置的金屬製的構件。指標部,是具有第1段差部及第2段差部,由第1段差部及第2段差部的2處成為釣線的捲附量的指標。第1段差部,是由:第1凸緣部及第2凸緣部的至少任一的相面對面的第1面、及比第1面更朝徑方向外方形成且與第1面在軸方向高度不同的第2面所形成。第2段差部,是由:第1凸緣部及第2凸緣部的至少任一的相面對面的第3面、及比第3面更朝徑方向外方形成且與第3面在軸方向高度不同的第4面所形成,且比第1段差部更朝徑方向外方形成。
在此捲筒中,在金屬製的第1凸緣部及第2凸緣部中,由第1段差部、及第2段差部的2處形成有成為釣線的捲附量的指標的指標部。第1段差部,是由與第1面在軸方向高度不同的第2面所形成。第2段差部,是由與第3面在軸方向高度不同的第4面形成且比第1段差部朝徑方向外方被配置。在此,第1段差部,是形成於接近例如第1凸緣部或是第2凸緣部的徑方向外方的捲線胴部的小徑側的環狀的段差部。第1段差部,是形成於可捲附例如2.5號的釣線50m的位置。且,第2段差部,是比第1段差部更朝徑方向外方被配置。第2段差部,是形成於從例如第1凸緣部或是第2凸緣部的徑方向外方的捲線胴部遠離的大徑側的環狀的段差部。第2段差部,是形成於可捲附例如2.5號的釣線100m的位置。藉由將這種第1段差部或是第2段差部作為目標將釣線捲附,對於整體可以捲附2.5號的釣線150m的捲筒,可以容易地捲附例如2.5號的釣線50m或是100m。在此,因為形成有徑方向的位置不同的第1段差部及第2段差部的2處成為釣線的捲附量的指標的指標部,所以不需要如習知的方式形成複數V字狀的溝。因此,在形成了例如第1段差部及第2段差部之後,耐酸鋁處理等的陽極氧化處理即使被施加,與複數V字狀的溝相比,因為可完全地覆蓋第1段差部及第2段差部上由耐酸鋁和陽極氧化被膜等,所以金屬製的捲筒的耐腐蝕性不易損壞。
發明2的捲筒,是對於發明1的捲筒,第1面、第2面、第3面及第4面,是形成於第1凸緣部及第2凸緣部的任一方。第2面及第3面,是在軸方向高度成為同一面的方式平滑地連結。此情況,第2面及第3面,是在軸方向高度成為同一面。因此,例如軸方向高度成為同一面的第2面及第3面,只有形成1個朝軸方向外方(從第1凸緣部及第2凸緣部的相面對的表面相面對側的相反側)凹陷凹部,在凹部的徑方向的兩端形成有2個段差部。且,例如軸方向高度成為同一面的第2面及第3面,因為只有形成1個朝軸方向內方(從第1凸緣部及第2凸緣部的相面對的表面相面對的側)突出的突出部,在突出部的徑方向的兩端形成有2個段差部,所以第1段差部及第2段差部的加工過程可以簡素化。
發明3的捲筒,是對於發明1或是2的捲筒,第2面或是第4面,是比第1面或是第3面的軸方向高度更低的方式凹陷形成。此情況,第2面或是第4面因為是由比第1面或是第3面的軸方向高度更低的凹部所構成的段差,所以假設即使內徑側的釣線從段差部吐出,段差部也不會成為釣線吐出的阻力。
發明4的捲筒,是對於發明1或是2的捲筒,第2面或是第4面,是比第1面或是第3面的軸方向高度高的方式突出形成。此情況,第2面或是第4面因為是由比第1面或是第3面的軸方向高度更高的突出部所構成的段差,所以可以提高第1段差部及第2段差部的目視確認性。
發明5的捲筒,是對於發明1至4的任一的捲筒,第1段差部及第2段差部的至少任一,是形成錐面狀。此情況,藉由將第1段差部及第2段差部形成錐面狀,就可防止釣線鉤住第1段差部及第2段差部。進一步,端緣部因為不會成為銳角,所以陽極氧化被膜和塗膜層等的形成容易。
發明6的捲筒,是對於發明1至5的任一的捲筒,第1面、第1段差部及第2面,或是第3面、第2段差部及第4面,是各別平滑地連結。此情況,藉由將第1面、第1段差部及第2面、以及第3面、第2段差部及第4面平滑地連結,就可防止釣線鉤住連結部分。
發明7的捲筒,是對於發明1至6的任一的捲筒,捲線胴部、第1凸緣部及第2凸緣部,是藉由金屬一體成型。此情況,藉由將捲線胴部、第1凸緣部及第2凸緣部由鋁合金和鎂合金等的金屬一體形成,就可以將捲筒的強度有效維持。
發明8的捲筒,是對於發明1至7的任一的捲筒,第1凸緣部及前述第2凸緣部,是在金屬表面上形成有由陽極氧化處理所產生的陽極氧化被膜。此情況,藉由在例如容易腐蝕的鋁合金和鎂合金等的金屬表面上形成由陽極氧化處理所產生的耐酸鋁和陽極氧化被膜,就可以進一步提高金屬製的捲筒的耐腐蝕性。
發明9的捲筒,是對於發明1至8的任一的捲筒,對於捲線器本體可前後移動地設置,使釣線朝前方被吐出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筒。第1凸緣部,是從捲線胴部的前端部朝徑方向外方突出設置的前凸緣部。第2凸緣部,是從捲線胴部的後端部朝徑方向外方突出設置的後凸緣部。此情況,藉由在紡車式捲線器的前凸緣部和後凸緣部形成由第1段差部及第2段差部所構成的指標部,金屬製的捲筒的耐腐蝕性就不易損壞。
發明10的捲筒,是對於發明1至8的任一的捲筒,對於捲線器本體可旋轉自如地設置,進行釣線的捲取及吐出的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第1凸緣部及第2凸緣部,是從捲線胴部的兩端部朝徑方向外方各別突出設置的圓板狀的凸緣部。此情況,藉由在雙軸承捲線器的凸緣部形成由第1段差部及第2段差部所構成的指標部,金屬製的捲筒的耐腐蝕性就不易損壞。
依據本發明,對於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在金屬製的第1凸緣部及第2凸緣部中,在第1段差部及第2段差部的2處形成有成為釣線的捲附量的指標的指標部。第1段差部,是由與第1面在軸方向高度不同的第2面所形成。第2段差部,是由與第3面在軸方向高度不同的第4面所形成且比第1段差部朝徑方向外方被配置。因此,金屬製的捲筒的耐腐蝕性就不易損壞。
採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紡車式捲線器,是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具備:操作桿1、及將操作桿1可旋轉自如地支撐用的捲線器本體2、及轉子3、及捲筒4。轉子3,是在捲筒4捲附釣線,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撐於捲線器本體2的前部。捲筒4,是在外周面捲取釣線,可前後移動自如地配置於轉子3的前部。又,操作桿1,是可裝設於第1圖所示的捲線器本體2的左側、及捲線器本體2的右側的任一側。
捲線器本體2,是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具有:捲線器外殼2a、及蓋構件2b、及竿安裝腳2c、及開口2d。捲線器外殼2a,是例如鋁合金製的構件。蓋構件2b,是將開口2d塞住的方式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於捲線器外殼2a,例如鋁合金製的構件。竿安裝腳2c,是從捲線器外殼2a朝斜上前方延伸。捲線器外殼2a,是在內部具有空間。在其空間內,設有:將轉子3與操作桿組裝體1的旋轉連動而旋轉轉子用的驅動機構5、及將捲筒4朝前後移動使釣線均一地捲取用的擺動機構6。
轉子驅動機構5,是如第2圖所示,具有:使操作桿組裝體1的手把軸10與被固定的主齒輪軸11a一起旋轉的主齒輪11、及與此主齒輪11嚙合的小齒輪12。小齒輪12是形成筒狀,其前部12a是貫通轉子3的中心部,藉由螺帽13與轉子3一起被固定。小齒輪12的軸方向的中間部及後端部,是藉由隔有間隔地裝設於捲線器外殼2a的軸承14a、14b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撐於捲線器外殼2a。
擺動機構6,是將隔著牽弓1機構60與捲筒4的中心部連結的捲筒軸15朝前後方向移動使捲筒4朝同方向移動用的機構。擺動機構6,是具有:與捲筒軸15的下方平行地被配置的螺軸21、及沿著螺軸21朝前後方向移動的滑件22、及被固定於螺軸21的先端的中間齒輪23。在滑件22中捲筒軸15的後端被固定成不可旋轉。中間齒輪23是與小齒輪12嚙合。
捲筒軸15,是貫通小齒輪12的中心部地被配置。捲筒軸15,是將小齒輪12的內部藉由擺動機構6朝前後往復移動。捲筒軸15的中間部是藉由被裝設於螺帽13內的軸承16,後部是藉由小齒輪12的後部內周面,可旋轉自如且朝軸方向可移動自如地被支撐。
轉子3,是如第2圖所示,具有:圓筒部30、及在圓筒部30的側方彼此之間相面對設置的第1轉子臂31及第2轉子臂32。圓筒部30及第1轉子臂31及第2轉子臂32,是例如鋁合金製且一體成型。
在圓筒部30的前部形成有前壁33,如第2圖所示,在前壁33的中央部形成有轂部33a。在轂部33a的中心部形成有貫通孔33b,將此貫通孔33b讓小齒輪12的前部12a及捲筒軸15貫通。在前壁33的前部配置有螺帽13。
第1轉子臂31,是從圓筒部30朝外方凸地彎曲地朝前方延伸,朝圓筒部30的周方向漸廣地彎曲。第2轉子臂32,是從圓筒部30朝外方凸地彎曲地朝前方延伸,與圓筒部30的連接部是朝圓筒部30的周方向漸廣地彎曲。又,在第2轉子臂32中,為了輕量化形成有無圖示的開口。
導環臂34,是在線解放姿勢及線捲取姿勢之間可擺動自如地裝設於第1轉子臂31及第2轉子臂32的先端。導環臂34,是藉由無圖示導環反轉機構朝線解放姿勢及線捲取姿勢分開推迫。
導環臂34,是如第2圖所示,具有:第1導環支撐構件40、及第2導環支撐構件42、及線形滾子41、及固定軸43、及固定軸蓋44、及導環45。第1導環支撐構件40,是可擺動自如地裝設於第1轉子臂31的先端的外周側。第2導環支撐構件42,是可擺動自如地裝設於第2轉子臂32的先端的外周側。線形滾子41,是裝設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先端。固定軸43,是被固定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先端且被懸臂支撐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固定軸蓋44,是配置於固定軸43的先端側。導環45,是將固定軸蓋44及第2導環支撐構件連結的構件。
在轉子3的連結部30的內部,如第2圖所示,配置有禁止轉子3的反轉用的逆轉防止機構50。逆轉防止機構50,是內輪具有遊轉的滾子型的單向離合器51。此逆轉防止機構50,是隨時禁止轉子3的線吐出方向的反轉,不會有許可反轉的狀態。
捲筒4,是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被配置於轉子3的第1轉子臂31及第2轉子臂32之間,裝設於捲筒軸15的先端。捲筒4,是如第3圖擴大顯示,具有:在外周捲取釣線的例如鋁合金製的捲線胴部4a、及一體形成於捲線胴部4a的前端的前凸緣部4b、及一體形成於捲線胴部4a的後端的後凸緣部4c、及從後凸緣部4c的先端一體形成於後部的裙部4d。捲線胴部4a、前凸緣部4b、後凸緣部4c及裙部4d,是鋁合金製,在其表面藉由陽極氧化處理也就是耐酸鋁處理形成耐酸鋁。又,在此,在形成了後述的第1段差部71及第2段差部72之後,施加耐酸鋁處理等的陽極氧化處理。
捲線胴部4a,是圓筒狀的構件,外周面是由與捲筒軸15平行的周面所構成。裙部4d,是從後凸緣部4c的先端部朝後方呈筒狀延伸,在裙部4d的內側配置有轉子3的圓筒部30。
在前凸緣部4b的外周面,如第3圖所示,裝設有將釣線從捲線胴部4a平順地放出用的金屬製的捲筒環20。捲筒環20,是具有先端較廣的傾斜面。捲筒環20,是藉由捲筒環固定構件19被固定於前凸緣部4b。且,從裙部4d的外周面位置朝前方延伸的直線到達捲筒環20的位置的徑方向高度為止可將釣線捲附於捲線胴部4a。此徑方向高度的位置,是可捲附例如2.5號的釣線150m。
在後凸緣部4c的外周面,如第3圖至第5圖擴大顯示,在第1段差部71、及第2段差部72的2處形成有成為釣線的捲附量的指標用的指標部70。
第1段差部71,是如第5圖所示,形成於接近後凸緣部4c的徑方向外方的捲線胴部4a的小徑側的環狀的段差部,位於可捲附例如2.5號的釣線50m的位置。第1段差部71,是由:接近後凸緣部4c的捲線胴部4a側的表面的第1面81、及比第1面81更朝徑方向外方形成且與第1面81在軸方向高度不同的第2面82所形成。第2面82,是比第1面81的軸方向高度更低的方式凹陷形成的段差。且,第1段差部71,是形成錐面狀,第1面81、第1段差部71及第2面82是平滑地連結。
第2段差部72,是如第5圖所示,比第1段差部71朝徑方向外方被配置,形成於從後凸緣部4c的徑方向外方的捲線胴部4a遠離的大徑側的環狀的段差部。第2段差部72,是形成位於例如2.5號的釣線可捲附100m的位置。第2段差部72,是由:遠離後凸緣部4c的捲線胴部4a側的表面的第3面83、及比第3面83更朝徑方向外方形成且與第3面83在軸方向高度不同的第4面84所形成。第4面84,是比第3面83的軸方向高度更高的方式突出形成的段差。且,第2段差部72,是形成錐面狀,第3面83、第2段差部72及第4面84是平滑地連結。
且,第2面82及第3面83,是如第5圖所示,使軸方向高度成為同一面的方式平滑地連結。因此,藉由第1段差部71、第2面82=第3面83、第2段差部72,形成朝軸方向外方(從與前凸緣部4b及後凸緣部4c的相面對的表面相面對側的相反側)凹陷的1個凹部。即,只形成此1個凹部,就可同時生成第1段差部71、第2面82及第3面83、第2段差部72。又,第1面81及第4面84,是使從第2面82及第3面83的軸方向高度成為同一面。因此,從第1段差部71及第2段差部72起算的第2面82及第3面83的軸方向高度成為同一面。
在這種捲筒4捲附釣線時,在捲線胴部4a將釣線的端部固定,進行阻線(線固定)之後,在捲線胴部4a的外周部捲附釣線。
藉由將這種第1段差部71或是第2段差部72作為目標將釣線捲附,在整體可以捲附2.5號的釣線150m的捲筒4,可以將例如2.5號的釣線容易地捲附50m或100m。
進一步,直到前凸緣部4b的捲筒環20為止2.5號的釣線只有捲附50m或是100m時,是利用下捲線(比2.5號粗且價格便宜的釣線或是使用過的舊的釣線)。例如,將2.5號的釣線捲附100m的情況時,首先,從第1段差部71的端部位置朝前方延伸的直線到達前凸緣部4b的位置的徑方向高度為止將下捲線捲附於捲線胴部4a。且,藉由在下捲線的先端將2.5號的釣線繫上,將2.5號的釣線捲附100m時可以到達捲筒環20的最佳的捲線外周徑。
且,將2.5號的釣線只有捲附50m時,從第2段差部72的端部位置朝前方延伸的直線到達前凸緣部4b的位置的徑方向高度為止將下捲線捲附於捲線胴部4a。且,在其先端藉由將2.5號的釣線繫上後將2.5號的釣線捲附50m時可以到達捲筒環20的最佳的捲線外周徑。
進一步,將2.5號的釣線1捲附50m時,藉由從裙部4d的外周面位置朝前方延伸的直線到達捲筒環20的位置的徑方向高度為止就可以將釣線捲附於捲線胴部4a最佳的捲線外周徑。
如此在最佳的捲線外周徑捲附釣線的話,不易產生釣線從捲筒4的前凸緣部4b的捲筒環20朝前方一起放出的「約線纏結」。進一步,前凸緣部4b不易成為釣線放出時的阻力,可以增加擬餌的飛出距離。
在這種捲筒4中,在後凸緣部4c,在第1段差部71及第2段差部72的2處形成有成為釣線的捲附量的指標的指標部70。第1段差部71,是由:後凸緣部4c的表面的第1面81、及比第1面81更朝徑方向外方形成與第1面81在軸方向高度不同的第2面82所形成。第2段差部72,是由:後凸緣部4c的表面的第3面83、及比第3面83更朝徑方向外方形成與第3面83在軸方向高度不同的第4面84所形成,且比第1段差部71更朝徑方向外方形成。第1段差部71,是如第5圖所示,形成於接近後凸緣部4c的徑方向外方的捲線胴部4a的小徑側的環狀的段差部,形成位於可捲附2.5號的釣線50m的位置。第2段差部72,是比第1段差部71朝徑方向外方被配置,形成於從後凸緣部4c的徑方向外方的捲線胴部4a遠離的大徑側的環狀的段差部,形成位於可捲附2.5號的釣線100m的位置。在此,因為在徑方向的位置不同的第1段差部71及第2段差部72的2處形成有成為釣線的捲附量的指標的指標部70,所以不需要形成如習知的複數V字狀的溝。因此,在形成了第1段差部71及第2段差部72之後即使施加耐酸鋁處理,與複數V字狀的溝相比,可在第1段差部71及第2段差部72上完全地覆蓋耐酸鋁等。因此,可以不易損壞金屬製的捲筒4的耐腐蝕性。
[其他的實施例]
(a)在前述實施例中,雖說明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筒的例,但是如第7圖及第8圖所示,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也可以適用本發明。
本發明的其他的實施例是採用雙軸承捲線器,如第7圖所示,具備:捲線器本體101、及操作桿102、及捲筒104。捲線器本體101,是鋁合金製的構件。操作桿102,是配置於捲線器本體101側方的捲筒旋轉用。捲筒104,是在捲線器本體101的內部可旋轉自如且可裝卸自如地裝設並供捲線用。在操作桿102的捲線器本體101側,設有牽引調整用的星狀牽引器103。
捲筒104,是例如鋁合金製的構件,在其表面中藉由陽極氧化處理也就是耐酸鋁處理形成有耐酸鋁。捲筒104,是可捲附例如3號的釣線120m,如第8圖所示,具有:筒狀的捲線胴部104a、及一體形成於捲線胴部104a的兩側部的盤狀的第1凸緣部104b及第2凸緣部104c。
在第2凸緣部104c的外周面,如第8圖所示,由第1段差部171、及第2段差部172的2處形成有成為釣線的捲附量的指標的指標部170。
第1段差部171,是如第8圖所示,形成於接近第2凸緣部104c的徑方向外方的捲線胴部104a的小徑側的環狀的段差部,形成位於可捲附例如3號的釣線40m的位置。第1段差部171,是由:接近第2凸緣部104c的捲線胴部104a側的表面的第1面181、及比第1面181更朝徑方向外方形成且與第1面181在軸方向高度不同的第2面182所形成。第2面182,是比第1面181的軸方向高度更低的方式凹陷形成的段差。且,第1段差部171,是形成錐面狀,且第1面181、第1段差部171及第2面182是平滑地連結。
第2段差部172,是如第8圖所示,比第1段差部171朝徑方向外方被配置,形成於從第2凸緣部104c的徑方向外方的捲線胴部104a遠離的大徑側的環狀的段差部。第2段差部172,是形成位於可捲附例如3號的釣線80m的位置。第2段差部172,是由:遠離第2凸緣部104c的捲線胴部104a側的表面的第3面183、及比第3面183更朝徑方向外方形成且與第3面183在軸方向高度不同的第4面184所形成。第4面184,是比第3面183的軸方向高度更高的方式突出形成的段差。且,第2段差部172,是形成錐面狀,第3面183、第2段差部172及第4面184是平滑地連結。
且,第2面182及第3面183,是如第8圖所示,使軸方向高度成為同一面的方式平滑地連結。因此,藉由第1段差部171、第2面182=第3面183、第2段差部172,朝軸方向外方(從第1凸緣部104b及第2凸緣部104c的相面對的表面相面對側的相反側)形成凹陷的1個凹部。即,只有由形成此1個凹部,就可同時生成第1段差部171、第2面182及第3面183、第2段差部172。又,第1面181及第4面184,是使從第2面182及第3面183的軸方向高度成為同一面。因此,從第1段差部171及第2段差部172的第2面182及第3面183的軸方向高度是成為同一面。
在這種捲筒104中,在第2凸緣部104c,在第1段差部171及第2段差部172的2處形成有成為釣線的捲附量的指標的指標部170。第1段差部171,是由:第2凸緣部104c的表面的第1面181、及比第1面181更朝徑方向外方形成且與第1面181在軸方向高度不同的第2面182所形成。第2段差部172,是由:第2凸緣部104c的表面的第3面183、及比第3面183更朝徑方向外方形成且與第3面183在軸方向高度不同的第4面184所形成,且比第1段差部171更朝徑方向外方形成。第1段差部171,是形成於接近第2凸緣部104c的徑方向外方的捲線胴部104a的小徑側的環狀的段差部,形成位於可捲附3號的釣線成為40m的位置。第2段差部172,是比第1段差部171朝徑方向外方被配置,形成於從第2凸緣部104c的徑方向外方的捲線胴部104a遠離的大徑側的環狀的段差部,形成位於可捲附3號的釣線80m的位置。在此,因為在徑方向的位置的不同第1段差部171及第2段差部172的2處形成有成為釣線的捲附量的指標的指標部170,所以不需要形成如習知的複數V字狀的溝。因此,在形成了第1段差部171及第2段差部172之後即使施加耐酸鋁處理,因為在第1段差部171及第2段差部172上可完全地覆蓋耐酸鋁等,所以可以不易損壞金屬製的捲筒104的耐腐蝕性。
(b)在前述實施例中,雖在後凸緣部4c形成第1段差部71及第2段差部72。但如第6圖所示,在前凸緣部4b形成第1段差部71及第2段差部72也可以。且,在無圖示的前凸緣部4b及後凸緣部4c的雙方形成第1段差部71及第2段差部72也可以。且,在前述其他的實施例(a)中,雖在第2凸緣部104c形成第1段差部171及第2段差部172。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但如第12圖所示,在第2凸緣部104c形成第1段差部171,且,在第1凸緣部104b形成第2段差部172也可以。
(c)在前述實施例中,第1段差部71及第2段差部72,雖是形成錐面狀。但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如第9圖所示,不設置錐面部分,形成成為略直角的段差的第1段差部71及第2段差部72也可以。
(d)在前述實施例中,第2面82,是形成比第1面81的軸方向高度更低的方式凹陷的段差,第4面84,是形成比第3面83的軸方向高度更高的方式突出的段差。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如第10圖所示,第2面82,是形成比第1面81的軸方向高度更高的方式突出的段差,第4面84,是形成比第3面83的軸方向高度更低的方式凹陷的段差也可以。又,在第10圖中,第2面82及第3面83,是使軸方向高度成為同一面的方式平滑地連結。因此,藉由第1段差部71、第2面82=第3面83、第2段差部72,朝軸方向內方(從前凸緣部4b及後凸緣部4c的相面對的表面相面對側)形成突出的1個凸部。且,如第11圖所示,第2面82,是比第1面81的軸方向高度更低的方式凹陷形成的段差,第4面84,是比第3面83的軸方向高度降低的方式凹陷形成的段差也可以。且,第1段差部71及第2段差部72是成為朝向徑方向外方階段狀的段差的方式形成也可以。
1...操作桿組裝體
2...捲線器本體
2a...捲線器外殼
2b...蓋構件
2c...竿安裝腳
2d...開口
3...轉子
4...捲筒
4a...捲線胴部
4b...前凸緣部
4c...後凸緣部
4d...裙部
5...轉子驅動機構
6...擺動機構
10...手把軸
11...主齒輪
11a...主齒輪軸
12...小齒輪
12a...前部
13...螺帽
14a,14b...軸承
15...捲筒軸
16...軸承
19...捲筒環固定構件
20...捲筒環
21...螺軸
22...滑件
23...中間齒輪
30...圓筒部
31...第1轉子臂
32...第2轉子臂
33...前壁
33a...轂部
33b...貫通孔
34...導環臂
40...第1導環支撐構件
41...線形滾子
42...第2導環支撐構件
43...固定軸
44...固定軸蓋
45...導環
50...逆轉防止機構
51...單向離合器
60...牽引機構
70...指標部
71...第1段差部
72...第2段差部
81...第1面
82...第2面
83...第3面
84...第4面
101...捲線器本體
102...操作桿
103...星狀牽引器
104...捲筒
104a...捲線胴部
104b...第1凸緣部
104c...第2凸緣部
170...指標部
171...第1段差部
172...第2段差部
181...第1面
182...第2面
183...第3面
184...第4面
[第1圖]採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紡車式捲線器的側面圖。
[第2圖]前述紡車式捲線器的側面剖面圖。
[第3圖]前述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筒的擴大側面剖面圖。
[第4圖]前述捲筒的擴大正面剖面圖。
[第5圖]前述捲筒的後凸緣部的擴大側面剖面圖。
[第6圖]其他的實施例的前述捲筒的前凸緣部的據大側面剖面圖。
[第7圖]採用其他的實施例的雙軸承捲線器的立體圖。
[第8圖]其他的實施例的前述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的擴大側面剖面圖。
[第9圖]其他的實施例的相當於第5圖的圖。
[第10圖]其他的實施例的相當於第5圖的圖。
[第11圖]其他的實施例的相當於第5圖的圖。
[第12圖]其他的實施例的相當於第8圖的圖。
4...捲筒
4a...捲線胴部
4c...後凸緣部
4d...裙部
70...指標部
71...第1段差部
72...第2段差部
81...第1面
82...第2面
83...第3面
84...第4面

Claims (10)

  1. 一種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是供進行釣線的捲取及吐出,具備:前述釣線捲附於外周的筒狀的捲線胴部、及從前述捲線胴部的兩端部朝徑方向外方各別相面對的方式突出設置的金屬製的第1凸緣部及第2凸緣部、及指標部;前述指標部,具有:形成於前述第1凸緣部及前述第2凸緣部的相面對面的至少任一的面,由第1面及比前述第1面更朝徑方向外方形成且與前述第1面在軸方向高度不同第的2面所形成的至少2個段差部,且藉由被捲附於前述捲線胴部的釣線到達前述段差部而知道至少2種類的釣線的捲附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其中,前述第1面及前述第2面,是形成於前述第1凸緣部及前述第2凸緣部的任一方。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其中,前述第2面,是比前述第1面的軸方向高度更低的方式凹陷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其中,前述第2面,是比前述第1面的軸方向高度更高的方式突出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其中,前述2個段差部的至少任一,是形成錐面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其中,前述第1面、前述段差部及前述第2面,是平滑地 連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其中,前述捲線胴部,前述第1凸緣部及前述第2凸緣部,是藉由金屬一體成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其中,前述第1凸緣部及前述第2凸緣部,是在金屬表面上形成有由陽極氧化處理所產生的陽極氧化被膜。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其中,對於捲線器本體可前後移動地設置且使前述釣線朝前方吐出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筒,前述第1凸緣部,是從前述捲線胴部的前端部朝徑方向外方突出設置的前凸緣部,前述第2凸緣部,是從前述捲線胴部的後端部朝徑方向外方突出設置的後凸緣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其中,對於捲線器本體可旋轉自如地設置且進行前述釣線的捲取及吐出的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前述第1凸緣部及前述第2凸緣部,是從前述捲線胴部的兩端部朝徑方向外方各別突出設置的圓板狀的凸緣部。
TW097148960A 2007-12-27 2008-12-16 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 TWI4367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35901A JP4963291B2 (ja) 2007-12-27 2007-12-27 釣り用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50696A TW200950696A (en) 2009-12-16
TWI436731B true TWI436731B (zh) 2014-05-11

Family

ID=40547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8960A TWI436731B (zh) 2007-12-27 2008-12-16 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775471B2 (zh)
EP (1) EP2074884B1 (zh)
JP (1) JP4963291B2 (zh)
KR (1) KR101442570B1 (zh)
CN (1) CN101467521B (zh)
MY (1) MY143447A (zh)
SG (1) SG153744A1 (zh)
TW (1) TWI43673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1482B (zh) * 2017-06-07 2023-02-1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釣魚用捲線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90907B2 (en) 2010-12-08 2013-07-23 Vaughn Harris Fishing reel
JP5956741B2 (ja) * 2011-11-08 2016-07-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及び釣り用リール
JP6046481B2 (ja) * 2012-12-20 2016-12-14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及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6419020B2 (ja) * 2015-04-28 2018-11-07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857476B2 (ja) * 2016-09-30 2021-04-14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JP6846156B2 (ja) * 2016-10-19 2021-03-24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872882B2 (ja) * 2016-11-08 2021-05-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783667B2 (ja) * 2017-01-06 2020-11-11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及び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968685B2 (ja) * 2017-12-20 2021-11-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魚釣用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及び魚釣用リール
JP7116102B2 (ja) * 2020-01-29 2022-08-09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及び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0245A (en) * 1973-07-05 1975-03-11 Jr E F Witteborg Fishing spool
JPS52101786U (zh) 1976-01-29 1977-08-02
JPS5811170Y2 (ja) 1978-10-20 1983-03-02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り用リ−ルのスプ−ル
DE19535105A1 (de) * 1994-09-21 1996-03-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hotofilmkassette
JP3101645B2 (ja) * 1995-02-16 2000-10-23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JPH1028500A (ja) * 1996-07-18 1998-02-03 Mamiya Op Co Ltd 両軸受リール
US5755398A (en) * 1996-09-19 1998-05-26 Smatco Industries Winch drum utilizing composite flange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JP2000083534A (ja) * 1998-09-17 2000-03-28 Shimano Inc 釣り用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2003089478A (ja) * 2001-09-19 2003-03-25 Kanai Hiroaki 極細金属線用リ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90017A (ja) 2003-03-25 2004-10-21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4384936B2 (ja) * 2004-05-11 2009-12-16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4451743B2 (ja) 2004-08-09 2010-04-14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釣り糸案内機構
DE102004054033B3 (de) * 2004-11-05 2006-02-02 Burk, Günther Weitwurfspule für Angelrollen
US7275706B2 (en) 2005-09-22 2007-10-02 Shimano Inc. Spool for spinning reel
JP4435221B2 (ja) 2007-09-07 2010-03-17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熱処理装置の空焼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1482B (zh) * 2017-06-07 2023-02-1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釣魚用捲線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74884A2 (en) 2009-07-01
JP2009153456A (ja) 2009-07-16
US7775471B2 (en) 2010-08-17
TW200950696A (en) 2009-12-16
CN101467521B (zh) 2011-11-30
SG153744A1 (en) 2009-07-29
EP2074884B1 (en) 2012-06-13
JP4963291B2 (ja) 2012-06-27
KR20090071403A (ko) 2009-07-01
CN101467521A (zh) 2009-07-01
KR101442570B1 (ko) 2014-09-23
EP2074884A3 (en) 2010-05-19
MY143447A (en) 2011-05-13
US20090166460A1 (en) 200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6731B (zh) 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
JP2009153456A5 (zh)
US7614576B2 (en) Spool for spinning reel
US6679445B2 (en) Spool for spinning reel
TWI554205B (zh) 紡車式捲線器的釣線導引機構
TWI473564B (zh) 紡車式捲線器的轉子
TWI556729B (zh) 紡車式捲線器的釣線導引機構
JP4451743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釣り糸案内機構
KR100656501B1 (ko) 스피닝 릴의 낚싯줄 안내 기구
JP5008693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TWI566695B (zh) 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筒
JP4522067B2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組立体
JP3884307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JP3905068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JP5367536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釣り糸案内機構
JP2014121284A5 (zh)
JP2003079289A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JP7391062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384851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3518984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5596581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発音機構
JP4351690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2011092046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釣り糸案内機構
JP2009148203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釣り糸案内部品及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JP2009022167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