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7231B - 使用作為運送板狀玻璃之供應車 - Google Patents

使用作為運送板狀玻璃之供應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7231B
TWI417231B TW97106555A TW97106555A TWI417231B TW I417231 B TWI417231 B TW I417231B TW 97106555 A TW97106555 A TW 97106555A TW 97106555 A TW97106555 A TW 97106555A TW I417231 B TWI417231 B TW I4172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object
bottom side
support
support groove
groove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06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16383A (en
Inventor
Yamada Tetsuzou
Original Assignee
Corn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ning Inc filed Critical Corning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16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6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7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723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9/00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49/05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 B65G49/06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for fragile sheets, e.g. glass
    • B65G49/062Easels, stands or shelves, e.g. castor-shelves, supporting mean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004Contents retaining means
    • B65D90/0053Contents retaining mean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004Contents retaining means
    • B65D90/006Contents retaining means fixed on the floor of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49/00Aspects relating to conveying system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fragile sheets
    • B65G2249/04Arrangements of vacuum systems or suction cu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 Handcart (AREA)

Description

使用作為運送板狀玻璃之供應車
本發明是關於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用來運送多個平板狀物體,例如玻璃基板。
在由易碎材料所形成之平板狀物體例如平板玻璃片,液晶顯示器的玻璃基板,或是電漿顯示器的玻璃基板的製造處理期間,一些平板狀物體可能需要特殊處理。在這種情況下,要接受特殊處理的平板狀物體會被放在運送箱中以便將它們運送到處理地點。
這類運送箱的例子在日本公開特許專利號2005-193912中有提到。如圖11所示,此專利文件中描述了透過運送裝置2將玻璃基板1放在基板運送箱3中,此運送儀器2配備有真空裝置R,使用真空將每個玻璃基板1固定在起重機或特殊推高機上。此專利文件進一步描述,玻璃基板1由配置在基板運送箱底板4的支撐凹槽構件Y來支撐。此外,還有含支撐凹槽(沒有顯示)的可移動側板可以在左右方向移動,配備在左側板上的支撐凹槽G和右側板上的支撐凹槽G中間,藉由改變此可移動側板的位置使不同尺寸的玻璃基板可以放在基板運送箱中。
上面所描述之傳統運送箱的設計,主要是由機器人將基板放到箱子中。然而,例如在玻璃基板要接受特殊處理的情況下,玻璃基板的數目很小,因此這些玻璃基板通常是由操作員用手放到運送箱中。傳統設計由操作員用手操作的運送箱是讓操作員站在運送箱旁將玻璃基板放到箱中。
最近幾年來,特別是用於液晶顯示器之玻璃基板的尺寸-連帶的重量-正逐步增加。因此,讓操作員站在運送箱旁,用手將這樣的玻璃基板放到運送箱中是一項艱辛的工 作,而這樣的操作會對操作員的下背施加張力,特別是當操作員站在箱子前面,而要將玻璃基板放到箱子的後方部分時。
如果這類讓操作員用手將玻璃基板放進去的運送箱可以設計成讓操作員站在運送箱中來放置玻璃基板,那麼施加在操作員上的張力就會大大降低。然而,還沒有人做過這樣的嘗試。
此外,在上面所提之日本公開特許專利號2005-193912中描述的傳統運送箱是設計來讓機器人放置玻璃基板,因此並沒有考慮到用手動操作來放置玻璃基板。雖然用來支撐玻璃基板底側的支撐凹槽構件Y彼此間隔開來,但是沒有任何的嘗試來確定有足夠的空間和強度可以讓操作員站在凹槽構件之間以將玻璃基板放到運送箱中。
在看過上面描述的情形,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用來幫忙降低施加在操作員身上的張力,並且可以很容易操縱。
為了解決上面所描述的問題,在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的一項包含底側支撐凹槽構件,用來承受平板狀物體的底側,讓平板狀物體保持在直立位置,底側支撐凹槽構件的特色包含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彼此在平板狀物體底側延伸的方向間隔開來,而讓操作員將平板狀物體放到平板狀物體運送箱中的站立位置,配備在第一個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的中間。
根據該項,操作員可以站在此站立位置上,用手將平板狀物體例如玻璃基板放到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的後方部位,因此操作員下背上的張力可以被降低。
平板狀物體的典型例子包括易碎的平板狀物體,例如平板玻璃片,液晶顯示器的玻璃基板,或是電漿顯示器的玻 璃基板,然而,平板狀物體並不局限於易碎的平板狀物體,它可以由任何材料來製造,而且可以有任何的用途,只要它們是以直立狀態固定並且運送。
讓操作員將平板狀物體放到平板狀物體運送箱中的站立位置是指箱子的一部分夠寬且夠堅固,可以讓操作員站在上面將平板狀物體放到平板狀物體運送箱中。
在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中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的一項進一步包含橫側支撐凹槽構件,用來承受平板狀物體的橫側,其中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配置在靠近此橫側支撐凹槽構件的一端,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則可以在平板狀物體底側延伸的方向移動。
根據該項,不同尺寸的平板狀物體可以由橫側支撐凹槽構件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來支撐,並且能夠以穩定的方式來運送。
在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中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的一項進一步包含高度調整構件,允許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的高度調整。
根據該項,較小尺寸之平板狀物體的上方部分可以凸出在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的上方,如此來協助機器人夾住每個平板狀物體的上方部分,以便將平板狀物體從平板狀物體運送箱中取出。
在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中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的一項,此高度調整構件包含支撐軸,每一個都從第一或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凸出,含有軸承凹槽的軸承形成在預定高度,用來承受支撐軸,每一個軸承凹槽傾斜地延伸,而且在上側有開口,以及支撐構件,其長度相當於軸承凹槽的高度,每個支撐構件的基底端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而且每個支撐構件的尖端包含配適部分,用來跟第一或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互相嚙合。
根據該項,操作員不需要一邊支撐底側支撐凹槽構件,一邊釘牢螺絲釘以將底側支撐凹槽構件固定在需要的高度,因此操作員可以很容易地靠自己單獨改變底側支撐凹槽構件的高度。此外,因為支撐構件的長度相當於軸承凹槽的高度,因此操作員只要將支撐構件旋轉到直立位置,並且將支撐構件跟底側支撐凹槽構件互相嚙合,就可以很容易地改變底側支撐凹槽構件的高度。
在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中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的一項進一步包含箱子本體,包含前板,後板,左側板,右側板和底板,其中左和右側板上比配置在預定高度之軸還高的部分可以繞著軸向外摺疊。
為了協助機器人夾住每個平板狀物體的上方部分,以便將平板狀物體從平板狀物體運送箱取出,這些平板狀物體必須凸出在平板狀物體運送箱上方。如果為平板狀物體運送箱配備較深的蓋子構件以容納平板狀物體的凸出量,那麼蓋子構件的尺寸和重量都會增加,而操作員就很難靠自己單獨將蓋子構件移除。根據該項,側板的上方部分是可摺疊的,因此不需要讓平板狀物體凸出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的本體,因此可以使用淺而輕的蓋子構件。如此,操作員就可以很容易地靠自己單獨將蓋子構件移除。
在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中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的一項,在前板的內表面,或者左右側板面對前板那面的其中一個上,配備磁鐵,而在前板的內表面,或者左右側板面對前板那面的另外一個上,配備相吸部分以吸到磁鐵上。
為了讓前板跟側板相吸或移開,一般使用鉤-環結件或金屬結件,但是操作員要固定這樣的結件要花很多時間。根據該項,例如,在前板的內表面配備條狀磁鐵或薄片相吸部分(由強磁性材料製造)的其中一個,而側板面對前板那面配備條狀磁鐵或薄片相吸部分的另一個就可以較容易附 接和移除前板。
在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中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的一項,此箱子本體進一步包含運送輪,和配置在每個輪子和箱子本體之間的減震器。
根據該項,施加到易碎材料例如玻璃基板上的振動和衝擊可以被吸收,以便安全地運送這類材料。
本發明的平板狀物體運送箱可以在將平板狀物體放到運送箱的作業期間,降低在操作員身上所施加的張力,並且可以協助將平板狀物體放入運送箱中的作業。
我們將根據附圖來描述本發明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的一個實施例。
圖1是透視圖,其顯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的主要部分,圖2顯示從內表面所看到的前板圖,圖3是蓋子構件的透視圖,圖4是圖1所示之運送箱的前視圖,圖5是圖1所示之運送箱的計畫圖,圖6是部分放大前視圖,顯示圖4所示的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和它的附近,圖7是右視圖,顯示從右邊所看到之圖1的運送箱,圖8是沿著圖6的線VIII-VIII所得到的截面圖,圖9是放大透視圖,顯示指形支撐組合的一部分,圖10顯示腳輪的細節。要注意的是,附圖中所示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的前後,左右,和上下方向,如同圖1左下部分的箭頭所示。
首先,我們參考圖1來描述整體的結構。
附圖所示的平板狀物體運送箱是可以將平板狀物體保持在直立位置的運送箱,包含箱子本體10,含有開口頂端,由前板11(在圖1顯示的狀態中,前板11被移除,因此沒有顯示在圖1中),後板12,左側板13,右側板14和底板15形成。
箱子本體10里面包含橫側支撐凹槽構件16,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第一組前和後 軸承19,第二組前和後軸承20,第一組前和後支撐構件21,第二組前和後支撐構件22,指形支撐組合23,支撐凹槽構件24,支撐架25,腳支撐構件26和一組前和後導軌27。
腳輪28附接在箱子本體10底板15較低表面的四個角落。此外,蓋子構件29(參看圖3和4)可以放在箱子本體10上端部分的上方。
接下來,我們將詳細描述各別部分。
左側板13包含側板本體13a,此側板本體13a上方的側板上部13b,以及鉸鏈13c(參看圖4),配置在側板本體13a和側板上部13b的外表面,用來將側板本體13a和側板上部13b彼此偶合。側板上部13b可以繞著鉸鏈13c的旋轉軸13d,藉著鉸鏈13c以圖4箭頭A的方向來旋轉,也就是說可以相對於箱子本體10向外摺疊。
右側板14包含側板本體14a,此側板本體14a上方的側板上部14b以及鉸鏈14c(參看圖4)配置在側板本體14a和側板上部14b的外表面,用來將側板本體14a和側板上部14b彼此偶合。側板上部14b可以繞著鉸鏈14c的旋轉軸14d,藉著鉸鏈14c以圖4箭頭A的方向來旋轉,也就是說可以相對於箱子本體10向外摺疊。
左和右側板的側板本體13a,14a和側板上部13b,14b以及底板15,每個都由薄樹脂板附接到金屬架上來形成以減輕重量。左右側板之側板本體13a,14a之框架的較低端,被熔接到底板15框架的左和右側端,如此以一致的方式將左右側板13,14固定到底板15上。
如圖2所示,前板11是由薄樹脂板11a形成,配備加強肋11b,而條狀磁鐵11c被黏附到前板11內表面的左和右末端部分。前板11可以透過左和右磁鐵11c附接到左右側板13,14,並且可以使用比磁鐵11c的磁力還大的力將它跟左右側板13,14拉開,這些磁鐵是透過磁力附接到左右側板13,14 的金屬架前側。
類似前板11,後板12是由薄樹脂板和加強肋形成,而條狀磁鐵被黏附到後板12內表面的左和右末端部分。後板12可以透過磁鐵附接到左右側板13,14金屬架的後側。
底板15包含承受凹槽15a,配備在金屬架的前側用來支撐前板11的較低端(參看圖4,7和8)。因為前板11透過磁鐵11c附接到左右側板13,14,因此前板11的較低端會配適在承受凹槽15a中,使得前板11的重量由承受凹槽15a支撐以確保良好的附接。
同樣的,具有相同結構的承受凹槽15a(參看圖7)配備在底板15金屬架的後側,使得透過磁鐵附接到左右側板13,14的後板12較低端可以由承受凹槽15a來支撐,類似於前板11。
圖3所示的蓋子構件29被放在箱子本體10上端部分的上方,用來封閉箱子本體10的上方開口(參看圖4)。蓋子構件29可以由操作員用手附接到(放在上方)箱子本體,或是移除。
此項實施例的平板狀物體運送箱是設計來運送多個保持在直立位置的平板狀物體P,這些平板狀物體P以前後方向排列,底側以左右方向延伸。
橫側支撐凹槽構件16支撐平板狀物體P的左橫側,包含上下方向延伸的多個凹槽以前後方向排列用來配適平板狀物體P的左橫側。橫側支撐凹槽構件16被固定到左側板13。因此,橫側支撐凹槽構件16是用來作為固定的橫側支撐凹槽構件。
第一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和18支撐平板狀物體P的底側,分別包含底側支撐凹槽本體17a,18a,其含有左右方向延伸的多個凹槽(平板狀物體P底側延伸的方向),以前後方向排列用來配適平板狀物體P的底側,以及金屬架17b, 18b用來安裝支撐凹槽本體17a,18a。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在左右方向彼此間隔分開預定的距離。
底側支撐凹槽本體17a,18a和框架17b,18b可以配備對應的凸面和凹面部分,使得凸面部分配適到凹面部分中以避免底側支撐凹槽本體17a,18a從框架17b,18b掉落。底側支撐凹槽本體17a,18a的製造材料例如泡沬聚苯乙稀樹脂不可以刮到或污染平板狀物體P。
如上面所描述的,平板狀物體P的底側是由分開的第一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和18來承受,在支撐凹槽構件17和18中間提供了一個空間。在將平板狀物體P放入運送箱的作業期間,操作員的站立位置就是形成在此空間中。在這個實施例中,承受操作員重量的腳支撐構件26是作為站立位置。此腳支撐構件26可以是例如由金屬(鐵)板製造,可以隨需要地配備防滑圖案。腳支撐構件26可以只配置在對應此空間的一塊區域,或者整底板15可以由腳支撐構件26來加以強化。以這種配置,操作員可以將大且重的平板狀物體P放到運送箱的後方部位,也就是接近後板12的位置,而對他的下背造成較小的張力。
要注意的是,我們未必要提供上面所描述的腳支撐構件26來形成站立位置。如果底板15本身具有足夠的強度,那麼底板15上對應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中間那塊空間的區域就可以作為站立位置,而不需要額外的結構。
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的位置是可調整的以便讓不同尺寸的平板狀物體P也可以適當固定。現在,我們將參考圖1,4,5和6來描述該配置。
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位置的高度,可以由底下兩個位置之間的高度調整構件來 作調整:對應大尺寸平板狀物體P1的較低位置(圖4中的實線所表示的位置),和對應小尺寸平板狀物體P2的較高位置(圖4中雙鏈虛線所表示的位置)使得任何大尺寸的平板狀物體P1或小尺寸平板狀物體P2都可以適當地固定在運送箱中。
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的高度調整構件是由一組前後軸承19,一組前後支撐構件21,和配備在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上的支撐軸17c來形成。
每個軸承19是由上下延伸的平板狀物體來形成,連結到底板15和左側板13,並且含有兩個軸承凹槽19a,形成在相對於較高位置和較低位置的地方。軸承凹槽19a是傾斜的,使得外側低於內側,在上側有開口。
每個支撐構件21由長度相對於較低位置的較低位置支撐構件21以及長度相對於較高位置的較高位置支撐構件21來形成,在它們的基底端由底板15的軸21b作旋轉式的支撐。每個支撐構件21的尖端有凹面配適部分21a,用來跟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之靠近左右方向中央那側的較低部位互相嚙合。
配備在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左右方向外側的支撐軸17c,從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的前後兩側凸出,配適在軸承19的軸承凹槽19a中。
為了將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設置在較低位置,操作員首先舉起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然後將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放下讓支撐軸17c配適在對應較低位置之軸承19的軸承凹槽19a中。然後操作員將較低位置支撐構件21設置在直立位置,並且讓較低位置支撐構件21尖端的凹面配適部分21a跟支撐凹槽構件17之靠近左右方向中央那側的較低部位互相嚙合。凹面配適部分21a和支撐凹槽構件17之靠近左右方向中央那側較低部位之間的這種嚙合 ,是以跟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和支撐構件22之凹面配適部分22a相同的方式來達成如圖6所示,我們會在稍後加以描述。
為了將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設置在較高位置,操作員首先舉起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然後將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放下,讓支撐軸17c配適在對應較高位置之軸承的軸承凹槽19a中。然後操作員將較高位置支撐構件21設置在直立位置,並且讓較高位置支撐構件21尖端的凹面配適部分21a跟支撐凹槽構件17之靠近左右方向中央側的較低部位互相嚙合。凹面配適部分21a和支撐凹槽構件17之靠近左右方向中央側較低部位之間的這種嚙合,是以跟較低位置支撐構件21的情況相同的方式來達成。
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的高度調整構件是由一組前後軸承20,一組前後支撐構件22,和配備在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上的支撐軸18c來形成。
每個軸承20是由上下延伸的平板狀物體來形成,連結到支撐架25,和跟支撐架25連結的滑動構件30,並且含有兩個軸承凹槽20a,形成在相對於較高位置和較低位置的地方。軸承凹槽20a是傾斜的,使得外側低於內側,在上側有開口。
每個支撐構件22的長度相對於較高位置,在基底端由底板15的軸22b作旋轉式的支撐。每個支撐構件22的尖端有凹面配適部分22a,用來跟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之靠近左右方向中央那側的較低部位互相嚙合。
配備在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左右方向外側的支撐軸18c從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的前後兩側凸出,配適在軸承20的軸承凹槽20a中。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配備支撐構件18d向著左右方向的中央凸出,然後向下延伸。當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設置在較低位置時,支撐構件18d在靠 近左右方向中央的位置處支撐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每個支撐構件18d的長度可以由螺絲釘結構來作調整。
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的位置可以作左右調整,也可以作高度調整以便適當地支撐小尺寸的平板狀物體P2。為了調整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的左右位置,將支撐架25,軸承20和滑動構件30裝配成可以一起沿著導軌27的左右方向滑動。此外,每個滑動構件30包含定位螺絲釘35,而每個導軌27在對應大尺寸平板狀物體P1和小尺寸平板狀物體P2之寬度(左右方向之長度)的位置上,包含螺紋孔36,以便將每個軸承20牢固在對應大或小尺寸平板狀物體P1或P2之寬度的位置上。
為了將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設置在較低位置,將支撐架25和軸承20設置在左右方向對應大尺寸平板狀物體P1之寬度的位置上(圖6中實線所表示的位置),並且將定位螺絲釘35旋進對應大尺寸平板狀物體P1寬度之位置上的螺紋孔36中。然後,操作員首先舉起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然後將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放下,讓支撐軸18c配適在對應較低位置之軸承的軸承凹槽20a中,並且將配備在靠近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之左右方向中央那側的支撐構件18d放在導軌27上。
為了將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設置在較高位置,將支撐架25和軸承20設置在左右方向對應小尺寸平板狀物體P2之寬度的位置上(圖6中雙鏈虛線所表示的位置),並且將定位螺絲釘35旋進對應小尺寸平板狀物體P2寬度之位置上的螺紋孔36中。然後,操作員首先舉起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然後將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放下,讓支撐軸18c配適在對應較高位置之軸承的軸承凹槽20a中。然後,操作員將支撐構件21設置在直立位置,並且讓靠近支撐凹槽構件18之左右方向中央那側的較低部位跟支撐構件21尖 端的凹面配適部分21a互相嚙合。在這個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的框架18b是由含有L形橫截面的L形構件來形成,此L形構件向下延伸那側的較低端部分,配適在支撐構件22的凹面配適部分22a中,用來支撐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
因為配備了上面所描述,由含有軸承凹槽19a,20a的軸承19,20,支撐構件21,22,和支撐軸17c,18c所形成的高度調整構件,因此操作員可以只靠自己就很容易地調整第一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18的高度以對應大或小尺寸平板狀物體P1或P2的高度,只要舉起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18,放下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18來讓支撐軸17c,18c配適在軸承凹槽19a,20a中,旋轉並將支撐構件21,22設置在直立位置,並且將靠近支撐凹槽構件17,18之左右方向中央側的較低部位,配適到支撐構件21,22的配適部分21a,22a中。
要注意的是,每個滑動構件30都包含垂直調整螺絲釘37。螺絲釘37被旋進滑動構件30中的螺紋孔,此螺絲釘的尖端緊靠導軌27的上表面。經由轉動螺絲釘37來調整它從滑動構件30凸出的量就可以調整支撐架25的垂直度。經由適當調整此垂直度,平板狀物體P的底側可以由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來作最好的支撐,而平板狀物體P的右橫側可以由指形支撐組合23和支撐凹槽構件24來作最好的支撐。要注意的是,在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被設置在較高位置如圖4和圖6的雙鏈虛線所表示的情況中,其中並沒有顯示該垂直度調整螺絲釘37。
指形支撐組合23被固定到支撐架25的上端。圖9是指形支撐組合23的透視圖。如圖中所示,指形支撐組合23包含前後延伸的軸23a,由軸23a支撐的支撐手指23b,能夠以箭頭B的方向來旋轉,配置在每對相鄰支撐手指23b之間的墊片23c在前後方向的末端用來支撐軸23a的托架構件23d, 以及前後延伸,並且透過手臂38a由軸23a支撐的重物38。要注意的是,圖1中沒有顯示重物38,即將在底下描述的指形支撐組合23和支撐凹槽構件24,沒有顯示在圖5中。
支撐手指23b是由樹脂製造,配置在跟橫側支撐凹槽構件16,以及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18之凹槽間距相同的間距上。每個墊片23c的厚度相當於欲放置之每個平板狀物體P的厚度。
支撐凹槽構件24支撐平板狀物體P的右橫側,配置在支撐架25高度的中央,如圖4所示。類似橫側支撐凹槽構件16,支撐凹槽構件24包含支撐凹槽構件本體24a,含有上下延伸的凹槽以前後方向排列。支撐凹槽構件本體24a是由樞軸承24b來支撐,配置在從支撐架25延伸出來之手臂的尖端能夠以箭頭C的方向旋轉。支撐凹槽構件24可以跟支撐架25在左右方向一起移動,因此用來作為可移動的橫側支撐凹槽構件跟上面所描述之固定橫側支撐凹槽構件16相反。
如圖10所示,腳輪28是減震型腳輪,每個包含運送輪28a以可旋轉方式支撐輪28a的輪側托架28b附接到箱子本體10的箱子本體側托架28c配置在箱子本體側托架28c上,以可旋轉方式將輪側托架28b支撐在箱子本體側托架28c上的軸28d,以及配置在托架28b和28c之間的彈簧28e。使用這種腳輪,彈簧28e可以作為減震器以吸收平板狀物體運送期間的衝擊,如此可以避免平板狀物體受到損壞,即使運送的平板狀物體是由易碎材料製造。
接下來,我們將描述將平板狀物體P放到平板狀物體運送箱中的過程。首先我們描述大尺寸平板狀物體P1情況。
在該情況中,將支撐架25設置好並固定在圖4中實線所表示的位置(對應大尺寸平板狀物體寬度的位置),將定位螺絲釘35旋進位在對應大尺寸平板狀物體之寬度位置上的螺紋孔36中。此外,將指形支撐組合23之支撐手指23b中最 後方(最內部)的支撐手指23b設置在支撐位置,也就是向著圖4所示之左右方向的中央延伸,將其他的支撐手指23b旋轉設置在收回位置,也就是如圖9所示的直立位置。此時,重物38同樣被旋轉設置在圖9所示的收回位置。將支撐凹槽構件24的本體24a繞著軸24b,從圖4所示的狀態向上旋轉90度,讓它也設置在收回位置也就是直立位置。將第一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18設置在圖4實線所表示的較低位置。
接下來,操作員站在腳支撐構件26上拿著大尺寸平板狀物體P1,將平板狀物體P1的左橫側和底側配適在支撐凹槽構件16,17和18的最後方(最內部)凹槽中。然後,操作員讓平板狀物體P1的右上部分,緊靠著設置在支撐位置之最後方支撐手指23b的前側,讓它支撐著,從後方將第二支撐手指23b旋轉到支撐位置,使得平板狀物體P1的右上部分固定在這兩個支撐手指23b之間。
同樣的,將接下來的平板狀物體從箱子後側,一個接著一個放入運送箱中,當預定數目的平板狀物體已經放入箱子中,重物38會被旋轉放置在支撐手指23b上,如圖4所示。然後,將支撐凹槽構件24旋轉設置到支撐位置,如圖4所示,使平板狀物體P1的右橫側配適在支撐凹槽構件24的對應凹槽中,讓支撐凹槽構件24支撐平板狀物體P1的右橫側。最後,將蓋子構件29放在箱子本體10上方。
放在支撐手指23b上的重物38是用來避免支撐手指23b在運送期間,由於振動往上旋轉,而無法支撐平板狀物體P。
在小尺寸平板狀物體P2被放入運送箱中的情況,將支撐架25設置在圖4雙鏈虛線所表示的位置(對應小尺寸平板狀物體之寬度的位置),將定位螺絲釘35旋進並固定在位於對應小尺寸平板狀物體寬度之位置上的螺紋孔36中。以跟大尺寸平板狀物體P1的情況相同的方式以設置指形支撐組 合23的支撐手指23b,和支撐凹槽構件24。將第一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和18設置在圖4雙鏈虛線所表示的較高位置。
接下來的動作跟大尺寸平板狀物體P1的情況相同,因此將不再重複這些描述。
接著,我們將描述從運送箱取出平板狀物體P的過程。為了取出平板狀物體P,首先操作員移去蓋子構件29,然後移除前板11和後板12。然後,操作員繞著鉸鏈軸13d,14d旋轉左和右側板13,14的側板上方部分13b,14b,將它們向外摺疊。在這個狀態下,機器人夾住每個平板狀物體P的上方部分,舉起平板狀物體P並從運送箱中取出平板狀物體P。
因為機器人將每個平板狀物體P的上方部分夾在零件之間,從運送箱將平板狀物體P取出,因此最好讓平板狀物體P凸出運送箱的箱子本體10上方,以便為機器人的手臂和平板狀物體夾住零件,提供較高的運動自由度。然而,如果將平板狀物體P前進設置來凸出箱子本體10的上方,那麼運送箱的蓋子構件29就必須加深平板狀物體P的凸出量。這會增加蓋子構件的尺寸和重量,使得操作員很難靠自己單獨移除蓋子構件。相反的,利用上面所描述,左和右側板13,14之側板上方部分13a,14a可以向外摺疊的構件,我們就可以使用淺而輕的蓋子構件,操作員就可以很容易地靠自己單獨放置及移除蓋子構件。
在上面所描述的實施例中,磁鐵配備在前板11和後板12,而要吸到磁鐵的相吸部分(上面所描述之實施例中,左和右側板13,14的金屬架)配備在左和右側板13,14上。然而,如果左和右側板13,14不包含金屬架,那麼可以將強磁性材料製成,要被吸到磁鐵的相吸部分,配備在對應部位。或者,也可以將磁鐵配備在左和右側板13,14,而由強磁性材料製成的相吸部分配備在前板11和後板12上。
玻璃基板‧‧‧1
運送儀器‧‧‧2
基板運送箱‧‧‧3
運送箱底板‧‧‧4
真空裝置‧‧‧R
支撐凹槽構件‧‧‧Y
支撐凹槽‧‧‧G
平板狀物體‧‧‧P,P1,P2
箱子本體‧‧‧10
前板‧‧‧11
後板‧‧‧12
左側板‧‧‧13
右側板‧‧‧14
底板‧‧‧15
橫側支撐凹槽構件‧‧‧16
第ㄧ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
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
前和後軸承‧‧‧19,20
前和後支撐構件‧‧‧21,22
指形支撐組合‧‧‧23
支撐凹槽構件‧‧‧24
支撐架‧‧‧25
腳支撐構件‧‧‧26
前和後導軌‧‧‧27
腳輪‧‧‧28
蓋子構件‧‧‧29
滑動構件‧‧‧30
定位螺絲釘‧‧‧35
螺紋孔‧‧‧36
垂直調整螺絲釘‧‧‧37
重物‧‧‧38
薄樹脂板‧‧‧11a
加強肋‧‧‧11b
條狀磁鐵‧‧‧11c
側板本體‧‧‧13a,14a
側板上部‧‧‧13b,14b
鉸鏈‧‧‧13c,14c
旋轉軸‧‧‧13d,14d
承受凹槽‧‧‧15a
底側支撐凹槽本體‧‧‧17a,18a
金屬架‧‧‧17b,18b
支撐軸‧‧‧17c,18c
支撐構件‧‧‧18d
軸承凹槽‧‧‧19a,20a
凹面配適部分‧‧‧21a,22a
軸‧‧‧21b,22b
軸‧‧‧23a
支撐手指‧‧‧23b
墊片‧‧‧23c
托架構件‧‧‧23d
凹槽構件本體‧‧‧24a
樞軸承‧‧‧24b
運送輪‧‧‧28a
輪側托架‧‧‧28b
箱子本體側托架‧‧‧28c
軸‧‧‧28d
彈簧‧‧‧28e
手臂‧‧‧38a
圖1是透視圖,其顯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的主要部分,圖2顯示從內表面所看到的前板圖。
圖3是蓋子構件的透視圖。
圖4是圖1所示之運送箱的前視圖。
圖5是圖1所示之運送箱的計畫圖。
圖6是部分放大前視圖,顯示圖4所示的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和它的附近。
圖7是右視圖,其顯示從右邊所看到之圖1的運送箱。
圖8是沿著圖6的線VIII-VIII所得到的截面圖。
圖9是放大透視圖,顯示指形支撐組合的一部分。
圖10顯示腳輪的細節。
圖11顯示傳統平板狀物體運送箱的概念圖。
箱子本體‧‧‧10
後板‧‧‧12
左側板‧‧‧13
右側板‧‧‧14
側板本體‧‧‧13a,14a
側板上部‧‧‧13b,14b
鉸鏈‧‧‧14c
底板‧‧‧15
承受凹槽‧‧‧15a
橫側支撐凹槽構件‧‧‧16
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
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
底側支撐凹槽本體‧‧‧17a,18a
金屬架‧‧‧17b,18b
支撐軸‧‧‧17c,18c
支撐構件‧‧‧18d
前軸承‧‧‧19
後軸承‧‧‧20
軸承凹槽‧‧‧19a,20a
前支撐構件‧‧‧21
後支撐構件‧‧‧22
指形支撐組合‧‧‧23
支撐凹槽構件‧‧‧24
支撐架‧‧‧25
腳支撐構件‧‧‧26
前和後導軌‧‧‧27
腳輪‧‧‧28
滑動構件‧‧‧30

Claims (7)

  1. 一種平板狀物體運送箱,其包含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18)以承受平板狀物體的底側,讓平板狀物體保持在直立位置,其特徵在於:底側支撐凹槽構件包含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彼此在平板狀物體底側延伸的方向間隔開來,以及操作員之站立位置(26),其配備在第一個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的中間以將平板狀物體放到平板狀物體運送箱中。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其中更進一步包含橫側支撐凹槽構件(16)以承受平板狀物體(P)的橫側,其中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配置在靠近橫側支撐凹槽構件的一側,以及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則可以在平板狀物體底側延伸的方向移動。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其中更進一步包含高度調整構件以允許第一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和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8)的高度作調整。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其中高度調整構件包含:支撐軸(17c,18c),每一支撐軸都從第一或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17,18)凸出;軸承(19,20),其包含軸承凹槽(191,20a)形成為預定高度以承受支撐軸,每一個軸承凹槽傾斜地延伸以及在上側有開口;以及支撐構件(21,22),其長度相當於軸承凹槽的高度,每個支撐構件的基底端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以及每個支撐構件在尖端包含配適部分(21a,22a)以跟第一或第二底側支撐凹槽構件互相嚙合。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任何一項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其中更進一步包含箱子本體(10),其包含前板(11),後板(12),左側板(13),右側板(14)以及底板(15),其中高於配置在預定高度之軸(13d,14d)上方之左側及右側板的部分可以繞著軸向外摺疊。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任何一項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其中在前板的內表面,或者左右側板面對前板那面的其中一個上面配備磁鐵,而在前板的內表面,或者左右側板面對前板那面的另外一個上面配備相吸部分以吸到磁鐵上。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任何一項之平板狀物體運送箱,其中箱子本體更進一步包含運送輪,以及配置在每個輪子和箱子本體之間的減震器。
TW97106555A 2007-02-27 2008-02-25 使用作為運送板狀玻璃之供應車 TWI4172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47997A JP5175057B2 (ja) 2007-02-27 2007-02-27 板状体搬送用ボック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6383A TW200916383A (en) 2009-04-16
TWI417231B true TWI417231B (zh) 2013-12-01

Family

ID=39472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06555A TWI417231B (zh) 2007-02-27 2008-02-25 使用作為運送板狀玻璃之供應車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175057B2 (zh)
TW (1) TWI417231B (zh)
WO (1) WO20081051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2160B2 (ja) * 2013-07-02 2017-09-06 中外炉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収容体への基板収容補助装置及び基板収容装置
JP6108991B2 (ja) * 2013-07-02 2017-04-05 中外炉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収容体への基板収容補助装置及び基板収容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6066A (en) * 1995-12-01 1997-10-14 Slantpac Corp. Apparatus with slanted rack on pallet for transporting glass
JP2005193912A (ja) * 2003-12-26 2005-07-21 Kyokuhei Glass Kako Kk ガラス基板搬送用ボック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0064B1 (en) * 1998-09-24 2001-09-18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Collapsible shipping container having a walk-in base
JP2005096795A (ja) * 2003-09-24 2005-04-14 Narimoto Container Kk 薄板輸送用コンテナ
GB2412910A (en) * 2004-04-06 2005-10-12 Carglass Luxembourg Sarl Zug Transportation and/or storage of sheet items such as vehicle windscree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6066A (en) * 1995-12-01 1997-10-14 Slantpac Corp. Apparatus with slanted rack on pallet for transporting glass
JP2005193912A (ja) * 2003-12-26 2005-07-21 Kyokuhei Glass Kako Kk ガラス基板搬送用ボック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6383A (en) 2009-04-16
WO2008105152A1 (en) 2008-09-04
JP5175057B2 (ja) 2013-04-03
JP2008207853A (ja) 2008-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31574A1 (en) Plate material packing box, plate material transporting method, and plate material loading or unloading method
TWI461334B (zh) Plate loading device
JP2006264786A (ja) 板状体梱包箱、板状体搬送方法及び板状体積載・取出し方法
TW200811019A (en) Automated guided transport carriage
KR101091020B1 (ko) 엘시디글라스 운반용 크레이트
TWI341763B (en) Processing table
TW201124317A (en) Storage container and storage body for plate-like body, plate-like body loading device, and transporting vehicle
WO2018142811A1 (ja) 天井搬送車
JP4905806B2 (ja) ガラス板積載台車
WO2010090276A1 (ja) カセット
JP2007045469A (ja) ガラス板搬送パレット
JP2006168748A (ja) ガラス搬送用枠体
TWM582488U (zh) Bundle and bale container
TWI417231B (zh) 使用作為運送板狀玻璃之供應車
JP5251136B2 (ja) 板状体の積載装置及び運搬車両
KR101449446B1 (ko) 기판보관 챔버용 카세트 이송장치
JP2010013178A (ja) 板状体の梱包容器、及び板状体の積込装置、並びに板状体の輸送方法
JP6314386B2 (ja) ウェーハ運搬台車及びウェーハ運搬方法
KR101553626B1 (ko) 기판 턴장치
KR100985260B1 (ko) 포토마스크 기판 수용유닛, 포토마스크 기판 이송방법,포토마스크 제품 제조방법 및 포토마스크 노광/전사방법
TWI510416B (zh) The load-bearing device of the plate-like body and the transportation vehicle
JP2012096893A (ja) 基板搬送台車
TWI411564B (zh) 物品搬運裝置(一)
JPH07186968A (ja) ワーク搬送台車
JP6941033B2 (ja) 可動ラック及び可動ラック台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