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4658B - 用於設置針於縮氈機針板之方法與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設置針於縮氈機針板之方法與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4658B
TWI414658B TW097103843A TW97103843A TWI414658B TW I414658 B TWI414658 B TW I414658B TW 097103843 A TW097103843 A TW 097103843A TW 97103843 A TW97103843 A TW 97103843A TW I414658 B TWI414658 B TW I4146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felt
needle plate
holding
need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3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14669A (en
Inventor
Bernhard Muenster
Gustav Wizemann
Johannes Bruske
Original Assignee
Groz Beckert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oz Beckert Kg filed Critical Groz Beckert Kg
Publication of TW200914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4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4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46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7/00Felting apparatu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8/00Needling machines
    • D04H18/02Needling machines with need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15Disassemb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895Associating parts by use of aligning means [e.g., use of a drift pin or a "fix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945Assembling or joining by driven force f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998Work hol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設置針於縮氈機針板之方法與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為縮氈機的針板裝載製氈針以及從該針板去除製氈針的一種方法和一種裝置。
縮氈機用於對由無序的纖維例如套毛(帶有或不帶載體)製成的斜向對刺針刺織物進行壓實,並且有時也用於對織物或者針織物進行後處理。為此,縮氈機具有一個基本上平坦的托架,該托架設有大量製氈針。該托架也稱為針板。製氈針處於相應的開口中,用製氈針的保持區段將製氈針壓入該開口中。這裡所使用的“製氈針”此概念包括用於對針織物或者織物進行後處理例如進行起毛或者進行穿孔的針。
將製氈針裝入針板中是一個很辛苦的過程,該過程經常完全或者部分由手工完成。若製氈針已磨損或者出於其他原因要更換針板上的製氈針,那就必須將舊針從針板上去除,並且將新針裝入針板中。這是一個極費時間的過程。因此過去嘗試過,至少部分地使這一過程自動化。專利文獻DE 83 29 050 U1為此公開了一種具有製氈針盒的自動裝載機。該自動裝載機定位在針板的上方。可以通過合適的光電感測器來檢測針板中的開口。而後通過相應的機械驅動裝置可以將製氈針從製氈針盒轉移到開口中。
此外,從專利文獻DE 1923665中公開了一種用於裝 入和推出針板的製氈針的裝置。該機器具有一個可移動的機架,該機架可以定位在針板上方。設置在該裝置上的壓出沖頭可以藉由馬達動力垂直移動,用於擠壓在針尖上並且由此將針從其底座上鬆開。相同的機器以類似方式用於將鬆動地裝在針板中的製氈針壓入該針板中。
一些公開文獻對在針板去針和植針時出現的問題的部分方面進行了研究。然而,依舊缺少可有效地對針板進行植針的設備或裝置。
據此,本發明的目標是,提供用於對針板進行快速植針的一種方法和一種裝置。
該目標通過按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或者說按請求項8所述的裝置得到解決:在按本發明的方法中,利用一種複合夾鉗,用於同時抓取多根製氈針並且插入該針板的相應的開口中。在該複合夾鉗中,在這過程中以與針板的孔距相一致的間距夾住製氈針。通過這種方式,自動的操作機或者受過相應指導的操作者可以借助於複合夾鉗相應地將整組製氈針裝入針板中。因此,可以以很少的手工操作或者說很少的工序給孔列裝載製氈針。而後相應的壓入裝置可以將一個孔列的製氈針在一次唯一的行程中裝入該針板中。
較佳地,該夾鉗經構造而使得其可以以幾乎任意的間距也就是說以任意的隔距來夾持單個的製氈針。該製氈針 例如夾緊在兩個光滑的夾塊之間。但是為該複合夾鉗配設了一個填充裝置,該填充裝置設置用於以一定的隔距隨時準備好應該由複合夾鉗接收的製氈針組,在該針板上也存在著這樣的隔距。較佳地,其中一個夾塊具有空隙,該空隙相應於該填充裝置的已設置的隔距。該空隙的深度小於製氈針厚度,使得佈置在空隙中的製氈針可以被第二夾塊以其光滑的內側夾住。該填充裝置例如從一個製氈針容器中取出製氈針,在該製氈針容器中鬆散地但定向地例如彼此平行地並且方向一致地放有大量相應的製氈針。該製氈針的分開及其為複合夾鉗的抓取所作的遞交例如通過一個具有一根或多根螺紋主軸的分開裝置來進行,該製氈針橫向於該螺紋主軸的旋轉軸線定向地放置地在該螺紋主軸上。
為實施所述方法,經設置為將針裝載於針板的工作站較佳地具有以下部件:用於有待裝載的針板的保持裝置、該複合夾鉗、用於填充複合夾鉗的填充裝置和壓入裝置,該壓入裝置用於將已裝入該針板中的製氈針壓入該針板中。較佳地,額外設置一個輸送裝置,該輸送裝置用於將該針板從裝載位置轉移到該壓入裝置。這大大減輕了在給針板進行裝載時的工作。
該填充裝置預先設定針距。針距是指在平行於針板的縱側面佈置的針列內的製氈針的間距。該填充裝置為此可以具有兩根螺紋主軸,該螺紋主軸的螺距與所期望的針距相一致。該針距和針板針列的間距可以用攝影機或者其他 的感測器裝置來檢測。該螺紋主軸例如可手動更換。機器控制裝置會要求操作者從儲備螺紋主軸中取出與檢測到的隔距相配的螺紋主軸並且裝入該填充裝置中。
根據本發明的裝置的一種特別較佳的實施方式中,作為該壓入裝置的補充設置了一個用於給針板去針的拔出裝置。該拔出裝置可以緊鄰該壓入裝置佈置。它較佳設有壓條,借助於該壓條可以向製氈針的工作區段施加壓力,用於鬆開製氈針。較佳地,一塊或多塊帶鉤板條包含該拔出裝置,該帶鉤板條從後面卡住該製氈針的鬆動的針腳並且向其施加拉力,用於將製氈針從針板中拔出。
圖1示出了用於給縮氈機用針板2進行裝載的裝置1。該裝置1是半自動裝載機。這樣的針板2例如用於在縮氈機中製造毛氈。該針板2具有大量的開口3。該開口3沿縱向、橫向或斜向佈置的行列進行佈置。這樣的針板可以例如具有1.70米×0.4米的尺寸。該開口3或其中間軸線通常基本上彼此平行定向並且大致直角於該平坦的針板2定向。在一列開口3內部,孔距也就是說開口彼此間的(中心)間距較佳基本上是恒定的。
按圖1的半自動裝載機具有用於該針板2的保持裝置4。該保持裝置4構造為旋轉台的形式。該保持裝置4具有針板框架5,該針板框架5可圍繞著較佳水平的旋轉軸線6回轉或旋轉地得到支承。為此,該針板框架5可借助 於未進一步示出的驅動裝置進行回轉定位。該驅動裝置支撐在該裝置1的機架上。該針板框架5具有針板導向裝置7,例如從圖2的示意圖中可以看出該針板導向裝置7。以一定間距彼此平行佈置的導軌8、9包含該針板導向裝置7,該導軌8、9用於將該針板2接納在其之間。該導軌8、9形成用於該針板2的線性導向裝置。它們允許該針板2從側面按照平行於該旋轉軸線6的方式移到或者牽引到該保持裝置4上。為方便這一過程,可以在該針板框架5上佈置多個滾輪10、11、12、13,它們可旋轉地得到支承並且對該針板2來說形成一個滾輪導向裝置。該滾輪10、11、12、13較佳地按照可以移向該針板2以及離開該針板2的方式進行佈置。電的或者液壓的執行器用於進行移動。若要在該保持裝置4上移動該針板2,那就將該滾輪11到13移向針板2直至其將該針板2從相應的支承面上提起來。該針板2現在可以容易地移動。為進行裝載,與此相反例如以液壓方式降下該滾輪11到13。該針板2由此可以平放在該針板框架5的相應的支承面上。現在在該導軌8、9上或者在其他合適的位置上設置的例如液壓夾爪14、15形式的鎖緊裝置可以將該針板2夾緊在針板框架5上。
如圖2和3所示,該針板框架5較佳地具有一個中央開口16,相應地保持在該針板2上的製氈針17伸入該開口16中。如圖3所示,該開口16的邊緣可以用作用於針板2的定位的支承面並且由此用作該針板2的定位的擋止 件。這不僅關於圖3所示的X方向而且關於在那裡示出的Y方向都適用。由該開口16的壁體部分這樣構成的擋止件18、19由此沒有作用於該針板2的棱邊,而是作用於處於外面的製氈針17。該擋止件18、19也可以由有彈性的板條或類似部件構成。尤其對X方向來說這一點會十分有利,用於在插入針板2時在碰到擋止件19時不會損壞處於外面的製氈針。
如圖2所示,該保持裝置4由其旋轉定位裝置20支承。該旋轉定位裝置20可以將該針板回轉到垂直位置中、傾斜位置中(在圖1和2中示出)或者也可以回轉到水平位置中。可選可以調節任意的中間位置。該定位裝置20可以是輸送裝置21的一部分,該輸送裝置21在圖2中通過線性導向裝置來表示。該線性導向裝置具有導軌22以及滑座23,該滑座23由該定位裝置20構成。該定位裝置20用於將該保持裝置4連同針板2從在圖2中右邊的裝載位置轉移到壓入或去針位置24。在該針板2如圖1所示在裝載位置中象操作臺一樣對操作者來說可以接近的時候,該壓入及去針位置24則較佳處於該半自動裝載機的被外罩25(圖1)蓋住的區域中。該區域是一個較佳得到照明的工作腔,通過觀察窗可以看到該工作腔。但是該外罩25阻止操作者直接進入。
該輸送裝置21具有未進一步示出的驅動機構,借助於該驅動機構該由定位裝置20支承的保持裝置4可在機器控制裝置26(圖1)的控制下移動。較佳地,通過操作 者的要求來觸發將該保持裝置4連同針板2從該裝載位置移進壓入及去針位置24中這一過程。
在該壓入及去針位置24中,設置了至少一個壓入裝置,該壓入裝置包括壓入板條27和合適的驅動裝置例如多個液壓缸28或者也可以是其他的執行器,並且可以朝該針板2移動以及離開該針板2。該壓入板條27在這過程中較佳地保持可以沿垂直方向進行線性移動,以便與保持水平的針板2在其壓入位置24中共同作用。該壓入板條27在其下面的、在運行中朝向保持在其下面的針板2的端面上具有一個壓力面29。該壓力面29具有棱柱形式的區段以及扁平的區段。在壓入過程中,有待壓入的製氈針17首先與該壓入板條27的壓力面29的棱柱區段一起壓入該針板2中。通過棱柱導向裝置來保證,該製氈針17在壓入過程中在側面保持穩定。該製氈針17不會偏移。使該壓入板條27朝側面偏移,用於將該製氈針17與該壓力面29的扁平的區域一起完整地壓入該針板2中,由此結束壓入過程。該壓力面29在該裝置1的整個工作寬度上延伸,並且由此至少具有該針板2的一個孔列的長度。在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中,該壓力面29關於與該旋轉軸線6平行的X方向並非絕對筆直。更確切地說,該壓力面29稍微拱起或者稍微傾斜,使得該壓力面29在該壓入板條27的中心的區域中大約比其端部低1到2毫米是有利的。該措施在針板彎曲的補償方面很有幫助,在將製氈針壓入該開口3中時由於巨大的作用力以及針板2的本來存在的柔性 而產生該針板彎曲。
緊鄰著該壓入板條27可以佈置一個拔出裝置30。一根或多根壓出板條31以及相應數量的拔出板條32包含該拔出裝置30。每根壓出板條31較佳地再度在針板2的整個長度上延伸。壓出板條31如可從圖4中看出的一樣具有腳部區段33。該腳部區段33的下麵的彎曲的區段34設有縫隙37,該縫隙37的隔距與該針板2的孔距相一致。在較佳的實施例中相互緊挨地佈置四根這樣的壓出板條31,其中這四根壓出板條具有縫隙,而縫隙則具有一個隔距,該隔距相當於該針板2的四個最為常用的隔距。與相應的針板2相配的壓出板條31的區段34由此如圖4所示可以移到該製氈針17的工作區段35上面,該製氈針17以其保持區段36位於該開口3中。該縫隙37具有間隙地包圍著該工作區段35。但是該縫隙37窄於該保持區段36。因此在下降時,該壓出板條31放置在每根製氈針17的圓錐形區段38上並且稍許移動保持在壓合座中的保持區段36。每根製氈針17的針腳39由此稍許離開該針板2。
也可以使該壓出板條31具有一個下面的筆直的區段34。而後該壓出板條34就包括一個穿孔,該穿孔的直徑稍微大於該製氈針17的工作區段35的直徑。該穿孔的自由端部具有一個圓錐形區段,該區段大致相當於該製氈針17的將該製氈針17的工作區段35與保持區段36連接起來的圓錐形區段38。該壓出板條31而後借助於該圓錐形區段將製氈針17部分地從針板2或其開口3中壓出。
該壓出板條31可以相應地通過自已的驅動裝置例如液壓缸40(圖2)垂直地來回移動。較佳地,該工作行程大於該工作區段35的長度。
此外,可從圖5中看出的拔出板條32包含該拔出裝置30。同樣可以為每根壓出板條31(若存在多根壓出板條31)配設一根拔出板條32。該拔出板條32在該針板2的針列或者說孔列的整個長度上延伸。該拔出板條32具有一個彎曲的腳部區段41,如圖5示出的一樣,該腳部區段41用於從後面卡住鬆開的針腳39。該彎曲的腳部區段沿其縱向方向連貫地封閉,也就是說沒有開口或者說縫隙。由此拔出板條32可以用於不同的製氈針範圍,其中開口3的間距不同。為該拔出板條32配設了驅動裝置42(圖2),該驅動裝置42使該拔出板條32產生由箭頭表示的拔出運動。在這種拔出運動的框架內,該拔出板條32首先移動到針板2旁邊。這例如基本上是一種垂直運動。而後該拔出板條32在第二運動階段中橫向於該製氈針17移動,從而將該腳部區段41移入針腳39和針板2之間。在基本上軸向於該製氈針17進行的回程運動中,該製氈針17的保持區段36被從開口3中拔出。
為了改進該製氈針17的針腳39被拔出板條從後面卡住的效果,該拔出板條32可以相應於開口3的間距設置開口。而後該拔出板條32的腳部區段41可以部分地嵌入該製氈針17之間,從而改進拔出過程。這就能夠將該製氈針17從針板2中拔出,若按照朝圖5表明的方向扭轉 90度的方式佈置該製氈針17。
所有可能的拔出板條32可以由一個共同的驅動裝置42進行操縱並且相應地與這樣的驅動裝置42剛性連接。
在圖1中可以更好地看出在圖2中以虛線示出的製氈針捕集槽43,該製氈針捕集槽43用於接住拔出的製氈針。在此傾斜佈置該製氈針捕集槽43,使得用該拔出裝置30從針板2中移出的製氈針可以被該製氈針捕集槽43接住並且在該製氈針捕集槽43中滑到下麵的捕集槽區段中。佈置在該製氈針捕集槽43中的隔板在這過程中確保該製氈針17基本上彼此平行地滑到下麵的捕集槽區域並且在那裡基本上彼此平行佈置。受託進行工作站操作的操作者可以在那裡整齊地取出製氈針以進行處理或清理。在所說明的處理方式中,製氈針未受損壞並且必要時可以再次使用地加以回收。
為了尤其使該壓出板條31沿X方向、沿該針板2的縱向方向進行定位,較佳地設置至少一個例如至少一個影像記錄裝置(攝影機)44(圖2)形式的感測器裝置。該感測器裝置較佳地佈置在一個特定的位置上,在將針板從裝載位置轉移到拔出裝置或者說去針裝置或者壓入位置24中時該針板2的縱側面的端部經過該位置。該影像記錄裝置44“看到”每個孔列的至少一個端部,並且由此不僅可以探測該孔列端部的位置,而且可以探測存在的孔隔距,也就是針距或者說孔距。此外,可以通過該影像記錄裝置44探測在兩個孔列之間的間距。通過這種方式,該機器控 制單元26為進行去針可以首先啟動具有相應的縫隙隔距的壓出板條31。此外,該機器控制裝置可以如此影響該輸送裝置21,使得該輸送裝置21將有待壓出的針列準確地定位在所選擇的壓出板條31下面。較佳地,設置四根這樣的壓出板條31,但此數目可以視情況有所不同。
可從圖1和7中看出的複合夾鉗45用於給針板2裝載製氈針。該複合夾鉗45用於以所期望的隔距(間距)接納有待裝入針板2中的製氈針17。該複合夾鉗45具有至少兩個夾塊46、47,這兩個夾塊46、47中至少有一個夾塊可移動地得到支承。該夾塊46、47在彼此之間確定一條夾緊縫隙48,該夾緊縫隙48可以通過適當地操縱分離杆49變窄,以便將製氈針夾緊在該夾塊46、47之間。該分離杆49較佳佈置在把手50旁邊,該把手50從該複合夾鉗45上伸出。
如圖6所示,該夾鉗45配設了填充裝置51,該填充裝置51在該裝置1上較佳在保持裝置4的上方設置在操作者的伸手可及範圍內。該填充裝置51用於以所期望的間距來分開製氈針17並且成組地來提供該製氈針17,使得其可以被該夾鉗45抓住並取下。該填充裝置51構成了螺桿輸送裝置並且此外具有兩根彼此平行的螺紋主軸52、53形式的分開件,該螺紋主軸52、53的螺矩與該針板2的孔距相一致。在孔距有變化時,該螺距也可以相匹配地進行變化。該螺紋主軸52、53具有兩個相一致的螺紋(兩個都具有右螺紋或者兩個都具有左螺紋),並且可 以同向旋轉。定位馬達例如步進馬達54、55用於轉動該螺紋主軸。在該螺紋主軸52、53的端部的上方佈置了料斗56,該料斗56容納了儲備製氈針。較佳地,該料斗56設有振動裝置,該振動裝置有針對性地將該料斗56置於輕微的振動之中。
在該螺紋主軸52、53之間較佳佈置了壓緊裝置57,該壓緊裝置57可以構造為平行於該螺紋主軸52、53的板條的形式。該壓緊裝置57在其下側面上具有壓緊件,該壓緊件可以由塑膠製成或者也可以由金屬製成。
在該螺紋主軸53旁邊,在對該螺紋主軸52、53進行支承的框架中設置了切口58,該切口58為該複合夾鉗45提供了通往製氈針17的保持區段36和針腳39的通路。在該切口58中佈置了可垂直移動的板條59。該板條59在其上側面上具有基本上平坦的滑動面,該滑動面大致處於該壓緊裝置57的下棱邊下方。該針腳39在板條59上滑動並且由此統一定向。
未進一步示出的傳感裝置檢測兩根螺紋主軸52、53是否完全被製氈針17所填滿,也就是說每個螺紋線是否都包含了製氈針17。該感測器裝置而後停下該步進馬達54、55,並且啟動該壓緊裝置57,用於得到該製氈針17的針腳39的定向。隨後降下該板條59。現在該切口58被釋放,並且可以用該複合夾鉗45抓住製氈針17,並且以預先給定的隔距將其夾緊。
下面對裝置1的功能進行說明: 首先將有待在至少一列中用新針來裝載的針板2移到該裝置1旁邊。這一點可以借助於合適的拖板或其他托架來進行。例如該針板2在其中保持垂直定向,其中其長棱邊水平放置並且其短棱邊垂直放置。該針板2現在可以(用手)轉移到該保持裝置4上。在此由導軌8、9形式的線性導向裝置進行導送。佈置在其中的滾輪10到13減化了這一過程。該針板2在這過程中一直用手移動(在圖1中從左向右),直到最外面的製氈針抵靠在擋止件19上。現在操縱一個相應的開關,以此降下所有的滾輪10到13並且啟動該夾爪14、15。現在認為,該針板2已完全裝載了製氈針並且應該移開至少一個針列。在該裝置1上操縱一個相應的開關。現在該輸送裝置21將針板2連同針板框架5轉移到拔出位置24中。在此如此轉動該針板2,使得該製氈針17的工作區段35如在圖4中示出的一樣大致垂直向上指向。
在將該針板2從在圖2中右邊的位置轉移到拔出位置中時,該針板2已經經過該影像記錄裝置44的可見區域。該影像記錄裝置44在此探測該針板2的孔距。現在選擇相應的壓出板條31並且將該裝有有待壓出的針列的針板2準確地定位在這塊壓出板條31的下方。該針板2的橫向定位通過製氈針在擋止件19上的抵靠來進行。通常關於該壓出板條31的相對定位的精度就已足夠。此外,在使用特別細的製氈針時可以較佳地通過該影像記錄裝置44來建立精確的尺寸基準並且通過橫向移動(在圖2中垂直 於圖平面)來對該壓出板條31及/或針板2進行微調。
較佳地,在裝載過程之前檢測針板2的開口3的座標。為此有必要使該開口3中不含製氈針17。座標的檢測通常是一次性過程。
接下來進行製氈針17的鬆開過程,方法是如此降下該壓出板條31,從而擠壓該製氈針17的針腳39使其稍許離開該針板2。該製氈針17由此從在圖4中示出的位置到達按圖5的位置中。若完成這一點,則該壓出板條31就可以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中。該拔出板條32現在拔出已預鬆開的製氈針37,方法是該拔出板條32從後面卡住該針腳39並且將其拉離針板2。鬆開的製氈針17從針板2中落出並且落在該製氈針捕集槽43中,在該製氈針捕集槽43中製氈針有序地彼此平行地向下滑到機器的前面位置中,操作者在那裡可以容易地將其取出。
若取走了針列,則則該針板2可以再度轉移到裝載位置中。若要重新裝載多個針列,則也可以首先取走有待重新裝載的針列上的製氈針。為此,在使該針板2相應定位之後如上所述給該針列進行去針。
為了對該針板2或者說已去針的開口3進行重新裝載,觸發該輸送裝置21,使得該針板再度轉移到在圖2的右邊示出的位置中。站在機器前面的操作者現在可以借助於該複合夾鉗45將製氈針裝入該如操縱臺狀保持的針板2中(參見圖1)。為此,操作者用複合夾鉗45抓住由該螺紋主軸52、53(圖6)支承的製氈針的保持區段36。 針腳39的定向在複合夾鉗45中保持不變。在操作者用複合夾鉗45將一個針組或者說一組製氈針17裝入該針板2的相應開口3中時,該填充裝置51的相應的傳感裝置探測該螺紋主軸52、53為空的並且使該步進馬達54、55以及必要時振動器投入運行,用於使製氈針從該供應容器或者說料斗56中落到螺紋主軸52、53形式的分開裝置上並且根據螺距將這些製氈針分開。該板條59又處於上面的位置中並且使製氈針17的針腳定向。一旦兩根螺紋主軸52、53裝滿製氈針,該填充裝置51再度停止。操作者可以用複合夾鉗45夾住下一個針組並且裝入針板2中。他在這過程中僅僅必須注意,將該製氈針17的工作區段35裝入相應的開口3中。若他已將設置好的製氈針17裝入針板2中,則他就啟動用於將製氈針17壓入該裝置1的功能。為此該機器控制裝置觸發該輸送裝置21,並且現在將針板在其工作區段指向下方的情況下轉移到在該壓入板條27下面的壓入位置24中。在此啟動該液壓缸28。現在該壓入板條27在向下運動中將所有保持區段36壓入該針板2中直到針腳39抵靠在該針板2上。
若要同時裝載多個針列,那就使該壓入板條27短時間地再度離開針板2並且將該針板2繼續移動一個事先由該影像記錄裝置44求出的列距,使得下一個針列處於該壓入板條27的壓力面29的下方。
若已壓入所有製氈針17,則針板2再度移入裝載位置中(圖2右邊)並且鬆開該夾爪14、15。現在完全或者部 分重新裝載的針板2由於既有的滾輪10到13可以以很小的力再度從側面離開該針板框架5。
該填充裝置51強制地預先設定該針腳39的針腳定向。若作為替代方案要實現相反的針腳定向,可以設置鏡像對稱設置的第二填充裝置51a(圖1)。在該填充裝置51使製氈針17從左向右移動時,該填充裝置51a則使製氈針17從右向左移動。這就產生相反的針腳定向。作為替代方案,操作者可以操作填充裝置51或填充裝置51a。
若操作者想更改由該螺紋主軸52、53預先設定的隔距,則他可以更換螺紋主軸52、53。在該半自動裝載機上隨時提供相應的儲備螺紋主軸。通過相應的形狀配合連接的耦合器,操作者在相應所期望的旋轉位置中將螺紋主軸52、53裝入填充裝置51中。可以根據該機器控制裝置依據用影像記錄裝置44探測到的隔距所輸出的顯示幕要求來更換螺紋主軸。
用於針板2的半自動裝載機具有一個填充裝置51,該填充裝置51以一定隔距遞交製氈針17,該隔距與針板的孔距相一致。操作者可以用複合夾鉗45來夾取製氈針17並且成組地放入該針板2的孔列中。這就產生一種具有很高生產率的裝載方法。
1‧‧‧裝置
2‧‧‧針板
3‧‧‧開口
4‧‧‧保持裝置
5‧‧‧針板框架
6‧‧‧旋轉軸線
7‧‧‧針板導向裝置
8‧‧‧導軌
9‧‧‧導軌
10‧‧‧滾輪
11‧‧‧滾輪
12‧‧‧滾輪
13‧‧‧滾輪
14‧‧‧夾爪
15‧‧‧夾爪
16‧‧‧開口
17‧‧‧製氈針
18‧‧‧擋止件
19‧‧‧擋止件
20‧‧‧定位裝置
21‧‧‧輸送裝置
22‧‧‧軌道
23‧‧‧滑座
24‧‧‧壓入及去針位置
25‧‧‧外罩
26‧‧‧機器控制裝置
27‧‧‧壓入板條
28‧‧‧液壓缸
29‧‧‧壓力面
30‧‧‧拔出裝置
31‧‧‧壓出板條
32‧‧‧拔出板條
33‧‧‧腳部區段
34‧‧‧區段
35‧‧‧工作區段
36‧‧‧保持區段
37‧‧‧縫隙
38‧‧‧圓錐形區段
39‧‧‧針腳
40‧‧‧驅動裝置
41‧‧‧腳部區段
42‧‧‧驅動裝置
43‧‧‧製氈針捕集槽
44‧‧‧影像記錄裝置
45‧‧‧複合夾鉗
46‧‧‧夾塊
47‧‧‧夾塊
48‧‧‧夾緊縫隙
49‧‧‧分離杆
50‧‧‧把手
51、51a‧‧‧填充裝置
52‧‧‧螺紋主軸
53‧‧‧螺紋主軸
54‧‧‧步進馬達
55‧‧‧步進馬達
56‧‧‧料斗
57‧‧‧壓緊裝置
58‧‧‧切口
59‧‧‧板條
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的其他細節由請求項以及附圖和以下說明中獲得。這些細節限於本發明及其它情況的 主要方面。應該補充地參照說明書。其中:圖1顯示用於將縮氈機的針板植針和去針的裝置,圖2顯示按圖1的裝置的部件的示意圖,圖3顯示用於針板的保持裝置的示意平面圖,圖4和5顯示將製氈針從針板中拔出的過程的示意圖,圖6顯示用於為複合夾鉗提供一組製氈針的填充裝置的立體圖,並且圖7顯示用於將由按圖6的填充裝置遞交的針組轉移到針板中的複合夾鉗。
1‧‧‧裝置
2‧‧‧針板
3‧‧‧開口
4‧‧‧保持裝置
5‧‧‧針板框架
6‧‧‧旋轉軸線
8‧‧‧導軌
9‧‧‧導軌
25‧‧‧外罩
26‧‧‧機器控制裝置
43‧‧‧製氈針捕集槽
45‧‧‧複合夾鉗
51, 51a‧‧‧填充裝置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將縮氈機的針板(2)裝載製氈針(17)的方法,該製氈針具有工作區段(35)和保持區段(36),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一具有多個開口(3)的針板(2),該開口(3)設置用於接納製氈針(17)並且以預先給定的間距佈置,- 提供一複合夾鉗(45),該複合夾鉗(45)設置用於接納該多根製氈針(17),其係藉由該複合夾鉗(45)夾住多根製氈針(17)的保持區段(36),- 將一組具有平行的縱向定向的製氈針(17)裝入該複合夾鉗(45)中,- 將由該複合夾鉗(45)夾住的該製氈針(17)的至少一工作區段(35)插入該針板(2)的開口(3)中,並且- 將該製氈針(17)的保持區段(36)壓入該針板(2)的開口(3)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將該製氈針(17)成組地供應給該複合夾鉗(45)。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製氈針(17)彼此間以一定間距夾緊在該複合夾鉗(45)中,該間距與孔距相一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只有在所有用於裝載於該針板(2)的製氈針(17)裝入其開口(3) 中之後,才壓入該保持區段(36)。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裝載位置中將該針板(2)進行裝載,該裝載位置不同於將該製氈針(17)的保持區段(36)壓入該針板(2)的開口(3)中的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裝入該製氈針(17)之前取走開口(3)中已存在的該製氈針。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包括兩個步驟的過程中首先用一壓出板條(31)鬆開有待移開的該製氈針,並且而後用一拔出裝置(30)將該製氈針從另一個針板側拔出。
  8. 一種用於將縮氈機的針板(2)裝載製氈針(17)的裝置,該製氈針具有工作區段(35)和保持區段(36),該裝置包括以下部件:- 一用於有待裝載的針板(2)的保持裝置(4),用於將該針板(2)保持在裝載位置中;- 一複合夾鉗(45),該複合夾鉗(45)設置用於在受控制的情況下夾住一組彼此平行定向的製氈針(17)以及將其鬆開,- 一填充裝置(51),用於將該複合夾鉗(45)裝載多根製氈針(17),- 一壓入裝置,用於將裝入針板(2)的開口(3)中的製氈針(17)以其保持區段(36)壓入該針板(2)的開口(3)中。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保持裝置(4)具有一輸送裝置(21),該輸送裝置(21)用於將該針板(2)從裝載位置轉移到壓入及去針位置(24)。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保持裝置(4)具有一旋轉定位裝置(20),藉由該旋轉定位裝置(20),該針板(2)係被保持住以致圍繞旋轉軸線(6)旋轉。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保持裝置(4)配設一鎖緊裝置,用於將該針板(2)固定地保持在該保持裝置(4)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保持裝置(4)設有一用於該針板(2)的針板導向裝置(7),用於在該針板轉移到該保持裝置中時少摩擦地導送相應的針板(2)。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為該複合夾鉗(45)配設一用於自動地將該複合夾鉗(45)裝載製氈針(17)的填充裝置(51)。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填充裝置(51)具有一製氈針供應容器,該製氈針供應容器配設一分開裝置。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填充裝置(51)包括一螺桿輸送裝置,該螺桿輸送裝置設置用於將該製氈針(17)供應給該複合夾鉗(45)。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螺桿輸送 裝置具有兩根螺紋主軸(52、53),該螺紋主軸(52、53)彼此平行佈置並且被受控制地旋轉驅動。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製氈針供應容器與振動發生裝置相連接。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裝置具有一拔出裝置(30),用於將該製氈針(17)從該針板(2)的開口(3)中移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設置了一用於求出該針板(2)的開口(3)的位置及/或間距的影像記錄裝置(44)。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除了該壓入裝置外,設置一壓出及/或拔出裝置(30)。
TW097103843A 2007-02-02 2008-02-01 用於設置針於縮氈機針板之方法與裝置 TWI4146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002360.1A EP1953287B1 (de) 2007-02-02 2007-02-02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Bestücken von Nadelbrettern für Filzmaschin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4669A TW200914669A (en) 2009-04-01
TWI414658B true TWI414658B (zh) 2013-11-11

Family

ID=38230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3843A TWI414658B (zh) 2007-02-02 2008-02-01 用於設置針於縮氈機針板之方法與裝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281477B2 (zh)
EP (1) EP1953287B1 (zh)
JP (1) JP4746637B2 (zh)
KR (1) KR100976077B1 (zh)
CN (1) CN101235582B (zh)
BR (1) BRPI0800197B1 (zh)
ES (1) ES2446521T3 (zh)
PL (1) PL1953287T3 (zh)
RU (1) RU2370578C1 (zh)
TW (1) TWI4146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1953287T3 (pl) 2007-02-02 2014-05-30 Groz Beckert Kg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uzbrajania deski igielnicowej do spilśniarki
PL2233626T3 (pl) * 2009-03-27 2012-05-31 Groz Beckert Kg Urządzenie pomocnicze do uzbrajania desek igłowych
CN101775707B (zh) * 2010-02-04 2011-04-13 常熟市双龙无纺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隔音毡自动成型机的伸缩管防泄漏机构
DE102011016755B3 (de) 2011-04-12 2012-10-04 CU4motion GmbH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Auf- und/oder Abrüsten sowie Instandhalten eines Nadelbrettes
DE102013009267A1 (de) 2013-06-04 2014-12-18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Vorrichtung zum Vereinzeln von Nadeln
DE202013105980U1 (de) 2013-12-30 2015-03-30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Benadelungseinrichtung
DE202015105693U1 (de) * 2015-10-26 2017-01-27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Entnadelungswerkzeug
US10345066B2 (en) 2016-03-05 2019-07-09 Vincent R Agnelli, Jr. Pistol frame disassembly bed with single piece and multi-piece constructions
US9958224B2 (en) 2016-03-05 2018-05-01 Vincent R. Agnelli, Jr. Pistol frame disassembly bed
US10684090B2 (en) 2017-01-30 2020-06-16 Vincent R Agnelli, Jr. Pistol frame disassembly bed
CN109834186B (zh) * 2019-04-03 2023-12-26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针板铆压装置
CN110835819A (zh) * 2019-11-28 2020-02-25 南通瑞崧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型烘干机的针板布架
CN115165333B (zh) * 2022-07-07 2023-04-11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种植针的复合模拟装置及方法
CN117655209B (zh) * 2024-01-31 2024-04-16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金属板材切割装置及其切割预警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7604A (en) * 1991-07-31 1994-02-22 Textilmaschinenfabrik Dr. Ernst Fehrer Aktiengesellschaft Device for changing the needle boards of an apparatus for needling nonwoven webs
US5699595A (en) * 1995-10-18 1997-12-23 Textilmaschinenfabrik Dr. Ernst Fehrer Aktiengesellschaft Apparatus for needling a fibrous web
JPH11350328A (ja) * 1998-12-28 1999-12-21 Bariomachikku Machine Kk 多針ヘッド及びニ―ドリング機
TW589423B (en) * 2000-11-22 2004-06-01 Monika Mag Fehrer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rengthening a textile web
CN1576429A (zh) * 2003-07-15 2005-02-09 厄恩斯特·菲勒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针刺无纺材料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99517A (en) * 1965-08-11 1968-01-17 William Bywater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needles in the needle boards of web punching or needling machines
US3859554A (en) 1968-05-13 1975-01-07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Electric lamp with integral plastic base member
DE3105358A1 (de) * 1981-02-13 1982-09-09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6930 Eberbach "nadelbrett fuer nadelfilzmaschinen"
DE8329050U1 (de) 1983-10-08 1984-01-05 Singer Spezialnadelfabrik GmbH, 5102 Würselen Vorrichtung zum benadeln von nadelbrettern
DE3743979C1 (de) * 1987-12-23 1989-06-15 Offermann Zeiler Schmid Bwf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Ent- und Benadeln von Nadelbrettern
JPH0253951A (ja) * 1988-08-17 1990-02-22 Nobuhiro Oba フェルト布製造機用フェルト針取付構造
JP2604484Y2 (ja) * 1993-11-09 2000-05-15 オーツカ通商株式会社 自動針交換装置
US5509185A (en) * 1994-06-15 1996-04-23 Petkov; Ilia D. Needle board stripping press apparatus
DE19521796C1 (de) * 1995-06-16 1996-07-18 Singer Spezialnadelfab Filznadel
US6233797B1 (en) * 1999-07-13 2001-05-22 Groz Beckert Kg Felt needle
DE10238063B4 (de) * 2002-08-20 2006-07-20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Nadelbrett für eine Nadelmaschine
DE10244315B4 (de) * 2002-09-23 2006-01-05 Groz-Beckert Kg Werkzeugträger für Schiebernadeln und Versandeinheit
CN2719883Y (zh) * 2004-08-20 2005-08-24 常熟市腾龙无纺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针刺机的针板夹紧机构
PL1953287T3 (pl) 2007-02-02 2014-05-30 Groz Beckert Kg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uzbrajania deski igielnicowej do spilśniarki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7604A (en) * 1991-07-31 1994-02-22 Textilmaschinenfabrik Dr. Ernst Fehrer Aktiengesellschaft Device for changing the needle boards of an apparatus for needling nonwoven webs
US5699595A (en) * 1995-10-18 1997-12-23 Textilmaschinenfabrik Dr. Ernst Fehrer Aktiengesellschaft Apparatus for needling a fibrous web
JPH11350328A (ja) * 1998-12-28 1999-12-21 Bariomachikku Machine Kk 多針ヘッド及びニ―ドリング機
TW589423B (en) * 2000-11-22 2004-06-01 Monika Mag Fehrer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rengthening a textile web
CN1576429A (zh) * 2003-07-15 2005-02-09 厄恩斯特·菲勒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针刺无纺材料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5582A (zh) 2008-08-06
EP1953287A1 (de) 2008-08-06
KR100976077B1 (ko) 2010-08-17
US8281477B2 (en) 2012-10-09
CN101235582B (zh) 2012-04-18
RU2370578C1 (ru) 2009-10-20
BRPI0800197A (pt) 2008-09-16
ES2446521T3 (es) 2014-03-10
PL1953287T3 (pl) 2014-05-30
RU2008103964A (ru) 2009-08-10
JP2008214843A (ja) 2008-09-18
KR20080072566A (ko) 2008-08-06
JP4746637B2 (ja) 2011-08-10
BRPI0800197B1 (pt) 2018-02-14
TW200914669A (en) 2009-04-01
EP1953287B1 (de) 2014-01-15
US20080184546A1 (en) 2008-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4658B (zh) 用於設置針於縮氈機針板之方法與裝置
DE112013005850T5 (de) Vorrichtung zum Zuführen einer großen Menge an Säcken
CN106436082A (zh) 一体化手套机及其生产工艺
EP3497441A1 (de) Eieruntersuchungseinrichtung
US4936497A (e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removing and supplying needles in needle boards
JP2784029B2 (ja) 粗紡機におけるスライバ連続供給装置
RU2435883C1 (ru) 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полнения иглами игольных досок
KR20120117117A (ko) 부품 자동 삽입기의 부품 공급장치
RU235602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ключения гистологических и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х образцов
US4688857A (en) Automatic feeding arrangement for fibre magazine and/or fibre cassattes of brush-making machines
DE3725265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wechseln von spinnkannen bei einer spinnereivorbereitungsmaschine
DE102008031359A1 (de) Vorrichtung zum Einpressen pulverförmigen Materials in Hohlkörper
DE112012003619T5 (de) Flüssigkeitsauftragsvorrichtung und Flüssigkeitsauftragsverfahren
DE4333731A1 (de) Vorrichtung zur Unterbrechung des Spinnbandes in der Füllstation einer Textilmaschine
DE102022206251A1 (de) Portal-Nähanlage
CH687714A5 (de) Vorrichtung zur Handhabung von Litzen fuer Kettfadeneinziehmaschinen.
EP0510140A1 (de) Maschine zum automatischen einziehen von kettfäden.
DE2623042A1 (de)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kabelbaums
DE102007048410B4 (de) Zuführvorrichtung für Bauelemente zu einem Bestückautomaten zur Bestückung von Substraten mit den Bauelementen
CN207753579U (zh) 马达定子线头拧线剪线浸锡测试装置
EP3004445A1 (de) Vorrichtung zum vereinzeln von nadeln
KR102653817B1 (ko) 모낭 자동 장착 장치 및 방법
CN217478704U (zh) 一种便于上料的纺织放线设备
JPH0797953B2 (ja) ソ−セ−ジ懸吊装置のための竿部材供給装置
JPH0731895U (ja) 自動針交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