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4146B - 放大電路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放大電路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4146B
TWI414146B TW096120120A TW96120120A TWI414146B TW I414146 B TWI414146 B TW I414146B TW 096120120 A TW096120120 A TW 096120120A TW 96120120 A TW96120120 A TW 96120120A TW I414146 B TWI414146 B TW I4141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mplifier
input
circuit
gain
coup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0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24263A (en
Inventor
Alexandre Pujol
Stephane Ramond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
Publication of TW200824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4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4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414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1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217Class D power amplifiers; Switching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30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influence of variations of temperature or supply voltage or other physical parameters
    • H03F1/3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influence of variations of temperature or supply voltage or other physical parameters in case of switching on or off of a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30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influence of variations of temperature or supply voltage or other physic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1Low-frequency amplifiers, e.g. audio pre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45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3/45071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45076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 H03F3/45475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using IC blocks as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72Gated amplifiers, i.e. amplifiers which are rendered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by means of a control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0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designed for audio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421Multiple switches coupled in the output circuit of an amplifier are controlled by a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138Two or more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in IC-block form are combined, e.g. measuring ampl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mplifiers (AREA)

Description

放大電路及其方法
本發明一般涉及電子學,尤其是涉及形成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和結構。
過去,半導體工業利用各種電路和方法來形成音頻放大器。這些音頻放大器通常接收輸入信號並差動地驅動揚聲器以便形成聲音。1999年8月17日發佈授予Kalb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939,938中揭露了這樣的音頻放大器的一個例子。這些現有的音頻放大器的一個問題是在開啟和關閉時間期間產生雜訊的開啟和關閉瞬態。開啟和關閉瞬態產生的雜訊通常指喀嚦聲或爆破雜訊,其降低了音頻放大器的可用性。
因此,期望有一種減少開啟和關閉瞬態的放大器。
為了說明的簡潔和清楚,圖式中的元件並不是必須按比例繪製,且不同的圖式中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相同的元件。此外,為了描述的簡要而省略了習知的步驟和元件的說明與詳述。如這裏所使用的載流電極表示裝置的元件,其承載通過該裝置的電流,如MOS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或二極電晶體的集電極或發射極、或二極體的陰極或陽極;控制電極表示裝置的元件,其控制通過該裝置的電流,如MOS電晶體的閘極或二極電晶體的基極。雖然這些裝置在這裏被解釋為某些N通道或P通道裝置,但本技術領域裏一般技能的人員應該認識到,依照本發明,互補裝置也是可能的。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認識到,這裏使用的詞"在...的期間"、"在...同時"、"當...的時候"不是表示初始動作後立刻發生動作的準確術語,而是在被初始動作所起始的反應之間可能有一些小而合理的延遲,如傳播延遲。
圖1概要地顯示出包括減少開啟和關閉瞬態的音頻放大電路20的音頻系統10的一部分的實施例的典型形式。圖1所示電路20的典型形式示出電路20經設置為在第一操作模式或充電操作模式中運作。如在下文中將進一步看到的,電路20經設置為在不同的模式中運作以便將如可聽得見的爆破和喀嚦聲雜訊的瞬態減到最少。系統10經由電路20的功率輸入21和功率回路(return)24為電路20提供功率。系統10通常也包括用於將來自電路20的音頻信號轉化成聲音的揚聲器13。系統10從例如麥克風或MP3播放器的信號源11提供待放大的音頻信號。音頻信號通常經由電路20外部的輸入電容器12和輸入電阻器55耦合到電路20的信號輸入22。電路20接收音頻信號並在輸出25和26之間形成差動信號,其表示在輸入22上所接收的音頻信號。差動信號是用於驅動揚聲器13。
電路20通常包括第一放大器58和第二放大器65,這兩個放大器經設置為對於不同操作模式其中之一的至少一部分選擇性地被耦合在具有實質上相等的增益的隨耦器配置(follower configuration)中。放大器58和65一般為在不同的運算放大器配置中選擇性地形成的跨導放大器,如在下文中將進一步看到的。電路20還通常包括電流源43、由開關33和電阻器50、51和52所組成的第一參考電路,其在偏置節點48上提供偏壓、由電阻器38和39所組成的第二參考電路,其在參考節點40上形成參考電壓、比較器41、控制邏輯和延遲電路68、開關30、31、32、33、34和35、以及包括邏輯電路或邏輯70、電晶體63和71及電阻器62和72的停止電路。開關31是單極雙投開關而開關30、32、33、34和35是單極單投開關。電路20還包括與電容器14連接的偏置輸入27,以便過濾來自節點48的偏壓。雖然圖1沒有顯示出,比較器41、電路68、邏輯70和放大器58與65一般以輸入21和回路24之間供應的功率來運作。電流源43經設置為選擇性地將實質上恒定的電流49應用於偏置節點48。在較佳實施例中,電流源43包括電流反射鏡耦合的電晶體46和47、控制電晶體44和電阻器45。然而,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認識到,電流源43可由其他配置所形成,只要該配置選擇性地提供實質上恒定的電流49。
電阻器50、51和52的第一參考電路經由開關33從輸入21接收輸入功率並在節點48上形成偏壓。該偏壓連接到放大器58和65的非反相輸入,以便形成公共模式電壓來用於放大在輸入22上所接收的信號。電阻器38和39的第二參考電路經由開關34從輸入21也接收輸入功率並在節點40上形成參考電壓。來自節點48的偏壓和來自節點40的參考電壓由比較器41接收並協助電路20的操作,如在下文中將進一步看到的。
當功率首次施加於電路20時,電容器14和電容器12放電。電路20經設置為以實質上相同的速率用實質上相同的電流在電路20的第一操作模式期間為電容器12和14充電。該操作可將例如可聽得見的爆破和喀嚦聲雜訊的開啟瞬態減到最少。在施加了功率之後,電路20的啟動輸入23上的啟動信號被維持(assert),例如強制置高以啟動電路20的操作。維持的啟動信號啟動比較器41及放大器58和65以接收功率並開始運作。維持的啟動信號也閉合開關33和34並將來自輸入21的功率耦合到第一參考電路和第二參考電路。因為電容器14與偏置節點48連接,所以節點40上的電壓比節點48上的電壓增加得快,從而使比較器41的輸出為高。電路68接收高啟動信號和比較器41的高並設定電路68的控制信號輸出,以控制電路20在第一操作模式或充電操作模式中運作。來自電路68的第一控制信號69將開關31設定在第一位置,如圖1所示。開關31的第一位置藉由從電阻器57斷開放大器58的反相輸入和使該反相輸入連接到電阻器59而將放大器58設置在隨耦器配置中,以便經由電阻器59接收放大器58的輸出。控制信號69也將開關32設定在圖1所示的第一位置,以便藉由從電阻器59斷開放大器65的反相輸入而將放大器65耦合在隨耦器配置中。這允許電阻器66經設置為將放大器65的輸出耦合到反相輸入。正如下文中將進一步看到的,在後續操作模式中,電阻器59和66形成增益元件,其建立由電阻器59和66及放大器65所形成的運算放大器的增益。電阻器59和66形成為具有實質上相等的值以使運算放大器有單位增益。然而,在此充電操作模式中,其中電阻器59形成放大器58的增益元件而電阻器66形成放大器65的增益元件,因為電阻器59和66有基本上相等的值,放大器58和65每個都設置在具有實質上相等的增益的隨耦器配置中。結果,因為放大器58和65有實質上相等的增益且接收相同的輸入信號,因此在輸出25和26上形成的輸出信號的值實質上相等。因為輸出25和26處於實質上相同的值,沒有電流流經揚聲器13且沒有可聽得見的聲音形成。電路68也維持控制信號75,其斷開開關30以將放大器58的輸出耦合到輸入22。由於開關30斷開和如圖1所示的開關31,電阻器57成為放大器58的輸出的負載。電路68的第二控制信號74使電流源43能開始提供電流49。信號74也閉合開關35並將節點48耦合到輸入22以使電流49可用於給電容器12和14充電。在源43的較佳實施例中,信號74啟動電晶體44,使第一電流流經電晶體44和46及電阻器45。電晶體46和47的電流反射鏡配置使實質上相等的電流流經電晶體47並形成電流49。因為開關35閉合,電流49被耦合以利用電流49為電容器12和14充電,從而電流49以實質上相等的速率給電容器12和14充電。以相同的速率給電容器12和14充電有助於將輸出25和26上的瞬態減到最少。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認識到,因為放大器58的輸出比輸入變化慢,電流49經由電阻器57也流到放大器58的輸出,以使輸出大致等於在節點48的電壓值。
隨著源43給電容器14充電,節點48上偏壓的值增加並變得大於節點40上的電壓,從而使比較器41的輸出變低。
圖2概要地顯示出經設置為在另一操作模式或平衡模式中運作的電路20。除了來自啟動輸入23的邏輯高以外,控制邏輯和延遲電路接收來自比較器41的邏輯低。電路68解碼由來自比較器41的輸入和啟動輸入所形成的狀態並回應性地設定電路68的控制信號輸出,以控制電路20在平衡模式中運作。電路68也開始以一時間間隔形成延遲從而有助於將在輸出25和26上的瞬態(例如可聽得見的爆破和哢嗒雜訊)減到最少。雖然圖2中沒有示出,該時間間隔可由各種已知的定時電路所形成,包括單觸發電路或類比計時器,如給電容器充電的電流源。電路68改變控制信號74和75的狀態而不改變控制信號69的狀態。對控制信號74的狀態施以"非"操作(如使其為邏輯低)斷開了開關35。斷開開關35使輸入22從源43去耦合,從而使電路20去耦合而不提供電流49給電容器12。信號74的"非"狀態藉由截止(disabling)電晶體44也使電流源43不能提供電流49。截止電晶體44使流經電晶體46的電流停止,因而阻止電流流經電晶體47。改變信號75的狀態使開關30閉合而使電阻器57短路。因為放大器58和65的輸出變化比輸入變化慢,在放大器58的輸出和輸入之間可能有電壓差異。因為放大器58提供的電流是電阻器57的函數,閉合開關30使電阻為零並也使來自放大器58的輸出的電流為零,從而阻止放大器58影響電容器12上的電壓。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認識到,閉合開關30不改變放大器58的增益。在由電路68形成的延遲的時間間隔期間,節點48上的電壓允許穩定在由電阻器50、51和52的參考電路形成的值。因為該值可以稍微地不同於在節點48上由電流源43形成的電壓,對於節點48上的電壓,時間間隔允許在使源43無效後穩定。因為放大器58和65保持設置在具有實質上相等的增益的隨耦器配置中且電阻器57的負載被移走,所以放大器58和65的反相和非反相輸入都強制為實質上相等的值,從而使放大器58和65的輸出實質上相等且在輸出25和26兩端產生的差異實質上為零伏特。因此,揚聲器13兩端實質上為零伏特(0 V)。
由延遲所形成的時間間隔可確保當節點48上的電壓穩定在操作值時揚聲器13沒有產生可聽得見的聲音。時間間隔應足夠長以便於使節點48到達理想的正常操作值。時間間隔可在約二到八百毫秒(2-800 msec)之間。
圖3概要地顯示出經設置為在第二操作模式或正常操作模式中運作的電路20。在由延遲所形成的時間間隔的末尾,電路68改變控制信號69和75的狀態,以控制電路20在正常操作模式中運作。改變信號75的狀態斷開開關30並再次將電阻器57耦合到放大器58的輸出。改變信號69的狀態可觸發開關31以使放大器58的反相輸入從電阻器59斷開並將其連接到輸入22以接收音頻輸入信號。信號69也閉合開關32以將放大器65的反相輸入連接到電阻器59,從而將放大器65設置為從放大器58接收輸出。因為電阻器59和66具有實質上相等的值,閉合開關32使放大器65連接成具有負一(-1)的增益的配置。觸發開關31和斷開開關30使放大器58設置成運算放大器配置,其中電阻器57經設置為回饋電阻器而電阻器55則經設置為輸入電阻器,以使電阻器55和57建立包括放大器58的運算放大器的增益。因此,放大器58從源11接收音頻輸入信號並放大該信號以在放大器58的輸出形成驅動輸出26的輸出信號。由放大器65和電阻器59和66所形成的運算放大器從放大器58接收輸出信號並用與輸出26上的輸出信號實質上異相且等值的一個信號來驅動輸出25。
因而,電路20用放大的音頻信號差動地驅動揚聲器13,該音頻信號是從輸入22上所接收的音頻信號產生。應注意,設置電路20以使電阻器55和57在電路20的外部,允許在正常模式中選擇增益放大器58的應用。
圖4概要地顯示出經設置為在停止模式中運作的電路20。如果輸入23上的啟動信號改變到無效狀態,例如強制置低,則電路20被置於停止模式中。無效狀態斷開開關33,從而使第一參考電路去耦合而不能形成偏壓。邏輯70接收啟動信號的無效狀態,其使邏輯70的輸出高以啟動電晶體63和71。啟動電晶體71將放大器58和65的非反相輸入拉到回路24的值並也使電容器14放電。啟動電晶體63將放大器58的反相輸入拉到回路24的值,因而確保沒有信號被放大器58和65放大。電路68接收啟動信號的無效狀態並協助在停止模式中設定電路20。電路68設定信號69的狀態以控制開關31和32將放大器58和65置回到圖4所示的隨耦器配置。開關31置回到第一位置以使放大器58的反相輸入從電阻器57斷開,並將反相輸入連接到電阻器59以便經由電阻器59接收放大器58的輸出。控制信號69藉由從電阻器59斷開放大器65的反相輸入也將開關32置回到第一位置。這允許電阻器66經設置為將放大器65的輸出耦合到反相輸入。因此,兩個放大器的輸入在停止操作期間接收實質上相同的信號,這樣,在輸出25和26兩端沒有差動信號且沒有由揚聲器13產生的音頻信號。低啟動信號也使比較器41和放大器58和65去耦合而不能接收功率,因而使比較器41不能驅動電路68的輸入和使放大器58和65不能驅動各自的輸出26和25。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認識到,可用各種熟知的方式使放大器58和65及比較器41去耦合而不能接收功率,這些方式包括使差動設置的電晶體的電流源無效,該電晶體形成比較器41及放大器58和65的差動輸入級。使放大器58和65去耦合而不能接收功率和使放大器58和65的輸入接收實質上零伏特電壓可確保在停止操作期間揚聲器13不產生音頻信號。
為了有助於電路20的這個功能,輸入21共同連接到開關34的第一端子、開關33的第一端子、電晶體47的源極、電晶體46的源極、和比較器41、放大器58、放大器65、電路68和邏輯70的功率輸入。開關31的第一輸入端子共同連接到輸入22、電阻器62的第一端子、開關35的第一端子、電阻器57的第一端子和開關30的第一端子。開關35的第二端子與節點48連接。開關30的第二端子共同連接到電阻器57的第二端子、放大器58的輸出、電阻器59的第一端子和輸出26。開關30的控制輸入與電路68的第一輸出連接。開關31的第二輸入共同連接到電阻器59的第二端子和開關32的第一端子。開關31的輸出與放大器58的非反相輸入連接。開關31的控制輸入共同連接到開關32的控制輸入和電路68的第二輸出。開關32的第二端子共同連接到放大器65的反相輸入和電阻器66的第一端子。電阻器66的第二端子共同與放大器65的輸出和輸出25連接。放大器65的非反相輸入共同連接到放大器58的非反相輸入和節點48。電晶體47的汲極連接到節點48、輸入27和電阻器51的第一端子。電晶體46的汲極共同連接到電晶體46的閘極、電晶體47的閘極和電阻器45的第一端子。電阻器45的第二端子與電晶體44的汲極連接。電晶體44的源極與回路24連接。電晶體44的閘極共同連接到開關35的控制輸入和電路68的第三輸出。電阻器51的第二端子共同連接到節點53、電阻器50的第一端子和電阻器52的第一端子。電阻器52的第二端子與回路24連接。電阻器50的第二端子與開關33的第二端子連接。開關33的控制輸入共同連接到輸入23、邏輯70的第一輸入、電路68的第一輸入、開關34的控制輸入和比較器41及放大器58和65的功率控制輸入。開關34的第二端子連接到電阻器38的第一端子,而電阻器38的第二端子與節點40和電阻器39的第一端子連接。電阻器39的第二端子與回路24連接。節點40與比較器41的非反相輸入連接。比較器41的反相輸入與節點48連接。比較器41的輸出連接到電路68的第二輸入。邏輯70的第二輸入與節點48連接。邏輯70的輸出共同連接到電晶體71的閘極和電晶體63的閘極。電晶體63和71的源極與回路24連接。電晶體63的汲極連接到電阻器62的第二端子。電晶體71的汲極連接到電阻器72的第一端子,而電阻器72的第二端子與節點48連接。
圖5概要地顯示出可用於實現開關30、32、33和34的開關80的一部分的典型實施例。開關80包括反相器86以及背對背(back-to-back)耦合的P通道電晶體85和N通道電晶體84。開關80包括第一端子81、第二端子82和控制端子83。如果控制端子83上的控制信號為高,則可啟動電晶體84和85從端子81到端子82傳遞信號。如果端子83低,則電晶體84和85無效而端子81從端子82去耦合。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認識到,電晶體配置也可用於實現開關30、32、33和34且其他電晶體配置可用於實現開關31。
圖6概要地顯示出在半導體晶粒(die)91上形成的半導體裝置或積體電路90的實施例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圖。電路20在晶粒91上形成。晶粒91也可包括圖6中為製圖簡單而沒有示出的其他電路。電路20和裝置或積體電路90可藉由半導體製造技術在晶粒91上形成,這些技術對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講是熟知的。電路20一般作為積體電路而在半導體基片上形成並裝配進半導體封裝中。
鑒於上述內容,顯然公開了一種新的裝置和方法。其他特徵中包括使用放大器65的一個增益電阻器在充電模式中形成放大器58的增益電阻器,從而確保放大器58和65具有實質上相等的增益。兩個放大器58和65設置在隨耦器配置中可確保沒有差動輸出信號。在對電容器充電後和在正常操作模式中運作前產生延遲允許穩定偏壓並有助於在啟動時期期間將非想要的雜訊減到最少。使用外部電阻器用於放大器58的增益電阻器允許電路20的用戶選擇電路20的增益。因為用於將瞬態雜訊減到最少的方法獨立於放大器58的增益電阻器,改變外部電阻器的值不影響電路20的瞬態抑制。
雖然本發明的主題是用特定較佳實施例來描述的,但顯然對半導體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說許多替代和變化也是顯而易見的。例如,源43可由不同配置的電流源代替。此外,為描述清楚而始終使用"連接"這個詞,但是,其被認為與詞"耦合"具有相同的含義。相應地,"連接"應被解釋為即包括直接連接也包括間接連接。
10...音頻系統
11...麥克風或MP3播放器的信號源
12...輸入電容器
13...揚聲器
14...電容器
20...減少開啟和關閉瞬態的音頻放大電路
21...功率輸入
22...信號輸入
23...啟動輸入
24...功率回路(return)
25...輸出
26...輸出
27...偏置輸入
30...開關
31...開關
32...開關
33...開關
34...開關
35...開關
38...電阻器
39...電阻器
40...參考節點
41...比較器
43...電流源
44...控制電晶體
45...電阻器
46...電流反射鏡耦合的電晶體
47...電流反射鏡耦合的電晶體
48...偏置節點
49...電流
50...電阻器
51...電阻器
52...電阻器
53...節點
55...輸入電阻器
57...電阻器
58...第一放大器
59...電阻器
62...電阻器
63...電晶體
65...第二放大器
66...電阻器
68...延遲電路
69...第一控制信號
70...邏輯電路或邏輯
71...電晶體
72...電阻器
74...第二控制信號
75...控制信號
80...開關
81...第一端子
82...第二端子
83...控制端子
84...N通道電晶體
85...P通道電晶體
86...反相器
90...積體電路
91...半導體晶粒(die)
圖1概要地顯示出包括根據本發明的、示為在第一操作模式中的音頻放大電路的音頻系統的一部分的實施例的典型形式;圖2概要地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為在另一操作模式中的圖1的音頻放大電路;圖3概要地顯示出根據本發明顯示為在第二操作模式中的圖1的音頻放大電路;圖4概要地顯示出根據本發明顯示為在又一操作模式中的圖1的音頻放大電路;圖5概要地顯示出可以使用在根據本發明的圖1的音頻放大電路中的開關的實施例的典型形式;圖6概要地顯示出包括根據本發明的圖1的音頻放大電路的半導體裝置的放大平面圖;
10...音頻系統
11...麥克風或MP3播放器的信號源
12...輸入電容器
13...揚聲器
14...電容器
20...減少開啟和關閉瞬態的音頻放大電路
21...功率輸入
22...信號輸入
23...啟動輸入
24...功率回路(return)
25...輸出
26...輸出
27...偏置輸入
30...開關
31...開關
32...開關
33...開關
34...開關
35...開關
38...電阻器
39...電阻器
40...參考節點
41...比較器
43...電流源
44...控制電晶體
45...電阻器
46...電流反射鏡耦合的電晶體
47...電流反射鏡耦合的電晶體
48...偏置節點
49...電流
50...電阻器
51...電阻器
52...電阻器
53...節點
55...輸入電阻器
57...電阻器
58...第一放大器
59...電阻器
62...電阻器
63...電晶體
65...第二放大器
66...電阻器
68...延遲電路
69...第一控制信號
70...邏輯電路或邏輯
71...電晶體
72...電阻器
74...第二控制信號
75...控制信號

Claims (19)

  1. 一種音頻放大電路,包括:一信號輸入,其經設置為接收一輸入信號;一第一參考電路,其經設置為在偏置節點形成一第一參考電壓;一控制電路,其經設置為設定該音頻放大電路的一第一操作模式和設定該音頻放大電路的一第二操作模式;一電流源,其經設置為選擇性地提供一第一電流到該偏置節點和到該信號輸入以回應該第一操作模式;一第一放大器,其具有一第一輸入、一第二輸入以及一輸出,其中該第一輸入被耦合以接收該第一參考電壓,該第二輸入經設置為選擇性地將該第一放大器耦合在具有一第一增益的一隨耦器配置中以回應該第一操作模式,而該輸出被耦合以驅動該音頻放大電路的一第一輸出;以及一第二放大器,其具有一第一輸入、一第二輸入以及一輸出,其中該第一輸入被耦合以接收該第一參考電壓,該第二輸入經設置為選擇性地將該第二放大器耦合在具有該第一增益的一隨耦器配置中以回應該第一操作模式,而該輸出被耦合以驅動該音頻放大電路的一第二輸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音頻放大電路,其中,該第二放大器的該第二輸入經設置為選擇性地與該第一放大器的該輸出耦合以回應該第二操作模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音頻放大電路,其中,該第二放大器的該第二輸入經設置為選擇性地從該第一放大器的該輸出去耦合以回應該第一操作模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音頻放大電路,進一步包括該第二放大器的一第一增益電阻器以及一開關,該第一增益電阻器與該第一放大器的該輸出耦合,該開關在該第二放大器的該第一增益電阻器以及該第二放大器的該第二輸入之間耦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音頻放大電路,進一步包括該第二放大器的一第二增益電阻器,該第二增益電阻器在該第二放大器的該輸出以及該第二放大器的該第二輸入之間耦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音頻放大電路,其中,該第二放大器的一第一增益電阻器選擇性地被耦合為該第一放大器的一增益電阻器以回應該第一操作模式,且其中該第二放大器的一第二增益電阻器從該第二放大器的該輸出被耦合到該第二放大器的該第二輸入並具有一值,該值實質上等於該第二放大器的該第一增益電阻器的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音頻放大電路,其中,該第二放大器的一第一增益電阻器從該第一放大器的該輸出選擇性地被耦合到該第二放大器的該第二輸入以回應該第二操作模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音頻放大電路,其中,該 電流源在該第一和第二操作模式期間保持與該偏置節點耦合。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音頻放大電路,進一步包括一第二參考電路,其經設置為形成一第二參考電壓,其中,該控制電路設定該第一操作模式以回應該第一參考電壓和該第二參考電壓之間的一差異。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音頻放大電路,其中,該控制電路經設置為在設定該第二操作模式之前形成具有一第一時間間隔的一延遲,其中,該信號輸入被去耦合而在至少一部分該第一時間間隔期間不接收該第一電流,且其中該第一放大器和該第二放大器保持耦合在該隨耦器配置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音頻放大電路,進一步包括該第一放大器的一第一增益電阻器,該第一增益電阻器從該第一放大器的該輸出被耦合到該信號輸入,其中,該信號輸入經設置為從該第一放大器的一第二增益電阻器接收該輸入信號,該第一放大器的該第二增益電阻器與該信號輸入耦合。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音頻放大電路,其中,在該第一放大器的該第一增益電阻器和該第一放大器的該第二輸入之間耦合一開關。
  13. 一種形成放大電路的方法,包括:設置一第一放大器以選擇性地在具有一第一增益的一隨耦器配置中運作以回應該放大電路的一第一操作模 式,以及選擇性地在具有一第二增益的一非隨耦器配置中運作以回應一第二操作模式,該第二增益不同於該第一增益;設置一第二放大器以選擇性地在具有該第一增益的一隨耦器配置中運作以回應該第一操作模式,以及選擇性地在具有一第三增益的一非隨耦器配置中運作以回應該第二操作模式,該第三增益不同於該第一增益和該第二增益;設置一控制電路以在該第一操作模式和該第二操作模式之間形成具有一第一時間間隔的一延遲,並控制該第一放大器和該第二放大器以於該第一時間間隔的至少一部分在該隨耦器配置中保持耦合;以及設置該放大電路以耦合一電流源來為該放大電路的一信號輸入提供一電流,以及選擇性地耦合該電流源以為該放大電路的一偏置節點提供該電流以回應該第一操作模式,及選擇性地使該電流源去耦合而不提供該電流給該信號輸入以回應於控制電路形成該延遲。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控制電路經設置為維持一第一控制信號以使該第一和第二放大器選擇性地設置在該隨耦器配置中,以及經設置為維持一第二控制信號以使該電流源選擇性地被耦合來將該電流提供給該信號輸入並對該第二控制信號施以"非"操作而使該電流選擇性地從該信號輸入去耦合。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設置該 控制電路以在該第一時間間隔期間不改變該第一放大器的該第一增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設置該控制電路形成該延遲的步驟包括:耦合一電流源以為一偏置節點提供一電流從而形成一第一參考電壓、耦合一第二參考電路以在一第二節點形成一第二參考電壓、以及設置該控制電路以設定該第一操作模式而回應該第一和該第二參考電壓之間的一第一差異。
  17. 一種放大方法,包括:以一電流為一音頻放大器電路的一偏置電容器充電並在使用該音頻放大器電路放大一輸入信號以前選擇性地以該電流為一輸入電容器充電;將該音頻放大器電路的一第一放大器和一第二放大器耦合在具有實質上相等的一增益的一隨耦器配置中,並耦合該第一放大器和該第二放大器以在該輸入電容器充電的一期間的至少一部分從該偏置電容器接收一信號;在使用該音頻放大器電路放大該輸入信號以前使該輸入電容器去耦合而在一第一時間間隔不接收該電流;以及將該第一放大器耦合在一非隨耦器配置中以接收該輸入信號,並將該第二放大器耦合在一非隨耦器配置中以在該第一時間間隔之後接收該第一放大器的一輸出。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將該音頻放大器電路的該第一放大器和該第二放大器耦合在具有實 質上相等的增益的該隨耦器配置中的步驟包括:在該第一時間間隔以前選擇性地將該第二放大器的第一增益元件耦合為該第一放大器的增益元件,以及耦合該第二放大器的該第一增益元件以在該第一時間間隔之後接收該第一放大器的該輸出。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以該電流為該音頻放大器電路的該偏置電容器充電的步驟包括:在該第一時間間隔後將電流源耦合到一偏置節點。
TW096120120A 2006-07-25 2007-06-05 放大電路及其方法 TWI4141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06/028987 WO2008013531A1 (en) 2006-07-25 2006-07-25 Amplific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f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4263A TW200824263A (en) 2008-06-01
TWI414146B true TWI414146B (zh) 2013-11-01

Family

ID=38566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0120A TWI414146B (zh) 2006-07-25 2007-06-05 放大電路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59332B2 (zh)
KR (1) KR101243619B1 (zh)
CN (1) CN101449458B (zh)
HK (1) HK1130959A1 (zh)
TW (1) TWI414146B (zh)
WO (1) WO20080135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55347B2 (en) * 2008-03-25 2012-04-10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Pop noise eliminating circuit that disables an audio output device when turning the device on
CN102324895B (zh) * 2011-07-01 2013-07-31 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Pop噪声抑制电路及方法
TWI482505B (zh) * 2012-09-19 2015-04-21 Wistron Corp 揚聲器控制系統
US8957726B2 (en) 2012-10-04 2015-02-17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Amplific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for
US9954496B2 (en) * 2015-12-21 2018-04-2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itigating amplifier pop noise
US11223330B1 (en) * 2020-07-10 2022-01-11 Nuvo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ynamic suppression of pop and click noise in an audio driv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01080B (en) * 1995-12-11 1997-03-21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Tri-state audio differential driver
US5648742A (en) * 1995-10-23 1997-07-15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mplifier circuit with reduced turn-on and turn-off transients
US5939938A (en) * 1995-10-13 1999-08-17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mplifier circuit with reduced DC power related turn-on and turn-off transients
TW439355B (en) * 1997-07-15 2001-06-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ifferential amplifier circuit
US6346854B1 (en) * 2000-10-31 2002-02-12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mplifier circuit with reduced DC power related turn-on and turn-off transients
US20050253650A1 (en) * 2004-05-17 2005-11-17 Chun-Hung Chang Amplifier circuit with reduced power-on transients and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53471B1 (fr) * 2003-04-01 2005-06-24 St Microelectronics Sa Circuit amplificateur audio
TW200503412A (en) * 2003-05-07 2005-01-16 Rohm Co Ltd Audio amplifier circuit and audio IC having the same
JP4172355B2 (ja) * 2003-07-30 2008-10-2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電圧生成回路
JP4349136B2 (ja) * 2004-01-27 2009-10-2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信号出力回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9938A (en) * 1995-10-13 1999-08-17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mplifier circuit with reduced DC power related turn-on and turn-off transients
US5648742A (en) * 1995-10-23 1997-07-15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mplifier circuit with reduced turn-on and turn-off transients
TW301080B (en) * 1995-12-11 1997-03-21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Tri-state audio differential driver
TW439355B (en) * 1997-07-15 2001-06-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ifferential amplifier circuit
US6346854B1 (en) * 2000-10-31 2002-02-12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mplifier circuit with reduced DC power related turn-on and turn-off transients
US20050253650A1 (en) * 2004-05-17 2005-11-17 Chun-Hung Chang Amplifier circuit with reduced power-on transients and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37391A (ko) 2009-04-15
US20100141342A1 (en) 2010-06-10
KR101243619B1 (ko) 2013-03-14
WO2008013531A1 (en) 2008-01-31
TW200824263A (en) 2008-06-01
CN101449458A (zh) 2009-06-03
HK1130959A1 (en) 2010-01-08
CN101449458B (zh) 2011-05-25
US7859332B2 (en) 2010-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4146B (zh) 放大電路及其方法
JP4187975B2 (ja) オーディオ増幅回路
US8433078B2 (en) High perceived audio quality class D amplifier
US8654991B2 (en) Audio signal amplifier circuit
JP3398113B2 (ja) ミュート回路およびデジタルオーディオ増幅回路
TWI500258B (zh) 具有減小的輸出瞬變的放大器及其方法
JP2003318658A (ja) ショック音防止回路
JP2003318656A (ja) ショック音防止回路
JPS6013324B2 (ja) 直結型電力増幅回路
US20040239418A1 (en) Mute circuit and BTL audio amplifier apparatus
US8044717B2 (en) Amplifier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080089533A1 (en)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suppression of switching noises
TWI463791B (zh) 放大器電路及其方法
TWI751897B (zh) 一種d類放大器
JP5438483B2 (ja) 増幅回路、その起動方法、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たオーディオ再生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US7113031B2 (en) Audio amplifier circuit with suppression of unwanted noise when powered on from standby
KR20050077257A (ko) 신호 출력 회로
WO2002015388A2 (en) Amplifier circuits and methods to provide smooth transition of amplifier outputs during powering sequences
WO2003075456A1 (fr) Circuit silencieux permettant d'eviter du bruit de type pop , et circuit d'attaque de haut parleur
EP1976111A2 (en) Pop-noise preven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4088419A (ja) 増幅回路
JP3172458B2 (ja) 無線機
JP2000068766A (ja) ボリウム回路
JP2002186081A (ja) ミューティング回路
JPS6340406A (ja) ミユ−テイング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