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1339B - Manufacture of plate glass - Google Patents

Manufacture of plate glas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1339B
TWI391339B TW097141106A TW97141106A TWI391339B TW I391339 B TWI391339 B TW I391339B TW 097141106 A TW097141106 A TW 097141106A TW 97141106 A TW97141106 A TW 97141106A TW I391339 B TWI391339 B TW I3913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central portion
row
glass ribbon
reg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1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0670A (en
Inventor
Tetsushi Takiguchi
Nobuyuki Ban
Motoichi Iga
Toru Kamihori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30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0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1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13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 C03B18/02Forming sheets
    • C03B18/20Composition of the atmosphere above the float bath; Treating or purifying the atmosphere above the float bath
    • C03B18/22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atmosphere above the float tan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 C03B18/02Forming sheets
    • C03B18/16Construction of the float tank; Use of material for the float tank; Coating or protection of the tank wal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Description

板玻璃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板玻璃之製造方法,詳細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利用浮式法成形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
利用浮式法成形來進行板玻璃之製造,係向裝滿於浴槽中之熔融金屬之表面上連續地供給熔融玻璃,一面藉由穿過浴槽之頂部而自浴槽內露出之複數個加熱器對上述熔融玻璃進行加熱,一面使熔融玻璃沿著熔融金屬之表面向特定方向流動,藉此使具有所期望之寬度及厚度之帶板狀玻璃帶成形而獲得板玻璃。利用浮式法成形,可使生產性較高且有效提高平坦性,因此被廣泛用於例如建築用板玻璃或液晶顯示器之玻璃基板之製造等,於先前已提出有旨在提高品質之提案(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
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利用浮式法成形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係於玻璃帶之行進方向上將設置加熱器之區域劃分成複數列,且使任兩列之間、於寬度方向上劃分之部位在寬度方向上相差一個部位以上。
若於寬度方向上相鄰之區塊之加熱器中該等之每單位面積的發熱量各不相同,則由此,通過兩個區塊之玻璃帶的部位將在寬度方向上產生溫度差,但藉由使任兩列之間、於寬度方向上劃分之部位在寬度方向上相差一個部位以上,可使得上述溫度差得到緩和。其結果將使玻璃帶之厚度偏差得到降低。
又,於專利文獻2所揭示之利用浮式法成形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中,由於缺陷之一主要原因在於裝滿於浴槽中之熔融金屬受到氧化而產生之氧化物會附著在玻璃帶上,因此將浴槽內間隔成被玻璃帶所覆蓋之空間A與除該空間A以外之空間B,使惰性氣體流入至空間A以抑制玻璃帶之變質,並且使還原性氣體流入至空間B以抑制熔融金屬之氧化。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8-32502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11-21137號公報
近年來,隨著顯示器之大型化,對顯示品質提出了更高更穩定之要求,從而對用於上述顯示器中之玻璃基板要求進一步平坦化並且抑制缺陷。
特別係作為液晶顯示器用玻璃基板之無鹼玻璃,由於其黏性高於通常之鈉鈣矽玻璃(Soda-Lime-Silica Glass),浮式法成形溫度高達100℃以上,且板厚較薄(0.3~0.7mm),因此進行浮式法成形時難以實現板玻璃之平坦化及缺陷之抑制。並且,液晶顯示器用玻璃基板於成形後會對表面進行研磨,但是成形步驟中之平坦度及缺陷會影響研磨量,從而影響到生產性及成本。以往,為了實現玻璃帶之平坦化,係在浴槽內之各部適當調節加熱器輸出,此時,若將局部的加熱器輸出設定得較低,則存在該部之浴槽內之溫度降低、玻璃之缺陷增加的問題,從而難以同時實現板玻璃之平坦化及缺陷之抑制。又,當於不會產生細微缺陷之問題時、或者藉由生產條件而難以產生缺陷時,進一步要求平坦化之情形時,僅將局部的加熱器輸出設定得較低,將難以獲得所期望之平坦度。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課題研製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平坦性優良且缺陷較少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
上述目的可藉由本發明之下述(1)~(5)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而達成。
(1)一種板玻璃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
向裝滿於浴槽中之熔融金屬之表面上連續地供給熔融玻璃,一面藉由穿過上述浴槽之頂部而自上述浴槽內露出之複數個加熱器對上述熔融玻璃進行加熱,一面使上述熔融玻璃沿著上述熔融金屬之表面向特定方向流動,藉此使上述熔融玻璃以浮式法而成形為帶板狀之玻璃帶,
上述浴槽具有使上述玻璃帶成形為特定板厚之成形區域、以及成形後進行緩冷之緩冷區域,
根據上述熔融玻璃之黏度分布,於上述熔融玻璃之流動方向上,將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劃分為上游列、中游列及下游列,且至少於上游列及下游列中,於上述玻璃帶之寬度方向上劃分為中央部與兩側部,
於上述熔融玻璃之流動穩定之狀態下,將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上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以及下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之加熱器的輸出設為1KW/m2 以下,並且對應於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區塊而將上述頂部之上方空間間隔開,且對自上方空間之區域流入至上述浴槽內的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相對於其兩側部之區域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而進行控制,上述上方空間之區域係定義為與上述上游列之中央部或者上述下游列之中央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之區塊相對應者。
(2)如上述(1)所揭示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其中將自上方空間之區域流入至上述浴槽內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相對於其兩側部之區域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控制為20%以上~未滿100%,上述上方空間之區域係與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上述上游列之中央部或者上述下游列之中央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之區塊相對應者。
(3)如上述(1)所揭示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其中將自上方空間之區域流入至上述浴槽內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相對於其兩側部之區域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控制為超過100%且小於等於200%,上述上方空間之區域係與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上述上游列之中央部或者上述下游列之中央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之區塊相對應者。
(4)如上述(1)~(3)中任一項所揭示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上游列中,上述熔融玻璃之黏度分布為103.8 ~105.3 泊,該上游列中之中央部與兩側部,係在自玻璃引導器之出口寬度之端朝向中央之方向上,分別於0~450mm之處劃分而成,上述玻璃引導器設置於上述熔融玻璃之供給部,以將上述熔融玻璃之流動導向上述特定方向,
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下游列中,上述熔融玻璃之黏度分布為105.7 ~107.5 泊,該下游列中之中央部與兩側部,係於玻璃帶之中央部之寬度相對於兩側邊之間之寬度為20~40%之處劃分而成。
(5)如上述(4)所述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中游列中,將自下游列側之端部起算朝向上游列側距離4000~5000mm之區域劃分為中游後段列,且於玻璃帶之中央部之寬度相對於兩側邊之間之寬度為20~40%之處,將該中游後段列劃分為中央部與兩側部,
於上述熔融玻璃之流動穩定之狀態下,使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中游後段列之中央部之區塊的加熱器之每單位面積的輸出,與兩側部之區塊之加熱器之每單位面積之輸出相比為50%以下。
本發明係於浮式浴槽中之熔融玻璃之流動穩定之狀態下,中斷玻璃帶之成形區域的上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以及下游列之中央部的區塊之加熱器之輸出而進行生產,藉此可使玻璃帶之寬度方向之厚度均勻化。此外,對自上方空間之區域流入至浴槽內的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相對於其兩側部之區域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而加以控制來進行生產,上述上方空間之區域係與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上游列的中央部或者下游列之中央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之區塊相對應者,藉此可防止兩區塊中之浴槽內之環境溫度過度降低,從而抑制浴槽內之熔融金屬蒸汽產生凝聚以及該凝聚物落在玻璃帶上。又,於不會產生細微缺陷之問題時、或者藉由生產條件而難以產生缺陷時,亦可實現進一步之平坦化。藉此,可獲得平坦性優良且缺陷較少之板玻璃。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
圖1係表示實施本發明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之裝置之一例的剖面圖,圖2係圖1中之II-II線之剖面圖,圖3係圖2中之III-III線之剖面圖,圖4係圖1中之IV-IV線之剖面圖。
如圖1所示,於浮法設備之浴槽1中裝滿有熔融金屬2,一面藉由爐閘門(tweel)15來控制熔融玻璃3之流量,一面自澆斗嘴(lip)16向熔融金屬2之表面上連續地供給該熔融玻璃3。典型的熔融金屬2係錫。
進而參照圖2,藉由玻璃引導器19而對供給至熔融金屬2之表面上之熔融玻璃3加以引導,使其自圖中之左側向右側流動。玻璃引導器19例如由一對障壁所構成,該等一對障壁豎立設置於浴槽1之底壁上,於位於澆斗嘴16下方之熔融玻璃3之供給部自熔融金屬2的表面露出,且該等一對障壁係朝向熔融玻璃3之流動方向而配置。
熔融玻璃3藉由自浴槽1內露出之複數個加熱器11而加熱後,向上述特定方向流動而形成帶板狀之玻璃帶4。將玻璃帶4自浴槽1之出口12取出,其後,藉由未圖示之層面(layer)(緩冷爐)而加以緩冷,並於洗淨後切割為特定之尺寸。
浴槽1之頂部構造6具有由磚壁所構成且配置於熔融金屬2之上方之頂部壁7、以及自上方覆蓋頂部壁7之罩殼(casing)8。對熔融玻璃3進行加熱之複數個加熱器11適當分布於玻璃帶4之成形區域F1及緩冷區域F2,且分別使其發熱部穿過頂部壁7而自浴槽1內露出而配置。
於罩殼8中設置供氣管10,以向頂部壁7之上方即頂部壁7與罩殼8之間之上方空間17供給氣體。頂部壁7上設置有供各加熱器11插通之貫通孔,供給至頂部壁7之上方空間之氣體通過該貫通孔中之加熱器11與頂部壁7之間隙,而流入至頂部壁7之下方空間、即浴槽內18。
供給至浴槽內18之氣體以惰性氣體為主要成分,用以防止熔融玻璃3之變質。再者,亦可含有還原性氣體,以防止產生熔融金屬2之氧化物,藉此可防止玻璃帶4產生缺陷。
於生產開始時或施工後之生產恢復時等的啟動(start up)時,典型的做法係將玻璃帶4之溫度整體設定得較高,繼而使熔融玻璃3自成形區域F1順暢地向緩冷區域F2流動。此處,所謂啟動時,係指自浴槽1之出口12抽出之玻璃帶4之量(ton/小時)之不均超過5%的狀態。
於熔融玻璃3之流動穩定之狀態下,在位於熔融玻璃3之供給部之附近的玻璃帶4之成形區域F1的上游側,存在玻璃帶寬度方向中央部之熔融玻璃3不向周圍蔓延而易於堆積,導致玻璃帶4之中央部之厚度增大之傾向。又,於玻璃帶4之成形區域F1之下游側,存在玻璃帶4之側邊部分之厚度增大之傾向。此處,所謂穩定狀態,係指自浴槽出口所抽出之玻璃帶4之量(ton/小時)之不均為5%以內的狀態。
因此,如圖2所示,根據熔融玻璃3之黏度分布,於熔融玻璃3之流動方向上,將玻璃帶4之成形區域F1劃分為上游列、中游列及下游列(分別為a列、b列及c列此三列),且至少於a、c列中在玻璃帶4之寬度方向上劃分為中央部(a1、c1)與兩側部(a2、a3、c2、c3)。
本實施形態中,玻璃帶4之成形區域F1之上游列a列中,熔融玻璃之黏度分布為103.8 ~105.3 泊(無鹼玻璃之情形時相當於1120~1300℃,鹼石灰玻璃之情形時相當於895~1070℃),且a列中之中央部與兩側部,係在自玻璃引導器19之出口寬度W之端朝向中央之方向上分別於0~450mm、較好的是0~300mm、更好的是150~250mm之處劃分而成。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玻璃帶4之成形區域F1之下游列c列中,熔融玻璃3之黏度分布為105.7 ~107.5 泊(無鹼玻璃之情形時相當於945~1080℃,鹼石灰玻璃之情形時相當於740~860℃),且c列中之中央部與兩側部,係於玻璃帶之中央部之寬度相對於兩側邊之間之寬度為20~40%之處劃分而成。
並且,於熔融玻璃3之流動穩定之狀態下,將a列之中央部之區塊a1以及c列之中央部之區塊c1之每單位面積之加熱器11的輸出設為1KW/m2 以下,較好的是設為0.5KW/m2 以下,更好的是設為0.05KW/m2 以下。進而更好的是中斷加熱器11之輸出。
區塊a1中,因熔融玻璃3之供給部而存在玻璃帶4之厚度增大之傾向。藉由中斷區塊a1之加熱器11之輸出,可使區塊a1之環境溫度降低,使得熔融玻璃3易於有效地向周圍蔓延,由此可使玻璃帶4之厚度在其寬度方向上均勻化。
又,區塊c1中,玻璃帶4之帶寬易於縮小。藉由中斷區塊c1之加熱器11之輸出,可使區畫c1之環境溫度低於區塊c2、c3之環境溫度,使得區塊c2、c3之兩側邊的寬度難以縮小,由此可使玻璃帶4之厚度在其寬度方向上均勻化。
再者,於中游列b列中,亦可將自c列側之端朝向a列側之方向上4000~5000mm之區域劃分為中游後段列(b'列),且於該中游後段列中,於玻璃帶4之中央部之寬度相對於兩側部之間之寬度為20~40%之處劃分為中央部(b'1)與兩側部(b'2、b'3)。中游後段列(b'列)中,與c列同樣地存在玻璃帶4之帶寬易於縮小之傾向,因此較好的是將中游後段列(b'列)之中央部之區塊b'1之加熱器11之每單位面積的輸出,與兩側部之區畫b'2、b'3之加熱器11之每單位面積之輸出相比控制為50%以下。更好的是控制為5~30%,進而更好的是控制為5~20%,最好的是抑制為5~10%。藉此,區塊b'2、b'3之兩側邊之寬度難以縮小,由此可使玻璃帶4之厚度在其寬度方向上均勻化。
進而,如圖1、圖3以及圖4所示,對應於玻璃帶4之成形區域F1之區塊a1~a3、c1~c3而利用間隔板9將頂部壁7之上方空間17間隔成區域A1~A3、C1~C3,且對朝向至少區域A1或C1中之任一方之氣體供給量進行控制。於抑制缺陷之情形時,將自區域A1及/或C1流入至浴槽內18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設為自其兩側部之區域流入至浴槽1內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的20以上~未滿100%。
區塊a1以及區塊c1中,於熔融玻璃3之流動穩定之狀態下中斷加熱器11之輸出,從而使環境溫度降低,若向上述區塊a1以及區塊c1過度供給氣體,則可能導致環境溫度進一步降低,浴槽內18之熔融金屬蒸汽產生凝聚而落下並附著於玻璃帶4之表面。於穩定狀態時,使自頂部壁7之上方空間17之區域A1及/或區域C1流入至浴槽1內之每單位面積的氣體流量減少,上述頂部壁7之上方空間17之區域A1及/或區域C1對應於區塊a1及區塊c1,藉此可防止環境溫度之過度降低,從而防止熔融金屬蒸汽之凝聚。由此,可減少玻璃帶4之缺陷。
又,當於不會產生細微缺陷之問題時、或者藉由生產條件而難以產生缺陷時,進一步要求平坦化之情形時,將自區域A1及/或C1流入至浴槽內18之每單位面積的氣體流量,設為自其兩側部之區域流入至浴槽1內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的超過100%~200%。藉此,使玻璃帶4之平坦性得到提高。
再者,於玻璃帶4之成形區域之中游後段列中抑制中央部之區塊b'1之加熱器11之輸出時,亦可與A1~A3、C1~C3同樣,對應於區塊b'1~b'3,藉由間隔板9而將頂部壁7之上方空間17間隔成B'1~B'3,並且相對於自B'2、B'3流入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而對自區域B'1流入至浴槽1內之每單位面積的氣體流量加以控制(減少或者增加)。
如上所述,供給至浴槽1內之氣體以惰性氣體為主要成分,其中亦可含有還原性氣體。例如,供給至玻璃帶4之成形區域F1之上游列a列的區塊a1~a3之氣體為100%之氮氣。又,供給至玻璃帶4之成形區域F1之中游列b列的氣體為氫氣與氮氣之混合氣體,其中含有1.5~10%之氫氣。又,供給至玻璃帶4之成形區域F1中之下游列c列之區塊c1~c3的氣體為氫氣與氮氣之混合氣體,其中含有7.5~10%之氫氣,較好的是含有8~9%之氫氣。又,向成形後之玻璃帶4之緩冷區域F2,供給含有7.5~10%之氫氣之氫氣與氮氣之混合氣體。
進而,當緩冷後之玻璃帶4之寬度方向之板厚存在局部偏差時,較好的是,於中游列(b列)中,將自中游後段列(b'列)之上游端朝向上游列(a列)側之方向上4500~6000mm之區域劃分為中游中段列(b"列)(未圖示),並根據緩冷後之玻璃帶4之寬度方向的板厚偏差,對中游中段列(b"列)之寬度方向之加熱器11的輸出進行控制。
具體而言,較好的是以如下方式進行控制。
(1)使自浴槽1之出口12抽出之玻璃帶4於未圖示之緩冷爐中緩冷後,以20mm之間距來測定玻璃帶4之寬度方向(自玻璃帶4之兩側邊分別除去400mm之範圍)的板厚。
(2)將在任意500mm間相對於平均板厚之板厚偏差均為10μm以上之部位作為對象,以增加相當於大於平均板厚之部位的加熱器11之輸出,且減少相當於小於平均板厚之部位的加熱器11之輸出的方式來進行控制。
(3)加熱器11之輸出之增減量係根據板厚偏差來設定。例如,若板厚偏差為+10μm以上,則將每單位面積之加熱器11之輸出增加5~35%、較好的是增加5~25%,若板厚偏差為-10μm以上,則將每單位面積之加熱器11之輸出減少5~35%、較好的是減少5~25%。
(4)上述控制可根據板厚測定結果而自動進行,亦可手動進行。
實施例
以下,對本發明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之實施例加以說明。表1表示各實施例1~實施例4中,熔融玻璃之流動穩定之狀態下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上游列、中游後段列、下游列之中央部之各區塊(a1、b'1、c1)及兩側部之各區塊(a2、a3、b'2、b'3、c2、c3)之每單位面積的加熱器輸出、以及自上方空間之各區域(A1、B'1、C1)及上方空間之各區域(A2、A3、B'2、B'3、C2、C3)流入至浴槽內之每單位面積的氣體流量,其中上述上方空間之各區域(A1、B'1、C1)對應於上游列、中游後段列、下游列之中央部之各區塊,上述上方空間之各區域(A2、A3、B'2、B'3、C2、C3)對應於上游列、中游後段列、下游列之兩側部之各區塊。
實施例1以及實施例4係一方面確保玻璃帶之平坦性、一方面抑制缺陷之情形的示例。於該實施例1中,中斷上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a1)以及下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c1)之加熱器輸出,並使中游後段列之中央部之區塊(b'1)之每單位面積之加熱器輸出,達到其兩側部之區塊(b'2、b'3)之每單位面積之加熱器輸出的50%以下。並且,使自與上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對應之上方空間之區域(A1)流入至浴槽內的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與自其兩側部之區域(A2、A3)流入至浴槽內之每單位面積的氣體流量均等,且使自上方空間之各區域(B'1、C1)流入至浴槽內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減少至小於自其兩側部之區域(B'2、B'3、C2、C3)流入至浴槽內之每單位面積的氣體流量,上述上方空間之各區域(B'1、C1)對應於中游後段列之中央部之區塊及下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
實施例2係於不太會產生缺陷問題時進一步要求平坦性之情形時的示例。於該實施例2中,中斷上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a1)及下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c1)之加熱器輸出,並使中游後段列之中央部之區塊(b'1)之每單位面積之加熱器輸出,達到其兩側部之區塊(b'2、b'3)之每單位面積之加熱器輸出的50%以下。並且,使自上方空間之各區域(A1、C1)流入至浴槽內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增加至大於自其兩側部之區域(A2、A3、C2、C3)流入至浴槽內的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上述上方空間之各區域(A1、C1)對應於上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及下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且使自上方空間之區域(B'1)流入至浴槽內的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減少至小於自其兩側部之區域(B'2、B'3)流入至浴槽內之每單位面積的氣體流量,上述上方空間之區域(B'1)對應於中游後段列之中央部之區塊。
實施例3係於會產生缺陷問題時一方面防止缺陷一方面亦提高平坦性之情形時的示例。於該實施例3中,中斷上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a1)以及下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c1)之加熱器輸出,並使中游後段列之中央部之區塊(b'1)之每單位面積之加熱器輸出,達到其兩側部之區塊(b'2、b'3)之每單位面積之加熱器輸出的50%以下。並且,使自上方空間之各區域(A1、B'1)流入至浴槽內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減少至小於自其兩側部之區域(A2、A3、B'2、B'3)流入至浴槽內的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上述上方空間之各區域(A1、B'1)對應於上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及中游後段列之中央部之區塊,且使自上方空間之區域(C1)流入至浴槽內之每單位面積的氣體流量,增加至大於自其兩側部之區域(C2、C3)流入至浴槽內之每單位面積的氣體流量,上述上方空間之區域(C1)對應於下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
於實施例1~4之條件下,進行無鹼玻璃之玻璃帶之成形。其結果為,可獲得平坦性優良且缺陷較少之板玻璃作為液晶顯示器用玻璃基板。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於熔融玻璃3之流動穩定的狀態下,中斷玻璃帶4之成形區域F1之上游列a列的中央部之區塊a1以及下游列c列之中央部的區塊c1之加熱器11之輸出,藉此可容易地使玻璃帶4之厚度在其寬度方向上均勻化。
進而,使自頂部壁7之上方空間之區域A1、C1流入至浴槽1內的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減少至小於其兩側部之區域之每單位面積的氣體流量,上述頂部壁7之上方空間之區域A1、C1係與玻璃帶4之成形區域F1之上游列a列的中央部之區塊a1及/或下游列c列之中央部的區塊c1相對應,藉此可防止兩區塊a1、c1中之環境溫度過度降低,從而抑制浴槽內18之熔融金屬蒸汽產生凝聚,防止凝聚物落在玻璃帶表面。藉此,可穩定地生產平坦性優良且缺陷較少之板玻璃。
又,於不會產生細微缺陷之問題時、或者藉由生產條件而難以產生缺陷時,使自頂部壁7之上方空間之區域A1、C1流入至浴槽1內的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增加至大於其兩側部之區域之每單位面積的氣體流量,上述頂部壁7之上方空間之區域A1、C1係與玻璃帶4之成形區域F1的上游列a列之中央部之區塊及/或下游列c列的中央部之區塊c1相對應者,藉此可實現進一步之平坦化。
如上所述,特別係液晶顯示器用之無鹼玻璃之情形時,難以實現浮式法成形時之板玻璃的平坦化以及缺陷之抑制,但是根據本發明,即便係無鹼玻璃,亦可獲得平坦性優良且缺陷較少之板玻璃。並且,於液晶顯示器用玻璃基板之情形時,在浮式法成形後會研磨板玻璃表面,若為平坦性優良且缺陷較少之板玻璃則可減少研磨量,從而可提高生產性並且降低成本。此外,亦可藉由中斷區塊a1、c1之加熱器11,減少區域A1、C1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來通過大幅節能而降低成本。
此外,當緩冷後之玻璃帶4之寬度方向之板厚存在局部偏差時,根據緩冷後之玻璃帶4之寬度方向之板厚,來控制中游中段列之寬度方向之每單位面積之加熱器11的輸出,藉此可抑制局部的板厚偏差。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而可適當自由地加以變形、改良等。此外,只要可實現本發明,則上述實施形態中之各構成要素之材質、形狀、尺寸、數值、形態、數量、配置場所等均可任意設定而不加以限定。
再者,本申請案係基於2007年10月25日申請之日本申請案(日本專利特願2007-277701)者,其內容以參照之方式而併入於本文。
1...浴槽
2...熔融金屬
3...熔融玻璃
4...玻璃帶
7...頂部壁(頂部)
9...間隔板
10...供氣管
11...加熱器
17...上方空間
18...下方空間(浴槽內)
圖1係表示實施本發明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之裝置之一例的剖面圖。
圖2係圖1中之II-II線之剖面圖。
圖3係圖2中之III-III線之剖面圖。
圖4係圖1中之IV-IV線之剖面圖。
1...浴槽
2...熔融金屬
3...熔融玻璃
4...玻璃帶
6...頂部構造
7...頂部壁(頂部)
8...罩殼
9...間隔板
10...供氣管
11...加熱器
12...浴槽之出口
15...爐閘門
16...澆斗嘴
17...上方空間
18...下方空間(浴槽內)

Claims (5)

  1. 一種板玻璃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向裝滿於浴槽中之熔融金屬之表面上連續地供給熔融玻璃,一面藉由穿過上述浴槽之頂部而自上述浴槽內露出之複數個加熱器對上述熔融玻璃進行加熱,一面使上述熔融玻璃沿著上述熔融金屬之表面向特定方向流動,藉此使上述熔融玻璃以浮式法而成形為帶板狀之玻璃帶,上述浴槽具有使上述玻璃帶成形為特定板厚之成形區域、以及成形後進行緩冷之緩冷區域,根據上述熔融玻璃之黏度分布,於上述熔融玻璃之流動方向上,將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劃分為上游列、中游列及下游列,且至少於上游列及下游列中,於上述玻璃帶之寬度方向上劃分為中央部與兩側部,於上述熔融玻璃之流動穩定之狀態下,將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的上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及下游列之中央部之區塊之加熱器的輸出設為1KW/m2 以下,並且對應於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區塊而將上述頂部之上方空間間隔開,且對自上方空間之區域流入至上述浴槽內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相對於其兩側部之區域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而進行控制,上述上方空間之區域係定義為與上述上游列之中央部或者上述下游列之中央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之區塊相對應者。
  2. 如請求項1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其中將自上方空間之區域流入至上述浴槽內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相對於其兩側部之區域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控制為20%以上~未滿100%,上述上方空間之區域係與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上述上游列之中央部或者上述下游列之中央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之區塊相對應者。
  3. 如請求項1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其中將自上方空間之區域流入至上述浴槽內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相對於其兩側部之區域之每單位面積之氣體流量控制為超過100%且小於等於200%,上述上方空間之區域係與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上述上游列之中央部或者上述下游列之中央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之區塊相對應者。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上游列中,上述熔融玻璃之黏度分布為103.8 ~105.3 泊,該上游列中之中央部與兩側部,係在自玻璃引導器之出口寬度之端朝向中央之方向上,分別於0~450mm之處劃分而成,上述玻璃引導器設置於上述熔融玻璃之供給部,以將上述熔融玻璃之流動導向上述特定方向,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下游列中,上述熔融玻璃之黏度分布為105.7 ~107.5 泊,該下游列中之中央部與兩側部,係於玻璃帶之中央部之寬度相對於兩側邊之間之寬度為20~40%之處劃分而成。
  5. 如請求項4之板玻璃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中游列中,將自下游列側之端部起算朝向上游列側距離4000~5000mm之區域劃分為中游後段列,且於玻璃帶之中央部之寬度相對於兩側邊之間之寬度為20~40%之處,將該中游後段列劃分為中央部與兩側部,於上述熔融玻璃之流動穩定之狀態下,使上述玻璃帶之成形區域之中游後段列之中央部之區塊的加熱器之每單位面積之輸出,與兩側部之區塊之加熱器之每單位面積之輸出相比為50%以下。
TW097141106A 2007-10-25 2008-10-24 Manufacture of plate glass TWI3913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77701 2007-10-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0670A TW200930670A (en) 2009-07-16
TWI391339B true TWI391339B (zh) 2013-04-01

Family

ID=40579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1106A TWI391339B (zh) 2007-10-25 2008-10-24 Manufacture of plate glas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418228B2 (zh)
KR (1) KR101351224B1 (zh)
CN (1) CN101848874B (zh)
TW (1) TWI391339B (zh)
WO (1) WO20090544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52485A1 (ja) * 2009-10-26 2011-05-05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用ガラス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65062B2 (ja) 2010-04-15 2014-08-06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および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
JP5565127B2 (ja) 2010-06-17 2014-08-06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03998384A (zh) * 2011-12-15 2014-08-20 旭硝子株式会社 浮法玻璃板的成型方法以及浮法玻璃板的成型装置
WO2013180493A1 (ko) * 2012-05-30 2013-12-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플로트 배스 및 플로트 유리 제조 방법
JP2015171957A (ja) * 2012-07-17 2015-10-01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
JP2016193797A (ja) * 2013-09-13 2016-11-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
JP2015105216A (ja) * 2013-12-02 2015-06-08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および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
CN104058576A (zh) * 2014-06-30 2014-09-24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及装置
CN107001101A (zh) * 2014-09-22 2017-08-01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制造设备和方法
EP3708546A1 (en) 2015-01-21 2020-09-16 Agc Inc. Lamninated glass with a wedge-shaped glass sheet
JP2017014059A (ja) * 2015-06-30 2017-01-19 旭硝子株式会社 溶融ガラス供給装置、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KR20190092028A (ko) * 2018-01-30 2019-08-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플로트 유리 제조 장치
CN109317485B (zh) * 2018-09-25 2021-07-27 台玻安徽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浮法玻璃锡槽中锡灰的清扫装置
KR20240044359A (ko) * 2022-09-28 2024-04-04 쇼오트 테크니컬 글래스 솔루션즈 게엠베하 낮은 광학 결함, 특히 낮은 근표면 굴절을 갖는 유리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의 용도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2783A1 (en) * 2004-04-07 2007-02-01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late gla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33773A (en) * 1966-12-28 1970-10-13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float glass with graphite heating means
US4361430A (en) * 1981-05-20 1982-11-30 Ppg Industries, Inc.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heating molten glass stream marginal edges
JPH0753223A (ja) * 1993-08-13 1995-02-28 Asahi Glass Co Ltd フロートガラス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3674083B2 (ja) * 1995-05-30 2005-07-20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ガラスの製造法
JP4078688B2 (ja) * 1997-06-30 2008-04-23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法による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に使用する製造装置
JP4725153B2 (ja) * 2004-04-06 2011-07-13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板ガラス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725161B2 (ja) 2004-04-07 2011-07-13 旭硝子株式会社 板ガラス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2783A1 (en) * 2004-04-07 2007-02-01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late gla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8874B (zh) 2013-03-06
WO2009054411A1 (ja) 2009-04-30
KR101351224B1 (ko) 2014-01-13
JP5418228B2 (ja) 2014-02-19
KR20100091949A (ko) 2010-08-19
TW200930670A (en) 2009-07-16
JPWO2009054411A1 (ja) 2011-03-03
CN101848874A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1339B (zh) Manufacture of plate glass
TWI401221B (zh) 用來製造細而平坦之玻璃之浮式玻璃法、及利用該方法製成之細而平坦之玻璃基板
CN100361912C (zh) 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JP2010077025A (ja) オーバーフロー式ダウンドロー融着プロセスによる板ガラスを作成するためのプロセス
TWI386379B (zh) Manufacture of floating glas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971755B1 (ko) 용융 유리 제조 장치, 용융 유리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들을 사용한 판유리의 제조 방법
CN205838831U (zh) 熔融玻璃供给装置
TW201446669A (zh) 玻璃板之製造方法、及玻璃板之製造裝置
TW201615570A (zh) 顯示器用玻璃基板之製造方法
CN104671643B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TWI474987B (zh) A molten glass supply device
CN106064878A (zh) 浮法玻璃的制造装置、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
TW201827363A (zh) 板玻璃製造方法、澄清容器及板玻璃製造裝置
CN110028228B (zh) 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和浮法玻璃
WO2011122195A1 (ja) 薄板ガラ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743776A (zh) 浮法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
TWI454435B (zh) Glass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8143746A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用ガラス基板
KR102196157B1 (ko) 용융 유리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판유리의 제조 방법
KR20170096944A (ko) 유리판 및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EP1845067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late glass
US20070101765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flat glass, particularly flat glass convertible to float glass
KR101226032B1 (ko) 얇은 평면 유리 제조를 위한 플로트 유리 제조공정 및 이 공정으로 만들어지는 얇은 평면 유리 기판
WO2024038740A1 (ja)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物品の製造装置
KR101379689B1 (ko) 유리판 제조용 성형 롤러, 이를 이용한 유리판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