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71643B -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71643B
CN104671643B CN201410720929.1A CN201410720929A CN104671643B CN 104671643 B CN104671643 B CN 104671643B CN 201410720929 A CN201410720929 A CN 201410720929A CN 104671643 B CN104671643 B CN 1046716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glass tape
float glass
subregion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09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71643A (zh
Inventor
泷口哲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71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71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71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71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该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包括:浴槽,其用于收纳使玻璃带浮起的熔融金属;顶盖,其配置于所述浴槽的上方;顶盖壳体,在该顶盖壳体与该顶盖之间形成有空间;隔板,其沿所述玻璃带的宽度方向分隔所述空间;上辊,其通过支承所述玻璃带的侧缘部在宽度方向上对所述玻璃带施加张力;以及多个加热器,其贯穿于所述顶盖的通孔;该多个加热器按照每个分区进行控制,所述浴槽内的区域具有利用所述上辊对所述玻璃带施加张力的成形区,在俯视状态下,沿着所述成形区内的所述玻璃带的所述侧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定有所述分区的边界线,沿着该边界线形成有所述隔板。

Description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包括:浴槽,其用于收纳使玻璃带浮起的熔融金属;顶盖,其配置于该浴槽的上方;顶盖壳体,在该顶盖壳体与该顶盖之间形成有空间;以及多个加热器,其贯穿于顶盖的通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多个加热器按照每个分区进行控制,玻璃带一边在熔融金属上流动一边逐渐地变硬。玻璃带在浴槽的下游区自熔融金属被拉起,朝向退火炉输送。玻璃带在两侧缘部之间具有平坦部。玻璃带的两侧缘部比玻璃带的平坦部厚,因此在退火后被切除。由此,能够获得大致均匀板厚的浮法玻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9/05441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成形时,为了限制玻璃带的宽度方向的收缩,有时使用了上辊。上辊通过支承玻璃带的侧缘部,从而沿宽度方向对玻璃带施加张力。为了抑制热老化上辊被水等制冷剂冷却。
上辊吸收玻璃带的侧缘部的热量。为了抑制玻璃带的侧缘部的温度降低,用于对玻璃带的侧缘部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的输出被设定得比用于对玻璃带的平坦部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的输出大。
用于对玻璃带的平坦部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按照沿玻璃带的流动方向和玻璃带的宽度方向分割的每个分区进行控制。玻璃带的平坦部一边向下游方向流动,一边逐渐地变硬,并且逐渐地变平坦。
以往,为了抑制输出较大的加热器的布线的热老化,向顶盖壳体的内部空间供给的气体的流量较多,由气体的对流引起的热量的移动较激烈。因此,无法充分地获得通过按照每个分区控制用于对玻璃带的平坦部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来减少玻璃带的平坦部的厚度不均的效果。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玻璃带的平坦部的厚度不均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包括:
浴槽,其用于收纳使玻璃带浮起的熔融金属;
顶盖,其配置于所述浴槽的上方;
顶盖壳体,在该顶盖壳体与该顶盖之间形成有空间;
隔板,其沿所述玻璃带的宽度方向分隔所述空间;
上辊,其通过支承所述玻璃带的侧缘部在宽度方向上对所述玻璃带施加张力;以及
多个加热器,其贯穿于所述顶盖的通孔;
该多个加热器按照每个分区进行控制,
所述浴槽内的区域具有利用所述上辊对所述玻璃带施加张力的成形区,
在俯视状态下,沿着所述成形区内的所述玻璃带的所述侧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定有所述分区的边界线,沿着该边界线形成有所述隔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玻璃带的平坦部的厚度不均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变形例的、分区的边界线和隔板的位置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浮法玻璃制造装置;11、浴槽;12、浴槽的上方空间;13、顶盖;14、顶盖壳体;15、顶盖壳体的内部空间;17、隔板;17-1、横隔板;17-2A、17-2B、17-2C、纵隔板;18、上辊;19、加热器;21~23、边界线;G、玻璃带;M、熔融金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在各个附图中,对相同或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或对应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在以下说明中,表示数值范围的“~”是指包含其前后的数值的范围。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变形例的、分区的边界线和隔板的位置的图。在图4和图5中,用虚线表示隐藏在顶盖下的玻璃带。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10在浴槽11内的熔融金属M上成形板状的玻璃带G。玻璃带G一边在熔融金属M上流动一边逐渐地变硬。玻璃带G在浴槽11的下游区自熔融金属M被拉起,朝向退火炉输送。玻璃带G在两侧缘部之间具有平坦部。玻璃带G的两侧缘部比玻璃带的平坦部厚,因此在退火后被切除。由此,能够获得大致均匀板厚的浮法玻璃。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10包括流道出口唇板2、调节件3、限流砖4(参照图3)、浴槽11、顶盖13、顶盖壳体14、隔板17、上辊18以及加热器19等。
流道出口唇板2将同与调节件3之间的间隔相应流量的熔融玻璃供给到浴槽11。供给到浴槽11的熔融玻璃一边与一对限流砖4相接触一边向下游方向流动,从而扩大宽度。之后,熔融玻璃自一对限流砖4离开,成为玻璃带G。
如图1所示,浴槽11收纳供使玻璃带G浮起的熔融金属M。熔融金属M为普通的熔融金属即可,例如可以为熔融锡或熔融锡合金。如图2和图3所示,熔融金属M的液面包括被玻璃带G覆盖的覆盖部分和未被玻璃带G覆盖的暴露部分。暴露部分形成在覆盖部分的左右两侧。浴槽11例如由砖块等构成。
如图1和图3所示,浴槽11内的区域在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在图1和图3中为左右方向)上具有上游区Z1、成形区Z2以及下游区Z3。成形区Z2是利用上辊18对玻璃带G施加张力的区域。上游区Z1是比成形区Z2靠上游的区域。下游区Z3是比成形区Z2靠下游的区域。
如图1所示,顶盖13配置于浴槽11的上方,并覆盖浴槽11的上方空间12。在浴槽11的上方空间12内,为了防止熔融金属M氧化,从顶盖13的通孔13a供给有还原性气体或非活性气体。作为还原性气体,例如使用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浴槽11的上方空间12为了防止外部气体混入而设为比大气压高的正压。
顶盖壳体14在与顶盖13之间形成空间(以下,称作顶盖壳体14的内部空间15)。还原性气体或非活性气体在供给到顶盖壳体14的内部空间15之后,经由顶盖13的通孔13a供给到浴槽11的上方空间12。
隔板17对顶盖壳体14的内部空间15进行分隔。如图4所示,隔板17包括沿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分隔内部空间15的横隔板17-1和沿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分隔内部空间15的纵隔板17-2A、17-2B、17-2C。内部空间15被隔板17划分为多间,能够按照每间改变气体的供给量、气体的种类。
如图2所示,上辊18通过支承玻璃带G的侧缘部在宽度方向上对玻璃带G施加张力。能够限制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的收缩,能够成形较薄的玻璃带G。
上辊18配置于玻璃带G的左右两侧,在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上的上辊18的配置区域例如位于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中央的粘度为104.5dPa·s~107.5dPa·s的区域内较好。
上辊18由轴部18a和设于轴部18a的顶端的圆盘部18b构成。圆盘部18b例如形成为齿轮状,圆盘部18b的外周与玻璃带G的侧缘部相接触。通过使圆盘部18b旋转,从而向下游方向送出玻璃带G。
为了抑制热老化上辊18被水等制冷剂冷却。制冷剂的流路既可以形成于轴部18a的内部和圆盘部18b的内部两者中,也可以仅形成于轴部18a的内部。
如图1所示,加热器19贯穿于顶盖13的通孔13a,并自顶盖13向下方突出,对玻璃带G等进行加热。加热器19为普通的加热器即可,例如可以为SiC加热器。
多个加热器19按照每个分区进行控制,按照每个分区使用了不同的控制器。控制器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在顶盖壳体14的内部空间15内设置有用于连接加热器19与控制器的布线。
如图4所示,在俯视状态下,沿着成形区Z2内的玻璃带G的侧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定有分区B1与分区B2之间的边界线22,沿着该边界线22形成有纵隔板17-2B。
另外,图4所示的边界线22在俯视状态下设定于从成形区Z2的上游端到下游端之间的一部分区域内,也可以从成形区Z2的上游端设定至下游端。在图5中也是相同的。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上的边界线22的设定区域例如位于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中央的粘度为104.5dPa·s~106.5dPa·s(优选为105.0dPa·s~106.0dPa·s,更优选为105.3dPa·s~105.7dPa·s)的区域内较好。
边界线22是设想的线。边界线22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形成为曲线状。另外,边界线22也可以如图5所示形成为台阶状,亦可以形成为直线状,边界线22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在边界线22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下,形成得与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平行较好。
边界线22位于比玻璃带G的侧缘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较好。边界线22与玻璃带G的侧缘之间的、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W2例如为250mm~850mm,优选为350mm~800mm。
纵隔板17-2B沿着边界线22形成。纵隔板17-2B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形成为曲线状。另外,纵隔板17-2B也可以如图5所示形成为台阶状,亦可以形成为直线状,纵隔板17-2B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在纵隔板17-2B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下,形成得与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平行较好。
纵隔板17-2B在图4和图5中形成在边界线22上,但是也可以偏离边界线22。例如,在边界线22如图4所示形成为曲线状的情况下,纵隔板17-2B也可以如图5所示形成为台阶状。另外,在边界线22如图5所示形成为台阶状的情况下,纵隔板17-2B也可以如图4所示形成为曲线状。
配置于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B1内的加热器19对玻璃带G中的、主要是侧缘部进行加热。另一方面,配置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B2内的加热器19对玻璃带G中的、主要是平坦部进行加热。
配置于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B1内的加热器19的输出大于配置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B2内的加热器19的输出较好。能够抑制被上辊18吸收了热量的玻璃带G的侧缘部的温度降低。
在顶盖壳体14的内部空间15内,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B1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B2由纵隔板17-2B分隔。因此,能够向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B1供给能够抑制与配置于该分区B1内的大输出的加热器19的布线的热老化的量的气体,并且能够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B2供给适量的气体。与没有纵隔板17-2B时相比,能够减少对于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B1的气体供给量和对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B2的气体供给量的合计量。因此,能够抑制由气体导致的玻璃带G的脱热,能够抑制加热器19的输出增加。
在顶盖壳体14的内部空间内,供给到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B1的气体被大输出的加热器19加热而成为高温。该高温的气体被纵隔板17-2B限制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B2的移动。因此,能够减少用于抑制该分区B2的布线的热老化的气体的供给量。因此,能够减少由气体的供给而在玻璃带G的上表面可能产生的缺陷。该缺陷由滴下熔融金属的液滴而产生,该液滴是由自熔融金属M的液面的暴露部分汽化的金属化合物被还原性气体还原而产生的。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少相对于顶盖壳体14的内部空间15和浴槽11的上方空间12的气体的供给量。因此,能够抑制由气体导致的玻璃带G的脱热,易于控制玻璃带G的温度分布。其结果,后面详细说明,通过按照每个分区控制成形区Z2内的玻璃带G的平坦部的温度分布,能够减少玻璃带G的平坦部的厚度不均。而且,能够减少气体的供给量,因此使接触玻璃带G的侧缘部的气体的风量适量,能够减小玻璃带G的侧缘部与平坦部之间的壁厚差。因此,在退火时能够减小玻璃带G的侧缘部与平坦部之间的冷却速度差,从而难以产生应变,难以产生裂纹。而且,在退火后玻璃带G的切断较容易。
为了减少玻璃带G的平坦部的厚度不均,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B2例如可以沿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和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进一步分割为多个分区。按照分割后的每个分区控制加热器19。通过按照沿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成一列排列的多个分区控制加热器19,能够调整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能够调整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的粘度分布。粘度越低的部分,越易于在张力作用下被较薄地拉伸。由此,能够减少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上的厚度不均。玻璃带G的平坦部在成形区Z2内一边向下游方向流动,一边逐渐地变硬,并且逐渐地变平坦。
另外,不仅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B2,而且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B1也可以沿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和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被进一步分割为多个分区。
在顶盖壳体14的内部空间15内,在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B1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B2中,既可以供给相同的气体,也可以供给不同的气体。向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B1供给还原性气体较好。能够抑制熔融金属M的液面的暴露部分氧化。另外,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B2供给还原性气体或非活性气体较好。在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B2供给非活性气体的情况下,能够向玻璃带G的上方供给非活性气体,能够减少玻璃带G的上表面的缺陷。
然而,由于外部气体温度的温度变化,向顶盖壳体14的内部空间15供给的气体的温度有时会发生变化。
通过与外部气体温度的温度变化相应地调整对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B2的气体供给量,能够抑制玻璃带G的平坦部附近的气体的温度变化。在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B2的下方,易于控制玻璃带G的平坦部的温度分布,易于减少玻璃带G的平坦部的厚度不均。
另外,如图4所示,在俯视状态下,沿着上游区Z1内的玻璃带G的侧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定有分区A1与分区A2之间的边界线21,沿着该边界线21形成有纵隔板17-2A较好。
另外,图4所示的边界线21在俯视状态下从上游区Z1的上游端设定至下游端,但是也可以设定于从上游区Z1的上游端到下游端之间的一部分区域内。在图5中也是相同的。
边界线21是设想的线。边界线21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形成为曲线状。另外,边界线21既可以如图5所示形成为台阶状,也可以形成为直线状,边界线21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在边界线21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下,相对于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倾斜较好。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边界线21在俯视状态下沿着上游区Z1内的玻璃带G的侧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但是也可以不沿着上游区Z1内的玻璃带G的侧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形成得与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平行较好。
边界线21在图4和图5中位于比玻璃带G的侧缘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较好。边界线21与玻璃带G的侧缘之间的、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W1例如为250mm~500mm。当边界线21的上游端与限流砖4的下游端在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上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时,边界线21的上游端与限流砖4的下游端之间的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例如为250mm~500mm。
纵隔板17-2A沿着边界线21形成。纵隔板17-2A例如如图4可以形成为曲线状较好。另外,纵隔板17-2A既可以如图5所示形成为台阶状,也可以形成为直线状,纵隔板17-2A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纵隔板17-2A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下,相对于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倾斜较好。
另外,在边界线21形成得与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平行的情况下,纵隔板17-2A也形成得与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平行较好。
纵隔板17-2A在图4和图5中形成在边界线21上,但是也可以偏离边界线21。例如,在边界线21如图4所示形成为曲线状的情况下,纵隔板17-2A也可以如图5所示形成为台阶状。另外,在边界线21如图5所示形成为台阶状的情况下,纵隔板17-2A也可以如图4所示形成为曲线状。
配置于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A1内的加热器19对玻璃带G中的、主要是侧缘部进行加热。另一方面,配置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A2内的加热器19对玻璃带G中的、主要是成为平坦部的部分进行加热。该部分在通过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A2的下方时可以不平坦,也可以厚于玻璃带G的两侧缘部。
配置于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A1内的加热器19的输出大于配置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A2内的加热器19的输出较好。在上游区Z1内,玻璃带G的侧缘部的流动性较高,玻璃带G的宽度易于扩大。在上游区Z1内,玻璃带G的厚度易于成为期望的厚度。
在顶盖壳体14的内部空间15内,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A1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A2由纵隔板17-2A分隔。因此,能够向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A1供给能够抑制配置于该分区A1内的大输出的加热器19的布线的热老化的量的气体,并且能够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A2供给适量的气体。与没有纵隔板17-2A时相比,能够减少相对于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A1的气体供给量与相对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A2的气体供给量的合计量。因此,能够抑制由气体导致的玻璃带G的脱热,能够抑制加热器19的输出增加。
在顶盖壳体14的内部空间15内,供给到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A1的气体被大输出的加热器19加热而成为高温。该高温的气体被纵隔板17-2A限制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A2的移动。因此,能够减少用于抑制该分区A2的布线的热老化的气体的供给量。能够减少因气体的供给而在玻璃带G的上表面可能产生的缺陷。
在顶盖壳体14的内部空间15内,在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A1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A2中,既可以供给相同的气体,也可以供给不同的气体。向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A1供给还原性气体较好。能够抑制熔融金属M的液面的暴露部分氧化。另外,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A2供给还原性气体或非活性气体较好。在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A2供给非活性气体的情况下,能够向玻璃带G的上方供给非活性气体,能够减少玻璃带G的上表面的缺陷。
另外,图4所示,在俯视状态下,沿着下游区Z3内的玻璃带G的侧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定有分区C1与分区C2之间的边界线23,沿着该边界线23形成有纵隔板17-2C较好。
另外,图4所示的边界线23在俯视状态下从下游区Z3的上游端设定至下游端,但是也可以设定于从下游区Z3的上游端到下游端之间的一部分区域内。在图5中也是相同的。
边界线23是设想的线。边界线23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形成为曲线状。另外,边界线23既可以如图5所示形成为台阶状,也可以形成为直线状,边界线23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在边界线23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下,形成得与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平行较好。
边界线23在图4和图5中位于比玻璃带G的侧缘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较好。边界线23与玻璃带G的侧缘之间的、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W3例如为250mm~500mm。
纵隔板17-2C沿着边界线23形成。纵隔板17-2C例如如图4可以形成为曲线状。另外,纵隔板17-2C既可以如图5所示形成为台阶状,也可以形成为直线状,纵隔板17-2C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在纵隔板17-2C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下,形成得与玻璃带G的流动方向平行较好。
纵隔板17-2C在图4和图5中形成在边界线23上,但是也可以偏离边界线23。例如,在边界线23如图4所示形成为曲线状的情况下,纵隔板17-2C也可以如图5所示形成为台阶状。另外,在边界线23如图5所示形成为台阶状的情况下,纵隔板17-2C也可以如图4所示形成为曲线状。
配置于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C1内的加热器19对玻璃带G中的、主要是侧缘部进行加热。另一方面,配置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C2内的加热器19对玻璃带G中的、主要是平坦部进行加热。
配置于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C1内的加热器19的输出大于配置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C2内的加热器19的输出较好。由于配置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C2内的加热器19的输出较低,因此在下游区Z3内,玻璃带G的平坦部能够急速冷却。由于玻璃带G的两侧缘部比玻璃带G的平坦部壁厚,因此缓慢地被冷却较好。能够减少应变。
在顶盖壳体14的内部空间15内,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C1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C2由纵隔板17-2C分隔。因此,能够向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C1供给能够抑制配置于该分区C1内的大输出的加热器19的布线的热老化的量的气体,并且能够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C2供给适量的气体。与没有纵隔板17-2C时相比,能够减少对于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C1的气体供给量与对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C2的气体供给量的合计量。因此,能够抑制由气体导致的玻璃带G的脱热,能够抑制加热器19的输出增加。
在顶盖壳体14的内部空间15内,供给到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C1的气体被大输出的加热器19加热而成为高温。该高温的气体被纵隔板17-2C限制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C2的移动。因此,能够减少用于抑制该分区C2的布线的热老化的气体的供给量。能够减少因气体的供给而在玻璃带G的上表面可能产生的缺陷。
在顶盖壳体14的内部空间15内,在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C1与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C2中,既可以供给相同的气体,也可以供给不同的气体。向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C1供给还原性气体较好。能够抑制熔融金属M的液面的暴露部分氧化。另外,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C2供给还原性气体或非活性气体较好。在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分区C2供给非活性气体的情况下,能够向玻璃带G的上方供给非活性气体,能够减少玻璃带G的上表面的缺陷。
然而,有时在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C1的下方暴露有熔融金属M的液面,向该暴露部分投入熔融金属M的补给材料。补给材料只要是与熔融金属M相同种类的材料即可,也可以是固体、比固体高温的液体中的任一者。
通过暂时增加对于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C1的还原性气体的供给量,能够在投入补给材料时快速地使自宽度方向外侧流入的外部气体还原。另外,通过暂时增大配置于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C1内的加热器19的输出,能够限制由补给材料的投入引起的熔融金属M的局部的温度降低,使玻璃带G的流动稳定。
接着,再次参照图1,说明使用了上述结构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包括在浴槽11内的熔融金属M上成形板状的玻璃带G的成形工序。玻璃带G一边在熔融金属M上流动一边逐渐地变硬。玻璃带G在浴槽11的下游区内自熔融金属M被拉起,朝向退火炉输送。玻璃带G的两侧缘部由于比其内侧的平坦部厚,因此在退火后被切除。由此,能够获得大致均匀板厚的浮法玻璃。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俯视状态下,沿着成形区Z2内的玻璃带G的侧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定有分区B1与分区B2之间的边界线22,沿着该边界线22形成有纵隔板17-2B。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加热器19的控制能够降低玻璃带G的平坦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厚度不均。
玻璃带G的粘度为104dPa·s时的、玻璃带G的温度例如为1100℃以上,优选为1150℃以上。
玻璃带G的粘度为104dPa·s时的、玻璃带G的温度越高,玻璃带G的粘性越高。因此,在上游区Z1内,玻璃带G难以较薄地扩展,成形区Z2内的玻璃带G的厚度调整变得很重要。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成形区Z2内容易地获得减少厚度不均的效果,因此在玻璃带G的粘度为104dPa·s时的玻璃带G的温度为1100℃以上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大致均匀板厚的浮法玻璃。
所制造的浮法玻璃的板厚例如为1.0mm以下,优选为0.7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mm以下。即,玻璃带G的平坦部的厚度例如为1.0mm以下,优选为0.7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mm以下。
玻璃带G的平坦部的厚度越薄,玻璃带G越易于在宽度方向上收缩,所使用的上辊18的数量越多。因此,被上辊18自玻璃带G的侧缘部吸收的热量也较多。为此,为了抑制玻璃带G的侧缘部的温度降低,配置于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B1内的加热器19的输出较大。为了抑制大输出的加热器19的布线的热老化,对于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B1的气体的供给量较多。
在所制造的浮法玻璃的板厚为1.0mm以下的情况下,对于宽度方向外侧的分区B1的气体的供给量较多,因此能够明显地获得沿着分区B1与分区B2之间的边界线22形成纵隔板17-2B的效果。
所制造的浮法玻璃例如被用作显示器用的玻璃基板、显示器用的玻璃盖片、窗玻璃。
在所制造的浮法玻璃被用作显示器用的玻璃基板的情况下,为无碱玻璃较好。无碱玻璃是实质上不含有Na2O、K2O、Li2O等碱金属氧化物的玻璃。无碱玻璃的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总量为0.1质量%以下较好。
无碱玻璃例如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SiO2:50%~73%、Al2O3:10.5%~24%、B2O3:0%~12%、MgO:0%~10%、CaO:0%~14.5%、SrO:0%~24%、BaO:0%~13.5%、MgO+CaO+SrO+BaO:8%~29.5%、ZrO2:0%~5%。
在无碱玻璃能够同时实现较高的应变点与较高的溶解性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SiO2:58%~66%、Al2O3:15%~22%、B2O3:5%~12%、MgO:0%~8%、CaO:0%~9%、SrO:3%~12.5%、BaO:0%~2%、MgO+CaO+SrO+BaO:9%~18%。
在无碱玻璃想要获得特别高的应变点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SiO2:54%~73%、Al2O3:10.5%~22.5%、B2O3:0%~5.5%、MgO:0%~10%、CaO:0%~9%、SrO:0%~16%、BaO:0%~2.5%、MgO+CaO+SrO+BaO:8%~26%。
在所制造的浮法玻璃被用作显示器用的玻璃盖片的情况下,为化学强化用玻璃较好。对化学强化用玻璃进行了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被用作玻璃盖片。化学强化处理是通过将包含于玻璃表面的碱离子中的较小的离子半径的离子(例如Li离子、Na离子)置换为较大的离子半径的离子(例如K离子),从而形成距玻璃表面预定深度的压缩应力层。
化学强化用玻璃例如以氧化物基准的摩尔%表示含有SiO2:62%~68%、Al2O3:6%~12%、MgO:7%~13%、Na2O:9%~17%、K2O:0%~7%,从Na2O和K2O的合计含量中减去Al2O3含量后的差小于10%,当含有ZrO2时,其含量为0.8%以下。
另一化学强化用玻璃以氧化物基准的摩尔%表示含有SiO2:65%~85%、Al2O3:3%~15%、Na2O:5%~15%、K2O:0%~不足2%、MgO:0%~15%、ZrO2:0%~1%,SiO2和Al2O3的合计含量SiO2+Al2O3为88%以下。
所制造的浮法玻璃被用作窗玻璃时,为钠钙玻璃较好。钠钙玻璃例如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SiO2:65%~75%、Al2O3:0%~3%、CaO:5%~15%、MgO:0%~15%、Na2O:10%~20%、K2O:0%~3%、Li2O:0%~5%、Fe2O3:0%~3%、TiO2:0%~5%、CeO2:0%~3%、BaO:0%~5%、SrO:0%~5%、B2O3:0%~5%、ZnO:0%~5%、ZrO2:0%~5%、SnO2:0%~3%、SO3:0%~0.5%。
以上,说明了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等,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等,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改进。
本申请是基于2013年12月2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248814的申请,其内容作为参照被引用于此。

Claims (12)

1.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包括:
浴槽,其用于收纳使玻璃带浮起的熔融金属;
顶盖,其配置于所述浴槽的上方;
顶盖壳体,在该顶盖壳体与该顶盖之间形成有空间;
隔板,其沿所述玻璃带的宽度方向分隔所述空间;
上辊,其通过支承所述玻璃带的侧缘部在宽度方向上对所述玻璃带施加张力;以及
多个加热器,其贯穿于所述顶盖的通孔;
该多个加热器按照每个分区进行控制,
所述浴槽内的区域具有利用所述上辊对所述玻璃带施加张力的成形区,
在俯视状态下,沿着所述成形区内的所述玻璃带的所述侧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定有所述分区的边界线,沿着该边界线形成有所述隔板,
比所述边界线靠宽度方向内侧的所述分区沿所述玻璃带的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割为多个分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
在俯视状态下,所述边界线设定于从所述成形区的上游端到下游端之间的一部分区域内,所述隔板形成为台阶状。
3.一种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使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来制造浮法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玻璃带的粘度为104dPa·s时的、所述玻璃带的温度为110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中,
所制造的浮法玻璃的板厚为1.0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中,
所制造的浮法玻璃为无碱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无碱玻璃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
SiO2:50%~73%、Al2O3:10.5%~24%、B2O3:0%~12%、MgO:0%~10%、CaO:0%~14.5%、SrO:0%~24%、BaO:0%~13.5%、MgO+CaO+SrO+BaO:8%~29.5%、ZrO2:0%~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中,
所制造的浮法玻璃为化学强化用玻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化学强化用玻璃以氧化物基准的摩尔%表示含有:
SiO2:62%~68%、Al2O3:6%~12%、MgO:7%~13%、Na2O:9%~17%、K2O:0%~7%,
从Na2O和K2O的合计含量中减去Al2O3含量后的差小于10%,当含有ZrO2时,其含量为0.8%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化学强化用玻璃以氧化物基准的摩尔%表示含有:
SiO2:65%~85%、Al2O3:3%~15%、Na2O:5%~15%、K2O:0%~不足2%、MgO:0%~15%、ZrO2:0%~1%,
SiO2和Al2O3的合计含量SiO2+Al2O3为88%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中,
所制造的浮法玻璃为钠钙玻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钠钙玻璃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
SiO2:65%~75%、Al2O3:0%~3%、CaO:5%~15%、MgO:0%~15%、Na2O:10%~20%、K2O:0%~3%、Li2O:0%~5%、Fe2O3:0%~3%、TiO2:0%~5%、CeO2:0%~3%、BaO:0%~5%、SrO:0%~5%、B2O3:0%~5%、ZnO:0%~5%、ZrO2:0%~5%、SnO2:0%~3%、SO3:0%~0.5%。
CN201410720929.1A 2013-12-02 2014-12-02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6716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8814A JP2015105216A (ja) 2013-12-02 2013-12-02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および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
JP2013-248814 2013-1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71643A CN104671643A (zh) 2015-06-03
CN104671643B true CN104671643B (zh) 2018-03-30

Family

ID=53307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0929.1A Active CN104671643B (zh) 2013-12-02 2014-12-02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105216A (zh)
KR (1) KR20150063947A (zh)
CN (1) CN1046716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24625A1 (de) * 2016-12-22 2018-06-28 Schott Ag Dünnglassubstra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dessen Herstellung
EP3697732B1 (de) * 2017-10-20 2023-11-01 Schott Ag Dünnglassubstrat, insbesondere borosilicatglas-dünnglassubstra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2019094245A (ja) * 2017-11-27 2019-06-20 Agc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ロートガラス
CN111423101B (zh) * 2019-01-09 2022-09-23 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锡槽装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
JP7251444B2 (ja) * 2019-10-21 2023-04-04 Agc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9389A (en) * 1969-07-15 1972-07-25 Asahi Glas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flat glass
CN1378983A (zh) * 2001-03-30 2002-11-13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板及其淬火方法
CN1942410A (zh) * 2004-04-07 2007-04-04 旭硝子株式会社 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1848874A (zh) * 2007-10-25 2010-09-29 旭硝子株式会社 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
CN102219356A (zh) * 2010-04-15 2011-10-19 旭硝子株式会社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CN102775050A (zh) * 2011-05-11 2012-11-14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的制造方法及玻璃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9389A (en) * 1969-07-15 1972-07-25 Asahi Glas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flat glass
CN1378983A (zh) * 2001-03-30 2002-11-13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板及其淬火方法
CN1942410A (zh) * 2004-04-07 2007-04-04 旭硝子株式会社 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1848874A (zh) * 2007-10-25 2010-09-29 旭硝子株式会社 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
CN102219356A (zh) * 2010-04-15 2011-10-19 旭硝子株式会社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CN102775050A (zh) * 2011-05-11 2012-11-14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的制造方法及玻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05216A (ja) 2015-06-08
KR20150063947A (ko) 2015-06-10
CN104671643A (zh)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1643B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KR101300934B1 (ko)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유리판의 제조 장치
JP5418228B2 (ja) 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TWI716561B (zh) 無鹼玻璃基板及無鹼玻璃基板之製造方法
CN105036529B (zh) 无碱玻璃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CN101821209A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设备
JP5944578B2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
CN103221352A (zh) 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KR20150111863A (ko) 플로트 유리판의 플로트 제조 방법 및 플로트 유리판
CN104829097B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JP6951661B2 (ja)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3238174A (ja) フロート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CN105683101B (zh) 浮法槽用锡合金浴、浮法玻璃的制造装置、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以及浮法玻璃
WO2015093432A1 (ja)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および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
CN104797539B (zh) 缓冷装置、缓冷方法、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JP2013139342A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CN104743776B (zh) 浮法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
TWI454435B (zh) Glass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5377777A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TWI618679B (zh) Glass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WO2022038976A1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CN114075031A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CN117985925A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
JP2022034527A (ja)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及び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GC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Glas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