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3101B - 锡槽装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锡槽装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3101B
CN111423101B CN201910020128.7A CN201910020128A CN111423101B CN 111423101 B CN111423101 B CN 111423101B CN 201910020128 A CN201910020128 A CN 201910020128A CN 111423101 B CN111423101 B CN 1114231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width
units
glass ribbon
tin b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01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3101A (zh
Inventor
赵仁民
欧斌
袁伟
刘红刚
龚锋杰
王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G Holding Co Ltd
Qingyuan CSG New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G Holding Co Ltd
Qingyuan CSG New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G Holding Co Ltd, Qingyuan CSG New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G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201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31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3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3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3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31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 C03B18/02Forming sheets
    • C03B18/18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loat bath; Composition or purification of the float ba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 C03B18/02Forming sheets
    • C03B18/16Construction of the float tank; Use of material for the float tank; Coating or protection of the tank wal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Coating With Molten Me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锡槽装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该锡槽装置,包括:锡槽,包括用于盛装锡液的槽体及位于槽体上方的槽盖;主加热机构,设于槽盖上,以为漂浮于锡液上的玻璃带加热,主加热机构包括多个加热单元,多个加热单元平行间隔排布,每一加热单元包括若干个主加热件,在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上,若干个主加热件间隔排布。在上述锡槽装置中,在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上,若干主加热件间隔排布,从而若干个主加热件的温度可以单独调节,进而可以调节与某一加热单元对应的玻璃带的区域的厚度差异,使得与该加热单元对应的玻璃带的区域的厚度较均匀。

Description

锡槽装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锡槽装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浮法玻璃的生产过程中,玻璃原料在玻璃熔窑中被高温熔融为玻璃液,熔融玻璃液流入锡槽,漂浮在锡液面上运动并逐渐冷却形成玻璃带,玻璃带从锡槽的出口,经过渣箱进入退火窑,在退火窑内进行退火工艺,最后玻璃带切割成规定尺寸的玻璃板。其中,锡槽的顶部通常设置有加热机构,以调整玻璃带的厚度,但采用现有的浮法玻璃生产线生产的超薄玻璃仍然存在厚度不均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采用现有的浮法玻璃生产线生产的超薄玻璃仍然存在厚度不均的问题,提供一种锡槽装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
一种锡槽装置,包括:
锡槽,包括用于盛装锡液的槽体及位于所述槽体上方的槽盖;以及
主加热机构,设于所述槽盖上,以为漂浮于所述锡液上的玻璃带加热,所述主加热机构包括多个加热单元,所述多个加热单元平行间隔排布,每一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若干个主加热件,在所述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上,若干个所述主加热件间隔排布。
在传统的锡槽装置中,加热单元的型号相同,也即加热单元的长度、宽度等尺寸都相同,在调整某一加热单元的温度时,与该加热单元对应的玻璃带的区域的温度均会被调整,不利于调节与该加热单元对应的玻璃带的区域的厚度差异,导致与该加热单元对应的玻璃带的区域的厚度不均匀。而在上述锡槽装置中,在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上,若干主加热件间隔排布,从而若干个主加热件的温度可以单独调节,进而可以调节与某一加热单元对应的玻璃带的区域的厚度差异,使得与该加热单元对应的玻璃带的区域的厚度较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玻璃带的移动方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玻璃带的移动方向上,所述主加热机构包括中部及两个边部,所述两个边部分别位于所述中部的相对的两侧,每一所述边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单元,所述边部的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玻璃带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中部的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玻璃带之间的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部的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玻璃带之间的间距为400-450毫米,所述中部的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玻璃带之间的间距为350-420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加热单元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加热件的长度不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加热单元被划分为若干个第一加热单元及若干个第二加热单元,若干个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平行间隔排布,若干个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平行间隔排布,且若干个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与若干个所述第二加热单元交错排布,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结构不同,以避免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关于空白区的中心线对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加热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加热件以及两个第二加热件,在所述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加热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加热件的长度,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两个所述第二加热件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玻璃带移动的方向上,所述槽体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部、前过渡部、主体部、后过渡部及出口部,所述主体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入口部的宽度及所述出口部的宽度,在所述玻璃带移动的方向上,所述前过渡部的宽度逐渐增大,且所述前过渡部的前端的宽度与所述入口部的宽度相同,所述前过渡部的后端的宽度与所述主体部的宽度相同,所述后过渡部的宽度逐渐减小,且所述后过渡部的前端的宽度与所述主体部的宽度相同,所述后过渡部的后端的宽度与所述出口部的宽度相同;
所述主加热机构设于所述主体部;
所述锡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槽盖上的第一辅加热机构及第二辅加热机构,所述第一辅加热机构包括多个第一辅加热件,所述多个第一辅加热件设于所述前过渡部,所述第二辅加热机构包括多个第二辅加热件,所述多个第二辅加热件分别设有所述入口部及所述前过渡部的两侧边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锡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槽盖上的第三辅加热机构,所述第三辅加热机构设于所述所述主体部,且位于所述主加热机构远离所述第一辅加热件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锡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槽盖上的第四辅加热机构,所述第四辅加热机构设于所述出口部。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包括上述的锡槽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锡槽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锡槽装置的边部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锡槽装置的中部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的主加热机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主加热机构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锡槽装置10,该锡槽装置10能应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线中。
锡槽装置10包括锡槽100、主加热机构200、第一辅加热机构300、第二辅加热机构400、第三辅加热机构500、第四辅加热机构600及连杆机构700。
锡槽100包括槽体110及槽盖。槽体110用于盛装锡液,流入槽体110的熔融玻璃液,可以漂浮在锡液上,并逐渐冷却形成玻璃带20,玻璃带20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从槽体110经过渣箱进入退火窑,在退火窑内进行退火工艺,最后玻璃带20被切割成规定尺寸的玻璃板。槽盖设于槽体110上方,并与槽体110间隔设置,以形成供玻璃带20通过的通道。槽盖与槽体110配合可以使得锡液处于一个相对的稳定的环境下,避免锡液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以图1所示的视角为例,玻璃带20沿第一方向102移动。
在第一方向102上,槽体110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部111、前过渡部112、主体部113、后过渡部114及出口部115。主体部113的宽度大于入口部111的宽度及出口部115的宽度。在第一方向102上,前过渡部112的宽度逐渐增大,且前过渡部112的前端的宽度与入口部111的宽度相同,前过渡部112的后端的宽度与主体部113的宽度相同。在第一方向102上,后过渡部114的宽度逐渐减小,且后过渡部114的前端的宽度与主体部113的宽度相同,后过渡部114的后端的宽度与出口部115的宽度相同。
主加热机构200设于槽盖上,以为漂浮于锡液上的玻璃带加热。如图2所示,主加热机构200通过连杆机构700悬于玻璃带20上方。通过调节主加热机构200的温度,可以调节未完全固化的玻璃带(软玻璃带)20的厚度,进而得到厚度均匀的玻璃带。
其中,主加热机构200设于主体部113,主加热机构200包括多个加热单元210,多个加热单元210沿第二方向104平行间隔排布,每一加热单元210包括若干主加热件212,在加热单元210的延伸方向上,若干主加热件212间隔排布。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加热件212的数目为3个。
在传统的锡槽装置中,加热单元的型号相同,也即加热单元的长度、宽度等尺寸都相同,在调整某一加热单元的温度时,与该加热单元对应的玻璃带20的区域的温度均会被调整,不利于调节与该加热单元对应的玻璃带20的区域的厚度差异,导致与该加热单元对应的玻璃带20的区域的厚度不均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上述锡槽装置10中,在加热单元210的延伸方向(第一方向102)上,若干主加热件212间隔排布,从而若干个主加热件212的温度可以单独调节,进而可以调节与某一加热单元210对应的玻璃带20的区域的厚度差异,使得与该加热单元对应的玻璃带20的区域的厚度较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加热单元210的延伸方向与玻璃带20的移动方向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102上,主加热机构200包括中部202及两个边部204,两个边部204分别位于中部202的相对的两侧,每一边部204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单元210,边部204的加热单元210与玻璃带20之间的间距H1大于中部202的加热单元210与玻璃带20之间的间距H2。
在实际生产中,槽体110的两侧通常需要设置拉边机等设备,为避免加热单元210与拉边机在位置空间上相互干涉,需要使得加热单元210位于拉边机等设备上方,也即需要使得加热单元210与玻璃带20具有较大的间距。在传统的锡槽装置中,所有的加热单元的高度一致,加热单元与玻璃带之间的间距均较大,导致加热单元的热量利用率低,中部的加热单元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存在过早老化的问题。
而在上述锡槽装置10中,中部202的加热单元210与玻璃带20之间的间距小于边部204的加热单元210与玻璃带20之间的间距,更利于热量从中部202的加热单元210传递至玻璃带20,从而使用温度较低的中部202的加热单元210来满足相同的热量需求,进而可以有效避免中部202的加热单元210长期处于高温状态,解决了中部202的加热单元210过早老化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部204的加热单元210与玻璃带20之间的间距H1为400-450毫米,中部202的加热单元210与玻璃带20之间的间距H2为350-420毫米。在一些实施例中,边部204的加热单元210的数目为一个,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边部204的加热单元210的数目也可以为两个或三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一加热单元210中的至少两个主加热件212的长度不相同。如此,可以使得温度调节更灵活,更利于获得厚度均匀的玻璃带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5所示,多个加热单元210被划分为若干个第一加热单元210a及若干个第二加热单元210b,若干个第一加热单元210a平行间隔排布,若干个第二加热单元210b平行间隔排布,且若干个第一加热单元210a与若干个第二加热单元210b交错排布。其中,第一加热单元210a与第二加热单元210b的结构不同,以避免第一加热单元210a与第二加热单元210b关于空白区210c的中心线210d对称,也即相邻第一加热单元210a与第二加热单元210b为非对称结构。
在传统的锡槽装置中,相邻的加热单元对称设置,在调整温度时,热量相互辐射,即调节此区的温度会带来彼区的温度变化,给玻璃带20的厚度调整带来困难,不易于获得厚度均匀的玻璃带20。而在上述锡槽装置10中,相邻第一加热单元210a与第二加热单元210b为非对称结构,避免了相邻的加热单元对称设置所带来的热辐射相互干扰的问题,提高了玻璃带20厚度调整的有效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加热单元210包括一个第一加热件212a以及两个第二加热件212b,在第一方向102上,第二加热件212b的长度小于第一加热件212a的长度,第一加热单元210a的第一加热件212a与第二加热单元210b的两个第二加热件212b对应设置,第一加热单元210a的第二加热件212b与第二加热单元210b的两个第一加热件212a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辅加热机构300设于槽盖上,第一辅加热机构300包括多个第一辅加热件310,多个第一辅加热件310设于前过渡部112。第二辅加热机构400设于槽盖上,第二辅加热机构400包括多个第二辅加热件410,多个第二辅加热件410分别设有入口部111及前过渡部112的两侧边缘。
在传统的锡槽装置中,在低拉引量条件下生产超薄玻璃时,经常会出现玻璃带20析晶的问题,导致玻璃带20的品质降低。而在上述锡槽装置20中,通过在入口部111及前过渡部112的两侧边缘增设第二辅加热件410,可以有效防止玻璃带20析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辅加热机构500设于槽盖上,第三辅加热机构500包括多个第三辅加热件510,多个第三辅加热件510设于主体部113,且位于主加热机构200远离第一辅加热件300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锡槽装置10还包括第四辅加热机构600,第四辅加热机构600设于出口部115。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锡槽,包括用于盛装锡液的槽体及位于所述槽体上方的槽盖;以及
主加热机构,设于所述槽盖上,以为漂浮于所述锡液上的玻璃带加热,所述主加热机构包括多个加热单元,所述多个加热单元平行间隔排布,每一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若干个主加热件,在所述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上,若干个所述主加热件间隔排布;在第二方向上,所述多个加热单元被划分为若干个第一加热单元及若干个第二加热单元,若干个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平行间隔排布,若干个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平行间隔排布,且若干个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与若干个所述第二加热单元交错排布,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结构不同,以避免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关于空白区的中心线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玻璃带的移动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带的移动方向上,所述主加热机构包括中部及两个边部,所述两个边部分别位于所述中部的相对的两侧,每一所述边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单元,所述边部的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玻璃带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中部的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玻璃带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部的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玻璃带之间的间距为400-450毫米,所述中部的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玻璃带之间的间距为350-42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加热单元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加热件的长度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加热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加热件以及两个第二加热件,在所述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加热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加热件的长度,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两个所述第二加热件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带移动的方向上,所述槽体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部、前过渡部、主体部、后过渡部及出口部,所述主体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入口部的宽度及所述出口部的宽度,在所述玻璃带移动的方向上,所述前过渡部的宽度逐渐增大,且所述前过渡部的前端的宽度与所述入口部的宽度相同,所述前过渡部的后端的宽度与所述主体部的宽度相同,所述后过渡部的宽度逐渐减小,且所述后过渡部的前端的宽度与所述主体部的宽度相同,所述后过渡部的后端的宽度与所述出口部的宽度相同;
所述主加热机构设于所述主体部;
所述锡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槽盖上的第一辅加热机构及第二辅加热机构,所述第一辅加热机构包括多个第一辅加热件,所述多个第一辅加热件设于所述前过渡部,所述第二辅加热机构包括多个第二辅加热件,所述多个第二辅加热件分别设有所述入口部及所述前过渡部的两侧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槽盖上的第三辅加热机构,所述第三辅加热机构设于所述主体部,且位于所述主加热机构远离所述第一辅加热件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槽盖上的第四辅加热机构,所述第四辅加热机构设于所述出口部。
10.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锡槽装置。
CN201910020128.7A 2019-01-09 2019-01-09 锡槽装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 Active CN1114231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0128.7A CN111423101B (zh) 2019-01-09 2019-01-09 锡槽装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0128.7A CN111423101B (zh) 2019-01-09 2019-01-09 锡槽装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3101A CN111423101A (zh) 2020-07-17
CN111423101B true CN111423101B (zh) 2022-09-23

Family

ID=71545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0128.7A Active CN111423101B (zh) 2019-01-09 2019-01-09 锡槽装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31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4577A (zh) * 2022-11-23 2023-03-14 青岛融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超薄浮法玻璃锡槽设备及其温度控制方式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9484U (zh) * 2011-09-30 2012-08-08 信义电子玻璃(芜湖)有限公司 装有锡液的锡槽
CN102811960A (zh) * 2009-11-30 2012-12-05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离平板玻璃的装置和方法
CN202594949U (zh) * 2012-03-14 2012-12-12 信义环保特种玻璃(江门)有限公司 锡槽吊挂冷却装置和锡槽吊挂冷却系统
CN104671643A (zh) * 2013-12-02 2015-06-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CN104829097A (zh) * 2014-02-12 2015-08-12 旭硝子株式会社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CN105621863A (zh) * 2014-11-25 2016-06-01 旭硝子株式会社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CN108483882A (zh) * 2018-06-05 2018-09-04 台玻安徽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1960A (zh) * 2009-11-30 2012-12-05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离平板玻璃的装置和方法
CN202369484U (zh) * 2011-09-30 2012-08-08 信义电子玻璃(芜湖)有限公司 装有锡液的锡槽
CN202594949U (zh) * 2012-03-14 2012-12-12 信义环保特种玻璃(江门)有限公司 锡槽吊挂冷却装置和锡槽吊挂冷却系统
CN104671643A (zh) * 2013-12-02 2015-06-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CN104829097A (zh) * 2014-02-12 2015-08-12 旭硝子株式会社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CN105621863A (zh) * 2014-11-25 2016-06-01 旭硝子株式会社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CN108483882A (zh) * 2018-06-05 2018-09-04 台玻安徽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3101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77255B1 (en) Glass ribbon produc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I387565B (zh) 玻璃帶的製造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519492B (zh) Manufacture of glass plates
KR101825438B1 (ko) 유리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US9598301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 of glass ribbons during forming
US201101000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heat loss from edge directors in a glass making process
TW201136848A (en) Float glass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float glas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4080743A (zh) 浮槽以及包括该浮槽的玻璃制造设备
CN102108006A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退火炉
CN111423101B (zh) 锡槽装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
CN102574721A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US384334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y of molten glass to a float forming process
FI86405B (fi)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framkallning av kantspaenning i vindruta i boejningsugn foer vindrutor.
CN102372421A (zh) 用于生产浮法玻璃的浮槽及该浮槽的冷却方法
KR20160125288A (ko) 플로트 유리의 제조 장치, 플로트 유리의 제조 방법
US4830652A (en) Apparatus for drawing glass tapes
US392801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ulat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glass sheet float tank
US3871854A (en) Manufacture of flat glass ribbons on a molten metal bath
KR20190062198A (ko) 플로트 유리 제조 방법 및 플로트 유리
CN109574471A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US335144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rtically drawing glass from a molten metal bath
US5573569A (en) Method for conditioning and homogenizing a glass stream
US3241940A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eet glass
CN202785979U (zh) 用于成形体流下熔融玻璃的温度控制装置
CN114075031B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