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63714B - Straddle-type vehicle - Google Patents

Straddle-type vehi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63714B
TWI363714B TW098101811A TW98101811A TWI363714B TW I363714 B TWI363714 B TW I363714B TW 098101811 A TW098101811 A TW 098101811A TW 98101811 A TW98101811 A TW 98101811A TW I363714 B TWI363714 B TW I3637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edge portion
straddle
type vehicle
curved ed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1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46387A (en
Inventor
Takuya Akao
Gen Ohzono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46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6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3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371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1363714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 【先前技術】 關於例如跨坐型車輛之安裝於車把周圍之車體蓋(前蓋) 之結構’揭示於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03_72627號公報中。 該公報中’揭示了以3個蓋構件構成安裝有車把之頭管周 圍之車體蓋,並將該3個蓋緊固於一起。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2003-72627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上述公報中,具體而言,將覆蓋頭管前方之護腿板前侧 構件、配置於前輪後方之内蓋、以及覆蓋頭管後方之護腿 板後側構件之3個蓋構件緊固於一起。如此一來,當作用 有使蓋朝外方移動之力肖,力會集中於螺釘等緊固部分,
因此必須提高緊固部分之剛性等。又,因接合蓋彼此之緣 部露出’ ^為了變得美觀,必須更準確地接合蓋之緣部 彼此’從而必將花費時間。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卜 1小Μ 〇丨,仰艰负得问轴之頭 管。由側面觀看跨坐型I吐 r土生皁輛時,該跨坐型車輛包括: 羞’其係至少一部公阳盟士人-r ΛΑ·、, 刀配置於頭官前方;以及第3蓋,1 鄰接於該第1蓋,且由伽而舶主A ,、你 且由側面觀看跨坐型車輛時,至 分配置於上述頭管下方。 又由刖方觀看跨坐型車輛時, 137942.doc 1363714 該跨坐型車輛包括至少一部分配 第2 Μ 1士 置;車架側方之第2芸。 有:蓋面’其係覆蓋車輛 ^ 係自蓋面齒味,, 力,第1彎曲緣部,其 目盍面朝跨坐型車輛内側彎 第】芸側太々《立* 目外方(外側)接合於 弟现旬方之緣部;及第巧曲 輛内側蠻曲η ^ 係自盖面朝跨坐型車 神a側考曲,且自外 干 跨坐型車辅包括凸部,叫蓋::方之緣部。又’該 坐型車輛前_,且_由第2蓋蓋財之緣部朝跨 相… 错由第2盍之盍面覆蓋側方。 發明之效果 根據該跨坐型車輛,藉由 筮?峨从这* 匕括第卜考曲緣部與 第2者曲緣部之第2蓋,而 I興 0 . 支撐第1盍與第3蓋側方之 緣4因此,能夠以整個第2芸难名, 外方銘翻々士上㈣第2盡來承受以第1蓋與第3蓋朝 外方移動之方式起作用之力。故 高蓋剛性。 與先則者相比,可提 再者’第2蓋自外方霜苔笛丨# r万復盍第丨盍與第3蓋之緣部,即 盖彼此之部分。因此,僅組裝第2蓋,接合面變得不顯 眼。故而’較先前者可提高外觀,並且可 【實施方式】 ^ 件、部位附上相同符號來進 个逆仃硯明。又,本發明並不限 後 」、「左」、「右 定於以下實施形態。又,「前, 「 「 -一 J >0 J , 上」、下」係依據於在騎車者以通常之騎車姿勢騎車之 狀態下自該騎車者所看到之方向。又,視需要適當以卜表 示前方(前側)’以以表示後方(後側)。又,各圖式係以朝 符號之方向觀察為前提進行圖示。 該實施形態中’如I所示’跨坐型車輛刪為速克達 137942.doc 1363714 里之兩輪摩托車’於車架2〇〇上安裝有樹脂製之車體蓋 400。車架200包括頭管2〇1、主管2〇2、下管2〇3以及座軌 2〇5。該實施形態令’分別對頭管201、主管202、下管203 以及座執2G5進行焊接。於車架彻上安裝有橫樑(省略圖 示)以確保剛性。又,車體蓋400或者車座110、及省略圖 不之引擎、散熱器、燃料箱等之跨坐型車輛1〇〇〇之各種構 件,·二由秩樑或各種托架等而安裝於車架2⑼之既定位置 上。 該實施形態中,如圖i所示,頭管2〇1設置於車架2〇〇前 部於°玄頭管2〇1中插通有轉向軸21〇。如圖1所示,於轉 向軸210上部安裝有車把241,於下部安裝有前叉242。於 則又242上安裝有前輪25〇。該實施形態中,以覆蓋前輪 25 0上方(上側)之方式安裝有前擋泥板251。如圖2所示,該 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000安裝有風擋6〇〇作為頭管2〇1周 圍之車體蓋。以下,對該風擋6〇〇進行說明。 如圖2〜圖4所示,該風擋600具有前蓋601(第1蓋)、側蓋 602(第2蓋,參照圖2及圖4)、内擋泥板6〇4(第3蓋)、護腿 板605(第4蓋)以及底蓋606(第4蓋)。再者,圖3表示自該風 擋600拆除側蓋6〇2之狀態。 如圖3所示,由側面觀看跨坐型車輛1〇〇0時,作為第1蓋 之前蓋601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頭管201前方。 又,作為第3蓋之内擋泥板604鄰接於前蓋601(第1蓋), 且由側面觀看跨坐型車輛丨〇〇〇時,該内擋泥板6〇4之至少 一部分配置於頭管20 1下方(下側)。 137942.doc 1363714 又,由前方觀看跨坐型車輛1〇〇〇(省略圖示)時作為第 2蓋之側蓋602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車架2〇〇(參照圖〇側 方。再者’該貫施形態中’如圖2及圖3所示,侧蓋602配 置於構成車架200之一部分之頭管2〇1的側方。 又,如圖2及圖4所示,側蓋602(第2蓋)包括蓋面62〇、 第1彎曲緣部621、第2彎曲緣部624以及第3彎曲緣部625、 626。蓋面620為覆蓋車輛側方之面。第1彎曲緣部621自蓋 面620朝跨坐型車輛1〇〇〇内側彎曲,且自外方接合於前蓋 6〇1(第1蓋)側方之緣部611(參照圖3)。又,第2彎曲緣部 624自蓋面620朝跨坐型車輛1000内側彎曲,且自外方接合 於内擋泥板604(第3蓋)側方之緣部641。 又,該實施形態中,如圖2及圖3所示,前蓋6〇1(第1蓋) 側方之緣部611具有朝跨坐型車輛1〇〇〇前方突出之凸部 650。該凸部650之側方由侧蓋6〇2(第2蓋)之蓋面62〇覆蓋。 根據該跨坐型車輛丨000 ’該前蓋6〇1 (第1蓋)、内擋泥板 6〇4(第3蓋)以及側蓋602(第2蓋)之接合面於跨坐型車輛 1000之外觀上並不顯眼,且各個接合面美觀。 特別是將前蓋601(第1蓋)與内擋泥板604(第3蓋)之蓋彼 此接合的部分係由側蓋602(第2蓋)自外方覆蓋。即,因前 蓋601(第1蓋)與内檔泥板6〇4(第3蓋)之緣部6丨j、64〖由側 蓋602(第2蓋)覆蓋,故而僅組裝側蓋6〇2(第2蓋)便可使接 合面變得顯眼。因此,外觀較先前者可得以改善,並且可 容易組裝各蓋601、602、604。 又,該實施形態中,如圖2及圖3所示,前蓋601(第1蓋) 137942.doc 1363714 侧方之緣部611具有朝向跨坐型車輛looo前方突出之凸部 650。該凸部650之側方由側蓋602(第2蓋)之蓋面620覆蓋。 根據如此之結構’凸部650之剛性會得以提高,且該凸部 650之外觀變佳。 又,根據該跨坐型車輛1000,藉由在蓋面620上包括第i 彎曲緣部621與第2彎曲緣部624之側蓋602(第2蓋),而自外 方支撐前蓋601(第1蓋)與内擋泥板6〇4(第3蓋)側方之緣 部。因此’當以使前蓋601(第1蓋)與内擋泥板6〇4(第3蓋) 朝外方移動之方式作用有力時’能夠以整個側蓋6〇2(第2 蓋)來承受該力。因此,與先前者相比,可提高蓋剛性。 進而,該實施形態中,第1彎曲緣部621與第2彎曲緣部 624係連續而形成。因此’侧蓋602之剛性以及風擋6〇〇之 剛性得以提高。特別是與前蓋6〇1(第1蓋)以及内擋泥板 6〇4(第3蓋)之緣部611、641相接合之第1彎曲緣部621與第2 彎曲緣部624係連續而形成。因此,接合前蓋6〇1(第1蓋)與 内擋泥板604(第3蓋)之部分之剛性得以提高。 又,該實施形態中,作為第4蓋之護腿板6〇5以及底蓋 606配置於前蓋6〇1(第1蓋)或者内擋泥板6〇4(第3蓋)後方。 如圖2及圖4所示,側蓋602(第2蓋)包括第3彎曲緣部625、 626。又’第3 "f曲緣部625、626自蓋面620朝跨坐型車輔 1000内側彎曲,且自外方接合於護腿板605(第4蓋)以及底 蓋606(第4蓋)側方之緣部651、661。藉此,側蓋6〇2之剛性 以及風擋600之剛性得以提高。 又,該實施形態中,側蓋602之第卜彎曲緣部621與第3彎 137942.doc 1363714 曲緣部625係連續而形成。即,接合於前蓋6〇 ι(第1蓋)之第 1考曲緣部621、與接合於護腿板605(第4蓋)之緣部65 1的第 3彎曲緣部625連續著。因此’接合前蓋601(第1蓋)與護腿 板605(第4蓋)之部分的剛性得以提高。 又,側蓋602之第2彎曲緣部624與第3彎曲緣部626係連 續而形成。即,接合於内擋泥板604(第2蓋)之第卜脊曲緣部 624、與接合於底蓋606(第4蓋)之緣部661的第3彎曲緣部 626連續著。因此,接合内擋泥板6〇4(第2蓋)與底蓋6〇6(第 4蓋)之部分之剛性得以提高。 如上所述’該實施形態中,第1彎曲緣部621、第2彎曲 緣部624以及第3彎曲緣部625、626係連續而形成。藉由連 續而形成側蓋6〇2之各彎曲緣部621、6;24、625、6%,而 使側蓋602之剛性以及風擋600之剛性得以提高。 又,該貫施形態中,如圖2所示,將側蓋602之第1彎曲 緣部621接合成重疊於凸部650上側部。藉此,風擋6〇〇之 剛性、美觀性得以提高。特別是凸部6 5 〇之剛性、美觀性 得以提咼。進而,該實施形態中,如圖3及圖6所示,將側 蓋602之第1彎曲緣部621接合成不僅重疊於凸部65〇,而且 重疊於前蓋601(第1蓋)之上表面。藉由該構成而使跨坐型 車輛1000之美觀性得以提高。 再者,該實施形態中,凸部650例示了使前蓋6〇1(第j 盍)側方之緣部611朝跨坐型車輛100〇前方突出而成之形 態,凸部650亦可為使内擋泥板6〇4(第3蓋)側方之緣部641 朝跨坐型車輛1000前方突出而成之形態(省略圖示)。 137942.doc -10· 1363714 以下,對該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000作更詳細之說 明。 該實施形態宁,如圖3所示,前蓋601於頭管201前方配 置於跨坐型車輛100〇前面。又,如圖2所示,側蓋602分別 安裝於前蓋001之車寬方向兩側之緣部611上,且配置於跨 坐型車輛1000之車寬方向側面。又,内擋泥板604分別安 裝於配置在車寬方向兩側之側蓋602前方之緣部624上。進 而,護腿板605分別安裝於配置在車寬方向兩側之側蓋 602(第2蓋)後方之緣部625(第3彎曲緣部)上。底蓋606配置 於跨坐型車輛1〇〇〇下部,且安裝於護腿板6〇5下方之緣部 (省略圖示)等上。 該貫施形態中,如圖3所示,該風擋6〇〇係於設置在頭管 201上之托架(省略圖示)上組裝有前蓋6〇1與護腿板6〇5 ^如 圖2及圖3所示’内擋泥板604安裝於上述側蓋6〇2前方之緣 部624(第2彎曲緣部)、前蓋6〇1下方之緣部614、以及底蓋 606前方上部之緣部664上。該實施形態中,内擂泥板6〇4 作為播住前輪250飛濺之泥之檔泥板來發揮作用。護腿板 605配置於騎車者之腿前。又,該實施形態中,如圖2所 示,於前蓋601上安裝有頭燈12〇,於側蓋6〇2上安裝有前 閃光燈130(方向指示燈)。 又,於前蓋601、内擋泥板604以及護腿板6〇5各自之緣 部611、641、651上,嵌合圖4及圖5所示之側蓋6〇2之緣部 621、624、625。又,側蓋602下部之緣部626嵌合於底蓋 606之緣部661。即’側蓋6〇2安裝於前蓋6〇1、内擋泥板 137942.doc 1363714 604、護腿板605以及底蓋606上。 於安裝在跨坐型車輛1000上之狀態下,如圖3所示,前 蓋601、内擋泥板604、護腿板605以及底蓋606之緣部 611、641、651、661分別位於跨坐型車輛1〇〇〇側方。 另一方面,側蓋602之緣部621、624、625、626自側蓋 602之蓋面620朝跨坐型車輛1〇〇〇内側彎曲。將該側蓋602 之緣部621、624、625、626自外方接合於前蓋601、内擋 泥板604、護腿板605以及底蓋606侧方之緣部611、641、 651、661。藉此,侧蓋602安裝於前蓋601、内擋泥板 604 '護腿板605以及底蓋606上。因此,可容易組裝各蓋 601 ' 602 ' 604 ' 625 、 626 ° 即,該實施形態中,如圖5所示,側蓋602之緣部621、 624、 625自以覆蓋跨坐型車輛1〇00之車寬方向側面之方式 配置的側蓋602之蓋面620朝跨坐型車輛1〇〇〇内側彎曲。如 圖2及圖3所示,將該側蓋602之緣部621、624、625接合為 自外方覆蓋前蓋601、内擋泥板604以及護腿板605各自之 緣部611、641、651。又,該實施形態中,如圖5所示,側 蓋602之緣部626自以覆蓋跨坐型車輛1〇〇〇之車寬方向側面 之方式配置的側蓋602之蓋面620朝跨坐型車輛1〇〇〇内側彎 曲。側蓋002之緣部626接合為自外側覆蓋底蓋606之緣部 661 〇 再者,該實施形態中,該側蓋602之緣部621、624、 625、 626沿著前蓋601、内擋泥板604、護腿板605以及底 蓋606各自之緣部6U、641、651、661外側而彎曲。 137942.doc -12- 又,該實施形態中,側蓋602之緣部621、624接合於前 蓋601之緣部611之部位、與接合於内擋泥板604之緣部641 之部位係連續而形成。 又,側蓋602之緣部624、626接合於内擋泥板604之緣部 641之部位、與接合於底蓋606之緣部661之部位係連續而 形成。 又,侧蓋602之緣部626、625接合於底蓋606之緣部661 之部位、與接合於護腿板605之緣部65 1之部位係連續而形 成。 進而,側蓋602之緣部625、621接合於護腿板605之緣部 65 1之部位、與接合於前蓋601之緣部6 11之部位係連續而 形成。 如上所述,該實施形態中,如圖7 A〜圖7C所示,側蓋 602之緣部621、624、625、626分別自蓋面620彎曲。進 而,該實施形態中,如此彎曲之側蓋602之緣部621、 624、625、626係遍及全周連續而形成。因該側蓋602之彎 曲之緣部621、624、625、626係遍及全周連續而形成,故 而就整體而言側蓋602之剛性較高。 而且,如圖3所示,於組裝有前蓋601、内擋泥板604、 護腿板605以及底蓋606之狀態下,組裝側蓋602即可。此 日寺,如圖2所示,另字御J蓋602之緣咅p 621、624、625、626接 合於前蓋601、内擋泥板604以及護腿板605各自之緣部 611、641、651、661即可。 該實施形態中,側蓋602之緣部621、624(第1彎曲緣 137942.doc -13- 1363714 部 '第2彎曲緣部)自蓋面620沿著前蓋601之緣部611與内 擋泥板604之緣部641之外側彎曲。而且,將該彎曲之側蓋 602之緣部621、624(第1彎曲緣部、第2彎曲緣部)接合於前 蓋601之緣部611與内擋泥板604之緣部641之外側》該實施 形態中’前蓋601與内擋泥板604之緣部之端面由側蓋6〇2 覆蓋’且前盍601與側蓋602之接合面、以及内擋泥板6〇4 與側蓋602之接合面分別朝向跨坐型車輛1〇〇〇之寬度方向 内側而不露出至外方。因此,此等構件之接合面於跨坐型 車輛1000之外觀上並不顯眼,且各個接合面變得美觀。 又’該實施形態中’如圖3所示,於組裝有前蓋601、内 擋泥板604、護腿板605以及底蓋606之狀態下接合側蓋 602。此時,側蓋6〇2自車寬方向外方覆蓋前蓋6〇ι、内擋 泥板604、護腿板605以及底蓋606各自之緣部611、641、 651、661。藉此’前蓋601、内擋泥板604、護腿板605以 及底蓋606各自之緣部611、641、651、661不會露出。因 此,例如即便於前蓋601、内擋泥板604、護腿板605以及 底蓋606各自之緣部611、641、651、661上存在階差或偏 差時,亦不會使此等階差或偏差顯露出來,從而在外觀上 不會破壞美觀。如此之階差或偏差係因例如製造誤差或者 組裝誤差而導致產生的。該實施形態中,即便於該緣部 611、641、651、661上存在階差或偏差,外觀上亦不會破 壞美觀,因此可容許前蓋601、内擋泥板604、護腿板605 以及底蓋606之製造誤差或組裝誤差。 進而’該實施形態中’如圖2及圖5所示,如上所述自蓋 137942.doc •14- 1363714 面620彎曲之側蓋602之緣部621、624接合於前蓋6〇ι之緣 部611之部位、與接合於内擋泥板6〇4之緣部641之部位連 續著。於此情形時,於該連續之部位671上,側蓋6〇2係於 盍面620、緣部62 1以及緣部624接合之部位上接合有連續 之側蓋602的緣部621、624。藉此,風擋600之剛性得以提 高。因此,於翻倒時等可防止風擋600破損。 又,該實施形態中,側蓋602之緣部625自蓋面020沿著 護腿板605之緣部651外側彎曲,且接合於護腿板6〇5之緣 部65 1外側《因此,該實施形態中,護腿板6〇5之緣部65丄 之端面由側蓋602覆蓋,且護腿板6〇5與側蓋6〇2之接合面 分別朝向跨坐型車輛1000之寬度方向内側而不會露出至外 方。因此,此等構件之接合面於跨坐型車輛1〇〇〇之外觀上 並不顯眼’且各個接合面變得美觀。 又,該實施形態中,如圖2及圖5所示,如上述所述自蓋 面620彎曲之側蓋6〇2之緣部624 ' 626(第2彎曲緣部與第4 彎曲緣部)接合於内擋泥板6〇4之緣部641之部位、與接合 於底蓋606之緣部661之部位係連續而形成。於此情形時, 於該連續之部位672上,側蓋602具有蓋面620、緣部024以 及緣部625為立體之3個面而連續之形狀。因此,該形狀之 部位672之剛性提高,側蓋602之剛性以及風擋6〇〇之剛性 得以提高。因此,於翻倒時等可防止側蓋602或風擋600破 損。 又’該實施形態中,如圖2及圖5所示,自蓋面620彎曲 之侧蓋602之緣部626、625接合於底蓋606之緣部661之部 137942.doc 15 1363714 位、與接合於護腿板605之緣部651之部位係連續而形成。 於此情形時,於該緣部626、625連續形成之部位673上, 側蓋602具有蓋面620、緣部626以及緣部625為立體之3個 面而連續之形狀。因此,該形狀之部位673之剛性提高。 又,該實施形態中,如圖2及圖5所示,自蓋面620彎曲 之側蓋602之緣部625、621接合於護腿板605之緣部651之 部位、與接合於前蓋60 1之緣部611之部位連續著。於此情 形時,在該連續之部位674上,側蓋602具有蓋面620、緣 部625以及緣部621為立體之3個面而連續之形狀。因此, 該形狀之部位674之剛性提高,侧蓋602之剛性以及風擋 600之剛性得以提高。因此,於翻倒時等可防止側蓋602或 風擋600破損。 即,該跨坐型車輛1000於前蓋601、内擋泥板604、護腿 板605、底蓋606各自之接合部671〜674上,側蓋602之剛性 以及風擋600之剛性得以提高。因此,於翻倒時等可防止 側蓋602或風擋600破損。又,上述接合部671〜674因分別 自側方由側蓋602覆蓋,故而於跨坐型車輛1000之外觀上 並不顯眼,且變得美觀。 又,該實施形態中,如圖5所示,側蓋602之緣部621、 624、625、626與上述其他構件601 ' 604 ' 605、606之接 合部671〜674分別連續著。而且,藉由各個部位671〜674而 使側蓋602或風擋600之剛性提高。 該實施形態中,於此等部位671〜674上,側蓋602之緣部 621、624、625、626全部連續而形成,但視需要僅使各個 137942.doc -16- 1363714 欲提高剛性之部位連續即可, j 並不一疋必須使全部連續形 成。 又:並不限於此等部位671〜674,該實施形態中,亦可 為側蓋602之上述第巧曲緣部621 '第巧曲緣部似以及 第3彎曲緣部625、626連續而形成。如上所述,藉由使側 蓋6〇2之各彎曲緣部621、624、625、626連續而形成,而 使側蓋602之剛性以及風擋6〇〇之剛性得以提高。 再者,側蓋602之緣部621 ' 624、625、026全部連續 著,但視需要僅使各個欲提高剛性之部位連續即可,並不 —定必須使全部連續。例如於組裝時,為了易進行組裝, 且為了吸收風擋600之各構件之組裝誤差,亦有時要使側 蓋602具有所需之可撓性。於此情形時,為了確保該所需 之可撓性,亦可於側蓋602之緣部621、624、625、626之 適¥位置上a又置缺口。该缺口係設置於例如在組裝於風擋 600上時對風擋之剛性所帶來之影響較小之部位上、或者 於跨坐型車輛1000之外觀上並不顯眼之部位上。 又’該實施形態中,如圖2所示,側蓋602之第1彎曲緣 部621接合成重疊於凸部650之上側部。又,該實施形態 中,如圖3及圖6所示,側蓋602之第1彎曲緣部621接合成 不僅重疊於凸部650,而且重疊於前蓋601(第1蓋)之上表 面。 即,該實施形態中,如圖2〜圖4所示,於風擔600之側部 形成有朝前方突出之凸部650(袋狀突起)。該凸部650之形 狀為立體,於該凸部650之形狀與其他部位之形狀一併以 137942.doc • 17- 1363714 樹脂成形來成形時’脫模會變得複雜。然而,該實施形態 中,該凸部650係藉由前蓋601與側蓋602而形成。該凸部 650中’側蓋602之緣部621接合為重疊於前蓋6〇1之緣部 611上表面。 若為如此之結構,則於該凸部650中,亦能巧妙地分開 構件’即便於該凸部650之形狀與其他部位之形狀一併以 知t月a成形來成形時,亦不會於前蓋6〇1與側蓋602上產生懸 垂之部位而容易脫模。該實施形態中,於頭管201周圍之 車體風擋600中,分為於頭管201前方配置於跨坐型車輛 1000前面之第1蓋601、以及配置於跨坐型車輛1〇〇〇之車寬 方向側面之第2蓋602。 又,該實施形態中,如圖7A〜圖7C所示,作為第2蓋6〇2 之側蓋602彎曲為蓋面620朝外方隆起。而且,側蓋6〇2之 各緣部621、624、625、626分別自蓋面620朝跨坐型車輛 1〇〇〇内側彎曲。即,該實施形態中,如圖7A〜圖7C所示, 作為第2蓋602之側蓋602彎曲為蓋面620朝外方隆起,由此 周緣部朝大致相同方向彎曲。該侧蓋6〇2與前蓋6〇1係由不 同之構件所構成。因此,例如藉由於車寬方向上獲取脫模 方向,而可減輕嵌套、或活動模等之複雜的脫模機構,從 而能夠以比較簡單之金屬模具結構使該形狀成形。特別是 該實施形態中,於風擋600之側部形成有朝前方突出之凸 部650。該凸部65〇係藉由側蓋6〇2與前蓋6〇1而以在内部具 有二間之狀態突出之袋狀突起。該實施形態中,側蓋6〇2 之各緣部621、624、625、626分別自蓋面620朝跨坐型車 W942.doc -18- Γ363714 輛1000内側彎曲。而且,該側蓋602之一個緣部(第1彎曲 緣部62 1)自外方接合於前蓋6〇丨(第1蓋)側方之緣部6丨1。於 此情形時,側蓋602與前蓋601可藉由具有比較簡單之結構 之金屬模具而成形。藉由該構成,即便為包括如此凸部 650之風擋600’亦可將設備成本以及製造成本抑制得較 低。 又,配置於跨坐型車輛1000前面之車體蓋係於設計上亦 花費了各種工夫之部位’為了實現該多樣之設計,對於該 部位之車體蓋要提高形狀之自由度。該實施形態中,該車 體盖具有.作為第1蓋之前蓋6〇1,其於頭管前方配置於跨 坐型車輛前面;作為第2蓋之側蓋602 ’其安裝於第1蓋之 車寬方向之緣部上,且配置於跨坐型車輛之車寬方向側 面,以及作為第3蓋之護腿板60.5,其安裝於第2蓋前方之 緣部上。即便於該各蓋601、602、6〇5分別以成形模來成 形時,脫模方向之自由度亦較大,且形狀之自由度得以提 向。藉此,對於配置於跨坐型車輛1〇〇〇前面之車體蓋,可 實現更多樣之設計。 又’该實施形態中,如圖6所示,前蓋6〇 1之接合側蓋 602之緣部621之部位611沿車寬方向延伸,於該前蓋6〇1之 沿車寬方向延伸之部位6 11之上表面覆蓋有側蓋6〇2之緣部 621。該實施形態中,於雨天行駛時,流過前蓋6〇1之雨水 有可能會積存於該部位6 Π之上表面,但該實施形態中, 於該部位611之上表面與側蓋6〇2之緣部621相接合之部位 上存在微小缝隙S1,藉由該縫隙81之毛細管現象而使該雨 137942.doc 1363714 水浸入至該部位611之上表面與側蓋602之緣部621相接合 的缝隙S 1中。進而’浸入至該縫隙s 1令之水將沿著側蓋 602之背面流下而排出至風擋600外。 又,該實施形態中,如圖3所述,側蓋602係於組裝了前 蓋601、内擋泥板604以及護腿板6〇5之後嵌合於此等蓋 601、604、605上來進行組裝即可。又,如圖3所示,風擋 600係無須拆掉前蓋601、内擋泥板604以及護腿板6〇5便可 容易地拆卸側蓋602。因此,亦容易進行風擋6〇〇内之維護 等作業(例如更換頭燈燈泡等)。 以上,已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頭管周 圍的風擋(車體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之車體蓋並不限 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例如跨坐型車輛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之車輛。又, 車體蓋之具體形狀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本發明之車 體蓋之結構可用於各種跨坐型車輛。例如上述實施形態 中,例不了作為第1蓋之前蓋601、作為第2蓋之側蓋6〇2、 以及作為第3蓋之内擋泥板6〇4,但本發明之此等第i蓋、 第2蓋、第3蓋並不限定於分別作為前蓋6〇1、側蓋6〇2、内 擋泥板604來發揮作用之構件。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辅之左側視 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輪之左側視 137942.doc -20- 1363714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柄之蓋之左 側視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左方(左 側)之側蓋之側視圖。 圖5係自内側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编左 • 方(左側)之侧蓋之立體圖。 •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前蓋與側蓋的緣部所 接合之部位的圖。 • 圖7A係圖4之A-A剖面箭視圖。 圖7B係圖4之B-B剖面箭視圖。 圖7C係圖4之C-C剖面箭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0 車座 120 頭燈 130 前閃光燈(方向指示燈) 200 車架 201 頭管 202 主管 203 下管 205 座軌 210 轉向軸 241 車把 242 前叉 250 前輪 137942.doc 21 1363714 251 前槽泥板 400 車體蓋 600 風擋 601 前蓋 602 側蓋 604 内擋泥板 605 護腿板 606 底蓋 611 ' 614、621、624、625、 緣部 626、641 ' 651、661 ' 664 620 蓋面 650 凸部 671 ' 672 、 673 、 674 接合部 1000 跨坐型車輛 A-A、B-B、C-C 線 Fr 前方(前側) Rr 後方(後側) SI 縫隙 137942.doc -22-

Claims (1)

  1. 七、申請專利範圍: 跨坐聿車輛’其係包括於車架前部插通有轉向軸之 碩官,且包括: 第1蓋’其係由側面觀看上述跨坐型車輛時,至少— 部分配置於上述頭管前方; *第3蓋,其係鄰接於上述第1蓋,且由側面觀看上述跨 A尘車輛時’至少—部分配置於上述頭管下方; 第2蓋,其係由前方觀看上述跨坐型車辅時,至少一 部分配置於上述車架側方,且具有·· 蓋面,其係覆蓋車輛側方; 第彎曲緣。P,其係自上述蓋面朝上述跨坐型車輛内 側彎曲’且自外方接合於上述第1側方之緣部; 第2f曲緣部,其係自上述蓋面朝上述跨坐型車輛内 侧#曲’且自外方接合於上述第3蓋側方之緣部;及 、凸部’其係上述第!蓋或上述第3蓋之側方之緣部朝上 述跨坐型車輛前方突出,且藉由上述第2蓋之蓋面覆蓋 側方。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第if曲緣部與上述 第2彎曲緣部係連續而形成。 3. ^請求項!或2之跨坐型車辅,其中包括配置於上述第^ 盍或上述第3蓋後方之第4蓋;且 上述第2蓋具有第3彎曲緣部,其係自上述蓋面朝上述 跨坐型車輛内側彎曲,日έ从七a π w #曲,且自外方接合於上述第4蓋側方 之緣部。 137942.doc 1363714 4.如請求項3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第 為曲緣部與上述 第3驾曲緣部係連續而形成。 。 5·如請求項3之跨坐型車輔,其中上述第2彎曲緣部與上述 第34曲緣部係連續而形成。 6. 如明求項3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第丨彎曲緣部、第2 彎曲緣部以及上述第3彎曲緣部係連續而形成。 7. 如印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將上述第1彎曲緣部接合 成重疊於第1蓋之上表面。 8. 如清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將上述第1彎曲緣部接合 成重疊於上述凸部之上側部。 137942.doc
TW098101811A 2008-01-18 2009-01-17 Straddle-type vehicle TWI36371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9842A JP2011079337A (ja) 2008-01-18 2008-01-18 車体カバー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PCT/JP2009/050547 WO2009098925A1 (ja) 2008-01-18 2009-01-16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6387A TW200946387A (en) 2009-11-16
TWI363714B true TWI363714B (en) 2012-05-11

Family

ID=40952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1811A TWI363714B (en) 2008-01-18 2009-01-17 Straddle-type vehicl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2163464B1 (zh)
JP (1) JP2011079337A (zh)
CN (1) CN101868401B (zh)
BR (1) BRPI0905086B1 (zh)
ES (1) ES2443495T3 (zh)
TW (1) TWI363714B (zh)
WO (1) WO20090989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78006B2 (ja) * 2009-02-27 2013-1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AU2013395870B2 (en) * 2013-07-31 2016-09-29 Honda Motor Co.,Ltd. Motorcycle body cover structure
JP6083816B2 (ja) * 2014-08-29 2017-0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カバーの前部構造
JP6085277B2 (ja) * 2014-09-30 2017-0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JP2017132436A (ja) 2016-01-29 2017-08-0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N108263526B (zh) * 2016-12-30 2020-03-13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JP6554739B2 (ja) 2017-07-19 2019-08-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33180A (ja) * 1989-01-06 1989-09-18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形自動二輪車
JP2929598B2 (ja) * 1989-01-11 1999-08-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のボディカウル
JPH01233187A (ja) * 1989-01-27 1989-09-18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形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WO2002055368A1 (fr) * 2001-01-09 2002-07-1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de protection de jambe de motocycle
JP2003072627A (ja) 2001-08-31 2003-03-12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カバー取付構造
EP2017168B1 (en) * 2007-07-19 2010-09-15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traddle type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63464A1 (en) 2010-03-17
EP2163464A4 (en) 2012-09-26
BRPI0905086B1 (pt) 2018-12-26
BRPI0905086A2 (pt) 2015-06-30
CN101868401B (zh) 2012-11-07
ES2443495T3 (es) 2014-02-19
EP2163464B1 (en) 2013-11-27
JP2011079337A (ja) 2011-04-21
CN101868401A (zh) 2010-10-20
WO2009098925A1 (ja) 2009-08-13
TW200946387A (en) 2009-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3714B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CN102295040B (zh) 鞍乘型车辆
US8474895B2 (en) Inner rack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5950813B2 (ja) 自動二輪車
US20090108557A1 (en) Motorcycle
JP2006117230A (ja) 鞍乗型車両
JP2006076512A (ja) 車両
JP2008100611A (ja) 車輌用シュラウド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JP2006096233A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車体カバー構造
BR102016001051A2 (pt) veículo do tipo para montar em selim
TWI359761B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JP2009154839A (ja) 自動二輪車
JP2013136305A (ja) 鞍乗型車両
JP6356627B2 (ja) ウィンカーを備える鞍乗り型車両
JP7141299B2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4108748A (ja) 自動二輪車
JP5564379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6312339B2 (ja) 車両のサイドカバー
JP537800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EP2711277B1 (en) Frame structure for saddle-riding type automotive vehicle
JP2021160581A (ja) 鞍乗型車両
JP5218123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ラジエータシュラウド構造
JP2000025671A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フェンダ構造
JP627944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4344228B2 (ja) 乗用作業車のステッ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