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54822B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of ocb or va mode - Google Patent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of ocb or va mod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354822B TWI354822B TW092135110A TW92135110A TWI354822B TW I354822 B TWI354822 B TW I354822B TW 092135110 A TW092135110 A TW 092135110A TW 92135110 A TW92135110 A TW 92135110A TW I354822 B TWI354822 B TW I35482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film
- protective film
- cellulose acetate
- transparen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4—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the refractive index Nz perpendicular to the element surface being different from in-plane refractive indices Nx and Ny, e.g. biaxial or with normal optical axi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G02F1/139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the birefringen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being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e.g. ECB-, DAP-, HAN-, PI-LC cel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G02F1/139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the birefringen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being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e.g. ECB-, DAP-, HAN-, PI-LC cells
- G02F1/1395—Optically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 [OCB]- cells or PI- cel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4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 G02F2413/1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with refractive index ellipsoid inclined, or tilted, relative to the LC-layer surface O plate
- G02F2413/105—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with refractive index ellipsoid inclined, or tilted, relative to the LC-layer surface O plate with varying inclination in thickness direction, e.g. hybrid oriented discotic L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1354822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枝術頜域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偏光板之OCB或VA模 示器》 先前技術 液晶顯示器包括偏光板及液晶晶胞。已提 模式之襄晶晶胞,例如,TN模式與STN模式, 使用。在TN與STN模式之液晶顯示器中,通 與液晶晶胞之間提供光學補償片以改良視角及 品質。 美國專利第4,583,825與5,410,422號揭示 示器,其包括OCB (光學補償彎曲)模式之液 中上部中棒狀液晶分子之排列對下部分子之排 反轉(對稱)。由於液晶分子在上部及下部對 此液晶晶胞具有自動光學補償功能。因此,此模 (光學補償彎曲)模式。除了自動光學補償功j 式之液晶顯示器另外具有快速回應之優點。 日本專利臨時公告第2- 1 76625號揭示一種 ,其包括VA (垂直排列)模式之液晶晶胞,其 電壓時棒狀液晶分子本質上垂直地排列(通常 ,及在施加電壓時分子本質上水平地排列。VA 顯示器具有產生具高對比之影像、快速回應、 出現不欲之顏色之優點。
如上所述,相較於廣爲使用之TN與STN 式之液晶顯 議各種顯示 其現正廣爲 常在偏光板 顯示影像之 一種液晶顯 晶晶胞*其 列爲本質上 稱地排列, 式稱爲OCB 拒,OCB模 液晶顯示器 中在未施加 爲黑色時) 模式之液晶 及防止影像 模式之顯示 1354822 器,OCB與VA模式之液晶顯示器在顯示影像具有優良之 特性。儘管如此,在考量CRT顯示器產生之影像時,改良 OCB與VA模式之顯示器仍爲必要的。 在OCB與VA模式、及TN與STN模式之顯示器中, 可使用光學補償片改良顯示之影像。 日本專利臨時公告第09(1997)-197397號(美國專利第 5,805,253號—)及PCT公告第96737抑4號(歐洲專-徐公告 第0,783, 128號)揭示一種裝有含碟狀液晶化合物之光學補 償片之OCB模式液晶顯示器。此光學補償片明顯地改良OCB 模式之液晶顯示器之視角。 日本專利臨時公告第2001-027706號揭示一種裝有含碟 狀液晶化合物之光學補償片之VA模式液晶顯示器。 然而,雖然改良影像品質,提供於液晶晶胞與偏光板 間之光學補償片通常使顯示器變厚。此外,由於光學補償 片增加組成顯示器之元件,此顯示器易因熱變形而漏光。 日本專利臨時公告第11(1 999)-3 1 63 7 8號揭示一種其中 光學補償片與偏光板合一之OCB模式用(或水平排列模式 用)橢圓形偏光板。詳言之,此光學補償片包括透明撐體 及提供於其上、由碟狀液晶化合物形成之光學各向異性層 ,而且亦作爲偏光板之透明保護膜。如此合一之偏光板改 良顯示之影像而不使顯示器變厚。 然而,即使是合一之偏光板亦難以完全地防止17吋或 更大(近來已製造且使用)之大顯示器熱變形因而不漏光 -6 - 1354822 發明內容 本發明人已硏究及發現,OCB或VA模式之液晶顯示器 之漏光係由以下兩種機構造成。 第一成因爲外部溫度與濕度之變化誘發之變形。在溫 度或濕度改變時’用於光學補償片之聚合物膜膨脹或收縮 。此膨脹或收縮由於膜被固定而受限,因而補償片變形而 H其—光學特。另—二成-因爲-光-學貧償分― 布誘發之變形。內部或相鄰熱源(如背光單位)產生之熱 發生熱分布’其使片熱變形而改變其光學特性。 因此,爲了防止漏光,希望製造較不改變其光學特性 之光學補償片。 在合一偏光板或光學補償片中,通常使用纖維素乙酸 酯膜。然而已發現,具羥基之聚合物(如纖維素乙酸酯) 大受環境條件影響而改變其光學特性。 本發明人已進一步硏究及最終發現,其中光學補償片 與偏光板合一之合一偏光板可藉由以兩片纖維素乙酸酯膜 提供於偏光薄膜之兩側上作爲保護膜,而防止改變其光學 特性因而不漏光。 本發明之目的爲藉依序含由液晶化合物形成之光學各 向異性層、纖維素乙酸酯膜之第一透明保護膜、偏光薄膜 、第二透明保護膜、與光擴散層之偏光板,改良OCB模式 液晶顯示器產生之影像品質。 本發明之另一個目的爲藉依序含由液晶化合物形成之 光學各向異性層、纖維素乙酸酯膜之第—透明保護膜、偏 _ 7 - 1354822 光薄膜、第二透明保護膜、與光擴散層之偏光板,改良VA 模式液晶顯示器產生之影像品質。 本發明之進一步目的爲藉光學各向異性纖維素乙酸酯 或液晶化合物製成之光學各向異性層,改良設計爲產生寬 視角之液晶顯示器之影像品質(特別是將視角放大)。 本發明之另一個目的爲藉具有改良耐久性之偏光板, n供=種m視_角~且防正顯示之影__像因-視角而降低―對比_ 、色調反轉、及改變色度,而不使顯示器變厚之液晶顯示 器。 本發明之目的係藉下述之液晶顯示器(1)至(3 3)完成》 (1) —種OCB模式之液晶顯示器,其依序包括背光 單位、背光側偏光板、OCB模式之液晶晶胞、與觀看側偏 光板,其中觀看側偏光板依序包括由液晶化合物形成之光 學各向異性層、纖維素乙酸酯膜之第一透明保護膜、偏光 薄膜、第二透明保護膜、與光擴散層,該觀看側偏光板係 安置爲使得由液晶化合物形成之光學各向異性層配置於液 晶晶胞側上,其中第一透明保護膜爲具20至70奈米之Re 阻滯値與100至5 00奈米之Rth阻滯値之纖維素乙酸酯膜 ,及其中光擴散層包括透明樹脂與分散於其中之透明細粒 ,該透明樹脂與該透明細粒具有彼此不同之折射率。 (2) 如(1)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一透明保護膜爲具10 至70微米之厚度之纖維素乙酸酯膜。 (3) 如(1)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一透明保護膜爲包 括具59.0至61.5%之乙酸含量之纖維素乙酸酯之纖維素乙 1354822 酸酯膜。 (4) 如(1 )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一透明保護膜爲包 括100重量份之纖維素乙酸酯及0.01至20重量份具至少 兩個芳環之芳族化合物之纖維素乙酸酯膜。 (5) 如(1)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二透明保護膜爲具1〇 至70微米之厚度之纖維素乙酸酯膜》
(6) 如α)之液晶顯示器「萁中第二透明保護膜爲包 括具59.0至61.5%之乙酸含量之纖維素乙酸酯之纖維素乙 酸酯膜。 (7) 如(1)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二透明保護膜在光 擴散層側上具有平均表面粗度(以每100毫米長度爲0.8 毫米之切斷値測量)爲0.2微米或更小之表面。 (8) 如(1)之液晶顯示器,其中液晶化合物爲碟狀液 晶化合物。
(9) 如(1)之液晶顯示器,其中透明樹脂之折射率與 透明細粒之折射率間之差爲0.02至0.15之範圍。 (1〇) 如(1)之液晶顯示器,其中透明細粒具有具至少 兩個峰之大小分布。 (11) 如(10)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一個峰在0·5至2.0 微米之範圍及另一個峰在2.0至5.0微米之範圍。 (12) 如(1)之液晶顯示器,其中光擴散層具有4〇%或 更大之霧度。 (13) 如(1)之液晶顯示器,其中在光擴散層上提供具 1.3 5至1.45之折射率之低折射率層》 -9 一 1354822 (14) 如(1 3 )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低折射率層係藉由以 熱或游離放射線將組成物交聯及硬化而形成,該組成物包 括含氟化合物與無機細粒。 (15) 如(1 3 )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低折射率層之表面在 450至650奈米之波長顯示2.3%或更小之合倂球形平均反 射。 〇6) 如11)之液―晶顯示―器,其中〇 CTB模式之液晶-晶胞 具有濾色器,及濾色器與觀看側偏光板之光擴散層間之距 離爲0.6毫米或更小。 (17) 如(1)之液晶顯示器,其中OCB模式之液晶晶胞 依序包括背光基材、液晶層、與觀看側基材,其中濾色器 係安置於液晶層與觀看側基材之間,及其中觀看側基材、 觀看側偏光板之光學各向異性層、觀看側偏光板之第一透 明保護膜、觀看側偏光板之偏光薄膜、與觀看側偏光板之 第二透明保護膜之總厚度爲〇 . 6毫米或更小。 (18) —種VA模式之顯示器,其依序包括背光單位、 背光側偏光板、VA模式之液晶晶胞、與觀看側偏光板,其 中觀看側偏光板依序包括纖維素乙酸酯膜之第一透明保護 膜、偏光薄膜、第二透明保護膜、與光擴散層,該觀看側 偏光板係安置爲使得第一透明保護膜配置於液晶晶胞側上 ,其中第一透明保護膜爲具20至70奈米之Re阻滯値與100 至5 00奈米之Rth阻滯値之纖維素乙酸酯膜,及其中光擴 散層包括透明樹脂與分散於其中之透明細粒,該透明樹脂 與該透明細粒具有彼此不同之折射率。 -10- 1354822 (19) 如(18)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一透明保護膜爲具 10至70微米之厚度之纖維素乙酸酯膜。 (20) 如(18)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一透明保護膜爲包 括具59.0至61.5 %之乙酸含量之纖維素乙酸酯之纖維素乙 酸酯膜。 (21) 如(18)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一透明保護膜爲包 m〇〇重量扮之纖維素乙酸酯及0.0 1至2 〇-重量份具-至少 兩個芳環之芳族化合物之纖維素乙酸酯膜。 (22) 如(18)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二透明保護膜爲具 10至70微米之厚度之纖維素乙酸酯膜。 (23) 如(18)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二透明保護膜爲包 括具59.0至61.5%之乙酸含量之纖維素乙酸酯之纖維素乙 酸酯膜》 (24) 如(18)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二透明保護膜在光 擴散層側上具有平均表面粗度(以每1〇〇毫米長度爲〇.8 毫米之切斷値測量)爲0.2微米或更小之表面。 (25) 如(1 8)之液晶顯示器,其中透明樹脂之折射率與 透明細fil之折射率間之差爲0.〇2至0.15之範圍。 (26) 如(丨8)之液晶顯示器,其中透明細粒具有具至少 兩個峰之大小分布。 (27) 如(26)之液晶顯不器,其中一個峰在ο·〗至2.0 微米之範圍及另一個峰在2.0至5.0微米之範圍。 (28) 如(18)之液晶顯示器,其中光擴散層具有40 %或 更大之霧度。 -11- 1354822 (29) 如(18)之液晶顯示器,其中在光擴散層上提供具 1.3 5至1.45之折射率之低折射率層。 (30) 如(29)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低折射率層係藉由以 熱或游離放射線將組成物交聯及硬化而形成,該組成物包 括含氟化合物與無機細粒。 (3 1) 如(29)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低折射率層之表面在 _4 _5 0至6 5 0奈米之彼長顯示…2.3 %或更小之合倂球形平-均反 射。 (32) 如(18)之液晶顯示器,其中VA模式之液晶晶胞 具有濾色器,及濾色器與觀看側偏光板之光擴散層間之距 離爲0.6毫米或更小。 (33) 如(18)之液晶顯示器,其中VA模式之液晶晶胞 依序包括背光基材、液晶層、與觀看側基材,其中濾色器 係安置於液晶層與觀看側基材之間,及觀看側基材、觀看 側偏光板之第一透明保護膜、觀看側偏光板之偏光薄膜、 與觀看側偏光板之第二透明保護膜之總厚度爲0.6毫米或 更小。 在本發明中,大小分布之名詞「峰」表示大小分布曲 線中之局部最大値,其可藉由將顆粒依照大小(0.1微米之 單位)分類,而且將大小繪於水平軸及顆粒數量繪於垂直 軸而得。 阻滯値Re係由式(I)定義,及阻滯値Rth係由式(II)定 義: (I) Re = (nx-ny)xd 1354822 (II) Rth={(nx + ny)/2-nz}xd 其中nx爲膜面中沿慢軸之折射率(最大折射率),ny爲膜 面中垂直慢軸之方向之折射率,η z爲沿膜深度之折射率, 及d爲膜厚之奈米値。 實施方式 (液晶顯示器之基本結構) 第1圖爲略—示—地―顯示-具偏光货-之O 模式液晶顯禾器-之結構之剖面圖。 第1圖所示之液晶顯示器包括背光單位(1 )、背光側偏 光板(2)、OCB模式之液晶晶胞(3)、及觀看側偏光板(4)。 背光單位(1)包括光源(1 1)與導光板(12)。用於增加亮度 之擴散板或膜可提供於背光單位(1)與背光側偏光板(2)之間 〇 背光側偏光板(2)包括第二透明保護膜(21)、偏光薄膜(22) 、纖維素乙酸酯膜之第一透明保護膜(23)、定向層(24)、及 由液晶化合物形成之光學各向異性層(2 5 ),其係依此次序 分層。第一透明保護膜(23)可具有光學各向異性。在第1 圖中,定向層(24)中之箭頭表示磨擦方向。在光學各向異 性層(2 5)中,碟狀液晶化合物之分子(251)係以混合排列定 向,其中靠近定向層(24)之液晶分子以小傾斜角排列,而 遠離定向層(24)者以大傾斜角排列。 OCB模式之液晶晶胞(3)包括下玻璃基材(31)、下透明 導電性薄膜(32)、下定向層(33)、液晶層(3 4)、上定向層(35) 、上透明導電性薄膜(36)、濾色器(37)、及上玻璃基材(38) 1354822 ’其係依此次序分層。在第1圖中,定向層中之箭頭(33, 35) 表示磨擦方向。在液晶層(34)中,棒狀液晶化合物之分子(341) 係以彎曲排列定向,其中上與下分子爲對稱地排列。濾色 器(37)之各部份中包括藍色部份(371)、綠色部份(372)、紅 色部份(3 73)、與黑色基質(374)« 觀看側偏光板(4)包括由液晶化合物形成之光學各向異 性層^ ( 41-厂、定响層-(-4了厂、纖 乙—酸ST膜之第—一透-明-贫護· (43)、偏光薄膜(44) '第二透明保護膜(45)、及光擴散層(46) ,其係依此次序分層。在光學各向異性層(41)中,碟狀液 晶化合物之分子(4 1 1 )係以混合排列定向,其中靠近定向層 (42)之液晶分子以小傾斜角排列,而遠離定向層(42)者以大 傾斜角排列。在第1圖中,定向層(42)中之箭頭表示磨擦 方向。第一透明保護膜(43)具有光學各向異性,及第二透 明保護膜(45)可具有光學各向同性。光擴散層(46)包括透明 樹脂、分散於其中之第一透明細粒(46 1)與第二透明細粒(462) 。第一與第二透明細粒較佳爲具有不同之折射率及不同之 大小(即,總大小分布曲線較佳爲具有兩個峰)。其可爲 同類顆粒(其可具有相同之折射率)但具有不同之大小, 或者其可具有幾乎相同之大小(即,大小分布曲線無需具 有明確地分離之峰)但具有不同之折射率。亦可使用僅一 種顆粒。在光擴散層(|4 6)上可提供低折射率層。 濾色器(37)與光W散層(46)間之距離(第1圖之dl)較 佳爲0 · 6毫米或更小。 第2圖爲略示地顯示具偏光板之VA模式液晶顯示器之 一 1 4 一 1354822 結構之剖面圖。 第2圖所示之液晶顯示器包括背光單位(1 )、背光側偏 光板(2)、VA模式之液晶晶胞(3)、及觀看側偏光板(4)。 背光單位(1)包括光源(1 1)與導光板(12)。用於增加亮度 之擴散板及/或膜可提供於背光單位(1)與背光側偏光板(2) 之間。 背光側偏光板(2)包括第二透明保護膜(2 1 )、偏光薄膜( 22) 、及纖維素乙酸酯膜之第一透明保護膜(23),其係依此次 序分層。第一透明保護膜(2 3)可具有光學各向異性。 VA模式之液晶晶胞(3)包括下玻璃基材(3 1)、下透明導 電性薄膜(32)、下定向層(33)、液晶層(34)、上定向層(35) 、上透明導電性薄膜(36)、濾色器(37)、及上玻璃基材(38) ,其係依此次序分層。在第2圖中,定向層中之箭頭(33, 35) 表示磨擦方向。在液晶層(34)中,棒狀液晶化合物之分子(341) 係定向使得上與下分子爲對稱地排列,及中央部份爲本質 上垂直地排列》濾色器(37)之各部份中包括藍色部份(371) 、綠色部份(372)、紅色部份(373)、與黑色基質(374)。 觀看側偏光板(4)包括纖維素乙酸酯膜之第一透明保護 膜(4 3)、偏光薄膜(4 4)、第二透明保護膜(4 5)、及光擴散層(4 6) ’其係依此次序分層。第一透明保護膜(43)具有光學各向 異性,及第二透明保護膜(45)可具有光學各向同性。光擴 散層(46)包括透明樹脂、分散於其中之第一透明細粒(461) 與第二透明細粒(462)。第一與第二透明細粒較佳爲具有不 同之折射率及不同之大小(即,總大小分布曲線較佳爲具 -15- 1354822 有兩個峰)。其可爲同類顆粒(其可具有相同之折射率) 但具有不同之大小,或者其可具有幾乎相同之大小(即, 大小分布曲線無需具有明確地分離之峰)但具有不同之折 射率。亦可使用僅一種顆粒。在光擴散層(4 6)上可提供低 折射率層。 濾色器(3 7)與光擴散層(46)間之距離(第2圖之d2 )較 佳爲076毫米或更小》 — (纖維素乙酸酯膜) 在本發明中,較佳爲使用兩種纖維素乙酸酯膜作爲偏 光板之兩個(第一與第二)透明保護膜。 纖維素乙酸酯較佳爲具有59.0至61.5%範圍之乙酸含 量。名詞「乙酸含量」表示每莫耳單位重量之纖維素之組 合乙酸量。乙酸含量可依照ASTM: D-817-91 (纖維素乙酸 酯之測試)測定。 纖維素乙酸酯具有較佳爲250或更高,較佳爲290或 更高之黏度平均聚合程度(DP)。 此外,亦較佳爲纖維素乙酸酯具有窄分子量分布Mm/Mn (Mm與Μη各爲重量及數量平均分子量),其係藉凝膠穿 透層析術測定。Mm/Mn値較佳爲1.00至1.70之範圍,更 佳爲1.30至1.65之範圍,最佳爲1.40至1.60之範圍。 在製備纖維素乙酸酯時,在纖維素單位之2-、3-與6-位置之羥基通常爲不相同地取代,而且在位置之取代程 度易爲相當小。然而,在用於本發明之纖維素乙酸酯中, 在6-位置之取代程度較佳爲不小於2-與3-位置者。 一 1 6 - 1354822 以2·、3-與6-位置之總取代程度計,在6-位置之羥基 係以較佳爲3 2 %或更高’更佳爲3 3 %或更高,最佳爲3 4 % 或更高之量取代。此外,在6-位置之取代程度較佳爲0.88 或更高》 用於本發明之纖維素乙酸酯膜可依照日本專利臨時公 告第1 1 ( 1 999)-5 8 5 1號所述之方法(合成例1至3 )由纖維 素乙酸酯製成。 — — … 此纖維素乙酸酯膜具有較佳爲10至70微米,更佳爲20 至70微米,最佳爲2〇至60微米之厚度。此纖維素乙酸酯 膜具有較佳爲3,000 MPa或更小之範圍,更佳爲2,500 MPa 或更小之範圍之彈性模數。此膜亦較佳爲具有3 Ox 1 〇V平方 公分/% RH或更小之水分膨脹係數。水分膨脹係數更佳爲 15xl0·5/平方公分/%RH或更小,最佳爲ΙΟχΙΟ·5/平方公分 /%RH或更小。水分膨脹係數表示在固定溫度下相對濕度增 加時,膜樣品膨脹多長。此膜較佳爲雙軸地拉伸使得聚合 物分子可在平面中排列,因而可有效地降低溫度與濕度變 化誘發之變形。 此纖維素乙酸酯膜具有較佳爲0.2微米或更小,更佳爲 〇· 16微米或更小,最佳爲0.14微米或更小之表面粗度(Ra) 。控制第二透明保護膜之光擴散層側表面之表面粗度(Ra) 特別有效。在製備纖維素乙酸酯膜時,通常易於橫向地發 生相當細小之皺褶。因此,表面粗度係沿橫向方向在隨機 位置測量,以估計每1 〇〇毫米之粗度。切斷値設爲0.8毫 米。 -17- 1354822 此纖維素乙酸酯膜較佳爲依照溶劑鑄製法製備。在溶 劑鑄製法中,使用其中纖維素乙酸酯溶於有機溶劑之溶液 (塗液)。 此有機溶劑較佳爲含選自具2至12個碳原子之醚、具 3至12個碳原子之酮、具2至12個碳原子之酯、及具1至 6個碳原子之鹵化烴之溶劑。 醚、酮或-贈可具—有環—形結―構具二-或更方種醚-、爾-或-酯官能基(-0-、-C0-或-C00-)之化合物亦可作爲溶劑。 此有機溶劑可具有其他之官能基,如醇系羥基。 醚之實例包括二異丙醚、二甲氧基甲烷、二甲氧基乙 院、1,4_ —噚院、I,3·二嘻院、四氫咲喃、甲氧苯、與苯基 乙基醚。 酮之貫例包括丙酮、甲乙酮、二乙酮、二異丁酮、環 己酮、與甲基環己酮。 酯之實例包括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戊酯、乙酸 甲酯、乙酸乙酯、與乙酸戊酯。 具二或更多種官能基之化合物之實例包括乙酸2_乙氧 基乙酯、2 -甲氧基乙醇、與2 -丁氧基乙醇。 齒化煙較佳爲具有一或兩個碳原子,更佳爲一個碳原 子。鹵素較佳爲氯。鹵化烴中之鹵素係經鹵素以較佳爲Μ 至75莫耳% ’更佳爲30至70莫耳%,進—步較佳爲35至 65莫耳❶/。’最佳爲40¾ 60莫耳%之量取代。典型鹵化烴爲 二氯甲烷。 二或更多種溶劑可組合而混合使用。 -18- 1354822 纖維素乙酸酯溶液可以一般方式製備。名詞「一般方 式」表示此製備係在o°c或更高(室溫或高溫)之溫度進行 。纖維素乙酸酯溶液(塗液)可藉一般溶劑鑄製法之常用 設備經常用方法製備。在一般製程中,較佳爲使用鹵化烴 (特別是二氯甲烷)作爲溶劑。 溶液中之纖維素乙酸酯量較佳爲1〇至40重量%之範圍 ’更佳爲1 0至3 0重量—%之範菌。下述之添如劑可視情況地 加入有機(主)溶劑。 纖維素乙酸酯及有機溶劑係在室溫(〇至401)混合及 攪拌而製備溶液。爲了製備高濃度溶劑,此製備可在高壓 下於高溫進行。在此情形,將纖維素乙酸酯與有機溶劑置 於抗壓容器中。在將容器密封後,在高溫於增壓下將混合 物攪拌。控制溫度使得其在大氣壓力高於溶劑沸點,但使 得溶劑不沸騰。此溫度通常爲4 〇。(:或更高之範圍,較佳爲 60至2 0 0 °C之範圍,更佳爲80至1 lot;之範圍。 在置於容器中之前’可事先混合溶液之成分。其亦可 --加入容器中。容器必須裝有攪拌器。如氮氣之非活性 氣體可裝於容器中以增加內壓。或者,可將容器加熱以提 高蒸氣壓使得可增加內壓。在將容器密封後,各成分可在 高壓下加入。 容器較佳爲由外部加熱。例如,較佳爲使用外套加熱 器。或者’可使以置於容器外部之板加熱器加熱之液體流 經圍繞容器之管線而將全部容器加熱》 混合物較佳爲以提供於容器中之推進器混合器攪拌》 -19- 1354822 推進器之翼較佳爲具有到達容器內壁之長度。此外,在翼 之尖端提供刮除裝置,以將附著於內壁上之液體刮除及更 新。 在容器中可提供各種表計,如壓力表與溫度計。成分 溶於容器中之溶劑中。可將如此製備之摻雜物冷卻然後自 容器取出,或可取出然後以熱交換器冷卻。 一此溶液可依照冷卻溶解法製備,其可將纖維素乙酸酯 溶於藉習知製程無法溶解纖維素乙酸酯之有機溶劑中。此 外,依照此方法,纖維素乙酸酯可快速地及均勻地溶於藉 習知製程可溶解纖維素乙酸酯之有機溶劑中。 在冷卻溶解法之製程中,首先在室溫將纖維素乙酸酯 逐漸地攪拌加入有機溶劑中。 混合物中之纖維素乙酸酯量較佳爲1 〇至40重量%之範 圍,更佳爲1 〇至30重量%之範圍。各種後述之添加劑可加 入混合物中。 將製備之混合物冷卻至-100至-10 °C(較佳爲-80至-10 °C,更佳爲-5 〇至-2 0 °c ’最佳爲· 5 0至-3 0 °c )之溫度。例如 ,冷卻步驟可以乾冰-甲醇浴(-75 °C )或以冷卻乙二醇溶液 (_30至-2 0°C )進行。經由此冷卻步驟,將混合物固化。 冷卻速率較佳爲4°C/分鐘或更高,更佳爲8°C/分鐘或更 高,而且最佳爲12 °C/分鐘或更高°冷卻速率較佳爲儘量快 速。然而,冷卻速率之理論上限爲每秒1 0,0 0 0 °c ’技術上 限爲每秒1,0 G 0 °c ’及實務上限爲每秒1 0 0 °C。冷卻速率表 示完成冷卻步驟所花之時間之冷卻1步驟溫度變化。溫度變 -20- 1354822 化表示冷卻步驟開始之溫度與冷卻步驟完成之溫度間之差 然後將冷卻之混合物加溫至〇至20 〇°C(較佳爲0至150 °C,更佳爲〇至120°C,最佳爲0至50°C )之溫度。經由此 加溫步驟,纖維素乙酸酯溶於有機溶劑。對於加溫,混合 物可在室溫靜置或可在溫浴中加熱。 加溫速率爲分鐘或更高,更佳爲8X/分鐘或更髙,-而且最佳爲12°C/分鐘或更高。加溫速率較佳爲儘量快速。 然而,加溫速率之理論上限爲每秒l〇,〇〇〇°c,技術上限爲 f 每秒1,000°C,及實務上限爲每秒100°C。加溫速率表示完 成加溫步驟所花之時間之加溫步驟溫度變化。溫度變化表 示加溫步驟開始之溫度與加溫步驟完成之溫度間之差。 如此可製備均勻溶液。如果纖維素乙酸酯未充分地溶 解,則可重複冷卻及加溫步驟。其可以肉眼觀察纖維素乙 酸酯是否充分地溶解。
在冷卻溶解法之製程中,較佳爲使用密封容器以防止 水污染,其可能在冷卻步驟因露凝而造成。此外,混合物 可在低壓下冷卻使得完成冷卻步驟所花之時間縮短,因此 較佳爲使用抗壓容器進行低壓下之步驟。 依照差式掃描熱度計測量(D S C),藉由經冷卻溶解法將 纖維素乙酸酯(乙酸含量:60.9%,黏度平均聚合程度:299 )溶於乙酸甲酯中而製備之20重量%溶液在約33 t具有凝 膠與溶膠間之假相轉移點。低於此溫度,溶液爲均勻凝膠 之形式。因此,必須將溶液保持在高於假相轉移點之溫度 -2 1- 1354822 ,較佳爲比假凝膠相轉移點高約10°c之溫度。假相轉移點 視各種條件而定,如有機溶劑、乙酸含量、黏度平均聚合 程度、及纖維素乙酸酯濃度。 纖維素乙酸酯膜係由依照溶劑鑄製法製備之纖維素乙 酸酯溶液(塗液)形成。 此摻雜物係在滾筒或帶上鑄製,而且將溶液蒸發而形 成膜。此慘_雜物之固體含量—較佳爲控制於183 3 5%之範圍 。滾筒或帶之表面較佳爲事先拋光成鏡面。此鑄製法之鑄 製及乾燥步驟敘述於美國專利第2,336,310、2,367,603、 2,492,078 、 2,492,977 、 2,492,978 、 2,607,704 、 2,739,069 、2,739,070號、英國專利第640,731、736,892號、日本專 利公告第45(1970)-4554、49(1974)-5614號、曰本專利臨 時公告第 60(1985)-176834 、 60(1985)-203430 ' 與 62( 1 9 8 7)- 1 1 5 03 5 號。 滾筒或帶之表面溫度較佳爲1 0 °C或更低。在鑄製於滾 筒或帶上後’將摻雜物吹風2秒或更久以乾燥。然後剝除 形成之膜,及以溫度由1〇〇。(:連續地變成160 °C之熱風吹風 以將殘留之溶劑蒸發。此步驟敘述於日本專利臨時公告第 5 ( 1 993 )- 1 7 844號。此步驟可縮短完成冷卻至剝除之步驟所 花之時間。爲了實行此步驟,鑄製之摻雜物必須在滚筒或 帶之表面溫度膠凝。 可共同地鑄製二或更多種纖維素乙酸酯溶液(塗液) 而形成二或更多層。例如,將二或更多個出口沿撐體之行 進方向間隔配置,及鑄製來自各出口之各纖維素乙酸酯溶 -22- 1354822 液而形成分層膜(日本專利臨時公告第61(1986)-158414、 1 (1 989)- 1224 19、與 1 1 ( 1 999)- 1 9828 5 號)。或者,可鑄製 來自兩個出口之纖維素乙酸酯溶液而形成膜(日本專利公 告第60( 1 985)-27562號、日本專利臨時公告第6 1 ( 1 986)-94724、61(1986)-947245、61(1986)-104813、61(1986)-158413 、與6( 1 994)-1 34933號)。此外,高黏性纖維素乙酸酯溶 ''液"之流動可以其m之-流-動包菌-ϊτ形-成分-層-流菌而i 可同時擠壓分層流動中之高-與低-黏性溶液而製造膜(曰 本專利臨時公告第56(1981)-162617號)。 此外,曰本專利公告第44(1969)-20235號揭示另一種 膜製備。在揭示之製程中,在撐體上鑄製來自一個出口之 纖維素乙酸酯溶液而形成膜。在自撐體剝除後,將形成之 薄膜顛倒且再度置於撐體上。在如此出現之表面(已接觸 撐體)上鑄製來自另一個出口之另一種纖維素乙酸酯溶液 而形成膜。 多種纖維素乙酸酯溶液可彼此相同或不同。各纖維素 乙酸酯層之功能可由自各出口擠壓之各對應溶液產生。 形成其他功能層(例如,黏著層、染料層、抗靜電層 、防暈層、UV吸收層、偏光層)之塗料溶液可同時隨纖維 素乙酸酯溶液擠壓。 在習知單層製法中’必須擠壓具有高濃度及高黏度之 纖維素乙酸酯溶液使得所得膜可具有目標之厚度。在此情 开夕’纖維素乙酸酯ί谷液經常不穩定’使固體內容物沈積而 造成困擾及損害平面表面。爲了避免此問題,將多種濃縮 -23- 1354822 纖維素乙酸酯溶液同時自出口擠壓至撐體上。如此製備之 厚膜具有優良之平面表面。此外,由於使用濃縮溶液,此 膜易於乾燥而改良生產力(特別是製造速度)。 在纖維素乙酸酯溶液中,可加入塑性劑以強化所得膜 之機械強度或縮短乾燥時間。塑性劑爲,例如,磷酸酯或 羧酸酯。磷酸酯之實例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與磷酸酯三甲 苯氧酯(TCP)。羧酸酯之典型實例^爲酸酯與檸檬酸酯》 酸酯之實例包括 酸二甲酯(DMP)、 酸二乙酯(DEP)、 酸二丁酯(DBP)、 酸二辛酯(DOP)、 酸二苯酯(DPP)、與 酸二乙基己酯(DEHP)。檸檬酸酯之實例包括鄰乙醯基檸 檬酸三乙酯(OACTE)與鄰乙醯基檸檬酸三丁酯(OACTB)。此 外,可使用油酸丁酯、蓖麻油酸甲基乙醯酯、癸二酸二丁 酯、與各種偏苯三甲酸酯。磷酸酯(DMP、DEP' DBP、DOP 、DPP、DEHP)塑性劑較佳。特佳爲DEP與DPP。 以纖維素酯之量計,塑性劑之含量較佳爲〇. 1至25重 量%之範圍,更佳爲1至20重量%之範圍,而且最佳爲3 至1 5重量%之範圍。 此外,可將退化抑制劑(例如,氧化抑制劑、過氧化 物分解劑、自由基抑制劑、金屬鈍化劑、氧淸除劑、胺) 加入纖維素乙酸酯膜。退化抑制劑敘述於日本專利臨時公 告第 3( 1 99 1 )-1 9920 1 ' 5 ( 1 99 3)- 1 907 073 ' 5( 1 993)- 1 94789 ' 5( 1 993)-27 1 471、與 6(1 994)-1 07854 號。以摻雜劑之量計 ,退化抑制劑之含量較佳爲〇 · 〇 1至1重量%之範圍’更佳 爲0 · 0 1至0.2重量%之範圍。如果此含量低於0 · 0 1重量% -24- 1354822 ,則退化抑制劑產生極小之作用。如果其超過1重量%,則 此抑制劑經常滴出(流出)而出現膜表面上。特佳之退化 抑制劑爲丁基化羥基苯(BHT)與三%胺(TBA)。 作爲第一透明保護膜之纖維素乙酸酯膜具有光學各向 異性。至於第二保護膜,可使用光學各向同性纖維素乙酸 酯膜。 一二或更多層光學各向異性纖維素乙酸酯膜可甩·於液晶 顯示器。例如,除了本發明之偏光板(觀看側偏光板), 光學各向異性纖維素乙酸酯膜可用於背光側偏光板。 以上之「作爲第一透明保護膜之纖維素乙酸酯膜具有 光學各向異性」表示此膜具有各爲20至70奈米與1〇〇至500 奈米範圍之Re與Rth阻滯値。 在兩層光學各向異性纖維素乙酸酯膜用於液晶顯示器 之情形,一層膜較佳爲具有各爲20至70奈米與100至250 奈米範圍之Re與Rth阻滯値。 另一方面,在一層光學各向異性纖維素乙酸酯膜用於 顯示器之情形,其較佳爲具有各爲40至150奈米與200至 5 00奈米範圍之Re與Rth阻滯値。 纖維素乙酸酯膜之雙折射率(Δη: nx-ny)較佳爲0.001 至0.002之範圍,及沿膜厚度{(nX + ny)/2-nz}較佳爲0.001 至0.04之範圍。 光學各向異性纖維素乙酸酯膜係藉由加入阻滯增加劑 及/或藉由調整製造條件(特別是拉伸條件)而控制其光學 各向異性製備。 1354822 此阻滞增加劑較佳爲具至少兩個芳環之芳族化合物。 以1 00重量份之纖維素乙酸酯計,此阻滯增加劑係以較佳 爲0.01至20重量份,更佳爲0.05至15重量份,最佳爲01 至10重量份之量使用。二或更多種芳族化合物可組合使用 〇 芳族化合物中之芳環可爲芳族烴環或芳族雜環。此阻 滯增加劑之分子量較爲3 0 0至8 0 0之範圍。 阻滯增加劑敘述於日本專利臨時公告第2000-1 U914、 2000-275434' 2001-166144號、及 PCT 公告第 00/02619 號 〇 在藉拉伸控制阻滯之情形,拉伸比例較佳爲3至1 00% 之範圍。 拉伸可藉張力機進行。在拉伸製程中,將鑄製形成之 膜剝除且立即以張力機拉伸以控制阻滯。在拉伸後期,較 佳爲將膜保持接近玻璃轉移溫度且窄化以與剝除速度均衡 ,使得慢軸角度之標準差小。 膜可在輥間縱向地拉伸。在此情形,如果輥間之距離 變寬,則慢軸之標準差降低。 纖維素乙酸酯膜較佳爲接受表面處理。表面處理之實 例包括電暈放電處理、輝光放電處理、火焰處理、酸處理 '鹼處理、及紫外線(UV)處理。 此外,爲了代替或除了表面處理,亦可提供底塗層( 敘述於日本專利臨時公告第7 ( 1 995 )-3 3 3 43 3號)。 表面處理較佳爲在高於膜之Tg (玻璃轉移溫度)之溫 - 2 6 - 1354822 度進行,以改良膜之平面表面。其不高於150°C。 接受表面處理之膜之表面能量較佳爲小於55毫牛頓/米 ,更佳爲60至75毫牛頓/米之範圍。 表面能量可藉接觸角法、濕加熱法、或吸附法測量。 這些方法敘述於”The bas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wetting (以日文撰寫)”,Realize Co.,Ltd.出版,1981接觸角 _一 一法東隹在—此— 法—中—τ |兩良有―已缸衷面—能—量—之1容液滴在-膜上。測量各滴之接觸角,及由測量之接觸角計算膜之表 面能量。接觸角定義爲膜表面與滴表面在交叉點之正切間 之角度(包括滴)。 纖維素乙酸酯膜較佳爲接受酸或鹼(即皂化)處理, 以強化對偏光板之黏附性。 特佳爲實行鹼處理。 至於鹼處理,較佳爲循環地進行將膜表面浸於鹼溶液 中,以酸溶液中和,以水淸洗,及乾燥之步驟。 鹼溶液之實例包括K0 Η與NaOH之水溶液。羥離子之 當量濃度較佳爲0.1至3.0 N之範圍,更佳爲0.5至2.0 N 之範圍。溶液溫度較佳爲室溫至9 0°C之範圍,更佳爲40至 70°C之範圍。 考量生產力,可將鹼溶液塗佈於膜表面上而非浸漬。 在此情形,在塗佈鹼溶液以將膜表面皂化後,以水淸洗膜 以去除溶液。至於塗料溶液之溶劑,考量潤濕力,醇(例 如,異丙醇、正丁醇、甲醇、乙醇)較佳。可加入溶解鹼 之助劑(例如,水、丙二醇、乙二醇)。 -27- 1354822 偏光板之生產力受作爲透明保護膜之纖維素乙酸酯膜 之水分滲透力影響。偏光薄膜與保護膜通常以水性黏著劑 層壓,其隨黏著劑溶劑擴散至保護膜中而逐漸乾燥。如果 膜具有高水分滲透力,則溶劑快速地乾燥使得生產力改良 。然而’如果滲透力太高,則空氣中之水分進入偏光薄膜 中’而在某些條件下(例如,在潮濕條件下)使用液晶顯 示器時損害偏光力。— — 纖維素乙酸酯膜之水分滲透力較佳爲100至1,000克/ 平方米·24小時’更佳爲300至700克/平方米.24小時之範 圍。 (光擴散層) 如第1與2圖所示,光擴散層較佳爲包括透明樹脂與 分散於其中之兩種透明細粒。例如,使用交聯聚苯乙烯顆 粒(平均粒度:3 · 6微米,折射率:1.6 1 )作爲第一透明細 粒,及使用矽石細粒(平均粒度:1 .0微米,折射率:1 .5 1 )作爲第二透明細粒。 層之光擴散功能係因透明樹脂與力粒間之折射率差而 產生。折射率差較佳爲0.02至0.15,更佳爲0.03至0.13 ,最佳爲0.04至0.10之範圍。 第一細粒(相對大顆粒)較佳爲具有其中峰(型)位 於2.5至5.0微米範圍之大小分布。第二顆粒(相對小顆粒 )較佳爲具有其中峰(型)位於〇.5至2.0微米範圍之大小 分布。顆粒之較佳大小分布可易於藉由混合兩種具不同型 度之顆粒而得。 1354822 第二透明細粒(相對小顆粒)有助於光散 分布。爲了改良影像品質(以改良向下視角) 擴散某些程度爲必要的。事實上,擴散越多光 越大。然而,爲了使前方見到之影像具有足以 像品質之亮度,使透光度儘量高爲必要的。如 之型位於〇 . 5微米或更大,則降低向後散射之 亮度i另一方面’飞卩果型在2.0微米或更小, 足以改良視角。在第二透明細粒之大小分布中 爲位於0.6至1.8微米之範圍,最佳爲〇.7至】 圍。 第一透明紐粒(相對大顆粒)有助於最適 爲了改良影像品質,散射顯示螢幕表面上之入 止螢幕反射周圍景象亦爲重要的。因此,控制 大小分布使得此型可位於2.0至5.0微米。 .表面具有之霧度越小,則影像模糊越爲降 示器產生越明確之影像。然而,如果霧度太低 面反射周圍景象,而且在螢幕上觀察到其他之 爍)。相反地,如果霧度太高,則顯示影像白 表面上之霧度(hs)較佳爲〇·5至30之範圍,更 之範圍,最佳爲7至15之範圍。 爲了控制表面上之霧度,較佳爲藉第一透 對大顆粒)將樹脂層表面適當地粗化。霧度可 7105 藉測量設備(HR-100, Murakami Shiki Kenkyujo Co·,Ltd.)測定。 射之最適角 ,將入射光 則視角改良 確保較佳影 果大小分布 光量以保持 則光散射而 ,此型更佳 [.6微米之範 表面散射。 射光因而防 第一細粒之 低,因而顯 ,則螢幕表 眩光點(閃 化。因此, 佳爲7至5 0 明細粒(相 依照JIS-K-sai Gij utsu- -29- 1354822 如果第一顆粒之大小爲2 · 〇微米或更小,則粗度太小使 螢幕表面無法散射光而不足以防止周圍景象之反射。如果 此大小爲0.5微米或更大,則表面具有足以防止周圍景象 反射之表面,但是顯示之影像明顯地白化而損害影像品質 。因此,在第一透明細粒之大小分布中,此型較佳爲位於2.2 至4.7微米之範圍,更佳爲2.4至4.5微米之範圍》 —如上所述,關於細粒之—大小,型度比平均(平-均値)- 大小更爲重要。在本說明書中,名詞「型度」表示在將顆 粒依照大小(按0.1微米)時最多數量之顆粒所屬之大小 f 。在以下(及實例),細粒之「大小」表示型度。 此表面具有較佳爲1.2微米或更小,更佳爲0.8微米或 更小,最佳爲0.5微米或更小之平均表面粗度(Ra)。 光擴散層之霧度,特別是內霧度(其主要助於穿透光 之擴散),與視角之改良密切地相關。
提供於偏光板觀看側表面上之光擴散層使自背光發射 之光擴散,因而改良視角特性。如果光過度擴散,則向後 散射之光量增加,因而前方見到之影像亮度降低。此外, 影像之鮮明度亦受損。因此,內霧度較佳爲3 0至8 0 %,更 佳爲3 5至7 0 %,最佳爲4 0至6 0 %之範圍。 有一些提高內霧度之方法。例如,可增加具〇·5至1.5 微米大小之顆粒之含量,或可將層增厚。使用具較大折射 率之顆粒亦爲有效的。 除了內霧度,較佳爲控制表面粗度而得到可淸楚地見 到顯示影像之適當表面霧化。內及表面霧化共同地產生較 -30- 1354822 佳爲4〇至90 %之範圍’更佳爲45至80 %之範圍,最佳爲50 至7 0 %之範圍之總霧度。 至於透明細粒,塑膠球粒較佳。塑膠球粒較佳爲由具 高透明度之材料製成,而且此材料與透明樹脂間之折射率 差較佳爲在上述範圍內。 球粒用材料之實例包括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折射率 :1 · 5 5 7 、三聚氰胺樹脂(折射率:· 1 · 5 7 )交聯丙烯酸樹 脂(折射率:丨.49 )、聚碳酸酯(折射率:1.57 )、聚苯乙 烯(折射率:1 .60 )、交聯聚苯乙烯樹脂(折射率:1.61 ) 、及聚氯乙烯(折射率:1.60)。 至於透明顆粒’可使用無機細粒。無機細粒之實例包 括矽石球粒(折射率:1.44 )及氧化鋁球粒(折射率:1.63 )。 透明細粒之量較佳爲每1 0 0重量份透明樹脂爲5至3 0 重量份之範圍。 此細粒易在樹脂組成物(透明樹脂)中沈降。爲了防 止之,可加入無機塡料(例如,矽石)。然而,無機塡料 經常損害層之透明性。因此,爲了不降低透明性,以透明 樹脂之量計,由具0.5微米或更小之大小之粒組成之無機 塡料較佳爲以少於0.1重量%之量使用。 至於用於光擴散層之透明樹脂,較佳爲使用以紫外線 或電子束硬化之樹脂。亦可使用熱固性樹脂。此樹脂可含· 熱塑性樹脂及溶劑。 此透明樹脂具有較佳爲1.50至2.00,更佳爲1.57至1.9〇 -31- 1354822 ,最佳爲1.64至1.80之折射率。 此透明樹脂較佳爲包括具飽和烴或多醚主鏈之聚合物 黏合劑。主鏈更佳爲烴,及聚合物較佳爲交聯。具飽和烴 主鏈之聚合物較佳爲經聚合反應由乙烯不飽和單體製備。 爲了製備交聯聚合物,較佳爲使用具二或更多種乙烯不飽 和基之單體。具二或更多種乙烯不飽和基之單體之實例包 括多羥基度與_(甲基)丙烯酸之酯厂例如,乙二醇二飞甲 基)丙烯酸酯、1,4-二氯己烷二丙烯酸酯、異戊四醇四(甲 基)丙烯酸酯、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 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 酸酯' 二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異戊四醇五( 甲基)丙烯酸酯、二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3,5-環己烷三醇三甲基丙烯酸酯、聚胺甲酸酯聚丙烯酸酯、聚 酯聚丙烯酸酯)、乙烯基苯與其衍生物(例如,1,4-二乙烯 基苯、4-乙烯基苯甲酸-2_丙烯醯基醚-酯、l,4-二乙烯基環 己酮)、乙烯基亞楓(例如,二乙烯基亞碾)、丙烯醯胺 (例如’亞甲基貳丙烯醯胺)、與甲基丙烯醯胺。就層之 硬度及抗刮性而言,具五或更多個官能基之丙烯酸酯較佳 。二異戊四醇五丙烯酸酯與二異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之混合 物爲市售且特隹地使用。 這些具乙烯不飽和基之單體與各種聚合引發劑及添加 劑溶於溶劑中。將如此製備之溶液(塗料溶液)塗佈於撐 體上’乾燥,及藉游離放射線或熱聚合而硬化。 爲了代替或除了具二或更多種乙烯不飽和基之單體, -32- 1354822 可將父聯基引入欲交聯之黏合劑中。交聯基之實例包括異 氰酸基、環氧基、吖啶基 '噚唑啉基、醛基、羰基、肼基 、殘基 '羥甲基、及活性亞甲基β此外,此交聯結構亦可 藉如乙烯基磺酸、酸酐、氰基丙烯酸酯衍生物、三聚氰胺 、醒化經甲基、酯、胺甲酸酯、及金屬烷氧化物(如四甲 氧基矽烷)之單體得到。此外,此黏合劑可因某些單體( 如嵌段異氰酸基)之分解而交聯。至於交聯基,不僅-立即 誘發交聯反應之基’亦可使用分解造成反應之基。可應用 具交聯基之黏合劑且藉由加熱交聯β 除了以上聚合物’透明樹脂黏合劑可包括具高折射率 之共聚物或單體及/或具高折射率之超細金屬氧化物顆粒。 具高折射率之單體之實例包括硫化貳(4_甲基丙烯醯基 硫苯基)、乙烯萘、及4-甲基丙烯氧基苯基-4’-甲氧基苯 基硫醚。 超細顆粒之大小較佳爲100奈米或更小,更佳爲50奈 米或更小。具高折射率之金屬氧化物較佳爲至少一種選自 锆、鈦、鋁、銦、鋅、錫、與銻之金屬之氧化物。金屬氧 化物之實例包括 Zr02、Ti02、Al203、ln203、ZnO、Sn02、 Sb203、與ΙΤΟ。其中Zr02特佳。以透明樹脂總重量計,超 細顆粒之量較佳爲10至90重量%之範圍,更佳爲20至80 重量%之範圍》 光擴散層較佳爲經塗覆製程形成於纖維素乙酸酯膜上 。通常將塗料溶液直接塗佈於纖維素乙酸酯之第二透明保 護膜上,而形成擴散層。或者,事先在另一層纖維素乙酸 -33- 1354822 酯膜上形成此層,然後將其層壓於第二保護膜上。 在纖維素乙酸酯膜上形成光擴散層之情形,特佳爲在 塗料溶液中使用混合溶劑。此混合溶劑較佳爲包括溶解纖 維素乙酸酯之溶劑與不溶解纖維素乙酸酯之其他溶劑。較 佳爲’不溶解纖維素乙酸酯之溶劑(或至少一種溶劑)具 有高於溶解纖維素乙酸酯之溶劑(或至少一種溶劑)之沸 !。不溶溶劑之拂點(如_果含二或更多種不溶溶劑則爲最 高沸點)較佳爲比溶解溶劑之沸點(如果含二或更多種溶 解溶劑則爲最低沸點)高30°C或更多,最佳爲50°C或更多 f
溶解纖維素乙酸酯之溶劑之實例包括具2至12個碳原 子之醚(例如’二丁醚、二甲氧基甲烷、二甲氧基乙烷、 二乙氧基乙烷、環氧丙烷、1,4-二噚烷、1,3·二噚烷、l,3,5-三噚烷、四氫呋喃、甲苯氧、苯基乙基醚)、具3至12個 碳原子之酮(例如,丙酮、甲乙酮、二乙酮、二丙酮、二 異丁酮、環戊酮、環己酮、甲基環己酮)、具〖至12個碳 原子之酯(例如’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正戊酯、乙 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乙酸正戊酯、□_ 丁內酯)、具二或更多種官能基之有機溶劑(例如,2-甲 氧基乙酸甲酯、2-乙氧基乙酸甲酯、2_乙氧基乙酸乙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2 -甲氧基乙醇、2 -丙氧基乙醇、2 -丁氧基 乙醇、1,2-二乙醯氧基丙酮、乙醯基丙酮、二丙酮醇、乙醯 乙酸甲酯、乙醯乙酸乙酯)。二或更多種溶劑可組合使用 1354822 不溶解纖維素乙酸酯之溶劑之實例包括醇(例如,甲 醇' 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第三丁醇、 1-戊醇、2 -甲基-2-丁醇、環己醇)、酯(例如,乙酸異丁 酯)、及酮(例如,甲基異丁基酮、2·辛酮、2-戊酮、2-己 酮、2_庚酮、3-戊酮、3-庚酮、與4-庚酮)。二或更多種 溶劑可組合使用。 -溶解纖維素乙酸酯之溶劑總量( A) lf不1溶解之Ί容劑(ΊΒ)之 重量比例(A/B)較佳爲5/95至50/5 0之範圍,更佳爲10/90 至4 0/60之範圍,最佳爲15/85至30/70之範圍。 在形成光擴散層時,塗佈塗料溶液且藉電子束或紫外 線之照射硬化。 在電子束照射中,可使用自電子加速器發射之電子束 。此電子束具有50至1,000汗電子伏特之範圍,較佳爲1〇 至300仟電子伏特之範圔之能量。電子加速器之實例包括 Cockcroft-Walton 加速器 ' Van de Graaff 加速器、共振轉 變加速告?、絕緣核•轉變加速、線性加速器、d i n a m i t r ο η 、與無線電頻率加速器。在紫外線照射中,可使用各種光 源’如超高壓汞燈、高壓汞燈、低高壓汞燈、碳弧燈、氙 弧燈、與金屬鹵化物弧燈。 光擴散層之厚度較佳爲0.5至50微米,更佳爲1至20 微米’進一步較佳爲2至10微米,最佳爲3至7微米之範 圍。 (低折射率層) 低折射率層可提供於光擴散層上作爲上表面層,以使 -35- 1354822 偏光板產生抗反射功能。 低折射率層具有1.35至1.45範圍之折射率。 低折射率層之折射率較佳爲滿足下式: (mA/4)x 0.7 < η, X d , <(m λ/4) X 1.3 其中m爲正奇數(通常爲1) ,η,爲低折射率層之折射率 ,d,爲低折射率層之厚度(奈米),及λ爲450至650奈 一米之區域之可見光波長》 — _ 在折射率(ηι)滿足上式時,在以上之波長區域中可發現 滿足上式之特定正奇數(m)(通常爲1)。 低折射率層較佳爲由含氟樹脂製成。詳言之,其係藉 由硬化熱固性或游離放射線固化性可交聯含氟化合物製備 。硬化之含氟樹脂具有較佳爲0.03至0. 1 5範圍之動磨擦係 數,而且與水產生較佳爲90°至120°之範圍之接觸角。 可交聯含氟化合物之實例包括含全氟烷基矽烷化合物 (例如,(十七氟-1,1,2,2-十四碳基)三乙氧基矽烷)、及 衍生自含氟單體與引入交聯基之單體之含氟共聚物。 含氟單體之實例包括氟烯烴(例如,氟乙烯、氟亞乙 烯、四氟乙烯、六氟乙烯、六氟丙烯 '全氟-2,2-二甲基-1,3-二嗜哩)、部份或完全氟化(甲基)丙烯酸烷酯衍生物( 例如 ’ Biscoat6FM [商標名,〇saka Organic Chemicals Co., Ltd·]、M-2020 [商標名,Daikin Co., Ltd.])、及部份或完 全氟化乙烯醚。 引入交聯基之單體之實例包括具交聯基之(甲基)丙 稀酸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及具羧基 一 3 6 - 1354822 、羥基、胺基、或磺酸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例如 ,(甲基)丙烯酸、羥甲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 丙烯酸羥烷酯、丙烯酸烯丙酯)。在將具羧基、羥基'胺 基、或磺酸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共聚合後,可以如 日本專利臨時公告第10(1998)-25388與10(1998)-147739 號所述之方式形成交聯結構。 如词衍生自含氟單體與引X交聯基之單體之共聚物; 亦可使用衍生自這些單體與其他單體之共聚物。 以上單體以外之可用單體並未特別地限制。其實例包 括烯烴(例如,乙烯、丙烯、異戊二烯 '氯乙烯、氯亞乙 烯)、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 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 酸酯)、苯乙烯與其衍生物(例如,二乙烯基苯、乙烯基 甲苯、α -甲基苯乙烯)、乙烯醚(例如,甲基乙烯醚)、 乙烯酯(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桂皮酸乙烯酯 )、丙烯醯胺(例如,N-第三丁基丙烯醯胺、N-環己基丙 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衍生物、及丙烯腈衍生物。 在含氟樹脂中,較佳爲分散超細氧化矽顆粒以使層硬 而抗刮。顆粒之平均大小較佳爲〇. 1微米或更小,更佳爲 0.001至0.05微米之範圍。 至於超細氧化矽顆粒’可將市售矽膠直接加入用於形 成低折射率層之塗料溶液。或者,可將各種市售矽石粉分 散於有機溶劑中而製備加入塗料溶液中之氧化矽分散液。 -37- 1354822 (由液晶化合物形成之光學各向異性層) OCB模式用偏光板包括由液晶化合物形成之光學各向 異性層。 此液晶化合物包括棒狀液晶化合物與碟狀化合物。此 化合物可爲聚合物液晶化合物。此外,亦可使用其中聚合 或交聯低分子量液晶分子’因而不再表現如液晶之聚合物 棒狀液晶化合物之實例包括甲亞胺、氧化偶氮、氰聯 苯、氰苯酯、苯甲酸酯 '環己烷羧酸苯酯、氰苯基環己烷 f 、經氰基取代苯基嘧啶 '經烷氧基取代苯基嘧啶、苯基二 噚烷、二苯乙炔、與烯基環己基苯甲腈。此棒狀液晶化合 物中亦包括金屬錯合物。此外,亦可使用其中重複單位包 括棒狀液晶部份之液晶聚合物作爲棒狀液晶化合物。換言 之,此棒狀液晶化合物可組合(液晶)聚合物。
棒狀液晶化合物之敘述可發現於”Kagaku-Sosetsu, Ekisho no Kageku”(以日文撰寫),第 22 卷(1994),第 4 ' 7 與 11 章;” Ekisho Devise Handbook”(以日文撰寫), 第3章;及日本專利公告第2000-304932號》 特佳爲使用碟狀液晶化合物。 碟狀液晶化合物之實例包括苯衍生物,其敘述於C. Destrade 等人之 Mol. Cryst.第 71 卷,第 111 頁,(1981); 參節并苯衍生物,其敘述於C. Destrade等人之Mol Cryst. 第 122 卷,第 141 頁(1985),Physics lett. A,第 78 卷,第 82頁,( 1 990);環己烷衍生物,其敘述於B. Kohn等人之 -38- 1354822
Angew. Chem.第96卷,第70頁,( 1 984);及氮冠型 乙炔型巨環化合物,其敘述於M. Lehn等人之J. Commun.第 1794 頁,(1985),與 J. Zhang 等人之 J. Am. Soc.第116卷,第26 5 5頁,(1 994)。以上之碟狀液 物通常具有其中碟狀結構單位位於中央作爲母核, 其他直鏈基(如烷基、烷氧基、與經取代!%氧基) 1代之結構。然而,可使_用任何 >化合物作爲碟狀液 物,只要其具有負單軸性質及定向性質。 由碟狀液晶化合物形成之所得光學各向異性層 液晶化合物之分子》例如,藉熱或光將一些具反應 低分子量碟狀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不再表現如 聚合物。此聚合物亦可用於本發明。碟狀液晶化合 佳實例敘述於日本專利臨時公告第8(1996)-50206號 光學各向異性層較佳爲由碟狀液晶化合物形成 液晶化合物之分子較佳爲具有依照層深度方向自纖 酸酯膜面傾斜不同角度之碟狀平面(即,此分子較 混合排列定向)。 上述碟狀平面之角度(傾斜角)通常隨距光學 性層底部(即’距纖維素乙酸酯膜表面)之深度方 增加而增加或減小。此傾斜角較佳爲隨距離增加而 此外’此傾斜角之變化例包括連續增加、連續減小 增加、斷續減小、含連續增加與減小之變化、及含 減小之斷續變化。斷續變化含在層之厚度方向途中 不變之區域。此傾斜角較佳爲在層中完全地增加或 或苯基 Chem. Chem . 晶化合 而且經 徑向地 晶化合 不需含 性基之 液晶之 物之較 〇 。碟狀 維素乙 佳爲以 各向異 向距離 增加。 、斷續 增加或 傾斜角 減小, 1354822 即使是其在此途中不變之區域。此傾斜角更佳爲完全地增 加,而且特佳爲連續地增加。
此光學各向異性層通常可藉以下步驟製備:以碟狀液晶 化合物與添加劑(例如,可聚合單體、光聚合引發劑)溶 於溶劑中之溶液塗覆定向層,乾燥,加熱至形成碟狀向列 相之溫度’及保持定向條件(碟狀向列相)而冷卻。此定 相較佳爲藉聚合(例如,TJV光照射)固定。由猫狀向-列相 至固相之轉移溫度較佳爲70至300 °c,特別是70至170 °c 之溫度。
纖維素乙駿酯膜側上之碟狀平面之傾斜角通常可藉由 選擇定向層之碟狀化合物或材料,或藉由選擇磨擦處理之 方法而控制。另一方面,爲了控制表面側(空氣側)上之 碟狀平面之傾斜角而適當地選擇碟狀化合物或與碟狀化合 物一起使用之添加劑(例如,塑性劑、表面活性劑、可聚 合單體、或聚合物)。此外,傾斜角之變化程度亦可藉以 上之選擇而控制。如塑性劑、表面活性劑、及可聚合單體 之添加劑較佳爲與碟狀化合物相容。其可產生傾斜角之變 化,但是較佳爲不抑制碟狀化合物分子排列。 可聚合單體之貫例包括具聚合乙稀基、乙烯氧基、丙 烯醯基、或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此可聚合單體較佳 爲具有多個官能基之丙烯酸酯。官能基之數量較佳爲三或 更多個’更佳爲四或更多個’最佳爲六個。具六個官能基 之丙烯酸酯之特佳實例爲二異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可混合 二或更多種具不同官能基數量之單體而組合使用。 -40- 1354822 以碟狀化合物之量計,可聚合單體較佳爲以1至50重 量%’特別是5至30重量%之量使用。 此光學各向異性層可含聚合物,其較佳爲與碟狀化合 物相容且亦較佳爲不抑制碟狀液晶分子排列。此聚合物可 產生傾斜角變化。至於此聚合物,較佳爲使用纖維素酯( 例如,纖維素乙酸酯、纖維素乙酸酯丙酸酯、羥丙基纖維 素、與纖維素乙酸酯丁酸酯)。以碟狀化合物之量計,1 聚合物較佳爲以1至10重量%,更佳爲〇·1至8.0重量%, 最佳爲0.1至5 · 0重量%之量使用。 (定向層) 液晶化合物之分子係以定向層排列。 此定向層較佳爲接受磨擦處理之交聯聚合物薄膜。更 佳爲’此定向層係由交聯之兩種聚合物製成。至於聚合物 ’不僅可使用原始可交聯之聚合物,亦可使用以交聯劑交 聯者。 具官能基之聚合物可藉光、熱或pH變化交聯而形成定 向層。或者,可使用高反應性交聯劑將交聯劑引入聚合物 中,以形成定向層。 爲了將聚合物交聯,將含可交聯聚合物與交聯劑(如 果需要)之塗料溶液塗佈於纖維素乙酸酯膜上,然後藉光 、熱或pH變化誘發交聯反應。然而,只要所得液晶顯示器 具有足夠之耐久性,可在以定向層塗覆膜之步驟至製造所 得顯示器之最終步驟之任何階段造成此反應。 考量定向層上光學各向異性層中液晶分子之定向,較 -4 1- 1354822 佳爲在液晶分子對齊後後造成交聯反應。在纖維素乙酸酯 膜上塗佈含聚合物與交聯劑之塗料溶液且加熱乾燥而形成 定向層之情形,交聯反應通常在將溶液加熱及乾燥時同時 進行。(如果加熱溫度低,則此反應進一步在將液晶化合 物加熱至形成液晶相以形成光學各向異性層之溫度時進行 。)在經塗佈及乾燥層接受磨擦處理以形成定向層後,將 另一嘗含液晶化合物之塗料溶液+塗佈且加熱至高於开f成液 晶相之溫度。將定向層上之加熱溶液冷卻而製備光學各向 異性層。 定向層用聚合物之實例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 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苯乙烯、聚順丁烯二醯亞胺、明 膠、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聚(N-羥甲基丙烯醯胺) 、聚乙烯基甲苯、氯磺醯化聚乙烯、硝基纖維素、聚氯乙 烯、氯化聚烯烴、聚酯(例如,聚碳酸酯)、聚醯亞胺、 聚乙酸乙烯酯、羧甲基纖維素、聚乙烯、與聚丙烯。亦可 使用其共聚物。共聚物之實例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共聚 物、苯乙烯/順丁烯二醯亞胺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 聚物、乙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與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 物。可使用矽烷偶合劑。較佳實例爲水溶性聚合物,如聚 (N-羥甲基丙烯醯胺)、羧甲基纖維素、明膠、聚乙烯醇 、與改性聚乙烯醇。明膠、聚乙烯醇、與改性聚乙烯醇更 佳’而且聚乙烯醇與改性聚乙烯醇特佳。 最佳爲使用兩種具有不同聚合程度之聚乙烯醇或改性 聚乙烯醇。 -42- 1354822 聚乙烯醇之皂化程度較佳爲70至100%,更佳爲80至 100 %,更佳爲85至95 %之範圍。聚合程度較佳爲100至3,000 之範圍。改性聚乙烯醇之實例包括藉共聚(引入改性基: COONa、Si(OH)3、N(CH3)3-C1、C9H19COO、S03Na、CI2H25 等)、藉鏈轉移(引入改性基:COONa、SH、或3<:|21125等 )、及藉嵌段聚合(引入改性基:COOH、CONH2、COOR ; 、C6H )改性之聚乙烯醇。 — 一 關於改性聚乙烯醇,日本專利臨時公告第 8(1996)-338913號詳述其合成、可見光吸收光譜之測量、及測定所 f 引入改性基之比例之方法。 具有8 5至9 5 %之皂化程度之未或經烷硫基改性聚乙烯 醇特佳。
交聯劑之實例包括醛(例如,甲醛、乙二醛、戊二醛 )、N -羥甲基化合物(例如,二羥甲基脲、羥甲基二甲基 乙內醯脲)、二曙烷衍生物(例如,2,3 -二羥基二曙烷)、 在殘基活化時作用之化合物(例如,碳鐵、2 -萘擴酸酯、1,1_ 貳吡咯啶基-1-氯吡啶、1-嗎啉基羰基- 3-(磺醯基胺基甲基 ))、活性乙烯基化合物(例如,1,3,5-三丙烯醯基六氫-s-三哄、貳(乙烯基亞珮)甲烷、N,N,-亞甲基貳q-(乙嫌 基磺醯基)丙醯胺])、活性鹵素化合物(例如,2,4_二氯_ 6-羥基-s-三哄)、異噚唑、及二醛澱粉。二或更多種交聯 劑可組合使用。考量生產力,反應性酸較佳。特佳爲戊二 醛。 以聚合物之量計,交聯劑之量較佳爲小於5 0重量% , -43- 1354822 更佳爲0.1至20重量%,最佳爲0.5至15重量%之範圍β 以定向層之量計’殘留於定向層中之未反應交聯劑之量較 佳爲不超過1.0重量%,更佳爲不超過0.5重量%。 定向層可藉以下步驟形成:將含聚合物(與交聯劑)之 塗料溶液塗佈於纖維素乙酸酯膜上,加熱乾燥(及交聯) ,及接受磨擦處理。此塗料液體較佳爲由水與具消泡特性 之有機溶劑(例如τ甲醇)之混合溶劑_製備。在混合溶劑 中,水係以較隹爲1重量%或更高,更佳爲9重量%或更高 之量得到。 塗料液體之pH値較佳爲依照使用之交聯劑調整至最適 値。如果使用戊二醛作爲交聯劑,則pH較佳爲4.5至5.5 之範圍,更佳爲5.0。 至於塗覆法,可採用如旋塗、浸塗、簾塗、擠壓塗覆 、棒塗、與E-型塗覆之已知方法。E-型塗覆法特佳。 層之厚度較佳爲0.1至10微米之範圍。塗佈之層係在 較佳爲20至110 °C,更佳爲60至1〇〇 °C’最佳爲80至100 。(:之溫度乾燥。乾燥時間較佳爲1分鐘至3 6小時’更佳爲 5分鐘至30分鐘之範圍。 在聚合物層交聯後,層表面接受磨擦處理。磨擦處理 可以排列習知液晶顯示器之液晶分子廣泛採用之方式進行 。層表面係以紙、布(紗網、氈、耐綸、聚酯)或橡膠沿 特定方向磨擦而產生排列功能。層通常以其上提供具有相 同長度與厚度之纖維之布磨擦數次。 (偏光薄膜) -44- 1354822 偏光薄膜之實例包括碘偏光薄膜、多烯偏光薄膜、與 二色染料偏光薄膜。碘偏光薄膜與染料偏光薄膜通常由聚 乙烯醇膜製備。 安置偏光薄膜與纖維素乙酸酯膜使得膜之慢軸本質上 平行薄膜之穿透軸。 (液晶顯示器) 此偏疋板有利地用於0 CB模式>或V A—模式之液晶-顯示 OCB模式或VA模式之液晶顯示器包括兩個偏光板與提 供於其間之液晶晶胞。此液晶晶胞包括一對電極基材與置 於其間之液晶。本發明之偏光板係提供於觀看側(顯示螢 幕側)上而使用。安置偏光板使得其光擴散層可在顯示螢 幕側上。 在OCB (彎曲排列)模式之液晶晶胞中》在液晶晶胞 之上部與下部之棒狀液晶分子本質上逆向地(對稱地)排 列。因爲液晶分子之對稱排列,0 c B模式之液晶晶胞具有 自動光學補償功能。具〇CB模式之液晶晶胞之液晶顯示器 揭示於美國專利第4,583,825與5,410,422號。OCB模式之 液晶顯示器具有快速地反應之優點。 在VA模式之液晶晶胞中,在未施加電壓時,棒狀液晶 分子爲本質上垂直地排列。 V A模式之液晶晶胞包括一些型式: (1 ) 窄義V A模式之液晶晶胞(敘述於日本專利臨時 公告第2( 1 990)- 1 766255號),其中在未施加電 1354822 壓時,棒狀液晶分子爲本質上垂直地排列,及在 施加電壓時,分子爲本質上水平地排列: (2) MVA模式之液晶晶胞(敘述於SID97, Digest of tech. Papers, 28( 1 99 7),845 ),其中將 VA 模式 修改成多域型式以將視角放大之; (3) n-ASM模式之液晶晶胞(敘述於Nippon Ekisho - To ro nlc ar [日本液晶論壇"],Dijest of tech. Papers ( 1 99 8),58-59 ),其中在未施加電壓時,棒狀液 晶分子爲本質上垂直地排列,及在施加電壓時, 分子本質上以扭曲多域排列定向;及 (4) SURVAIVAL 模式之液晶晶胞(在 LCD International 98 中公開)。 本發明之偏光板在用於可產生彩色影像之液晶顯示器 時特別有效。產生彩色影像之液晶顯示器包括裝有濾色器 之液晶晶胞。此濾色器通常提供於液晶晶胞之觀看側玻璃 板上。 在液晶晶胞之顯示螢幕側上,濾色器係以基質或點圖 樣之形式提供。此濾色器可具有使各彩色部份之厚度設計 爲不同之不均勻厚度,以得到較佳之對比比例(參考資料 :日本專利臨時公告第60( 1 985)- 1 59 8 23號),因爲液晶顯 示器產生之影像之對比比例(亮度比例)視穿透光之波長 及液晶層之厚度而定。 驅動液晶之透明電極可提供於濾色器上。亦較佳爲在 彩色部份中提供黑光吸收區域(黑色基質)。在薄膜電晶 —4 6 _ 1354822 體之切換裝置提供於相對電極側上之情形,可提供黑色基 質以覆蓋此裝置。 黑色基質可由金屬(例如,鉻)或金屬化合物(例如 ,氧化鉻、氮化鉻)製成。此金屬基質可包括多層。黑色 基質之厚度控制爲使得透光率[log,。(入射光之量/穿透光 之量)]可爲2至3之範圍。黑色基質通常較佳爲具有0.06 至0.2微-米之厚度β 1色基質可-依照光蝕刻法或離ϋ法形 成。 在提供濾色器時,較佳爲首先形成綠色部份(其不均 勻性易由肉眼識別)。 濾色器中之各彩色部份係由含染料或顏料(較佳爲染 料)之聚合物基質形成。此聚合物基質可由含蛋白(例如 ,酪蛋白、膠、明膠)且其中加入二鉻酸鉀或二鉻酸銨之 水溶液之感光樹脂製備。此感光樹脂可包括丙烯酸酯樹脂 與光交聯劑。例如,此感光樹脂係藉轉盤塗佈而形成具預 定厚度之塗層。使塗層經光罩暴露於光,及顯影形成所需 凸像,然後以經乙酸酸化之水性染料著色。 爲了製備濾色器,可使用市售染料。紅色染料之實例 包括 Lanasn Red S-2GL (Sandoz Ltd.)、Irganol Red V L (Ciba-Geigy)、Kayanol Milling Red RS 與 Kayakalan Scarlet GL (Nippon Kayak u Co.,Ltd.)、及 Suminol Level Vinol 3GP (Sumitomo Chemical Co·,Ltd.)。綠色染料之實例包括 Diamilla Brilliant Green 6B (Mitsubishi Chemical Industries, Ltd.)、Iliganol Yellow 4GLS (Ciba-Geigy)、Sumifix Starx -47- 1354822
Blue B S 10 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Kayakalan Yellow GL143 (Nippon Kayaku Co., Ltd.)' Brilliant Indoblue (Hoechst)、及 S um i no i 1 Y e 11 o w M R ( S u m i t o m o C h e m i c al C o ·, Ltd.)。藍色染料之實例包括3〇1(^61〖6辻丨8 811^810^((:沁&-Geigy)' Kayanol Milling Cyanine G (Nippon Kayaku Co., Ltd.) 、及 Mitsui Acid Milling Sky Blue FSE (Mitsui Toatsu Chemicals,Inc.厂。可混合使用二或更多種·之染料(成爲二 成分系統染料)。爲了將濾色層染色,以1至3重量%之量 之乙酸將染料之0.5至2重量%水溶液酸化,而製備染料溶 液。此層較佳爲在50至70 °C之熱浴中加熱時染色。染色時 間較佳爲5至2 0分鐘之範圍。 [實例1] (作爲第一透明保護膜之纖維素乙酸酯膜之製備) 將以下組成物倒入混合槽中’及攪拌且加熱而溶解各 成分。如此製備纖維素乙酸酯溶液》 維素乙酸酯溶液 具60.9%之乙酸含量之纖維素乙酸酯 (棉毛) 80重量份 具60.8%之乙酸含量之纖維素乙酸酯 (棉毛) 20重量份 磷酸三苯酯 7.8重量份 磷酸聯苯基二苯酯 3.9重量份 二氯甲烷(第一溶劑) 3〇〇重量份 甲醇(第二溶劑) 45重量份 分別地將4重量份之具6〇· 9%之乙酸含量之纖維素乙酸 酯(棉毛)、2 5重量份以下之阻滯增加劑、〇. 5重量份之 1354822 矽石細粒(粒度:20奈米)、80重量份之二氯甲烷、與2〇 重量份之甲醇倒入另一個混合槽中,及攪拌且加熱而製備 阻滯增加劑溶液。 (阻滯增加劑)
將纖維素乙酸酯溶液(4 7 0重量份)與阻滯增加劑溶液 (30重量份)混合,而且完全地攪拌而製備摻雜物。以1〇〇 重量份之纖維素乙酸酯計,製備之摻雜物含6.2重量份之 阻滯增加劑。 藉帶鑄機在帶上將摻雜物鑄製。在帶上之摻雜物表面 溫度達到35 °C後,將摻雜物乾燥1分鐘。在殘留在所形成 摻雜物膜中之溶劑達到45重量%時,自帶剝除此膜。將膜 輸送至張力機拉伸區,在此以張力機在140 °C將其橫向地拉 伸28%。拉伸之膜然後在140t乾燥10分鐘,及進一步在 130°C乾燥20分鐘。如此製備含〇.3重量%之殘餘溶劑量之 纖維素乙酸酯膜(厚度:6 0微米)。 所製備纖維素乙酸酯膜之光學特性係藉橢圓儀(Μ-150, JASCO CORPORATION)在5 5 0奈米波長測量,因而發現Re 與Rth値各爲35奈米及175奈米。 -4 9 一 1354822 將所製備纖維素乙酸酯膜之表面塗覆5毫升/平方米之 1.5 N氫氧化鉀溶液(溶劑:水/異丙醇/丙二醇=14/86/15體 積%),在60°C保持1〇秒,以水淸洗而去除氫氧化鉀,及 乾燥。依照接觸角法測量如此處理之膜之表面能量,發現 爲60毫牛頓/米。 如此製造作爲第一透明保護膜之纖維素乙酸酯膜。 (定向層之形成) - ·- - 一 在第一透明保護膜之纖維素乙酸酯膜上,藉#16網棒塗 覆器以28毫升/平方米之量塗佈具以下之塗料溶液。將塗 佈之溶液以6G°C熱風乾燥60秒,然後進一步以90°C熱風乾 燥1 5 0秒。 然後使形成之層接受磨擦處理,其中磨擦方向爲對纖 維素乙酸酯膜縱向方向45。角,而形成定向層。 以下之改性聚乙烯醇 10重量份 水 371重量份 甲醇 119重量份 戊一醛(交聯劑) ______ 0.5重量份 (改性聚乙烯醇) —(CHg—CH)q7.8— —(CH2—CH)〇.2 0Η -(CH2—CH)i2.c
6〇 6h3 0-(CH2)4-〇-CO'_CH~CH2 (光學各向異性層之形成) 4 1 . 〇 1公斤以下之碟狀液晶 在102公斤之甲乙酮中溶解 -50- 1354822 化合物、4.06公斤之經環氧乙烷改性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 酸醋(V # 3 6 0,0 s a k a Ο r g a n i c C h e m i c a 1 C 〇 · L t d ·)、0.6 8 公斤 之纖維素乙酸酯 丁酸酯(CAB-551-0.2,Eastman Chemical)、 1.35公斤之光聚合引發劑(Irgacure 907, Ciba-Geigy)、與 0.45 公斤之感光劑(Kayacure DETX,Nippon Kayaku Co., Ltd.)而製備塗料溶液。將此塗料溶液藉#4網棒塗覆器塗佈 一於定向層上,然後在1 3 0X恆溫區加-熱2分鐘而將碟—狀化合 物之分子以混合排列定向。將此膜以自1 200瓦/公分之高 壓汞燈發射之UV光在l〇〇°C照射0.4秒,而將碟狀化合物 之分子聚合及固定如此形成光學各向異性層。 在550奈米測量如此形成之光學各向異性層之Re阻滯 値,發現爲42奈米。碟狀平面與纖維素乙酸酯膜表面間之 平均角度(傾斜角)發現爲3 0 ° 。 (碟狀液晶化合物)
R R:—°-C0—^ y—〇—(CH2)4-〇-C〇-CH=CH2 (作爲第二透明保護膜之纖維素乙酸酯膜之製備) 混合以下成分而製備作爲用於形成內與外(表面)層 之摻雜物之纖維素乙酸酯溶液。各溶液係依照冷卻溶解法 製備。詳言之,將成分混合而製備各混合物組成物,其然 -51- 1354822 後在室溫靜置3小時而形成不均質凝膠溶液。在-70 °C冷卻 6小時後,將凝膠溶液加熱至50。(:且攪拌而得各溶液。 纖維素乙酸酯溶液 內層 表面層 纖維素乙酸酯(乙酸含量:59.5%) 100重量份 100重量份 磷酸三苯酯 7.8重量份 7.8重量份 磷酸聯苯基二苯酯 2.0重量份 2.0重量份 乙酸甲酯 306重量份 327重量份 環己酮 122重量份 131重量份 甲醇 3 0.5重量份 32.7重量份 乙醇 3 0.5重量份 32.7重量份 矽石顆粒(平均粒度:20奈米) 1.0重量份 1.0重量份 使得到之外層用摻雜物在5 0 °C經濾紙(絕對過濾精確 度:0.00 2 5 毫米,FH025 PALL CORPORATION )過濾。使 得到之內層用摻雜物在5 0 °C經另一種濾紙(絕對過濾精確 度:0·01 毫米,#63 TO YO ROSHI KAISHA LTD.)過濾。 將摻雜物自三層共鑄製模共同地鑄製於金屬撐體上, 使得內層用模與外層用模夾雜,而且亦使得內與外層之乾 厚各爲48微米與6微米。在撐體上於70°C逐步乾燥3分鐘 及在1 40°C乾燥5分鐘後,自撐體剝除形成之膜。使剝除之 膜進一步在130°C乾燥30分鐘以將溶劑蒸發。在自撐體剝 除膜時,殘留於膜中之溶劑量爲3 0重量%,而在完成所有 步驟時其爲〇. 9重量%。 藉張力機將剝除之膜在橫向方向單軸地拉伸1 0%,及 進一步在輥間之縱向方向單軸地拉伸1 5%。將拉伸用輥表 -52- 1354822 面事先拋光成鏡面。使加熱輥循環而在將膜拉伸時將輥溫 度控制在135 °C。在拉伸後,在130 °C將膜乾燥且轉緊30分 鐘。所得膜之厚度爲50微米。 在橫向方向隨機地選擇之10處測量每100毫米之膜之 表面粗度(Ra),發現爲平均0.09微米。 如此製造作爲第二透明保護膜之纖維素乙酸酯膜。 (充層一之形―成—) 製備13.8重量份之紫外線可硬化樹脂(DPHA,Nippon Kayaku Co.,Ltd.;折射率:1 .5 1 ) 、42.0重量份之紫外線 可硬化樹脂(KZ-7114A,JSR Co.,Ltd.;折射率:1.68) 、以30重量%之量分散之7.7重量份之含聚苯乙烯球粒之 甲基異 丁基酮(SXS-350H,Soken Kagaku Co·,Ltd.;粒度 :3.5微米;折射率:1.61)、及以30重量%之量分散之20 重量份之含矽石細粒之甲乙酮(MXS-150CF,Nippon Shoukubai Co., Ltd.)之混合物。將10.0重量份之甲乙酮與 1.9重量份之甲基異丁基酮加入此混合物而製備塗料溶液。 將製備之塗料溶液以8.6毫升/平方米之量塗佈於第二 透明保護膜之纖維素乙酸酯膜上。將塗覆層乾燥,然後暴 露於自160瓦/公分之氣冷式金屬鹵化物燈(Eyegraphics Co., Ltd.)發射之紫外光(照明度:140毫瓦/平方公分,曝光度 :3 00毫焦/平方公分)以將層硬化。 如此製備光擴散層。 其上提供擴散層之第二透明保護膜之霧度係依照JTIS -K-7105 藉測量裝置(HR-100,Murakami ShikisaiGijutsu- -53- 1354822 kenkyujoCo.,Ltd,)測定,發現爲 56%。 (OCB模式用觀看側偏光板之製造) 使碘吸附至拉伸聚乙烯醇膜上而製備偏光薄膜。 將第二透明保護膜(其上提供擴散層)皂化,及以聚 乙烯醇黏著劑層壓於偏光薄膜之一個表面上,使得第二透 明保護膜(纖維素乙酸酯膜)可接觸薄膜。 將第一透明保護膜(其上提供光學各向異性層K以聚 乙烯醇黏著劑層壓於偏光薄膜之另一個表面上,使得第一 透明保護膜(纖維素乙酸酯膜)可接觸薄膜。第一透明保 護膜係安置使得膜之慢軸平行偏光薄膜之穿透軸。 如此製造OCB模式用觀看側偏光板》 (背光側偏光板之製造) 使碘吸附至拉伸聚乙烯醇膜上而製備偏光薄膜。 將第一透明保護膜(其上提供光學各向異性層)以聚 乙烯醇黏著劑層壓於偏光薄膜之一個表面上,使得第一透 明保護膜(纖維素乙酸酯膜)可接觸薄膜。第一透明保護 膜係安置使得膜之慢軸平行偏光薄膜之穿透軸。 將市售纖維素三乙酸酯薄膜(Fixjitac TD80,Fuji Photo Film Co·, Ltd.)巷化且層壓於偏光薄膜之另一個表面上。 如此製造背光側偏光板。 (OCB模式之液晶顯示器之製造) 在具ITO電極之玻璃基材上形成聚醯亞胺層,而且層 表面接受磨擦處理而形成定向層。此外,以相同方式製備 另一個具定向層之玻璃基材。將如此製備之兩片玻璃基材 -54- 1354822 彼此面對使得磨擦方向彼此平行,及組合使得板間之間隙 爲6微米。將市售液晶化合物(△!! = 0.1396;商標名:ZLI 1132 ’ Merck & Co.,Inc.)插入管隙中而製備OCB模式之液晶 晶胞。 將觀看側偏光板層壓在所製備液晶晶胞之一側上。將 背光側偏光板層壓於另一側上。觀看側偏光板係安置使得 光學各向異-性層接觸管,而且使-得光學各向異-性層之磨擦 方向不平行液晶晶胞之磨擦方向。在背光側偏光板上提供 背光單位》 將方波(5 5 Hz)電壓施加於液晶晶胞。依照正常白色模 式(白色:2伏特,黑色:5伏特)顯示影像。藉儀器(EZ-Contrast 160D,ELDIM)測量 L1 (全黑)至 L8(全白)之 8 個顯示狀態之對比(白/黑)比例。 評估視角如產生1 0或更大之對比比例而無黑色色調反 轉之角度範圍。結果發現在向上、向下及左右方向各爲80 。角。 [實例2] (VA模式用觀看側偏光板之製造) 使碘吸附至拉伸聚乙烯醇膜上而製備偏光薄膜。 將第二透明保護膜(其上提供如實例1之擴散層)皂 化,及以聚乙烯醇黏著劑層壓於偏光薄膜之一個表面上, 使得第二透明保護膜(纖維素乙酸酯膜)可接觸薄膜。 將如實例1製備之第一透明保護膜以聚乙烯醇黏著劑 層壓於偏光薄膜之另一個表面上,使得膜之慢軸平行偏光 -55- 1354822 薄膜之穿透軸。 如此製造VA模式用觀看側偏光板。 (背光側偏光板之製造) 使碘吸附至拉伸聚乙烯醇膜上而製備偏光薄膜。 將如實例1製備之第一透明保護膜以聚乙烯醇黏著劑 層壓於偏光薄膜之一個表面上,使得膜之慢軸平行偏光薄 膜之穿透軸_3 — —— — _ 一 ' 將市售纖維素三乙酸酯薄膜(Fujitac TD80, Fuji Photo Film Co.,Ltd.)皂化且層壓於偏光薄膜之另一個表面上。 如此製造背光側偏光板。 (VA模式之液晶顯示器之製造) 自VA模式之市售液晶顯示器(VL- 1 5 30S, Fujitsu Ltd.) 去除一對偏光板及一對光學補償片》將以上製備之觀看側 與背光側偏光板以黏著劑各層壓於管之觀看側與背光側上 而代替去除之構件。觀看側偏光板係安置使得第一透明保 護膜在液晶晶胞側上,而且使得穿透軸爲上下之方向。背 光側偏光板係安置使得穿透軸爲左右之方向。如此將偏光 板以交叉-Nicol位置配置。 在如此組合之組成物中,濾色器與光擴散層間之距離 爲0.59毫米。 +在顯示黑色(L1)至白色(L 8)之8個色調時,藉測量設備 (EZ-Contrast 160D,ELDIM)測量所製備液晶顯示器之視角 〇 結果,沿穿透軸且對穿透軸亦爲45 °角而產生1 0或更 -56- 1354822 大之對比比例之角度範圍超過80。。 對穿透軸爲51°至45°角在20° (左右)見到之產生 明亮色調(L7,L8)之角度,即,產生較佳色調特性之範圍, 爲 50。。 依照本發明’此偏光板改良OCB與VA模式之液晶顯 示器顯示之影像品質。特別地,其改良(放大)寬液晶顯 示器之影像品質(特別是向下視角_)。視角c特別是向下 視角)放大而影像對比幾乎不降低,防止色調或黑白反轉 ,及色度幾乎不改變。 |S|忒簡單說明 第1圖爲略示地顯示具偏光板之OCB模式液晶顯示器 之結構之剖面圖。 第2圖爲略示地顯示具偏光板之Va模式液晶顯示器之 結構之剖面圖。 元件符號說明表: 1 背光單位 2 背光側偏光板 3 液晶晶胞 4 觀看側偏光板 11 光源 12 導光板 21 第二透明保護膜 22 偏光薄膜 23 第一透明保護膜 -57- 1354822 24 定 向 層 25 光 學 各 向 異 性 層 25 1 碟 狀 液 晶 化 合 物 之 分 子 3 1 下 玻 璃 基 材 3 2 下 透 明 導 電 性 薄 膜 33 下 定 向 層 34 液 晶 層 一 34 1 棒 狀 液 晶 化 合 物 之 分 子 35 上 定 向 層 36 上 透 明 導 電 性 薄 膜 37 濾 色 器 3 7 1 m xm. 色 部 份 3 72 綠 色 部 份 373 紅 色 部 份 3 74 里 色 基 質 3 8 上 玻 璃 基 材 4 1 光 學 各 向 異 性 層 4.2 定 向 層 43 第 一 透 明 保 護 膜 44 偏 光 薄 膜 45 第 二 透 明 保 護 膜 46 光 擴 散 層 46 1 第 一 透 明 細 462 第 二 透 明 細 办丄 -58-
Claims (1)
1354822 |D啤叫。曰修正本 第 092 1 35 1 1 0 號「OCB 或 VA 模式之 - 、〜饮日日顯示器」專利案 拾、申請專利範圍: (201丨年8月30日修正) 1 _ 一種OCB模式之液晶顯示器,1 具依序包括背光單位 、背光側偏光板、OCB模式之液曰曰 履日日晶胞、與觀看側偏 一光板,其中觀看侧偏光板依序包括由液晶化合物形成 之光學各向異性層、第-透明保護膜-、偏-光薄膜、第 二透明保護膜及光擴散層,該觀看側偏光板係安置為 使得由液晶化合物形成之光學各向異性層配置於液 晶晶胞侧上,其中第一透明保護膜為具1〇至7〇微米 厚度’20至70奈米之Re阻滯值與1〇〇至5〇〇奈米之 Rth阻滯值之纖維素乙酸酿膜,其中第二透明保護膜 為具20至70微米厚度之纖維素乙酸酯膜,其中光擴 散層包括透明樹脂與分散於其中之透明細粒,該透明 樹脂與該透明細粒具有彼此不同之折射率,且其中 〇CB模式之液晶晶胞具有濾色器,及據色器與觀看側 偏光板之光擴散層間之距離為〇 6毫米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一透明 保護膜為包括且59 0 i 61 57 α 匕任,、π.υ主ου/。之乙酸含量之纖維素乙 酸酯之纖維素乙酸酯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一透明 保護膜為包括100重量份之纖維素乙酸醋及〇〇1至 20重量份具至少兩個芳環之芳族化合物之纖維素乙 酸酯膜。 1354822 修正本 示器,其中第二透明 乙酸含量之纖維素乙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 保護膜為包括具59.0至61.5%之 酸酯之纖維素乙酸酯膜。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二透明 保護膜在光擴散層側上具有平均表面粗度(以每1〇〇 毫米長度為0.8毫米之切斷值測量)為〇2微米以下 一之-表面。 、 顯示器’其中液晶化合 顯示器’其中透明樹脂 間之差為〇·〇2至0.15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 物為碟狀液晶化合物。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液晶 之折射率與透明細粒之折射率 之範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 ^ 日日貝不态,其中透明細粒 係含有具至少兩個峰之大小分布,其—在〇 5至2 〇 微求之範圍及另一在2.0至5‘0微米之範圍; .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a ^ 狀日日員不盗’其中光擴散層 具有40 %以上之霧度。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液晶 a t 日日•肩不态,其中在光擴散 肩上提供具1.35至145夕仏44· $ 主 5之折射率之低折射率層。 1 1 · 一種OCB模式之液晶顯示琴並 此 不盗其依序包括背光單位 、月光側偏光板、〇CB模式之、凉a a 夜日日日日胞、與觀看側偏 无板,其中觀看側偏光板依序 ^ . m 厅巴括由液晶化合物形成 之光于各向異性層、第一透明伴 & , “ 处θ保濩膜、偏光溥膜、第 =保護膜及光擴散層’該觀看侧偏光板係安置為 付由液晶化合物形成之光學各向異性層配置於液 1354822 修正本 晶晶胞侧上,其中第一透明保護膜為具1 〇至7〇微米 厚度,20至70奈米之Re阻滯值與ι〇〇至5〇〇奈米之 Rth阻滯值之纖維素乙酸酯膜,其中第二透明保護膜 為具20至70微米厚度之纖維素乙酸醋膜,其中光於 散層包括透明樹脂與分散於其中之透明細粒,該透明 樹脂與該透明細粒具有彼此不同之折射率,且其中 OCB模式之液晶晶胞依序包括背光基材、液晶—層、廣 觀看側基材,其中濾色器係安置於液晶層與觀看側基 材之間,及其中觀看側基材、觀看側偏光板之光學各 向異性層、觀看側偏光板之第一透明保護膜、觀看側 偏光板之偏光薄膜、與觀看側偏光板之第二透明保護 膜之總厚度為0.6毫米以下。 ° 12 .一種VA模式之液晶顯示器,其依序包括背光單位、 背光側偏光板、VA模式之液晶晶胞、與觀看側偏光 板,其中觀看側偏光板依序包括第—透明保護臈、偏 光薄膜、第二透明保護膜、與光擴散層,該觀看側偏 光板係安置為使得第一透明保護膜配置於液晶晶胞 側上’其中第一透明保護膜為具1〇至7〇微米:曰:, 2〇至70奈米之Re阻滯值與1〇〇至5〇〇奈米之^仆 阻滯值之纖維素乙酸S旨膜,纟中第二透明保護膜為且 2〇至7〇微米厚度之纖維素乙酸醋膜,其中光擴散層 包括透明樹脂與分散於其中之透明細粒,該透明樹脂 與該透明細粒具有彼此不同之折射率,且其中則 式之液晶晶胞具有滤色11 ’及渡色器與觀看側偏光板 之光擴散層間之距離為〇6毫米以下。 1354822 修正本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一透 明保護膜包括具5 9.0至6 1.5 %之乙酸含量之纖維素乙 酸酯之纖維素乙酸酯膜。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一透 明保護膜為包括 1 0 0重量份之纖維素乙酸酯及0.0 1 至20重量份具至少兩個芳環之芳族化合物之纖維素 乙酸酯膜。— ~ — — — — —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二透 明保護膜包括具59.0至61.5%之乙酸含量之纖維素乙 酸酯之纖維素乙酸酯膜。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第二透 明保護膜在光擴散層側上具有平均表面粗度(以每 1 0 0毫米長度為0.8毫米之切斷值測量)為0.2微米以 下之表面。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透明樹 脂之折射率與透明細粒之折射率間之差為 0.02至 0 _ 1 5之範圍。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透明細 粒具有具至少兩個峰之大小分布,其一在〇 . 5至2.0 微米之範圍及另一在2.0至5.0微米之範圍。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光擴散 層具有40%以上之霧度。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在光擴 散層上提供具1.3 5至1.45之折射率之低折射率層。 1354822 修正本 21 .種VA模式之液晶顯示器’其依序包括背 北 π环九早位、 月先側偏光板、VA模式之液晶晶胞、與觀看側偏光 板,其中觀看側偏光板依序包括第一透明保罐膜偏 光薄膜 '第二透明保護膜、與光擴散層,' / 、70 c狀滑忒硯看側偏 光板係安置為使得第一透明保護膜配置於液晶晶胞 側上,其中第一透明保護膜為具10至70微米:^二 20 i 74奈来之—Re阻滯值與―1〇〇 _至5€)Θ奈米之及化― 阻滯值之纖維素乙酸酯膜,其中第二透明保護膜為具 20至70微米厚度之纖維素乙酸酯膜,其中光擴散層 包括透明樹脂與分散於其中之透明細粒,該透明樹脂 與該透明細粒具有彼此不同之折射率,且其中VA模 式之液晶晶胞依序包括背光基材、液晶層、與觀看側 基材’其中;慮色器係安置於液晶層與觀看側基材之間 ’及其中液晶晶胞之觀看側基材、觀看側偏光板之第 一透明保護膜、觀看側偏光板之偏光薄膜、與觀看側 偏光板之弟二透明保護膜之總厚度為〇. 6毫米以下。 1354822 第0921 35110號「OCB或VA模式之液晶顯示器」專利案 修正頁 拾壹、圖式: (2010年11月25日修正) 第 月we修正本 Ί
1354822 修正頁 第2 Λ<
1/--372 y ^ryvv v / / y / 广 373,· 374 IHII 、/、π371
'2 d2 i 341 3< 34、 U u u 0 U u u u J
-2-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362759A JP4054670B2 (ja) | 2002-12-13 | 2002-12-13 |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500690A TW200500690A (en) | 2005-01-01 |
TWI354822B true TWI354822B (en) | 2011-12-21 |
Family
ID=32588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2135110A TWI354822B (en) | 2002-12-13 | 2003-12-12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of ocb or va mode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86562B2 (zh) |
EP (1) | EP1570312B1 (zh) |
JP (1) | JP4054670B2 (zh) |
KR (1) | KR100957484B1 (zh) |
CN (1) | CN100414395C (zh) |
AU (1) | AU2003285763A1 (zh) |
TW (1) | TWI354822B (zh) |
WO (1) | WO200405558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77798B1 (ko) * | 2004-02-04 | 2006-05-11 |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
JP4046116B2 (ja) * | 2004-02-26 | 2008-02-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4285350B2 (ja) * | 2004-02-26 | 2009-06-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視角制御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
KR101181693B1 (ko) * | 2004-06-29 | 2012-09-20 |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광학 셀룰로오스 아실레이트막, 편광판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
JP4686164B2 (ja) * | 2004-10-18 | 2011-05-18 |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4640929B2 (ja) * | 2004-11-09 | 2011-03-02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DE602004031786D1 (de) * | 2004-11-26 | 2011-04-21 | Inst Nat Sante Rech Med | Modulierung der retinalen pigmentierten epithel-permeation durch hemmung von vegfr-1 |
JP3883134B2 (ja) * | 2005-01-25 | 2007-02-2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US7981489B2 (en) * | 2005-02-23 | 2011-07-19 | Fujifilm Corporation | Optical compensation shee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4646030B2 (ja) * | 2005-03-31 | 2011-03-09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液晶表示装置 |
JP5061901B2 (ja) * | 2005-08-29 | 2012-10-31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4479692B2 (ja) * | 2005-08-29 | 2010-06-09 |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US20090086126A1 (en) * | 2005-09-05 | 2009-04-02 | Fujifilm Corporation |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KR101279114B1 (ko) * | 2005-10-13 | 2013-06-2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
KR100738319B1 (ko) * | 2005-11-30 | 2007-07-12 | 주식회사 에이스 디지텍 | 네마틱 액정을 이용한 브이에이용 보상 광학소자의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브이에이용 광학소자 |
TWI447443B (zh) * | 2006-02-28 | 2014-08-01 | Fujifilm Corp | 偏光板及液晶顯示器 |
KR101243818B1 (ko) * | 2006-08-22 | 2013-03-1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편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
JP4978995B2 (ja) * | 2006-11-08 | 2012-07-18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1389265B1 (ko) * | 2007-01-17 | 2014-05-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20080092568A (ko) * | 2007-04-12 | 2008-10-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위상차 보상필름, 이를 갖는 표시패널 어셈블리 및 이의제조방법 |
WO2009004869A1 (ja) * | 2007-07-03 | 2009-01-0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1340052B1 (ko) * | 2007-08-24 | 2013-12-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US20100283942A1 (en) * | 2007-12-28 | 2010-11-11 | Takehiro Murao |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1910717A (zh) * | 2007-12-28 | 2010-12-08 | 夏普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
KR101255297B1 (ko) * | 2008-03-11 | 2013-04-1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
JP2010066752A (ja) * | 2008-08-13 | 2010-03-25 | Fujifilm Corp |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板 |
TWI384289B (zh) * | 2009-08-11 | 2013-02-01 |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 偏光板保護膜 |
WO2011027905A1 (ja) * | 2009-09-04 | 2011-03-10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拡散性偏光板、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
WO2012008212A1 (ja) * | 2010-07-12 | 2012-01-19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TWI475723B (zh) * | 2010-12-16 | 2015-03-01 | Ind Tech Res Inst | 發光元件 |
CN105572959B (zh) * | 2016-03-01 | 2019-03-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TWI634369B (zh) * | 2016-05-11 | 2018-09-01 |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JP6871756B2 (ja) * | 2017-02-20 | 2021-05-12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位置検出機能付き画像表示装置 |
CN108803124B (zh) * | 2018-06-27 | 2021-05-2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曲面液晶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
CN113039865A (zh) * | 2018-11-15 | 2021-06-25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偏光件保护薄膜、偏光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
KR20210036491A (ko) | 2019-09-26 | 2021-04-05 | 강현민 | 반지형 무선 마우스 |
CN116039210B (zh) * | 2023-01-15 | 2024-10-08 | 西京学院 | 一种双层电纺丝支撑聚合物稳定液晶复合薄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325203A (ja) * | 1994-05-31 | 1995-12-12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4151997B2 (ja) * | 1996-07-08 | 2008-09-17 |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 ノングレアシート |
JP3339334B2 (ja) | 1996-12-05 | 2002-10-2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反射型液晶表示素子 |
JP4101339B2 (ja) * | 1997-09-25 | 2008-06-18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光拡散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拡散層付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4112663B2 (ja) * | 1998-02-19 | 2008-07-02 |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1272542A (ja) * | 2000-03-27 | 2001-10-05 | Nitto Denko Corp |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付き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2182036A (ja) * | 2000-04-06 | 2002-06-26 | Fujitsu Ltd | 視角補償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EP1300701A4 (en) * | 2000-05-15 | 2008-04-23 | Fujifilm Corp | OPTICAL COMPENSATION SHEET, POLARIZATION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JP2002107750A (ja) * | 2000-10-04 | 2002-04-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液晶表示パネルとその駆動方法 |
JP2002182215A (ja) * | 2000-12-13 | 2002-06-26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2258041A (ja) * | 2001-03-01 | 2002-09-11 | Nitto Denko Corp | 光学補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3361801B2 (ja) * | 2001-04-23 | 2003-01-07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反射型液晶表示素子 |
JP2002328228A (ja) * | 2001-04-27 | 2002-11-15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
2002
- 2002-12-13 JP JP2002362759A patent/JP405467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12-11 AU AU2003285763A patent/AU200328576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12-11 EP EP03778800.7A patent/EP157031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12-11 KR KR1020057010570A patent/KR10095748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12-11 CN CNB2003801058052A patent/CN10041439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2-11 US US10/536,988 patent/US758656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2-11 WO PCT/JP2003/015855 patent/WO200405558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12-12 TW TW092135110A patent/TWI35482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570312B1 (en) | 2013-04-17 |
JP2004191865A (ja) | 2004-07-08 |
CN100414395C (zh) | 2008-08-27 |
AU2003285763A1 (en) | 2004-07-09 |
WO2004055584A1 (en) | 2004-07-01 |
EP1570312A4 (en) | 2007-05-09 |
CN1726426A (zh) | 2006-01-25 |
US7586562B2 (en) | 2009-09-08 |
US20060072054A1 (en) | 2006-04-06 |
KR100957484B1 (ko) | 2010-05-14 |
EP1570312A1 (en) | 2005-09-07 |
KR20050085529A (ko) | 2005-08-29 |
JP4054670B2 (ja) | 2008-02-27 |
TW200500690A (en) | 2005-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54822B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of ocb or va mode | |
TWI311665B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of transmission type | |
TWI235253B (en) | Diffusion film comprising transparent substrate and diffusion layer | |
TW200305597A (en) | Optical diffusion layer,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 | |
JP4054581B2 (ja) | 光拡散フイルム、防眩性フイ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5265889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8282001A (ja) | 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 |
TWI303005B (en) | Polarizing plate | |
CN100443933C (zh) | 光学补偿起偏振板、图像显示单元和液晶显示单元 | |
JP2008003188A (ja) |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3075638A (ja) |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5036209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6961710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3279736A (ja) | 光学補償シート、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1100044A (ja) | 偏光板 | |
JP4871611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4316167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TW201326990A (zh) | 液晶顯示裝置 | |
US20080266488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2006259003A (ja) |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6091701A (ja) | 偏光板と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4226832A (ja) | 光拡散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9169447A (ja) |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TW201321807A (zh) | 液晶顯示裝置 | |
TW201323988A (zh) | 液晶顯示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