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52082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52082B
TWI352082B TW093122439A TW93122439A TWI352082B TW I352082 B TWI352082 B TW I352082B TW 093122439 A TW093122439 A TW 093122439A TW 93122439 A TW93122439 A TW 93122439A TW I352082 B TWI352082 B TW I3520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eaction
vinylpyridine
ion exchanger
ac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22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10314A (en
Inventor
Hideto Hayashi
Koichi Hayashi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he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514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9534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hem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he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510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10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2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208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9/00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hydroxy or O-meta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39/12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hydroxy or O-meta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polycyclic with no unsaturation outside the aromatic rings
    • C07C39/15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hydroxy or O-meta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polycyclic with no unsaturation outside the aromatic rings with all hydroxy groups on non-condensed rings, e.g. phenylphenol
    • C07C39/16Bis-(hydroxyphenyl) alkanes; Tris-(hydroxyphenyl)alk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37/1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action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 C07C37/2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action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using aldehydes or ke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1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3/2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3/28Radicals substituted by singly-bound oxygen or sulphur atoms
    • C07D213/32Sulfur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yridine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1352082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所屬的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吡啶基乙硫化合物之製造方法、改性II 子交換體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雙酚化合物之製造方法。DttD定 基乙硫化合物係適用於醫藥、農藥等合成中間體之化合物 者,又,亦適用於藉由苯酚與丙酮相互縮合後製造雙酣A 時之觸媒(酸性離子交換體)之改性劑的化合物者。 【先前技術】 有關吡啶基烷硫醇類之合成被揭示於先行技術中極多 之報告者。如:有關2-(4-吡啶基)乙硫醇之合成係於乙醇 溶媒中對甲苯磺酸之存在下使4 -乙烯吡啶與硫尿相互反應 後生成異硫脲鐺鹽,再將此於氨水中轉化爲2-(4-吡啶基) 乙硫醇之方法(參考非專利文獻1 )顧及其實用性而促使此 方法之改良者(參考專利文獻1及2)。 於水性溶媒中進行異硫脲鎰鹽之生成反應後,再將此 液與氨水溶液反應後,未單離異硫脲鎰鹽之簡便製造2 -(C吡啶基)乙硫醇之方法亦被揭示之(如:專利文獻3)。 做爲啓始原料之一的乙烯吡啶之一般製造方法者公 知者如:r ·皮考啉與甲醛相互藉由羥甲基化反應後,生 成2-(4-吡啶基)乙醇,此於鹼存在下進行脫水反應之方法 者(如:專利文獻4)。其中所製造之4-乙烯吡啶係藉由如 :蒸餾後被精製者,惟,製品中含數種不純物。此等不純 物係未反應原料之7 -皮考啉、副產物之乙基吡啶、異丙 ' 4 - (3) (3)1352082 應後’製造吡啶基乙硫化合物時,未料其吡啶基乙硫化合 物之收率極低之問題產生。 而,先行技術之提案中’乙烯吡啶,具體而言如:4-乙烯吡啶,以去除其著色物質、去除其聚合物質爲目的, 針對單蒸餾等前處理被討論’惟,由其吡啶基乙硫化合物 之收率觀點視之、目前尙有未被討論者。 又,雙酚A之製造中,做爲酸觸媒者係使用使酸性 離子交換體與氫硫基烷基吡啶化合物或氫硫基被保護之衍 生物所成之改性劑相互反應後至少一部份酸性基被吡啶基 乙硫化合物保護之改性離子交換體者。其中,該改性劑係 做爲提高觸媒活性促進劑之機能者。而,做爲該改性離子 交換體之製造方法者公知者有如以下之方法。 (])於間歇式反應器內置入酸性離子交換體,投入溶 解改性劑之水溶液、酸水溶液、苯酸溶液之方法(如:專 利文獻8~]2)、(2)於預先塡入酸性離子交換體之反應器內 ,使溶解改性劑之酸水溶液或苯酚溶液進行流通之方法( 如:專利文獻1 3 ) » 專利文獻8 :特開平9 - 2 4 2 7 9號公報 專利文獻9 :特開2 0 0 1 - 3 3 5 5 2 2 專利文獻10:特公63-]4690號公報 專利文獻U :美國專利第6,5 3 4,6 8 6號明細書 專利文獻12:特開2003·24 6 760號公報 專利文獻]3 :特開平08-4096 1號公報 而,雙酚Α係做爲如:環氧樹脂、聚碳酸酯樹脂、 -6 - (4) (4)!352082 苯殷樹脂、聚醋樹脂之原料被大量消耗,如:以2萬噸/年 以上之工業規模下被大量製造之。因此,雙酚A之製造 中,即使稍加提升酸性觸媒之性能,如:即使僅提高1 % 之轉化率,選擇率即可對工業上有極大意義者。 本發明鑑於上述情況,以提供一種改善收率之吼陡基 乙硫化合物製造方法爲其目的者。 本發明其他目的係爲提供一種以上記製造方法取得之 吡啶基乙硫化合物做爲改性劑使用後,所成之改性離子交 換體者。 本發明更有其他目的係爲提供一種於製造雙酚化合物 製造中取得更良好性能觸媒之改性離子交換體的製造方法 者。 本發明更有其他目的係爲提供一種以該改性離子交換 體做爲觸媒使用之雙酚化合物之製造方法者。 本發明者進行精密硏討後結果發現,使原料乙烯吡啶 中特定不純物濃度做成一定値以下後,可改善吡啶基乙硫 化合物之收率。本發明者更發現,使酸性離子交換體與改 性劑相互之反應以完全不同於先行技術方法下進行後,於 雙酣化合物之製造中取得更具良好性能觸媒的改性離子交 換體。本發明基於此等發現,完成本發明,由相關複數— 群之發明所成之各發明主旨如下。 本發明第1主旨爲乙烯吡啶與含硫化合物相互反應後 ’製造咄啶基乙硫化合物之方法中,以使用以下一般式 (1)所示化合物含量爲4重量。/。以下之乙烯吡啶者爲其特徵 -7- (5) (5)1352082 之吡啶基乙硫化合物之製造方法者。
(―般式(I)中’ R1及R2代表異丙烯基及氫原子、卜丙 烯基及氫原子、2 -丙烯基及氫原子、或甲基及乙烯基之任 意組合者。) 本發明第2主旨係酸性離子交換體之至少一部份酸性 基以吡啶基乙硫化合物保護之改性離子交換體者,做爲酸 性離子交換體之改性劑者係以使用藉由上記方法所製造之 氫硫基烷基吡啶化合物或其氫硫基被保護之衍生物後所成 者爲基特徵之改性離子交換體者。 本發明第3主旨係於該改性離子交換體之存在下 '苯 酚化合物與羰基化合物相互反應者爲其特徵之雙酚化合物 的製造方法者。 本發明第4主旨係於反應酸性離子交換體與吡啶基乙 硫化合物或氫硫基被保護之衍生物所成改性劑後至少一部 份酸性基被氫硫基烷基吡啶化合物保護之改性離子交換體 的製造方法中,使改性劑分散於分散媒之狀態下與酸性離 子交換體接觸後使至少一部份酸性基被改性者爲其特徵之 改性離子交換體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第5主旨係於該方法所製造改性離子交換體之 存在下,使苯酚化合物與羰基化合物相互反應者爲其特徵 (6) 1352082 之雙酚化合物的製造方法者。 本發明係提供改善收率之吡啶基乙硫化合物製造方法 後,提供一種苯酚化合物與羰基化合物相互縮合後適用做 爲製造雙酚化合物時之酸觸媒的改性離子交換體者,利於 工業之雙酚化合物之製造方法者。 【實施方式】 [發明實施之最佳形態] 以下,進行本發明詳細說明。 首先,針對本發明製造吡啶基乙硫化合物之方法進行 說明。原料之乙烯吡啶中存在不同乙烯基位置之位置異構 物。本發明中,可爲任意異構物者,如:2 -乙烯吡啶、4 -乙烯吡啶均可,又以4 -乙烯吡啶爲較佳者。其他原料之含 硫化合物種類未特別限定,一般只要與乙烯吡啶反應之結 果生成咐.D定基乙硫化合物者即可。做爲含硫化合物之具體 例者如:硫脲、硫醋酸、硫化氫、硫化鈉、硫代硫酸鈉、 硫醇化合物等例,又以硫脲、硫醋酸 '或硫化氫爲較佳, 更佳者爲硫脲或硫醋酸者。 如先行技術所示,依其含硫化合物原料之種類所生成 之吡啶基乙硫化合物爲不同者。本發明中,做爲吡啶基乙 硫化合物者爲含有被異硫脲鐺乙基吡啶鎰鹽 '吡啶基乙硫 醇 '吡啶基乙硫醋酸酯等氫硫基所保護之吡啶基乙硫醇衍 生物 '烷基(吡啶基乙基)硫化物等。針對做爲含硫化合物 之原料者使用硫脲、硫醋酸或硫化氫時之分別反應之一例 -9- (7) 1352082 進行以下說明。 以硫脲做爲含硫化合物使用時如下所示。亦即,於酸 之存在下,反應乙烯吡啶與硫脲後,取得做爲吡啶基乙硫 化合物之以下一般式(2)所示之異硫脲鑰鹽者。
2X (2) 該異硫脲鐺鹽係於鹼存在下進行分解後,可轉換成做 爲批π定基乙硫化合物之以下一般式(3)所示之吡啶基乙硫 醇者。
CH2 — CH2—SH (3) 以硫醋酸做爲含硫化合物使用時爲如下所示者。亦即 使乙嫌吡啶與硫醋酸相互反應後,取得做爲吡啶基乙硫化 合物之以下一般式(4)所示之吡啶基乙硫醋酸酯。 (4) CH2 —CH2 —SCOCH; 該吡啶基乙硫醋酸酯係於酸存在下進行分解後,可轉 換成做爲吡啶基乙硫醇化合物之一般式(3)所示批D定基乙 -10- 1352082 (δ) 硫醇者。 以硫化氫做爲含硫化合物使用時爲如下所示。亦即, 使乙烯吡啶與硫化氫相互反應後,取得做爲吡啶基乙硫化 合物之一般式(3 )所示吡啶基乙硫醇者。 上記任意反應均被揭示於先行技術中,本發明係直接 採用先行技術所揭示之反應條件者,而,針對以硫脲做爲 含硫化合物之使用時爲較理想之反應條件進行以下說明。 做爲酸者通常使用對甲苯磺酸、苯磺酸、三氟甲擴酸 等有機酸、硫酸、鹽酸、硝酸等一般無機酸者。此等中, 又以對甲苯磺酸、苯磺酸等芳香族磺酸、硫酸之易於使用 面爲較佳者,特別以對甲苯磺酸或硫酸爲更理想者。 針對乙稀吡陡該酸之使用如上式所示之化學量論量以 上者,而,超大量使用時,可能產生副作用,因此,通常 針對乙烧吡啶以4當量以下爲宜 ',較佳者爲3當量以下。又 ,硫脲通常使用化學量論量或稍超出此之過剩量者,而一 般針對乙烯吡啶以1 · 5當量以下爲宜,較佳者爲]· 3當量以 下者。 反應係於酒精等有機溶媒或水性溶媒中加入酸與硫脲 ,溶解後’攪拌下滴入乙烯吡啶後進行即可。較理想者於 氮等不活性氣體氣氛下進行之。酸之濃度在不損及反應操 作容易性之範圍內,以較高濃度者佳。一般對甲苯磺酸爲 5~5〇重量%者宜,較佳者爲20〜4〇重量%。又,反應溫度— 般爲30~]00°C ’較佳爲50〜]00°C者,反應時間通常爲1〇 小時。 -11 - 1352082 Ο) 本發明再於完成異硫脲鎗鹽之生成反應後,將取得之 異硫脲鎗鹽於鹼之存在分解後,進行製造吡啶基乙硫醇。 具體而言係於該反應液中加鹼使液性呈鹼性》做爲鹼者亦 可使用氫氧化鈉等金屬氫氧化物者,而,又以氨之使用爲 較佳。使用氨時,分解反應如下進行之。
所需氨量針對異硫脲鎰鹽其化學量論爲2倍莫耳者, 而爲充份進行反應,以過剩量使用之。氨之使用量具體而 言加入中和存在於異硫脲鎰鹽溶液該特徵之酸所需之量後 ,針對做爲原料使用之乙烯吡啶通常爲3〜15倍莫耳,較佳 者爲3〜5倍莫耳。當氨之使用量太大時通常會降低收率, 此乃被推斷所生成吡啶基乙硫醇出現副作用所造成者。另 外,氨之使用一般以易於使用之氨水被使用之,而其濃度 依考量其後續之過濾及萃取步驟之操作性做適當選定之。 由異硫脲鎰鹽轉換成吡啶基乙硫醇之轉化反應係於攪 拌下’ 30〜70 °C之溫度下以0.5〜10小時完成之。即使室溫. 下進行轉化反應,其反應速度仍遲緩,反之,高溫下進行 反應則出現副作用、降低收率》 -12 - (10) 1352082 反應結束後,以芳香族磺酸做爲酸之使用時,使反應 生成液冷卻至I 0 °c後,析出副產物之脈鎰鹽,更加入甲苯 等萃取溶媒進行過濾後,去除不溶物。更以萃取溶媒洗淨 濾渣之後,洗淨液與濾液做成合體,再將濾液進行分液後 ,回收萃取溶媒相。 另外,以硫酸等無機酸做爲酸使用時,藉由冷卻未析 出脈鎰鹽,因此省去過濾步驟,直接以有機溶媒進行萃取 操作即可。又,不同條件下出現少量聚合物狀之不溶物, 而,此時’若添加少量酸,使液性呈中性,則不溶物將消 失,因此,直接進行萃取操作即可。 上述任意情況下,水相更以萃取溶媒進行萃取後,預 先將取得萃取溶媒與取得萃取溶媒相做成合體。由此餾去 萃取溶媒後,殘液藉由減壓蒸餾後,可取得目的之吡啶基 乙硫醇。 本發明之最大特徵係如上述於反應乙烯吡啶與含硫化 合物後製造吡啶基乙硫化合物之方法中,使用以下—般式 (1)所示之化合物含量爲4重量。/。以下之乙烯吡啶者。
(―般式(])中’ Rl及R2爲異丙烯基及氫原子、]_丙烯 基及氫原子、2-丙烯基及氫原子、或甲基及乙烯基之任意 -13 - (11) (11)1352082 組合者。) 如上述,通常乙烯吡啶係藉由皮考啉與甲醛相互之羥 甲基化反應後生成吡啶基乙醇後,此於鹼存在下進行脫水 反應之方法所取得者。4-乙基吡啶係藉由r -皮考啉與甲 醛之羥甲基化反應後生成2-(4-吡啶基)乙醇者。而,製品 中做爲不純物者除未反應原料之r -皮考啉之外,尙含有 乙基吡啶,該一般式(1)所示化合物之各種副產物,亦即 ,異丙烯基吡啶(R1及R2爲C(CH3) = CH;^ H)l-丙烯基吡 啶(R1及R2爲CH = CH-CH3及H)、2-丙烯基咄啶(R1及R2爲 (:>12-(:}^(:112及H)'甲基乙烯卩比D定(R1及R2爲CH3及 CH = CH2)者。 根據本發明者之發現後始於2 - (4 -吡啶基)乙硫醇之各 種吡啶基乙硫化合物之製造步驟中,r -皮考啉、乙基.吼 啶無關反應反應結束後仍存在之,該一般式(])所示化合 物於反應乙烯吡啶與含硫化合物之步驟中幾乎未附與反應 殘存之,與所生成之吡啶乙硫化合物反應後形成硫化物。 其結果’降低吡啶基乙硫化合物之回收率。該一般式(1 ) 所示化合物中又特別以異丙烯吡啶之影響最大。 原料乙烯吡啶中該一般式(1 )所示化合物之含量做成4 重量%以下之方法者並未特別限定,通常採用藉由蒸餾之 精製方法者。如:利用備有塡充塔之減壓蒸餾設備進行精 製者。具體而言’一般段數爲相當於2段以上,較佳爲 3〜段之塡充塔使用之,調節塔頂溫度爲8〇〜15 〇乞之壓力 等條件後,進行精製即可。 -14 - (12) (12)1352082 又’生成物吼D疋基乙硫化合物之該一般式(丨)所示化 合物含量以3重量%以下者宜。該一般式(])所示化合物之 3里·愈少愈好,惟’濃度太低則將藉由蒸飽成本過高,易 出現原料流失。因此’該一般式(])所示化合物之含量下 限通常爲〇 . 1重量%者。 以下,針對本發明改性離子交換體進行說明。此改性 離子交換體其至少一部份酸性離子交換體之酸性基被吡啶 基乙硫化合物所保護之改性離子交換體者,做爲酸性離子 交換體之改性劑者其特徵係使用藉由該吡啶基乙硫化合物 之製造方法所製造之氫硫基院基吡0定化合物或其氫硫基所 保護之衍生物所成者。 做爲酸性離子交換體者可使用未受限於先行技術做爲 雙酚A製造之酸性觸媒所使用公知者。一般使用磺酸型 離子交換樹脂,做爲母體樹脂例者如:苯乙烯·二乙烯苯 共聚物系、全氟乙烯共聚物系 '苯酚-甲醛聚合物系等例, ’而又以本乙燃-一乙烧本共聚物系爲最普遍者《又,除 樹脂以外,如:特開2003 -24670號公報所載含磺酸基之聚 矽氧烷之外,含磺酸基之中多孔二氧化矽等例。 另外,做爲改性劑之所使用之氫硫基烷基吡定化合物 例者如:氫硫基甲基吡啶,氫硫基乙基吡啶等例,做爲氫 硫基保護之衍生物例者如:吡啶基烷硫乙酸酯等例。此等 改性劑中,又以氫硫基烷基吡啶化合物,特別以2-(4-吼 啶基)乙硫醇爲最佳者。 本發明中反應該酸性離子交換體與變性劑後,製造出 -15- (13) 1352082 其至少一部份酸性基被DttD疋基乙硫化合物保護之改性離子 交換體。改性劑之使用量爲酸性離子交換體中酸基(擴酸 基)之2〜30莫耳%,較佳者爲5〜20莫耳%。該條件下反應後 ,取得部份酸基被中和之改性離子交換體。其他反應條件 可採用先行技術所記載之公知條件者,又,做爲改性劑使 用時,如:吡啶基乙硫乙酸酯未進行脫保護,可直接使用 之’錯由保護基之種類,亦有務必脫保護後使用之改性劑 者如:第三-丁基硫化物例者。 以下’針對本發明改性離子交換體之製造方法進行說 明。此製造方法係使酸性離子交換體與氫硫基烷基吡啶化 合物或氫硫基所保護之衍生物所成之改性劑相互反應後至 少一部份酸性基被吡啶基乙硫化合物所保護之改性離子交 換體的製造方法中其特徵係分散改性劑於分散媒之狀態下 與酸性離子交換體接觸後至少一部份酸性基被改性者。 做爲酸性離子交換體及氫.硫基烷基吡啶化合物或氫硫 基所保護之衍生物者可使用相同於上述者。又以該吡啶基 乙硫化合物之製造方法所製造者之使用爲較佳者。又,此 等改性劑之使用量亦與上述相同。 本發明之特徵係於分散改性劑於分散媒之狀態下與酸 性離子交換體接觸後,至少部份酸性基被改性者,通常, 以水做爲分散媒使用之。該改性劑均具有複環,其對水溶 解度小之化合物者。因此,該改性劑係於水中藉由攪拌後 ,易呈乳膠者。乳膠係存在於其改性劑呈微細之油滴液相 中之狀態者。一般,停止攪拌時,油滴凝聚後,形成油相 -16- (14) (14)1352082 後呈雙層者。 改性劑之乳膠化所使用之水的比例並未受限,通常爲 考量與酸性離子交換體之接觸,針對改性劑做爲重量比者 ,爲5~3 00 '較佳者爲6~200之範圍。改性反應之溫度只要 達成改性劑之乳膠化範圍者,未特別限定,一般於室溫下 即足夠者。又,反應時間一般爲0.2〜5小時。 酸性離子交換體與乳膠狀之改性劑相互接觸後,開始 進行該改性反應時,伴隨反應之進行,消耗改性劑後,漸 次消減乳膠狀。 先行技術之方法中,對水難溶之改性劑係溶於如酸水 溶液後做成均勻溶液後使用之。本發明製造方法相較於先 行技術方法取得之同一改性率之改性離子交換體,其於雙 酚A之製造中丙酮之轉化率較爲提高。其理由並不明朗 ,惟,乳膠狀之改性劑中對酸性離子交換體表面之酸性基 其反應性較高:於酸性離子交換體表面之改性率之酸性離 子交換體總平均改性率爲較高度改性離子交換體,藉此其 丙酮轉化率被提昇者。 做爲同時進行該乳膠化與改性反應之方法者,如: (1)投入閉鏈系之反應鍋中的水及酸性離子交換體中,攪 拌下其投入改性劑使酸性離子交換體附與充份動力分散於 液中進行攪拌之方法,(2)以噴射器 '漿料泵往容器或反 應器輸送酸性離子交換體之水漿料時,由設定於輸送線之 投入口投入改性劑之方法例者。 用於乳膠形成之分散媒並未限於水者,而使用水時, -17 - (15) (15)1352082 較具易於改性反應處理後之後處理的優點。又,本發明製 造方法中,改性劑係做成乳膠供應於反應者,如:相較於 先行技術方法之務必以酸水溶液進行改性劑之溶解,其藥 劑成本及改性反應處理後之後處理成本較低,亦無因藥劑 造成腐蝕之問題較具各種優點者。 以下,針對本發明雙酚化合物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此 製造方法係於前述改性離子交換體之存在下,使苯酚化合 物與羰基化合物進行反應者爲其特徵者。 本發明典型之例如做爲苯酚化合物者使用苯酚,做爲 羰基化合物者使用丙酮之雙酚A的製造方法者,而,本 發明中未限定雙酚A者,使用各種苯酚化合物與各種脂 肪族或芳香族之酮或醛後,可製造出各種苯酚化合物。此 等做爲觸媒者,除使用本發明之改性離子交換體之外,可 依先行技術之公知條件進行製造之。雙酚A時,具體而 言係反應苯酚與丙酮後取得雙酚A,由取得反應生成物回 收含雙酚A之苯酚溶液,冷卻含回數之雙酚A之苯酚溶 液後’生成雙酚A與苯酚所成之結晶加成化合物,再由 結晶加成化合物去除苯酚之方法進行製造之。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進行本發明更詳細之說明,本發明 未超出其主旨下,並未受限於以下實施例者。 [實施例]J -18- (16) (16)1352082 於200ml圓底燒瓶中置入]〇2g之30%硫酸水溶液及 Π .4g硫脲,使反應器內進行氮取代後,攪拌下昇溫至7〇 °C,於此液中以1個小時之時間滴入15.8g(純份15.5g, ]4 8 · 5 m m ο 1)之做爲不純物之含〇 . 2重量%異丙烯基吡啶之純 度98.6%的4-乙烯吡-D定後,滴畢後,更進行反應5小時。採 1 g此反應液,加入4g甲苯及〇.5gl 0%氨水溶液後,進行搜 拌後,使甲苯層進行定量分析之結果,殘存之4 -乙烯吡啶 轉化率爲99.9%,異丙烯吡啶幾乎未殘存之。 反應結束後,冷卻至20°C,以2小時進行加入45.6g之 2 8%氨水。隨後,使反應液加熱至40 °C後進行反應3小時 。反應結束後,冷卻至2 0 °C,再利用甲苯進行萃取3次。 以氣體層析法進行分析回收之甲苯層結果生成1 7.6g之2-(4-吼啶基)乙硫醇,以4-乙烯吡啶之純份換算其收率爲 8 5 · 1 % 者。 [實施例2 ] 實施例]中使用15.8g (純份15.2g,144.0mmol)之原料 中含異丙烯吡啶量爲1.9重量% (2.5 mmol)之純度96 % 4-乙烯 吡啶之外’與實施例!同法進行反應。滴入氨前之反應液 分析結果,其4 -乙烯吡啶轉化率以4 -乙烯吡啶純份換算爲 99.9%者,且’殘存〇.9mmo丨之異丙烯吡啶。添加氨分解 反應結束後’以氣體層析法進行分析甲苯萃取後回收之甲 苯層之結果,2-(4-吡啶基)乙硫醇之生成量爲i6.2g(4-乙 烯吡啶純份換算之收率爲8 3 . 8 %)者。 -19- (19) (19)1352082 子交換樹脂。測定離子交換樹脂中之氫硫基及磺酸基之殘 存量之結果,改性率爲]4 · 7 %,磺酸殘存率爲8 4.4 %。 再於內徑12mm之玻璃管上塡入7.5m]之該觸媒,以 苯酚取代觸媒中之水份後,以2 6.3 m丨/h之速度流動丙酮濃 度4 · 5重量%之苯酚溶液’於觸媒層溫度7 〇 〇c下進行反應。 開始流動苯酚溶液後第6小時藉由氣體層析法分析反應管 出口所採取之反應液結果丙酮濃度爲0.71重量%(丙酮轉化 率84.3%),所生成p_p-BPA濃度爲14.1重量%者。 [實施例5 ] 於2 00ml 4口燒瓶中置入40g之濕潤狀態之強酸性離子 交換樹脂(「Diaion SK104H」酸交換容量1.67mmol/g —濕 潤狀態)及1 〇〇g蒸餾水,於60 °C下進行攪拌後,洗淨離子 交換樹脂。洗淨液藉由傾析廢棄後,再度導入蒸餾水。此 洗淨操作重覆進行5次。 再廢棄洗淨液後,加入40g(pH6.1)蒸餾水後,以氮於 燒瓶內進行取代之。於此投入1 . 9 5 g (1 0.8 m m 〇丨)之4 -吡啶基 乙硫乙酸酯,更於旋轉數25〇Γρηι之條件下進行攪拌3小時 。反應初期藉由4-吡啶基乙硫乙酸酯之懸浮液後反應液稍 呈微黃色混濁,而,反應結束時反應液則未有混濁。反應 結束後,藉由傾析使液體廢棄之,此時廢棄液之pH爲2.9 ,於殘存於燒瓶內之離子交換樹脂中加入】〇〇g蒸餾水攪 拌3 0分鐘後,藉由傾析廢棄液體。重覆進行5次此觸媒洗 淨操作,過濾後去除液體=進行回收離子交換樹脂。測定 • 22 - (20) 1352082 離子交換樹脂中之氫硫基及磺酸基的殘存量其結果,改性 率爲】5 · 2 %,磺酸殘存率爲8 4 · 6 %。 再採取7.5m】該觸媒,與實施例4同條件下進行反應之 結果’ 6小時後反應器出口之丙酮濃度〇.73重量%(丙酮轉 化率83.9%)’所生成1).1)-8?八濃度爲]4.6重量%者。 [比較例3 ]
實施例4中以蒸餾水洗淨離子交換樹脂後,以80gpH 爲I _2之硫酸水溶液取代80g(pH6.1)之蒸餾水進行添加之外 ’與實施例4同法進行觸媒之調製。此時,2-(4-吡啶基)乙 硫醇立刻溶解’未形成乳膠狀。液體以傾析廢棄後,重覆 洗淨操作後’測定所回收離子交換樹脂中氫硫基及磺酸基 之殘存量其結果、改性率爲]5 · 2 %,磺酸殘存率爲8 4.7 %者
再採取7.5ml該觸媒後,與實施例4同條件下進行反應 之結果’ 6小時後反應器出口之丙酮濃度爲0.79重量%(丙 酮轉化率82.7 %),生成之p,ρ-ΡΒΑ濃度爲13.4重量。/。。 -23-

Claims (1)

1352082 公 二 X— 口
第093 1 2243 9號專利申請案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100年7月1日修正 十、申請專利範圍 1·—種吡啶基乙硫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係使乙 烯吡啶與選自硫脲、硫醋酸、硫化氫的群之含硫化合物進
行反應後,製造吡啶基乙烷硫醇或吡啶基乙基硫醋酸酯之 方法中,將原料之乙烯吡啶,以具備段數相當於3〜1 〇段 之塡充塔的減壓蒸餾設備,進行減壓蒸餾至塔頂溫度80〜 150 °C,精製至異丙烯吡啶的含量至4重量%以下後使用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製造方法,其中該乙烯吡 啶係經由皮考啉與甲醛的羥甲基化反應而生成吡啶基乙醇 ,藉由將此於鹼存在下進行脫水反應之方法而取得之乙烯 吡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製造方法,其中該 乙烯吡啶爲4-乙烯吡啶者。
TW093122439A 2003-07-31 2004-07-27 Pyridylethylthio compound producing method TW20051031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04361 2003-07-31
JP2004051424A JP4595349B2 (ja) 2004-02-26 2004-02-26 変性イオン交換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10314A TW200510314A (en) 2005-03-16
TWI352082B true TWI352082B (zh) 2011-11-11

Family

ID=34117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22439A TW200510314A (en) 2003-07-31 2004-07-27 Pyridylethylthio compound produc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44152B2 (zh)
EP (1) EP1686116B1 (zh)
KR (2) KR101132235B1 (zh)
TW (1) TW200510314A (zh)
WO (1) WO20050122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807238T3 (es) 2009-01-22 2021-02-22 Mitsubishi Chem Corp Procedimiento para preparar bisfenol
CN107353232A (zh) * 2017-06-21 2017-11-17 成都市考恩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有机物盐形式的硫化氢供体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76623A1 (en) 2018-10-08 2020-04-16 Ecolab Usa Inc. Sulfide-based compounds and uses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07776A (en) * 1945-12-27 1952-08-19 Du Pont Mercaptoethyl pyridines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same
US2848456A (en) * 1956-03-27 1958-08-19 Pittsburgh Coke & Chemical Co Dehydration of 2-pyridine ethanol to 2-vinyl pyridine
US3931245A (en) * 1972-04-13 1976-01-06 Firmenich & Cie Flavoring agent
JPS6016420B2 (ja) * 1977-05-18 1985-04-25 広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ビニルピリジンの回収方法
JP3960676B2 (ja) 1998-02-13 2007-08-1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2−(4−ピリジル)エタンチ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JP3960678B2 (ja) 1998-03-12 2007-08-1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イソチウロニウム塩の製造方法
JP3899834B2 (ja) * 2000-04-04 2007-03-2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2−(4−ピリジル)エタンチ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1335522A (ja) 2000-05-25 2001-12-04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ビス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JP4547778B2 (ja) * 2000-06-20 2010-09-2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2−(4−ピリジル)エタンチ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KR100635892B1 (ko) * 2000-11-21 2006-10-18 미쓰비시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2-(4-피리딜)에탄티올의 제조 방법
JP4042325B2 (ja) * 2000-12-07 2008-02-0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アミノチオール変性スルホン酸型陽イオン交換樹脂の保存方法
JP4723105B2 (ja) * 2001-03-01 2011-07-13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ビスフェノールaの製造方法
JP2003012646A (ja) * 2001-06-26 2003-01-15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2−(4−ピリジル)エタンチオールの蒸留方法
TWI252227B (en) * 2002-05-16 2006-04-01 Sumitomo Chemical Co Process for producing omega-mercaptoalkylpyridine
JP4378995B2 (ja) * 2002-05-16 2009-12-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ω−メルカプトアルキルピリジン類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32235B1 (ko) 2012-04-02
KR101193475B1 (ko) 2012-10-24
US20060041145A1 (en) 2006-02-23
EP1686116A4 (en) 2009-01-14
EP1686116A1 (en) 2006-08-02
KR20060056273A (ko) 2006-05-24
TW200510314A (en) 2005-03-16
WO2005012250A1 (ja) 2005-02-10
EP1686116B1 (en) 2018-02-14
KR20110071028A (ko) 2011-06-27
US8344152B2 (en) 201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44735B1 (en) Method and catalyst for making bisphenol
JP4723105B2 (ja) ビスフェノールaの製造方法
EP0324080B1 (en) A method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ion exchange resin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bisphenol a
KR101665738B1 (ko) 비스페놀 화합물의 제조 방법
JP3960678B2 (ja) イソチウロニウム塩の製造方法
TWI352082B (zh)
KR20180016425A (ko) 디아릴 술폰들을 제조하기 위한 개선된 프로세스
JP5126771B2 (ja) 変性イオン交換樹脂およびビスフェノール類の製造方法
KR20230074728A (ko) 비페닐 골격을 갖는 테트라키스페놀 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
JP4472923B2 (ja) 1,1−ビス(4−ヒドロキシフェニル)−3,3,5−トリメチルシクロヘキサンの製造方法
JP2005060371A (ja) ピリジルエチルチオ化合物の製造方法、変性イオン交換体およびビスフェノ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WO2002085830A1 (fr)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bisphenol a
JP4029017B2 (ja) ビスフェノ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WO2002042274A1 (fr)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2-(4-pyridyl)ethanethiol
JP2011144200A (ja) ピリジルエチルチオ化合物の製造方法、変性イオン交換体およびビスフェノ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US4978797A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2-hydroxy-4-(hydroxyalkoxy)-benzophenone
JP4909586B2 (ja) チオール化合物、変性イオン交換樹脂およびビスフェノール類の製造方法
TW539674B (en) Purification of thiophene
US7002046B2 (en) Process for the recovery of dihydroxybiaryl compounds
JP2023550321A (ja) ビスフェノールa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触媒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セス
TWI236464B (en) Preparation of n-phenyl-benzoquinoneimine from hydroxydiphenylamines
WO2002072516A1 (fr)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de bisphénol a
US20020038049A1 (en) Sulphonation process and novel sulphonated compou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