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45667B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for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for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45667B
TWI345667B TW095138518A TW95138518A TWI345667B TW I345667 B TWI345667 B TW I345667B TW 095138518 A TW095138518 A TW 095138518A TW 95138518 A TW95138518 A TW 95138518A TW I345667 B TWI345667 B TW I3456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electrode
crystal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38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20800A (en
Inventor
Ge Zhibing
Zhu Xinyu
Wu Shin-Tson
Xinzhang Wu Thomas
Original Assignee
Chimei Innolux Corp
Univ Central Florid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mei Innolux Corp, Univ Central Florida filed Critical Chimei Innolux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720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20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45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456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63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parallel to the substrate, i.e. in-plane switching [I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4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the refractive index Nz perpendicular to the element surface being different from in-plane refractive indices Nx and Ny, e.g. biaxial or with normal optical axi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72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fringe field switching [FFS] where the common electrode is not patterned

Description

1345667 九、發明說明: .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液晶顯示器,且特別是有關於 一種具高開口率、高穿透率、廣視角效果,由特定電極 型式驅動的液晶顯示器。 【先前技術】 大體而言’基於液晶的主軸(其方向稱做指向 . (indicator))於開狀態的位向狀態,液晶顯示器(以下簡稱 鲁LCD)可分成兩大類:第一類為液晶指向沿與基板直交的 平面旋轉,第二類為液晶指向沿與基板平行的平面旋轉。 典型的第一類型LCD為扭轉列向型液晶顯示器(簡 稱TN LCD,請參見Schadt, APL, p.127),具有兩電極分 別設置於兩基板上。TN LCD的液晶分子一般配置為以 90°旋轉,具有高透光率、低功率耗損、製程容易等特點。 然而,由於靠近兩基板表面處的液晶指向相互垂直,使 鲁 得其顯不窄的視角。 φ 為解決TN LCD裝置的窄視角問題,習知技術已提 出許多解決方法。上述有效的方法之一為結合多重場域 .結構(multi-domain structure)於LCD裝置中。然而,多重 場域TN LCD,例如2-或4-場域的TN LCD (請參閱Yang, IDRC,91,p.68; Chen et al., SID,95, p.865; Nam et al·, SID ’97,p.933)所改善視角的效果有限(其對比率大於 10:1 (contrast ratio〉10:1)的範圍仍限於35度的視角錐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7 1345667 -内)。此外,除了使用多重場域方法,結合補償膜為另一 •種有效改善TN LCD的視角的方法。主要由複式光學膜 ...公司(Fuji Photo Film Co.)使用盤狀液晶(discotic LC)做為 廣視角膜(wide viewing film,以下簡稱WVF)以補除暗態 • ·
的 TN LCD (請參閱 Mori et al·,SID ’97, p_941)。具 WVF 的TN LCD的視角範圍,以對比率大於l〇:i(contrast ratio>l0:1)的範圍擴張至60度的視角錐内。然以60度的 視角錐範圍仍不足以用於電視與監視器的規格需求,尤 # 其是在較大視角的範圍仍具不均勻的灰階(gray scaie)。其 _他隸屬第一類型液晶指向沿與基板直交的平面旋轉的 LCD包括補償膜多重場域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器丨以下 簡稱 MVA,請參閱 Takedaetal·,SID ’98,p.l〇77),以及 圖案晝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器(以下簡稱PVA,請參閱 Khnetal., ASID ’98,p.383)。其各具有不同的優缺點,大 體而言’負型液晶材料較適用於上述型態之;^ Μ + 器,因其需較複雜的製程方法例如於MVA中形成凸出 鲁物。 鲁 除了上述習知方法之外,另一種有效解决廣視角的 方法為以橫向電場切換(以下簡稱IPS)型液晶I員示器取代 • TN LCD,已揭露於Soref JAP 1973,及美國專利第us • 5,598,285號中。上述IPS型LCD係屬第二類型、為曰& 一 a狀日日顯不 器,其電及係形成於同一基板上,以及液晶耜向沿與A 板平行的平面旋轉,如第1A圖所示。由於在電屢關的狀 態時’液晶指向係水平排列或平行於基板’因而其視胃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δ 1345667 特性得以改善。又由於水平排列的液晶指向分佈,其視 角對方位角的依存度較小(其對比率大於1〇:1(c〇ntrast rati〇>l〇:i)的範圍可輕易地擴張至6〇度的視角錐),且相 較於傳統的TN LCD,其具有較寬且較對稱的視角。為此 之故,近年來IPS型LCD較傳統的tnlcd易被大眾 接受。 然而,傳統的n> S型L C D仍有其本身的限制。例如, 型LCD的共同電極與畫素電極,分別示於帛1A圖的 ^•極102與1〇3 ’通常由不透明的電極(例如⑹構成,合 阻隔光線通過上述電極所在的位置。第以圖亦顯示呈^ 透明的電極的IPS LCD其穿透率與位置的關係圖。於第 Μ圖中,於電極表面上方具兩個暗的區域,因而此邮 型LCD的開口率與穿透率比起tnlcd相對較低。為了 :善穿透率’美國專利第us 6,924,863號Nishida等人揭 路種將共同電極與晝素電極以透明電極(例如鋼锡氧化 物,以下簡稱ΠΌ)製作。除了增加開口率及穿透率之外, —等人亦揭露藉增加一額外的畫素輔助電極 ^的儲存電容。餐㈣素輔助電極係由金屬電極構 成,僅伯全部透明區域的極小部分。上述改良ips LCD 其穿,率曲線與位置的關係如帛1β圖所示,其共同電極 2〇2與晝素電極203係由透明的IT〇材料所構成。然而, 上述電極上方的穿透率的改善仍然有其限制,此乃由於 電極之間區域的電場係、平行於顯示器的基板,亦即使液 晶指向於平行基板的平面旋轉使其獲致高透光率。缺 0773A-A32078TWF;P20〇5128;jamngwo υυϋ / 、而’於電極表面上方區域的雷α 面的分量。此強…有很強的垂直電極表 上傾斜而非使上Μ #面的分量會使液晶分子向 板結構導致於IPSLCD的交錯偏光 電即以w v成低穿透率的區域。因此’雖然採用透明 =加開口率,然而相較於TNLCD,其穿透率仍未 =針對IPSLCD4的改善方法皆針對其該口率 式,苴視H。然而’業界亟需一種新的液晶顯示器型 與'二=與IPSLCD相比’且具高穿透率亦足以 【發明内容】 有鐘於此’本發明之目的之—在於提供—種具 電極設計的液晶顯示器裝置,以改善其穿透率。
本發明之另—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TN :視角且足以與IPS型LCD的視角相比的液晶顯示器農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器裝 置,包括.一第一基板與一第二基板相對設置且其間隔 以一特定距離,其中複數的畫素定義於第一基板與第= 基板之間;一第一配向結構疊置於第一基板的一内側表 面上;一第二配向結構疊置於第二基板的一内側表面x 上;一液晶層央置於第一基板的第一配向結構與第二基 板的第二配向結構之間;一第一重複圖案化的電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10 •組’包括至少-組共同電極與至少, 於第-與第二基板之一的内側 及… 圖案化的電極群組,包括至小一 以及一第二重複 畫素電極’形成於第一重:二:電極與至少-組 群組係以透明導電材二m圖案化的電極 電場分量的實質邊^,:中—包含水平與垂直 群組的上部與下部區域:間,::一=圖案化的電極 埸八旦& ^ w t門以及一包含水平與垂直電 ,:=r電場形成於第二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 液曰居二、τ,區域,間;其中—實質水平電場形成於 曰曰s立於第-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與第二重複圖 =,電極群組之間的區域;以及其中液晶層係經處理 使付,無外加電場的條件下,其液晶分子平行於第一基 板與弟一基板的表面排列。 應注意的是,上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更包括:一 第了線性偏光板叠置於第一基板的一外側表面上;以及 鲁-第二線性偏光板疊置於第二基板的—賴表面上,其 中第-線性偏光板的-偏光㈣平行或垂直於液晶層的 •:初始空間方位指向’以及第二線性偏紐的—偏光袖 係垂直於第一線性偏光板的該偏光軸。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器裝 置的製造方法,包括:形成一液晶胞,其包括一第一基 板與一第一基板相對設置且其間隔以一特定距離,其中 複數的晝素定義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形成一第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〇 11 1345667 -一配向結構疊置於笫―其 … 内側表面上,·形成-第 -配向^構豐置於第二基板的—内側表面上,·填充 第—基板的第—配向結構與第二基板的第二 诱明j之間’形成ϋ複圖案化的電轉組,·由 一細佥喜❸ )一組共同電極與至少 ,.且旦素電極,形成於第一與第二基板之一的内側表面 上,形成一第二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由透明導電 :所構成’其包括至少一組共同電極與至少一組晝素電 二,形成於該第-重複㈣化的電極群組位於相同基板 的内側表面上;將第一盘第一ι ”弟一重禝圖案化的電極群組的 電:群2在一起;將第一與第二重複圖案化的 電_組的所有晝素電極連結在-起於各個晝素中,且 進曰步=接至一膜電晶體開關;產生一包含水平與垂直 電场刀里的貫質邊緣電場於第—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 :上:與下部區域之間’以及產生一包含水平與垂直電 %分置的實質邊緣電場於該第二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 :上邛與下部區域之間;產生一實質水平電場形成於液 曰曰層内位於第一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與第二重複圖案 化的電極群組之間的區域;以及處理液晶層使得在無外 加電場的條件下,其液晶分子平行於該第 基板的表面排列。 、弟— 為使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 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 明如下: 〇773A-A32078TWF;P2〇〇5128;Jamngwo 1345667 . 【實施方式】 I 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器元件的共同電極與晝素 電極結構,適於高開口率、高穿透率、及廣視角液晶顯 " 示器裝置。以下針對其較佳實施例,輔以參考圖示及標 號,詳細描述如下: 第一實施例 第2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 籲器的剖面示意圖,其共同電極與晝素電極結構形成於同 一基板上。請參閱第2A圖,一液晶層308夾置於第一與 第二基板300a與300b的内側表面之間。第一與第二基 板300a與300b的材質例如為玻璃。兩配向層310a與310b 之間隔以一特定距離d,做為本發明液晶胞的厚度或間 隙。上述配向層的材質可為具亞酷胺(polyimide,簡稱 PI),且分別設置於第一基板300a與液晶層308之間以及 第二基板300b與液晶層308之間。複數個重複的透明共 籲同電極301、302及306以及複數個重複的透明晝素電極 303、304及305形成於第一基板300a上的各個晝素區域 • 中。一薄膜電晶體(未圖示,以下簡稱TFT)形成於第一 基板300a上的各個晝素區域中。此外,上述包括兩相對 基板的結構更進一步夾置於兩線性偏光板(未圖示)之 間。其中第一線性偏光板的偏光軸係平行或垂直於該液 晶層的研磨方向,以及第二線性偏光板的偏光軸係垂直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13 1345667 -於第一線性偏光板的偏光轴。 • 於第2A圖中’共同電極301與302以及晝素電極 ..303構成第一電極群組(301、302、303),其中電極303 夾置於電極301與302之間。晝素電極304與305以及 ► · 共同電極306構成第二電極群組(3〇4、305、306),其中 電極306夾置於電極304與305之間。上述第一與第二 電極群組形成同一層上’且彼此之間隔以一特定距離。 各個電極的寬度與之間的距離係由以下條件決定,即上 述電極群組上方的液晶指向係由實質的邊緣電場驅動, 籲電極群組之間的液晶指向係由實質的水平電場驅動。 為達上述電場條件,於各電極群組中,中央的共同 電極或晝素電極與其兩鄰近晝素或共同電極之間的距離 需小於液晶層的厚度。請再參閱第2A圖,共同電極301 與畫素電極303之間的距離L1小於液晶層的厚度,而晝 素電極303與共同電極302之間的距離L2,晝素電極304 與共同電極306之間的距離L3,共同電極306與晝素電 極305之間的距離L4亦皆小於液晶層的厚度。 ® 再者,由兩組不同電極群組的鄰近電極間的距離大 於液晶層的間距。根據第2A圖,兩鄰近的電極,分別屬 ' 第一電極群組(301、303、302)的電極302與屬第二電極 • 群組(304、306、305)的電極304之間的距離大於液晶層 的間距。 本實施例更明確地說明請搭配參閱第2A圖,採用 一正型液晶材料,其具介電異向性(dielectric anisotropy) 0773A-A32078TWF;P2005128yamngwo 14 1345667 大於零就具正型液晶材料的液晶胞而言,本實施例 液ΒΒ層的厚度d與液晶材料的折射係數異向性Δη的乘積 的較佳範圍乃介於〇.25至〇 75微料μιη)間。電極3〇1、 02 304與305其對應的寬度分別為wi、、W4與 W5 ’並不必然限定為相等的數值’且其與液晶層的厚度 d的比值範圍較佳介於0.1至0.95之間。電極303與3〇6 f對應的寬度分別為W 3與w 6,並不必然限定為相等的 數值’且其與液晶層的厚度d的比值_較佳介於〇1 至〇. 7 5之間。於各群組的相鄰電極之間的距離l )、l 2、 3 '、L4 (亦即L1定義電極301與303之間、L2定義雷 =3與302之間、以義電極3〇4與3〇6之間、^ 圍與3〇5之間),其與液晶層的厚度d的比值範 車乂“於0.1至0.95之間。距離L5定義為不 =鄰電極之間的距離,例如自群組⑽、3G3幻中的 广自群組(304、遍與3〇5)中的電極;〇4心 “曰曰的居度d的比值範圍較佳介於〇1 i 〇別之間。 為形成均質配向(或反向平行研磨)的正型液 :例的正型液晶材料之較佳的研磨方向為於心曰平面 上自X-軸偏離大約45度至90度。並且,甘 側表面上的預傾角設定的範 ;H二反内 間。 "Α υ·>度至10度之 第2Β圖係顯示根據本發 配向的正型異向性液曰㈣二弟貧細例之採用均質 用透明電極°相較於傳統使 ⑽LCD的穿透率(如第1β所示厂 〇773A-A32078TWF;P20〇5128Jamngwo 15 1345667 -例之液晶顯示器的穿透率已大幅提升。此乃由於電極群 •’組(301、303與302)整體的功效如同新的連續的共同或晝 ... 素電極,基於電極群組301、303與302的寬度及其間的 距離小於液晶胞間隙。再者,基於相同的理由,電極群 ► * 組(304、306與305)整體的功效如同新的連續的共同或晝 素電極。更有甚者,距離L5群組(301、303與302)與群 組(304、306與305)相鄰電極之間的距離大於液晶胞間 隙。於此請況下,實質地水平電場使液晶指向完全扭轉, 且使得上述電極群組間區域的穿透率提高。再者,於電 籲極群組301、303與302上方的區域,由於其電極的間距 小於液晶胞間隙d,使得實質地邊緣電場於電極間形成, 並造成液晶指向扭轉的傾斜程度低於傳統的IPS型 LCD,此亦導致良好的穿透率。因此,在邊緣電場分量 與水平電場分量二者同時作用下,使得於整個區域内維 持高的穿透率。 於本實施例中,可達成的穿透率大約為42.3%,若 搭配如第2B圖所示之交錯偏光板其最大穿透率大約為 ® 46.0°/◦。本模式的最大的穿透率大約為92.0%,相較於傳 統的IPS LCD的最大的穿透率大約只有為75.0%。因此, • 本實施例之模式較傳統的IPS LCD的光使用效率提升 • 22.6%。 第二實施例 一均質配向(或反向平行研磨)的負型(Δε<0)液晶胞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16 1345667 所不的結構’其液晶胞的間隙與液晶材 的=數異向性的乘積、各個共同電及與晝素電極 网U及之間的距離皆與第—實施例所述具相同的範 。較佳的研磨方向為於”平面上自X軸偏離大約。 二士 5I ϋ且’其位於基板内側表面上的預傾角設定 的靶圍大約介於0.5度至1〇度之間。
第2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採用均質 配向的負型異向性液晶材料的模擬結果。於此請況下, :達成的穿透率大約為44 4%,若搭配如第2β圖所示之 ^錯偏光板其最大穿透率大約為46 〇%。本模式的最大的 穿透率士約為9 6.0 %。負型異向性液晶材料較正型液晶材 料八較的牙透率的原因為負型液晶胞於電極表面區域 幾乎無傾斜效應(tilt effect)。 第三實施例 為使製程步驟簡化,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是將共 鲁同電極與晝素電極分別形成於不同層上,其間隔以一絕 緣層,如第3A圖所示。一液晶層4〇8夾置於第一基板 400a與第二基板4〇〇b的内側表面,第一與第二基板 400a、400b的材質例如是玻璃。兩配向層41〇a及4l〇b 分隔以一特定距離,此特定距離等於本發明液晶胞的間 隙或液晶層的厚度。配向層的材質包括聚亞醯胺層,分 別設置於第一基板400&與液晶層4〇8之間以及第二基板 400b與液晶層408之間。複數個重複的共同電極4〇1、 0773A-A32078TWF;P2005128uamngwo 17 1345667 -402與406,以及複數個重複的晝素電極403、404與405 '形成於第一基板400a上的各個畫素區域内。共同電極與 ···晝素電極分別位於不同層上,其間隔以一絕緣層。一薄 .. 膜電晶體(以下簡稱TFT)形成於第一基板上400a的各個 晝素區域内(未繪示)。此外,上述包含兩基板的液晶顯示 器結構更夾置於兩偏光板之間(未繪示),其中一第一偏光 板的偏光軸與研磨的方向一致或者與研磨的方向垂直, 以及一第二偏光板的偏光軸垂直於該第一偏光板的偏光
轴0 ® 請參閱第3A圖,於一晝素區域的重複區域中’共 同電極401、402與晝素電極403構成一第一電極群組, 其中晝素電極403設置於共同電極401與402之間。晝 素電極404、405與共同電極4063構成一第二電極群組, 其中共同電極406設置於晝素電極404與405之間。此 結構可獲致高穿透率的原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即位於 各電極群組上方的液晶指向實質地由邊緣電場驅動,以 —及位於各電極群組之間的液晶指向實質地由水平電場驅
W 動0 然而,為達到上述的電場分佈,本實施例的結構維 度相異於第2A圖所示之結構。為了獲致實質的邊緣電 場,電極403的寬度可設計成大於電極401與電極402 之間的距離。更有甚者,電極404與405之間的距離可 設計成小於電極406的寬度,甚至電極404與405之間 的距離可以是零,即電極404與405合併在一起。然而,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18 ^45667 電極群組之間的距離仍需大於或等於液晶層的間隙。 明確地說,電極4〇1與4〇2所對應的寬度wi與W2 ...與液晶層的間隙的比值較較佳為〇1至〇 95。電極姻 ..所對應的見度W3與液晶層的間隙的比值較較佳為〇」至 2.5。電極404與405所對應的寬度W4與W5與液晶層 的間隙的比值較較佳為〇」至2 75。電極4〇6所對應的寬 度W6與液晶層的間隙的比值較較佳為〇」至。 十再者,關於電極間的距離,電極4〇1與4〇2之間的 鲁距離L1與液晶層的間隙的比值較較佳為〇1至2 〇。電 極404與405之間的距離L2與液晶層的間隙的比值較較 佳為〇至2.65。電極402與404之間的距離L3與液晶層 的間=的比值較較佳為1〇至3 〇 ,使其可獲得水平方二 勺電場接著,更進一歩定義兩電極群組之間的相對位 置關係,電極402與406之間的距離L4與液晶層的間隙 的比值較較佳為至5 65。電極4〇3與4〇4之間的距離 L5與液晶層的間隙的比值較較佳為hl至585。 • 於本實施例中,為了能形成均質配向(或反向平行研 磨)的正型液晶胞,本實例的正型液晶材料之較佳的研磨 方向為於x-y平面上自x_軸偏離大約45度至9〇度。並 且,其位於基板内側表面上的預傾角設定的範圍大約介 於〇·5度至1〇度之間。 第3Β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採用均質 配向的正型異向性液晶材料的模擬結果。相較於傳統使 用透明電極的IPS LCD的穿透率,本實施例之液晶顯示 〇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19 1345667 :态的牙透率已大幅提升。本實施例可達成的穿透率大約 為42.0%,若搭配交錯偏光板其最大穿透率大約為 46‘〇%。本模式的最大的穿透率大約為91.0%。 第四實施例
一均質配向(或反向平行研磨)的負型(Δε<〇)液晶胞 搭配上述第3Α圖所示的結構,其液晶胞的間隙與液晶材 料的折射係數異向性的乘積、各個共同電及與晝素電極 的寬度以及之間的距離皆與第三實施例所述具相同的範 圍較佳的研磨方向為於x-y平面上自X-轴偏離大約〇 度至4 5度。並且,其位於基板内側表面上的預傾角設定 的範圍大約介於0.5度至1〇度之間。 第3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採用均質 配向的負型異向性液晶材料的模擬結果。於此請況下, 可達成的穿透率大約為44.5%’若搭配交錯偏光板其最大 穿透率大約為46.0%。本模式的最大的穿透率大約為 96.6%。 * 第五實施例 為使本發明製程步驟簡化,第4A圖係顯示本發明 第五貫施的另一種結構。 一液晶層508夾置於第一基板5〇〇a與第二基板5〇〇b 的内側表面,第一與第二基板5〇〇a、5〇〇b的材質例如是 玻璃。兩配向層510a及510b分隔以一特定距離,此特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ningwo 20 1345667 .疋距罐4於本發明液晶胞的間隙或液晶層的厚度。配向 層的材質包括聚亞醯胺層,分別設置於第一基板5〇〇a與 ···液晶層508之間以及第二基板500b與液晶層508之間。 .. 複數個重複的共同電極501、502與506,以及複數個重 複的晝素電極503 ' 504與505形成於第一基板500a上 的各個晝素區域内。晝素電極503與共同電極506位於 同一層上,以及共同電極501、502與晝素電極503、504 位於另一層上,此兩層間隔以一絕緣層507,如第4A圖 鲁所示。一薄膜電晶體(以下簡稱TFT)形成於第一基板上 5〇〇a的各個畫素區域内(未繪示)。此外,上述包含兩基 板的液晶顯示器結構更夾置於兩偏光板之間(未繪示),其 中一第一偏光板的偏光轴與研磨的方向一致或者與研磨 的方向垂直’以及一第二偏光板的偏光轴垂直於該第一 偏光板的僞光軸。 相似於先前的實施例,電極群組(501、503與502) 與電極群組(504、506與505)於其上方區域產生實質的邊 春緣電場’以及於各電極群組之間形成實質的水平電場。 因此’可大幅地改善整體的穿透率。 然而,為達到上述的電場分佈,本實施例如第4A 圖所示之結構採用一均質配向(或反向平行研磨)的正型 • 液晶材料。本實施例之液晶胞的間隙與液晶材料的折射 係數異向性的乘積較佳的範圍大約為0.25至0.75微米 (μπι)。於同一層上的電極5(Π、502、504與505所對應 的寬度Wl、W2、W4與W5 ’並不必然限定為相等的數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21 1345667 、值9; ΐί與液晶層的間隙d的比值範圍較佳介於Ο·1至 層上的電極5〇3與5。6所對應的寬 f w3與W6,並不必然岐為相等的數值m液曰 層的間隙d的比值範圍較佳介於G」至4 電極曰曰 與-之間的距離心及電極504與 L2個別與液晶層的間隙,㈣較較佳為〇.J20=
R-層上的兩相鄰共同電極502與晝素電極綱之間的 距"^3與液晶層的間隙d的比值較較佳為1()至3〇。 =一層上的兩相鄰電極503與鳩之間的距紙4與液 日曰曰的間隙d的比值較較佳為1〇至87。 第4A圖’更進一歩定義兩不同層之間的電二 ^ ’於其-層上的共同電極5G2與另一層上的共同電極 之間的距離L5與液晶層的間隙d的比值較較佳為η 至5.85。於其-層上的畫素電極5()3與另一層上的畫素
電極504之間的距離乙6與液晶層的間隋:d的比值較較 為 1.0 至 5.85。 馨於本貫施射’為了能形成均f配向(或反向平行研 磨)的正型液晶胞,本實例的正型液晶材料之較佳的研磨 方向為於x-y平面上自x_軸偏離大約45度至9〇度。並 且,其位於基板内側表面上的預傾角設定的範圍大約介 於0.5度至1〇度之間。 第4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採用均質 配向的正型異向性液晶材料的模擬結果,其中距離U的 值大於距離L4的值。相較於傳統使用透明電極的 0773A-A32078T WF ;P2005128;j amngwo 22 1345667 .:LaCD的穿透率’本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穿透率已大幅 提升,且可達到傳統™型液晶胞穿透的98.0%。 • · .. 第六貫施例 一均*質配向(或反向平行研磨)的負型(Δε<〇)液晶胞 搭配上述第4Α圖所示的結構,其液晶胞的 料^射係數異向性的乘積、各個共同電及與晝素電』 的見度以及之間的距冑皆與第五實施例所述具相同的範 擊圍U土的研磨方向為於x_y平面上自χ_轴偏離大約〇 度至45度。並且,其位於基板内側表面上的預傾角設定 的範圍大約介於0.5度至1〇度之間。此外,請參閱第4C 圖’其距離L3的值小於距離L4的值。第4C圖亦係顯示 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採用均質配向的負型異向性液 a曰材料的穿透率與位置關係模擬結果。於此請況下,可 達成可達到傳統TN型液晶胞穿透的92.0〇/〇。 0第七實施例 於上述之實施例中,其採用的液晶層材料皆為均質 配向(或反向平行研磨)。然而,為降低上述元件的色偏 (color shift)現象,本發明亦可採用聚亞醯胺胞(簡稱ρι cell)或平行研磨的LCD元件(請參閱Wu等人於2〇〇3年8 月13曰的美國專利申請案N〇. 1〇/639/985號)。 於本實施例中,採用一具有正型液晶的聚亞醯胺胞 (PI cell)與第4A圖所示的結構具相同的維度,其液晶胞 〇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23 1345667 的間隙與液晶材料的折射係數異向性的乘積、各個共同 電及與晝素電極的寬度以及之間的距離皆與第五實施例 所述具相同的範圍。較佳的研磨方向為於x_y平面上自 X_軸偏離大約45度至90度。該液晶層頂部與底部表面係 平行研磨具較佳的預傾角範圍大約介於〇5度至1〇度之 間。 & 第5A圖係顯示第4A圖所示的結構分別以均質液晶 ,與聚亞醯胺胞(PI cell)套用的色偏(c〇1〇r shif〇現象模擬 結果示意圖,其中均質液晶胞與聚亞醯胺胞(piceii)接採 用正型液晶材料。於第5A圖中,圓點軌跡表示均質液晶 胞的色偏結果,實線軌跡表示聚亞醯胺胞(pi ceU)的色偏 結果。由於聚亞醯胺胞(PI ceU)本質上具較對稱的液晶指 向分佈,因此其色偏現象較均質液晶胞的色偏現象:,曰 如第5A圖所示。 參 第八實施例 於本實施例中,—聚亞醯胺胞(pi edi)具負型液 子搭配上述第4A圖所示的結構,其液晶胞的間隙與液曰 材料的折射係數異向性的乘積、各個共同電及盥曰 極的寬度以及之間的距離皆與第六實施例所述里相同 範圍。較佳的研磨方向妓為於x_y平面上自㈣2 大約0度至45度。該液晶層頂部與底一 具較佳的預傾角範園大約介於Q 5度至° 1()度之間行研磨 第5B圖係顯示第4八圖所示的結構分$以二質液晶 0773A-A32078TWF;P2005128uamngw〇 ^4^667 ,3…^亞醒胺胞(PI Cell)套用的色偏⑽or shift)現象模擬 ' °果不思圖,其中均質液晶胞與聚亞醯胺胞(PI cell)接採 •用負型液晶材料。於第5B圖中,圓點執跡表示均質液晶 胞的色偏結果,貫線執跡表示聚亞醯胺胞(ρι “Η)的色偏 結果。由於聚亞醯胺胞(PIcell)本質上具較對稱的液晶指 向分佈,因此其色偏現象較均質液晶胞的色偏現象小, 如第5B圖所示。 無論採用具正型或負型液晶材料的聚亞醯胺胞(ρι .cell)至第4A圖的結構中,皆可有效地降低色偏現象。然 而,並非解讀成僅限定於採用聚亞醯胺胞(picell)於第4A 圖的結構中,本發明其他實施例所提供之新型結構皆可 採用具正型或負型液晶材料的聚亞醯胺胞(pi cell)。亦 尸要疋初始液晶指向平行基板配向,且當施以一外 加電場時,該液晶指向係由水平電場驅動的LCD元件皆 可採用具正型或負型液晶材料的聚亞醯胺胞(pi cell)。 I第九實施例
本貫施例藉採用額外的補償膜,例如單軸膜,於上 述實施例所提供之新型結構中,可大幅擴張其視角。本 發明上述實施例所提供之新型結構皆具類似的初始液晶 指向分佈,即於電壓關的狀態時,所有的液晶指向皆平 行於基板。因此,類似的補償膜架構皆可套用於上述實 施例中。為方便說明,本實施例採用兩單軸膜(請另參閱 J· Chen,SID ’98,p.315),以補償具正型液晶材料的第4A 〇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25 1345667 -圖結構的暗態(dark state)。 • 請參閱第6A圖,標號520a與520b各表示第一偏 ··· 光板與第二偏光板。第一偏光板520a的吸收軸與液晶層 ..508的研磨方向一致,且第二偏光板520b的吸收軸與第 一偏光板520a的吸收軸相互垂直。標號511與512各表 示兩片補償膜,設置第二偏光板520b與基板500b之間。 補償膜511係一正型c-膜,其厚度與與其折射係數異向 性乘積的範圍大約介於0.085至0.095微米(μιη)之間。補 償膜512係一正型a-膜,其厚度與與其折射係數異向性 ®乘積的範圍大約介於0.13至0.15微米(μιη)之間,且其光 軸與液晶層508的研磨方向一致。 第6Β圖係顯示第6Α圖的結構採用正型液晶之補償 膜液晶顯示器元件的等對比線(iso-contrast plot)視角 圖。於視角錐>80度的所有方位角觀測,其對比率(contrast ratio)大於120 : 1,相較於習知技術,其對比率已獲大幅 改善。 φ 再者,先前所述特定維度範圍的補償膜511及512, 亦可設置於下基板500a與第一偏光板520a之間。第二 偏光板520b的吸收軸及正型補償膜512的光軸設定與液 晶層5 0 8的研磨方向一致。 第十實施例 本實施例藉採用兩單軸膜,以補償具負型液晶材料 的第4A圖結構的暗態(dark state),其中較佳的研磨方向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26 1345667 :為於x-y平面上自x-軸偏離大約0度至45度。並且,其 .預傾角設定的範圍大約介於〇.5度至丨〇度之間。 八 ··· 本實施例的較佳結構與前實施例之第6A圖所示的 .•結構類似,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採用負型液晶材料取 代原先的液晶材料。補償膜511係一正型c_膜,其厚度 與與其折射係數異向性乘積的範圍大約介於〇〇85至 0.095微米(pm)之間。補償膜512係一正型心膜,其厚度 與與其折射係數異向性乘積的範圍大約介於〇13至〇 Η 微米(_)之間’且其光軸設定與液晶層通的研磨方 ——致。 第6C圖係顯示第从圖的結構採用負型液晶之補償 膜液晶顯示器元件的等對比線(is〇_c〇mrast pl〇t)視角 ll·於視角錐>85度的所有方位角觀測,其對比率(C。他㈣ rat10)大於120:卜相較於習知技術,其對比率已獲大幅 改善。 再者’先前所述特定維度範圍的補償膜511及512, •亦可設置於下基板5〇()a與第—偏光板孤之間。第二 偏光板520b的吸收軸及正型補償膜512的光轴設定 晶層508的研磨方向一致。 z、及 • 第十一實施例 、本實施例藉採用一雙軸膜(其狀^並不相等 以補償具正型液晶材料的第4A圖結構的暗態(請另參閱 Y.Sait〇etal.,nAP,1998,p.4822)。上述正型液晶較佳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〇 27 1345667 -的研磨角度範圍設定在45度與90度之間。 • ' 本實施例之較佳結構如第7A圖所示,即將第6A圖 ,·. 中的單軸膜511與512取代成雙軸膜513,且設置於基板 500b與第二偏光板520b之間。為了降低於電壓關狀態 .1 時,大視角的漏光現象,且不損及其法線方向的入射光, 雙軸膜513的nz軸設定垂直於x-y平面,且其nx(或ny) 軸設定與液晶層的研磨方向一致。補償膜513的厚度與 nx與ny的差值的乘積範圍大約介於0.26至0.28微米(μιη) 之間。較佳的(nx-nz)/(nx-ny)的數值範圍設定於0.45至 鲁0.55之間。 第7B圖係顯示第7A圖的結構採用正型液晶之補償 膜液晶顯示器元件的等對比線(iso-contrast plot)視角 圖。於視角錐〉80度的所有方位角觀測,其對比率(contrast ratio)大於 200 : 1。 再者,先前所述特定維度範圍的雙軸補償膜513, 亦可設置於下基板500a與第一偏光板520a之間,其nz $軸設定垂直於x-y平面,且其nx(或ny)軸設定與液晶層 的研磨方向一致。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28 1 第十二實施例 . 本實施例藉採用一雙轴膜(其nx、ny、nz並不相等), 以補償具負型液晶材料的第4 A圖結構的暗態,其中負型 液晶較佳的研磨角度範圍設定在〇度與45度之間。 雙轴膜513的nz軸設定垂直於x-y平面,且其nx(或 1345667 二ny)軸設定與負型液晶層的研磨方向一致。補償膜513的 . 厚度與nx與ny的差值的乘積範圍大約介於0.26至0.28 ... 微米(μηι)之間。較佳的(nx-nz)/(nx-ny)的數值範圍設定於 0.45至〇·55之間。 _ · 第7C圖係顯示第7A圖的結構採用負型液晶之補償 膜液晶顯示器元件的等對比線(iso-contrast plot)視角 圖。於視角錐>80度的所有方位角觀測該負型液晶胞,其 對比率(contrast ratio)大於 200 : 1。 • 再者,先前所述特定維度範圍的雙軸補償膜513, 籲亦可設置於下基板500a與第一偏光板520a之間,其nz 軸設定垂直於x-y平面,且其nx(或ny)軸設定與液晶層 的研磨方向一致。 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無論採用雙軸補償膜至具正 型或負型液晶材料的第4A圖的結構中,皆可有效地提升 其視角。然而,並非解讀成僅限定於採用雙軸補償膜於 第4A圖的結構中,本發明其他實施例所提供之新型結構 • 皆可採用具正型或負型液晶材料搭配雙軸補償膜。亦 *即,只要是在電壓關狀態時,初始液晶指向平行基板配 向的LCD元件皆可採用具正型或負型液晶材料搭配雙軸 ' 補償膜。 為了顯示本發明實施例突出的亮度效果,於第 8A-8D圖中,分別顯示本發明實施例與習知TN LCD與 IPS LCD的等亮度(iso-brightness plot)曲線視角圖。其中 第8A圖對應習知技術之TN型液晶胞,第8B圖對應如 0773A-A32078TWF;P2005128 y amngwo 29 1345667 .第1B圖習知技術之IPS型液晶胞,第8C圖對應本發明 • 貫施例第4 A圖具正型液晶材料的液晶胞’以及第8 D圖 .. 對應本發明實施例第4A圖具負型液晶材料的液晶胞。於 第8A圖中,習知技術之TN型液晶胞於中央區域具最大 亮度100%,其穿透率曲線大於90%的範圍位於視角錐〉35 度的所有0度至360度的方位角,以及其穿透率曲線大 於75%的範圍位於視角錐〉45度的所有方位角。於第8B 圖中,習知技術之IPS型液晶胞雖採用透明的電極,然 確具相對低的亮度表現,其位於中央區域的最大穿透率 籲僅TN型液晶胞的75%,且其視角非常窄。然而,由本發 明實施第8C及8D圖的結果得知,其等-亮度曲線的效果 已大幅改善。於第8C圖中,具正型液晶材料的液晶胞的 穿透率曲線大於75%的範圍位於視角錐>40度的所有的 方位角,於第8D圖中,具負型液晶材料的液晶胞的穿透 率曲線大於75%的範圍位於視角錐>50度的所有的方位 角。更有甚者,於第8D圖中,其穿透率曲線大於90%的 範圍可達位於視角錐>38度的所有的方位角,甚至比習知 *技術之TN型液晶胞寬。
此外,第9A-9D圖分別顯示本發明實施例與習知TN • LCD 與 IPS LCD 的等對比(iso-contrast plot)曲線視角 • 圖。其中第9A圖對應習知技術之TN型液晶胞,第9B 圖對應如第1B圖習知技術之IPS型液晶胞,第9C圖對 應本發明實施例第4A圖具正型液晶材料的液晶胞,以及 第9D圖對應本發明實施例第4A圖具負型液晶材料的液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30 1345667 晶胞。為了比較之原故, 於日睑上这、,,口構白不搭配補償膜。由 =直=/^^的配向平行於其-基板,㈣ 、另基板,因此其對比率與角度關係且作強沾 :存:’如第9A圖所示。其等對比曲 ==任何補償膜,由於其初始液晶:: 且Γ目㈣ 對比率與空間角的依存度關係不高,且 視角。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結構,在暗 ;蝴關的狀態下,其液晶指向的初始位向係平行‘ 基板,亦即其視角與空間角的依存度關係亦不高。此外、, 才目較於習知技術之IPS型液晶胞,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俾 ^構可獲致較高的穿料。因此,上述結構亦具有較 廣的視角’尤其是位於靠近如苐9(:或9D圖所示等對比 圖的中央區域的視角錐。 紅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結構可獲致盥傳 統™ LCD相比的等亮度效果。無論是採用正型或負、型 液晶材料’其亮度皆可高達到傳、统tn液晶胞亮度的 90%。同時,相較於傳統ips型液晶胞,上述結構亦具較 寬的視角。 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裝置、方法、系統及元件提供 一新型的IPS LCD設計,其具有相當TN型液晶胞的高 穿透率以及相當傳統IPS型液晶胞的廣視角。 …本發明雖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 疋本發明的範圍,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丄345667 、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内,當可做些許的更 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 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第1A圖係顯示習知技術具有不透明電極之ips型 LCD的結構不意圖以及於結合交錯偏光板狀態下的穿透 率曲線與位置關係圖; (第1B圖係顯不另一習知技術具有透明電極之Ips 型LCD的結構示意圖以及於結合交錯偏光板狀態下的穿 透率曲線與位置關係圖; .第2A圖係顯不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具高穿透率與 廣視角LCD結構示意圖,其共同電極與晝素電極位於同 一層上; 弟2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2a圖 結構’結合正❹電異向性均質液晶胞且於交錯偏 光板:的穿透率曲線與位置模擬結果關係圖; 第2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第2a圖 ^結構’結合負型介電異向性均質液晶胞且於交錯偏 先板:的穿透率曲線與位置_結果關係圖; 雇視角第二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具高穿透率與 f^ 思圖’其共同電極與晝素電極位於兩 不问盾上; 第3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第3A圖 0773A-A32078TWF;P2005128uanmgwo 32 1345667 -LCD結構,結合正型介電異向性均質液晶胞且於交錯偏 _光板下的穿透率曲線與位置模擬結果關係圖; 第3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第3A圖 LCD結構,結合負型介電異向性均質液晶胞且於交錯偏 光板下的穿透率曲線與位置模擬結果關係圖; 第4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具高穿透率與 廣視角LCD結構示意圖,其共同電極與晝素電極二者皆 位於兩不同層上;
第4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第4A圖 LCD結構,結合正型介電異向性均質液晶胞且於交錯偏 光板下的穿透率曲線與位置模擬結果關係圖; 第4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第4A圖 LCD結構,結合負型介電異向性均質液晶胞且於交錯偏 光板下的穿透率曲線與位置模擬結果關係圖; 第5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以正型介電 異向性PI液晶胞結合第4A圖LCD結構的色偏模擬結果 (實線)相較第五實施例以均質液晶胞結合LCD結構的色 偏模擬結果(圓點)的示意圖; 第5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以負型介電 異向性PI液晶胞結合第4A圖LCD結構的色偏模擬結果 (實線)相較第六實施例以均質液晶胞結合LCD結構的色 偏模擬結果(圓點)的示意圖; 第6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具高穿透率與 廣視角LCD結構示意圖,其中以單軸膜做為補償膜;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33 1345667 ;第從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之第6A圖 LCD結構’結合正型介電異向性均質液晶胞且 ··. 膜補償的模擬等對比圖; * 第6C圖係㈣根據本發明第十實蘭之第从圖 LCD結構’結合負型介電異向性均懸晶胞且以兩單抽 膜補償的模擬等對比圖; 第7A ®賴錢據本發明㈣例之具高穿透率愈 廣視角⑽結構示意圖,其中以雙車由膜做為補償膜;,、 # 7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十—實施例之第μ圖 LCD結構,結合正型介電異向性均質液晶胞且以兩單轴 膜補償的模擬等對比圖; 第7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之第从圖 LCD結構,結合負型介電異向性均質液晶胞絲兩單轴 膜補償的模擬等對比圖; 第8A圖係顯示傳統的TN型液晶胞的模擬等亮度 圖; • 帛8B圖係顯不第1B圖之傳統具不透明電極的們 型液晶胞的模擬等亮度圖; 第8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第4a圖 結構,結合正型介電異向性均質液晶材料的模擬等亮度 圖; 第8D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第4A圖LCD 、、’。構’結合負型介電異向性均質液晶材料的模擬等亮度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〇 34 1345667 - 第9A圖係顯示傳統的TN型液晶胞於無補償膜條件 ’下的模擬等對比圖; ·· 第9Β圖係顯示第1Β圖之傳統具不透明電極的ips ..型液晶胞於無補償膜條件下的模擬等對比圖; 第9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第4A圖LCD 結構,結合正型介電異向性均質液晶材料於無補償膜條 件下的模擬等對比圖;以及 第9D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第4A圖LCD 結構’結合負型介電異向性均質液晶材料於無補償膜條 ♦件下的模擬等對比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1a、201a〜第一基板; 101b、201b〜第二基板; 102、202〜共同電極; 1〇3、203〜晝素電極; 104、204〜液晶層; 300a、400a、500&~第一基板; 300b、400b、500b〜第二基板; 籲 301、302、306、401、402、406、501、502、506〜共同 電極; - 303、304、305、403、404、405、503、504、505〜晝素 . 電極; 407、507〜絕緣層; 308、408、508〜液晶層; 310a、31 Ob、410a、41 Ob、510a、51 Ob〜配向詹; 511、512〜單軸補償膜; 513〜雙軸補償膜;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o 35 1345667
520a、520b〜偏光板; d〜液晶層的間隙;
Wl、W2、W3、W4、W5、W6〜電極寬度; LI、L2、L3、L4、L5、L6〜電極間距。 36 0773A-A32078TWF;P2005128Jamngw〇

Claims (1)

1345667 第95138518號 修正日期:100.4.8 修正本 十、申請專利範圍: - 1·一種液晶顯示器裝置,包括: · 一第一基板與一第二基板相對設置且其間隔以一特 定距離,其中複數的晝素定義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 之間; 一第一配向結構疊置於該第一基板的一内側表面上; 一第二配向結構疊置於該第二基板的一内側表面上; ^ 一液晶層夾置於該第一基板的該第一配向結構與該 鲁 第二基板的該第二配向結構之間; • —第一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包括至少一組共同電 極與至少-組晝素電極,形成於該第一與該第二基板之一 的該内側表面上,其中該第一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έ且中, 該共同電極與該晝素電極之寬度小於該液晶層的厚度,且 ,共同電極與該晝素電極之間的距離小於該液晶層的厚 度,以及 主吸圃杀亿的電極群組,包括至 極與至少-組晝素電極,形成於該第-重複__^ :化的電極群'”,該共同電極與該畫素二:: "液曰日層的厚度,且該共同電極與該 離 小於該液晶層的厚度; 錢之間的距離 其中該第-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與 電極群組的_電_之㈣切魏晶案化的 八中該第-與該第二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係以透 37 1345667 修正日期:100.4.8 修正本 第 95138518 號 明導電材料所製成; 其+中一包含水平與垂直電場分量的實質邊緣電場形 成於該第—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的上部與下部區域之 二:及含水平與垂直電場分量的實質邊緣電場形成 ;μ —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的上部與下部區域之間; 、其中一貫質水平電場形成於該液晶層内位於該第一 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與該第二重複圖案化 間的區域;以及 电t砰、,且之 ,中該液晶層係'經處理使得在無外加電場的條件 列液晶分子平行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的表面排 中^.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裳置,其 層的厚度(d)與該液晶層的異向折射係、數差⑽)的 宋積的乾圍介於0.25至G 75微米(μιη)之間。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其 中忒液晶層的液晶分子盥該第一其〜 ’、 構,及與該第二基板上的;第—配二:亥弟-配向結 角,並相料/ 構接卿成一預傾 /、相對该苐一與該第二基板 0·5。至10。之間。 月度的乾圍介於 at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液晶顯示 中該第—基板上的該第一配向結構與該第二第 二配向結構之間係研磨成彼此反向平行。m以 中該二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其 曰層係由一正型介電異向性的液晶材料所構成。 38 1345667 第95138518號 修正曰期:100.4.8 修正本 6.如申请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其 令f無外加電場條件下該液晶層的一初始空間方位指向^ 知'向包場的方向間的夹角的範圍介於45。至90。之間。 7’如申请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装置,其 中該液晶層係由一負型介電異向性的液晶材料所構成。“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其 =無外加電場條件下該液晶層的—初始空間方位指向與 一検向電場的方向間的夾角的範圍介於0。至45。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 包括: 不呈文 一第一線性偏光板疊置於該第一基板的一外側 上;以及 一第二線性偏光板疊置於該第二基板的一外側表面 上,
^ 其中該第一線性偏光板的一偏光軸係平行或垂直於 該=晶層的一初始空間方位指向,以及該第二線性偏光板 的一偏光軸係垂直於該第一線性偏光板的該偏光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更 包括至少-相位差板設置於該第一與該第二線性偏光板之 間。 11.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其中該相位差板係一單轴膜。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其中該相位差板係一雙軸膜。 39 第9D138M8號修正日期:100.4.8修正本 中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其 該弟:重稷圖案化的電極群組更包括: ,透明%極做為—第一共同電極; 二第二透明電極做為—第二共同電極;以及 一第三透明電極做為一書辛雷 二透明電極之間,巧2素电極’位於该弟一與該第 度第一與該第二透明電極的寬度係該液晶層厚 度軌圍0.1倍至0.95倍之間;以及 子 件至第三透明電極的寬度係該液晶層厚度範圍〇.1 向芏υ.75倍之間。 專利範㈣1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Λ弟—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更包括: —第四透明電極做為一第一畫素電極; :第五透明電極做為一第二畫素電極;以及 五透明極做為—共同電極’位於該第四與該第 产ri:严第四與該第五透明電極的寬度係該液晶層厚 度乾圍0·1倍至0.95倍之間;以及 子 ^中該第六透明電極的寬度係該液晶層厚度範圍〇1 借至0.75倍之間。 15. 如巾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裳置, /、中§亥第一、第-、笛一咕 yh 弟一弟二、第四、弟五、與第六透明雷;^ 皆位於相同的基板上。 逍月電極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_第则5㈣修正日期猶4·8修正本 有-if;位第:及^透明電極彼此間相互連接且具 電位以及其甲該第三、第四、盥窜 彼此間相互連接且具有一第二電位。〃透明電極 1中^^申料利朗第1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置, 第==::極群組的第四透_鄰二該 无口本化的電極辟組的第二透明電極。 其中^項㈣之Μ絲11裝置, 第三透明電極:ΓΓΓ的該第一透明電極與該 圖案化的電極特定距離,以及該第一重複 間具有一第二特定距離 '極與該第三透明電極之 其中專利㈣第18項所述之液㈣示器裝置, 度範“二特定距離係介於該液晶層厚 項所述之液晶顯示㈣置, 第六透明極群組的該第四透明電極與該 圖案化的電極群_^弟二特定距離,以及該第二重複 間具有透明電極與該第六透明電極之 、3 第四特定距離。 其中範圍第2G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裳置, 度範圍。.「倍至:四特定距離係介於該液晶層厚 其中14賴叙^顯示器裝置, 圖案化的電極群組的該第四透明電極與該 41 ^ 第95138518號修正日期最4.8 修正本 第五特定Ξί化㈣極鮮組的該第二透明電極之間具有—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 =第五特定距離係介於該液晶層厚度 ㈣=、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農置’其 ^ ★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更包括: =:-透明電極做為一第一共同電極; =第二透明電極做為—第二共同電極;以及 二C-晝素電極’位於該第-與該第 度範e㈣餘晶層厚 1 ^巾μ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亥第一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更包括: -第四透明電極做為一第一晝素電極; 二第五透明電極做為—第二晝素電極;以及 -第六透明電極做為一共同電極,位於該第四盥 五透明電極之間;以及 弟 八中及弟/、透明電極的寬度係該液晶層厚度範〇 倍至0.95倍之間。 ·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 其中該第- '第二、第三、第 皆位於相同的基板上。 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四、第五、與第六透明電極 42 第95】38518號 攸·c 修正日期:100.4.8 修正本 直申料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有-第-電位弟:及ίΓ?明電極彼此間相互連接且具 彼此間相互連接且具有一位第四、與第五透明電極 盆中^^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第-Ξ二重:的圖;化的電極群組的第四⑽ 硬圖木化的電極群組的第二透明電極。 並中^^專利1 請第25項所述m器裝置, 定距離。—與該第四透明電極之間具有一第三特 其中申Λ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倍之間。—錢距離係介於該液晶層厚度範圍^倍至3.0 其中^如申f專利朗第2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定距離。電極與該第六透明電極之間具有-第四特 其中申^專利範圍第31賴述之液晶顯4裝置’ 其中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定距離。明電極與該第四透明電極之間具有—第五特 其中:第如五申:,]範圍第3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Λ 特疋距離係介於該液晶層厚度範圍丨丨倍至 43 修正日期:100.4.8 修正本 第 95138518 號 5·85倍之間。 t該凊專安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其 —重歿圖木化的電極群組更包括: —第:透明電極做為-第-共同電極; n明電極做為—第二共同電極;以及 二透以電極做為-晝素電極’位於該第-與該第 度範她液晶層厚 其中請第3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Μ —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更包括: :第四透明電極做為—第—晝素電極; —f五透明電極做為一第二畫素電極;以及 五透日::::電極做為-共同電極,位於該第四與該第 戶範二該第四與該第五透明電極的寬度係該液晶層厚 度乾圍0.1倍至〇95倍之間。 子 其中㈣36項所述讀晶顯示器裝置, 皆位於相同的ί:上弟二、弟四、第五、與第六透明電極 宜中^如中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一— 第一、與第六透明電極彼此間相互連接且且 一弟-電位,以及其中該第三、第四 極 彼此間相互連接且具有—第二電位。 44 第95138518號修正日期:100.4.8 修正本 其中nn'圍第36項所狀液晶顯示_置, 第-重複圖安^的電極群組的第四透明電極鄰接該 Θ木匕的電極群組的第二透明電極。 DX 4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液晶 Ϊ距^第二透明電極與該第四透明電極之間具有:第^特 其中專利範圍第4G項所述之H器袭置, 倍^特疋距離係介於該液晶層厚度範圍U倍至3.0 其巾專㈣圍第3 6項所述之液晶顯示 定相電極與該第六透明電極之料有—第四特 |中^°申料郷㈣4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倍^ 距離齡於該液晶層厚度範圍1騎至8.7 其中^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定距^。—相電極與該第六透明電極之間具有—第五特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 ;;;^ 其中言5如申f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定二—透明電極與該第四透明電極之間具有-第六特 45 134566/ 第95138318號 修正曰期:100.4.8 修正本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裝置, 六特定距離係介於該液晶層厚 5·85倍之間。 牿至 48. —種液晶顯示器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 設置二:=胞特-第-基板與-第二基板相對 -基板與該第Si::其中複數的畫素定義於該第 面上; 形成一第一配向結構疊置於該第一基板的一 内側表 面上 形成一第二配向結構疊置於該第二基板的一内側表 料it置於基板的該第—配向結構 ,、°玄第一基板的該第二配向結構之間; 所禮Γ成甘Γ —重㈣案化的電極群組’由透明導電材料 冓成、包括至少-組共同電極與至少—組晝素電極, :成於該第一與該第二基板之一的該内侧表面上,其中該 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中,該共㈣極與該畫素電= 二又小於該液晶層的厚度’且該共同電極與該晝素電極 之間的距離小於該液晶層的厚度; 懸:成二第: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由透明導電材料 斤構成〜、υ括至少-組共同電極與至少—組晝素電極, 形成於該第一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位於該相同基板的該 内側表面上’其甲該第二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组中,該此 同電極與該晝素電極之寬度小於該液晶層厚度,且該共^ 46 1345667 第95138518號 修正日期:100.4.8 修正本 電極與該畫素電極之間的距離小於該液晶層的厚度, • 其中該第一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與該第二重複圖案化的 ... 電極群組的鄰近電極間之距離大於該液晶層的厚度; 將該第一與該第二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的所有共 • · 同電極連結在一起; 將該第一與該第二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的所有畫 素電極連結在一起於各個畫素中,且進一步連接至一膜電 晶體開關; • 產生一包含水平與垂直電場分量的實質邊緣電場於 • 該第一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的上部與下部區域之間,以 及產生一包含水平與垂直電場分量的實質邊緣電場於該第 二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的上部與下部區域之間; 產生一實質水平電場形成於該液晶層内位於該第一 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與該第二重複圖案化的電極群組之 間的區域,以及 處理該液晶層使得在無外加電場的條件下,其液晶分 • 子平行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的表面排列。 47 1345667 第 95138518 號 修正日期:100.4.8 修正頁
I - . I I I. 1 ~1 !J /hr^--L2 I I !wi! ! ! |W2| L5 |W4| ! ! |W5
第2A圖 1345667 第95138518號 修正曰期:100.4.8 修正頁
第3A圖
TW095138518A 2005-11-23 2006-10-19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for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34566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286,810 US7932980B2 (en) 2005-11-23 2005-11-23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patterned electrodes for repetitive divided horizontal electric field and fringing electric fiel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20800A TW200720800A (en) 2007-06-01
TWI345667B true TWI345667B (en) 2011-07-21

Family

ID=3805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38518A TWI345667B (en) 2005-11-23 2006-10-19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for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932980B2 (zh)
CN (1) CN1971364B (zh)
TW (1) TWI3456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52445B2 (en) * 2005-12-22 2010-12-14 Nec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that uses same
KR101282402B1 (ko) * 2006-09-15 2013-07-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382481B1 (ko) * 2007-09-03 2014-04-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7924385B2 (en) * 2007-11-26 2011-04-12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Wide viewing a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floating electrode in locations directly facing a corresponding one or more pixel electrodes thereby inducing an electric field in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KR101475299B1 (ko) * 2008-08-20 2014-1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8345177B2 (en) * 2009-02-13 2013-01-01 Shih Chang Chang Via design for use in displays
US20100208179A1 (en) * 2009-02-13 2010-08-19 Apple Inc. Pixel Black Mask Design and Formation Technique
US8587758B2 (en) * 2009-02-13 2013-11-19 Apple Inc. Electrodes for use in displays
US8390553B2 (en) * 2009-02-13 2013-03-05 Apple Inc. Advanced pixel design for optimized driving
US8633879B2 (en) 2009-02-13 2014-01-21 Apple Inc. Undulating electrodes for improved viewing angle and color shift
US8294647B2 (en) * 2009-02-13 2012-10-23 Apple Inc. LCD pixel design varying by color
US8558978B2 (en) * 2009-02-13 2013-10-15 Apple Inc. LCD panel with index-matching passivation layers
US8531408B2 (en) * 2009-02-13 2013-09-10 Apple Inc. Pseudo multi-domain design for improved viewing angle and color shift
US9612489B2 (en) * 2009-02-13 2017-04-04 Apple Inc. Placement and shape of electrodes for use in displays
US20100208176A1 (en) * 2009-02-17 2010-08-19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Wide Viewing Angle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8111232B2 (en) * 2009-03-27 2012-02-07 Apple Inc. LCD electrode arrangement
TWI392918B (zh) * 2009-03-27 2013-04-11 Tpo Displays Corp 影像顯示系統及電子裝置
US8294850B2 (en) * 2009-03-31 2012-10-23 Apple Inc. LCD panel having improved response
JP5404281B2 (ja) * 2009-09-28 2014-01-2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パネル
JP5756931B2 (ja) * 2009-12-11 2015-07-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110078788A (ko) * 2009-12-31 2011-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전계 렌즈 및 이를 이용한 입체 표시 장치
KR101289041B1 (ko) * 2010-03-25 2013-07-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고투과 수평 전계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2023421A (zh) * 2010-11-25 2011-04-20 河北工业大学 沿面排列快速响应和高透过率的fis-3t液晶显示器
CN102243401B (zh) * 2011-07-11 2013-05-29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KR101375243B1 (ko) * 2011-08-25 2014-03-19 부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수평 스위칭 모드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02443224U (zh) * 2011-11-25 2012-09-1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液晶面板
US20130135546A1 (en) * 2011-11-25 2013-05-30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panel
WO2013133022A1 (ja) * 2012-03-08 2013-09-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4487889B (zh) * 2012-07-25 2017-03-08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789100B (zh) * 2012-07-27 2015-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器
CN104330933B (zh) * 2012-09-05 2017-07-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器件
JP2014081559A (ja) * 2012-10-18 2014-05-08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40064112A (ko) * 2012-11-19 2014-05-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3901675B (zh) * 2012-12-28 2017-06-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5452947B (zh) * 2013-08-08 2017-08-01 学校法人东京理科大学 改善光学响应的方法以及使用了该方法的液晶显示元件
KR102192590B1 (ko) * 2014-02-04 2020-12-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KR102166107B1 (ko) 2014-05-13 2020-10-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프린지 필드형 액정표시장치
CN104155815B (zh) * 2014-09-01 2017-03-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
CN106249490A (zh) * 2016-09-09 2016-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1675860B1 (ko) * 2016-09-21 2016-11-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전계 렌즈 및 이를 이용한 입체 표시 장치
JP2019049579A (ja) * 2017-09-07 2019-03-2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および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GB2568021B (en) 2017-09-08 2021-12-01 Dualitas Ltd Holographic projector
CN109448647B (zh) * 2018-12-03 2021-04-27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视角切换架构、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8568B1 (en) * 1992-09-18 2002-12-18 Hitachi, Lt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387997B (en) * 1997-12-29 2000-04-21 Hyundai Electronics I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JP3129293B2 (ja) * 1998-08-13 2001-01-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I257021B (en) * 1999-06-11 2006-06-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EP1229378A1 (en) * 1999-10-06 2002-08-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iquid crystal ele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s therefor
KR100587367B1 (ko) * 2000-10-20 2006-06-08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횡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2323706A (ja) * 2001-02-23 2002-11-08 Nec Corp 横電界方式の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50055B2 (ja) * 2001-02-28 2006-03-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4108589B2 (ja) * 2003-11-05 2008-06-25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83518B2 (ja) * 2003-12-12 2012-02-22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71583A1 (en) 2010-10-28
US20070115417A1 (en) 2007-05-24
US8334955B2 (en) 2012-12-18
CN1971364A (zh) 2007-05-30
US7932980B2 (en) 2011-04-26
TW200720800A (en) 2007-06-01
CN1971364B (zh) 201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45667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for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3251519B2 (ja) 閉塞キャビティ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352858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08024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99575B1 (ko) 트랜스플렉티브 액정 디스플레이와 그 제조방법, 컴퓨터
TWI354143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772433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JPH1026767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を搭載した電子機器
JP489403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040428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4215348A (ja) 液晶パネル
US7336332B2 (en) Reflective type continuous domain in-plane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414690B1 (en) Fringe field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ing trapezoid electrodes
WO2006030512A1 (ja) 液晶表示素子
TWI254159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a wide angle of view
JP200410177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EP2461207B1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5037784A (ja) 液晶表示素子
JPH07253573A (ja) 液晶表示素子
EP0610924B1 (en) Multi-domain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414689B2 (en) Continuous domain in-plane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0413800A (en)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CD using circular polarized light
US6630981B2 (en)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a reduced light-transmittance dependency upon a visible angle
JP2005010740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36728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