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36408B -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 Google Patents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36408B
TWI336408B TW093134490A TW93134490A TWI336408B TW I336408 B TWI336408 B TW I336408B TW 093134490 A TW093134490 A TW 093134490A TW 93134490 A TW93134490 A TW 93134490A TW I336408 B TWI336408 B TW I33640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olarizing plate
group
liquid crysta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34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25196A (en
Inventor
Nobuo Kubo
Noriyasu Kuzuhara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525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5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6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640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1Polarizer or dy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5Ester polymer, e.g. polycarbonate, polyacrylate or polyes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5Bonding or intermediat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e.g. sealant or spac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5Bonding or intermediat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e.g. sealant or spacer
    • C09K2323/057Ester polymer, e.g. polycarbonate, polyacrylate or polyest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1336408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顯示器之偏光板,尤其係用於液晶 顯示器’以及關於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器。 【先前技術】 爲了保護偏光元件,故曾使用具有實質爲〇之平面內 延遲値之三乙醯基纖維素(TAC)膜。經常將偏光元件夾在 兩個TAC膜之間’形成偏光板。在最近,用於偏光板之 保護膜(以TAC膜代表)也曾具備延遲膜的角色,並使這些 保護膜變得越來越具功能性。因此,曾要求抗環境偏光板 〇 避免這些膜變質的技術具有改進偏光板抗環境性的重 要性。例如,曾在日本專利特許公開發表案(以下稱爲JP-A)第2000-193821號及第20CU-272682號揭示避免由於UV 射線照射而變質的技術’其中曾使用紫外線吸收劑保護偏 光元件。 以加入安定劑(例如,抗氧化劑、過氧化物淸除劑、 自由基淸除劑、金屬去活化劑、酸補陷劑及胺)也可以達 成偏光板耐用性改進作用。曾在JP-A第3-199201號、第 5-1907073號 '第 5-194789號、第 5-271471號及第 6-107854 號揭示安定劑的實例。 平面內顯示器,例如,液晶顯示器 '有機電激光顯示 器及PDP曾具有以下的問題’例如:(i)顯示器尺寸的多 (2) (2)1336408 樣化(放大及手機應用);及(ii)顯示器品質(對比度 '彩色 顯示器的色調控制、高解析度及在液晶顯示器中的廣視角 )的需求,並需求更改進的品質。 在最近,在液晶晶胞的兩個表面上提供兩個包括碟狀 型液晶化合物板的膜,已大大地改進T F T - TN.型液晶顯示 器之可視角特性,如J P - A第7 - 1 9 1 2 1 7號所揭示。 也曾以改進液晶模式本身改進可視角特性。例如,曾 在JP-A第2- 1 7662 5號揭示使用垂直配向(VA)型液晶晶胞 的液晶顯示器,其中當未以電壓施加於晶胞時,則將液晶 化合物基本上以垂直定位。與慣用的液晶型之顯示器比較 ’ V A型液晶顯示器能夠在更寬的可視角內觀看顯示器及 也能夠具有更快速的影像旋轉速度,但是,仍要求比CRT 更多的改進,尤其係在45°、135°、225。及315。角的傾 斜觀看時。非常期待使用可視角補償膜改進可視角。 另一方面,當顯示黑階層及白階層之半色調時,則有 一些液晶化合物以傾斜朝向基板。因此,顯示器的明亮度 也可以依據可視方向而不同。在彩色顯示器中,該差異甚 至可造成視覺色差。 雖然有以上的問題,但是爲了達成更廣的可視角及更 高的對比度’故曾提出多象限液晶顯示器,其中將一個圖 畫元素區分成數個象限,以施加不同的電場改變在每—個 象限中的液晶化合物定位。供生產多象限液晶晶胞之方法 的實例包括:(i)光罩摩擦法,其中在光罩移動的同時完成 摩擦(參考例如非專利文件]);(ii)其中使用數種定位材料 (3) (3)1336408 之方法(參考例如非專利文件2);及(iii)其中以UV射線照 射改變定位膜特徵之方法(參考專利文件】)。 曾使用光學補償膜與多象限技術一起使液晶顯示器的 可視角變廣,並進一步測試在V Α型液晶晶胞中的應用。 曾提出同時使用A板及C板(參考例如非專利文件3)。 最近因爲液晶顯示器的市場增加,尤其係其中顯示動 態圖畫之TV及傾向以環境有很大影響的手機顯示器,故 極力要求發展有很大改進的偏光板,展現改進的影像品質 及充份的耐用性,與要求發展具有改進的偏光板之顯示器 (專利文件1) JP-A 第 5 -2 1 009 號 (非專利文件】)K.Takatori等人之”A Complementary TN LCD with Wide-Viewing Angle Grayscale'Japan Display ’92,p591 (非專利文件 2) T. Kamada % 人之 ’’Wide Viewing Angle Full-Color TFT LCDs' Japan Display,92,p886 (非專利文件 3) J. Chen 等人之 SID,98 Digest, p315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低成本及高耐用性偏光板及使用 該偏光板之顯示器,尤其係提供適合於液晶顯示器之偏光 板及提供使用偏光板增強影像品質之液晶顯示器。 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係提供在顯示器之液晶晶胞 -7 - (4) (4)1336408 表面上的偏光板,其包括偏光元件、各自提供在偏光元件 的兩個各自表面上的膜A及膜B,其中:(i)在膜A及膜 B中所包括的紫外線吸收劑和安定劑濃度,及(ii)膜B之 平面內和平面側延遲値滿足預定的條件。 【實施方式】 現在將說明本發明實地應用較佳的具體實施例,但是 ,本發明不限於此。 (1)提供在顯示器之液晶晶胞表面上的偏光板,其包 括偏光元件、各自提供在偏光元件的兩個各自表面上的膜 A及膜B,其中偏光板滿足以下的條件(1)至(4): 條件(1):膜A及膜B滿足公式(I)及(II) 公式(I) : 0 S Wb<Wa 公式(II) : 0.1(公克/平方公尺)<Wa$ 3.0(公克/平方公 尺) 其中Wa及Wb各自代表分別在]平方公尺膜a及膜B 中所包括以公克/平方公尺計之紫外線吸收劑與安定劑的 總重量; 條件(2):膜A及膜B滿足公式(πΐ)及(IV) 公式(III) : 0 S Ra<Rb 公式(IV) : 0.1(公克/平方公尺)<Rb$3〇(公克/平方公 尺) 其中Ra及Rb各自代表分別在】平方公尺膜a及膜b 中所包括之延遲增加劑的重量; -8- (5) (5)1336408 條件(3):膜B滿足以下的條件: (a) 以公式(V)定義之膜B的Ro不小於20奈米及不超 過95奈米;及 (b) 以公式(VI)定義之膜B的Rth不小於70奈米及不 超過400奈米,
Ro及Rth係在5 9 0奈米波長下及在23°C和55%RH濕度 下測量的, 公式(v) : Ro = (nx-ny) x d 公式(VI) : Rth = ((nx + ny)/2)-nz) x d 其中nx代表在慢速軸方向之平面內折射率,ny代表 在快速軸方向之平面內折射率,nz代表在厚度方向之平 面側折射率及d代表膜B厚度;及 條件(4):膜A及膜B係纖維素醋酸酯膜。 (2) 第1項之偏光板,其中在膜B表面上提供黏附層, 以其使偏光板黏附於液晶晶胞。 (3) 第1或2項之偏光板,其中膜A及膜B滿足公式 (VII)及公式(VIII), 公式(VII): 0.1(公克/平方公尺)<(\^ + 113)$3.0(公克/ 平方公尺) 公式(VIII): 0.1(公克/平方公尺)<(Wb + Rb)S3.0(公克 /平方公尺) (4) 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偏光板,其中至少其中一個 膜A及膜B包括增塑劑,增塑劑濃度係以膜總重量爲基 準計不小於0.5重量%及小於2 0重量%。 (6) (6)1336408 (5) 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偏光板,其中在至少其中一 個膜A及膜B中所使用的纖維素醋酸酯的乙醯化程度係 在59.0至61.5 %之範圍內。 (6) 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偏光板,其中纖維素醋酸酯 膜包括作爲紫外線吸收劑之二苯甲酮衍生物或苯並三唑衍 生物。 (7) 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偏光板,其中延遲增加劑係 包括1,3,5-三哄環之化合物。 (8) 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偏光板,其中延遲增加劑係 1,4-環己烷二羧酸二苯酯衍生物。 (9) 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偏光板,其中至少其中一個 膜A及膜B係以流鑄法所形成的膜,並在殘餘溶劑存在 於膜中時’以拉伸控制膜之延遲値。 (10) 第丨至9項中任—項之偏光板,其中將膜A及膜B 經由皂化處理黏附於偏光元件。 (11) 第1至10項中任一項之偏光板,其中膜A及膜B 之延遲値彼此不同。 (12) 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偏光板,其中膜B滿足30 奈米S Ro S 70奈米。 (13) 第1至12項中任一項之偏光板,其中膜B滿足90 奈米S Rth S 200奈米。 (14) 第1至13項中任一項之偏光板,其中提供成爲捲 膜型偏光板之偏光板,捲膜型偏光板之穿透軸實質上與捲 膜型偏光板之縱方向平行及膜B之慢速軸實質上與捲膜型 -10- (7) (7)1336408 偏光板之橫方向平行。 (15)使用第1至14項中任—項之偏光板的液晶顯示器 〇 (1 6)第1 5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液晶顯示器係多象限 液晶顯不器。 (1 7 )第1 5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液晶顯示器係垂直配 向之液晶顯示器。 (18)第15至17項中任—項之液晶顯示器,其具有偏光 板1及偏光板2, 其中: (a) 偏光板1包含: ⑴膜A1 ; (ii) 偏光元件1 ;及 (iii) 膜 B1, 將其以該次序堆疊, 及偏光板2包含: (i v)膜 A2 ; (v) 偏光元件2 ;及 (vi) 膜 B2, 將其以該次序堆疊; (b) 將偏光板1、液晶晶胞及偏光板2以該次序堆疊, 其中: (vi i)將膜B]與液晶晶胞的一個表面鄰接配置;及 (viii)將膜B2與液晶晶胞的另一個表面鄰接配置; 1336408
(C)偏光板1之穿透軸與偏光板2之穿透軸直交; (d) 膜B1與膜B2基本上相同;及 (e) 每一個膜B1及膜B2的慢速軸與鄰接之偏光元件的 穿透軸幾乎平行。 (1 9 )第1 5至1 8項中任一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顯示具 有彩色影像之動態圖畫。 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本發明所使用的膜中,可在本發明指示的限制範圍 內使用增塑劑、紫外線吸收劑、安定劑及延遲增加劑。
當以本發明的偏光板用於顯示器晶胞時,尤其係用於 液晶晶胞,則爲了維持偏光元件及顯示器晶胞之品質,故 在1平方公尺膜A中所包括的紫外線吸收劑及安定劑必要 的量(W a)大於G.1公克/平方公尺及不超過3.〇公克/平方公 尺。更佳的Wa値係大於0.2公克/平方公尺,但不超過2.5 公克/平方公尺。當Wa不超過0.1公克/平方公尺時,則不 可能達成希望的耐用性,其係本發明的目的之一,並當 Wa超過3.0公克/平方公尺時,則可能減低膜的透明度。 在本發明的偏光板中,Wa及Wb値(Wb係在1平方公 尺膜B中所包括的紫外線吸收劑與安定劑的總量)以滿足 Wa>Wb2 0較佳’並以滿足Wa>Wb = 0更佳。 當在膜A及膜B中包括較大量的紫外線吸收劑及安 定劑時,則本發明的偏光板會有效保護液晶元件及也避免 顯示器晶胞的降解作用,得以減低顯示器的生產成本。可 將膜B中所包括的紫外線吸收劑及安定劑的量適當地調整 -12 - (9) (9)1336408 在本發明指示的範圍內,以維持顯示器晶胞的品質。 當以本發明的偏光板用於顯示器晶胞時,尤其係用於 液晶晶胞,則爲了改進顯示器影像的品質,故可以適當地 調整膜B之延遲値。就該目的而言,有必要以稍後說明的 延遲增加劑加入偏光元件的保護膜中,達到完善的延遲値 〇 在本發明中,將在1平方公尺膜A及B中所包括的延 遲增加劑量分別以Ra及Rb(公克/平方公尺)代表。爲了達 成本發明的目的,故Rb値係以超過0.1公克/平方公尺及 不超過3.0公克/平方公尺較佳,並以超過0.2公克/平方公 尺及不超過2.5公克/平方公尺更佳。 當Rb値不超過0.1公克/平方公尺時,則不可能獲得 達成改進影像品質之充份的延遲效應,並當Rb超過3.0公 克/平方公尺時,則可能減低膜的透明度。 在本發明的偏光板中,Ra及Rb値以滿足〇$Ra<Rb 較佳,並以滿足0 = Ra<Rb更佳,以便於利用延遲增加劑有 效地改進本發明顯示器的影像品質。 可將本發明的偏光板用在顯示器的至少一個觀看表面 上。在慣用的液晶顯示器中’可將本發明的偏光板另選擇 用於在先前技藝中已知的偏光板,有效地達成本發明的目 的。 本發明的膜A及膜B之Wa、Wb、Ra及Rb値以滿足 〇1(公克/平方公尺)<(Wa + Ra)$ 3.0(公克/平方公尺)及〇·1( 公克/平方公尺)<(Wb + Rb)S3.0(公克/平方公尺)較佳。當 (10) (10)1336408 (Wa + Ra)値及(Wb + Rb)値兩者不超過0.1公克/平方公尺時, 則不可能達成希望改進的顯示器影像品質,並當(Wa + Ra) 値及(Wb + Rb)値兩者超過3.0公克/平方公尺時,則可能損 失偏光板對抗高溫或高濕度的耐用性,其係有鑑於生產成 本所不希望的,因爲以更貴的添加劑倂入膜中。 以下將說明用於偏光板之纖維素酯膜的製備法,尤其 係包括流鑄製程及後續的線上拉伸製程之製備法,形成光 學雙軸聚合物膜。 由以下的步驟生產本發明的纖維酯膜:(i)以纖維素酯 溶解在溶劑中所製備的摻雜液流鑄在載體上(不銹鋼帶), 形成膜;(ii)將膜自載體剝離;(iii)在膜包括殘餘溶劑時 ’以施加的張力以橫方向拉伸膜;及(iv)將膜輸送至乾燥 區,使膜乾燥。較佳地係該方法可輕易在整個膜上獲得均 勻的延遲値,也可能造成減低在顯示器中不均勻的著色。 現在將說明經由本發明的流鑄步驟的膜成形法。在此 以機械方向(M D )代表膜輸送方向(其係膜的縱方向)及以橫 軸方向(TD)代表與機械方向垂直之方向(其係膜的橫方向) 〇 (1)溶解製程:將纖維素酯(片狀、粉末或顆粒,但以 粉末較佳’具有超過100微米之平均粒徑)溶解在容器中的 有機溶劑中(其主要包括良好溶劑),同時攪拌纖維素酯、 添加劑與溶劑之混合物。因此製備摻雜液。可在以下不同 的條件下完成溶解製程:(i)在室壓下的室溫下;(i i)在小 於良好溶劑沸點的溫度下;(iii)在較高的壓力下,在比良 -14 - (11) (11)1336408 好溶劑沸點更高的溫度下;(iv)在冷卻的溶劑中;或(v)在 相當高的壓力下》在溶解纖維素酯之後,將摻雜液使用過 濾器元件過濾’並在泵抽至下—個製程之前除泡。,,良好 溶劑”代表完全溶解纖維素酯之有機溶劑,如稍後所述。 上述之摻雜液代表以稍後解釋的纖維素酯及添加劑溶 解在有機溶劑中所製備的溶液。 未特別限制在本發明所使用的纖維素酯之原料,但是 ’例如’包括棉絨 '木漿及槿麻。也可以使用以適當的混 合比組合的這些原料。 當使用酸酐(醋酸酐)作爲形成本發明的纖維素酯之纖 維素的醯化劑時,則使用在有機酸(如醋酸)或有機溶劑( 如二氯甲烷)中的質子觸媒(例如,硫酸)完成醯化反應。 當醯化劑係乙醯氯(CH3COCl)時,則使用作爲觸媒之 鹼性化合物(如胺)完成反應。尤其以 JP-A第1 0-4 5 8 04所 揭示之反應較佳。 在形成纖維素酯之醯化反應中,將醯基與纖維素分子 之羥基反應。纖維素分子係由許多彼此連結的葡萄糖單元 所組成的,以及葡萄糖單元包括3個羥基。在葡萄糖單元 中以醯基取代之羥基數稱爲乙醯基取代度。例如,在纖維 素醋酸酯的情況中,當一個葡萄糖單元中的全部3個羥基 以乙醯基取代時,則將乙醯基取代度定義成3.0。 可以使用根據ASTM-D817-96之方法測量醯基的乙醒 基取代度。 有鑑於纖維素酯膜的強度,故在本發明所使用的纖維 -15 - (12) 1336408 素酯之數均分子量係以在60,000至3 00,000之範圍內較佳 。以使用具有70,000至200,000之數均分子量的纖維素酯 更佳。 以在以下條件下的高性能液相色層分離法方式可以測 量纖維素酯之數均分子量。 溶劑: 丙酮 管柱: MPWxl(由TosohCorp.所產製的)
樣品濃度: 〇 · 2 (質量/容量)% 流速: 1.0毫升/分鐘 樣本注射液:3 0 0微升 標準樣品: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溫度: 2 3 °C 以使用展現5 9.0至6 1 . 5 %之乙醯化程度的纖維素醋酸 醋較佳。
乙醯化程度代表每單位纖維素重量計鍵結之醋酸量, 以ASTM-D817-91爲基準完成該測量。 當纖維素酯膜未顯示需求的光學特性時,則可以調整 膜成形條件,例如,厚度、溫度 '拉伸倍數、延遲增加劑 (延遲增加劑) 可以使用例如在EP第911;65 6A2所揭示之具有二或多 個芳族環之芳族化合物調整膜之延遲値。 可以使用二或多種芳族化合物之組合物。芳族化合物 -16 - (13) (13)1336408 之芳族環包括芳族烴環及芳族雜環系環。以芳族雜環系環 尤其較佳。芳族雜環系環通常係不飽和雜環系環。在芳族 雜環系環之中’以1,3,5 -三d井環尤其較佳。 在芳族化合物中所包括的芳族環數量係以2至2〇個較 佳,以2至1 2個更佳,以2至8個尤其更佳,並以3至6個最 佳。可將兩個芳族環的鍵結關係歸類成:(a)當兩個芳族 環鍵結形成濃縮環時的情況;(b)當兩個芳族環以單鍵直 接鍵結時的情況’·及(c)當雨個芳族環經由連接基鍵結時 的情況(不可以形成螺旋鍵’因爲這些係芳族環)。鍵結關 係可以係(a)至(c)的任何一種。 濃縮環(a)的實例包括:茚環 '萘環、莫環、芴環、 菲環、蒽環、苊烯環、丁省環 '芘環 '吲哚環 '異吲哚環 、苯並呋喃環、苯並噻吩環 '吲哚畊環、苯並噁唑環、苯 並噻哩環' 苯並咪D坐環' 苯並三π坐環' 嘌啥環 ' 明丨哗環' 色燒環、曈啉環、異曈啉環、D|啉哄環 '喹哩啉環、噌啉 環' D奎噁啉環、酞哄環、蝶啶環 '咔唑環' 吖啶環、菲啶 環 '咕噸環、吩哄環、吩噻畊環 '吩氧硫雜蒽環、吩噁畊 環及噻蒽環。在這些之中,以萘環、葜環 '吲哚環、苯並 噁唑環 '苯並噻唑環 '苯並咪唑環、苯並三唑環及哇啉環 〇 (b)之單鍵係以在兩個芳族環的兩個碳原子之間的鍵 較佳。可將兩個芳族環以一或多個單鍵組合,形成在兩個 芳族環之間的脂肪族環或非芳族雜環系環。 經由(c)之連接基的鍵係以在兩個芳族環的兩個碳原 -17 - (14) (14)1336408 子之間的鍵較佳。較佳的連接基係伸烷基、伸烯基、伸炔 基、_CO·、_〇-、·ΝΗ·、-S-或那些組合物。在以下展示由 組合物所組成的連接基的實例。以下的連接基組合物的次 序可左-右反轉: -CO-0-、-CO-NH-、-伸烷基-O-'-NH-CO-NH-'-NH-CO-O-、-0-C0-0-、-0 -伸烷基- 〇-、-CO -伸烯基-CO -伸 烯基-ΝΗ-' -CO-伸烯基-伸烷基-C0-0-伸烷基-O-C0-伸烷基-、· 0 -伸烷基-C Ο - 0 -伸烷基-0 - C Ο -伸烷基-〇 -、- 〇 -CO -伸烷基- CO-0-' -NH-CO -伸烯基-、-0-C0 -伸烯基-。 芳族環及連接基可以具有取代基。取代基的實例包括 :鹵素原子(F、Cl、Br、I)、羥基、羧基、氰基、胺基、 硝基、磺基、胺甲醯基、胺磺醯基、脲基、烷基、烯基' 炔基 '脂肪族醯基、脂肪族醯氧基、烷氧基、烷氧羰基、 烷氧羰基胺基、烷硫基、烷磺醯基、脂肪族醯胺基 '脂肪 族磺醯胺基、以脂肪族烷基取代之胺基、以脂肪族烷基取 代之胺甲醯基、以脂肪族烷基取代之胺磺醯基、以脂肪族 烷基取代之脲基及非芳族雜環系基。 在烷基中所包括的碳原子數係以】至8個較佳。鏈烷基 比環系烷基更佳,並以直鏈烷基尤其更佳。烷基可以具有 取代基(例如,羥基、羧基、烷氧基 '烷基化胺基)。烷基 (包括經取代烷基)的實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丁基、正 己基、2-羥乙基、4-羧丁基、2-甲氧基乙基及2-二乙基胺 基乙基。在烯基中所包括的碳原子數係以2至8個較佳。鐽 烯基比環系烯基更佳,並以直鏈烯基尤其更佳。烯基可進 -18 - (15) (15)1336408 一步具有取代基。烯基的實例包括:乙烯基 '烯丙基及 己烯基。在炔基中所包括的碳原子數係以2至8個較佳。鏈 炔基比環系炔基更佳,並以直鏈炔基尤其更佳。炔基可以 具有取代基。炔基的實例包括:乙炔基、1 - 丁炔基及1 -己 炔基。 在脂肪族醯基中所包括的碳原子數係以1至10個較佳 。脂肪族醯基的實例包括:乙醯基、丙醯基及丁醯基。在 脂肪族醯氧基中所包括的碳原子數係以1至1 0個較佳。以 乙醯氧基作爲脂肪族醯氧基的實例。在烷氧基中所包括的 碳原子數係以1至8個較佳。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烷氧 基(包括經取代烷氧基)的實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丁 氧基及甲氧基乙氧基。在烷氧羰基中所包括的碳原子數係 以2至10個較佳。烷氧羰基的實例包括:甲氧基羰基及乙 氧基羰基。在烷氧羰基胺基中所包括的碳原子數係以2至 ]0個較佳。烷氧羰基胺基的實例包括:甲氧基羰基胺基及 乙氧基羰基胺基。 在烷硫基中所包括的碳原子數係以1至12個較佳。烷 硫基的實例包括:甲硫基、乙硫基及辛硫基。在烷磺醯基 中所包括的碳原子數係以1至8個較佳。烷磺醯基的實例包 括:甲烷磺醯基及乙烷磺醯基。在脂肪族醯胺基中所包括 的碳原子數係以1至1 〇個較佳。以乙醯胺基作爲脂肪族醯 基的實例。在脂肪族磺醯胺基中所包括的碳原子數係以1 至8個較佳。脂肪族磺醯胺基的實例包括:甲烷磺醯胺基 、丁烷磺醯基及正辛烷磺醯胺基。在以脂肪族烷基取代之 -19- (16) (16)1336408 胺基中所包括的碳原子數係以1至1 0個較佳。以脂肪族烷 基取代之胺基的實例包括:二甲基胺基、二乙基胺基及2-羧乙基胺基。在以脂肪族烷基取代之胺甲醯基中所包括的 碳原子數係以2至1 0個較佳。以脂肪族院基取代之胺甲醯 基的實例包括:甲基胺甲醯基及二乙基胺甲醯基。在以脂 肪族烷基取代之胺磺醯基中所包括的碳原子數係以1至8個 較佳。以脂肪族烷基取代之胺磺醯基的實例包括例如:甲 基胺磺醯基及二乙基胺磺醯基。在以脂肪族烷基取代之脲 基中所包括的碳原子數係以2至1 0個較佳。以例如所列之 甲脲基作爲以脂肪族烷基取代之脲基的實例。非芳族雜環 系基的實例包括:六氫吡啶基及嗎啉代基。 延遲增加劑之分子量係以不小於300及不超過800較佳 。在該分子量範圍內,抑制延遲劑在使用膜的同時或在偏 光板的生產製程中分解,並可任意選擇分子的極性。 在具有1;3,5-三畊環之化合物之中,以使用以式(A)代 表的化合物較佳。 式(A)
其中⑴X1代表單鍵,例如,-NR4- ' -0-或-S- ; (Π)χ2 代表單鍵’例如,-N R 5 - ' - 0 -或-S - ; (i i i) X3代表單鍵, 例如’ -NR6- ' 或-S- ; (iv)R1 ' R2及R3係各自代表例 •20- (17) 1336408 如烷基 '烯基 '芳基或雜環系基;及(V)R4、…及R6係各 自代表氫原子、烷基、烯基、芳基或雜環系基。 在以式(A)代表的化合物之中,以蜜胺化合物尤其較 佳。
在以式(A)代表的蜜胺化合物中:(i)X1、X2及X3分別 代表-NR4-、-NR5-及-NR6-;或(ii)X1、X2及 X3係各自代 表單鍵’以及R]、R2及R3係各自代表在氮原子上具有自 由價的雜環系基。-X1-R1、-X2-R2及- X3-R3係以相同的取 代基較佳。Rl、R2及R3係以芳基尤其較佳。R4、R5及R6 係以氫原子尤其較佳。 以鏈烷基作爲以上的烷基比環系烷基更佳,並以直鏈 烷基比支鏈烷基更佳。 在烷基中的碳原子數係以1至30個較佳,以1至20個更 佳,以1至1 0個還更佳,以1至8個尤其更佳,並以1至6個 最佳。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
取代基的實例包括:鹵素原子、烷氧基(例如,甲氧 基、乙氧基及環氧基乙氧基)、醯氧基(例如,丙烯醯氧基 及甲基丙烯醯氧基)。以鏈烯基作爲以上的烯基比環系烯 基更佳,並以直鏈烯基比支鏈烯基更佳。在烯基中的碳原 子數係以2至30個較佳’以2至20個更佳’以2至10個還更 佳,以2至8個尤其更佳,並以2至6個最佳。烷基可以具有 取代基。 取代基的實例包括:鹵素原子、烷氧基(例如,甲氧 基、乙氧基及環氧基乙氧基)及醯氧基(例如,丙烯醯氧基 -21 - (18) (18)1336408 及甲基丙烯醯氧基)。 以苯基或萘基作爲以上的芳基較佳,並以苯基尤其較 佳。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 取代基的實例包括:鹵素原子、羥基、氰基、硝基、 羧基、烷基、烯基、芳基、烷氧基、烯氧基、芳氧基、醯 氧基、烷氧羰基、烯氧羰基 '芳氧羰基、胺磺醯基、以烷 基取代基胺磺醯基、以烯基取代基胺磺醯基、以芳基取代 基胺磺醯基 '磺醯胺基 '胺甲醯基、以烷基取代基胺甲醢 基、以烯基取代基胺甲醯基、以芳基取代基胺甲醯基、醯 胺基、院硫基、燒硫基、芳硫基及醯基。在此所述之垸基 係常見於上述之烷基。 在此所述之烷氧基、醯氧基、烷氧羰基、以烷基取代 之胺磺醯基、磺醯胺基、以烷基取代之胺甲醯基、醯胺基 '烷硫基及醯基的烷基部份係常見於上述之烷基。 在此所述之烯基係常見於上述之烯基。 烯氧基、醯氧基、烯氧羰基、以烯基取代之胺磺醯基 、磺醯胺基、以烯基取代之胺甲醯基' 醯胺基、烯硫基及 醯基的烯基部份代表與那些先前所述相同的烯基。 以上芳基的實例包括:苯基、α-萘基、点-萘基' 4· 甲氧基苯基、3,4-二乙氧基苯基、4-辛氧基苯基及4-十二 院氧基苯基。 芳氧基 '醯氧基、芳氧羰基、以芳基取代之胺磺醯基 '磺醯胺基、以芳基取代之胺甲醯基、醯胺基、芳硫基及 醯基的芳基部份的實例係常見於上述之實例。 -22- (19) (19)1336408 當X1、X2或X3分別係-NR-、-〇 -或-S-時,則雜環系 基以具有芳香性較佳。 在芳族雜環系基中所包括的雜環系環通常係不飽和雜 ·. 環系環’並以具有最多的雙鍵數較佳。雜環系環係以5員 · 環、6員環或7員環較佳,以5員環或6員環更佳,並以6員 · 環最佳。 在雜環系環中的雜原子係以Ν原子、S原子或〇原子 較佳,並以Ν原子尤其較佳。 φ 以吡啶環作爲芳族雜環系環(雜環系基的實例包括: 2 -吡啶基或4 ·吡啶基)尤其較佳。雜環系基可以具有取代 基。所述之以芳基部份之取代基實例也係常見於雜環系基 之取代基。 當5^、X2或X3係單鍵時,則以在Ν原子上具有自由 價之雜環系基較佳。在N原子上具有自由價之雜環系基 係以5員環' 6員環或7員環較佳,以5員環或6員環更佳, 並以5員環最佳。雜環系基可以具有數個N原子。 擊 在雜環系基中所包括的雜原子可以係除了氮原子之外 的雜原子(例如,0原子或S原子)。雜環系基可以具有取 代基。所述之芳基部份之取代基實例也係常見於雜環系基 之取代基。 在以下展示在N原子上具有自由價之雜環系基的實 . 例: -23 - (20)1336408 (Hc-2)
H3C (Hc-3) H3C-0-CO (Hc-5) CH3 (Hc-4) ~ΝνΛ
ί! Ο—n—C4H9 Ο (Hc_6) 〇
(Hc-7) (Hc-8)
(Hc-11) (Hc-12)
n — C4H9—O—CO 在以下展示具有1:3; 5 -三哄環之化合物的實例。 在以下的數個R代表相同的基: -24 - (21)1336408
R
rVR N 丫
N (1) 丁基 (2) 2-甲氧基-2-乙氧基乙基 (3) 5-十一碳烯基
(4) 苯基 (5) 4-乙氧羰基苯基 (6) 4-丁氧基苯基 (7 )對-聯苯基
(8 ) 4 -吡啶基 (9)2-萘基 (1 0)2-甲基苯基 (1 1)3,4-二甲氧基苯基 (1 2 ) 2 -呋喃基 (13) (n)C4H9
(n)C4H9 -25 - (22)1336408 (14)-(79)
R
I
R-°
O (14) 苯基 (15) 3-乙氧羰基苯基 (16) 3-丁氧基苯基
(17) 間-聯苯基 (1 8 ) 3 -苯硫基苯基 (1 9)3-氯苯基 (20)3-苯醯基苯基 (2 1 )3·乙醯氧基苯基 (22) 3-苯醯氧基苯基 (23) 3-苯氧羰基苯基 (24) 3-甲氧基苯基
(25) 3-苯胺基苯基 (26) 3-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27) 3-苯氧羰基胺基苯基 (28) 3-(3-乙脲基)苯基 (29) 3-(3,3-二乙脲基)苯基 (30) 3-甲基苯基 (3 1)3-苯氧基苯基 (32)3-羥苯基 (33)4-乙氧羰基苯基 -26 - (23)1336408 (34) 4-丁氧基苯基 (35) 對-聯苯基 (36) 4-苯硫基苯基 (37) 4-氯苯基 (38) 4-苯醯基苯基 (39) 4-乙醯氧基苯基 (40) 4-苯醯氧基苯基
(41) 4-苯氧羰基苯基 (42) 4-甲氧基苯基 (43) 4-苯胺基苯基 (44) 4-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45) 4-苯氧羰基胺基苯基 (46) 4-(3-乙脲基)苯基 (47) 4-(3,3-二乙脲基)苯基 (48) 4-甲基苯基
(49) 4-苯氧基苯基 (5 0 ) 4 -羥苯基 (51) 3,4-二乙氧羰基苯基 (52) 3,4-二丁氧基苯基 (5 3)3,4-二苯基苯基 (54) 3,4 -二苯硫基苯基 (55) 3;4-二氯苯基 (56) 3 ;4-二苯醯基苯基 (57) 3,4 -二乙醯氧基苯基 -27 - (24)1336408 (58) 3,4-二苯醯氧基苯基 (59) 3,4-二苯氧羰基苯基 (60) 3,4-二甲氧基苯基 (61) 3,4-二苯胺基苯基 (62) 3,4-二甲基苯基 (63) 3,4-二苯氧基苯基 (64) 3,4-二羥苯基
(65) 2-萘基 (66) 3,4,5-三乙氧羰基苯基 (67) 3,4,5-三丁氧基苯基 (68) 3,4,5-三苯基苯基 (69) 3,4,5 -三苯硫基苯基 (70) 3,4,5-三氯苯基 (71) 3,必5-三苯醯基苯基 (72) 3,4,5-三乙醯氧基苯基
(73) 3,4 = 5-三苯醯氧基苯基 (74) 3,4,5-三苯氧羰基苯基 (75) 3,4S5-三甲氧基苯基 (76) 3,4:5-三苯胺基苯基 (77) 3,夂5-三甲基苯基 (78) 3;4;5-三苯氧基苯基 (79) 3S4S5-三羥苯基 -28 - (25)1336408 (80)-(145)
R I S
Y
N
R^S (80) 苯基 (81) 3-乙氧羰基苯基 (82) 3-丁氧基苯基 (83) 間-聯苯基 (8 4 ) 3 -苯硫基苯基 (85) 3-氯苯基 (86) 3-苯醯基苯基 (87) 3-乙醯氧基苯基 (88) 3-苯醯氧基苯基 (89) 3-苯氧羰基苯基 (90) 3-甲氧基苯基 (91) 3-苯胺基苯基 (92) 3-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93) 3-苯氧羰基胺基苯基 (94) 3-(3-乙脲基)苯基 (95) 3-(3,3-二乙脲基)苯基 (96) 3-甲基苯基 (97) 3-苯氧基苯基 (98) 3-羥苯基 (99) 4-乙氧羰基苯基 (26)1336408 (100) 4-丁氧基苯基 (101) 對-聯苯基 (1 02)4-苯硫基苯基 (103)4-氯苯基 (1 0 4 ) 4 -苯醯基苯基 (1 05)4-乙醯氧基苯基 (1 06)4-苯醯氧基苯基
(107) 4-苯氧羰基苯基 (108) 4-甲氧基苯基 (109) 4-苯胺基苯基
(1 10)4-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1U)4 -苯氧羰基胺基苯基 (1 12)4-(3-乙脲基)苯基 (113)4-(3,3-二乙脲基)苯基 (1 1 4)4-甲基苯基 (115)4-苯氧基苯基 (1 16)4-羥苯基 (1 1 7)3,4-二乙氧羰基苯基 (1 1 8)3,4-二丁氧基苯基 (I 1 9)3;4-二苯基苯基 (120)3,4 -二苯硫基苯基 (]21)3;4-二氯苯基 (1 22)3:4-二苯醯基苯基 (1 23)3 二乙醯氧基苯基 -30 - (27)1336408 (124) 3,4-二苯醯氧基苯基 (125) 3,4-二苯氧羰基苯基 (1 26)3,4-二甲氧基苯基 (127) 3,4-二苯胺基苯基 (128) 3,4-二甲基苯基
(1 29)3,4-二苯氧基苯基 (130)3,4 -二羥苯基 (13 1)2-萘基 (132)3,4,5-三乙氧羰基苯基 (I 33)3,4,5-三丁氧基苯基 (1 34)3,4,5-三苯基苯基 (135)3,4,5 -三苯硫基苯基 (1 3 6)3,4,5-三氯苯基 (137)3,4,5-三苯醯基苯基 (1 3 8)3,4,5-三乙醯氧基苯基
(139) 3,4,5-三苯醯氧基苯基 (140) 3,4,5-三苯氧羰基苯基 (141) 3,4,5-三甲氧基苯基 (142) 3,4,5-三苯胺基苯基 (143) 3,4,5-三甲基苯基 (144) 3 J,5-三苯氧基苯基 (145) 3:4;5-三羥苯基 -31 - (28)1336408 (146)-(164)
(1 46)苯基 (147) 4-乙氧羰基苯基 (148) 4-丁氧基苯基
(149) 對-聯苯基 (150) 4 -苯硫基苯基 (1 5 1)4-氯苯基
(1 52)4-苯醯基苯基 (153)4-乙醯氧基苯基 (1 54)4-苯醯氧基苯基 (155)4-苯氧羰基苯基 (1 56)4-甲氧基苯基 (157)4-苯胺基苯基 (1 58)4·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1 59)4-苯氧羰基胺基苯基 (1 60)4-(3-乙脲基)苯基 (161)4-(3;3-二乙脲基)苯基 (1 62)4-甲基苯基 (1 63)4-苯氧基苯基 (1 6 4 ) 4 -羥苯基 -32 - (29)1336408 (165)-(183)
R H
Vy、
N 丫N R^° (165) 苯基 (166) 4-乙氧羰基苯基
(167) 4-丁氧基苯基 (1 6 8 )對-聯苯基 (1 69)4-苯硫基苯基 (1 70)4-氯苯基 (1 7 1)4-苯醯基苯基 (172)4-乙醯氧基苯基 (]73)4-苯醯氧基苯基 (174) 4-苯氧羰基苯基
(175) 4-甲氧基苯基 (1 76)4-苯胺基苯基 (177) 4-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178) 4-苯氧羰基胺基苯基 (1 79)4-(3-乙脲基)苯基 (]80)4-(3,3-二乙脲基)苯基 (1 8 1)4-甲基苯基 (1 82)4-苯氧基苯基 (183)4-羥苯基 -33 - (30)1336408 (184) - (202)
(184)苯基 (1 85)4-乙氧羰基苯基
(186) 4-丁氧基苯基 (187) 對-聯苯基 (188) 4 -苯硫基苯基 (1 89)4-氯苯基 (1 90)4-苯醯基苯基 (I 9 1 )4·乙醯氧基苯基 (192) 4-苯醯氧基苯基 (193) 4-苯氧羰基苯基
(194) 4-甲氧基苯基 (195) 4-苯胺基苯基 (196) 4-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197) 4-苯氧羰基胺基苯基 (198) 4-(3-乙脲基)苯基 (199) 4-(3,3-二乙脲基)苯基 (2 00)4-甲基苯基 (20 1 )4-苯氧基苯基 (2 0 2 ) 4 -羥苯基 -34 - (31)1336408 (203)-(221)
N丫 N R^S (203) 苯基
(204) 4-乙氧羰基苯基 (2 0 5 )4 -丁氧基苯基 (206) 對-聯苯基 (207) 4 -苯硫基苯基 (2 0 8 )4 -氯苯基 (209) 4 -苯醯基苯基 (210) 4-乙醯氧基苯基 (2 1 1 )4-苯醯氧基苯基 (212) 4-苯氧羰基苯基
(213) 4-甲氧基苯基 (214) 4-苯胺基苯基 (215) 4-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216) 4-苯氧羰基胺基苯基 (21 7)4-(3-乙脲基)苯基 218)4-(3;3-二乙脲基)苯基 (2 1 9)4-甲基苯基 (2 2 0 ) 4 -苯氧基苯基 (221)4-羥苯基 -35 - (32)1336408 (222) - (419)
R HN
R NH R, (222)苯基 (22 3 )4-丁基苯基
(224)4-(2 -甲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 (2 2 5 )4 -(5-壬烯基)苯基 (22 6)對-聯苯基 (227)4-乙氧羰基苯基 (22 8)4-丁氧基苯基 (229)4-甲基苯基 (2 3 0)4-氯苯基 (231)4 -苯硫基苯基
(23 2)4-苯醯基苯基 (2 3 3 )4-乙醯氧基苯基 (2 3 4)4·苯醯氧基苯基 (2 3 5 )4 -苯氧羰基苯基 (2 3 6)4-甲氧基苯基 (2 3 7)4 -苯胺基苯基 (2 3 8 )4 -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2 3 9)4 -苯氧羰基胺基苯基 (240)4-(3 -乙脲基)苯基 -36 - (33) (33)1336408 (241) 4-(3,3-二乙脲基)苯基 (242) 4-苯氧基苯基 (24 3 )4 -羥苯基 (2 44)3 -丁基苯基 (245)3-(2 -甲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 (2 4 6)3 -(5-壬烯基)苯基 (247)間-聯苯基 (24 8 )3 -乙氧羰基苯基 (24 9) 3 -丁氧基苯基 (2 5 0)3 -甲基苯基 (25 1 )3-氯苯基 (252)3 -苯硫基苯基 (2 5 3 ) 3 -苯醯基苯基 (2 5 4)3 -乙醯氧基苯基 (2 5 5)3 -苯醯氧基苯基 (2 5 6) 3 -苯氧羰基苯基 (2 5 7)3 -甲氧基苯基 (2 5 8 ) 3 -苯胺基苯基 (2 5 9)3 -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2 60)3 -苯氧羰基胺基苯基 (261)3-(3-乙脲基)苯基 (2 62)3 -(3:3 -二乙脲基)苯基 (2 63 ) 3 -苯氧基苯基 (2 64)3 -羥苯基 (34)1336408 (2 6 5 )2 -丁基苯基 (266)2-(2-甲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 (2 6 7)2 -(5-壬烯基)苯基 (2 6 8 )鄰-聯苯基 (269) 2-乙氧羰基苯基 (270) 2-丁氧基苯基 (27 ] )2-甲基苯基
(272) 2-氯苯基 (273) 2 -苯硫基苯基 (2 74)2-苯醯基苯基 (275) 2-乙醯氧基苯基 (276) 2 -苯醯氧基苯基 (2 7 7)2 -苯氧羰基苯基 (2 7 8 )2 -甲氧基苯基 (2 79)2 -苯胺基苯基
(2 8 0)2-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281)2-苯氧羰基胺基苯基 (2 8 2 )2 -(3 -乙脲基)苯基 (2 8 3 )2 -(3,3 -二乙脲基)苯基 (2 8 4 )2 -苯氧基苯基 (2 8 5 ) 2 -羥苯基 (2 8 6)3;4-二丁基苯基 (287)3:4 -二(2·甲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 (2 8 8 )3;4-二苯基苯基 -38 - (35) (35)1336408 (2 8 9 )3,4-二乙氧羰基苯基 (290)3,4-二-十二烷氧基苯基 (29〗)3,4-二甲基苯基 ’ (2 92)3:4 -二氯苯基 · (2 93)3,4-二苯醯基苯基 _ (294)3,4-二乙醯氧基苯基 (2 9 5 )3,4-二甲氧基苯基 (2 96)3,4-二-N-甲基胺基苯基 φ (297)3,4-二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2 9 8)3,4-二苯氧基苯基 (299)3,4-二羥苯基 (3 00)3,5 -二丁 基苯基 (301)3,5-二(2-甲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 (3 0 2)3,5 -二苯基苯基 (3 03 )3:5-二乙氧羰基苯基 (304)3, 5-二-十二烷氧基苯基 φ (3 0 5 )3,5 -二甲基苯基 (3 06)3,5 -二氯苯基 (3 07)3,5-二苯醯基苯基 (3 0 8 ) 3:5 -二乙醯氧基苯基 (3 09)3,5 -二甲氧基苯基 t (310)3d-二-N-甲基胺基苯基 f (31 1)3:5-二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3 12)3:5-二苯氧基苯基 -39 - (36)1336408 (313) 3,5-二羥苯基 (314) 2:4-二丁基苯基 (315) 2,4-二(2-甲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 (316) 2,4-二苯基苯基 (317) 2,4-二乙氧羰基苯基
(318) 2,4-二-十二烷氧基苯基 (3 1 9)2,4-二甲基苯基 (320)2,4-二氯苯基 (32 1 )2:4-二苯醯基苯基 (322)2,4-二乙醯氧基苯基 (32 3 )2:4 -二甲氧基苯基 (3 24) 2,4 -二-N-甲基胺基苯基 (325) 2,4-二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326) 2,4-二苯氧基苯基 (327) 2,4 -二羥苯基
(3 2 8 )2,3 -二丁 基苯基 (329)2,3-二(2-甲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 (3 3 0)2,3 -二苯基苯基 (331) 2,3-二乙氧羰基苯基 (332) 2,3-二-十二烷氧基苯基 (3 3 3 )2,3 -二甲基苯基 (3 3 4)2,3 -二氯苯基 (3 3 5 ) 2;3-二苯醯基苯基 (3 3 6) 2:3 -二乙醯氧基苯基 -40 - (37)1336408 (3 3 7)2,3 -二甲氧基苯基 (338) 2,3-二-N-甲基胺基苯基 (339) 2,3-二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3 4 0)2,3 -二苯氧基苯基 (3 4 1 ) 2,3 -二羥苯基 (3 42)2,6-二丁 基苯基 (343)2,6-二(2_甲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
(3 44)2,6 -二苯基苯基 (3 45)2,6-二乙氧羰基苯基 (346)2,6-二-十二烷氧基苯基 (3 4 7)2,6-二甲基苯基 (3 4 8)2,6-二氯苯基 (3 4 9)2,6-二苯醯基苯基 (3 5 0)2,6 -二乙醯氧基苯基 (3 5 1 )2,6-二甲氧基苯基
(3 5 2)2,6-二-N-甲基胺基苯基 (353)2,6-二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3 5 4)2,6 -二苯氧基苯基 (3 5 5)2;6-二羥苯基 (3 5 6)3,4,5 -三丁基苯基 (357)3;4,5-三(2-甲氧基-2_乙氧基乙基)苯基 (3 5 8)3;4,5-三苯基苯基 (3 5 9) 3,4;5-三乙氧羰基苯基 (360)3:4:5-三-十二烷氧基苯基 -41 - (38)1336408 (361)3;4,5-三甲基苯基 (3 62)3,4;5-三氯苯基 (3 6 3 )3,4,5-三苯醯基苯基 (3 64)3,4,5-三乙醯氧基苯基 (3 65 )3,4,5-三甲氧基苯基 (366) 3,4,5-三->1-甲基胺基苯基
(367) 3,4,5-三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3 6 8)3,4,5-三苯氧基苯基 (3 69)3,4,5-三羥苯基 (3 7 0)2,4,6-三丁基苯基 (371)2,4,6-三(2-甲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 (3 7 2)2,4,6-三苯基苯基 (3 7 3 )2,4,6-三乙氧羰基苯基 (3 7 4)2,4,6-三-十二烷氧基苯基 (3 7 5 )2,4,6-三甲基苯基
(3 7 6)2,4,6-三氯苯基 (377)2;4,6 -三苯醯基苯基 (3 7 8)2,4,6-三乙醯氧基苯基 (3 7 9)2,4,6-三甲氧基苯基 (380) 2,4,6-三-N-甲基胺基苯基 (381) 2,4J-三異丁醯基胺基苯基 (3 8 2)2:4,6-三苯氧基苯基 (3 8 3 )2,4,6-三羥苯基 (3 8 4)五氟苯基 -42 - (39)1336408 (3 8 5 )五氯苯基 (3 8 6)五甲氧基苯基 (387) 6-N-甲基胺磺醯基-8-甲氧基-2-萘基 (388) 5-N-甲基胺磺醯基-2-萘基 (389) 6-N-苯基胺磺醯基-2-萘基 (390) 5-乙氧基-7-N-甲基胺磺醯基-2-萘基
(391) 3-甲氧基-2-萘基 (3 92) 1 -乙氧基-2-萘基 (393) 6-N-苯基胺磺醯基-8-甲氧基-2-萘基 (394) 5 -甲氧基- 7-N-苯基胺磺醯基-2-萘基 (395) 1-(4-甲基苯基)-2-萘基 (396) 6,8·二-N-甲基胺磺醯基-2-萘基 (397) 6-N-2 -乙醯氧基乙胺磺醯基-8-甲氧基-2-萘基 (398) 5-乙醯氧基-7-N-苯基胺磺醯基-2-萘基 (3 9 9)3 -苯醯氧基-2-萘基
(4 0 0) 5 -乙醯基胺基-1-萘基 (401) 2-甲氧基-卜萘基 (402) 4-苯氧基-:!-萘基 (403) 5_N-甲基胺磺醯基-1-萘基 (404) 3 -N-甲基胺甲醯基-4-羥基-卜萘基 (405) 5-甲氧基- 6-N-乙基胺磺醯基-1-萘基 (406) 7-四癸氧基-1-萘基 (407) 4-(4-甲基苯氧基)-卜萘基 (4 0 8)6 -N-甲基胺磺醯基-1-萘基 -43 - (40) (40)1336408 (409) 3,-N,N-二甲基胺甲醯基-4-甲氧基-卜萘基 (410) 5-甲氧基-6-N-苯甲基胺磺醯基-1-萘基 (411) 3,6-二-N·苯基胺磺醯基·卜萘基 (412) 甲基 (413) 乙基 (414) 丁基 (415) 辛基 (4 1 6 )十二烷基 (417)2-丁氧基-2-乙氧基乙基 (4 1 8)苯甲基 (4 1 9)4-甲氧基苯甲基 (420) (420·)
-44 - (41)1336408 (423) (424) - (426)
(424)甲基 (425 )苯基 (426)丁基 (427) (428)
(429) (430) - (437) 〇C2H5 CH,CH, i
H
HNyy N
R
RIN ch2ch2^ 〇c2h5
R
N /丫N
rv'R
R丨N
R
(430)甲基 (43])乙基 45- (42)1336408 (432)丁基 (43 3 )辛基 (4 3 4)十二烷基 (435)2-丁氧基-2-乙氧基乙基 (4 3 6)苯甲基 (4 3 7)4 -甲氧基苯甲基 (438) (439)
C4H9(n) I C4H9(n) (440)
-46 - (441) (43) 1336408
(444) (445)
在本發明可以使用蜜胺聚合物作爲具有1,3,5 -三哄環 之化合物。較佳地係經由以式(B)代表的蜜胺化合物與羰 基化合物的聚合反應製備蜜胺聚合物。 -47 - (44) 1336408
在以上的反應方程式中,RH、R12' Rl3、r】4、 R 5及 R16各自代表烷基、烯基、芳基或雜環系基。 以上的烷基、烯基 '芳基、雜環系基及這些取代基係 常見於那些關於式(A)所述之基。
在與蜜胺樹脂(例如,蜜胺甲醛樹脂)常見的合成法相 同的方式完成蜜胺化合物與羰基化合物的聚合反應。也可 以使用市售取得的蜜胺聚合物(蜜胺樹脂)。 蜜胺聚合物的分子量係以2000至400, 〇〇〇較佳。在以 下展示重複單元的實例: -o-ch2 h2c- Κ16-ΝγΝγΝ.κ13 Ν丫Ν R15 乂 R14
ΜΡ- 1 : R
R
R
R16 : CH2〇H -48 - (45) (45)1336408 MP-5 : R13,R14,R15,R16 : CH2NHCOCH = CH2 MP-6 : R1 3,R14,R15,R16 :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Μ P · 7 : R 1 3,R14,R 1 5 : C H 2 Ο H ; R 丨6 : C H 2 0 C H 3 MP-8 : R13 > R14 > R,6 : CH2〇H ; R15 : CH2〇CH3 MP-9 : R'3 > R14 : CH2〇H ; R]5 > R16 : CH2〇CH3 MP-10 : R13,R】6 : CH2OH ; R14,R15 : CH2OCH3 MP-11 : R13 : CH2OH ; R14,R15,R16 : CH2OCH3 MP-12: R,3,R14,R16: CH2OCH3: R]5: CH2OH MP-13 : R13,R16 : CH2〇CH3 ; R14,R15 : CH2OH MP-14 : R】3,R14,R丨 5 : CH2OH ; R16 : CH20- ; -C4H9 MP-15 : R13,R14,R16 : CH2OH ; R15 : CH20- ; -C4H9 MP-16 : R13 > R,4 : CH2〇H ; R15 > R16 : CH20- ; -C4H9 MP-17: R13 > R16 : CH2〇H ; R14 > R'5 : CH2〇- ; -C4H9
MP-18 : R13 : CH2〇H ; RJ4,R】5,R16 : CH20- ; -C4H9 MP-19: R13,R14,R16: CH20-; -C4H9; R15: CH2OH MP-20 : R13,R16 : CH20- ; -C4H9 ; R14,R15 : CH2OH MP-21 : R13> R14> R15: CH2〇H; R16: CH20-n-C4H9 MP-22 : R13,R14,R16: CH2OH; R15: CH20-n-C4H9 MP-23 : R13 > R14 : CH2〇H ; R15 - R16 : CH2〇-n-C4H9 MP-24 : RJ3,R16 : CH2OH ; R】4,R】5 : CH20-C4H9 MP-25 : R13 : CH2OH ; R14,R15,R16 : CH20-n-C4H9 MP-26 : R13,R14,R16 : CH20-n-C4H9 ; R〗5 : CH2OH MP-27 : R13 = R16 : CH20-n-C4H9 ; R14,R1 5 : CH2OH -49 - (46) (46)1336408 MP-28 : R'3 R14 : CH2〇H ; R15 : CH2OCH3 ; R16 : CH2〇- n-C 4 H9 MP-29 : R13 > R14 : CH2〇H ; R15 : CH2〇-n-C4H9 ; R16 : CH2OCH3 MP-30 : R13,R16 : CH2〇H ; R14 : CH2OCH3 ; R15 : CH20-n - C 4 H 9 MP-31: R13: CH2OH; R14,R15: CH2OCH3; R】6: CH20-n - C 4 H 9 MP-32 : R13: CH2〇H; R14> R16: CH2OCH3; R15: CH2〇-n - C 4 H 9 MP-33 : R13 : CH2OH ; R14 : CH2OCH3 5 R15 > R16 : CH2〇-n - C 4 H 9 MP-34 : R13 : CH2OH ; R14,R15 : CH20-n-C4H9 ; R16 : CH2OCH3 MP-35 : R13,R14 : CH2〇CH3 ; R15 : CH2OH ; R16 : CH20-n - C 4 H 9 MP-36 : R13 > R16 : CH2OCH3 ; R14 : CH2〇H ; R15 : CH2〇-n - C 4 H 9 MP-37 : R13 : CH2OCH3 ; R14 ' R15 : CH2OH ; R16 : CH2〇-n - C 4 H 9
MP-38: R13,R16: CH20-n-C4H9; R14: CH2OCH3; R15: CH2OH MP-39 : R13 : CH2〇H ; R14 : CH2OCH3 ; R15 : CH20n-C4H9 ;R16: CH2NHCOCH = CH2 -50- (47) (47)1336408 MP-40 : R13 : CH2〇H ; R14 : CH2OCH3 ; R15 :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0-n-C4H9 MP-41 : R13 : CH2〇H ; R14 : CH2〇-nC4H9 ; R15 : CH2NHCOCH = CH2CH2OCH3 MP-42 : R13CH2OCH3 ; R14 : CH2〇H ; R15 : CH2〇-n-C4H9 ;R16: CH2NHCOCH = CH2 MP-43 : R13 : CH2OCH3 ; R14 : CH2〇H ; R15CH2NHCOCH = CH ; R16 : CH2〇nC4H9 MP-44 : R13 : CH20-n-C4H9 ; R14 : CH2OCH3 ; R15 : CH2〇H ; R' = H2NHCOCH = CH2 MP-45 : R】3 : CH2OH ; R14 : CHOCH3 ; R15 :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 R]6 : CH2NHCOH = CH2 MP-46 : R1 : CH2〇H ; R14 : CH2OCH3 ; R15 : CH2NHCOH = CH2 ; R!6H2NHCO(CH2)7CH = CH(CH2)7CH3 MP-47 : R13 : CH2〇H ; R14 : CH2NHC〇(CH2)7CH = CH(CH2)7CH3 ; R)5 : CH2NHCOH = CH2 ; R16 : CH2OCH3 MP-48: R13: CH2OCH3; R14: CH2〇H; R15: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 R16 : CH2NHCOH=CH2 MP-49 : R13 : CH2OCH3 ; R14 : CH2OH ; R15 : CH2NHCOH = CH2 ; R16 :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MP-50 R丨3 :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 -51 - (48) 1336408 R14H2OCH3 ; R15 : CH2OH ; R16 : CH2NHCOCH = CH2 (MP-51)-(MP-100) Η H CICIN I > Ό R1
n3 CICIN H
R1 ' T R1 rN;
N 4 1 MP- 5 l : R13, R14 ’ R15, R丨6 : ch2〇h MP-52 : R13, R14, R1 5 ,R丨6 :CH2〇CH3 MP-53 : R】3, R14, R1 5, R】6 : CH2〇-i-C4H9 MP-54 : R13, R14, R15, R16 : CH2〇-n-C4H9 MP-55 : R 1 3, R 1 4, R1 5, R16 : ch2nhcoch=ch2 MP-56 : R13, R14, R16 : CH2NHCO(CH2)7CH = CH(OH2)7CH3 MP-5 7 : R13 ,R】4 ,R1 5 :CH2〇H; R16 : CH2OCH3 MP-5 8 : R13 ,r】4 ,R 1 6 :CH2〇H ; R1 5 : CH2OCH3 MP-59 : R13 ,R】4 :ch2 OH ; R丨5, R】6 : CH2OCH3 MP-60 : R13 ,R16 :ch2 OH ; R,4, R15 : CH2OCH3 MP-6 1 : R13 :ch2 OH ; R】4, R15, R16 : CH2OCH3 MP-62 : R,3 ,R】4 ,R16 :CH2OCH 3 ; R】 5 : CH2〇H MP-63 : R】3 > R16 ,ch2 OCH3 ;R1 4,R】 5 : CH2〇H MP-64 : R13 ,R14 ,R16 :CH2〇H; R16 : CH20-i-C4 h9 MP-65 : R,3 ,Rm ,R,6 :CH2〇H ; R】5 : CH20-i-C4 h9 MP-66 : R13 ,R14 :ch2 OH ; R15, R16 : > CH2〇-i- C4H9 -52 - (49) (49)1336408 MP-67 :R13 ,R16 :CH 2〇H ; R14 ,R15 :CH 2O-I-C4H9 MP-68 :R13 :ch2 OH ; R14, R15 ,R16 :CH 20-i-C4H9 MP-69 :R13 ,R】4 ,R16 :CH 2O-I-C4H9 ;R1 5 : ch2〇h MP-70 :R13 ,R16 :CH 20-i-C4H9 ;R14 ,R1 5 : ch2〇h MP-7 1 :R13 ,R14 ,R】5 :CH 2〇H ;R16 ,CH 2O-11-C4H9 MP-72 :R13 ,R)4 ,R16 :CH 2〇H ,;R 5 : CH20-n-C4 MP-73 :R13 ,R14 :CH 2〇H ; R1 5 ,R】6 CH 2〇-Π-〇4Η9 MP-74 :R13 ,R16 :CH 2〇H ; R14 ,R15 CH 20-11-C4H9 MP-75 :R13 :ch2 OH ; R14, R1 5 ,R16 CH 20-11-C4H9 MP-76 :R13 ,R14 ,R16 :CH 2 0 - n -C4H9 ;R1 5 : CH2OH MP-7 7 : R】3, R】6 : ch2 0 n - C 4 H9 ; R14, R1 5 CH2OH MP-7 8 : R13, R14 : ch2 OH ; R15 : ch2o ch3 » R]6 : CH2O-11-C4H9 MP-79 : R13,R]4 : CH2OH ; R15 : CH20-n-CH9 ; R1 CH2OCH3 MP-80: R13' R16: CH2〇H; R14: CH2OCH3.; R15 : CH2O-11-C4H9 MP-81 : R13 : CH2〇H ; R14 > R15 : CH2OCH3 ; R16 : CH20-n-C4H9 MP-82 : R13 : CH2〇H ; R14 > R16 : CH2OCH3 ; R15 : CH2〇-n-C4H9 MP-83 : R13 : CH2OH ; R丨4 : CH2OCH3 ; R15, R16 : CH2〇-n-C4H9 MP-84: R13: CH2OH; R14,R15: CH20-n-C4H9; -53- (50) (50)1336408 R16 : CH2OCH3 MP-85 : R13 > R14 : CH2OCH3 ; R15 : CH2〇H ; R16 : CH2〇n-C4H9 MP-86 : R13 > R16 : CH2OCH3 ; R14 : CH2〇H ; R'5 : CH2〇-nC4H9 MP-87 : R13 : CH2OCH3 ; R14 > R15 : CH2〇H ; R16 : CH2O-11-C4H9
MP-88 : R13,R16 : CH20-n-C4H9 ; R14 : CH2OCH3 ; R CH2〇H MP-89 : R13 : CH2〇H ; R14 : CH2〇CH3 ; R15 : CH20-n-C4H9 ; R】6 : CH2NHCOCH = CH2 MP-90 : R13 : CH2〇H ; R14 : CH2OCH3 ; R15 :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〇-n-C4H9 MP-91 : R13 : CH2OH ; R14 : CH20-n-C4H9 ; R15 :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OCH3 MP-92 : R13 : CH2OCH3 ; R14 : CH2〇H ; R15 : CH2〇-n-C4H9 ; R16 : CΗ2NHC0 CH = CH2 MP-93 : R13 : CH2OCH3 ; R'4 : CH2〇H ; R]5 :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〇-n-C4H9 MP-94 : R13 : CH2O-11-C4H9 ; R14 : CH2OCH3 ; R15 : CH2〇H ; R16 : CH2NHCOCH = CH2 MP-95 : R13 : CH2〇H; R14: CH2OCH3; R15: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 R16 : CH2NHCOCH = CH2 -54 - (51) 1336408 MP-96 : R13 : CH2OH ; R14 : CH2OCH3 ; R15 :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MP-97 : R13 : CH2〇H ; R14 :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 R15 :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OCH3 MP-98 : R'3 : CH2OCH3 ; R14 : CH2OH ; R15 :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 R16 : CH2NHCOCH=CH2 MP-99: R13: CH2OCH3; R14: CH2〇H; R15: CH2NHCOCHCH2 ; R16 :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MP-100 : R13 :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 R14 CH2OCH3 ; R15 : ch2〇hr : CH2NHCOCH = CH2
—0- -CH HC- 1 1 R1^ 丫丫 R13 N 丫N R15』、R14 MP-101 : R]3, R14, R >5 , R16 : CH2〇H MP- 1 02 : R13, R14, R 15 , R16 : CH2〇CH -55- (52)1336408 MP- 1 03 R13 > R'4 ,R15 ,Rh :CH 2 O - 1 - C4H9 MP- 1 04 R】3 ) R14 ,R15 ,R16 : CH 2 O - n -ch9 MP- 1 05 R 13 > R4, R15, R16 :ch2 nhcochchz MP- 1 06 R13 i R 1 4 ,R〗5 ,R1 6 . CH2NHCO(CH2)7CH = CH(OH2)7CH3 MP- 1 07 R'3 R14 ,R15 :CH 2〇H ; R1 6 CH2OCH3 MP- 1 08 R13 R】4 ,R16 :CH 2oh ; R1 5 CH2OCH3 MP- 1 09 R】3 R14 · ch2 OH ; R15, R1 6 CH2OCH3 MP- 110: R1 3 R1 6 :ch2 OH ; R14, R15 CH2OCH3 MP- 1 1 1 R】3 ch2 OH ; R14 R15, R 1 6 :CH2OCH3 MP- 112: R13 R14 > R16 :CH 2OCH ;R 5 : CH2OH MP- 1 1 3 : R13 R1 6 :ch2 OCH 3 ; R1 4,R 5 : CH2〇H MP - 1 1 4 : R13 R14 ,R15 :CH 2〇H ; R1 6 CH2〇-i-C4H9 MP- 1 1 5 : R1 3 R14 ,R16 :CH 2〇H ; R丨5 CH20-i-C4H9 MP - 1 1 6 : R丨3 R]4 :ch2 OH ; R,5, R 1 6 CH2〇-i-C4H9 MP- 1 1 7 : R' 3 R1 6 :ch2 OH ; R丨4, R 15 CH2〇-i-C4H9 MP- 1 1 8 : R13 ch2 OH ; R14 » R15, R 1 6 CH20-i-C4H9 MP- 1 1 9 : R13 R14 ,R16 :CH 2O-I-C4H9 R15 : CH2〇H MP- 1 20 : R13 R1 6 :ch2 O-1-C4H9 '> R14 R15 : CH2OH MP- 1 2 1 : R13 R14 ,R15 :CH 2〇H ; R丨6 : CH2〇-n-C4H9 MP- 1 22 : R1 3 R14 ,R,5 :CH 2〇H ; R]6 : CH2O-11-C4H9 MP- 1 23 : R13 R丨4 :ch2 OH ; R15, R16 : CH2〇*n-〇4H9 MP- 1 24 : R13 R1 6 :ch2 OH ; R14, R15 : 0H2〇-n-C4H9 Μ P - 1 2 5 : R13 ch2 OH ; R】4, R 1 5 > R 1 6 :CH2〇-n-C4H9 -56 - 1336408
(53) MP- 126 : R13 ,R】4 ,Rh ). ch2o -n -C4H9 ) R】5 :CH 2〇H MP- 12 7: R13 ,R16 :CH 2〇 -n - c4 h9 ;R14 ) R15 :CH 2〇H MP- 128: R13 ,R14 :CH 2〇H ; R 15 :ch2 OCH3 1 R丨6 :ch2 0 - n - C4H9 MP- 129: R13 ,R14 :CH 2〇H ; R 1 5 :ch2 0 -n - C 4 H 9 ; R16 ch2 och3 MP- 13 0: R丨3 ,R16 :CH 2〇H ; R 1 4 :ch2 OCH3 ;R,5 ; ch2 0 - n - C 4h9 MP- 13 1: R13 :ch2 OH ; R1 1 4 ) R 15 :ch2 OCH3 ;R16 ch2 0 - n - C 4H9 MP- 132: R13 :ch2 OH ; R 1 4 > R 1 6 :CHOCH3; R 1 5 :ch2 0 - n - c4h9 MP- 13 3: R13 :ch2 OH ; R1 4 . ch2 OCH3 ) R,5 ,R16 ch2 0 - n - C 4h9 MP- 134: R13 :ch2 OH ; R1 4 5 R 15 :ch2 0- n-C 4 H 9 ; R丨6 ch2 och3 MP- 13 5: R13 ,R]4 :CH 2OCH 3 * R 15 : ch2 OH ;R16 ch2 0 - n - C 4h9 MP- 13 6: R13 ,R16 :CH 2och 3 ' R m : ch2 OH ;R15 ch2 0 - n - C 4H9 MP- 13 7: R13 :ch2 OCH: i > R1 4 ) R' 15 : ch2 OH i R1 6 :ch2 0 - n - c4h9 MP- 13 8: R】3 ,R16 :CH: 2 0 ' .n - c4h9 ;R14 ch2 OCH3 ;R :ch2oh -57 - (54) (54)1336408 MP-139 : R13 : CH2OH ; R14 : CH2OCH3 ; R15 : CH20-n-C4H9 ; R16 : CH2NHCOCH = CH2 MP-140 : R13 : CH2〇H ; R14 : CH2OCH3 ; R15 :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0-n-C4H9 MP-141 : R13 : CH2OH ; R14 : CH20-n-C4H9 ; R1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OCH3 MP-142 : R13 : CH2〇CH3 ; R14 : CH2〇H ; R15 : CH2〇-n-C4H9 '· R'6 : CH2NHCOCH = CH2 MP-143 : R13 : CH2OCH3 ; R14 : CH2〇H ; R15 :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〇-n-C4H9 MP-1 44 :R】3 :CH2〇-n-C4H9 ; R1 4 : CH2OCH3 ; R1 CH2〇H; R16 : ch2nhcoch=ch2 MP- 1 45 :R13 :CH2〇H ; R14 : CH 2OCH3 ; R15 :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 R16 : CH2NHCOCH=CH2 MP-146: R13: CH2〇H; R14: CH2OCH3; R1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MP-147 : R13: CH2〇H; R14: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 R15 :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OCH3 MP-148 : R13 : CH2OCH3; R14: CH2OH ; R]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 R16 :CH2NHCOCH = CH2 -58- (55) (55)1336408 MP-149 : R13 : CH2OCH3 ; R14 : CH2〇H ; R15 :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NHCO(CH)7CH = CH(OH2)7CH3
MP-150: R13 : CH2NHCO(CH2)7CH = CH(CH2)7CH CH2OCH3 ; R15 : CH2〇H ; R16 : CH2NHCOCH = CH2 (MP-151)-(MP-200)
MP- 1 5 1 : :R】3 ,R1 1 4 ,R】5 ,R1 16 : CH 2〇H MP-1 52 : :R]3 ,R1 4 ' ,R15 ,R1 16 : CH 2〇CH 3 MP- 1 53 : :R13 ,R1 A , ,R15 ,R1 16 : CH 2〇-i· C4H9 MP- 1 54 : R丨3 R1 4 ,R15 ,R】 6 : CH 2 0 Π · C4H9 MP- 1 5 5 : R13 : 'R1 4 j 1 R丨5 > R' 6 : CH 2nhcoch=ch2 MP- 1 56 : R' 3, 'R1 4 , R15 -R1 6 . CH2NHCO(CH2)7CH =CH(CH2 )7CH3 MP- 1 5 7 : R13, R] 4 3 R15 :CH2〇H ; R16 : CH2OCH3 MP- 1 5 8 : R13, R1 4 s R16 :CH2〇H ; R15 : CH2OCH3 MP- 1 59 : R] 3, R】 4 . ch2 OH ;R15 > R16 : CH2OCH3 MP- 1 60 : R'3, R1 6 . ch2 OH ;RM, R15 : CH2OCH3 MP-161 : R13, R1 6 . ch2 OH ;R14, R15 : ch2och3 MP- 1 62 : R,3, R1 A r16 ,h2 OCH3 ; R15 > CH2OH MP- 1 63 : R13, R1 6 . h2och3 :RM, R'5 > CH2OH -59 - (56) (56) 13 ,R14 ,R】; :CH 2〇H R1 6 :CH20-i-C4H9 3 ,rm ,R1( :CH 2〇H R15 :CH2〇i-C4H9 3 ,r14 :CH 2〇H ; R15 R16 :CH20-i-C4H9 3 ,R16 :CH 2〇H ; R14 R15 :CH2〇-i-C4H9 3 :ch2 OH ; R丨4, R15 R16 :CH20-i-C4H9 3 ,r,4 ,R“ :CH 20-i- C4H9 ;R15 : CH2OH 3 ,R16 :CH 2O-I-C4H9 .R】4 ,R15 ; CH2OH 3 ,R14 ,R15 ;CH 2〇H R】6 > CH2O-11-C4H9 3 ,R14 > R16 :CH 2〇H R】5 :CH20-n-C4H9 R14 : ch2 OH ; R丨5 > R16 : CH2〇-n-C4H9 3 ,R】6 _· CH 2OH ; R14 R15 :CH2O-11-C4H9 3 :ch2 OH ; R丨4, R,s, R16 ·_ CH2〇-n-C4H9 3 .R14 ,R丨6 :CH 2 0 - n - C4H9 ;R15 : CH2OH 3 ,R16 :CH 2 0 - n - C4H9 ;R14 > R15 : CH2OH 3 T ,R】4 :CH 2〇H ; R15 : ch2 OCH3 ; R16 : 1 9 13 R14 :CH 2〇H ; R15 : ch2 0-n-C4H9 ; R16 3 > R16 : CH2〇H ; R14 : CH2OCH3 ; n - C 4 H 9 :CH2〇H ; R14 > R15 : CH2OCH3 ; Π - C 4 H 9 3 : CH2OH ; R14,R16 : CH2OCH3 ; R1 1336408
MP-1 64 : R MP- 1 65 : R MP- 1 66 : R MP- 1 67 : R MP- 1 68 : R MP- 1 69 : R MP- 1 70 : R MP- 1 7 1 ; R MP- 1 72 : R MP- 1 73 : R MP- 1 74 : R MP- 1 75 : R Μ P - 1 7 6 ; R MP- ] 77 : R MP- 1 78 : R CH2〇-n-C4l· MP-1 79 : R CH2〇CH3 MP-1 80 ; R R.15 : CH20-MP-1 8 1 : Ri: R16 : CH2〇-MP- 1 82 : R1 CH2O-11-C4H9 -60- (57) (57)1336408 MP-183 : R13 : CH2〇H ; R14 : CH2OCH3 ; R]5 > R16 : CH20-n-C4H9 MP-184 : R 丨3 : CH2OH ; R丨4,R15 : CH20-n-C4H9 ; R16 CH2OCH3 MP-185 : R13 > R14 : CH2OCH3 ; R15 : CH2〇H ; R16 : CH20-n-C4H9 : MP-186 : R13 - R14 : CH2OCH3 ; R14 : CH2〇H ; R15 : CH2O-XI-C4H9 MP-187: R13: CH2OCH3; R14> R15: CH2〇H; R16: C H 2 0 - n - C 4 H 9
MP-188 : R]3,R16 : CH20-n-C4H9 ; R14 : CH2〇CH3 ; R :CH2〇H MP-189 : R,3 : CH2〇H ; R14 : CH2OCH3 ; R15 : CH20-n-C4H9 ; R16 : C Η 2 N H C 0 C H = C H 2 MP-190 : R13 : CH2〇H ; R14 : CH2OCH3 ; R15 :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〇-n-C4H9 MP-191 : R13 : CH2OH ; R14 : CH20-n-C4H9 ; R15 :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OCH3 MP-192 : R13 : CH2OCH3 ; R14 ·· CH2OH ; R15 : CH20-n-C4H9 ; : C Η 2N H C 0 C H = C H 2 MP-193 : R13 : CH2OCH3 ; R14 : CH2〇H ; R15 : CH2NHCOCH = CH2 ; R'6 : CH2O-11-C4H9 MP-194 : R13 : CH2〇-n-C4H9 ; RM : CHOCH3 ; R15 : CH2OH ; : CH2NHCOCH = CH2 -61 - (58) 1336408 MP-195 : R13 : CH2OH ; R14 : CH2OCH3 ; R15 : CH2NHCO(CH2)7CHCH(CH2)7CH3 ; R16 : CH2NHCOCH=CH2 MP-196 : R13 : CH2OH ; R14 : CH2OCH3 ; R15 :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MP-197 : R13 : CH2〇H ; R14 :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 R15 :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OCH3 MP-198 : R13 : CH2OCH3 ; R14 : CH2OH ; R15 : CH2NHCO(CH2)7CH = CH(CH2) 7CH3 ; R16 : CH2NHCOCH = CH2 MP-199: R13: CHOCH3; R14: CH2〇H ; R15: CH2NHCOCH = CH2 ; R16 : CH2NHC〇(CH2)7CH = CH(CH2)7CH3
MP-200 : R]3 : CH2NHCO(CH2)7CH = CH(CH2)7CH3 ; R14 : CH2OCH3; R15 : CH2〇H; R16 ·· CH2NHCOCH = CH2 可以使用具有二或多種1,355 -三哄環之化合物,並也 可以使用二或多種碟狀化合物(例如,具有1,3;5-三哄環之 化合物及具有卟啉部份之化合物)》 也在WO第00/65 3 84號中揭示碟狀延遲增加劑的實例 。延遲增加劑之分子量係以300至800較佳。 在本發明也使用似棒狀化合物作爲延遲增加劑,其在 比其溶液的紫外線吸收光譜中的250奈米更短的波長下展 -62 - (59) (59)1336408 現最大的吸收峰(又max)。 顧念以延遲增加的功能,在似棒狀化合物的分子結構 中以具有至少一個芳族環較佳,以至少兩個芳族環更佳。 再者’似棒狀化合物以具有直鏈分子結構較佳。換言 之,在呈直鏈狀態時’較佳的化合物分子最具熱安定性。 可以根據晶體結構分析或分子軌域法計算什麼分子結構最 具熱安定性。例如,根據分子軌域計算程式(例如, WinMOPAC200,FUjitsu Ltd.)的計算,可以獲得引起最小 的熱形成的分子結構。以,,直鏈分子結構,,術語代表如果將 以上A算的最具熱動態安定性之分子結構彎曲時,其亘有 1 40°或更大的彎曲角。 較佳地係以式(C)代表似棒狀化合物: 式(C) Ar'-L'-Ar2 在式(C)中’每一個八^及Ar2係獨立爲芳族基。 在說明書中的”芳族基”術語代表芳基(芳族烴基)' 經 取代方基、芳族雜環系基或經取代芳族雜環系基。 方基及經取代方基比芳族雜環系基或經取代芳族雜環 系基更佳。在芳族雜環系環中的雜環系環通常不飽和。芳 族雜環系基以包括5_、6_或7_員環較佳(以5或心員環更佳 )’並以包括5-或6-員環更佳。芳族雜環系環通常具有儘 可能多的雙鍵。在雜環系基中的雜原子係以氮、氧或硫原 子較佳,並以氮或硫原子更佳。芳族雜環系環的實例包括 :呋喃環、噻吩環 '吡咯環、噁唑環 '異噁唑環、噻唑環 、異噻唑環、咪唑環、吡唑環、呋咱環 '三唑環吡喃環 -63· (60) (60)1336408 、吡啶環、噠畊環、嘧啶環、吡畊環及1,3,5 -三·!]井環。 在芳族基中的芳族環的實例包括:苯環、呋喃環、噻 吩環、吡咯環、噁唑環、噻唑環、咪唑環、三唑環、吡啶 環、嘧啶環及吡畊環。以苯環尤其較佳。 經取代芳基或經取代芳族雜環系基之取代基的實例包 括:鹵素原子(F、Cl、Br或I) '羥基、羧基、氰基 '胺 基、烷基胺基(例如,甲基胺基、乙基胺基、丁基胺基、 二甲基胺基)' 硝基、磺基、胺甲醯基、烷基胺甲醯基(例 如,Ν-甲基胺甲醯基、Ν-乙基胺甲醯基、Ν,Ν-二甲基胺甲 醯基)、胺磺醯基、烷基胺磺醯基(例如,Ν-甲基胺磺醯基 、Ν-乙基胺磺醯基、Ν,Ν-二甲基胺磺醯基)、脲基、烷脲 基(例如,Ν-甲脲基、Ν,Ν -二甲脲基' Ν,Ν,Ν5 -三甲脲基) 、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庚基、 辛基、異丙基、第二丁基、特戊基、環己基、環戊基)、 烯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己烯基)、炔基(例如,乙 炔基、丁炔基)' 醯基(例如,甲醯基' 乙醯基、丁醯基、 己醯基、月桂醯基)、醯氧基(例如,乙醯氧基、丁醯氧基 、己醯氧基、月桂醯氧基)、烷氧基(例如,甲氧基 '乙氧 基、丙氧基、丁氧基、戊氧基、庚氧基、辛氧基)、芳氧 基(例如,苯氧基)、烷氧羰基(例如,甲氧羰基、乙氧羰 基、丙氧羰基、丁氧羰基、戊氧羰基、庚氧羰基)、芳氧 羰基(例如,苯氧羰基)、烷氧羰基胺基(例如,丁氧羰基 胺基、己氧羰基胺基)、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乙硫基、 丙硫基、丁硫基、戊硫基、庚硫基、辛硫基)、芳硫基(例 -64 - (61) (61)1336408 如’本硫基)、烷磺醯基(例如,甲基磺醯基、乙基磺醯基 、丙基磺醯基、丁基磺醯基、戊基磺醯基、庚基磺醯基' 辛基磺醯基)、醯胺基(例如’乙醯胺基、丁醯胺基、己醯 · 基月桂醯胺基)及非芳族雜環系基(例如’嗎啉代 '吡啡 .·· 基)。 . 經耳S代芳基或經取代芳族雜環系基較佳的取代基係: 鹵素原子、氰基'羧基、羥基、胺基、以烷基取代之胺基 '醯基、醯氧基、醯胺基、烷氧羰基、烷氧基、烷硫基及 0 烷基。 胺基、院氧羰基、烷氧基或烷硫基的烷基及烷基部 份可進〜步具有取代基。烷基及烷基部份之取代基的實例 包括:鹵素原子、羥基、羧基、氰基、胺基、烷胺基、硝 基、磺基、胺甲醯基、烷基胺甲醯基'胺磺醯基、烷基胺 磺醯基、脲基、烷脲基 '烯基 '炔基、醯基、醯氧基烷 氧基' 方氧基、烷氧羰基、芳氧羰基、烷氧羰基胺基 '烷 硫基'方硫基、烷磺醯基、醯胺基及非芳族雜環系基。烷 · 基及院基部份較佳的取代基係:鹵素原子、羥基、胺基、 烷胺基'醯基、醯氧基'醯胺基、烷氧羰基及烷氧基。 在式(C)中’ L1係選自伸烷基、伸烯基、伸炔基、二 價飽和雜環系基、-0-、-CO-及其組合物之二價連接基。 伸烷基可以具有環系結構。以環己撐作爲環系伸烷基 . 較佳’並以】,4-環己撐尤其較佳。如果伸烷基具有鏈結構 ,則直鏈結構比支鏈更佳。 伸烷基以具有1至20個碳原子較佳,以】至〗5個碳原子 -65- (62) (62)1336408 更佳’以1至10個碳原子還更佳,以1至8個碳原子尤其更 佳,以1至6個碳原子最佳。 伸烯基或伸炔基以具有鏈結構較佳,以直鏈結構更佳 〇 伸烯基或伸炔基以具有2至1 0個碳原子較佳,以2至8 個碳原子更佳,以2至6個碳原子還更佳,以2至4個碳原子 尤其更佳,以2個碳原子最佳(即伸烯基或伸炔基係分別以 乙烯撐或乙炔撐最佳)。 以下展示組合之二價連接基的實例。 L - 1 ·· - 〇 - C 0 -伸烷基-C Ο - Ο -L-2: -C0-0 -伸烷基- 0- C0-L-3 : -0-C0 -伸烯基- C0-0-L-4: -CO-0 -伸烯基- 0- C0-L-5 : -0-C0-伸炔基- C0-0-L-6: -C0-0 -伸炔基- 0- C0- 在以式(C)代表的分子結構中,在Ari_Li與Li_Ar2之 間的角度係以140°或更大較佳。 更佳地係以式(D)代表似棒狀化合物: 式(D) Ar]-L2-X-L3-Ar2 在式(D)中,每一個Ar1及Ar2係獨立爲芳族基。芳族 基的定義及實例與在式(C)中的那些Ar1及Ar2相同。 在式(D)中’每一個L2及L3係獨立爲選自伸院基、_ -CO -及其組合物的二價連接基。 伸院基以具有鏈結構較佳’並以直鏈結構比支鏈更佳 -66 - (63) 1336408 ο 伸烷基以具有1至1Q個碳原子較佳,以1至8個碳原子 更佳’以1至6個碳原子還更佳,以1至4個碳原子尤其更佳 ,並以1至2個碳原子最佳(即伸烷基係以亞甲基或亞乙基 最佳)。 每一個L2及L3係以-0-C0-或-C0-0-尤其較佳。 在式(D)中,乂係^-環己撐、乙烯撐或乙炔撐。 以式(C)代表的化合物(包括1,4-環己烷二羧酸二苯酯 衍生物)的實例如下。
-67- 1336408
1336408
-69 - 1336408
T
2 2 Η Η H OJCICIO
Co丨 0CH3 co—oc2h H9o*c4 cloln 1336408
71 1336408
(R-41)
CtH,
^γΗ15 C71-OI8—^~0-8—8-0—^~8— 2) ·4 (R·
1 7η OIC
3 _ 1ο Η Η ο /j~^6η olclcnclc—ο—{、 —OIC
每一個以上的(R-】)至(R-34)、(R-4】)及(R-42)在環己 -72 - (69) 1336408 院環的1 -及4 -位置具有2個不對稱碳。雖然如此,每一個 (R-l)' (R_4)至(R-34)、(R-41)及(R-42)化合物具有對稱的 內消旋型分子結構,並因此不具任何旋光異構物(光學活 性)’但是具有幾何異構物(反式和順式型)。在以下展示 以上化合物(R-1)的反式型(1-反式)及順式型(1-順式)。 (1-反式)
如以上所述,似棒狀化合物以具有直鏈分子結構較佳 。因此,以反式型比順式型更佳。 每一個以上化合物(R-2)及(R-3)不僅具有幾何異構物 ,並也具有光學異構物(總共四種異構物)。有鑑於幾何異 構物,以反式型比順式型更佳。但是,有鑑於功能性’在 光學異構物之中有些許差異,並因此可以使用或D-或L-實體。其進一步可以係外消旋物。 每一個(R_43)至(R-45)每一個化合物具有與在中心位 置的乙烯撐鍵有連結的反式型及順式型。就以上所述的理 由,以反式型比順式型更佳。 -73 - (70) 1336408 以反式型的每一個(R-10)、(R-29)及(R-4 1)化合物在 其溶液的紫外線吸收光譜中的以下波長下展現最大的吸收 峰(Λ max)。在以下也展示每一個化合物的莫耳吸收係數( R -1 〇 -反式:又 m a X = 2 2 0 (奈米),ε = 1 5,0 0 0 ; 尺-29-反式:又1113乂 = 240(奈米),£=20,000;及 R-41-反式:λ max = 230(奈米)’ ε =16,000。
可以使用二或多種似棒狀化合物之組合物,每一個化 合物在比其溶液形式的紫外線吸收光譜中的250奈米更短 的波長下得到最大的吸收峰(λ max)。 可根據例如 Mol. Cryst. Liq. Cryst·,5 3 ( 1 9 79), pp_229 ;同上,89(1982),ρρ·93;同上,145 (1987),ρρ· 110;同 上5 1 7 0( 1 9 8 9),ρρ. 4 3 ; J. Am. Chem. Soc_,1 1 3 ( 1 992), pp.1 3 4 9;同上,1 1 8 ( 1 9 96),pp. 5 3 4 6;同上,92 ( 1 9 70), pp. 1 5 8 2 ; J. Org. Chem. s 4 0 ( 1 97 5 ), pp. 420 ;
Tetrahedron, 48 ( 1 992 ),No. 16,pp. 3 4 3 7 及 JP-A % 2 004-5 1 5 0 1號所述之方法製備似棒狀化合物。 (摻雜溶液) 用於摻雜液之有機溶劑(使纖維素酯溶解)包括以氯爲 主之有機溶劑及非氯有機溶劑。二氯甲烷(其係其中一種 以氯爲主之有機溶劑)適合於溶解纖維素酯,尤其係纖維 素醋酸酯。也可以使用以非氯爲主之有機溶劑。 非氯爲主之有機溶劑的實例包括:醋酸甲酯、醋酸乙 -74 - (71) (71)1336408 酯、醋酸戊酯、丙酮、四氫呋喃' 1;3-二氧戊環、1,4·二 噁烷、環己酮 '甲酸乙酯、2,252 -三氟乙醇、2,2,3,3-四氟 基-1-丙醇、1,3-二氟基-2-丙醇、1,1,1,3,3,3-六氟基-2-甲 基-2-丙醇' 1,1,1,3:3 5 3 -六氟基-2-丙醇' 2,2,3,3,3-五氟 基-1-丙醇及硝基乙烷。 當使用這些有機溶劑溶解纖維素醋酸酯時,則可用室 溫溶解技術,但是,升溫溶解技術、冷溶劑溶解技術及高 壓溶解技術也係較佳的技術,因爲使不可溶部份減少。以 使用二氯甲烷較佳,但是,以使用醋酸甲酯和醋酸乙酯及 丙酮也較佳。其中以醋酸甲酯尤其較佳。也在摻雜液中使 用水。 將使纖維素酯完全溶解之有機溶劑稱爲”良好溶劑”。 將主要有助於溶解及在溶液中主要包括有機溶劑稱爲”主 要的有機溶劑”。將”良好溶劑”定義成在2 5 °C下使不小於5 公克纖維素酯溶解在1 〇 〇公克溶劑中的溶劑。 在本發明所使用的摻雜液中,除了上述的有機溶劑之 外,較佳地係加入1至40重量%之具有]至4個碳數之醇。 當網膜中包括醇時,則在將摻雜液澆鑄在載體上及將溶劑 自網膜部份蒸發之後,醇的相對濃度變高及網膜開始膠凝 化。膠凝化會增加網膜的機械強度及使其更容易自載體剝 離網膜。在摻雜液中較小的醇濃度可能有助於增加纖維素 酯在以非氯爲主之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具有1至4個碳數 之醇的實例包括: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正丁醇 、第二丁醇及特丁醇。在這些醇之中,以乙醇尤其較佳, -75 - (72) (72)1336408 因爲乙醇具有安定性、具有低沸點、容易蒸發及無毒性。 將醇稱爲”良好溶劑”,將其定義成在2 5 t下使不小於5公 克纖維素酯溶解在100公克溶劑中的溶劑》 爲了維持高品質的膜表面,故纖維素酯濃度係以1 5至 40重量%較佳及摻雜液黏度係以10至50巴斯卡·秒。 可將染料或消光劑進一步加入摻雜液中。可將這些添 加劑與纖維素醋酸酯及溶劑或在製備摻雜液時或之後加入 (增塑劑) 用於本發明偏光板的膜A及膜B以包括已知爲增塑 劑之化合物較佳,以便於提供:(i)改進的機械特性;(ii) 可撓性;(iii)耐水特性;及(iv)降低濕度滲透能力。就這 些目的而言,以使用磷酸鹽酯緩衝液及羧酸酯衍生物較佳 。以下的聚合物也較佳:(i)以聚合以乙烯爲主之不飽和單 體所製備之聚合物,該單體係以 JP-A 2 003 - 1 2 8 5 9所揭示 的,各自具有5 00至1 000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ii)以丙烯 系爲主之聚合物;及(iii)具有以芳族環成爲側鏈之以丙烯 系爲主之聚合物。 磷酸鹽酯衍生物的實例包括: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 苯酯及磷酸苯基二苯酯。 羧酸鹽酯衍生物的實例包括酞酸鹽酯及檸檬酸鹽酯》 酞酸鹽酯衍生物的實例包括:酞酸二甲酯、酞酸二乙酯、 酞酸二環己酯、酞酸二辛酯及酞酸二乙己酯。檸檬酸酯衍 -76- (73) (73)1336408 生物的實例包括檸檬酸乙醯基三乙酯及檸檬酸乙醯基三丁 酯。 其它的實例包括:油酸丁酯'篦麻油酸甲基乙醯酯、 癸二酸二丁酯、三醋酸甘油酯 '三羥甲基丙烷三苯甲酸醋 及烷基乙醇酸烷萘酯。烷基乙醇酸烷萘酯之烷基以具有1 至8個碳數較佳。烷基乙醇酸烷萘酯的實例包括:甲基乙 醇酸甲萘酯、乙基乙醇酸乙萘酯、丙基乙醇酸丙萘酯、丁 基乙醇酸丁萘酯、辛基乙醇酸辛萘酯、乙基乙醇酸甲萘酿 、甲基乙醇酸乙萘酯、丙基乙醇酸乙萘酯、乙基乙醇酸丙 萘酯 '丙基乙醇酸甲萘酯'丁基乙醇酸甲萘酯'丁基乙醇 酸乙萘酯、甲基乙醇酸丁萘酯 '乙基乙醇酸丁萘酯'丁基 乙醇酸丙萘酯、丙基乙醇酸丁萘酯、辛基乙醇酸甲萘酯、 辛基乙醇酸乙萘酯、甲基乙醇酸辛萘酯及乙基乙醇酸辛萘 醋。其中以甲基乙醇酸甲萘醋、乙基乙醇酸乙萘醋、丙基 乙醇酸丙萘酯、丁基乙醇酸丁萘酯及辛基乙醇酸辛萘酯較 佳,但是以乙基乙醇醆乙萘醋尤其較佳。也可以使用這些 烷基乙醇酸烷萘酯的二或多種化合物之組合物。 加入膜中的增塑劑量係在以膜重量爲基準計不小於 0.5重量%至小於2 0重釁%之範圍內較佳,以不小於1重量% 至小於1 1重量%更佳。有鑑於展現希望的效應及印流抑制 作用,故調整適合的增塑劑量。爲了抑制印流’故增塑劑 的蒸氣壓以在200 °C下不超過1333巴斯卡較佳。 (安定劑) (74) 1336408 可將安定劑(例如,抗氧化劑、過氧化物淸除劑、自 由基淸除劑、金屬去活化劑、酸補陷劑及胺)加入本發明 的聚合物膜中。曾在例如 JP-A第3 - 1 9 92 0 1號、第5· 1 9 0 7 0 7 3 號 '第 5 - 1 94 7 8 9 號、第 5 - 2 7 1 4 7 1 號及第 6- 1 07 8 54 號揭示安定劑的實例。其中以丁基化羥基甲苯(BHT)及三 苯甲基胺(TBA)尤其較佳。
(紫外線(UV)吸收劑)
UV吸收劑較佳地係在370奈米或更短的波長範圍內具 有卓越的吸收性,以避免偏光元件或顯示器在UV射線下 變質,並在400奈米或更長的可見光區域內具有較小的吸 收性,以提供卓越的液晶顯示器影像品質。在本發明所使 用的UV吸收劑的實例包括:以氧基二苯甲酮爲主之化合 物 '以苯並三唑爲主之化合物 '以水楊酸鹽爲主之化合物 、以二苯甲酮爲主之化合物、以丙烯酸氰酯爲主之化合物 及以鎳複合物爲主之化合物。其中以展現可忽略著色之以 二苯甲酮爲主之化合物及以苯並三唑爲主之化合物尤其較 佳。以在 JP-A第10· 1 8262 1號和第8_3 3 7 5 74號所揭示之 UV吸收劑及以JP-A第6·148430所揭示之聚合物UV吸收 劑也較佳。 較佳的以苯並三唑爲主之υν吸收劑的特殊實例包括 :2-(2,-羥基-5、甲基苯基)苯並三唑' 2-(2’-羥基-3S,5,-二 特丁基苯基)苯並三唑' 2_(2^羥基- 3“-特丁基- 5,-甲基苯 基)苯並三唑、2·(2’-經基-二特丁基苯基)-5·氯基苯 -78 - (75) (75)1336408 並三哩、2-(2’-經基-3’-(3”,4”,5”,6”-四氫酿醯亞胺基甲基 )-5,-甲基苯基)苯並三唑、2,2-甲撐雙(1(1,13,3·四甲丁 基)-6-(2Η-苯並三唑-2-基)酚)、2-(2’-羥基_3,·特丁基_5,_ 甲基苯基)-5-氯基苯並三唑' 2-(2Η-苯並三唑-2-基)-6-(正 鏈及側鏈十二烷基)_4·甲基酚及3-[3-特丁基-4-羥基_5_(氛 基- 2H-苯並三唑-2-基)苯基]丙酸辛酯與3-[3_特丁基_4_徑 基- 5- (5-氯基- 2H-本並二哩-2-基)本基]丙酸2-乙己醋之混 合物。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 較佳地係也可以使用市售商品Tinuvin 1〇9、Tinuvin 1 7 1 及"Tiniivin 326(全部係由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Inc.所產製的)。 以二苯甲酮爲主之化合物的實例包括:2,4 -二羥基二 苯甲酮' 2,2’·二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 基-5-磺基二苯甲酮及雙(2-甲氧基-4-羥基-5-苯醯基苯基甲 烷)。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 當化合物可溶於溶劑時,則不限制以紫外線吸收劑、 安定劑及延遲增加劑加入摻合溶液的方法。但是,在本發 明中,較佳地係初步將UV吸收劑溶解在(i)對纖維素酯係 良好溶劑的溶劑中,例如,二氯甲烷、醋酸甲酯及二氧戊 環,或(Π)良好溶劑與不良溶劑之混合溶劑中,例如,低 碳脂肪族醇(甲醇 '乙醇、丙醇或丁醇)。將因此獲得的安 定劑溶液與纖維素酯溶液混合,製備摻雜溶液。可以如上 述相同的方式製備包括依據目的而定的安定劑及延遲增加 劑與υν吸收劑一起的摻雜溶液。在該方法中,供初步溶 -79 - (76) (76)1336408 解添加劑所使用的溶劑組成物以與摻雜液所使用的溶劑組 成物類似或相同較佳。 (消光劑) 以消光劑加入纖維素酯可使本發明的纖維素酯變得更 容易輸送及捲起。消光劑係以儘可能微小的微粒較佳。微 粒的實例包括:(i)無機粒子,例如,二氧化矽、二氧化鈦 、氧化鋁 '氧化結、碳酸鈣、高嶺土、滑石粉、鈣化之矽 酸鈣、水合之矽酸鈣、矽酸鋁、矽酸鎂及磷酸鈣;及(Π) 交聯之聚合物粒子,其中以二氧化矽尤其較佳,因爲可降 低纖維素酯膜的濁霧度。以有機物處理之二氧化矽粒子表 面也較佳,因爲可使膜的濁霧度降至最低。 適用於表面處理的有機化合物的實例包括:鹵基甲矽 烷、烷氧基甲矽烷、矽氮烷及矽氧烷。以具有較大的平均 粒徑之微粒對改進滑動特性較有利,但是以較小的平均粒 徑對改進透明度較有利。二次粒子的平均粒徑經常係〇.〇5 至1.0微米,但是基本粒子的平均粒徑係以5至50奈米較佳 ,並以7至14奈米更佳。可以加入微粒,在纖維素酯膜表 面上產生0.01至1.0微米之凸凹面。在纖維素酯膜中的微 粒含量係以膜重量爲基準計0.005至0.3重量%較佳。 二氧化矽微粒的實例包括:Aerosil 200、200V、300 、R972、R972V、R9 74、R202、R812、0X50 及 TT600(由 Nippon Aerosil Co., Ltd.所產製的)。尤其以使用 Aerosil 200V、R9 7 2 ' R972V、R974、R202 及 R812 較佳。可以使 (77) (77)1336408 用以上粒子以任意比例之組合物。也可以一起使用平均粒 徑不同或材料特性不同的微粒,例如,可以一起使用以 0.1 : 99_9至99.9至0.1之混合比爲重量比的 Aerosil 200V 與 R972V 。 (2) 澆鑄製程 在澆鑄製程中,將摻雜溶液使用高壓計量齒輪泵送入 高壓鑄模中,並自高壓鑄模以指示的位置澆鑄在環狀金屬 帶上(例如,不銹鋼帶),或旋轉的圓筒狀金屬載體上。將 金屬載體表面拋光成磨光表面。以以下陳列的方法作爲替 換的澆鑄法:(i)刮刀法,其中使用刀片控制澆鑄摻雜物厚 度;及(Π)逆轉滾筒塗佈法,其中以逆向旋轉的滾筒控制 饒f春慘雜物厚度。但是,以使用商壓鏡模之方法較佳,因 爲以調整在鑄模尖端的細縫形狀可更輕易獲得均勻的厚度 。高壓鑄模包括衣架鑄模及T鑄模,以使用任一種鑄模較 佳。可將兩種高壓鑄模同時提供在金屬載體上,以分配摻 雜液量及置於兩個膜層上,使膜成形速度增加。 (3) 溶劑蒸發製程: 將網膜(在將摻雜液澆鑄在金屬載體上之後的摻雜液 膜稱爲網膜)在金屬載體上加熱,使所包括的溶劑蒸發, 直到網膜成爲可剝離爲止。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促進溶劑 自網膜蒸發:(i)自以上的網膜吹出;(Π)使用液體加熱介 質自背面加熱金屬載體;及(iii)使用輻射熱自網膜的兩個 -81 - (78) (78)1336408 表面加熱。在這些方法之中,有鑑於乾燥效率,故以使用 液體加熱介質自背面加熱金屬載體的方法較佳,但是,也 可以使用以上方法的組合法。 爲了增加網膜形成速度,故以增加乾燥溫度的方法較 佳,但是,太高的溫度可能造成在網膜的溶劑起泡,因此 ,依據網膜組成物而指示較佳的乾燥速度。也使用在帶型 金屬載體上澆鑄摻雜液的方法增加網膜形成速度。越長的 金屬帶能夠使網膜成形速度越高,但是,越長的金屬帶在 運作時有彎曲的傾向及產生振動,其可能造成不均勻的網 膜厚度。因此,金屬帶的長度係以40至120公尺較佳。 (4)剝離製程 將在金屬載體上乾燥的網膜在指示的位置自金屬載體 剝離。將剝離之網膜送至下一個製程。如果在剝離點的網 膜中的殘餘溶劑量太多時,則不易剝離,以及如果殘餘溶 劑量太少時,則在剝離點之前可能發生部份的網膜剝離。 可以使用凝膠澆鑄法作爲增加網膜形成速度的替換法 。該方法能夠有更高的網膜成形速度,因爲將網膜在網膜 仍包括高百分比的溶劑時剝離。 在凝膠澆鑄法中,凝膠的形成係藉由(i)以大量的不良 溶劑加入摻雜液’其會在以摻雜液澆鑄在金屬載體上之後 形成凝膠;或(ii)降低金屬載體的溫度,加速凝膠的形成 。以形成凝膠增加網膜的機械強度,並變得有可能使網膜 趁早剝離,得到較高的網膜形成速度。 -82 - (79) (79)1336408 在本發明中,將金屬載體的剝離點溫度控制在介於1 0 °C -4〇°C之間較佳,並以15°C -3CTC更佳。在金屬載體上的 剝離點之殘餘溶劑量係以30至120重量%較佳。由以下的 方程式定義殘餘溶劑量: 殘餘溶劑含量(重量%)={(M-N)/N}x100 其中Μ代表在製造製程期間或之後取得的網膜樣品 的重量,以及Ν代表相同的樣品在1 1 5 °C下乾燥1小時之 後的重量。 在使用金屬帶載體的澆鑄製程中,增加金屬帶的速度 可能引起更大的金屬帶振動。膜成形速度係以10至120公 尺/分鐘較佳,並以15至60公尺/分鐘更佳。 將本發明的殘餘溶劑量稱爲平均的殘餘溶劑量,但是 ,有時殘餘溶劑量會區域化,例如,在中間區域或邊緣區 域的殘餘溶劑量。 (5)乾燥製程: 通常以通過許多以交錯排列提供的滾筒,或使用其中 將網膜的兩個邊緣剪斷及同時輸送網膜的伸幅機,將剝離 之網膜乾燥。乾燥的通用方法係將熱空氣吹在網膜的兩個 表面上,但是,也有可能使用微波的方法。太快的乾燥速 度傾向在最終的生產階段造成網膜平坦性的喪失。經常在 介於30至250 °C之間完成乾燥。乾燥溫度、氣流量及乾燥 (80) (80)1336408 期係依據在網膜中所使用的溶劑型式而定。可以依據溶劑 型式或組合物而適當地選擇乾燥條件。 可將其中將澆鑄膜剝離及轉移至伸幅機的本發明製程 稱爲D0製程。在D0製程中,較佳地係以控制溫度在拉伸 法的網膜中達到最佳化的殘餘溶劑量。通常以機械方向( 輸送方向或縱方向)拉伸網膜有點困難,並主要係依據其 殘餘溶劑量而定。D 0製程的溫度係以2 0至8 0。(:較佳,以 2 0至7 0 °C更佳,並以20至50 °C還更佳,在網膜中達到最佳 化的殘餘溶劑量。 在D 0製程中,在網膜的橫軸方向(橫方向)以具有小 的環境溫度分布較佳,以便於改進網膜的均勻性。在D0 製程中的溫度分布以在±5 °C之內較佳,以在±2 °C之內更 佳,並以在± 1 °C之內還更佳。 在以下的章節中說明使在剝離法期間或D 0製程期間 不希望的網膜拉伸降至最低的較佳條件。 在D0製程中的網膜張力受到(i)摻雜液特性;(ii)在剝 離製程期間或在D0製程中在網膜中的殘餘溶劑量;及 (iii)DO製程的溫度影響。在D0製程中的張力係以30至300 牛頓/公尺較佳,以57至284牛頓/公尺更佳,並以57-170牛 頓/公尺還更佳。在輸送網膜的同時,較佳地係以另一減 低網膜張力的滾筒避免在D0製程期間以機械方向拉伸網 膜。在良好溶劑與不良溶劑之間較佳的比例範圍係避免網 膜在輸送的同時拉伸的比例。在D 0製程的最終階段,該 比例(不良溶劑量)/(良好與不良溶劑的總量)x ] 00(%)係以 (81) (81)1336408 95至15重量%較佳,以95至25重量%更佳,並以95至3〇重 量%還更佳。 (6)拉伸製程 現在將使用圖2解釋本發明的拉伸製程(也稱爲伸幅機 製程)。 圖2的製程A係一種其中以剪斷方式固定自D0製程輸 送的膜(網膜)之製程(未例證)。在製程B中,將膜以圖! 例證之拉伸角以橫軸方向(橫方向)拉伸(稍後解釋)。在製 程C中’完成拉伸,並將膜輸送至下一個生產步驟,同時 剪斷。 較佳地係在剛剝離網膜之後與剛在製程B或C之後 之間的任何位置提供修剪膜的兩個邊緣的分切機。尤其較 佳地係剛在製程A之前提供分切機。在相同的條件下完 成拉伸時’則在製程B之前分切的拉伸膜比未分切之拉伸 膜更顯示出改進的慢速軸定位角分布。 這可能是因爲抑制在剝離製程與其中膜仍包括大量溶 劑的製程B之間不希望的機械軸拉伸。 在伸幅機製程中,可依目的在膜中提供不同的溫度區 ,改進慢速軸的定位角分布。較佳地係也在兩個不同的溫 度區之間提供中間區,避免千擾。 可將拉伸製程分成數個步驟。同時在機械及橫軸方向 的雙軸拉伸也較佳。可同時或以一系列步驟完成雙軸拉伸 。在逐步拉伸時’可在不同的方向或相同的方向完成拉伸 -85 - (82) (82)1336408 。也可將在不同方向的拉伸加入以相同方向逐步拉伸的順 序中。以下係可能的拉伸步驟。 (1) 以機械方向-橫軸方向-機械方向-橫軸方向拉伸 (2) 以橫軸方向-橫軸方向-機械方向-機械方向拉伸 以“拉伸結束”術語表示在其中平面內延遲値(r 0)以拉 伸每100微米乾膜厚度達成15奈米或更大的拉伸製程的最 終階段時刻。以下的拉伸情況不被設定成在”拉伸結束,,時 的拉伸:(i)在輸送膜時的拉伸;或(ii)在膜以乾燥收縮時 發生的實質拉伸,同時以剪斷兩個邊緣維持固定的膜寬度 。因爲在這些情況中的拉伸不助長以伸幅機拉伸所產生的 15奈米或更大的上述平面內延遲値(R〇)的情勢。 經常使用“拉伸方向”術語表示施予膜的直接拉伸應力 的方向(說法1),但是,在逐步的雙軸拉伸的情況中,’’拉 伸方向”可以表示其中最終的拉伸倍數係最大的方向(說法 2 ),其經常與慢速軸方向相同。 當討論膜尺寸的改變速度時,則未解釋的”拉伸方向” 術語可以使用以上說法2的意義’以及當討論殘餘溶劑量 時,則該術語經常使用以上說法1的意義。 爲了改進在進行高溫-高濕試驗(以下稱爲8 〇 r -90 % RH)之後的拉伸膜尺寸安定性,故較佳地係在加熱膜 及膜仍包括殘餘溶劑的同時完成拉伸。當膜進行8(TC-90 % RH試驗時,則本發明有鑑於在拉伸方向(或當膜的慢 速軸位於橫方向時的橫方向)的膜尺寸安定性及在與拉伸 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膜尺寸安定性而發現以下的傾向:(i)在 (83) (83)1336408 8 0 °C -90 %RH試驗時,在拉伸方向的膜尺寸安定性主要係 相對依據殘餘溶劑量而定,但是對拉伸溫度的依存性相對 較小;及(ii)在80°C -90%RH試驗時,在與拉伸方向垂直的 方向的膜尺寸安定性主要係相對依據拉伸溫度而定,但是 對殘餘溶劑量的依存性相對較小。在此拉伸溫度代表拉伸 製程的環境溫度,並使膜溫度增加至幾乎與拉伸製程結束 時的拉伸溫度(環境溫度)相同。在8 0 °C - 9 0 % R Η試驗時, 發現有鑑於溫度及殘餘溶劑量的最佳化拉伸條件主要係影 響拉伸方向的尺寸安定性改進作用,更甚於對與拉伸角垂 直的方向的尺寸安定性改進作用的影響。 以下所示係測量具有4 0至5 0奈米R 〇値及8 0微米厚度 之纖維素酯膜在80 °C -9 0%RH試驗時的尺寸安定性的特殊 實例,該纖維酯膜係以線上拉伸製程所獲得的,其中接著 在澆鑄之後完成拉伸。 (i) 在以下條件下製備的膜在8(TC-90%RH試驗之後 100小時發現在± 1.0%之內的機械方向(MD)的尺寸安定性 :拉伸溫度係1 2 0 °C或更高及在拉伸結束時的殘餘溶劑量 係7°/。或更多; (ii) 在以下條件下製備的膜在80t -90%RH試驗之後 1〇〇小時發現在±0.5 %之TD方向的尺寸安定性:拉伸溫度 係1 ] 〇 °C或更高及在拉伸結束時的殘餘溶劑量係1 2 %或更 多;及 (iii) 在以下條件下製備的膜在80°C -90%RH試驗之後 100小時發現在±].5 %之MD方向及在±1.0 %之TD方向的 -87 - (84) 1336408 尺寸安定性:拉伸溫度係1 00 °c或更高及在拉伸結束時的 殘餘溶劑量係1 2 %或更多。 上述纖維素酯膜的尺寸安定性的更佳實例如下: (iv) 在以下條件下製備的膜在80°C -90%RH試驗之後 100小時發現在±1.0%之MD方向及在±0.5 %之TD方向的 尺寸安定性:拉伸溫度係1 2〇 °C或更高及在拉伸結束時的 殘餘溶劑量係7%或更多;及
(v) 在以下條件下製備的膜在80°C -90%RH試驗之後 1〇〇小時發現在±0.7 %之MD方向及在±0.2 %之TD方向的 尺寸安定性:拉伸溫度係1 3 〇 °C或更高及在拉伸結束時的 殘餘溶劑量係1 2 %或更多。 在伸幅機製程中,較佳地係滿足公式Ma> Me及也滿 足Mb>Mc,其中Ma、Mb及Me分別代表在製程A、B及 C中的良好溶劑濃度。
在每一個製程A、B及C結束時的膜中的殘餘溶劑量 沒有任何特殊的限制,但是,在此出現較佳的良好溶劑對 不良溶劑之比。在每一個製程A'B及C結束時的(不良 溶劑量)/(良好與不良溶劑的總量)x 1〇〇(%)之濃度係以95至 1 5重量%較佳,以9 5至2 5重量%更佳,並以9 5至3 0重量度 還更佳。在每一個製程A、B及C結束時的(不良溶劑量 )/(良好與不良溶劑的總量)xl〇〇(%)之濃度可以彼此相同或 不相同。 當以膜的橫軸方向拉伸膜時,則熟知慢速軸的定位分 散性(以下稱爲定位角分散性)會變大。爲了進行膜的橫軸 -88- (85) (85)1336408 方向拉伸’同時維持不變的Rth對R〇之比及維持小的定 位角分散性,故較佳地係使膜滿足Ta$(Tb-10)或TcSTb ’更佳地係使膜同時滿足Ta^(Tb-lO)及TcSTb,其中 .
Ta、Tb及Tc各自代表分別在每一個製程a' B及C結束 . 時的攝氏溫度。 ^ 爲了降低上述的定位角分散性,故在製程B中的溫度 增加率係以〇 . 5至1 0 °C /秒較佳。 在製程B以具有較短的拉伸期較佳,以增加在80 °C- ^ 90%RH試驗時的尺寸安定性,但是,可以指示拉伸期的 下限,以維持膜的均勻性。拉伸期係以1至1 0秒較佳,以4 至1 0秒更佳。 在伸幅機製程中,可將熱轉移係數固定或可以改變。 熱轉移係數係以在4 1 . 9 X 1 0 3至4 1 9 X 1 03焦耳/平方公尺小時 之範圍內較佳,以在41.9xl03至20 9.5xl03焦耳/平方公尺 小時之範圍內更佳,並以在41.9xl03至126xl03焦耳/平方 公尺小時之範圍還更佳。 爲了改進在80°C -90%RH試驗時的膜尺寸安定性,故 可將在製程B中的橫軸方向之拉伸速度固定或可以改變。 拉伸速度係以在50至5 00%/分鐘之範圍內較佳’以1〇〇至 400%/分鐘更佳,並以200至300%/分鐘最佳。 在伸幅機製程中,以具有較小的環境溫度分布較佳’ . 以改進膜的均勻性。在仲幅機製程中的環境溫度分布係以 在±5°C之內較佳,以在±2°C之內更佳,並以在±]°C之內 最佳。以降低環境溫度分布也可以降低膜的橫軸方向的溫 -89- (86) (86)1336408 度分布。 在製程C中’爲了抑制進一步的拉伸,故較佳地係減 小以伸幅機固定的膜寬度。尤其較佳地係將寬度減小至9 5 至99.5 %之先前製程的寬度。 在將膜以伸幅機製程處理之後,較佳地係提供後續的 乾燥製程(以下稱爲製程D丨)。爲了界定以伸幅機製程供 予膜的光學特性及進一步乾燥膜,故較佳地係使膜在5〇至 i4〇°c之溫度範圍內進行熱處理,以80至iztcrc更佳,並以 8 0至13 0°C最佳。 爲了界定以伸幅機製程供予膜的光學特性及進一步乾 燥膜,故較佳地係使膜以20.9xl03至126xl03焦耳/平方公 尺小時之熱轉移係數進行熱處理,以41.9xl03至l26>cl〇3焦 耳/平方公尺小時更佳,以41·9χ103至8 3.73焦耳/平方公尺 小時最佳。 在製程D1中,在膜上的橫軸方向以具有較小的環境 溫度分布較佳,以改進膜的均勻性。在橫軸方向的環境溫 度分布係以在± 5 °C之內較佳,以在± 2 °C之內更佳,並以 在± 1 °C之內最佳。 雖然以許多因素影響在輸送膜時的膜張力 > 例如:慘 雜液特性、在剝離製程和製程DO時的殘餘溶劑量及製程 D1的溫度,但是膜張力係以120至2 00牛頓/公尺較佳,以 140至200牛頓/公尺更佳,並以140至160牛頓/公尺最佳。 爲了減低在製程D1中的膜機械方向進一步的拉伸, 故較佳地係提供張力切割捲筒(另一減低在輸送膜時的膜 -90- (87) (87)1336408 張力之捲筒)。在完成乾燥之後及纏繞在捲筒之前,使用 分切器進行膜的兩個邊緣的修剪,獲得較佳形狀的捲筒。 爲了改進顯示器品質,故纖維素酯膜具備光學延遲特 性。較佳地係以拉伸膜的橫軸方向控制膜的延遲値。 本發明的膜A厚度係以在20至100微米之範圍內較佳 ,並以30至85微米更佳。具有該範圍的纖維素酯膜提供除 了改進影像品質的特性之外,還提供充份的物理強度及較 佳的生產力》 以流鑄法生產本發明的膜B,並用於本發明的偏光板 。膜B厚度係以30至150微米較佳,並以40至120微米更佳 。具有該厚度範圍之纖維素酯膜提供除了改進影像品質的 特性之外,還提供充份的物理強度及較佳的生產力。 (偏光板) 使用與碘摻雜及接著拉伸之聚乙烯醇膜作爲本發明偏 光板的偏光元件。將膜A/偏光板/膜B以該次序壓疊,形 成偏光板。 較佳地係也以本發明的膜A及膜B用於慣用的偏光 扳中,獲得改進的顯示器影像品質,其係本發明的目的。 現在將解釋本發明的膜B » 在膜B的拉伸製程中,重要地係將定位角分布控制在 指示的範圍內,同時以橫軸方向拉伸膜。將膜B的慢速軸 以特定的定位角範圍配向,可更有效地達成本發明的目的 -91 - (88) (88)1336408 將本發明的偏光板生產成長捲膜,其係有鑑於膜的生 產力而言較佳的捲膜。因爲每一個偏光元件 '膜A及膜B 係捲膜,故本發明可以使用本技藝已知的偏光板生產法。 有鑑於偏光板捲膜的大量生產作用,故捲膜偏光元件 的穿透軸以位於與偏光元件的機械方向垂直的方向較佳, 因爲膜B的慢速軸位於與偏光元件的穿透軸相同的方向, 其先決條係慢速軸的方向與膜B的機械方向垂直。 在此以定位角代表在纖維素酯膜平面內的慢速軸方向 與流鑄捲膜的橫軸方向之間的角度。使用自動化雙折射計 KOBRA-21ADH(由 Oji Keisokukiki Co·, Ltd.所製造的)測 疋疋位角。 在整個膜寬度上的任何點的定位角係以全部的測量點 爲基準計位於± 2 °之平均定位角之內較佳。定位角係以 在±1°之平均定位角之內更佳,並以在±0.5。之內最佳 〇 將平面內延遲値(Ro)分布以S周整成不超過5%較佳,以 不超過2%更佳,並以不超過].5%尤其較佳。在厚度方向 的平面側延遲値(Rth)分布以調整成不超過1 〇%較佳,以不 超過2%更佳,並以不超過1 .5 %尤其較佳。 上述的平面內延遲値分布代表在每1公分的膜橫軸方 向所測量的延遲値之偏差係數(CV)。根據以下使用(n_】) 法的方程式獲得平面內延遲値或平面側延遲値的標準偏差 及接著計算偏差係數(CV),測定延遲値分布。η値係以 1 30至]40較佳。 -92- (89) (89)1336408 延遲値之偏差係數(CV) = (標準偏差)/(平均的延遲値) 本發明的膜A及膜B以具有較小的延遲値CV較佳。 當以本發明的偏光板用於顯示器時,則膜B以具有較小的 延遲値CV較佳,以減低顯示器的色彩描影。 本發明偏光板的膜B可以具有波長依存性之延遲値。 當以本發明的偏光板用於顯示器時,尤其係液晶顯示器時 ’則可以適當地選擇具有波長依存性之延遲値。將在450 、5 9 0及6 5 0奈米波長下所測量的膜 B之延遲値分別以 R45Q、及 代表。 當以本發明的偏光板用於稍後解釋的MVA型液晶顯 示器時,則膜Β的波長依存性之延遲値係以 0.7<R45〇/R〇<1.0,1.0<R65()/R〇<1.5 較佳,以 0.7<R45〇/R〇<0_95,1.01<R65Q/R〇<1.2更佳,並以 0.8<R45〇/R〇<0.93,1.02<R65〇/R〇<1.1 尤其較佳,以便於獲 得較佳的色彩重現特性。 當以本發明的偏光板用於顯示器時,尤其係液晶顯示 器時,則膜A及膜B需要高透明度及高UV吸收性,獲得 明亮影像及達成本發明的目的。在500奈米波長下所測量 的每一個包括上述添加劑之膜A及B之透射度係以85至 1 0 0 °/〇較佳,以9 0至1 0 0 %更佳,並以9 2至1 0 0 %尤其較佳。 在400奈米下所測量的每一個這些膜的透射率係以40至 1 0 0 %較佳,以5 0至1 0 0 %更佳,並以6 0至1 0 0 %尤其較佳。 在3 80奈米下所測量的每一個這些膜的透射率係以0至10% 較佳,以〇至5%更佳,並以〇至3 %尤其較佳。 -93- (90) (90)1336408 膜A及膜B以展現高透明度較佳,即高射透度及低 濁霧度。濁霧度値係以不超過2 %較佳,以不超過1 . 5 %更 佳’並以不超過1 %最佳。以橫軸方向所拉伸之膜也需要 相同及較佳的濁霧度値。 在本發明使用以JIS Z 2〇8所定義之濕度滲透能力。 在25°C及9 0%RH下所測量的每一個膜A及膜B之濕度滲 透能力係以10至2 5 0公克/平方公尺· 24小時較佳,以20至 200公克/平方公尺.24小時更佳,並以50至180公克/平方 公尺· 24小時最佳。 當以本發明的偏光板用於顯示器時,尤其係液晶顯示 器時’則在液晶晶胞的兩個表面上提供本發明的兩個偏光 板。這兩個偏光板可以相同或不相同。以具有一個在液晶 晶胞的一個表面上的本發明偏光板的顯示器可以達成本發 明的目的’但是,以其中兩個偏光板夾住液晶晶胞更佳, 如圖3所示’其係本發明的顯示器結構的圖示例證。達成 本發明目的的每一種膜較佳的堆疊次序如下: • 偏光板U膜A1/偏光元件/膜B1)/液晶晶胞/偏光板2( 膜B2/偏光元件/膜A2) 其中(i)偏光板1的穿透軸與偏光板2的穿透軸直交; (ii)膜B1與膜B2基本上相同;及(iii)每一個膜B1及膜B2 的慢速軸與鄰接的偏光元件的穿透軸幾乎平行。因此製備 的偏光板有效改進顯示板的影像品質。 膜A1及膜A2兩者包括在膜A中,並且兩者彼此可以 相同或可以不相同。膜B1及膜B2兩者也包括在膜B中, -94 - (91) (91)1336408 並且兩者可以相同或不相同,並以兩者相同較佳。 (顯不器-) 可將本發明更有效地應用在液晶顯示器中,尤其係多 象限型液晶顯示器,並以雙折射多象限液晶顯示器更佳。 多象限型也適合於改進影像對稱性,並曾提出各種方 法。例如:’’Okita, and Yamauchi, Liquid Crystal, 6(3), 303 (2002)”。也曾在例如”Yamada,and Yamahara, Liquid Crystal,7(2),1 84 (2003)”中介紹液晶晶胞,但是,本發 明不限於此。 可將本發明有效地應用在以下型式的液晶顯示器中, 例如:(i)MV A(多象限垂直配向)型,其係垂直配向型的其 中一種典型的實例,尤其係4-象限MVA型;(ii)PVA(圖 像化垂直配向)型,其係以圖像化電極多象限化;及 (iii)CPA(連續燄火狀配向)型,其中倂入Chiral力及圖像 化電極。曾在”T. Miyashita: T. Uchida, J. SID, 3(1), 29(1995)中提出光學雙軸膜在〇CB (光學補償彎曲)型中的 應用,其中可以使用本發明的偏光板展現本發明的效應, 即改進影像品質。未限制偏光板及液晶型的堆疊次序,其 先決條件係使用本發明的偏光板獲得本發明的效應。 在觀看時’以對稱的顯示器影像較佳。因此,可以完 成多象限形成作用,同時優先維持顯示器觀看面的對稱性 。使用先前技藝的已知的方法完成多象限形成作用,並可 以依據每一種液晶型特性而測定劃分的象限數量,例如, -95 - (92) (92)1336408 2或4個。 使用液晶顯示器作爲彩色顯示器及動態圖畫顯示器。 以本發明所達成的影像品質改進作用能夠顯示不會有眼壓 的動態圖畫,同時得到真實影像,由於改進的偏光板對比 度及耐用性。在不具耐用性的顯示器中,用於獲得希望的 光學特性之添加劑傾向分離。而且進一步可以光照射降解 偏光能力,尤其係以UV射線。在偏光板發生的透射度減 低、亮點產生或偏光能力降解可在收視動態圖畫時造成眼 壓或對影像不舒服感。 可在膜A或依據目的而定的膜B上進一步提供另一 功能性薄片。 以上的功能性薄片的實例包括:抗反射、抗眩光、抗 劃傷、防霧及明亮度增強薄片。可將每一種這些功能性薄 片包括在本技藝已知的複合功能性薄片中,或可以壓疊在 本發明的偏光板上。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 實例 現在將使用以下的實例解釋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 限於此。 首先將說明各種特性的測量方法。 (纖維素酯膜的乙醯基取代度及乙醯化程度的測量) 根據 ASTM-D817-96測量纖維素酯膜的乙醯基取代度 (DSa)。DSa代表在纖維素酯的葡萄糖單元中以乙醯基取 -96 - (93) 1336408 代之羥基數量,因此,DSa係在0至3之範圍內。 乙醯化程度代表以纖維素酯爲基準及根據以下的方程 式計算的引入之醋酸重量% (乙醯基程度(%)) = (DSax(CH3COOH 之 Mw))x 1 00/ (C6Hi〇05之 Mw) + (DSax(CH2CO 之 Mw)))
其中Mw代表分子量。 (Ro , Rth) 使用 Abbe折射計(4T)測量膜結構材料的平均折射率 。使用游標尺卡測量膜厚度。 在將膜在與測量相同的條件下放置2 4小時之後,使用 自動化雙折射計 KOBRA-21AD (由 Oji Keisokukiki Co., L t d .所製造的)在5 9 0奈米波長下在2 3 °C和5 5 % RH濕度下測 量膜的延遲値。使用上述的平均折射率及膜厚度測定平面 內延遲値(R〇)及在厚度方向的平面側延遲値(Rth)。同時也 測定慢速軸的方向。 (可視角特性) 使用E Z -對比量測儀(由E L DI Μ所產製的)測量對比度 ,其係(白顯示)/(黑顯示)之透射度比,完成可視角特性的 評估。 -97 - (94) 1336408 (實例1) (膜A) (膜 A-101) (摻雜溶液D-101的製備作用) 纖維素酯(60.1 %之平均乙醯化程度)100重量份 磷酸三苯酯 9.5重量份 乙基乙醇酸乙基酞醯酯 2.2重量份
二氯甲垸 440重量份 乙酉? 4 0重量份 將以上材料放入密封的容器中,並以加熱及攪拌混合 物的方式溶解。將所得溶液使用以 Azumi Filter Paper C ο .,L t d ·所製造的第2 4號濾紙過濾,形成摻雜液D - 1 0 1。 也使用部份摻雜液D - 1 0 1製備線上添加劑溶液IN - 1 0 1。在 纖維素酯膜的生產線中,使用過濾器(Finemet NF,由 Nippon Seisen Co., Ltd.所產製的)過渡接雜液D-101。
(二氧化矽分散溶液B的製備作用)
Aerosil 200V(由 Nippon Aersoil (1:〇.1^0.所生產的)(12奈米 之平均基本粒徑及]00公克/公升之表比重)2重量份 乙醇 1 8重量份 將以上材料使用溶解器混合及攪拌3 0分鐘,接著以 Man ton gor in分散。因此獲得二氧化矽分散溶液 B。在分 散之後的液體混濁度係100ppm。將18重量份二氯甲烷加 入二氧化矽分散溶液B中,同時攪拌溶液,接著以溶解器 -98- (95) (95)1336408 進一步攪拌30分鐘,製備稀釋的二氧化矽分散溶液。 (線上添加劑溶液IN-100的製備作用) —氣甲院 100重量份 摻雜液D-101 34重量份
Tinuvin 1〇9(由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Inc.所產製的) 5重量份
Tinuvin 171(由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Inc.所產製的) 5重量份
Tinuvin 326(由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Inc.所產製的) 5重量份 將以上材料放入密封的反應容器中,並以加熱及攬拌 完全溶解,接著過濾。 將20重量份上述稀釋的二氧化矽分散溶液加入所得溶 液中,同時攪拌溶液,進一步攪拌60分鐘及以 Advantec Toyo Kaisha,Ltd.所製造之聚丙烯線繞匣過濾器TCW-PPS-]N過濾,製備線上添加劑溶液IN- 1 0 1。 在模成形生產線中,將線上添加劑溶液IN-1 0 1以 FinemetNF(由NipponSeisenCo·,Ltd.所產製的)過濃。將 2.5重量份過濾的線上添加劑溶液IN· 101加入1 〇〇重量份過 德的接雜液D-101中。將混合物使用線上混合機(由Toray Corp.所產製之Hi-Mixer’ SWJ)完全攪拌’並在35°C下澆 鑄在1800毫米寬的不銹鋼帶載體上。將所形成的網膜中的 溶劑蒸發,直到溶劑殘餘量降低至1 G0%爲止’並將網膜 (96) (96)1336408 自載體剝離。將網膜在35 °C下進一步乾燥及以一對分切機 修剪成1650毫米寬度。接著將網膜在130 °C下進一步乾燥 ’同時將網膜使用伸幅機在TD方向(與膜的輸送工具垂直 的橫軸方向)拉伸1 . 1倍。當開始以伸幅機拉伸時,則在膜 中的殘餘溶劑量係20%。將網膜進一步通過120°C及1 l〇t 乾燥區,完成乾燥。將膜使用許多滾筒輸送。接著將網膜 分切成140 0毫米,並使網膜的兩個邊緣進行15毫米寬度及 10毫米局度的壓花處理,並捲在核心上,獲得膜 A-101。 在剛生產之後的膜 A - 1 0 1的殘餘溶劑量係0 · 1 %。最終的膜 厚度係80微米及膜長度係4000公尺。 (膜102-膜108的製備作用) 以與膜101相同的方式製備膜102至108,除了 :改變 (i)乙醯化程度;(ii)所加入的 Tinuvin 109、Tinuvin 171、 Tinuvin 326量' 安定劑量及延遲增加劑量;及(Hi)膜厚度 ’如表1所列。關於膜1 0 5,將作爲 U V吸收劑的所有 Tinuvin 109、171及326改變成如表1所示之2 -羥基-4-苯甲 氧基二苯甲酮。將每一種膜乾燥,所以在剛生產之後的膜 中的殘餘溶劑量不超過〇 . 1 %。 自每一種膜101至109分開萃取UV吸收劑、安定劑及 延遲增加劑’以高性能液相色層分離法、氣相色層分離法 及質譜法方式測定在1平方公尺的每一種膜中所包括的每 一種這些添加劑量’並註明每一種膜的膜厚度及重量。也 將每一個測定値轉換成以膜成形樹脂(其係本發明的纖維 -100- 1336408 (97) 素醋酸酯)重量爲基準計之重量%値。將在1平方 所包括的U V吸收劑(所有化合物的總和)、安定 增加劑量陳列在表1中。也以相同的方式測定宅 108中所包括增塑劑濃度,並發現其係在10.2至1 之範圍內。 公尺膜中 劑及延遲 :膜101至 0.8重量%) 1336408 I I谳 延遲增加劑〃 (公克/平方公尺) 〇 〇 〇 CN Ο ο Ο ο 安定劑* (公克/平方公尺) 〇 〇 0.11 Ο ο ο ο ο UV吸收劑 (公克/平方公尺) (N CS <N ο (Ν * * <Ν ο ν〇 m Οϊ ι ! 膜厚度 (微米) S 乙醯基化程 度(%) 〇 \〇 〇 Ό ο ν〇 Ο Ό ψ Ο Ό 1 ο Ο .ο οο 膜編號 〇 I 02 103 1 04 <η ο 1 < 106 卜 Ο 108 (蘅另Ιί闓闰)匾ffl-锻U潮碱ffl-浒-寸-潮翻-(N:=擊刦裝苷IllSIrsiH-KI : * ^Ek^n ;
-102 - (99)1336408
ch3 (膜B) (膜 B-201) 在澆鑄膜B-201之摻雜液之前的製程與膜a_i〇i的方 式相同。 將膜Β-2(Π之慘雜液在下均勻地澆鑄在]8〇〇毫米 寬的不銹鋼帶載體上。將所形成的網膜中的溶劑蒸發,直 到溶劑殘餘量降低至1 0 〇 %爲止,然後將網膜自載體剝離 。將網膜的殘餘溶劑在55 °c下進一步乾燥及分切成165〇毫 米寬度。接著將網膜在130 °C下使用伸幅機以TD方向拉 伸1 . 3倍。當開始以伸幅機拉伸時,則在膜中的殘餘溶劑 量係18%。將網膜進一步通過120 °C及110 °C乾燥區,完成 乾燥。將膜使用許多滾筒輸送。接著將網膜修剪成1400毫 米,並使網膜的兩個邊緣進行I5毫米寬度及10毫米高度的 壓花處理,並接著將網膜捲在核心上,獲得膜Β·2〇1。在 剛生產之後的膜Β-201的殘餘溶劑量係0.1%。膜厚度係80 微米及捲膜長度係4000公尺。膜Β-201展現4奈米之R〇及 52奈米之Rth,將其結果展示在表2中》 以與膜201相同的方式製備膜202至208,除了 :改變 ⑴所加入的Tinuvin V171、Tinuvin 326量、安疋劑量及 -103- (100) (100)1336408 延遲增加劑量;及(ii)膜厚度,如表2所列。在TD方向(使 用伸幅機)的拉伸倍數係在1.25至1.45之範圍內,並以調整 該倍數使每一種膜的延遲値R〇及Rth落在表2所陳列的値 內。將每一種膜乾燥,所以在剛生產之後的膜中的殘餘溶 劑量不超過0 · 1 %。 自每一種膜201至206分開萃取UV吸收劑 '安定劑及 延遲增加劑’以高性能液相色層分離法、氣相色層分離法 及質譜法方式測定在1平方公尺的每一種膜中所包括的每 一種這些添加劑量,計算每一種膜的膜厚度及重量。也將 每一個測定値轉換成以膜成形樹脂(其係本發明的纖維素 醋酸醋)重量爲基準計之重量%値。將在〗平方公尺膜中所 包括的膜厚度、UV吸收劑量(所有化合物的總和)、安定 劑量及延遲增加劑量陳列在表2中。 也測定在膜2 0 1至2 0 6中所包括的增塑劑濃度,並發現 其係在1 0 · 2至1 〇. 8重量%之範圍內。 (101)1336408
Rth (奈米) (N 103 1 03 Ο (Ν 43 0 1 < Ο » I Ro (奈米) 寸 i τ—1 r- Οί 卜 οο /-—N 0< * * 句 匿枳 i, 域:ί 〇 ΓΜ —Η CN 1 < ο m 卜 ι i 安定劑* (公克/平方公尺) 〇 Ο ψ ^ ψ ·Η Ο ο ο ο UV吸收劑 (公克/平方公尺) (Ν ο ο CN r ι Η ο ο 膜厚度 (微米) 〇 〇〇 Ι/Ί ο 乙醯基化 程度(%) 1 * 〇 ν〇 60.1 60.1 60. 1 Ο Ό ο οο υ^ι 膜編 號 r—< ο (Ν 202 203 1 204 ΙΟ ο (Ν 206
111 s m _ϋ * 蚤 105 - (102) 1336408 (偏光板的製備作用) 使用以實例1所製備的纖維素酯膜完成以下的皂化處 理及偏光板的製備作用。 (鹼皂化處理) 皂化製程 2M-NaOH 5 0°C ,9 0秒 淸洗製程 水 3 0°C ,45秒 中和製程 1 0重量% H C 1 3 0°C ,4 5秒 淸洗製程 水 3 0°C ,4 5秒 以淸洗 '中和、淸洗及在8 0 °C下乾燥之該次序跟隨在 皂化製程之後。 (偏光元件的製備作用) 將具有120微米厚度之聚乙烯醇長捲膜插入在1〇〇重量 份水中的1重量份碘與4重量份硼酸之水溶液中,接著在50 °C下以MD方向(膜輸送方向)拉伸6倍,形成偏光元件。 如以下製備偏光板3 0 I至3 1 2 : 將如上述鹼皂化的每一種膜101至108使用作爲黏著劑 之5 %全皂化聚乙烯醇水溶液黏附在上述偏光元件的一個 表面上。將也以鹼皂化的其中一種膜201至206黏附在每一 個偏光板的其它表面上,在表3中展示膜 A(膜101至1〇8) 及膜B(膜201至2 06)之組合。 1336408 備註 D. B 〇 U α g ο U > > 仁 >—< I n v . > c t—i > > k—( Ok £ O U a S O U I n v . > C 動態圖 畫品質 U Ο < < CQ CQ CQ < o o CQ PQ 降解試驗2 阻抗性W阻抗性2 A/A A/A A/A A/A B/A B/B B/B A/A C/A c/c B/A B/B 降解試驗1 UV照射 < u < < PQ PQ < CD < 〇 < < 影像品質 U < < < < PQ CQ < u o < < PQ m 20 1 202 202 203 203 204 204 202 20 1 205 202 206 < m 〇 106 y-^ o o 102 1 03 104 1 0 5 1 07 106 1 08 〇 偏光板 編號 〇 3 02 3 03 3 04 〇 m 1 306 3 07 oo o m 3 09 o ·—! ^Kt3皙召:·0.£ ou 誃觀诗:· Λ U 一
-107 - (104) 1336408 (影像品質的評估:VA型液晶顯示器之可視角的測量 將由Fujitsu Inc.所產製的液晶顯示器VL-1530S 示器表面水平配置。移除在顯示器中所使用的原偏光 並黏附以表3所列的每一種偏光板,使偏光板的穿透 置在與原偏光板相同的方向。製備用於表3所列的每 樣品的兩個相同的偏光板。將其中一個用在液晶晶胞 看面上及另一個用在背光面上,如圖3的例證,其中] 表膜Al,lb代表膜A2,2a代表膜Bl,2b代表膜 5a及5b代表偏光元件,3a及3b各自代表膜的慢速軸 ’ 4a及4b各自代表偏光元件的穿透軸方向,6a及6b 代表偏光板’ 7代表液晶晶胞及9代表液晶顯示器。以 每一個偏光板’使每一個膜B與液晶晶胞鄰接。 使用E Z -對比量測儀(由E L D IΜ所製造的)測量可 ’完成倂入本發明的橢圓形偏光板的液晶顯示板(具 進的可視角)的可視角特性評估。 將可視角設定成在顯示板的法線方向與其中對比 黑/白)透射度之比)不小於10的方向之間的角度。因爲 相當於0度,所以越大的値代表越寬的可視角。 使用在45 »之對比値評估液晶顯示板,其先決條 假定水平方向係0。。 A :可視角係80°或更大。 B :可視角係7 0 °或更大及小於8 〇。。 C :可視角小於7 0 °。 ) 以顯 板, 軸安 一種 的觀 a代 B2, 方向 各自 配置 視角 有改 度(( 法線 件係 -108- (105) (105)1336408 (降解試驗) 降解試驗UUV射線照射) 將與表3所列的其中一種偏光板相同的偏光板以丙烯 酸系黏膠黏附在玻璃板上,並使用氙弧燈耐候試驗機在40 °C下以70,000照度光照射下完成加速降解。 將進行加速降解試驗之偏光板自玻璃板剝離及切成兩 塊。將這兩塊以交叉N i c ο 1 e狀態配置在室溫下,並以視 覺觀察極化度。當偏光板看似暗色時,則確認極化度。 與未進行加速降解試驗之交叉Nicole狀態之偏光板 的偏光行爲比較,完成評估。將結果展示在表3中 (在降解試驗1之前與之後之間的極化度差異)。 A:幾乎未發現任何差異。 B :發現些許差異,但是,偏光板展現充份的極化度 〇 C:幾乎未發現極化度。 降解試驗2 (在高溫及高濕度條件下的阻抗性試驗) 將與表3所列的其中一種偏光板相同的偏光板在高溫 及高濕度下進行阻抗試驗,其中將偏光板在60 °C和90%RH 濕度下維持500小時。 在高溫及高濕度處理之後,將偏光板在23 °C和5 5%RH 濕度下維持24小時。接著將偏光板以鄰接於背光的膜B配 -109 - (106) (106)1336408 置在背光上,並自膜A面及與偏光板的法線角觀察。 (阻抗性1) A:在處理之前與之後之間幾乎未發現任何差異。 B:在處理之後的膜中發現些許的白濁度,對實際應 用沒有問題。 C :淸楚地發現白濁度》 將進行高溫及高濕度處理的偏光板切成兩塊,並在23 °C和55%RH下維持24小時。接著將偏光板和兩個與彼此 鄰接及以交叉Nicole狀態的膜A堆疊在一起。自與偏光 板的法線角以視覺觀察偏光板的極化度。 接著將兩個偏光板和兩個與彼此鄰接及以交叉N i c ο 1 e 狀態的膜B堆疊在一起,並配置在背光上。自與偏光板的 法線角以視覺觀察偏光板的極化度。 (阻抗性2) A :發現可忽略的降解作用。 B :發現些許降解作用,但是,偏光板看似爲充份的 暗色。 C:在偏光板中發現亮點,並不適合於實際應用。 (動態圖畫的評估) 將偏光板301至312使用夾子固定在玻璃板上及在與降 解試驗1相同的條件下以UV照射,除了 UV照射期係以 -110 - (107) (107)1336408 1 0 0小時代替5 0 0小時之外。 接著使進行以上UV照射之後的偏光板進行與降解試 驗2所述相同的高溫及高濕度處理,接著將偏光板在23°C 和55%RH下維持24小時。 將因此處理之偏光板以與影像評估所述之相同方式壓 疊在以Fujitsu Inc.所產製之液晶顯示器VL- 1 5 3 0 S上。使 用個人電腦顯示以TV程式記錄之動態圖畫及自顯示器前 方3公尺收視2分鐘的影像。 A :在收視時及在剛收視之後,未感覺到任何眼壓。 也沒有感覺傲任何不舒服感。 B :在收視之後,感覺到些許的眼壓,但是’沒有感 覺到任何不舒服感。 C :在收視圖畫的同時感覺到明顯不舒服的影像感及 眼壓。 本發明的偏光板展現明顯的U V射線照射阻抗性及在 高溫和高濕度條件下的貯存阻抗性。也發現已改進具有本 發明偏光板的液晶顯示器之影像品質及改進上述的耐用性 〇 在上以的評估中,當以相同的偏光板用於液晶晶胞的 觀看面表面及背光面表面時,則顯示器的對比度具有 左·右對稱性,但是,當使用不同的偏光板時,即以偏光 板3 0 6用於液晶晶胞的觀看面及以偏光板3 0 5用於液晶晶胞 的背光面時,則顯示器的對比度具有左-右不對稱性。顯 示器的不對稱特點造成對顯示器影像有些許不舒服感’但 -111 - (108) (108)1336408 是,獲得充份的偏光板影像品質及耐用性。因此,顯然在 液晶晶胞的觀看面表面及背光面表面中所使用的本發明偏 光板(膜A/偏光元件/膜B)係以相同的偏光板較佳。 實例2 (TN型液晶顯示器之可視角的測量) 將由NCE Corp.所產製的]5英吋液晶顯示器Multi-Sync LCD 1525J 之光 學膜及 偏光板 移除, 並本發 明的偏 光板壓疊,使得本發明偏光板的穿透軸安置在與移除之偏 光板相同的方向。 使用E Z -對比量測儀(由EL DIΜ所製造的)測量可視角 ’完成具有本發明的橢圓形偏光板的液晶顯示板(具有改 進的可視角)的可視角特性評估。 評估可視角的方法與實例1所述的方法相同。在測量〇 。方向的對比度時’則使用本發明偏光板的液晶顯示器有 顯著卓越的影像品質。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說明拉伸角之槪要圖形。 圖2係說明伸幅機製程之槪要圖形。 圖3係展示本發明的液晶顯示器構造的槪要圖形。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膜Α1 -112 - (109) 1336408 lb 膜 A2 2 a 膜 B 1 2b 膜 B2 3 a 膜的慢 3 b 膜的慢 4 a 偏光元 4b 偏光元 5 a 偏光元 5 b 偏光元 6 a 偏光板 6 b 偏光板 7 液晶晶 9 液晶顯 速軸方向 速軸方向 件的穿透軸方向 件的穿透軸方向 件 件 胞 示器
-113 -

Claims (1)

1336408 (1) · 十、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提供在顯示器之液晶晶胞表面上的偏光板,其 包含偏光元件、各自提供在偏光元件的兩個各自表面上的 ^ 膜A及膜B, Λ 其中偏光板滿足以下的條件(1)至(4): 條件(υ : 膜Α及膜Β滿足公式(I)及(II): 公式(I) : 0 ^ Wb<Wa φ 公式(II): 0.1(公克/平方公尺)<Wa$3.0(公克/平方公 尺) 其中Wa及Wb各自代表分別在1平方公尺膜A及膜B 中所包括以公克/平方公尺計之紫外線吸收劑與安定劑的 6rfci οι. 曰 , 總重重, 條件(2): 膜A及膜B滿足公式(III)及(IV): 公式(III) : 0 S Ra<Rb Φ 公式(IV): 0.1(公克/平方公尺)<RbS 3.0(公克/平方公 尺) 其中Ra及Rb各自代表分別在1平方公尺膜A及膜B 中所包括以公克/平方公尺計之延遲增加劑的重量; 條件(3) : | 膜B滿足以下的條件: , (a)以公式(V)定義之膜β的r〇不小於20奈米及不超 過9 5奈米;及 -114- (2) (2)1336408 (b)以公式(VI)定義之膜B的Rth不小於70奈米及不 超過400奈米, Ro及Rth係在590奈米波長下及在23°C和55%RH濕度 下測量的, 公式(V) : Ro = (nx-ny) X d 公式(VI) : Rth = ((nx + ny)/2)-nz) x d 其中nx代表在慢速軸方向之平面內(in-plane)折射— ,ny代表在快速軸方向之平面內折射率’ nz代表在厚度 方向之平面側(〇ut-of-plane)折射率及d代表膜B厚度; 及 條件(4)= 膜A及膜B係纖維素醋酸酯膜。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板,其中膜B表面 具有黏附層,該黏附層其使偏光板黏附於液晶晶胞。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板,其中膜A及膜 B分別滿足公式(VII)及公式(VIII) 公式(VII): 0.1(公克/平方公尺)<(Wa + Ra)S 3.0(公克/ 平方公尺) 公式(VIII) : 0_1(公克/平方公尺)<(Wb + Rb)S 3.0(公克 /平方公尺)。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板,其中膜A及膜 B至少其中一個包括增塑劑,該增塑劑濃度以膜總重量爲 基準計不小於0.5重量%及小於20重量%。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板,其中在膜A及 -115- (3) (3)1336408 膜B至少其中一個中所使用的纖維素醋酸酯的乙醯化程度 係在59.0至61.5%之範圍內。 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板,其中纖維素醋 酸酯膜含有作爲紫外線吸收劑之二苯甲酮衍生物或苯並三 唑衍生物。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板,其中延遲增加 劑係爲含有1,3,5 -三哄環之化合物。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板,其中延遲增加 劑係爲I,4-環己院二竣酸二苯醋衍生物。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板,其中膜a及膜 B至少其中一個係爲以流鑄法所形成的膜,且該膜的延遲 値係藉由在殘餘溶劑存在於膜中時,以拉伸來予以控制控 制膜。 10.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板,其中膜A及膜 B係經由皂化處理而黏附於偏光元件。 1 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板,其中膜A及膜 B之延遲値彼此不同。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板,其中膜b滿足 3 0奈米S Ro各70奈米。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板,其中膜b滿足 90奈米S Rth S 200奈米。 I4·根據申δΒ專利朝圍弟1項之偏光板’其中偏光板係 以捲膜型偏光板形式提供,該捲膜型偏光板之穿透軸實質 上與捲膜型偏光板之縱方向平行,且膜B之慢速軸實質上 115- (4) (4)1336408 與該捲膜型偏光板之橫方向平行。 1 5 . —種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板的液晶顯示 器。 1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 液晶顯示器係多象限型液晶顯示器。 17·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 液晶顯示器係垂直配向之液晶顯示器。 I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液晶顯示器,其具有 偏光板1及偏光板2, 其中: (a) 偏光板1包含: ⑴膜A1 ; (ii) 偏光元件1 ;及 (iii) 膜 B1, 以所述次序堆疊, 且偏光板2包含: ⑴膜A2 ; (ii) 偏光元件2 ;及 (iii) 膜 B2, 以所述次序堆疊; (b) 將偏光板1、液晶晶胞及偏光板2以所述次序堆疊 其中: (v i i)將膜B 1與液晶晶胞的一個表面鄰接配置;及 (5) 1336408 (viii)將膜b 2與液晶晶胞的另一個表面鄰接配置; (Ο偏光板1之穿透軸與偏光板2之穿透軸垂直; (d) 膜B1與膜B2基本上相同;及 (e) 每一個膜B1及膜B2的慢速軸與鄰接的偏光元件之 穿透軸幾乎平行。 1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液晶顯示器,其中顯 示具有彩色影像之動態圖畫。 -118-
TW093134490A 2003-11-18 2004-11-11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TWI33640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87609A JP2005148519A (ja) 2003-11-18 2003-11-18 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5196A TW200525196A (en) 2005-08-01
TWI336408B true TWI336408B (en) 2011-01-21

Family

ID=34567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4490A TWI336408B (en) 2003-11-18 2004-11-11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53552B2 (zh)
JP (1) JP2005148519A (zh)
KR (1) KR101085314B1 (zh)
CN (1) CN100390577C (zh)
TW (1) TWI3364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42929A (ja) * 2004-06-01 2005-12-1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樹脂フィルムを用いて作製した偏光板、及び偏光板を用いて作製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US7462306B2 (en) * 2004-11-04 2008-12-09 Fujifilm Corporation Cellulose acylate film, process for producing cellulose acylat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P1831758A4 (en) * 2004-12-28 2010-09-29 Fujifilm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OPTICAL COMPENSATION SHEET, AND POLARIZ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4771692B2 (ja) * 2004-12-28 2011-09-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WO2006090887A1 (en) * 2005-02-23 2006-08-31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compensation shee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502088B2 (en) * 2005-03-17 2009-03-10 Fujifilm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antiglare layer
JP2006327161A (ja) * 2005-05-30 2006-12-07 Fujifilm Holdings Corp 熱可塑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7009181A (ja) * 2005-06-01 2007-01-18 Fujifilm Holdings Corp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7651743B2 (en) * 2005-06-02 2010-01-26 Fujifilm Corporation Cellulose acylate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ellulose acylate film, optically compensatory sheet,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310571B1 (ko) * 2005-06-08 2013-09-23 코니카 미놀타 어드밴스드 레이어즈 인코포레이티드 셀룰로오스에스테르 필름,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4736562B2 (ja) * 2005-06-23 2011-07-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4766936B2 (ja) * 2005-07-06 2011-09-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TWI422913B (zh) * 2005-08-26 2014-01-1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A thin film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 polarizing plat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5061901B2 (ja) * 2005-08-29 2012-10-31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70116902A1 (en) * 2005-11-18 2007-05-24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1326232B (zh) * 2005-12-12 2011-09-14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纤维素酯光学膜及其制造方法、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434073B (zh) * 2006-01-06 2014-04-11 Sumitomo Chemical Co 多層光擴散板
EP2023168A4 (en) * 2006-05-01 2012-12-26 Mitsui Chemicals Inc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THE WAVE LENGTH DEPENDENCE OF DOUBLE BREAKING OF AN OPTICAL PART, OPTICAL PART AND DISPLAY THEREWITH
CN100464229C (zh) * 2006-06-26 2009-02-25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光学色转换功能偏光片及使用该偏光片的液晶显示器
JP4281785B2 (ja) * 2006-08-28 2009-06-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拡散板
JP4363429B2 (ja) 2006-08-31 2009-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液晶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4360388B2 (ja) * 2006-09-07 2009-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液晶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5038745B2 (ja) * 2007-03-08 2012-10-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透明保護フィルム、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0125834A1 (ja) * 2009-04-27 2010-11-04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偏光板、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888853B2 (ja) 2009-11-12 2012-02-29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液晶表示装置の視認性改善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KR20110124717A (ko) * 2010-05-11 2011-11-1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판과 패턴화된 위상차층이 일체화된 복합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2587304B1 (en) 2010-06-22 2019-12-18 Toyobo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olarizer and protective film
US9273195B2 (en) 2010-06-29 2016-03-01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Tires comprising cellulose ester/elastomer compositions
US20110319531A1 (en) 2010-06-29 2011-12-29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Cellulose ester compositions
CN103649791B (zh) 2011-05-18 2016-03-02 东洋纺株式会社 适用于三维图像显示应对液晶显示装置的偏光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US10180597B2 (en) 2011-05-18 2019-01-15 Toyobo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olarizing plate, and polarizer protection film
US9708472B2 (en) 2011-12-07 2017-07-18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Cellulose esters in highly-filled elastomeric systems
JP6112921B2 (ja) * 2012-03-14 2017-04-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6172980B2 (ja) 2012-03-14 2017-08-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6459160B2 (ja) * 2013-02-08 2019-01-30 東洋紡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6398148B2 (ja) * 2013-02-15 2018-10-03 東洋紡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6160109B2 (ja) * 2013-02-15 2017-07-12 東洋紡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CN105209945A (zh) * 2013-05-17 2015-12-3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具备其的显示装置
JP6213578B2 (ja) * 2013-12-27 2017-10-18 株式会社Joled 有機elパネルユニットおよび有機el表示装置
US10077342B2 (en) 2016-01-21 2018-09-18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Elastomeri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cellulose ester additives
JP6921070B2 (ja) * 2016-06-30 2021-08-18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高耐久性の偏光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並びに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6521149B2 (ja) * 2018-06-12 2019-05-29 東洋紡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97544A (en) * 1953-06-16 1959-08-04 Mortimer M Marks Machine for the continuous casting of films directly from solution
JPS5435779B2 (zh) * 1974-06-10 1979-11-05
US4228574A (en) * 1979-05-29 1980-10-2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utomat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rocess
US5914073A (en) * 1995-08-11 1999-06-22 Konica Corporation Protective film for polarizing plate
JPH0996722A (ja) * 1995-10-02 1997-04-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偏光板保護膜
JPH09166711A (ja) * 1995-12-15 1997-06-24 Konica Corp 偏光板用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JP2001249223A (ja) * 2000-03-03 2001-09-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学補償シート、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460792B2 (ja) * 2001-03-14 2010-05-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Vaモードの液晶表示装置用光学補償シートおよびvaモードの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043259A (ja) * 2001-08-01 2003-02-13 Konica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US7038744B2 (en) * 2002-01-09 2006-05-02 Konica Corporation Polarizing plate having a stretched film on a side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mploy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9344A (zh) 2005-05-25
CN100390577C (zh) 2008-05-28
KR20050048510A (ko) 2005-05-24
TW200525196A (en) 2005-08-01
US7153552B2 (en) 2006-12-26
US20050106334A1 (en) 2005-05-19
JP2005148519A (ja) 2005-06-09
KR101085314B1 (ko) 2011-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6408B (en)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TWI411519B (zh) A retardation film,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etardation film, a polarizing plat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016788B2 (ja)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427337B (zh) Phase differenc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vertical orientation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408422B (zh) 液晶顯示裝置
JPWO2006118038A1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横電界スイッチングモード型液晶表示装置
US20070258141A1 (en)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6096023A (ja)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425256B (zh) 偏光板及液晶顯示裝置,以及面內具配向性之親水性聚合物薄膜之製造方法
US7541074B2 (en) Optical film and optical compensatory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JP5707811B2 (ja) 長尺状λ/4板、円偏光板、偏光板、OLED表示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4710509B2 (ja)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686351B2 (ja)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493213B2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09021331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330410B2 (ja) セルロース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001893A (ja)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393962B (zh)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etardation film and a retardation film produced by the method, and a polarizing plate obtained by using the polarizing plate and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407156B (zh) 醯化纖維素薄膜、偏光板保護薄膜、偏光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US20090096963A1 (en) Cyclic polyolefin film,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film, and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420159B (zh) 光學補償膜、及其製法、偏光板與液晶顯示裝置
JP2012098646A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052267A (ja)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089802A (ja)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と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991207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これを用いた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