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4711B - Toner for developing an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comprising of toner particles,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developer u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Toner for developing an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comprising of toner particles,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developer u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4711B
TWI324711B TW94123912A TW94123912A TWI324711B TW I324711 B TWI324711 B TW I324711B TW 94123912 A TW94123912 A TW 94123912A TW 94123912 A TW94123912 A TW 94123912A TW I324711 B TWI324711 B TW I3247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particles
range
toner particles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4123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shi Nakazawa
Yutaka Sugizaki
Kazufumi Tomita
Shuji Sato
Akira Matsumoto
Yosuke Tsurumi
Masanobu Ninomiya
Takao Ishiyama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to TW94123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2471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4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4711B/zh

Links

Landscapes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Description

以 4/1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在電子攝影術、靜電記錄及其它過 ; 程中用於顯影靜電潛影之調色劑;一種其之製造方法;及 一種使用其之靜電潛影之顯影劑。 【先前技術】 在電子攝影及其它過程中㉟由靜電潛影來_影像資訊 % 之方法已廣泛用於各種應用中。在此等方法中,藉由在電 子攝影過程中《電/曝光而將一潛在的靜電影像形成於一 党光體(潛影承載體)上,來實現觀測。藉由一含有一用於顯 . =靜電潛影之調色劑(在下文中稱作為,•調色劑,,)的靜電潛 敎顯影劑(在下文中稱作為..顯影劑··)將此潛影顯影’且將 其轉印至且定影於一記錄媒體上。此等方法中所使用之顯 景/ i括.雙組份顯影劑,其含有一調色劑及一載劑;及 單、·且伤顯影齊j ’其僅含有一磁性或非磁性調色劑。 •通常以―捏合粉碎過程來製造.該等調色劑,其中將-塑 膠:脂與-顏料、-靜電荷控制劑及-釋放劑(諸如蠟)熔融 且接著將其冷卻、粉碎及分類。有時將無機及有機 ;添加於凋色劑粒子之表面,以改良流動性及清潔特性。 ,,朝向資訊社會之發展已驅使需要在文獻中藉由若干 提供间。。質影像。因此,已進行了透徹研究來改良在 旦t/像形成過程中所形成的影像之品質。當然在電子攝 ”像形成過程中存在相同需求,且尤其在電子攝影過程 _ ’存在對於一且& 、/、有較小直徑及較窄粒度分佈之調色劑的 W32S4.doc 1324711 茜要以產生具有較高清晰度之影像。
然而,由於在調色劑生產者中所普遍實踐的捏合粉碎過 程,在粉碎及分類期間存在一問題。需要大量能量用於粉 碎,且此增加了調色劑粒子之内聚性,從而尤其在粒子之 分類中引起問題。因此,該習知過程不能滿足對於減小調 色劑粒子之尺寸的需求。另夕卜,該等調色劑粒子之形狀及 表面結構不規則,且雖然視所使用之材料的粉碎特徵及粉 碎過程之條件而定可產生微小變化,但是實務上不可能有 意控制所需調色劑之形狀及表面結構。 另外’在選擇捏合粉碎過程中所使用之材料方面存在限 制。更具體言之’樹月旨/著色劑分散液應足夠脆以使得可在 經濟上可行之製造設備中將該混合物粉碎成粒子。然而, 若樹脂/著色·散液具有脆性,則藉由施加於顯影器件中 之機械剪切力可將所形成之粒子進一步粉碎成甚至更精細 的粒子。由於此等影響,以下情形更易於出現:在雙組份 顯影劑之狀況下,如此產生之更精細的粒子黏附至載劑表 面從而加速了顯影劑之電荷降級;而在單組份顯影劑之 狀況下,所得之粒度分佈的擴展引起調色劑之散射,且歸 因於調色劑之顯影特性的降低,使得調色劑形狀之改變亦 引起影像品質之降級。 當内部添加大量釋放劑(諸如蠟)以用於製造調色劑時,在 熱塑樹脂之表面處的釋放劑之曝光視其組合而增加。詳言 之’對一高分子量組份之樹脂(其彈性高且因此具有較少可 粉碎性)連同一易碎蠟(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的組合之使用 103284.doc 1324711 通㊉導致調色劑表面上壤組份之曝光增加。該曝光對於定 • 影期間之釋放而言及對於清潔受光體上未轉印之調色劑而 s相當有利。然而,藉由機械力可將表面上之聚乙烯容易 ; 地轉印於顯影輥及受光體上,從而使得载體之染色變得更 加可能且減少了可靠性。 另外’即使添加了流動改良劑,由於調色劑形狀不規則, §亥等調色劑通常仍不能充分流動,且因此在使用期間歸因 φ 於機械剪切力存在流動改良劑遷移入調色劑表面上之腔穴 内的現象。此致使流動性隨時間而降低,同時流動改良劑 , 嵌入調色劑内會導致調色劑之顯影、轉印及清潔特性降 - 低。另外,在顯影裝置申重新使用在清潔單元中回收之調 - 色劑通常導致影像品質之降級。為防止此等問題而添加更 大量之流動改良劑會在受光體表面上導致染色、生膜、汙 迹及其類似物。 因此,已檢驗了採用諸如懸浮聚合過程及其類似物之各 • _聚合方法的不同於捏合粉碎過程之用於製造調色劑的各 種方法(參見(例如)曰本專利特許公開申請案第 60-57954號、第62_73276號及第⑽杨號),且最近提議了 一種用於藉由乳液聚合凝集方法系統地製造調色劑之方 法,來作為控制調色劑之形狀及表面結構的手段(參見(例 如)JP-A第6-250439號)。一般而言,根據此等方法,可藉由 以下步驟製造調色劑:藉由聚合(例如乳液聚合或其類似物) 來製備樹脂粒子之分散液;單獨地製備一著色劑粒子分散 液,其中將一著色劑分散於一溶劑内;混合此等分散液. I03284.doc (δ) 1324711 MM ^1、添加凝結劑或其類似方法,將樹鹿 =1子凝集在—起,且使該等凝集之粒子成長 經’ ·接著’使該等凝集之粒子穩定於所要 =直#;且接著,在樹脂粒子之玻璃轉移點的溫度下 或更冋溫度下加熱並聚結該等粒子。
卞與藉由懸浮聚合過程或其它聚合過程所獲取之習知調色 μ粒子的彼等特性相比,在乳液聚合凝集過程中所獲取之 :色劑粒子具有極有利之特性(詳言之,可消除對分類之需 求的較窄之粒度分佈)。將此等粒子用作調色劑允許在一延 長的時間段内形成高品質之影像。另外,藉由乳液聚合凝 集方法之調色劑製造過程(其中在樹脂粒子之玻璃轉移點 (Tg)的溫度下或更高溫度下加熱並聚結該等凝集之粒子)允 許藉由適當選擇加熱方法及適當的PH調整來製造具有自非 晶形至球形之各種不同形狀的調色劑。因此,在自所謂之 馬鈐薯形至球形之範圍中選擇適合所使用之特定電子攝影 系統的調色劑形狀成為可能。 / 另一方面,當考慮靜電潛影之可靠再現性時,具有較弱 的黏附力及優良的顯影及轉印特性之小直徑球形調色劑為 有利的。但當用於相對便宜的刮片清潔系統(其中藉由刮片 來清潔在被轉印於潛影承載體上之後剩餘的調色劑)時,此 等較小之球形調色劑在清潔方面較差,從而通常引起由於 不適當清潔所造成的諸如黑線、有色線及其類似物之問 題。非晶形調色劑在於刮片清潔系統中進行清潔方面係優 良的,但由於外部添加劑遷移入調色劑之腔穴内,且歸因 103284.doc ^24711 於顯影器件中之應力使知外部添加劑局部嵌入調色劑中, . 而造成轉印及顯影特性逐步降低》此導致諸如以下的問 ·* 題:影像品質惡化;基板上產生模糊;歸因於轉印效率之 ; 降低,所消耗之調色劑的量增加;及其類似問題。 由於上述原因,馬鈐薯形之調色劑(形狀因數sfi(在下文 中描述125至M0)被廣泛用於採用相對便宜之到片清潔系 統的電子攝影系統中。然而,自粒子形狀之觀點而言,馬 • #箸形之粒子具有寬的形狀分佈,且因為不可能獨立控制 調色劑之每一形狀及表面的均勻性。因此,該等粒子在形 狀及表面均勻性之程度方面具有較寬之分佈範圍。馬鈴薯 • 形之粒子包含具有不規則表面之不完全聚結的粒子及^有 • 平滑表面之完全聚結的粒子。即使在乳液聚合凝集過程(其 中與其它製造過程相比,可更容易地控制調色劑粒子之直 徑及形狀)中,隨意控制調色劑之表面特性極其困難。亦因 為僅呈極窄之形狀區域的調色劑可滿足對於顯影、轉印及 •、凊潔特性之所有需求,所以需要對製造條件之極準禮的控 制。 考慮到近來對於更高速度及更低能量消耗之器件的需 求,具有均-靜電傾向、耐久性、較高調色劑強度及較窄 之粒度分佈的調色劑正變得愈來愈重要。同樣,改良速度 同時減少此等器件之能量消耗的需要指示有必要在甚至更 低之孤度下來定影影像。將一釋放劑組份添加至該調色 劑’一以用於改良影像定影特性之目的’且通常内部添加聚 烯經基躐作為在定影_間用力防止低溫偏移之釋放劑組 J03284.doc 1324711 ‘份。另外,將少量石夕油均勾塗覆於定影報上以用於改良高 . 溫偏移能力。結果,矽油組份黏附至輸出記錄體之表面, :從而使其具有黏性或其類似物,且處理起來不合意。 —為解決該問題’已提議—種含有大量釋放劑組份之無油 定影調色劑(參見(例如)】ρ·Μ5·61239號)。然而雖然某 種程度上添加大量釋放劑組份可有效改良高溫偏移能力, 但黏合劑樹脂組份與釋放劑彼此相容,從而阻止了釋放劑 _ m均勻之釋放,且因此不易於獲取高溫偏移抗性之 穩定性。因為調色劑巾之黏合劑樹脂的内聚性由黏合劑樹 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Tg支酉己,故難以同時控制釋放 • ㈣之内部及表面結構,且因此實務上不可能在定影期間 :直接控制調色劑之良絲性、内聚性及高溫偏移能力。另外, 自釋放劑之被解放的組份有時可能會導致充電被禁止。 為克服此等問題’已提議藉由添加高分子量組份或引入 化學交聯來補償黏合劑樹脂之硬度的若干種方法。此具有 I 降低處於定影溫度下之調色劑的良絲性之效果,且改良了 無油定影劑中之高溫偏移能力(參見(例如)Jp_A第4 69666 號、第 9-258481 號、第 59-218459號及第 59·218460號)。然 而,當僅將一交聯劑組份添加至黏合劑樹脂時,調色劑之 黏度(即,處於熔融狀態之内聚力)增加,且黏合劑樹脂之硬 度增加。同時,由於對定影影像之彎曲的增加之硬度抗撓 性下降,故某種程度上可改良無油定影的與溫度相關之依 賴性、與調色劑負載相關之依賴性及其類似物。一同控制 剝離之溫度及與調色劑負載相關之依賴性實務上變得不可 103284.doc 月b。砰言之,當在低溫及低壓下用於能量節省型定影器件 處理或用於—具有較高印刷速度之複印機器或印表機時 該等調色劑不能真正地提供令人滿意之定㈣^ ’ …如上文所描述’當前’不存在以包括捏合粉碎過程、懸 子聚。過程及礼液聚合凝集過程之任—製造過程所製造之 能滿足對於可定影性、影像品質、顯影—致性及顯影"轉 印及清潔特性之所有需求的調色劑。 【發明内容】 已雲於上述情形而製作了本發明,且本發明提供—種用 於顯影靜電潛影之調色劑、一種其之製造方法及—種使用 其的靜電潛影之顯影劑。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顯影靜電潛影之調色劑:當用於自 低速至高速之寬範圍的影像形成過程 綱性方面係優良的;在無油定影期間出現偏=: k度中具有較少波動;且在一延長的時間段内在清潔方面 係優良的,從而允許藉由一種刮片清潔方法來移除受光體 上剩餘之調色劑;本發明亦提供一種其之製造方法及一種 使用其的靜電潛影之顯影劑。 在為解決上述問題而進行透徹研究之後,本發明之發明 者已發現,藉由以下步驟可提供一種在顯影、轉印及清潔 特性方面優良的調色劑:控制—含有至少一黏合劑樹脂、 一著色劑及一釋放劑之電子攝影調色劑的體積平均粒子直 徑及形狀因數SF1,·及控制其累積分佈曲線上處於90%點處 的調色劑粒子之表面的算術平均波動高度之值(在下文 1032S4.doc 之方法,其包含.將一含有具有i μπ1或更少之體積平均粒 子直徑之樹脂粒子的樹脂粒子分散液、一著色劑粒子分散 液及釋放劑粒?分散液混合;藉由以加#凝集該等樹脂 粒子、該等著色劑粒子及該等釋放劑粒?,來形成凝集之 粒子,藉由在該等樹脂粒子之玻璃轉移點的溫度或更高溫 度下加熱並聚結該等凝集之粒子來形成調色劑粒子。 【實施方式】 本發明允許容易地提供一種用於顯影靜電潛影之調色 劑,當用於自低速至高速之寬範圍的靜電成像過程中時, 該調色劑:在靜電傾向及轉印特性方面係優良的,從而消 除了散射;提供具有靈敏清晰度之影像;具有優良之清潔 特徵,從而消除了在一延長之時間段内歸因於不適當清潔 而引起影像品質發生缺陷,諸如黑線及其它缺陷;且在無 ’由疋衫中提供優良的定影特徵,諸如熱偏移抗性。本發明 提供一種用於上述調色劑之製造方法,及一種使用其的靜 電潛影之顯影劑。 在下文中,將詳細描述本發明之用於顯影靜電潛影之調 色劑及其製造方法。 根據本發明之用於顯影靜電潛影之調色劑在一過程中用 於一影像开;ί成裝置,該過程具有至少:潛影形成,其中— 潛影形成於一潛影承載體上;顯影,纟中以形成於二顯影 劑承載體上之一薄層顯影劑來顯影該潛影承載體上之潛 〜,轉印,其中將形成於潛影承載體上之調色劑影像轉印 於-轉印體上;定影’其中將形成於轉印體上之調色劑影 103284.doc 導致歸因於過度充電而出現顯影及轉印特性的降低。可發 生歸因於低轉印效率之背景模糊及影像品質之惡化,且當 使用雙組份顯影劑時,其可導致由外部流動性改良添加^ 造成之載劑染色及調色劑染色,從而使得在一延長之時間 段内形成有利之影像變得困難。同樣’若體積平均粒子直 徑大於8 μηι,則製造具有在約0.15 μπι至0.25 μιη範圍中之累 積分佈曲線上處於90%點處的調色劑粒子表面的算術平^ 波動向度的調色劑粒子變得更加困難。不僅如此另外歸 因於調色劑粒子之散射,形成於受光體上之靜電潛影的重 現之可靠性開始下降,從而導致形成在細線再現性、顆粒 度及其類似物方面較差之影像。 為了獲取有利之轉印及清潔特性’調色劑粒子之形狀因 數SF1的平均值較佳在約125至135之範圍中,且更佳在約 125至133之範圍中。小於125之形狀因數SF1導致轉印後殘 留調色劑之清潔效率下降’而超過M〇之因數導致轉印特性 之顯者降低。 為了擴展其中調色劑在轉印及清潔特性方面優良之區域 的目的’累積分佈曲線上處於90%點處之調色劑粒子表面 的算術平均波動高度較佳在約0.17 μπι至0.23 μηι之範圍 中’且更佳在約0.18 μηι至0·20 μηι之範圍中。小於〇 15 之累積分佈曲線上處於90%點處之調色劑粒子表面的算術 平均波動高度導致減少之清潔及出現諸如黑線及其類似物 之影像缺陷。在另一極端處,若其大於〇 25 μιη,則調色劑 之轉印特性顯著降低。連同此,由於為流化之目的所添加 103284.doc 之外部添加劑(尤其是較小直徑之外部添加劑)遷移入調色 劑表面上之腔穴内而亦降低了顯影特性。結果為,所消耗 之调色劑的量增加,且導致靜電荷之不均勻分佈,且因此 導致影像形成裝置之内部染色及歸因於調色劑粒子之散射 而產生較高模糊。 稍後將描述判定累積分佈曲線上處於90%點處之調色劑 粒子表面之算術平均波動高度的方法。 任何已知之釋放劑皆可用作用於根據本發明之調色劑的 釋放劑。釋放劑之實例包括:諸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 烯及其類似物之低分子量聚烯烴;藉由加熱可容易地軟化 之聚矽氧;諸如油酸醯胺、芥酸醯胺、蓖麻油酸醯胺、硬 脂醯胺及其類似物之脂肪酸醯胺;諸如巴西棕櫚蠟、米糠 蠟、堪地裏然蠟、日本蠟、荷荷芭油及其類似物之植物蠟; 諸如蜂蠟及其類似物之動物蠟;諸如褐煤躐、地蠟、純地 蠟、石蠟、微晶蠟、費托蠟(Fischw-Tropsch wax)及其類似 物之礦物石油蠟及合成蠟;及其改質材料。 在已知釋放劑中,具有在約75。(:至1〇〇。(:之範圍中之熔點 的石蠟為較佳,因為此等蠟之使用給出了顯著之定影特 徵,尤其是高溫區域中之偏移特性。另外,其熔點在約8〇t 至l〇〇°C之範圍中為更佳。 除了上述石蠟外,費托蠟(尤其是彼等具有在約75艽至 10(TC之範圍中的炫點的費托蠓)之使用在自低速至高速之 任何處理速度下操#之影像形成裝置中給ώ 了高溫區域中 之優良的偏移特性連同良好的到片清潔。另外,炫點在約 103284.doc 19* 1324711 80°c至loot:之範圍中為更佳。 使用除上述石蠟或費托蠟以外之蠟可導致在自低速至高 速區域之所有區域内無法給出令人滿意之定影特徵。例 如’適合於低速處理之彼等蠟並不適合於高速處理。 若熔點小於75。(:,則歸因於由儲存穩定性及流動性之惡 化所造成的分配調色劑之困難度,可導致低密度影像之較 高發生率。亦可導致由調色劑之凝固造成之整修部分阻塞 而引起的諸如白線之影像缺陷。若熔點大於1〇〇。〇或若釋放 劑為不同於上述釋放劑之類型,則其不可能滿足對於在所 有低速至高速操作區域中定影之需求。同樣,其可導致高 溫偏移之較高發生率,此歸因於釋放劑少量滲出於定影影 像之表面上。 相對於調色劑之總量,所添加之釋放劑的量較佳在約5 重量。/。至20重量%之範圍中,更佳在約7重量%至13重量。/〇之 範圍中。即使當釋放劑之表面被黏合樹脂覆蓋時,小於5重 量%之添加量仍可導致發生高溫偏移,而超過2〇重量%之添 加量可導致降低調色劑流動性。 在下文中,將描述用於製造根據本發明之用於顯影靜電 潛影之調色劑的過程,以及該調色劑之組合物。 可在包括捏合粉碎、懸浮聚合、增溶分散、乳化凝集聚 結及其類似物之任何過程中來製造根據本發明之用於顯影 靜電潛影之調色劑。然而,乳化凝集聚結過程為更佳\因 為藉此獲取之調色劑具有較窄之粒度分佈,因此在一些狀 況下,可消除對於分類操作之需求。另外,自調色劑㈣ 103284.doc -20. 1324711 及調色劑表面特性之可控制性的觀點來看,此過程為更佳。 該乳化凝集聚結過程為一種藉由以下步驟獲取調色劑粒 子之方法:將藉由乳液聚合或其類似物製備之樹脂粒子的 分散液連同一著色劑粒子分散液與一釋放劑粒子分散液混 合;藉由加熱該分散液,或進行組合及pH調整及/或添加凝 結劑(至少藉由加熱),將樹脂粒子、著色劑粒子及釋放劑粒 子凝集成具有直徑類似於調色劑粒子之直徑的凝集粒子; 且接著在樹脂粒子之玻璃轉移溫度或更高溫度下加熱及聚 結所得之凝集粒子。 亦可在凝集期間添加添加劑,諸如:無機氧化物,用於 提供所得之具有樹脂彈性的調色劑之目的;電荷控制劑之 分散液,用於電荷控制之目的;及其類似物。另外,亦可 為消除調色劑表面上之著色劑、釋放劑及其類似物之曝光 的目的而添加樹脂粒子分散液。黏合及聚結該等樹脂粒子 以減少表面上曝光之著色劑及釋放劑之量的過程尤其有 利,因為其增加了調色劑之流動性’且減少了靜電充電對 環境因素之依賴性。 用於樹脂粒子中之樹脂(黏合劑樹脂)並非為特別受限但 可給出之實例為熱塑樹脂或其類似物。其特定實例包括來 自單體之聚合物,其包括:諸如苯乙烯、對氯苯乙烯、& 甲基苯乙烯及其類似物之苯乙烯類;具有乙烯基之酯,諸 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 酯、丙烯酸十二酯、2-丙烯酸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 曱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 103284.doc -21 - 1324711 酯、2-曱基丙烯酸乙基己酯及其類似物;諸如丙烯腈、曱 基丙烯腈及其類似物之乙烯腈類;諸如乙烯基甲基醚、乙
烯基異丁基醚及其類似物之乙烯基醚類;諸如乙烯基甲基 酮、乙烯基乙基酮、乙烯基異丙烯基酮及其類似物之乙稀 基酮類;諸如乙烯、丙烯、丁二烯及其類似物之聚烯烴; 及類似單體。另外,可使用交聯組份,包括(例如):諸如戊 二醇二丙烯酸酯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癸二醇二丙烯酸酯、 壬二醇二丙烯酸酯及其類似物之丙烯酸酯類。 除了來自上述單體之聚合物外,可給出兩個或兩個以上 單體之合適共聚物或其混合物的實例,諸如:非乙婦基縮 合樹脂,諸如環氧樹脂、聚酯樹脂、聚氨脂樹脂、聚醯胺 樹脂、纖維素樹脂、聚醚樹脂及其類似物;具有上述乙烯 基樹脂之其混合物;於此等樹脂之存在下藉由上述乙烯基 單體之聚合獲取的接枝聚合物;及其類似物。 藉由乳液聚合過程或藉由一採用異質分散液之類似聚合
過程可容易地製備根據本發明之樹脂粒子分散液。或者, 藉由任何其它過程可製備該等分散液,包括其中將一由溶 液聚合、本體聚合或其類似物預先製備之均質聚合物連同 穩定劑添加於-不會溶解聚合物之溶助,㈣其機械混 合及分散之彼等過程。 …舉例而[若使用乙烯基單體,則藉由單體之乳液或懸 洋聚合可能製備出—樹脂粒子分散液(在視該過程而定之 合適離子型界面活性劑或其類似物的存在下若使用另一 種樹脂’且該樹脂為油性樹脂且可溶解於—與水相對不可 103284.doc
*22* =之溶劑中,則藉由以下步驟可能製備出該樹脂粒子分 將樹脂溶解於溶劑中,·藉由諸如均質器或其類似物 :㈣器,將溶液連同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及/或高聚合物 電解質分散於水中,且在水中形成其粒子;且接著在減磨 下’藉·由加熱或蒸騰移除該溶劑。 根據本發明,樹脂粒子分散液中之樹絲子的體積平均 粒子直徑為1㈣或更少,較佳在約刚nm至8〇〇 nm之範圍 中超過1 μπι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趨於導致由凝集聚結所 獲取之調色劑粒子的粒度分佈發生擴展並產生自由粒子。 因此’此可導致所得調色劑之特性及可靠性惡化。若體積 平均粒子直徑小於⑽nm,則需花費延長之時間段來完成 調色劑粒子之凝集與聚結,且此並不適合㈣#生產1 若體積平均粒子直徑超過_⑽,則均句分散釋放劑及著 色劑並控制調色劑表面特性可變得更困難。 界面活性劑之實例包括(但不特別限於):陰離子界面活性 劑,諸如硫㈣鹽、、肥皁及其類似物;及陽離子 界面活性劑’諸如胺鹽、四級銨鹽及其類似物;非離子界 面活性劑’諸如聚乙二醇界面活性劑、烧基㈣氧乙院加 口物界面活f·生劑、烧基醇環氧乙院加合物界面活性劑及多 價醇界面活性劑;各種接枝聚合物;及其類似物。 ^液聚合過程製造樹脂粒子分散液尤其較佳,因為其 允許藉由添加小里之諸如丙稀酸、甲基丙稀酸、順丁稀二 酸、苯乙稀續酸或其類似物之不飽和酸而進行無息聚合並 形成保護性膠體層。 103284.doc -23- 1J24711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樹脂粒子的玻璃轉移點較佳在約价 至60°(:之範圍中。更佳在約5()。(:至6()。(:之範圍中,且仍更佳 在約53C至60C之範圍中。若玻璃轉移點低於45。〇,則調色 劑粉末由於熱而趨於阻塞’而若其大於抓,則調色劑粉 末之定影溫度可變得過高。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樹脂粒子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 在約15,GGG至6G,GGG之範圍中,更佳在約20,_至5〇〇〇〇之 範圍中,且仍更佳在約25,〇〇〇至4〇,〇〇〇之範圍中。 若重量平均分子量Mw大於60,000,則所得調色劑之黏彈 性不僅較尚,從而升高了其之定影溫度,而且其亦使得難 以獲取高光澤所需之平滑的定影影像表面。而若重量平均 分子量Mw小於15,_,則調色劑在^影期間具有較低的溶 融黏度及較差的黏著能力’從而導致熱偏移之較高發生率。 用於製造根據本發明之用於顯影靜電潛影之調色劑的過 程並不受限於乳液聚合過程,但對於其它過程而言,有利 之玻璃轉移點&有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亦應在上述範圍 内。 藉由以下步驟,使用上文描述之釋放劑,可能出製備— 包含具有1 μπι或更少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之釋放劑粒子的 釋放劑粒子分散液:將釋放劑連同諸如離子型界面活性 J聚合酸、聚合鹼或其類似物之聚合物電解質分散於水 中;在釋放劑之溶點溫度或更高溫度下加熱該混合物;、且 同時,置入一具有充分大之剪切力的均質器或高壓放電分 ,〇3284d〇C -24-
件用於分散著色劑,且因此該分散方法並非特別受限制β *具體言之,將釋放劑連同諸如離子型界面活性劑、聚合 k'聚合驗或其類似物之聚合物電解質分散於水中。所分 散之著色劑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子直徑應為!叫或更小,: 較佳在約80⑽至则⑽之範圍中,因為著色劑可更加有利 地分散於調色劑中而不削弱内聚性。 、例如’藉由使用一雷射繞射粒度分佈分析器、離心粒度 分佈分析器或其類似物,可判定上文描述之該等體積平均 粒子直徑中的每一者。 在本發明中,視應用而定,除了樹脂粒子、$色劑粒子 及釋放劑粒子以外,可添加其它組份(粒子),諸如:内部添 加,電荷控制劑;無機粒子;有機粒子:潤滑劑;研磨 劑’·及其類似物。上述粒子可添加於樹脂粒子分散液、著 色齊丨粒子为散液及/或釋放劑粒子分散液中。或者,上述粒 =之分散液可添加及摻合於樹脂粒子分散液、著色劑粒子 分散液及釋放劑粒子分散液之混合物中。 内部添加劑包括(例如)··諸如肥粒鐵、磁鐵礦、還原鐵、 諸如鈷、錳及錄之金屬、其合金、含有此等金屬之化合物 及其類似物的磁性粒子’且其較佳以不會削弱調色劑之靜 電傾向的量來使用。 電荷控制劑並非特別受限,但其較佳為無色或淡色(尤其 =於有色調色劑而言)。其之實例包括··四級敍鹽化合物之 柒料,表胺黑化合物,叙、鐵及絡之絡合物、三苯甲烧顏 料;及其類似物。 103284.doc * 26 - 丄以4711 普遍用作用於調色劑表面之外部添加劑的無機粒子 例為:二氧化石夕、二氧化鈦、碳酸鈣、碳酸鎮、磷酸三辦、 氧化錦及其類似物4遍用作用於調色劑表面之外部添力 劑的有機粒子之實例可為任何粒子’諸如乙稀基樹脂、聚° 酿樹脂及聚錢樹脂。此等無機及有機粒子可用作流動改 良劑、清潔劑或其類似物。
潤滑劑之實例包括:脂肪酿胺,諸如乙稀雙硬脂醢胺及 油酸酿胺,·脂肪酸金屬[諸如硬脂酸鋅及硬脂及 其類似物。另外’上文描述之研磨劑的實例包括二氧化石夕、 氧化紹、氧化鈽及其類似物。 ▲將樹脂粒子、著色劑粒子及釋放劑粒子混合時,著色 劑粒子之含量為50重量%或更少’且較佳在約2重量。4至⑽ 重量%之範圍中。 ,其它組份之含量為不會削弱本發明之目的的量,且一般 為小®。具體言之’其在約0.01重量%至5重量%之範圍中, 較佳在約0.5重量%至2重量%之範圍中。 根據本發明之用於樹脂粒子分散液、著色劑粒子分散 液'釋放劑粒子分散液及其它組份之分散液的分散培養基 為(例如)液態培養基。該液態培養基包括(例如):諸如蒸德 水、離子交換水或其類似物之水;酒精;及其類似物。可 單獨使用或以兩者或兩者以上之組合來使用此等分散培養 基。 具有與樹脂粒子分散液及有色粒子分散 液中所使用之界 面活性劑的電荷相反之電荷的界面 活性劑及二價或更高價 103284.doc •27· 丄JZ4/11 之無機金屬鹽可有利地用作根據本發明之凝結劑。無機金 屬鹽特別有利,因為其允許所使用之界面活性劑的量被減 少及所得調色劑之靜電特性得到改良。 無機金屬鹽之實例包括:諸如氯化鈣、硝酸鈣、氣化鋇、 氯化鎂、氣化鋅' 氣化鋁及硫酸鋁之金屬鹽;及無機金屬 鹽聚合物,諸如聚氣化鋁、聚氫氧化鋁及多硫化鈣;及其 類似物。詳言之,紹鹽及其聚合物在其中係有利的1獲
取較窄之粒度分佈,較佳使用較高價之無機金屬鹽,意即^ 二價比單價好,三價比二價好,四價比三價好,且^價數 相同,則較佳使用聚合無機金屬鹽聚合物而非低分子量金 屬鹽。 待添加之凝結劑的量根據凝集期間之離子濃度而變化, 但相對於混合錢巾之總@體„ (調色㈣份),1較佳在 _重量。如.00重量%之範圍中,更佳在約〇1〇重量%
至0.50重量%之範圍中1添加量小於QG5重量%,則使用 凝結劑可具有較少有利效果,而若其多於1GG重量%,則可 導致調色劑過度凝集1而有時會導致由於不適當轉印而 造成之影像缺陷。 例如’根據下文可製造出具有上文描述之優良特性的根 據本發明之用於顯影靜電潛影之調色劑。 /由可製造出具有所要粒子形狀及有利表面特 2調色劑:藉由對分散液進行加熱或組合之加熱及PH調 ^及/或添加凝結劑(至少藉由加熱),來凝集樹脂粒子、著 色劑粒子及釋放劑粒子;藉由pH調整來穩定凝集粒子之粒 103284.doc 1324711 子直徑;且在樹脂粒子之玻璃轉移溫度Tg的溫度或更高溫 度下加熱並聚結凝集之粒子,同時適當控制聚結溫度Tf、 聚結時間t及分散液之pfj值。 在乳液聚合凝集過程中,可藉由調整pH來獨立地控制調 色劑形狀,同時藉由調整聚結溫度及聚結時間來控制調色 劑表面。就調色劑表面而言,適合於獲取所要之表面特徵 的聚結溫度及聚結時間根據所使用之釋放劑的熔點而變
化。因此,有必要根據所使用之釋放劑的熔點來調整聚結 溫度及時間,以確保能可靠地製造根據本發明之具有獨特 特性的調色劑。
在本發明中,已發現在以乳液聚合凝集過程製造含有各 種釋放劑之調色劑時,可能具有獲取一具有所要顯影、轉 印及清潔特性及製造穩定性之調色劑的較寬範圍。此藉由 確保參數P在下式(1)中所表達的範圍中而完成,其中該參 數P為形狀因數SF1之函數且由pH值、所使用之釋放劑的熔 點Tm、聚結溫度Tf及聚結時間t控制。 245<P<290 ... (1) 在式(1)中,P為(2.l37xSFl)-(〇.〇〇3x(Tf-Tm)xt)。
Tf與Tm之單位為。c,且t之單位為分鐘。 若P大於290(意即,形狀接近非晶形,且表面粗糙度之均 勾性低)’則調色劑在顯影及轉印特性方面較差。此可導致 所消耗之調色劑的量增加且影像品質惡化,並具有諸如模 糊及其類似物之缺陷。然而,若p小於245(意即,形狀接近 球形,且表面粗糙度之均W高),則在到片清料'統中調 J03284.doc
•29· 1324711 (諸如納托混合器(Nauter mixer)、亨舍爾混合器 mixer)或其類似物)内,且接著在一諸如單軸或雙轴擠壓機 器的擠壓機或其類似#中捏合。接著,在輾平及冷卻之後, 將所得之薄片在諸如型號〗研磨機、KTM、喷射研磨機或其 類似物之機械碾碎機中或在氣流粉碎機中粉碎成粒子,且 隨後將其分類。可使用諸如肘管喷射⑺丨“评Jet)或其類似 物之利用柯恩達效叙分類器或諸如渦輪式分類器或 AcuCut之空氣分類器。 藉由控制調色劑之表面結構可製造根據本發明之調色 劑。舉例而言,在肘管喷射研磨機中,可調整原料供應口 中之空氣壓力’或者在一空氣分類器中,可藉由調整轉子 之旋轉頻率及供應於分類器内之空氣的溫度來控制調色劑 之表面。根據需要’可以與乳化凝集聚結過程類似之方式 卜P額外添加無機氧化物或其類似物,且可篩選或類似 處理該等粒子’且根據需要移除其中較大之粒子。 f其累積分佈曲線上處於90%點處之調色劑粒子的表面 的算術平均波動⑧度在狀15叫至0 25㈣之範圍中,則在 上文描述之製造過程中所獲取之調色劑具有所要之特性, 但調色劑粒子之形狀亦同時改變。因此,乳化凝集聚結方 法為更佳,因為其中可獨立控制粒子之形狀及表面特性。 一孝子之形狀及表面特性的獨立可控制性之觀點來看,懸 浮聚合過程與增溶分散過程較乳液聚合凝集過程均較差7 且因此在影像品質方面亦較差。 如上文所描述,根據本發明之調色劑的Tg較佳在約45。〇 103284.doc 31 < 纟㈣之範圍中,更佳在約 ㈣5rc至6(TC之範圍中。對於製造根據本發明之調色劑 :· ❿言為必要㈣積分佈曲線上處於娜點處之調色劑粒子 t表面的算術平均波動高度視調色劑之製造中所應用的熱 而疋。在懸浮聚合過程中,單體在聚合時之黏度對懸浮聚 合調色劑之表面特性具有报大影響。在乳液聚合凝集過程 中’聚結期間之黏度對於所製備之調色劑的表面特性具有 • 很大衫響。此等黏度又視調色劑樹脂之Tg而定。在捏合粉 碎過程中,由於粉碎之衝擊而產生於粒子表面上之小量的 熱會影響調色劑粒子之表面特性。 ' #上述調色劑之Tg小於d,則可較容易地將累積分佈 •.㈣上處於9G%點處之調色劑粒子的表面的算術平均波動 门度控制於較佳範圍内,但維持粒子直徑可變得更加困 =。若Tg大於60t ’則可能需要較大量之能量,以將累積 刀佈曲線上處於90%點處之調色劑粒子的表面的算術平均 馨波動南度維持於較佳範圍内。 為了與為調色劑之了㈣描述之原因相同㈣因根據本 發月之調色劑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在約15,⑽〇至⑽〇 之Ιε圍中’更佳在約20 000至5〇〇〇〇之範圍中且仍更佳在 約25,000至4〇 〇〇〇之範g巾。若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 :5’_,同時可較容易地將累積分佈曲線上處於慨點處之 f色劑粒子的表面的算術平均波動高度之中值控制於較佳 範圍内,則維持粒子直徑變得更加困難。若其大於60,_, 則可月b需要較大量之能量’以將累積分佈曲線上處於90% 103284.doc -32-
U247U
點處之調色劑粒子的表面的算術平均波動 範圍内。 南度維持於較佳
為了調整調色劑上之電荷從而將流動性及電荷交換特徵 及其類似物提供給調色劑,可根據需要添加諸如二氧^ 石夕、二氧化鈦或氧化紹之無機氧化物,且將其黏附至根據 本發明之調色劑的表面。無機氧化物之摻合可在(例如)諸如 v型摻合器、亨舍爾混合器、Redige混合器或其類似物之混 合器内進行。亦可根據需要在摻合期間添加其它添加劑: 此等添加劑包括:除了上文描述之彼等添加劑之外的流 化劑;清潔劑或轉印助劑,諸如聚苯乙烯粒子、聚甲基丙 烯酸甲酯粒子、聚偏氟乙烯粒子;及其類似物。同樣^不 存在對於根據需要藉由使用超音波篩分器、振動篩分器、 空氣篩分器或其類似物來移除調色劑中之粗粒子的限制。
根據本發明之調色劑在表面上較佳具有至少兩種或兩種 以上金屬氧化物粒子。當一起添加一具有相對較小粒子直 徑之金屬氧化物(用於改良調色劑之流動性及顯影特性及 其類似物)及具有較大粒子直徑之另一金屬氧化物(用於改 良調色劑之轉印特性及其類似物)時,則此等金屬氧化物粒 子在改良調色劑之顯影、轉印及清潔特性方面可發揮更大 作用。因此,如上文所描述,較佳添加粒子直徑不同之兩 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氧化物粒子作為外部添加劑。 為改良流動性所添加之金屬氧化物粒子較佳具有約1 nm 至40 ηπι之平均粒子直徑,更佳在作為主要粒子直徑之約5 nm至20 nm之範圍中。或者,為改良轉印特性所添加之金屬 103284.doc -33- nm<範圍中的平均 氧化物粒子較佳具有在約50 nm至500 粒子直徑。 ”佈曲線上處於90%點處之調色劑粒子的表 較小:均波動高度在約。_丨5叫至。25 μ〇ι之範圍中則具有 ;立子直徑之金屬氧化物粒子在攪拌或類似之動 移入調色画丨夕映―# 1下遷 狀腔八内’且因此不會削弱外部添加劑之有利 同時’具有較大粒子直徑之金屬氧化物粒子能有效 凋色劑粒子間之衝擊或調色劑與充電元件之 擊所引起的解吸附,因此限制了轉印㈣的降低。… 金屬氧化物粒子之特定實例包括二氧化矽、二氧化鈦、 氧化鋅、氧化錄、氧化銘、氧化妈、氧化鎂、氧化飾、並 混合氧化物及其類似物。自粒子直徑、粒度分佈及製造: 容易性的觀點來看,二氧切與二氧化鈦在其中係較佳的。 添加至調色劑之此等金屬氧化物粒子的量並非特別受 限,但較佳在約0.1重量%至1〇重量%之範圍中。更具體今 之,添加量在約0.2重量%至8重量%之範圍中。 β 若添加量小於〇.1重量%,則添加金屬氧化物粒子及其類 似物之有利效果會不太明顯,且不足以抑制定影影像^面 上釋放劑之結晶。類似地,若量超過丨〇%,則其並不有利, 因為更多金屬氧化物粒子可經歷自調色劑之解吸附、黏附 至爻光體之表面(所謂之生膜),且因此可損壞受光體。 自穩定所得調色劑之靜電傾向及顯影特性的觀點來看, 較佳將此等金屬氧化物粒子之表面改質成(例如)更具疏水 性。已知表面修整方法中之任一種均可應用於表面改質。 103284.doc -34- 1324711 具體言之,該等方法包括··藉由石夕炫、銳酸鹽、㈣㈣ 其類似物進行之偶合處理。 用於偶合處理之偶合劑並非特別受限,且其之有利實例 包括:矽烷偶合劑’諸如甲基三甲氧基矽烷、苯基三,氧 基石夕院、甲苯基二甲氧基石夕燒、二苯基二甲氧基石夕垸、乙 婦基三f氧基料、γ•胺丙基三甲氧基錢H丙基三甲 氧基石夕院、γ_$丙基三甲氧基料、卜縮水甘油氧丙基三甲 氧基石夕烧、γ-疏丙基三甲氧基石夕院、γ· @基三甲氧— 烷、敦燒基三甲氧基石夕院及六甲基二石夕氮烧;欽酸鹽偶合 劑;銘酸鹽偶合劑;及其類似物。 就根據本發明之調色劑的粒子直徑分佈指數而言,體積 平均粒度分佈指數GSDv4l.3〇或更少,且數目平均粒度分 佈指數GSDP與體積平均粒度分佈指數GSDv之比率 (GSDp/GSDv)較佳為〇·95或更多。 .30或更/之體積分佈指數GSDv指示:調色劑中含有很 乂粗粒子及很少精細粒子,此有利於維持所得調色劑之全 部顯影、轉印及清潔特性。若體積平均粒度分佈指數gsDv ’、數目平均粒度分佈指數GSDp之比率(GSDv/GSDp)小於 95則D玄等5周色劑之靜電傾向可減少引起調色劑散射、 \糊及其類似清形之較高發生率’從而導致產生影像缺陷。 以以下方式來判定體積平均粒度分佈指數GSDv與數目 平均粒度分佈指數GSDp。首先,基於藉由使用諸如Coub 計數器ΤΑ⑽品名稱’由Beekmanc<)uiter c。,⑽製造) 或 Muhisizer „(商品名稱,由 Beckman_c〇uiter c〇 ,—製 103284.doc
-35- 1324711 電潛影之顯影劑含有至少一調色劑,且因此包括:單組份 的靜電潛影之顯影劑,其中僅使用根據本發明之用於顯影 靜電潜影之調色劑;及雙組份的靜電潛影之顯影劑,其含 有與一載劑結合之調色劑。 當使用一載劑時’該載劑並非特別受限,且其可包括已 知之載劑’諸如所描述之塗覆有樹脂的載劑及其類似物, 例如’於JP_A第62-39879號及第56-11461號及其類似物中所 描述。 載劑之特定實例包括以下塗覆有樹脂之載劑。用於塗覆 有樹脂之載劑的核心粒子包括:普通的鐵粉末、肥粒鐵及 磁鐵礦及其類似物’且其體積平均粒子直徑在約3〇 ^爪至 200 μιη之範圍中。 用於塗覆有樹脂之載劑的塗料用樹脂之實例包括:來自 一單體之均聚物及來自兩個或兩個以上單體之共聚物,包 括·諸如苯乙稀、對氣苯乙烯及心甲基苯乙烯之苯乙烯類; t亞曱基脂肪酸單羧酸類,諸如丙烯酸曱酯'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十二酯、2-丙烯酸乙基己酯、甲基 丙烯酸曱酯、曱基丙烯酸正丙酯、曱基丙烯酸十二烷酯及 2-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諸如二曱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及 其類似物之含氮丙稀酸類;諸如丙稀腈及曱基丙婦腈之乙 烯腈類;諸如2-乙烯基吡啶及4•乙烯基吡啶之乙烯基吡啶 類;諸如乙烯基甲基醚及乙烯基異丁基醚之乙烯基醚類; 諸如乙烯基曱基酮、乙烯基乙基酮及乙烯基異丙烯基酮之 乙烯基酮類;諸如乙烯及丙烯之烯烴類;含氟之乙烯基單 103284.doc -37-
諸如偏氟乙烯'四氟乙烯及六氟乙肖;以及含甲基聚 夕氧'甲基苯基聚矽氧或其類似物之聚矽氧樹脂;含雙酚、 乙-醇或其類似物之聚酿;環氧樹脂、聚氨脂樹脂、聚酿 胺樹月曰、纖維素樹脂、聚驗樹脂、聚碳酸樹脂及其類似 b可單獨使用或以兩者或兩者以上之組合來使用此等樹 =。相對於核心粒子之100重量份,所使用之塗料用樹脂的 f佳在約0.1重!份至10重量份之範圍中,更佳在約〇 5 重量份至3.0重量份之範圍中。 、、曰^ ^ M & ^ S而^ ’可在加熱捏合機、加熱亨舍爾 :盗、UM混合盗或其類似物$或在加熱之流化床、加叙 熏爐或其類似物中製造塗覆有樹脂之載劑。 當根據本發明之靜電潛影之顯影劑為雙組份的靜電潛影 之顯影劑系統時,根壚女i .,^ 據本發明之用於顯影靜電潛影之調色 片】與載劑之混合比率並非 擇。 特別又限,且可根據應用適當選 實例 地描述本發明,但應理 在以下之描述中,除非 在下文中,將參考實例更加詳細 解’本發明並不偈限於此等實例。 另外列出,否則"份"意謂,,重量份,,。 量測各種特性之方法 首先,將描述量測及評估以 ^ 貝1夕』及對照貫例中所你用 之調色劑及顯影劑的每一特性的方法。 累積分佈曲線上處於9 〇 %點處 平均波動高度(光滑性) 面的算術 之調色劑粒子之表 103284.doc -38- U24711 • 由,咖製造之超深度色彩3D輪廟顯微鏡 ' 〇來判定累積分佈曲線上處於9 〇 %點處之調色㈣ . ^之表面的算術平均波動高度。此顯微鏡藉由照射一雷射 am三維地掃描—樣品之m由—⑽相機監控在 核樣时上之每一位置處反射的雷射光束來獲取該樣品之三 維表面資訊。如此獲取之表面資料經統計性處理以給出關 於表面粗糙度之指示。 • 在本發明中,在3,000之透鏡光學能力及高度方向(2軸) 上0·01 μηι之雷射掃描間距的條件下,顯微鏡在一調色劑粒 子表面之表面上的水平平面(X與Υ軸之平面)上之2 μΐΏ2之 - 區域上三維地掃描,且累積分佈曲線上處於90%點處之調 • 色劑粒子的表面的算術平均波動高度得以判定。藉由使用 作為γ以用於γ校正,且在量測期間為雜訊切斷分析執行 一次高度之一致化,可獲取表面粗糙度。使用!,〇〇〇個調色 劑粒子重複相同之量測,且所得之資料經統計性處理,以 | 給出累積分佈曲線上處於90%點處之調色劑粒子的表面的 算術平均波動高度。 樹脂粒子、著色劑粒子及釋放劑粒子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 藉由使用一雷射繞射粒度分佈量測器件(商品名稱: LA-700,由Horiba,Ltd.製造)來判定樹脂粒子、著色劑粒子 及釋放劑粒子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 量測調色劑粒子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及粒度分佈之方法 藉由使用一 Coulter計數器TAII(商品名稱,由Beckman Coulter,Inc.製造)及一電解質uotonw(商品名稱,由 103284.doc -39· 丄Wll 值: SF1=(ML2/A)x(k/4)x100...式⑺ 在式(2)中,ML表示調色劑粒子之絕對最大長度,且a表 示調色劑粒子之投影面積。
量測調色劑與樹脂粒子之分子量及分子量分佈的方法 藉由凝膠滲透色譜法(GPC)來判定根據本發明之用於顯 影靜電潛影之調色劑及樹脂粒子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佈。 所使用之GPC裝置為HLC-8120 GPC,Sc_8〇2〇(商品名稱, 由Tosoh Corp.製造),其配備有兩個管柱:TSK凝膠及 SuperHM-H(商品名稱,由TosohCorp.製造’ 6 〇mmmxi5 cm) ’其中四氫呋喃(thf)用作溶離劑。在一典型實驗中, 樣品濃度為0.5重量%;流動速率為〇.6 m】/min;樣品注入為 1 〇 μΐ ’且量測溫度為4〇°C。一 IR偵測器用於量測。藉由使 用由Tosoh Corp.製造之1〇聚苯乙烯標準樣品:丁SK標準": "A-500". "F-1-,"F-10". "F-80^"F-380^ '·Α-2500'^ -F-4" > Ρ·40”、"F-128"及"F-700",來制定校正曲線。 調色劑與樹脂粒子之玻璃轉移點及釋放劑之熔點 藉由在溫度以3°C/min之速率增加的條件下使用一差示 掃描量熱器(商品名稱:DSC-50,由Shimadzu Corporation 製造)來判定調色劑與樹脂粒子之玻璃轉移點及釋放劑之 炼點。玻璃轉移點為在吸熱區域内之DSC曲線的基線與上 升線之延長部分相交處之溫度,而熔點為處於吸熱峰值點 處的溫度》 調色劑之表面面積 103284.doc 41 ⑧ 1324711 藉由使用一比表面積微孔分佈分析器(商品名稱:c〇uher SA3100,由Beckman Coulter,lnc.製造)來判定調色劑之表 面面積(BET表面面積)。 分散液之製備 首先,如以下所描述來製備用於調色劑粒子之製備的每 一分散液。 樹脂粒子分散液A之製備 •本乙稀(由 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 Ltd.製造):330 份 •丙烯酸正丁酯(由 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製 造):80份 •β-丙烯酸羧乙酯(由Rhodia Nicca,Ltd.製造):9份 1,1〇-癸一醇二丙婦酸g旨(由 Shin-Nakamura Chemical Co., Ltd.製造):ι·5份 十一硫醇(由 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製造):3 0 份 將上述組份之混合物倒入一含有55〇份離子交換水中之4 份陰離子界面活性劑D0W_FAX(商品名稱,由D〇w Chemicai Company製造)的溶液的燒瓶中,且所得之混合物被分散及 礼化。將50份離子交換水中之6份過硫酸銨的溶液在1〇分鐘 期間緩慢添加至其中,同時攪拌該混合物。 接著,在使用氮氣充分淨化燒瓶之後,在攪拌混合物之 同時,在油浴中加熱該燒瓶,直至内部溫度達到7〇。〇為止, J03284.doc •42· 1324711 且在相同溫度下加熱該混合物歷時5小時,以繼續乳液聚 合0 以此方式’可獲取包含具有180 nm之體積平均粒子直 徑、53°C之玻璃轉移點及33,00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之樹 脂粒子的陰離子樹脂粒子分散液A(固體物質含量:43重量 %) » 樹脂粒子分散液B之製備 •本乙烤(由 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製造):330 份 •丙稀酸正丁醋(由 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 Ltd.製 造):70份 •丙烯酸(由 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製造):9份 •1,10-癸二醇二丙稀酸酿(由 Shin-Nakamura Chemical Co., Ltd·製造):2份 •十二硫醇(由 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製造):3 份 將上述組份之混合物倒入一含有55〇份離子交換水中之6 份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商品名稱:Nonipol 400,由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製造)及1〇份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商 品名稱:Neogen R,由 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製造) 之溶液的燒瓶中,且所得之混合物被分散及乳化。接著將 5 0份離子交換水中之4份過硫酸銨之溶液在丨〇分鐘期間緩 慢添加至其中,同時攪拌該混合物。隨後,在使用氮氣充 分淨化燒瓶之後,在油浴中加熱該燒瓶,直至内部溫度達 103284.doc -43· 到75°C為止,且在相同溫度下加熱該混合物歷時5小時,以 完成聚合。 以此方式,可獲取包含具有200 nm之體積平均粒子直 徑、55C之玻璃轉移點及28,〇〇〇iMw之樹脂粒子的樹脂粒 子分散液B(固體物質含量:44重量%)。 著色劑粒子分散液A之製備 •碳黑(商品名稱:R330,由Cabot製造):50份 •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商品名稱:Ne〇gen RK,由Dai_ichi
Kogyo Seiyaku Co” Ltd.製造):4份 •離子交換水:250份 將上述組份之混合物分散於一均質器(商品名稱:
Ultra-Turrax T50,由IKA製造)中歷時10分鐘,且接著在一 超音波分散機器中以28-kHz之超音波將其超音波降解處理 10分鐘’以得到包含具有15〇 nm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之著 色劑粒子的著色劑粒子分散液A。 著色劑粒子分散液B之製備 •銅酞菁顏料(由BASF Japan Ltd.製造):50份 •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商品名稱·· Neogen SC,由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製造):8份 •離子交換水:250份 將上述組份之混合物分散於一均質器(商品名稱: Ultra-Turrax T50,由IKA製造)中歷時10分鐘,且接著在一 超音波分散機器中將其超音波降解處理20分鐘,以得到包 含具有1 80 nm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之著色劑粒子的著色劑 103284.doc • 44- 1324711 v 粒子分散液B。 釋放劑粒子分散液A之製備 •聚乙稀蠛(炫點:88。(: ’商品名稱:p〇iy Wax 500,由
Toyo-Petrolite製造):50份 •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商品名稱:Neogen RK,由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製造):5份 •離子交換水:200份
將上述組份之混合物加熱至9rc,且將其充分分散於由 IKA製造之Ultra-TUrrax T5〇中,且另外分散於一高壓擠壓 類型之Gauhn均質器中,以得到包含具有25〇 nm之體積平 均粒子直徑之釋放劑粒子的釋放劑粒子分散液A(固體物質 含量:25重量%)。 釋放劑粒子分散液B之製備 以與釋放劑粒子分散液A類似之方式來製備包含具有21〇 ⑽之艘積平均粒子直徑之釋放劑粒子的釋放劑粒子分散液
B,除了以石蠟(熔點:90_2〇c,商品 同 〇〇 名稱.FNP0090,由 Nippon
Seiro Co.,Ltd.製造)來替換在釋放劑 砰风劑粒子分散液A之製備中 所使用之聚乙烯蠟(商品名摇. 七辑.Poly Wax 500,由
Toyo-Petrolite製造)》 釋放劑粒子分散液C之 以與釋放劑粒子分散液A類似之古^ + 之方式來製備包含具有20 nm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之釋放劑 一 1叔子的釋放劑粒子分散洋 C,除了以石蠟(熔點:75°C,商〇夕办 c . 〇 Α 商 °。名稱:ΉΝΡ09,由 Nippo seir0 Co.,Ltd.製造)來替換在釋放 Μ叔子分散液A之製備1 103284.doc 1324/11 所使用之聚乙烯蠟(商品名辎. 口 石稱· Poly Wax 500,由 Toyo
Petrolite製造)。 釋放劑粒子分散液D之製備 以與釋放劑粒子分散洛A齡7、, 欺及A類似之方式來製備包含具有250 nm之體積平均粒子直控 釋放劑粒子的釋放劑粒子分散液 D,除了以石壤(炫點:U3°C,商品名稱:FNP0U5,由Nippon
Wo C〇.,Ltd.製造)來替換在釋放劑粒子分散液A之製備中
所使用之聚乙烯蠟(脔汹 外喊名稱:p〇ly Wax 5〇0,由
Toyo-Petrolite製造)。 釋放劑粒子分散液E之製備 以與釋放劑粒子分散液絲似之方式來製備包含具有25〇 碰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之釋放劑粒子的釋放劑粒子分散液 E,除了以聚丙稀蝶(炫點:lirc,商品名稱:㈣2M,由
—t製造)來替換在釋放劑粒子分散液A之製備中所使 用之聚乙婦蝶(商品名稱,· Po】y Wax 5⑽,由_。彻〇此 製造)。 實例1 調色劑粒子A之製備 •樹脂粒子分散液A : 80份 •著色劑粒子分散液A : 30份 •釋放劑粒子分散液B : 30份 •聚氯化鋁:0.4份 將上述成份置於一圓底不錄鋼燒瓶内,且藉由Μ製造之 a-丁urrax 丁5〇將其混合及分散。接著添加〇·6份之聚氣化 I03284.doc -46- 1324711 • 鋁’且額外藉由Ultra-Turrax T50將該混合物分散。接著將 &瓶在加熱油洛中加熱至5代,同時授拌該混合物。在將 . 該混合物保持於5〇°C歷時60分鐘之後,逐漸添加4〇份之樹 脂粒子分散液A。 在使用0·5 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將混合物ipH值調整 至5.5之後,將不銹鋼燒瓶緊密密封,且將混合物加熱至 95°C,同時使用一磁性攪拌器連續攪拌並將其保持於相同 • 溫度下歷時5小時。在加熱期間,使用0.5 mol/L之氫氧化鈉 或0.5 m〇l/L之硝酸調整該溶液’使得其中之粒子具有Η] 之形狀因數SF1。 • 在反應之後,將混合物被冷卻及過濾。使用離子交換水 ·: 徹底清洗如此分離之粒子,且在減壓下,使用一Nutsche過 濾器將其過濾以分離水。接著將粒子再分散於4〇{)(::下之几 離子交換水中,且在其中攪拌及清洗15分鐘,同時以3〇〇 rpm授拌。將上述清洗程序重複五次,直至據液之pH值變 • 成6.6且電導率變成12 —m為止。在一 NUtsche過濾器中穿 過第5A號濾紙來過濾該等粒子,以移除水❶接著在真空下 乾燥該等粒子歷時12小時。 藉由使用一 Coulter計數器來判定如此獲取之調色劑粒子 A的粒子直徑。體積平均直徑1)5(^為66011^另外體積平 均粒度分佈指數GSDv為1.21。 調色劑A與顯影劑A之製備 相對於!00份之調色劑粒子,將作為外部添加劑之具有3〇 nm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的〇.8份二氧化鈦(經異丁基三甲氧 103284.doc •47- 1324711 基石夕烧改質)及具有50 nm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的1 5份二氧 化矽(經六甲基二矽氮烷改質)添加至如此獲取之調色劑粒 子A中,且將該混合物摻合於一 5L的亨舍爾混合器(由 Mitsui Miike Machinery製造)中歷時10分鐘,且接著使用一 陀螺轉換器(篩孔:45 μιη)進行篩選,以得到調色劑a。 向所獲取的7份之調色劑A中添加93份之載劑,該載劑藉 由在一捏合機將0·8重量°/〇之量的聚矽氧樹脂(SR24 11,由 Toray Dow Corning Silicone製造)塗覆於具有5〇 μιη之體積 平均粒子直徑的肥粒鐵核心上而預先製得,且將該混合物 摻合於一 V型摻合器内,以得到顯影劑Α。 實例2 調色劑粒子B之製備 •樹脂粒子分散液B : 80份 •著色劑粒子分散液B : 30份 •釋放劑粒子分散液B : 30份 將上述分散液置於一圓底不錄鋼燒瓶内,且在授拌的同 時將其調整至20T:之溫度。在使用0.5 m〇I/L之氫氧化鈉水 溶液將該混合物之pH值調整至5之後,將該混合物在加熱油 /谷中加熱至48。〇’同時使用uitra-Turrax T5 0連續攪拌,以 得到包含具有4 μιη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之粒子的分散液。 隨後,添加40份之樹脂粒子分散液Β,且將混合物之pH值 進一步調整至2。 隨後’在不調整溫度之情況下,攪拌混合物歷時2小時, 以允許粒子之尺寸成長,且當粒子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達 103284.doc •48· 1J24711 到以㈣時’將混合物之PH值調整至6。接著將混合物再加 •熱至98°C,且將其保持於相同溫度下歷時5小時。在加熱期 Π 4吏肖〇·5 m°I/L之鼠氧化鈉或〇·5 mol/L之確酸調整該混 合物,使得其形狀因數SF1變成〗3〇。 ^ 在反應之後,將混合物冷卻及過濾。使用離子交換水徹 底清洗所得之粒子’且接著在減壓下,使用—編_過遽 器將其過濾,以移除水。接著將粒子再分散於4〇t>c下之儿 • 離子交換水中,且在其中清洗15分鐘’同時以300 rpm攪拌 該混合物。將上述清洗程序重複五次,直至濾液之pH值變 成6_6且電導率變成12 ps/cm為止。在一 Nutsche過濾器中穿 • 過第5A號遽紙來過滤該等粒子,以移除水。接著在真空下 • 乾無該專粒子歷時12小時。 藉由使用一 Coulter計數器來判定如此獲取之調色劑粒子 A的粒子直徑。體積平均直徑〇50ν為6.7 μπι。體積平均粒度 分佈指數GSDv為1.26。 • 調色劑B與顯影劑B之製備 以與實例1類似之方式自所獲取之調色劑粒子B製備調色 劑B與顯影劑B。 實例3 調色劑粒子C之製備 以與調色劑粒子A類似之方式來製備具有140之形狀因數 SF1、6.5 μιη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D50v及1_22之GSDv的調 色劑粒子C,除了以下不同之處:以釋放劑粒子分散液A來 替換實例1中調色劑粒子A之製備中所使用的釋放劑粒子分 103284.doc • 49·
1^24/11 散液B,且聚結溫度及聚結時間被分別改成98°C與5.5小時β 調色劑C與顯影劑C之製備 以與實例1類似之方式自所獲取之調色劑粒子C來製備調 色劑C與顯影劑C。 實例4 調色劑粒子D之製備 以與調色劑粒子Α類似之方式來製備具有125之形狀因數 SF1、6.6 μπι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出㈦及丨2〇之gSI)v的調 色劑粒子D,除了以下不同之處··以釋放劑粒子分散液c來 替換貫例1中調色劑粒子A之製備中所使用的釋放劑粒子分 散液B ’且聚結時間被改成6小時。 調色劑D與顯影劑D之製備 以與實例1類似之方式自所獲取之調色劑粒子D來製備調 色劑D與顯影劑D。 實例5 調色劑粒子E之製備 以與調色劑粒子B類似之方式來製備具有13〇之形狀因數 SF1、6.7 μιη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及127tGSDv的調色劑粒 子E ’除了以下不同之處:以釋放劑粒子分散液〇來替換實 例2中調色劑粒子B之製備中所使用的釋放劑粒子分散液 B’且以一不錄鋼壓力容器來替換該圓底不銹鋼燒瓶;再加 熱溫度自98。(:改成120。(:;且聚結時間改成4小時。 調色劑E與顯影劑E之製備 以與實例1類似之方式自所獲取之調色劑粒子E來製備調 103284.doc 1324711 色劑E與顯影劑e。 實例6 調色劑粒子F之製備 以與調色劑粒子E類似之方式製備具有130之形狀因數 SF1、6.8 μιη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D50v及1.27之GSDv的調 色劑粒子F ’除了以下不同之處:以釋放劑粒子分散液e來 替換實例5中調色劑粒子E之製備中所使用的釋放劑粒子分 散液D,且聚結時間被改成15小時。 調色劑F與顯影劑f之製備 以與實例1類似之方式自所獲取之調色劑粒子F來製備調 色劑F與顯影劑F。 對照實例1 調色劑粒子G之製備 以與調色劑粒子A類似之方式來製備具有13〇之形狀因數 SF1、6.4㈣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D50v&1 2kGSDv的調 色劑粒子G,除了以下不同之處:以一不銹鋼壓力容器來替 換實例1中調色劑粒子A之製備中所使用的圓底不銹鋼燒 瓶’且聚結時間被改成8小時。 調色劑G與顯影劑G之製備 以與實例1類似之方式自所獲取之調色劑粒子G來製備調 色劑G與顯影劑G。 對照實例2 調色劑粒子Η之製備 以與調色劑教子(:類似之方式來製備具有125之形狀因數 103284.doc -51· 1324711 SFl、6.8 μηι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D5〇v及丨2i之GSDv的調 色劑粒子Η,除了實例3中調色劑粒子c之製備中的聚結時 間被改成10小時。 調色劑Η與顯影劑Η之製備 以與實例1類似之方式自所獲取之調色劑粒子Η來製備調 色劑Η與顯影劑Η。 對照實例3 調色劑粒子I之製備 以與調色劑粒子c類似之方式來製備具有14〇之形狀因數 SFi、6.5 μιη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D5〇v及丨2〇之gsDv的調 色劑粒子!,除了實例3中調色劑粒子。之製備中的聚結溫度 被改成92°C。 調色劑I與顯影劑I之製備 以與實例1類似之方式自所獲取之調色劑粒子W製備調 色劑I與顯影劑I。 對照實例4 調色劑粒子J之製備 以與調色劑粒子八類似之方式來製備具有135之形狀因數 SF1 ' 7 μπι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以“及】23iGsDv的調色 劑粒子ί’除了以釋放劑粒子分散液E來替換實例^調色劑 粒子A之製備中所使用的釋放劑粒子分散液丑。 調色劑J與顯影劑j之製備 以與實例1類似之方式自所獲取之調色劑粒子了來製備調 色劑J與顯影劑° J03284.doc •52· 1324711 對照實例5 調色劑粒子K之製備
以與調色劑粒子B類似之方式來製僙具有140之形狀因數 SF1、6.2 μιη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D50v及1.26之GSDv的調 色劑粒子K ’除了以釋放劑粒子分散液d來替換實例2中調 色劑粒子B之製備中所使用的釋放劑粒子分散液b。 調色劑K與顯影劑K之製備
以與實例1類似之方式自所獲取之調色劑粒子艮來製備調 色劑K與顯影劑K。 對照實例6 以與調色劑粒子A類似之方式來製備具有7 5 μιη之體積 平均粒子直徑D50v及1.20之GSDv的調色劑粒子L,除了在 實例1中調色劑粒子A之製備中,在聚結期間用於控制粒子 形狀的形狀因數SF1被改成150 » 調色劑L與顯影劑L之製備
以與實例1類似之方式自所獲取之調色劑粒子乙來製備調 色劑L與顯影劑L。 ° 對照實例7 調色劑粒子Μ之製備 以與調色劑粒子Β類似之方式來製備且古ς, /、负μηι之體積 平均粒子直徑D50v&丨.26之GSDv的調色劑粒子μ,除了在 實例2中調色劑粒子β之製備中’在聚結期間用於控:粒子 形狀的形狀因數SF1被改成120 » 調色劑Μ與顯影劑μ之製備 103284.doc •53· 1324711 以與實例1類似之方式自所獲取之調色劑粒子Μ來製備 . 調色劑Μ與顯影劑μ。 . 對照實例8 調色劑粒子Ν之製備 •黏合劑樹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共聚比率:80/20 ;重 量平均分子量:105,000 ;及Tg: 65。〇 : 43份 •磁鐵礦(六面體,體積平均粒子直徑:〇.10/μπι) : 50份 φ •電荷控制劑(商品名稱:Bontron Ε84,由〇rieiU chemical
Industries 製造):2份 •石蠟(熔點:85。(:,商品名稱:FNP0085,由 Nippon Seiro c〇.,
Ltd.製造):5份 將上述成份混合於一亨舍爾混合器内,且接著在一連續 捏合機(擠壓機TEM50,由Toshiba Machine製造)中在14〇〇c 之預定溫度下、以300 rpm之螺桿旋轉頻率及1〇〇 kg/h之進 料速度將其熔融捏合。接著在一喷射研磨機(商品名稱: • 4〇〇AFG及粗糙粉末分類器2〇〇ATP,其皆由Hos〇kawamicr〇n
Corporation製造)内將該混合物碾碎成精細粉末,且在一空 氣分類器(商品名稱:TC40,由Nissin Engineering製造)(進 氣溫度:25°C)内將該等粉末分類,以得到調色劑粒子N。 調色劑粒子N之形狀因數”丨為^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 為 7.6μπι;且 GSDv為 1.27。 實例7 調色劑粒子〇之製備 以與調色劑粒子N之製備類似之方式來製備調色劑粒子 103284.doc •54· 1324711 Ο ’除了在對照實例8中調色劑粒子N之製備中,在分類期 間的進氣溫度被改成5〇。〇。 調色劑粒子0之形狀因數SF1為138 ;體積平均粒子直徑 為 7.6 μπι ;且 GSDv為 1.27。 對照實例9 調色劑粒子P之製備 以與調色劑粒子〇之製備類似之方式來製備調色劑粒子 P,除 了以聚乙烯蠟(熔點:113。〇;PW1000,由 Toyo-Petrolite 製造)來替換實例7中調色劑粒子〇之製備中所使用的石蟻 (FNP0085) 〇 調色劑粒子P之形狀因數SF1為138;體積平均粒子直徑為 8.0 μηι ;且 GSDv為 1.27。 在一商業裝置中對調色劑及顯影劑之評估 可定影性 藉由使用一自其移除定影單元之經修改的A_色彩935影 像形成裝置’以顯影劑A至Μ形成不定影影像,且藉由使用 一可於可變處理速度下操作之經修改的〇〇(;11〇〇1〇1 500定影 裝置,以90 mm/sec與460 mm/sec之處理速度將該等不定影 影像定影,且根據以下標準評估結果: 最低定影溫度(MFT) A :低於 140°C。 B :在140°C至160°C之範圍中。 C :在160°C至180°C之範圍中。 D :高於 180°C。 103284.doc -55- 1324711 高溫偏移溫度(HOT) A :高於250°C。 B :在230°C至250°C之範圍中。 C :在210°C至230°C之範圍中。 D :低於 210°C。 清潔特性
藉由使用在一可於可變處理速度下操作之經修改的 Docucolor 500中之清潔台(可移除之轉印單元),以 mm/sec與450 mm/sec之處理速度,以顯影劑八至厘測試未轉 印影像之清潔特性,且根據以下標準評估該清潔特性: A :未轉印之高度充電的調色劑可清潔。 B :轉印後剩餘之調色劑可容易地清潔。 C:存在一些不可清潔之粗線’但實務上在影像品質方面不 存在問題。 D .在影像品質方面存在問題。
影像品質之一致性 進行關於影像品質之一致性的測試,苴φ A „ 八甲在20 C及50% RH之環境下,藉由使用一經修改之印刷機器(商品名稱:
DocuColor 500 > 由 Fuji Xerox Co.,Ltd 锢、a、
•展k ),以顯影劑A 至Μ形成100,000份影像複本。根據以下標準評估在印刷了 、模糊、黑線 100,000份複本之後所印刷之影像的影像品質 及電荷一致性: 影像品質 A :細線再現性極佳。 103284.doc -56- B :細線再現性較好。 =細線再現性方面不令人滿意,但實務上*存在問題。 •在再現性方面存在問題。 模糊 A:受光體上沒有模糊。 B :在受光體上可觀察到一些模糊。 C在又光體上可觀察到模糊,但在影像轉印紙上沒有模糊。 D :在影像轉印紙上存在一些模糊。 黑線 A :無黑線。 B ·在文光體上存在一些黑線,但不存在問題。 C ·在受光體上存在許多黑線,但在影像轉印紙上不存在。 D :在影像轉印紙上存在一些黑線。 電荷一致性 當ΔΤΡ被界定為 △ TP=(靜電荷之量χ印刷100 000份複本之後調色劑之濃 度)/(靜電荷之初始量X初始調色劑濃度)時,根據以下標準 評估電荷一致性: 藉由收集套管上之調色劑且根據吹除法(分析器: ΤΒ200 ’由Toshiba Chemical製造)量測調色劑之電荷,來列 定調色劑上靜電荷之量。 A : ΔΤΡ在0.8至1.2之範圍中。 B : ΔΤΡ在0.65至0.8之範圍中。 C : ΔΤΡ在0.5至〇,65之範圍中。 I03284.doc • 57- 1324711 D : ΔΤΡ小於 0_5。 在表1與表2中,概述了上述之結果連同調色劑粒子Α至Μ 之特性。
103284.doc 58 1324711
103284.doc α. 278 V〇 v〇 CM 289 «Ν o Os (N Η ΓΟ (N w CN| rn S ΓΛ 240 累積分佈曲線上處於卯%點處之調色劑粒子之表面的算術平均波動高度(μηι) i_ 0.20 1 0.18 0.25 0.15 0.22 0.17 o 0.10 0.27 0.28 0.30 0.26 0.15 GSDv L 1.21 Ll_25—— [L22j l_2〇J L1^6! Li^zJ —1^ 1.20」 [L23j Li^ Li2〇l <N <N m § o in <N 00 cn § Vi (N o m o D50 (μηι) vo v〇 卜 vd so VO 〇〇 vd 〇0 v〇 vd p fN vd r*^ m wi t (min) 300 480 | 330 | |24〇J | 900 I 1 480 | 1 600 I I 300 I | 300 I 1 480 | Li〇2J | 480 | Tf(°C) 1 1 00 Os 〇〇 On ON On <N ON Os 〇〇 On ON 00 On Tm (°C) § 〇〇 00 JO m ΓΟ JO 〇〇 00 m m g 釋放劑粒子 分散液 03 03 < U Q ω A U < UJ o CQ CQ 調色削 < CD U Q u. ϋ X ►—S 實例1 實例2 實例3 實例4 實例5 實例6 對照實例1 對照實例2 對照實例3 對照實例4 對照實例5 對照實例6 |對照實例7 -59· 1324711
<N< 總評價 1_ < CQ CQ CQ CQ CQ P Q Q D Q Q Q 電荷一致性 < 〇 03 < U U CQ < 〇 U Q CQ Q 傘 ο ο o' *=» \u 黑線 < < < 03 CQ Q Q < CQ < < 〇 模糊 C u CQ 1¾ 〇 〇 PQ CQ o Q Q Q 〇 l 影像品質 < CQ CQ < CQ 0Q < CQ u U U Q < 可定影性450 mm/sec HOT < < CQ CQ CQ < CQ CQ Q 〇 < MFT pa CQ CO PQ CQ CQ u CJ 〇 CQ CQ 可定影性100 mm/sec HOT < < CQ U U <: PQ CQ Q D CQ < MFT < < < < CQ < ς〇 U U CQ < 清潔特性 450 mm/sec < CQ < CD < < 〇 Q < m 03 < 〇 100 mm/sec < < < CQ < < u D < CQ < < o 實例1 實例2 實例3 實例4 實例5 實例6 對照實例1 對照實例2 對照實例3 對照實例4 對照實例5 對照實例6 對照實例7 • 60- 103284.doc 1324711 另外,在圖i中所展示之影像形成裝置中藉由將調色劑 N、0及P用作顯影劑,來評估初始定影特徵、清潔特徵及 在印刷了 20,〇〇〇份複本之後的影像品質之一致性。 圖1中所展示之影像形成裝置具有:一形成於sus基底材 料上之圓柱形有機受光體,其具有15011„之外部直徑,作為 爻光體(潛影承載體)1 ;及一其中包含一 72〇G之磁體的外部 直徑為10 mm之鋁顯影輥,作為調色劑載體3。藉由一聚矽 氧橡膠層形成刮片4,以30 g/cm之線性壓力對顯影輥3施 壓,以形成一薄層之調色劑。使受光體!與顯影輥3相隔25〇 μιη之距離。藉由一滾筒充電器件2將受光體1靜電充電至 -350 V,且接著將其曝露於雷射光束下’從而於其上形成 一靜電潛影。藉由將頻率為2.1 kHz且Vpp為2.2kV之交流電 壓及-250 V之直流電壓施加至顯影親3,將該潛影顯影。受 光體1之圓周速度為90 mm/sec,且顯影報3之圓周速度為 100 mm/sec。藉由一滾筒轉印單元5來轉印調色劑,且藉由 一到片清潔器6清潔該受光體。 另外,在藉由將受光體1之圓周速度設定為2〇〇 mm/sec日 將顯影輥3之圓周速度設定為220 mm/sec而調整密度之 後’定影及清潔特徵得以評估。 每一評估中之評估標準與二組件系統之評估中的彼等評 估標準相同,除了以下不同之處: 可定影性 高溫偏移溫度(HOT) A :高於 250°C。 J03284.doc -61 - 1324711 B :在225°C至25〇°C之範圍中。 • C :在200°C至225°C之範圍中。 D :低於200°C。 電荷一致性 當Δν被界定為 △ V=印刷了 20,〇〇〇份複本後靜電荷之量/靜電荷之初始量 時’根據以下標準評估電荷一致性。 φ 藉由使用一吸嘴將顯影輥3上之調色劑收集於一法拉第 計量器内’來判定調色劑上之靜電荷的量。 A : Δν在0.8至1.2之範圍内。 B: AV在0.65至0.8之範圍内。 : C : AV在0.5至0.65之範圍内。 D : Δν小於 0.5。 在表3中概述了評估結果連同調色劑Ν、Ο及Ρ之特性》 103284.doc 62 1324711
總評價 m Q Q 一致性(在印刷了 100,000份 複本之後) 電荷 一致性 0Q U 0Q 黑線 < 〇 Q 棋糊 CQ u 0Q 影像 σ /f& 〇〇 β( < Q 〇 可定影性 200 mm/sec HOT < < U MFT ΙΏ 00 Q 可定影性 90 mm/sec HOT < < Q MFT < < m 清潔特性 200 mm/sec CQ 〇 Q 90 mm/sec < u U •M «3 ^ φ S < S 0«袞屮 0.23 0.29 0.29 GSDv | 1-27 | Ph C/5 OO m OJ OO D50 (μιη) vq 卜·· VO 〇 00 C ^ OO 00 m 釋放劑 | FNP0085 1 |FNP0085 | pwiooo | 調色劑 〇 z a- 實例7 對照實例8 |對照實例9 i 103284.doc -63 1324711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一用於評估根據本發明之靜電潛影之顯影劑的影 像形成裝置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受光體/潛影承載體 2 滾筒充電器件 3 顯影輥/調色劑載體 4 刮片 5 滾筒轉印單元 6 刮片清潔器 103284.doc -64·

Claims (1)

  1. 第094123912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98年9月) 十、申請專利範圍: -種具有調色劑粒子之用於顯影—靜電潛影之調色劑, 該等調色触子包含—料㈣m、-著色似-釋放 劑,其中: 該等調色劑粒子之—體積平均粒子直徑D50v在5 μϊη至 8 μπι之一範圍中,且其形狀因數”丨之一平均值在us至 14 0之一範圍中; 於一累積分佈曲線上之9G%點處的該等調色劑粒子之 表的鼻術平均波動南度在〇15叫至〇 25㈣之一範 圍中;且 所添加該釋放劑之量相對於該調色劑總量係在5至20 重量%之一範圍中。 2·如請求項丨之調色劑,其中該釋放劑具有一在至 1 oo°c之一範圍中的熔點。 3. 如請求項1之調色劑,其中該釋放劑為一石蠟。 4. 如請求項丨之調色劑,其中該釋放劑為一費托蠟。 5·如請求項1之調色劑,其令,所添加該釋放劑之量相對於 該調色劑總量係於5至20重量%之一範圍中。 6.如請求項丨之調色劑,其中該黏合劑樹脂之一玻璃轉移點 在45°C至60°C之一範圍中。 7_如請求項1之調色劑,其中該黏合劑樹脂之一重量平均分 子量Mw在15,000至60,000之一範圍_。 8.如請求項丨之調色劑,其中該等調色劑粒子具有2重量%或 更少之一水含量。 103284-980930.doc 9. 9. 之一體積平均 如請求項1之調色劑’其中該等調色劑粒子 粒度分佈指數GSDv為1.30或更少。 10.如請求们之調色劑,其中該等調色劑粒子之一數目平均 2度分佈指數GSDp對該等調色劑粒子之一體積平均粒度 分佈指數GSDv的一比率(GSDp/GSDv)為0.95或更多。 U·如請求項1之調色劑,其中如由該BET方法所判定,該等 調色劑粒子之一表面面積在0.5 ^仏至⑺出2々之一 中。 12. 如請求項丨之調色劑,其中該等調色劑粒子在其之該表面 上具有至少兩種或兩種以上金屬氧化物粒子。 13. 如請求項丨之調色劑,其中該等調色劑粒子具有金屬氧化 物粒子,其係具有i nm至4〇 nm的平均粒子直徑作為主要 粒子直徑。 14. 如請求項丨之調色劑,其中該等調色劑粒子具有經調整成 為疏水性之表面及金屬氧化物粒子。 15 · —種具有一調色劑之靜電潛影之顯影劑,其中: 該調色劑包含調色劑粒子,該等調色劑粒子包含一黏 合劑樹脂、一著色劑及一釋放劑; 該等調色劑粒子之一體積平均粒子直徑1)5(^在5 μΓη至 8 μιη之一範圍中,且其形狀因數SF1之一平均值在125至 140之一範圍中; 累積分佈曲線上處於90%點處之該等調色劑粒子之表 面的一具術平均波動高度在0.15 μπι至0.25 μηι之一範圍 中;且 l03284-980930.doc -2- 所添加該釋放劑之量相對私—_ #於該調色劑總量係在5至20 重量%之一範圍中。 16. 如請求項15之靜電潛影之顯旦彡 顯衫劑,其含有一塗覆有樹脂 之載劑。 17. 一種用於製造一用於顯影靜雷 々静電潛影之調色劑之方法,其 包含: 將一含有具有1 μηι或更少 凡丈夕之一體積平均粒子直徑之樹 脂粒子的樹脂粒子分散液、一 耆色劑粒子分散液及一釋 放劑粒子分散液混合; 以加熱使該等樹脂粒子、哕笪 °袭寺者色劑粒子及該等釋放 劑粒子凝集,藉此形成凝集之粒子; 藉由在δ亥荨樹脂粒子之該姑描絲必 ^ 4破璃轉移點的一溫度或更高 溫度下加熱及聚結該等凝隼 于%木之拉子,形成調色劑粒子, 其中 用於顯影靜電潛影之# # Α,^ t 曰〜之及調色劑包括調色劑粒子,該等 調色劑粒子包括-黏合劑樹脂、一著色劑及一釋放劑, 該等調色劑粒子之一體積平均粒子直徑D5〇^5㈣至 8㈣之―範圍中,且其形狀因數sF1之-平均值在125至 140之一範圍中,且 累積=佈曲線上處於9〇%點處之該等調㈣粒子之表 面的一算術平均波動高度在0.15 μπι至0.25叩之一範圍 令。 月求項17之方法,其中在該等凝集粒子之形成期間, 使用一種二價金屬鹽。 103284-980930.doc 1324711 19.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為該釋放劑之該熔點Tm、該聚 結溫度Tf、該聚結時間t及調色劑粒子之形狀因數SF 1之該 平均值的一函數的該參數P在下式(1)所示之範圍中: 245<P<290 ... (1) 其中,P表示(2.137xSFl)-(0_003x(Tf-Tm)xt) ; Tf與 Tm 之單位為°C ;且t之單位為分鐘。
    103284-980930.doc Q
TW94123912A 2005-07-14 2005-07-14 Toner for developing an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comprising of toner particles,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developer using the same TWI324711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4123912A TWI324711B (en) 2005-07-14 2005-07-14 Toner for developing an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comprising of toner particles,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developer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4123912A TWI324711B (en) 2005-07-14 2005-07-14 Toner for developing an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comprising of toner particles,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developer us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24711B true TWI324711B (en) 2010-05-11

Family

ID=45074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4123912A TWI324711B (en) 2005-07-14 2005-07-14 Toner for developing an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comprising of toner particles,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developer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24711B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67920B2 (en)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s,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developer using the same
JP2008186002A (ja) 正帯電性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US8263305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toner
JP4861202B2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207224B2 (ja) 画像形成方法
WO2005050328A2 (ja) トナー及び二成分現像剤
JP5470962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10261A (ja) トナー
JP2007147781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
JP5973896B2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21067737A (ja) トナー、トナーの製造方法、現像剤、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4506600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及び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6798247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白色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257742A (ja) 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着色剤分散液及び着色剤分散液の製造方法
JP4447926B2 (ja) マゼンタトナー及びマゼンタ用二成分系現像剤
TWI324711B (en) Toner for developing an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comprising of toner particles,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developer using the same
JP2007058036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339778B2 (ja)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定着方法
JP5110101B2 (ja) 正帯電性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446927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6180984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5953861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9080257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03920A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80247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