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4162B - Crosslinkable, silane-modified copolymers - Google Patents

Crosslinkable, silane-modified copolymer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4162B
TWI324162B TW94147647A TW94147647A TWI324162B TW I324162 B TWI324162 B TW I324162B TW 94147647 A TW94147647 A TW 94147647A TW 94147647 A TW94147647 A TW 94147647A TW I324162 B TWI324162 B TW I3241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polymer
decane
methyl
acry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4147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30391A (en
Inventor
Minge Oliver
Weitzel Hans-Peter
Weidner Richard
Original Assignee
Wacker Chemi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cker Chemie Ag filed Critical Wacker Chemie Ag
Publication of TW200630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30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4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416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4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containing boron, silicon, phosphorus, selenium, tellurium, or a metal;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4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onomer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3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containing phosphorus, selenium, tellurium or a metal
    • C08F230/04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containing phosphorus, selenium, tellurium or a metal containing a metal
    • C08F230/08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containing phosphorus, selenium, tellurium or a metal containing a metal containing silicon
    • C08F230/085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containing phosphorus, selenium, tellurium or a metal containing a metal containing silicon the monomer being a polymerisable silane, e.g. (meth)acryloyloxy trialkoxy silanes or vinyl trialkoxysil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12/00Crosslinking
    • C08L2312/08Crosslinking by si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652Of asbestos
    • Y10T428/31663As siloxane, silicone or sila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Description

1324162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由一種或多種烯單體與含矽烷、水中可交聯之烯單體(例 如:乙烯基三烷氧基梦烷、乙烯基三醯氧基梦烷及Y-(甲基)丙烯 醯基氧基丙基三烷氧基矽烷)實施自由基共聚合(作用)所製聚合 物係作不同用途(如:美容、(外科)整容、化妝品製造技術)之黏 著劑、密封材料、油墨或塗料之主要成分,用於建築界或印刷界 Φ 以修整紡織品、木材、紙張或金屬。此類矽烷基官能性之結合可 使該聚合物在使用(例如:成膜)之後實施後固化(作用),蓋因該 等自由矽醇官能[該等矽醇官能係因水解(作用)而產生,且(如此 作)可產生醇或乙酸等低分子量化合物]實施縮合(作用)而建造 '一矽氧烷單元之密集網絡。 【先前技術】 為能排除因使用溶劑對健康及環境所造成之災害及能符合 Φ 有關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法定限制之要求,多年來業已朝向水性系 統(該等水性系統通常係藉助於乳液或懸浮液聚合(作用)製得) 研究發展》此類水性、可後交聯聚合物分散體之製造開已久,例 如:美國專利US-A 3,7〇6,697中曾經述及。在該文獻内,具 有烷氧基矽烷-官能基之可交聯丙烯酸酯共聚物係藉助於γ_ (甲 基)丙烯醢基氧基烷基三烷氧基矽烷之共聚合(作用)製得。 但’一再遇到之缺點是:所得分散體經常儲存安定性低,蓋 因由於烷氧基矽烷基官能性之出現,該分散體原本就容易實施水 5 1324162 解(作用)及縮合反應。此外,同理,對酸性及鹼性環境特別敏感β 以前已有若干試囷防止該提早交聯(作用)之解決方法:舉例 言之’美國專利US-A 4,526,930及US-A 5,827,922中曾述 及使用空間(排列)方面要求高之取代形式之烷氧基發烷以製造水 性聚合物分散體,由於發中心之空間(排列)方面之屏障,該等水 性聚合物分散體之水解安定性增高,因而儲存安定性亦增高。該 聚合物隨後可予以分散在水相内及藉助於乳液内實施共聚合(作 #用)製成分散體形式。依照上述方法在空間(排列)方面防止烷氧基 矽烷之兩項主要缺點是:對應單體矽烷建構嵌段之高成本及該矽 烷業已對水解(作用)無反應性以致需要使用一以有機錫_或以有 機鈦-為主要成分之交聯催化劑(在毒物學範圍内,該交聯催化劑 應同樣避免使用)。 所以目前製造矽烷-交聯聚合物分散體所用之單體通常係源 自乙烯基三烷氧基矽烷之族群或源自Υ-(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丙 鲁基三烷氧基矽烷之族群。典型代表性實例包含:乙烯基三乙氧基 矽烷或Υ-(甲基)丙烯醢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舉例言之,用乙烯基-取代之發烷作為單元改性之聚合物分 散體可用作油漆黏合劑(如:歐洲專利ΕΡ 1153979 Α2中所述) 或用作建築物防護劑(如:德國專利DE-A 2148457中所述)。 在該等文獻中,具有乙烯基三烷氧基梦烷及γ-(甲基)丙烯醢基氧 基烷基三烷氧基發烷單元之共聚物並非用以實施交聯(作用)而是 1324162 用以改良濕黏著作用。但,該乙烯基-取代矽烷族群之共聚合(作 用)參數通常較為不利,混入聚合物鏈内時會導致單體分佈不良, 且因該項直接影響而導致交聯特性差(局部高交聯區對無交聯 區)。 相反地,上述Y-甲基丙烯醯基梦烷之族群通常具有非常優異 之共聚合(作用)性狀。此外,經如此改性之聚合物,其儲存安定 性亦達到合格標準。舉例言之,歐洲專利EP 327376 A2中曾述 及:使用該共單體製造聚乙烯酯分散體而製造分散染料,則具有 改善濕黏著(作用〉之功效。英國專利GB_B 1407827中曾述及: 使用Y_甲基丙烯醯基矽烷改性之聚合物製造建築物防護劑濕黏 著(作用)同樣獲得改良。 其實,所製聚合物之交聯速率經常不適當。雖然如此,為確 保足夠快速之固化(作用),經常需要改用三甲氧基_取代之衍生 物,蓋因惟其如此方可獲致合格之水解速率。再者,該甲氧基衍 生物必須以相声)高之百分比比例將其混入該共聚物内。其結果產 生大量帶有甲醇之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另一種方式是:如專利w〇 97/1294〇 A1中所述:必須另外添加以鈦烷氧化物為主要成分 或以錫為主要成分之催化劑及/或在固化步驟内必須利用較高之 溫度。 迄今業已使用矽烷許多年,在該矽烷中,經烷氧基或〇H基 取代之發原子係經由亞甲基橋直接與含有一個或多個乙烯不飽和 7 鍵之不飽和烴基相連,該亞甲基橋之氫基亦可能經烷基及/或芳烴 基取代,且C=c雙鍵係位於矽原子之α-位置(以下簡稱為CC-矽 燒> °與具有丙基橋(-C3H6-)之傳統γ-矽烧相較,該化合物之結 構特性是:僅一個亞甲基(-CH2-)將自由基方式可聚合之甲基丙 烯酿基與該矽烷-交聯烷氧基矽烷基分開。 德國專利DE 1014〇131 A1中所述:乙烯不飽和a-矽烷係 習知用以製造矽烷改性聚乙烯縮醛之共聚單體且可導致聚乙烯縮 搭黏著(作用)之改良。歐洲專利EP 13〇8468 A1中曾述及若干 共聚物’除乙烯酯及/或丙烯酸酯單元之外,該共聚物亦含有聚矽 氧燒、乙烯不飽和矽烷及環氧官能。在該種情況,矽烷部分係用 作改良該共聚物之黏著(作用)。 現在發現:乙烯不飽和<x-發烧適於製造水性、發烧_交聯、 交聯反應性較高、且儲存安定性媲美現有諸系統者之共聚物,令 人驚奇。如此可製造烷氧基矽烷-官能共聚物’由於其交聯特性獲 得改良’可使該共聚物內之發烷含量減低,因此以無害之乙氧基_ 取代之矽烷替代具有毒性之曱氧基-取代矽烷,不會造成交聯反應 作用之連帶、過分之損失,因而大幅改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之平 衡。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内容係可交聯、矽烷改性、呈其水性聚合物分散體 或水中可再分散聚合物粉末形式之共聚物,該共聚物係於水性介 1324162 質中、藉助於乙烯不飽和單體與後交聯乙烯不飽和矽烷共聚單體 實施自由基引發之共聚合(作用)及(必要時)隨後將所製聚合物 分散體加以烘乾而製得。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可交聯聚合物,與經由矽烷-官能基可 實施交聯(作用)之傳統聚合物相較,本發明所提供可交聯共聚物 之顯著優點是:反應性較傳統系統者佳,因而不損及儲存安定性。 【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可交聯、矽烷改性、呈其水性聚合物分散體或水 中可再分散聚合物粉末形式之共聚物,該共聚物係於水性介質 中、藉助於乙烯不飽和單體與後交聯乙烯不飽和矽烷共聚單體實 施自由基引發之共聚合(作用)及(必要時)隨後將所製聚合物分 散艎加以烘乾而製得,其特徵為: a) —種或多種單體(該等單體係選自一個族群,該族群包括: 具有1至15個碳原子非分支或分支烷基羧酸之乙烯酯、具有1 至15個碳原子醇之甲基丙烯酸酯及丙烯酸酯、乙烯芳烴、乙烯 醚、烯、二烯及齒乙烯)與 b) 0.1至50%重量比(以a)及b)之總重量為基礎)、一種或多 種乙烯不飽和(X-矽烷實施共聚合(作用)。 最好之乙烯酯是: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 2-乙基己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乙酸1-曱基乙烯酯、三甲基 乙酸乙烯酯及具有9至13個碳原子、ot-分支一羧酸之乙烯酯, 9 1324162 其實例是VeoValOR(貝殼公司之商標名稱)。其中尤 以乙酸乙烯酯更佳。 適當之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是:具有1至15個碳原子、 非分支或分支醇之酯,例如: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 稀酸乙醋、甲基丙稀酸乙酯、丙烤酸丙醋、甲基丙稀酸丙醋、丙 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丙烯酸 去甲萡基酯。其中以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 擊醋及丙稀酸2 -乙基己醋更佳。 烯及二烯之實例是:乙烯、具有一(^至。烷基之1-烷基乙 烯、丙烯及1,3 -丁二烯。合適者係乙烯及3_丁二烯。合適之 r 乙浠芳烴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異構型乙烯基甲苯及乙烯 基二甲苯,以及二乙稀基苯。特別合適者係苯乙稀。可一提之乙 烯基齒素化合物是:氣乙烯、偏二氣乙烯,以及四氟乙烯、二氟 乙稀、己基過氟乙烯、3,3,3-三氟丙稀、過氟丙基乙烯鍵、六氟 丙烯、氣三氟乙烯及氟乙烯。特別好者係氣乙烯。合適乙烯醚之 一個實例是曱基乙烯醚。 必要時亦可與0·〇5%至2〇%重量比(尤以1%至1〇%重量比更 佳,且以a)及b)之總重量為基礎)之輔助單體實施共聚合(作 用〉。輔助單體之實例是:乙烯不飽和一羧酸及二羧酸,尤以丙烯 睃、甲基丙烯酸、反丁烯二酸及順丁烯二酸更佳;乙烯不飽和羧 醢胺及腈,尤以丙烯醢胺及丙烯腈更佳;反丁烯酸及順丁烯二酸 10 1324162 之一醋及二醋’例如·二乙醋及二異丙醋,以及順丁稀二針、乙 稀不飽和項酸及其鹽類,尤以乙稀確酸及2-丙稀酿胺基_2-甲基 丙烯磺睃更佳。其他實例是預交聯共聚單體,例如:聚乙稀不飽 和共聚單艘’其實例是己二酸二乙婦酯、順丁稀二酸二稀丙基酯、 甲基丙稀酸稀丙基酯或三聚氰酸三稀丙基酯,或後交聯共聚單 體、丙稀酿胺基經基乙酸(AGA)、甲基丙稀酿胺基經基乙酸甲酯 (MAGME)、N-羥甲基丙烯醯胺(NMA)、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 (NMMA)、N-羧甲基稀丙基胺基甲酸酯、經甲基丙稀酿胺、ΝΓ-經甲基甲基丙烯醯胺及N-羥甲基烯丙基胺基甲酸酯之烷基醚(例 如:異丁氧基醚)或酯。亦合適者是:環氧化物-官能共聚單體, 例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基酯及丙烯酸縮水甘油基酯。 特別好之共聚單體a)是:一種或多種單體,該等單體係選自 一個族群’該族群包括:乙酸乙烯酯、具有9至η個碳原子、α-分支一叛酸之乙稀醋、氣乙稀、乙稀、丙稀酸甲醋、甲基丙稀酸 甲輯、丙稀酸乙醋、甲基丙稀酸乙醋、丙稀酸丙醋、甲基丙稀酸 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稀酸-2-乙基己 酯、苯乙烯及1,3-丁二烯。亦特別好之共聚單體a)是:乙酸乙 缔輯及乙稀之混合物、乙酸乙烯酯、乙稀及具有9至個碳原子、 α_分支一羧醭乙烯酯之混合物;丙烯酸正_丁酯及丙烯酸2-乙基 己醋及/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之混合物;苯乙稀及選自由丙烯酸甲 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_丁酯及丙烯酸2_乙基 11 1324162 己酯所組族群之一種或多種單體之混合物;乙酸乙烯酯及選自由 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 所組族群之一種或多種單體及(必要時)乙烯之混合物;1,3-丁二 烯及苯乙烯及/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之混合物;必要時,所述之混合 物亦可包含一種或多種上述之辅助單體。 單體應審慎選擇及/或共聚單體所佔部分之重量比亦應審慎 選擇’俾通常可形成一玻璃轉移溫度Tg^60eC (尤以-30°C至+40 °c更佳)。該聚合物之玻璃轉移溫度Tg可以習知之方式藉助於微 差掃描熱量測定法(DSC)測定之。該Tg亦可藉助於福斯方程式事 先加以概略計算求得。依照福斯,美國物理學會公報工,3,第123 頁(1956 年),其方程式為:1/Tg=Xi/Tgi+X2/Tg2+· . .Xn/Tgn, 其中Xn係單體11之質量分數(%重量比/100)及Tgn係單體η之同 70聚合物之玻璃轉移溫度(絕對溫度)。同元聚合物%諸值詳載 於"聚合物手冊",第二版,威利父子出版公司,紐約(1975)。 «-矽烷係指一類之發烷,其中由一烷氧基或0H基取代之梦 原子係經纟亞Ψ基橋直接連接於具有—個或多個乙稀不飽和礙 鍵之不飽和上’該亞甲基之諸氫基亦可岭基及/或芳煙基加 以替代,且—雙鍵係位於獅子之α位置。 合適之《-矽烷是化學通式(I)者, ⑴ϋ及#係相同或不同且 各自係氫或-具有!至18個碳原子、線性、分支或環狀、脂族或 12 1324162 * 芳烴烴基,η可代表〇、ι赤b 士。κ 琛2且Χ係一具有2至20個烴原子 之基且含有一個位於發原子置之乙烯不飽和基。 σ適之R及R基是·具有工至6個碳原子、未經取代之炫 基、苯基及氫。特別合適之Ri是甲基及乙基。R2以氫甲基或乙 基為佳。R3以氫為佳。X基可以呈線性、分支或環狀。除雙鍵之 外,亦可有其他官能基出現,該官能基對乙烯聚合(作用)通常具 有惰性,該官能基之實例是:鹵素、羧基、亞磺酸酯基、磺酸酯 籲基、氨基、二氮基、硝基、環氧基、醇、醚、酯、績醚及硫酯基 以及芳烴同素環及雜環基。合適之χ實例是:單一不飽和之&至 C10基;最合適之X基是丙烯醯基及甲基丙烯醢基。 合適者係(X-甲基丙烯醯基氧基甲基甲氧基二甲基發烷、α_ 甲基丙烯酿基氧基甲基二甲氧基甲基矽烷及α-甲基丙烯醯基氧 基甲基三甲氧基梦烷。特別合適者係α-甲基丙烯醯基氧基甲基乙 氧基二甲基矽烷、《-甲基丙烯醯基氧基曱基二乙氧基甲基梦烷及 • α-甲基丙烯醯基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矽烷。 <x-矽烷b)實施共聚合(作用)之量以0.1%至20%重量比為 佳(以a)及b)之總重量為基礎)。 該共聚物係嵌段(塊狀)、溶液、懸浮液或乳液聚合(作用) 之習知技術製得。在嵌段(塊狀> 或溶液聚合之情形,分散(作用) 係在聚合(作用)業已實施之後於水性介質中實施者。但,該聚合 (作用)最好係藉乳液聚合(作用)或相關技術(例如:懸浮液、分 13 1324162 散體或乳液聚合(作用)者)實施;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反應溫度為〇 °(:至100°C,但以5°c至80ec較佳,尤以30°c至70°c更佳。該 分散體介質之酸度值為2至9,尤以4至8更佳。在一特別好之 具體實施例中’酸度值為6 · 5至7 · 5。反應開始之前,酸度值之 調節可藉助於鹽酸或氫氧化納溶液達成。 該聚合(作用)可用分批式或連續式實施,部分或全部反應混 合物之組成分係包含在初始進料内及部分隨後定量加入,或用定 •量加入法而無初始進料。所有定量添加工作最好依照各成分之消 耗速率為之。在一合適具體實施例中所採用之程序是:聚合(作用) 開始前,將部分共聚單體a〉包含在初始進料内,引發(作用)之後 將其餘部分定量加入,引發(作用)之後,將οι-矽烷b〉完全定量 加入。 聚合(作用)之引發工作係藉助於常用之水溶性引發劑或還 原氧化引發(作用)組合劑完成。引發劑之實例是:過氧二硫酸之 鈉、鉀及銨鹽、過氧化氫、過氧化第三級-丁基、氫化過氧第三級 -丁基、過氧基二麟酸鉀、過氧基三甲基乙酸第三級·丁酯、氫化 過氧異丙苯、一氫化過氧異丙基苯及偶氮基雙異丁腈。上述引發 劑之使用量最好為0.01%至4.0%重量比(以單體之總重量為基 礎)。所用還原氧化引發劑組合劑係上述引發劑之還原劑。適當之 還原劑係:一價陽離子之亞硫酸鹽及亞硫酸氫鹽(例如:亞硫酸 鈉),羥硫酸之衍生物,如:鋅或鹼金屬羥甲亞磺酸鹽,例如:羥 14 1324162 甲亞磺酸納,及抗壞血酸。還原劑之使用量最好為所用單體量之 0.1S%至3%重量比。此外,可加入少量之金屬化合物(該金屬化 合物可溶解於聚合(作用)介質中且在聚合(作用)情況下其金屬 成分具有還原氧化活性,其實例是:以鐵或釩為主要成分之化合 物。由上述諸成分所組成之特佳引發劑系統為氫化過氧第三級_ 丁 基/羥甲亞磺酸納/ (乙二胺四乙酸)鐵2+/3+系統。 作為分散劑可採用常用之所有保護膠體及/或乳化劑。適當 鲁保護膠體之實例包含:部分水解之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啶酮、 聚乙烯縮醛、澱粉、纖維素及其羧基曱基、甲基、羥基乙基及羥 基丙基衍生物。適當之乳化劑包含:陰離子、陽離子及非離子乳 化劑,其實例是: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如:鏈長度為8至18個礙 原子之硫睃烷基酯、疏水基上具有8至18個碳原子及高達6〇個 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單元之硫酸醚烷基酯或烷芳基酯,具有8至 18個碳原子之績酸烷基酯或烷芳基酯,磺基琥珀酸與一元醇或烷 修基酚之酯及一酯,或非離子界面活性劑,如:具有高達6〇個環氧 乙烷及/或環氧丙烷單元之烷基聚二醇醚或烷芳基聚二醇醚。 在該聚合(作用)中’該保護膠體及/或乳化劑之總添加量為 1%至20%重量比(以單體a)及b)之總重量為基礎)。 反應之後’所得分散體之酸度值為4至9,尤以7至8更佳。 但隨後可藉助於鹽酸或氫氧化鈉水溶液將酸度值加以調節。在反 應開始之前或反應結束之後,亦可將常用之有機或無機緩衝劑(例 15 1324162 如:以碳酸氫鹽或雄酸氫鹽為主要成分之緩衝劑)加入以調整酸度 值。聚合(作用)之後或將嵌段或溶液聚合物納入水中之後,分散 體之固體含量以25%至75%重量比為佳,但以30%至60%重量比 較佳,尤以45%至55%重量比更佳。分散之聚合物粒子,其粒徑 係由若干因素決定之,其中包含:所用分散劑之本質及數量、剪 切之方式及時間長短及所加之疏水性助劑。該聚合物粒子之直徑 通常為10至5000奈米,尤以50至1000奈米更佳。非常合適 ® 之粒徑為100至250奈米。 為製造水中可再分散之聚合物粉末(必要時在添加保護勝趙 作為喷灑助劑之後),藉助於流化床烘乾、凍乾或喷乾,將該水性 分散體烘乾。該分散體最好加以喷乾。在此情況,喷乾(作用)係 在常用之喷乾裝置内實施,其中霧化(作用)之實施可藉助於單流 趙、二流艘或多流艘喷嘴或利用一轉動盤。視烘乾裝置、樹脂玻 璃轉移溫度Tg及預期之烘乾程度而定,所選出口溫度通常為45 ® °0至120°c,尤以60°c至90°c更佳。 在實施烘乾(作用)以形成水中可再分散聚合物粉末期間,通 常使用總量為3%至30%重量比之喷灑助劑(以分散體之聚合物組 成分為基礎)。換言之,在烘乾作業之前,保護膠體之總量應至少 為3%至30%重量比(以聚合物部分為基礎);最好使用5%至20% 重量比。 適當之喷灑助劑是:部分水解之聚乙烯醇、水溶性多醣,例 16 1324162 如:澱粉(直鏈澱粉及支鏈澱粉)、織維素及其羧基甲基、甲基、 羥基乙基及羥基丙基衍生物’蛋白質’例如··酪蛋白或酪蛋白鹽、 大豆蛋白質、明勝;木質素續酸酯;合成聚合物,例如:聚(甲基)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與羧基-官能共聚單體單元之共聚物;聚 (甲基)丙烯醯胺;聚乙烯磺酸及其水溶性共聚物;三聚氰胺-甲醛 磺酸酯,萘-甲醛磺酸酯,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及乙烯醚-順丁烯二酸共聚物。 • 在許多情況業經證實:於喷灑期間加入高達1.5%重量比之 防泡劑(主要以聚合物為基礎)有利。為藉改良結塊安定性以增加 耐儲性(尤其在玻璃轉移溫度低之粉末案例中),所製粉末可添加 抗結塊劑,尤以高達30%重量比更佳(以聚合物組成分之總重量為 基礎)。抗結塊劑之實例是··碳酸約及/或鎂、滑石、石膏、梦石、 高嶺土及粒徑最好為10奈米至10微米之發酸鹽。 如此製得之共聚物在水性分散體或再分散體内之儲存安定 ®性優良,特別顯著的是:經塗裝之後,固化溫度低,同時固化速 率尚。固化(作用)之實施係經由以發-氧-發鍵所形成之三維網 絡。 呈水性聚合物分散體或水中可再分散粉末形式之可交聯、梦 烷改性共聚物於適於下述諸系統之用途可用作,舉例言之:營建 化學品[單獨或連同水固黏合劑(例如:卜特蘭、高銘、火山灰、 高鎂及磷酸鹽水泥)、石膏及水玻璃]以製造營建黏合劑,尤其究 17 1324162 於第二容器内(進料lb)製造5%濃度羥甲亞磺酸納水溶液。 於第三容器内(進料2)製造由 169.3毫升水 5.10公克丙烯酸 29·0公克曱基丙稀酿基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發燒 13.6公克十二烷基硫酸納 197公克丙烯酸正-丁酯 103公克苯乙烯 所組成之單體乳液。 以105微升/分鐘之速率開始定量加入進料及,在4〇 C溫度下該初始進料實施聚合(作用)2〇分鐘。之後以4毫升/分 鐘之速率開始定量加入進料2,並連續定量加入該單體乳液,歷 時I65分鐘。最後,聚合(仙)酬實施i小時^之後將該批成 品冷卻至室溫。該聚合物分散體之固體含量為53.5%及酸事值為 7 ·6。τ3為+2°C。藉助於光散射(作用)測得平均粒徑為14〇奈米 且聚分散度接近1。 實施例2 :聚合物分散體2 (PD2) 如同實施例1,但聚合(作用)在2〇ϊ溫度下實施總共6·5 小時。進料2之組成物如下: 169.3公克 5.1公克 進料2 :水 丙烯酸 19 丄 粒徑為130奈米且聚分散度為;L· 實施例3 :聚合物分散體3 (PD3) 如同實施例1,但進料2之組成物如下. 進料2 : 水 169.3公克 丙稀酸 5.1公克 «-甲基丙烯醯基氧基 7.0公克 曱基三乙氧基矽燒 十二烷基硫酸納 13.6公克 丙婦酸正·丁酯 196.5公克 苯乙稀 103.0公克 所得聚合物分散體之固想含量為5Q%及酸度值為7·5。平均 粒徑為150奈米且聚分散度為1〇8。《^為^^。
α-甲基丙烯醯基氧基 7.0公克 甲基三乙氧基發烷 十二烷基硫酸鈉 13.6公克 丙烯酸正-丁酯 196.5公克 苯乙烯 103.0公克 實施例4 :聚合物分散體4 (PD4) 169.3公克 如同實施例1,但進料2之組成物如下: 進料2 :水 1324162
丙烯酸 5.1公克 α-甲基丙烯醢基氧基 甲基三乙氧基矽烷 6.0公克 十二烷基硫酸納 13.6公克 丙稀酸正-丁酯 196.5公克 苯乙烯 103.0公克 所得聚合物分散體之固體含量為s〇%及暖度值為Μ。平均 粒徑為ISO奈米且聚分散度為108。^為〇<t 實施例5 :聚合物分散體5 (PD5) 如同實施例1,但進料2之組成物如下: 進料2 : 水 〇 169.3公克 丙烯酸 5.1公克 甲基丙烯醯基氧基 甲基二甲基一甲氧基矽燒 60.7公克 十二烷基硫酸鈉 1 13.6公克 丙烯酸正-丁酯 196.5公克 苯乙烯 103.0公克 103.0公克 所得聚合物分散體之固想含量為咏及酸度值為Μ。平均 粒控為147奈米且聚分散度為1.13、為说。 實施例6 ··聚合物分散體6 (PD6) 如同實施例1,但進料2之組成物如下: 21 1324162 • 所得聚合物分散體之固體含量為53.6%及酸度值為7.3。平 均粒徑為150奈米且聚分散度為1.12。Tg為+ 5°C。 實施例7 :聚合物分散體7 (PD7) 如同實施例1,但進料2之組成物如下: 水 169.3公克 丙烯酸 5.1公克 (X-曱基丙烯醯基氧基 3 · 0公克 曱基三乙氧基矽烷 十二烷基硫酸納 13.6公克 丙烯酸正-丁酯 196.5公克 苯乙烯 103.0公克
水 169.3公克 丙烯酸 5 · 1公克 ot-甲基丙稀酿基氧基 29.0公克 甲基二甲基一甲氧基矽烷 十二烷基硫酸鈉 13.6公克 丙烯酸正-丁酯 196.5公克 苯乙烯 103.0公克 所得聚合物分散體之固體含量為50%及酸度值為7 · 6。平均 粒徑為147奈米且聚分散度為1.08。 實施例8 :聚合物分散體8 (PD8) 22 如同實施m,但鱗2之組成物如下· 進料2 : 水 ’ 丙稀酸 α-甲基丙烯醢基氧基 甲基三乙氧基矽烷
十二燒基硫酸納 丙稀酸正-丁醋 苯乙烯 所得聚合物分散髏之固體含量為Sl 均粒徑為I56奈米且聚分散度為112。 實施例9 :聚合物分散體9 (pD9)
169.3公克 5.1公克 29.0公克 13.6公克 196.5公克 103.0公克 4%及酸度值為7.8。平 如同實施例1,但進料2之組成物如下: 進料2 : 水 169.3公克 丙烯酸 5.1公克 α_甲基丙稀酿基氧基甲基 二甲基一乙氧基矽烷 29.0公克 十一燒基硫酸納 13.6公克 丙稀酸正-丁酯 196.5公克 苯乙烯 103.0公克 所得聚合物分散體之固體含量為S1 · n及酸度值為7 · 8。平 均粒徑為156奈米且聚分散度為112。 23 1324162 實施例10 :聚合物分散體10 (PD10) 如同實施例1,但該聚合物乳液係藉助於一 2〇%濃度重量比 之聚乙烯醇水溶液(水解度為88%莫耳比,賀普勒黏度為4毫帕斯 卡•秒)加以安定化。初始進料及進料2之組成物如下·· 初始進料:7.3公克丙烯酸正-丁酯 3.8公克苯乙烯 66毫升水 1.7公克丙烯酸 10.6毫升聚乙烯醇(20%濃度) 0.10公克乙烯磺暖納 硫酸鐵(Π)及二胺四乙酸二鈉鹽各20毫克 水 134公克 丙烯酸 5.0公克 β -甲基丙稀酿基氧基 29.0公克 甲基三乙氧基矽烷 聚乙烯醇(20%濃度) 354.4公克 丙烯酸正-丁酯 65.5公克 苯乙烯 34.3公克 進料2 : 所得聚合物分散體之固體含量為20%及酸度值為7 · 5 °平均 粒徑為116奈米且聚分散度為1.12。 比較例1 :比較分散體1 (VD1) 24 丄 如同實施例1,但進料2之組成物如下 較分散體VD1)係作比較用。 進料2 : 水 。所製得之分散體(比 169.3公克 5.1公克 丙烯酸 十二烷基硫酸納 13.6公克 丙烯酸正·丁酯 196.5公克 苯乙烯 103.0公克 49%及 。平均粒 徑為I43奈米且聚分散度為1.08。 比較例2 :比較分散體2 (VD2) 如同實施例1 ’但進料2之組成物如下 。所製得之分散體(比 較分散體VD1)係作比較用。 進料2 : 水 169.3公克 丙烯睃 5.1公克 Y-甲基丙烯醢基氧基 29.0公克 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十二烷基硫酸鈉 13.6公克 丙烯酸正-丁酯 196.5公克 苯乙烯 103.0公克 所得聚合物分散體之固體含量為s〇 . _ 5。平 均粒徑為146奈米且聚分散度為ι·〇8。 25 1324162 穩定性測試 為評估該分散體之儲存穩定性曾實施一系列之測試。 首先,藉助於裝填空隙(頂部空間)氣相色譜儀/質譜儀以測 定分散體上方氣相内S提昇水解(作用)所釋出之醇:以可歸屬各 醇之諸峰值之緩慢增加量為基礎,魏相色譜質譜儀間接表明該 分子之Si(OR)部分逐漸水解(作用)。但此種現象對該分散體之 穩定性,或其成膜及交聯特性並無影響。 每間隔一定時段對該分散體之黏度加以測定以量度分散體 内該聚合物提早交聯之程度。歷經四個月之量測時段,黏度僅顯 示些微變化。 交聯測試 為測定不同矽烷改性分散體之交聯歷程之特性,利用一 1〇〇 微米刮刀在許多試樣上塗裝一系列分散體,並在5〇。〇溫度下儲存 不同的時段。藉測定在室溫下,於20小時可溶解於丙酮内之比例 以量測於預定時間之後凝膠含量之變化。所有分散體之製成時間 均相等,其聚合物内矽烷所佔比例均相同。 下表所示係諸測試結果之概述。自然,最快速之增加係發生 在三烷氧基取代之調製劑PD1及VD2之情形。將PD1 (<χ-三乙氧 基)與VD2 (γ-三甲氧基)作一比較可清晰地看出分散體PD1業已 增加之交聯速率。 26 1324162 聚合物分散體 %凝膠增加量所經歷之分鐘數 2 5 10 15 30 60 80 100 120 聚合物分散體1 11 13 16 23 27 30 33 36 40 聚合物分散體6 2 4 5 5 5 6 6 7 7 聚合物分散體8 2 7 12 13 13 13 17 21 25 聚合物分散體9 1 3 5 5 6 6 6 5 7 比較分散體1 0 0 0 0 0 0 0 0 0 比較分散體2 1 2 6 8 9 14 27 32 37 【圖式簡單說明】 本申請案無圖式。 27

Claims (1)

1324162 號專利中請案98.u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兇年11月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可交聯、矽烷改性、呈其水性聚合物分散體或水中可 再分散聚合物粉末形式之共聚物,該共聚物係於水性介質中、藉 助於乙烯不飽和單體與後交聯乙烯不飽和矽烷共聚單體實施自由 基引發之共聚合(作用)及(必要時)隨後將所製聚合物分散體加 以烘乾而製得,其特徵為 a) 一種或多種單體(該單體係選自一個族群,該族群包括:具 有1至15個碳原子非分支或分支院基叛酸之乙稀酯、具有1至 15個碳原子醇之甲基丙烯酸酯及丙稀酸酯、乙埽芳煙、乙稀醚、 烯、二烯及鹵乙烯)與 b) 0.1至50%重量比(以a)及的之總重量為基礎)、一種或多 種具有化學通式(I)之乙烯不飽和α—矽烷實施共聚合(作用), (WOWR^ji-CR^-X ⑴ 其中,R、R及R3係相同或不同且各自係氫或一具有i至18 個碳原子線性、为支或環狀、脂族或芳烴烴基,n可代表〇、 1或2且X係一具有2至2〇個烴原子之基且含有一個位於矽 原子α位置之乙稀不餘和基。 2.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㈣、魏雜、呈其水性聚合物分散 體或水中可再/7散聚合物粉末形式之共聚物,其特徵為經共聚合 之共聚用單體a)係選自-個族群之—種或錄單體,該族群包括乙酸 乙烯醋、具有9至U個碳原子、α_分支㈣之乙刺、氣乙稀、 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 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曱基丙烯 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苯乙烯及1,3-丁二烯。 3.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交聯、矽烷改性、呈其水性聚合物分散 體或水中可再分散聚合物粉末形式之共聚物,其特徵為具有1至 ό個碳原子、未經取代之烷基、苯基及氫係代表Rl基及R2基, R3係氫,且X基代表丙烯醯基及曱基丙烯醯基。 4·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交聯、矽烷改性、呈其水性聚合物分散 體或水中可再分散聚合物粉末形式之共聚物,其特徵為經共聚合 之α -梦烧係選自一個族群之一種或多種α硬院,該族群包括: α-曱基丙稀醯基氧基曱基甲氧基二甲基魏、α甲基丙稀酿基氧 基甲基二甲氧基甲基魏、α_甲基丙烯酿基氧基甲基三甲氧基石夕 院、α-甲基丙稀醯基氧基f基乙氧基二甲基魏、α_甲基丙稀酿基 氧基甲基二乙氧基甲基發烷及^甲基丙缔醯基氧基甲基三乙氧 基梦炫。 5. -種製造如請求項i、2、3或4所述之共聚物之方法,其特 徵為該聚合(作用)係嵌段(塊狀)、紐、懸浮液、乳液或微乳 液聚合(作用)。 6. 如4求項5所狀綠,其舰域聚合齡散體係藉助於 喷乾法烘乾。 種如》月求項1、2、3或4所述之共聚物的用途,係作為 1324162 營建化學品。 8. 一種如請求項1、2、3或4所述之共聚物的用途,係作為塗料 及接合劑之黏合劑。 9. 一種如請求項1、2、3或4所述之共聚物的用途,係作為紡織 品、纖維、木材及紙張之塗料及黏合劑。
TW94147647A 2005-01-05 2005-12-30 Crosslinkable, silane-modified copolymers TWI32416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5000823A DE102005000823A1 (de) 2005-01-05 2005-01-05 Vernetzbare, silanmodifizierte Mischpolymerisa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30391A TW200630391A (en) 2006-09-01
TWI324162B true TWI324162B (en) 2010-05-01

Family

ID=36086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4147647A TWI324162B (en) 2005-01-05 2005-12-30 Crosslinkable, silane-modified copolymers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45676A1 (zh)
EP (1) EP1833865B1 (zh)
JP (1) JP2008527093A (zh)
CN (1) CN101098901B (zh)
AT (1) ATE461228T1 (zh)
DE (2) DE102005000823A1 (zh)
ES (1) ES2343019T3 (zh)
TW (1) TWI324162B (zh)
WO (1) WO20060724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02163A1 (de) * 2008-06-02 2009-12-03 Wacker Chemie Ag Bindemittel auf der Basis von alpha-silangruppenhaltigen Polymeren
CN101735752B (zh) * 2008-11-18 2011-08-10 曾军 建筑用胶粉
JP5582333B2 (ja) * 2009-02-04 2014-09-03 セメダイン株式会社 硬化性組成物
DE102009016195A1 (de) 2009-04-03 2010-10-07 Basf Coatings Ag Feuchtigkeitshärtende Beschichtungsmittel auf der Basis aprotischer Lösemittel enthaltend Bindemittel mit Alkoxysilangruppen und deren Verwendung
CN102051147B (zh) * 2009-10-30 2013-03-06 上海西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单组分环保型有机硅-丙烯酸酯电子胶及其应用
US8906997B2 (en) 2010-08-03 2014-12-09 Basf Se Multivinyl siloxane oligomer-based polymer dispersions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20170298230A1 (en) * 2016-04-13 2017-10-19 Tesa Se Pigmentable Primer
JP7091128B2 (ja) * 2018-04-27 2022-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202021103754U1 (de) 2021-07-13 2022-10-20 REHAU Industries SE & Co. KG Wand- und/oder Deckenverkleidung
DE202021103746U1 (de) 2021-07-13 2022-10-21 REHAU Industries SE & Co. KG Wand- und/oder Deckenverkleidung
DE202021103749U1 (de) 2021-07-13 2022-10-20 REHAU Industries SE & Co. KG Wand- und/oder Deckenverkleidung
WO2024100162A1 (en) * 2022-11-09 2024-05-16 Wacker Chemie Ag Process for forming an aqueous dispersion of copolymers, an adhesive composition including such copolymers, a film or an art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a method of coating a substr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561115A (zh) *
US2983719A (en) * 1956-02-20 1961-05-09 Bjorksten Res Lab Inc Heat resistant elastomer
US3706697A (en) * 1970-09-03 1972-12-19 Goodrich Co B F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acryloxy-alkylsilanes with alkylacrylic esters and other vinyl monomers
US4526930A (en) * 1983-09-23 1985-07-02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Production of water-curable, silane modified thermoplastic polymers
JPS63179881A (ja) * 1987-01-19 1988-07-23 Shin Etsu Chem Co Ltd 有機けい素化合物
JPS6424883A (en) * 1987-07-21 1989-01-26 Unitika Ltd Photochromic composition
JPH0729557A (ja) * 1993-07-12 1995-01-3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非水電池
US5827922A (en) * 1995-05-26 1998-10-27 Osi Specialties, Inc. Aqueous silylated polymer curable compositions with tin catalysts
DE19526759A1 (de) * 1995-07-21 1997-01-23 Wacker Chemie Gmbh Redispergierbare, vernetzbare Dispersionspulver
DE10022992A1 (de) * 2000-05-11 2001-12-06 Wacker Polymer Systems Gmbh Funktionalisierte Copolymerisate für die Herstellung von Beschichtungsmitteln
DE10140131B4 (de) 2001-08-16 2007-05-24 Wacker Polymer Systems Gmbh & Co. Kg Silan-modifizierte Polyvinylacetale
US6863985B2 (en) 2001-10-31 2005-03-08 Wacker Polymer Systems Gmbh & Co. Kg Hydrophobicized copolymers
DE10323203A1 (de) * 2003-05-22 2004-12-23 Wacker Polymer Systems Gmbh & Co. Kg Verwendung von silanfunktionellen Polyvinylalkoholen in Grundierungsmitteln für Trennpapiere und -foli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461228T1 (de) 2010-04-15
EP1833865B1 (de) 2010-03-17
JP2008527093A (ja) 2008-07-24
CN101098901A (zh) 2008-01-02
WO2006072411A1 (de) 2006-07-13
DE102005000823A1 (de) 2006-07-13
TW200630391A (en) 2006-09-01
US20080145676A1 (en) 2008-06-19
EP1833865A1 (de) 2007-09-19
ES2343019T3 (es) 2010-07-21
DE502005009255D1 (de) 2010-04-29
CN101098901B (zh)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4162B (en) Crosslinkable, silane-modified copolymers
TWI357924B (en) Geminitensid enthaltende dispersionspulverzusammen
US8497315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dispersions and use thereof
EP0741759B1 (de) Redispergierbare, siliciummodifizierte dispersionspulverzusammensetzung,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JP3270450B2 (ja) 保護コロイド−安定化されたポリマーの製法
KR100999478B1 (ko) 실란 개질된 분산 분말
CN102234402B (zh) 由低羧化苯乙烯-丁二烯基胶乳制备的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
JP4567316B2 (ja) 保護コロイド安定化された重合体、その製法及びその使用
JP2009526885A (ja) カチオン性に安定化されかつ水中に再分散可能なポリマー粉末組成物の製造法
TWI287020B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two-phase polymers in the form of their aqueous dispersions and water-redispersible powders
JP3590017B2 (ja) ポリビニルアセタール−グラフトポリマー、その製法及びその使用
JP3094128B2 (ja) 再分散性架橋性分散粉末
JP3361321B2 (ja) 保護コロイドにより安定化させたビニル芳香族−1,3−ジエン−コ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JP4115176B2 (ja) 少なくとも2種のモノマーをベースとする、保護コロイドで安定化された、乳化剤不含の水性分散液の製造方法、該分散液及びその使用
JP3121818B2 (ja) 水性アクリルポリマー分散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580591B2 (en) Use of hybrid copolymers as protective colloids for polymers
JP2007533785A (ja) 変性された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を含有するポリマー組成物
EP2935357B1 (de) Verwendung von polyvinylalkohol stabilisierten polymerisaten in mineralischen baustoffmassen
JPH0656937A (ja) 無水マレイン酸−アルキルビニルエーテル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