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17039B -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17039B
TWI317039B TW094108229A TW94108229A TWI317039B TW I317039 B TWI317039 B TW I317039B TW 094108229 A TW094108229 A TW 094108229A TW 94108229 A TW94108229 A TW 94108229A TW I317039 B TWI317039 B TW I3170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lens
light
display panel
backlight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8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35520A (en
Inventor
Kuniaki Okada
Hiroshi Nakanishi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Kk filed Critical Sharp Kk
Publication of TW200535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5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17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170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12Arr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 G02B3/0031Replication or moulding, e.g. hot embossing, UV-casting, injection mould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5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arranged along a single direction only, e.g. lenticular she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6Lenses, e.g. microlenses or Fresnel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02F1/133555Trans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131703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非自發光型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特別係關於一種具用以提升光使用效率的微透鏡陣列之顯 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近年,用於監視器、投影機、攜帶資訊終端、行動電話 等之顯示裝置’係廣泛使用作為非自發光型顯示裝置之液 晶顯示裝置。代表液晶顯示裝置之非自發光型顯示裝置, 一般而S係藉由驅動信號改變顯示面板的透過率(或反射 率)’將從光源照射至顯示面板的光強度調變而顯示圖像或 文字。該種顯示裝置有直視型顯示裝置,其直接觀察顯示 於顯示面板的圖像等,或投影型顯示裝置(投影機),其藉由 投影透鏡將顯示於顯示面板的圖像等放大投影至螢幕上。 另外’液晶顯示裝置以外之非自發光型顯示裝置,已知有 電色顯示裝置、電泳動型顯示裝置、色劑顯示裝置、PLZT 顯示裝置等。 液晶顯示裝置藉由將對應有圖像信號的驅動電壓分別施 加至規則排列成矩陣狀的各像素,改變各像素之液晶層的 先:特性’並顯示圖像或文字等。將獨立的驅動電壓施加 至各像素之方式有單純矩陣方式與主動轉方式。 在主動矩陣方式夕、s _ m 將_塵”=,面板必須設置開關元件與用以
(金屬=之配線。開I件係使用MIM 、屬)疋件#的非線形二端子元件或丁FT (薄 I00i35.doc 1317039 透過型液晶顯示裝置中’由於在各個像素具有以反射模式 顯示之區域(反射區域)及以透過模式顯示之區域(透過區 域)’故藉由縮減像素間距’可使對顯示區域全面積之透過 區域的面積比率(透過區域的開口率)顯著低下。如此,半透 過型液晶顯示裝置有不受周圍亮度限制,可實現對比高的 顯示之優點’但縮小透過區域的開口率時,會有亮度低下 的問題。 因此,半透過型液晶顯示裝置中,用以改善光使用效率 的一個方法,係揭示在日本國公開專 η-麵7職(公心23日),^^ 晶顯示面板言更置用以將光集光於各個像素之微透鏡,以提 升液晶顯示面板的實效開口率。 此外,在日本國公開專利公報之特開平9_49925號公報 (公開日:1997年2月18日)係揭示一種技術:其在液晶顯示 器,用以放大視野角,而不會使正面亮度低下。圖u(b)係 顯示揭示於日本特開平9_49925號公報之液晶顯示器構成 的剖面圖。如該圖所示,日本特開平9_49925號公報之液晶 顯示器係在TN液晶胞42的觀察者側依序配置視野放大片 41、偏光板43,並在TN液晶胞42的後面依序配設偏光板 43、背光源44。 圖13⑷係顯示日本特開平9-49925號公報之液晶顯示器 所具備的視野放大片41剖面形狀的剖面圖。如該圖所示, 視野放大片41係介以平面部a而排列由上面平坦部b與斜面 曲線部c所構成的複數凸狀部d。 100i35.doc 1317039 曰本特開平9-49925號公報的構成中,通過平面部&及上 面平坦部b之光線係透過正面,但由於通過斜面曲線部〇之 光線會曲折出射,故可得到視野放大效果 片1中,由於在基材上交互形成凸狀部d與平面部狂, 在平面邛a中光線會透過正面不曲折’在凸狀部d中光線會 曲折出射、,故可得到視野放大效果。如此,可放大畫面上 下方向的視里予,並防止從斜向看畫面時的色調反轉,而不 會使液晶顯示器之畫面正面的圖像暗薄。 影型裝置之液晶面板,為增加去除數,使面板 β變小為對角一对左右,開口率也變小為5〇%左右。但 疋’佔有部分像素的配線部面積不受像 定,故投影型裝置之液晶面板中,必須提高光使用 從以前就導入以下技術:設置微透鏡而提升效率。例如, 在曰本國公開專利公報之特開20〇3-294912號公報(公 日.=03年1G月15日)係揭示—種投影型液晶顯示裝置,其 藉由設置二層微透鏡陣列,達成光使用效率的提升。” 但是’上述日本特開平u_1〇9417號公報的技術中,液晶 顯不裝置的顯示會變暗,而有辨識性低下的問題…之, =:=,17號公報的技術中,係使用透鏡形狀為 球面狀的微透鏡。此時,從背光人射 且相對於W面板的顯示面㈣ 透鏡 入射微透鏡頂點附近(傾斜角為〇产)2向出射之光只形成 面亮度低下。因此,夜故液晶 性低下+。此外,藉由使:更示會變暗,使辨識 更用更同扎向性的背光源,可提高正 100135.doc 1317039 面亮度’但此舉會使視野角變窄。 再者’揭示於上述之日本特開平9_49925號公報之技術 中,因視野放大片41内的殘存複折射會有引起圖像對比低 下的問題。換言之,揭示於日本特開平9·49925號公報之視 野放大片41係在凸狀部d與凸狀部d間具備平面部a。此時, 由於通過平面部a之光線與通過凸狀部d之上面平面部 光線的光路長;f同,故因視野放α>}41㈣殘存複折射會 引起圖像對比低下。
此外,視野放大片41係裝設κΤΝ液晶胞42的觀察者侧, 但因ΤΝ液晶胞42.42間的間距與視野放大片41之凸狀部_ 間距之偏位,會有產生顯著波紋的問題。 為減輕波紋,有以下方法等:使視野放大片41的凸狀部d 的間距比TN液晶胞42的一像素小,或為液晶胞的2〜3像素 左右的大小。此外,凸狀部㈣間距比職晶胞Ο的一像 素:時’可採取以下對策:需使-像素大小為凸狀部d的間 距1數倍,或為整數倍時,為五倍以上等。 然而,即使施以該等對策,波紋對策仍然不完 =:步在視野放大片41#tn液晶胞42間設㈣ 對束之情況。此時’會有增加顯示面板厚度之問題。 再者,上述日本特開2〇〇3姻912號公報之技術中 用第-層微透鏡陣列製作第二層微透鏡陣 鏡的形狀均句性係取決於第 -層裱透 此,難…目楚a 乐層试透鏡的形狀均勾性。如 貫見第—層微透鏡的形狀均勻性。 【發明内容】 OOl35.doc 1317039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之問題點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 -種正面亮度高,且視野角廣之非自發光型顯示裝置及其 製造方法。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其特徵係具備·· 背光源,其提供用以顯示之光;像素形成面板,其包含配 置成矩陣狀的複數像素、遮蔽從上述背光源出射的光之遮 光部及透過從上述背光源出射的光透過的開口部;及微透 鏡陣列,其包含將從上述背光源出射的光聚集於上述開口 部之複數微透鏡;且上述微透鏡係相對於該顯示面板的顯 示面平行的一方向的寬度與和其同方向的像素間距相等, 且使入射於透鏡頂點^來自±述背光源Μ大致以其原 有強度及方向透過。 根據上述構成,上述微透鏡使入射於透鏡頂點部之來自 上述背光源之光大致以其原有強度及方向透過。因此,入 射於透鏡頂點部之光線會透過正面而不會曲折,並從顯示 面,出射。因此’朝正面進行的光線變多,可高度保持正 面亮度。此外’由於入射於上述微透鏡之透鏡頂點部以外 區域之光線會折射’且相對於顯示面板而朝斜向進行,故 可擴大視野角。 再者,根據上述構成,微透鏡的相對於顯示面板的顯示 面平行的一方向的透鏡寬度,其係形成與和其同方向的像 素間距相同。因此,從背光源入射於微透鏡陣列之光全部 沿者上述一方向由微透鏡所集光。因此,可提高光使用效 率 0 i00l35.doc 1317039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其特 徵係該顯示面板具備:背光源,其提供用以顯示的光:像 素形成面板,纟包含像素、遮蔽從上述背光源出射的光之 遮光部及透過從上述背光源出射的光透過的開口部;及微 透鏡陣列,其包含將從上述背光源出射的光聚集於上述開 口部之複數微透鏡;其製造方法包含:在上述像素形成面 板的一方之面形成光硬化性樹脂層之工序;曝光工序,其 藉由透過上述開口部之光使上述光硬化性樹脂層部分硬 化;及顯像工序’其在上述曝光卫序後,#由去除上述光 硬化性材料層的未硬化部分而形成微透鏡。 根據上述方法’因使用透過上述開口部之光使光硬化性 樹脂硬化,故可進行微透鏡的圖案化。因Λ,由於對上述 開口部可自㈣準地形錢透鏡,故微透鏡與像素或與圖 像元件之位置不會偏移,且像素間間距與微透鏡間間距的 不準確會消失。因&,在像素與微透鏡間不會產生波紋。 再者,由於可充分發揮微透鏡的集光功能而沒有波紋,故 可製造可高亮度顯示的顯示面板。 【實施方式】 Μ圓說明本發明一實施形 心罔Μ尔偶式顯示本實施形^ 之液晶顯示面板(顯示面板)U及具備其而構成之液晶顯汚 農置20的主要部分構成的剖面圖。另夕卜,液晶顯示裝置2 係半透過型液晶衫裝置,其在陰暗的”下使用透㈣ 晶顯示面板Η之背光源的光而進行顯示,在明亮的照明飞 藉由將從周圍人射於液晶顯示面板u的顯示面之光反射而 i00l35.doc -12- 1317039 進行顯示。因此,液晶顯示裝置20係非自發光型液晶顯示 裝置。 如圖1所示,液晶顯示裝置20係具備:液晶顯示面板丨j、 及高指向性的背光源15。 液晶顯示面板11係由以下構件所構成:彩色液晶面板(像 素形成面板)1 〇,其係由設有TFT或像素電極之TFT基板2、 液晶層4、及介以液晶層4而與TFT基板2相對之具有彩色濾 光片R、G、B之相對基板3所構成;及微鏡片陣列丨,,其係 > 相對於TFT基板2而設於與液晶層4相反侧(背光源丨5側)。微 鏡片陣列1’係由複數微鏡片1所構成。此外,在液晶顯示面 板11的微鏡片陣列Γ側係設有背光源j 5。 背光源15係具有以下構件:光源12 ;導光板13,其邊接 收從光源12出射的光而傳送其中’邊朝液晶顯示面板丨i出 射;及反射板14,其將從導光板13背面出射的光或從液晶 顯示裝置20外部入射且透過液晶顯示面板丨丨或導光板13之 光朝導光板13反射。 另外,圖1中只揭示主要零件’省略例如設於液晶顯示面 板11前後之偏光板等。 最適用於液晶顯示裝置20之背光源15,可列舉揭示如下 之背光源:例如日本國公開專利公報之特開2003-35824號 公報(公開曰:2003年2月7日)、曰本國公開專利公報之特表 平8-511129號公報(公開日:1996年11月19日)、「ID W' 〇2 『Viewing Angle Control using Optical Microstructures 〇n
Light-Guide Platefor Illumination System of Mobile 100135.doc •13· 1317039
Transmissive LCD Module』,K. KALANTAR,ρ549-552」、「Μ Shinohara et al.,『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n Annual Meeting Conference Program』,Vol.10, p.l89,1998」等。 其次,邊參照圖2(a)、圖2(b)、圖3,邊說明微鏡片陣列 Γ的形狀及其作用。圖2(a)係顯示液晶顯示裝置20之微透鏡 1的形狀及入射微透鏡1之光的光路的剖面圖。如該圖所 示’微透鏡1,其透鏡頂部係呈平坦狀。圖2(b)係顯示入射 _ 以往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球面形狀的微透鏡之光的光路的剖 面圖。圖3係顯示微透鏡1及球面形狀微透鏡之出射光的配 光分佈(亮度分佈)圖。 如圖2(a)所示,微透鏡1係凸透鏡狀,其係由以下構件所 構成·平坦部1 a ’其係設於凸透鏡的頂點部;及曲面部(外 周部)lb、lc ’其係設於平坦部ia周圍。曲面部1]3、lc係具 有透鏡效果(集光效果)。此外’如該圖所示,TFT基板2上, 在與形成有微鏡片陣列Γ之面的相反側之面係形成遮光膜 φ (遮光部,黑矩陣)5。在該遮光膜5之微透鏡1的光軸上係設 有圖像元件開口部(開口部)22,其具有某程度的寬度。 從背光源15的出射面朝大致垂直方向出射的指向性銳光 21a、21b、21c係導入微透鏡1。接著,入射微透鏡丨的平坦 部la之光21a係大致以其強度及方向透過微透鏡1 ^亦即, 入射微透鏡1的平坦部la之光21a朝微透鏡1的光軸方向進 行而通過圖像元件開口部22 ’並從液晶顯示面板η相對於 顯示面而朝大致垂直方向出射。將入射微透鏡1的曲面部 lb 1c之光21b、21c折射而集光於圖像元件開口部22 ,並 100135.doc 14 1317039 從液晶顯示面板11相對於顯示面而有角度出射。 未具備微透鏡1時,用以照明圖像元件開口部22以外區域 之光因遮光膜5而吸收、亂射,以致無法有效利用,但藉由 設置微透鏡卜用以照明圖像元件開口部22以外區域之光, 亦即從背光源15朝遮光膜5出射之光藉由微透鏡丨而引導至 圖像元件開口部22,並從液晶顯示面板丨丨出射。如此,可 提升背光源15的光使用效率。此外,入射微透鏡丨之平坦部 1 a之光保持其強度及方向,從液晶顯示面板1丨出射。如此, 藉由微透鏡1的透鏡構造,持續提高保持正面亮度,並可提 升光使用效率。再者,液晶顯示裝置2〇中係使用高指向性 的月光源15 ’但藉由微透鏡1 ’可放大視野角。 另一方面,如圖2(b)所示,取代液晶顯示裝置2〇之微透 鏡1,使用有球面的微透鏡31之液晶顯示面板33中,亦將通 過透鏡中央部(頂點部附近)之光21a集光,通過圖像元件開 口部22,並從液晶顯示面板以某一廣角出射。其結果,與 :又有被透鏡的情況相比’相對於液晶顯示面板的顯示面而 朝垂直方向進行之光的成分會減少,且正面亮度低下。考 慮作為液晶顯示面板的特性時,需有高正面亮度,球面狀 的透鏡中有該正面亮度低下的課題。 其次’邊參照圖3,邊說明透鏡有無及因微透鏡構造不同 所造成的亮度分佈差、及來自液晶顯示面板的出射光的強 度分佈。圖中的虛線係表示從組合有高指向性背光源丨5與 沒有微透鏡的液晶顯示面板時之液晶顯示面板的出射光強 度分佈。此外’圖中的一點鍊線係表示來自使用有高指向 100135.doc 1317039 性背光源15與球面狀微透鏡時之液晶顯示面板的出射光強 度分佈。再者,圖中的實線係表示從組合有高指向性背光 源15與微透鏡i之本實施形態液晶顯示裝置2〇之液晶顯示 ®板的出射光強度分佈。另外,該圖中,係顯示微透鏡1 的受容角L與來自背光源15的出射光的廣角心之比之 (1=θβ/0α)為2,垂直於液晶顯示面板u之顯示面方向的開β 口率為ο·4之情況。在此,當圖像元件開口部對微透鏡1 鲁 的集光方向之寬度為Αγ,對微透鏡丨的透鏡集光方向之寬度 為WL時,以Ry = ay/wl表示的開口率RY。 如圖3所示,使用有與球面狀微透鏡之情況(圖中,一點 鍊線)與未使用微透鏡之情況(圖中,虛線)相比,雖可提升 光使用效率,並放大視野角,但會導致正面亮度低下。 广方面,使用有本發明之微透鏡㈣,出射光強度分佈 係在圖3以實線表示者。亦即,雖然、從垂直方向稍微偏移角 度方向的亮度會低下,但可提高保持正面亮度。 • 在此,邊參照圖4〜圖6,邊說明與背光源15的配光分佈、 微透鏡1的形狀、圖像元件開口部22的開口率的具體組合、 及光使用效率、正面亮度之關係。 圖4係顯示微透鏡丨的形狀與圖像元件開口部^的形狀之 關係的剖面圖。在此’液晶顯示面板i!的視野角〜(來自液 晶顯示面板U的出射光的出射角度·光強度分佈中,構成光 強度峰值的半值之角度)以以略表示微透鏡㈣# 口數财 時,在h係大致相等。此外’匕在形成微透鏡wtft基板2 的折射率為η,TFT基板2的厚度為τ,對微透鏡㈣透鏡集 300135.doc 16 1317039
光方向之寬度為w L時,有以下關係: sin^L= nWL/2T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對微透鏡1的透鏡集光方向之寬度 WL係設定為與像素間距相等。此時’固定像素間距,欲放 大液晶顯示面板1的視野角時,可得知最好使基板厚度變 薄。例如,在像素間距2〇〇 需視野角22度時,若基 板2的折射率為L5,則TFT基板2的厚度為4〇(^m。 其次’說明從背光源15出射之光的光使用效率。在此, 光使用效率β係疋義為透過圖像元件開口部之光與背光 源15的出射光之比率。亦即’當設定背光源15的出射光量 认,透過圖像元件開口部22之光的光量為ρ。時,將代義 如下: V = ^〇/Ρϊ 附有如同液晶顯示面板11的微透鏡之顯示面板中,為得 到較高光使用效率時,最好背光源15的指向性為較高者。 亦即’最好背光源出射光的廣角〜(背光源出射光的配光分 佈中,構成光強度分佈峰值的半值之角度)為較小者。另一 方面’對於像素中的圖像元件開口部(透過開口部)22,開口 ^度較大者可提高光使用效率。但是,半透過型液晶面板 中’因作為反射型的特性作 ❹要,故限制像素中的圖像元 =開=22的開口_。半透過型液晶面板中,多 開口率係20〜30%。 圖Sir’說明用以得到較高光使用效率之條件。當 圖像兀件開口部22(像素透過開口部)對微透鏡㈤集光方 l〇〇135.doc 1317039 的廣角0B設定為微透鏡的受容角0A的二倍以下,可使光使 用效率r?為約50%以上,為不設置微透鏡時的^倍以上。 例如’使用廣角〜為15度的背光源’並設置微透鏡而欲 達成K2倍以上的光使用效率㈣,最好設置受容认為7.5 度以上的微透鏡。設置該微透鏡提升光使用效率會縮小 開口率RY,且越縮小背光源出射光的廣角^越有效。例如, 遠擇RY為0.3,為1之構成時,藉由設置微透鏡,光使用 效率W亦達2.7倍。
但是,設置微透鏡時,液晶顯示面板的正面亮度會低下。 圖6係顯示具有球面狀微透鏡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與正面 亮度I⑹之關係圖。另外,圖6中心=〇時,亦即將未設置 微透鏡時之正面亮度Ϊ⑼當作卜在1為15〜Μ之條件中, 正面亮度I⑽比沒有微透鏡時低下約1%。為抑制該正面亮 度1(1)的低下,最好在微透鏡頂點部設置平坦面。 對該微透鏡頂點部平坦面的透鏡集光方向之寬度Wp選 擇與圖像元件.部⑽像元件透過開口部)22的透鏡集光 方向寬度AY相同時最有效。若%與^相#,垂直入射微透 鏡頂點平坦面之光’由於直接通過圖像元件開口部(圖像元 件透過開口部)22,故沒㈣透⑽無所造成的正面亮度 差。另-方面,W#Ay大時,雖可高度保持正面亮度,但 垂直入射透鏡頂點平坦面之部分光會在圖像元件開口部Μ 拒絕’導致光使用效率低下。接著,^越大於^,光使用 效率越低下。 此外,WP比Αγ小時, 雖然光使用效率不會低下 但會造 100135.doc J9 1317039 成正面梵度低下。微透鏡頂點平坦面的區域越狹窄,越喪 失正面亮度的提升效果。此時正面亮度1?與Wp、Αγ之關係 在背光源的配光分佈依據c〇s40分佈時,大致依據下式的關 係。
Ip=I(Re)+ Wp/Ay(1-I(R5)) 欲將正面亮度低下抑制為8%以下時,最好至少將Wp設定 為AY的1/5倍(0.2倍)以上,i倍以下。如此,可將正面亮度 低下抑制為8〇/〇以下,而不會使光使用效率低下。另外,此 係背光源的配光分佈依據C0S4分佈時之例,由於多數背光 源的配光分佈大致依據c〇s仂分佈,故大致全部的背光源可 適用該條件。 圖8(a)〜圖8(c)係顯示液晶顯示裝置2〇之圖像元件配置 的正面圖及剖面圖。亦即,圖8⑷係液晶顯示裝置2〇的正面 圖。圖8(b)係圖8(a)之A-A,剖面的剖面圖;圖8(c)係圖8(a) 之B-B,剖面的剖面圖。另外,本實施形態之微透鏡陣列厂 係由雙凸透鏡所構成。 如圖8(a)所示,液晶顯示裝置2〇之一個像素6係由r圖像 元件、B圖像元件、及G0像元件所構成。在各圖像元件周 圍係設有遮光膜(黑矩陣)5(遮光區域卜此外,各圖像元件 係具備反射部與透過部。亦即,R圖像元件係由反射部7r 與透過部6R所構成;B圖像元件係由反射部7B與透過部犯 所構成;G圖像元件係由反射部7G與透過部6〇所構成。另 外’平行於透過部6R、6B、6G之顯示面的各方向大小係與 平行於對應其之,象元件開口部22之顯示面的各方向大小 100I35.doc -20· 1317039 相等。此外’各圖像元件6係排列成矩陣狀,以形成列(χ方 向)及行(Y方向)’在此係例示任一 X方向的像素間距ρχ& γ 方向的像素間距Ργ為200 /xm之情況。TFT型顯示裝置之情 況,典型地’列方向(X方向)係與閘極匯流排線相平行,行 方向(Y方向)係與源極匯流排線(錄影線)相平行。
再者,如圖8(b)及圖8(c)所示,液晶顯示面板丨丨所具有的 微透鏡陣列1,係由微透鏡丨所構成,該微透鏡丨係由對應複數 像素列而排列之複數雙凸透鏡所構成。亦即,微透鏡丨係由 朝列方向(X方向)延伸之帶狀透鏡(雙凸透鏡)所構成,在行 方向(Y方向)具有集光力,但在列方向(χ方向)不具集光力。 此外,如圖8(c)所示,微透鏡丨在鄰接行方向(γ方向)之像 素間的中央部係按各像素配置各一個,以可作為鄰接的微 透鏡1彼此的邊界(在鄰接的像素間的中央部,透鏡膜厚係 形成最薄狀態)。亦即,各微透鏡W行方向寬度係與各像 素的仃方向的像素間距相等’鄰接的微透鏡丨彼此係、在作為 鄰接㈣素彼此間的區域之像制區域的巾央部相接。 =次’邊參照圖7⑻〜圖7⑷,邊說明液晶顯示裝置2〇之 裝w方法。® 7⑷〜圖7⑷制以說賴透 工序的模式剖面圖❶ 裏仏 了先”圖7⑷所示,準備彩色液晶面板(像素形^ 反。亥彩色液晶面板10係具有以下構件_ TFT基板2 . 形成有彩色滤光片Rm之相對基板3。在由TP% 與相對基板3之間之密封樹脂8所密封的區域係形成特土定 液晶層4。在TFT基板2的液晶層續係形成··像素電極, 100J35.doc -21 . 1317039 係排列成矩陣狀,以對應圖像元件;TFT,其係連接像素電 極;閘極匯流排線及源極匯流排線等的電路要素(均未圖 不),及遮光膜(遮光層)5。此外,在相對基板3的液晶層4 侧係形成具有R(紅)、G(綠)、B(藍)各色的彩色濾光片之透 過部6R、6G及6B與相對電極。再者,在與TFT基板2及相對 基板3的液晶層4相接之面,依必要係形成配向膜(未圖示)。 其次,如圖7(b)所示,在圖7(a)所準備的彩色液晶面板⑺ 的TFT基板2上塗敷光硬化性樹脂,並形成光硬化性樹脂層 9。在此,使用在380 nm至42〇nm之波長範圍内具感光波長 之光硬化性樹脂。另外,為提高光硬化性樹脂層9與tft基 板2之密著性,塗敷光硬化性樹脂前,最好在TFT基板2的玻 璃表面塗敷矽烷耦合劑等,以將表面改質。 另外,光硬化性樹脂方面,例如,可使用氨基曱酸酯丙 烯酸酯、環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等 的丙烯基系單體、或在環氧系單體混合有光開始劑之混合 組成物等。 其次’藉由透過形成有藍色彩色濾光片之圖像元件之 光’將光硬化性樹脂層9曝光而使之硬化。當光入射光硬化 性樹脂層9時,依據光量使光硬化性樹脂感光、硬化。照射 時間為一定時,依據配光分佈而硬化。亦即,形成硬度化 分佈。因此’藉由調整光量(配光分佈及/或照射時間)的分 佈’可在光硬化性樹脂層9形成硬度化分佈。另外,在此的 配光分佈係指為將感光性材料曝光而入射彩色液晶顯示面 板之光的’針對相對於彩色液晶顯示面板的面法線而形成 100135.doc •22- 1317039 的角度(入射角度)之強择 .,^ ^ 強度刀佈者’對藍色圖像元件的入射角 度一對感光性材料層的 J八射位置係以1比1方式對應。 配光分佈,例如,可_ 』精由改變曝光用照射光的入射角唐 而調整。亦即,可旌 3由相對移動曝光用照射光源與光硬化 性樹脂層9而進行。你丨^ J如’藉由掃描曝光用照射光,也可 整照射時間的分佈,或4 ° 次也可組合該等。此外,使用具特定 透過率分佈之光罩也可調整配光分佈。再者,藉由介以藍 色圖像元件B而對光硬化性樹脂層9斜人射曝光用照射光, 可形成與圖 8(b)、Ώ rai & 的B圖像元件相同,與像素所包含 的R圖像元件及G圖像亓杜知#丄由 像兀*件相對應之微透鏡(亦即對應像素 之微透鏡^例如雙凸透鏡。因彩色遽光片的特性’從_ 像凡件、G圖像元件會漏料光用照射光,使光硬化性樹脂 感光’但考量該漏&的光量而進行曝光,可形成雙凸透鏡。 其次,藉由將已曝光的光硬化性樹月旨層9顯像,去除未硬 化部分。未硬化部分,例如,最好使用丙綱等有機溶媒進 行溶解而去除。如此,如圖7⑷所示,可得到由硬化部分的 形狀,亦即對應硬化度分佈之形狀的雙凸透鏡所構成之微 透鏡1另外,在顯像工序後,最好藉由再度將曝光用照射 光照射至光硬化性樹月旨層9的硬化部分(形成雙凸透鏡之部 分),進-步進行光硬化性樹脂的硬化,以接近完全硬化狀 態。此外,與光硬化一同可併用熱硬化。 之後,如圖7(d)所示,藉由將組合有光源12、導光板13、 反射板14之背光源〗5與形成有微透鏡陣列丨,之液晶顯示面 板Π組合,完成液晶顯示裝置2〇。 100135.doc -23- 1317039 進一步详細說明用以形成微透鏡丨的透鏡形狀之曝光工 序。圖9(a)係用以說明曝光工序的剖面圖;圖9〇?)係顯示有 關該曝光工序之光硬化性樹脂層9各位置的曝光量圖。 如圖9(a)所示,在包含圖8(a)之b_b,線的面内,從以&規 定照明光的入射角度之方向變化至以^規定之方向。亦 即,在包含B-B’線的面内,從心至^連續或階段地改變照明 光的入射角度。 在此,考慮以下情況:曝光照射光係使用平行光,且以 等角速度改變照明光的入射角度.另外,藉由使用平行光 作為曝光用照射光,容易控制光硬化性樹脂層9上各點之曝 光量的分佈,並容易控制微透鏡丨的形狀。亦即,可使各點 的曝光量分佈相同,並使微透鏡丨的形狀一致。此時,照射 有照明光之光硬化性樹脂層9上各點之曝光量的分佈係如 圖9(b)所不者。在此重疊光硬化性樹脂的感度曲線(曝光量_ 硬化膜厚)時,可得到圖9⑷中虛線所示形狀的微透鏡。該 曝光工序中,在中心部產生曝光量一定的區域,在微透鏡1 的中心部可得到平坦面(平坦部la)。若圖像元件開口部(透 過開口部)22的透鏡集光方向寬度八?為微透鏡寬度的45% 以下,利用該曝光工序的控制,可得到具有對Αγ的1/5以上 之透鏡集光方向之寬度WP之平坦面。但是,將對圖像元件 開口部22的透鏡集光方向之寬度~放大時,對微透鏡〗之中 心部的平坦面(平坦部i a)的透鏡集光方向之寬度會變窄。 圖10(a)係用以說明對圖像元件開口部22的透鏡集光方向 之寬度Αγ放大時之曝光工序的剖面圖;圖1〇〇))係顯示有關 l00I35.doc -24- 1317039 該曝光工序之光硬化性樹腊層9各位置的曝光量圖。 ⑷所示,將對圖像元件開口部22的透鏡集光方向 之寬度AY放大時,以一定的入射角度入射照明光時,光硬 化性樹脂曝光部份的面積會增加。如此,曝光量分佈會形 成如圖叫b)所示者,曝光量分佈傾斜的區域會放大,曝光 量一定的區域會變窄。從而,對透鏡中心平坦面(平扭部la) 的透鏡集光方向之寬度Wp明顯地比對圖像元件開口部Μ的 透鏡集光方向之寬度AW、,其結果使正面亮度低下。 但是,在曝光前的階段,若可控制光硬化性樹月旨層9的膜 厚(層厚即使放大對透過開σ部的透鏡集光方向之寬度 Ay,也可形成具有具所希望寬度制平坦部“之微透鏡 1。亦即,先錄如同與所希望透鏡厚度—致的厚度之光硬 化性樹脂’在透鏡中心部藉由給予如同過渡曝光之曝光量 分佈’可形成具有具所希望寬度Wp的平坦料之微透鏡卜 圖11(a)係用以說明使塗敷的光硬化性樹脂的膜厚τ所希 望的透鏡厚度-致時之曝光工序的剖面圖;_(b)係顯示 有關該曝光工序之光硬化性樹脂層9各位置的曝光量圖。 圖11(b)中,DT係表示用以使膜厚τ的光硬化性樹脂層9曝 光而硬化所需的曝光量。此外,點線係表示圖像元件開口 部22上的光硬化性樹脂層9之乘算曝光量。欲形成平坦面 (平坦部1 a)之區域中,藉由設定曝光量分佈以超過乘算曝光 量DT’即使放大透過開口部的寬度Αγ,也可構成具有具所 希望的平坦部寬度WP之形狀的平坦部〗a。 此外,通常將一對偏光板接著固定於液晶面板的兩侧。 100135.doc -25- 1317039 在液晶面板與偏光板之間夾有異物時,該異物會擾亂偏 光’使其處形成黑點而顯著’故通常以不夹入異物之方式 將液晶面板與偏光板相貼合。在此,藉由該接著層的厚度 可控制微透鏡1之平坦部1 a的的透鏡集光方向寬度。使用圖 12說明該種控制方法。 圖12係顯示在微透鏡^占有偏光板時之構成的剖面圖。如 該圖所示’在TFT基板2的液晶層側之面係形成圖像元件開 口部22及遮光膜5,在與TFT基板2的液晶層相反側之面係形 成微透鏡陣列1'。此外,在該微透鏡陣列丨,上介以接著層36 貼合偏光板35。 藉由接著層3 6將偏光板3 5貼合在微透鏡陣列丨,時,微透 鏡1頂點部會陷入接著層36。由於空氣與微透鏡構件的折射 率差為0_5以上’故用以通過其邊界之光線會給予強透鏡 力。然而’微透鏡1與接著層36相接之區域,其折射率差為 〇·1左右,比空氣與微透鏡1的折射率差小。故微透鏡丨與接 著層36相接之區域中’透鏡功能非常小。如此,從背光源 15入射該區域之光大致以其強度及方向透過微透鏡丨,並通 過圖像元件開口部22。亦即,該區域與例如圖9(a)或圖【1 (&) 所示設有平坦部1 a之情況相同地作用。 因此,藉由控制微透鏡1與接著層3 6之接觸面積,可控制 液晶顯示裝置20的正面亮度。亦即,在由具有比圖像元件 開口部(透過開口部)的寬度A γ小之寬度w p的平坦部丨a之微 透鏡1所構成的微透鏡陣列1,上接著偏光板35時,藉由控制 接著層36的厚度,可控制微透鏡丨與接著層刊之,對微透鏡 100135.doc -26- 1317039 1的集光方向之接觸寬度Wp,。接著,該微透鏡!與偏光板35 之組合構造,其對微透鏡1頂點部之平坦部i a的透鏡集光方 向之寬度與WP,的微透鏡1相同,具有光學特性,並從而提 升正面受度。 另外,上述之說明中,在微透鏡陣列i I上係藉由接著層 ' 36貼合偏光板35,但並不侷限於此。例如,取代偏光板35 , 也可藉由接著層36貼合保護膜等其他構件。或不貼合其他 _ 構成構件’也可只將接著層36形成於微透鏡陣列丨,上。亦 即,也可只形成使與微透鏡丨相接之區域的折射率縮減之 層。 再者,接著層36的材質並無特別限制。最好為具透過性, 且使與微透鏡1相接之區域的折射率縮減者。此外,設置該 種接著層36時,由於微透鏡與接著層刊之接觸區域之入射 光大致以其強度及方向透過微透鏡丨,故未必在微透鏡1設 置平坦部1a。亦即,例如使用由球面狀構成之微透鏡,藉 •由設置接著層36以與該微透鏡1頂點部的特定區域相接 觸可發揮與使用具平坦部u之微透鏡(時大致相同的效 果。 、此:,曝光工序中’最好設定照射光的入射角度心與〜, 、、曰f透鏡1不形成間隙。為此’如圖9(a)所示,最好依據 液曰曰顯不面板11的像素間距及T F T基板2、相對基板3、液晶 層4的各層厚度及折射率,適當設以射角度&與以使 透過有某像素之^ _ 圖像凡件之光照射至光硬化性樹脂層9的 軏圍外緣與透過古 、有鄰接的像素之B圖像元件之光昭射至光 100135.doc •27· 1317039 硬化性樹脂層9的範圍外緣在兩圖像元件間的中央部一 致。如此’在兩圖像元件間的中央部可作為透鏡w間的邊 界(在鄰接的像素間的中卓^β $ μ & 私*π Υ夹邛,透鏡膜厚會形成最薄狀態), 可使微透鏡1不形成間隙。 其次,說明照射光的掃描方法。另外,本說明書中,「掃 • #」係包含平面掃描用以照射曝光用照射光之區域,及改 變…、射光的入射角度。此外,由於掃描最好相對改變照射 光與光硬化性樹脂層9之位置關係及角度,故也可移動塗敷 有光硬化性树月曰之液晶顯不面板i i,或也可移動照射光的 光源。 本實施形喊中,在彩色渡光片的排列方向可形成不具集 光力之雙凸透鏡。為此,最好對X方向(與圖8(幻之A_A,剖面 相平行的方向)進行掃描,以使曝光量(曝光光照度χ曝光時 間)的分佈均勻,對Υ方向(與圖8(a)之Β_Βι剖面相平行的方 向)給予掃描,以形成圖9(b)所示曝光量分佈。藉由控制照 φ 射光強度、掃描速度,可給予該曝光量分佈。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2〇係具備微透鏡 陣列1’,其係由在透鏡頂點部具平坦部“之複數微透鏡”斤 構成。如此,從背光源15引導至微透鏡陣列丨,,且入射微透 • 鏡中央的平坦部la之光線會透過正面而不曲折而並引導至 1 圖像元件開口部22,從液晶顯示面板11出射。因此,由於 在正面進行的光線很多’故可高度保持液晶顯示裝置2〇的 正面亮度。 另一方面,由於入射透鏡曲面部lb及lc之光線會折射, 100135.doc -28 - 1317039 且相對於液晶顯示面板π而朝斜方向進行,故放大視野角。 此外,微透鏡1的透鏡寬度係形成與像素間距相同。如 此入射锨透鏡陣列1'面之光全部經由微透鏡1而朝透鏡寬 度方向集光’並引導至圊像元件開口部22。因此,可得到 高光使用效率。再者,透過微透鏡部之光線的光路長在微 透鏡陣列Γ面全域係大致相等,故也可不需在意透鏡材料的 殘存複折射。 此外,由於微透鏡陣列Γ使用透過圖像元件開口部22之 光使光硬化性樹脂硬化而㈣化,故可自我整合地將微透 見圖案化由於易於雨度保持圖像元件開口部22的形狀均 勻性’故可形成成本極低’且具高形狀均勻性之微透鏡陣 列卜此外,由於對像素或圖像元件可自我整合地形成微透 鏡1 ’微透鏡1與像素或與圖像元件之位置沒有偏移,且有 像素間間距與微透鏡間間距的不正常會消&,故在像素與 微透鏡陣列1’之間不會產生波紋。因此,可充分發揮微透鏡 1的集光功能而沒有波紋’故可製造可高亮度顯示之顯示裝 置。 另外,使用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微透鏡10夺,在彩W光片 的排列方向(X方向)沒有集光效果,故該份藉由微透鏡】使 提升亮度的效果低下。但是,液晶顯示面板,通t如圖8⑷ 所不’鄰接延設列方向(源極匯流排線(錄影線))之方向的像 素之透過部間的間距(Dy)比鄰接列方向(χ方肖)之像素(及 圖像元件)之透過部間的間距〜廣。亦即,使用在丫方向且 集光效果之透鏡比使用在Μ向具集光效果之透鏡能提高 100135.doc -29- 1317039 提升亮度的效果,且在x方h具集光效果之亮度提升效果 低下減少。 當然,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只在一方向具集光效果之 雙凸透鏡,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也可使用在χ方向與γ 方向具集光效果之微透鏡。亦即,也可具備微透鏡陣列, 其係由對應各像素而設置,且在複數方向具集光力(集光效 果)之複數微透鏡所構成。另外,前述曝光工序中,係進行 控制以使X方向的曝光量分佈一定,但若控制曝光量以在該 方向形成透鏡,可得到在各圖像元件形成有在χ方向及γ方 向具集光效果之微透鏡之微透鏡陣列。 另外,曝光工序也可在液晶材料注入液晶顯示面板"的 液晶層4前進行。但是,此時,注入液晶材料後,在用以液 晶材料配向之熱處理工序將微透鏡陣列丨,加熱至例如百數 十C。為此,光硬化性樹脂,因熱處理,最好使用不會產 生开> 狀變化或剝落等影響微透鏡1的集光效果之樹脂。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係在TFT基板2側形成微透鏡陣列 1',但並不侷限於此,也可在相對基板3側形成。此時,在 相對基板3側形成背光源15。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具彩色濾光片之液晶顯示 面板11,但並不偈限於此,本發明例如主客型液晶顯示裝 置所示’也可同樣適用於使用混合於顯示媒體層(液晶層) 的色素等進行彩色顯示之顯示裝置。 此外’本發明並不限於TFT型液晶顯示裝置,也可使用 於使用有MIM之液晶顯示裝或不具開關元件之被動型液晶 100135.doc -30- 1317039 顯示裝置。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於液晶顯示面板,也可使用於其他 非自發光型顯示面板(例如,電色顯示面板、電泳動型顯示 面板、色劑顯示面板、PLZT面板等)。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顯示面板係一種顯示,其特 徵係具備:背光源’其提供用以顯示的光;像素形成面板, 其包含配置成矩陣狀的複數像素、用以將從上述背光源出 •射的光遮光之遮光部、及將從上述背光源出射的光透過的 開口部;及微透鏡陣列,其係由用以將從上述背光源出射 的光集光於上述開口部之複數微透鏡所構成,上述微透鏡 使相對於§亥顯示面板的顯示面而平行的一方向寬度,其與 同方向的像素間距相等,且從上述背光源入射透鏡頂點部 之光大致以其強度及方向透過。 根據上述構成,上述微透鏡使從上述背光源入射透鏡頂 點部之光大致以其強度及方向透過。如此,入射透鏡頂點 φ 部之光線會透過正面而不會曲折,並從顯示面板出射。因 此,朝正面進行的光線很多,並可高度保持正面亮度。此 外,由於入射上述微透鏡之透鏡頂點部以外區域之光線會 折射,且相對於顯示面板而朝斜向進行,故可放大視野角。 再者,根據上述構成,相對於微透鏡的顯示面板的顯示 面而平行的一方向透鏡寬度,其係形成與同方向的像素間 彳同如此,從为光源入射微透鏡陣列之光全部藉由微 透鏡而集光於上述一方向。因此,可提高光使用效率。 此外,上述微透鏡纟可在透鏡頂點部相對於該顯示面板 100135.doc 1317039 之顯不面具備大致平行的平坦部。如此,可將從上述背光 源入射透鏡頂點部之光大致以其強度及方向透過。如此, 可高度保持正面齐唐。, 再者’入射上述微透鏡之透鏡頂點 部以外區域之光線會折射, - ^ 且相對於顯不面板而朝斜向進 行’故可放大視野角。 又’也可在上述微透鏡陣列之上述背光源側之面設置由 與上述微透鏡陣列之折射率差比空氣與上述微透鏡之折射 W小之物質所構成的接著層,以相對於上述微透鏡陣列 之透鏡頂點部,朝上述一方向按特定寬度而接觸。根據上 述構成,可將從上述背光源入射透鏡頂點部之光大致以其 強度及方向透過。如此,可高度保持正面亮度。再者,入 射上述微透鏡之透鐘頂WL Λβ .'I aL Γ" li 兄·^处規了貝點部以外區域之光線會折射,且相 對於顯示面板而朝斜向進行,故可放大視野角。 再者,上述各像素,其特徵係包含:反射部,其將從該 顯示面板周圍入射的光反射;及透過部,其從上述背光源 φ *射,並使透過上述開口部之光透過,且包含一個以上的 圖像元件,其係相對於上述一方向而朝垂直方向排列。根 據上述構成,可實現一種可提高正面亮度,放大視野角之 半透過型顯示面板。 一此外’上述背光源的出射光廣角最好為上述微透鏡的受 j的2.5倍以下。根據上述構成,可較不具微透鏡之構成 提高該顯示面板之光使用效率。 再者#用以從上述背光源人射上述微透鏡之透鏡頂點 P之光大致以其強度及方向透過之部分的上述一方向寬度 100i35.doc -32- 1317039 最好係對上述圖像元件之透過部的上述一方向寬度的〇2 七以上以下。根據上述構成,可將正面亮度低下抑制 在8%以下,而不會使光使用效率低下。 此外’上述微透鏡也可在透鏡頂點部相對於該顯示面板 之顯不面具備大致平行的平坦部,且上述各圖像元件的透 過部之上述—方向寬度,其也可為同方向的圖像元件寬度 的以下。根據上述構成’可容易將對上述微透鏡的平 坦部之上述一方向寬度形成為上述透過部之上述一方向寬 度的0」2倍以上。因&,可容易實現一種顯示面板,其係將 正面’υ度低下抑制在8%以下,而不會使光使用效率低下。 再者,上述一方向係指排列成上述矩陣狀之上述複數像 素的行方向或列方向中,鄰接的像素之上述透過部間的間 巨較長的彳向’ i述微透鏡陣列也可為朝垂直於上述一方 向的方向排列,1在上述一方向具集光力之複數雙凸透鏡 所構成之構成。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具有對鄰接的像素之上述透過部間 的間距較長的方向具集光力之雙凸透鏡’故可提高光使用 效率,並提高用以提升亮度之效果。 此外,上述微透鏡陣列也可為對應上述各圖像元件而設 置,且在複數方向具集光力之複數雙凸透鏡所構成之構 成根據上述構成,可將從上述背光源朝對應上述各圖像 兀件的透過部之上述開口部與鄰接該開口部的複數方向之 遮光。p上出射之光集光至該各圖像元件的透過部。因此, 可進一步提高光使用效率。 100135.doc •33- 1317039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其特 徵係該顯示面板具備以下構件:背光源,其提供用以顯示 的光;像素形成面板,其包含像素、用以將從上述背光源 出射的光遮光之遮光部及使從上述背光源出射的光透過的 開口部·,及微透鏡陣列’其係由用以將從上述背光源出射 的光集光於上述開口部之複數微透鏡所構成,該方法係包 3以下工序·—種工序’其在上述像素形成面板的一面形 成光硬化性樹脂層;曝光工序,其藉由透過上述開口部之 光使上述光硬化性樹脂層部分硬化;及顯像工序,其在上 述曝光工序後,藉由去除上述光硬化性樹脂層的未硬化部 分形成微透鏡。 根據上述方法’因使用透過上述開口部之光使光硬化性 樹脂層硬化,故可進行微透鏡的圖案化。如此,由於對上 述開口部可自我整合地形成微透鏡,故微透鏡與像素或與 圖像元件之位置不會偏移,且像素間間距與微透鏡間間距 的不正*會 >肖失。因此’在像素與微透鏡間不會產生波紋。 再者,由於可充分發揮微透鏡的集光功能而沒有波紋,故 可製造可尚亮度顯示的顯示面板。 此外’形成上述光硬化性樹脂層之卫序中,藉由控制上 述光硬化性樹脂層的層厚,上述微透鏡之,平行於上述顯 示面板的顯示面的一古Α皆命 7方向寬度,其可形成與同方向的像辛 間距相等。 ^根據上述方法,相對於微透鏡之顯示面板的顯示面而平 仃的$向寬度,其可形成與同方向的像素間距相等。如 i00J35.doc -34- 1317039 此’從为光源入射微透鏡陣列之光全部朝上述一方向藉由 微透鏡而集光至上述開口部。因此,可實現光使用效率高 的顯示面板。 此外,形成上述光硬化性樹脂層之工序中,藉由控制上 . 述光硬化性樹脂層的層厚,在上述曝光工序,也可使上述 . 光硬化性樹脂層的部分區域曝光量一定,並形成在透鏡頂 點部具平坦部之微透鏡。 ' 根據上述方法,可容易形成在透鏡頂點部具平坦部之微 透鏡。此時’上述微透鏡可使從上述背光源人射透鏡頂點 部之光大致以其強度及方向透過。因此,可實現正面亮度 高的顯示面板。此外,由於入射上述微透鏡之透鏡頂點部 以外區域之光線會折射,且對顯示面板朝斜方向進行,故 可放大視野角。 再者,最好控制上述光硬化性樹脂層的層厚,以使對相 對於上述平坦部之上述顯示面板的顯示面而平行的一方向 φ 寬度為同方向的上述開口部寬度的0.2倍以上,1倍以下。 如❶此’可實現一種顯示面板,其可將正面亮度低;抑制在 8%以下,而不會使光使用效率低下。 此外,上述開π部之上述—方向寬度也可為同方向的上 述開口部排列間距的45%以下。此時,對上述微透鏡的平 坦部之上述一方向#寬度可形纟為上述開口部之上述一方 向寬度的2.5倍以上。因此,可實現一種顯示面板,其可將 正面亮度低下抑制在8%以下,而不會使光使用效率低下。 再者’也可進一步包含接著層形成工序,其在上述微透 】00135.doc •35- 1317039 上述背光源側設置接著層,其係由與上述微透鏡 折射率差μ氣與上述微透鏡的折射率差小的物質所構 f,以使相對於與上述微透鏡之透鏡頂點部的接觸區域的 返顯示面板的顯示面平行的一方向寬度為同方向 開口部寬度的〇·2倍以上,1倍以下。此時,從上述背光源 入射透鏡頂點部之光大致以其強度及方向透過。因此,可 實現正面亮度高的顯示面板。此外,由於入射上述微透鏡 之透鏡頂點部以外區域之光線會折射,且對顯示面板朝斜 方向進行,故可放大視野角。 此外’上述曝光工序中,也可使用平行光進行曝光。藉 :使用平行光作為曝光用照射光,可容易控制光硬化性樹 脂層上各點的曝光量分佈,並容易控制微透鏡的形狀。 本發明並不侷限於上述實施形態,在申請專利範圍内可 做各種變更。亦即’將申請專利範圍内適當變更的技術手 段組合而得到的實施形態可包含在本發明的技術範圍。 【產業上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適用於液晶顯示面板、電色顯示面板、電泳動 型顯示面板、色劑顯示面板、PLZT面板等的非自發光型顯 不面板。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模式顯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構成 的剖面圖。 圖2(a)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所具備 的微透鏡形狀及入射該微透鏡之光的光路的剖面圖。 I00135.doc • 36· 1317039 圖2(b)係顯示球面形狀的微透鏡及入射該微透鏡之光的 光路的剖面圖。 圖3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所具備的 Λ透鏡及由球面形狀構成的微透鏡之出射光的亮度分佈 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所具備的 试透鏡形狀與像素開口部形狀之關係的剖面圖。 圖5係顯示背光源出射光的廣角與微透鏡的受容角之角 度比與光使用效率q之關係圖。 圖6係顯示背光源出射光的廣角與微透鏡的受容角之角 度比與正面亮度之關係圖。 圖7(a)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製造工 序的剖面圖。 圖7(b)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製造工 序的剖面圖。 圖7(c)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装置製造工 序的剖面圖。 圖7(d)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製造工 序的剖面圖。 圖8(a)係液晶顯示裝置2〇的正面圖。 圖8(b)係圖8(a)之A-A,剖面的剖面圖。 圖8(c)係圖8(a)之b-B'剖面的剖面圖。 圖9⑷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所 具備的微透鏡製造工序之曝光工序第一例的剖面圖。 100135.doc -37- 1317039 圖9(b)係顯示圖9(a)之曝光工序之有關光硬化性樹脂各 .位置的曝光量圖。 圖1 〇0)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所 具備的微透鏡製造工序之曝光工序第二例的剖面圖。 圖10(b)係顯示圖i〇(a)之曝光工序之有關光硬化性樹月旨 各位置的曝光量圖。 圖11 (a)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所 具備的微透鏡製造工序之曝光工序第三例的剖面圖。 圖11 (b)係顯示圖11 (a)之曝光工序之有關光硬化性樹月旨 各位置的曝光量圖。 圖12係顯示在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所具備 的微透鏡貼有偏光板時之構成的剖面圖。 圖13(a)係以往之液晶顯示器所具備視野放大片的剖面 圖0
圖13 (b)係以往之液晶顯示器構成的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135.doc 1 微透鏡 1' 微透鏡陣列 2 TFT基板 3 相對基板 4 液晶層 5 遮光膜(黑矩陣) 11 液晶顯示面板 12 光源 -38- 1317039 13 導光板 14 反射板 15 背光源 20 液晶顯不裝置 100135.doc -39-

Claims (1)

  1. -- 年月日修(更)正本 ___ 13 1 沒108229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95年7月) 十、申請專利範園: X . 干的去… …含有:背光-,再提供用以顯 不的先,像素形成面板’复 ,、匕3配置成矩陣狀的複數像 素、遮蔽從上述背光湄1 ’、出射的光之遮光部及透過從上述 貪先源出射的光透過的開 計卜、十·择丄 開部;及微透鏡陣列,其包含 將攸上述背光源出射的夯 鏡; 聚集於上述開α部之複數微透 上述微透鏡係:
    不面平行的一方向的寬度與和 相對於該顯示面板的顯 其同方向的像素間距相等 使入射於透鏡頂點 原有強度及方向透過 部之來自上述背光源之光大致以其 ,且 顯示面板之顯示面大致平 度係上述微透鏡的受容角 在透鏡頂點部含有相對於該 行的平坦部;以及 上述背光源的出射光擴展角 度的2.5倍以下。 2·如吻求項1之顯示面板,其中在上述微透鏡陣列之上述背 γ 1之面將包含與上述微透鏡陣列之折射率差比空 :與上述微透鏡之折射率差小之物質的接著層設置成: 對於上述微透鏡陣列之透鏡頂點部,沿著上述一方 按特定寬度接觸。 3. 月求項1之顯示面板’其_上述各像素包含-個以上的 圖像凡件,該圖像元件係相對於上述一方向排列於垂直 Π匕3 .反射部,其反射從該顯示面板周圍入射的 100135-950720.doc 1317039 二:透過部,其透過從上述背光源出射’並通 開口部之光透過。 ^ 5.
    h月求項3之顯示面板,其中使入射於上述微透鏡之透^ 頂點部之來自上述f光源之光大致以其原有強度及方向 透過之部分的對於上述—方向的寬度,係上述圖像元件 之=過部的對於上述一方向的寬度的〇2倍以上玉倍以下。 =睛求項4之顯示面板,其中上述微透鏡係在透鏡頂點部 3有相對於該顯示面板之顯示面大致平行的平坦部,且 上述各圖像元件的透過部之上述一方向的寬度係和其 同方向的圖像元件寬度的45%以下。 6, 如清求項3之顯示面板,其中上述一方向係指排列成上述 矩陣狀之上述複數像素的行方向或列方向中,鄰接的像 素之上述透過部間的間隔較長的方向; 上述微透鏡陣列包含排列於垂直於上述一方向的方 向、且在上述一方向具集光力之複數雙凸透鏡。 如請求項3之顯示面板’其中上述微透鏡陣列包含對應上 述各圖像元件之各個而設置、且在複數方向具集光力之 複數微透鏡。 8.:種顯示面板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係該顯示面板含有: 背光源’其提供用以顯示的光;像素形成面板,其包含 像素、遮蔽從上述背光源出射的光之遮光部及透過從上 述背光源出射的光透過的開口部;及微透鏡陣列,其包 合將從上述背光源出射的光聚集於上述開口部之複數微 透鏡;該製造方法包含: 100l35-950720.doc 1317039 在上述像素形成面板的-面形成光硬化性樹脂層之步 驟, 曝光步驟,豆藉由读禍卜、+. Ba ,、精由透過上述開口部之光使上述光硬化 性樹脂層部分硬化;及 顯影步驟,其在上述曝光步驟後,藉由去除上述光硬 化性材料層的未硬化部分而形成微透鏡; 其中形成上述光硬化性材料層之步驟十,係藉由控制 上述光磺化性材料層的層厚, 以使上述微透鏡形成相對於上述顯示面板的顯示面平 行的-方向的寬度與和其同方向的像素間距相等,且 以在上述曝光步驟,使上述光硬化性樹脂層的部分區 域的曝光量一定,並 9. 形成在透鏡頂點部具平坦部之微透鏡。 如請求項8之顯示面板之製造方法,其中控制上述光硬化 性材料層的層厚,以使上述平坦部之相對於上述顯示面 板的顯示面平行的料—方向的寬度,成為和其同方向 的上述開口部寬度的0.2倍以上丨倍以下。 10.如請求項8之顯示面板之製造方法,其令以上述開口部之 上述-方向的寬度為和其同方向的上述開口部排列間距 的4 5 %以ι下。 ! 1 ·如清求項8之顯示面板之制坪古、土 囬极之h方法,其中進一步包含接著 層形成步驟,其係在上述微透鏡陣列之上述背光源側, 將包含與上述微透鏡之折射率差比空氣與上述微透鏡的 斤射率差小的物質的接著層設置成··與上述微透鏡之透 ]00135-950720.doc 1317039 鏡頂點部的接觸區域的相對於上述顯示面板的顯示面平 行的一方向的寬度,成為和其同方向的上述開口部寬度 的0.2倍以上1倍以下。 12.如請求項8之顯示面板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曝光步驟 中,係使用平行光進行曝光。
    100135-950720.doc 1317039 ------ 第094108229號專利申請案 |卞月9 ·貧(更)正替換頁 中文圖式替換頁(95年7月) ----J
    4 2 圖 2(a)
    3 4 10 >33
    100135-950720-fig.doc 2⑻
TW094108229A 2004-03-25 2005-03-17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31703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90189A JP2005275142A (ja) 2004-03-25 2004-03-25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5520A TW200535520A (en) 2005-11-01
TWI317039B true TWI317039B (en) 2009-11-11

Family

ID=35056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8229A TWI317039B (en) 2004-03-25 2005-03-17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216827A1 (zh)
EP (1) EP1742101A4 (zh)
JP (1) JP2005275142A (zh)
CN (1) CN1938641A (zh)
TW (1) TWI317039B (zh)
WO (1) WO20050935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11591B2 (ja) * 2005-07-20 2007-11-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レンズ付き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4926063B2 (ja) * 2005-08-03 2012-05-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WO2007108268A1 (ja) 2006-03-23 2007-09-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484839B (zh) * 2006-06-30 2012-07-04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US8111356B2 (en) * 2006-09-12 2012-02-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provided with microlens arra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880692B2 (ja) * 2006-09-27 2012-0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付き液晶表示パネ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ATE556348T1 (de) * 2006-09-28 2012-05-15 Sharp Kk Flüssigkristallanzeigeschirm mit mikrolinsenarray,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und flüssigkristallanzeigeanordnung
JPWO2008047517A1 (ja) 2006-10-18 2010-02-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EP2085814A4 (en) * 2006-10-18 2010-05-19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8243237B2 (en) * 2006-11-07 2012-08-14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Transmissive and transflective device display
US8068201B2 (en) 2006-12-18 2011-11-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particular auxiliary electrode
WO2008084589A1 (ja) 2007-01-11 2008-07-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付き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00182534A1 (en) * 2007-06-18 2010-07-22 Naru Usukur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011009B2 (ja) * 2007-07-06 2012-08-2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
JP4566226B2 (ja) 2007-09-07 2010-10-20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5254583B2 (ja) * 2007-09-14 2013-08-07 株式会社 光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配光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5354964B2 (ja) * 2008-06-12 2013-11-2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80224A (ja) 2008-09-25 2010-04-08 Sony Corp 光学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部品、並びに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1916009B (zh) * 2010-08-02 2013-03-27 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近晶态液晶显示器
JP2012038632A (ja) * 2010-08-10 2012-02-23 Canon Inc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CN102736315A (zh) * 2012-06-29 2012-10-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14033010A1 (en) * 2012-08-30 2014-03-06 Ultra-D Coöperatief U.A. Anti-banding layer for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CN103413495A (zh) * 2013-07-17 2013-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JP6237070B2 (ja) * 2013-10-01 2017-1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基板、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130712B1 (ko) * 2013-11-13 2020-07-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2015138078A (ja) * 2014-01-21 2015-07-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299858B2 (ja) * 2014-02-26 2018-03-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レンズの保持構造、レンズホルダ、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レンズの保持方法
JP6299493B2 (ja) * 2014-07-04 2018-03-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基板、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5425471B (zh) * 2016-01-26 2018-10-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051945B (zh) * 2018-01-02 2021-03-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组件、液晶显示器和电子设备
CN108519637A (zh) * 2018-04-13 2018-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前置光源、显示装置
CN110320721A (zh) * 2019-07-10 2019-10-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JP2021071638A (ja) * 2019-10-31 2021-05-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基板、光変調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0764169A (zh) * 2019-11-06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结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TW202137598A (zh) * 2020-02-26 2021-10-01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發光元件及顯示裝置、與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CN111323978B (zh) * 2020-04-08 2021-03-1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单元、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4545648A (zh) * 2020-11-18 2022-05-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4791683B (zh) * 2021-01-25 2023-1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240196644A1 (en) * 2021-03-02 2024-06-13 Sony Group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539134B (zh) * 2021-07-30 2023-07-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682910A (zh) * 2022-05-13 2022-07-01 东莞市中麒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透镜阵列的晶粒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0205A (ja) * 1992-10-16 1994-05-13 Fujitsu Ltd マイクロレンズの形成方法
JPH0949925A (ja) * 1995-08-08 1997-02-18 Sekisui Chem Co Ltd 視野拡大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ー
JPH09127309A (ja) * 1995-08-28 1997-05-16 Toray Ind Inc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3281849B2 (ja) * 1997-10-07 2002-05-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US6195140B1 (en) * 1997-07-28 2001-02-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 which at least one pixel includes both a transmissive region and a reflective region
JP2002062818A (ja) * 2000-08-16 2002-02-28 Sony Corp マイクロレンズ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710368B2 (ja) * 2000-09-25 2005-10-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20040041965A1 (en) * 2002-09-04 2004-03-04 Hong-Da Liu Transflector with a high gain of light efficiency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42101A4 (en) 2010-03-03
JP2005275142A (ja) 2005-10-06
US20070216827A1 (en) 2007-09-20
TW200535520A (en) 2005-11-01
EP1742101A1 (en) 2007-01-10
WO2005093500A1 (ja) 2005-10-06
CN1938641A (zh) 2007-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17039B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300493B (zh)
JP4358230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432792B (zh) 製造光學元件之方法、光學元件、照明光學設備、顯示設備以及電子設備
EP2071390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microlens arr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9028468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provided with microlens arra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0534006A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having micro-lenses, display device, and exposure apparatus
US2010000781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ith microlens array,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H11143404A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KR20090130760A (ko) 스트라이프형 확산자,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스트라이프형확산자를 채용하여 시야각이 조절되는 액정 디스플레이장치
JP2849492B2 (ja) 投影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264640A (ja) 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3331238B2 (ja) 直視型表示装置
JP2009222797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145677A (ja) 投影型液晶表示装置
JPH06242411A (ja) ライトバルブ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H06222355A (ja) ライトバルブ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H0363626A (ja) 投影型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3344167B2 (ja) 透過型表示装置
JP435484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199803A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マイクロレンズ基板
JP2000206308A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マイクロレンズ基板
JPH08179303A (ja)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98541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5266820A (ja) 露光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を形成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