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8414B - Axial gap dynamo-electric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Axial gap dynamo-electric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8414B
TWI308414B TW092122512A TW92122512A TWI308414B TW I308414 B TWI308414 B TW I308414B TW 092122512 A TW092122512 A TW 092122512A TW 92122512 A TW92122512 A TW 92122512A TW I308414 B TWI308414 B TW I3084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eth
magnet
stator
tooth
ro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22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05640A (en
Inventor
Shinya Naito
Haruyoshi Hino
Hiroyuki Ishihara
Keiko Murota
Junji Terada
Tomohiro Ono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405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5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8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841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rectification
    • H02K11/049Rectifiers associated with stationary parts, e.g. stator cores
    • H02K11/05Rectifiers associated with casings, enclosures or brack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axially facing the armatures, e.g. hub-type cycle dynamo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6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8Sectional co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12Bi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20/00Electrical machine types; Structures or applications thereof
    • B60L2220/10Electrical machine types
    • B60L2220/12Induction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42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electric machines
    • B60L2240/423Torqu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70/00Problem solutions or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L2270/10Emission reduction
    • B60L2270/14Emission reduction of noise
    • B60L2270/142Emission reduction of noise acou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70/00Problem solutions or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L2270/10Emission reduction
    • B60L2270/14Emission reduction of noise
    • B60L2270/145Structure borne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02K1/185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to outer st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Description

1308414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 【先前技術】 電動二輪車等的驅動源或其他一般 旋轉電機除了習知的徑向間隙型旋轉電機^達所使用的 矚目的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 另有備受 該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之例如轴向 備有:具有其軸承所支持的旋轉轴之轉子,動馬達係具 定子的軛(定子側軛)彼此相對,且其對面a子側軛)與 直的構造。然後,在轉子側軛的對:、有與%轉軸垂 環狀)配設有磁利磁鐵,在定子侧形狀(或圓 相斜的“ + 于側的對向面沿著與旋轉軸 相對的放射方向(半徑方向)配設有 4 I 数個牙齒,磁鐵及牙齒 的彼此對向面與旋轉軸垂直,且其 軸形成垂直的平面狀。 W 8的間隙與旋轉 ^即,在軸向間隙型馬達中,藉由在轉子與定子之間形 成有磁性電路,介以定早的久$ 、各牙㈣所捲回的線圈,與轉子 側磁鐵的雜、S極相合依序切換與各牙齒相對的勵磁,利 用與轉子側磁鐵的各牙齒之勵磁相對的吸引力及反彈力使 轉子旋轉。 根據該軸向間隙型馬達,由於具有使該磁鐵及牙齒的彼 此之對向面與垂轉軸垂直的構造,故與徑向間隙型旋轉電 機亦即磁鐵及牙齒彼此的對向面具有與旋轉軸平行的構造 之旋轉電機相t匕’可、缩短沿著旋轉軸方向的長纟,對於旋 87418-970523.doc 1308414 轉電機的薄型化相當有幫助。 然而,近年來,更強烈要求對 丁於搭载上述軸向間隙型旋 轉電機的裝置或系統的小型化。 因而’為滿足上述小型化要求, ^ 披除軸向間隙型旋轉電 機之放射狀配設的複數個牙齒内彼 H門彼此鄰接配置的一部份之 牙齒(藉由3相交流的反相器驅動蚌 動%與3相分對應的三各牙 齒),藉由將拔除該牙齒的部分活用私 刀居用於馬達驅動用控制器/驅 動器(反相器等)的配置空間、旋轉側 做得側磁鐵的磁極(N極、S極) 位置檢測感應器(孔元件等)的配詈允鬥,斗、β丄 置二間,或是線圈結線與反 相器端子形成空間等,可使柊巷妯& „ 之疮戟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的裝 置或系統小型化。 然而,在具有拔除與上述的旋轉軸相對放射狀配設的複 數個牙齒之一部份的構成之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中,拔除 定子之牙齒(欠缺)的部分與定子之牙齒欠缺部分之磁鐵吸引 力(磁鐵吸引定子的力)成為不平衡。 藉由該吸引力的不平衡狀態及轉子的旋轉軸與軸承之間 的内犧,轉子以與定子的牙齒欠缺部分相對的間隙加 寬且與挾住該旋轉軸相向的部分相對的間隙變窄之方式傾 藉由該轉子的傾斜,依據該旋轉電機的旋轉動作增大所 f生的噪音/振動,更使轉子的旋轉軸或軸承所連接的齒輪 部等之損失增加,恐有阻礙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的實用性 (例如搭載於電機自動車/電動二輪車等)之虞。 【發明内容】 87418-970523.doc 1308414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狀況而研創者,目的在於在具有欠 缺定子的牙齒之-部份的構造之軸向間隙型電動馬達中, 抑制因為欠缺該牙齒而引起轉子的傾斜。 用以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的第丨樣態,係使具有軸承所 支持的旋轉軸及磁場用磁鐵的轉子旋轉者,其特徵在於具 備有以下構件·與上述轉子相對向配置的定子㈣丨及在 與上述定子側輛的上述磁鐵相對的對向面上,配設成以上 述軸承的中心軸線上的胜$ π & ^ 们将疋點為中心點之大致缺口圓狀, 以特定間隙與上述磁鐵相對向的複數個牙#,使分別包含 述複數個牙齒的上述缺口部位的兩側之第$及第2的牙齒 之磁鐵對向面上的第1及第2點;及與該第!及第2點的牙齒 間的中點相對挾住上述軸承的中心軸線位於相反側,位於 最接近包含上述中點及上述中心軸線的平面之第3牙齒之磁 鐵的對向面上的第3點之平面,從與該軸承的中心軸線相對 垂直的垂直方向傾斜。 又’用以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的第2樣態,係使具有旋 轉軸及磁場用磁鐵之轉子旋轉者,其特徵在於具備有以下 構件:與上述轉子相制_ & 符卞相對向配置的定子侧軛;及在與上述定 子側輛的上述磁鐵相對㈣向面上,配設成以上述旋轉轴 的中心轴線上的特定點為中心點之大致缺口㈣,以特定 間隙與上述磁鐵相對向的複數個牙齒,以增加與上述缺口 持相對的上述磁鐵之吸引力的方式,使上述複數個牙齒 間的周方向間距不均等。 再者,用以達成上硫s μ > 1 i 之目的之本發明的第3樣態係使具有旋 87418-970523.doc 1308414 轉軸及磁場用磁鐵之轉子旋轉的轴向間隙型旋轉電機,装 特徵在於具備有以下構件:與上述轉子相對向配置^ 側輛;及在與上述定子側輛的上述磁鐵相對的對向面上, 配設成以上述旋轉軸的中心轴線上的特定點為中心
致缺口圓狀,以特定M A A 旧 _疋間隙與上述磁鐵相對向的複數個牙 w,以與上述缺口部位相對的上述磁鐵之 式,使與上述複數個牙齒的上& « σ的方 不均等。 ㈣的上相鐵相對的對向面之面積 :後,用以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的第4樣態 特行才於豆供古轉子凝轉之轴向間隙型旋轉電機,其 =在於具備有以下構件:與上述轉子相對向配置的定子 =,及在與上述定子侧輛的上述磁鐵相對的對向面上, 配汉成以上述旋轉軸的中 丁种踝上的特定點為中心點之夬 致缺口圓狀,以特定間隙與上述磁 …之大 齒,使上錢_的旋轉轴 數個牙 斟…m ㈣T ^與上述缺口圓的中心點相 對且偏〜至從上述缺π部位㈣的方向。 用以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 磁場用磁鐵之轉子弟5樣態係使具有旋轉轴及 科卞從轉的軸向間隙 於具備有以下構件:盘上诚轉電機’其特徵在 在斑上述定子側“ 轉子相對向配置的定子側軛; …磁鐵相對的對向面上’配設成以 上述軸承的中心軸線為中心之 成人 與上述磁鐵相對向的複數個牙齒;及=二=間隙 口部連結的連結軛。 吏上述疋子側軛的缺 如以上所述,根據本發明之 弟樣恶的轴向間隙型旋轉電 87418-970523.doc 1308414 拽刀別包含上述複數個牙齒的上述缺口部位的兩側之第i ^第2的牙齒之磁鐵對向面上的第1及第2點;與該第丨及第2 ,的牙w間的中點相對挾住上述軸承的中心轴線位於相反 =,最接近包含上述中點及上述中心軸線的平面之位置的 第3牙齒之磁鐵的對向面上的第3點之平面,係從與該轴承 的中心軸線相對垂直的垂直方向傾斜至例如第1及第2牙齒 的磁鐵對向面接近磁鐵的方向。 因此,介以缺口部位側與中心軸線相對側的部位之磁鐵 相對的間隙相對可縮窄與缺口部位側的磁鐵相對的間隙, σ降低與缺π部位相對的磁鐵之吸引力、以及介以上述缺 、"ΙΜ立侧與中心軸線相對側相對的磁鐵之吸引力之間的不 平衡。 果’可抑制因吸引力的不平衡引起轉子往介以上述缺 口 (Μ立侧與中心轴線相對向側傾斜,依據該傾斜,可 振動/噪音或損失。 - 、、根據本發明之第2樣態的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由於 曰加與上述缺口部位相對的上述磁鐵之吸引力的方式 二==齒間的周方向間距不均等,故可降低:缺 _的磁鐵之吸引力、以及介以上述缺口部位 中=轴線相對側相對的磁鐵之吸引力之間的不平衡。、 果可抑制因吸引力的不平衡引起轉子往介以
Sri與:失轴線相^側傾斜,依據該傾斜,可降低 再者根據本發明第3樣態之轴向間隙型旋轉電機,由於 87418-970523.doc -10- 1308414 以增加與上述缺口部位相對的上述磁鐵之吸引力的方式, 使與上述複數個牙齒的上述磁鐵相對的對向面之面積不均 等,可降低與缺口部位相對的磁鐵之吸引力、以及介以上 述缺口部位側與中心軸線相對側相對的磁鐵之 的不平衡。 間 ::,可抑制因吸引力不平衡造成轉子朝向隔著中心轴 ;線而。上料π部相對之側之傾斜,減少制斜所 振動/噪音或損失。 之 =,根據本發明第4樣態之軸向間隙型旋 於複數個牙齒之上述缺口圓之中心相對 以離開缺口部之方向而偏心。 L之旋轉轴係 根據此構成,自轉子@ I 、、心 #子之&轉軸中心起’比起對於隔著中 〜軸線而與缺口部位相對之 口部側之牙齒之距離較長,因此二之距離,可使對於缺 部側之牙告之辟Μ 因此可糟由增加對於上述缺口
w 離,抵銷因缺口部位側t e A H 成之磁力不足。 I位側之牙齒之欠缺所造 結果,可使從轉子的旋轉軸 缺口部位TW相對挾住旋相對:::位側的力矩與 可抑制朝向與缺口部位相對换^相對向側之力矩平衡, 轉子之傾斜,且使 ▲ 讀轴中⑵而相對之側的 且使振動/噪音或損失降低。 丹者,根據本發明黛s详台& 藉由連結輕連結定子側輕的 近的兩個牙齒間作為磁性電路β σ t可维持該缺口部附 因而,可抑制因缺口部 弓丨起磁束及轉矩的減少。 874l8-970523.doc 1308414 【實施方式】 間隙型旋轉電 圖1係有關搭載本發明第〗實施形態之軸向 機的裝置例之電動二輪車1的側面圖。 。 如圖1所*,電動二輪車i在該車體前方 '之未圖不的轉向轴。該轉向轴的上端安裝有用以固定車 巴a的車把支持部3,該車把3a的兩端安裝有握把4。又,未 圖示的右側(圖1的内侧)之握把6構成可轉動的手油門。 然後,從前管2的下端朝向下方安裝有左右—對的前叉桿 5。分別在前又桿5的下端介以前車軸7安裝有前輪6。前輪6 在利用前叉桿5予以緩衝懸架的狀態下,藉由前車軸了旋轉 自如地軸承著。車把支持部3的車把3a之前方配置有儀表 8,在車把支持部3的儀表8下方固定有車前燈9,在該車前 燈9的兩侧方分別設置有方向燈1〇(圖1僅圖示一方 側面觀看,從前管2朝向車體後方延設有構成大致L字形 的左右一對之車體框架u。該車體框架u為圓管狀,從前 管2朝向車體後方傾斜延伸至下方之後,朝向後方水平延伸 構成側面觀看大致L字狀。 該一對車體框架11的後方側端部上向上方延設有從該後 方側端部朝向後方傾斜之左右一對的座墊導軌12的後方側 端部12a係沿著座墊13的形狀彎曲至後方側。 然後’在該左右一對的座墊導軌12之間配設有可裝卸自 如的電池14 ’該電池14係收納可充電複數次的二次電池而 構成。 B7418-970523.doc -12- 1308414 工右對的座墊‘軌12之彎曲部分附近朝向車體前方向 上傾斜而溶接有構成倒u字狀的座撐15,在該座撐15與左右 的座墊導軌12所包圍的部分配置有可關閉之上述座墊13, 亦即介以座墊13的前端部以可上下轉動方式配置。 座墊導軌12的後端部安裝有後擋泥板16,該後擋泥板^的 後面安裝有尾燈17。又,在尾燈17的左右安裝有方向燈(圖工 中僅圖示一方)18。 另外,左右一對的車體框架n之座墊13下方的水平部分 別溶接有後臂拢架19(圖1中僅圖示一方),在左右一對的後 臂拢架19上介以支軸21搖動自如地支持後臂2〇的前端。繼 而,在該後臂20的後端部20a上旋轉自如地軸承有驅動輪即 後輪22,該後臂20及後輪22藉由後緩衝桿23予以緩衝懸架。 左右一對的車體框架11之水平部下方分別配設有左右一 對的腳踏板24(圖1僅圖示一方),又,腳踏板24的後方側介 以軸26使側架(Side stand)25可旋轉地支持在左側的後臂2〇,側 架25藉由返回彈簧27彈壓在關閉側。 繼而,在後臂20的後端部20a内安裝有包含與後輪22連 結,用以旋轉驅動該後輪22的軸向間隙型電動馬達28(以下 簡稱為電動馬達28)之驅動單元29。 圖2係說明後臂20之後端部20a内部之圖1所示的Π-Π箭號剖 視圖(一部份側面圖)。此外,未圖示後輪22。 如圖2所示,在後臂20的後端部20a的右側側面覆蓋有齒輪 蓋35,在其内部所形成的空間内一體安裝有構成驅動單元 29的電動馬達28、遊星齒輪減速機36及控制器37等。 87418-970523.doc -13- 1308414 軸向間隙型電動馬達28係如圖2所示,具備有:以該軸承 38a、38b之中心軸線BO為中心,介以軸承38a、38b可轉動地 支持在後臂20的後端部20a之轉子(轉子)40 ;及與該轉子40相 向並固定於後臂後端部20a内面之大致圓環(甜甜圈)狀的定 子(定子)41。 轉子40係如圖2所示具有轉子側軛42,該轉子側軛42係朝 向後臂20的後端部20a構成大致凸的弓形。 亦即’轉子側軛42係具備有:與定子41相對向的圓環狀 之圓環部42a ;從該圓環部42a的内周緣部朝向後臂20的後端 部20a延伸至約傾斜狀(大致圓錐台狀)之傾斜部42b ;從該傾 斜部42b的後臂後端部20a的側周緣部朝向後端部2〇&沿著中 心軸線BO延伸為凸狀之第1圓筒部42c ;從該圓筒部42c的後 臂後端部20a側周緣部朝向其内側延伸在徑方向之圓環部 42d ;從該圓環部42d的内周緣部朝向後端部2〇a沿著中心軸 線BO延伸為凸狀的第2圓筒部42e。 然後’該第2圓筒部42e介以軸承38a、38b,以中心軸線BO 為中心可轉動地被支持’以構成轉子4〇的旋轉軸。因而, 轉子40的旋轉軸42e的旋轉軸中心與軸承38a、38b之中心軸線 BO對應。 又,轉子40係具備有:固設在轉子側軛42的圓環部42&之 定子側對向面,與中心軸線B〇相對具有同軸之圓環形狀的 磁場用磁鐵45。 磁鐵45係具有沿著其周方向交互配置的n極與§極。 轉子40的旋轉軸42e之後輪側端部連接有與該轉子4 〇 (旋轉 87418-970523.doc -14- 1308414 軸42e)為同軸狀之旋轉軸46,該旋轉軸46係與轉子4〇一體成 為可旋轉。 另外,遊星齒輪減速機36與旋轉軸46連結,並安褒於轉 子側軛42的傾斜部42b内。該遊星齒輪減速機%與電動馬達 28在車寬度方向上部分重疊。 遊星齒輪減速機36係具有與旋轉軸46配置為同軸狀之後 車軸47連結,使電動馬達28的旋轉(旋轉軸46的旋轉)減速並 傳達至後車軸47之功能。從後車軸47的齒輪蓋35突出的前端 部47a裝卸自如地螺固有螺帽5〇,後輪22在與後車軸47嵌合 的狀態下’藉由螺帽50的螺固而安裝。 圖3係從按裝於後臂20的後端部2〇a之使用狀態的定子41的 後輪側觀看作為圖1及圖2所示的自動二輪車1之電動馬達28 的一部份之狀態圖。 如圖2及圖3所示’定子41係具備有:定子側軛(定子 輛)60 ’係固設在後臂20的後端部2〇a,以軸承38a、38b的中 心軸線BO為中心之大致缺口的圓(圓環)狀(大致c字狀)之鋼 板’沿著中心軸方向積層而成的積層體構造;及複數個牙 齒61 ’係與磁鐵45相對具有特定間隙而相對向,且分別由 鋼板的積層體所構成。 該複數個牙齒61配置成在與定子側軛6〇的磁鐵45相對的相 對向面上以軸承38a、38b的中心軸線bo上的點(中心點)BC中 心之大致缺口圓狀(大致C字狀)。 此外,本實施形態的”缺口圓(圓環)"意指一部份為缺口的 大致正圓形或大致橢圓形。 87418-970523.doc •15· 1308414 亦即,本實施形態配置成大致缺口圓狀(大致c字狀)的複 數個牙齒61係沿著周方向以固定間隔(周方向間距)配置在定 子侧軛60,與複數個牙齒61配置成正圓狀之情況相比,^ 少與3相分(U相、V相、W相)對應之三個牙齒 又’複數個 牙齒61係如圖3所示,從後輪側觀看例如分別具有大致矩形 狀的上面,以與定子側輛60相對使該上面成為相同高度之 方式,被插入固定於該定子側軛6〇。 此外,周方向間距表示各個相鄰接的牙齒61分別與磁鐵 對向面之中心、及個別從中心沿著對向面使軸承3如、3訃之 中心軸線BO上的中心點BC結合之線分間的角度。 又,定子41係具備有:捲回各牙齒61的線圈62(參照圖 2),使輛部60、各牙齒61及線圈62模組一體化之模組部63 ; 在該模組部63的外周面形成複數個且將包含各牙齒61及線 圈62之模組部63安裝在後輪20的後端部2〇a之凸緣64,凸緣64 藉由螺栓65螺固在後臂後端部2〇a。 又,在定子側軛60及牙齒61的缺口部位(牙齒缺口部 位)tw上分別配置有:控制器37 ;以及與該控制器37及各線 圈62電性連接’依據控制器37的控制對線圈62(U相、V相線 圈、w相線圈)切換電流並使之流動的變換器7〇。此外,符 號71係用以檢測出轉子40的旋轉位置之編碼基板,71a、 71b、71c係與各相對應的保持IC。 然後’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3至圖5所示,分別具有: 複數個牙齒61之缺口部位TW兩側之第1及第2的牙齒61al及 61a2的磁鐵對向面上之第1及第2點P1及P2;第1及第2牙齒 87418-970523.doc • 16 - 1308414 61al及61a2間(第1及第2點P1及P2間)之中點CP ;以及與該中 點CP相對’挾住軸承38a、38b的中心軸線B〇位於相反側, 且最接近包含該中點CP及中心軸線BO的平面Η之位置的第3 牙齒61a3之磁鐵對向面上的第3點Ρ3的平面,係從與轴承 38a、38b之中心軸線BO相對的垂直方向X,以第1及第2點ρι 及P2高於第3點P3大約0.2 mm之方式傾斜。 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5所示,以第1及第2牙齒 61al及61a2比第3牙齒61a3更接近磁鐵45的定子對向面側之方 式使定子侧軛60傾斜,俾使分別包含第1及第2點P1及P2與 第3點P3之平面與上述垂直方向X相對而傾斜。 另外’如圖3所示,在定子41中,與該定子41的後臂20之 後端部20a相對之安裝狀態下,位於上側的兩個凸緣6如1、 64a2挾住通過定子41在安裝狀態下之最上點Ml及最下點M2 之線L成為大約對稱的方式配設。 再者,如圖4及圖5所示,藉由連結軛75連結定子侧軛60 的缺口部位TW侧兩端部60al及60a2之相對内周部。 繼而,依據定子41的構成之作用為中心說明具有上述構 成的電動馬達28的作用。 在電動馬達28中,轉子40與定子41之間形成有磁性電路, 從轉子40的磁鐵45之N極出來的磁束從牙齒61流至定子側軛 60 ’介以其他的牙齒61流至磁鐵45的S極。 此時,由於定子41的複數個牙齒61配置成以中心軸線B〇 為中心之大約缺口圓狀,因此與缺口部位TW的兩側之第i 及第2牙齒61al及61a2間的磁鐵對向面f上的第1及第2點ρι及 87418-970523.doc -17- 1308414 P2;以及與第1及第2牙齒61al及61a2間的中點CP相對,挾住 軸承38a、38b的中心軸線BO位於相反側,且最接近包含該令 點CP及中心軸線BO的平面Η之位置的第3牙齒61a3之磁鐵對 向面上的第3點P3配置在相同平面上時,該兩者(介以缺口 部位TW侧與中心軸線BO相對側)之間吸引力有差值。 然而,在本實施形態中,分別包含上述第1及第2的牙齒 61al及61C之第1及第2點P1及P2、以及第3牙齒61a3的第3點 P3之平面’由於從與軸承38a、38b的申心軸線BO相對的垂直 方向X,以第1及第2點P1及P2高於第3點P3大約0.2 mm之方式 傾斜,故可使對於缺口部位TW側的磁鐵45之定子對向面的 間隙’比起對於介以中心軸線B〇而與缺口部位TW側相對側 的部位之磁鐵45的定子側對向面的間隙變窄。
因而,可降低缺口部位TW側(牙齒61al、61a2等)相對的磁 鐵45之吸引力、及對於上述缺口部位TW側介以中心軸線 相對側(牙齒61〇3等)的磁鐵45的吸引力之間的不平衡D 結果’可抑制因上述吸引力的不平衡引起轉子4〇往牙齒 61a3側傾斜。 如此’可降低磁鐵45與定子41相對的吸引力之不平衡, 在可抑制轉子40往牙齒6la3側傾斜之狀態下,當通電至特定 的牙齒61的線圈62時,介以該線圈62勵磁特定的牙齒61,所 、的特疋牙齒61與磁鐵45之間引起吸引排斥作用。 因 而 ’介以控制器37及轉換器7〇依序切換所勵磁的牙齒 藉此依序移動所勵磁的牙齒61並使磁鐵45與轉子4〇同時 旋轉。 可 87418-970523.doc 1308414 此時,在本實施形態中,介以轉子4〇的牙齒咖侧,亦即 介以缺口部位TW側與中心軸線B〇,可抑制轉子仞傾斜至相 對側,因此依據轉子40的旋轉動作可降低振動/噪音。 又,由於介以缺口部位TW側與中心軸線B〇可抑制轉子4〇 傾斜至相對側,因此可降低介以旋轉軸46與該轉子卯的馬 達軸部42e連接的齒輪部(遊星齒輪減速機%等)之損失。 再者,根據本實施形態,為確保轉子4〇的軸承3如、3肋之 軸承空間,將定子側軛60設為大致圓環狀,再使圓環部的 一部份形成缺口構成缺口圓(圓環)狀,將控制器37等配置在 該缺口部位TW謀求小型化。 此時,在本實施形態中,藉由連結軛75連結定子側軛6〇 的缺口部位TW側兩端部60al及60a2的相對内周部。 該點例如在沒有連結軛75時,由於缺口部位TW的兩側附 近之牙齒61al及61a2間的磁性電路被分割,因此通過該牙齒 61al及61a2的磁束降低,恐有導致轉矩減少之虞。 然而’由於在本實施形態中,該定子側軛6〇的缺口部位 tw側兩端部60al及60a2的相對内周部藉由連結軛75連結因 此可維持缺口部位TW兩側附近的牙齒61al及61a2間的磁性電 路。 因而’在本實施形態中’一邊確保控制器37等的配置空 間’一邊防止通過缺口部位TW兩側附近之牙齒6lai及6ia2間 的磁束之降低且防止轉矩之減少。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與沒有連結軛《75之情況相比,可 防止缺口部位側的牙齒之吸引力降低,對於缺口部位所引 87418-970523.doc -19- 1308414 起的吸引力之不平衡的抑制有幫助。 在此,圖6係比較損失L01與損失L〇2之圖(縱軸為損失 (%))。損失LOl係使用具有第1及第2的牙齒61al及61a2的磁鐵 對向面上的第1及第2點P1及P2以及第3牙齒61a3之磁鐵對向 面上的第3點P3位於相同平面上之構成(無傾斜)之電動馬達 時所獲得者;以及使用本發明第丨實施形態之構成(使分別 包含第1及第2的齒61al及61a2的磁鐵對向面上的第!及第2點 P1及P2、以及第3牙齒61a3之磁鐵對向面上的第3點P3之平 面,以第1及第2點P1及P2高於第3點P3大約〇.2mm之方式傾 斜之構成)的電動馬達28所獲得者。 如圖6所示’使用具有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所構成的電動 馬達28所獲得之損失L02 ’與使用在沒有傾斜的狀態下之電 動馬達的損失LOl相比,約低1〇%,可驗證本實施形態之構 成(傾斜構成)的功效。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在定子4 1安裝於後臂20之後端部 20a的狀態中,以挾住通過定子41的安裝狀態之最上點M1& 最下點M2之線L使成為大致對稱之方式,配設位於上側的 兩個凸緣64al、64a2。 亦即’暫時將凸緣設置在定子41的安裝狀態之最上點M1 時’例如在電動二輪車1發生傾倒等之衝擊時,將對最上點 Ml之凸緣施加最大的荷重(衝擊因此恐有提高最上點μ的 凸緣破損之危險性之慮。 然而’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避開上述最上點M1且挾住 通過最上點Ml及最下點M2之線L成為大致對稱之方式,配 87418-970523.doc -20- 1308414 設兩個凸緣64al、64a2,因此可將衝擊荷重分散至兩個凸緣 64al 、 64a2 。 結果,可提供一種具有一邊緩和凸緣破損的危險性,一 邊使用較少的凸緣64及螺栓65而承受衝擊荷重的強度強之 構造的電動馬達28。 (第2實施形態) 圖7係有關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的電動馬達之定子41A的概 略構成斜視圖。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僅與第1實施 形態的定子41之構成不同,因此省略或簡化除此之外的構 成要素之說明。 如圖7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定子41A為使定子側軛60不致 傾斜,且使包含第1及第2牙齒61al及61a2的磁鐵對向面上的 之第1及第2點P1及P2 ;及第3牙齒61a3的磁鐵對向面上之第3 點P3之平面S 1,以第1及第2點P1及P2高於第3點P3之方式傾 斜,使複數個牙齒61的高度從第3牙齒61a3朝向第1及第2牙 齒61al及61a2上升形成階梯狀。 亦即,如圖7所示,從第3牙齒61a3至第1牙齒61al為止的 複數個牙齒 61a3、61akl、61ak2、...、61ak6、61al 的高度’係 第3牙齒61a3的高度最低,以下,越朝向第1牙齒61al高度越 高,以第1牙齒61al的高度最高(第3牙齒61a3的高度 < 牙齒 61akl的高度 <...< 牙齒61ak6的高度 < 第1牙齒61al的高度)。 同樣地,如圖7所示,從第3牙齒61a3至第2牙齒61a2為止的 複數個牙齒 61a3、61aml、61am2、…、61am6、61a2的高度’ 係第3牙齒61a3的高度最低,以下越朝向第2牙齒61a2高度越 87418-970523.doc -21 - 1308414 门以第2牙齒61a2的尚度最高(第3牙齒61a3的高度 < 牙齒 61aml的高度<· <牙齒61am6的高度 <第2牙齒㈣的高度” 因而,在本實施形態中,使包含第丨及第2牙齒Μ"及61以 的磁鐵相對向面上的之第丨及第之點^及们;及第3牙齒61幻 的磁鐵對向面上之第3點p3之平面H,以第1及第2點μ及π 高於第3點Ρ3之方式傾斜’可降低與第】實施形態相同之轉 子磁鐵45與定子41相對之吸引力的不平衡。 ’-σ果可抑制因上述吸引力的不平衡引起轉子4〇往牙齒 61a3側傾斜。 特別是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複數個牙齒61各自的高度 從第3牙齒61a3朝向第丨及第2牙齒❸“及以以上升形成階梯 狀,因此可微調整相鄰接的牙齒之間的高度差。結果,對 於降低因磁鐵45引起與牙齒61相對之吸引力的不平衡有 利。 (第3實施形態) 圖8係從後輪側觀看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的電動馬達之定 子4 IB B守的概略構成平面圖。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 僅第1實施形態的定子41之構成不同,故省略或簡化除此之 外的構成要素之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的定子41B中,藉由與第丨及第2實施形態不 同的方法,亦即藉由使複數個牙齒61間的周方向間距不均 等,使磁鐵45與牙齒61相對的吸引力之不平衡降低。 在本實施形‘4的定子41B中,將使從第3牙齒61a3至第2牙 齒61a2為止的複數個牙齒61a3、61咖1、 、61啦6、個別 87418-970523.doc •22- 1308414 與磁鐵對向面的中心;及從該中心沿著對向面使軸承38a、 38b與中心軸線BO結合的線分設為VI、V2、...V8時,以該線 分VI至V8之相鄰接線分間的角度限定複數個牙齒61間的周 方向間距,從第3牙齒61a3依序朝向第1及第2牙齒61al加 寬。 亦即,如圖8所示,從第3牙齒61a3至第2牙齒61a2為止的 複數個牙齒61a3、61aml、...、61am6、61a2之個別周方向的間 距Θ1、Θ2、...、Θ7,係與第3牙齒61a3鄰接的牙齒61aml之間 的周方向間距Θ1最窄,以下,朝向第2牙齒61a2依序加寬, 以牙齒61am6與第2牙齒61a2之間的周方向間距Θ7最寬(周方向 間距Θ1<周方向間距Θ2<...〈周方向間距Θ6〈周方向間距Θ7)。 此外,圖中的表示以均等的周方向間距配置第3牙齒 61a3至第2牙齒61a2的複數個牙齒61a3、61aml、…、61am6、 61a2時,該均等周方向間距。 又,即使是第3牙齒61a3至第1牙齒61al為止的複數個牙齒 61a3、61akl、...、61ak6、61a2之個別的周方向間距,亦與複 數個牙齒61a3至61a2之情況相同,第3牙齒61a3與61akl之間 的周方向間距最窄,以下,朝向第1牙齒61al依序加寬,以 牙齒61ak6與第1牙齒61al之間的周方向間距最寬。 亦即,根據本實施形態,如圖8所示,比以均勻的周方向 間距et配置複數個牙齒61時更可使複數個牙齒61接近缺口部 位TW。換言之,藉由個別加寬周方向間距使第3牙齒63a3以 外的剩餘牙齒 61al、61akl 至 61ak6、61a2、61aml 至 61am2 偏向 缺口部位TW的方向。 87418-970523.doc -23 - 1308414 結果,可使複數個牙齒61全體的分配亦即鋼板(鐵分)分 配在定子側軛60上往缺口部位TW側增大,可使往其相反牙 齒61 a3側減少。 亦即,根據本實施形態,僅增大定子側軛6〇上的鋼板(鐵 分),可使與缺口部位TW側相對之磁鐵45的吸引力增加,相 反地,由於可減少與牙齒61a3側相對的磁鐵45之吸引力,故 可降低介以缺口部位TW側與中心軸線BO相對向側(牙齒61幻 等)之磁鐵45的吸引力之不平衡,抑制因吸引力的不平衡引 起轉子40傾斜’可使振動/噪音或損失降低。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雖依序加寬第3牙齒61a3朝向第工 及第2牙齒61al及61a2之複數個牙齒61間的周方向間距,使之 不均等,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構成,將複數個牙齒全 體的分配增大至缺口部位丁|側,且往該相反的牙齒61心側 減少,若為可增加與缺口部位TW側相對的磁鐵45之吸引 力,則可為任一不均等間距。 (第4實施形態) 圖9係從後輪側觀看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的電動馬達之定 子41C時的概略構成平面圖。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 僅第1實施形態之定子41的構成不同,因此省略或簡化除此 以外的構成要素之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的定子41C中,藉由使複數個牙齒61的磁鐵 對向面之面積不均等’作為改變在定子側軛6〇上的鋼板(鐵 分)之分配的方法’使磁鐵45與牙齒61相對的吸引力之不平 衡降低。 87418-970523.doc -24- 1308414 亦即,在本實施形態的定子41C中,從第3牙齒61a3朝向第 1及第2牙齒61a2,依序加大第3牙齒61a3至第2牙齒61a2為止 的複數個牙齒61a3、61aml、...、61am6、61a2之個別的磁鐵對 向面的面積SI、S2、...、S8。 依序加大上述面積的具體例之方法,在本實施形態中, 係從第3牙齒61a3朝向第1及第2牙齒61al及61a2,依序加大例 如沿著第3牙齒61a3至第2牙齒61a2的複數個牙齒61a3、 6 1 am 1、...、61am6、61a2之個別的磁鐵對向面的短邊方向之 寬度 Wl、W2、…、W8。 亦即,如圖9所示,從第3牙齒61a3至第2牙齒61a2的複數 個牙齒61a3、61aml、...、61am6、61a2之個別的磁鐵對向面的 面積SI、S2、...、S8(對向面的寬度Wl、W2、…、W8)係第3 牙齒61a3最小(變短),以下,朝向第2牙齒61a2依序加寬(變 長),第2牙齒61a2的磁鐵對向面之面積S8(對向面的寬度W8) 最寬(變長){磁鐵對向面面積S1(磁鐵對向面的寬度Wl)<磁石 對向面面積S2 (磁石對向面的寬度W2)<磁鐵對向面面積 S7(磁鐵對向面的寬度\¥7)<磁鐵對向面面積S8(磁鐵對向面 的寬度W8)}。 又,從第3牙齒61a3至第1牙齒61al的複數個牙齒61a3、 61akl、...、61ak6、61al之個別的磁鐵對向面之面積(磁鐵對 向面的寬度),亦與複數個牙齒61a3至61a2之情況相同,第3 牙齒61a3的磁鐵對向面的面積(磁鐵對向面的寬度)最小(變 短),以下,朝向第1牙齒61al依序加寬(變長),第1牙齒61al 的磁鐵對向面的面積(磁鐵對向面的寬度)最寬(變長)。 87418-970523.doc -25- 1308414 亦即’根據本實施形態’如圖9所示,介以缺口部位Tw 與中心軸線BO相對向側的牙齒6丨a3之磁鐵對向面的面積縮 到最小’亦即將鐵分量縮到最小’以下,越接近缺口部位 TW依序加大該磁鐵的對向面積,最接近缺口部位TW的牙齒 61al及61a2的磁鐵對向面的面積最大。 因此,依據該磁鐵對向面的變化,使分配定子側軛㈨上 的鐵分從第3牙齒61a3側偏向缺口部位tw的方向。 結果,使複數個牙齒61全體的分配,即在定子側軛仞上 分配鋼板(鐵分)往缺口部位TW側增大,往該相反牙齒側 減少。 亦即,根據本實施形態,與第3實施形態相同,僅增大上 述鋼板(鐵分)之定子側軛60上的分,可增加與缺口部0位丁~ 侧相對的TW側之磁鐵45的吸引力,相反地,由於可減少與 牙齒61a3側相對的磁鐵45之吸引力,因此可降低介以缺口部 位TW側與中心軸線B〇相對向侧(牙齒咖等)相對之磁鐵衫的 吸引力之不平衡,可抑制因吸引力的不平衡引起轉子侧 斜,使振動/噪音或損失降低。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巾,雖以依序加大從第3牙齒咖朝 向第1及第2牙齒61錢仙2的複數個牙齒之個別的磁鐵對向 面之短邊方向的寬度,作為加大第3牙齒咖至第i及第2牙 齒制及仙2的複數個牙齒個別的磁鐵對向面的面積之且體 =,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加大從第3牙 向弟1及第2牙齒61al&61a2的磁 ^ ,, , ^ ^ E 』艰鐵對向面的面積,或加大磁 鐵對向面的長邊方向之寬度或 87418-970523.doc -26- 1308414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由第3牙齒61a3起朝向第丨及第2 牙齒61al及6U2依序加大複數個牙齒61各自的磁鐵對向面的 面積,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構成,亦可將複數個牙齒& 全體的分配增大至缺口部位丁西側,且往該相反的牙齒 側減少,若可增加與缺口部位TW側相對的磁鐵β的吸引 力,則任一面積不均等皆可。 (第5實施形態) 圖10係從後輪侧觀看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的電動馬達之定 子41D的概略構成平面圖。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僅 與第i實施形態之定子41的構成不同,因此省略或簡化除此 之外的構成要素之說明。 在圖1〇中,符號OA1表示以缺口圓狀配置的複數個牙齒61 的中心(使複數個牙齒61分別與磁鐵對向面之中心〇丁連結的 圓之中心),符號OA2係表示轉子4〇的旋轉軸42e之旋轉軸中 心(軸承38a、38b的中心軸線BO),與圓環狀磁鐵衫的中心對 應。 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0所示,使沿著各牙齒61内周側 的面61〇與缺口圓的中心OA1之間的半徑方向之第工距離[丨與 圓環狀磁鐵45的内徑長度R1大致一致;使沿著各牙齒以的 外周側的面61 d與缺口圓的中心〇A丨之間的半徑方向之第2距 離L2與圓環狀磁鐵45的外徑長度R2大致一致。 再者,從圖10可清楚得知,在本實施形態中,例如以缺 口部位TW與轉子40的旋轉軸42e的旋轉軸中心〇A2分離的方 式,沿著徑向使以缺口圓狀配置的複數個牙齒61的中心〇ai 87418-970523.doc -27- 1308414 及轉子40的旋轉轴42e的旋轉軸中心(圓環狀磁鐵45的中 心)OA2偏心。 藉由該偏心,如圖11所示,.加長從通過轉子40的旋轉轴 中心OA2的中心線(與軸承38a、38b的中心軸線BO相同)與缺 口部位TW側的牙齒(牙齒61al、61a2等)之特定位置(例如中心 OT)相對的距離LX1與挾住該缺口部位TW與中心軸線BO相對 向側的牙齒(例如牙齒61 a3等)對應的特定位置(中心OT)相對 的距離LX2。 此時,從轉子40的旋轉轴中心OA2(中心軸線BO)沿著與缺 口部位TW側的牙齒(牙齒61al、61a2等)相對的中心軸線BO之 方向的力矩,亦即磁鐵45的吸引力之力矩{求出作用於牙齒 的力(磁力;吸引力)與至牙齒的距離之乘積},在一般配置 (轉子40的旋轉軸中心OA2與缺口圓的中心OA1 —致)時,由 於磁鐵45的吸引力具有差值,因此與缺口部位TW相對向側 的牙齒61a3側的力矩變大,使轉子40傾向上述牙齒61a3側。 然而,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可加長從通過轉子40的旋 轉軸中心OA2的中心軸線BO與缺口部位TW側的牙齒相對的 距離LX1與挾住該缺口部位TW與中心軸線BO相對側的牙齒 相對向的距離LX2,因此藉由增加與上述缺口部位TW側的 牙齒相對的距離可抵消因缺口部位TW側缺乏牙齒引起的磁 力不足。 因而,可使依據從轉子40的旋轉軸中心OA2(中心軸線BO) 與缺口部位TW側的複數個牙齒相對的磁鐵45A之吸引力的 力矩與缺口部位TW相對挾住中心軸線BO相對向的複數個牙 87418-970523.doc -28- 1308414 齒之力矩平衡。結果,可抑制與缺口部位TW相對挾住中心 轴線BO相對向側的轉子40之傾斜’且使振動/嗓音或損失降 低。 (苐6實施形態) 圖12係從後輪側觀看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的電動馬達之定 子41E時的概略構成平面圖。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與在 第5實施形態所說明的轉子之構造不同。 亦即’在本實施形態的圓環狀磁鐵45A中,如圖12所示, 圓環狀磁鐵45A的内徑長度R1短於沿著各牙齒61的内周側面 61c與缺口圓的中心OA1之間的半徑方向之第i距離u,而圓 %狀磁鐵45的外徑長度R2長於沿著各牙齒61的外周側面61d 與缺口圓的中心OA1之間的半徑方向之第2距離L2。 再者,從圖12可清楚得知,在本實施形態中,例如以缺 口部位TW與轉子40的旋轉軸42e之旋轉軸中心〇A2分離的方 式,使配置成缺口圓狀的複數個牙齒61的中心〇A1、及轉子 40的旋轉軸42e之旋轉軸中心(圓環狀磁鐵45A的中心)〇^沿 著徑向偏心。 藉由該偏〜,如圖丨3所示,加長從通過轉子4〇的旋轉軸 中心OA2的中心線(中心軸線B〇)與缺口部位TW側的牙齒(牙 固61al、61a2等)之特定位置(例如中心〇τ)相對的距離ίχι與 挾住該缺口部位Tw與中心軸線B〇相對向側的牙齒㈠列如牙 齒61a3等;)對應的特定位置(中心〇τ)相對的距離。 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中,與第5實施形態相同,由於可加 長攸通過轉子40的旋轉軸中心〇A2的中心軸線B〇與缺口部位 B7418-970523.doc •29- 1308414 TW側的牙齒相對的距離LX1與挾住該缺口部位TW與中心軸 線BO相對側的牙齒相對的距離LX2,因此藉由增加與上述 缺口部位tw側的牙齒相對的距離可抵消因缺口部位Tw側缺 少牙齒引起的磁力不足。 因而,可使依據從轉子4〇的旋轉軸中心〇A2(中心軸線 與缺口部位tw侧的複數個牙齒相對的磁鐵45A之吸引力的 力矩及與缺口部位TW相對挾住中心軸線B〇相對向的複數個 牙tei之力矩平衡。結果,可抑制與缺口部位TW相對挾住中 心軸線BO相對向側的轉子40傾斜,且使振動/噪音或損失降 低。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圓環狀磁鐵45A的内徑長幻短 於沿著各牙齒内周側面61e與缺口圓的中心〇A1之間的第丄距 離L1,而圓環狀磁鐵45八的外徑長汜長於沿著各牙齒的外周 側面61d與缺口圓的中心〇A1之間的第2距離u,因此如圖12 所不,可使全部牙齒61的磁鐵對向面與磁鐵45a完全相對(使 全部的牙齒61位於磁鐵45A的圓環區域内),不會降低磁束量 (降低轉矩),可抑制轉子4〇之傾斜。 (第7實施形態) 圖Η係從後輪側觀看本發明第7實施形態的電動馬達之定 子41F a夺的概略構成平面圖。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與在 第5實施形態或第6實施形態所說明的轉子之構造不同。 亦P在本實她形態中,如圖14所示,圓環狀磁鐵45B的 内仫之長度R1與沿著各牙齒61的内周側面與缺口圓的中 OA1之間的半极方向之第!距離u大致相同而圓環狀磁 87418-970523.doc -30- 1308414 鐵45B的外徑之長度R2長於沿著各牙齒61的外周側面61d與缺 口圓的中心OA1之間的半徑方向之第2距離L2。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從圖14可清楚得知,例如以缺 口部位TW與轉子40的旋轉軸42e之旋轉軸中心OA2分離的方 式,使配置成缺口圓狀的複數個牙齒61的中心OA1、及轉子 40的旋轉軸42e之旋轉軸中心(圓環狀磁鐵45B的中心)OA2沿 著徑向偏心。 藉由該偏心,如圖15所示,加長從通過轉子40的旋轉轴 中心OA2的中心線(中心軸線BO)與缺口部位TW側的牙齒(牙 齒61al、61a2等)之特定位置(例如中心OT)相對的距離LX1與 挾住該缺口部位TW與中心軸線BO相對側的牙齒(例如牙齒 61a3等)對應的特定位置(中心OT)相對的距離LX2。 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中,與第4或第5實施形態相同,由 於可加長從通過轉子40的旋轉軸中心OA2的中心軸線BO與缺 口部位TW側的牙齒相對的距離LX1與挾住該缺口部位TW與 中心軸線BO相對向側的牙齒相對的距離LX2,因此藉由增 加與上述缺口部位TW側的牙齒相對的距離可抵消因缺口部 位TW側欠缺牙齒引起的磁力不足。 因而,可使依據從轉子40的旋轉軸中心OA2(中心軸線BO) 缺口部位TW側的複數個牙齒相對的磁鐵45B之吸引力的力 矩與缺口部位TW相對挾住中心轴線BO相對向的複數個牙齒 之力矩平衡。結果,可抑制與缺口部位TW相對挾住中心軸 線BO相對向側的轉子40之傾斜,且使振動/噪音或損失降 低。 87418-970523.doc -31 - 1308414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5所示,使上述距離LX1與距 離LX2相對加長,並且使缺口部位tw側的牙齒(例如牙齒 61al、61a2等)之磁鐵對向面與磁鐵45B大致完全相對,更可 減少與缺口部位TW相對挾住中心轴線B〇相對向側的牙齒 (例如牙齒61a3等)之磁鐵45B的對向面積。 藉由減少與該缺口部位TW相對挾住中心軸線B〇相對向側 的磁鐵對向面積’可降低該磁鐵吸引力,使缺口部位tw側 與該缺口部位TW相對挾住中心軸線BO相對向側之磁鐵吸引 力的不平衡可平衡化。 此外,在第5至第7實施形態中,僅表示沿著各牙齒61的 内周側面61c及外周側面61d與缺口圓的中心OA1之間的半徑 方向之第1及第2距離L1及L2、及圓環狀磁鐵45(45A、45B)之 内長R1及外控長R2之關係的一例。 亦即,若為可使複數個牙齒61的中心〇A1與轉子4〇的旋轉 軸42e之旋轉軸中心〇A2偏心,且使缺口部位TW側之力矩與 隔著中心軸線BO而與缺口部位丁|相對之側之力矩平衡之構 成,則磁鐵45(45A、45B)的内徑長及外徑長與各牙齒61的内 周侧面61c及外周側之面61d與缺口圓的中心〇Αι之間的第】及 第2距離L1及L2的大小關係可適當的規定。 此外,與在第!至第7實施形態的大致缺口圓狀所形成的 定子側軛80的磁鐵45的對向面上具備配置成缺口圓狀的複 數個牙齒81較子83中,如圖16所示,可僅藉由連結輕以連 結定子側輛80的缺口部位則則兩端部他⑷如之相對向的 87418-970523.doc 1308414 即使為這種構成’如第丨實施形態所說明,藉由連結軛幻 可維持缺口部位TW兩側的牙齒8131及8132間的磁性電路。 因而’在本變形例中,一邊藉由缺口部位TW確保控制器 37等的配置空’ 一邊防止通過該缺口部位兩側的牙齒 81al及81a2間的磁束降低且防止轉矩減少。 又,在本變形例中,與沒有連結輛85之情況相比,可防 止缺口部位側的牙齒之吸引力降低,對於抑制因缺口部引 起吸引力不平衡相當有貢獻。 而且’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雖說明將本發明之軸向間 隙型旋轉電機即電動馬達搭載於自動二輪車之情況,伸本 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亦可搭載於其他裝置/機器, 之功效。 :二2各實施形態中’雖說明轴向型電動機(電動 馬達)作為本發明之軸向間隙型旋 限定於此’亦可藉由從外部旋轉轉子 =月亚不 作為發電機利用。 在線圈產生起電力 此外,本發明係不限定於上述第丨至 發明φ匕沾ran 貫施形態,在本 曰的範圍内可進行適當的變更 施。 I尺亦可在其他樣態實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有關搭載本發明第丨實施 機之裝置例之電動,之軸向間隙型旋轉電 *〜电動一輪車的側面圖。 圖2係說明圖i所示的後臂之後端部 號剖視圖(―部份侧面圖)。 内β之圖箭 87418-970523.doc 33· 1308414 圖3係作為圖!及圖2所示的自動二輪車之電動馬達的一部 份,從後臂的後端部所安裝的使用狀態之定子的後輪侧觀 看之狀態圖。 圖4係圖3所示的定子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之斜視圖。 圖5係簡略化分別包含第】及第2牙齒的磁鐵對相面上的第 1及第2點及與第3牙齒之磁鐵對象面上的第3點之平面(參照 圖 少 4) 、及從與軸承的t心軸線相對的垂直方向傾斜之狀態圖。 圖6係比較在使用具有第1及第2牙齒的磁鐵對相面上的第 1及第2點及與第3牙齒之磁鐵對象面上的第3點位於相同平 面上之構成的電動馬達時所獲得的損失、及使用具有本發 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構成之電動馬達所獲得的損失之圖。 圖7係有關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的電動馬達之定子的概略 構成之斜視圖。 圖8係從後輪側觀看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的電動馬達之定 子時的概略構成平面圖。 圖9係從後輪側觀看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的電動馬達之定 子時的概略構成平面圖。 圖10係從後輪側觀看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的電動馬達之定 子時的概略構成平面圖。 圖11係模式表示圖1〇所示的電動馬達之磁石與定子的牙 齒之關係圖。 圖12係從後輪側觀看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的電動馬達之定 子時的概略構成平面圖。 87418-970523.doc -34- 1308414 圖13係模式表示圖12所示的電動馬達之磁石與定子的牙 齒之關係圖。 圖14係從後輪側觀看本發明第7實施形態的電動馬達之定 子時的概略構成平面圖。 圖15係模式表示圖14所示的電動馬達之磁石與定子的牙 齒之關係圖。 圖16係表示有關本發明之變形例的定子之概略構成斜視 圖。 【圖式代表符號說明】 1 電動二輪車 2 前管 3 車把支持部 3a 車把 4、6 握把 5 前叉桿 7 前車軸 8 儀表 9 車前燈 10 方向燈 11 車體框架 12 座墊導執 12a 後方側端部 13 座位 14 電池 87418-970523.doc -35- 1308414 15 16 17 18 19 20 20a 21 22 23 24 26 25 27 28 29 35 36 37 38a 、 38b 40
BO 4 卜 41A ' 41B、41C、41D、 42 座撐 擋泥板 尾燈 方向燈 後臂托架 後臂 後端部 支軸 後輪 後緩衝桿 腳踏板 軸 側架 返回彈簧 軸向間隙型電動馬達 驅動單元 齒輪蓋 遊星齒輪減速機 控制器 軸承 轉子 中心軸線 、41F 定子 轉子側輛 87418-970523.doc -36 1308414
42a、42d 圓環部 42b 傾斜部 42c 第1圓筒部 42e 第2圓筒部 45 磁鐵 46 旋轉軸 47 後車轴 47a 如端部 50 螺帽 60、80 定子側輛 60al 、 60a2 、 80al 、 80a2 端部 61 牙齒 61c 牙齒内周側的面 61d 牙齒外周側的面 61al 第1牙齒 61a2 第2牙齒 61a3 第3牙齒 62 線圈 63 模組部 64、64al、64a2 凸緣 65 螺栓 70 變換器 71 編碼基板 71a ' 71b ' 71c 保持1C 87418-970523.doc -37- 1308414 PI 第1點 P2 第2點 P3 第3點 TW 缺口部位 H、SI 平面 CP 中點 X 垂直方向 Ml 最上點 M2 最下點 L 線 75 連結軛 LOl 、 L02 損失 SI 至 S8 面積 W1 至 W2 磁鐵對向面的寬度 OA1 牙齒的中心 OA2 旋轉軸中心 LI 距離 L2 距離 R1 ' R2 長度 LX1 > LX2 距離 87418-970523.doc •38-

Claims (1)

  1. 二 g0§4it4 修(/)正本 i 4 ‘―、申 範圍: 1. 一種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其特徵為其係使具有由軸承 所支持的旋轉軸及磁場用磁鐵的轉子旋轉,且具備: 定子側輛,其係與上述轉子對向配置者;及 複數牙齒,其係在上述定子側輛的對於上述磁鐵的對 向面上,配a史成以上述軸承中心軸線上的特定點為中心 點之大致缺口圓狀,對於上述磁鐵隔著特定間隙而對向 者; 为別包含上述複數牙齒的上述缺口部位兩側之第丨及第 2牙齒之磁鐵對向面上的第〗及第2點、及對於該第丨及第2 牙齒間的中點隔著上述軸承中心轴線而位在相反側且最 接近包含上述中點及上述中心軸線的平面之第3牙齒之磁 鐵對向面上的第3點之平面,從對於該軸承_心軸線垂直 的方向傾斜。 2·如明專利乾圍第}項的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中使』 =定子側㈣上述對向面,從對於上述軸承中心轴線垂 直的方向朝向上述第1及篦95F***aa 磁鐵的方向傾斜。齒的磁鐵對向面接近上述 3. =:::r:軸—機,”將上 牙齒形成為向上上述第3牙齿朝向上述第1及第2 4. 一種軸向間隙型旋 及磁場用磁鐵之轉 ’/、特徵為其係使具有旋轉軸 定子側輪,二:轉’且具備: '、〃上述轉子對向配置者;及 87418-970523.doc 1308414 複數牙齒,其係在上述定子側輛的對於上述磁鐵的對 向面上’配設成以上述旋轉軸中心軸線上的特定點為令 大致缺口圓狀,對於上述磁鐵隔著特定間隙 向者; j =上述複數牙齒間的圓周方向的間距成為不均等而 使得上述磁鐵對於上述缺口部位的吸引力增加。 5.如^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其中 於該複數牙齒的卜;ΐ ϋ η 中j 兩側之第1及第2牙齒間的 上述中心軸線而位在相反側且最接近包含上述 點及上述中心軸線的平面之第3牙齒朝向該第!及第2牙 μ依序地加寬前述複數牙齒間的圓周方向的間距。 I :=用向間隙型旋轉電機,其特徵為其係使具有旋轉轴 及磁%用磁鐵之轉子旋轉,且具備·· 、—子側1¾ ’其係、與上述轉子對向配置者;及 複數牙齒,盆孫力〜 ,^ u 〃在述疋子側軛的對於上述磁鐵的對 ::大:設成以上述旋轉轴中心軸線上的特定點為中 向者;大致缺口圓狀’對於上述磁鐵隔著特定間隙而對 牙齒的對於上述磁鐵的對向面之 二4而使得上述磁鐵對於上述缺口部位的吸引力增 7· 利範圍第6項的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其中從對 ==齒的上述缺”位兩側之第 : 上述轴承中心轴線而位在相反側且最接近2 87418-970523.doc 1308414 上述中點及上述中心軸線的平 第2牙去从产 囬弋弟3牙齒朝向該第}及 向面之 1積 大前述複數牙齒㈣於前述磁鐵的對 8.:::專利範圍第7項的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其中使與 數個牙齒的上述磁鐵相對的對向面之寬度從上述 乐J才齒朝向上述第1及第2牙 ..., 齒的二 牙ω,依序地加大前述複數牙 回的對於則述磁鐵的對向面之寬度。 9· 一種軸向間隙型旋轉 ,、特徵為其係使具有旋轉軸 及磁%用磁鐵之轉子旋轉,且具備: =子側軛’其係與上述轉子對向配置者;及 後數牙w ’其係在±述^子_的對於上述磁鐵的對 °面上,以特定點為中心點而配設成大致缺口圓狀,對 於上述磁鐵隔著特定間隙而對向者; 使上述旋轉軸的旋轉軸中心對於上述缺口圓的中心點 向離開上述缺口部位的方向偏心。 “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笫 固弟9項的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其中上述 石兹鐵係形成與上述轉子 、 将于的叙轉軸中心同軸的圓環狀,使 上述各牙齒的內岡彳日丨 一"尸 周側之面與上述缺口圓的中心點間的沿 1半k方向之第i距離,與上述圓環狀磁鐵的内徑長大致 使該各牙齒的外周側之面與上述缺口圓的中心 點間的沿著半經方h & 向之第2距離,與上述圓環狀磁鐵的外 徑長大致一致。 1 1 .如申5青專利範圍笛Q τ5以Α 第9項的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其中上述 磁鐵係形成與上针、絲ν 1W子的旋轉軸同軸的圓環狀,使上述 87418-970523.doc 1308414 圓環狀磁鐵的内徑長度,比上述各牙齒的内周側之面與 上述缺口圓的中心點間的沿著半經方向之第㈤離短; 使上述圓環狀磁鐵的外徑長度,比該各牙齒的外周側 之面與上述缺口圓的中心點間的沿著半徑方向之第2距離 長。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豆中上述 磁鐵係形成與上述轉子的旋轉軸同㈣圓環狀,使上述 各牙齒的内周側之面盘上诚缺n /、上迷缺口圓的中心點間的沿著半 徑方向之第i距離’與上述圓環狀磁鐵的内徑長大致一 致; 使上述圓環狀磁鐵的外徑長度,比該各牙齒的外周側 之面與上述缺口圓的中心點間的沿著半徑方向之第2距離 長。 】3.-種軸向間隙型旋轉電機,其特徵為其係使具有旋轉轴 及磁場用磁鐵之轉子旋轉,且具備: 缺口圓環狀定子側輛,其係與上述轉子對向配置者. =牙齒’其係在與上述定子側輛的對於上述磁鐵的 對向面上,配設成以上述軸承中心轴線為中心之大致缺 口圓狀,對於上述磁鐵隔著特定間隙而對向者,·及 連結軛,其係連結上述定子側軛的缺口部者。 14.Γ:Γ範圍第1至13項中任一項之轴向間隙型旋轉電 上夢由上迷複數牙齒係配設在上述定子侧輕的對向面 子上述定子側輛及上述複數牙齒而構成作為定 87418-970523.doc 1308414 該定子更具有其定子安裝用的複數凸緣,該複數凸緣 包含在上述定子安裝狀態下位於上側的兩個凸緣; 將位於該上側的兩個凸緣配設成隔著通過上述安裝狀 態的定子之最上點及最下點的線成大致對稱。
    87418-970523.doc
TW092122512A 2002-08-16 2003-08-15 Axial gap dynamo-electric machine TWI30841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37334 2002-08-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5640A TW200405640A (en) 2004-04-01
TWI308414B true TWI308414B (en) 2009-04-01

Family

ID=31884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22512A TWI308414B (en) 2002-08-16 2003-08-15 Axial gap dynamo-electric machin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4) EP2043227B1 (zh)
JP (1) JP3994105B2 (zh)
CN (5) CN101242127B (zh)
AT (1) ATE528843T1 (zh)
AU (1) AU2003254944A1 (zh)
ES (1) ES2371636T3 (zh)
TW (1) TWI308414B (zh)
WO (1) WO20040174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31683A (ja) * 2006-11-16 2008-06-05 Fujitsu General Ltd アキシャルエアギャップ型電動機
JP4982756B2 (ja) * 2007-09-19 2012-07-25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モータ
DE102010060482B4 (de) * 2010-11-10 2017-07-13 Binova Gmbh Elektrischer Scheibenläufermotor und Elektrofahrrad oder Pedelec mit einem Scheibenläufermotor
DE102012207758A1 (de) * 2012-05-09 2013-11-14 Aktiebolaget Skf Vorrichtung mit wenigstens einem Scheibenläufermotorrotor und Montageverfahren
CN110350749A (zh) * 2019-08-16 2019-10-18 眭华兴 一种轴向磁场轮毂电机
CN110581632B (zh) * 2019-09-20 2020-10-23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非均匀齿拓扑结构永磁游标电机及其磁场调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38261B (de) * 1959-07-23 1962-10-18 Ringsdorff Werke Gmbh Antrieb fuer elektrische Impulszaehler
DE1613558B1 (de) * 1967-01-20 1970-07-02 Bauknecht Gmbh G Elektrische Zwischenlaeufermaschine
JPS58153579U (ja) * 1982-04-05 1983-10-14 株式会社シコー技研 デイスク型ブラシレスモ−タ
JPS5996846A (ja) * 1982-11-25 1984-06-04 Hitachi Seiko Ltd 低振動電動機
JPH0731887B2 (ja) * 1983-05-25 1995-04-10 高橋 義照 フロッピーディスク等の磁気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657400B2 (ja) * 1988-08-06 1997-09-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ンク角度センサ内蔵発電機
JP2888142B2 (ja) * 1993-11-08 1999-05-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動機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MY107816A (en) * 1990-06-01 1996-06-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Electric motor.
DE4117801C2 (de) * 1990-06-01 1994-03-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Elektromotor
TW212240B (zh) * 1991-03-19 1993-09-01 Hitachi Seisakusyo Kk
JPH08182283A (ja) * 1994-12-20 1996-07-12 Sony Corp モータ
KR100203241B1 (ko) * 1995-05-27 1999-06-15 윤종용 공극가변 모터
CN2266224Y (zh) * 1996-05-20 1997-10-29 徐锡江 端面相对运动的发电机
JPH10126982A (ja) * 1996-10-24 1998-05-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永久磁石モータ
JPH10225028A (ja) * 1997-02-07 1998-08-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動機
JP3460938B2 (ja) * 1997-11-10 2003-10-27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構造
JP2000287427A (ja) * 1999-03-31 2000-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4027604B2 (ja) * 2000-04-03 2007-12-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JP2003125568A (ja) * 2001-10-15 2003-04-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9550A (zh) 2008-11-05
CN1639950A (zh) 2005-07-13
EP1542343A1 (en) 2005-06-15
EP2043228A2 (en) 2009-04-01
EP2043229A3 (en) 2014-03-26
CN101299563A (zh) 2008-11-05
AU2003254944A1 (en) 2004-03-03
EP1542343B1 (en) 2011-10-12
WO2004017498A1 (ja) 2004-02-26
JPWO2004017498A1 (ja) 2005-12-08
EP2043227B1 (en) 2012-07-11
ES2371636T3 (es) 2012-01-05
EP2043227A3 (en) 2011-03-23
CN101299550B (zh) 2011-05-11
CN101299562B (zh) 2010-12-29
CN101299563B (zh) 2012-04-18
ATE528843T1 (de) 2011-10-15
CN101299562A (zh) 2008-11-05
EP1542343A4 (en) 2006-08-09
CN101242127B (zh) 2010-10-20
TW200405640A (en) 2004-04-01
JP3994105B2 (ja) 2007-10-17
CN100420129C (zh) 2008-09-17
EP2043228A3 (en) 2014-03-19
EP2043229A2 (en) 2009-04-01
CN101242127A (zh) 2008-08-13
EP2043227A2 (en) 200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36542B1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US7151335B2 (en) Permanent magnet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electric car using the same
US7116027B2 (en) Magnet for a dynamo-electric machine
TWI308414B (en) Axial gap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2009284726A (ja) 電動二輪車用モータ
JP2009278860A (ja) 永久磁石回転電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車両
JP5988053B2 (ja) 電気自動車用の電気モーター
WO2006117865A1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用モー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JP5612632B2 (ja) 永久磁石回転電機
JP2009284727A (ja) 電動二輪車用モータ
JP2004080847A (ja) 回転電機
JP2020167835A (ja) モータ及び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