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96940B - Beverag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beverage manufactur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Beverag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beverage manufactur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96940B
TWI296940B TW093129600A TW93129600A TWI296940B TW I296940 B TWI296940 B TW I296940B TW 093129600 A TW093129600 A TW 093129600A TW 93129600 A TW93129600 A TW 93129600A TW I296940 B TWI296940 B TW I2969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verage
bubble
inert gas
pump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29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23008A (en
Inventor
Yoshiteru Ishikawa
Hisao Tomikawa
Hidekazu Irie
Masahiro Demizu
Kentaro Oie
Original Assignee
Sunto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tory Ltd filed Critical Suntory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523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3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96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9694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01D19/0005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with one or more auxiliary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70Clarifying or fining of non-alcoholic beverages; Removing unwanted mat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70Clarifying or fining of non-alcoholic beverages; Removing unwanted matter
    • A23L2/76Clarifying or fining of non-alcoholic beverages; Removing unwanted matter by removal of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01D19/02Foam dispersion or preven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Description

129694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製造飲料之飲料製造方法及用以 5 實施該方法之飲料製造裝置。 【先前技術】 發明背景 現在市場上販賣著各種飲料,例如茶類飲料、果汁飲 料、乳性飲料等。這些飲料當中,例如茶類飲料在現泡的 10 狀態,且果汁飲料、乳性飲料等在現搾的狀態下可說是味 道最好的。然而,在飲料製造時或製造後,混入於飲料内 之氧,尤其是溶解氣體中之溶解氧,會使飲料内之維他命C 等特定的香味成分氧化,因此,會逐漸有損飲料的味道。 因此,習知提出了降低飲料内之溶解氣體、尤其是溶解氧 之方法,而物理的除氧方法已知的有噴射法及沖洗法,而 化學的方法中,已知的有混入脫氧劑等方法。 又,果汁飲料或乳性飲料是不言而喻的,但除此以外 15 的飲料,例如茶類飲料等在容器内長時間保存之下,也' 須對飲料内容物進行殺菌。如此的殺菌作用係在如咖 13(TC之高溫的環境下,飲料僅㈣預定時間來進行的。 是,由於殺菌時,飲料是曝置於高溫下,因此,會促進】 的氧化作用’特別是飲料内的溶解氧造成的氧化作用,( 此’特㈣香味成分同樣會被氧化,㈣錢料的味道 如此加‘,、、^時,為了要避免有損於味道,例如在專利: 20 1296940 獻1及專利文獻2中,係利用惰性氣體來置換含有牛奶或果 汁等飲料,並在飲料内之溶解氣體、尤其是溶解氧降低之 狀悲下將該等飲料進行殺菌。在如此的情況下,由於加熱 殺菌時之飲料内的溶解氧會變少,因此可將氧化所造成飲 5料味道之損壞的情況控制到最小化(參考如:曰本專利公開 公報特開平10-295341號公報(第1圖)或日本專利公開公報 特開2001-78665號公報)。 然而,在去除飲料内的溶解氣體、特別是溶解氧時, 例如,如前所述般藉惰性氣體置換飲料時,或使飲料通過 10設有減壓室之脫氣機等時,多數的氣泡會大量地產生於引 料内或飲料之液面上。尤其是,由惰性氣體置換之飲料含 有蛋白質及/或糖類時,會因為這些成分而形成大量的氣 泡。如此的情況下,由於有大量的氣泡而使得飲料一部份 由儲藏槽溢出,且飲料要通過配管系統在物理性質上也有 15困難,使得預定量的飲料無法供給到後續步驟。又,即使 含有氣泡之飲料可供給到後續步驟,該等氣泡也可能會附 著於後續步驟之裝置,例如殺菌機等等,使得該等裝置之 機能及處理效率明顯降低。又,已進行一次脫氣之氣體, 尤其是氧,有可能會再度溶解於飲料中。相對於此,為了 20避免大量的氣泡與飲料一起供給到後續步驟,也想到例如 要It使别述之脫氣機内之減壓室的壓力高於一般的情況, 或者是藉減少使用於置換之惰性氣體的供給量,來抑制氣 泡的產生’但是在如此的情況下,由於來自飲料内之溶解 氣體的脫氣量會降低,因此並不適宜。又,也想到在經惰 1296940 性氣體置換後之飲料儲存於如其他的緩衝槽内之狀態下, 僅有氣泡會殘留於緩衝槽上方,而由緩衝槽下面取出飲料 後供給到後續步驟的方法。然而,雖然飲料不需要氣泡内 的氣體,但形成氣泡之膜本身卻是飲料的一部份,因此, 5 對飲料而言,這種膜的液體部分是必須供給到後續步驟。 特別是形成氣泡膜之飲料的成分與未形成膜之液體部分的 飲料成分不同時,作成最後製品之飲料的成分及味道可能 會變得與當初預定之成分及味道不同。 此外,也有等飲料上的氣泡自然消除,以及在飲料上 10 的氣泡喷上液體使氣泡消除的方法,但是在如此的情況 下,不能在短時間内達到完全消泡的效果,又,業經一次 脫氣之氣體,特別是氧,恐怕會再度溶解於飲料,因此, 無法採用於一般的飲料生產線。 於是,本發明人為了解決前述課題,在不斷銳意研究 15 之下,得到如下見解,只要將飲料内的溶解氣體脫氣,並 將脫氣作用時於飲料中產生之氣泡的膜與内部的氣體分離 即可,因而構想出飲料製造方法及飲料製造裝置,並完成 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在不損害飲料味道 20 之下,排除飲料中所形成之氣泡,並可減少飲料内之溶解 氧之飲料製造方法及用以實施該方法之飲料製造裝置。 【發明内容】 發明概要 為達成前述目的,根據第1態樣,可提供一種在飲料之 1296940 脫氣步驟後,設有一氣泡之破泡步驟之飲料製造方法。 即,根據第1態樣,可減少飲料内之溶解氣體,並可將 形成脫氣時產生之氣泡之膜内的氣體與形成有氣泡之膜的 液體分離。而且,可藉由將形成氣泡之膜的液體回收作為 5飲料,而可在無損於飲料之味道下,排除飲料所形成之氣 泡,並降低飲料内之溶解氧。又,由於本發明中係積極地 使氣泡之膜破裂,因此亦可在極短時間内得到消泡效果。 第2態樣係在第1態樣中,進一步於前述破泡步驟後設 置氣體之排出步驟。 10 即,藉由第2態樣,可確實排出由飲料產生氣體。藉此, 可防止業已一次脫氣之氣體再度溶解於飲料中,而可更確 實地減少飲料内之溶解氧。 第3悲樣係在第1態樣或第2態樣中,更進一步設有前述 飲料之殺菌步驟。 15 即,藉由第3態樣,即使係使用加熱處理來進行殺菌作 用,亦可降低在加熱時飲料内之溶解氣體中的溶解氧會氧 化飲料内的成分。藉此,可阻撓飲料的味道有所損害。 第4態樣係在第!態樣到第3態樣中的任一態樣,使前述 脫氣梦驟後之飲料内的溶氧量在〇·5ρρηι以下。 2〇 ',根據第4態樣,冑由將飲料内之溶氧量如前述般, 而<適當阻撓溶解氧使飲料内的成分氧化。 第5態樣係在第i至第4態樣中,前述飲料_起泡性質 之飲料。 即,根據第5態樣,可使飲料内之溶解氣體良好地由飲 1296940 料中脫氣,並可良好地使氣泡之膜破裂。 第6態樣係提供具有飲料之脫氣機構與氣泡之破泡機 構之飲料製造裝置。 即,根據第6態樣,可減少飲料内之溶解氣體,迷可八 5離形成脫氣時產生之氣泡之膜内的氣體及形成了氣泡之暝 的液體。而且,將形成了氣泡之膜的液體回收作為飲料, 藉此,可無損於飲料的味道,而排除飲料中所形成之氣泡。 又,由於本發明中,係積極地破除氣泡的膜,因此,亦可 在短時間内得到消泡效果。 1〇 第7態樣係在第6態樣中更進一步具有氣體之排出機 構。 即,根據第7態樣可確實排出飲料所產生之氣體。藉 此,可防止業已一次脫氣之氣體再度溶解於飲料中,而可 更確實地減少飲料内之溶解氧。 15 第8態樣係在第6或第7態樣中更進一步具有前述飲料 之殺菌機構。 即’根據弟8悲樣’即使係藉加熱處理來進行殺菌作 用,也可降低在加熱時,飲料内之溶解氣體中的溶解氧會 氧化飲料内的成分。藉此,可進一步防止飲料的味道受到 20 損害。 第9態樣係在第6至第8態樣中,前述脫氣機構包含脫氣 機、惰性氣體氣提部、靜態混合器中至少一者。 即,根據第9態樣,可使飲料内之溶解氣體良好地由飲 料中脫氣。 1296940 前述破泡機構為可使 第10恶樣係在第6至第9態樣中 氣泡之膜破裂的泵。 即,根據第10態樣,可良好地破除飲料内之氣泡。 5 根據各發明,可達到在無損於飲料之味道之下, 飲料中所形成之氣泡的共通效果。 ,1除 進一步,根據第2態樣, 之氣體的效果。 可達_實排除域料所產生 入 很像弟3態樣 10 子係精加熱處理進行殺菌作用 也可達到降低在加熱時’飲料内之溶解氣體中的 化飲料内的成分的效果。 $ 又:根據第4態樣,可達到最適於防止溶解氧使飲❸ 之成分氧化的效果。
又,根據第5態樣,可達到使飲料内之溶解氣體良好地 由飲料中職,並可良好地使氣泡之膜破裂的效果。 又,根據第7態樣,可達到確實排除飲料所產 的效果。 乳體
又,根據第8態樣,即使係藉加熱處理進行殺菌作用, 亦<達到在加熱時,降低飲料内之溶解氣體中之溶解氧氧 化飲料内之成分的效果。 20 又’根據第9態樣, 由飲料脫氣的效果。 可達到良好地使飲料類之溶解氣體 又’根據第10態樣,可達到良好地破除飲料内之氣泡 的蛛果。 圖武簡單說明 10 1296940 第1圖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的實施形態之飲料製造装f 之略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飲料製造裝置中為例之泡破機構之 長向截面圖。 5【實施方式】 發明實施形態 以下,參考添附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以下圖 式中,相同構件皆標上相同參考標號。為了能容易理解’ 該等圖式係以縮尺等作適當變更。 10 第1圖係根據本發明之飲料製造裝置之略圖。第1圖之 飲料製造裝置20中,用以在内部調和飲料之調和槽1係標示 於第1圖的左方。本發明中,在調和槽1調和之飲料宜為具 有起泡性質的飲料,例如,咖啡、茶類飲料、清涼飲料、 及燒酒等等,但不限定於該等飲料。調和槽丨係由第1圖中 15 以實線所示之飲料用配管24經由送液泵2而連接到脫氣機 構3。脫氣機構3係可將溶存於飲料内部之溶存氣體、例如 溶解氧由飲料内部脫出到飲料外部(以下,適宜稱為「脫 氣」)。第1圖所示之脫氣機構3可假想成是藉由將惰性氣 體、例如氮氣供給到飲料内部,而可使飲料之溶存氣體、 20 尤其是溶解氧之量降低之惰性氣體氣提部。因此,第1圖所 示之脫氣機構3係藉由惰性氣體管線21連接到惰性氣體供 給部4。又,脫氣機構3亦可採用内部設有減壓室之脫氣機, 此時’使飲料通過減壓室時,飲料内之溶存器體會脫出到 飲料外。又,脫氣機構3可採用靜態混合器一事係熟習該項 1296940 技術者可清楚明瞭的。即,可採用可使飲料内部之溶存氣 體脫出到飲料外部之其他所謂的機構作為脫氣機構3。因 此’亦可因應使用之脫氣機構3的種類,排除惰性氣體供給 部4及惰性氣體管線21,同時可將如後述之真空泵7及真空 5管線23連接到脫氣機構3。 又’第1圖中,脫氣機構3係藉由配管24而連接於破泡 機構5。破泡機構5係如後述般,可破除脫氣機構3中所形成 之氣泡的膜。第1圖所示之破泡機構5可假想為於後詳述之 破泡泵,因此,破泡機構5藉以虛線所示之真空泵23經由管 10線分隔器6而連接到真空泵7。本形態中,排出機構係由管 線分隔器6與真空泵7構成。可藉由排出機構而將飲料所產 生之氣體確實地排出。又,壓力計13、14係設置於脫氣機 構3與破泡機構5之間,及破泡機構5與後述之惰性氣體置換 槽8之間,而可測量破泡機構5之前後段中配管以内之壓 I5力。進一步,如圖所示,壓力計18係設置於真空管線23。 與前述之脫氣機構3的情況相同,可採用可使氣泡之膜破裂 之其他所謂的機構作為破泡機構5,亦可因應破泡機構5的 種類,而排除管線分隔器6、真空泵7、惰性氣體管線21及 壓力计13、14、18中任一者。 2〇 如第1圖所示,破泡機構5可藉配管24而連接於惰性氣 體置換槽8。惰性氣體置換槽8可藉其他之惰性氣體管線22 而連接於惰性氣體供給部4,且惰性氣體、如氮可供給到惰 性氣體置換槽8。進^步,惰性氣體置換槽8之下部係藉配 管24經由送液泵9而連接於殺菌機構1〇。殺菌機構1〇中,可 12 1296940 在預定之溫度下將飲料滯留預定之時間。接著,業經殺菌 之飲料會供給到填充部11而填充於如罐、瓶、塑膠瓶、紙 製包裝等容器。 由第1圖可知,流量計12、15係設置於送液泵2與脫氣 5 機構3之間,以及送液泵9與殺菌機構10之間,而可量測配 管24内之飲料的流量。又,如圖所示,流量計16、17分別 設置於惰性氣體管線21、22,而可量測如氮氣之流通於該 等惰性氣體管線21 ' 22之惰性氣體的流量。 10 飲料製造裝置20動作時,業經在調和槽1内調和之飲料 可藉送液泵2而由調和槽1供給到脫氣機構3。接著,在脫氣
機構3中,將飲料内之溶解氣體、例如溶解氧進行脫氣。以 使用如第1圖所示之惰性氣體氣提器作為脫氣機構3的情況 為例並加以說明。該形態中,脫氣機構3係為槽狀,而飲料 則儲存於該槽内。接著,惰性氣體供給部4内之惰性氣體, 15 20 例如鼠,會通過惰性氣體供給線21而供給到脫氣機構3之飲
料内。藉此,飲料可藉惰性氣體而置換。此時,飲料内之 溶存氣體,例如溶解氧會被吸收到惰性氣體之氣泡内。而 =惰性氣體之氣泡會在已吸收溶解氣體之狀態下浮出到 f人抖的液面。因此,由惰性氣體置換 解氣體量會大幅降低。 *㈣’飲料内之溶 了疋,採用以惰性氣體進行晉 為脫氣機構3時,已吸收溶解氣體之惰=氣體氣提部作 到靠近飲料之液面料會消除 讀叫、泡往浮出 液面下作為氣泡。而且,若和進4在飲料之液面上或 、進行义㈣氣韻進行的 13 1296940 置才參 、’已ϋ及收溶解氣體之惰性氣體的氣泡數也會連續增 藉此’該等氣泡會在飲料之表面的液面上形成較厚之 層且堆積。即使採用其他方式,例如採用脫氣機或靜態混 5 °°作為脫氣機構3時,不論是否使用惰性氣體,也同樣會 5形成由氣泡構成之層。 然而,在飲料之液面上形成有如此之氣泡構成之層 時不僅是將飲料供給到後續步驟有困難,也會發生氣泡 附著於例如殺菌裝置10之後續步驟裝置的内部,而損害該 裝置之機能的情況。而且,雖然飲料不需要氣泡内部之氣 10體,但飲料需要形成氣泡之膜的部分,若將該等氣泡與氣 泡之膜一同除去的話,最後飲料的成分及味道會與當初所 預定之成分及味道不同。因此,本發明中,於脫氣機構3之 下流側設置有用以破除在脫氣機構3形成之氣泡的膜之破 泡機構5。再者,為了將飲料由脫氣機構3適當地供給到破 15泡機構5,脫氣機構3與破泡機構5之間的配管24之内徑宜大 於其他部分’或者是宜將破泡機構5配置鄰接於脫氣機構3。 第2圖係作為本發明之飲料製造裝置之一例之破泡機 構之長向截面圖。第2圖所示之破泡機構5係為用以使前述 之氣泡之膜破裂-即用以破泡之破泡泵5的型態。如第2圖所 2〇示,破泡泵5之略為圓筒形狀之殼體31設有入口部32與出口 部33。入口部32藉第1圖所示之配管24而連接於脫氣機構 3,而出口部33係藉配管24而連接於惰性氣體置換槽8。更 進一步於殼體31形成有吸引口 35,該吸引口 35係藉第1圖所 示之真空管線23而連接到構成排出機構之脫水器$及真空 14 1296940 果7。如第2圖所示,破泡泵5係在殼體31内設有旋轉轴部 41 ’而旋轉轴部41之前端43係配置成與吸引口 35對向。本免 體31内部係藉分隔構件36而分隔成第一室37與第二室%。 又’旋轉軸部41之基端係隔著軸承34而由殼體31突出並連 5接於馬達49。如圖所示,位於旋轉軸部41之前端43側之第 一室37内,設有分離葉片42,位於旋轉軸部41之基端側之 第二室38設有主葉扇44。更進一步,第二室38中,複數之 略為L形狀之葉輪45係設置於分離葉片42與主葉扇料之間。 破泡泵5在動作時,旋轉軸部41藉馬達仍而旋轉。而 1〇且,含有多數氣泡之飲料會由入口部32供給到破泡泵5之第 二室38内。 15 20 由於设有葉輪45之旋轉軸部41在旋轉,因此,含有多 量氣泡之飲料的液體部分會因為離心力而集聚於略圓筒狀 之成體31之内周面部分。另—方面,由於略圓筒狀殼體η 之中心部分 P万疋轉軸部41周圍會成為負壓,因此,飲料 中之氣體部分會環繞集中旋轉軸部41。而且,由於吸引口 35連接於真技23,因此集中於旋轉轴部μ周圍之氣泡會 通過分隔部36與旋轉軸純之間的空隙4㈣由第二室38移 動到第1室37。第一宕π士 、 至37中,勿離葉片42會環繞旋轉軸部41 _,且該等分離㈣辦,由旋熟部41之基端朝前端 做方向形麵多數之孔46。移動到第—室训之氣泡朝 及引^ 35被吸5丨時,氣泡會通過分離葉片42之孔46。此時, 由於乳泡會衝撞到孔46之内壁’因此形成氣泡之膜會破 裂。藉此,氣泡合公雜士 ^離成形成了氣泡之膜的液體,及封閉 15 1296940 於氣泡之膜内之氣體。接著,該等液體及氣體兩者會通過 孔46而移動到第一室37内之吸引口 35附近,僅有質量較小 之氣體會會通過吸引口 35而被吸引,質量較大之液體則留 在第一室37内。接著,該等液體會通過如第2圖下方所示之 5第一至37與第二室38之間的空隙39而再度回到第二室38。 最後,第二室38内之飲料的液體部分會藉主葉扇44而由出 口部33流出,並供給到第丨圖所示之惰性氣體置換槽8。藉 由排出機構將氣體完全排出,可嫁實防止業經_次脫氣之 氣體再度溶解。再者,排出機構宜為真空泵,但只要是可 修 10排出由飲料產生之氣體者,為何種構成皆可。 再參考第1圖,通過破泡機構5之飲料會在幾乎不含有 氣泡之狀態下供給到惰性氣體置換槽8。如圖所示,惰性氣 體供給部4内之惰性氣體,例如氮,係通過惰性氣體管線22 而供給到惰性氣體置換槽8的上部。惰性氣體置換槽8内含 15有氧之氣體,例如有空氣存在時,飲料可能會氧化,但藉 於惰性氣體置換槽8内供給惰性氣體,可避免飲料與氧接 觸,藉此,可避免飲料的氧化。再者,若氧難以產/生再溶 馨 解,亦可使用開放型槽來取代惰性氣體置換槽。 接著’飲料由送液泵9以預定之流量供給到殺菌機構 20 10。殺菌機構10中,使飲料在預定的溫度下,例如由肋它 到130 C,滯留1分鐘到20分鐘左右,藉此飲料可進行殺菌。 雖然殺菌機構1〇在殺菌時必須以預定之流量供給飲料,但 由於可使用前述之惰性氣體置換槽8作為缓衝槽,因此可將 預定之流量的飲料確實地供給到殺菌機構1〇。利用加熱處 16 1296940 理將飲料殺菌時,飲料内之溶解氧也可能會氧化飲料内的 特定成分,但在本發明中,由於脫氣機構3中,飲料之溶存 氣體,尤其是溶解氧很少,因此,在加熱殺菌時可避免飲 料氧化。最後,飲料會有殺菌機構1〇供給到填充部Η,並 5填充於例如罐、瓶、塑膠瓶、紙製容器等容器内。 本發明之破泡機構申,例如第2圖所示之破泡泵5中, 係藉分離葉片42而積極地使形成飲料内所含之氣泡之膜破 裂。而且,在破泡機構5中分離封閉於氣泡膜内之氣體,及 已形成该膜之液體,同時將已形成氣泡膜之液體與飲料一 1〇起回收。如前所述,形成氣泡膜之飲料的成分,與未形成 膜之液體部分之飲料的成分不同時,可能會產生與最終製 品之飲料的成分及味道不符合的情況,但由於本發明中, 將形成氣泡膜之液體作為飲料回收,因此可在無損於飲料 的味道之下,排除飲料中形成之氣泡,並降低飲料内之溶 15解氣體。更進一步,在如此之破泡機構5中,會積極地使形 成氣泡之膜破裂,因此可在極短時間内得到消泡效果,藉 此,可在不降低飲料生產線之動作效率之下,將該破泡機 構5組裝於飲料生產線。再者,係例示破泡泵作為破泡機構 5但破泡機構並不限定於前述之破泡泵,而可為設有可積 20極地使形成氣泡破裂之形態者。 實施例 在75°C的純水l〇5〇g中萃取綠茶葉30g5分鐘,由萃取液 除去余葉冷卻後,進行離心分離,然後加入L-抗壞血酸、 碳氫化鈉、純水,調整為4L。然後,將使用氮(n2)作為惰 17 1296940 性氣體之惰性氣體氣提部作為脫氣機構3使用,並在氮氣流 體下進行填充密封,並在殺菌機構10中以120°C1分中的條 件進行殺菌並作成製品。此時之溶氧量、維他命C的量、官 能評價顯示於第1表中。 5 表一 水準 脫氣體條件 溶解氧(ppm) ^#fe^Qppm) 官能評價 1 無脫氣體作用 7.93 350 -Δ 2 _氣提15分鐘 1·76 399 〇 3 以N2氣提60分鐘 0.4 416 -© ◎:非常好、〇:好、△:普通、X:不良 不進行脫氣機構3所進行的脫氣之「水準1」的情況中, 最後飲料的溶解氧大約為8ppm。如表1内之「水準2」所示, 使用鼠之氣提進行15分鐘後之溶解氧大約為i.gppm,如「水 10準3」所示,使用氮之氣提進行60分鐘後之溶解氧大約為 〇.4ppm。也就是說,可以了解到越是在長時間下進行使用 脫氣機構3進行之脫氣,該形態係使用氮氣進行氣提,飲料 内之溶解氧會降低。又,維他命C的量在不進行脫氣之「水 準1」的情況係最低的,這可以推定是因為脫氣後之後續步 15 驟、尤其是殺菌步驟中藉由氧化分解維他命C而減低之故。 相對於此,降低溶解氧之「水準2」、「水準3」會抑制維他 命C之降低,且溶解氧少之「水準3」的情況會較「水準2」 的情況減少維他命C的降低。進一步,在官能評價方面也是 維他命c愈多’愈可得到好的結果。此時,可了解到溶解氧 20約為〇.4PPm,若要取一比較寬鬆的範圍的話,只要溶氧量 在0.5ppm以下,即可得到官能上品質優異之飲料。 又,表2係顯示採用一般的水作為飲料時之破泡泵前 18 1296940 (破泡機構5前)中的溶氧量。表2係使用以氮(N2)作為惰性氣 體之惰性氣體氣提部作為脫器機構3。飲料通過該脫氣機構 3前之溶氧量為7.91ppm。 表2 破泡泵前 瓦料流量(L/min) 10 20 30 N2流量 10 0.36 0.7 (L/min) 10.75 1.08 14 0.23 0.34 5 單位ppm
如表2所示般,當脫氣機構3之飲料的流量及氮的流量 作種種變更時,可了解到飲料的流量愈大,溶氧量也愈大。 這可推定為由於飲料流量大時,在飲料之脫氣機構3内的滯 留時間會變少,因此無法充分地置換溶解氧。另一方面, 10由於氮的流量大時會促進置換,因此飲料内的溶氧量會變 表3 破泡泵後 飲料流量(L/min) __10 _._ 0.27 20 N2流量 (L/min) 10 1 π 7S 0.26 O \J JL · / J 14 ----— ~osf ^__〇·27 0.29 單位ppm 表3係表示與表2同條件之飲料在破泡栗後(破泡機構$ 15後)之溶氧量。由於破泡系係連接於來自真空泵7之直空管
線23 ’因此與表2的情況比較時,可看到溶氧量很少且有降 低的傾向。 又。兄明使用以乳(No作為惰性氣體之惰性氣體氣提部 19 1296940 作為脫氣機構3之其他實施例。藉送液泵2將溶氧量約8ppm 之綠茶調和液由調和槽1供給到脫氣機構3。脫氣機構3之氮 的流量為10L/min、飲料的流量為20L/min。接著,在採用 作為破泡機構5之破泡栗中進行破泡處理後之飲料僅採取 5 10L到10L用量筒。表4係顯示此時之溶氧量與起泡的比例 (量筒内之氣泡的高度/量筒高度。 溶氧量(ppm) 起泡(氣泡高度/量筒高度) 破泡泵前 0.27 0.49 破泡泵後 0.23 0 如表4所示,供給到脫氣機構3之前為8ppm之飲料内的 溶存氧量,在通過脫氣機構3後(破泡泵前)降低到〇.27ppm, 進一步在破泡泵後,溶氧量也極少且降低到最後為 10 〇.23ppm。又,在破泡泵前,量筒内之氣泡高度為22cm,量 筒高度為45cm,因此,氣泡高度的比率約為0.49。相對於 此,由於在破泡泵後,氣泡高度為〇cm,因此氣泡高度的比 例也為0。即,可了解到藉由此時之破泡泵、即破泡機構5 之處理,飲料内的氣泡可幾乎完全消除。 表5 咖11 非因(ppm) EGCG(ppm) 官能結果 處理前 82 179 ◎ 處理後 82 180 ◎ ◎:非常好、〇:好、△:普通、X:不良 又,表5係顯示由高速液體層析法量測飲料、即綠茶調 合液内之咖啡因及兒茶素類之表沒食子兒茶素(以下,稱為 「EGEC」)在脫氣機構進行處理之前,及在破泡機構進行 20 處理之後的量。由表5可知,在處理前後,與香味有關之咖 1296940 啡因及EGCG的量幾乎沒有變化。又,在官能結果中,不論 在哪種情況皆可得到非常好的官能結果。也就是說,由於 在本發明之破泡機構5中,使氣泡之膜破裂,並回收已形成 膜之液體,因此根據飲料之成分及味道所產生之官能結果 5 不會有所影響,呈現極好的狀態。即,藉由本發明之破泡 機構5不會損害飲料的成分及味道。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的實施形態之飲料製造裝置 之略圖。 10 第2圖係本發明之飲料製造裝置中為例之泡破機構之 長向截面圖。 15 20 21 1296940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調合槽 2.. .送液泵 3.. .脫氣機構 4···惰性氣體供給部 5.. .破泡機構 6.. .脫水器 7.. .真空泵 8.. .惰性氣體置換槽 9.. .送液泵 10.. .殺菌機構 11.. .填充部 12,15,16,17…流量計 13,14,18···壓力計 20.. .飲料製造裝置 21,22…惰性氣體管線 23.. .真空管線 24.. .飲料用配管 31.. .殼體 32···入口部 33.. .出口部 34…軸承 35.··吸引口 36.. .分隔部 37···第一室 38···第二室 39…第一室與第二室之間的空 隙 40·.·分隔部與旋轉軸部之間的 空隙 41.. .旋轉軸部 42…分離葉片 43…前端 44.. .主葉扇 45…葉輪 46.. .孔 48.. .内周面部分 49.. .馬達
22

Claims (1)

129694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飲料製造方法,係在飲料之脫氣步驟後,包含氣泡 之破泡步驟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飲料製造方法,係於前述破泡 5 步驟後,更包含一氣體排出步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飲料製造方法,更包含前述 飲料之殺菌步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飲料製造方法,係使前述脫氣 步驟後之飲料内的溶氧量在〇.5ppm以下。 10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飲料製造方法,係使前述脫氣 步驟後之飲料内的溶氧量在〇.5ppm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飲料製造方法,係使前述脫氣 步驟後之飲料内的溶氧量在〇.5ppm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飲料製造方法,前述飲料係起 15 泡性質之飲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飲料製造方法,前述飲料係起 泡性質之飲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飲料製造方法,前述飲料係起 泡性質之飲料。 20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飲料製造方法,前述飲料係起 泡性質之飲料。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飲料製造方法,前述飲料係起 泡性質之飲料。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飲料製造方法,前述飲料係起 23 1296940 泡性質之飲料。 13. —種飲料製造裝置,係具有飲料之脫氣機構及氣泡之破 泡機構者。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飲料製造裝置,更具有氣體之 5 排出機構。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之飲料製造裝置,更具有前 述飲料之殺菌機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飲料製造裝置,其中前述脫氣 機構包含脫氣機、惰性氣體氣提部、靜態混合器中至少 10 一種。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飲料製造裝置,其中前述脫氣 機構包含脫氣機、惰性氣體氣提部、靜態混合器中至少 一種。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飲料製造裝置,其中前述脫氣 15 機構包含脫氣機、惰性氣體氣提部、靜態混合器中至少 一種0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飲料製造裝置,其中前述破泡 機構係可使氣泡之膜破裂的泵。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飲料製造裝置,其中前述破泡 20 機構係可使氣泡之膜破裂的泵。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飲料製造裝置,其中前述破泡 機構係可使氣泡之膜破裂的泵。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飲料製造裝置,其中前述破泡 機構係可使氣泡之膜破裂的泵。 24 1296940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飲料製造裝置,其中前述破泡 機構係可使氣泡之膜破裂的泵。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飲料製造裝置,其中前述破泡 機構係可使氣泡之膜破裂的泵。
25
TW093129600A 2003-10-03 2004-09-30 Beverag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beverage manufacturing device TWI29694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45981A JP2005110527A (ja) 2003-10-03 2003-10-03 飲料製造方法および飲料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3008A TW200523008A (en) 2005-07-16
TWI296940B true TWI296940B (en) 2008-05-21

Family

ID=34419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29600A TWI296940B (en) 2003-10-03 2004-09-30 Beverag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beverage manufactur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110527A (zh)
KR (2) KR20080050530A (zh)
CN (1) CN1863465A (zh)
TW (1) TWI296940B (zh)
WO (1) WO20050322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1362B (zh) 2006-12-01 2015-07-11 Meiji Co Ltd 發酵乳之製造方法及發酵乳
CN101868157A (zh) 2008-01-21 2010-10-20 明治乳业株式会社 液态食品的处理方法
WO2010001580A1 (ja) 2008-06-30 2010-01-07 明治乳業株式会社 発酵乳の製造方法,及び発酵乳
CA2753348C (en) 2009-02-25 2012-10-16 Hiroshi Horiuchi Fermented milk with low lactose content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A2808817A1 (en) 2010-08-21 2012-03-01 Meiji Co., Ltd. Fermented milk having little lactos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FR2964884B1 (fr) * 2010-09-16 2017-04-28 Air Liquide Procede et installation de desoxygenation en ligne de liquides alimentaires ou pharmaceutiques
SG193297A1 (en) 2011-03-04 2013-10-30 Meiji Co Ltd Fermented milk with improved flav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10413853B2 (en) 2014-12-02 2019-09-17 Kabushiki Kaisha Yokota Seisakusho Gas-liquid separator
JP6813361B2 (ja) * 2015-01-26 2021-01-13 株式会社横田製作所 気液分離装置
KR101769928B1 (ko) 2015-05-26 2017-08-23 농업회사법인 경북대학교포도마을주식회사 다기능을 가진 과즙 가공용 탱크
EP3420859A1 (en) * 2017-06-30 2019-01-0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 juicing apparatus and juicing method
CN109864585B (zh) * 2017-12-05 2021-04-20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泡奶机
DE102018206313A1 (de) * 2018-04-24 2019-10-24 Krones Ag Entgas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Durchführen eines Entgasungsprozesses einer Flüssigkeit und Getränkebehandlungsmaschine
JP7250083B2 (ja) * 2021-09-03 2023-03-31 岩井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滅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38107A (en) * 1987-07-31 1989-02-08 Kanzaki Paper Mfg Co Ltd Defoaming device
JPH0780205A (ja) * 1993-06-30 1995-03-28 Miura Co Ltd 選択的脱気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083798B2 (ja) * 1997-02-27 2000-09-04 明治乳業株式会社 風味のよい乳性飲料・果汁飲料の製造方法
JPH10290667A (ja) * 1997-04-18 1998-11-04 Sapporo Breweries Ltd 清澄緑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CN1187529C (zh) * 1999-07-05 2005-02-02 株式会社横田制作所 泵装置
JP3091752B1 (ja) * 1999-09-09 2000-09-25 明治乳業株式会社 牛乳等の溶存酸素を窒素ガスと置換して殺菌する方法及び窒素ガス置換装置
JP4606672B2 (ja) * 2001-09-28 2011-01-05 株式会社ポッ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褐変防止剤、抗酸化剤及びビタミンc減少率抑制剤
JP3978350B2 (ja) * 2002-02-25 2007-09-19 株式会社高井製作所 脱気装置を使用した気泡液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3008A (en) 2005-07-16
KR20060097113A (ko) 2006-09-13
JP2005110527A (ja) 2005-04-28
KR20080050530A (ko) 2008-06-05
WO2005032280A1 (ja) 2005-04-14
CN1863465A (zh) 2006-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6940B (en) Beverag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beverage manufacturing device
JP6923445B2 (ja) 透明チャンバ内で飲料を調製するための器具および容器
JP7462174B2 (ja) 飲料用水素含有水製品
JP7204531B2 (ja) ウルトラファインバブル生成装置
CN106616101A (zh) 一种纳米富氢阿胶保健饮料及其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US11759756B2 (en) Ultrafine bubble-containing liquid producing apparatus and ultrafine bubble-containing liquid producing method
JP2010252756A (ja) 飲料製造装置及び飲料製造方法
JP5449006B2 (ja) 飲料製造方法および飲料製造装置
JP5391751B2 (ja) 容器詰め飲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46411B1 (ja) 気体分散液の製造方法
JP4015134B2 (ja) 飲料中の溶存酸素濃度を低下させる方法
JPWO2007116889A1 (ja) フリーラジカル消去性水素溶液製造装置
JP7433840B2 (ja) ウルトラファインバブル含有液の作製装置、及びウルトラファインバブル含有液の作製方法
JP4323631B2 (ja) 溶存酸素低減装置
JP3798401B2 (ja) 茶抽出液の製造法
JP2004330013A (ja) 酸化性物質を含む溶液の調製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102227748B1 (ko) 주류 디스펜서
CN216497623U (zh) 一种真空脱气罐
JP2001104708A (ja) 特に紙または厚紙から作製された材料ウェブを製造しおよび/または品質向上させる機械において液状またはペースト状の媒体から脱ガス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3275745A (ja) 脱酸素方法および脱酸素装置
JP6698766B2 (ja) クエン酸含有炭酸飲料
JP2024000183A (ja) 水素入り飲料生成器及び生成の方法
JPWO2004045316A1 (ja) 液体食品の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JPH07222553A (ja) 茶飲料の脱気方法
CN114699803A (zh) 一种真空脱气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