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92848B - A vertically displaced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onent - Google Patents

A vertically displaced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on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92848B
TWI292848B TW093129338A TW93129338A TWI292848B TW I292848 B TWI292848 B TW I292848B TW 093129338 A TW093129338 A TW 093129338A TW 93129338 A TW93129338 A TW 93129338A TW I292848 B TWI292848 B TW I2928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pair
substrates
substrat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29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13764A (en
Inventor
Kunpei Kobayashi
Norihiro Arai
Toshiharu Nishino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418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10727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418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10727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513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13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92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9284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G02F1/139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the liquid crystal being selectively controlled between a twisted state and a non-twisted state, e.g. TN-LC cel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G02F1/139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the birefringen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being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e.g. ECB-, DAP-, HAN-, PI-LC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71Cells with varying thickness of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02F1/133555Trans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8Waveplates, i.e. plates with a retardation value of lambda/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42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for homeotropic align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71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the liquid crystal having negative dielectric anisotrop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64Normally black display, i.e. the off state being blac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Description

129284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使液晶分子對基板面大致垂直初期配向 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7K元件。 【先前技術】 液晶顯示元件廣泛地被利用的有TN(Twisted Nematic: 扭轉向列)型(參照日本特開平1 1_〇07〇48號公報),該TN型 液晶顯TfC兀件係由以下構件構成: 電極’分別配設於互相面對面的一對基板之面對面的 內面’藉由互相面對面的區域形成複數個像素; 液晶層’配設於前述一對基板間,由在使液晶分子對 目U述基板面貫質上水平地配向之水平配向(homogeneous alignment)狀態下使其扭轉配向的介電非等向性(dielectric anisotropy)爲正的液晶材料構成;以及 一對偏光板,分別配置於前述一對基板的外面。 此TN型液晶顯示元件係藉由液晶層的複折射作用控 制入射光的偏光狀態而顯τκ。在常白模式(normally white mode)的液晶顯示元件中,當施加使液晶分子配向成初期的 扭轉配向狀態之OFF電壓至前述像素的電極間時,入射光 被液晶層旋轉而透過觀察側偏光板,使該像素的顯示變成 明顯示,當施加使液晶分子對基板面實質上垂直豎起而配 向的ON電壓至前述像素的電極間時,透過液晶層的光被 前_觀察側偏光板吸收,使像素的顯示變成暗顯示。 但是,TN型液晶顯示元件由於是在液晶分子對基板面 實質上水平地倒伏的狀態下進行扭轉配向,故顯示的視野 1292848 角爲窄的。 而且,前述TN型液晶顯示元件由於基板附近的液晶分 子強烈地受到由水平配向膜造成的配向限制力,即使施加 〇N電壓也幾乎不會由初期的水平配向狀態豎起,故當施加 ON電壓時液晶層也具備殘留相位差(retai.dati〇n),因此, 常白模式的TN型液晶顯示元件係暗顯示的暗度不充分,顯 示的對比(c ο n t r a s t)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可得到視野角寬、高對比的顯示 之液晶顯示元件。 而且’本發明的其他目的係提供可進行寬視野角、高 對比,且利用外部環境的光之外光的反射顯示所產生的彩 色圖像顯示,以及利用來自配置於與觀察側相反側的光源 的照明光之透射顯示所產生的彩色圖像之兩方的顯示,並 且提供充分明亮且幾乎無差的品質顯示該兩方的彩色圖像 之液晶顯示元件。 爲了達成上述目的,依照本發明的第一觀點的液晶顯 示元件,其特徵包含: 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前述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包含: 一對基板,互相面對面配置; 複數個電極,分別配設於前述一對基板的互相面對面 之內面,藉由互相面對面的區域形成複數個像素;以及 液晶層,配置於前述一對基板間,由液晶分子對前述 基板面實質上垂直地配向的介電非等向性爲負的液晶材料 構成, 1292848 一對偏光板,夾著前述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配置於 其兩側;以及 兩片λ /4板,分別配置於前述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與 前述一對偏光板之間。 依照這種第一觀點的液晶顯示元件係藉由垂直配向型 液晶元件的液晶層的複折射作用,以及分別配置於此垂直 配向型液晶元件的兩側與前述一對偏光板的每一個之間的 λ /4板相位差,控制入射光的偏光狀態而顯示,此液晶顯 示元件因前述液晶層的液晶分子對基板面實質上垂直地配 向,故視野角爲寬的。 而且,此液晶顯示元件因前述液晶元件的液晶層係由 使液晶分子對基板面實質上垂直配向的介電非等向性爲負 的液晶材料構成,故當施加OFF電壓至前述像素的電極間 時,液晶分子配向成初期的垂直配向狀態,當施加ON電 壓時,一對基板間的實質上所有的液晶分子改變配向狀態 成對基板面倒伏的方向。 因此,如果依照此液晶顯示元件,當施加使液晶分子 配向成初期的垂直配向狀態之OFF電壓至前述像素的電極 間時,藉由與觀察側相反側的λ /4板(λ /4 retardation plate) 而偏振成圓偏光(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的入射光幾乎不 會受到其複折射作用而透過前述液晶層,藉由前述λ /4板 的相位差可將偏光狀態變換成與觀察側的偏光板的吸收軸 實質上一致的直線偏光,使其入射到前述觀察側的偏光 板,故液晶顯示元件的透射係數(transmission coefficient) 變的極低。而且,當施加使液晶分子對基板面倒伏配向之 1292848 由 狀 上 液 〇 晶 有 被 電 〇 內 以 電 列 相 任 個 /4 正 向 相 數 ON電壓至前述像素的電極間時,圓偏光狀態的入射光藉 前述液晶層的複折射作用與前述λ Μ板的相位差使偏光 態被控制,可變成與前述觀察側的偏光板的透射軸實質 一致的直線偏光,使其入射到前述觀察側的偏光板,故 晶顯示元件的透射係數變高。因此,可得到高對比的顯示 在此液晶顯示元件中,在形成有前述垂直配向型液 顯示元件的一對基板的複數個電極的內面的每一面形成 垂直配向膜,且在前述一對基板的內面之中的至少一方 預定的方向施以摩擦(rubbing)處理較佳,據此,施加〇Ν 壓時的液晶分子的倒伏方向被規定,可得到更高的對比 形成於前述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的前述一對基板的 面的每一面之垂直配向膜係分別在互相平行的方向被施 摩擦處理較佳,據此,藉由在前後的基板間使施加〇Ν 壓時的液晶分子的倒伏方向一致,可提高液晶分子的整 的程度,可得到更高的對比。 在此液晶顯示元件中,前述兩片λ /4板係使各個遲 軸(slow axis)互相正交而配置,而且,前述兩片λ /4板的 一個係配置該遲相軸成爲對前述一對偏光板之中的任一 光學軸,實質上以45°交叉的角度,再者,前述兩片λ 板的任一個係使該遲相軸對前述垂直配向膜的摩擦方向 交而配置較佳。 在前述液晶顯示元件中,更具備配設於前述垂直配 型液晶元件的前述一對基板之中,面對觀察側的基板之 反側的基板的內面之反射裝置較佳,該反射裝置係依複 個像素的每一個分別區分成: 1292848 &射顯示部,反射由前述觀察側入射的光到前述觀察 側;以及 μ射顯示部,使由前述相反側的基板入射的光透射到 前述觀察側。 據此’可進行利用外部環境的光之外光的反射顯示, 以及利用來自配置於與觀察側相反側的光源的照明光之透 射顯示的兩方的顯示。 再者,前述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具備調整前述液晶層 的厚度用的間隙(gap)調整膜較佳。 由本發明的第二觀點構成的液晶顯示元件,其特徵包 含: 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前述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包含: 一對基板,互相面對面配置; 電極,分別配設於前述一對基板的互相面對面之內 面,藉由互相面對面的區域形成複數個像素; 紅、綠、藍三色的彩色濾光片,在前述一對基板的一 側的內面,分別使其對應前述複數個像素而配設; 反射裝置,配設於面對前述一對基板的觀察側的基板 之相反側的基板’依前述複數個像素的每一個,分別區分 成:反射由前述觀察側入射的光到前述觀察側之反射顯示 部,與使由前述相反側的基板入射的光透射到前述觀察側 之透射顯示部;以及 液晶層,被封入前述一對基板間,由液晶分子對前述 基板面實質上垂直地配向的介電非等向性爲負的液晶材料 構成, 1292848 一對偏光板,夾著前述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 其兩側;以及 一片λ /4板,配置於前述一對基板與前述一對 之間之中,至少觀察側的基板與偏光板之間。 如果依照由此第二觀點構成的液晶顯示元件, 紅、綠、監二色的彩色爐光片;依前述複數個像素 個,分別區分成:反射由前述觀察側入射的光到前述 之反射顯示部,與使由前述相反側的基板入射的光 前述觀察側之透射顯示部的反射裝置,故可進行利 環境的光之外光之反射顯示所產生的彩色圖像顯示 利用來自配置於與觀察側相反側的光源的照明光之 示所產生的彩色圖像顯示之兩方的顯示。 在此液晶顯示元件中,前述反射裝置係由依前 個像素的每一個,使其對應前述反射顯示部而配設 個反射膜構成,而且,在此等反射膜的反射面形成 較佳。 而且,在此液晶顯示元件中,在三色的彩色濾 一個的每一前述反射顯示部形成透明的開口部較佳 且,在此開口部形成透明構件,此透明構件係覆蓋 色濾光片,形成調整液晶層的層厚用的間隙調整膜 由本發明的第三觀點構成的液晶顯示元件,其 含: 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前述垂直配向型液晶元 一對基板,互相面對面配置; 電極,分別配設於前述一對基板的互相面對 配置於 偏光板 因具備: 的每一 :觀察側 透射到 用外部 ,以及 透射顯 述複數 的複數 有凹凸 光片每 ,而 前述彩 較佳。 特徵包 件包含 面之內 -10- 1292848 面,藉由互相面對面的區域形成複數個像素; 紅、綠、藍三色的彩色濾光片,在前述一對基板的 側的內面,分別使其對應前述複數個像素而配設; 反射裝置,配設於面對前述一對基板的觀察側的基 之相反側的基板,依前述複數個像素的每一個,分別區 成:反射由前述觀察側入射的光到前述觀察側之反射顯 部,與使由前述相反側的基板入射的光透射到前述觀察 之透射顯示部; 透明構件,每一前述彩色濾光片的各像素,使其對 前述反射顯示部而配設,用以調整液晶層的層厚;以及 液晶層,被封入前述一對基板間,由液晶分子對前 基板面實質上垂直地配向,前述複數個像素的前述反射 示部的層厚比前述透射顯示部的層厚還小而形成的介電 寺向性爲負的液晶材料構成, 一對偏光板,夾著前述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配置 其兩側;以及 兩片λ /4板,分別配置於前述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 前述一對偏光板之間。 如果依照由此第三觀點構成的液晶顯示元件’因配 用以使前述複數個像素的前述反射顯示部的液晶層厚比 述透射顯示部的液晶層厚還小的透明構件,故可減小對 前述反射顯示部的液晶層往返而透過的光之前述液晶層 複折射作用,以及對僅透過前述透射顯示部的液晶層一 的光之前述液晶層的複折射作用的差,並且可用幾乎無 的品質顯示藉由前述反射顯示產生的彩色圖像,與藉由 板 分 示 側 應 述 顯 非 於 與 設 刖 在 的 次 差 -、/一 刖 -11 - 1292848 述透射顯示產生的彩色圖像之兩方。 而且,在前述液晶顯示元件中,前述垂直配向型 元件的前述彩色濾光片係在對應前述反射顯示部的位 成有不著色入射到前述反射顯示部的光之一部分而使 射用的開口部較佳。再者,前述透明構件係由塡埋前 色濾光片的開口部,且在對應前述反射顯示部的區域 少此反射顯示部的液晶層厚的厚度的方式配設的透明 構成較佳。 而且,在此液晶顯示元件中,前述垂直配向型液 件的前述複數個電極係分別由透明導電構件形成的透 極構成,前述反射裝置係形成於比前述相反側的基板 述透明電極還靠基板側較佳。 再者,前述液晶顯示元件係其前述兩片λ /4板使 遲相軸互相正交而配置,且前述兩片λ /4板的任一個 置該遲相軸成爲對前述一對偏光板之中的任一個光學 質上以45°交叉的角度較佳。 . 【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例] 第1圖至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第 係液晶顯示元件的一部分的剖面圖。 此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元件如第1圖所示,包含:垂 向型液晶元件1〇〇;夾著前述液晶元件100而配置的顴 及其相反側的一對偏光板1 〇 1、1 〇 2 ;分別配置於前述 元件100與前述一對偏光板101、102之間的兩片λ 103 、 1〇4 0 液晶 置形 其反 述彩 ,減 材料 晶元 明電 的前 各個 係配 軸實 1圖 直配 察側 液晶 /4板 -12- 1292848 前述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100係由以下的構件構成:互 相面對面的觀察側(第1圖中的上側)及其相反側(第1圖中 的下側)的一對透明基板20、30;分別配設於前述一對基板 20、30的面對面的內面’藉由互相面對面的區域形成複數 個像素1之透明電極21、31;在前述一對基板20、30的一 方,例如觀察側的基板2 0的內面’分別使其對應前述複數 個像素1而配設的紅、綠、藍二色的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〇22R、22G、22B ;在前述一對基板20、30之間,由使 液晶分子l〇a對前述基板20、30的面實質上垂直地配向而 被密封的介電非等向性爲負的液晶材料構成之液晶層1 〇。 此液晶元件1 〇〇係在觀察側基板20的內面配設一片膜 狀的對向電極2 1,在相反側基板3 0的內面使複數個像素電 極3 1於行方向以及列方向排列成矩陣狀而配設的主動矩 陣液晶元件,前述複數個像素電極3 1係分別連接於配設於 前述相反側基板30的內面之複數個TFT3 2。 此外,在第1圖中係簡略前述TFT32而顯示,此TFT3 2 係由以下的構件構成:形成於相反側基板30的基板面之閘 電極(gate electrode);覆蓋此閘電極,形成於前述基板30 的大致全體之透明的閘極絕緣膜;在前述閘極絕緣膜之上 與前述閘電極面對面而形成的i型半導體膜;在前述i型半 導體膜的兩側部之上隔著η型半導體膜形成的源電極 (souce electrode)以及汲電極(drain electrode)。 而且,在第1圖中係省略,在前述相反側基板3 0的內 面配設有供給閘極信號(gate signal)至各行的TFT32之複數 條閘極配線;供給資料信號(data signal)至各列的TFT3 2之 -13- 1292848 複數條資料配線,前述閘極配線係在相反側基板3 0的基板 面與BU述T F Τ 3 2的閘電極一體形成,被前述聞極絕緣膜覆 蓋,前述資料配線係形成於前述閘極絕緣膜之上,連接於 前述TFT32的汲電極。 而且,前述複數個像素電極3 1係形成於前述閘極絕緣 膜之上,連接於前述TFT32的源電極。 另一方面,配設於觀察側基板2 0的內面之紅、綠、藍 三色的彩色濾光片22R、22G、22Β係形成於前述觀察側基 板20的基板面,前述對向電極2 1係形成於前述彩色濾光 片 22R、22G、22Β 之上。 再者,在前述觀察側基板2 0與相反側基板3 0的內面 分別覆蓋前述電極2 1、3 1,形成有垂直配向膜2 3、3 3,此 等基板20、30的內面,也就是說前述垂直配向膜23、33 的膜面係在互相平行的方向被實施摩擦處理。 前述觀察側基板20與相反側基板30係經由包圍前述 複數個像素1排列成矩陣狀的顯示區域之框狀的密封材(未 圖示)接合,在被此等基板20、30間的前述密封材包圍的 區域塡充有介電非等向性爲負的液晶材料,例如介電非等 向性爲負的向列液晶,形成有液晶層1 0。 此液晶層1 0的液晶分子1 0 a係對一對基板2 0、3 0面實 質上垂直地配向,當施加ON電壓至前述複數個像素丨的 電極21、31間的時候,對前述基板20、30面,使分子長 軸一致而倒伏配向於沿著前述摩擦方向的方向。 而且,在此實施例中藉由選擇前述一對基板2〇、30的 間隙(垂直配向膜23、33間的間隙)與前述液晶材料,設定 -14- 1292848 當ON電壓施加時,也就是說使液晶分子1 Oa其分子長軸一 致而倒伏配向於前述摩擦方向時的液晶層1 0的液晶的折 射率非等向性△ η與液晶層厚 d的積△ nd的値爲△ nd = 27 0±40nm 〇 而且,前述觀察側以及相反側的一對偏光板1 0 1、1 02 係分別在互相正交的方向具有透射軸與吸收軸之吸收偏光 板,觀察側偏光板1 0 1係面對前述液晶元件1 00的觀察側 基板20而配置,相反側偏光板1 02係面對前述液晶元件1 00 的相反側基板30的外面而配置。 而且,前述兩片λ /4板103、104分別是給予透射光1/4 波長(140:M0nm)的相位差(retardation)之相位差板 (retardation plate),其一方的λ /4板(以下稱爲觀察側λ /4 板)103係配置於前述液晶元件100的觀察側基板20與前述 觀察側偏光板1 0 1之間,他方的λ /4板(以下稱爲相反側;I /4板)104係配置於前述液晶元件100的相反側基板30與前 述相反側偏光板102之間。 第2圖係顯示前述液晶元件100的一對基板20、30的 內面(垂直配向膜(homeotropic alignment film)23、33 的膜面) 的摩擦方向23a、33a,與觀察側以及相反側的偏光板101、 102的透射軸101a、102a的方向,與觀察側以及相反側的 λ /4板103、104的遲相軸103a、104a的方向。 如第2圖,前述液晶元件1 0 0的一對基板2 0、3 0的內 面係在互相平行且同方向被施以摩擦處理,觀察側偏光板 101係使其透射軸l〇la對前述一對基板20、30內面的摩擦 方向23a、33a實質上以45°的角度斜斜地交叉而配置,相 -15- 1292848 反側偏光板102係使其透射軸l〇2a實質上正交於前述觀察 側偏光板1 〇 1的透射軸1 0 1 a而配置。 而且,觀察側λ / 4板1 0 3係使其遲相軸1 0 3 a與前述一 對基板20、30內面的摩擦方向23a、33a實質上平行或實 質上正交,對前述觀察側偏光板1 0 1的透射軸1 0 1 a實質上 以45 °的角度斜斜地交叉而配置,相反側λ /4板1 〇4係使 其遲相軸104a與前述觀察側λ /4板103的遲相軸l〇3a實 質上正交(與一對基板20、30內面的摩擦方向23a、33a實 質上正交或實質上平行),對前述相反側偏光板1 02的透射 軸102a實質上以45°的角度斜斜地交叉而配置。 此液晶顯示元件係藉由:配設於前述液晶元件1 〇 〇的觀 察側及其相反側的一對基板20、30間的液晶層1 〇的複折 射作用;以及分別配置於前述一對基板20、30與觀察側及 其相反側的偏光板101、102之間的兩片λ /4板1〇3、104 的相位差,控制入射光的偏光狀態而顯示,此液晶顯示元 件因前述液晶層10的液晶分子10a對基板20、30的面實 質上垂直地配向,故視野角寬。 而且,此液晶顯示元件係前述液晶層1 〇由使液晶分子 10a對基板20、30面實質上垂直地配向之介電非等向性爲 負的液晶材料構成,形成於該前述基板20、30的內面之垂 直配向膜2 3、3 3與水平配向膜比較,配向限制力小。因此’ 當施加OFF電壓至前述像素1的電極2 1、3 1間的時候’液 晶分子1 0a配向成實質上垂直配向狀態,當施加ON電壓 時,一對基板20、30間的實質上所有的液晶分子l〇a改變 配向方向成對基板面倒伏的方向。 -16 - 1292848 第3圖係顯示前述液晶分子1 Oa的OFF電壓施加時與 〇N電壓施加時的配向狀態之模式圖,在此實施例中,因在 互相平行且同方向對前述液晶元件100的一對基板20、30 的內面實施摩擦處理,故前述液晶分子10a由第3A圖所示 的OFF電壓施加時的垂直配向狀態,藉由ON電壓的施加, 如第3 B圖所示配向成對前述基板20、3 0面,使分子長軸 一致而倒伏於沿著前述摩擦方向23a、33a的方向之歪斜 (splay)配向狀態。 因此,如果依照此液晶顯示元件,當施加使液晶分子 1 0a配向成初期的垂直配向狀態之OFF電壓至前述像素1 的電極2 1、3 1間的時候,藉由與觀察側相反側的λ /4板 1 04偏振成圓偏光的入射光幾乎不會受到前述液晶層1 〇的 複折射作用而透過前述液晶層1 〇,藉由觀察側的λ /4板1 03 的相位差可將偏光狀態改變成與觀察側的偏光板1 〇 1的吸 收軸 101a實質上一致的直線偏光(linearly polarized 1 i g h t),而入射到前述觀察側的偏光板1 〇 1,使液晶顯示元 件的透射係數變的極低。而且,當施加使液晶分子1 〇a對 基板20、30面倒伏配向的ON電壓至前述像素1的電極21、 3 1間的時候,圓偏光狀態的入射光藉由前述液晶層1 〇的複 折射作用與前述λ /4板1 03的相位差使偏光狀態被控制’ 可變換成與前述觀察側的偏光板1 〇 1的透射軸1 〇 1 a實質上 一致的直線偏光,使其入射到前述觀察側的偏光板1 〇 1 ’使 液晶顯示元件的透射係數變高。因此,可得到高對比的顯 示0 第4圖是顯示藉由前述液晶顯示元件進行透射顯示時 -17- 1292848 的透射光的偏向狀態的變化之模式圖’顯示前述液晶元件 100的一個像素1的顯示。 此液晶顯示元件係進行利用來自配置於與其觀察側相 反側的面光源1 05的照明光之透射顯示,第4A圖是顯示施 加使液晶分子1 〇a配向成初期的垂直配向狀態之OFF電壓 至前述像素1的電極21、31間的時候的顯示,第4B圖是 顯示施加使液晶分子1 0a倒伏配向的ON電壓至前述像素1 的電極2 1、3 1間的時候的顯示。 若說明此液晶顯示元件的顯示動作,則如在第4A圖、 第4B圖中以箭頭所示,來自前述面光源105的照明光a() 係被相反側偏光板1 02偏振成平行於其透射軸1 02a的直線 偏光ai,然後藉由相反側λ /4板104使偏光狀態變換成由 該光的進行方向看繞左右任一方旋轉的圓偏光a2,而入射 到液晶元件100的液晶層10。 而且,OFF電壓施加時因前述液晶層10的液晶分子l〇a 實質上垂直地配向,故藉由前述相反側λ /4板104變成圓 偏光a2而入射到前述液晶元件1 〇〇的光幾乎不會受到前述 液晶層1 0的複折射作用,而在前述圓偏光a2的狀態下透過 前述液晶層10,如第4A圖,射出到前述液晶元件1 〇〇的 觀察側。 射出到前述液晶元件1 00的觀察側之前述圓偏光a2係 藉由前述λ /4板1 03的相位差,使偏光狀態變換成與實質 上正交於觀察側的偏光板1 〇 1的透射軸1 〇 1 a之吸收軸一致 的直線偏光,也就是說偏光狀態被變換成與透過前述相反 側偏光板102入射的前述直線偏光ai實質上相同的直線偏 -18- 1292848 光a3,而入射到觀察側偏光板1 Ο 1,被此觀察側偏光板1 〇 1 吸收,使施加前述OFF電壓的像素1的顯示變成黑的暗顯 示0 而且,ON電壓施加時,前述液晶層1 0的液晶分子1 〇a 如上述,因使分子長軸一致而倒伏配向於沿著基板20、30 面的摩擦方向23a、33a的方向,故藉由前述相反側λ /4板 104變成圓偏光&2而入射到前述液晶元件100的光會因前 述液晶層1 0的複折射作用而改變偏光狀態,射出到前述液 晶元件100的觀察側。 此ON電壓施加時的前述液晶層1 0的複折射作用因使 液晶分子10a倒伏配向時的△ nd的値如上述爲270±40nm, 故與λ /2板實質上相同,因此,藉由前述相反側λ /4板1 04 變成圓偏光a2而入射到前述液晶元件1 00的光被前述液晶 層1 0變換成旋轉方向相反的圓偏光a4,如第4B圖,射出 到前述液晶元件1 00的觀察側。 射出到前述液晶元件1 00的觀察側之前述圓偏光a4係 藉由觀察側λ /4板1 03,藉由前述液晶層1 0的複折射作用 與前述λ /4板1 03的相位差使偏光狀態變換,被變換成與 前述觀察側的偏光板1 0 1的透射軸1 0 1 a實質上一致的直線 偏光,也就是說被變換成與透過前述相反側偏光板1 02而 入射的前述直線偏光ai實質上正交的直線偏光a5而入射到 觀察側偏光板1 〇 1,透過此觀察側偏光板1 0 1射出到觀察 側,施加前述OFF電壓的像素1的顯示變成被前述彩色濾 光片22R、2 2G、22B著色的紅、綠、藍任一色之明顯示。 也就是說,此液晶顯示元件係進行常黑模式(normally ~ 19 ~ 1292848 black mode)的顯示,該顯示係當藉由〇FF電壓的施加使液 晶分子1 〇a配向成初期的垂直配向狀態時,變成最暗的黑 的暗顯示,當藉由ON電壓的施加使液晶分子1 Oa倒伏配向 時,變成最亮的明顯示(被著色的紅、綠、藍的顯示)。 因此,如果依照此液晶顯示元件,可得到視野角寬、 高對比的顯示。 而且,此液晶顯示元件因在前述液晶元件1 00的一對 基板20、30的內面分別形成垂直配向膜23、33,且在互相 平行的方向對各個內面(垂直配向膜23、33的膜面)實施摩 擦處理,故可使施加前述ON電壓時的液晶分子10a的倒伏 配向與沿著前述摩擦方向23a、33a的方向一致,可得到更 高的對比。 [第二實施例]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元件的 一部分的剖面圖,此液晶顯示元件係具備在與觀察側相反 側的基板30的內面配設反射裝置34之垂直配向型液晶元 件l〇〇a,該反射裝置係分別將前述複數個像素1區分成: 反射由前述觀察側入射的光到前述觀察側之反射顯示部 1 a ;以及使由前述相反側入射的光透射到前述觀察側之透 射顯示部1 b。 前述反射裝置34係由在上述的未圖示的閘極絕緣膜之 上,使每一複數個像素1對應前述反射顯示部la而配設的 複數個鏡面反射膜34a構成,複數個像素電極31係其一部 分重疊於前述反射膜3 4a上而形成於前述閘極絕緣膜之 上0 -20- 1292848 層1 06係使由一側的面入射的光擴散,由他側的面射出的 前方擴散層,由混入有光擴散粒子的黏著劑或樹脂膜構 成。 此外,此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元件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 液晶元件100比較,在前述液晶元件l〇〇a與觀察側的λ /4 板103之間具備擴散層106此點不同,而偏光板101、102 與λ /4板1 03、1 04的配置狀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對於 同樣的構件附加同一符號,省略重複的說明。 由於此液晶顯示元件係具備在與前述液晶元件1 00a的 觀察側相反側的基板30的內面配設分別將前述複數個像 素1區分成:反射由前述觀察側入射的光到前述觀察側之反 射顯示部1 a ;以及使由前述相反側入射的光透射到前述觀 察側之透射顯示部1 b之反射裝置34,故可進行利用外部環 境的光之外光之反射顯示所產生的彩色圖像顯示,以及利 用來自配置於與觀察側相反側的面光源1 05的照明光之透 射顯示所產生的彩色圖像顯示之兩方的顯示。 也就是說,此液晶顯示元件係進行反射顯示與透射顯 示,其中反射顯示係藉由前述反射裝置34的反射膜34a反 射由觀察側入射,透過觀察側偏光板1 0 1與觀察側λ /4板 1 0 3,入射到液晶元件1 〇 〇 a的光之中,入射到前述液晶元 件1 00a的複數個像素1的反射顯示部1 a而透過液晶層1 0 的光,使該反射光再度透過前述液晶元件l〇〇a的液晶層10 與觀察側λ /4板1 03與觀察側偏光板1 〇 1,射出到前述觀 察側,而透射顯示係使由與觀察側相反側入射,透過相反 側偏光板1 02與相反側;I Μ板1 04,入射到液晶元件1 〇〇a -22- 1292848 此外,在此實施例中,使前述反射膜34a對應前述像 素1的大致一半的區域而配設’令前述複數個像素1的大 致一半的區域爲反射顯示部1 a,令其他的大致一半的區域 爲透射顯示部1 b。 再者,在前述液晶元件l〇〇a的觀察側的基板20的內 面,在使其分別對應前述複數個像素1而配設的紅、綠、 藍三色的彩色濾光片22R、22G、22B,分別在對應前述像 素1的反射顯示部la的部分之一部分設有開口 22Ra、 22Ga、22Bao 而且,在前述彩色濾光片22R、22G、22B之上,由透 明絕緣膜構成的平坦化膜24係塡充於前述開口 22Ra、 22Ga、2 2Ba內而形成,在此平坦化膜24之上形成有對向 電極21。 而且,前述液晶元件100a的一對基板20、30的內面係 分別形成有垂直配向膜23、33,此等基板20、30的內面(垂 直配向膜23、33的膜面)係在互相平行且同方向被施以摩 擦處理。 而且’在前述一對基板20、30間配設有由使液晶分子 10a對前述基板20、30面實質上垂直地配向之介電非等向 性爲負的液晶材料構成的液晶層1 〇,設定當此液晶層! 〇 的ON電壓施加時,也就是說使液晶分子1 〇a其分子長軸一 致而倒伏配向於前述摩擦方向時的液晶層1 〇的△ nd的値 爲△ n d = 1 9 5 士 4 0 n m 〇 而且’此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元件係在前述液晶元件 100a與觀察側的λ /4板103之間配設擴散層106。此擴散 -21 - 1292848 的光之中,入射到前述液晶元件1 ο 〇 a的複數個像素1的透 射顯示部1 b的光透過前述液晶層1 〇與觀察側λ /4板1 03 與觀察側偏光板1 〇 1,射出到觀察側。 此液晶顯示元件因前述液晶元件1 OOa的液晶層1 0的 液晶分子10a對基板20、30面實質上垂直地配向,故前述 反射顯示時或透射顯示時都能得到寬的視野角。 而且,此液晶顯示元件係當前述反射顯示時,藉由前 述液晶元件1 〇〇a的液晶層1 0的複折射作用與觀察側;I /4 板1 03的相位差,控制入射光的偏光狀態而顯示。而且, 當前述透射顯示時,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一樣,藉由相反側 λ /4板104的相位差與前述液晶元件100a的液晶層10的 複折射作用與觀察側λ Μ板1 03的相位差,控制入射光的 偏光狀態而顯示。因此,可得到高對比的顯示。 而且,在此液晶顯示元件中,如上述因設定使前述液 晶元件10〇a的液晶分子10a其分子長軸一致而倒伏配向於 前述摩擦方向時的液晶層10的△ nd的値爲195±40nm,故 前述反射顯示時或透射顯示時都能進行:當藉由 OFF電壓 的施加使液晶分子1 〇a配向成初期的垂直配向狀態時,變 成最暗的黑的暗顯示,當藉由ON電壓的施加使前述液晶 分子1 0a倒伏配向時,變成最亮的明顯示(被彩色濾光片 2 2 R、2 2 G、2 2 B著色的紅、綠、藍的顯示)之常黑模式的顯 示0 而且,此液晶顯示元件因在與前述液晶元件1 00a的觀 察側相反側的基板3 0的內面配設分別區分複數個像素1成 反射顯示部1 a與透射顯示部1 b的反射裝置3 4,故當利用 -23- 1292848 前述外光的反射顯示時僅爲利用觀察側的偏光板1 〇 1的吸 收,因此,藉由前述反射顯示產生的彩色圖像也能充分地 變亮。 而且,在此液晶顯示元件中,因在前述彩色濾光片 2 2 R、2 2 G、2 2 Β分別設有部分地對應前述像素1的反射顯 示部la的開口 22Ra、22Ga、22Ba,故在前述反射顯示時, 由複數個像素1的反射顯示部1 a分別射出:被前述彩色濾 光片22R、22G、22B著色的紅、綠、藍之任一色的著色光; 以及透過前述彩色濾光片22R、22G、22B的開口 22Ra、 22Ga、22Ba內的非著色光,混合有此等著色光與非著色光 的光被觀察到。因此,可顯示亮的反射顯示的彩色圖像。 如此,如果依照此液晶顯示元件,可得到視野角寬、 高對比的顯示,而且’可進行利用外光之反射顯示所產生 的彩色圖像顯示,以及利用來自配置於與觀察側相反側的 面光源105的照明光之透射顯示所產生的彩色圖像顯示之 兩方的顯示,並且也能使其兩方的彩色圖像充分地明亮。 此外,前述面光源1 05係當利用外光的反射顯示時可 當作輔助光源利用,該情形也因前述反射顯示與透射顯示 的兩方都是常黑模式,故可得到高對比的顯示。 再者’此液晶顯示元件因在前述液晶元件1 〇〇a與觀察 側A / 4板1 0 3之間配設擴散層1 〇 6,故在反射顯示時,藉 由前述擴散層106使被反射膜34a反射的反射光擴散而射 出’可使反射顯示更明亮,並且可更加寬反射顯示與透射 顯示兩方的視野角。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元件中,λ /4板1 03、 -24 - 1292848 104僅在液晶元件l〇〇a與一對偏光板101、102之間的任一 方配置一片也可以。 [第三實施例] 在上述第二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元件中,在形成前述反 射裝置3 4的反射膜的反射面形成凹凸,省略前述擴散層 1 0 6也可以。 第6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元件的 一部分的剖面圖,此液晶顯示元件係具備:藉由在反射面形 成凹凸的反射膜35a形成反射裝置35之垂直配向型液晶元 件 100b 。 在此實施例中,前述液晶元件l〇〇b係在觀察側基板20 的內面配設複數個像素電極3 1、TFT32以及未圖示的閘極 配線以及資料配線,在相反側基板3 0的內面配設前述反射 裝置35、紅、綠、藍三色的彩色濾光片22R、22G、22B、 平坦化膜24、對向電極2 1之主動矩陣液晶元件,形成前述 反射裝置3 5的反射膜3 5 a係被覆蓋在配設於相反側基板3 0 的基板面之形成表面全體爲凹凸面的透明的凹凸面膜36 之上。 此外,此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元件係液晶元件1 〇〇b的構 造與上述第二實施例的液晶元件100a不同,而且,雖然省 略第二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元件中的擴散層1 〇 6,惟前述液晶 元件1 00b的液晶層1 0以及複數個像素1的反射顯示部1 a 的△ ndl與透射顯示部lb的△ nd2的値與前述第二實施例 相同,而且,偏光板101、102與λ /4板103、104的配置 狀態也與第一以及第二實施例相同,故重複的說明省略。 -25- 1292848 此液晶顯示元件因使將前述液晶元件1 00b的複數個像 素1分別區分成反射顯示部1 a與透射顯示部1 b之反射裝 置3 5,依每一個前述複數個像素1對應前述反射顯示部1 a 而配設,藉由在反射面形成有凹凸的複數個反射膜35a形 成,故可使利用外光的反射顯示更明亮,並且可使其視野 角更寬廣。 而且,在此實施例中,在前述液晶元件1 00b的相反側 基板30的基板面配設形成表面全體爲凹凸面之凹凸面膜 36,在其上形成前述反射膜35a,故利用來自面光源105的 照明光之透射顯示時也能射出藉由前述凹凸面膜3 6擴散 的光,可加寬視野角。 此外,在此實施例中雖然藉由在前述凹凸面膜3 6之上 覆蓋反射膜35a,以在前述反射膜35a的反射面形成凹凸, 惟在前述反射膜35a的反射面形成凹凸的裝置也可以利用 其他的裝置,而且,前述透射顯示時也可以射出非擴散光。 而且,在上述各實施例中雖然在互相平行且同方向對 前述液晶元件100、100a、100b的一對基板20、30的內面(垂 直配向膜23、33的膜面)實施摩擦處理,但是在前述一對 基板20、30的內面的摩擦處理爲其他的方向也可以,而且, 前述摩擦處理僅在前述一對基板20、30的任一個內面實施 也可以。 也就是說,如以模式圖顯示液晶分子1 0a的〇FF電壓 施加時與〇N電壓施加時的配向狀態之第7 A圖以及第7 B 圖所示,在互相平行且反方向對液晶元件的一對基板2 0、 30的內面實施摩擦處理也可以。此情形,液晶分子i〇a由 -26- 1292848 第7A圖所示的OFF電壓施加時的垂直配向狀態,藉由ON 電壓的施加,如第7 B圖所示,因使分子長軸一致而倒伏於 沿著一對基板20、30的摩擦方向23a、33a的方向,配向 成非扭轉的水平配向狀態,故可規定施加ON電壓時的液 晶分子1 0 a的倒伏方向於沿著前述摩擦方向的方向,可得 到高的對比。 而且,如第8圖所示,僅在液晶元件的一對基板20、 30的任一個,例如相反側基板30的內面施以摩擦處理。 此情形,液晶分子l〇a由第8A圖所示的OFF電壓施加 時的垂直配向狀態,藉由ON電壓的施加,如第8 B圖所示, 因使分子長軸一致而略水平地倒伏於沿著前述一側的基板 3 0的摩擦方向3 3 a的方向,故可得到高的對比,並且可更 加寬顯示的視野角。 再者,如第9圖所示,在斜斜地交叉的方向對液晶元 件的一對基板20、30的內面施以摩擦處理。 此情形,液晶分子10a由第9A圖所示的OFF電壓施加 時的垂直配向狀態,藉由0 N電壓的施加,如第9 B圖所示, 因以依照一對基板20、30的摩擦方向23a、33a的交叉角 之扭轉角扭轉而倒伏配向,故可得到高的對比。 如此,藉由ON電壓的施加使液晶分子1 〇a倒伏配向成 扭轉配向狀態的情形係當ON電壓的施加時,液晶分子1 〇a 以65° 士10°的扭轉角扭轉而倒伏配向,以設定一對基板 20、30的摩擦方向23a、33a,最好使各個透射軸1〇1 a、i〇2a 實質上正交於一對偏光板1 0 1、1 0 2,且使任一個偏光板的 透射軸與其偏光板的配置側的基板的摩擦方向實質上正交 -27- 1292848 或平行,使一對λ /4板103、104實質上正交於各個遲相軸 1 0 3 a、1 0 4 a,且與該;I / 4板的配置側的基板的摩擦方向實 質上以4 5 °的角度使任一個λ / 4板的遲相軸1 〇 3 a、1 0 4 a交 叉。據此,故可得到高的對比。 [第四實施例] 第10圖〜第14A、14B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 此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元件如第1 0圖所示,包含:液晶元 件1 00c ;夾著前述液晶元件1 00c配置的觀察側及其相反側 的一對偏光板101、102 ;分別配置於前述液晶元件100c的 一對基板20、30與前述一對偏光板101、1〇2之間的兩片 λ /4板103、104 ;配設於前述液晶元件100c的觀察側基板 20與觀察側的λ /4板103之間的擴散層106,此等液晶顯 示元件的構造由於是與第5圖所示的實施例同樣的構成, 故對於同一構件附加同一符號,詳細的說明省略。而且, 在構成前述液晶元件100c的相反側的基板30之構造以及 觀察側的基板20之彩色濾光片22R、22G、22B、對向電極 21、垂直配向膜23中,也由於是與第5圖所示的實施例同 樣的構成,故對於同一構件附加同一符號,詳細的說明省 此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元件係在配設於液晶元件1 00c的 觀察側基板20的內面之紅、綠、藍三色的彩色濾光片22R、 22G、22B之上配設:分別使其對應前述複數個像素1的反射 顯示部1 a,用以使前述反射顯示部1 a的基板間隙比前述像 素1的透射顯示部1 b的基板間隙還小的基板間隙調整用透 明膜26。 -28- 1292848 而且,在前述彩色濾光片22R、22G、22B,分別於對 應前述像素1的反射顯示部1 a的區域的一部分設有開口 22Ra、22Ga、22Ba,前述基板間隙調整用透明膜26被塡充 於前述彩色濾光片22R、22G、22B的開口 22Ra、22Ga、22Ba 內。 此液晶元件中的液晶層1 〇的液晶分子1 Oa係對一對基 板20、30的面實質上垂直地配向,當施加〇N電壓至前述 複數個像素1的電極21、31間的時候,對前述基板20、30 面,使分子長軸一致而倒伏配向於沿著前述摩擦方向的方 向。 而且,在此實施例中,藉由形成前述基板間隙調整用 透明膜26爲前述反射顯示部1 a的基板間隙係透射顯示部 1 b的基板間隙的略1 / 2之厚度,使前述反射顯示部1 a的液 晶層厚dl爲前述透射顯示部lb的液晶層厚d2的略1/2, 並且藉由適宜地選擇此等液晶層厚d 1、d2的値與液晶材料 的折射率非等向性△ η,可設定ON電壓施加時,也就是說 液晶分子10a其分子長軸一致而倒伏配向於前述摩擦方向 時的前述反射顯示部1 a的△ nd 1與前述透射顯示部1 b的△ nd2 分別爲△ ndl = 140士40nm、△ nd2 = 270±40nm。 第1 1圖係顯示形成於此實施例中的前述液晶元件1 0 〇 c 的一對基板20、30的內面之垂直配向膜23、33的膜面的 摩擦方向23a、33a,與觀察側以及相反側的偏光板101、 102的透射軸l〇la、102a的方向,與觀察側以及相反側的 λ /4板103、104的遲相軸103a、104a的方向。 如此第11圖所示,前述液晶元件100c的一對基板20、 -29- 1292848 3 0的內面係在互相平行且反向方向被施以摩擦處理,觀察 側偏光板1 0 1係對前述一對基板20、30內面的垂直配向膜 的摩擦方向23a、33a實質上以45°的角度斜斜地交叉其透 射軸101a而配置,相反側偏光板102係使其透射軸102a 實質上正交於前述觀察側偏光板1 0 1的透射軸1 0 1 a而配 置。 而且,觀察側λ /4板103係使其遲相軸103a與前述一 對基板20、30內面的垂直配向膜的摩擦方向23a、33a實 質上正交或實質上平行,對前述觀察側偏光板1 0 1的透射 軸1 0 1 a實質上以4 5 °的角度斜斜地交叉而配置,相反側λ /4板104係使其遲相軸104a與前述觀察側λ /4板103的遲 相軸103a實質上正交(與一對基板20、30內面的垂直配向 膜的摩擦方向23a、33a實質上平行或實質上正交),對前述 相反側偏光板102的透射軸102a實質上以45°的角度斜斜 地交叉而配置。 模式地顯示此實施例中的液晶分子l〇a的〇FF電壓施 加時與0 N電壓施加時的配向狀態於第1 2 A、1 2 B圖,在此 實施例中,因在互相平行且反向方向對前述液晶元件1 〇 〇 c 的一對基板2 0、3 0的內面實施摩擦處理’故前述液晶分子 l〇a由第12A圖所示的OFF電壓施加時的垂直配向狀態, 藉由ON電壓的施加,如第12B圖所示’配向成對前述基 板2 0、3 0面,使分子長軸一致而倒伏於沿著前述摩擦方向 2 3 a、3 3 a的方向之非扭轉的水平配向狀態。 這種液晶顯示元件與第5圖所示的實施例一樣’藉由·· 配設於前述液晶元件1 〇〇c的觀察側及其相反側的一對基板 -30- 1292848 20、30間的液晶層1 0的複折射作用;以及分別配置於 一對基板20、30與觀察側及其相反側的偏光板101、 之間的兩片又/4板1 03、1 04的相位差,控制入射光的 狀態而顯示,此液晶顯示元件因前述液晶層1 0的液晶 10a對基板20、30的面實質上垂直地配向,故視野角 而且,此液晶顯示元件係當施加OFF電壓至前述像 的電極21、3 1間的時候,液晶分子10a配向成垂直配 態,當施加ON電壓時,一對基板20、30間的實質上 的液晶分子1 0a改變配向狀態成對基板面倒伏的方向 對比也高。 針對利用前述液晶顯示元件的外光之反射顯示 明。第13A圖、第13B圖係前述液晶顯示元件的反射 的模式圖,顯示前述液晶元件100c的一個像素1的反 示部1 a之顯示。 第13A圖是顯示施加使液晶分子10a配向成初期 直配向狀態之OFF電壓至前述像素1的電極21、31之 的顯示,第1 3 B圖是顯示施加使液晶分子1 0a倒伏配 〇N電壓至前述像素1的電極21、31之間時的顯示。 此液晶顯示元件係利用外光的反射顯示時,進行 置於前述液晶元件100c的觀察側之觀察側偏光板101 偏光子與檢光子的一片偏光板型的顯示,此反射顯示 如在第13A圖、第13B圖以箭頭所示,由觀察側入射 光a。係被觀察側偏光板1 0 1偏振成平行於其透射軸 的直線偏光ai,然後藉由觀察側λ /4板103變換成由 的進行方向看繞左右任一方旋轉的圓偏光a2,而入射 前述 •102 偏光 分子 寬。 [素1 向狀 所有 ,故 來說 顯示 射顯 的垂 間時 向之 在配 兼具 時係 的外 101a 該光 到液 -31- 1292848 晶元件100c的液晶層10。 而且,OFF電壓施加時因前述液晶層10的液晶分子l〇a 實質上垂直地配向,故藉由前述觀察側λ /4板1 0 3偏振成 圓偏光a2而入射到液晶層1 〇的光幾乎不會受到複折射作 用,而在前述圓偏光a2的狀態下透過前述液晶層1 0,該光 之中,入射到複數個像素1的反射顯示部1 a而透過前述液 晶層10的光被反射膜34a反射,在前述圓偏光a2的狀態下 再度透過目丨j述液晶層1 0,如第1 3 A圖,射出到前述液晶兀 件100c的觀察側。 射出到前述液晶元件1 00c的觀察側之前述圓偏光a2 係藉由前述觀察側λ /4板103變換成:與由觀察側透過觀察 側偏光板1 0 1而入射的前述直線偏光a i實質上正交的直線 偏光a3,而入射到前述觀察側偏光板1 01,被此觀察側偏 光板1 01吸收,使施加前述OFF電壓的像素1的顯示變成 黑的暗顯示。 而且’ ON電壓施加時’ HU述液晶層10的液晶分子l〇a 如上述,因使分子長軸一致而倒伏配向於沿著基板2 0、3 0 面的摩擦方向23a、33a的方向,故藉由前述觀察側λ /4板 103變成圓偏光a2而入射到液晶層10的光會因前述液晶層 1 0的複折射作用而改變偏光狀態,該光之中,入射到前述· 複數個像素1的反射顯示部1 a而透過液晶層1 〇的光被反 射膜34a反射,再度改變偏光狀態而透過前述液晶層1 〇, 射出到前述液晶元件1 00c的觀察側。 此0 N電壓施加時的前述反射顯示部1 a的液晶層丨〇白勺 複折射作用因使液晶分子1 〇 a倒伏配向時的前述反射顯矛: -32- !292848 部la的△ ndl如上述爲140±40nm,故與;ί /4板 同,因此,藉由前述觀察側λ /4板103變成圓偏 射到前述反射顯示部1 a的液晶層1 0的光被前述 變換成:與由觀察側透過觀察側偏光板1 〇丨而入射 線偏光ai實質上相同的直線偏光(未圖示),被反 反射,然後被前述液晶層1 0變換成:與透過前述顴 板1 03而入射到液晶層1 0的圓偏光a2其旋轉方向 偏光a4,如第13B圖,射出到前述液晶元件100c & 射出到前述液晶元件1 00c的觀察側之前述I 係藉由前述觀察側λ /4板1 03變換成與由觀察側 側偏光板1 0 1而入射的前述直線偏光ai實質上相 偏光a5,而入射到觀察側偏光板1 〇 1,透過此觀 板1 0 1射出到觀察側,施加前述OFF電壓的像素 變成被前述彩色濾光片2 2R、22G、22B著色的紅 任一色之明顯示。 此外,此反射顯示時係由觀察側入射的光之 到前述複數個像素1的透射顯示部1 b而透過前述 的光係射出到前述液晶元件1 00c的相反側。 也就是說,此液晶顯示元件係進行施加OFF 顯示爲暗顯示之常黑模式的顯示,其顯示係當藉 壓的施加使液晶分子1 〇a配向成初期的垂直配向 變成最暗的黑的暗顯示,當藉由 ON電壓的施加 子l〇a倒伏配向時,變成最亮的明顯示(被彩 2 2R、22G、22B著色的紅、綠、藍的顯示)。 而且,此液晶顯示元件因在與前述液晶元件 實質上相 光a2而入 液晶層1 0 的前述直 射膜34a 丨察側λ /4 相反的圓 勺觀察側。 圓偏光a4 透過觀察 同的直線 察側偏光 1的顯示 、綠、藍 中,入射 液晶層1 0 電壓時的 由OFF電 狀態時, 使液晶分 色濾光片 1 0 0 c的觀 -33- 1292848 察側相反側的基板30配設分別區分前述複數個像素1成反 射顯示部1 a與透射顯示部1 b的反射裝置3 4,故可使藉由 前述反射顯示產生的彩色圖像充分地明亮。 而且,在此液晶顯示元件中,因在前述彩色濾光片 22R、22G、22B分別於對應前述像素1的反射顯示部la的 區域之一部分設有開口 22Ra、22Ga、22Ba,在前述反射顯 示時,由複數個像素1的反射顯示部1 a分別觀察到:混合 有被前述彩色濾光片22R、22G、22B著色的紅、綠、藍之 任一色的著色光;以及透過前述開口 22Ra、22Ga、22Ba內 的非著色光之光,故可顯示亮的彩色圖像。 其次,針對利用來自前述面光源1 05的照明光之透射 顯示來說明。第14A圖、第14B圖係前述液晶顯示元件的 透射顯示的模式圖,顯示前述液晶元件1 0 0 c的一個像素1 的透射顯示部1 b之顯示。 第14A圖是顯示施加使液晶分子10a配向成初期的垂 直配向狀態之OFF電壓至前述像素1的電極2 1、3 1間的時 候的顯示,第1 4B圖是顯示施加使液晶分子1 0a倒伏配向 的ON電壓至前述像素1的電極2 1、3 1間的時候的顯示。 此液晶顯示元件係當利用來自前述面光源1 05的照明 光之透射顯示時,令配置於液晶元件1 00c的相反側的相反 側偏光板1 02爲偏光子,令配置於液晶元件1 00c的觀察側 的觀察側偏光板1 0 1爲檢光子而進行顯示,此透射顯示時 係如在第14A圖、第14B圖以箭頭所示,由與觀察側相反 側入射的照明光h係被相反側偏光板1 02偏振成平行於其 透射軸102a的直線偏光h,然後藉由相反側λ /4板104變 •34- 1292848 換成由該光的進行方向看繞左右任一方旋轉的圓偏光b2, 入射到像素1的透射顯示部1 b的光係入射到液晶元件1 00c 的液晶層1 0。 而且,OFF電壓施加時,因前述液晶層1 0的液晶分子 1 0 a實質上垂直地配向,故藉由前述相反側λ / 4板1 0 4變成 圓偏光b2而入射到前述像素1的透射顯示部1 b的光幾乎 不會受到前述液晶層1 0的複折射作用,而在前述圓偏光b 2 的狀態下透過前述液晶層1 0,如第1 4 A圖,射出到前述液 晶元件100c的觀察側。 射出到前述液晶元件100c的觀察側之前述圓偏光b2 係藉由觀察側;I /4板1 03變換成具有與觀察側的偏光板 1 0 1的吸收軸實質上一致的振動面之直線偏光,也就是說被 變換成與透過前述相反側偏光板1 02入射的前述直線偏光 h實質上相同的直線偏光b3,而入射到觀察側偏光板101, 被此觀察側偏光板1 0 1吸收,使施加前述OFF電壓的像素1 的顯示變成黑的暗顯示。 而且,ON電壓施加時,前述液晶層1 〇的液晶分子1 〇a 如上述,因使分子長軸一致而倒伏配向於沿著形成於基板 20、30面的垂直配向膜的摩擦方向23a、33a的方向,故藉 由前述相反側λ /4板104變成圓偏光b2而入射到前述像素 1的透射顯示部1 b的光會因前述液晶層1 0的複折射作用而 改變偏光狀態,射出到前述液晶元件1 00c的觀察側。 此ON電壓施加時的前述反射顯示部1 a的液晶層1 0的 複折射作用因使液晶分子1 0a倒伏配向時的前述透射顯示 部lb的△ nd2如上述爲270:M0nm,故與;I /2板實質上相 -35- 1292848 同,因此,藉由前述相反側;l /4板104變成圓偏光b2而入 射到前述透射顯示部1 b的液晶層1 0的光被前述液晶層1 〇 變換成旋轉方向相反的圓偏光b4,如第14B圖’射出到前 述液晶元件100c的觀察側。 射出到前述液晶元件100c的觀察側之前述圓偏光b4 係藉由觀察側λ /4板1 03變換成具有與觀察側的偏光板 1 0 1的透射軸1 0 1 a實質上一致的振動面之直線偏光,也就 是說被變換成與透過前述相反側偏光板102入射的前述直 線偏光h實質上正交的直線偏光b5,而入射到觀察側偏光 板1 0 1,透過此觀察側偏光板1 01射出到觀察側,變成被前 述彩色濾光片22R、22G、22B著色的紅、綠、藍任一色之 明顯示。 也就是說,此液晶顯示元件即使是利用來自前述面光 源1 05的照明光的透射顯示時,也進行常黑模式的顯示, 其顯示係當藉由OFF電壓的施加使液晶分子l〇a配向成初 期的垂直配向狀態時,變成最暗的黑的暗顯示,當藉由〇N 電壓的施加使前述液晶分子1 0a倒伏配向時,變成最亮的 明顯示(被著色的紅、綠、藍的顯示)。 因此,如果依照此液晶顯示元件,可得到視野角寬、 高對比的顯示,而且,可進行利用外光之反射顯示所產生 的彩色圖像顯示,以及利用來自配置於與觀察側相反側的 面光源105的照明光之透射顯示所產生的彩色圖像顯示之 兩方的顯示,並且也能使其兩方的彩色圖像充分地明亮。 此外,前述面光源1 9也能在利用外光的反射顯示時當 作輔助光源使用,此情形也因前述反射顯示與透射顯示的 -36- 1292848 兩方均爲常黑模式,故可得到高對比的顯示。 再者,此液晶顯示元件,因使前述複數個像素1的反 射顯示部1 a的液晶層厚d 1比透射顯示部1 b的液晶層厚d2 還小,故可減小對在前述反射顯示部1 a的液晶層1 〇往返 而透過的光之前述液晶層1 0的複折射作用,以及對僅透過 前述透射顯示部1 b的液晶層1 0 —次的光之前述液晶層1 〇 的複折射作用的差,並且可用幾乎無差的品質顯示藉由前 述反射顯示產生的彩色圖像,與藉由前述透射顯示產生的 彩色圖像之兩方。 在此實施例中,因藉由使前述反射顯示部1 a的液晶層 厚dl爲前述透射顯示部lb的液晶層厚d2的略1/2,設定 〇N電壓施加時(液晶分子10a其分子長軸一致而倒伏配向 於前述摩擦方向時)的前述反射顯示部與前述透 射顯不部 lb 的△ nd2 分別爲△ ndl = 140士40nm、△ nd2 = 2 7 0±4 0nm,故如上述,前述反射顯示時或前述透射顯 示時都能藉由OFF電壓的施加得到最暗的黑的暗顯示,藉 由ON電壓的施加得到最亮的明顯示。 而且,在此實施例中,因在前述液晶元件100c的一對 基板2 0、3 0的一方,例如觀察側基板2 0的內面,配設使 其對應複數個像素1的反射顯示部1 a,使前述反射顯示部 1 a的基板間隙比前述像素1的透射顯示部丨b的基板間隙還 小用的透明膜26,故可用簡單的構造使前述複數個像素1 的反射顯示部1 a的液晶層厚d 1比透射顯示部1 b的液晶層 厚d2還小。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前述液晶元件1 00c的一對基 •37- 1292848 板20、30的內面(垂直配向膜23、33的膜面)摩擦處理在互 相平行且同方向實施也可以,此情形也與上述實施例一 樣’可規定施加ON電壓時的液晶分子1 0a的倒伏方向於沿 著前述摩擦方向的方向,可得到更高的對比。 而且,前述摩擦處理僅在前述一對基板20、30的任一 個內面實施,或前述一對基板20、3 0的任一個均不實施也 可以。 也就是說,以模式圖顯示僅在前述一對基板20、30的 任一個,例如相反側基板3 0的內面實施摩擦處理的情形的 液晶分子10a的OFF電壓施加時與〇N電壓‘施加時的配向 狀態於第15A圖、第15B圖。如此,僅在相反側基板30 的內面實施摩擦處理的情形,液晶分子l〇a由第15A圖所 示的OFF電壓施加時的垂直配向狀態,藉由ON電壓的施 加,如第15B圖所示,使分子長軸一致而略水平地倒伏於 沿著前述相反側基板30的垂直配向膜的摩擦方向33a的方 向。此情形,因對未被實施摩擦處理的觀察側基板20的內 面傾斜的方向係存在互爲相反的配向狀態,故可更加寬顯 示的視野角。 而且,以模式圖顯示在前述一對基板20、30的任一個 都未實施摩擦處理的情形的液晶分子1 〇a的OFF電壓施加 時與ON電壓施加時的配向狀態於第16A圖、第16B圖。 如此,在一對基板20、30的任一個都未實施摩擦處理的情 形係液晶分子l〇a由第16A圖所示的OFF電壓施加時的垂 直配向狀態,藉由ON電壓的施加,如第16B圖所示,因 對一對基板20、30的兩方的內面傾斜係存在互爲相反方向 -38- 1292848 的兩個配向狀態,故可更加寬顯示的視野角。 [第五實施例] 而且,在上述實施例中,在使液晶元件100c的複數個 像素1分別區分成反射顯示部1 a與透射顯示部1 b之反射 裝置34的反射面34a形成凹凸,省略前述擴散層1〇6也可 也就是說,第1 7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中的液 晶顯示元件的一部分的剖面圖。此液晶顯示元件係具備:藉 由在反射面形成凹凸的反射膜3 5 a形成反射裝置3 5之液晶 元件100d 。 在此實施例中,前述液晶元件100d係在觀察側基板20 的內面配設複數個像素電極31、TFT32以及未圖示的閘極 配線以及資料配線,在相反側基板30的內面配設前述反射 裝置35、紅、綠、藍三色的彩色濾光片22R、22G、22B、 基板間隙調整用透明膜36、對向電極21之主動矩陣液晶元 件,而形成前述反射裝置35的反射膜35a係被覆蓋在配設 於相反側基板30的基板面之形成表面全體爲凹凸面的透 明的凹凸面膜36之上。 此外,此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元件係前述液晶元件1 00d 的液晶層10以及複數個像素1的反射顯示部la的△ ndl與 透射顯示部1 b的△ nd2的値與第四實施例相同,而且,偏 光板101、102與λ /4板103、104的配置狀態也與第四實 施例相同,故重複的說明省略。 此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元件因使將前述液晶元件1 00d的 複數個像素1分別區分成反射顯示部1 a與透射顯示部1 b -39- 1292848 之反射裝置3 5,依每一個前述複數個像素1使其對應前述 反射顯示部1 a而配設,藉由在反射面形成有凹凸的複數個 反射膜35a形成,故可使利用外光的反射顯示更明亮,並 且可使視野角更寬廣。 而且,在此實施例中,在前述液晶元件1 〇〇d的相反側 基板30的基板面配設形成表面全體爲凹凸面之凹凸面膜 36,在其上形成前述反射膜35a,故利用來自面光源105的 照明光之透射顯示時也能射出藉由前述凹凸面膜36擴散 的光,可加寬視野角。 此外,在前述反射膜3 5 a的反射面形成凹凸的裝置也 可以利用其他的裝置,而且,前述透射顯示時也可以射出 非擴散光。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元件的 一部分的剖面圖。 第2圖係顯示前述液晶顯示元件的一對基板的摩擦方 向,與觀察側以及相反側的偏光板的透射軸的方向,與觀 察側以及相反側的λ /4板的遲相軸的方向之圖。 第3Α圖、第3Β圖分別是顯示第一實施例中的液晶分 子的OFF電壓施加時與ON電壓施加時的配向狀態之模式 圖 第4A圖、第4B圖分別是顯示藉由前述液晶顯示元件 進行透射顯示時的透射光的偏向狀態的變化之模式圖,第 4A圖是顯示〇FF電壓施加時,第4B圖是顯示〇N電壓施 加時。 -40- 1292848 第5圖係顯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元件的 一部分的剖面圖。 第6圖是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元件 的一部分的剖面圖。 ^ 第7 A圖、第7 B圖分別是針對本發明所使用的液晶元 , 件的液晶層,顯示可適用的液晶分子的配向狀態,第7A圖 是顯示OFF電壓施加時,第7B圖是顯示〇N電壓施加時的 · 配向狀態的模式圖。 _ 第8 A圖、第8 B圖分別是針對本發明所使用的液晶元 件的液晶層,顯示可適用的液晶分子的其他配向狀態,第 8A圖是顯示〇FF電壓施加時,第8B圖是顯示〇n電壓施 加時的配向狀態的模式圖。 第9A圖、第9B圖分別是針對本發明所使用的液晶元 件的液晶層,顯示可適用的液晶分子的再其他配向狀態, 第9A圖是顯示OFF電壓施加時,第9B圖是顯示ON電壓 施加時的配向狀態的模式圖。 第1 0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元件的 __ 一部分的剖面圖。 第1 1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中的液晶顯示元件的一對基 ^ 板的摩擦方向,與觀察側以及相反側的偏光板的透射軸的 · 方向,與觀察側以及相反側的λ /4板的遲相軸的方向。 第1 2Α圖、第1 2Β圖分別是第四實施例中的液晶分子 的OFF電壓施加時與〇N電壓施加時的配向狀態之模式圖 第13A圖、第13B圖分別是顯示在第四實施例中’藉 由前述液晶顯示元件進行反射顯不時的反射光的偏向狀备、 -41 - 1292848 的變化之模式圖,第13A圖是顯示OFF電壓施加時,第13B 圖是顯示0 N電壓施加時。 第14A圖、第14B圖分別是顯示在第四實施例中,藉 由前述液晶顯示元件進行透射顯示時的透射光的偏向狀態 的變化之模式圖,第14A圖是顯示〇FF電壓施加時,第14B 圖是顯示ON電壓施加時。 第1 5 A圖、第1 5 B圖分別是針對本發明所使用的液晶 元件的液晶層,顯示可適用的液晶分子的其他配向狀態, 第15A圖是顯示OFF電壓施加時,第15B圖是顯示〇N電 壓施加時的配向狀態的模式圖。 第1 6 A圖、第1 6 B圖分別是針對本發明所使用的液晶 元件的液晶層,顯示可適用的液晶分子的再其他配向狀 態,第16A圖是顯示OFF電壓施加時,第16B圖是顯示〇N 電壓施加時的配向狀態的模式圖。 第1 7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元件的 一部分的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像素 la:反射顯示部 1 b :透射顯示部 1 0 :液晶層 10a:液晶分子 20:觀察側基板 2 1:對向電極 22R、22G、22B:彩色濾光片 -42 - 1292848 22Ra、22Ga、22Ba:開口 2 3、3 3 :垂直配向膜 23a、33a:摩擦方向 24:平坦化膜 26:基板間隙調整用透明膜
3 0 :相反側基板 3 1 :像素電極 32: TFT 3 4 :反射裝置 34a:反射膜 3 5 :反射裝置 35a:反射膜 3 6 :凹凸面膜 100、 100a、 100b、 100c、 100d:液晶元件 1 0 1 :觀察側偏光板 1 0 1 a、1 0 2 a:透射軸 102:相反側偏光板 103:觀察側λ /4板 103a 、 104a:遲相軸 104:相反側λ /4板 1 0 5 :面光源 1 0 6 :擴散層 a〇 :照明光 ai、a3、a5:直線偏光 a2、a4:圓偏光 dl、d2:液晶層厚 -43-

Claims (1)

  1. 第93 1 29 338號「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元件」專利案 ( 2005年11月16日修正)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特徵包含: 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其中該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包 含: 一對基板,互相面對面配置; 複數個電極,分別配設於該一對基板的互相面對面之 內面,藉由互相面對面的區域形成複數個像素;以及 液晶層,配置於該一對基板間,由液晶分子對該基板 面實質上垂直地配向的介電非等向性(d i e U c t r i c anisotrophy)爲負的液晶材料構成, 一對偏光板,夾著該垂直配向(homeotropic alignment) 型液晶元件,配置於其兩側;以及 兩片λ /4板(λ /4 retadation plate),分別配置於 該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與該一對偏光板之間,且將透射 光之波長的1 / 4之相位差賦予至該透射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在形 成有一對基板的複數個電極的內面的每一面形成有垂直配向 膜(homeotropic alignment film),且在該一對基板的內面 之中的至少一方被預定的方向施以摩擦(rubbing)處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形成 於一對基板的內面之每一面的垂直配向膜係分別在互相 平行的方向被施以摩擦處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兩 1292848 片λ /4板係使各個遲相軸(s 1 〇 w a x i s )互相正交而配 ‘ 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兩 片λ / 4板的任一個係配置該遲相軸成爲對該一對偏光 板之中的任一個光學軸,實質上以45°交叉的角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兩 片λ / 4板的任一個係使該遲相軸對該垂直配向膜的摩 擦方向正交而配置。 ·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更具 φφ 備配設於該一對基板之中,面對觀察側的基板之相反側 的基板的內面之反射裝置,依複數個像素的每一個分別 區分成: 反射顯示部,反射由該觀察側入射的光到該觀察側; 以及 透射顯示部,使由該相反側的基板入射的光透射到該 觀察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垂 g 直配向型液晶元件更具備調整該液晶層的厚度用的間隙 調整膜。 9 · 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特徵包含: ~ 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該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包含: 一對基板,互相面對面配置; 電極,分別配設於該一對基板的互相面對面之內面, 藉由互相面對面的區域形成複數個像素; 紅、綠、藍三色的彩色濾光片,在該一對基板的一側 1292848 的內面,分別使其對應該複數個像素而配設; 反射裝置,配設於面對該一對基板的觀察側的基板之 相反側的基板,依該複數個像素的每一個,分別區分成: 反射由該觀察側入射的光到該觀察側之反射顯示部,與 使由該相反側的基板入射的光透射到該觀察側之透射顯 不部;以及液晶層’被封入該一對基板間,由液晶分子 對該基板面實質上垂直地配向的介電非等向性爲負的液 晶材料構成,一對偏光板,夾著該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 配置於其兩側;以及 一片λ / 4板’配置於該一對基板與該一對偏光板之間 之中,至少觀察側的基板與偏光板之間,且將透射光之 波長的1 / 4之相位差賦予至該透射光。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區 分複數個像素的每一個成反射顯示部與透射顯示部的反 射裝置係由依該複數個像素的每一個,使其對應該反射 顯示部而配設的複數個反射膜構成。 1 1 ·如申g靑專利範圍第1 〇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在 該反射膜的反射面形成有凹凸。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在 分別使其對應該複數個像素而配設之三色的彩色濾光片 每一個的每一該反射顯示部形成透明的開口部。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在 形成於該彩色濾光片每一個的每一該反射顯示部之透明 的開口部形成透明構件。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 1292848 透明構件係由覆蓋該彩色濾光片,調整液晶層的層厚用 的間隙調整膜構成。 1 5 . —種液晶顯示元件,其特徵包含: 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該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包含: 一對基板,互相面對面配置; 電極,分別配設於該一對基板的互相面對面之內面, 藉由互相面對面的區域形成複數個像素;
    紅、綠、藍三色的彩色濾光片,在該一對基板的一側 的內面,分別使其對應該複數個像素而配設; 反射裝置,配設於面對該一對基板的觀察側的基板之 相反側的基板,依該複數個像素的每一個,分別區分成: 反射由該觀察側入射的光到該觀察側之反射顯示部,與 使由該相反側的基板入射的光透射到該觀察側之透射顯 示部; 透明構件,每一該彩色濾光片的各像素,使其對應該 反射顯示部而配設,用以調整液晶層的層厚;以及 液晶層,被封入該一對基板間,由液晶分子對該基板 _ 面實質上垂直地配向,該複數個像素的該反射顯示部的 層厚比該透射顯示部的層厚還小而形成的介電非等向性 爲負的液晶材料構成, . 一對偏光板,夾著該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配置於其 兩側;以及 兩片λ / 4板,分別配置於該垂直配向型液晶元件與該 一對偏光板之間,且將透射光之波長的1 / 4之相位差賦 予至該透射光。 1292848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 、 彩色濾光片係在對應該反射顯示部的位置形成有不著色 入射到該反射顯示部的光之一部分而使其反射用的開口 部。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 透明構件係由塡埋該彩色濾光片的開口部,且在對應該 反射顯示部的區域,減少此反射顯示部的液晶層厚的厚 · 度的方式配設的透明材料構成。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 複數個電極係分別由透明導電構件形成的透明電極構 成,該反射裝置係形成於比該相反側的基板的該透明電 極還靠基板側。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於 該一對基板的內面的每一面係形成有垂直配向膜,且此 等垂直配向膜係分別在互相平行的方向被施以摩擦處 理。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 兩片λ /4板係使各個遲相軸互相正交而配置,且該兩片 λ / 4板的任一個係配置該遲相軸成爲對該一對偏光板之 中的任一個光學軸實質上以45°交叉的角度。
TW093129338A 2003-09-30 2004-09-29 A vertically displaced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onent TWI29284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41888A JP2005107277A (ja) 2003-09-30 2003-09-30 液晶表示素子
JP2003341889A JP2005107278A (ja) 2003-09-30 2003-09-30 液晶表示素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13764A TW200513764A (en) 2005-04-16
TWI292848B true TWI292848B (en) 2008-01-21

Family

ID=34380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29338A TWI292848B (en) 2003-09-30 2004-09-29 A vertically displaced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onent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068481A1 (zh)
KR (1) KR100610554B1 (zh)
CN (1) CN100432815C (zh)
HK (1) HK1073694A1 (zh)
TW (1) TWI2928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93564B1 (ko) 2005-07-27 2013-08-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TWI331691B (en) 2006-02-09 2010-10-11 Wintek Corp Multi-doma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80043183A1 (en) * 2006-08-15 2008-02-21 Tpo Displays Corp. Transflective pixel structure in LCD pane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9157276A (ja) * 2007-12-27 2009-07-16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482675B (zh) * 2008-01-08 2010-11-03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与应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JP2010139760A (ja) * 2008-12-11 2010-06-24 Casio Computer Co Ltd 表示装置
JP5195719B2 (ja) * 2009-11-09 2013-05-1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2870033B (zh) * 2010-02-22 2015-07-01 瑞尔D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直观式立体显示器的可弯曲液晶偏振开关
CN101833195A (zh) * 2010-03-18 2010-09-15 句容骏成电子有限公司 垂直取向液晶显示器件
CN102692758B (zh) * 2012-06-05 2015-06-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2127509B1 (ko) * 2013-06-25 2020-07-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1312A (en) * 1997-03-10 2000-06-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Homeotropic liquid crystal cell with one or more compensator plates with a small birefringence
US6295109B1 (en) * 1997-12-26 2001-09-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CD with plurality of pixels having reflective and transmissive regions
US6067142A (en) * 1999-01-27 2000-05-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ertically aligned pi-cell LCD having on-state with mid-plane molecules perpendicular to the substrates
KR100319467B1 (ko) * 1999-06-29 2002-01-05 주식회사 현대 디스플레이 테크놀로지 액정 표시 소자
TWI281560B (en) * 2000-09-15 2007-05-21 Au Optronics Corp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0700635B1 (ko) * 2000-10-27 2007-03-2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반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용 컬러필터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4050119B2 (ja) * 2001-10-02 2008-02-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68481A1 (en) 2005-03-31
HK1073694A1 (en) 2005-10-14
KR100610554B1 (ko) 2006-08-10
CN1603899A (zh) 2005-04-06
CN100432815C (zh) 2008-11-12
KR20050031962A (ko) 2005-04-06
TW200513764A (en) 2005-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2301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08024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536489B2 (ja) 光学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728059B2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TWI292848B (en) A vertically displaced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onent
JP358031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527408A (ja) 半透過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74939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71418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066746B2 (ja) 液晶表示素子
JP200119466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107277A (ja) 液晶表示素子
JP200724924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107278A (ja) 液晶表示素子
JP407678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08935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921740B2 (ja) 液晶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液晶表示システムの使用方法
JP200204903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006134A (ja) 偏光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16629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292302A (ja) 液晶表示素子
JP200217481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3395579B2 (ja) 液晶表示素子
JP200409371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098950A (ja) 液晶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