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80815B - Organic EL display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Organic EL display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80815B
TWI280815B TW092102782A TW92102782A TWI280815B TW I280815 B TWI280815 B TW I280815B TW 092102782 A TW092102782 A TW 092102782A TW 92102782 A TW92102782 A TW 92102782A TW I280815 B TWI280815 B TW I2808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sealing layer
organic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02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00777A (en
Inventor
Hitoshi Kuma
Mitsuru Eida
Chishio Hosokawa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Kosa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Kosan Co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Kosan Co
Publication of TW200400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0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80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8081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05B33/04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humidit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26Top emiss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1280815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有機電激發光(EL)顯示裝置及其製 造方法’尤其是關於從密封基板側取出光之上取出型的有 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是由有機電激發光元件所構 成,而該機電激發光元件在相對的電極間夾著含有機發光 分子之有機發光媒體。在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的兩電極間施 加電壓時,由一邊之電極所植入的電子和另一邊之電極植 入的電洞會在有機發光媒體的有機發光層再結合。有機發 光分子因再結合能量而暫時形成激發狀態,繼而,從激發 狀態回到基態。將此時所放出的能量以光之型態取出,藉 此方式,有機電激發光發光元件可發出光。 由具有此種發光原理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所構成的有 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是完全固體元件,其辨認性佳,且可 達成輕量化、薄膜化,此外,以極小伏特的低電壓即可驅 動。因此,期待可利用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來作爲彩色顯 示器,故目前正廣爲積極硏究中。 此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大致區分成基板取出型和 上方取出型兩大種類。 在此,第12圖(A)是顯示基板取出型之有機電激 發光顯示裝置的一例。 -6 - (2) 1280815 如第12圖(A)所示,在基板取出型的有機 光顯示裝置中,於支承基板1上形成著色層4和薄 體(TFT) 6,又,在其上依序沉積下部電極22、 件7、有機發光媒體21、上部電極23及密封層3 最上面設置密封基板5。藉由下部電極22、有機發 21及上部電極23而構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箭 示光的取出方向。 在該基板取出型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中, 層4將有機發光媒體21所發出的光進行變換,以 望的光從支承基板1側取出。 如第12圖(B)所示,在上方取出型的有機電 顯示裝置中,於支承基板1上形成TFT6和下部電彳 又,在其上依序設置絕緣構件7、有機發光媒體21 電極23、密封層3、平坦化層8及著色層4,且在 設置密封基板5。藉由下部電極22、有機發光媒體 上部電極23構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箭號是顯 取出方向。 在該上方取出型的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中, 層4將有機發光媒體21所發出的光進行變換,以 望的光從支承基板5側取出。 如之後的敘述,以往的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 採用第12圖(A)所示之基板取出型,此乃因爲 率較高且製造較容易之故。 如第12圖(A)所示,在基板取出型的有機 電激發 膜電晶 絕緣構 ,且在 光媒體 號是顯 在著色 將所期 激發光 圍22, 、上部 最上面 :2 1及 示光的 在著色 將所期 主要是 製造良 電激發 (3) (3)1280815 光顯示裝置中,下部電極22形成於著色層4上。因此, 必須在下部電極22上設置段差,並且與直接形成於支承 基板1上的TFT6連接。如此一來容易導致下部電極22 碎裂,且與TFT6的連接有困難。 此外,在基板取出型的裝置中,無法從形成TFT6的 部分取出光,所以像素開口率(實際發光部分在像素中所 占的比例)的提昇是有困難的。 相對於此,上方取出型的裝置中,可將TFT6和下部 電極22同時形成於支承基板1上,故可將下部電極22平 坦化。結果,下部電極2 2發生碎裂的危險性降低,且可 容易地連接下部電極22和TFT 6。又,上方取出型的裝置 中,開口率不會受到TFT6的限制,故其開口率也得以高 於基板取出型。 因此,就抑制下部電極2 2碎裂發生,同時實現高開 口率來說,相較於基板取出型,上方取出型之有機電激發 光顯示裝置更是理想的情況。 然而,在基板取出型的裝置中,得以在支承基板1 上,依序形成著色層4、有機發光媒體2 1,相對於此,在 上方取出型的裝置中,若在有機發光媒體21的上側,利 用一般的光微影及蝕刻技術形成著色層4,則會增加有機 發光媒體2 1受到破壞的可能性,而且利用這些方法並無 法形成著色層4。因此,上方取出型的裝置中,通常,在 密封基板5上形成著色層4和平坦化層8作爲密封基板 側,且在支承基板1上形成TFT6、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 1280815 (4) 及密封層3作爲支承基板側,且令形成著色層4等的密封 基板5和形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等的支承基板1相互貼 合。此時,必須令支承基板側和密封基板側正確地對準矩 陣點的位置。然而,該位置對準頗爲困難,並且上方取出 型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的製造良率亦低於基板取出型 的製造良率。 又,在基板取出型裝置中,可於著色層4的正上方形 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然而由於在上方取出型裝置中, 爲令支承基板和密封基板5貼合,故在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2和著色層4之間介存有密封層3和平坦化層8,而這些 層的厚度會產生視角特性惡化的問題。視角特性意指觀察 角度所生之混合色的特性。 本發明是有鑒於上述問題而開發,其目地在於提供一 種不在密封基板側形成著色層,因此製造良率的得以提高 且視角特性亦優良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 法。 【發明內容】 爲了達成上述目的,經本案發明者重覆進行各種檢討 及實驗後,即便是上方取出型的裝置亦不會對有機發光媒 體等造成破壞,並且若可在支承基板側的正確位置上形成 著色層,則貼合密封基板時,就不需要再正確的對準位 置,因此製造良率得以提昇。此外,若可在密封層上直接 形成著色層,則可令著色層和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間變窄 -9 - 1280815 (5) 且可提昇視角特性。 根據本發明第1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 置’其特徵爲具備: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密封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位於密封層上,而將有機 電激發光元件發出的光加以變換之著色層。 根據本發明第2樣態,在提第1樣態之有機電激發光 顯示裝置中,與密封層之著色層相連接之面的一部份具有 潑墨性,而著色層形成於斥墨性以外的部分。 根據本發明第3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 置,其特徵爲具備: 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密封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 密封層;和位於密封層上,而將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發出的 光加以變換之著色層,並且於密封層的凹部形成著色層。 理想的情況是在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的內側或上面的非 開口部份,藉由設置隆起構件而在密封層的非開口部份形 成反映出隆起構件的凸部,並且在凸部間的區域形成凹 部。 根據本發明第4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 置’其特徵爲具備: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密封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位於密封層上,而將有機 電激發光元件發出的光加以變換之著色層,並且著色層是 形成於密封層上之油墨收容層所包含的油墨滲透層。 根據本發明第5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 置’其特徵爲具備: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密封 -10- 1280815 (6)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且含有紫外線遮蔽材料的密封層;和位 Μ密' 封層上,而將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發出的光加以變換之 著色層。 根據本發明第6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 置’其特徵爲具備: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密封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位於密封層上之紫外線反 射性多層膜;和位於多層膜上,而將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發 出的光加以變換之著色層。 根據本發明第7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 置’其特徵爲具備: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密封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位於密封層上之含紫外線 吸收劑之聚合物;和位於含紫外線吸收劑之聚合物上,而 將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發出的光加以變換之著色層。 根據本發明第8樣態,在上述第1至第7樣態的有機 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中, 在支承基板上,依序具備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密封層及著 色層,此外,再利用密封基板將這些構件加以密封。 根據上述第1至第8樣態,因爲直接在密封層上形成 著色層,在著色層和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間介存有平坦化 層,所以著色層和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間的 距離變窄,故視角特性得以改善。 著色層和有機EL元件間的距離最好小於5 μιη,而若 小於1 μιη則更加理想。 根據第1至第8樣態,亦可設置TFT作爲動態矩陣 -11 - 1280815 (7) 驅動。 根據本發明第9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 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具備: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 光元件;和形成密封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賦予 密封層之面的一部份斥墨性;和令油墨附著於賦予斥墨性 之部分之外的密封層面上,以形成著色層。 最好藉由實施氟電漿處理來賦予斥墨性。 理想的情況是藉由塗敷氟聚合物或矽聚合物來賦予斥 墨性。 若在密封層的面上進行圖案化且賦予斥墨性,則更得 以選擇且正確地形成著色層。 根據本發明第1 0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具備··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 發光元件;和於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上的非開口部分,形成 隆起構件;和於隆起構件上,形成密封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之密封層;和在反映出密封層之隆起構件的凸部間所形成 的凹部上,形成著色層。 根據本發明第1 1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具備:在下部電極上方的非開 □部分’形成隆起構件;和又在隆起構件上形成有機發光 媒體及上部電極,而構成在下部電極及上部電極之間,夾 著有機發光媒體而成的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在有機電激 發光元件上,形成密封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的密封層;和在 反映出密封層之隆起構件的凸部間所形成的凹部上,形成 -12- 1280815 (8) 著色層。 根據本發明第1 2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具備: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 發光元件;和形成密封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且具有平坦面之 密封層;和選擇性地挖掘平坦面的非開口部分以形成凹 部;和在密封層的凹部,形成著色層。 根據本發明第1 3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具備··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 發光元件;和形成密封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使 用將密封層之非開口部分包圍成井字狀的平面圖案以形成 凹部;和在密封層的凹部,形成著色層。 因爲根據第1 0至第1 3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 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凹部上形成著色層,故色 素的流出較少’而得以更加選擇且正確地形成著色層。 根據本發明第1 4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具備: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 發光元件;和形成密封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於 密封層上形成油墨收容層;和在油墨收容層上於預定位置 賦予油墨以形成著色層。 根據本發明第1 5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具備: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 發光元件;和形成密封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且含有紫外線遮 蔽材料之密封層;和利用紫外線光微影術,在密封層上形 成著色層。 -13- 1280815 (9) 較理想的情況是紫外線遮蔽材料爲銦錫氧化物 (ITO )、銦鋅氧化物(IZO )、氧化鋅(ZnO )或這些的 組合。 根據本發明第1 6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具備: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 發光元件·’和形成密封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於 密封層上面形成紫外線反射用的多層膜;和利用紫外線光 微影術,在多層膜上形成著色層。 根據本發明第1 7樣態,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具備: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 發光元件;和形成密封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在 密封層上面塗敷含紫外線吸收劑之聚合物,且利用紫外線 光微影術,在含紫外線吸收劑之聚合物上形成著色層。 根據本發明第1 8樣態,在上述第9至第1 7樣態之有 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在支承基板上,形成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密封層及著色層,又將密封基板貼合 於該支承基板。 根據本發明第1 5及第1 8的樣態,使用光微影術,得 以更選擇且正確地形成著色層。 根據本發明第9至1 8的樣態,得以在不對有機電激 發光元件造成破壞的情況下,在密封層上形成著色層。 尤其,如第1 8樣態所示’貼合支承基板和密封基板 貼合來製造上方取出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時,不需要 正確的對準位置,故製造良率得以提昇。 -14- (10) 1280815 再者,著色層和機電激發光元件之間不 層,故著色層和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間的距離 視角特性得以改善。 在上述第9至第14樣態之有機電激發光 方法中,著色層最好是利用印刷法來形成,又 況式利用噴墨法形成。 噴墨法等印刷法比光微影術簡單,而得以 圖案。 【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關於本發明第一實 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第1圖是用以說明第一實施方式之有機電 裝置的構造之模式圖。 如該圖所示,該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是 1上形成TFT6和下部電極22,其次,在其上 緣構件7、有機發光媒體21、上部電極23、密 色層4及平坦化層8,並且在最上面設有密封 由下部電極22、有機發光媒體21及上部電極 機電激發光元件2。箭號是表示光的取出方向。 於該裝置中,當電壓施加至下部電極22 23之間時,被這兩個電極夾著的有機發光媒體 光,且該光會透過密封層3到達著色層4。著> 需要平坦化 變窄,因此 元件之製造 ,理想的情 形成高精密 施方式之有 激發光顯示 在支承基板 依序設置絕 封層3、著 基板5。藉 23構成有 和上部電極 2 1便會發 色層4依據 -15- 1280815 (11) 需要將光吸收後再加以變換’以分別發出紅色、綠色、藍 色的光。這三色的光會通過平坦化層8和密封基板5而射 到外面。 在此,31是密封層3的上面,在該面31之面上形成 有著色層4。本實施方式中,上面31中,除了形成有著 色層的部分之外,整體而言爲斥墨性。 繼之,參照第2圖說明該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 造方法。 該製造方法具備下列步驟:在支承基板1上形成 TFT6之步驟、在該支承基板1上形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之步驟、以密封層3密封有機元件2之步驟\賦予密封層 上面31之預定部分斥墨性的步驟、令含有著色層材料的 油墨附著於密封層上面3 1以形成著色層4的步驟、於著 色層4上形成平坦化層8的步驟及設置密封基板5的步 首先,於支承基板1上形成TFT6及有機元件2,其 次’於其上形成密封層3 (第2圖(A) ) 。TFT6、有機 元件2及密封層3可藉由後述的方法或眾所週知的方法形 成。 賦予密封層3上面3 1的一部分斥墨性(第2圖 (B ))。就斥墨性的賦予方法來說,舉凡有實施氟電漿 處理的方法、塗敷氟聚合物或矽聚合物的方法、表面氟處 理法等。 繼之,於不具斥墨性之上面3 1的部分,形成著色層 -16- l28〇815 (12) 4 (第 2 圖(C ))。 本實施方式中,在密封層上面3 1,利用噴墨(ink j et )法以令含有著色層4之材料的油墨附著於預定位置 而形成著色層4。 密封層3 1的斥墨性部分不會沾上油墨。因此,油墨 難以附著在斥墨性部分而形成所期望的圖案以形成著色層 4 〇 利用噴墨法等印刷法,可沉積在正確的位置,且可形 成高精密的圖案。 此外,藉此方式,若令油墨附著於密封層3上以形成 著色層4,即可在不對有機發光媒體21造成損壞地形成 著色層4。 以下,利用以往眾所週知的步驟,形成平坦化層8 ’ 然後,再貼合密封基板5即可獲得第1圖所示之構造。 本實施方式中,雖然賦予密封層3上面的預定部分斥 墨性,然而此時,例如:將發出同色光之著色層4設成一 條條的畫素列時,以將撥墨區域沿著畫素列設成溝狀爲 佳。 如此,因爲將三原色之各色的著色層4分別配置爲條 狀(stripe )時,可在溝狀斥墨性以外的區域分別沉積著 色層4,故可容易地將各著色層4設置於正確的位置。 由於在支承基板1側形成有著色層4,所以在貼合支 承基板1和密封基板5側時,不需要正確的對準位置。因 此,即使是上方取出型的裝置,也可達成良率的提昇。 -17- 1280815 (13) 此外,將著色層4形成於密封基板5時,爲了貼合而 必須設置平坦化層8,然而本實施方式中,將著色層4形 成於密封層3的上面,所以著色層4和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2之間不存有平坦化層8,因此距離變小,故視角特性得 以提昇。 並且,關於使用於噴墨法的油墨將於後敘述。 第二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關於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之有 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第3圖是說明第二實施方式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 的構造之模式圖。關於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構成要素均 附予相同的參照號碼,以省略詳細的說明。 並且,該裝置中,20是開口區域,30是非開口區 域。只有在開口區域20中,有機發光媒體21被下部電極 22和上部電極23夾著,故有機發光媒體21發光,且該 光會通過著色層4射到外部。因此,光是從開口區域20 射出,而不會從非開口區域3 0射出。 第二實施方式中,並不是令密封層上面31的一部份 具有斥墨性,而是在密封層上面3 1中,於開口區域2 0的 至少一部份形成凹部32,且在凹部32設有著色層4。 此外,由於密封層3的凸部3 3和著色層4形成平 面’所以可省略平坦化層。 又,由於設置此種凹部4,所以至少在設置於下部電 -18- 1280815 (14) 極2 2間之絕緣構件7的一部份上設有隆起: 後,在密封層上面31中,隆起構件9正上方 反映出該隆起構件9的凸部33,且在凸部33 形成有凹部3 2。 隆起構件9可藉由環氧樹脂等印刷,或無 等形成,又,隆起構件9的高度以1 μπι至1 0 宜。 於此,隆起構件9的剖面形狀形成梯形。 形狀形成梯形,得以防止在形成於隆起構件9 光媒體21或上部電極23發生碎裂。然而,本 要可在密封層3上形成凹部,則該隆起構件9 限定於梯形。 又,例如:將發出同色光之著色層4設成 素列時,以沿著各畫素列將凹部32設成溝狀爲 如此,即使將三原色之各色的著色層4分 狀(stripe )時,亦可在溝狀的凹部32分別 4,故可容易地將各著色層4設置於正確的位置 接著,參照第4圖,說明關於第二實施方 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並且,關於與第 相同的製造步驟,則省略其詳細的說明。 第二實施方式中,在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中,於下部電極2 2間形成絕緣構件7之後 (A )),在絕緣構件7的至少一部份形成丨 (第 4 圖(B ))。 _件9。然 的區域形成 之間的區域 機物的蒸鍍 μπι左右爲 藉由將剖面 上之有機發 發明中,只 的形狀並不 一條條的畫 佳。 別配置爲條 沉積著色層 〇 式之有機電 一實施方式 灼形成步驟 (第4圖 產起構件9 •19- 1280815 (15) 繼之,依序形成有機發光媒體21及上部電極23(第 4圖(C))。有機發光媒體21及上部電極23會反映出 隆起構件9的形狀,且在隆起構件9正上方的區域具有凸 部。藉此方式,形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再者,在密封步驟中,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同樣的, 形成密封層3 (第4圖(D ))。然而,在密封層上面3 1 上可形成反映出隆起構件9的凸部33。並且,在這些凸 部3 3之間的區域,形成凹部3 2。藉此結構,在密封層上 面31中,發自有機發光媒體21之光可透過開口區域20 上得以形成凹部3 2。 如此,藉由在所期望的位置形成隆起構件9,可容易 地在密封層上面3 1之所期望的位置上形成凹部3 2。 繼之,在著色層形成步驟中,利用噴墨法,令形成使 含有著色層4材料的油墨附著於密封層上面31的凹部32 以形成著色層4(第4圖(E))。 如此,由於是在密封層上面3 1的凹部3 2上沉積含有 著色層4材料的油墨,所以可防止油墨的流出。結果,可 將著色層4沉積在正確的位置。 並且’藉由噴墨法等,可沉積在正確的位置,故高精 密的圖案得以形成。 又’如此,令油墨附著而形成著色層4,即可在不損 壞有機發光媒體21的情況下形成著色層4。 繼之’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貼合密封基板5即 可獲得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 -20- (16) 1280815 由於令支承基板1側和密封基板5側貼合時,是在支 承基板1側的凹部32形成有著色層4,所以不需要正確 的對準位置。因此,即使是上方取出型的裝置,也可達成 良率的提昇。 此外,由於著色層4和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之間不存 有平坦化層,因此視角特性得以提昇。 雖然本實施方式中沒有形成平坦化層,然而在密封層 的凸部33和著色層4沒有形成平面時,亦可依據需要形 成平坦化層。 又,雖然本實施方式中,是在絕緣構件7上形成隆起 構件9,然而亦可在上部電極23上形成隆起構件9。 不一定要爲了形成凹部來要形成隆起構件9,例如: 亦可藉由鈾刻等選擇性地挖掘密封層上面的一部份以形成 凹部。又,使用將形成著色層的部分圍成井字狀的平面圖 案來形成凹部亦可。 第三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關於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之有 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第5圖是用以說明第三實施方式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裝置的構造之模式圖。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構成要素均 附予相同的參照號碼,以省略其詳細說明。 第三實施方式中,並不是令密封層上面31的一部份 具有斥墨性,而是在密封層3上具有油墨收容層1 0。並 -21 - (17) 1280815 且在油墨收容層10的預定位置設有著色層4。 油墨收容層是可滲透油墨的樹脂構成,且藉由印刷 法、旋轉塗敷法(spin coat )、塗敷法形成。其厚度大致 爲0.5 μ m至2 0 μ m左右。就理想的樹脂來說,可例舉 出:聚乙烯醇、纖維素系樹脂、丙稀酸(acrylate )系樹 脂等。 參照第6圖,說明關於第三實施方式之有機電激發光 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並且,關於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 製造步驟,則省略其詳細說明。 本實施方式中,形成密封層 3之後(第 6圖 (A)),在密封層3上形成油墨收容層10 (第6圖 (B ))。 繼之,在著色層形成步驟中,,利用噴墨法將含有著 色層材料的油墨滲透在油墨收容層10的預定位置以形成 著色層4(第6圖(C))。 藉由散佈已滲透的油墨溶劑等,得以在預定位置形成 著色層。又,亦可利用熱硬化進行安定化。 利用噴墨法等印刷法,得以沉積在正確的位置,且高 精密的圖案得以形成。 如此,令油墨附著以形成著色層4,即可在不損壞有 機發光媒體2 1的情況下形成著色層4。 以下,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同樣的,使密封基板5貼 合即可獲得第5圖所示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 由於令支承基板1側和密封基板5側貼合時,是在支 -22- (18) 1280815 承基板1側的凹部3 2形成著色層4,所以在不 的對準位置。因此,即使是上方取出型的裝置, 良率的提昇。 此外,由於著色層4和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 有平坦化層,所以著色層4和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會分離太遠,故視角特性得以提昇。 第四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關於本發明第四實施 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第7圖是用以說明第四實施方式之有機電激 裝置的構造之模式圖。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構 附予相同的參照號碼,以省略其詳細說明。 本實施方式中,並不是令密封層上面31的 有斥墨性,而是令密封層3含有紫外線遮蔽材料 繼之,參照第8圖,說明關於第四實施方式 激發光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並且,關於與第一 相同的製造步驟,則省略其詳細說明。 本實施方式中,形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之 圖(A )),再形成含有紫外線遮蔽材料的密封, 8圖(B )),作爲密封層3。 就上述紫外線遮蔽材料來說,具有對可視光: 性,另一方面,可吸收紫外線之能隙(energy (2.8ev以上)的半導體等。例如:銦錫 需要正確 也可達成 之間不存 2之間不 方式之有 發光顯示 成要素均 一部份具 〇 之有機電 實施方式 後(第8 罾3 (第 具有透明 gap )大 氧化物 •23- 1280815 (19) (ITO )、銦鋅氧化物(ΙΖΟ )、氧化鋅(ZnO )或這些的 組合、或在上述氧化物中含有 Al、Si、Ta、Ti、Ga、 Ma、Cd、Ge等者皆是理想的構造。 其他,在防潮性佳的 A10N、SiON、AlSiON、 TiON、TaON等氧氮化物中添力口 In、Sn、Ζιι等紫外線吸 收劑等亦是理想的狀態。 在著色層形成步驟中,本實施方式中利用光微影術 (photolithography)形成著色層 4 (第 8 圖(C))。若 利用光微影術,可容易地在正確的位置形成著色層4。關 於使用於光微影術之著色層材料將於之後敘述。 一般,因爲有機發光媒體2 1容易受到紫外線的破 壞,所以形成有機發光媒體2 1之後,通常會利用光微影 術的步驟來避免。然而,本實施方式中,因爲密封層3會 遮敝紫外線’所以在進彳了紫外線光微影術時,得以減輕有 機發光媒體2 1等受到的破壞。因此,利用紫外線光微影 術’得以容易地將著色層4形成於正確的位置。又,藉由 設置耐溶劑性之氧氮化物等層,在光微影術步驟中,可容 易地防止水、溶劑所造成的損壞。。 此外,不使密封層3含有紫外線遮蔽材料,而在例如 在密封層上面形成紫外線反射性多層膜(未圖示)亦可。 以紫外線反射性多層膜的例子來說,例如交互設置高 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的多層膜。在此,高折射率是指折 射率爲1.9至3.0,低折射率是指折射率爲1()至ι·9。 又’其膜厚則以使用於光微影術之紫外線波長的1 / 4左 •24· 1280815 (20) 右爲佳。 如此’若事先形成多層膜,在紫外線光微影術進行 時’可反射紫外線,所以可減輕有機發光媒體21等受到 的破壞。 並且’藉由調整多層膜的折射率及膜厚,可容易地令 紫外線選擇性地反射,同時,得以令可視光穿透。 再者’在密封層上面塗敷含紫外線吸收劑之聚合物 (未圖示)也可獲得相同的效果。 就紫外線吸收劑來說,具有含有三氮雜茂 (triazole )系吸收劑、三氮雜苯(triazine )系吸收劑等 的聚合物。又,其膜厚以形成0.5至5 μιη左右爲宜。 以下’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同樣的,形成平坦化層8 且令密封基板5貼合,即可獲得第7圖所示之有機電激發 光顯示裝置。 因爲在支承基板1側的正確位置,利用光微影術形成 著色層4 ’所以令支承基板1側和密封基板5側貼合時, 不需要正確的對準位置。因此,即使是上方取出型的裝 置,也可達成良率的提昇。 此外,由於著色層4和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之間不存 有平坦化層,故視角特性得以提昇。 雖然上述實施方式是說明以特定條件構成本發明的例 子,然而本發明得以進行各種變更。例如:上述實施方式 是說明具有TFT之顯示器的例子,然而本發明也適合使 用在不具備TFT之顯示器。 •25- (21) 1280815 以下,說明關於本實施方式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 的各構成構件。未特別記載的構件可使用一般的構件。 1.支承基板 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的支承基板1是用以支承有機 電激發光元件2的構件,因此,以機械強度、尺寸安定性 佳爲理想狀態。 就此種支承基板1的材料來說,可例舉出:玻璃板、 金屬板、陶瓷板或塑膠板(例如:聚碳酸樹脂、壓克力樹 脂、氯乙烯樹脂、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醯亞胺(polyimide)樹脂、聚 酯(polyester )橡膠、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矽樹脂、氟 樹脂等。 爲了防止水分滲入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內,由這些 材料構成的支承基板1最好再形成SiOx(0<x^2)、 SiON、SiALON等無機膜,並且塗敷氟樹脂,實施防潮處 理、排水性處理。又,較理想的情況是,在基板1和下部 電極22之間實施無機膜,且在絕緣膜7和基板1之間實 施無機膜。 尤其,爲了避免水分滲入有機發光媒體21,以將基 板1的含水率及氣體透過係數變小爲佳。具體而言,基板 1的含水率以形成0.000 1重量%以下的値,且氣體透過係 數形成lxl〇13c· cm/cm2· sec· cmHg以下的値爲佳。 並且,本發明中,是從支承基板1和相反側(亦即, -26- 1280815 (22) 從上部電極23側),取出電激發光,因此支承基板不一 定要具有透明性。 2·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一般,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是由有機發光媒體21和 夾持該有機發光媒體21的上部電極23及下部電極22所 構成。以下,關於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的各構成要素,依 序說明(1)有機發光媒體、(2)上部電極23及(3)下 部電極22。 (1 )有機發光媒體 有機發光媒體21是包含有電子和正孔再結合且可進 行電激發光之有機發光層的媒體。該有機發光媒體21可 在例如陽極上沉積以下①至⑦之任一層的各層來構成。 ① 有機發光層 ② 正孔植入層/有機發光層 ③ 有機發光層/電子植入層 ④ 正孔植入層/有機發光層/電子植入層 ⑤ 有機半導體層/有機發光層 ⑥ 有機半導體層/電子障壁層/有機發光層 ⑦ 正孔植入層/有機發光層/附著改善圖 並且,上述①至⑦的構造中,④的構造可獲致更高的 發光亮度,且耐久性亦佳,所以是特別理想構造。 以下,依序說明①有機發光媒體的構成材料及②有機 -27- 1280815 (23) 發光媒體的厚度。 ①有機發光媒體的構成材料 以下,關於有機發光媒體2 1的構成材料,可按照 (i)有機發光層、(ii)正孔植入層、(iii)電子植入層 及(W )附著改善層的順序來說明。 (i)有機發光層 就有機發光媒體21之有機發光層的發光材料而言* , 可例舉出:以對聯四苯(p-quaterphenyl )衍生物、對5 聯苯、苯并二D坐(benzodiazole )系化合物、苯并咪唑 (benzoimidazole ) 系化合物、苯并夫咱 (benzooxadiazole)系化合物、金屬螯合氧化物、卩惡二π坐 (oxadiazole)系化合物、苯乙嫌苯(styryl-benzene)系 化合物、二苯乙燒吡嗪(distyrylpyrazine)衍生物、丁二 稀 (butadiene) 系化合物、萘二甲醯亞胺 (naphthalimid)系化合物、紫蘇燒(perylene)衍生 物、醛連氮(aldazine)衍生物、對二氮雜苯衍生物、環 戊二嫌 (cyclopentadiene) 衍生物、D比略并-D比略 (pyrrolo-pyrrole)衍生物、苯乙嫌胺(styryl-amine)衍 生物、香豆素氧(cumarin )系化合物、芳香族二甲基二 稀系化合物、8 —喹啉(8-quinolinol )衍生物作爲配位子 的金屬錯鹽、聚苯(polyphenyl)系化合物等單一種或兩 種以上的組合。 •28- 1280815 (24) 此外’這些有機發光材料當中,以芳香族二甲基二稀 系化合物爲佳。例如·· 4,4 一雙(2,2—二一 t第三一丁基 苯基乙烯基)聯二苯(簡稱DTBPBBi )、或4,4, 一雙 (2,2’ 一二苯基乙烯基)聯二苯(簡稱DPVBi )及這些的 衍生物。 又’將具有二苯乙燒丙炔(distyryl-allylene)骨格 等的有機發光材料作爲主材料,並且在該主材料中,倂用 藍色至紅色之強的螢光色素作爲摻雜劑,例如:亦可使用 氧染萘鄰酮系材料、或摻雜苯乙烯胺(styryl-amine )系 螢光色素的材料。更具體而言,以使用上述的DPVBi等 作爲主材料,且使用N,N’一二苯基氨基苯乙烯基苯(簡 稱DPAVB)作爲摻雜劑爲佳。 (ii )正孔植入層 有機發光媒體21的正孔植入層是以使用施加1 χΙΟ4 至lxl06V/cni範圍的電壓時所測得之正孔移動度爲1χ1(Γ 6 cm 2/ V ·秒以上,且離子化能量爲5.5eV以下之化合物 較爲理想。藉由設置此種正孔植入層,可使有機發光層的 正孔植入更爲良好,且可獲得較高的發光亮度,或者,可 進行低電壓驅動。
就此種正孔植入層的構造材料來說,具體來說,可例 舉出卟啉(porphyrin )化合物、芳香族三級胺(amine ) 化合物、苯乙烯胺(styryl-amine )化合物、芳香族二甲 基二稀系化合物、縮合芳香族環化合物,如:4,4 一雙〔N -29· 1280815 (25) 一(1 一萘基)一 N—苯基氨基〕聯二苯(簡稱NPD)、 或4,4’,4’’ 一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 三苯基胺(簡稱MTDATA)。 又,使用P型一 Si、p型一 SiC等無機化合物來作爲 正孔植入層的構成材料亦是理想狀態。 以在上述的正孔植入層和陽極層之間,或上述的正孔 植入層和有機發光層之間,設置導電率爲lxl(T1()S/cm 以上的有機半導體層爲佳。藉由設置此種有機半導體層, 可使有機發光層的正孔植入更爲良好。 (i i i )電子植入層 有機發光媒體21的電子植入層以使用施加1 χΙΟ4至 lxl06V/ cm範圍的電壓時所測得的電子移動度爲1χ1(Γ6 cm 2/ V ·秒以上,且離子化能量超過5.5eV的化合物較 爲理想。藉由設置此種電子植入層,可使有機發光層的正 孔植入更爲良好,且可獲得高的發光亮度,或者,可進行 低電壓驅動。 此種電子植入層的構成材料,具體來說,例如:8 -經 基D奎啉(8-hydroxyquinoline)的金屬錯鹽,例如A1整合 (chelate ) : Alq、或其衍生物、或噁二唑(oxadiazole) 衍生物。 (iv)附著改善層 又,有機發光媒體2 1的附著改善層可視爲此種電子 -30- 1280815 (26) 植入層的一種型態。亦即,理想的情況是在電子植入層 中,由陰極接著性特別良好的材料所構成的層,且由8-羥基喹啉(8-hydroxyquinoline)的金屬錯鹽或其衍生物 來構成。 更理想的情況是與上述電子植入層連接而設置導電率 爲lxl(T1()S/Cm以上的有機半導體層。藉由設置此種有 機半導體層,對有機發光層的電子植入性更加良好。 ②有機發光媒體的厚度 有機發光媒體2 1的厚度並無特別的限制,然而以例 如厚度爲5nm至5 μπι範圍內的値爲佳。因爲若有機發光 媒體2 1的厚度未到達5nm,則會出現發光亮度或耐久性 降低的情形,另一方面,若有機發光媒體21的厚度超過 5 μιη,則施加電壓値會變高之故。因此,以將有機發光媒 體21的厚度形成lOrim至3 μπι範圍內的値爲佳,形成 2 0nm至1 μιη範圍內的値更爲理想。 (2 )上部電極 本實施方式中,上部電極23連續設置於顯示區域整 面。 上部電極23是依據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的構成而形 成陽極層或陰極層。爲陽極層時,爲了令正孔的植入更爲 容易,以使用功函數大的材料,例如4. OeV以上的材料爲 佳。又,爲陰極層時,爲了令電子的植入更爲容易,以使 -31 - (27) 1280815 用功函數的構成材料例如未到達4.0eV的材料爲佳。 又,上方取出型的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中,爲了經 由上部電極23取出光,上部電極23必須具有透明性。因 此,上部電極2 3爲陽極層時,可例舉出:銦錫氧化物 (ITO)、銦鋅氧化物(IZO)、銦銅氧化物(CuInO)、 氧化錫(Sn02)、氧化鋅(ZnO)、氧化銻(Sb203、 Sb2〇4、Sb2〇5)、氧化銘(AI2O3)等單一種或兩種以上 組合的層。 並且,在不損壞透明性的範圍內爲了達成上部電極 23的低電阻化,理想的情況是形成 Pt、Au、Ni、Mo、 W、Cr、Ta、A1等金屬中的單一種,或者兩種以上組合且 設置於上部電極畫素周邊部的層。 就上部電極23來說,可從光透過性金屬膜、非縮體 的半導體、有機導電體、半導性碳化合物等構成的群組中 所選擇之至少一種構成材料中來選擇。例如:就有機導電 體來說,以導電性共軛聚合物、氧化劑添加聚合物、還原 劑添加聚合物、氧化劑添加低分子或還原劑添加低分子爲 佳。 添加於有機導電體的氧化劑具有路易斯酸如氯化鐵、 氯化銻、氯化鋁等。此外,同樣的,添加於有機導電體的 還原劑具有:鹼金屬、鹼土族金屬 '稀土族金屬、鹼化合 物、鹼土族化合物或稀土族等。再者,導電性共軛聚合物 具有:聚苯胺(poly aniline )及其衍生物、聚噻吩 (polythiophene )及其衍生物、路易斯酸添加胺化合物 -32- 1280815 (28) 等。 此外,非縮體的半導體是以例如氧化物、氮化物或硫 屬氮化合物爲佳。 又,碳化化合物是以例如:非晶質碳、石墨或類鑽碳 (Diamond-likeC)爲佳。 無機半導體是以例如:ZnS、ZnSe、ZnSSe、MgS、 MgSSe、 CdS、 CdSe、 CdTe 或 CdSSe 爲佳。 上部電極23厚度的設置以考慮表面電阻爲佳。例 如:以將上部電極23的形成50nm至5000nm範圍內的値 爲佳,理想的情況是形成l〇〇nm以上的値。其理由是藉 由將上部電極23的厚度形成此範圍內的値,就平均厚度 分布或電激發光(EL)而言可獲得60%以上的光透過 率,同時,也可將上部電極23的表面電阻形成15Ω/ 口 以下的値,更理想爲形成1 〇 Ω / □以下的値之故。 (3 )下部電極 本實施方式中’下部電極22是按各畫素,以平面圖 案型態個別分離配置。 下部電極22是依據有機激發光顯示裝置的構成而形 成陰極層或陽極層。爲陰極層時,爲了令電子的植入更爲 容易’故以使用功函數小的材料,如未到達4 〇eV的金 屬、合金、電性導電性化合物、這些的混合物或含有物爲 佳。 就此種材料來說,理想的情況是從例如:鈉、鈉一鉀 -33- (29) 1280815 合金、鉋、鎂、鋰、鎂一銀合金、銘、氧化鋁、鋁一鋰合 金、銦、稀土類金屬、這些金屬和有機發光媒體材料的混 合物、以及這些金屬和電子植入層材料的混合物所構成的 電極材料中,選擇單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來使用。 並且,本發明中,因爲是從上部電極23側取出光, 所以下部電極22的材料不一定要具有透明性。就一理想 的實施方式來說,倒不如採用具吸收光性之導電材料來構 成。藉由此種構造,更得以提升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的 顯示對比。而且,在該情況下,較理想之光吸收性的導電 材料具有例如:半導體的碳材料、有色性的有機化合物, 或者,除了上述還原劑及氧化劑的組合之外,還包括有色 性之導電性氧化物(例如:VOx、MoOx、WOx等過渡金 屬氧化物)。 下部電極22的厚度與上部電極23同樣,並沒有特別 的限制’然而最好是10nm至lOOOnm範圍內的値,更理 想的情況是1 0至200nm範圍內的値。 3 ·絕緣材料 本實施方式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的絕緣構件7 (電性絕緣膜)是設置於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的附近或周 邊°並且’絕緣構件7是使用於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整 體的高精密化,且防止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之下部電極 22和上部電極23的短路。又,利用TFT6驅動有機電激 發光元件2時,絕緣構件7亦可用來保護TFT6,並且作 -34- 1280815 (30) 爲將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之下部電極22成膜爲平坦面之 底材。 因此’絕緣構件7可依據需要形成間壁、間隔膜、肋 條、平坦化膜等,而本發明中亦包括這些情形。 本實施方式中,以埋住在各像素分離配置地設置之下 部電極彼此間之方式,設置絕緣構件7。亦即,絕緣構件 7是沿著像素間的境界而設置。 絕緣構件7的材料通常具有例如:丙稀基樹脂、聚碳 酸酯樹脂、聚醯亞胺(polyimide)樹脂、氟化聚醯亞胺 樹脂、苯代三聚氰二胺(benzoguanamine)、三聚氰胺 (melamine )樹脂、環狀聚烯烴(〇lefin )、酚醛淸漆 (novolac)樹脂、聚砂(polysilicate)皮酸乙嫌、環化 橡膠、聚氯乙稀基樹脂、聚苯乙稀(polystyrene)、苯酌 (pheno )樹脂、醇酸(alkyd )樹脂、環氧(ep0Xy )樹 月旨、聚胺酯(polyurethane)樹脂、聚酯(polyester)樹 脂、馬來酸(niarein )樹脂、聚醯胺樹脂等。 再者,以無機氧化物構成絕緣構件7時,就理想的無 機氧化物來說,具有例如:氧化砂(s i 0 2或S i Ο X )、氣 化鋁(Al2〇3或ΑΙΟχ )、氧化鈦(Ti03或TiOx )、氧化 釔(Y2〇3或Y〇x)、氧化鎂(Ge02或GeOx)、氧化鋅 (ZnO )、氧化鎂(MgO )、氧化鈣(CaO )、硼酸 (B2〇3 )、氧化緦(SrO )、氧化鋇(BaO )、氧化鉛 (PbO )、氧化鉻(Zr02 )、氧化鈉(Na20 )、氧化鋰 (Li2〇 )、氧化鉀(K20)等。又,亦可爲這些的組合。 -35- 1280815 (31) 並且’上述無機化合物的x爲1^χ^3範圍內的値。 又’當絕緣構件7被要求具有耐熱性時,則以丙稀基 樹脂、聚醯亞胺樹脂、氟化聚醯亞胺樹脂、環狀聚稀基 (olefin)、環氧樹脂、無機氧化物爲佳。 當這些絕緣構件7爲有機質時,可將感光性基導入且 利用光微影法加工成所期望的圖案,或者,彩用印刷方法 形成所期望的圖案。 絕緣構件7的厚度亦可根據顯示的精密度、與有機電 激發光元件組合之其他構件的凹凸,然而較理想的厚度是 10nm至1mm範圍內的値。其理由是藉由此種構造得以將 TFT等凹凸充分平坦化之故。 因此,以將絕緣構件7的厚度形成例如10 〇nm至100 μπι範圍內的値爲佳,較理想的情況是形成lOOnm至10 μιη範圍內的値。 4·薄膜電晶體(TFT) 第9圖是表示包含有TFT之電性開關連接構造的電 路圖,第1 〇圖是表示包含有TFT之電性開關連接構造的 平面透視圖。 如第9圖的電路圖所示,TFT6中,配置爲XY矩陣 狀的複數(η條,η爲例如1至1 〇 〇 〇範圍內的値)掃描電 極線(Y j至Y j + η ) 5 0和信號電極線(X i至X i + η ) 5 1 呈電性連接,又,與該信號電極線5 1平行設置的共用電 極線(C i至C i + η ) 5 2則與T F Τ 6電性連接。 -36- (32) 1280815 理想的情況是這些電極線5 0、5 1、5 2皆與T F T 6電 性連接,並且與電容器57 —起構成用以驅動有機電激發 光元件2之電性開關。亦即,理想的情況是該電性開關與 ί市描電極線5 0及彳曰號電極線5 1寺電性連接,同時,由例 如一個以上的弟1電晶體(以下,稱爲Trl) 55、第2電 晶體(以下,稱爲Tr2 ) 5 6和電容器5 7所構成 以第1電晶體55具有選擇發光像素的功能,且第2 電晶體56具有驅動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的功能爲佳。 第1電晶體(Trl) 55及第2電晶體(Tr2) 56的活 性層是由摻雜爲η型的半導體區域及未摻雜的半導體區域 構成,可表示爲n+/i/n+。 摻雜爲η型的半導體區域分別形成源極及汲極,在未 摻雜之半導體區域的上方構成介著閘極氧化膜而設置的閘 極,同時整體構成電晶體5 5、5 6。 活性層中,亦可取代η型而將摻雜爲η型的半導體區 域摻雜爲Ρ型,以形成p+/i/p +的構造。又,第1電 晶體(Trl ) 55及第2電晶體(Tr2 ) 56的活性層則以多 晶矽等無機半導體、噻吩低聚物(thiophene-oligomer )、聚苯撐乙燒 p〇iy ( p-phenyleney vinylene, PPV)等有機半導體構成爲佳。尤其,相較於非晶砂(^ - Si ),多晶矽對通電具有充分的安定性,故爲理想的材 料。 TFT6的汲極和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的下部電極22是 介著設置於絕緣構件7之導電無機氧化物所構成的接觸孔 -37- 1280815 (33) 而形成電性連接。 如第9圖的電路圖所示,TFT6是以包含第1電晶體 (Trl) 55及第2電晶體(Tr2) 56’同時,構成電性開 關爲佳。 亦即,藉此方式構成電性開關,介著ΧΥ矩陣電極輸 入掃描信號脈衝及信號脈衝亦進行開關動作,藉此方式, 可令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驅動。 具體而言,藉由電性開關,即可使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2發光或使發光停止,以進行畫像顯示。 如此,利用電性開關驅動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時,可 利用介著掃描電極(有時稱爲閘極線)(Yj至Yj + η) 50 所傳達的掃描脈衝,和介著信號電極線(Xi至Xi + η ) 5 1 所傳達的掃描脈衝,來選擇所期望的第1電晶體(Tr 1 ) 55,且將預定電荷充電至形成於共用電極線(Ci至Ci + η) 52和第1電晶體(Trl ) 55的源極之間的電容器57。 藉此結構,第2電晶體(Tr2 ) 56的閘極電壓形成一 定値,且第2電晶體(Tr2 ) 56處於ON的狀態。繼之, 在該ON狀態下,保持(hold )閘極電壓直到選通脈衝 (gate pulse )傳達爲止,所以可將電流持續供給至連接 於第2電晶體(Tr2) 56的汲極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的 下部電極2 2。 因此,藉由所供給的電流,得以驅動有機電激發光元 件2,且得以令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的驅動電壓大幅降 低,同時,提昇發光效率,並且降低消耗電力。 -38- 1280815 (34) 5.密封層 就密封層3的材料來說,可例舉出:透明樹脂、密封 液及透明無機物。 可用來作爲構成密封層3之材料的透明樹脂,可例舉 出:聚苯基丙烯酸甲酯(polyphenyl methacrylate)、聚 乙燒對苯二甲酸醋(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聚一鄰一氯苯乙嫌(poly-o-chlorostyrene)、聚一鄰一萘 基丙稀酸甲醋(p〇ly-〇-naphthyl methacrylate)、聚乙嫌 蔡(polyvinylnapathalene ) 、聚乙嫌昨卩坐 (polyvinylcarbazole,PVK)、含荀(fluorene)骨架之聚 酯等。 此外,使用透明樹脂作爲密封層3的材料時’則以紫 外線硬化型樹脂、可視光硬化型樹脂、熱硬化型樹脂或者 使用這些的接著劑來構成該透明樹脂爲佳。以具體例來 說,例如:LUXTRAK LCR02 78、0242D (皆爲東亞合成 (株)製)、TB3102 (環氧系:ThreeBond (株)製)、 Benefics VL (丙稀基系:ARDEL (株)製)等販售品。 又,可用來作爲構成密封層3之材料的透明無機物來 說,可例舉出:Si〇2、SiOx、SiOxNy、Si3N4、Al2〇3、 A10xNy ' Ti02 、 TiOx 、 SiA10xNy 、 TiAlOx 、 TiAl OxNy 、
SiTiOx 、 SiTiOxNy 。 並且,當密封層3的材料是使用透明無機物時’爲了 不使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劣化,在低溫(1 00 °C以下)狀 -39- 1280815 (35) 態令成膜速度變慢來進行成膜較爲理想,具體來說,以濺 鍍、蒸鍍、CVD等方法爲佳。 雖然這些透明無機物是非晶質(amorphous ),然而 因爲水分、氧、低分子單體等的遮斷效果高,且可控制有 機電激發光元件2的劣化,因此是理想的狀態。 以可用來作爲構成密封層3之材料的密封液來說,可 例舉出:氟化碳氫化合物、氟化聚稀(olefin )的低聚物 (oligomer )等 ° 亦可添加含芳香族環之化合物、含荀(fluorene)骨 架之化合物、含溴之化合物或含硫之化合物,再者,高折 射率化合物,例如··烷氧基鈦(alkoxy titan )等金屬化 合物(二甲氧基欽(dimethoxy titan)、二乙氧基鈦 (diethoxy titan ))、院氧基鈦(alkoxy titan)等,來 調整折射率。 再者,密封層3的厚度並沒有特別限制,但是以將厚 度形成l〇nm至lnm爲佳。 此乃因爲若密封層3的厚度未到達1 Onm,則會產生 水分或氧的透過量變大的情形,另一方面,若密封層3的 厚度超過lnm,則整體上會產生膜厚變厚且無法進行溝型 化的情況。 又,基於上述理由,將密封層3的厚度形成i〇nm至 100 μπι較爲理想 6.著色層 -40 - 1280815 (36) 本發明之著色層4包括:①單單使用彩色濾光片②單 單使用螢光媒體,並且,③組合彩色濾光片和螢光媒體等 三種情形。 從上述①至③中選擇③組合彩色濾光片和螢光媒體, 而在使三原色的各色發光時,利用低電力即可獲得亮度的 提昇,並且,亦可達成顯示之顏色平衡的提昇,故③尤其 適合。 例如:以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發出藍色的光時,藍色 像素中,可僅設置藍色濾光片,綠色像素中,可設置將藍 色光變換成綠色光之螢光媒體和綠色濾光片,又,紅色像 素中,將藍色光變換成紅色之螢光媒體和紅色濾光片加以 組合地設置。 以下,分別說明彩色濾光片及螢光媒體的相關構造 等。 (1 )彩色濾光片 彩色濾光片具有分解或遮斷光,以進行顏色調整或使 對比提昇之功能。 就彩色濾光片的材料來說,可例舉出:下述色素,或 者使該色素溶解或分散於粘合劑(blinder)樹脂中之固體 狀態。 紅色(R )色素: 可使用茈(perylene )系顏料、色澱(lake )系顏 • 41 - (37) 1280815 料、偶氮(aZ〇 )系顏料、喹吖_ ( quinacrid〇ne )系顏 料、蒽酿(anthraquinone )系顏料、蒽(anthracene )系 顏料、異巧丨D朵滿(isoind〇Hne )系顏料、異吲哚滿酮 (isoindolinone )系顏料的單品及至少兩種以上的混合 物。 綠色(G )色素: 鹵素多置換酞菁(phthalocyanine )系顏料、鹵素多 置換銅酞菁系顏料、三苯甲烷系鹼性染料、異吲哚滿 (isoindoline )系顏料、異吲哚滿酮(is〇ind〇nn〇ne )系 顏料等單品及至少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藍色(B )色素: 銅酿菁(phthalocyanine )系顏料、標準還原藍 (indanthrone )系顏料、靛酚系顏料、菁系顏料、二噁嗪 (dioxazine )系顏料等單品及至少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就彩色濾光片材料的粘合劑來說,以使用透明的(可 視光區域之透過率5 0 %以上)材料爲佳。可例舉出:聚甲 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 A )、聚丙 稀酸、聚碳酸酯、聚乙烯醇、乙烯呲咯烷酮(p〇lyvinyl pyrrolidone )、羥乙基纖維素(h y d Γ o x y e t h y 1 cellulose)、殘甲基纖維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等透明樹脂(高分子)等,從這些當中選擇使用一種或兩 種以上的混合。 •42· 1280815 (38) 此外,使用噴墨法等印刷法形成濾光片時’可採用 使用透明樹脂的印刷油墨(銦)。從例如:聚氯乙烯樹 脂、聚偏氯乙烯樹脂、三聚氰胺(melamine ) 樹脂、苯酚樹脂、醇酸樹脂、環氧樹脂、聚氨酯樹脂、聚 酯樹脂、馬來酸樹脂、 聚醯胺樹脂的單體、低聚物、聚合物所構成的組合物,再 者,可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丙稀酸、聚碳酸酯、聚 乙烯醇、乙烯呲咯烷酮、羥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等 透明樹脂(高分子)等之中選擇使用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 合。 並且,可根據需要使用液體溶劑。液體溶劑具有例 如:水、甲醇、乙醇、異丙醇等酒精或這些的混合物。 由適用於著色層的功能和噴墨法的觀點,適當地選擇 色素、樹脂、溶劑的濃度。理想的情況是色素爲〇. 1至3 重量%,樹脂爲2至5 0重量%。 使用光微影法來形成彩色濾光片時,以使用感光性樹 脂爲宜。從例如:丙烯酸系、甲基丙烯酸系、聚矽 (polysilicate)皮酸乙嫌基系、具有環化橡膠等反應性乙 烯基之光硬化型抗蝕材料等當中,選擇使用一種或兩種以 上的混合。 當螢光媒體由螢光色素和此種樹脂構成時,理想的情 況是將螢光色素、樹脂和適當的溶劑加以混合、分散或溶 化以形成液化物,繼而,利用旋轉塗敷(spin coat )、輥 輪塗敷、鑄造(cast )等方法以將該液狀物成膜,然後, -43- (39) 1280815 再利用光微影法圖案化成所期望的圖案以形成螢光媒體。 彩色濾光片的厚度並無特別的限制,然而以例如: 10nm 至 1,000 μπι,爲佳,最好是 0.5 μπι 至 500 μπι,理 想的情況是1 μ Π1至1 〇 〇 μ m。 (2 )螢光媒體 螢光媒體具有吸收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的發光,並且 發出更長波長的螢光之功能。 各螢光媒體以對應配置於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的發光 區域,如上部電極23和下部電極22之交叉部分的位置爲 佳。當上部電極23和下部電極22之交叉部分的有機發光 層發光時,各螢光媒體可接收該光,並且將不同顏色(波 長)的發光取出至外部。 雖然各螢光媒體的構成材料並無特別的限制,然而可 由螢光色素及樹脂,或僅由螢光色素來構成,且螢光色素 及樹脂可例舉出:令螢光色素溶解或分散於顏料樹脂及/ 或粘合劑樹脂中的固體狀態物。 說明具體的螢光色素,就將發射自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2之近紫外線光的紫色發光變換成藍色發光之螢光色素來 說,可例舉出:1,4 一雙(2 -甲基苯乙烯)苯(以下簡稱 Bis— MBS)、反式一 4,4’_二苯基二苯乙嫌(以下簡稱 DPS)等二苯乙烯系色素、7—羥基一 4一甲基氧染萘鄰酮 (7-hydroxy-4-methyl-cumarin )(以下簡稱氧染萘鄰酮 4)等氧染萘鄰酮系色素。 -44- (40) 1280815 又,將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的藍色、藍綠色或白色變 換成綠色發光時的螢光色素,可例舉出:2,3,5,6 — 1H,4H 一四氫一 8—三氟甲基喹啉二((9,9a,l 一 gh )氧染萘鄰 酮(以下簡稱萘 153) 、3—(2,一苯并噻唑)一 7-二乙 胺基氧染萘鄰酮(3- ( 2’-benzothazolyl ) -7- diethylaminocumarin )(以下簡稱氧染萘鄰酮 6) 、3 - (2’ 一苯并咪唑)-7 - N,N-二乙胺基氧染萘鄰酮(3-(2 ’-benzimidazole ) - 7 -Ν,Ν - diethylaminocumarin ) (以 下簡稱氧染萘鄰酮7)等氧染萘鄰酮色素、其他氧染萘鄰 酮色素系染料之鹼性黃色51 (basic yellow-51),溶劑黃 (solvent yelllow 14 )、溶劑黃 116等萘二甲醯亞胺 (naphthalimid )色素 ° 將來自有機電激發光元件2之藍色至綠色的發光,或 白色的發光變換成橙色至紅色的發光時之螢光色素,可例 舉出:4一二氰伸甲基一 2 —甲基一 6— (對一二甲基氨基 二苯乙稀基一 4H-吡喃(以下簡稱DCM )等之花青苷色 素、1—乙基一 2 — (4一 (對一二甲基氨基苯基)一 1,3 一 丁二嫌基)一卩比Π定險(Pyridinium) —四氯乙燦等(以下 簡稱卩比卩疋1)等之卩ϋ卩定系色素、若丹明B(Rhodamine B)、若丹明6G等若丹明系色素,其他還有噁嗪 (oxazine)系色素等。 再者,若各種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鹼性染 料、分散染料等)具備螢光性,亦可選作爲螢光色素。 也可以事先將螢光色素滲入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氯乙 -45- (41) 1280815 嫌(polychlorinated vinyl)、氯乙燒乙酸乙嫌共聚合 物、醇酸樹脂、芳香族黃醯胺樹脂、尿素樹脂、黑色素 (melanin)樹脂、苯并鳥糞胺(benzo guanamine)樹脂 等顏料樹脂之中,進行顏料化。 關於粘合劑樹脂,可使用與濾光片相同的粘合劑樹 脂。 此外,螢光媒體的形成方法亦可使用與濾光片相同的 形成方法。 螢光媒體的厚度並無特別的限制,然而以例如: 10nm至1〇〇〇 μιη爲佳,最好是〇.1 μπι至500 μηι,更理 想的情況是5 μ m至1 0 0 μ m。 7 ·平坦化層 平坦化層8的相關說明與密封層3相同。 8·密封基板 爲了防止水分滲入有機發光媒體內部,密封基板5以 至少覆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發光區域的方式來設置 爲佳。 就此種密封基板5來說,可使用與支承基板1相同種 類的材料。尤其,可使用水分或氧之遮斷效果高的玻璃板 或陶瓷基板。又,關於密封基板5的型態,並無特別的限 制,以例如板狀、蓋子(cap )狀爲佳。並且,就如就板 狀來說,將厚度形成0.01至5 mm之範圍內的値爲佳。 -46· (42) 1280815 再者’理想的情況是密封基板5預先在支 一部份設置溝,將其壓入溝內加以固定,或者 化性粘著劑將其固定於支承基板1的一部份亦 實施例 實施例1 1.TFT基板的製作 第11圖(a)至(i)是顯示多晶砂TFT 圖。包含該多晶矽TFT之電性開關連接構造 第9圖相同,而平面透視圖則與第1 〇圖相同。 首先,在 112mmxl43mmxl.lmm 的天 (OA2玻璃、日本電性玻璃(株)製)上 C V D ( Low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LPCVD )等方法,沉積α — Si層40(第11 β 之,將 KrF ( 248nm )雷射等的準分子雷I laser )照射在α — Si層40,進行退火結晶化 矽(第11(b))。之後,利用光微影術,將 案化成晶島狀(第1 1 ( c ))。在所獲得之晶 41及基板1的表面,利用化學蒸鍍(CVD ) 閘極材料 42,以形成閘極氧化物絕緣層 (d ))。繼之,利用蒸鍍或濺鍍進行成膜以 極43 (第11 ( e)),並且將閘極43圖案化 行陽極氧化(第11(f)至(h))。再者, 雜(離子植入),形成摻雜區域,藉此方式形 承基板1的 ,使用光硬 可 〇 的形成步驟 的電路圖與 安璃基板1 ,利用減壓 Deposition, B ( a) 〇 繼 寸(excimer 以形成多晶 該多晶矽圖 島化多晶砂 法沉積絕緣 42 (第 11 形成閘極電 ,同時,進 藉由離子慘 成活性層, -47- (43) 1280815 然後,形成源極45及汲極47,以形成多晶矽TFT (第1 1 圖(i))。此時,將閘極電極43 (及第10圖的掃描電極 50、電容器57的底部電極)形成Ai,以將TFT的源極 45及汲極電極47形成n +型。 繼之,在所獲得的活性層上,利用CRVCD法形成 5 0 0nm膜厚的層間絕緣膜(Si〇2)後,再進行信號電極線 51及共用電極線52、電容器上部電極(A1)的形成、和 第2電晶體(Tr2 ) 56的源極電極及共用電極的連結、和 第1電晶體(Trl) 55的汲極電極及信號電極的連結。 (第9圖、第10圖)。各TFT和各電極的連結,可藉著 氫氟酸之濕蝕刻,適當地將層間絕緣膜Si 02開口來進 行。 接著,依序濺鍍Cr和 ITO,以分別成膜爲2000A、 1 3 0 0 A。在基板上旋轉塗敷正性抗触劑(Η P R 2 0 4 ··富士 Film Arch製),藉由90 μπιχ320 μιυ之點狀圖案的光遮 罩來進彳了紫外線曝光,並利用 TMAH(tetra-methyl· ammonium-hydroxy)的顯影液進行顯影,進行130°C之烘 烤,以獲得抗蝕圖案。 以4 7%溴化氫所構成的ITO抗蝕劑,蝕刻所露出部分 的ITO,繼之,以硝酸鈽胺/高氯酸氫氧溶液(HCE :長 瀨產業製)來蝕刻Cr。利用乙醇胺爲主成分的剝離液 (N3 03 :長瀨產業製)來處理抗蝕劑,以獲得Cr/ ITO 圖案(下部電極:陽極)。 此時,Tr2 56和下部電極22介著開口部59連接(第 -48- (44) 1280815 10 圖)。 接著,就第二層間絕緣膜來說,旋轉塗敷負性抗蝕劑 (V2 5 9BK :新日鐵化學社製)以進行紫外線曝光,並利 用 TMAH ( tetra methyl ammonium hydroxy)的顯影液進 行顯影。接著,進行180°C之烘烤,形成被覆cr/ ITO的 邊緣(ΙΤΟ的開口部是70 μπιχ200 μπι)之有機膜的層間 絕緣膜(未圖示)。 2.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的製作 將如此獲得之層間絕緣膜附加基板在純水及異丙醇中 進行超音波洗淨,然後利用鼓風(air blow )進行乾燥 後,再進行UV洗淨。 接著,將TFT基板移動至有機蒸鍍裝置(日本真空 技術製),並且將基板固定器(holder)固定於基板。在 鉬製電阻加熱晶舟中加入200mg的N,N’—二苯基—N,N’ —雙(2-甲基苯基)一〔1;1’一聯二苯〕一 4,4’一二胺, 此外,在其他的鉬製電阻加熱晶舟中加入200mg的4,4’ —雙(2,2’ 一二苯基乙烯基)聯二苯(DPVBi ),再者, 在其他的鉬電阻加熱晶舟中加入下述的化合物(A ),然 後,將真空槽減壓至lxl〇'4Pa。其後,將放入有TPD的 晶舟加熱至215至220 °C,且以蒸鍍速度〇」至〇·3 nm/ 秒在透明支承基板上蒸鍍TPD,以成膜膜厚60nm的正孔 植入輸送層。此時,基板溫度是室溫。繼之’不將其取出 而在該正孔植入輸送層上,將放入有DPVBi的晶舟加 -49- (45) 1280815 熱,且蒸鍍沉積40nm以作爲第一發光層。此時,同時將 放入有化合物(A)的晶舟加熱,且令第1發光層含有 3·〇莫耳%的化合物(A )。之後,令真空槽返回大氣 壓,重新在鉬電阻加熱晶舟中加入200mg的8—羥基D奎 啉· t呂(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錯鹽(Alq), 又,在其他的鉬電阻加熱晶舟中加入紅熒烯(rubrene ) (ALDRICH社製作),再度將真空槽減壓至lxlO_1 2Pa。 接著,將放入有Alq的晶舟加熱,以成膜20nm作爲第二 發光層。此時,也同時將放入有紅熒烯的晶舟加熱,且令 紅熒烯以0.5莫耳%比例包含於第二發光層。 接著,將基板移動至濺鍍槽,以成膜速度 0.1至 〇.3nm/秒,將IZO形成膜厚200nm之陰極取出電極,而 製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〇-ch=ch-〇-^^ch=chO~· (a)
•50- 1 .密封層的製造 2 在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的上部電極上,利用低溫CVD 將 Si0xNy(0/0+N = 50%: Atomic ratio) 成膜爲 1 μηι厚度的透明無機膜。藉此方式,可獲得有機電激發光 (46) 1280815 元件基板。 4 .賦予密封層表面斥墨性 在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基板的密封層上黏貼90 μηι 開口、240 μιη蓋子(cap )的遮罩,之後,設置於低溫電 漿放電裝置內。將含有2.65體積%之SF4的He混合氣體 導入低溫電漿放電裝置內,並且在大氣壓下,利用處理頻 率29 0 0Hz、處理電流mA的條件,進行1分的放電處 理。實施完放電處理後,再去除遮罩,繼之,檢測相當於 開口部之部分的水接觸角度時所獲得的角度是1 10°。 5.彩色濾光片用油墨的製造 重量比:乙二醇(ethylene glycol) 10%、二甘醇 (diethylene glycol) 15%、下述 R,G,B 顏料 4°/。、苯乙酸 馬來酸 (styrene marein ) 樹脂之 0.6%乙醇胺 (monoethanol amine) 鹽(平均分子量 3 萬、酸値 3 00 )、水 7 0·4 % ° 紅色顏料:以 2 3 : 8的重量比混合 C . I.紅色顏料 (pigment red) 168 和 C.I.橘黃色顏料(pigment orange) 36之顏料 綠色顏料:以1 5 : 4的重量比混合 C . I.綠色顏料 (pigment green) 36 和 C.I·黃色顏料(pigment yellow) 8 3之顏料 藍色顏料:以9 : 3的重量比混合C.I.藍色顏料 •51 - (47) l28〇8l5 (pigment blue) 60 和 C.I·黃顏料(pigment violet _料 此外,上述顏料之顏料是利用混砂機(sand m 觳,使粒徑爲〇·〇1至〇·4 μηι範圍的顏料粒子佔全 的大約90%,接著,再以1 μιη的過濾器過濾後使用 6·彩色濾光片的沉積 藉由以熱能使油墨發泡並排出的噴墨紀錄裝置 以下述油墨組成的油墨構成R、G、B三色的墨| dot )。再者,以80°C進行20分的乾燥,其後 iSOt進行1小時的乾燥以形成顏料微粒子層。膜眉 Hm。接著,在該R、G、B三色的顏料微粒子層上 烯基系熱硬化型樹脂(V2 5 9PH :新日鐵化製)旋 於彩色濾光層上以作爲透明保護膜,接著以1 8 0 °C 烤(Bake)而形成平坦化層(膜厚12 μπι),以獲 電激發光顯示裝置。 7·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的特性 在所獲得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的下部電棰 /Cr)和上部電極(ΙΖΟ),施加DC9.5V的電壓 電極:(+ )、上部電極:(一))時,各電極的 分會發光,且全體會發出白色的光。以色彩1 (CS 100、MINOLTA製)進行測試,可獲致亮度 /m2,且CIE色度座標爲(0.28、0.30)。即使由 )23之 ill)分 部粒子 ,形成 ( ink ,再以 [爲 0.4 ,將丙 轉塗敷 進行烘 得有機 ! ( ITO (下部 交叉部 兰差計 23.7cd 斜角觀 -52- (48) 1280815 察顯示畫面也不會有滲色的情形,故得以確保良好的顯 不 ° 〔產業上利用之可能性〕 如上述之詳細說明,根據本發明,即使是上方取出型 的裝置也不會對有機發光媒體等造成損壞,且可在支承基 板側之正確的位置上形成著色層,故貼合密封基板時,不 需要正確的對準位置,因此製造良率得以提昇。 又,因爲在支承基板側的密封層上直接或接近地設置 著色層,因此即使是上方取出型的裝置也可縮短有機電激 發光元件的發光媒體製至著色層的距離。結果,可達成視 角特性之提昇。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用以說明第一實施方式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裝置的構造之模式圖。 第2圖(A)至(C)是用以說明第一實施方式之有 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之剖面步驟圖。 第3圖是用以說明第二實施方式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裝置的構造之模式圖。 第4圖(A)至(E)是用以說明第二實施方式之有 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之剖面步驟圖。 第5圖是用以說明第三實施方式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裝置的構造之模式圖。 -53- (49) 1280815 第6圖(A)至(C)是用以說明第三實施方式之有 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之其他剖面步驟圖。 第7圖是用以說明第四實施方式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裝置的構造之模式圖。 第8圖(A)至(C)是用以說明第四實施方式之有 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之剖面步驟圖。 第9圖是顯示包含TFT之電性開關連接構造的電路 圖。 第10圖是顯示包含TFT之電性開關連接構造的平面 透視圖。 第1 1圖是顯示多晶矽TFT之形成步驟圖。 第12圖(A)是顯示基板取出型之有機電激發光顯 示裝置的構造之模式圖。 第12圖(B)是顯示上方取出型之有機電激發光顯 示裝置的構造之模式圖。 【符號說明】 支承基板 2 3 4 5 6 7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密封層 著色層 密封基板
TFT 絕緣構件 -54· (50)1280815 8 平坦化膜 9 隆起構件 20 開口區域 2 1 有機發光媒體 22 下部電極 23 上部電極 30 非開口區域 3 1 密封層上面 32 凹部 33 凸部 40 (2 — S i 層 4 1 多晶矽 42 閘極氧化物絕緣層 43 閘極電極 45 源極電極 47 汲極電極 50 掃描電極線 5 1 信號電極線 52 共用電極線 55 、 Trl 第一電晶體 56 、 Tr2 第二電晶體 57 電容器 59 開口部 -55-

Claims (1)

1280815
8
拾、申請專利範面 第92 1 02782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96年1月8日修正 1. 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其特徵爲具備:
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 密封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 位於上述密封層上,而將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發出 的光加以變換之著色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裝置,其中,與上述密封層之著色層相連接之面的一部份 具有斥墨性,而上述著色層形成於上述斥墨性以外的部 分。 3.—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其特徵爲具備:
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 密封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 位於上述密封層上,而將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發出 的光加以變換之著色層, 並且於上述密封層的凹部形成上述著色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裝置,其中,於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內側的非開口部 分設置隆起構件, 並且上述密封層在上述非開口部分具有反映出上述隆 起構件的凸部,且上述凹部是上述凸部間的區域。 128081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裝置,其中,於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上的非開口部分設 置隆起構件, 並且上述密封層在上述非開口部分具有反映出上述隆 起構件的凸部,且上述凹部是上述凸部間的區域。 6·—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其特徵爲具備:
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 密封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 位於上述密封層上,而將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發出 的光加以變換之著色層, 並且上述著色層是形成於上述密封層上之油墨收容層 所包含的油墨滲透層。 7·—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其特徵爲具備: 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 密封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且含有紫外線遮蔽材料的 密封層;和
位於上述密封層上,而將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發出 的光加以變換之著色層。 8·—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其特徵爲具備: 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 密封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 位於上述密封層上之紫外線反射性多層膜;和 位於上述多層膜上,而將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發出 的光加以變換之著色層。 -2- 1280815 9. 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其特徵爲具備: 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 密封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 位於上述密封層上之含紫外線吸收劑之聚合物;和 位於上述含紫外線吸收劑之聚合物上,而將上述有機 電激發光元件發出的光加以變換之著色層。
1 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9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 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其中,在支承基板上,依序具備 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上述密封層及上述著色層,並再 將這些構件加以密封。 11.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 爲具備:
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 形成密封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 賦予上述密封層之面的一部份斥墨性;和 將油墨附著於被賦予上述斥墨性的部分以外的上述密 封層面上,以形成著色層。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記載之有機電激發光顯 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藉由實施氟電漿處理,可賦予 斥墨性。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記載之有機電激發光顯 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藉由塗敷氟聚合物或矽聚合 物,賦予斥墨性。 I4· 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 -3- 1280815 爲具備: 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 在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上的非開口部分,形成隆起 構件;和 在上述隆起構件上,形成密封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之密封層;和 在反映出上述密封層之上述隆起構件的凸部間所形成 的凹部上,形成著色層。 15.—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 爲具備: 在下部電極上方的非開口部分,形成隆起構件;和 又在上述隆起構件上形成有機發光媒體及上部電極, 而構成在上述下部電極及上述上部電極之間,夾著上述有 機發光媒體而成的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 在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上,形成密封上述有機電激 發光元件的密封層;和 在反映出上述密封層之上述隆起構件的凸部間所形成 的凹部上,形成著色層。 16·—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 & Θ ttL· · 具備· 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 形成密封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 選擇性地挖掘上述密封層之面的非開口部分以形成凹 部;和 -4 - 1280815 在上述密封層的凹部,形成著色層。 17.—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 爲具備: 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 形成密封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 使用將上述密封層之非開口部分包圍成井字狀的平面 圖案以形成凹部;和 在上述密封層的凹部,形成著色層。
18·—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 爲具備: 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 形成密封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 於上述密封層上,形成油墨收容層;和 於油墨收容層上將油墨滲透於預定位置以形成著色 層。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記載之有機電激發光顯 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利用噴墨法形成著色層。 2〇·—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 爲具備: 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 形成密封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且含有紫外線遮蔽材 料之密封層;和 利用紫外線光微影術,在上述密封層上形成著色層。 21·—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 -5- 1280815 爲具備: 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 形成密封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 於上述密封層上面形成紫外線反射性多層膜;和 利用紫外線光微影術,在上述多層膜上形成著色層。 22.—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 爲具備:
形成發出光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和 形成密封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密封層;和 在上述密封層上面塗敷含紫外線吸收劑之聚合物;和 利用紫外線光微影術,在上述含紫外線吸收劑之聚合 物上形成著色層。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至2 2項中任一項所記載 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在支承基板 上,形成上述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上述密封層及上述著色 層,又將密封基板貼合於該支承基板。
TW092102782A 2002-02-12 2003-02-11 Organic EL display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TWI28081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33814 2002-0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0777A TW200400777A (en) 2004-01-01
TWI280815B true TWI280815B (en) 2007-05-01

Family

ID=27678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02782A TWI280815B (en) 2002-02-12 2003-02-11 Organic EL display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46266A1 (zh)
EP (1) EP1476000A1 (zh)
JP (1) JPWO2003069957A1 (zh)
KR (1) KR20040081783A (zh)
CN (4) CN101336020A (zh)
TW (1) TWI280815B (zh)
WO (1) WO20030699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659B (zh) 2002-12-26 2014-06-04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装置和制造发光装置的方法
JP2004349540A (ja) * 2003-05-23 2004-12-09 Seiko Epson Corp 薄膜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504645B2 (ja) * 2003-08-27 2010-07-14 明義 三上 複合発光装置
US7230374B2 (en) 2003-09-22 2007-06-12 Samsung Sdi Co., Ltd. Full col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color modulation layer
KR20050029426A (ko) * 2003-09-22 2005-03-2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칼라필터층 또는 색변환층을 갖는 풀칼라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JP3994994B2 (ja) * 2003-10-23 2007-10-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有機el装置、電子機器
JP4595955B2 (ja) * 2003-10-23 2010-1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有機el装置、電子機器
US20050093437A1 (en) * 2003-10-31 2005-05-05 Ouyang Michael X. OLED structures with strain relief, antireflection and barrier layers
KR20060113734A (ko) * 2003-11-18 2006-11-02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색 전환 소자를 포함하는 전기발광 장치 및 전기발광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2006032010A (ja) * 2004-07-13 2006-02-02 Hitachi Displays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
KR100568308B1 (ko) * 2004-08-10 2006-04-0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질화 갈륨계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569948B2 (en) 2004-12-28 2013-10-2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including an optical spacer
JP2006202709A (ja) * 2005-01-24 2006-08-03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
KR20060104531A (ko) 2005-03-30 2006-10-0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발광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JP2006339028A (ja) * 2005-06-02 2006-12-14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076296B2 (ja) * 2005-09-15 2012-1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70077349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Eastman Kodak Company Patterning OLED device electrodes and optical material
JP2007234391A (ja) * 2006-03-01 2007-09-13 Seiko Epson Corp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GB2437328A (en) * 2006-04-10 2007-10-24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Electri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JP2007277467A (ja) * 2006-04-10 2007-10-25 Sony Chemical & Information Device Corp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2008066216A (ja) * 2006-09-11 2008-03-21 Seiko Epson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09149916A (ja) * 2006-09-14 2009-07-09 Ulvac Japan Ltd 真空蒸気処理装置
JP5208591B2 (ja) * 2007-06-28 2013-06-1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DE102007052181A1 (de) * 2007-09-20 2009-04-02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s
WO2009055628A1 (en) * 2007-10-26 2009-04-3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and materials for making contained layers and devices made with same
US8461583B2 (en) * 2007-12-25 2013-06-11 Idemitsu Kosan Co., Ltd.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438687B1 (ko) * 2008-02-22 2014-09-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JP4912437B2 (ja) * 2008-08-05 2012-04-11 三星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US8337267B2 (en) 2008-11-27 2012-12-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Organic EL device with filter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same
US8766269B2 (en) * 2009-07-02 2014-07-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1094298B1 (ko) * 2009-08-18 2011-12-19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244706B1 (ko) 2009-12-01 2013-03-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155904B1 (ko) * 2010-01-04 2012-06-20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5601025B2 (ja) 2010-05-21 2014-10-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KR101255537B1 (ko) * 2010-11-26 2013-04-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평판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735874B2 (en) * 2011-02-14 2014-05-2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3008765A1 (en) * 2011-07-08 2013-01-1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module,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light-emitting module
JP5807443B2 (ja) * 2011-08-23 2015-1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KR101400389B1 (ko) * 2011-11-01 2014-05-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
TWI515937B (zh) * 2013-05-15 2016-01-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光電元件之封裝結構以及封裝方法
JP6182985B2 (ja) * 2013-06-05 2017-08-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KR20150010232A (ko) * 2013-07-18 2015-01-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700687A (zh) * 2013-12-20 2014-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JP6439255B2 (ja) * 2014-02-27 2018-12-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50106016A (ko) * 2014-03-10 2015-09-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2016001526A (ja) * 2014-06-11 2016-01-0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20160095315A (ko) * 2015-02-02 2016-08-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622390B1 (ko) * 2016-09-20 2024-01-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126045B1 (ko) * 2017-07-21 2020-06-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 봉지용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유기발광소자 표시장치
EP3682478B1 (en) 2017-08-21 2024-02-2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substrate
CN107706313A (zh) * 2017-11-01 2018-02-1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封装结构及oled封装方法
KR102522110B1 (ko) * 2017-11-29 2023-04-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09103219A (zh) 2018-08-10 2018-12-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膜层及其制作方法、oled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KR20200088949A (ko) * 2019-01-15 2020-07-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0048013B (zh) * 2019-03-04 2022-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和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10010794B (zh) * 2019-04-15 2021-08-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366281B (zh) * 2020-11-09 2023-04-07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盖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板面、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3195U (ja) * 1992-07-29 1994-03-25 シンロイヒ株式会社 El発光素子
JPH08213171A (ja) * 1995-02-09 1996-08-20 Idemitsu Kosan Co Ltd 多色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1010515A (ja) * 1996-06-19 1998-01-16 Seiko Epson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IL126993A (en) * 1996-07-10 2002-12-01 Ibm Siloxane and siloxane derivatives as encapsulants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EP1367431B1 (en) * 1996-09-19 2005-12-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matrix type display device
JP3224352B2 (ja) * 1997-02-21 2001-10-29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多色発光装置
JPH1197182A (ja) * 1997-09-24 1999-04-09 Pioneer Electron Corp 発光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H11195488A (ja) * 1997-12-26 1999-07-21 Kansai Shingijutsu Kenkyusho:Kk El−pl複合素子
JP3529306B2 (ja) * 1998-12-09 2004-05-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223271A (ja) * 1999-01-29 2000-08-11 Fuji Electric Co Ltd 有機el素子
US6552488B1 (en) * 1999-08-24 2003-04-22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TW516244B (en) * 1999-09-17 2003-01-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6566808B1 (en) * 1999-12-22 2003-05-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uminescent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king
JP4434411B2 (ja) * 2000-02-16 2010-03-17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駆動型有機el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63068B2 (ja) * 2000-07-13 2011-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74654C (zh) 2009-04-01
CN1631058A (zh) 2005-06-22
CN101336020A (zh) 2008-12-31
CN101336021A (zh) 2008-12-31
US20050146266A1 (en) 2005-07-07
TW200400777A (en) 2004-01-01
KR20040081783A (ko) 2004-09-22
CN101336022A (zh) 2008-12-31
EP1476000A1 (en) 2004-11-10
JPWO2003069957A1 (ja) 2005-06-09
WO2003069957A1 (fr) 200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0815B (en) Organic EL display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TWI272866B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KR100773674B1 (ko) 유기 전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0434891B1 (ko) 액티브 매트릭스 구동형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3962572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装置
TW200818977A (en) Color conversion substrate and color display
US20080036367A1 (en)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KR101126968B1 (ko) 유기 전기 발광 표시장치
US8063553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40140762A1 (en) Organic E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200914898A (en) Color conversion filt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organic EL display
KR20080110754A (ko) 발광 장치
JP2005123089A (ja) カラー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137931A (ja) 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3187975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装置
JPWO2005046291A1 (ja) 発光表示装置用バリア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97547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08140621A (ja)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216810A (ja) 有機el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8001660A1 (fr) Substrat de conversion de couleur et dispositif d'affichage de couleur
JP2008016295A (ja) 蒸着による色変換層の製造方法、該製造方法を含む色変換フィルタ基板およびカラー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