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59853B - High shrinkage side-by-side type composite filament - Google Patents

High shrinkage side-by-side type composite fila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59853B
TWI259853B TW092133097A TW92133097A TWI259853B TW I259853 B TWI259853 B TW I259853B TW 092133097 A TW092133097 A TW 092133097A TW 92133097 A TW92133097 A TW 92133097A TW I259853 B TWI259853 B TW I2598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rinkage
composite fiber
spinning
thermal stress
boil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33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20764A (en
Inventor
Joon-Young Yoon
Young-Hwan Lee
Sung-Kwan Lee
Original Assignee
Kol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lon Inc filed Critical Kolon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420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20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59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598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7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c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Description

1259853 迎· 〇5· 16申請第92133097號春利名稱、專利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條正矣 , 玫、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_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並排型複合纖維,即使在纖維狀態下,其 亦具有高收縮性。 ' 特別是,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並排型複合纖維,由於即使在纖 維狀態,該纖維狀態之並排型複合纖維不需進行假撚處理,由 於其具有良好收縮性,因此可省略一假撚〔false—twisting〕 製程,且可獲得較小細度。 【先前技術】 雖然人造纖維之使用歷史不長,但由於其重複之技術發展, 因此人造纖維在某些特性上達到之程度已不亞於天然纖維。然 而’人造纖維不易具有收縮特性,因而無法呈現或視為羊毛等 天然纖維之原有特性。 丨 習用技術方法提供具有收縮特性之人造纖維,其係〔丨〕一 種製造不同收縮性複合假撚紗之方法,其係將二種延展特性具 顯著差異之人造纖維〔紗線〕進行雙假撚及熱定形;〔^〕在 製ie紡織及編織織物時,一種混合聚氨酯〔p〇iyUre让ane〕纖 維及其他人造纖維之方法,該聚氨酯纖維在縱向上具有極佳收 縮性;及〔iii〕一種製造複合纖維之方法,其係將二種聚合物 進行複合紡紗。 在這些方法中,該製造不同收縮性複合假撚紗之方法係藉由 將一種延展特性具有顯著差異之人造纖維進行雙假撚及熱定 -形,以提供一潛在收縮性差異之方法。在解撚後,該方法使得 假撚區之張力及剩餘張力之間產生最佳差異性,該方法之芯紗 之剩餘張力產生之變形大於覆紗〔sheath yarn〕,以混合及交 叉結合該覆紗。 由於4紗及覆紗之間之延展性差異,該不同收縮性假樵紗呈 C:\Linda\PF Pat\PF丨226_9505丨6 絛正本 joe _ • —- 7 -
06/05/15/03:02 PM 1259853 現良好收縮特性。但是上述方法之缺點在於,由於捲曲之 不均句’且由於綱覆紗之内力取決於空氣假撫 -texturing〕等而相當小,一成份紗藉由—後續處理期間作用之 物理力進行釋放及移除,或減少該捲曲特性。 此外’上述該製造不同收縮性複合假樵紗之方法產生之問題 f於’由於二或多種紗線必須進行結合,因此難以提供優良細 度,且由於該二或多種前置製造之紗線必須再進行重繞及結合, 因此製程變得複雜,且增加製造成本。 另一方面’在製造紡織及編織織物時,該混合聚氨醋纖維及 八他人造纖維之方法之缺點在於,由於該人造纖維之物理及化 學性質不同於該聚氨賴維,因此該方法難以進行處理。例如, 當一聚氨醋纖維必須染上一酸性染料或一含金屬染料時, 酯纖維使用一分散性染料進行染色。 ^ 因此,在進行製造纺織或編織織物時,若該聚_維及聚氨 i酉旨纖維進行混合時,該方法發生許多問題,例如,其必須使用 一氣苯〔chi⑽benzene〕或甲基苯〔㈣心油制⑽〕媒 介以進行染色,且該最終產品對於一氯〔chl〇Hne〕漂白劑變 弱’且容易經由氫氧化鈉〔Na〇H〕水解。 同時,-人造纖維藉由複合紡紗二種聚合物、一聚氨醋基之 彈性人造纖維或聚對苯二甲酸二丁醋〔p—e terephthdate〕纖維進行量測,該人造纖維之問題在於,由於 二種聚合物在纖維狀態缺乏收縮性,因此其必須進行—假樵製 程,以便增加收縮性。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提供—種並排型複合纖維,即使在纖維 狀態,該並排型複合纖維具有優良收縮性,且因此不需進行假 撚製程。 CALimiaXPf1 Pat\PF丨226_9505i6 修it本.cj〇c
06/05/15/03:02 PM ——8—— 1259853 . 專利名稱、專利說明書及中請鼻利範圍修正本 本發明提供一種並排型複合纖維,即使在纖維狀態,該纖維 狀態之並排型複合纖維不經過假撫處理,其即具有極佳收縮性。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高收縮性並排型複合纖維,由於省略一 假撚製程,因此製程簡單,且可獲得一細小之細度。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高收縮性並排型複合纖 、隹〃中一種熱塑性聚合物並排排列,且彿水收縮度〔Sr2〕係 20%至75%之沸水收縮度〔Sri〕,該沸水收縮度〔〕係經由 日本工業標準(JIS) L 1090第5· 10條之方法〔最初負載=總丹 尼爾xl/10克,靜負載=總丹尼爾x20/10克〕進行量測,該彿水 收縮度〔sri〕則係經由曰本工業標準(JIS) L 1〇13第7· 15條 之方法〔最初負載=總丹尼爾xl/3〇克,靜負載=總丹尼爾χ4〇/3〇 克〕進行量測。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高收縮性並排型複合纖維,其係由二 種熱塑性聚合物組成,該二種熱塑性聚合物並排排列,其中在 進行紡織時,本發明使用之該二種熱塑性聚合物之數量平均分 子量差異〔△Μη〕介於5, 000至15,〇〇〇,且該複合纖維進行抽 絲及熱處理,因而符合下列物理性質: 95%最大熱應力之溫度區域^贴乂,95%〕:12〇至23〇它 每丹尼爾之最大熱應力之範圍:〇1至^么克/丹尼爾 本發明之技術内容詳細說明如后。 首先,本發明製造一並排型複合纖維係將二種熱塑性聚合物 複合紡紗並排,接著利用一連續或非連續製程進行紡紗之該複 合纖維進行抽絲及熱處理。 特別是,本發明之並排型複合纖維可經由一紡紗直接抽絲方 法進行製造。如第1圖所示,該紡紗直接抽絲方法在一製程完 成紡織、抽絲及熱處理。或,本發明製造一並排型複合纖維可 將二種熱塑性聚合物複合紡紗成並排型以製備一未抽絲或半抽 C:\Linda\pF pat\PF丨226_950516 絛正本 doc Λ —y ~
06/05/15/03:09 PM 1259853 、專利範圍修正太 :糸複口纖維,接著經由第2圖之非連續製程進行抽絲及熱處理 5亥未抽絲或半抽絲複合纖維。 本發明之特徵在於’當進行複合紡紗時,本發明使用之該二 種熱塑性聚合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差異介於5,刪至 1 5, 000。該熱塑性聚合物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二丁酯等。 該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之氣備係藉由在乙稀乙一 g享〔ethylene咖。〇1〕及封—駄酸二 :酯〔terephthalic acid dimethy〕之間互換一酯基,或將乙 稀乙二醇及對-酞酸之間進行共聚合反應。此時,若調整該共聚 合反應時間時,則可調整該聚對苯二甲酸乙二 可製得具日 有預定分子量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醋。射 4數里平均分子1之值係利用凝膠滲透色層分析儀〔i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進行量測。 若該聚合物間之數量平均分子量差異小於5,〇〇〇時,該聚合 物之間之取向〔orientation〕程度差異不足,因此該最終產品 t收縮性變低。若該聚合物間之數量平均分子量差異大於15, 〇〇〇 時,該收縮性優良,但在紡織時,由於數量平均分子量過度差 異發生嚴重之紗線彎曲現象,且該紗線強度變弱,因而難以設 定一穩定紡紗條件。 該並排型複合纖維具有上述形狀,二種熱塑性聚合物相互結 合以形成一界面,該介面分離該纖維成一半,且該並排型複合 纖維之橫斷面係圓形、矩形及印形等。 該橫斷面之形狀可依據一噴絲頭孔之橫斷面及聚合物之結合 方法而自由改變,且該界面依據聚合物之間之熔化黏度差異形 成線形或弓狀弧形等。通常,具有高熔化黏度之聚合物包覆具 有低溶化黏度之聚合物以形成弓狀弧形之界面。 同時,本發明之特徵在於,該最終製得之複合纖維進行抽絲 :\Lmda\pp Pat\m226 95〇5丨6修玉本虹 06/05/15/03:02 1259853 分16申請弟9^133097號專利名稱、專利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及熱處理,因而符合下列物理性質:
具95%最大熱應力〔Tmax,95%〕之溫度區域:120至230°C 每丹尼爾之最大熱應力之範圍:(Ki至〇. 4克/丹尼爾。 該複合纖維較佳進行抽絲及熱處理,以便該最終製得之複合 纖維之最大熱應力之溫度分佈範圍係14〇至2〇(rc。若該最大 熱應力之溫度分佈範圍脫離該上述範圍時,加工性下降,且降 低紡織或編織織物之品質。 此外,若每丹尼爾之最大熱應力之範圍小於〇1克/丹尼爾 時,將降低捲曲之外觀丨或每丹尼爾之最大熱應力之範圍大於 〇·4克/丹尼爾時,該收縮性將變得難以控制。 此外,若农大熱應力之溫度分佈範圍小於1t時,或具95% 最大熱應力之溫度區域〔Tmax,95%〕小於i2(Tc時,收縮性變 得過大,且降低捲曲之外觀。相對的,若最大熱應力之溫度分 佈範圍大於200°C時,或具95%最大熱應力之溫度區域〔Tmax, 95°/❽〕大於230°C時,將降低抽絲穩定性。 f 為了使該抽絲及熱處理之複合纖維符合該物理性質,在第i 圖之紡紗直接抽絲方法中,本發明調整一第二導絲輪〔⑶鈿〕 6内之熱處理之溫度,在第2圖之非連續製程之抽絲及熱處理 方法中’本發明調整一熱板12之熱處理溫度。 本發明依上述方法製造之並排型複合纖維具有二種聚合物, 該二種聚合物並排排列,且其沸水收縮性不同於習用複^纖維 之沸水收縮性。 通常,由於一人造纖維絲及一假撚人造纖維紗〔假撚紗〕在 捲曲性質上之差異,該人造纖維絲及假撚人造纖維紗具有一條 件差異’以便彼此區別量測其沸水收縮性。特別是,由於該人 造纖維絲幾乎不捲曲,因量測沸水收縮性之條件改變所造2之 錯誤可能性相當低。相對的,由於該假撚人造纖維紗〔假撼紗〕 C:\Linda\PK Pat\PF1226—950516 修正衣· doc 一 J J 一
0G/05/15/03:02 I*M 1259853 5§JLm_|j^92133097號專利名稱、專利說明書及申諸專剌範圍修正本 相對具有許多捲曲,因量測條件改變所造成之誤差可能性相對 提高。 该人造纖維絲之沸水收縮性主要經由日本工業標準(j I $)匕 1013第7. 15條之方法〔最初負載=總丹尼爾χ1/30克,靜負載= 總丹尼爾χ40/30克〕進行量測,而該假撚人造纖維紗之沸水收 縮性則主要經由日本工業標準(JIS) L 1〇9〇第5· 10條之方法 〔最初負載=總丹尼爾1/10克,靜負載=總丹尼爾X2〇/1〇克〕 進行量測。 在本發明之並排型複合纖維中,經由日本工業標準(j IS) L 1090第5· 10條之方法〔最初負載=總丹尼爾χ1/1〇克,靜負載= 總丹尼爾χ20/10克〕量測之沸水收縮度〔Sr2〕係20至75%經 由曰本工業標準(JIS) L 1013第7·15條之方法〔最初負載=總 丹尼爾xl/30克,靜負載二總丹尼爾Χ40/30克〕量測之沸水收縮 度〔Sq〕。 f 亦即,在本發明之並排型複合纖維之實施例中,該沸水收縮 性〔Si*2〕係等於20至75%該沸水收縮性〔Sq〕,該沸水收縮 性〔Sq〕係在該條件下量測之一假撚人造纖維紗〔假撚紗〕之 沸水收縮性,該沸水收縮性〔Sq〕則係在該條件下量測之一人 造纖維絲之沸水收縮性。 相對的,在習用人造纖維絲之實施例中,該沸水收縮性 〔Sh〕係等於90至99%之沸水收縮性〔Sr!〕,該沸水收縮性 〔Sr2〕係在該條件下量測之一假撚人造纖維紗〔假撚紗〕之沸 水收縮性,該沸水收縮性〔Sq〕則係在該條件下量測之一人造 纖維絲之沸水收縮性,該沸水收縮性〔Sr2〕等於90至99%之沸 水收縮性〔Sr i〕係相同於任一量測方法量測之沸水收縮性。 如上所述,不論該並排型複合纖維形狀,本發明之並排型複 合纖維相似一假撚紗〔假樵紗〕於該沸水收縮性質,且相較於
CALimlaXPF Pat\Pn226_950i316 修正本· doc 一 12 — 06/05/15/03:02 PM 稱、專利說明書及申請主利範圍修正本 該假樵紗具有極優良之捲曲外觀。 在本發明中,該複合纖維之各種物理性質及一紡織或編織織 物之各種物理性質評估如下·_ A^Sr?)及捲曲回復率 LCR〕 該沸水收縮性〔Sri〕經由日本工業標準(JIS) L 1013第7· 15 “之方法〔表初負載—總丹尼爾χ 1 / 3 〇克,靜負載二總丹尼爾 40/30克〕進行量測,該沸水收縮性〔化2〕則經由日本工業標 準(JIS) L 1090帛5· 10條之方法〔最初負載二總丹尼爾1〇 克,靜負載=總丹尼爾x2〇/i〇克〕進行量測。一絲束係藉由將 一複合纖維纏繞在一線軸架1〇至2〇次進行製備〔在日本工業 標準(JIS) L 1013第7·15條之方法中係2〇次,在曰本工業伊 準(JIS) L 1090第5·ΐ〇條之方法中則係1〇次〕。一最初負^ 及一靜負載作用在該製備之絲束以量測該長度〔L〇〕。在曰本 工業標準UIS) L 1G13第7_15條之方法中,該最初負載相等於 ,總丹尼爾xl/10克,且該靜負載相等於總單尼爾χ2〇/1〇克。該 絲束在溫度l〇〇°C±2°C之熱水中進行熱處理持續3〇分鐘、再取 出、再利用一吸水紙脫水並置於室内。接著,該最初負载及靜 負載對應各該方法再次作用於該絲束,以量測該長度〔^〕。 接者,該絲束置入溫度20°C±2°C之水中,並接著量測該樣本長 度〔L2〕。再次移除該最初載重,並量測該樣本長度〔^〕。該 量測值代入下列方程式以計算該沸水收縮性及該捲曲回彳^率。μ 沸水收縮性〔Sq 及 Sr2〕=ί^ίΐχΐ〇〇[%] A) 捲曲回復率〔CR〕
A 織物之收縮性 織物之收縮性係經由30位成員組成之評判小組進行感官檢 驗。若3G位成員之25位以上認為—織物之收縮性極佳時,^ —13 — C:\Linda\PF PatAPF丨226_950516 修Λ本.doc
06/05/15/03:02 PM 1259證 16申請第92133097號專利义稱、鼻刺說明當;g申 該織物之收縮性標示為◎;若2〇至24位成員認為一織物之收 縮性極佳時,將該織物之收縮性標示為〇;若1〇至19位成員 認為一織物之收縮性極佳時,將該織物之收縮性標示為△;若 )於9位成員涊為一織物之收縮性極佳時,將該織物之收縮性 標不為X。 應力呈現之溫度〔Tmax〕及每丹尼爾之噩大熱應力 L克/丹尼蜎] 熱應力係使用一 Kanebo工程有限公司之熱應力測試機台進 行$測。特別是,一環圈形之10公分樣本掛至上、下鉤部,接 著將預定張力〔複合纖維之總丹尼_x 2/30公克〕作用在該樣 本上。在此狀態下,該溫度以預定速度〔300°C/120秒〕進行 增加。如第3圖所示,一應力改變對應於一溫度改變繪製在一 曲線圖上’接著,藉最大熱應力做為一中心以取得具大於95% 最大熱應力之溫度區域〔Tmax,95%〕。每丹尼爾之最大熱應力 之什异係藉由該曲線圖上獲得之最大熱應力,並接著置換成下 列方程式者。
母丹尼爾之最大熱應力 最大熱應力 複合纖維之丹尼爾X 2 分子量〔Μη〕及重量平均分子量〔Mw〕 數量平均分子量及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該凝膠滲透色層分 析儀〔GPC〕經由下列方程式進行計算: Μη = ί>· /=1___ ΣΗι/Mi /=1
Mw — Υ,ΗιχΜι /=1__ ΣΗι i=l
Hi:檢驗器在保留體積〔vi〕之基線上之訊號之長度
Pa侧226_950516修正本★ —14 — 06/05/15/03:02 ΙΛΙ 1259853 . 』展16帽$巡驗遺麵魏1專利削書及植專繼圍修正本 Μι :聚合物摩擦力在保留體積〔Vi〕内之之分子量 N:資料筆數 .其中該保留體積〔Vi〕健本成份分子在交換柱内之保留期 間消耗之溶劑量。 該保留期間係該時間紀錄至該樣本成份分子進入該交換柱及 完全溶化為止。 由於上述方法量測之結果係相對數值,為了校正這些數值, 本發明使用一標準材料。本發明主要使用聚苯乙烯做為該標準 材料,聚苯乙烯之分子量及分子量分佈之寬度係屬於習知者。 本發明亦可在一適當習知之基礎上使用其他種類之標準材料。 忒分子量分佈之寬度係該分子量分佈之波峰數值之寬度,且 表示一目標聚合物材料之分散度〔Mw/Mn〕。 【實施方式】 j寶本發明將藉由比較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及比較實施例之間的 差異作洋細說明。然而,本發明並未受實施例而限制其技術内 容。 第一實施例 具有數量平均分子量〔Μη〕15,000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及具有數量平均分子量〔Μη〕25,000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在速度3, 000公尺/分鐘、溫度285°C下進行複合紡紗成並排 型。如第2圖所示,在一抽絲及一熱處理製程内,該製得之材 料以抽絲速度650公尺/分鐘及抽絲率1 · 68進行抽絲及熱處理, 以製備具有100丹尼爾/24纖維之並排型複合纖維。該抽絲及 熱處理溫度〔熱板溫度〕設定至132t,因而該複合纖維可符 合下列物理性質:
每丹尼爾之最大熱應力:〇· 21克/丹尼爾 最大熱應力呈現之溫度:155°C ——15—— C:\Linda\PF Pat\PFI226_9505l6 修正本.doc 〇6/〇5/丨5/〇3:〇2 1259853 號專利名稱、i利說明書及申碕專刹 具95%最大熱應力〔Tmax,95%〕之溫度區域:122至228〇c 接著,一五絲之緞子具有經紗密度19〇紗/英吋及緯紗密度 • 98紗/英吋,其在一 repia織布機内使用該複合纖維做為一經 紗及一緯紗進行紡織,接著依序進行洗滌/收縮、在溫度i2〇g 快染機内進行染色及在一習用後續製程條件下進行後續處理, 以製備一織物。該製備之並排型複合纖維及其製得織物之各種 物理性質量測結果列於表1。 弟二實施例 具有數量平均分子量〔Μη〕12,000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及具有數量平均分子量〔Μη〕25,000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在速度3, 000公尺/分鐘、溫度285r進行複合紡紗成並排型。 如第2圖所不,在一抽絲及一熱處理製程内,該製得之材料以 抽絲速度650公尺/分鐘及抽絲率ι_ 68進行抽絲及熱處理,以 製備一具有100丹尼爾/24纖維之並排型複合纖維。該抽絲及 熱處理溫度〔熱板溫度〕設定至14(rc,因而該複合纖維可符 合下列物理性質: 每丹尼爾之最大熱應力:0· 31克/丹尼爾 /最大熱應力呈現之溫度:165°c 具95%表大熱應力〔Tmax,95%〕之溫度區域:122至228°C 接著,一五絲之緞子具有經紗密度190紗/英吋及緯紗密度 98紗/英叶,其在一 repia織布機内使用該複合纖維做為一經 紗及一緯紗進行紡織,接著依序進行洗滌/收縮、在溫度120°C 下快染機内進行染色及在一習用後續製程條件下進行後續處 理’以製備一織物。該製備之並排型複合纖維及其製得織物之 各種物理性質量測結果列於表】。 第三實施例 具有數量平均分子量〔Μη〕16,000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 C:\Linda\PF ΡίίΛΡΡ丨226_950516 絛正衣.d〇c 一 16 — 06/05/15/03:02 hi 1259853 s旨及具有數量平均分子量〔Mn〕28,刚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 酉旨在溫度29Gt進行複合纺紗成並排型。如第〗圖所示,該製 得之材料在一連續之抽絲及烘烤製程内進行抽絲及熱處理,以 製備-具有100丹尼爾/24纖維之並排型複合纖維。一第一導 絲輪之溫度設定至82t,且其速度設定至i,刪公尺/分鐘。 -第二導絲輪之速度設定至4,815公尺/分鐘,—收緊滾筒之速 度設定至4, 800公尺/分鐘,該第二導絲輪之溫度則設定至163 C,因而該複合纖維可符合下列物理性質: ’ 每丹尼爾之最大熱應力··0· 16克/丹尼爾
最大熱應力呈現之溫度:175°C ] '〕具95%最大熱應力〔Tmax,95%〕之溫度區域:122至228〇c 98紗/英吋,其在一 repia織布機内使用該複合纖維做為一經 紗及一緯紗進行紡織,接著依序進行洗滌/收縮、在溫度12〇 = 快染機内進行染色及在一習用後續製程條件下進行後續處理, 以製備一織物。該製備之並排型複合纖維及其製得織物之各種 物理性質量測結果列於表1。 篇一比較實施例 具有數量平均分子量〔Μη〕21,000之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醇 酉旨及具有數量平均分子量〔Μη〕25,000之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醇 酯在速度3, 000公尺/分鐘、溫度285°C進行複合紡紗成並排型。 如第2圖所示,在一抽絲及一熱處理製程内,該製得之材料以 抽絲速度650公尺/分鐘及抽絲率1.68進行抽絲及熱處理,以 製備一具有100丹尼爾/24纖維之並排型複合纖維。該抽絲及 熱處理溫度〔熱板溫度〕設定至118°C,因而該複合纖維可符 合下列物理性質: > 每丹尼爾之最大熱應力·· 0.21克/丹尼爾
Pat\l)F1226_950516 修正本.doc —17 — 1259853 ,
利名稱、專利說明書及申請專刹色 最大熱應力呈現之溫度:135°C 具95%最大熱應力〔Tmax,95°/。〕之溫度區域:122至228°c 接著’ 一五絲之緞子具有經紗密度190紗/英吋及緯紗密度 98紗/英吋,其在一 repia織布機内使用該複合纖維做為一經 紗及一緯紗進行紡織,接著依序進行洗滌/收縮、在溫度12〇。〇 下快染機内進行染色及在一習用後續製程條件下進行後續處 理,以製備一織物。該製備之並排型複合纖維及其製得織物之 各種物理性質量測結果列於表1。 第二比較實施例 具有數量平均分子量〔Μη〕20, 000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 醋及具有數量平均分子量〔Μη〕25,000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在速度3, 000公尺/分鐘、溫度285t:進行複合紡紗成並排型。 如第2圖所示,在一抽絲及一熱處理製程内,該製得之材料以 抽絲速度650公尺/分鐘及抽絲率1· 68進行抽絲及熱處理,以 製備一具有100丹尼爾/24纖維之並排型複合纖維。該抽絲及 熱處理溫度〔熱板溫度〕設定至115°C,因而該複合纖維可符 合下列物理性質: 每丹尼爾之最大熱應力:〇· 18克/丹尼爾 /最大熱應力呈現之溫度:130^
具95%最大熱應力〔Tmax,95%〕之溫度區域:122至235°C 接著,一五絲之緞子具有經紗密度19〇紗/英吋及緯紗密度 98紗/英吋,其在一 repia織布機内使用該複合纖維做為一經 紗及一緯紗進行紡織,接著依序進行洗條/收縮、在溫度12 〇。〇 快¥枝内進行染色及在一習用後績製程條件下進行後續處理, 以製備一織物。該製備之並排型複合纖維及其製得織物之各種 物理性質量測結果列於表1。 第三比較實施利 18 — C:\Ufida\PF Pat\PF丨22G—9505丨6 修正本.doc 06/05/15/03:02 P\l 1259853 迎16申請第92133097號專利名稱、專利說明書及申 具有數量平均分子量〔Μη〕25, 000之聚對笨二甲酸乙二醇 S旨及具有數量平均分子量〔Μη〕25, 000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 酉曰在速度3, 000公尺/分鐘、溫度285°C進行複合紡紗成並排型。 如第2圖所示,在一抽絲及一熱處理製程内,該製得之材料以 抽絲速度650公尺/分鐘及抽絲率1.68進行抽絲及熱處理,以 製備一具有100丹尼爾/24纖維之並排型複合纖維。一熱滾筒 之溫度設定至85°C,且該抽絲及熱處理溫度〔熱板溫度〕設定 至13 0 C ’因而該複合纖維可符合下列物理性質:
每丹尼爾之最大熱應力··〇· 18克/丹尼爾 最大熱應力呈現之溫度:155°C 彳 考具95%最大熱應力〔Tmax,95%〕之溫度區域:122至235它 二接著,一五絲之緞子具有經紗密度19〇紗/英吋及緯紗密度 98紗/英吋,其在一 repia織布機内使用該複合纖維做為一經 紗及一緯紗進行紡織,接著依序進行洗滌/收縮、在溫度125t: 快染機内進行染色及在一習用後續製程條件下進行後續處理, 以製備-織物。該製備之並排型複合纖維及其製得織物之各種 物理性質量測結果列於表1。 表1 :加工性及紗線物理性質
在該上 ^ C:\Linda\PF Ρί«ί\ΡΙ·Ί226—950516 修止本· d〇c
06/05/15/03:02 HM —19 — 之方法進行量測,該複合纖維之 標準(JIS) L 1090第5.1〇條之 業標準(JIS) L 1013第7.15條 沸水收縮度Sr2係利用日本工業 方法進行量測。 產業應用性 本發明之並排型複合纖維具有優良之收縮性,其呈 相同於天然纖維,以於進行—染色製程。此外,由义 製程簡單,因此減少製造成本,且使得該複合纖維具' 細度。 <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 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内,^ 可作各種更動與修改,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 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 — C:\Linda\PP Pat\nM226—950516 修正本· doc
06/05/15/03:02 PM 趨097號專、專利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本發明藉由一紡織直接抽絲方法製造一高收縮性並 排型複合纖維之製程示意圖。 •第2圖:本發明藉由抽絲及烘烤一未抽絲紗線或一半抽絲紗 線製造一高收縮性並排型複合纖維之製程示意圖。 第3圖·本發明之複合纖維繪製於一熱應力測試機台之熱應 力曲線圖。 第4圖:本發明之並排型複合纖維織之橫斷面之電子顯微 照。 … 第5圖:本發明在熱處理前之並排型複合纖維之電子顯微 照° •、… 第6圖:本發明在熱水處理〔1〇(rc〕後之並排型複合纖維 之電子顯微照。 13 、 ..广、飞 ^ 圖號說明: 2 擠壓機 4 冷卻槽 6 苐一導絲輪 8 抽絲捲線機 11熱滾筒 13 抽絲滾筒 1 擠壓機 3 紡織塊 5 第一導絲輪 7 複合纖維 10 未抽絲紗線或半抽絲紗線滾輪 12 熱板 14 複合纖維
Tg 最初收縮起始溫度 - Tmax具最大熱應力呈現之溫度 Τα具95%最大熱應力之溫度區域之下限值 Τ点具95%最大熱應力之溫度區域之上限值 —21 ~ C:\Linda\PF l*at\PF1226_9505丨6 修正本.doc
06/05/15/03:02 I>M

Claims (1)

1259¾¾ 16申請第92133097號專利名稱、專利盤盟畫 ^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高收縮性並排複合纖維,其中二種聚對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並排排列,兩者之數量平均分子量差異〔△ Μη〕為 5, 000至15,000,且一沸水收縮度〔Sr2〕係等於20%至75% 之另一沸水收縮度〔Sq〕,該沸水收縮度〔Sr2〕係經由曰 本工業標準L 1090第5. 10條之方法〔最初負載=總丹尼爾 X1/10克,靜負載二總丹尼爾x20/10克〕進行量測,該沸水 收縮度〔Sri〕則係經由日本工業標準L 1013第7. 15條之 方法〔最初負載=總丹尼爾xl/30克,靜負載=總丹尼爾 χ4Ό/30克〕進行量測,且該複合纖維進行抽絲及熱處理, 因而符合下列物理性質: 具95%最大熱應力之溫度區域·· 120至230°C ;及 每丹尼爾之最大熱應力之範圍:〇.1至0.4克/丹尼爾。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收縮性並排型複合纖維,其中 該複合纖維進行抽絲及熱處理,該複合纖維之最大熱應力 之溫度分佈範圍〔Tmax〕係14〇至200t:。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收縮性並排型複合纖維,其包 含於一紡織、編織織物中。 C:\Linda\IT Pat\m226_9505丨6 修止本.d〇c —22 — 06/05/15/03:02 PM
TW092133097A 2002-11-26 2003-11-25 High shrinkage side-by-side type composite filament TWI25985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20073701 2002-11-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0764A TW200420764A (en) 2004-10-16
TWI259853B true TWI259853B (en) 2006-08-11

Family

ID=36113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33097A TWI259853B (en) 2002-11-26 2003-11-25 High shrinkage side-by-side type composite filament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51575A1 (zh)
EP (1) EP1565601A4 (zh)
JP (1) JP2006507421A (zh)
KR (1) KR100667624B1 (zh)
CN (1) CN1717510A (zh)
AU (1) AU2003284739A1 (zh)
TW (1) TWI259853B (zh)
WO (1) WO20040486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60034A1 (en) * 2003-06-19 2004-12-23 Haile William Alston Water-dispersible fibers and fibrous articles
US20110139386A1 (en) * 2003-06-19 2011-06-16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Wet lap composition and related processes
US8513147B2 (en) 2003-06-19 2013-08-20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Nonwovens produced from multicomponent fibers
US7687143B2 (en) * 2003-06-19 2010-03-30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Water-dispersible and multicomponent fibers from sulfopolyesters
US7892993B2 (en) 2003-06-19 2011-02-22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Water-dispersible and multicomponent fibers from sulfopolyesters
US7635745B2 (en) * 2006-01-31 2009-12-22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Sulfopolyester recovery
US20080160859A1 (en) * 2007-01-03 2008-07-03 Rakesh Kumar Gupta Nonwovens fabrics produced from multicomponent fibers comprising sulfopolyesters
US8512519B2 (en) 2009-04-24 2013-08-20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Sulfopolyesters for paper strength and process
US9273417B2 (en) 2010-10-21 2016-03-01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Wet-Laid process to produce a bound nonwoven article
US8840758B2 (en) 2012-01-31 2014-09-23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es to produce short cut microfibers
US9617685B2 (en) 2013-04-19 2017-04-11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for making paper and nonwoven articles comprising synthetic microfiber binders
US9598802B2 (en) 2013-12-17 2017-03-21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Ultrafilt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sulfopolyester concentrate
US9605126B2 (en) 2013-12-17 2017-03-28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Ultrafiltration process for the recovery of concentrated sulfopolyester dispersion
BR112022000060A2 (pt) * 2019-07-05 2022-03-15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io para reforço de pneu e reforço de pneu
WO2024018814A1 (ja) * 2022-07-22 2024-01-25 東レ株式会社 仮撚加工糸並びにこれを含む複合仮撚加工糸、撚糸、織編物及び衣類
WO2024018818A1 (ja) * 2022-07-22 2024-01-25 東レ株式会社 複合繊維、構造糸、織編物及び衣類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57433A (en) * 1965-10-06 1969-07-09 Ici Ltd Polyester Fibres
CA957214A (en) * 1970-12-24 1974-11-05 Teijin Limited Conjugate fiber
KR940002378B1 (ko) * 1992-01-20 1994-03-24 주식회사 삼양사 복합 방사 이수축 혼섬사의 제조방법
US6692687B2 (en) * 2000-01-20 2004-02-1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thod for high-speed spinning of bicomponent fibers
KR100624369B1 (ko) * 2000-06-03 2006-09-19 주식회사 코오롱 소모조 잠재 권축사
JP4505960B2 (ja) * 2000-07-13 2010-07-21 東レ株式会社 高伸縮耐久性ポリエステル系複合繊維および製造方法
JP3582466B2 (ja) * 2000-09-14 2004-10-27 東レ株式会社 高伸縮性ポリエステル系複合繊維
JP4710141B2 (ja) * 2001-01-24 2011-06-29 東レ株式会社 高ストレッチ織編物用ポリエステル系複合糸
EP1431430A4 (en) * 2001-09-18 2004-12-15 Asahi Kasei Fibers Corp CAN OF POLYESTER COMPOSITE FIB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051575A1 (en) 2006-03-09
AU2003284739A1 (en) 2004-06-18
JP2006507421A (ja) 2006-03-02
CN1717510A (zh) 2006-01-04
TW200420764A (en) 2004-10-16
EP1565601A1 (en) 2005-08-24
EP1565601A4 (en) 2006-06-07
KR100667624B1 (ko) 2007-01-11
WO2004048650A1 (en) 2004-06-10
KR20040047600A (ko) 200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59853B (en) High shrinkage side-by-side type composite filament
KR100452675B1 (ko) 태세를갖는폴리아미드계섬유및그제조방법
US5930989A (en) False twisted yarn
JP5953819B2 (ja) ポリエステル融着延伸仮撚加工糸
TWI278542B (en)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conjugate fiber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KR101103379B1 (ko) 염색성이 개선된 고신축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섬유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3167677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異形断面繊維
KR101938818B1 (ko) 수축률이 다양한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사 및 이를 이용한 직물의 제조방법
JPH0335412B2 (zh)
JP6862984B2 (ja) カチオン可染性ポリエステル太細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
JP2007231473A (ja) 混繊複合糸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000220049A (ja) 潜在伸縮特性を有する長短複合紡績糸
JP2530729B2 (ja) 混繊交絡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248430A (ja) 潜在捲縮発現性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製造方法
JP6871789B2 (ja) 複合杢加工糸、織編物、および複合杢加工糸の製造方法
JP2001214335A (ja) 低収縮ポリエステル太細糸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ポリエステル混繊糸
JP2003155647A (ja) ラッセルレース
JPH10331031A (ja) ポリエステル混繊糸の製造方法
KR0181183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미세 필라멘트의 제조
JP2530721B2 (ja) 混繊交絡糸
JPH05247758A (ja) 長・短複合紡績糸および織物
JPH11117125A (ja) 太細異収縮混繊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その編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111329B2 (zh)
JP2002212847A (ja)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糸
JP2019085676A (ja)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仮撚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