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38875B - Engine - Google Patents

Eng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38875B
TWI238875B TW092129010A TW92129010A TWI238875B TW I238875 B TWI238875 B TW I238875B TW 092129010 A TW092129010 A TW 092129010A TW 92129010 A TW92129010 A TW 92129010A TW I238875 B TWI238875 B TW I2388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engine
throttle
passage
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29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15307A (en
Inventor
Hiroyuki Tsuzuku
Wataru Ishii
Toshiharu Hanajima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415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5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38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388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9/00Low-pressure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 Apparatus with both continuous and intermittent injection; Apparatus injecting different types of fuel
    • F02M69/04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 F02M69/047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injectors with air chambers, e.g. communicating with atmosphere for aerating the nozz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1/00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 F02B31/04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by means within the induction channel, e.g. def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1/00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 F02B31/08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having multiple air in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1/00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 F02B31/08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having multiple air inlets
    • F02B31/085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having multiple air inlets having two inle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2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concerning induction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8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 F02D9/10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having pivotally-mounted flaps
    • F02D9/109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having pivotally-mounted flaps having two or more fla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8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 F02D9/12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having slidably-mounted valve members; having valve members movable longitudinally of conduit
    • F02D9/14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having slidably-mounted valve members; having valve members movable longitudinally of conduit the members being slidable transversely of cond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8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 F02D9/12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having slidably-mounted valve members; having valve members movable longitudinally of conduit
    • F02D9/16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having slidably-mounted valve members; having valve members movable longitudinally of conduit the members being rotat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006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osition of elements of the air intake system in direction of the air intake flow, i.e. between ambient air inlet and supply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02M35/10078Connections of intake systems to the engine
    • F02M35/10085Connections of intake systems to the engine having a connecting piece, e.g. a flange, between the engine and the air intake being foreseen with a throttle valve, fuel injector, mixture duct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09Fluid connections to the air intake system; their arrangement of pipes, valves or the like
    • F02M35/10216Fuel injectors; Fuel pipes or rails; Fuel pumps or pressure regu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42Devices or means connected to or integrated into air intakes; Air intakes combined with other engine or vehicle parts
    • F02M35/10255Arrangements of valves; Multi-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4Intake manifolds
    • F02M35/108Intake manifold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take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1/00Fuel-inj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 F02M61/14Arrangements of injectors with respect to engines; Mounting of injectors
    • F02M61/145Arrangements of injectors with respect to engines; Mounting of injectors the injection nozzle opening into the air intake cond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9/00Low-pressure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 Apparatus with both continuous and intermittent injection; Apparatus injecting different types of fuel
    • F02M69/04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 F02M69/042Positioning of injectors with respect to engine, e.g. in the air intake conduit
    • F02M69/044Positioning of injectors with respect to engine, e.g. in the air intake conduit for injecting into the intake conduit downstream of an air throttle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9/00Low-pressure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 Apparatus with both continuous and intermittent injection; Apparatus injecting different types of fuel
    • F02M69/04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 F02M69/042Positioning of injectors with respect to engine, e.g. in the air intake conduit
    • F02M69/045Positioning of injectors with respect to engine, e.g. in the air intake conduit for injecting in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2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concerning induction conduits
    • F02D2009/0201Arrangements; Control features; Details thereof
    • F02D2009/0272Two or more throttles disposed in s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mbustion Method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Description

1238875 敌、發明說明: L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_種至+ # <备 ^ …、何運轉時,將微粒化用空 乳(展縮芝氣)藉供給至辦料喑 、# 土 U㈣間 < 貫射嘴嘴附近,謀求促 進火、:料的微粒化之引擎。 【先前技術】 藉壓縮空氣作為促進燃料的微粒化之引擎的吸氣裝置, 從習知,就存在有藉連通於吸氣 、、及Λ岡開口《王通路的節流 ::將燃料噴射閥配設於下游側’藉上述主通路之節流閥, 以田*1通路連11上㈣與上述燃料之噴射嘴位置之喷 射通路者(例如,參照日本㈣平G9㈣⑽號公報)。 然而’在上述習知之吸氣裝置’由於噴射器設置於由吸 氣閥.離開上游側之位置’所以由噴射器所噴射之燃 料’在到達吸氣閥開口為止,其大多數均附著在喷射通路 壁面與主通路壁面。 +如此若附著在噴射通路壁面與主通路壁面之量過多,則 赁射於燃燒室之空氣與燃料的混合比與預定之混合比不 同,因排出未燃燒氣體,排氣氣體性狀惡化,或燃料未充 刀以化就流入筒内,導致燃燒、排氣性狀惡化,進一步, 存有對節流操作無法充分反應之問題。 【發明内容】 ”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一種不招致燃燒性的惡化,削減燃 料的壁面附著量,改吾排氣氣體性狀與節流反應性之引擎。 孩目的,係藉一種引擎來解決,該引擎係使燃料噴射口 88786 1238875 相",由燃料喷射口所喷射之燃料與空 喑舢哭的孔在?缸内發生氣動之角度配設噴射器,由前述 1、°\1科1射中打開之前述吸氣閥開口,將前述混合 乳Ρ貧射至前述汽缸内,使其發生氣動。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所添附圖面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細加以 說明。 (實施形態1) 圖1二圖5係用以說明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自動二輪 車用引擎的吸氣裝置之圖。圖i為剖面侧面圖,圖2為剖面 平:圖,圖3為喷射口之模式圖,圖4為第1、第2節流閥的 ’、何Μ開度的關係之特性圖,圖5為燃料喷射時機與燃費的 關係之特性圖。又,本實施形態中,前、後、左、右之意 義係將引擎搭載於車體框在就座之狀態來看的情形之前、 後、左、右。 ”’、員示杰圖1及圖2之引擎1,係包括有供給手段與喷射器 ⑽下稱喷射器);該供給手段,係透過吸氣_口^供給 空氣至汽缸;該嘴射器丨丨,係使燃料喷射口對向於吸氣閥 開口 3e,且由燃料喷射口喷射之燃料與氣體的混合氣,在 汽缸内以發生氣動的角度配設;採用由喷射器lu々燃料喷 射中打開之吸氣閥開口 3e,將混合氣直接噴射至汽缸内使 其發生氣動之構成。 另外,顯示於圖1及圖2之引擎丨具備有吸氣閥配設部、排 氣閥配設部、吸氣口 3g、節流閥配設部、汽缸座2 ;該吸氣 88786 1238875 此等’形成吸氣閥7之氣筒軸線A之角度0 2,係設定為比形 成排氣閥6的氣筒軸線A之角度0 1小。亦即,吸氣閥7比較 於排氣閥6 ’配置成更接近氣筒軸線a之立起狀態。結果, 由吸氣閥7可以自由進行確保比後側部分大之空間之後述 之噴射器11的設置。 氣口 3 8在ά缸蓋3内’由上述吸氣閥開口 3e彎曲於略垂 直於氣筒軸線A之方向之後,如此延長於後方,構成將外氣 導入燃燒室内之主通路的一部。 吸氣口 3g的下游端的彎曲部,係藉隔壁3h分支於連通在 上述左、右的吸氣閥開口 3e、3e之分支通路3i、3i。另外, 吸氣口 3g的上游端的外部連接口 3j ,係連接於節流體5。又, 孩節流體5在其上游側,連接於空氣清淨器。 節流體5在主通路上由下游側順序的包括有第丨、第2節流 閥5a、5b。在弟1節泥閥5a及第2節流閥5b之間,設置著由 主通路分支之副通路13。 如圖4之第1、第2節流閥5a、5b的的開度與負荷(節流操 作量),配置於下游側之第丨節流閥5a,係保持於由無負荷(空 轉)運轉區域至一定的部分負荷運轉區域b為止之全閉位 置。 藉此,節流體5透過副通路13 ,將用以促進所喷射之燃料 的微粒化之微粒化用空氣大量的供給至喷射器丨丨的喷射噴 嘴11a附近。藉對噴射噴嘴lla附近供給大量的微粒化用空 氣,促進在低負荷運轉時之喷射燃料的汽化。 另外,配置於上游側之第2節流閥5b,係因應節流閥操作 88786 -10- 1238875 控制主通路面積之通堂# 、<逋吊又即流閥。又,第2節流閥5b透過滑 流境線連結於操向方向盤的節流爽钳,並且透過產 生疋遲緩《連桿機構’連結於第1節流閥5a。 而且,如圖1所顧千,+ U友 、在吸氣口 3 g的頂端側配設著噴射器 11 ° 、射-11係以使燃料噴射對向於吸氣閥開口 3e,且使由 料貧射π 1射之燃料與空氣的混合氣在汽缸内發生滾動 等之氣動之角度配設於汽缸蓋3。 詳、’、田的疋’例如噴射射器11係配設成當由平面來看時一 致於吸氣口 3g,且當由凸輪軸方向來看時對氣筒軸線A以 (0 2 + 0 3)的角度傾斜於引擎的後壁側。 ㈣射器11之汽缸蓋3之配置位置、角度等設定係設定如 其次。例如,圖1之噴射器11的配置位置,係位於藉喷射氣 11喷射<燃料與微粒化用空氣的混合氣通過吸氣口開口 k 與開位置之吸氣閥7之閥頭7a之環狀的間隙之主要氣筒軸 、’泉A側"卩分之位置。加上,噴射器11係設定於通過氣筒軸線 A邵分之混合氣沿著汽缸内徑2b内面之排氣閥開口侧部分 喷射於氣筒軸線A方向之位置。 另外’噴射器11係如圖2所顯示,由嘴射喷嘴1丨a的燃料 噴射口噴射之燃料與空氣的混合氣之吸氣閥開口 3e之實際 定點之直徑比吸氣閥開口的半徑小。該實際定點的軸線係 位於與通過吸氣閥開口 3e之汽缸的内周壁垂直之位置。 也就是,喷射器11,其喷射喷嘴1 la在圖1中由水平向來 看,係配置於位置於連結吸氣閥開口3e藉閥頭以閉塞之狀 88786 -11- 1238875 怨 < 閱轴7b的基端、與吸氣閥7的軸線與吸 β的交% 、 g勺中心線 、々人點、與吸氣口 3g的中心線B和汽缸蓋3的上游端的外部 連接口 3j之交點之區域内。 又’孩噴射器11期望配置於由吸氣閥開口 3e的開口面到 喷射噴嘴1la的距離為4.0 cm以下之位置。 另外,噴射器11的燃料噴射係在燃料噴射中,以吸氣闕 開口 3e在開之狀態的時機控制著。例如,對噴射器u的吸 氣閥開口 3e之喷射時機,係藉ECU(Engine c〇mr〇1 Unit)等之 控制裝置控制。 在吸氣口 3g的頂端部分,安裝孔3m形成由外部連通於吸 氣口 3g内之狀態。另外,安裝孔3m的吸氣口連通部附近, 係由吸氣口 3 g通過吸氣閥開口 3 e,將所喷射之燃料導引至 汽缸内徑2b内之噴射通路14。筒狀之夾具12藉嵌合安裝於 該噴射通路14。 噴射器11的噴射噴嘴1 la部分在插入之狀態,嵌合於位置 於該夾具12的軸方向外側之支撐孔12a内。該噴射喷嘴11 a 係位於吸氣閥軸7之軸與吸氣口 3g的中心軸B之間,且配置 於接近吸氣口 3g的吸氣閥側端部之位置。 又,該噴射喷嘴11 a的燃料噴射孔具有將燃料面向左、右 之吸氣閥開口 3e、3e作為分支流噴射之形狀。 另外,夾具12的軸方向内側部分形成喷射口 12b,由喷射 器11的喷射喷嘴11a喷射成分支於2方向之燃料,在喷射口 12b内與微粒化用空氣混合,由該噴射口 12b通過吸氣口 3 g 的分支通路3i、3i,供給至由汽缸内徑2b等所形成之燃燒室 88786 -12- 1238875 内。在此,夾具12的噴射口 12b,係對向於隔㈣,在該隔 壁3h切口形成排出鲁心,用以迴避由上述喷射器u所喷射 〈燃料衝撞。賴出部311係形成隔壁3h之吸氣閥開口側端 斗凹下,且表面傾斜於吸氣閥開口 3e。藉該構成,排出部 3n即使在2條分支通路3i、3i之中心配置噴射器丨丨,亦可以 舲所喷射的燃料作為面向2個之吸氣閥開口 3e、化之分支流 導引。從而,所噴射之燃料不會衝撞於隔壁3h,可以防止 燃料對隔壁3h之附著。 在形成於夾具12的噴射口 12b的外周部的小徑之部分與 安裝孔3m之間,形成環狀之氣室12c(參照圖1及圖3A)。該 氣罜12c藉貫通形成於夾具丨2之每等角度間隔之直徑方向 之多數(在本實施形態為4個)之連通孔i2d,連通於嘴射口 12b 内。 另外,副通路13之下游側之開口端部的下游端開口(連接 口)13a,在接近配置於喷射喷嘴ila之狀態連通於氣室12〇。 該副通路13沿著上述吸氣口 3g延伸至上游側,其上游側 開口 13b連通於上述節流體5的第1、第2節流閥5a、5b之間。 在此,4個連通孔12d之中,位置於上述下游端開口 13&側 之2個連通孔12d的軸線,對下游端開口 13a的軸線形成 45°。亦即,上述連通孔12d形成面向由上述下游端開口 i3a 錯開之方向。也就是,副通路13的下游端開口 13a形成對向 配置於噴射口 12b的外周面之狀態。藉此,由下游端開口 13a 吐出之空氣,不會直接流入筒狀的喷射口 12b内,流入氣室 12c内之後,由放射狀的設置於噴射口 12b之連通孔12d的各 88786 -13 - 1238875 個流入噴射口 12b内。 其次,針對本實施㈣1之引擎的作較果加以說明。 在由無負荷運轉區域至-定㈣分負㈣ ㈣,下游側之第【節流闕5a全閉,第2節流 操 作控制開關。 ^ 在比部分負荷運轉區域b負荷較小之運轉 广 咬傅Ιηε域,引擎側的 吸U在副通路13依舊作用,吸人空氣的全量由節流骨” 内通過副通路13導入氣室12。而且,吸入空氣由氣二 通過連通孔12d噴射至噴射口 12b内,在此將㈣射喷嘴^ 所噴射之燃料微粒化,且與該燃料充分的混合。而且,該 混合氣通過隔壁3h的排出部3n的左、右,由左、右之 ^ 閥開口 3e供給至燃燒室内。 ; 此時,混合氣為了由噴射器u之燃料噴射中打開之吸氣 閥開口 3e直接喷射至燃燒室(汽缸)内,即使對於緊急之節流 操作亦可以迅速的反應,將混合氣供給至燃燒室,可以2 吾引擎旋轉速度的增加時節流反應性不會產生遲緩等之 題。 由於藉與汽缸軸線A平行且通過動閥機構的吸氣側端部 <直線C,使噴射噴嘴lla的燃料喷射孔位置於氣筒軸a側, 所以可以使喷射器的噴射喷嘴Ua接近於吸氣閥開口 k而,燃料附著得到之璧面積本身變小。伴隨此等燃料 的璧面附著量減少,彳以改善冷溫運轉時的燃費,並且在 刀斷燃料時與芝轉停止時,藉排出未燃燒燃料可以改善排 氣氣性狀的惡化。另外,即使對於緊急之節流操作,亦可 88786 -14- 1238875 以改善引擎旋轉速度的增加時節流反應性不會產生遲緩等 之問題。 ' 另外,混合氣主要以吸氣閥開口化與打開之吸氣間7之閥 頭7a之環狀之間隙為主’由排氣側部分沿著汽缸内徑的内 面供給至軸方向。為此’在汽紅内徑㈣確實發生滾動(縱 渦),上述燃燒的微粒化與霧化相互藉流動強化,藉燃燒的 急速化提昇燃燒性。 也就是,噴射器11之由噴射嘴嘴lla之燃料喷射口所喷出 《燃料與空氣之混合氣的吸氣閥開口之實際^點的直徑, 比吸氣閥開n3e的半徑小,且配設於實際定點的軸線通過 吸氣閥開口與汽缸的内周璧交叉之位置。為此,由燃料喷 射口所喷射之燃料與空氣的混合氣,通過燃料噴射中打開 《狀態之吸氣閥開口 3e,直噴至汽缸内之銳角。藉此,在 忒缸内仏2a内,使旋轉(縱渦)確實的發生,加上燃料的微粒 化、務化,強化混合氣的流動,藉燃燒的急速化可以提升 燃燒性。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藉氣筒軸線A使凸輪軸8偏位於排 氣側配置,將氣筒軸線A與吸氣閥7所形成之角度02設定成 比氣筒軸線A與排氣閥6所形成之角度01小。也就是,由於 使吸氣閥7立起貼近於氣筒軸線a側,所以在汽缸蓋3的吸氣 側邵分可以確保用以將噴射器丨丨接近吸氣閥開口>配置之 工間,減低上述的燃料的璧面附著量,可以改善反應性, 並且可以提升燃燒性。又,作為角度0 1、Μ之-例者,可 以棱出者有將角度θ1設定於17。〜27。,將角度02設定於 88786 -15- 1238875 15。〜25。。 另外,以副通路13連通噴射通路之喷射喷嘴m位置之部 ^與節流體5之第卜第2節流閥5a、5b之間的部分,由無負 何至K邵分負荷運轉區域,由於將第旧流閥^作為全 閉所以可以將大量的吸入空氣作為微粒化用空氣確實的 供給至噴射喷嘴lla部分,因此可以促進上述之噴射燃料的 微粒化。 進步,如圖3A所顯示,連通氣室12〇與喷出口⑶之連 通孔12钟,針對位置於朝副通路13之氣室之連接口 13a側 之連通孔,由於副通路13的連接口⑴部分之軸線形成一定 角度(在本實_態為45。)以上’所以可以迴避喷射燃料與 微粒化用空氣的混合氣流偏向流動,使混合氣流容易流至 目標方向。 亦即如圖3B所顯不,位置於連接口 13a側之連通孔12(j 之軸線’當與連接口 13a的轴線—致的情形,由該部分之連 通孔12d流入之空氣量比來自剩餘的連通孔之空氣量多,藉 此,混合氣流偏向流動成由上述連接口 Ua離開,結果,使 上述混合氣流無法流至目標方向。 進一步,如圖i所顯示,由於在劃成左、右分支通路3i、 3i之隔壁3h形成防止所噴射之燃料衝撞之排出部%,所以在 2條之分支通路3i、3i的中心,即使配置噴射器u的情形, 作為朝向2條之吸氣閥開P3e、3e之分支流所噴射之喷射燃 料,亦可以迴避衝撞附著於分支通路31的内璧。 圖5為顯示燃料由噴射器u喷射完成時機與燃費率的關 88786 -16- 1238875 係。圖中曲線D為表示本實施形態的情形之燃費率。另外曲 、泉E係顯不習知之吸氣管噴射的情形,具體的將噴射器配設 於吸氣分支管的汽缸蓋安裝部附近的情形之燃費率。另 外’ EX、IN係分別顯示排氣閥、吸氣閥的升力曲線。 +同圖,習知之吸氣管噴射的情形,在吸氣閥打開期間若 貧射’則燃費率大幅惡化。Λ乃可以考慮到的是僅使喷射 為早早接近吸氣閥開口的情形,則附著於吸氣口壁面之燃 燒量減少,戶斤噴射之燃料不t蒸發而導入燃燒室内為最大 之原因。 万面,本貫施型惑的情形,可以了解燃料噴射完成時 期吸氣闕的最大上升時愈以後燃費率愈提昇,亦即在吸氣 閥打開期間進行燃料噴射的情形為最佳的燃費率。 此乃,本實施型態的情形,在吸氣閥開口的附近以使噴 射賣背lla對向於吸氣閥開口 3e,且由喷射噴嘴山所喷射之 燃料與空氣混合之混合氣,在汽缸内使滾動與滿流等之氣 動:特別是滾動確實的發生之角度配設喷射器u。從而, 可以考慮到附著於吸氣π壁面之燃料量大幅的減少,且使 壓縮空氣與燃料的混合氣發生滾動,可以促進燃料的微粒 化、霧化。 如此,在本實施形態,如圖5所顯示,為了達成上述最佳 之燃費率’吸氣閥在噴射器U的燃料噴射中打開著,透過 中打開著之吸氣閥,所喷射之燃料與空氣的混合氣 二:射至汽缸内。換言之,在本實施形態,控制成噴射 益的料與吸氣闕的開口同時,透過嗜射器⑽燃料喷 88786 -17- 1238875 射中打開之吸氣閥開口 3e,將混合氣直接噴射至汽缸内徑 2b内。 圖6為關於本實施形態丨在引擎正常運轉狀態時,增量燃 料買射里時之缸内更燃比(Air-Fuel :以下稱為「A/F」) 的動態之圖。在該圖圖示著顯示本實施型態的方式之A"動 態之本方式之A/F軌跡,並且在進氣歧管部分安裝噴射器之 習知方式之引擎的A/F軌跡。 时 努如圖6所顯示,引擎丨在燃料增加時,比較於習知方式引 擎,A/F的反應較快,彳以謀求燃料喷射系的感應度的提昇。 此乃’可以考慮到的是由於噴射器u設置於吸氣閥開口 3爾近’所以由喷射器⑽噴射的燃料到達汽缸(汽紅内徑 2b)内為止之㈣比習知者短縮’所以縮短了燃料的輸送遲 ^為關於本實施形態i在引擎正常運轉狀態時,燃料喷 射量:0時之汽缸内空燃比㈧卜心丨如1〇 :以下稱為「—」) :動怨《圖。在該圖圖示著顯示本實施型態的方式之A/F動 悲<本万式《A/F軌跡’並且在進氣歧管部分安裝喷射器之 i之方式之引擎的A/f軌跡。 圖所❺τ,引擎!在正常運轉狀態之燃料喷射量為〇 時,與習知方式之引擎相比,A/F的反應較快。此乃,可以 考慮到的是由^噴射器u接近配置於吸氣口的吸氣間開口 側端邵’所轉料附著於到吸氣_ 口 36為止之内壁的量 故。也就是,在習知方式,在燃料噴射停止後,附 氣間開口 36為止之内壁面之燃料,最後供給至汽 88786 -18- 1238875 缸内。對於此,在本實施形態之引擎丨,燃燒噴射量的變化 量儘速反映至汽缸内之A/F,與習知方式相比,提昇了燃料 喷射系的感應度。 如此在本實施形態,由於噴射器u為直接附著於汽缸蓋 3,噴射噴嘴11a為接近於吸氣閥開口 3e之構成,所以噴射 器與安裝於吸氣管(進氣歧管)之習知之燃料噴射式之引擎 不同,節流閥5a極力的接近汽缸蓋3配置,吸氣口的容量變 小。 在此,說明吸氣口容積給與燃燒的影響。 圖8為關於本實施形態丨之變化引擎的吸氣口容積時之氣 門内壓力波形之圖。另外,圖9為顯示於圖8之吸氣口内壓 力波形的變化之概略圖。又,在該圖9,以實線表示依本引 擎之氣門壓力波形,以虛線表示在噴射器安裝^吸氣管(進 乳歧官通常之4循環引擎之空轉與低負荷區域之氣門壓 力波形。 如圖9之虛線之氣門壓力波形所顯示,在通常之4循環引 擎,當吸氣閥打開時,由於氣門壓力藉大氣形成負壓,所 以已燃氣體由汽缸内徑孔逆流至吸氣汽門,產生本身排氣 再循環(EGR :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對於此,在本實施形態之引擎丨,由於氣門容量縮小,所 以如圖9之實線之氣門壓力波形所示,在吸氣步驟時由節流 閥5a的下游供給至汽缸内徑沘之空氣減少。為此,為了實 現相同輸出,加大節流開度。藉此,_壓力迅速的接近 大氣壓’當吸氣閥打開時’ A門内壓力形成與大氣壓相同 88786 •19- 1238875 射器11 〇 夕卜 >_ 上述只施形態1,雖說明了噴射口橫跨全長具有 相同内徑的情开^, ρ+ 不過如圖15所顯示,將接近噴射口 12b之 主爲11 a之#刀形成小徑亦可設置節流喷阻12b,。在如此 在吸入二氣與燃料的混合部之空氣流速上升,具有 可以更一層促進微粒化之作用效果。 另外,在上述實施形態卜雖顯示引擎的氣筒軸A朝向垂 直方向的情形’不過該引擎不用說亦將氣筒軸A朝向水平方 向搭載於+體。肖情形⑨氣通路的軸線B形成朝向垂直方 向0 進一步,在上述實施形態丨,以氣筒軸為中心對象配設之 排氣閥6與吸氣閥7,進一步配置成對汽缸内徑以的軸垂直 又吸氣口 3g之各個一體的配設於汽缸蓋11。噴射器11先端 的貪射賣0角11 a ’係位於吸氣閥7的軸與吸氣口化的中心軸B <間,且配置於接近吸氣口巧的吸氣閥側端部。為此,在 汽缸蓋3,噴射器u之由喷射喷嘴Ua的燃料噴射口所噴射 之燃料與空氣的混合氣之吸氣閥開口之有效定點的直徑比 吸氣閥開口 3e的半徑小,且有效定點的軸線容易配設於與 通過吸氣閥開口 3e之汽缸内徑2b的内周壁交叉成銳角之位 置。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i,雖設置第i、第2節流閥5a、5b, 不過不限於此,即使廢止第2節流閥5b,僅設置第1節流閥 5 a ’在副通路13的中途設置螺線管閥13 c亦可。該情形,第 1節流閥5a與上述實施例的情形相同,在一定的部分負荷運 88786 -21 - 1238875 轉區域遲緩節流操作開關控制,在該第1節流閥5_閉之期 間中,藉螺線管閥l3c控制副通路13的通路面積。例如在空 轉運轉區域,藉螺線管閥13c進行空轉旋轉控制,隨著增加 節流操作量增加螺線管閥13c的開度。以該一例作為實施形 態2具體的說明。 (實施形態2) 圖16A為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引擎的剖面平面圖。 圖16B為為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引擎的剖面側面圖。 圖16A方便上省略了 ECU(Engine c〇mr〇1加⑴。 該實施形態2之引擎100,具有與對應於顯示於圖丨之實施 形態1之引擎相同之基本的構成,針對相同之構成要素則賦 予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說明,僅說明不同的構成要素。 引擎100在如圖i所顯示之引擎丨中,係排除第2節流閥, 具備ISC(Idol Speed Control)閥 120之構成。 詳細的疋,引擎1〇〇包含第1節流閥5&與13〇閥12〇 ;該第工 節流閥5a,係設置於節流體1〇5的主通路内之吸氣門侧,由 無負荷至一定的部分負荷運轉區域為止全閉;該ISC閥 120 ’係控制對副通路113的空氣的供給,進一步,具有控 制該 ISC 閥 120之 ECU 130。 引擎100之節流體105,係連接於汽缸蓋3之吸氣門3§。而 且,在節流體105内部的主通路,設置第i節流閥5a於汽缸 蓋側端邵。第1節流閥5a透過開關機構連動於未圖示之操向 方向盤之節流夾鉗。 圖17A及圖17B為顯示第1節流閥的開關機構之一例之圖。 88786 -22- 1238875 在顯示於圖17A之開關機構,第1節流闕5a的軸107由節流 體1〇5的側壁部106不突出於外方,該突出之轴部ι〇7插通於 2牧之旋轉板(滑輪)108、109。另夕卜,轴部1〇7,其端部係藉 軸承邵Π 〇自由旋轉的轴支。 第1旋轉板108係一體的形成蝴蝶閥型之第i節流閥化的 軸部心藉旋轉開關第i節流闕5a。在該第i旋轉板1〇8的 周緣部的-部,設置突出於半徑方向之突出部施。該突 出部l〇8a係隨著軸107的旋轉移動於圓周方向。 、第2旋轉板109係對向於第丨旋轉板1〇8,自由旋轉的設置 於軸邵107。孩第2旋轉板1〇9係連接於連結在未圖示之油門 夾錯之節流料m(參照圖_。又,節流缆線lu係藉節 泥夾鉗打開節% ’也就是,藉打開節流提高油門,藉該提 高油門動作使第2旋轉板109旋轉。另外,第2旋轉板1〇9係 突出設置於第1旋轉板⑽側,具有在角度旋轉時,抵 接於突出部108推壓突出部108之抵接片1〇如。 第U疋轉板108及第2旋轉板1〇9係分別藉螺旋彈簧1〇8b、 l〇9b施力於相互接近之方向。另外,第丨旋轉板ι〇8係藉螺 旋彈簧108b施力於第丨節流閥5a全閉之方向。第2旋轉板 109 ’係如圖17B所顯示,在第i節流閥5a的全閉狀態,也就 是不開油門之無負荷狀態,藉螺旋彈簧l〇9b施力成其抵接 片109a配置於由突出部1〇8&離開之位置。 而且,由全閉時至打開油門,藉節流電纜丨丨丨的提高動 作,第2旋轉板1〇9旋轉,抵接片1〇9a隨著該旋轉移動於接 近哭出邵1〇8a之方向。而且,抵接片l〇9a推壓突出部1〇8a, 88786 -23- 1238875 使弟1轉板1 〇 §旋轉。 、依據該構成,藉油門的開度與第丨節流閥化的動作,與開 度附上相位差,第i節流閥化在油門的開度到達某種程度大 為止之4不動作,從某種程度之後變化具有線形性之開度。 又,在忒圖17A,設置檢測第2旋轉板i 〇9的旋轉狀態之 TPS(Thn>ttle Position Sensor :節流位置傳感器)114,藉該 TPS 114檢測油門開度輸出ECU 13〇。另外,替代該Tps 114, 即使在油門設置檢測油門開度之傳感器,藉該傳感器檢測 之油門開度輸出至ECU 130,控制ISC閥120的動作量之構成 亦可。 另外’在節泥體105之第1節流閥5a的上游側,由主通路 分支設置具有與圖1之副通路13同樣之作用效果之副通路 113。在該副通路113的中途設置著18〇閥12〇。 ISC閥120具有回轉閥、蝴蝶閥、線性螺線管等之構造, 藉ECU 130控制其開度,控制副通路113的空氣流量。 圖18為關於本實施形態2之引擎100的運轉之ECU的一例 之塊圖。 如圖18所顯示,ECU 130係依據第1節流閥5a之節流開度 (引擎負荷)、吸氣管壓力、凸輪角信號、曲軸角信號、引擎 冷卻水溫、燃料的油溫、吸氣空氣溫度、電瓶電壓、A/F、 輸入之機關旋轉速度(引擎旋轉速度),將因應引擎運轉狀態 之點火時期控制信號輸出至點火電路,將燃料喷射量、燃 料喷射時機控制信號分別輸出至喷射器11。 另外,ECU 130係藉TPS 114所計測之第2旋轉板109的旋 88786 -24- 1238875 轉作動,也就是依據油門的開度,算出ISC閥120的動作量, 藉將控制信號輸出至ISC閥120,控制副通路113的空氣流 量。又,在ECU 130的各控制使用之輸入信號,並不限定於 各上述之信號。也就是,ECU 130即使藉適度使用與上述之 輸入信號不同之信號,控制副通路丨丨3的空氣流量,或將因 應引擎運轉狀態之點火時期控制信號輸出至點火電路,或 另外將燃料噴射量、燃料噴射時機控制信號分別輸出至噴 射器11亦可。 圖19為顯示於圖16之引擎的動作狀態之圖。 如圖19所顯示,若由引擎無負荷狀態打開油門後,首先, 藉ISC 120供給空氣至副通路113,到一定之低負荷狀態為 止,空氣僅藉ISC閥120供給至汽缸内徑2b。而且,達到一 定之低負荷運轉區域後,打開第1節流閥5a。 如此在引擎100,ISC閥12〇藉調整副通路丨丨3内之空氣的 流量,由無負荷到一定之部分負荷運轉區域,全閉第丨節流 閥,可以進行低旋轉、低負荷區域之空氣量較大之區域之 負何控制。另外,將喷射器丨丨直接安裝於汽缸蓋3,由於是 -種吸氣口 3g的容量比w知之構造小之構造,所以藉節流 閥5a的開關供給至汽缸内徑沘内之吸氣量的變化的感應度b (實施形態3) 面側面圖 圖20A為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引擎的構成之剖面平 面圖,圖2GB為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引擎的構成之剖 88786 * 25 - 1238875 該實施形態3之引擎200,係替代對應於顯示於圖1之實施 形態1之引擎1之第1節流閥5a,設置吸力活塞220之構成, 除此之外的構成具有與引擎1相同的基本的構成。從而,對 於相同的構成要素賦予相同之符號,省略其說明,僅說明 其不同之構成要素。 也就是引擎200包含有第2節流閥5b與吸力活塞220;該第 2節流閥5b,係設置於節流體205内的主通路上之副通路213 的分支處所之上游側;該吸力活塞220,係設置於分支處所 的下游側,因應主通路内之空氣的流量開關。 吸氣活塞220依據吸氣負壓在主通路内進退動作,藉變更 主通路内剖面積,調節主通路内的空氣流量。 特別是,吸力活塞220由第2節流閥5b的全閉到一定的開 度維持主通路的全閉狀態。 具體而言,吸力活塞220具有一體的形成於節流體205之 隔膜室222、與在節流體205的主通路内進退動作之活塞 224。 隔膜室222具有以彈性之隔膜226隔開之第1室228與第2 室230。第1室228插通隔膜226與活塞224内部連通。 在活塞224的前端形成未圖示之負壓氣門,在第1室228導 入吸氣負壓。在隔膜室222的底面與活塞224的底部之間設 置著施力於活塞224向前進方向之勢能之彈簧232。導入活 塞224内之吸氣負壓抵抗彈簧232,使活塞224作用於後退之 方向。 另外,以隔膜226隔開之主通路側之第2室230連通於外 88786 -26- 1238875 部,將大氣引入内部。在該第2室23〇藉大氣壓作用,因應 其兩側之第1 1: 228與第2室230的差壓之力量作用於隔膜 222。藉此,活塞224進退動作於主通路的開關方向。 圖21為顯示於圖20之引擎的動作狀態之圖。 該吸力活塞220,係如圖21所顯示,隨著第2節流閩外的 開度的增加,雖增大主通路内之節流開度,不過第2節流闕 5b全閉的情形,由於在下游空氣無法流動,所以吸力活塞 220也閉塞主通路内。 而且,猎打開節流閥5b,負荷雖開始加於引擎,不過在 低負荷狀態,吸力活塞22〇閉塞著主通路。藉此,在低負荷 狀態,主通路由於在下游側閉塞,所以供給空氣至副通路 213。如此在低負荷區域,藉來自副通路213的空氣,可以 謀求燃料噴霧的微粒化的提昇。另外,喷射器此喷射喷 嘴山配置於接近配置於吸氣闕7之軸與吸氣口狀吸氣閥 2端邵,間之位置。依此’來自噴射嘴嘴山之混合氣直接 透過吸氣閥開口 3e,噴射至汽虹内#2b内。 若依據該實施形態,與使用2個之節流閥之引擎相比,由 於使Γ個之節流閥,可以謀求削減製作成本。另外’依吸 力活基220,藉控制流過主通路 ^ 、峪円又空氧泥量,急開設置於 ;;之第2節流㈣,即使急速增加之空氣流至主通路 另外'可以抑制其增加使其安定化,防止操作性的惡化。 τ以進行電氣的控制或主通路及副通路的切換。進 ㈣器11直接安裝於汽Μ3,由於吸氣口 k的容 里與白知的構造相比為較小之構造,所以藉節流_及吸 88786 •27- 1238875 舌土 〇的開關,供給至汽缸内徑2b内之吸氣量的變化感 應度變快。 (實施形態4) 圖22為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4之引擎的構成之剖面側 面圖。 居貝施开y怨4之引擎300,係替代對應於顯示於圖i之實施 形怨1足引擎之第1節流閥5a及第2節流閥5b,具有設置回轉 閥之節⑽心之構成,除此之外之構成係具有與引擎1相同之 基本的構成。;k而,對於相同之構成要素賦予相同之符號, 省略其說明,僅說明不同之構成要素者。 即泥體305包括有主通路與副通路313 ;該主通路,係速 通於汽缸蓋3之吸氣口 3g;該副通路313,係由主通路分支, 開‘ #在安裝於汽缸盍3之噴射器11之噴射喷嘴丨丨a附近 開口。 另外,即流體305在主通路上之副通路313之分支處所, 具有因應節流開度在副通路313及吸氣口坫之至少一方供 給空氣之回轉閥360。 回轉閥360係構成對應油門開度旋轉,由節流全閉至一定 開度為止僅供給空氣至副通路。 詳細的是,回轉閥360具有側面看圓形之胴體部361、通 路部362、與第1閥體363、第2閥體364;該通路部362,係 貫通於與該胴體部361的軸部垂直之方向所形成;該第 體363、第2閥體364,係隔著通路部362對向設置。 月同體部361係對應油門開度,以轴為中心形成自由旋轉, 88786 -28 - 1238875 通路部362之—方的開口部具有連通於主通路的下游側及 副通路313的兩方之大小,另外—方的開口部具有連通於主 通路的上游側之大小。 第1閥體363在外周部分具有構成月同體部36ι的外周面的 -邵之剖面弓形狀,其弦部分的長度比加上主通路的直徑 與副通路313的直徑之長度長,藉使胴體部361旋轉,閉塞 主通路及副通路3 13中之至少一方。 另外,第1閥體363在胴體部361的旋轉時,在—定之位 置,第1閥體363的内面形成與節流體3〇5的底面 位準。 河九 第2閥體364構成胴體部361的外周面的一部,並且具有可 以閉塞主通路的上游側所形成之外周部。在與胴體部如的 軸平行延伸之外周部的兩端部,設置著錐㈣咖、364卜 使通路邵362的兩端開口部變寬。 在該引擎300,對應於油門開度的大小之部分,旋轉回轉 閥360,藉該旋轉’控騎主通路及副通路313之空氣的供 給。 ^ 也就疋,在油門全開時,回轉閥36〇在節流體3〇5内,位 置於來自主通路上游的空氣全部流至主通路下游及副通路 3 13的兩方(參照圖22)。 圖Μ及圖23B為圖22之引擎之空氣的供給狀態之圖,圖 23A為顯示在全閉空氣供給路時之回轉閥的狀態之剖面例 面圖。圖23B為顯示在低負荷運轉區域之回轉閥的狀態 面側面圖。 88786 -29- 1238875 '1王開時,藉胴體部361的旋榦 第1閥體363配置於閉突 7万疋轉, Ί基王通路的下游及副通路3 置,第2閥體364配置於閉金、 I万、閉基王通路的上游側之位置。 如圖23Β所顯示,藉一佘 、 ^ 疋义油門開度(節流操作量), 負荷運轉區域,回轉翮^ ^ 褥間36〇使弟1閥體363及第2閥體⑹位 於如僅供給空氣至副通路313 二 罝 一 《仏置。砰細的是,依第1闕 體363藉僅使主通路閉夷, 、、 土 罘2閥肢364位至於閉塞主通路 游側的一部。 如以上,若依據本發明,藉回轉閥360的旋轉,因應油 的開度可以機械地進行對汽缸内徑2b内的空氣的供給。也 就h藉回轉闕360的旋轉,不用說可以控制油門全閉時之 Μ的供給’亦可以透過副通路313適度的進行不使空氣流 至王通路之低負荷運轉區域之空氣的供給。另夕卜,亦可以 將對應油門的開度量之空氣流至主通路與副通路。進一 步:不需要使用2個花費成本之節流閥,與第i實施形態之 擎相比可以減少零件件數,亦可以減少該部分裝配之工 時。另外,與一般作為節流閥之蝴蝶式閥不同,由於沒有 必要在旋轉中心設置軸部,所以與蝴蝶式閥相比較,在全 開時可以取得較大開口面積。另外,將喷射器^上直接安裝 於汽缸蓋3,由於吸氣口 3g的容量作成比習知之構造小之構 所以藉回轉閥360的開關,供給至汽虹内徑&内之吸氣 量的變化之感應度變快。 又’在回轉閥360之第1閥體363及第2閥體364的形狀,若 具有與上述之第i閥體363、第2閥體364同樣之作用效果, 88786 1238875 則無論形成任何形狀均可。 例如’即使將第2閥體364的錐形部364b的形狀,作成 是半徑而是具有傾斜之形狀亦可。 (變形例1) 圖,圖 圖24A及圖24B為實施形態4之變形例1之引擎之 24A為顯示同引擎之油門全開狀態之剖面側面圖。圖“Η為 顯示同引擎之低負荷運轉區域之回轉閥的狀態之剖面 圖。 H,^ 顯示於圖24Α之引擎300a,係顯示於圖22之引擎3〇〇之回 轉閥的閥體的形狀,也就是,僅變更通路部的形狀者。^ 轉閥以外之構成具有與引擎300相同之基本的構成。從而口 在同一之構成要素賦予相同之符號,省略其說明,僅說明 不同之構成要素。 顯示於圖24A之引擎300a,在回轉閥的全開時,形成僅供 給空氣至主通路之構成。 、 在引擎300a之回轉閥36〇a,全開時之通路部3仏的下游側
變形例1之引擎300a,在低負荷 而且,如圖24B所顯示, β ^部設置具有半徑之錐形部 開口部變寬。 88786 -31- 1238875 運轉區域之下游側,第丨閥體363僅閉塞主通路的下游,在 上游側透過第2閥體367的錐形部367a,將空氣供給至通路 邵362 a内。通路部362a内之空氣,係沿著第丨間體泊的弦 邵被導引至副通路313,通過副通路313,隨著燃料形成混 合氣被噴射至汽缸内。 ^ 若依據該引擎300a,在全開時,由於空氣僅流至主通路, 所以可以將全開時之汽缸的吸氣路徑不用分為主通路與副 通路之-路徑化,可以防止由2條路徑吸人時所產生之性能 的降低。 ^ (變形例2) 圖25A及圖25B為實施形態4之變形例2之引擎之圖,圖 25A為顯示同引擎之油門全開狀態之剖面側面圖,圖加為 顯示同引擎之低負荷運轉區域之回轉閥的狀態之剖面側面 圖。 引擎300b為顯示於圖24之引擎3〇〇a之回轉閥的閥體的形 狀,也就疋,僅變更通路部的形狀者,回轉閥以外之構成 係與引擎3 0 0同樣之基本的構成。 從而,在同一之構成要素賦予相同之符號,省略其說明, 僅說明不同之構成要素。 詳細的疋,引擎3〇〇b具有之回轉閥36〇b,係將引擎3〇〇a <第2閥體368的上游側之端部之具有半徑之錐形部36以的 形狀,作為附有傾斜之傾斜面之第2閥體368。也就是,第2 閥體368在上游側的端部設置具有傾斜之錐形部368a。 引擎300b係與作為變形例丨之引擎3〇〇a同樣,在回轉閥全 88786 -32- 1238875 開時,形成僅供給空氣至主通路之構成。 在引擎3GGa之回轉閥36Gb ’全開時之通路部廳之下游 側的開口部之直徑具有與主通路的直徑相同之直卜 變形例2之引擎薦在回轉閥3嶋全開時,如圖Μ所箱 示,僅供給空氣至主通路。另外,在低負荷運轉區域^ 圖携所顯示,在下游侧,藉第1閥體363 ’僅閉塞主通路, 並且在上游侧,藉第2闕體368 ’在外周部分閉塞上游例, 透過錐形部施使空氣流入通路部⑽内。流入該通路部 3他内之空氣,沿著幻閥體的弦部被導引至副通路阳, 流入副通路内,在副通路的出口隨著燃料形成混合氣被喷 射至汽缸内。 若依據此等引擎雇、3_,在全開時,㈣空氣僅流 k各所以可以將全開時之汽缸的吸氣路徑不用分為 主通路與副通路之-路徑化,可以防止由2條路徑吸入時所 產生之性能的降低。 …本發明並不限制於上述之各實施例,只要不脫離本發明 之靶圍炙情況下,都可以做種種不同之修改。 本术係依據日本專利_請第2_-303782號,於2〇〇2年10 月18日提出申請,以上為其全文作為參考。 產業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發明係可以適用作為搭載於自動二輪車、汽車等之燃 料噴射裝置方式之引擎。 【圖式簡單說明】 以下’隨著圖解完整的說明上述及本發明的特徵,並以 88786 -33- 1238875 其中-例附加插圖之方法加以說明如下。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引擎的剖面侧面圖。 固為關於上述實施形⑸之引擎的剖面平面圖。 圖3A為關於上述實施形態」之連通幻擎之氣室 之連通孔之模式圖。 〇貧出口 圖3B為使連通氣室與噴出口之連通㈣ 態之模式圖。 j通路 <狀 性=為關於上述實施形態1之引擎之負荷·節流闕開度特 圖5為關於上述實施形態丨之引擎的燃費率之特性圖。 圖6為關於上述實施形態1在引擎正常運轉狀態時,增量 燃料喷射量時之汽缸内空燃比的動態之圖。 圖7為關於上述實施形態丨在引擎正常運轉狀態時,燃料 噴射量為0時之汽缸内空燃比的動態之圖。 圖8為關於上述實施形態1之變化引擎的吸氣口容積時之 氣門内壓力波形之圖。 圖9為顯示於圖8之吸氣口内壓力波形的變化之概略圖。 圖10A為空轉狀態之引擎之吸氣口容量給與燃燒的影響 之圖’顯示吸氣口容量與THC(全碳氫化合物)排出量的關係 之圖。 圖10B為空轉狀態之引擎之吸氣口容量給與燃燒的影響 之圖,顯示吸氣口容量與燃費率的關係之圖。 圖10C為空轉狀態之引擎之吸氣口容量給與燃燒的影響 之圖,顯示吸氣口容量與旋轉變動率的關係之圖。 88786 -34- 1238875 圖11為贺射器安裝部位之變形例之剖面側面圖。 圖12為喷射器安裝部位之變形例之剖面側面圖。 圖13為喷射器安装部位之變形例之剖面側面圖。 圖14為喷射器安裝部位之變形例之剖面側面圖。 圖1 5為▼射器安裝部位之變形例之剖面側面圖。 圖16A為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引擎的構成之剖面平 面圖。 圖16B為為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引擎的構成之剖面 側面圖。 圖17 A為第1節流閥的開關機構之一例之側剖面圖。 圖17B為階段的顯示第1節流閥的開關機構的動作之圖。 圖18為關於上述實施形態2之引擎的ECU的一例之塊圖。 圖19為顯示於圖16之引擎的動作狀態之圖。 圖20Λ為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引擎的構成之 面圖。 " 圖20B為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引擎的構成之,面 面圖。 圖21為顯示於圖2〇之引擎的動作狀態之圖。 圖22為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4之引擎的構成之 圖。 、刮面 圖23A為圖22之引擎之空氣的供給狀態之圖,顯示在入 交氣供給路時之回轉閥的狀態之剖面側面圖。 ] 圖23B為圖22之引擎之空氣的供給狀態之圖,顯示低# 運轉區域之回轉閥的狀態之剖面側面圖。 —”何 88786 -35- 1238875 圖24A為關於上述實施形態4之引擎的變形例1之剖面侧 面圖,顯示同引擎之油門全開狀態之剖面側面圖。 圖24B為關於上述實施形態4之引擎的變形例i之剖面側 面圖,顯示同引擎之低負荷運轉區域之回轉閥的狀態之剖 面側面圖。 圖25A為為關於上述貫施形態4之引擎的變形例2之剖面 侧面圖,顯示同引擎之油門全開狀態之剖面側面圖,及 圖25B為關於上述實施形態4之引擎的變形㈣之剖面側 面圖,顯示同引擎之低負荷運轉區域之回轉闕的狀態之剖 面側面圖。 【圖式代表符號說明】 2 2b 3 3a 3b 3c 3d 3e 3f 3g 3h 3i 88786 引擎 汽叙座 汽虹内徑 汽缸蓋 上合面 下合面 燦燒凹部 拆氣閥開口 吸氣閥開口 排氣C7 隔壁 分支通路 36. 1238875 3k 彈簧座 3n 排出部 3p 套管 4 汽缸罩 5 節流體 5a 第1節流閥 5b 第2節流閥 6 排氣閥 6a 排氣閥頭 6b 排氣閥軸 6c ^ 7c 護圈 6d、7d 閥彈簧 7 吸氣閥 7a 吸氣閥頭 7b 吸氣閥軸 8 凸輪軸 9 排氣搖臂 9a 排氣搖桿轴 10 吸氣搖臂 11 喷射器 11a 喷射喷嘴 12 夾具 12a 支撐孔 12b 噴射口 88786 - 37 - 1238875 12c 氣室 12d 連通孔 13 副通路 13a 下游端開口 13b 上游端開口 13c 螺線管閥 14 喷射通路 100 引擎 105 節流體 105a 第1節流閥 105b 第2節流閥 107 軸 108 、 109 旋轉板 108a 突出部 109a 抵接部 108b 、 109b 螺旋彈簧 110 軸承部 111 節流纜線 113 副通路 114 TPS(節流位置傳感器) 120 ISC(空轉速度控制)閥 130 ECU(引擎控制單元) 200 引擎 205 節流體 88786 - 38 - 1238875 213 副通路 220 吸力活塞 222 隔膜室 224 活塞 226 隔膜 228 第1室 230 第2室 232 彈簧 300 、 300a 、 300b 引擎 305 節流體 313 副通路 360 ^ 360a 回轉閥 361 胴體部 362、362a、362b 通路部 363 第1閥體 364 、 367 、 368 第2閥體 364a 、 364b 錐形部 88786 -39 -

Claims (1)

1238875 拾、申請專利範園: -㈣擎’其特徵在於具備: 空氣供給手段,其係對汽缸供給空氣,·及 口:二ί係使燃料喷射口面向前述汽缸的吸氣閥開 混合氣在前述汽叙内使^科與氣之 ,_ ., + 二巩/礼動產生之角度而配設; 由則述貫射器的燃料噴射 二 將前述混合氣直接噴射 ::心吸氣閥開口, 產生。 則述Α缸内而使前述空氣流動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丨項之 ^ pH, 5擎其中珂述噴射器係於吸氣 閥的軸與吸氣口的中心軸 二 ^ 乳闕側端部之位置配置前 〇及 3 ^丄、 ι⑴4燃枓噴射口而形成。 燐料=把圍弟1項《引擎,其中前述嘴射器係由前述 ^門、,口所,射之燃料與前述空氣之混合氣之前述吸 軋二開口〈有效點之直徑比前述吸氣閥開口之半徑小, ::述有效點之軸線通過前述吸氣閥開口,配設於與前 处Ά缸的内周壁交叉之位置。 4· ^請專利項之引擎,其中前述空氣供給手段具 、/王通路,其係連接於吸氣口 ;及副通路,其係由主 5 ”支並且開口⑽邵接近配置於前述燃料喷射口。 •二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引擎,其中在前述主通路上之隔 督則述副通路的分支處所之位置設置第!及第2節流閥; 由”、、負載土 一疋的邵分負載運轉區域係使第丨節流閥 、為王閉’並且使第2節流閥成為與節流操作相對應的開 88786 1238875 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引擎,其中具有·· 節流閥,其係設置於前述主通路内之前述吸氣口側, 由典負載至一定之邵分負載運轉區域為全閉;及 控制閥,其係在前述節流閥全閉時,控制對前述副通 路的空氣供給。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引擎,其中具有: 節流閥,其係設置於前述主通路上之前逑副通路之分 支處所的上游側,·及 、吸乳活基’其係設置於前述分支處所的下游側,按照 前述主通路内之空氣的流量而開閉; 前述吸氣活塞由前述節流闕的全閉至一 閉狀態。 又、,声何王 8·如中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引擎,其中在前述主通路上之前 相通路的分支處所,具有按照節流时而將空氣供給 土:迷副通路及前述吸氣σ之至少—方之回轉閥; 前述回轉閥由節流全閉一 认、 疋開度僅對W述副通路供 給空氣。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引擎,其中具有: 」射口 *係將來自則述燃料喷射口之喷射燃料導引 &則述吸氣閥開口側; 環狀氣室,其係包圍前述哈 、買射口,並且包圍前燃料噴 對口的周圍;及 連通孔,其係連通前述氣室與前述噴射口内; 88786 1238875 在前述氣室連接著前述副通 10·如申請專利範園第9項之引 々開口端部。 t ’其中前述連通孔中位於前 K:副k路的開口端部側之連通孔的軸線與上述副通路的 上述連接口部分的軸線形成一定角度以上。 88786
TW092129010A 2002-10-18 2003-10-20 Engine TWI23887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03782 2002-10-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5307A TW200415307A (en) 2004-08-16
TWI238875B true TWI238875B (en) 2005-09-01

Family

ID=32211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29010A TWI238875B (en) 2002-10-18 2003-10-20 Engin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1553288B1 (zh)
JP (1) JP4309351B2 (zh)
CN (1) CN100494669C (zh)
AU (1) AU2003275557A1 (zh)
BR (1) BR0315391B1 (zh)
TW (1) TWI238875B (zh)
WO (1) WO200404013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4677B (zh) * 2011-07-13 2013-11-11 Kwang Yang Motor Co Multi - 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WI484096B (zh) * 2010-11-26 2015-05-11 Honda Motor Co Ltd 內燃機之燃料供給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PI0520871B1 (pt) 2004-03-30 2021-04-2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ículo a motor do tipo com selim
JP3153075U (ja) * 2008-07-29 2009-08-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ンジンユニットおよび鞍乗り型車両
WO2011129316A1 (ja) * 2010-04-13 2011-10-20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装置
AT511721B1 (de) * 2011-11-03 2013-02-15 Avl List Gmbh Einlassstrang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CN103256117B (zh) * 2013-04-28 2016-11-09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曲轴偏置式汽油发动机
CN103256086B (zh) * 2013-04-28 2015-09-30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气门组件
CN103256138B (zh) * 2013-04-28 2017-09-26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油发动机气缸盖总成
CN103256114B (zh) * 2013-04-28 2017-01-25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油机斜置气门缸头
JP2015113822A (ja) * 2013-12-16 2015-06-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6343176B2 (ja) * 2014-05-21 2018-06-13 株式会社やまびこ 層状掃気式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用の気化器
CN104329181A (zh) * 2014-11-24 2015-02-04 济南轻骑摩托车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
JPWO2023157088A1 (zh) * 2022-02-15 2023-08-24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3410A (en) * 1978-04-15 1982-02-02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fuel injector
JPS54151718A (en) * 1978-05-22 1979-11-29 Toyota Motor Corp Air intake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S58119966A (ja) * 1982-01-12 1983-07-16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
JPS60212665A (ja) * 1984-04-05 1985-10-24 Mazda Motor Corp 燃料噴射式エンジン
JPH0631175Y2 (ja) * 1985-04-08 1994-08-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装置
JPH0654107B2 (ja) * 1985-06-12 1994-07-20 マツダ株式会社 燃料噴射式エンジン
JPS63191271U (zh) * 1987-05-29 1988-12-09
JPH01118159U (zh) * 1988-02-01 1989-08-09
JPH0267070U (zh) * 1988-11-08 1990-05-21
JPH05340326A (ja) * 1992-06-08 1993-12-21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
JPH06213107A (ja) * 1992-09-09 1994-08-02 Nippondenso Co Ltd 内燃機関の吸気絞り弁装置
JPH06257432A (ja) * 1993-03-04 1994-09-13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
JPH06272588A (ja) * 1993-03-16 1994-09-27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スロットル弁制御装置
JP3107489B2 (ja) 1993-11-08 2000-11-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内燃機関の混合気形成装置
JPH0914102A (ja) 1995-06-30 1997-01-14 Yamaha Motor Co Ltd 内燃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H09166064A (ja) * 1995-12-15 1997-06-24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H10103196A (ja) * 1996-09-25 1998-04-21 Yamaha Motor Co Ltd 多吸気弁式エンジン
JPH1136898A (ja) * 1997-07-23 1999-02-09 Yamaha Motor Co Ltd モータサイクルの電子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4017223B2 (ja) * 1997-11-19 2007-12-0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内燃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2000204969A (ja) * 1999-01-08 2000-07-25 Yamaha Motor Co Ltd 4サイクルv型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4250141B2 (ja) * 2002-10-25 2009-04-0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4096B (zh) * 2010-11-26 2015-05-11 Honda Motor Co Ltd 內燃機之燃料供給裝置
TWI414677B (zh) * 2011-07-13 2013-11-11 Kwang Yang Motor Co Multi - 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53288A1 (en) 2005-07-13
CN1705818A (zh) 2005-12-07
TW200415307A (en) 2004-08-16
EP1553288B1 (en) 2015-12-09
BR0315391A (pt) 2005-08-23
JPWO2004040130A1 (ja) 2006-03-02
JP4309351B2 (ja) 2009-08-05
BR0315391B1 (pt) 2012-06-26
WO2004040130A1 (ja) 2004-05-13
AU2003275557A1 (en) 2004-05-25
CN100494669C (zh) 2009-06-03
EP1553288A4 (en) 2009-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8875B (en) Engine
US20180128228A1 (en) Fuel injector with variable flow direction
US5765524A (en) Intake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S6056261B2 (ja) 燃料噴射式多気筒内燃機関
US20030070659A1 (en) Intake pipe type engine
US7296560B2 (en) Engine of spark-ignition type
US20120227706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2202033A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装置
US20040003790A1 (en) Fuel control system
JP3386588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制御装置
JP2002221036A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H10115269A (ja)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装置
JP5984725B2 (ja)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装置
JPH0442526Y2 (zh)
JPH0323727B2 (zh)
JP2514944Y2 (ja) 燃料噴射装置
JP2882265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KR100339679B1 (ko) 다방향 연료 분사 밸브를 구비한 다기통 내연 기관 및 그흡기관 구조
JPH0450469A (ja) 燃料噴射式内燃機関
JPH0216057Y2 (zh)
JP2578472Y2 (ja) 気化器のマルチ噴射ノズル
JPH0430378Y2 (zh)
JPH0693941A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
JP2010236478A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吸気装置
JPH0519562U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