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30213B - Base fabric for non-coated air bags, and fibers for air bags - Google Patents

Base fabric for non-coated air bags, and fibers for air bag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30213B
TWI230213B TW90119353A TW90119353A TWI230213B TW I230213 B TWI230213 B TW I230213B TW 90119353 A TW90119353 A TW 90119353A TW 90119353 A TW90119353 A TW 90119353A TW I230213 B TWI230213 B TW I2302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abric
fiber
airbags
airbag
uncover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0119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motaka Koketsu
Isoo Saito
Tomomichi Fujiyama
Taiichi Okada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0288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3896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023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29320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30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302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4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44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with specific cross-section or surface shape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00Woven fabrics designed to make specified articles
    • D03D1/02Inflatable articl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53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ith a non-circular cross section;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83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synthetic polymer-based, e.g. polyamide or polyester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4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44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with specific cross-section or surface shape
    • D03D15/46Flat yarns, e.g. tapes or film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2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amid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12Vehicles
    • D10B2505/124Air ba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10T428/2973Particular cross s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10T428/2973Particular cross section
    • Y10T428/2978Surface characterist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10T428/298Physical dimen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30Woven fabric [i.e., woven strand or strip material]
    • Y10T442/3065Including strand which is of specific structural defin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30Woven fabric [i.e., woven strand or strip material]
    • Y10T442/3065Including strand which is of specific structural definition
    • Y10T442/3089Cross-sectional configuration of strand material is specified
    • Y10T442/3114Cross-sectional configuration of the strand material is other than circul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Air Bags (AREA)

Description

1230213 五、 發明說明 ( 1〕 發 明 之 領 域 本 發 明 係 關 於 一 種無 被 覆 氣 囊 用 底 布 及 氣 囊 用 纖 維 〇 尤 其 是 關 於 可 保 持 氣囊 所 須 之 高 強 度 且 低 通 氣 性 > 而 且 收 納 性 亦 甚 優 異 之 無被 覆 氣 囊 用 底 布 及 製 成 此 Μ ^\\\ 被 覆 氣 囊 用 底 布用 之 氣 囊 用纖維 〇 先 、人 刖 技 術 說 明 近 年 來 氣 囊 已 成爲 搭 乘 車 輛 人 員 之 不 可 或 缺 的 安 全 標 準 配 備 因 而 在車輛中之安裝率越來越高。 對 氣 囊 之 要 求 項 目, 例 如 y 在車 輛 衝 突 時 爲 了 使 氣 囊 順 利 展 開 之 低 通 氣 性, 以 及 爲 了 防 止 氣 囊 本 身 損 傷 破 裂 所 須 之 商 強 度 , 再者 氣 囊 展 開 時 爲 了 防 止 乘 客 之 顏 面 擦 傷 所 須 之 柔 軟 性 等等 〇 而 且 近 年 來 氣 囊 底 布 本 身 之 折 疊 性 或 收 納 性 之 提筒 進 一 步 成 本 降 低 等 方 面 亦 成 爲 很 重 要 之 事 項 0 關 於 氣 囊 之 形 態 方面 , 大 致 分 別 爲 > 製 纖 後 之 底 布 表 面 塗 布 樹 脂 之 所 謂 被覆 底 布 y 與 製 纖 後 之 底 布 原 樣 使 用 之 未 被 覆 底 布 〇 爲 了保 持 氣 囊 所 須 之 低 通 氣 性 > 一 般 使 用 被 覆 底 布 較 有利 0 製 巨 刖 爲 止 1 已 有許 多 公 開 技 術 揭 示 可 實 用 化 之 氣 囊 其 氣 囊 之 較 佳 低 通氣 性 及 局 強 度 不 受 損 傷 1 而 且 之 折 疊 性 優 異 J 收 納 髀 積小 〇 ♦ 例: tlQ ,曰本特開平 1-41438 Orfe Μ 專 利 公 告 中 揭 示 有 關於 一 種 被 覆 底 布 , 爲 了 達 成 上 述 g 的 > 其 強 度 在 8 · 5g/d 以 :上 , 而 3- 且 單 線 纖 度 爲 3 丹尼 以下 1230213 丨此瓜烈修正丨 ! 凡 五、 發明說明(2) 之 纖 維 製成之條絲線所構成之底布。該公告中除了 被 覆 底 布 及 無被覆底布之外未提到其他東西,實際上底 布 表 面 上 塗 布有氯合成橡膠等之彈性體,即被覆底布。 利 用 該 技 術 所製成之被覆底布確實可達成高強度及收納 性佳 之 要 求 ,然而無法十分滿足保持低通氣性之要求。 而 且 ,曰本特開平4 - 20 1 650號專利公告中揭示有 一 種 技 術 使用一種單線纖度爲1 · 0〜1 2丹尼,單線變形 度 爲 1 . 5〜 7 · 0,具有異形剖之單線多數條所製成之多線聚 醯 胺 ) 而 製 成高強度及折疊性佳之氣囊用底布。但是, 利 用 該 技 術 僅製成被覆底布時可滿足氣囊用底布之要求 特 性 而 製 成無被覆底布時其通氣性之點,尤其是在縫 製 部 會 有 通 氣性之殘留課題。 曰 本特開平7 - 252740號公告中揭示有關於無被覆 底 布 之 技 術 方法。該公告中之無被覆氣囊用底布,其扁 平 率 在 1 • 5 以上,使用扁平剖面之線時,其通氣性低, 且 折 疊 性 及 收納性優異。但是,該技術中低壓(1 24Pa )下 之 通 氣 度 爲 0.3 cc/Cm2/Sec以上,無法滿足比近年來所 要 求 之 通 氣 性更低。 另 一 方面,爲了對應公元2000年修正之美國 法 規 FMVSS208,充氣機之雙子化正檢討中。此充氣機爲 2 段 展 開 方 式之故,2段之氣體輸出比習知之充氣機輸出 要 大 〇 因 此 在高壓下比習知者更有低通氣性。而且,構 成 氣 囊 之 縫 製部份用的縫製線與底布之編織孔偏差(以下 -4- 稱 爲 1230213
五、發明說明(3) 縫製部編織孔偏差)亦被要求很小。 由此可看出,雖然例如發明專利第2950954號中揭示 有使用總纖度爲300〜400分德士之線所製成之底布,但 是該專利中之縫製部編織孔偏差不能說很小。而且,曰 本特開平8 - 2359號公告中,雖然有揭示經緯線覆蓋係數 同時爲900〜1 400之底布中,規定有此底布之殘留油劑付 著量及滑脫抵抗力,但是該專利公告中也無法說其縫製 部編織孔偏差是很小。 本發明係針對上述習知之問題點之解決做爲課題而進 行檢討所得到之結果。 亦即,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種無被覆氣囊用底布及 氣囊用纖維,兼具有氣囊所須之優異強度、低通氣性及 良好收納性,而且在高壓展開氣囊時所須之高壓下的低 通氣性、縫製部之低通氣性,並且其縫製部編織孔偏差 獲得改善。 發明之扼要說明 本發明之無被覆氣囊用底布主要具有下列之構成。即 單線之剖面形狀爲扁平率1 · 5〜8 · 0,單絲纖度爲1 0分 德士以下,總纖度200〜1〇〇〇分德士之合成纖維複絲被使 用在經線/緯線兩方或者單方,其特徵爲其可同時滿足下 列條件: (1)覆蓋係數爲1 700〜2200 1230213
五、發明說明(4) (2) 低壓下之通氣度(PL)在0.1 cc/cm2/sec以丨 (3) 高壓下之通氣度(PH)在20 cc/cm2/sec以下 再者,本發明之無被覆氣囊用底布中,爲 (a )〜(e )之各個較佳組態,適用這些條件之時,可· @彳寺胃 能取得較佳爲之效果。 (a) 伸長後局壓下之通氣度(Ps)在50 cc/cm2/sec以 下。 (b) 多線合成纖維之單線的長軸方向與底布之水zp方 向所形成之角度以餘弦所顯示之水平指數來表示 HI(horizontal index)爲 0.75 以上。 (c )從底布抽取之經線的殘留交纒爲1 0個/米以下。 (d )底布之殘留油分在0 . 1重量%以下。 (e )多線合成纖維爲由硫酸相對濃度3 · 0以上之聚醯 胺所製成。 而且,本發明之氣囊用纖維主要具有下列構成。亦即 ,其爲由多線合成纖維所製成者,其特徵爲其可同時滿 足下列(4)〜(7)之各個條件: (4 )單線之剖面形狀中,最大長軸之長度a與最大短軸長 度b之比a/b所顯示之扁平率爲1.5〜8.0, (5 )單線之剖面形狀中,最大短軸長度b與最小短軸長度 c之比b / c所顯示之長軸方向的表面平坦率爲0 · 8以 上 (6 )單絲纖度爲1 〇分德士以下 1230213 2 - 五、發明說明(5) (7 )最大短軸長度b在1 5微米(m )以下。 再者,本發明之氣囊用纖維,由於適用下列之(f )、( g ) 之條件,可期待更能取得較佳爲之效果。 (f )緊張處理後之交纏數在1 5個/米以下。 (g )多線合成纖維爲由硫酸相對濃度3 . 0以上之聚醯 胺所製成。 附圖之簡單說明 第1圖是顯示本發明構成無被覆氣囊用之底布的多線 合成纖維的單線剖面形狀之槪略圖; 第2圖爲顯示製成本發明氣囊用聚醯胺纖維之槪略圖 第3圖爲顯示製成扁平剖面纖維用之吐出頭部之吐出 孔形狀的槪略圖。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下列將詳細地說明本發明。 構成本發明之無被覆氣囊用底布之多線合成纖維之總 纖度必須在200〜1 000分德士之間,較佳爲200〜700分 德士。未滿200〜700分德士之情形時,則多線合成纖維 所構成之氣囊用底布即使在滿足收納性之點上,會有強 度不足,在撞擊而展開時及展開後與乘客衝突時,會有 氣囊破裂之虞。反之,總纖度超過1000分德士之情況時 ,可使氣囊有充足的強度因而可滿足安全性要求,但是 無法滿足本發明之第1目的所要求之保持優異收納性的 1230213 9i. m ,ρ 年月β is 五、 發明說明 ( 6: ---------------— 要 求 〇 因 此 ,裝 設 氣 囊 之 車 種或裝 設 位 置依 照 設 計 而 有 所 不 同 J 因 而構 成 氣 囊 用 底 布之多 線 合 成纖 維 之 總 纖 度 亦 必 須 適 當 地選 定 0 例如 在 一般私 家 車 之情 形 駕 駛 座 及 其 助 手 座 之氣 囊 最 好 以 總 纖度爲 300〜500 分 德 士 之 多 線 合 成 纖 維 所構 成 〇 以 此 總 纖度範 圍 之 做成 纖 維 可 耐 高 的 充 氣 機 輸 出壓 力 所 須 的 局 強度之 故 , 在車 子 衝 撞 時 可 使 乘 客 早 期 被拘 束 及 兼 具 有在駕 駛 座 之方 向 內 助 手 座 之 刖 面 防撞 板 內 的 較 狹 窄空間 中 所 裝設 之 氣 囊 的 優 異 收 納 性 〇 而 且 ,設 置 在 馬 駿 座 及其助 手 座 之之 兩 端 的 側 用 氣 囊 可 耐 局 充氣 機 輸 出 壓 力 所須的 筒 強 度, 故 在 側 面 衝 撞 時 可 使 乘 客早 期 被 拘 束 而 不受到 衝 擊 之影 響 y 因 而 最 好 氣 囊 用 底 布之 多 線 合 成 纖, 維之總ί 11 蔓必須在 450〜700 分 德 士 之 間 較佳 〇 再 者 ,充 氣 氣 囊 用 之 底布, 有 必 須裝 設 在 狹 窄 空 間 之 要 求 , 較佳 爲: 其; 總纖度爲200〜500分德士。 無被 覆氣 囊 用 底 布 之 多線合 成 纖 維之 單 線 纖 度 必 須 在 10 分德 S士以 下 較 佳 爲 7分德 士 以 下, 更 較 佳: 爲 5 分 德 士 以 下 。通 常 > 單 線 纖 度使用 小 纖 維之 程 度 j 則所用 之 底 布 可 變成 具 柔 軟 性 折疊性 優 異 、收 納 性 良 好 0 而 且 , 單 線 纖度 使 用 小 纖 維 之時, 涵 蓋 性亦 可 提 局 其 結 果 可抑 制 底布之: 通: 氣1 丨生 。單線纖度超過10 -8- 分 德 士 時 底 布 1230213
五、發明說明(7) 之折疊性及收納性會惡化,再者通氣性增加,以其做爲 氣囊底布時無法達成充分之功能,故較不被採用。 而且,單線之剖面形狀中,最大長軸之長度a與最大 短軸長度b之比a/b所顯示之扁平率必須爲1 · 5〜8 · 0,較 佳爲2 · 0〜6 · 0。以具有此範圍之扁平剖面形狀的多線合成 纖維編織成底布時,由於編織時之纖維全體之一般張力 ,使各單線之長軸沿著底布之水平方向配列。其結果爲 底布之每單位面積的間隙減少,與使用同纖度之圓形剖 面纖維比較時,底布之通氣性可被抑制成很低。而且, 考量到確保圓形剖面纖維之同等通氣性時,其扁平剖面 纖維之須要量變少。即,使用此範圍之扁平剖面纖維時 ,可使氣囊用底布具有收納性及低通氣性。扁平率未滿 1 . 5之時,則與通常之圓形剖面纖維之差異很小,使用此 種扁平剖面纖維無法充分發揮其效果。另一方面,扁平 率超過8 · 0時,以其做爲扁平剖面纖維之效果剛好達到 飽和,氣囊用纖維所須之高強度纖維,即具體上欲獲得 具有6.5cN/dtex以上之強度之良好品質的纖維很困難, 織布工程中之工程通過性顯著地惡化,因而此扁平率超 過8 · 0較不採用。 以上所述,本發明無被覆氣囊用底布之中,其特徵爲 構成底布之多線合成纖維之單線具有扁平剖面形狀,其 長軸沿著底布之水平方向配列。 以定量方式表示此事,而定義水平度指數(HI : I23〇213 年月日補充 -^-- 五、發明說明(8) horizontal index)。水平度指數HI爲構成底布之各單 線的扁平剖面的長軸,與底布之水平方向所形成之角度( 0 )的餘弦(h i )的平均値。亦即以下列公式運算。 HI = ( Ehi )/f Hi = cos θ 0 :扁平剖面的長軸,與底布之水平方向所形成之角度 f :測定之單線數 使用本發明爲扁平剖面纖維製成之底布的水平度指數 HI,較佳爲在0.75以上,更較佳爲0.85以上,最好爲 0 · 90以上。水平度指數HI在此範圍之時,可達成本發明 上述具有良好之折疊性及收納性、而且抑制底布之通氣 性之目的。 本發明之無被覆氣囊用底布,其覆蓋係數必須在 1700〜2200,較佳爲 1800〜21 00。 在此,以經線之總纖度爲D1 (分德士)、織密度爲N 1 ( 條/ 2.54公分)、緯線之總纖度爲D2(分德士)、織密度爲 N2(條/2.54公分)時,上述覆蓋係數之値被表示爲 (Dlx〇.9)1/2xNl + (D2x〇.9)1/2xN2。 覆蓋係數未滿1 700之時,無被覆氣囊用底布之機械性 質會降低,而且尤其高壓下之通氣度(PH)會增加。而且, 縫製部編織孔偏差變成很容易產生,做爲安全裝置所須 之功能無法充分保持,故較不爲採用。反之,覆蓋係數 超過2200之時,即織密度高之時,收納性會惡化,故較 -1 0 - 1230213
五、發明說明(9) 不爲採用。而且,纖維之使用量會增加而使成本面不利 〇 因此覆蓋係數與底布之通氣性及收納性有很大的關係 ,此特性如上所述,必須在適當的範圍內,對本發明之 無被覆氣囊用底布而言頗爲重要。 無被覆氣囊用底布在低壓下之通氣度(PJ必須在0.1 cc/cm2/sec以下。較佳爲0.08 cc/cm2/sec以下。再者 ,高壓下之通氣度(PH)必須在20 cc/cm2/sec以下,較佳 爲在 15 cc/cm2/sec 以下。 而,PL爲JIS L1 09 6 ( 6.2 7. 1 A法)規定之方法所測定之 通氣度,PH爲在直徑1 0公分之圓形部份上使用層流管式 通氣度測定機,在19. 6Kpa之壓力下調整後之空氣流通 之時,以所通過之空氣流量而顯示做爲通氣度。 Pl^及PH爲氣囊用底布之要求特性,即氣囊之展開性直 接表示之値,及PH在此範圍之時,做爲安全裝置所須 之功能可充分發揮,因而可達成本發明之目的。匕及PH 在分別超過0.1 cc/cm2/sec、20 cc/cm2/sec之時,衝撞 時氣囊變成無法順利展開,無法擔任安全裝置之角色, 故較不被採用。 而且,底布之伸長後,在高壓下之通氣度(Ps)較佳爲 在50 cc/cm2/sec以下。Ps在此範圍之時,氣囊展開之 後,乘客進入氣囊之時可以保持氣囊之內壓,因而可確 保安全性。 -1 1 - 1230213 S9im'23…* : ,‘,.,,
五、發明說明(10) 而,Ps是在縱向爲20公分、橫向爲15公分之底布樣 品中,縱向之拉伸速度爲200米/分鐘之下’施加1764 牛頓之拉伸力後,其中央部之直徑1 〇公分之圓形部份以 層流管式通氣度測定機,在19.6Kpa之壓力下調整後之 空氣流通之時,以所通過之空氣流量而顯示者。 構成底布之經線的殘留交纏較佳爲在I 〇個/米以下。 殘留交纒在此範圍時,可以有抑制底布之縫製部編織孔 偏差的效果。而且,殘留交纒與前述之水平度指數HI有 很深之關係,經線的殘留交纏在10個/米以下之時’ HI 會有增大之傾向,從而底布之通氣性方面可獲得滿意之 結果。 構成底布之經線及緯線的殘留油分,較佳爲在0.1重 量%以下。殘留油分在此範圍時,單線之間的摩擦可提高 ,底布本身之通氣性,尤其是縫製部之通氣性可被抑制 成很低。 其次將說明本發明之氣囊用纖維。 本發明之氣囊用纖維的單線剖面形狀,爲與所謂之橢 圓形、菱形剖面不同,而爲如第1圖所示之扁平剖面, 其最大長軸之長度a與最大短軸長度b之比a/b所顯示 之扁平率爲1.5〜8.0。此剖面形狀,爲以短軸爲直徑之多 個圓形成一列並列之形狀。 而且,單線之剖面形狀方面,最大短軸長度b與最小 短軸長度c之比b/c所顯示之長軸方向的表面平坦率必 -12-
1230213 五、發明說明(11〕 須在0 · 8以上,較佳爲〇 . 85以上。表面平坦率在此範圍 時,單線之間的摩擦可提高,使用該纖維製成之底布可 確保其通氣性。使用表面平坦率未滿0 . 8之纖維製成之 底布的通氣性,尤其是縫製部之通氣性無法被抑制,因 而無法適用於達成本發明目的所須之氣囊用纖維。 再者,最大短軸長度b必須在1 5微米(// m)以下,單絲 纖度必須爲1 〇分德士以下。最大短軸長度b及單線纖度 在此範圍時,可適用於可達成本發明目的之無被覆氣囊 用底布所用之氣囊用纖維。 本發明之氣囊用纖維的成分,雖然並沒有特別限定, 爲了使氣囊用纖維達成適當之高強度、柔軟性之故,最 好爲由硫酸相對濃度3 · 0以上之聚醯胺所製成較佳。而 且,即使該成分爲聚合物時,其中含有共同重合成分亦 無妨,爲了改善聚合物之色調、耐候性、耐氧化性等而 添加氧化鈦、氧化矽、碳酸鈣等之無機物或耐候劑、耐 氧化劑等之藥劑亦可。 將繼續說明本發明之氣囊用纖維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氣囊用纖維可以用通常之溶融紡紗法而製造 。第2圖顯示氣囊用聚醯胺纖維之製造方法之一例。 從設置有溶融紡紗機之紡紗壓出頭封包(0)紡出之紗條 (Y)通過設置在壓出頭部正下方的加熱領域(1 )。在此之 加熱領域(1 )其長度較佳爲1 0 0〜2 0 0公厘。加熱領域(1 ) 在此範圍時,則很容易製造出具有適當強度及扁平率之 13- 1230213 ” 正 克五、發明說明(12) 纖維。其次,紗條(Y)被冷卻部(2)所供給之20〜50米/分 鐘之冷卻風所冷卻固化,在通過紡紗通道(3 )之後’在給 油部(4 )進行給油而後被捲繞到紡紗捲繞輥(5 )、( 6 )。 接著,紗條(Y)依順序延伸捲繞在高速回轉之加熱輥子 群(7)、(8)、(9)。爲了製造出更高強度之纖維,較佳爲 使2段以上之多段延伸。其次,紗條捲繞到張力調整輥 子(10)進行弛緩處理,經由限制導件(12,12’)及交纏裝 置(1 1 )而付予交纏之後,被捲取機(1 3 )所捲取。進行弛 緩處理之纖維的收縮特性非常重要,爲了使氣囊用纖維 得到適當的收縮率,通常進行3〜15%之弛緩處理。而且, 爲了在緊張處理後之纖維上進行15個/米以下之交纏, 在交纏裝置上供給0.05〜0.4Mpa之空氣壓力較佳。 爲了獲得本發明之扁平剖面纖維而使用之壓出頭吐出 孔形狀,被顯示在第3 ( A )圖中。吐出孔之構造上,其兩 端及內部的圓形部份(d )由狹孔部份(e )所連繋。使本發 明之單線纖度、扁平率、長軸方向之表面平坦率、最大 短軸長獲得滿足之扁平剖面纖維有效率地獲得起見,圓 孔(d)之個數在2個以上,直徑爲0 · 1 5〜0 . 25公厘,狹孔 (e)之寬度爲0.10〜0.20公厘,長度爲〇.1〇〜〇.20公厘較 佳。而’弟3(B)圖之吐出孔形狀中’其長軸方向之表面 平坦率有惡化之傾向,以所獲得之纖維製成之氣囊用底 布的通氣性很容易產生問題。 本發明中無被覆氣囊用底布之製造方法,即底布之織 -14- 1230213 H :u. 2 J修正丨
年力^ \μ -> I 補允丨 五、 發明說明 (13) 布 方 法 可使 用噴水式 織機 、劍 杆式投緯織機 噴 氣 式 織 機 等 〇 爲了 製成合乎 本發 明目 的之無被覆氣 囊 用 底 布 •爲 了 使 底布 之殘留油分最好在 0 . 1重量%以下, 考 旦 里 到付 著 在 纖 維上 之油劑的 脫落 性, 較佳爲使用噴 水 式 織 機 之 方 法 進行編織。而 且, 編i 織時之經線張力i 皎 佳 爲 0· 2〜0 · 6cN/d t ex 〇 在 此範 圍內 之張力條件下 進 行 編 織 時 > 扁 平 剖面 纖維在底 布平 面上 容易並列,即 水 平 度 指 數 HI 提高,而使底布之通氣性可被抑制成很低 〇 而 且 在 編 織 之 後 ,進 行精練處 理及 /或 160〜190°C之熱 定 型 處 理 較 佳 〇 如 上 述, 雖然本發 明之 實施 例已經各個予 以 詳 細 說 明 1 但 是 使用 本發明之 扁平 剖面 纖維製成之底 布做 爲 氣囊 之 用 > 尤其 是無被覆 氣囊 用底 布最適當,即 可 保持 底 布 本 身 之 低通 氣性及縫 製部 之低 通氣性,而且 折 疊 性 及 收 納 性 優 異, 此特徵是 使用 以下 之扁平剖面纖 維 所 製 成 之 底 布的特有作用而發現者 0 如 -W· 刖 面所 述,(1 ) 本發 明扁 平纖維底布在 編 織 時 y 構 成 纖 維 之各 單線剖面 的長 軸沿 著底布之水平 方 向 配 列 之 故 , 覆 蓋性 優異且具 有低 通’氣 性,收納性優 異 , 而 且 厚 度 很 薄 成爲 柔軟性佳 之底 布, 因而更進一步 地 (2) 本 發 明 扁 平纖 維之各單 線的 剖面 爲長方形剖面 9 即 以 短 軸 爲 直 徑 之多 個圓形成 一列 並排 而獲得之扁平 剖 面 〇 然 後 , 此 短 軸之 長度在15 微米 (// m )以下,例如, 本 發 明 較 佳 -15- 1230213 五、發明說明(14) 範圍之例爲1 0 # m之情況時,其纖度相當於1丹尼爾(1 · 1 分德士)以下,通常被稱爲微纖維領域之纖維。本發明扁 平纖維可爲此種微纖維橫向配列而形成者’其結果可製 成收納性優異,而且厚度很薄成爲柔軟性佳之底布。由 微纖維所製成之底布可發現其具有此共同特徵。因而, 雖然由微纖維所製成之氣囊用底布亦已在習知技術中揭 示,但是其直紡且安定之製紗困難,另一方面,海島所 形成之高分子排列法的製造成本較高,實用化困難。 本發明與習知之單線所形成之纖維所製成的底布比較 時,不僅具有低通氣性,收納性優異,而且厚度很薄、 柔軟性佳等之超群之氣囊用底布特性,其製造亦可根據 習知之溶融紡紗、直接紡紗延伸法而容易地製造,非常 地具有實用性。 實施例 下列將舉實施例及比較例,而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 而,本案說明書中及以下實施例所記載物性之測定 法將如下敘述之。 【纖度】 . 根據Π S L - 1 0 1 3進行測定。 【強度、延伸度】 根據JIS L-1013,試片長25公分,拉伸速度爲3〇公 分/分之條件下進行測定。 【硫酸相對黏度】 -16- W·趙1230213 年月
五、發明說明(15) 試料2.5公克溶解於96%之濃硫酸25cc中,在251恆 溫槽之一定溫度下,使用奧斯特華特計進行測定。 【扁平率】 使用光學顯微鏡放大200倍後之單線剖面被進行照相 ,而測定長軸方向之最大長軸之長度a與短軸方向之最 大短軸長度b,取各1 〇個之平均値依照下式算出。 扁平率 =a/b 【水平度指數(HI)】: 與扁平率之測定同樣地使用光學顯微鏡放大200倍後 之單線剖面被進行照相,在相片上測定扁平剖面纖維之 長軸與底布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角度β,依照下式算出餘 弦之平均値,測定單線數f = l 00。 HI = ( Σ hi ) / f Hi = cos Θ 0 :扁平剖面的長軸,與底布之水平方向所形成之角度 f :測定之單線數 【表面平坦率】 使用光學顯微鏡放大200倍後之單線剖面被進行照相 ,測定短軸方向之最大短軸長度b,及最小短軸長c,各 10個之平均値根據下式算出。 表面平坦率=c/b 【殘留交纏數、緊張處理後交纏數】 爲了測定底布之殘留交纏數,將經線一條一條地抓住 -17- 1230213
修正丨 ,n"補充I 五、發明說明(16) ,對經線方向成20〜45。之角度以40〜60秒/米之速度從底 布進行拔線。拔出之線其長度1公厘以上之交纒部之個 數依照水浸法測定,取1 0個之平均値換算成每一米纖維 之交纏個數。水浸槽爲使用長度70公分、寬度15公分 、深度5公分之尺寸,從長邊方向兩端10公分之處設置 有隔離板者,槽中純水深度約3公分滿度。而,爲了排 除油劑等不純物之影響,每次測定後更換純水再進行測 定。 而且,緊張處理後交纏數,係在長度爲1.0米之纖維 上掛有2cN/dt ex相當之荷重,經過5秒鐘後將負重除去 ,再以水浸法進行與上述同樣之測定。 【殘留油分】 與上述殘留交纏數之測定同樣方法,將經線及緯線進 行拔線所獲得之試料,根據〗IS L- 1 096 ( 6. 36. 1A法)( 乙醇·苯萃取法)而進行測定。其細節爲,採取約5克之 試片,進行正確地測量之後,索氏(Soxhlet)萃取器上不 使用圓筒濾紙而輕輕地置入後,在附屬之燒瓶中倒入溶 液比爲1 : 2調整後之乙醇·苯混合液1 2 〇毫升,水浴上 將萃取液加熱3小時之後,試料部上貯存的溶液回到燒 瓶中。燒瓶中內容物約3毫升進行濃縮後,移到測定瓶 ’在水浴中使溶劑揮發散去,而後測定其殘留成分之絕 乾重量,試驗次數進行2次。 而且,採取Π S L - 1 0 9 6 ( 6 · 3 6 · 1 A法)所獲得之殘留 -18- 1230213 五、發明說明(17
物,此殘留物中所含之聚醯胺之單體·低聚物量(重量%) 在氣相分析儀,及高速液體分析儀中進行測定。而,定 量用標準品可使用東京化成特級試藥之己二酸及六甲基 那知巴米多(註,商品名稱)在其公司進行調整之66尼龍 環狀3量體標準品。 以上述方法所獲得之2次測定値的平均値依照下式而 算出油分量。 油分=乙醇·苯萃取法測定値-單體·低聚物量測定値 【底布抗拉強度】 根據;fISL_ 1 096 ( 6. 1 2. 1A法)進行測定。 【底布拉裂強度】 根據JIS L- 1 096 ( 6. 1 5. 2A-2法)進行測定。 【覆蓋係數】 經線之總纖度爲Dl(分德士)、織密度爲Nl(條/2.54 公分)、緯線之總纖度爲D2(分德士)、織密度爲N2(條 /2.54 公分)時,覆蓋係數之値可被算出爲 (Dlx〇.9)1/2xNl + (D2x〇.9)1/2xN2。 【低壓下之通氣度(PL)】: 根據JIS L- 1 096( 6· 27. 1A法)進行測定。 其細節爲,在縱向爲20公分、橫向爲1 5公分之底布 樣品中,在直徑1 0公分之圓形部份使用層流管式通氣度 測定機,以 1 24pa之壓力下調整後之空氣流通之時,測 定所通過之空氣流量(cc/cm2/sec)。 【高壓下之通氣度(PH)】: 在縱向爲20公分、橫向爲1 5公分之底布樣品中,在 直徑10公分之圓形部份使用層流管式通氣度測定機,以 1 9.6Kpa之壓力下調整後之空氣流通之時,測定所通過之 空氣流量(cc/cm2/sec)。 -19- 1230213 9ί. ίίλ 2 3 年月日
五、發明說明(18) 【伸長後通氣度(Ps)】: 在縱向爲20公分、橫向爲15公分之底布樣品中,縱 向之拉伸速度爲200米/分鐘之下,施加1 764牛頓之拉 伸力後,其中央部之直徑10公分之圓形部份以層流管式 通氣度測定機,在19.6Kpa之壓力下調整後之空氣流通 之時,測定所通過之空氣流量(cc/cm2/sec)。 【縫製部通氣度】: 在縱向爲20公分、橫向爲20公分之2個底布樣品中 ,設置2公分之縫製材料,以1400分德士之縫製線且使 用TVx7# 19之針,進行二重環縫,縫製節距爲3公厘 ,2個之縫製距離爲2公厘之下,以:iUKI CORPORATION 製之MH- 380縫紉機進行縫製,具有此縫製部之底布樣品 的中央部份中,在直徑1 0公分之圓形部份使用層流管式 通氣度測定機,以19. 6Kpa之壓力下調整後之空氣流通 之時,測定所通過之空氣流量(c c / c m2 / s e c )。 【縫製部編織孔偏差】: 採取縱向爲7公分、橫向爲7公分之2個底布樣品, 設置2.5公分之縫代使其縱向之間及橫向之間彼此重疊 ,使用上線、下線均爲尼龍6 · 6纖維之1400分德士 /公 升構成之縫線,且使用 TVx7 # 19之針,以 JUKI CORPORATION製之MH- 380縫紉機進行二重環縫,其所縫 製後之縫製樣品兩端留下1公分,以5公分寬度之夾頭 夾住之下被設定在拉伸試驗機上,在施加1 274N之拉伸 -20 - 1230213 ________—...、。:: 五、發明說明(19) 力量之時,以尺測量縫線與底布之間產生的間隙長度, 所測定5處間隙較大者被顯示。 【底布厚度】 編織6 0公升容量之氣囊,從左右方向分別4次進行蛇 腹式折疊使成爲150x150公厘的面積之後,再從上下方 向分別4次進行蛇腹式折疊。此折疊後之氣囊上施加 4000克之負荷,而後測定此時之氣囊厚度。 【實施例1〜1 3】 使用擠壓式紡紗機,使溫度爲25°C之98%硫酸相對黏度 爲3 . 7之尼龍66片,在295t下進行溶融紡紗。 從裝設具有第1表所示之吐出孔形狀的紡紗壓出頭部 的紡紗包中紡出紗條,通過設置在壓出頭部之正下方之 長150公厘、溫度爲230°C之被加熱領域,紗條被冷卻部 所供給之30米/分鐘之冷卻風所冷卻固化,在給油輥子 上進行給油之後,依序地捲繞通過拉取輥子、給線輥子 、第1延伸輥子、第2延伸輥子、張力調整輥子,進行 總倍數爲4.1倍之2段延伸,進行7%之驰緩處理,而後 在3800米/分鐘之速度下以捲取機進行捲取。而且,弛 緩處理後在設置之交纏付予裝置上供給〇.3MPa之空氣壓 力,而使絲條被付予交纒。由上述方法所獲得之氣囊用 多線合成纖維的物性被顯示在第1表。 -21 - 1230213
五、發明說明(20) 000 (φιδΙΙΤ) · 0^β (療) si 蒯书栂(1) »刮书陆栂(.) 濒冲瞄$珈碱(//3) 鄱砘(CN/^adr) 審贽%) 築5雲樹(%)«i^is
漭?L
B?L 脚商玲國) »砘(>>國) 淛® (冷國) P20 5 0.5 Q.1Q 467 96 4.86 3.60 0.97ο 7·92 22·1 6·2ο »謹1 Ρ20 3 Ρ10 αιο 今7 96 4006 2.21 0·97 13 7006 23 6·2 10 *靈2 0·15 5 Ρ10 IP2Q 4^67 96 4.86 5.51 §3 8 7.600 20.4 £ 12 M_J3 戋7 72 6·49 3.42 Ρ96 13 7.95 23.9 6·3 9 Ρ10 0.5 0·20 Ρ15 5αο αιο It 3.24 3.48 0.97 9 Ί·Ί1 2L1 6·2 13 Μ謹 5 Ρ20 5 0.10 αιο 念7 96 4.006 3·60 Ρ97 10 7.92 211 6.2ο Μ謹 6 瓣一» Ρ20 5 Ρ10 αι〇 § 96 4.86 3·6〇 0.97ο 7.92 211 6·2ο Ρ20 5 ΟΛΟ αιο § 96 4.86 3.60 0.97 10 7·92 22.1 6.2 10 *謹8 1230213 pi. iO, 2 3 修正 丨彳卜.二钇.4«. [_ ft , 五、發明說明(21 ) f#豸謀攤 8雜»(伞讁屮) 0β (察) #難揚河(^讁:1:) 讓书撥(-) *到书陆概(.) s>h瞄罂淛砘(// m) 逾碱(CN/^ildr)φ®(%) »_头萍斉栂(%) 婣網鲺瞄寐泠纖»( {画/沐)
I
H?L 瞬商(>>_) {画嬅(f画) »»(>>闺) 跏砘(^闺) 0.20 5 0.10 0.10 各67 96 4006 3.58 P96ο 7.67 20.5 S 14 0.8 0.10 0.8 戋7 96 4.006 3.54 0.92 10 7.68 24.6 9.0 10
»s S P20 5 0.0 0.10 § 96 4006 3.51 0.96 10 7.600 24.6 90 10 SS 一一 350 72 4006 3.58 P94 S 7.96 23.5 6.2 10 0.0 0.5 0.20
Ki2
Ih 1» 0.20 5 0.0 Q.1Q 78 14公 4006 S P95 11 8000 23.4 6.1 si 13 0.20 5 po Q.1Q 467 96 4006 3.60 0.97ο 192 211 6.2 10 14 -23- 1230213 五、發明說明(22 ) 其次,所獲得之多線合成纖維以〇.3cN/dtex之張力, 在200米/分之速度下進行整經,使用津田駒製之噴水式 織布機(ZW303 )在回轉速度800 rpm之下進行編織。接著 ,或製成之織布在甲基苯院基苯擴酸穌打〇·5克/公升及 含有蘇打灰0.5克/公升之80°C溫水浴中浸泡3分鐘,其 次在130°C之環境下乾燥3分鐘,而進行精鍊處理。最後 在180°C實施1分鐘之熱定型,而製成氣囊用底布。 上述方法所製成之無被覆氣囊用底布,其織密度(經線 /緯線之打入條數)及特性評價結果顯示於第2表中。 -24- 1230213 9i·銳23修正I㈠^充 五、發明說明(23 1¾¾颜ffis^t縝嬤 0$^$ 蠢) (N/cm) (N)is (-) §) ¾¾¾(露/¾)I» i£s(124pa) isil(19.6Kpa) 盡:Rm(19.6Kpa) 淼 i^B(19.6Kpa) (-) (cc/cmvsec) 48/400 1967 002 11 23 21 1·2 0.27so 197 0.95 002 is 触2» fe/48 1967 004 15 37 26 1.5 P27 s 201 3 0.94 003 is 養8 1967 002 8 21 191.1 0.27 618 187 0.96 003 藝s 48/48 1967 005 14 31 28 1.3 0.27 624 210 办 0.94 003 »謹 4 48/48 1967 002 9 19 15 1.1 P26 626 187 5 0.92 004 »謹 5 45/45 1844 008 19 42 29 1.7 P24 580 1600 3 0.95 004 ΚΪΙ16 51/51 _ 001 6 15 11 U 0.29 639 211 0.95 P04 M— 53/53 2172 , 001 6 12 9 0.9 P32 668 219 公 0·94 006 i -25 - 1230213 nartur ίχ- :Λ -r η >修正1 補无: 五、發明說明(24) ls#«^ §0 $00 珞國) (N/cm) (N) is (-) 广% 00$is 蠢(124pa) i(19.6Kpa) {¢^寐(19.6Kpa) 雲S9i 識鰹鹄識蘂?1麻»(>>_) (554>>φ) (-) (cc/cmvsec) ^8/48 1967 002 11 34 3° 1.7 0.27 613 217 6 P93 0.08 S警 is 48/48 1967 002 12 25 23 1·7 0.27 620 200 各 0.95 003 48/48 1967 004 14 17 15 0·9 0.27 611 187 4 P95 004 WI1 48/48 1967 001 8 18 23 1.1 P24 633 1600 3 0.95 005
藝S 48/48 1967 002 10 26 20 Μ Ρ36 772 288 4 Ρ94 005 45/45 1844 003 12 29 27 1·5 Ρ27 621 211 5 Ρ94.ρο
»s G S· 14 1230213 i 91.ία 23 ^ : ] 卜二…:- 五、發明說明(25) 【實施例1 4】 織布中除了精鍊工程省略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 法製成氣囊用纖維,而後進行織布、熱定型而製成無被 覆氣囊用底布。第1表顯示壓出頭部形狀、纖維特性, 而第2表顯示底布特性。 【比較例1〜5】 部 囊 用 ί吏Λ有* H 3 $所示之吐出孔形狀之紡紗壓出頭 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制 製成氣囊用纖維。製成之氣 合成纖維之物性顯示於第3 ° -27 - 1230213
五、發明說明(π) s豸諮羅 EE畀鹄剷 000 (伞讁:±) 1¾¾ (薪) αρ000^0ί »书樹(-) mBi书Iffi傲(-) 端 Jg(CN/^ifl+) ¾¾%) «端a瞄舔淖ι_» (窗/来)
SL
画?L H商蠢) fisii) »砘(冷_) 跏碱(!»_) 戋7 96 4006 100 § 803 24.3 6·2 ο 030 戋7 96 4.86 3.61 0.97 ο 7.92 22.1 6·2 ο 0.20 5αο αο trr—2 § 96 4.86 3.33 SHI-αι) 00.02 22·2 6.1 10 0·20 1.40 th響j 3 § 96 4006 3.41 Ο.Ή 10 7009 2U 6.2 ο 0.10 0.20 §
tss^M § 96 4006 3.46 0.74 10 7009 21·2 6.2 ο 0.30 2αο 0000 § 96 4.86 3.61 Ρ97 10 7.92 22·1 6.2 ο Ρ20 5 0.0 0.0 it靈6 M3» 467 96 4.86 156 0.97 10 7.S1 220 6.2 20 0·20 5 0.10αο ts_7 戋7 96 4.86 160 0.97 ο 7.92 22.1 6.2 ο Ρ20 5 0.10 Ρ10 ssoo 1230213
五、發明說明(27) 接著,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進行織布、精鍊、熱定 型而製成無被覆氣囊用底布。所製成之底布特性顯示於 第4表中。 -29- 1230213
五、發明說明(28) §0 0§m0 $00 (¢画) (N/cm) (N) (雲) (-) (%) isn(19.6Kpa) {-&:一寐(19.6Kpa) 議 s9.6Kpa) 1^1^1 鶉Ei»(震/¾) 0000 ¾^)¾ fascia) (flm54 塞 (-) (cc/cmvsec) 48/48 1967 0.23 65 96 001 2.5 0.29 623 20 2 004 - 4m 55/55 2255 003 11 24 20 1.9 P37 745 250 1 0.94 006 tl2 48/400 1967 o16 30 72 62 2.1 P28 6MIs 0bo7 004 rr13 48/400 1967 002 12 55 33. 1.9 0.27 623 S3 私 0.96 004 ts· 4 48/48 1967 002 12 55 33 1.9 0.27 616 199 S5 003 tb 響j: 48/400 1967 0.15 32 47 33 2.3 0.28 612 ls 9 P72 005 rr16 48/400 1967 0.12 22 57 38 1.8 0.27 613s 13 0.84 0.20 si 48/48 1967 006 16 53 35 1.9 0.27 612s 3 0.93 P15 tsi 1230213 Γ9ΓΜ1ϊιϊτ.
Il f ! h ; ____ J __ 五、發明說明(29) 【比較例】 織布時之經線張力爲〇 . 1 c N / d t e X進行整經之外,其他 以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成氣囊用纖維及無被覆氣囊用 底布。第3表及第4表分別顯示壓出頭部形狀、纖維物 性及底布特性。 【比較例7、8】 比較例7中省略精鍊工程,比較例9省略精鍊工程及 熱定型工程之外,其他以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成氣囊 用纖維、進行織布而製成及無被覆氣囊用底布。第3表 及第4表分別顯示壓出頭部形狀、纖維物性及底布特性 〇 由第1表〜第4表之結果,本發明之無被覆氣囊用底布 與習知之底布比較時,具有適當之強度,而且低壓下之 通氣性、高壓下之通氣性、伸長後之通氣性、縫製部中 高壓下之通氣性優異,再者底布之厚度很薄,折疊性及 收納性亦很優異。因此,本發明之無被覆氣囊用底布可 同時滿足氣囊之所有要求特性。 產業上利用之可能性 如以上所述,本發明之無被覆氣囊用底布,兼具有氣囊 所須之高強度、低通氣性及良好收納性,極適合做爲氣囊 之用。而且,構成本發明無被覆氣囊用底布之多線合成纖 維可以根據一般之溶融紡紗法,直接紡紗延伸法而製造, 底布可使用一般之織布機進行製造,非常地具有實用價値。 -31 - 1230213
五、發明說明(30) 元件之符號說明 1 加熱領域 〇 紡紗壓出頭封包 Y 紗條 3 紡紗通道 4 給油部 5,6 紡紗捲繞輥 7,8,9 加熱輥子群 10 張力調整輥子 11 交纏裝置 12,12, 限制導件 -32-

Claims (1)

1230213
第901 1 9353號「無被覆氣囊用底布及氣囊用纖維」專利案 (93年7月8日修正本)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無被覆氣囊用底布,其單線之剖面形狀爲扁平 率1 . 5〜8.0,單絲纖度爲10分德士以下,總纖度 200〜1000分德士之合成纖維複絲被使用在經線/緯線 兩方或者單方,其特徵爲其可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1) 覆蓋係數爲1 700〜2200 (2) 於124Pa下之通氣度(PL)在0.1 cc/cm2/sec以下 (3) 於19.6KPa下之通氣度(PH)在20 cc/cm2/sec以下 (4 )多線合成纖維之單線的長軸方向與底布之水平 方向所形成之角度以餘弦所顯示之水平指數來表示 HI(horizontal index)爲 0.75 以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被覆氣囊用底布,其中 伸長後於19.6KPa下之通氣度(Ps)在50 cc/cm2/sec 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被覆氣囊用底布,其中 從底布抽取之經線的殘留交纏爲1 0個/米以下。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被覆氣囊用底布,其中 底布之殘留油分在0 . 1重量%以下。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被覆氣囊用底布,其中 多線合成纖維爲由硫酸相對粘度3.0以上之聚醯胺 (polyamide)所製成。 1230213 _ 六、申請專利範圍 6 · —種氣囊用纖維,其爲多線合成纖維所製成者,其 特徵爲其可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5 )單線之剖面形狀中,最大長軸之長度a與最大短 軸長度b之比a/b所顯示之扁平率爲1.5〜8.0, (6 )單線之剖面形狀中,最大短軸長度b與最小短軸 長度c之比b/c所顯示之長軸方向的表面平坦 率爲0 . 8以上 (7 )單絲纖度爲1 〇分德士以下 (8)最大短軸長度b在15微米(//m)以下。 7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氣囊用纖維,其中緊張處 理後之交纏數在1 5個/米以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之氣囊用纖維,其中多 數合成纖維爲由硫酸相對粘度3 . 0以上之聚醯胺所製 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中任一項之無被覆氣囊用 底布,其係由第6〜8項中任一項之氣囊用纖維所製 成0
TW90119353A 2000-08-17 2001-08-08 Base fabric for non-coated air bags, and fibers for air bags TWI23021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48028 2000-08-17
JP2001028886A JP4538967B2 (ja) 2000-08-17 2001-02-05 エアバッグ用布帛
JP2001102354A JP2002293209A (ja) 2001-03-30 2001-03-30 エアバッグ用繊維、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ノンコートエアバッグ用基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30213B true TWI230213B (en) 2005-04-01

Family

ID=27344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0119353A TWI230213B (en) 2000-08-17 2001-08-08 Base fabric for non-coated air bags, and fibers for air bags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008582A1 (zh)
EP (1) EP1316633B1 (zh)
KR (1) KR100792177B1 (zh)
CN (1) CN1318668C (zh)
CA (1) CA2384790A1 (zh)
DE (1) DE60138761D1 (zh)
TW (1) TWI230213B (zh)
WO (1) WO20020145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13214B2 (en) * 2002-01-08 2008-08-19 Milliken & Company Airbag made from low tenacity yarns
JP3855775B2 (ja) * 2002-01-16 2006-12-13 東レ株式会社 コ−トエアバッグ用基布
ATE449203T1 (de) * 2002-04-24 2009-12-15 Polyamide High Performance Gmb Hochfestes garn mit profilierten filamenten
JP2004052167A (ja) * 2002-07-22 2004-02-19 Teijin Fibers Ltd 吸汗性とドレープ性を有する嵩高編物
JP3895227B2 (ja) * 2002-07-24 2007-03-22 帝人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衣料関連商品
EP1524343B1 (en) * 2002-07-24 2013-05-15 Teijin Fibers Limited Flat multifilament-yarn textile
EP1736582A4 (en) * 2004-03-31 2007-11-14 Kb Seiren Ltd POLYESTER FABRIC
CN101633349B (zh) * 2005-10-20 2012-03-2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四角形断面纤维、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06017274A1 (de) * 2006-04-12 2007-10-18 Bst Safety Textiles Gmbh Gewebe
CA2655825C (en) * 2006-06-23 2015-02-03 Toray Industries, Inc. Woven fabric for air bags, air bags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the woven fabric for air bags
CN101168881B (zh) * 2006-10-24 2011-06-15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的无涂层织物及制造方法
CN101363154B (zh) * 2007-08-09 2011-05-18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用织物
CN101440529B (zh) * 2007-11-23 2011-05-11 新光合成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方形断面聚酰胺纤维的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BRPI0910390B1 (pt) * 2008-03-10 2021-11-16 Toray Industries, Inc. Tecido de bolsa de ar
CN102220685B (zh) * 2010-04-14 2014-07-23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无涂层气囊用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JP5093374B2 (ja) * 2011-03-10 2012-12-12 東洋紡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JP5440967B1 (ja) * 2012-05-11 2014-03-12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ノンコートエアバッグ用織物
EP3243708A1 (en) * 2012-07-25 2017-11-1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 fabric for an air-bag
TWI613338B (zh) * 2012-08-02 2018-02-01 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扁平多葉形斷面纖維之織物、及使用其之縫製品
EP3034663B1 (en) * 2013-08-13 2019-04-03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Woven fabric
CN107438680B (zh) * 2015-04-22 2021-05-11 帝人芳纶有限公司 包含含有非圆形丝的复丝对-芳族聚酰胺纱线的帘线
CN106119999A (zh) * 2016-08-26 2016-11-16 山东合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支弹力纬纱纱芯的pa66未拉伸丝及其生产工艺
CN106149137A (zh) * 2016-08-26 2016-11-23 山东合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锭纺高伸长弹力纬纱及其生产工艺
CN106149138A (zh) * 2016-08-26 2016-11-23 山东合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热性好的环锭纺弹力纬纱及其生产工艺
CN106120061A (zh) * 2016-08-26 2016-11-16 山东合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锭纺高强力弹力纬纱及其生产工艺
EP3530787B1 (en) * 2016-10-21 2021-12-01 Jiaxing Deyong Textiles Co., Ltd. Loom, method for producing textile, and textile produced therewith
CN111133138B (zh) * 2017-09-28 2022-05-24 世联株式会社 非涂敷气囊用织物和气囊
CN108977952A (zh) * 2018-08-01 2018-12-11 浙江竟成特种单丝有限公司 一种六连体扁丝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62938A (ja) * 1991-02-19 1992-09-18 Teijin Ltd エアーバッグ
CA2044378A1 (en) * 1990-10-02 1992-04-03 Mitsuo Matsumoto Shock-absorbing air bag
JP2949842B2 (ja) * 1990-11-29 1999-09-20 東レ株式会社 エアーバッグ用布帛
US5540965A (en) * 1993-10-13 1996-07-30 Teijin Limited Woven fabric for high performance air bag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JP3284735B2 (ja) * 1994-03-10 2002-05-20 東レ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
JP3457739B2 (ja) * 1994-06-29 2003-10-20 帝人株式会社 ノンコートサイドエアーバッグ用織物
JPH0860425A (ja) * 1994-08-23 1996-03-05 Unitika Ltd エアーバッグ用繊維
JPH08199449A (ja) * 1995-01-12 1996-08-06 Toray Ind Inc ノンコート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およびエアバッグ
US5626961A (en) * 1995-06-30 1997-05-0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ester filaments and tows
US6147017A (en) * 1997-02-26 2000-11-1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Industrial fibers with sinusoidal cross sections and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US6037047A (en) * 1997-02-26 2000-03-1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Industrial fibers with diamond cross sections and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US6010789A (en) * 1997-05-05 2000-01-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ester staple fiber
US6022817A (en) * 1997-06-06 2000-02-0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Fabric for airba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2014590A1 (fr) 2002-02-21
KR20020041450A (ko) 2002-06-01
CN1318668C (zh) 2007-05-30
EP1316633A1 (en) 2003-06-04
CN1388842A (zh) 2003-01-01
DE60138761D1 (de) 2009-07-02
CA2384790A1 (en) 2002-02-21
EP1316633B1 (en) 2009-05-20
EP1316633A4 (en) 2006-07-26
US20030008582A1 (en) 2003-01-09
KR100792177B1 (ko) 2008-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0213B (en) Base fabric for non-coated air bags, and fibers for air bags
CN110088365B (zh) 偏心芯鞘复合纤维及混纤丝
JP4618391B2 (ja)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ならびにエアバッグ用原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829635B1 (ko) 고밀도 대직 기포
TW200809025A (en) Fabric for air bags, an air bag comprising it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CN102859056B (zh) 高密度织物
CN100443659C (zh) 涂敷气囊用底布及其制造方法
JPWO2006043517A1 (ja) 拘束装置用布帛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59714B2 (ja)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
JP3284735B2 (ja)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
EP0270019A2 (en) Synthetic polymer multifilament yarn useful for bulky yar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H0790746A (ja)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
JP2003055861A (ja) ノンコート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およびエアバッグ用繊維
JP2010174390A (ja) エアバッグ用織物およびエアバッグ用織物の製造方法
JP2004176221A (ja) コ−ト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64780B2 (ja) ノンコートエアバッグ用織物
JP4058693B2 (ja) 織物の製造方法
JP2008150754A (ja)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93243A (ja) 布帛およびエアバッグ
JP2011058132A (ja)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41639B2 (ja) エアバッグ用原糸およびエアバッグ用原糸の製造方法
JP2010047872A (ja)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83309A (ja) エアバッグ用織物基布
JP2002266161A (ja) エアバッグ用原糸およびエアバッグ用布帛
JP6694490B2 (ja) エアバッグ用織物基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