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87206B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 skip pattern and initializing a clock forwarding interface in a multiple-clock system - Google Patents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 skip pattern and initializing a clock forwarding interface in a multiple-clock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87206B
TW587206B TW090115363A TW90115363A TW587206B TW 587206 B TW587206 B TW 587206B TW 090115363 A TW090115363 A TW 090115363A TW 90115363 A TW90115363 A TW 90115363A TW 587206 B TW587206 B TW 5872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ock
signal
alignment
reset
pul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15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chael E Bates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87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872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04Generating or distributing clock signals or signals derived directly therefrom
    • G06F1/12Synchronisation of different clock signals provided by a plurality of clock genera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5/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data conversion without changing the order or content of the data handled
    • G06F5/0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data conversion without changing the order or content of the data handled for changing the speed of data flow, i.e. speed regularising or timing, e.g. delay lines, FIFO buffers; over- or underrun control therefor
    • G06F5/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data conversion without changing the order or content of the data handled for changing the speed of data flow, i.e. speed regularising or timing, e.g. delay lines, FIFO buffers; over- or underrun control therefor having a sequence of storage locations each being individually accessible for both enqueue and dequeue operations, e.g. using random access mem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16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correction of synchronization errors
    • H04L7/005Correction by an elastic buf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587206 A7 B7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社 印 製 五、發明説明(i ) [發明背景] [發明領域] 本發明主要係關於微處理設計之領域,並且尤其係關 於配置系統於兩時脈域之間使用時脈跳躍技術以轉移資料 之同步化跳躍模式及初始化轉移緩衝區。 [相關技藝說明] 在簡單的電腦系統裡,單一時脈訊號可以用於執行所 有整合在晶片裡之全部元件。相同的時脈訊號可以提供給 微處理器、言己憶、體及/或各種週邊元件。尤丨,該訊號用 於時序資料在元件之間之轉移。此系統為簡單且相對直接 的,但該系統之簡單化可能導致性能限制。這些限制之一 與時脈訊號的變化有關,係可以從晶片上之各式元件觀察 出來。使用電路傳導路線傳送時脈訊號至每個元件將造成 反射、雜訊及其它在號上之變異。這些因素造成訊號到 達至不同7G件上之差異,該差異轉而限制元件在傳輸資料 上之能力。例如,若到達兩元件之間之時脈訊號具有偏移, 則在70件之間之待傳輸訊號值必須由該傳送元件確認至比 其它必要維持之時間還長,以確保該值可以由接收元件所 取樣。 時脈轉送為一項可以用以減少時脈偏移之影響之一 項技術並且允許改善資料轉移時之性能。在時脈轉送計劃 裡私準用於轉移資料之資料匯流排及系統時脈將由點對 點資料及時脈訊號所取代。易言之,當資料從某一元件轉 移至另一元件時,該資料連同對應的時脈訊號一起轉移 91816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各攔) -訂_ 587206 A7 B7 五、發明説明(2 典型上,該資料由轉送元件依據轉送時脈訊號計入一系列 儲存位置(例如正反器)。該資料接著由接收元件依據區域 時脈訊號計出儲存位置。兩者的時脈訊號必須具有相同的 速率,但是在訊號裡實體上的偏移將無法確保資料之可靠 的轉移。 ^雖然時脈轉送提供一種工具以轉移在相同時脈速率 操作下之7G件間之資料,但是在現代電腦系統裡常常需要 使用不同的時脈頻率,以用於不同的元件。例如,以不同 的頻率來操作核心邏輯(即微處理器邏輯)及系統邏輯將 可能是有用的。在頻率上的不同允許一種形式之邏輯在效 月b上之提升而毋需其它形式之邏輯具同樣之提昇。如此, 例如處理器速度可以增加而不須亦加速系統邏輯之速度。 在這些系統裡,系統邏輯緊密連接著系統匯流排。因 此,系統邏輯之頻率通常在系統匯流排頻率之整數(或半 整數)倍下操作。因為該系統邏輯之操作頻率為系統匯流 排頻率之倍數,用於系統邏輯之時脈訊號及用於系統匯流 排之時脈訊號皆可以由同樣的參考時脈產生。若該核心邏 輯之運轉頻率亦為系統匯流排頻率之整數倍或半整數倍 時,也可以很容易產生。例如,若該系統匯流排在“MHz (百萬赫芝)下運轉,則該系統邏輯及核心邏輯可以在 00MHz下操作(為系統匯流排頻率之三倍)。接著,若有 …=要,該核心輯邏之頻率可以調整至266MHz (為系統匯 |流排頻率之四倍),而該系統邏輯仍然為200MHZ。 然而,當系統匯流排之操作頻率增加時,調整核心邏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合 作 社 印 製 ί紙張尺用中_家標準(CNS)A4規格(2lG χ 297公愛 91816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各攔) ;訂 -線r 587206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輯之速度將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這需要頻率上較大量之 增加。例如,若該系統匯流排在2〇〇MHz下運轉並且核心 邏輯及系統邏輯皆在400MHz下運轉,則該核心邏輯將不 能很容易地調整至450MHz。意即450MHz不是系統匯流 排之整數或半整數倍。因此具有多重時脈而非單一時脈可 能還是有用的。在特定時脈訊號上操作之元件是在該訊號 所定義之時脈域範圍内。 多重時脈域在電腦系統裡之使用可能造成許多必須 在系統内處理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當時脈彼此並非整 數或半整數倍時兩時脈域之間在溝通上的困難。該問題可 以藉由使用時脈跳躍技巧來處理以轉移在兩時脈域之間之 資料。然而,在微處理器裡實現時脈跳躍可能是困難的, 因為這技術需要跳躍模式與時脈訊號在兩時脈域裡之同步 及用於轉移資料之轉移緩衝區之適當的初始化。 [發明概述】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各攔) 一個或一個以上之前描述之問題可由本發明之各項 實施例來解決。廣泛地說,該發明包括用來同步化針對兩 時脈域之時脈訊號之跳躍模式及初始化能使資料在兩時脈 域之間轉移之時脈跳躍緩衝區之系統和方法。 本發明系統可實現於具有兩個明確的時脈域之微處 理器’每個時脈域在不同時脈頻率下操作。該微處理器經 配置而使用時脈跳躍緩衝區從一個時脈域轉移資料至另一 個時脈域。資料使用第一時脈域之時脈訊號計入該緩衝 區並且使用第一時脈域之時脈訊號計出該緩衝區。該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公釐) 3 91816 587206 五、發明説明(4 衝區促使較快的時脈訊號之脈衝為週期性地跳躍以便轉移 至較快的時脈訊號之脈衝之資料不會超越轉移至較慢的時 脈訊號之脈衝之資料。 八在項Μ施例裡,本發明系統包括具有對準偵測器部 刀之對準電路、可程式延遲部分及訊號偏移部分。該對準 、J器之電路邛分確定在一個時脈域裡之時脈訊號之下降 緣對應於由鎖相迴路(PhaseL〇ckedL〇〇p,pLL)鎖定在 ^考時脈之除頻器輸出訊號之下降緣。該對準訊號延遲一 奴可程式化之時間以對應於參考時脈週期之剩餘時間。該 可程式延遲之電路部分藉以產生對準訊號,該訊號需確認 維持至下次兩時脈訊號之下降緣同時發生。該電路亦產生 跳躍重置訊號,係於對準訊號前偏移數個預定數目的循 環。該跳躍重置訊號領先對準訊號以便該跳躍模式產生器 藉由對準訊號之確認可以產生及使用該跳躍模式之第一跳 躍值。 一項實施例更包括同步重置電路,係經配置於兩時脈 域内產生同步重置訊號。該同步重置電路接受主要重置訊 號並且透過數項中間步驟將來自參考時脈域之此訊號計入 兩操作時脈域之一。當重置訊號已計入此時脈域時,該電 路延遲該重置,直到下一個對應的對準訊號出現為止。該 重置接著以在每個時脈域裡之個別的對準訊號所確認之邏 輯上同時發生的、同步的重置訊號來轉移。 [圈式之簡單說明] 在閱讀下列的詳細說明及參考隨附之圖式之後,本發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 91816 5, 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 明之其它目的及優點將變得明顯。 第1圖為說明資料之轉移使用中間緩衝區從某一個時 脈域至另一個時脈域之方塊圖。 第2圖為用於本發明之一項實施例裡之時脈跳躍技術 之圖示。 第3圖為說明在一項實施例裡之時脈訊號產生之方式 之功能之方塊圖。 第4圖為說明在一項實施例裡之時脈跳躍緩衝區之結 構之方塊圖。 第5圖為在一項實施例裡電路經配置以邏輯之對準及 初始化時脈跳躍緩衝區之功能方塊圖。 第6圖為在一項實施例裡之對準單元之功能方塊圖。 第7圖為在一項實施例裡之同步重置單元之功能方塊 圖。 雖然本發明容許不同的修正及選擇形式,屬於本發明 之特定實施例藉由圖示之範例來呈現,並且將於此詳細描 述。然而’應該要瞭解該圖式及詳細的描述並非意在限定 本發明於所揭示之特定形式,而相反地,本發明意在含括 所有的修正、等同及替代而落在由附屬的專利申請範圍所 定義之本發明之精神及領域内。 [元件符號表I 11 第一元件 12 第二元件 13 緩衝區 21 參考時脈訊號 22 時脈訊號 23 時脈訊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5 91816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各攔) -訂· •線 587206 五、發明説明(6 41 43 45 50 51a 51c 52 54 56 70 72 74 7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鎖相迴路 時脈分散網路 除頻器電路 緩衝區 D型正反器 D型正反器 資料輸入線、線路 載入計數器 載出(unloading)計數器 電路 對準偵測單元 跳躍模式產生器 資料轉移緩衝區 [較佳實例之詳細說明】 本發明之-個實施例於下文中描述。應該注意的是此 實施例疋以範例來呈現以說明本發明之特徵及作用並且本 發明之很多其它的實施例是可能存在的。 廣泛地說,本發明揭示用於兩時脈域内同步化重置訊 號及使貧料能夠在兩時脈域之間轉移之初始化時脈跳躍緩 衝區之系統及方法。一項實施例可實現於具有組件在兩個 不同的時脈域内之微處理器裡,每個時脈域具有不同的時 脈頻率。兩時脈域之時脈訊號由單一參考時脈訊號所產生 並且每一個頻率為參考時脈訊號之倍數或半倍數。若該時 脈為參考時脈之倍數時,則該時脈訊號因此至少在參考時 42 44 46 51 51b 51d 53 55 57 71 73 75 鎖相迴路 時脈分散網路 除頻器電路 正反器 D型正反器 D型正反器 時脈線路 多工器 正反器 對準偵測單元 同步重置單元 計數器重置單元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各攔)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6 91816 58720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脈的每個週期上與該參考時脈訊號對準, 時脈之半倍數時(0.5倍),則每間隔一個週;:對考 時脈域之時脈訊號藉由偵測每個時脈之下降緣來邏。A。 準,該時脈為邏輯上與參考時脈訊號之時脈相符合輯=個 時脈域在同-時間嫁認對準訊號成為各自時脈訊^之= 的脈衝’藉以確定該對準的| ‘〇、脈衝。這現象每個參 考時脈週期發生次(或者若相對應的時脈訊號為參考時 脈訊號的半倍數時,則每間隔一個參考時脈週期一次)。領 先對準訊號之跳躍模式重置訊號亦產生並且傳送至跳躍模 式產生器,藉由該對準訊號該產生器接著可以同時立即動 作產生跳躍模式。非同步重置訊號轉移至時脈域之一並且 f該時脈域裡之對準訊號同步。對準重置訊號接著延遲一 段至少與在時脈訊號間之最大偏移等量之時間。一旦確認 下一個對準訊號於每個時脈域時,同步重置訊號(該訊號 與個別的對準sfl號對準)將確認以重置個別的時脈跳躍緩 衝區之計數器。 ’ 在一個實施例裡,本系統包含高度積體化、高效能微 處理器。此處理器使用兩個主要時脈域時脈訊號— XICLK ’係為CPU之核心時脈以及xbclk,係用於執行 系統介面邏輯。該微處理器使用時脈跳躍技術以有效地在 這兩個時脈域之間轉移資料。在時脈跳躍系統裡,資料暫 時地存入序列儲存位置。當接收到相對應的第一時脈訊號 之時脈脈衝時,該資料將傳送至储存位置。該資料依照所 儲存之順序由健存位置取回。當接收到纟自第二時脈域之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各攔)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標準(CNS)A4規格⑽χ 297公梦) 7 9181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8 ) 對應的第二時脈訊號之時脈脈衝時,資料從其卜個儲存 位置取回。因為在實施例之該第—及第二時脈訊號具有不 同的時脈速率’-個或—個以上較快的時脈脈衝訊號必須 跳躍以避免結合的程序(無論從該儲存位置載人或於該健 存位置載出)不會超越或超過其它程序。 ★參考第lffi,第1圖顯示在系統内之第一元件_ 移貧料至第二元件12。元件11;|於第一時脈域,而元件 12屬於第二時脈域。依照上文之說明,時脈域包括基於在 該時脈域之時脈㈣下操作之元件。個㈣脈域之時脈訊 號藉由在共同的參考時脈頻率之不同倍數下所執行之鎖相 迴路(PLL’s)來輸出。 i料從元件11傳送至元件i 2是透過時脈跳躍緩衝區 來轉移的。資料依據在第一時脈域裡之時脈訊號之脈衝 ,十入緩衝區13’並且依據在第二時脈域裡之時脈訊號之脈 衝計出該緩衝區。時脈跳躍用於使移入及移出緩衝區之資 料轉移相等。 ' 參考第2圖’第2圖說明時脈跳躍技術。第2圖顯示 三個時脈訊號:參考時脈訊號21、來自第一時脈域22之 時脈訊號及來自第二時脈域23之時脈訊號。在兩個時脈域 禋之時脈訊號為參考時脈訊號之倍數。在本圖之範例裡, 時脈詋號22具有參考時脈訊號21之五倍之頻率。時脈訊 號23具有參考時脈訊號21之四倍頻率。 如第2圖所示,在資料轉移上從時脈訊號22之每五 個脈衝之中跳躍一次。(在本揭示之目的裡,“脈衝,,意指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各攔) -訂. •線 587206 A7 _____Β7 五、發明説明(9 ) ----- 時脈訊號之邊緣❶該脈衝可包括上升緣、下降緣或是 者’端賴特定實施例之實現而定。)目此,在每個參3 脈週期裡’時脈訊號22將有四個有效的脈衝及一個跳躍脈 衝。可以瞭解的是時脈訊號23在每個參考時脈週期裡亦將 有四個有效的脈衝(但是將沒有跳躍的脈衝)。該有效脈衝 用於轉移資料進入或離開緩衝區,以便對於 週期,四個資料位㈣轉移進緩衝區,並且四個 移出緩衝區。 如第2圖所示,於參考時脈週期開始時,在兩時脈域 之時脈訊號之間並沒有平移。意即,兩時脈域之時脈訊號 如同參考時脈在同時具有下降緣。因為,該第一時脈訊號 比第二時脈訊號具有較高的速率,該第一訊號之第二下降 緣在第二訊號之第二下降緣之前發生。因此,在兩訊號之 間逐漸形成平移。此平移不斷改變而遍及整個參考時脈週 期。然而因為時脈訊號22之每個第四脈衝需跳躍,該平移 總是小於或等於時脈訊號22之週期。此平移藉由時脈跳躍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各攔) 緩衝區吸收。資料在一個時脈訊號之有效脈衝下載入緩衝 區’並且接著在等待充分長之週期以確保該資料已寫入 後,該資料在另一個時脈訊號之有效脈衝下從該緩衝區載 出。 第2圖顯示’依據相關參考時脈訊號,在每個參考時 脈週期裡之時脈訊號22之第二脈衝需跳躍。若每個時脈訊 號之第一下降緣與參考時脈之下降緣同步,則在每個參考 時脈週期裡’跳躍第二脈衝確保 時脈訊號之脈衝將總 本紙張尺度適时_家標⑽x297公釐) 9 91816 587206 A7 _ B7 五、發明説明(l〇 ) — 是與對應的時脈訊说23之脈衝同步或平移至對應的時脈 訊號23之右方(即延遲落後)。在其它實施例裡,第一時 脈訊號可能平移至左邊或者該平移可能至第二訊號之兩 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限制一個訊號之平移使該訊號總是 落在其它訊號之一邊將允許使用單一緩衝區以吸收該平 移。若允許該平移在某些時候位在右邊並且在其它時候位 在左邊’則將需要兩個緩衝區以吸收該平移,因為兩者之 緩衝區皆不能吸收平移之完整時脈週期。應該注意的是, 在其它實施例裡,可能需要跳躍多於單一脈衝,視個別時 脈訊號之相對頻率而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各攔) 參考第3圖,第3圖所顯示為說明時脈訊號產生之方 式之功能性方塊圖。參考時脈訊號輸入至兩鎖相迴路41、 42之每一個。每個鎖相迴路產生具有參考時脈頻率之倍數 頻率之時脈訊號。在此例子裡,鎖相迴路4丨產生N倍參 考時脈頻率之第一時脈訊號。鎖相迴路42產生M倍參考 時脈頻率之第二時脈訊號。每個鎖相迴路傳送時脈訊號至 對應的時脈分散網路43、44。該分散網路傳送第一及第二 時脈訊號至個別時脈域裡的元件。該分散網路傳送時脈訊 號至除頻器電路45、46,該除頻器電路產生回饋訊號輸入 至鎖相迴路。每個除頻器電路藉由符合時脈域乘法器之因 數將對應的時脈訊號除頻。換言之,鎖相迴路4丨產生n 倍參考時脈頻率之時脈訊號,並且除法器45將時脈訊號以 N除頻以產生回饋訊號。同樣地,鎖相迴路42產生%倍 參考時脈頻率之時脈訊號,並且除法器電路將產生的時脈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10 91816 587206 A7 B7 五、發明説明(11 ) 訊號以Μ除頻以產生回饋訊號。該回饋訊號饋進個別的鎖 相迴路,該鎖相迴路平移所產生之時脈訊號以引導該回饋 訊號與參考時脈對準。藉著對準每個回饋訊號與參考時脈 訊號’該系統嘗試減小在兩時脈域之時脈訊號間之偏移。 有很多理由顯示減小兩時脈訊號間之偏移是重要 的。依照上面所解釋的,時脈跳躍機制使用緩衝區以吸收 在第一時脈域及第二時脈域之間之偏移。若有較多的偏 移’可能需要更多的緩衝區以實現該機制。除了減少需要 在時脈跳躍緩衝區裡所需的緩衝區方面之外,減少在時脈 訊號之間之偏移對於減少資料間置所使用之緩衝區亦具有 效果。易言之,資料轉移之效能將會有改善。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各攔) 參考第4圖,第4圖顯示時脈跳躍緩衝區之構造。顯 不於圖示之電路使用一組儲存位置(正反器)以緩衝該資 料並且吸收在傳送及接收時脈域之時脈跳躍之間之時脈平 移。一系列資料位元於資料輸入線52上傳送至緩衝區5〇。 資料輸入線52連接至每個d型正反器51a-51d之資料(D ) 輸入端。(為了便利之故,正反器5丨a-5丨d於此將個別及集 體參考所使用之單一圖式標號51。)每個正反器51之時 脈輸入連接至時脈線路53。每個正反器5丨之致能(E ), 輸入端連接至載入計數器54之輸出端之一。載入計數器 54由模式產生器(58)所控制並且亦由線路53上之訊號 所計入。每個正反器51之輸出端(Q)連接至多工器55。 多工器55之選擇輸入連接至載出計數器56,該計數器56 藉由多工器55所選擇之多工器輸入端(因此為正反器之輸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11 9181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87206 A7 -'~--------- 五、發明説明(12^ " -- 出端)成為輸出端。載出士 ^ 戟饵什數器56由接收的時脈域之時脈 ^ ^來十入夕工器55之輸出端連接至正反器57之資料 輸人端’該正反H 57由接收的時脈域之時脈訊號來計入。 山、十數器54及載出計數器56亦具有數個控制輸出 端係用於重置該計數器並且將於下文中詳細說明。) 資料經由線路52傳送至系統50。因為輸入至每個正 ^器5!之資料連接於線路52,每個資料位元同時作用在 每個正反器上。作用在正反器51<輸入端之該資料位元僅 儲存於其中一個由載入計數器54所選擇之正反器裡。載入 器54確認致能訊號於輸出端之一並且移除確認致能訊號 於其餘每個輸出端。每個計數器輸出端連接至對應的正反 器之致能輸入端以便僅有一個正反器在同一時間為致能狀 態。因此,該致能正反器儲存目前作用的資料位元而其它 正反器(該正反器為失能狀態)則保留前次儲存其内之位 元0 模式產生器58產生致能—Lprskip脈衝之模式。每當 接收到有效時脈脈衝,計數器增加計數值。每當載入計數 器54增加計數值,該計數器54確認致能訊號於連接至正 反器51之連續輸出端之一(並且解除於其它輸出端之確認 訊號)。因此,每個連續資料位元儲存在連續的正反器5 i 之。在負料位元儲存在最後一個正反器51 (例如51d) 之後’該系統循環回到第一個正反器(5 1 a ),並且在内部 儲存下一個資料位元。此循環重複至所有的資料轉移完 畢。雖然儲存在每個正反器内之資料位元最後將遭受覆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各攔)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χ297公釐) 12 91816
52Q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I3 ) 寫,每個位元在遭到覆寫前將會先取回。 當跳躍訊號藉由跳躍模式產生器(58)輸出時,所有 來自載入計數器之致能線路將失能並且該計數器不再增 加。該跳躍訊號亦傳送至資料源以延緩在該循環上之轉 移。 每個正反器51在該正反器51之輸出端確認儲存在正 反器裡(若仍有位元儲存在其中時)之最後一個資料位元。 k些位70提供作為多工器55之輸入,該多工器55選擇其 中一個輸入通過正反器57。多工器55由載出計數器%所 控制。載出控制器56將提供選擇訊號給多工器55以便每 個儲存資料位元在其内部之正反器51可依序連續地選 擇。載出計數器56藉由接收的時脈域之時脈訊號來計入, 並且每個CLK2脈衝即遞增。藉由所選擇的正反器51之位 疋輸出將轉送至正反器51。正反器57依據來自第二時脈 域之訊號來計入並且保留該資料一個時脈週期。接著該正 反器57接收新選擇的正反器51之輸出並且保留該資料一 個時脈週期。因在匕,該資料位元從正反器51依照該資料所 健存之同樣順序取回,並且新的序列資料串以第二時脈域 之時脈速率而產生。 如上文之說明,儲存在每個正反器51之資料位元在 該資料位元由新位元覆寫之前經由多工器55所選擇。這可 藉由在一開始資料轉移時初始化載入計數器“及載出計 數器56至適當的值來達成。計數器值經選擇以確保在該資 料取回前該資料位元儲存在適當的區間。例如,在第4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愛)--〜--- 13 91816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各攔) 訂, 線 五、發明説明(l4 ) 所顯示之系統裡,载 计數15 54可能初始化為0 (選擇正 反器51a),而載出計數 51c)〇 ^ 數器56可此初始化為2(選擇正反器 51c)。當貧料轉移 5U,將讀取之第—正貝料位元將料至正反器 一 ^ 反器為51c,該正反器51(:仍未具有 貧料健存在其内部。在 在接下來於每個時脈域内之有效脈衝 十器將遞增以便第二資料位元將儲存至正反器 5!b,此時將讀取之第:正反器為川。當下—個有效脈衝 、’第二資料位元將儲存至正反器川,並且多工器Μ將 —反器51a取回第_貧料位元。因此,健存在正反器川 資料位元在該資料位元儲存後將讀取兩個時脈週期。若 讀取方法不月b疋整確保位元在所有系統偏移的情況下之 儲存’該載出計數器可以初始化為!以允許該資料餘存至 三個時脈週期。若僅需要一個時脈週期時,則載出計數器 可以改為3。 從上述的範例可以清楚的瞭解正反器之某一最小數 目是必須的,以為了允許每個資料位元在取回前需寫入至 正反器適當數目之時脈週期。正反器所需的數目可以依據 下列方程式來計算: + delaymax -delay^ +Tskew + T_ + 丁恤 ζ -+ N- 其中:
Periodtarget cl()ek為接收的時脈域之時脈週期(因為每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4 91816 58720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l5 個資或位元’在上述範例中是在下降時脈緣轉移 的,該時脈週期將等於位元時間); 将秒 delayffiax為時脈域之間之最大訊號延遲(㈣送写及 接收器邏輯為彼此緊鄰著置放在時脈域邊界上,遲 質上應當為0); delaymin為時脈域之間之最小訊號延遲; Tskew為發送及接收時脈域之時脈訊號之間之偏移; TsetuP為用於正反器之設定時間,· Thold為用於正反器之儲存時間;以及 Nshift為正反器所需的數目,以計算在時脈訊號之間 之平移(如第6及第7圖所示)。 在特定的實施例裡,比第4圖裡之四個正反器較少或 較夕的正反器可能是必須的。例如,若在兩時脈域之時脈 訊號之間之偏移增加時,則所需的正反器之數目可能增加 至五個或者更多。相反地,若在兩時脈訊號之間沒有偏移 時則僅需要一個或三個即可。亦應該要注意的是依據前 述的a式所计算之正反器數目表示最少的數目並且某些實 施例可能使用比此最小數目更多。 應虽要注意的是其它實施例可能使用非正反器之元 件以儲存該轉移的資料位元。例如,可能使用—個或一個 以上多重輸入之先入先出(FIF〇, fiminfirst〇ut)記憶 體元件。若上文描述之實施例裡之正反器由多重輸入fiF〇 所取代,則在該位元取回之前數個資料位元可以載入每個 FIFO因此減少儲存元件所需的數目(但是增加了元件之 ‘紙張尺度適財關家鮮(CNS)A4規格(21G X 297公愛 15 91816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各攔) 訂· •線 587206 A7 B7 五、發明説明(16 ) 複雜度)。事實上,刖文描述之實施例之正反器產生之功能 就像可以在不同速率下载入或載出之FIF〇。 脈衝產生器58可以以數種方式達成此功能,例如依 據Μ及N值(即時脈比例)找尋適當模式或動態地計算該 模式。若經熟慮,脈衝產生器之功能亦可以以其它方式來 達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各攔) 在一項實施例裡’模式產生器經初始化以在任何資料 轉移前產生特定的跳躍模式。在初始化期間,對應於發送 及接收時脈域之Μ及Ν值傳送至模式產生器。在任何轉移 發生前依據所接收到之Μ及Ν值接著產生該模式。在初始 化期間’該系統亦必須設定載出及載入計數器至適當值以 便穩定的資料可以從正反器來取回。若該載入計數器之初 始化為〇 (對應於第一正反器),則載出計數器可以初始化 成為由位元時間及(delaymax _ delaymin )、Tskew與(τ…π + Thold )之總和所決定之值。該位元時間可以由接點取樣或 連績的位元流來決定。(應該要注意的是,既然從第一時脈 域至第二時脈域之轉移及從第二時脈域至第一時脈域之轉 移為個別處裡的,對於每個這些轉移的初始化可以是不同 的。) 依照上文之解釋,適當地初始化及同步化時脈跳躍緩 衝區是重要的以確保資料可以從一個時脈域轉移到另一個 時脈域。這需要兩個主要的功能。首先兩時脈域之時脈訊 號必須對準。意即當時脈訊號在對準時,該時脈跳躍模式 必須作用於載入或載出計數器上。(例如,第2圖 ‘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x297公釐) 16 91816 587206 A7 五、發明説明(Π ) 脈衝為對準的。)若時脈訊號沒有對準時(例如,若跳躍 模式開始為‘ Γ脈衝),則將有額外的偏移係未列入計算 及可能妨礙可靠的資料轉移。其次緩衝區之載入及載出計 數器必須同步地重置。若該計數器並未在同時間啟動時, 在緩衝區内之資料可能無法在正確時間載出。若該緩衝區 過早載出,則資料可能仍未儲存。若該緩衝區太晚載出, 則該資料可能已經受到覆寫。 訂 參考第5圖,第5圖顯示邏輯對準配置及初始化時脈 跳躍緩衝區之配置電路之功能性方塊圖。該電路包括一對 對準偵測單元71及72、同步重置單元73、跳躍模式產生 器74、計數器重置單元75及資料轉移緩衝區%。每個對 準單元71及72經配置以偵測藉由參考時脈訊號在一個時 脈訊號域裡之時脈訊號之對準。當個別的時脈訊號在本質 上與參考時脈訊號對準時,將產生表示對準之訊號。(需注 意的是因為在系統裡固有之偏移,訊號將是“邏輯,,上地 對準而非確實地對準。)此訊號傳送至同步重置單元73 及計數器重置單元75。藉由對準單元72所產生之對準訊 號亦傳送至跳躍模式產生器74。 需注意的是,圖中所描述之實施例裡,存在時脈域裡 之對準單元7 1具有較低的時脈頻率,而存在時脈域裡之對 準單元72具有較高的時脈頻率。因為時脈脈衝僅在具有較 高時脈速率之時脈域裡需要跳躍,故僅較高時脈速率之時 脈域需要跳躍模式產生器。在其它實施例裡,其中多變的 時脈頻率並不保證其中一個時脈域總是具有較快的時脈, 本紙張尺度適时_家鮮(CNS)A4規格⑽X 297公箸) 91816 587206 A7 B7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五、發明説明(I8 ) 時脈脈衝也可以在兩個時脈域内跳躍,在如此的例子中連 接至對準單元71之第二跳躍模式產生器將可以使用。 同步重置單元73接受來自對準單元71及72之對準 訊號並且產生同步重置訊號(即一個訊號給兩個時脈域之 每一個)以初始化計數器重置單元75。計數器重置單元75 含有載入及載出計數器係透過資料傳送緩衝區76控制流 量資料。在接收到由同步重置單元73產生之同步重置訊號 後,计數器重置單元7 5開始產生對應於個別時脈域之載入 及載出的脈衝並且傳送這些訊號至資料轉移緩衝區76。 如上文所提及的,兩時脈域之時脈訊號由相同的時脈 訊號所產生。在某些時刻,以及此後循環的每個參考時脈 週期,該時脈訊號將再重合(至少是在某個容許誤差内)。 在第2圖中此點由鎖相迴路所產生之兩時脈訊號之每一個 之下降緣所確定。此點亦隨著參考時脈訊號之下降緣重 合。如第6圖所示之對準偵測電路提供兩時脈域之每一個 偵測個別時脈訊號之對準。 參考第6圖,第6圖顯示對準單元之功能性方塊圖。 依照上文所解釋的,該對準單元用於偵測由參考時脈在任 一兩時脈域裡之時脈訊號之對準。(使用相同的電路债測在 兩時脈域裡之時脈訊號對準,所以於此說明之電路結構將 僅與單一時脈域有關。)該電路可以區分成三個主要構件.、 邊緣摘測部分;可程式延遲部分;以及訊號偏移部分。这 =件在實體上並不一定要分離’但是以此方式較方便於 說明。在其它實施例裡,在對準單元之設計上可以做變化: i紙張f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笼· 91816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各攔) 訂. •線 ^«/206 A7 ---—^— B? _ 五、發明説明(19 ) " 一 電路之對準偵測部分經配置用於接收兩個訊號:對應 《電路之時脈域之時脱n以及經除頻的時脈訊號。該 ,頻的時脈號為第3圖所示之個別除頻電路之輸出(45 或6兩者)。該除頻器輸出訊號本質上與參考時脈訊號相 同仁疋該訊號由參考時脈訊號平移。該鎖相迴路調整該 時脈訊號’係以—種如同消除在該訊號與參考時脈間之差 異之方式依序平移該除頻器之輸出。邊緣偵測器產生訊號 以顯示已經偵測到除頻的時脈訊號之邊緣,並且確認該訊 號持續一個時脈週期(為在個別時脈域裡之時脈訊號,非 參考時脈週期)。該電路之偏移及可程式延遲部分負責將該 確i的Λ號延遲對於參考時脈訊號之剩餘週期以便該訊號 可以藉由電路在下一個除頻時脈訊號之下降緣發生時輸 出該電路之該偏移及程式延遲部分經配置用於產生兩個 汛號·對準訊號;以及跳躍重置訊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各攔) 對準訊號與除頻的時脈輸出之下降緣重合。跳躍重置 Λ號等同於對準訊號,但為短暫地平移而領先對準訊號數 個時脈循%。跳躍重置訊號經平移以便該訊號可以領先對 準成號透過數個邏輯階層來處理。跳躍重置訊號用於重置 跳躍模式產生器以便當確認對準訊號時該訊號將能適當地 初始化。藉由對準單元產生之對準訊號傳送至同步重置單 疋及同步計數單元。該跳躍重置訊號傳送至跳躍模式產生 器。(依照前文之解釋,在系統内可能只有一個跳躍模式產 生器’所以在時脈域内未具有跳躍模式產生器之對準單元 並不需要產生跳躍重置訊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祕⑽χ297公楚) 19 91816 587206
發明説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對準單元能使系統可以在邏輯上對準。意即,可以確 認兩時脈域裡之時脈訊號之下降緣重合。(應該注意的是該 時脈汛號可能仍然會有輕微的偏移,所以該邊緣可能因為 此偏移而平移。)時脈跳躍模式之適當的對準允許載入或 載出计數器操作在有效率之速率下並且以最少之間置時間 在兩個不同時脈域之間轉移資料。然而如前文之說明,系 統亦必須具有一機制以同步地重置該載入及載出計數器以 便它們能同時啟動並且與時脈訊號對準。接著,在緩衝區 裡之儲存位置將以適當的順序載入及載出。此功能藉由同 步重置單元來執行。 參考第7圖,第7圖顯示用於說明同步重置單元之方 塊圖。該同步重置單元可以區分為三個主要的構件:重置 轉移電路,延遲電路;以及同時重置產生電路。該重置轉 移電路接受非同步重置訊號,將該訊號與參考時脈同步化 並且使用兩時脈域之一之對準訊號而轉移該訊號進入時脈 域。在本實施例裡,該重置訊號是利用具有較慢的時脈速 率之時脈域之對準訊號來進行轉移。在其它實施例裡,該 重置訊號可以轉移進入較快的時脈域。該最終的重置訊號 輸入延遲電路。該延遲電路設計為延遲重置訊號以使重置 訊號能安全轉移至兩時脈域之每一個而不管潛在上在兩者 之間的大量偏移。該延遲應該大於在時脈域間之潛在的偏 移以避免在某一時脈域裡之重置訊號之確認在參考時脈週 期上不同於在其它時脈域裡之參考時脈週期。若該訊號並 未延遲並且在兩時脈域裡之重置訊號以不同的時脈週期確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各攔)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0 91816 ^87206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5 社 印 製 發明説明(21 ) 認,則轉移的資料可能撞生 j此遺失或錯誤。該延遲重置 至同時重置產生電路,在接+ 姽傳送 丧從到下一個來自個別的時脈代 之對準訊號時,該電路產生八- 脈域 > — 座生刀離的重置訊號給兩個時脈域 之母一個。傳送給兩個時脈 一 矸脈域之每一個之該重置訊號是盥 個別的對準訊號對準。 /、 參考第3圖,可以丢 、 看出在一項實施例裡,在兩時脈域 裡之時脈訊號是藉由來自彔 一 水目參考時脈訊號之兩個鎖相迴路所 產生。每個時脈之時脈訊辨3丄、 ^ 〆、 汛唬疋由Μ或N(個別時脈域之時 脈速率對參考時脈之時脈 Λ琥之比例)來除頻並且回饋至 鎖相迴路裡。該鎖相迴路㈣調整該鎖相迴路個別的時脈 2之相位直到除頻的時脈訊號在本質上與參考時脈訊號 對準。 在個實施例裡,重置轉移電路包括一系列藉由不同 的時脈訊號所計入之正反器(即參考時脈、除頻的時脈輸 出訊號及較慢的時脈域的時脈訊號)。非同步重置訊號首先 在藉由參考時脈訊號所計人之正反器㈣步化。此允許重 置時序依照外部參考時脈來列載。此正反器之輸出接著藉 由輸入至鎖相迴路(例如第3圖之。點〇點)之除頻時 脈訊號之-所計人之正反器所捕獲。在參考時脈及除頻的 時脈之間之差異為鎖相迴路相位誤差,係為可預測的或可 處裡的。該第二正反器之輸出接著可以轉移至由除頻電路 一(例如Β點或Ε點)之輸出所計人之第三正反器裡。該第 ^正反器之輸出接著可以轉移至由時脈域訊號(例如Α點 或*‘占)所°十入之正反器裡。每個轉移皆計算出可預測即 91816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各攔) -訂· 線 587206 A7 B7 五、發明説明(22 ) 可處理的小量時脈偏移。該同步重置訊號從而以控制及判 斷的方式從時脈訊號“走回”至對準訊號以產生對準重置 訊號(即與時脈域之對準訊號對準之重置訊號)。該對準的 重置訊號接著輸入至延遲電路裡。 延遲電路負責以預定的時間量延遲對準訊號。該延遲 應該大於在兩時脈域裡之對準訊號之間之最大可能偏移。 在該對準重置訊號已經延遲後,該訊號傳送至同時重置產 生電路。 在同時重置產生電路裡,該電路接收到延遲的對準重 置的訊號與來自兩時脈域之每一個之對準訊號。在下一個 兩時脈域之個別的對準訊號確認時,重置訊號將確認兩時 脈域之每一個内。延遲之目的在於確保所確認的重置訊號 與對應於相同的參考時脈脈衝之兩對準訊號脈衝對準,而 非連績不斷的參考時脈脈衝。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各攔) 確認每個時脈域之重置訊號造成起始值需個別地載 入至載入或載出計數器内並且需啟動計數器於每個時脈域 之個別的時脈訊號之對應的對準脈衝。因此,可以確定的 是計數器將在適當的時間啟動並且載入計數器將領先載出 計數器必要的時間量以允許時脈跳躍緩衝區依照前文之說 明轉移資料。藉由使用對準訊號以轉移該重置於每個時脈 域裡’該兩重置在邏輯上為同時發生的並且因偏移而造成 兩訊號間之任何差異可以藉由加入關於時脈跳躍緩衝區之 額外的行程來處理。 雖然本明是依據特定的實施例來做說明,需瞭解的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鮮(CNS)A4規格(210 X 297么、楚) ~ " 22 91816 587206 A7 B7 五、發明説明(23 ) 該實施例是作為例證之用並且本發明之範圍並非限定在這 些實施例裡。對於說明之實施例可以做很多變化、修正、 增加及改善。這些變化、修正、增加及改善將會落在依照 下列申請專利範圍所敘述之本發明之領域裡。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各攔)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χ297公釐) 23 91816

Claims (1)

  1. 587206
    第901 15363號專利申請案 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92年7月 -種在微處理器内具有時脈跳躍緩衝區以帛、11日) 有第一時脈訊號之第一時脈域及具 於在具 之第二時脈域之間轉移資料之電路,包括才脈Λ唬 Η: 第一對準單元,其中該第一對準單元經配置用以 偵測戎第一時脈訊號之脈衝與參考時脈脈衝之對 準; 第二對準單元’其中該第二對準 ^ 卡早兀經配置用以 偵測該第二時脈訊號之脈衝與該參考時脈脈衝之對 準; 、 連接至該第一及第二對準單元並且經配置用以 接收非同步重置.訊號之同步重置單元,其中該同步重 置單元經配置用以產生與該第一時脈域裡之該時脈 脈衝對準之第一重置訊號及產生與該第二時脈域裡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福利委員會印製 之該時脈脈衝對準之第二重置訊號;以及 連接至該同步重置單元以接收該第_及第二重 置訊號之計數器重置單元,其中該計數器單元經配置 而基於其中一個該重置訊號來重置載入計數器並且 基於另一個該重置訊號來重置載出計數器。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路,其中該第一對準單元 經配置用以產生本質上與該第一時脈域裡之該時脈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X 297公髮) 1 91816 587206 煩讀委π ^'.iE本 :日所提之 2>/fei.,rt'i「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福利委員會印製 脈衝重合之第一對準訊號,並且該第二對準單元經配 置用以產生本質上與該第二時脈域裡之該時脈脈衝 重合之第二對準訊號,並且其中該其中一個對準單元 經配置用以產生跳躍重置訊號。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電路,更包括經連接以接收 该跳躍重置訊號之跳躍模式產生器。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電路,其中該跳躍重置訊號 項先省第一及第二對準訊號,並且其中為回應所接收 之該跳躍重置訊號,該跳躍模式產生器開始產生與該 對準訊號之一同時啟動之跳躍模式訊號。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電路,更包括經配置用以產 生來自該參考時脈訊號之該第一時脈訊號及該第二 時脈訊號之時脈產生電路,其中該時脈產生電路包含 經配置在本質上將該第一時脈訊號之第一脈衝與該 參考訊號之第一脈衝進行對準之第一鎖相迴路,及經 配置在本質上將該第二時脈訊號之第一脈衝與該參 考吼號之該第一脈衝進行對準之第二鎖相迴路。 一種用於重置時脈跳躍緩衝區之方法,包括: 於兩個時脈域之每一個裡,偵測每個在本質上與 對應的參考時脈脈衝對準之對應的時脈訊號之脈〃 衝; 接收非同步重置訊號; 在其中一個該時脈域裡產生對準重置訊號,其中 本紙張尺㈣财關緖^NS ) 297公釐) 煩讀^;:;·;^;:3 日所提之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福利委員會印製 修正本 綠彳::rc,t;;;,;D/1ii予㊉也。 該對準重置訊號在本f上與其中_個該對應的時脈 域之該偵測的對準脈衝對準; 、延遲该對準重置訊號使該時間量大於在該時脈 域裡之該時脈訊號之間之最大偏移量;以及 在忒兩個時脈域之每一個裡,確認同步重置訊 】號。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更包括在該兩個時脈 域之每一個孝里,載入及初始化計&器以回應所確認之 該對應的同步重置訊號。 士申明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該同步重置訊號 與下一個偵測到的該對應時脈域之對準脈衝同時確 認。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該計數器之—為 用於該時脈跳躍缓衝區之載入計數器並且該計數器 之一為用於該時脈跳躍緩衝區之載出計數器。 1 〇·如申请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更包括在其中一個包 δ跳躍模式產生為之該時脈域裡,產生領先於所對應 的為彳貞測到的對準脈衝之一之跳躍重置訊號。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更包括回應於所接 收之该跳躍重置訊號,產生與該對應的該偵測的對準 脈衝之一同時啟動之跳躍模式。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產生在本質上 與其中一個該對應的時脈域之該偵測的對準脈衝對 本紙張尺家標準(CNSYA4規格(21G χ 297公釐)— --- 3 91816 587206 ----—----------- H3 煩讀# 修正本I ?- 92. 日所提之 ¾1難r修ΙΕ-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福利委員會印製 準之對準重置訊號包括:產生在本質上與該參考時脈 訊號之脈衝對準之第一中間重置訊號;回應於該第一 中間重置訊號之產生,而產生在本質上與中間時脈訊 號之脈衝對準之第二中間重置訊號;以及回應於該第 二中間重置訊號之產生,而產生該對準重置訊號。 1 3 · —種在i妓處理為内具有時脈跳躍缓衝區以用於在第 一時脈域及第二時脈域之間轉移資料之電路,包括: 第一對準單元,其中該第一對準單元經配置用以 確認表示在該第一時脈域裡之時脈訊號之脈衝與參 考時脈訊號之脈衝對準之第一對準訊號; 第二對準單元,其中該第二對準單元經配置用以 確認表示在該第二時脈域裡之時脈訊號之脈衝與該 參考時脈訊號之該脈衝對準之第二對準訊號; 連接至該第一及第二對準單元並且經配置用以 接收非同步重置訊號及該第一及第二對準訊號之同 步重置單元,其中該同步重置單元經配置用以產生與 該第 一對準訊號對準之第一重置訊號及產生與該第 二對準訊號對準之第二重置訊號;以及 連接至該同步重置單元以接收該第一及第二重 置訊號之計數器重置單元,其中該計數器單元經配置 而基於該第一重置訊號來重置載入計數器並且基於 該第二重置訊號來重置載出計數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 91816 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電路,更包括連接至該^ 修正本有參 早7L之一之跳躍模式產生器。 15:π專利範圍第14項之電路,其中該其中-個錢 二二單兀I配置用以產生跳躍重置訊號並且用以 6 k忒跳躍重置訊號至該跳躍模式產生器。 ,:7.- C17j 6: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電路,其中該跳躍重置訊 貝先對應於該其中—個該對準單元之該對準訊 二::其中為回應所接收之該跳躍重置訊號,該跳 4式產生器經配置用以產生與對應於該其中 /亥對準單元之該對準訊號對準之跳躍模式訊號。 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電路,包括連接至該計數 :早元之資料轉移緩衝區,其中該資料轉移緩衝區依 錢入計數器進行載入及依據該載出計數器進行 戰出。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福利委員會印製 587206 /僻rrr\ srf_ >r广 ί修 V”..,
    .% 日所提之 ;士修iL.。 200MHz 参考時Μ 時脈丨_ (1 GHz) 時酿 (800 MHz) 卜 手移
TW090115363A 2000-08-11 2001-06-26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 skip pattern and initializing a clock forwarding interface in a multiple-clock system TW58720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637,710 US6748039B1 (en) 2000-08-11 2000-08-11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 skip pattern and initializing a clock forwarding interface in a multiple-clock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87206B true TW587206B (en) 2004-05-11

Family

ID=24557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15363A TW587206B (en) 2000-08-11 2001-06-26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 skip pattern and initializing a clock forwarding interface in a multiple-clock system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748039B1 (zh)
EP (1) EP1309908A1 (zh)
JP (1) JP2004506974A (zh)
KR (1) KR100804286B1 (zh)
CN (1) CN1228697C (zh)
AU (1) AU2001263015A1 (zh)
TW (1) TW587206B (zh)
WO (1) WO20020149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61999B2 (en) * 2002-01-02 2007-01-09 Intel Corporation Synchronizing data or signal transfer across clocked logic domains
JP4176720B2 (ja) * 2002-09-30 2008-11-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同期制御装置および同期制御方法
US7047432B1 (en) * 2003-01-17 2006-05-16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output from differently timed circuits
CN1759368A (zh) * 2003-01-23 2006-04-12 罗切斯特大学 多时钟域微处理器
KR100522433B1 (ko) * 2003-04-29 2005-10-20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도메인 크로싱 회로
DE10342255A1 (de) 2003-09-11 2005-04-07 Bts Media Solutions Gmbh Schaltung zur Ansteuerung eines Speichers
US7319729B2 (en) * 2003-09-29 2008-01-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synchronous interface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657689B1 (en) * 2003-10-07 2010-02-02 Alter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reset events in a bus bridge
US7231539B1 (en) * 2004-06-03 2007-06-12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Reset circuit for resetting two clock domains
EP1615106A1 (en) * 2004-07-05 2006-01-11 STMicroelectronics Limited Reset in a system-on-chip circuit
US20060146967A1 (en) * 2004-12-31 2006-07-06 Adarsh Panikkar Keep-out asynchronous clock alignment scheme
US7600145B2 (en) * 2005-10-26 2009-10-06 Intel Corporation Clustered variations-aware architecture
US7664213B2 (en) * 2005-11-22 2010-02-16 Sun Microsystems, Inc. Clock alignment detection from single reference
US8132041B2 (en) * 2007-12-20 2012-03-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utilizing one or more cycle-swallowed clock signals
WO2009105095A1 (en) * 2008-02-20 2009-08-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driver with two reference clock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US7733130B2 (en) * 2008-03-06 2010-06-08 Oracle America, Inc. Skew tolera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ratioed synchronous clocks
EP2790110A1 (en) 2009-05-20 2014-10-15 Chronologic Pty Limited Precision synchronisation architecture for superspeed Universal Serial BUS devices
GB2482303A (en) * 2010-07-28 2012-02-01 Gnodal Ltd Modifying read patterns for a FIFO between clock domains
US9285826B2 (en) * 2011-12-22 2016-03-15 Intel Corporation Deterministic clock crossing
WO2013095560A1 (en) * 2011-12-22 2013-06-27 Intel Corporation Sideband initialization
US8972761B2 (en) * 2012-02-01 2015-03-03 Lsi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le clock insertion based power control
US8786332B1 (en) 2013-01-17 2014-07-22 Apple Inc. Reset extender for divided clock domains
CN104076263B (zh) * 2013-03-28 2017-03-15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半导体自动测试设备的时间量测模块及方法
US9876709B1 (en) * 2014-08-28 2018-01-23 Xilinx, Inc. Alignment detection in a multi-lane network interface
US9727306B2 (en) 2014-10-07 2017-08-08 Stmicroelectronics S.R.L. Bi-synchronous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urst indicator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484165B2 (en) * 2017-12-19 2019-11-19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Latency buffer circuit with adaptable time shift
CN113472347B (zh) * 2021-07-01 2024-04-05 北京兆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以及采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7441A (en) * 1975-05-29 1977-02-08 Burroughs Corporation Method of data communications in a heterogenous environment
DE2853523C2 (de) 1978-12-12 1981-10-01 Ibm Deutschland Gmbh, 7000 Stuttgart Dezentrale Erzeugung von Taktsteuersignalen
JPS63110811A (ja) 1986-10-28 1988-05-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クロツクジエネレ−タ
JPH01251738A (ja) 1988-03-31 1989-10-06 Toshiba Corp スタンダードセル
JPH0642196B2 (ja) 1988-06-09 1994-06-01 株式会社東芝 倍密度走査用ラインメモリ
US5224129A (en) 1990-10-31 1993-06-29 Tektronix, Inc. Method of synchronizing signals of a pulse generator
US5448715A (en) 1992-07-29 1995-09-0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Dual clock domain interface between CPU and memory bus
US5790776A (en) 1992-12-17 1998-08-04 Tandem Computer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divergence between a pair of duplexed, synchronized processor elements
US5434996A (en) * 1993-12-28 1995-07-18 Intel Corporation Synchronous/asynchronous clock net with autosense
US5768529A (en) 1995-05-05 1998-06-16 Silicon Graph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of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tilizing a source clock signal to latch serial data into first registers and a handshake signal to latch parallel data into second registers
US5909563A (en) * 1996-09-25 1999-06-01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Computer system including an interface for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two clock domains
JP3019814B2 (ja) * 1997-09-18 2000-03-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クロックリカバリ回路
US6049887A (en) * 1997-12-04 2000-04-1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pagating a signal between synchronous clock domains operating at a non-integer frequency ratio
US5961649A (en) 1997-12-04 1999-10-0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pagating a signal between synchronous clock domains operating at a non-integer frequency ratio
KR100255664B1 (ko) 1997-12-29 2000-05-01 윤종용 반도체 집적회로의 클락 포워딩 회로 및 클락포워딩 방법
JP4130006B2 (ja) * 1998-04-28 2008-08-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6081904A (en) 1998-04-30 2000-06-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nsuring data integrity during transfers
DE19820572A1 (de) * 1998-05-08 1999-11-11 Alcatel Sa Desynchronisiereinrichtung für ein synchrones digitales Nachrichtenübertragungssystem
US6681272B1 (en) * 1999-10-20 2004-01-20 Applied Micro Circuits Corporation Elastic store circuit with static phase offset
US6424688B1 (en) * 1999-10-27 2002-07-23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hod to transfer data in a system with multiple clock domains using clock skipping techniques
US6581164B1 (en) * 2000-01-03 2003-06-17 Conexant Systems, Inc. System for adjusting clock frequency based upon amount of unread data stored in sequential memory when reading a new line of data within a field of dat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1263015A1 (en) 2002-02-25
WO2002014992A1 (en) 2002-02-21
KR20030064379A (ko) 2003-07-31
EP1309908A1 (en) 2003-05-14
CN1228697C (zh) 2005-11-23
KR100804286B1 (ko) 2008-02-18
US6748039B1 (en) 2004-06-08
JP2004506974A (ja) 2004-03-04
CN1466711A (zh) 2004-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87206B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 skip pattern and initializing a clock forwarding interface in a multiple-clock system
US8301932B2 (en) Synchronising between clock domains
EP1293888B1 (en) Methods and circuitry for implementing a first-in first-out structure
TWI622270B (zh) 用於平衡高速串列數位介面之信道之間的偏斜之方案
US6424688B1 (en) Method to transfer data in a system with multiple clock domains using clock skipping techniques
CA2366898C (en) Elastic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US5487092A (en) System for high-speed synchronization across clock domains
US5602878A (en) Method of delivering stable data across an asynchronous interface
US10038450B1 (en) Circuits for and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an integrated circuit
US735283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ross-clock domain rate matching
EP377617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ynchronous, multiple clock domain data streams coalescing and resynchronization
JPH11505047A (ja) ソース同期クロック型データリンク
KR100761430B1 (ko) 혼합형 비동기 및 동기 시스템을 위한 낮은 대기시간fifo 회로
US6928528B1 (en) Guaranteed data synchronization
US9584305B2 (en) Deskew FIFO buffer with simplified initialization
EP1150450B1 (en) Synchronizer
EP1798887B1 (en) Isochronous synchronizer
US11789487B2 (en) Asynchronous interface for transporting test-related data via serial channels
US676039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fixed latency early response in a system with multiple clock domains with fixable clock ratios
JP3475857B2 (ja) ソースシンクロナス転送方式
WO2001016774A1 (en) A circuit design for high-speed digital communication
Frank et al. A predictive synchronizer for periodic clock domains
Kim et al. A parallel flop synchronizer for bridging asynchronous clock domains
JP5315882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12049355A1 (en)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and providing a glitch-free clo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