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72913B - Polymer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constant properties - Google Patents

Polymer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constant properti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72913B
TW572913B TW90103494A TW90103494A TW572913B TW 572913 B TW572913 B TW 572913B TW 90103494 A TW90103494 A TW 90103494A TW 90103494 A TW90103494 A TW 90103494A TW 572913 B TW572913 B TW 5729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tex
styrene
polymer
acrylonitrile
se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0103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erbert Eichenauer
Adolf Schmidt
Ulrich Jansen
Original Assignee
Bay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 Ag filed Critical Bayer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72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729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4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7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monomers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36/00
    • C08F279/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monomers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36/00 on to 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s
    • C08F279/04Vinyl aromatic monomers and nitriles as the only mono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12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unsaturated nitri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23/00 - C08L53/00
    • C08L55/02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A7
572913 Α7 Β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2 曱酯或N-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或其混合物取代,於具有 平均粒子直徑為80至220毫微米,較佳為90至21〇毫微 米,且特佳為1〇〇至2〇〇毫微米之丁二烯聚合物乳膠存 在下進行, 5 H)至少一種接枝橡膠聚合物,藉由苯乙烯與丙烯腈之乳化 聚合獲得,其重量比為95 ·· 5至5〇 : 5〇,苯乙稀及/或 丙烯腈能夠完全或部份被曱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 曱酉曰或Ν-本基順丁稀二醯亞胺或其混合物取代,於具有 平均粒子直徑4 〇為340至480毫微米,較佳為35〇至47〇毫 1〇 微米,且特佳為360至460毫微米之丁二烯聚合物乳膠(B) 存在下進行, III)至少一種不含橡膠之苯乙稀與丙稀腈共聚物,其重量比 為95 · 5至5〇 · 50,苯乙烯及/或丙烯腈能夠完全或部 份被α-曱基苯乙烯、曱基丙烯酸甲酯或队苯基順丁烯 15 一酿亞胺或其混合物取代, 其特徵在於丁二烯聚合物乳膠(Α)係使用具有平均粒子直徑 為10至100毫微米,較佳為20至90毫微米,且特佳為30至= 毫微米之種子乳膠,藉由種子聚合反應獲得,且丁二烯聚 ^物乳膠(Β)係使用丁二烯聚合物乳膠(Α)作為種子乳膠Λ, 20藉由種子聚合反應獲得。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製造根據本發明聚合物組合物之方法 其中丁 一稀聚合物乳膠(八)係使用具有平均粒子直徑為 至100毫微米之種子乳膠,藉由種子聚合反應獲得,=丁二 稀聚合物乳膠(Β)係使用丁二烯聚合物乳膠(Α)作為種子乳 U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寫本頁) 訂--------- •4- 572913 A7
膠,藉由種子聚合反應獲得。 、一般而言,根據本發明之聚合物組合物可含有接枝橡膠 成伤(1) + (11),其量為丨至⑻重量份數,較佳為5至5〇重量份 數,及不含橡膠之樹脂成份(111),其量為40至99重量份 5數,較佳為50至95重量份數。 刀 (I): (II)之重量比可在寬廣範圍内改變;習用上為9〇: ι〇 至1〇: 90,較佳為80: 2〇至30: 7〇,且特佳為7〇:如至奶: 60 ° 除了前文所提及之聚合物成份以外,根據本發明之聚合 1〇物組合物可含有其他並非由乙烯基單體所組成之不含橡^ 之熱塑性樹脂,此等熱塑性樹脂係以至高1〇〇〇重量份數, 較佳為至咼700重量份數,且特佳為至高5〇〇重量份數之量 使用(於各情況中均依據1〇〇重量份數之I + II + m)。 丁二稀聚合物乳膠(A)與(B)係根據所謂種子聚合技術, 15藉由丁二烯之乳化聚合製成,其中係首先將微細粒子聚合 物,較佳為丁二烯聚合物,製成種子乳膠,然後經由與含 丁一烯之單體反應,進一步聚合成較大粒子(參閱,例如 Houben-Wyl, 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 Makromolekulare Stoffe, 第1 部份,第 339 頁(1961),Thieme Verlag Stuttgart)。就此而論,此 2〇方法較佳係使用種子批次方法或連續種子流動方法進 行。 可使用至高5〇重量%(依據使用於丁二烯聚合物製造之單 體總量)一或多種可與丁二烯共聚合之單體,作為共單體。 此種單體之實例包括異戊二稀、氯丁二晞、丙稀腈、苯 -5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χ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Μ--------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72913 A7 B7 五、發明說明(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乙^烯、α-甲基苯乙烯、Cl_C4唬基苯乙烯、丙烯酸〇〆㈤ §曰曱基丙稀酸ci -Q -烧酯、二丙烯酸烧二醇酯、二甲基 丙烯fee燒一醇g曰、一乙烯基苯;丁二烯較佳係單獨使用, 或與至高20重量%,較佳係與至高1〇重量%之苯乙烯及/ 或丙烯腈混合。 較佳係使用丁二烯聚合物,譬如聚丁二烯、丁二烯/苯 乙烯共聚物、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或得自前述單體之聚 合物,作為種子乳膠聚合物。 原則上,亦可使用其他微細粒子乳膠聚合物,譬如聚苯 $烯或笨乙烯共聚物、聚曱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曱 醋共聚物,以及其他乙烯基單體之聚合物。 車父佳種子乳膠聚合物為聚丁二烯乳膠。 就此而論,於丁二烯聚合物乳膠(A)之製造上,係使用具 有平均粒子直徑4 〇為10至100毫微米,較佳為2〇至9〇毫微 米’且特佳為30至80毫微米之種子乳膠。 於丁一烯聚合物乳膠⑻製造上,係使用丁二烯聚合物乳 膠(A)作為種子乳膠。 用於製造丁二烯聚合物(A)之種子乳膠,係具有凝膠含量 為10至95重量%,較佳為2〇至9〇重量%,且特佳為%至85 20重量%。 / 丁/一稀+合物乳膠(A)具有平均粒子直徑d5 〇為80至220毫 微米,較佳為90至210毫微米,且特佳為1〇〇至2〇〇毫微米。 (A)之凝膠含量為3〇至98重量%,較佳為4〇至95重量%, 且特佳為5〇至92重量%。 10 15 -6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 寫本頁) 裝 ----訂------ 鲁. Μ氏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⑽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72913 A7 -------B7 五、發明說明(5 ) 丁二烯聚合物乳膠(B)具有平均粒子直徑毛〇為34〇至48〇毫 微米’杈佳為350至470毫微米,且特佳為36〇至46〇毫微米。 (B)之凝膠含量為50至95重量%,較佳為55至9〇重量%, 且特佳為60至85重量%。 5 平均粒子直徑毛〇可藉超離心度量法測得(參閱W.
Scholtan,H.Lange ·· Koll〇idZ.u.Z.P〇lymere250,第 782 至 790 頁 (I972)),關於凝膠含量之特定值,係參考此測定法,根據 金屬蘢方法’在曱本中測得(參閱H〇uben-Weyl,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Makromolekulare Stoffe,第 1 部份,第 307 頁(1961), 10 Thieme Verlag Stuttgart) 〇 丁二稀聚合物乳膠(A)與(B)之凝膠含量,以及用於製造 丁二烯聚合物乳膠(A)之種子聚合物乳膠之凝膠含量,原則 上可採用適當反應條件,以已知方式調整(例如高反應溫 度及/或聚合反應,以達到高轉化率,以及視情況添加交 15聯物質’以達成高凝膠含量,或例如低反應溫度及/或在 發生過高交聯度之前,終止聚合反應,以及視情況添加分 子量調節劑,例如正-十二基硫醇或第三-十二基硫醇,以 達成低凝膠含量)。可使用習用陰離子性乳化劑作為乳化 劑,譬如烷基硫酸鹽、烷基磺酸鹽、芳烷基磺酸鹽,飽和 20或不飽和脂肪酸之皂類,以及鹼性不均衡或氫化樅樹脂酸 或妥爾油酸,及較佳係使用含有羧基之乳化劑(例如^ c〗8脂肪酸’不均衡樅樹脂酸之鹽,根據DE_0S 36 39 9〇4與 DE-OS 39 13 509 之乳化劑)。 接枝橡膠聚合物⑴與(II)之製造,可以任意方式進行,藉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 訂--------- • 7 ·
572913 A7 B7 五、發明說明(6 Μ 財 員 工 消費 二浠聚合物乳膠㈧與⑻在個別反應中之個別接枯 或猎由丁一Μ合物乳膠㈧與(Β)之混合物 期間之接合接枝。 在 _ 人反應較合反應可根據任何適當方法進行,而二稀聚合物芬… 及/或至丁二烯聚合物乳膠⑻中行聚^ 丁 —稀聚合物乳膠(Α)與(Β)之混合物中,且進 特定單體/橡膠比例,較佳係於聚合反應期間保持著, 並以已知方式將單體添加至橡膠中·· 、 為製造根據本發明之成份⑴與(π),較佳係心至旦 份2特ΐ為20至40重量份數之苯乙稀與丙_之混合i 、、可視情況含有至高50重量份數(依據採用於接枝聚合 =中之皁體總量)之一或多種共單體,於較佳為5〇至85 罝份數’純為6〇錢重量份數(於各情況巾係依據固 體)之丁一二烯聚合物乳膠㈧及/或丁二稀聚合物乳膠⑼及 /或丁一烯聚合物乳膠(A)與(B)之混合物存在下聚合。 使用於接枝聚合反應巾之單體,較佳為苯乙丙稀骑 之此合物’其重置比為95 : 5至5〇 ·· 5〇,特佳重量比為⑼: 20 20至65: 35,其中苯乙稀及/或丙稀腈可全部或部份被可 共聚合單體取代,較佳係被α•甲基苯乙稀、甲基丙稀酸甲 酯或Ν-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取代。原則上,可另外使用任 。之其他可共聚合乙烯基單體’其量為至高約1〇重量%( 依據單體之總量)。
I 10 訂 15
社 印 製 1 · 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⑽χ挪公互 572913 A7 B7 五 發明說明( 可於接枝聚合反應中另外使用分子量調節劑,其較佳旦 為_至2重量% ’特佳量為⑽5至丨重量%(於各情況中: 依據接枝聚合階段中之單體總量)。 適當分子量調節劑為例如烷基硫醇類,譬如正-十二基炉 5醇、第三-十二基硫醇;二聚α_甲基苯乙稀;一 頁 可使用之適當引發劑’包括無機與有機過氧化物,例如 馬〇2、過乳化二第三_ 丁烷、氫過氧化異丙苯 '過碳酸二 環己西旨、氫過氧化第三_ 丁炫、氫過氧化對_薄荷烧,偶氮 基引發劑,譬如偶氮雙異丁猜,無機過鹽,譬如過硫酸之 1。或鉀’過磷酸鉀、過硼酸鈉,以及氧化還原系統。 氧化還原系統通常包括有機氧化劑與還原劑,其中重金屬 離子可另外存在於反應媒質中(參閱Houben_wey丨鳥。den細 Organischen Chemie,第 14/1 卷,第 263 至 297 頁)。 15 聚合反應溫度一般為25它至160它,較佳為仞它至卯艽。適 當乳化劑係於上文指出。 此接枝聚合反應可於習用溫度條件下進行,例如以等溫 方式;但是,此接枝聚合反應較佳係以下述方式進行,以 致使反應開始與結束間之溫差,係為至少1〇。 少机,且特佳為至少20。〇。 馬毛 20 為製造根據本發明之成份^與叨,此接枝聚合反應較佳 可經由以下述方式添加單體以進行之,在計量添加單體整 體時間之前半期,計量添加接枝聚合反應中所使用單體總 量之55至90重量%,較佳為6〇至80重量%,且特佳為65至 75重量% ;其餘單體比例係在計量添加單體整體時間之後 • 9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⑵Q χ 297公楚) 57291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半期内計量加入。 較佳係使用苯乙烯與丙烯腈之共聚物,作為不含橡膠之 /、聚物III),苯乙烯與丙烯腈之重量比為95: 5至5〇: 50, 其中苯乙烯及/或丙烯腈可全部或部份被α•甲基苯乙稀、 5甲基丙稀酸甲g旨或Ν_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取代。 特佳者為含有所摻入之丙稀骑單位之比例<3〇重量%之丑 聚物 III)。 /、 此等共聚物較佳係具有平均分子量^^為20,000至200,000, 且固有黏度U]為20至110毫升/克(於二甲基甲醯胺中, 10 在25°C下度量)。 關於製造此等樹脂之細節,係描述於例如de_a 2 “Ο MS與 DE-A2 724 360中。藉由總體聚合或溶液聚合製成之乙烯基 樹脂,已証實係為特別適合的。此等共聚物可單獨或以任 意混合物添加。 15 在根據本發明之模製組合物中,除了使用由乙烯基單體 所組成之熱塑性樹脂以外,亦可使用聚縮合物,例如芳族 聚故酸酯、芳族聚酯碳酸酯、聚酯或聚醢胺,作為不含橡 膠之共聚物。 適當熱塑性聚碳酸酯與聚酯碳酸酯係為已知(參閱,例如 20 DE-A 1 495 626、DE-A2 232 877、DE-A2 703 376、DE-A2 714 544 、DE-A3 000 610、DE-A3 832 396、DE-A3 077 934),其可以下 述方式製成,例如經由式(IV)與(V)二酚 -10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r------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寫本頁) Φ. 572913 發明說明(9)
(IV)
(V) 事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10 15 其中 A表示單鍵、Cl_C5_次燒基、C2_c5_亞烧基'μ 基、·〇_、-S•、抓、為·或 _〇), 6 R5㈣互相獨立表示氫、甲基或㈣氣或溴, 处甲基、 R1與R2互相獨立表示H素,較佳為氯或填, 基’較佳為甲基、乙基’ c5_c6_環烷基,較佳為環:: ’較佳為笨基,或C7_C12_芳烷基,較佳: 苯基-q-CV烷基,特別是苄基, … m為整數4至7,較佳為4或5, η 為0或1, R3與R4可個別針對各X作選擇,且互相獨立表示氫或Ci_c6_ 烧基,及 X表不碳’ 亞環院 _ - 1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 4格(210 X 297公爱)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72913 A7 ^-~---BZ______ 五、發明說明(10) ' " ::厌酉义鹵化物’杈佳為光氣’及/或與芳族二羧酸二鹵化 々勿’較佳為苯二甲酸二鹵化物,藉由界相聚縮合,或與光 氣乂藉由χΚ鈿合,在均相中(所謂吡啶方法)進行反應,其 中分子S可藉由添加適當量之已知鏈終止劑,以已知方式 5 進行調整。 一適當式(IV)與(V)二酚係為例如對苯二酚、間苯二酚、4,4·_ 二羥基二苯、2,2_雙_(4-羥苯基)·丙烷、2,4-雙-(4-羥苯基)-2_甲 基丁烧、2,2-雙-(4-經基_3,5_二曱基笨基丙烷、2,2_雙普經基· 3.5- 二氣苯基)_丙烷、2,2-雙_(4•羥基_3>二溴·苯基)_丙烷、i小 1〇雙例f苯基)_環己HH(4_經苯基)-3,3,5-三曱基環己院 、1,1-雙-(4_羥苯基)_3,3_二曱基環己烷、丨山雙_⑷羥苯基)_ 3.3.5.5- 四甲基環己烷或丨丄雙-(4•羥笨基),·三甲基環戊烷。 較佳式(IV)二酚為2,2-雙-(4-羥苯基)-丙烷與丨山雙羥苯基)_ 環己烷,而較佳式(v)酚為丨山雙_(4_羥苯基)_3,3,5_三甲基環己 15 烷。 亦可使用二酚之混合物。 適當鏈終止劑為例如酚、對·第三_丁基酚,長鏈烷基酚類 ,譬如4_(1,3_四曱基丁基)酚,根據de-A2 842 〇〇5,單烷基酚 類、一烷基酚類,在烷基取代基中具有總共8至20個C原子 20 ,根據DE_A3 506472,譬如對壬基酚、2,5-二·第三-丁基酚 、對-第三-辛基酚、對-十二基酚、2-(3,5_二甲基庚基酚及4_ (3,5-一曱基庚基)-盼。鏈終止劑之必須量,依據二盼(IV)與 (V)之總和,通常為〇·5至1〇莫耳%。 適當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可為線性或分枝狀;依據所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寫本頁)
57291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五、發明說明(11) -- 採用二酚之總和,較佳產物較佳係藉由摻入005至20 %之三官能性或高於三官能性之化合物而獲得,例如豆 三個或超過三個盼性0H基者。 /、 適當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可含有以芳族方式結合之鹵 5素,較佳為溴及/或氯;但是,其較佳為不含自素。β * 聚碳酸酯與聚酯碳酸酯具有例如藉由超離心或光散射度 量法所測得之平均分子量两w,重量平均)為1〇,〇〇〇至細, ,較佳為 20,000 至 80,000。 適當熱塑性聚酯較佳為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意即芳族 1〇 ,羧酸或其反應性衍生物(例如二甲酯類或酐類)與脂族、' 裱脂族或芳脂族二醇之反應產物,及此種反應產物之混合 物。 口 較佳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可製自對苯二甲酸類(或其反應 性衍生物)與具有2至10個c原子之脂族或環脂族二醇,根 15據已知方法(Kunststoff-Handbuch,第VIII卷,第6S>5頁及其後文 ,Carl Hanser Verlag,Munich 1973)。 在較佳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中,8〇至1〇〇莫耳%,較佳為 9〇至100莫耳%二羧酸殘基為對苯二甲酸殘基,及80至1〇〇 莫耳%,較佳為90至100莫耳%二醇殘基為乙二醇殘基及/ 20或丁二醇-I,4殘基。 、較佳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除了乙二醇殘基或丁二醇· 殘基以外’亦可含有0至2〇莫耳%其他具有3至12個C原子 之脂族二醇或具有6至12個C原子之環脂族二醇之殘基,例 如丙二醇-丨,3、2_乙基丙二醇_丨,3、新戊基二醇、戊二醇 _______ -13. 械準(CNS)A4規格⑽χ撕公楚)_ ^--------tr---------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 57291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l2) 、己二醇、環己烷二曱醇-1,4、3-曱基戊二醇-1,3與-1,6 、2-乙基己二醇、2,2-二乙基丙二醇4,3、己二醇-2,5、 1,4_二(/3-¾乙氧基)-苯、2,2·雙-4-(經基環己基)-丙院、2,4-二羥 基-1,1,3,3-四曱基環丁烷、2,2_雙-(3_谷-羥乙氧基苯基丙烷及 5 2,2_ 雙 _(4-羥基丙氧基苯基)-丙烷(DE-OS 2 407 647、2 407 776、 2 715 932)之殘基。 聚對笨二曱酸烷二酯可藉由摻入相對較小量之三羥基或 四經基醇類,或3-鹽基性或4-鹽基性羧酸而形成分枝,譬 如在DE-OS 1 900 270及在US-A 3 692 744中所描述者。較佳分枝 10劑之實例為對稱苯三甲酸、丨,2,4_苯三曱酸、三羥曱基乙烷 與二私甲基丙烷及異戊四醇。依據酸成份,最好使用不超 過1莫耳%分枝劑。 特佳者為已完全製自對苯二曱酸及其反應性衍生物(例如 其二烷基酯類)與乙二醇及/或丁二醇-丨,4之聚對苯二曱酸 15烷二酯,及此等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之混合物。 較佳聚對本二甲酸院二酯亦為已製自至少兩種上述醇成 份之共聚酯:特佳共聚酯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丁二醇· M)_酉旨。 較佳之適當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通常具有固有黏度為 20 〇.4至1,5公合/克,較佳為0·5至1·3公合/克,特別是〇.6至 h2公合/克,於各情況中,係在酚/鄰-二氯苯(1 ··丨重量 份數)中,於25°C下度量。 適當聚醯胺類係為已知均聚醯胺、共聚醯胺及此等聚醯 胺之混合物。此等聚醯胺類可為部份結晶性及/或非晶質。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裝
572913 A7 -- ----~—___B7___ 五、發明說明(13) "— - j當部份結晶性聚醯胺類係為聚醯胺如聚酿胺如,此 成份之混合物及相應共聚物。亦合適者為部份結晶性聚 醯胺類,其酸成份係全部或部份由對苯二甲酸及/或間苯 二甲酸及/或軟木酸及/或癸二酸及/或壬二酸及/或己 5 =酸及/或環己烧二Μ所組成,其二胺成份係全部或部 ^由間及/或對.苯二甲基二胺及/或己二胺及/或H4· 二甲基己二胺及/或異樹根皮酮二胺所組成,且其組成原 則上係為已知。 亦可指出之聚醯胺為全部或部份製自在環中具有7至12 10個c原子之内醯胺,視情況共同使用一或多種上述起始成 份。 特佳部份結晶性聚醯胺為聚醯胺_6與聚醯胺_6,6,及其混 合物。可使用已知產物作為非晶質聚醯胺,其係藉由二胺 類與二羧酸類之聚縮合而獲得,該二胺類譬如乙二胺,己 15二胺,癸二胺,2,2,4-及/或2,4,4-三曱基己二胺,間-及/ 或對-苯二甲基二胺,雙_(4_胺基環己基曱烷,雙胺基環 己基)·丙烷,3,3’-二曱基-4,4,-二胺基二環己基甲烷,3_胺基曱 基-3,5,5,-三甲基環己胺,2,5-及/或2,6-雙-(胺基曱基)-正花烷 及/或1,4- «一胺基甲基壤己烧,該二魏酸類譬如草酸、己 20二酸、壬二酸、癸二羧酸、十七烷二羧酸、2,2,4-及/或 2,4,4-三曱基己二酸、間苯二曱酸及對苯二曱酸。 亦合適者為藉由數種單體之聚縮合所獲得之共聚物,以 及添加胺基羧酸類所製成之共聚物,該胺基羧酸類譬如ε_ 胺基己酸、ω-胺基十一烷酸或ω-胺基月桂酸或其内醯胺。 -15 - 本紐尺度適用中關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β ^--------^--------- 邊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72913
五、發明說明(l4)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寫本頁) 特別適合之非晶質聚醯胺類,係為製自間苯二甲酸、己 一胺及其他一胺類,譬如4,4’-二胺基二環己基甲烷、異樹 根皮酮二胺、2,2,4-及/或2,4,4_三甲基己二胺、2>及/或 2,6-雙-(胺基甲基)-正葙烯;或製自間苯二甲酸、4,4,·二胺基 5二環己基曱烷及£-己内醯胺;或製自間苯二甲酸、3,3,_二 曱基-4,4^二胺基二環己基甲烷及月桂基内醯胺;或製自對 苯二甲酸與2,2,4-及/或2,4,4-三甲基己二胺之異構物混合物 之聚醯胺。 亦可使用由下列成份所組成之位置異構二胺基二環己基 10曱烧之混合物,代替純4,4,-二胺基二環己基甲烧: 7〇至"莫耳%之4,4,-二胺基異構物, 1至3〇莫耳%之2,4,-二胺基異構物, 0至2莫耳%之2,2,-二胺基異構物,及 視情況相應較咼碳之縮合二胺類,其係藉由氫化工業品質 · 15之二胺基二苯曱烷而獲得。間苯二曱酸可被對苯二曱酸取 代至高30%之量。 聚醯胺類較佳係具有相對黏度(在間-曱酚之1重量%溶 液中,於25°c下度量)為2.0至5.0,特佳為2.5至4.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根據本發明之模製組合物,係經由將成份丨)、Π)&ΠΙ), 20以及視情況選用之其他聚合物與習用添加劑,在習用混合 單元中(較佳係在多輥磨機、混合壓出機或内部捏合機中) 混合而製成。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製造根據本發明模製組合物之方 法,其中係將成份I)、II)及III),以及視情況選用之其他聚 -16 -
572913 A7 五、發明說明(l5)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合物與習用添加劑混合,然 θ 係在瞒至之溫度下㈣,通售 有利之添加劑’例如抗氧化劑,安定劑、 =辦分解劑、抗靜電劑、潤滑 ::丨 ,後成形可在習用市售處理單元中進行,且包括例如样 由^出成型、層板塵出之加工處理,視情況接著為轨成形 、冷成形二管件與異形區段之廢出及虔延機加工處理。 於下述實例中’所指定之份數總是重量份數,且所指定 之%總是重量%,除非另有述及。 實例: 成份 15 接枝聚舍物1(根褲本發明) 5〇重量份數(以固體計算而得)一種以陰離子方式乳化之 聚^ 一烯礼膠,具有平均粒子直徑為137毫微米且凝膠 含量為88重量%,使用具有平均粒子直徑d50為48毫微米之 聚丁二稀種子乳膠,藉自由基種子聚合反應製成,將其以 水凋整至固含量為約2〇重量%,接著將此批料加熱至59。〇 ,並添加0.5重量份數之過氧二硫酸鉀(溶於水中)。 接著在6小時内,均勻地計量添加%重量份數由73重量 %苯乙稀、27重量%丙烯腈及(us重量份數第三-十二基硫 醇所組成之混合物,且與此平行地,在6小時期間内,計 10 20
丨IM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寫本頁) ·111111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公髮 572913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添加1量份數(以固體計算而得)樹脂酸混合物之納趟 (聰nate 731,Ableta Chemie GmbH,Gersth〇fen,^ f。於80C下之2*時後反應時間之後,藉由添加約^ 5量份數之盼性抗氧化劑,以及硫酸鎮/醋酸混合物 枝乳膠凝聚,並在以水洗條後,使所形成之濕粉 下乾燥。 、^ 接枝聚合物2 (根褲本狢明) 6〇重量份數(以固體計算而得)一種以陰離子方式乳化之 10聚丁二烯乳膠,使用得自實例1具有平均粒子直徑d5G為137 笔微米且旋膠含量為88重量%之聚丁二烯種子乳膠作為種 子乳膠,藉自由基種子聚合反應製成,並具有平均粒子直 徑七❾為456毫微米且凝膠含量為76重量%,將其以水調整 至固含ϊ為約20重量%,接著將此批料加熱至59。〇,並添 加0.5重量份數之過氧二硫酸鉀(溶於水中)。 接著在6小時内,均勻地計量添加4〇重量份數由乃重量 %笨乙烯、27重量%丙烯腈及〇·12重量份數第三_十二基硫 醇所組成之混合物,且與此平行地,在6小時期間内,計 i添加1重量份數(以固體計算而得)樹脂酸混合物之鈉鹽 (Dresinate 731,Abieta Chemie GmbH,Gersthofen,Germany,溶於驗性 調節水中)。在此6小時期間,使反應溫度從59。匸提升至8〇 °C。於80°C下之2小時後反應時間之後,藉由添加約1〇重 量份數之酚性抗氧化劑,以及硫酸鎂/醋酸混合物,使接 枝乳膠凝聚,並在以水洗滌後,使所形成之濕粉末於7〇。〇 15 20 1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I I — I 訂------— II ·%- 572913 A7 10 1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 、發明說明(17 ) 下乾燥。 技聚合物3(根攄太 重複’’ABS接枝聚合物2”之指+ ^ 膠作為接枝基料,其係利用得自每使用一種聚丁二烯乳 膠而製成,及具有平均二:::1之乳膠作為種子乳 量為84重量%。 4^ 445 ¾微米且凝膠含 ΔΡ8接枝聚合物4 (根據太, 重複”ABS接枝聚合物2”之指+ ^ 膠作為接枝基料,其係利用得自實:::::::烯, 膠而製成,及具有平均粒子直秤 I > ,"、子礼 量為65重量%。 Μ。為4以微米且凝勝含 MS接枝聚合物5( fch舫、 重複"ABS接枝聚合物Γ之指示,惟採用 膠作為接枝基料,其並未使用聚才ΚΤ一烯礼 且右单^ 笊丁一烯種子乳膠製成,及 八有千均粒子直徑d5〇為140毫微米且凝膠 4BS接枝聚合物t;h_、 ’、、、重里% 重複"ABS接枝聚合物2„之指示,惟採用_種聚丁 膠作為接枝基料,其並未使用聚丁二烯種子乳:、二 具有平均粒子直徑心為447毫微米且凝膠含量為^ ’ △BS接枝聚合物7「hk p ) 里^ 重複” ABS接枝聚合物2"之指示,惟使用— 膠作為接枝基料,其並未使用聚丁二烯種 烯^ 具有千均粒子直㈣0為435毫微米且凝膠 麵妾枝聚合物8〔比較) 里為80重夏%。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裝
1 i^i I 一口, I i^i I I i^i ϋ I
-19 · 务紙狀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格⑽χ撕公髮 572913 A7 B7 五、發明說明(is) 10 15 20 ^複·接枝聚合物2”之指示,惟使用—種聚丁 膠作為接枝基料’其並未使用聚丁二烯種子乳膠窜成,: 具有平均粒子直徑d5Q為429毫微米且凝膠含4_' 妾枝聚合物9 (根櫨太 重複"ABS接枝聚合物Γ之指示,其中_用—種具有平 均粒子直徑d5Q為4G毫微米之聚丁二稀乳膠,及_種以 ,礎之聚丁二浠乳膠,並具有平均粒子直料。為⑴毫微 米且凝膠含量為91重量%。 MgJ妾枝聚合物10 (根褲太色^ 重複”ABS接枝聚合物2”之指示,其中係採用得自實例9 ,具有平均粒子直徑冯〇為1U毫微米且凝膠含量為%重量 %之聚丁二烯乳膠作為種子乳膠。所形成用於製造接枝聚 合物之聚丁二烯乳膠,|冑平·均粒子直徑‘為別毫微米 且凝膠含量為80重量%。 4PS接枝聚合物11 (根攄太 重複ABS接枝聚合物1〇”之指示,其中係採用一種聚丁二 烯乳膠作為接枝基料,其係利用得自實例9之聚丁二烯Z 膠作為種子乳膠(d5〇=lll毫微米)製成,及具有平均粒子直 徑冯〇為402毫微米且凝膠含量為85重量%。 4gs接枝聚合物棍裤太色^ 重複nABS接枝聚合物10”之指示,其中係採用一種聚丁二 烯乳膠作為接枝基料,其係利用得自實例9之聚丁二烯乳 膠作為種子乳膠(d5〇=m毫微米)製成,及具有平均粒子直 〇為416宅微米且凝膠含量為π重量%。 意 mh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關家標準(CNS)A4規格(21G χ 297公楚· 572913 A7
種具有Mw約85,〇〇〇且Mw/Mn- 之統計苯乙烯/丙烯 腈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重量比Μ : 28),係藉自由基产 液5^合反應獲得。 5 模製組合物 將前述聚合物成份,在内部捏合機中,以表丨中所示之 比例,與2重量份數之乙二胺雙硬脂基醯胺及〇1重量份數 之聚矽氧油一起混合,並於造粒後處理成試片及平坦薄片 (以評估其表面)。 1〇獲得下列數據: 根據ISO180/1A,在室溫下㈤灯)及在下之切 口衝擊強度(單位:U/m2),根據DIN 53 456之球壓痕硬度 (Hc)(單位:N/mm2),根據〇別53 735 11之熱塑性流量如乂1)(單 位:cm3/10分鐘),及根據。反射角下之表面光 I5 澤度(反射計值)。 ^實例得以明瞭(試驗數據參閱表幻,根據本發明之產物 在最重要性質(特別是韌度與加工性能)上,顯示極狹窄波 動寬度。 雖然比較產物對於所測試之性質,顯示類似之絕對值, 20但是波動寬度遠為較大。 -2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辟祕(21Q x 297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寫本頁) 裂-----I--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72913 A7 B7 五、發明說明(2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00 S S 5 U) N) 1 J I 1 1 1 1 1 1 暴 ο: 2。一 c ^ δ 00 轵 ΰ> 參 2 | 1 1 1 1 t j 1 g: ♦八 K) 5 1Φ 1 1 r 隹 1 1 I 1 1 1 1 1 1 ^ 14 ^ 芒1Φ | | 1 1 1 1 1 1 I 1 5 ιφ 1 1 1 1 1 1 9 2 1 芒1Φ 1 1 1 2 » 1 1 1 1 1 1 1 1 ^5; ^ 5 ΙΦ 1 V 1 1 1 1 1 1 j 1 1 Jii ^ 爸1Φ 1 1 I 1 1 隹 言 1 1 1 | 2s 00 ζ Η» Zh 1 1 1 1 1 j 1 1 Jii ^ 2 Η® j 1 1 1 1 1 1 1 | | JS 5 5 Η® 1 υΐ 1 1 1 1 1 1 1 1 1 1 1 SS ^ cw 5: 1 1 1 I 1 1 1 1 1 • 隹 1 1 z * 5 s ^ ^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寫本頁) V V · ^1 ^1 兮口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72913 A7 B7 五、發明說明(21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表2 : 模製組合物之試驗數據 實例 0 RT ak (kJ/m2) (kJ/m2) He (N/mm2) MVI (cm3/10min) 光澤度 1 18.5 8.0 102 31.5 93 2 18.5 8.4 103 33.1 95 3 17.9 8.1 102 32.5 93 4(比較) 19.9 9.1 103 36.6 91 5 (比較) 18.6 8.0 104 34.2 90 6 (比較) 17.1 7.4 105 33.0 94 7 17.8 7.3 110 33.5 94 8 17.3 7.8 110 34.0 95 9 17.6 7.5 111 34.0 94 -23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ΙζΓ填寫本頁) 裝 寫士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572913
    利範圍 專利申請案第90103494號 ROC Patent Appln. No.90103494 修正之f請ΐ利範圍中文本-附件一 Amended Claims in Chin^ 一 r'c, τ,只國92本1月々~ (submitted on January 冬,2003) 10 5 IX 2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5 一種聚合物組合物,其包含 ,少一種接枝橡膠聚合物,藉由笨乙烯與丙烯腈之一 礼化聚合獲得,其重量比為95 : 5至5〇 : 5〇,苯乙 烯及/或丙烯腈能夠部份或完全被α _甲基苯乙嫦、 甲基丙烯酸甲酯或Ν-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或其混合 、勿取代,於具有平均粒子直徑d5〇為80至220毫微 米之丁二烯聚合物乳膠(A)存在下進行, II) ^少一種接枝橡膠聚合物,藉由苯乙烯與丙烯腈之 乳化聚合獲得’其重量比為95 : 5至50 : 50 ,苯乙 烯及/或丙烯腈能夠完全或部份被甲基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或Ν-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或其混合 物取代,於具有平均粒子直徑电〇為34〇至48〇毫 微米之丁二烯聚合物乳膠(B)存在下進行, III) 至少一種不含橡膠之苯乙烯與丙烯腈共聚物,其重 置比為95 : 5至50 : 50,苯乙烯及/或丙烯腈能夠 完全或部份被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或 Ν-本基順丁烯一醯亞胺或其混合物取代, 其中,接枝橡膠聚合物(Ι)+(Π)之含量為i至6〇重量 份,且(1):(11)之重量比為90:10至1〇:90 ;及不含橡膠 之共聚物之含量為40至99重量份, • 24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90015B 572913 Α8 Β8 C8 D8 夂、申請專利範圍 其特徵在於丁二烯聚合物乳膠(A)係使用具有平均粒子 直徑為10至100毫微米之種子乳膠,藉由種子聚合反 應獲得,且丁二烯聚合物乳膠(B)係使用丁二烯聚合物 乳膠(A)作為種子乳膠,藉由種子聚合反應獲得。 5 2·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物組合物,其包含 I)至少一種接枝橡膠聚舍物,藉由苯乙烯與丙烯腈之 乳化聚合獲得,其重量比為95 : 5至50 : 50,苯乙 烯及/或丙烯腈能夠部份或完全被α-曱基笨乙稀、 甲基丙烯酸曱酯或Ν-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或其混合 10 物取代,於具有平均粒子直徑d50為90至210毫微 米之丁二烯聚合物乳膠(A)存在下進行, Π)至少一種接枝橡膠聚合物,藉由苯乙烯與丙烯腈之 乳化聚合獲得,其重量比為95 : 5至50 : 50,苯乙 烯及/或丙烯腈能夠完全或部份被α-甲基笨乙烯、 15 甲基丙烯酸甲酯或Ν-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或其混合 物取代,於具有平均粒子直徑d5〇為350至470毫 微米之丁二烯聚合物乳膠(B)存在下進行,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III)至少一種不含橡膠之苯乙烯與丙烯腈共聚物,其重 量比為95 : 5至50 : 50,苯乙烯及/或丙烯腈能夠 20 完全或部份被α -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曱酯或 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或其混合物取代, 其特徵在於丁二烯聚合物乳膠係使用具有平均粒子 直經為20至90毫微米之種子乳膠,藉由種子聚合反 應獲得,且丁二烯聚合物乳膠⑴)係使用丁二烯聚合物 -25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297公爱) 572913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乳膠(A)作為種子乳膠,藉由種子聚合反應獲得。 3·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物組合物,其另外包 含至少一種樹月曰,選自芳族聚碳酸酯、芳族聚酯碳酸 酯、聚酯、聚醯胺或其混合物。 5 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物組合物,其特徵是 在接枝橡膠聚合物製造時,單體進料係以一種方式進 行,以致欲被使用於接枝聚合反應中之所有單體之55 至90重量%,係在計量添加單體整體時間之前半期計 量加入,而其餘比例之單體係在計量添加單體整體時 10 間之後半期計量加入。 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物組合物,其特徵是 在接枝橡穋聚合物製造時,於接枝反應開始與結束間 之溫差為至少15°C。 6· —種製造根據申清專利範圍第1項聚合物組合物之方 15 法,其中丁二烯聚合物乳膠(A)係使用具有平均粒子直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徑為10至100毫微米之種子乳膠,藉由種子聚合反應 獲得,而丁二烯聚合物乳膠(B)係使用丁二烯聚合物乳 膠(A)作為種子乳膠,藉由種子聚合反應獲得,其特徵 在於將成份I)、II)及III)混合,然後在150°C至300°C 20 溫度下摻配及壓出。 7·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物組合物,係用於製 造模製零件上。 -2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TW90103494A 2000-02-23 2001-02-16 Polymer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constant properties TW57291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008419A DE10008419A1 (de) 2000-02-23 2000-02-23 Polymer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besserter Eigenschaftskonstanz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72913B true TW572913B (en) 2004-01-21

Family

ID=7632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0103494A TW572913B (en) 2000-02-23 2001-02-16 Polymer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constant properties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6767964B2 (zh)
EP (1) EP1263822B1 (zh)
JP (1) JP2003524040A (zh)
KR (1) KR100789043B1 (zh)
CN (1) CN1153791C (zh)
AR (1) AR029653A1 (zh)
AU (1) AU2001242381A1 (zh)
BR (1) BR0108603A (zh)
CA (1) CA2400690A1 (zh)
DE (1) DE10008419A1 (zh)
ES (1) ES2669358T3 (zh)
HK (1) HK1054397A1 (zh)
MX (1) MXPA02008205A (zh)
RU (1) RU2002125492A (zh)
TW (1) TW572913B (zh)
WO (1) WO20010628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1937A (ja) 2001-09-07 2003-03-19 Bayer Ag ベンゼンスルホンアミド誘導体
DE10145775A1 (de) * 2001-09-17 2003-04-03 Bayer Ag ABS-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besserten Eigenschaftskombinationen
DE10145773A1 (de) * 2001-09-17 2003-04-03 Bayer Ag ABS-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besserten Eigenschaftskombinationen
US20030236350A1 (en) * 2002-06-21 2003-12-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mpact-modified compositions
US8969476B2 (en) * 2002-06-21 2015-03-03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Impact-modified compositions
AU2004224807A1 (en) 2003-03-24 2004-10-07 Axikin Pharmaceuticals, Inc. 2-phenoxy- and 2-phenylsulfomamide derivatives with CCR3 antagonistic activity for the treatment of asthma and other inflammatory or immunological disorders
KR100548626B1 (ko) * 2003-10-29 2006-01-3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무라텍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0668950B1 (ko) 2004-07-15 2007-01-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0671135B1 (ko) * 2004-09-08 2007-01-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충격 고광택 고무변성 스티렌계 공중합 수지의 제조방법
KR100622808B1 (ko) * 2004-10-22 2006-09-1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그라프트 공중합체,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함유하는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KR100643742B1 (ko) * 2004-12-27 2006-11-10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도금 밀착성 및 내충격성이 우수한 열가소성 수지조성물
CN100451040C (zh) * 2005-06-03 2009-01-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马来酰亚胺类耐热树脂乳液的合成方法
US7807765B2 (en) * 2006-05-31 2010-10-05 Rohm And Haas Company Heterocyclic latex copolymer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JP5188732B2 (ja) * 2007-03-07 2013-04-24 日本エイアンドエル株式会社 環境対応型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AU2011227232B2 (en) 2010-03-17 2015-07-09 Axikin Pharmaceuticals Inc. Arylsulfonamide CCR3 antagonists
CN101921439B (zh) * 2010-06-29 2012-05-30 上海达凯塑胶有限公司 Abs压延基材及其制备方法
ES2934639T3 (es) * 2010-08-16 2023-02-23 Ineos Styrolution Group Gmbh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eparación de látex de caucho aglomerado y el uso de los mismos para la fabricación de composiciones poliméricas
ES2493290T3 (es) 2011-06-20 2014-09-11 Styrolution (Jersey) Limited Composiciones de policarbonato modificadas para el impacto
KR101818302B1 (ko) * 2015-08-13 2018-01-15 롯데첨단소재(주)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성형품
WO2017093468A1 (de) 2015-12-02 2017-06-08 Ineos Styrolution Group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bs-kunststoffen mit verbesserten eigenschaften
KR102407372B1 (ko) * 2018-10-15 2022-06-1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유동 및 고내열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성형품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20358B2 (de) * 1974-04-26 1980-02-07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Formmassen
DE3304544A1 (de) * 1983-02-10 1984-08-16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Abs-formmassen
JPH068374B2 (ja) * 1983-07-19 1994-02-02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DE3913509A1 (de) 1989-04-25 1990-10-31 Bayer Ag Neue emulgator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grobteiliger homodisperser polymerdispersionen unter verwendung dieser emulgatoren
DE3926273A1 (de) * 1989-08-09 1991-02-14 Bayer Ag Abs-formmassen mit verbesserter streckspannung
WO1994007923A1 (en) * 1992-09-28 1994-04-14 Nippon Zeon Co., Ltd. Latex of diene polymer particles,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latex,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rubber-containing thermoplastic resin from said polymer particles
DE4414123A1 (de) 1994-04-22 1995-10-26 Bayer Ag Thermoplastische Formmassen vom ABS-Typ
DE4414124A1 (de) 1994-04-22 1995-10-26 Bayer Ag ABS-Formmassen mit verbesserter Zähigkeit
DE19649255A1 (de) * 1996-11-28 1998-06-04 Bayer Ag Thermoplastische Hochglanz-Formmassen vom ABS-Ty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89043B1 (ko) 2007-12-26
CA2400690A1 (en) 2001-08-30
MXPA02008205A (es) 2003-01-28
KR20020075446A (ko) 2002-10-04
CN1153791C (zh) 2004-06-16
BR0108603A (pt) 2002-11-19
JP2003524040A (ja) 2003-08-12
WO2001062812A1 (de) 2001-08-30
CN1404490A (zh) 2003-03-19
AR029653A1 (es) 2003-07-10
DE10008419A1 (de) 2001-08-30
AU2001242381A1 (en) 2001-09-03
RU2002125492A (ru) 2004-01-10
US20030027898A1 (en) 2003-02-06
HK1054397A1 (zh) 2003-11-28
EP1263822B1 (de) 2018-05-02
EP1263822A1 (de) 2002-12-11
US6767964B2 (en) 2004-07-27
ES2669358T3 (es) 2018-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72913B (en) Polymer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constant properties
JP4181652B2 (ja) 高光沢abs型の熱可塑性成形用組成物
JP4181651B2 (ja) Abs型の改良熱可塑性成形用組成物
US20030092836A1 (en) Polymer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property constrancy
US5741853A (en) ABS moulding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TW552292B (en) Polycarbonate moulding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US20030036586A1 (en) Abs moulding material with improved workability and a high lustre
CN1133671C (zh) 基于高效接枝橡胶组分的热塑性模塑组合物
TW483901B (en) ABS moulding compositions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m and their use
TW562833B (en) Thermoplastic mould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certain graft rubber components
TW559625B (en) Thermoplastic molding compositions
TWI297025B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bs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toughness properties
JP3565978B2 (ja) Abs型の熱可塑性成形組成物
US6407163B1 (en) Highly impact-resistant ABS moulding materials
TW562816B (en) Thermoplastic mould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specific highly effective graft polymer components
KR100829336B1 (ko) 개선된 일정한 특성을 갖는 중합체 조성물
TW548311B (en) Thermoplastic moulding compos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