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65748B - Positive radiation-sensitive composition - Google Patents

Positive radiation-sensitive composi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65748B
TW565748B TW091109883A TW91109883A TW565748B TW 565748 B TW565748 B TW 565748B TW 091109883 A TW091109883 A TW 091109883A TW 91109883 A TW91109883 A TW 91109883A TW 565748 B TW565748 B TW 5657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acid
patent applic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positive 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09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unihiko Kodama
Original Assigne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65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6574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39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photodegradable, e.g. positive electron resis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39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photodegradable, e.g. positive electron resists
    • G03F7/039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photodegradable, e.g. positive electron resists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being present in a chemically amplified 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045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with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light-sensitive compoun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issolution inhib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053Imaging affecting physical property or radiation sensitive material, or producing nonplanar or printing surface -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binder containing
    • Y10S430/1055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 Y10S430/114Initiator containing
    • Y10S430/122Sulfur compound conta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053Imaging affecting physical property or radiation sensitive material, or producing nonplanar or printing surface -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binder containing
    • Y10S430/1055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 Y10S430/114Initiator containing
    • Y10S430/122Sulfur compound containing
    • Y10S430/123Sulfur in heterocyclic 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Description

565748 五、 發明說明 ( 1) 發 明 之 領 域 本 發 明 乃 有 關" 正型感輻射組成物〃(positive r a diati on -se ins i ti ve composition),其可用於印刷平版及 半 導 體 ( 如 1C積體電路)、液晶電路板、熱磁頭之製 造 以 及 其 他 光學 製程。 發 明 之 背 景 有許 多 種 組 成物 在印刷平版、半導體(如1C)、液晶電 路 板 、 熱 位 差 及其 他光學製程中用爲感光組成物,其中 常 用 的 是 光 阻 型感 光組成物。光阻型感光組成物可粗分 爲 正 型 及 負 型 兩種 〇 化 學 放 大 光 阻組 成物爲一種正型光阻感光組成物,記 載 於 美 國 專 利 4,491,628號及歐洲專利249,139號。 化 學 放 大 之 正型 光阻組成物乃在基材上形成圖案之材 料 其 用 例 如 遠紫 外線之光線照射區會產酸,並和做爲 觸 媒 之 酸 反 應 ,改 變照射區及未照射區在顯像溶液中之 溶 解 度 0 例如 會 產 生 酸之 化合物配用下列化合物會光分解: 縮 醛 或 0 ,N -縮 :醛化 t合物:如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案JP-A- 48 -89003 原 酯 或 醯 胺 縮 醛化 合物:如 JP-A-51-120714 , 在 主 鏈 具 縮 醛 或縮 酮基之聚合物:如JP-A-5 3 - 1 3 3429 烯 醇 醚 化 合 物 ••如 JP-A-55-12995 N- 醯 亞 胺 碳 酸 化合 物:如 JP-A-55-126236 在 主 鏈 具 原 酯 基之 聚合物:如 JP-A-5 6- 1 73 4 5 -3- 565748 五、發明說明(2) 第三烷酯化合物··如JP-A-60-3 625 矽烷基酯化合物:如JP-A-60- 1 0247 矽烷基醚化合物:如 JP-A-60-3 7549 及 JP-A-60- 1 2 1 446 。此等組合顯示高感光性,因爲原則上其量子產率大於 1 〇 同樣的,在酸及鹼存在下加熱會分解之系統在室溫老 化會溶解化但具安定性,例如是照射會產生酸之化合物 組成物(參閱仆-八-59-45439、】?-人-60-3625、】?-八-62_ 229242 ^ JP-A-63 -27 829 ' JP-A - 63 - 3 6240 > JP-A-63-25 0642 ;聚合物工程科舉,卷23,1983年,1012頁; ACS.Svm.卷 242,1 984 年,11 頁;半導體世界,1987 年1 1月,91頁;巨分子,卷21,1988年,1475頁; 及.SJPjE ’卷920,1 9 8 8年,42頁,其乃配用三級或二 級碳(如第三丁基、2-環己烯基)之酯或碳酸酯。此等 系統在遠紫外線區亦顯不局度感光性及少量的吸收,因 此,其可有效地移動光源之波長至短波區,而能進行超 細之製程。 此等化學放大之正型光阻劑可粗分爲三成分系:包含 鹼可溶樹脂、照射可產生酸之化合物(光酸產生劑,亦 即受光可產生酸者),具酸可分解基之_可溶化合物的 溶解抑製化合物;及兩成分系:包含具和酸反應會分解 且變成驗可溶之樹脂和光酸產生劑。在此等雨成分或三 成分系化學放大正型光阻劑中,先由光酸產生劑經照射 產生酸,然後加熱顯像可得光阻圖案。 565748 五、發明說明(3) 如前所述,此等化學放大正型光阻可有效地移動光源 波長至短波區而能進行超細製程,然進一步改善解析度 是有必要的。 熟知之光酸產生劑有三芳毓鹽、苯醯毓鹽及碘鏺鹽。 含酸可分解性聚合物及三苯毓鹽/苯醯毓鹽之混合酸形 成劑的光阻組成物發表於JP-A-2000-2929 1 7。三芳銃鹽 乃極佳的光酸產生劑,但其吸收性大,故爲改善光敏性 而大量使用時,光阻膜之透光率會下降,而形成變光之 輪廓(剖面)。另方面,苯醯毓鹽之吸收性較小,但光 酸產生效果差,因此若採用苯醯毓鹽,則光阻劑之感光 性會下降。 發明摘述 於是本發明之目的乃提供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其具高 光敏性,受光化照射所形成之圖案具高解析度。 經深入探討後,本案發明者發現採用具特殊結構之化 合物做爲光化照射能產生酸之化合物,即可實現前述目 的,而完成本發明。 01—種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包含 (A) 至少一種經光化照射可產生酸之化合物,如下列 式(I )所示;及 (B) 具受酸作用會分解而能提升在鹼性顯像溶液中溶 解度之基的樹脂。 565748 五、發明說明(4)
ΰ X* 式中R!、R2、R3、R4及R5各係氫原子、烷基 '烷氧基 、硝基、鹵原子、烷氧羰基、芳基,且Rl、r2、R3、R4 及R5中有至少兩個可一起形成環結構;R6及r7各爲氫 原子、烷基、氰基或芳基;¥!及Y2各係烷基、芳基、 芳烷基、或具雜原子之芳基,Υ!及Υ2可一起形成環; Υ3係單鍵或兩價連接基;而X-係非親核陰離子;但是 Ri、R2、R3、R4及R5中有至少一個,及Υ〗及γ2中至 少一個,一起形成環,或R!、R2、r3、r4及r5中至少 一個,及R6和R7中至少一個,一起形成環;其亦可有 兩個或以上之結構⑴在R1至R 7之任一位置,或γ!及 Y2中之任一位置經連接基結合之。 L21如前面項(1)中所述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其中化 合物(A)如下列式(IA)或(IB)所示:
(13) 在式(IA)中,R!至FU、R7、Υ】、Y2及X·如式(I)中所述 565748 五、發明說明(5) ,γ係單鍵,或兩價連接基;而在式(IB)中,Ri至R4、 R6、R7、Υι及X如式(I)中所述,而γ係單鍵或兩價連 接基。 LI1如前項(1)或(2)中所述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尙包 含(C)低分子量溶解抑制劑,分子量3〇〇〇或以下,含酸 可分解基;且受酸之作用能提升在鹼性顯像溶液中之溶 解度。 ill一種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包含 (A)至少一種下列式(I)所示之化合物,其經光化照射能 產生酸; (C) 一種低分子量溶解抑制化合物:分子量爲3 000或以 下,含酸可分解之基;且受酸之作用會提升在鹼性顯像 溶液中之溶解度;及 (D) 不溶於水而能溶於鹼性顯像溶液之樹脂:
式中、R2、R3、R4及R5各係氫原子、烷基、烷氧基 、硝基、_原子、院氧碳基、芳基,且Ri、R2、R3、R4 及R5中有至少兩個可一起形成環結構;R6及R?各爲氫 原子、烷基、氰基或芳基;Υι及L各係烷基、芳基、 芳烷基、或具雜原子之芳基’ Y1及可一起形成環; Υ3係單鍵或兩價連接基;而X—係非親核陰離子;但是 R!、R2、R3、R4及R5中有至少一個,及Υ!及Υ2中至 565748 五、發明說明(6) 少一個,一起形成環,或Ri、R2、R3、R4及r5中至少 一個,及R6和R7中至少一個,一起形成環;其亦可有 兩個或以上之結構(I)在Ri至R?之任一位置。或Yi及 γ2中之任一位置經連接基結合之。 在本發明中,即使採用電子束爲輻射之能量照射,亦 可顯示極佳之結果。以往若以電子束輻射,因入射電子 帶有電荷,會和光阻劑材料之原子核及電子互相作用, 故電子束碰到光阻膜時必然會產生散射而使圖案之輪廓 弄壞。 此外,尙有另一問題就是即使利用光圈調整電子束直 徑,以解析細微的圖案,經此項的散射後,輻射區擴大 ,會使解析度變差。 本發明組成物即可成功地解決電子束所帶來的這些困 擾。 發明之詳細說明 本發明包含 1. 包含下列成分爲主要成分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以下 亦稱之爲〃第一組成物〃), (Α)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其經光化照射可產生酸, 及 (Β)—種具可分解之基的樹脂,其受酸作用而提升在鹼 性顯像溶液中之溶解度; 2. 含下列成分爲主要成分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以下亦 稱之爲〃第二組成物〃):
565748 五、發明說明(7) (A)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其受到光化照射能產生 酸, (C) 分子量爲3000或以下之化合物,其受到酸之作用 會分解而能提升在鹼性顯像溶液中之溶解度,及 (D) 不溶於水而能溶於鹼性顯像溶液之樹脂(以下有 時簡稱爲鹼可溶樹脂)。 以後會談及正型感輻射組成物,或包含第一及第二組 成物之組成物。 此外’在本發明中,光化射線指遠紫外線(氟化氪準 分子雷射、氟化氬準分子雷射)、電子束、X-光線及離 子線。 首先詳細敘述含於此等正型感輻射組成物之成分,如 化合物及樹脂。 含於.組_成物中諸成分夕說明 LUIA1如式(I)所示之化合物,其受光化射線照射可產生 酸(以下略爲成分(A)或酸產生劑) 用於本發明之酸產生劑乃經光化射線照射或輻射能產 生酸之化合物,可用式(I)表示,尤佳爲用式(IA)或(IB) 表示。 在式I中R!、R2、R3、以4及R5各係氫原子、院基、 烷氧基、硝基、鹵原子、烷氧羰基、芳基,且Rl、r2、 R3、R4及R5中有至少兩個可一起形成環結構;R6及r7 各爲氫原子、烷基、氰基或芳基;丫!及γ2各係烷基、 芳基、芳烷基、或具雜原子之芳基’ 丫!及γ2可一起形 565748 五、發明說明(8) 成環;Y3係單鍵或兩價連接基;而X—係非親核陰離子 ;但是Ri、R2、R3、R4及R5中有至少一個,及Yi及 Y2中至少一個,一起形成環,或R!、R2、R3、R4及R5 中至少一個,及R6和r7中至少一個,一起形成環;其 亦可有雨個或以上之結構(I)在R!至R7之任一位置,或 Y 1及Y 2中之任一位置經連接基結合之。 R!至R7所代表的烷基爲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烷基, 較佳爲Ci.5烷基,未被取代烷基包含例如甲基、乙基、 丙基、正丁基、第二丁基及第三丁基。 R!至R5所代表的烷氧基及烷氧羰基中之烷氧基爲未 被取代或被取代之烷氧基,較佳爲Cu5烷氧基,而未被 取代之烷氧基例子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及丁氧 基。 R!至R7、Y!及γ2所代表的芳基爲被取代或未被取代 之芳基,較佳爲c6.14芳基,未被取代之芳基例如包含 苯基、甲苯基及萘基。 R1至R 5所代表的鹵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 子及碘原子。 Y !及Y2所代表的烷基爲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烷基, 較佳爲Ci-3 0烷基,未被取代之烷基例如直鏈或分枝烷 基,如甲基、乙基、丙基及正丁基、第二丁基及第三丁 基、環烷基,如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金剛烷基、 原冰片基及冰片基。 Y i及Y2所代表的芳烷基爲被取代或未取代芳烷基, -10- 565748 五、發明說明(9) 較佳爲2芳烷基,未被取代之芳烷基例如苄基、苯 乙基及異丙苯基。 含雜原子之芳基例如具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之 C4.】4芳基。 γ!及Y2所代表之含雜原子之芳基爲未被取代或被取 代之含雜原子芳基,其中未被取代之例子是雜環芳烴, 如呋喃、噻吩、吡咯、吡啶及吲哚。 Y!及Y2可和式(I)中之S +—起形成環。 在此場合下,Yi及Y2連接成例如c4_1G伸烷基,較佳 爲伸丁基、伸戊基及伸己基而特佳爲伸丁基及伸戊基。 Yi和Y2及式(I)中之S +—起所形成之環可含一個雜原 子。 前述之烷基、烷氧基、烷氧羰基、芳基及芳烷基可被 例如硝基、鹵原子、羧基、羥基、胺基、氰基或烷氧基 (較佳爲含CL5)取代。芳基及芳烷基可進一步被烷基 (較佳爲含C!_5 )取代。 烷基之取代基較佳爲鹵原子。 Y3代表單鍵或兩價連接基。兩價連接基例如是被取代 或未被取代之伸烷基、伸烯基、-〇-、-s-、-CONR-(式 中R係氫原子、烷基或醯基),連接基較佳爲含兩個或 以上之前述基。 X ^所代表之非親核陰離子,例如磺酸陰離子及羧酸陰 離子。 非親核陰離子爲非常不會引發親核反應之陰離子,此
-11- 565748 五、發明說明(1〇) 陰離子可藉由分子內核化反應而抑制老化分解,故能改 善光阻劑之防老化安定性。 爲磺酸陰離子時,例如烷磺酸陰離子、芳磺酸陰離子 及樟腦磺酸陰離子。 爲羧酸陰離子時,例如烷羧酸陰離子、芳羧酸陰離子 及芳烷羧酸陰離子。 爲烷磺酸陰離子中之己烷基時,較佳爲CiOO烷基, 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 丁基、戊基、新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 、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 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廿烷 基、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金剛烷基、原冰片基及 冰片基。 爲芳磺酸陰離子中之芳基時,較佳爲c6_14芳基,例 如苯基、甲苯基及萘基。 烷磺酸陰離子及芳磺酸陰離子上之烷基及芳基均可具 有取代基。取代基例如是鹵原子、烷基、烷氧基及烷硫 基。 爲鹵原子時,例如是氯原子、溴原子、氟原子及碘原 子。 爲烷基時,較佳爲C i i 5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 、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戊基、新戊基 、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 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 -12- 565748 五、發明說明(11) 院基、十八院基、十九院基及廿院基。 爲烷氧基時,較佳爲C i _5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 、丙氧基及丁氧基。 爲烷硫基時較佳爲C i 1 5烷硫基,如甲硫基、乙硫基 、丙硫基、異丙硫基、正丁硫基、異丁硫基、第二丁硫 基、戊硫基、新戊硫基、己硫基、庚硫基、辛硫基、壬 硫基、癸硫基、十一烷硫基、十二烷硫基、十三烷硫基 、十四烷硫基、十五烷硫基、十六烷硫基、十七烷硫基 、十八烷硫基、十九烷硫基、廿烷硫基。烷基、烷氧基 及院硫基可進一步被鹵原子(較佳爲氣原子)取代。 爲烷羧酸陰離子中之烷基時可和烷磺酸陰離子中之烷 基相同。 爲芳羧酸陰離子之芳基時可和芳磺酸陰離子中之芳基 相同。 爲芳烷羧酸陰離子中之芳烷基時,較佳爲C6_12芳烷 基,如苄基、苯乙基、萘甲基及萘乙基。 烷羧酸陰離子、芳羧酸陰離子、芳烷羧酸陰離子中之 烷基、芳基及芳烷基可有取代基。取代基可芳磺酸陰離 子上之取代基相同的鹵原子、烷基、烷氧基及烷硫基。 其他的非親核陰離子可被例示,如氟化磷、氟化硼及 氟化銻。 在式(I)中,R!、R2、R3、R4及R5中至少一個和Y!及 Y2中之至少一個可一起形成環,或Ri、R2、R3、R4及 Rs中至少一個和R6及R7中之至少一個可一起形成環。
-13- 565748 五、發明說明(12) 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之立體結構可利用形成環而周定 之,並改善光分解性質。 R1至R7之任一位置或γ!及γ 2之任一位置經連接基 結合後’式(I)可有兩種或以上之結構。於是化合物⑴較 佳爲可用式IA或IB表示。 在式(IA)中,R】至r4、r7、Υι、γ2及χ-同式⑴中所 述’而Υ係單鍵或雙價連接基。 在式(ΙΒ)中,R,至r4、r6、:r7、γ】及Χ-同式(1)中所 述,而Υ係單鍵或雙價連接基。 Υ係單鍵或兩價連接基,兩價連接基例如爲被取代或 未被取代之伸烷基、伸烯基、-0-、-S-、-CO-、-CONR-(式中R係氫、烷基或醯基),較佳爲採用具兩個或以上 前述基之連接基。 在式(ΙΑ)中,Υ較佳爲伸烷基,具氧原子之伸烷基, 具硫原子之伸烷基,尤指亞甲基、伸乙基、伸丙基、-CH2-0-及-CH2-S-、最佳爲形成6-員環之連接基,如伸 乙撐、-CH2-0-及-CH2-S-。形成6-員環後,羰基平面和 C-S + σ -鍵變成幾乎垂直,而由於軌道之相互作用,改善 光分解性。 非限制本發明範圍之化合物⑴的具體例有: oc!!t c4f9s〇3- 〇y〇 cf3s〇3- ocV (IA-1) (IA-2) (IA-3) ocV0 c2F5-o-c2F4so3. .〇6S〇HPCP2S〇3-Oir: (lA-l) -1 4 - (ia-5) (iA-6) ^8^17^〇3- C4F9S03- 565748
1565748 五、發明說明(14)
Oc5-s〇 Π-C -)^23^00-(ΙΑ-Ή)
(IA-47)
od C^F 9SO3- αί CF3S〇3-
(IB-3)
(ΓΒ-2)
〇 \ S( C4F9SO3-(1U-4) 〇 〇 CF3SO3 (IU-5) c8f17s〇3- (113-6) -16- 565748 五、發明說明(
CF.SOn
cbf 17so3- o O^cwcv C^Hg (ΓΒ-8)
C4FgS〇3- (IB-ll) 〇
C^F gS〇3- (Ιϋ-12) (IB-10)
〇 CH3C00-
0 n-C12H25S〇3-
(IB-16) (IH-17) (IB-18)
o5. s+ 、 (IB-22) 〇
0 cod CH3(CH2)7COO- (ID-23) O^V-^Q-coo- (IB-24) 化合物(I)可單獨使用’或兩種或以上配合使用。 化合物(IA)可由對應之α -鹵環酮和硫化物反應得之, 或使對應之環酮轉變成甲矽烷烯醇醚,然後和亞楓反應 得之。化合物(ΙΒ)則由芳烷化硫和α -或沒-鹵化鹵反應 得之。 在本發明之正型感光組成物中之化合物(Α)含量較佳
-17- 565748 五、發明說明(16) 爲〇 · 1至2 0重量%,尤佳爲〇. 5至1 0重量%,最好是1 至7重量。/〇(對組成物中之固體含量而言)。 除成分(A)外,可配用之酸產牛劑 除成分(A)外,經光化照射或輻射會分解而產生酸之 化合物亦可用於本發明中。 可配用本發明成分(A)之光-酸產生劑的用量爲使[成分 (A)]/[其他酸產生劑]之莫耳比通常爲100/0至20/80,較 佳爲100/0至40/60,尤佳爲100/0至5 0/5 0爲準。 可配用之光-酸產生劑乃任意選自光陽離子聚合用之 光引發劑、光游離基聚合用之光引發劑、染料用之光脫 色劑、光變色劑,用於微光阻劑等之光化照射或輻射會 產生酸之熟知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此種化合物例如是鐵鹽,如二唑鐵鹽、銨鹽、鱗鹽、 碘鐵鹽、毓鹽、硒鐵鹽、砷鐵鹽、有機鹵化物、有機金 屬/有機鹵,具鄰硝基苄基型保護基之光酸產生劑,經 光分解會產生磺酸之化合物,如亞胺磺酸鹽及二®化合 物。 此外,經光化照射或輻射產生酸,或會在聚合物主鍵 或側鍵引進此等基之化合物均可用於本發明中,可參閱 美國專利3,8 4 9,1 3 9、德國專利3,9 1 4,4 0 7、日本專利申 請公開案:JP-A-63-26,653、55-164,824、62-69,263、 63-146,038、 63-163,452、 62-153,853 及 63-146,029。 此外,用光照射會產生酸之化合物亦可用於本發明中 ,參閱美國專利3,779,778及歐洲專利126,712。 -18- 565748 五、發明說明(17) 在前述可配用成分A而經光化照射或輻射可產生酸的 化合物中,特別適用於本發明的如下: (1)下式所示之噚唑衍生物(PAG1)及均-三畊衍生物 (PAG2):
式中R2() 1係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芳基,或被取代或未被 取代之烯基;R2G2係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芳基,被取代 或未被取代之烯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烷基,或_ C(Y)3,而Y係氯原子或溴原子。 其具體例包含下列化合物,但本發明之範圍並不局限
(PAG1 -1)
N—N ^ // \\ CH=:CH-C C 、〇〆 (PAG1-2) C-CCI3
N CCI3 (PAG2 -1)
C13C CCI3 (PAG2—2) 565748 五、發明說明(18) (2)下式所示之碘鐵鹽(PAG3)及毓鹽(PAG4)
Ar1 R203 V z- / ./ Ar2 * R205 (PAG3) (PAG4) 在式 基, 、烷 子。 在 取代 芳基 芳 羧基 基、 在 bf4- 全氟 合多 陰離 諸例 此 經由 非 (PAG3)中’ Ar1及Αι·2各爲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芳 其中較佳之取代基有烷基、鹵烷基、環烷基、芳基 氧基、硝基、羧基、烷氧羰基、羥基、锍基及鹵原 式(PAG4)中,R2G3、R2。4及R2。5各爲被取代或未被 之院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芳基,較佳爲C 6. i 4 、G 烷基,或其被取代之衍生物。 基之取代基較佳爲CU8烷氧基、c!_8烷基、硝基、 、羥基或鹵原子;而烷基之取代基較佳爲C!-8烷氧 羧基或烷氧羰基。 式(PAG3)及(PAG4)中,Z—代表平衡陰離子,如 、AsF4—、AsF/ ' PF6_、SbFT、SiF6—、C104-, 烷磺酸陰離子如CF3S〇3-、五氟苯磺酸陰離子、稠 核芳族磺酸陰離子,如萘-1-磺酸陰離子、蒽醌磺酸 子、或含磺酸基之染料,然本發明並不局限於前列 外,R203 和Ar1及Ar2可 R2Q4及R2G5中之兩個 單鍵或取代基連接。 限制範圍之具體例包括下列化合物: -20- 565748 ! 五、發明說明(19)
C12^25Xy喊 (PA63-1)
SbF6® (PAG3 - 2) ο~,φ~ο Θ cf3so3 (PAG3 - 3)
-21 - 565748 五、發明說明(20)
OCH3 -22- 565748 五、發明說明(21)
f3c cf3s〇30 (PAG3-10)C02CH2CH2CH2CH3 θ 〇3S
H^COOC COOCH3 (PAG3-11)
C12H25
(PAG3 -13)
丨Bu © cf3s〇3 θ
feu (PAG3 -16)
-23- 565748 五、發明說明(22)
C^FgSC? (PA63-19) cf3s〇3G (PAG3-21)
-24- 565748 五、發明說明(23)
© s 3 (PAG4-1) 。12^25
3 ©
(PAG4-2)
S® CF3S〇f (PAG4-4) [―S® c8f17so? 3 (PAG4-5)
-25- 565748
565748
565748 五、發明說明(26 ) ca 〇 11 ^ 〇叫 一 s® (PAG4-19) C12H25
S cf (PAG4-20) _ _ _ Cl 2^2 5〇·3·〇~^{0)2 ^
S cf (ΡΑ64-21)
S 2CF3SO® 2 (PAG4-22)
-28- 565748 五、發明說明(27)
(P 人64-27)
CF3SO?
cf3 (PAG4 - 30)
(PAG4-31) CF3SO®
-29- 565748
565748 t 五、發明說明(29) 鏺鹽(PAG3)及(PAG4)爲熟知之化合物,其合成之方法 可參閱下列專利文獻:如美國專利2,8 07,648、 4,247,473、及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案53-101,331。 (3)二楓衍生物(?人05)或亞胺楓衍生物(?人06):
Ar 3 - S〇2 - S〇2—Ar4 (PAG5)
(PAG6)
式中Ar3及Ar4各爲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芳基; 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烷基或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芳S ; 而A係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伸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 之伸烯基,或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伸芳基。 非限制本發明範圍之具體例包括下列化合物:
-31 - 565748 五、發明說明(30) C1 (PAG5 -1) C1 H3C-^^-S02~S〇2-^^- (PAG5-2) ch3 H3 CO S〇2 _ S〇2 〇ch3 (PAG5-3) H3Ch^^-S02*-S02-<^^- (PAG5-4)
Cl F3C^^^~S〇2 - CF3 (PAG5 — 5)
S02-S02
Cl (PAG5-6) h5c2o
(PAG5 — 7) S〇2~S〇2
Cl
(PAG5-8) S〇2-S〇2
Cl -32- 565748 五、發明說明(31 οα S〇2 — S〇2 <y ch3
Cl
(PAG5 - 9)S02 —S02·^ OCH (PAG5 -10) 3
Cl
S〇2— S〇2
OCH 3
h3c η)- (PAG5-11) /- ~Λ / S02~S02 η3〆 (PAG5 -12) <5> ^S02~SO: (PAG5-13) oγ—〇一 s〇2 〇(PAG6 -1)
-33- 565748 五、發明說明(32) 〇 一 〇 一 S 〇 2 C ϋ 3 〇 (PAG6-2)
-o-so2^^^~〇ch3 〇 CPAG6-3) N — 〇 — S〇2 cf3
(PAG6 — 4) N-0 - S〇2
(PAG6-5) ^ QN-〇-S〇2 \ 〇 (PAG6-6)
一〇一 S〇z — 0 (PAG6 - 7) -34- 565748 五、發明說明(33
(PAG6-9)
y—〇一S〇2—C2H5 0 (PAG6-10)
^0-S02^CH2^5-CH3 ° (PAG6-11) ,
Ο (PAG6-12)
一〇 一—CP3 (PAG6-13) -35- 565748 五、發明說明(34) (4)重氮二碾衍生物(PAG7): 0 = 10被發 可本 係制 R 限 中非 式
ο 基 芳 (PA67-3)
〇 〇 (PAG7 - 4) 〇Ν2〇 II II2 " s—u—s ii π o 0 (PAG7-5)
-36- 565748 五、發明說明(35) U1LB)具有會分解之基的樹脂,其受酸作用而提升在鹼 性顯像溶液中之溶解度(成分(B)) 成分(B)乃第一組成物中之主要成分。具有會分解之 基的樹脂(其受酸作用而提升在鹼性顯像溶液中溶解度 )基係爲在主鏈或/及側鏈具有受酸作用會分解之樹脂。 尤佳爲在側鏈具有受酸作用會分解之基的樹脂。 受酸作用會分解的基較佳爲-COO-A^及-Ο-B0。此外 ,-R^COO-A0及-Ar-Ο-Β0可以說是含前述基之基。 在此,ag 係-c^rWkrMkr03)、-skrWkrMmr03), 或- C^RMMR’-O-R06; B0 係 A0 或- CO-O-A0(式中 R0、 R〇l、R〇2、R〇3、R〇4、RG5、R〇6 及 Αι·將如下所述)。 酸可分解基較佳爲甲矽醚基、異丙苯基、乙縮醛基、 四氫哌喃醚基、烯醇醚基、烯醇酯基、第三烷醚基、第 三烷酯基、第三烷碳酸酯基,尤佳爲第三烷酯基、第三 烷碳酸酯、異丙苯酯基、乙縮醛基、或四氫哌喃醚基。 特佳爲乙縮目全基。 在受酸作用會分解之基是連接在樹脂的側鍵之場合下 ,基材樹脂乃鹼可溶樹脂,其側鏈具-0H基或-COOH基 ,較佳爲-R^COOH或-Ar-OH。例如下述之鹼可溶樹脂 即可做爲此種基材樹脂。 鹼可溶樹脂以23t之0.261N氫氧化四甲銨(TMAH)測 定時,其鹼溶解度爲170A/秒或以上,特佳爲3 3 0A/秒 或以上。 爲得正方形的輪廓,較佳爲採用遠紫外線及準分子雷
-37- 565748 五、發明說明(36 ) 射能高度透過之鹼可溶樹脂。在1微米層厚下,218萘 米波長之透光率較佳爲20至90%。 就此點而言,特佳之鹼可溶樹脂包含鄰-、間-、對-聚 (羥苯乙烯),及其共聚物、氫化聚(羥苯乙烯)、鹵-或 烷基取代之聚(羥苯乙烯)、聚(羥乙烯)之部分0-烷 氧或〇-醯化產物、苯乙烯-羥苯乙烯共聚物、α-甲基苯 乙烯-羥苯乙烯共聚物及氫化酚醛淸漆。 較佳之本發明之酸可分解樹脂乃含羥苯乙烯重覆單元 之樹脂。 適用於本發明受酸作用會分解之樹脂可由鹼可溶樹脂 和能夠受酸分解之基的前趨物反應而得,或由具酸分解 基之鹼可溶樹脂單體和各種單體共聚合而得,參閱歐洲 專利254,8 5 3、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案2-25,8 5 0、3-22 3,8 60 及 4-25 1,25 9。 酸可分解之樹脂較佳爲具羥苯乙烯重覆單元及具酸可 分解之重覆單元的樹脂;尤其是含羥苯乙烯重覆單元及 以酸可分解基保護之羥苯乙烯重覆單元的樹脂;或較佳 爲具羥苯乙烯重覆單元及含酸可分解基之(甲基)丙烯酸 酯重覆單元之樹脂。縮醛基爲較佳之酸可分解基。利用 縮醛基可抑制輻射至後加熱之間的老化引起之性能不穩 定性。較佳之縮醛基爲1 -烷氧乙基乙縮醛基。尤佳爲具 環形烴基或芳基之1 -烷氧乙基乙縮醛基。利用此等縮醛 基可改善抗乾式蝕刻性。 適用本發明之受酸作用會分解之樹脂的特殊具體例顯 -38- 565748 五、發明說明(37) 不如下(追些化合物非限制本發明範圍)有: 對-第三丁氧苯乙烯/對-羥苯乙烯共聚物, 對-(第二丁氧鑛氧)本乙靖/對-經苯乙燦共聚物, 對-(第三丁氧幾甲氧)苯乙烯/對-羥苯乙烯共聚物, 4-(第三丁氧羰甲氧)-3·甲基苯乙烯/4_羥-3_甲基苯乙烯共 聚物, 對-(第三丁氧羰甲氧)苯乙烯/對-羥苯乙烯(10%氫化產物) 共聚物, 間-(第三丁氧羰甲氧)苯乙烯/對-羥苯乙烯共聚物, 鄰-(第三丁氧羰甲氧)苯乙烯/對-羥苯乙烯共聚物, 對-(異丙苯羰甲氧)苯乙烯/對-羥苯乙烯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異丙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4-第三丁氧羰苯乙烯/馬來酸二甲酯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四氫哌喃酯共聚物, 對-(第三丁氧羰甲氧)苯乙烯/對-羥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對-第三丁氧苯乙烯/對-羥苯乙烯/富馬腈共聚物, 第三丁氧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羥乙酯烯共聚物, 苯乙烯/N-(4-羥苯)馬來醯亞胺/N-(4-第三丁氧羰氧苯)馬 來醯亞胺共聚物, 對-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共聚物, 苯乙烯/對-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共聚物, 對-羥苯乙烯/丙烯酸第三丁酯共聚物, 苯乙烯/對-羥苯乙烯/丙烯酸第三丁酯共聚物, -39- 565748 t 五、發明說明(38) 對-(第三丁氧羰甲氧)苯乙烯/對-羥苯乙烯/N-甲基馬來醯 亞胺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1 -金剛烷甲酯共聚物 , 對·羥苯乙烯/丙烯酸第三丁酯/對-乙醯氧苯乙烯共聚物 對-羥苯乙烯/丙烯酸第三丁酯/對-(第三丁氧羰氧)苯乙烯 共聚物,及 對-羥苯乙烯/丙烯酸第三丁酯/對-(第三丁氧羰甲氧)苯乙 烯共聚物。 較佳爲採用具重覆結構單元(IV )及(V )之樹脂做爲具 受酸作用會分解之基的樹脂(成分(B))。採用此等樹脂可 確保高解析度,並且由輻射到加熱老化所引起之性能波 動度亦可減低。
(IV)
-40 (V) 565748 五、發明說明(39) 式IV中,L係氫原子,可被取代之直鏈、分枝或環形院 基,或可被取代之芳烷基;Z係可被取代之直鏈、分枝 或環形烷基,或可被取代之芳烷基;Z及L可結合成5 -或6-員環。 式(IV)中L及Z所代表的烷基包含直鏈、分枝或環形 C! -2 0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 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環戊基、己基、環.己基、辛基 及十二烷基。 烷基上較佳之取代基包含烷基、烷氧基、羥基、鹵原 子、硝基、醯基、醯胺基、磺醯胺基、烷硫基、芳硫基 及芳烷硫基,如環-己乙基、烷羰氧甲基、烷羰氧乙基、 芳羰氧乙基、芳烷羰氧乙基、烷氧甲基、芳氧甲基、芳 烷氧甲基、烷氧乙基、芳氧乙基、芳烷氧乙基、烷硫甲 基、芳硫甲基、芳烷硫甲基、烷硫乙基、芳硫乙基及芳 烷硫乙基。烷基並無特殊限制,任何直鏈、環形或分枝 烷基均可使用,如環己羰氧乙基、第三丁基環己羰氧乙 基、正丁基環己羰氧乙基。芳基亦無特殊限制,例如可 爲苯氧乙基,其可再被取代,如環己苯氧乙基。芳烷基 亦無特殊限制。例如可爲苄羰氧乙基。 L及Z所代表的芳烷基例如是C7_15芳烷基,被取代 或未被取代之苯乙基。芳烷基之較佳取代基爲烷氧基、 羥基、鹵原子、硝基、醯基、醯胺基、磺醯胺基、烷硫 基、芳硫基及芳院硫基,如院氧;基、經;基及苯硫苯 乙基。 -41 - 565748 五、發明說明(4〇) 就進一步改善邊緣粗糙度而言,Z較佳爲被取代之烷 基或被取代之芳烷基。烷基之較佳取代基包含環烷基、 芳氧基、烷羧基、芳羧基、芳烷羧基;而芳烷基之較佳 取代基爲烷基、環烷基及羥基。 就改善之抗乾式蝕刻性而言,較佳爲Z係芳族基或具 單環或多環烷基之基。 L及Z —起連接而形成之5-或6-員環,例如四氫哌喃 環及四氫呋喃環。 樹脂中重覆結構單元(IV )和重覆結構單元(V )之莫耳 比爲1/99至60/40,尤佳爲5/9至50/50,最好是10/90 至 40/60 。 含重覆結構單元(IV )及(V )之樹脂尙可含有衍生自其 他單體之結構單元。 其他單體非限制範圍之實例爲氫化羥苯乙烯;鹵-、 烷氧-或烷基-取代之羥苯乙烯;苯乙烯;鹵-、烷氧-、 醯氧-或烷基取代之苯乙烯;馬來酐;丙烯酸衍生物;甲 基丙烯酸衍生物;及N-取代之馬來醯亞胺。 結構單元(IV )及(V )之和對衍生自其他單體之結構單 元的莫耳比(IV ) + (V)/(其他單體成分)爲100/0至50/50 ,較佳爲100/0至60/4 0,尤佳爲100/0至70/30。 可用於本發明之含結構單元(IV )及(V )之本發明樹脂 及其他樹脂的具體例如下所示: -42- 565748 五、發明說明(41)
-43- 565748 五、發明說明(42)
iso-Bu
iso-Bu
-44- 565748 五、發明說明(43)
(A-15)
OH i-Bu〆
(A-16) -45- 565748 五、發明說明(44 )
-46- 565748
565748 五、發明說明(46)
-48- 565748 五、發明說明(47)
ch3 -49- 565748 五、發明說明(48)
-50- 565748 五、發明說明(49)
(A-41)
-51 565748
565748 五、發明說明(5〇
0H (A-48)
(A-50)
OH (A-51) -53- 565748 五、發明說明(52) 在前述具體例中,Me係甲基、Et係乙基、nBu係正 丁基、iso-Bu係異丁基,而tBu係第三丁基。 若以縮醛基爲酸可分解基,則在合成階段可加入多羥 基化合物以引入交連基,使聚合物主鏈和多官能縮醛基 連結,以便調整鹼之溶解速率及改善耐熱性。多羥基化 合物之添加量較佳爲樹脂中羥基莫耳數的0.0 1至5%, 尤佳爲〇 · 〇 5至4%。多羥基化合物例如是具2至6個較 佳爲2至4個,尤佳爲2或3個酚羥基或醇羥基者。非 限制範圍之多羥基化合物如下: -54- 565748 五、發明說明(53)
具能受酸作用而分解之基的樹脂(成分B)之重量平均 分子量較佳爲2,000至3 00,000。若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 -55- 565748 五、發明說明(54) 2,0 〇 〇,則在顯像時,未曝曬區之薄膜厚度損失較大;另 方面’若分子量超過300,000’貝[J驗可ί谷樹月曰本身在驗 中之溶解速率下降,而降低其光敏性。本文中之分子量 均用膠體滲透層析法(GPC),並以聚苯乙烯爲標準測 得。 本發明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中之成分(Β),亦即具酸 可分解基之樹脂可採用兩種或以上之組合。 成分(Β)之用量係佔本發明第一組成物固體重量的40 至9 9 %,較佳爲6 0至9 8 %。 imoi分子量爲3,000或以下之化合物,其可受酸作用 而分解,以提升在鹼性顯像溶液中之溶解度(成分C) 成分(C)乃第二組成物之主要成分,並依需要和第一 組成物混合。成分(C)分子量爲3,0 0 0或以下,較佳爲 200至2,000,而尤佳爲300至1500,其具有受酸作用 可提升在鹼性顯像溶液中之溶解度。成分(C)可做爲未照 射區在鹼性顯像溶液中之溶解抑制化合物。在下文中, 〃酸可分解之溶解抑制劑〃乃指成分(C)。 較佳的成分(C),亦即較佳的酸可分解之溶解抑制化 合物,乃在結構中具有至少兩酸可分解基之化合物,而 此兩酸可解基在最遠之位置至少相隔8個連接原子(不 含酸可分解基原子)。 尤佳的成分(C)乃: (a)在結構上具至少兩酸可分解基之化合物,其中最遠位 置相隔至少1 〇,較佳爲至1 1,尤佳爲至少1 2 (不含酸 -56- 565748 五、發明說明(55) 可分解基)之連接原子,或 (b)在結構上含至少三個酸可分解基之化合物,其中相鄰 之酸可分解基在最遠位置相隔至少9,較佳爲至少1 〇, 而尤佳爲至少Η個(不含酸可分解基)之連接原子。 連接原子數之上限較佳爲5 0,而尤佳爲3 0。 當酸可分解之溶解抑制化合物具三個或以上,較佳爲 4個或以上之酸可分解基,或即使是具兩個酸可分解基 ,只要此等相鄰之酸可分解基相隔一定的距離,則鹼可 溶樹脂之溶解抑制性可明顯的提升。 兩相鄰之酸可分解基之距離可用連接原子數(不含酸 可分解基)表示。例如是下列化合物(1)及(2)之場合, 其相鄰酸可分解基之距離各爲4個連接碳原子;而在化 合物(3 )之場合下,距離爲1 2個連接原子。 B。--B0 ⑴ A〇-〇OC-1CH2~2CH2-3CH2-4CH2-COO-A° ⑵
-57- 565748 五、發明說明(56) 此外,酸可分解之溶解抑制化合物中之一個苯環上可 具有數個酸可分解基,但較佳爲化合物之主架構上一個 苯環只具一個酸可分解基。 含有受酸作用可分解基之基(亦即- COO-A^及-〇-BG ) 包含-Rg-COO-A° 及-Ar-0-BG 基。式中 Ag 係-C^rWkr02) (R03),-skrWkrMmr。3),或-C(RG4)(R°5)-0-RG6 基;B0 係 A0 或-COO-A0 基。 R0i、R02、r03、R04及r05可相同或不同,各爲氫原 子、烷基、環烷基、烯基或芳基;RG6係烷基或芳基; 但Ι^1、R02及RG3中有至少兩個不是氫原子,且rQi至 R03、及RG4至rG6中有兩個可連成環。Rg係可具有取代 基的兩價或以上之脂族或芳族烴基,而ΑΓ係可具有單 環或多環取代基之兩價或以上之芳基。 火兀基較佳爲C 1 · 4院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正丁基 、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烷基較佳爲C3_1G環烷基, 如環丙基、環丁基、環己基、金剛烷基;烯基較佳爲 C2_4烷基,如乙烯基、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芳基 較佳爲4芳基,如苯基、二甲苯基、甲苯基、異丙 苯基、奈基、蒽基。 此外’取代基包含羥基、鹵原子(如氟、氯、溴、峨 )、硝基、氧基、則述之院基、院氧基(如甲氧基、乙 氧基、趨乙氧基、丙氧基、經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 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烷氧羰基(如甲氧 羰基、乙氧羰基)、芳烷基(如苄基、苯乙基、異丙苯 -58- 565748
X 五、發明說明(57) 基)、芳烷氧基、醯基(如甲醯、乙醯、丁醯、苯醯、 氰戊醯、戊醯)、醯氧基(如丁醯氧基)、前述之烯基 、烯氧基(如乙醯氧基、丙烯氧基、烯丙氧基、丁烯基 )、前述之芳基、芳氧基(如苯氧基)及芳氧羰基(如 苯醯氧基)。 較佳之酸可分解基例如是甲矽烷醚基、異丙苯酯基、 縮醛基、四氫哌喃醚基、烯醇醚基、烯醇酯基、第三烷 醚基、第三烷酯基、第三烷碳酸酯基,而尤佳爲第三烷 酯基、第三烷碳酸酯基、異丙苯基及四氫哌喃醚基。 較佳之成分(C)乃一部分或全部的酚羥基被結合或保 護之多羥基化合物,如下列專利中具-R^COO-A^或B' 基之化合物。前述之多羥基化合物發表於日本專利申請 公開案 JP-A-l-289,946、1 -289,947 ^ 2-2,560 > 3-128,959、 3-158,855、 3-179,353、 3-191,351 、 3-200,251 、3 -200,25 2 > 3 -200,2 5 3、3 -200,254、3 -200,25 5、2-259,149、3-279,958、3-279,959、4- 1,650 > 4-1,651、4-1 1,260 ^ 4- 1 2,3 5 6 ^ 4- 1 2,3 5 7 ^ 4-27 1,349 ^ 5 -45,869 > 5-1 5 8,2 3 3、5 -224,409、5 -2 5 7,275、5 -297,5 8 1、5-297,5 83 、5-303,197、 5-303,200 及 5-341,510° 在此等化合物中,尤佳爲利用日本專利JP-A-1-289,946 、 3-128,959 、 3-158,855、 3-179,353、 3-200,251 、3 -200,252 ^ 3 -200,25 5 ' 3-259,1 49 ^ 3 -279,95 8、4-1,650 、4-11,260、 4-12,356、 4-12,357、 5-224,409、 5-297,581 、5-297,583、5-303,197、5-303,200 及 5-341,510 之多
-59- 565748 五、發明說明(58) 羥化合物所製之化合物。· 較佳之化合物主架構之具體例有:
-60- 565748
-61 - 565748 五、發明說明(6〇)
OR
(12) -62- 565748 五、發明說明(6〇
OR OR
OR 〇〇 I CH3
CH—CH2—CH—CH3
(14)
OR · OR
(15) -63- 565748 五、發明說明(62)
OR
-64- 565748 r
565748 五、發明說明(64 )
-66- 565748 五、發明說明(65)
OR H3C
ch3 ch2
ch3 OR
OR
ch3 ch2
OR CH2 h3c (29)
CH3 OR ch3
-67- 565748
565748 五、發明說明(67)
-69- 565748 五、發明說明(68)
OR 〇 II 〆 co—:ch2
-70- 565748 五、發明說明(69)
OR
(40)
OR
OR OR
OR 〇R (/12) 〇R -71 - 565748 五、發明說明(70)
-72- 565748 五、發明說明(71) 在式(1)至(44)中,R係氫原子,〇Η2-00〇.〇(〇Η3)2〇6Η5 , —CH2-COO-C^H9 ί —COO-C^Hs t 但結構中至少兩個或三個R基不是氫原子,且每個R不 一定須是一樣的基。 在第一組成物之場合下,成分(c)之含量較佳爲3至 4 5重量%,尤佳爲佔5至3 0重量%,最好是佔1 〇至2 0 重量% (對第一組成物中固體含量而言)。 在第二組成物之場合下,成分(C)之含量同第一組成 物。 L41(m驗可溶樹脂(成分(D)) 鹼可溶樹脂(D)乃第二組成物中之主要成分,其可加 入第一組成物中。鹼可溶樹脂乃不溶於水而能溶於鹼性 顯像液之樹脂,其可用來調整第二組成物之鹼性溶解度 。此樹脂實質上不含鹼可溶之基。 成分(D)之例子有酚醛樹脂、氫化酚醛樹脂、丙酮焦 掊酚樹脂、聚(鄰-羥苯乙烯)、聚(間-羥苯乙烯)、聚(對_ 羥苯乙烯)、氫化聚羥苯乙烯、鹵-或烷基取代之聚羥苯 乙烯、羥苯乙烯/N-取代之馬來醯亞胺共聚物、鄰/對-羥 苯乙烯及間/對羥苯乙烯共聚物,式中羥基被部分(5至 30莫耳% ) 0-烷基化(如〇-甲基化、0-U-甲氧)乙基化 、0-(1-乙氧)乙基化、0-2-四氫哌喃化及〇-(第三丁氧羰) -73- 565748 五、發明說明(72) 甲基化之聚經苯乙烯、或羥基被部分(5至3 0莫耳%) 0-醯化(如乙醒化)、或〇-(第三丁氧)羰化之聚羥苯乙 嫌、本乙細-馬來酐共聚物、苯乙j:希-經苯乙燒共聚物、 α-甲基苯乙烯-羥苯乙烯共聚物、具羧基之甲基丙烯酸 酯樹脂及其衍生物,以及聚乙烯醇衍生物。但本發明並 不局限於此等例子。 特佳之鹼可溶樹脂(D)爲酚醛樹脂、聚(鄰羥苯乙烯)、 聚(間-羥苯乙烯)、聚(對-羥苯乙烯)及其共聚物,烷基取 代之聚羥苯乙烯、部分0·烷基化或〇-醯化之聚羥苯乙 烯、苯乙烯-羥苯乙烯共聚物及α-甲基苯乙烯-羥苯乙烯 共聚物。酚醛樹脂乃由做爲主要成分之前述單體和醛在 酸觸媒之存在下’進行加成縮合而得。 酚醛樹脂較佳之平均分子量爲1,〇〇〇至30,000。若重 量平均分子量小於1,000 ’則在顯像時未曝光區會有較 大的薄膜厚度之損耗,而若重量平均分子量超過30,000 ,則顯像速度趨緩。特佳之範圍爲2,0 0 0至2 0,0 0 0。 此外’就光阻膜之耐熱性而言,酚醛樹脂以外之樹脂 如前述之聚羥苯乙烯及其衍生物和共聚物的重量平均分 子量爲2,000或以上,較佳爲5,000至200,000,尤佳爲 8,000 至 1 0,000。 本說明書中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乃利用膠體滲透層析, 並以聚苯乙烯爲標準測得。 在本發明中,鹼可溶樹脂可兩種或以上配合使用。 鹼可溶樹脂之用量較佳爲佔第二組成物中固體含量之 -74- 565748 五、發明說明(73) 40至97重量%,尤佳爲60至90重量%。 15]其他成分 必要時,本發明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可含有其他成分 。在其他成分中特佳爲下述之成分 (E)有機鹼性化合物(成分(E)) 可加入本發明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中之有機鹼性化合 物(E)爲比酚更具較佳的鹼性之化合物。較佳爲含下列構 造(A)至(E)之有機鹼性化合物。採用有機鹼性化合物可 使輻射至後加熱之老化所引起之性能的波動減輕。
其中R25G、R251及R 2 5 2可爲相同或不同,各爲氫原子, C 1 - 2 0烷基、C 1 · 2 〇胺烷基、C丨_ 2 〇羥烷基或被取代或未被 取代之C6_2〇芳基,及R251及R2 5 2可結合成環。
(D)
(E) -75- 565748 五、 發明說明( 74) 其 中 R 2 5 3 、R2 54、R255 及R2 56可爲相同或不同,各爲 Cl -6 院 基 〇 較 佳 之 有機 鹼性化合 物之具體例包含被取代或未被取 代 之 胍 被取 代或未被 取代之胺基D定,被取代或未被 取 代 之 胺 基烷 基吡啶, 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胺基吡略陡 5 被 取 代 或未 被取代之 吲哚,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吡唑 被 取 代 或未 被取代之 吡畊,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嘧啶 , 被 取 代 或未 被取代之 嘌呤,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咪唑 琳 被 取 代或 未被取代 之吡唑啉,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 _ί— 氫 吡 畊 ,被 取代或未 被取代之胺基嗎啉,及被取代或 未 被 取 代 之胺 基烷基嗎 啉,如單-、雙-、三-烷胺,被取 代 或 未 被 取代 之苯胺, 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之六氫吡啶, 單 -或雙- 乙醇丨 胺,或氫: 氧化鐵化合物、竣酸鐃化合物及 二 吖 雙 環 化合 物(較佳 爲具氫氧化鏺結構、羧酸鐵結構 、 二 吖 雙 環結 構、咪唑 結構、三烷胺結構或苯胺結構之 化 合 物 ) 〇較 佳之取代 基例如是胺基、胺基烷基、烷胺 基 胺 基 芳基 、芳基胺 基、烷基、烷氧基、醯基、醯氧 基 芳 基 、芳 氧基、硝 基、羥基及氰基。 較 佳 之 驗性化合物例 如是胍、Μ-二甲胍、1,1,3,3-四 甲 胍 2- 胺吡 啶、3-胺1 壯啶、4-胺吡啶、2-二甲胺基吡 Π定 、 4- 二 甲胺 基吡啶、 2-二乙胺基吡啶、2-(胺甲基)吡啶 、 2- 胺 基 -3-甲 基吡啶、 2-胺基-4-甲基吡啶、2-胺基-5- 甲 基 吡 n定 、2- 胺基-6-甲 基吡啶、3-胺基乙基吡啶、4-胺 基 乙 基 吡 D定、 3-胺基吡 咯啶、六氫吡畊、N-(2-胺基乙基) 氫 吡 畊 、Ν- (2-胺基Z ,基)六氫吡畊、4-胺基-2,2,6,6-四 甲 基 哌 η定 、4- 六氫吡啶 基六氫B定、2-亞胺基六氫卩比陡 -76- 565748 五、發明說明(75) 、1 - (2 -胺基乙基)吡咯啶、吡唑、3 -胺基-5 -甲基吡唑、 5-胺基-3-甲基-1-對甲苯基吡唑、吡畊、2-(胺基甲基)-5-甲基吡畊、嘧啶、2,4-二胺基嘧啶、4,6_二羥嘧啶、2-吡 唑啉、3 -吡唑啉、N -胺基嗎啉、N - (2 -胺乙基)嗎啉、1,5 -二吖雙環并[4,3,0]壬-5-烯、1,8-二吖雙環并[5,4,0]十一 碳-7-烯、2,4,5-三苯咪唑、三(正丁基)胺、三(正辛基)胺 、N-苯二乙醇胺、N-羥乙基哌啶、2,6-二異丙基苯胺、 N-環己基嗎啉乙基硫脲、及N-羥乙基嗎啉,但本發 明並不局限於此。 其中特佳之化合物爲1,5-二吖雙環并[4,3,0]壬-5-烯、 1,8-二吖雙環并[5,4,0]十一碳-7-烯、2,4,5-三苯基咪唑 、三(正丁基)胺、三(正辛基)胺、N-苯二乙醇胺、N-羥 乙基哌啶、2,6-二異丙基苯胺、N-環己基-N、嗎啉乙硫 脲、N-羥乙嗎啉、氫氧化四丁銨、環己基甲胺及三(甲氧 乙基)胺。 此等有機鹼性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兩種或以上混合使 用。 有機鹼性化合物之添加量通常佔組成物中固體含量之 0.0 0 1至1 0重量。/〇,較佳爲0.0 1至5重量%。若用量少 於0.001重量,則無法獲得添加有機鹼性化合物之效果 。另方面,若超過1 0重量%,光敏度下降,且未照射區 之顯像易劣化。 (F)氟-及/及矽-等界面活性劑(成分(F)) 本發明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較佳爲含成分(F)。 -77- 565748 五、發明說明(76) 成分(F)乃至少一種界面活性劑,選自氟系界面活性劑 、矽系界面活性劑及含氟原子及矽原子之界面活性劑。 若本發明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含成分(F),則以250奈 米或以下之光源照射所得之光阻圖案的光敏性、解析度 、基材粘著性及耐乾式蝕刻性極佳、儲存後顆粒產生現 象少,沒有顯像缺失及浮渣。 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案JP-A-62-36,663、61-226,746、 6 1 -226,745、62- 1 70,95 0 > 63-34,540 > 7-23 0,165 > 8-62,834、9-54,432及9-5,988所述之界面活性劑可用爲 成分(F)。下列之市售界面活性劑亦可直接使用。 可用於本發明之市售界面活性劑有氟系界面活性劑及 矽系界面活性劑,如Shim-Akita化學公司之Eftop EF301 及 EF303,住友 3M 公司之 Florad FC430 及 FC431,大日本化學及油墨公司之Megafac F171、F173 、F176、F189 及 R08,旭玻璃公司之 Sarfron S-382、 SC101、SC 1 02 ' SC 1 03 ' SC 1 04 ' SC105 及 SC106,和東 麗化學公司之Troysol S-366。信越化學公司之聚矽氧烷 聚合物KP341亦可用爲矽系界面活性劑。 界面活性劑(F)之用量通常佔組成物中固態成分重量的 0.00 1至2%,較佳爲〇.〇1至1%。其可單獨使用,或兩 種或以上混合使用。 本發明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必要時可尙含染料、顏料 、助塑劑,前述以外之界面活性劑、光敏劑及可促進在 顯像溶液中之溶解度之具兩個或以上酚羥基之化合物。 •78- 565748 五、發明說明(77) 可用於本發明中之具兩個或以上酚羥基之化合物較佳 爲分子量1,000或以下之酚化物。必要的是此等化合物 之每個分子須具有至少兩個酚羥基,但若酚羥基數大於 1 0,則顯像範圍之改善效果會喪失。此外,若酚羥基對 芳環之比値小於0.5,則對薄膜厚度依賴性大增,顯像 範圍變狹。若比値超過1.4,則組成物之安定性下降, 且不易獲得高解析能力及極佳的薄膜厚度依賴性。 酚化物之較佳添加量爲佔鹼可溶樹脂重量之2至5 0%, 尤佳爲5至3 0%。當酚化物之比例超過5 0重量%,則顯像 殘留物太多,且在顯像時,會產生新的圖案變形之缺陷。 此種分子量1 ,〇〇〇或以下之酚化物的製法可參閱例如 日本專利申請公開JP-A-4-122,938、2-28,531、美國專 利4,916,210及歐洲專利2 1 9,294。 非限制本發明範圍之酚化物的具體例有間苯二酚、間 苯三酚、2,3,4-三羥苯醯苯、2,3,4,4’-四羥苯醯苯、2,3, 4,3’,4’,5|-六羥苯醯苯、丙酮-聯苯三酚樹脂、根皮酚、 2,4,2’,4’-聯苯四醇、4,4’-硫雙(1,3-二羥)苯,2,2,,4,4,-四 羥二苯醚,2,2’,4,4’-四羥二苯亞碾,2,2’,4,4,-四羥二苯 碾,三(4-羥苯)甲烷、1,1_雙(4-羥苯)環己烷、4,4,-(α -甲基亞苄基)雙酚、α,α',α·’-三(4-羥苯)-1,3,5-三異丙 苯、三(4-羥苯)-1-乙基-1-異丙苯、;[,2,2-三( 羥苯)丙烷、1,1,2-三(3,5-二甲基-4-羥苯)丙烯、2,2,5,5-四(4·經苯)己院、1,2 -四(4-經苯)乙烷、1,1,3-三(羥苯)丁 烷及對[α ,α,α ’,α ’ -四(4 -羥苯)]二甲苯。 正型感輻射組成物之製法及應用 -79· 565748 五、發明說明(78 ) 含於本發明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中之諸成分已如前述 。以下將說明本正型感輻射組成物之製法及應用。 使本發明組成物中之每成分溶於溶劑中而得塗佈溶液 ’並塗在基材上。用於本發明之溶劑例子較佳爲二氯乙 烷、環己酮、環戊酮、2 -庚酮、7-丁內酯、甲基乙基酮 、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醋酸2 -甲氧基乙酯、 乙二醇單乙醚醋酸酯、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甲醚醋 酸酯、甲苯、醋酸乙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甲氧丙 酸甲基酯、乙氧丙酸乙酯、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 丙酮酸丙酯、N,N_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亞碾、N-甲基 吡咯啶酮及四氫呋喃,這些溶劑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在前述溶劑中,較佳爲採用2-庚酮、7 -丁內酯、乙 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乙醚醋酸酯、丙 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乳酸甲酯、乳酸乙 酯、甲氧丙酸甲酯、乙氧丙酸乙酯、N-甲基吡略啶酮及 四氫呋喃。 在本發明中,有機溶劑可單體使用或混合使用。就光 阻溶液儲存時顆粒之形成抑制效果而言,較佳爲採用結 構上具有羥基之溶劑及結構上不具羥基之溶劑的混合 液。 含羥基之溶劑例如是乙二醇、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 單乙醚、丙二醇、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乙醚及乳酸 乙酯。其中特佳爲丙二醇單甲醚及乳酸乙酯。 不含羥基之溶劑例如是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乙氧丙 -80- 565748 五、發明說明(79) 酸乙酯、2-庚酮、τ -丁內酯、環己酮、醋酸丁酯、N-甲 基吡咯啶酮、NN-二甲基乙醯胺及二甲基亞碾。其中較 佳爲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乙氧丙酸乙酯、2-庚酮、r -丁內酯、環g酮、及醋酸丁酯;而最好是丙二醇單甲醚 醋酸酯、乙氧丙酸乙酯及2-庚酮。 具羥基之溶劑/不具羥基之溶劑的重量混合比通常爲 1/99至99/1,較佳爲10/90至90/10,尤佳爲20/80至 60/40 ° 此外,就塗佈之均勻性而言,特佳爲含50重量%或以 上之不具羥基之溶劑的混合溶劑。 最好是用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丙二醇單甲醚(90/10 至5 0/5 0重量比)之混合物爲混合溶劑。 較佳爲在前述溶劑中加入氟-及/或矽-系界面活性劑 (F)。 亦可採用成分(F)以外之界面活性劑。可用於本發明之 其他界面活性劑之具體例包含非離子界面活性劑,如聚 氧伸乙基烷醚(如聚氧伸乙基月桂醚、聚氧伸乙基硬脂 醚、聚氧伸乙基鯨蠟醚及聚氧伸乙基油醚)、聚氧伸乙 基烷芳醚(如聚氧伸乙基辛酚醚及聚氧伸乙基壬酚醚) 、聚氧伸乙基聚氧伸丙基嵌段共聚物、山梨糖醇酐脂肪 酸酯(如山梨糖醇酐單月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棕櫚酸 酯、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油酸酯、山 梨糖醇醇三油酸酯及山梨糖醇酐三硬脂酸酯)及聚氧伸 乙基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如聚氧伸乙基山梨糖醇酐單 -81 - 565748 五、發明說明(8〇) 月桂酸酯、聚氧伸乙基山梨糖醇酐單棕櫚酸酯、聚氧伸 乙基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聚氧伸乙基山梨糖醇三油 酸酯及聚氧伸乙基山梨糖醇酐三硬脂酸酯)、及丙烯酸 或甲基丙烯酸(共)聚合物(Kyoei-Sha油脂化學工業公司 之 Polyflow #75 及 #95 )。 此等其他界面活性劑之用量係佔組成物中固體重量之 2%或以下,較佳爲1 %或以下。 利用合適的塗佈法,如採用旋轉器或塗佈機,將前述 組成物塗在製造精密的積體電路元件(如矽/二氧化矽塗 佈之基材、SiON、TiN、SOG )所用之基材上,然後經 預先設計之光罩照射塗佈之基材、烘烤,然後顯像,而 得良好的光阻圖案。 若照射光源爲深紫外線,較佳爲將塗佈溶液塗在具有 抗反射膜之基材上,如此可抑制駐波並改善解析度。抗 反射膜較佳爲DUV系(Brewer科學公司製造)及AR 系(Shipley公司製造)。 顯像溶液例如是無機鹼之鹼性水溶液,如氫氧化鈉、 氫氧化鉀、碳酸鈉、矽酸鈉、偏矽酸鈉及氨水;一級胺 ,如乙胺及正丙胺;二級胺,如二乙胺及二正丁胺;三 級胺,如三乙胺及甲基二乙胺;醇胺,如二甲基乙醇胺 及三乙醇胺;四級銨鹽,如氫氧化四甲銨及氫氧化四乙 銨及環胺,如吡咯和六氫吡啶,均可用於本發明之正型 感輻射組成物。 前述之鹼性水溶液尙可含適量的醇及界面活性劑。 -82· 565748 五、發明說明(81) 賨施例_ 茲以非限制本發明範圍之下列實例對本發明做更詳盡 的說明。 合成例1 IA-1夕合成(能產生酸之成分A ) 在氮氣流下,使10克四氫萘酮溶於100毫升N,N -二 甲基甲醯胺,並在溶液中加入三乙胺。逐漸在溶液中加 入14.9克氯三甲矽烷’並使混合物在120 °C反應2小時 。冷卻反應溶液至室溫,加入200毫升己烷,以飽和碳 酸氫鈉溶液洗兩次’乾燥並濃縮。減壓蒸餾粗產物’得 13克四氫萘酮之烯酮甲矽烷醚。 在氮氣流下,於5 0毫升氯仿中溶解5克烯醇甲矽烷 醚及2.4克四亞甲基亞碾,並冷卻溶液至-l〇°C。在溶液 中加入4.8克之氟醋酐歷30分鐘,並使溶液反應30分 鐘。在反應溶液中加入7.7克九氟丁烷磺酸鉀之水溶液 ,充分攪拌反應溶液,分離氯仿相,並以氯仿萃取水相 。濃縮氯仿相,得粗產物。以二異丙醚洗產物,得4.2 克舉例之化合物IA-1。 同法可合成化合物IA-2至IA-48。 合成例2 IB-1之合成 在100毫升四氯化碳中溶解22.7克氯化鋁,並在所得 冰冷溶液中滴入1 0克硫代苯甲醚及20克氯醋醯氯。加 熱回流使混合溶液反應2小時。將反應溶液倒入冰中, -83- 565748 五、發明說明(82 ) 加入1 5毫升濃氫氯酸,並攪拌反應溶液30分鐘。取出 水相,並在反應溶液中加入含24.5克九氟丁烷磺酸鉀之 水溶液,於是沈澱析出粉末。過濾沈澱,由醋酸乙酯/丙 酮中再結晶,可得12.6克舉例之化合物IB-1。 同法可合成化合物IB-2至IB-24。 合成例3 樹脂之合成(成分B) (1) 對-『1“環P,某乙氬)乙氯1苯乙烯/對-羥苯乙烯(30/70)( 樹脂A-25)之合成 在320克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PGMEA)中加熱溶解70 克對羥苯乙烯(日本蘇打Soda公司之VP-8000 ),減 壓蒸餾脫水後,冷卻溶液至20°C。在溶液中加入0.35 克對-甲苯磺酸吡啶鐵及22.4克環己烷乙醇。在溶液中 逐漸加入17.5克第三丁基乙烯醚,於20 °C反應5小時 。在反應溶液中加入0.28克三乙胺及320毫升醋酸乙酯 ,並以1 5 0毫升蒸餾水洗反應溶液三次。蒸餾除去溶劑 ,而濃縮溶液。使所得溶液溶於1⑼毫升丙酮,並將溶 液逐漸倒入2升蒸餾水中。過濾沈澱粉末,並乾燥之, 得54克樹脂A-25。 (2) 對-Π “環Η某乙氣)乙氧1茏乙烯/對-乙醯氧苯乙烯/ 對-羥茏7,烯H0/10/60U樹脂Α-38)之合成 在3 20克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PGMEA)中加熱溶解70 克對-羥苯乙烯(日本蘇打公司製之VP-8000 ),減壓蒸 餾除水後,冷卻溶液至20°C。在溶液中加入〇·35克對- -84- 565748 五、發明說明(83) 甲苯磺酸吡啶鐵及22 ·4克環己烷乙醇。在溶液中逐漸加 入17.5克第三丁基乙烯醚,於20 °C反應5小時。於反 應溶液中加入5.5 3克吡啶,然後逐漸加入5.9克醋酐。 使溶液在室溫反應1小時。在溶液中加入320毫升醋酸 乙酯,並以1 5 0毫蒸餾水洗反應溶液三次。蒸餾除去溶 劑,而濃縮溶液。使如此所得油體溶於1 00毫升丙酮, 並將溶液慢慢倒入2升蒸餾水中。過濾沈澱粉末、乾燥 ,得58克樹脂A-38。 (3)仿前面(1)及(2)可合成下列樹脂 U :對-四氫哌喃氧苯乙烯/對-羥苯乙烯(3 0/70),分子 量 1 3,000,分散度(Mw/Mn): 1.2。 U :對-(1-乙氧乙氧基)苯乙烯/對-羥苯乙烯(3 5/65), 分子量 15,000,分散度(Mw/Mn) : 1.1。 U :對-(1-異丁氧乙氧基)苯乙烯/對-羥苯乙烯(30/70) ,分子量 6,000,分散度(Mw/Mn): 1.2。 Α_ιϋ:對-(1-異丁氧乙氧基)苯乙烯/對-羥苯乙烯/具交連 結構之重覆單元(25/74/1 ),分子量1〇〇,〇0〇,分 散度(Mw/Mn) : 2.5。 對-(1-苯乙氧乙氧基)苯乙烯/對-乙醯氧苯乙烯/ 對-羥苯乙烯(3 0/ 1 0/60),分子量1 1,〇〇〇,分散度 (Mw/Mn) : 1 ·2 〇 丄:對-[1-(4-第三丁基環己基羧乙氧基)乙氧基]苯乙 烯/對-乙醯氧苯乙烯/對-羥苯乙烯(3 0/ 1 0/60),分 子量 12,000,分散度(Mw/Mn) : 1.1。 -85- 565748 五、發明說明(84) A-4J,:對-[1-(環己基乙氧基)乙氧基]苯乙烯/對-第三丁 基苯乙烯/對-羥苯乙烯(3 0/8/62),分子量U,000 ,分散度(Mw/Mn) : 2.3。 A:j2_:對-(1-苄氧乙氧基)苯乙烯/對-羥苯乙烯(25/7 5), 分子量 13,000,分散度(Mw/Mn) : 1.3。
對-(1-苄氧乙氧基)苯乙烯/對-羥苯乙烯/對-乙醯 氧苯乙燒(20/70/10),分子量9,000,分散度 (Mw/Mn) : 1 ·2 〇 此外,亦合成下列成分(B)樹脂。 對-羥苯乙烯/丙烯酸第三丁酯(79/21UA-48)夕合成 在150克二噁烷中溶解84.1克對-乙烯酚及22.4克丙 烯酸第三丁酯,並引進氮氣1小時。
在前述反應溶液中加入6.91克丁酸2,2’-偶氮雙異二 甲酯,在氮氣流下於75 °C加熱混合溶液,進行聚合12 小時。聚合反應完成後,冷卻反應溶液至室溫,並加入 1 5 0克丙酮以稀釋反應溶液。使稀釋之反應溶液滴入大 量己烷,得固態聚合物。以丙酮烯釋及滴入己烷中之操 作重覆三次,以去除殘留單體。 在60 °C減壓乾燥所得聚合物’如此得聚合物A-4 8。 由核磁共振分析(NMR)知對-乙烯酚/丙烯酸第三丁酯 之組成比爲79/21。 重量平均分子量(Mw)爲1 2,000,而分散度(Mw/Mn)爲 2.6 〇 (5 )對-Π -異丁氩乙氬某)苯乙烯/對-羥苯乙烯/丙烯酸第 -86- 565748 五、發明說明(85) 三丁酯 Γ20/59/2 1 )(Α-16)^ 在80克丙二醇單乙醚醋酸酯(PGMEA)中溶解20克前 述聚合物(Α-48);並在60°C加熱溶液,然後逐漸降壓至 20毫米汞柱,於是反應系統中的PGMEA和溼氣就共沸 地水合。共沸水合後,溫度降至2 0 °C,加入2.2克異丁 基乙烯醚,並進一步加入3毫克對-甲苯磺酸。添加後, 進行反應2小時,並加入少量三乙胺以中和酸。然後在 反應溶液中加入醋酸乙酯,以離子交換水洗除鹽。最後 減壓蒸餾除去醋酸乙酯及水,得聚合物A-1 6。 (6) 對羥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第二丁酯(78/7/15)(A-51) 仿前述樹脂A-48之合成法可合成之,分子量13,100 ,分散度(Mw/Mn) : 2·7。 (7) 對-羥苯乙烯/對第三丁氯羰氧某)苯7,烯(όΟΜΟΗΑ-Α 9) 之合成 在40毫升吡啶中溶解聚(對羥苯乙烯)(日本蘇打公司 之VP-8000,重量平均分子量爲11000),並於室溫攪 拌而在溶液中加入1.28克雙碳酸雙第三丁酯。在室溫進 行反應3小時後,將反應溶液倒入含20克濃鹽酸之離 子交換水中。過濾粉末沈澱,以水洗、乾燥,得對-羥苯 乙烯/對-(第三丁氧羰氧基)苯乙烯共聚物(60/40)。 眚例1至___30,對照例1 如表1及2所述使諸成分溶於溶劑中,固體濃度爲15 重量%,並用孔徑爲0 · 1微米之聚乙烯濾器過濾所得溶
-87- 565748 五、發明說明(86) 液,以製備光阻溶液。依下法評估諸光阻溶液。 A ·氟化氪準分子雷射之評估 先用六甲基二矽胺烷處理矽晶片,然後塗以DUV 42 (Brewer科學公司製造),在21 5T:加熱塗層60秒, 而得厚度5 50A之抗反射膜。 將前面所製之光阻溶液利用旋轉塗佈機均勻地塗在前 面之薄膜上,在120t熱板上加熱90秒,而形成厚度 〇·6微米之光阻膜。利用步進準分子雷射(nA = 0.63)以光 罩做線-及-空間之圖案照射於光阻膜上,在照射後立即 於Π 〇°C之熱板上加熱光阻膜90秒。在23 °C以2.3 8%氫 氧化四甲銨之水溶液使光阻膜顯像60秒,又以純水淸 洗3 0秒並乾燥之。 依下法評估每種光阻劑在矽晶片上所得的圖案。結果 列於表3中。 光敏件之評估 測定欲再生0.20微米線-及-空間圖案所需之照射量( 毫焦耳/厘米2)以評估光敏性。 解析度 解析度乃再生〇·18微米(1/1)線-及-空間光罩圖案所需 之照射量之臨界解析度(線幅)。 -88- 565748 五、發明說明(87) Ί—^ 溶劑 PGMEA/PGME (8/2) PGMEA/PGME (8/2) PGMEA PGMEA EL/EEP PQ s PGMEA/PGME (8/2) PGMEA PGMEA/PGME (8/2) PGMEA 成分(F) 界面活性劑(〇·〇2克) W-2 W-2 W-2 W-4 W-4 W-4 W-4 W-2 i—l 1 I 1 W-4 1 W-3 成分(Ε) 鹼性化合物(克) (1)(0.05) (1)(0.05) (2)(0.02) (2)(0.02) (3)(0.05) (3)(0.01) (1)(0.02) (4)(0.01) (2)(0.005) (4)(0.05) (5)(0.02) 成分(C) (克) 1 1 1 1 1 1 D-2(l) 1 Β,-1(0·1) 1 1 成分(Β) (克) 1 A-25(10) A-38(10) A-36(10) 1 A-43(10) | I A-35(10) I A-22(10) A-38(5) A-3(4) A-25(5) A-51(4) A-38(10) A-38(10) A-3(10) 其他酸產生劑 (克) 1 1 1 1 PAG4-19(0.1) PAG4-33(0.1) PAG6-2(0.2) PAG4-36(0.1) PAG4-3 8(0.2) PAG4-37(0.05) PAG7-3(0.5) ΙΑ-1(0·3) IA-2(0.2) IA-3(0.4) IA-4(0.3) IA-6(0.4) IA-8(0.2) IA-9(0.4) IA-15(0.3) IA-28(0.3) IA-29(0.3) IA-31(0.4) 例號 實例1 實例2 實例3 實例4 實例5 實例6 實例7 實例8 實例9 實例10 實例lli -89- 565748 五、發明說明(88) II PGMEA/PGME (8/2) PGMEA/PGME (8/2) PGMEA/PGME (8/2) PGMEA/PGME (8/2) EL/EEP PGMEA/PGME (8/2) PGEMA PGMEA/PGME (8/2) PGEMA 成分(F) 界面活性劑(〇·〇2克) (N T—H 1 寸 CN 寸 寸 (N m f—H 1 成分(E) 鹼性化合物(克) (1)(0.02) (5)(0.01) /^N /^S o o d o m (4)(0.05) (2)(0.02) (4)(0.02) (5)(0.02) (1)(0.01) (5)(0.02) 成分(C) (克) 1 D-2(1.5) Β,-3(0·1) t 1 1 菌 1 1成分(B) (克) A-51(5) A-3(5) A-3(2) A-49(6.5) A-3(8) A-48(l) A-49(l) A-15(10) A-l(10) /—S /—N 00 〇\ < < 1 A-48(5) 1 A-51(10) A-49(10) 其他酸產生劑 1 (克) I PAG7-5(0.6) PAG5-2(0.1) PAG3-16(0.1) PAG4-32(0.1) 1 PAG3-22(0.2) PAG4-4(0.1) PAG4-3 8(0.2) 1 件 IA-32(0.2) IA-35(0.2) 1 [ IA-36(0.3) IA-32(0.3) IA-33(0.4) IA-36(0.03) IA-30(0.2) IA-16(0.2) IA-23(0.2) IA-40(0.3) 實例12 實例13 實例14 實例15 實例16 實例17 實例18 實例19 實例20 •90- 565748 五、發明說明(89) 1 PGMEA/PGME (8/2) PGMEA PGMEA/PGME (8/2) PGMEA PGMEA/PGME (8/2) 成分(F) 界面活性劑(〇·〇2克) 寸 (N cn 1 (N 成分㈤ 鹼性化合物(克) (4)(0.02) (5)(0.02) (1)(0.01) (5)(0.02) (1)(0.05) 成分(C) (克) 1 1 1 1 1 成分(B) (克) /s V^ OO ON 寸寸 <;< A_48(10) A-51(10) A-49(10) A-25(10) 其他酸產生劑 (克) 1 1 1 PAG4-3(0.1) 1 Φβ 恶侧 特 ΙΑ-42(0·3) IB-1(0.4) ΙΒ-13(0·3) IB-15(0.3) PAG-A(0.3) m 實例21 實例22 實例23 實例24 比較例1 -91 - 565748 五、發明說明(90) 1 PGMEA/PGME (8/2) PGMEA EL/EEP PGMEA/PGME (8/2) PGMEA EL/EEP I 成分(F) 界面活性劑(0.02克) (N 寸 CN 寸 m 成分(E) 鹼性化合物(克) /^N /^S r-H (Ν Ο ο ο ο XX (1)(0.01) (2)(0.02) (1)(0.02) /-s —CN o o o d XX T—1 l〇 (1)(0.01) (2)(0.02) 1 (1)(0.02) 1 成分(C) (克) 〇-1(2) Β'-2(0·2) D-2(l) 10-3(1.5) 1 D-l(2) Β’-2(0·2) D-2(l) 10-3(1.5)] 成分(D) (克) p-PHS(8) p-PHS/St(9) m-PHS(8) p-PHS(8) p-PHS/St(9) m-PHS(8) 其他酸產生劑 (克) PAG4-4(0.2) PAG4-5(0.1) PAG4-17(0.2) 1 1 1 2^ 讲 ΙΑ-1(0.3) ΙΑ-34(0·02) ΙΑ-33(0·4) IA-16(0.4) IA-6(0.3) IA-31(0.3) IB-1 (0.4) Jjvj-3 實例25 實例26 實例27 實例28 實例29 實例30 -92- 565748
五、發明說明(91) 表1及2中成分之說明·· 酸產生劑 4-33 、 4-36 、 4-37 PAG3-19、3-22、4-3、4-4、4-5 、4-3 8、7-3及7-5分別代表前面舉例之具體化合物的 號,採用市售產物。 PEG-A如下所示
PAG-A 鹼可溶之樹脂(在固體含量中) P-PHS:對-經苯乙燃聚合物(重量平均分子量13, 〇〇〇, 分散度:1 · 1 ),鹼可溶。 m-PHS:間-羥苯乙烯聚合物(重量平均分子量1 2,000, 分散度:1.3 ),鹼可溶。 p-PHS/st :對-羥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莫耳比85/15, 重量平均分子量20,000,分散度2.9),鹼可溶。 -93- 565748
565748 五、發明說明(93)
(D-l)、(D-2)及(D-3)如下所示 OR
〇 OR R:-CH2~C-〇-(CM)
〇 II R: —CH:>—C一 0.
ch3 a
OR
OR
OR (1) : 1.5-二吖雙環并[4,3,0]-5-壬烯 (2) ·· 2,4,5-三苯基咪唑 (3) :三-正丁胺 (D - 2) 〇 II r:-ch2 - c—〇_ (D-3) -95- 565748 五、發明說明(94) (4) : 4-羥乙基哌啶 (5 ):氫氧化四丁銨 (F)界两活件齊丨丨 (w-1):大日本化學及油墨公司之氟系界面活性劑 Megafac®F 1 76 (w-2):大日本化學及油墨公司之氟系及矽系界面活性劑 Megafac^ROS (w-3):信越化學公司製之聚矽氧烷聚合物KP-3 41 (w-4):東麗化學公司製之Troy Sol® S-3 66 溶劑 PGMEA :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 PGME :丙二醇單甲醚(1-甲氧-2-丙醇) E L :乳酸乙酯 EEP :乙氧丙酸乙酯 BL : r -丁內酯 C Η :環己酮 表1及2中,若有用多種溶劑,則其比例爲重量比。 表3 例號 光敏度 (毫焦耳/厘米2) --1 解析度(微米) 實例1 9 0.1 1 實例2 12 0.1 1 實例3 14 0.1 1 實例4 13 0.11 實例5 16 0.11 實例6 13 0.1 1 實例7 15 0.11 實例8 __12_ 0.1 1 -96- 565748 Γ88—^ - 例9 --H --- 11 , "Τ _ 0.11 運例10 " Γ5 0.11 例 11 14 0.11 息例12 12 0.11 遗例13 —-15 0.11 例 14 13 0.1 1 -—--- 息例15 η 0.11 怎例16 ^ ' 15 0.1 1 17 ^ 12 0.1 1 18 17 0.12 農例19 : 19 0.12 例 20 20 0.12 例 2 1 一' 18 0.12 i例22 ^17 0.12 例 23 ' 16 0.12 例 24 "18 0.12 例 2 5 9 0.1 1 例 26 ~' 10 0.11 遭例2 7 1 8 0.12 ---- 道例28 11 0.11 遣例29 1 一 Ί1 0.1 1 農例3 0 ' Γ8 0.12 Ukj交例1 H L 一 0.13 由表3之結果可知由本發明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所I 之實例1至3 0的光阻膜以氟化氪雷射光束(亦即遠紫 外線)照射時,可形成高解析度及高光敏度之圖案。 然而,不用成分(A)之比較例1光阻膜則解析度及光 敏度均差。 B·電子束照射之評估 製備表1及2所示實例中一部分試樣(即下列表4中 所示之實例)的光阻溶液,使得固體濃度爲1 4%。 在實例8、1 3及27之組成物中再加入1克的苯醯氧 乙烯醚(苯酸乙烯氧乙酯)。 -97- 565748 五、發明說明(96) 使矽基材先用六甲基二矽胺烷處理,然後將前面所得 之諸光阻溶液均勻地塗佈於其上,在120°C熱板上加熱 乾燥塗層,得厚度〇 · 4微米之光阻膜。以電子束投影平 版裝置(加速電壓爲100仟電子伏特KeV )照射光阻膜 ,照射後馬上在110°C熱板加熱90秒。接著在23°C用 2.38重量%之氫氧化四甲銨水溶液顯像60秒,並用純水 淸洗3 0秒後乾燥之。 以下法評估所得矽晶片上之光阻圖案的性能。 光敏度之評估 光敏度乃欲再生〇· 1 5微米接觸孔圖案所需之照射量( 微焦耳/厘米2)評估之。 解析度 解析度乃再生〇. 1 5微米接觸孔圖案之照射量所得的臨 界解析度(線幅)。 表4 例號 光敏度 (毫焦耳/厘米2) 解析度(微米) 實例1 3 0.06 實例8 4 0.06 — 實例1 3 4 07^6~' 實例1 7 5 0.0 6 實例2 5 5 0.0 6 ~ 實例26 7 0.07 實例2 7 5 0.0 6 f比較例1 _9 0.0^ 由表4之結果可知利用電子束照射,本發明組成物亦 目匕獲得局光敏度及局解析度之圖案。 本發明之績效 -98- 565748 五、發明說明(97) 利用本發明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以能形成超細線幅之 短波光線照射,及以正型化學放大光阻組成物所用之平 版技術,可得高光敏性及高解析度之圖案。 此外,即使以電子束爲照射能量束,本發明組成物亦 可獲得高光敏度及高解析度之圖案。 可做爲本發明申請案之優先權的每項外國的專利申請 案的整份說明書均可爲本案之參考資料。 雖然本發明已做詳細說明及舉出具體例,但是行家根 據本發明之精義所做各種的變化及修改均屬於本發明之 範圍內。 -99-

Claims (1)

  1. 六、申請專利範圍 ^ — 第9 1 1 0 9 8 8 3號「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專利案 (92年9月5日修正本) Α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包含: (A )經光化照射可產生酸之化合物,如下列式(I )所 示;及 (B)具受酸作用會分解而能提升在鹼性顯像溶液中溶 解度之基的樹脂,
    (I) 式中h、R2、R3、R4及R5各係氫原子、烷基、烷氧基、 硝基、鹵原子、烷氧羰基、芳基,且h、R2、R3、R4及 R5中二或多個可鍵結形成環結構;R6及r7各爲氫原子、 烷基、氰基或芳基;Y!及丫2各係烷基、芳基、芳烷基、 或具雜原子之芳基,Y,及Y2可鍵結形成環;Y3係單鍵或 兩價連接基;而X·係非親核陰離子;但是Ri、R2、R3、 R4及R5中一或多個,及Y!及Y2中一或二個,鍵結形成 環,或R】、R2、R3、R4及R5中一或多個,及R6和R7中 一或二個,鍵結形成環;其亦可有兩個或以上之結構(I ) 在R!至R7之任一位置,或Y,及Y2之任一位置經連接基 結合。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其中化合 56574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物(A )如下列式(I A )或(I B )所示:
    在式(IA)中,R!至R4、R7、Υ,、Y2及X·如式(I )中所述 ,Υ係單鍵,或兩價連接基;而在式(ΙΒ)中,h至R4、 R6、R7、Y1及X·如式(I )中所述,而Y係單鍵或兩價連接 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其中尙包 含(C)低分子量溶解抑制化合物:其分子量爲3,000或 以下,包含酸可分解基,且能提升受酸作用於鹼性顯像 溶液中之溶解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其中該化 合物(A )係佔組成物中固體重量之〇 . 1至2 0重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其中做爲 成分(B)之樹脂爲含羥苯乙烯重覆單元之樹脂。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其中做爲
    56574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成分(B)之樹脂爲含羥苯乙烯重覆單元及具酸耐 之重覆單元之樹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过 /、屮在成 分(B)樹脂中受酸作用會分解之基爲縮醛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其 一、干成分 (B)樹脂爲含有重覆單元(IV)及(V)之樹脂:
    (IV)
    其中,L係氫原子,可被取代之直鏈、分枝或瓖形纟完_ ,或可被取代之芳烷基;Z係可被取代之直鏈、分枝或 環形烷基,或可被取代之芳烷基;Z及L可結合成5 $ 6員環。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其+ $ W (E)有機鹼性化合物。 其中有 i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 56574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機鹼性化合物乃具式(A )至(E )重覆結構之化合物.· 251 (A) R250—N—R252 其中R25Q、R2”及R252可爲相同或不同,各爲氫原子、 C!-2。烷基、C!.2。胺基烷基、Cu。羥烷基或被取代或未被 取代之C6·2。芳基,及R251及R252可結合成環: I I -N C=N (B) I I =C—N=C (C) I I =C N (D) R254 R255 R253一C—L—C一R256 (E) 其中R 2 5 3、R 2 5 4、R 2 5 5及R 2 5 6可爲相同或不同,各爲Ci 烷基。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其中有 機鹼性化合物爲含一或多個結構選自氫氧化鐵結構、羧 酸鐵結構、二吖雙環結構、咪唑結構、三烷基胺結構及 苯胺結構之化合物。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其中尙 56574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含在其結構中具羥基與不具羥基之混合溶劑。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其中混 合溶劑爲含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與二醇單甲醚之溶劑, 其比例爲90/10至50/50。 14·一種正型感輻射組成物,包含
    (A )經光化照射可產生酸之化合物,如下列式(I)所示; (C)低分子量溶解抑制化合物··其分子量爲3000或以下 ’含酸可分解基,且具受酸作用有提升在鹼性顯像溶 液中之能力;及 (D )不溶於水而能溶於鹼性溶液中之樹脂:
    式中1^、1^、1?3、1^4及R5各係氫原子、烷基、烷氧基 、硝基、鹵原子、烷氧羰基、芳基,且Ri、R2、R3、
    及I中有二或多個可鍵結形成環結橇;I及R7各爲氨 原子、烷基、氰基或芳基;Y!及Y2各係烷基、芳基、 方丨兀基、或具雜原子之方基’ Υ !及Υ 2可鍵結形成環; 丫3係單鍵或兩價連接基;而X·係非親核陰離子;但是 R!、R2、R3、R4及1?5中一*或多個,及Y!及丫2中〜*或一 個’鍵結形成環’或Ri、R2、R3、h及R5中一或多個 ,及R,和L中一或二個,鍵結形成環;其亦可有兩個 或以上之結構(I)在1^至R?之任一位置,或^及I之 任一位置經連接基結合。 —-——
TW091109883A 2001-05-17 2002-05-13 Positive radiation-sensitive composition TW56574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48006 2001-05-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65748B true TW565748B (en) 2003-12-11

Family

ID=18993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09883A TW565748B (en) 2001-05-17 2002-05-13 Positive radiation-sensitive composition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733951B2 (zh)
JP (1) JP4149194B2 (zh)
KR (1) KR100883541B1 (zh)
TW (1) TW5657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10822B2 (en) 2002-04-10 2009-03-31 Fujifilm Corporation Stimul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and compoun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67359B2 (ja) * 2002-08-08 2008-03-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US7122589B2 (en) * 2002-09-30 2006-10-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ositive resist composition and pattern form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4121396B2 (ja) 2003-03-05 2008-07-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US7358408B2 (en) * 2003-05-16 2008-04-15 Az Electronic Materials Usa Corp. Photoactive compounds
JP4543640B2 (ja) * 2003-09-01 2010-09-15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感エネルギー線酸発生剤、酸の発生方法、および感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
JP4202907B2 (ja) * 2003-12-26 2008-12-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材料
JP4308051B2 (ja) * 2004-03-22 2009-08-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551701B2 (ja) * 2004-06-14 2010-09-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浸露光用保護膜形成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645075B2 (ja) * 2004-06-25 2011-03-09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硬化型粘接着材料
JP2007101715A (ja) * 2005-09-30 2007-04-19 Fujifilm Corp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レジスト組成物
JP4575479B2 (ja) * 2008-07-11 2010-11-04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化学増幅型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KR20110094054A (ko) 2008-12-12 2011-08-19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감활성광선성 또는 감방사선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조성물을 이용한 패턴 형성 방법
JP5557550B2 (ja) 2009-02-20 2014-07-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子線又はeuv光を用いた有機溶剤系現像又は多重現像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5377172B2 (ja) 2009-03-31 2013-12-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活性光線性又は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EP2539316B1 (en) 2010-02-24 2019-10-23 Basf Se Latent acids and their use
JP5662832B2 (ja) * 2010-08-31 2015-02-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材料、平版印刷版原版及び平版印刷版の作製方法
JP6167016B2 (ja) 2013-10-31 2017-07-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有機半導体製造用キットおよび有機半導体製造用レジスト組成物
US9994538B2 (en) 2015-02-02 2018-06-12 Basf Se Latent acids and their use
US9872399B1 (en) 2016-07-22 2018-01-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mplementing backdrilling elimination utilizing anti-electroplate coating
JP2019137612A (ja) * 2018-02-06 2019-08-22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市立大学 化合物、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レジスト膜の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46681B1 (en) * 1995-08-22 2003-12-03 Nippon Soda Co., Ltd. Novel sulfonium salt compounds, polymerization initiator,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curing method
KR100294715B1 (ko) * 1995-09-14 2001-09-17 포만 제프리 엘 경화된 감광성 폴리시아누레이트 레지스트,그로부터 제조된 구조체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H1090882A (ja) * 1996-09-17 1998-04-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化学増幅型ポジレジスト組成物
JP3679205B2 (ja) * 1996-09-20 2005-08-03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ジ型感光性組成物
JP3741330B2 (ja) * 1997-07-15 2006-02-01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ジ型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る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124907B2 (ja) 1999-04-06 2008-07-23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US6528232B1 (en) * 1999-11-01 2003-03-04 Nec Corporation Sulfonium salt compound,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atterning by employing same
JP4255100B2 (ja) * 2001-04-06 2009-04-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ArFエキシマレ−ザ−露光用ポジ型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タ−ン形成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10822B2 (en) 2002-04-10 2009-03-31 Fujifilm Corporation Stimul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and compou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733951B2 (en) 2004-05-11
KR20030006965A (ko) 2003-01-23
JP4149194B2 (ja) 2008-09-10
KR100883541B1 (ko) 2009-02-13
JP2003035948A (ja) 2003-02-07
US20030075708A1 (en) 200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65748B (en) Positive radiation-sensitive composition
JP4177952B2 (ja)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KR100760245B1 (ko) 포지티브 레지스트 조성물
JP4231622B2 (ja)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JP4262402B2 (ja)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JPWO2008066011A1 (ja) ポジ型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253427B2 (ja)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JP2002139838A (ja)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JP3627465B2 (ja) 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
JPH11167199A (ja) ポジ型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
JP2002236358A (ja) 感放射線性レジスト組成物
EP1035436B1 (en) Resist pattern formation method
JP4177966B2 (ja) ポジ型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
JP2002055442A (ja)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JP4161358B2 (ja) 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
JPH1138623A (ja) ポジ型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る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2002131898A (ja) ポジ型感放射線組成物
JP3907165B2 (ja)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JP4045982B2 (ja) 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
JP2004219963A (ja) 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
JP3963708B2 (ja)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JP3632395B2 (ja) 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
KR100796585B1 (ko) 감방사선성 레지스트 조성물
JP4043078B2 (ja) 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
JP2005258362A (ja) 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