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23984B - Output circuit - Google Patents

Output circu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23984B
TW523984B TW090111812A TW90111812A TW523984B TW 523984 B TW523984 B TW 523984B TW 090111812 A TW090111812 A TW 090111812A TW 90111812 A TW90111812 A TW 90111812A TW 523984 B TW523984 B TW 5239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node
circuit
output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11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zutaka Taniguchi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23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2398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175Coupling arrangements;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H03K19/0185Coupling arrangements; Interface arrangements us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nly
    • H03K19/018507Interface arrangements
    • H03K19/018521Interface arrangements of complementary type, e.g. CMO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2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using specified components
    • H03K19/08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using specified compon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K19/094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using specified compon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3K19/09425Multistate logic
    • H03K19/09429Multistate logic one of the states being the high impedance or floating st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523984 五'發明説明(1 ) 發 明 背 景 ; 發 明 領 域 : 本 發 明 係 關 於 — 輸 出 電 路 用 於 轉 換 半 導 體 設 備 內 部 功 率 供 應 電 位 成 爲 外 部 功 率 供 應 電 位 5 例 如 半 導 體 儲 存 裝 置 使 用 內 部 功 率 供 應 電 位 而 外 部 功 率 供 應 電 位 在 此 處 減 少 電 壓 〇 特 別 是 本 發 明 係 關 於 能 快 速 轉 換 電 壓 並 避 免 穿 透 電 流 之 輸 出 電 路 〇 相 關 技 術 之 說 明 : 近 年 來 隨 著 、[座 m 小 之 進 步 , 在 —* 半 導 體 儲 存 裝 置 中 組 成 半 導 體 儲 存 裝 置 之 單 元 電 晶 體 之 耐 壓 減 小 〇 因 此 發 展 出 能 夠 在 晶 片 中 包 含 一 電 壓 縮 減 電 路 之 半 導 體 儲 存 裝 置 5 以 減 少 外 部 功 率 供 1* 電 壓 至 — 被 允 許 之 電 晶 體 耐 壓 且 此 半 導 體 儲 存 裝 置 使 用 這 個 電 壓 做 爲 驅 動 單 元 電 晶 體 之 內 部 功 率 供 應 電 位 〇 在 此 情 況 中 , 對 於 此 半 導 體 儲 存 裝 置 之 輸 出 5 需 要 在 一 輸 出 電 路 中 轉 換 內 部 功 率 供 應 電 壓 成 爲 外 部 功 率 供 應 電 壓 j 以 便 輸 出 規 格 〇 輸 出 電 路 本 身 使 用 — 外 部 功 率 供 應 電 壓 , 在 此 電 壓 不 被 減 少 〇 近 來 在 內 部 功 供 應 電 位 及 外 部 功 率 供 應 電 位 之 間 之 差 異 增 加 且 在 電 壓 位 準 轉 換 中 之 延 遲 成 爲 快 速 轉 換 之 阻 礙 〇 此 外 穿 透 電 流 在 一 位 準 轉 換 部 份 上 流 動 而 引 起 電 流 消 耗 之 增 加 〇 傳 統 上 5 在 一 EL(electro lu mi n e S C丨 e η ( :e, 電 光 )顯不 面 板 驅 動 電 路 中 爲 了 減 少 -3- 功 率 之 消 耗 5 已 揭 示 輸 出 523984 五、發明説明(2 )
階段電路,其中一輔助位準移位電路係置放於位準移 位電路之先前階段,用於驅動一包含p通道電晶體及 η通道電晶體之輸出電晶體’藉此’即使在高電壓功 率供應側之接地電位變動,仍能避免在高電壓功率供 應側之位準移位電路之不正確驅動,並在輸出電晶體 中避免不想要之穿透電流(日本專利申請公開公報第 6-463 60 號)。
然而,在此公報描述之輸出階段電路係使一參考電 位線被分割成一輸入側接地線GND 1及輸出側接地 線GND 2,以避免一不淸楚的接地電位,其對應一 輸入信號IN之低位準,爲一 EL顯示面板驅動電路 之位準移位輸出電壓回到輸入側之結果。在此情況下 ,不像如DRAM之半導體儲存裝置,在此公報描述 之技術不能被完整地施行來避免半導體儲存裝置之穿 透電流,且讀取/寫入速度在習知技術中不能減少。 發明槪述: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輸出電路,能在半導體 儲存裝置上快速讀取及寫入資料,並且愈來愈小,且 能達到內部功率供應電位之低電壓,輸出電路能避免 穿透電流且能顯著地減少電流消耗。 根據本發明之一方面,提供一輸出電路,其包含: 一三態緩衝電路,具有一上拉側電晶體及一下拉側 電晶體,在一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壓之間以串 聯連接; -4- 523984 五、發明説明(3 ) 一輸出終端,連接到在上拉側電晶體及下拉側電晶 體緩衝電路之間之節點; 一第一位準移位電路,連接到上拉側電晶體之閘極 ,第一位準移位電路轉換一輸入信號之電壓,自低於 外部功率供應電位之內部功率供應電位至外部功率供 應電位; 一第二位準移位電路,連接到下拉側電晶體之閘極 ,第二位準電晶體電路將一輸入信號之電壓自內部功 率供應電位轉換成外部功率供應電位; 一信號改變偵測電路,用於偵測一輸入信號之改變 •,及 一延遲電路,用於延遲這個信號改變偵測電路之一 輸出信號以輸出一信號到第一及第二位準移位電路, 用於控制一輸出電路之輸出爲作用中或非作用中,其 中,當控制信號在第一狀態時,上拉側電晶體及下拉 側電晶體之一被關閉,使得輸出終端進入高阻抗,而 當控制信號在第二狀態時,根據輸入信號之”高”或” 低”,一信號被輸出至輸出終端。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方面,提供一輸出電路,其包含: 一三態緩衝電路,具有上拉側電晶體及下拉側電晶 體,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壓之間以串聯連接; 一輸出終端’連接到在上拉側電晶體及下拉側電晶 體之間之節點; 第一位準移位電路,連接到上拉側電晶體之閘極, 523984 五、發明説明(4 ) 第一位準移位電路將一資料信號之電壓自內部功率供 應電位(低於外部功率供應電位)至外部功率供應電位; 一第二位準移位電路,連接至下拉側電晶體之閘極 ,第二位準電晶體電路將一資料信號之電壓自內部功 率供應電位轉換成外部功率供應電位; 一信號改變偵測電路,用於偵測資料信號之改變; 一延遲電路,用於延遲這個信號改變偵測電路之輸 出信號以輸出一信號至第一及第二位準移位電路,用 於控制輸出電路之輸出爲作用中或非作用中; 一 NAND電路,資料信號及控制信號皆輸入至此; 一 NOR電路,資料信號及控制信號之倒相信號輸 入至此;及 一倒相器,在第二位準移位電路之輸出端點及下拉 側電晶體之閘極之間,其中,當控制信號在第一狀態 時,上拉側電晶體及下拉側電晶體之一被關閉,使得 輸出終端進入一高阻抗,而當控制信號在第二狀態時 ,根據輸入信號之”高”或”低”之信號被輸出至輸出終 端。 在此情況中,輸出電路被設定成使第一位準移位電 路包含: 第一節點,N AN D電路之輸出信號之倒相信號連接 至此; 第二節點,連接至下拉側電晶體之閘極; 第三節點; -6- 523984 五、發明説明(5 ) 第一導電MOS第一電晶體,在第一節點及第三節 點之間; 第二導電MOS第二電晶體,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 及第三節點之間;及 第二導電MOS第三電晶體及第一導電MOS第四電 晶體,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位之間以串聯連 接,其中,內部功率供應電位係提供至第一電晶體之 閘極,第二節點係連接到第二電晶體之閘極,第三節 點係連接到第三電晶體之閘極,第二節點係連接到在 第三電晶體及第四電晶體之間之連接點,而 第二位準移位電路包含: 第四節點,NOR電路之輸出信號被輸入至此; 第五節點,連接到倒相器; 第六節點; 第一導電MOS第四電晶體,在第四節點及第六節 點之間; 第二導電Μ 0 S第五電晶體,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 及第六節點之間; 第二導電MOS第七電晶體及第一導電MOS第八電 晶體係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位之間以串聯連 接,其中,一內部功率供應電位被提供到第四電晶體 之閘極,第五節點係連接到第五電晶體之閘極,第六 節點係連接到第七電晶體之閘極,第四節點係連接到 第八電晶體之閘極,第五節點係連接到在第七電晶體 523984 五、發明説明(6 ) 及第八電晶體之間之連接點。 此外,輸出電路可被設定成使第一位準移位電 含: 第二導電MOS第一電晶體及第一導電MOS第 晶體,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位之間以串 接; 第二導電MOS第三電晶體及第一導電MOS第 晶體,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位之間以串 接; 第一節點,NAND電路之輸出信號被輸入至此 第二節點,連接到上拉側電晶體之閘極,第二 連接到在第三電晶體及第四電晶體之間之連接點 第三節點,連接到在第一電晶體及第二電晶體 之連接點,及 胃二倒相器,在第一節點及第二閘極電晶體 @ t間’其中第一節點係連接到第二電晶體之閘 而 胃二位準移位電路包含: 第二導電MOS第五電晶體及第一導電MOS第 曰0曰B ’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位之間以串 接; 第二導電MOS第七電晶體及第一導電MOS第 ^曰Μ ’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位之間以串 接; 路包 二電 聯連 四電 聯連 節點 之間 之閘 極, 六電 聯連 八電 聯連 523984 五、發明説明(7 ) 第四節點,N0R電路之輸出信號被輸入至此; 第£節點,連接至倒相器,第五節點連接到在第三 電晶體及第四電晶體之間之連接電; 第六節點,連接到在第五電晶體及第六電晶體之間 之連接點,及 第三倒相器,連接於第四節點及第二電晶體之閘極 之間’其中第四節點係連接到第四電晶體之閘極。 在本發明中,位準移位電路倂入一輸出電路中以便 在位準準換期間除去穿透電流,其爲習知技術之缺點 。通常,位準移位電路之特徵在於L(低)輸出很快而 Η(高)輸出是慢的。因此,位準移位電路被置放或當 位準移位輸出是慢(Η)時,DOUT進入高阻抗。再者 ’在讀取狀態中,當讀取作業在一位址被改變之後開 始時’ DOUT電路在讀出資料自一記憶體單元輸出前 ’被暫時設定成非作用中。然後,讀出資料被決定, 同時’ DOUT被控制成作用中,因而能夠避免兩個輸 出電晶體同時開啓’且能引起高速作業。 圖式之簡單描述: 第1圖爲電路圖,描繪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 輸出電路; 第2圖係一電路圖,描繪根據第一實施例之控制電路; 第3圖係一時序圖,顯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每個信 號;及 第4圖係一電路圖,描繪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 -9- 523984 五、發明説明(8 ) 之輸出電路。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描述: 此後,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會參考伴隨圖示而被詳 細描述。第1圖係電路圖,描繪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 施例之輸出電路。第2圖係一電路圖,描繪用於產生 輸出電路之控制信號之控制電路。第3圖係一時序圖 ,顯示控制電路之作業。如第1圖所示,根據第一實 施例之輸出電路在輸出階段具有一三態緩衝電路1。 這個三相緩衝電路1被設定成使具有供應至其源極之 外部功率供應電位VCCQ之p通道MOS電晶體2與 具有其汲極接地之η通道Μ 0 S電晶體3串聯連接。 三態緩衝電路1之輸出DOUT自電晶體2及3之間 之節點Ν1輸出。 第一位準移位電路4之輸出係輸入至此電晶體2之 閘極’而第二位準移位電路5之輸出係經由倒相器9 輸入至電晶體3之鬧極。 自一記憶體單元之讀出資料DATA之輸入終端8 係連接至N AND電路7之一輸入端,及NOR電路1〇 之一輸入端。此外,用於控制此輸出電路之控制信號 C0NT係輸入至輸入終端丨2,而此輸入終端12係連 接至倒相器1 1及NAND電路7之另一輸入端。倒相 器1 1之輸出端係連接到NOR電路10之另一輸入端 。NAND電路7之輸出信號係經由倒相器6輸入至第 一位準移位電路,而NOR電路10之輸出信號係輸入 -10- 523984 五、發明説明(9 ) 至第二位準移位電路5。倒相器6及11,NAND電路 7,及NOR電路皆由一內部功率供應電位VCC內部 電壓減少電位)所驅動。另一方面,倒相器9係由外 部功率供應電位V C C Q所驅動。在此情況下,關係 爲 VCC<VCCQ 〇 第一位準移位電路4及第二位準移位電路5具有相 同之電路設定。即是,η通道MOS電晶體21係連接 於第一位準移位電路4之輸入節點Ν2及內部節點 Ν 3之間,而內部功率供應電位V C C係提供給這個電 晶體2 1之閘極。此外,ρ通道Μ 0 S電晶體2 2係在 外部功率供應電位VCCQ及節點Ν3之間,而電晶體 2 2之閘極係連接至輸出節點Ν 4。此外,ρ通道Μ 0 S 電晶體23係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VCCQ及節點Ν4 之間,而η通道MOS電晶體24係在節點N4及一接 地之間。電晶體23之閘極係連接到節點Ν3,而電晶 體24之閘極係連接到節點Ν2。 相似地,在第二位準移位電路5中,在輸入節點 Ν 5 (第一位準移位電路4之輸入節點Ν2 :此後,對應 第一位準移位電路之元件係包含在括弧中)及輸出節 點Ν7(輸出節點Ν5)之間,η通道MOS電晶體26(電 晶體21),ρ通道MOS電晶體27(電晶體22),ρ通道 MOS電晶體28(電晶體23),及η通道MOS電晶體 29 (電晶體24)係經由內部節點Ν6(內部模式3)連接。 以此方式,用於將信號電壓自VCC轉換成VCCQ之 -11- 523984 五、發明説明(1G ) 位準移位電路4及位準移位電路5係在三態緩衝電路 1之上拉側及下拉側提供。然而,在三態緩衝電路1 之上拉側,位準移位電路4在上拉輸出電晶體2之前 置放。在下拉側,位準移位電路5係在輸出電晶體3 之前兩階段置放,使得輸出電路之輸出DOUT在其 輸出被設爲Η時關閉。 另一方面,輸出電路之控制信號CONT係由示於第 2圖之控制電路所產生。輸入至位準緩衝器之位址 (ADD)30之改變係由位址信號改變偵測電路(此後稱 爲ATD電路)31所偵測。ATD電路31之輸出信號係 由延遲電路42所延遲,然後,被輸入至NAND電路 43之輸入端。外部輸入信號0E被輸入至NAND電 路43之另一輸入端。NAND電路43之輸出係經由倒 相器44倒相,然後,控制信號CONT出至輸入終端 12。這些位址30之緩衝器,ATD電路31,延遲電路 42,NAND電路43,及倒相器44係由內部功率供應 電位V C C所驅動。 以此方式,用於控制輸出電路之輸出DOUT爲作 用中或非作用中之信號CONT由用於偵測位址改變之 ATD電路及外部輸入信號OE所組成。在這些位址被 改變之後,時間係由延遲電路42所調整,使得一讀 出時間與啓動DOUT之時間相符。 現在,如上述設定之輸出電路之作業可在此被描述 。首先,位準移位電路之作業會藉由示於第1圖中之 -12- 523984 五、發明説明(11 ) 第一位準移位電路4之範例被描述。當一節點N2被 口又爲L(低)時,卽點N3被設爲L,且p通道MOS電 晶體23被開啓。之後,^通道MOS電晶體24被關 閉’因此,節點4被設爲VCCQ位準之Η(高)。因此 ,Ρ通道MOS電晶體22完全被開啓,因此,根據 D C之穿透電流不會流動。 在此狀態中,當節點Ν2被設爲H(VCC位準),η 通道MOS電晶體24被開啓。此時,雖然節點Ν3被 設定爲VCC位準,但是ρ通道MOS電晶體23並不 完全關閉,因爲其功率供應被設爲VCCQ,其高過閘 極電壓(節點N3之電壓)。在此狀態中,η通道MOS 電晶體24之電流容量被設定成較ρ通道MOS電晶體 2 3之電流容量高很多,因此,節點Ν4被設定成L。 然後,Ρ通道MOS電晶體22被開啓以增加節點Ν3 至VCCQ位準。結果,ρ通道MOS電晶體23被完全 關閉,以DC爲基準之穿透電流不流動。 此外,內部功率供應電位VCC係施加至n通道 M〇S電晶體21之閘極,節點Ν2被設定成VCC,而 節點N3被設定成VCCQ。因此,η通道MOS電晶體 2 1被關閉,且穿透電流不流動。當節點Ν2被設爲L 時,η通道μ 0 S電晶體2 4被關閉。節點Ν 3被設爲 L,因爲ρ通道μ 0 S電晶體具有小的電流容量,Ρ通 道MOS電晶體23被開啓,而節點Ν4被設爲Η,即 是,VCCQ位準。這個Η,即是VCCQ位準,被輸入 -13- 523984 五、發明説明(12 ) 至P通道MOS電晶體22之鬧極。因此,這個電晶體 22被關閉,且穿透電流不流動。 第二位準移位電路5以與第一位準移位電路4相同 之方式作業。以此方式,在位準移位電路4及位準移 位電路5中,一電壓位準可自VCC轉換成VCCQ而 不需供應以D C爲基準爲穿透電流。 如前述,與P通道MOS電晶體23比較下,η通道 MOS電晶體24之電流容量夠高。因此,位準移位電 路4之輸出之特徵在於輸出在L很快地下降而在Η 慢慢地上升,因此,如第1圖所示,當位準移位電路 4及位準移位電路5被置放時,這些電路在輸出 D OUT進入一高阻抗時慢慢地作業,而在輸出產生資 料Η或L時,以高速作業。 如第3圖之時序圖所示,當讀出作業在一位址被改 變後開始時,ATD電路3 1偵測位址改變並產生一信 號’然後,控制信號CONT被設爲1^(低)。控制信號 CONT上升至Η之時間藉由延遲電路調整,以便與自 記憶體單元讀出之資料DATA欲被傳送至輸出電路 之輸入終端8之時間相符合。 假使控制信號CONT被設爲L,當前一個讀出狀態 被設爲H(示於第3圖之CONT之第一及第三下降)時 ,一 BAND電路7之輸出被設爲高;節點N2被設爲 L ;而節點N 4慢慢地被爲Η。然後,上拉輸出電晶 體2被關閉,而輸出電路之輸出DOUT進入高阻抗 -14- 523984 五、發明説明(13 ) 狀態。此外’當前一個讀出狀態爲L (示於第3圖之 C Ο N T之第二下降)時,節點N 5被設爲l ;節點N 3 慢慢地設爲Η ;而節點N4被設爲L。然後,下拉電 晶體3被關閉,而輸出電路之節點Ν1之輸出DOUT 進入高阻抗狀態。 當讀出資料被傳送到資料DATA輸入終端8,控制 信號CONT被設爲Η。當資料DATA被設爲Η(示於 第3圖之CONT之第二下降)時,NAND電路7之輸 出被設爲L ;節點N 2被設爲Η,而節點N 4很快地 被設爲L。然後’把資料Η當作是輸出DOUT輸出至 節點Ν 1。在此情況中,節點Ν 5,節點Ν 6,及倒相 器9之輸出節點Ν8不改變。當資料DATA被設定爲 L(示於第3圖中之CONT之第一及第三下降)時, NAND7之輸出及節點N2及N4不改變。之後,節點 N 5被設成Η,節點N 7很快地被設成l,節點N 8被 設成Η,且L係設成到節點Ν 1之輸出D 0 U Τ。 現在,描述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第4圖爲描繪本 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電路圖。在本實施例中,輸出電 路部份之位準移位電路在關於示於第1圖中之第一實 施例之設定上改變。 如同第一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之輸出電路中,雖然 位準移位電路50及位準移位電路60係提供於在輸出 電路之輸出階段之三態緩衝電路1之前一個階段,但 是位準移位電路50及位準移位電路60在組態上與第 -15- 523984 五、發明説明(14 ) 一實施例之位準移位電路4及位準移位電路5不同。 然而,在本實施例中,並未提供倒相器6。 位準移位電路5 0係在上拉側電晶體2之閘極上提 供,而位準移位電路6 0係連接到連接至下拉側電晶 體3之閘極之倒相器9之輸入階段。在位準移位電路 5 〇中,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V C C Q及接地之間,在 每一個P通道MOS電晶體32及33及每一個η通道 MOS電晶體34及35之間之兩組串聯連接體係以並 聯連接。位準移位電路5 0之輸入節點Ν2係連接至 電晶體3 4之閘極,且經由倒相器3 6連接至電晶體 3 5之閘極。在電晶體3 2及電晶體3 4之間之節點Ν 9 係連接至電晶體3 3之閘極,而在電晶體3 3及電晶體 35之間之節點Ν4(位準移位電路50之輸出節點)係連 接至電晶體3 2之閘極。輸出節點Ν4係連接至三態 緩衝電路1之上拉側電晶體2之閘極。此外,位準移 位電路50之輸入節點Ν2係連接至NAND電路7。 另一方面,在位準移位電路60中,在外部功率供 應電位V C C Q及接地電位之間,在每一個ρ通道電 晶體3 7及3 8及每一個η通道電晶體3 9及40之間之 兩組串聯連接體係以並聯連接。位準移位電路6 0之 輸入節點Ν 5係經由倒相器4 1輸入至電晶體3 9之閘 極,並直接連接到電晶體4 0之閘極。在電晶體3 7及 電晶體3 9之間之節點Ν 1 0係連接到電晶體3 8之閘 極,而在電晶體38及電晶體40之間之節點Ν7(位準 -16- 523984 五、發明説明(15 ) 移位電路60之輸出節點)係連接至電晶體37之閘極。 現在將描述根據第二實施例之輸出電路之作業,輸 出電路被設定成如上所述。當節點N9被設定成 H(VCC位準),η通道電晶體34被開始。當節點N9 被設成位準L,ρ通道電晶體3 3被開啓。η通道電晶 體3 5被關閉是由於節點Ν 2被設成L。因此,節點 Ν4被設成H(VCCQ位準),而ρ通道電晶體32被關 閉。因此,穿透電流並不在位準移位電路中流動。 另一方面,當節點N2被改變成L,η通道電晶體 34被關閉,及變成Η,即是,VCC位準被提供到η 通道電晶體3 5之閘極。此時,雖然ρ通道電晶體3 3 仍爲開啓,但是與ρ通道電晶體3 3比較下,η通道 電晶體3 5被設定成有夠高的電流容量。因此,節點 Ν4被設定位準L。然後,Ρ通道電晶體3 2被開啓, 節點Ν9被設成位準Η,即是VCCQ,且Ρ通道電晶 體3 3被關閉。因此,以DC爲基準之穿透電流並不 流動。 在此位準移位電路中,N通道電晶體34及35之特 徵在於位準移位電路之輸出在Η是慢的,而在L是 快的,因爲他們對Ρ通道電晶體3 2及3 3而言被設 定成具有夠高的電流容量。因此,與第一實施例相同 ,在本實施例中,輸出Η係置放於輸出被關閉之位 置。此外,如第一實施例一般,控制信號C Ο Ν Τ被控 制,藉此,與第一實施例相似之效應可被達到。 -17- 523984 五、發明説明( 16、 藉由在輸出電路中提供位準移位電路,電流消耗被 減少。此外,V C C Q電壓被供應至下拉側N通道電晶 體之閘極。因此,與只供應VCC之傳統情況比較下 ,強化了電流容量。因此,有下拉輸出電晶體大小被 減少且晶片面積被減少之效應。 雖然位準移位電路之特徵在於其輸出在Η爲慢, 在L爲快,但是本發明提供一配置,使輸出電晶體 在位準移位電路輸出L時開啓。在此情況中,輸出 電路在讀出作業前暫時地爲非作用中。因此,當產生 輸出時,具有低速之Η側輸出具有很多時間。因此 ,有上拉及下拉輸出電晶體不開啓之效應,且輸出電 路在高速作業而具有低電流消耗。 參考符號說明: 1 .....三態緩衝器電路 2 .....ρ通道MOS電晶體(上拉側電晶體) • · · η通道MOS電晶體(下拉側電晶體) 4 10 第一位準移位電路 第二位準移位電路 倒相器 NAND電路 輸入終端 倒相器 • Ν Ο R電路 >倒相器 -18- 11 523984 五、發明説明(17 ) 11 .....倒相器 12 .....輸入終端 21 .....η通道MOS電晶體 22 .....Ρ通道MOS電晶體 23 .....Ρ通道MOS電晶體 2 4.....η通道MOS電晶體 26 .....η通道MOS電晶體 · 27 .....Ρ通道MOS電晶體 28 .....ρ通道MOS電晶體 2 9.....η通道MOS電晶體 3 0.....位址 3 1.....位址信號改變偵測電路 3 2,3 3 .....Ρ通道MOS電晶體 3 4,3 5 · · · · · η通道Μ Ο S電晶體 3 6.....倒相器 3 7,3 8 .....Ρ通道MOS電晶體 €1 39,40.....η通道MOS電晶體 40.....電晶體 4 1.....倒相器 4 2.....延遲電路 4 3.....NAND 電路 44.....倒相器 5 0/60 .....位準移位電路 -19-

Claims (1)

  1. 523984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輸出電路,包含: 一三態緩衝電路,具有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 電壓之間以串聯連接之上拉側電晶體及下拉側電晶 體; 一輸出終端,連接到在上拉側電晶體及下拉側電晶 體緩衝電路之間之節點; 第一位準移位電路,連接至上拉側電晶體之閘極, 第一位準移位電路將輸入信號之電壓自低於外部功 率供應電位之內部功率供應電位轉換成外部功率供 應電位; 第二位準移位電路,連接至下拉側電晶體之閘極, 第二位準電晶體電路將一資料信號之電壓自內部功 率供應電位轉換成外部功率供應電位; 一信號改變偵測電路,用於偵測輸入信號之改變; 及 一延遲電路,用於延遲這個信號改變偵測電路之輸 出信號以輸出一信號至第一及第二位準移位電路,用 於控制輸出電路之輸出爲作用中或非作用中,其中, 當控制信號在第一狀態時,上拉側電晶體及下拉側電 晶體之一被關閉,使得輸出終端進入高阻抗,而當控 制信號在第二狀態時,根據資料信號之”高”或”低”之 信號被輸出至輸出終端。 2. —種輸出電路,包含: 一三態緩衝器電路,具有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 -20- 523984 六、申請專利範圍 地電壓之間以串聯連接之上拉側電晶體及下拉側電 晶體; 一輸出終端,連接至在上拉側電晶體及下拉側電晶 體之間之節點; 第一位準移位電路,連接至上拉側電晶體之閘極, 第一位準移位電路將一資料信號之電壓自低於外部 功率供應電位之內部功率供應電位轉換成外部功率 供應電位; 第二位準移位電路,連接至下拉側電晶體之閘極, 第二位準移位電路將一資料信號之電壓自內部功率 供應電位轉換成外部功率供應電位; 一信號改變偵測電路,用於偵測資料信號之改變; 一延遲電路,用於延遲這個信號改變偵測電路之輸 出信號以輸出一信號至第一及第二位準移位電路,用 於控制輸出電路之輸出爲作用中或非作用中; 一 NAND電路,資料信號及控制信號輸入至此; 一 NOR電路,資料信號及控制信號之倒相信號被輸 入至此;及 一倒相器,在第二位準移位電路之輸出端及下拉側 電晶體之閘極之間,其中,當控制信號在第一狀態時 ,上拉側電晶體及下拉側電晶體之一被關閉,使得輸 出終端進入高阻抗,而當控制信號在第二狀態時,根 據輸入信號之”高”或”低”之信號被輸出至輸出終端。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輸出電路,其中第一位準移 -21 - 523984 六、申請專利範圍 位電路包含: 一第一節點,NAND電路之輸出信號之倒相信號連 接至此; 一第二節點,連接至上拉側電晶體之閘極; 一第三節點; 一第一導電MOS第一電晶體,連接於第一節點及第 三節點之間; 一第二導電MOS第二電晶體,連接於外部功率供應 電位及第三節點之間;及 一第二導電MOS第三電晶體及一第一導電MOS第 四電晶體,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位之間以串 聯連接,其中內部功率供應電位係提供至第一電晶體 之閘極,第二節點係連接至第二電晶體之閘極,第三 節點係連接至第三電晶體之閘極,第一節點係連接至 第四電晶體之閘極,第二節點係連接至在第三電晶體 及第四電晶體之間之連接點。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輸出電路,其中第二位準移 位電路包含: 一第四節點,NOR電路之輸出信號被輸入至此; 一第五節點,連接至倒相器; AVr- __ι^ ΛςΑ: 03 t- 一弟/、卽點, 一第一導電MOS第四電晶體,連接於第四節點及第 六節點之間; 一第二導電MOS第五電晶體,連接於外部功率供應 -22- 523984 六、申請專利範圍 電位及第六節點之間; 第二導電MOS第七電晶體及第一導電MOS第八電 晶體,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位之間以串聯連 接,其中內部功率供應電位係提供至第四電晶體之聞 極,第五節點係連接至第五電晶體之閘極,第六節點 係連接至第七電晶體之閘極,第四節點係連接至第八 電晶體之閘極,而第五節點則連接至在第七電晶體及 第八電晶體之間之連接點。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輸出電路,其中第二位準移 位電路包含: 一第四節點,NOR電路之輸出信號被輸入至此; 一第五節點,連接至倒相器; 一第六節點, 一第一導電MOS第四電晶體,連接於第四節點及第 六節點之間; 一第二導電MOS第五電晶體,連接於外部功率供應 電位及第六節點之間; 一第二導電MOS第七電晶體及第一導電MOS第八 電晶體,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位之間以串聯 連接,其中內部功率供應電位係提供至第四電晶體之 閘極,第五節點係連接至第五電晶體之閘極,第六節 點係連接至第七電晶體之閘極,第四節點係連接至第 八電晶體之閘極,而第五節點則連接到在第七電晶體 及第八電晶體之間之連接點。 -23- 523984 六、申請專利範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輸出電路,其中第一位準移 位電路包含: 第二導電MOS第一電晶體及第一導電MOS第二電 晶體,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位之間以串聯_ 接; 第二導電MOS第三電晶體及第一導電MOS第四電 晶體,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位之間以串聯連 接; 第一節點,NAND電路之輸出信號被輸入至此; 第二節點,連接到上拉側電晶體之閘極,第二節點 連接到在第三電晶體及第四電晶體之間之連接點; 第三節點,連接到在第一電晶體及第二電晶體之間 之連接點,及 第二倒相器,連接於第一電晶體及第四閘極電晶體 之閘極之間,其中第一節點連接至第二電晶體之閘 極。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輸出電路,其中第二位準移 位電路包含: 第二導電MOS第五電晶體及第一導電MOS第六電 晶體,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位之間以串聯連 接; 第二導電MOS第七電晶體及第一導電MOS第八電 晶體,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位之間以串聯連 接; -24- 523984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四節點,NOR電路之輸出信號被輸入至此; 第五節點,連接至倒相器,第五節點連接至在第三 電晶體及第四電晶體之間之連接點; 第六節點,連接至在第五電晶體及第六電晶體之間 之連接點,及 第三倒相器,連接於第四節點及第二電晶體之閘極 之間,其中第四節點係連接至第四電晶體之閘極。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輸出電路,其中第二位準移 位電路包含: 弟一導電MOS第五電晶體及第一導電MOS第六電 晶體,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位之間以串聯連 接; 第二導電MOS第七電晶體及第一導電MOS第八電 晶體,在外部功率供應電位及接地電位之間以串聯連 接, 第四節點,NOR電路之輸出信號被輸入至此;
    第五節點,連接至倒相器,第五節點連接至在第三 電晶體及第四電晶體之間之連接點; 第六節點,連接至在第五電晶體及第六電晶體之間 之連接點;及 第三倒相器,連接於第四節點及第二電晶體之閘極 之間,其中第四節點連接至第四電晶體之閘極。 -25-
TW090111812A 2000-05-18 2001-05-17 Output circuit TW52398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47132A JP3502330B2 (ja) 2000-05-18 2000-05-18 出力回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23984B true TW523984B (en) 2003-03-11

Family

ID=18653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11812A TW523984B (en) 2000-05-18 2001-05-17 Output circuit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445226B2 (zh)
JP (1) JP3502330B2 (zh)
KR (1) KR100474755B1 (zh)
TW (1) TW5239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56145B (en) * 2000-01-11 2003-10-01 Toshiba Corp Flat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scan-line driving circuit and its driving method
JP3902909B2 (ja) * 2000-07-19 2007-04-1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低消費電力型ダイナミック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メモリ
KR100391991B1 (ko) * 2001-05-02 2003-07-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압 인터페이스 회로를 구비한 반도체 집적 회로 장치
JP2003133938A (ja) * 2001-10-26 2003-05-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出力回路
JP3889954B2 (ja) * 2001-10-29 2007-03-07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半導体装置
JP3866111B2 (ja) * 2002-01-18 2007-01-10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バーンイン方法
US6683486B2 (en) * 2002-04-02 2004-01-27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Low voltage shifter with latching function
EP1372265A1 (en) * 2002-06-10 2003-12-17 STMicroelectronics S.r.l. Digital system with an output buffer with a switching current settable to load-independent constant values
US6784647B2 (en) * 2002-07-15 2004-08-3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voltage regulator based on operation of a timer
US7002373B2 (en) * 2004-04-08 2006-02-21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FT LCD gate driver circuit with two-transistion output level shifter
KR101166071B1 (ko) 2005-05-20 2012-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정된 천이 지연 특성을 갖는 전압 레벨 변환 회로
US20070085576A1 (en) * 2005-10-14 2007-04-19 Hector Sanchez Output driver circuit with multiple gate devices
US7583126B2 (en) * 2007-05-24 2009-09-01 Nvid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current leakage when a low voltage domain is powered down
JP4987607B2 (ja) * 2007-07-25 2012-07-25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レベルシフト回路
JP2012191333A (ja) * 2011-03-09 2012-10-04 Toshiba Corp 出力回路および出力制御システム
CN105207658B (zh) * 2014-06-11 2018-03-27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缓冲器
US9337841B1 (en) * 2014-10-06 2016-05-10 Xilinx, Inc. Circuits for and methods of providing voltage level shifting in an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US10312912B2 (en) * 2017-06-28 2019-06-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Gate control for a tristate output buffer
US10387772B1 (en) * 2018-10-22 2019-08-20 Gyrfalcon Technology Inc. Ensemble learning based imag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9162B2 (ja) 1992-03-23 2002-03-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パネル駆動回路
US5644265A (en) * 1995-05-01 1997-07-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ff-chip driver for mixed voltage applications
US5666070A (en) * 1995-05-10 1997-09-09 Micron Technology, Inc. Low power, high speed level shifter
KR0160436B1 (ko) * 1995-05-18 1999-01-15 김광호 고효율 독립냉각 싸이클을 가지는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KR0172380B1 (ko) * 1995-06-17 1999-03-30 김광호 반도체 메모리장치의 데이터 출력버퍼
KR100211764B1 (ko) * 1996-09-21 1999-08-02 윤종용 전압승압회로를 이용한 스태틱 램의 데이터 출력 구동기
JPH10154391A (ja) * 1996-09-30 1998-06-09 Hitachi Ltd 半導体装置
JP3544819B2 (ja) * 1997-03-31 2004-07-21 株式会社 沖マイクロデザイン 入力回路および出力回路ならびに入出力回路
US5929656A (en) * 1997-05-16 1999-07-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a capacitive display device
JPH1127137A (ja) * 1997-06-30 1999-01-29 Hitachi Ltd 半導体集積回路
JP3036481B2 (ja) * 1997-09-16 2000-04-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レベルシフト回路
JP4306821B2 (ja) * 1997-10-07 2009-08-05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半導体記憶装置
KR19990038908A (ko) * 1997-11-07 1999-06-05 윤종용 반도체 메모리장치의 출력버퍼
JPH11205113A (ja) * 1998-01-09 1999-07-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イッチング回路およびスイッチドキャパシタフィルタ
KR100335269B1 (ko) * 1998-10-23 2002-09-25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워드라인구동장치
KR100308792B1 (ko) * 1999-09-28 2001-11-02 윤종용 레벨시프터를 가지는 반도체 장치의 데이터 출력회로 및 데이터 출력방법
US6323704B1 (en) * 2000-08-08 2001-11-27 Motorola Inc. Multiple voltage compatible I/O buff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474755B1 (ko) 2005-03-08
JP2001332966A (ja) 2001-11-30
KR20010105237A (ko) 2001-11-28
JP3502330B2 (ja) 2004-03-02
US20010043095A1 (en) 2001-11-22
US6445226B2 (en) 2002-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23984B (en) Output circuit
US7397278B2 (en) Level shifting circuit and display element driving circuit using same
KR930007078A (ko) 출력버퍼 구동회로
US6639424B2 (en) Combined dynamic logic gate and level shifter and method employing same
JP2003229758A (ja) 半導体装置
WO2008014380A2 (en) Level shifting circuit having juncti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KR100298182B1 (ko) 반도체메모리소자의출력버퍼
US7750718B2 (en) Level shifter using coupling phenomenon
KR100259070B1 (ko) 데이터 출력 버퍼 회로
KR20170064842A (ko) 송신 회로 및 반도체 장치
JP2004220753A (ja) 低電圧メモリの強化された感知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8461880B2 (en) Buffer with an output swing created using an over-supply voltage
KR100211149B1 (ko)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의 데이터 출력버퍼 제어회로
US6710638B2 (en) Voltage conversion circuit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6507222B1 (en) High speed single ended sense amplifier
US7898287B2 (en) Input buffer capable of reducing delay skew
US20050270065A1 (en) Coms buffer having higher and lower voltage operation
KR100999874B1 (ko) 레벨 시프터
KR100609994B1 (ko) 저 누설전류특성을 가지는 반도체 장치의 데이터 출력회로
KR100321155B1 (ko) 반도체 장치의 어드레스 버퍼 회로
JP2644634B2 (ja) 出力バッファ回路
KR100557928B1 (ko) 데이타 출력 버퍼
KR100334536B1 (ko) 입력 버퍼를 포함하는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KR100233278B1 (ko) 고속/저전력 드라이버
KR20060012470A (ko) 레이턴시 감소를 위한 입출력 라인 구동회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